小提琴基础知识

小提琴基础知识
小提琴基础知识

第一节小提琴史话

小提琴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2000 多年前,埃及有一个叫莫可里的音乐爱好者,在尼罗河边散步时,偶尔踢到一个乌龟壳,他拾起来敲一敲,壳内的空气受到振荡,发出好听的音乐声,于是他就把这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乌龟壳带回家里,终日拿在手上沉思默想。后来,他终于制成一种既能弹奏又能拉奏的乌龟壳琴。据说这就是当时的小提琴。也有另一种说法,小提琴是从一种名为维奥尔(Viol )的古提琴演变而来,到16、17 世纪时期,其构造就固定下来,和现在的小提琴很相似。

小提琴是一种构造与声音都十分完善的弓弦乐器,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宽广的音域、声音优美、色彩多变等特点,有高度的、极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可演奏抒情、宽广、缓慢的旋律,也可演奏技巧高、深、难的华彩乐章。在众多独奏乐器中,除了钢琴以外,尚没有其他乐器能与之相匹敌。自17 世纪以来,它在西欧兴起的室内乐与大型管弦乐合奏中,亦居领导地位。但小提琴这个乐器也并非是欧陆本土的产物。在回教兴盛的9 世纪,它的前身伴随着阿拉伯人闯进欧洲世界,几百年来,经过重重进化,直到16 世纪中叶,加了第四根弦,成为五度定音后,才定型为现今的面貌。在此之前曾经出现了几种相似的弓弦乐器,主要在社交场合里营造欢愉的气氛。因此在小提琴还难登大雅之堂的时代,称不上是精致艺术的一环,这和今日我们对小提琴的演奏印象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节小提琴的制作小提琴之所以能够达到今日的如此完美,我们应该感谢数百年传统的制琴史。据历史记载,在17、18 世纪时,意大利的克雷莫纳及布莱斯加两地和奥地利、法国等欧洲国家,陆续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小提琴制作家,在诸名家中要数意大利的斯特拉迪瓦里最负盛名,他制作的琴价值最高。而我国小提琴制造也有70 多年

的历史。

业余小提琴制作室非常吸引人的,许多小提琴爱好者都把业余制琴作为自己的又一爱好。为此音响物理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小提琴的发音原理也在孜孜(zi)不倦地加以研究。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小提琴的基本制作。首先从几大方面着手。

一、工具和琴板木料

1.工具:业余制琴工具比较简单,大致需要以下这些工具:

(1)普通锯子一把,用来断料;(2)窄锯(又称绕锯)一把,用来锯出曲线。用大一点的钢丝锯也可以;(3)平口凿(zuo)、小圆口凿、大圆口凿各一把。可以用废宽钢锯条改制。圆凿的凿柄部分要呈铲型弯曲,以便切削;(4)木柄小刀一把;(5)木刨子一把;(6)粗细砂皮若干。以上是所需要的主要切削木料。(7)钢卷尺一把、15 公分钢皮尺一把;(8)金工用外卡钳一把。这些是测量工具。(9)熬胶小铝碗或铁碗一个,适用的锅子一口;(10)木棒一根,捣胶时用;(11)可封口的玻璃瓶一个,制备琴漆用。(12)约6英分到1英寸宽的软毛油画笔一支,涂漆用。(13)1000—1200 号水砂纸若干。主要工具大致就这些,有的可以借用,有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出适合自己条件的工具来。

2.琴板木料

1 小提琴面板用料是云杉,也可以是鱼鳞松或工业上制木模的东北松(红松) 也是可以。 小提琴木材的开料方法是等分开料法。 有点像是切西瓜那样开料, 所 得到的板材在截面方向上看, 年轮始终是垂直于板料平面, 所以面板的木纹是直 线状的。一般说来,最适宜的木纹宽度是约每公分 5到 7条年轮,超出这个数字 也可以。平时我们遇到的木料都是平行开料的, 这样就只有穿过圆木木芯的料才 符合需要,其他板料上的年轮线都有倾斜和云纹, 不适合应用。 面板的木料需要 两块,大小是:长360X 宽105X 厚16 (单位:毫米。以后凡尺寸,没有加注的 都是毫米)。把木料木纹较密的侧面用刨子刨平直,然后胶合起来,这样就形成 了中间木料密度大,边上木料密度略小,这样符合振动原理的小提琴面板 坯(pi ) 料。

背板木料用枫木或 械(qi )木,尺寸比面板长13毫米,即长373X 宽105X 厚16, 也要把一边“直缝”后胶合,以形成背板坯料。如果木板宽度够大,用独块的背 板也可以。

二、面板的制作 用我们已经准备好的面板和背板的坯料来介绍一下怎样制作面板。 在做面板之前, 首先了解一下小提琴的几种主要形制。最常见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阿玛蒂式样;

2.斯特拉蒂瓦里式样;

3.长型斯特拉蒂瓦里式样;

4.瓜乃里式样;

5.德国的施坦纳式样。 其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是斯特拉蒂瓦里式样和瓜乃里式样。 小提琴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品, 同一制作家的名琴其形状往往也会有差异。 多年前, 我国轻工业部公布过我国的小提琴制作标准形制, 就是基于斯特拉蒂瓦里的 “赛 拉波”和“贝茨(ci )”两把名琴的两种式样。在实际生产中,仿“赛拉波”的 式样做得最多。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这个样式的制作。

首先参考实样按照一比一的大小在纸上放出外形的大样。 检查无误后, 把大样的 中线对准坯料的粘合中缝线, 并把外形画到木料上去。 然后, 用锯子把它的轮廓 线锯出来, 当然在锯的时候要留一点加工的余量。 正规的制琴法, 讲究准确和效 率,所以在制造边圈(侧板)时,要使用模具。我国制琴业大多用外模。模具可 以使边圈的成型完全一致, 所以在制作面板和背板时边部一般不用完全做好, 等 整体粘合后再最后修整。 而业余制琴, 不必用模具做边圈。 因边圈是依据琴板来 制作的,所以琴板制作时边缘必须完全做好。 锯出基本形状后,用窄口平凿先对板料做一点粗加工, 初步去掉一点四周的余料, 开始加工琴板的正面, 在制作琴板正面的边缘时, 注意要留出一点进一步细加工 打磨的余量。 边缘大致做好后, 按照琴板曲线高度加工出它的曲面, 当然也要留 出打磨余量。 等确认曲面已经基本加工完毕, 就用砂纸把它打磨光滑, 这是这个 光滑的正面就是挖凿内面的基准。 然后用小圆凿和弯柄大圆凿 (或卷刨) 来挖它 的内面。注意周围要流出琴头木、 琴尾木、四块琴角木和边圈的粘合平面以及尺 寸的大小。挖内面时,要不断测量其剩余厚度。方法是把金工外卡定到开口 10 毫米,然后一个脚抵住已经加工好的正面,然后用 1 5公分钢皮尺量另一个脚到 内面的距离。 假如量到是 6毫米的加工余量时, 就可以停止切削, 用砂纸打磨内 面。直到打光,并且尺寸适合为止。材料略厚一点更好,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木 料总是会有一点干缩的。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开音孔。先是按大小和模样放出一比一的大样,确定无误后, 按尺寸把它对称地画到琴板面上, 用锋利的小刀雕出音孔即可。 雕完后也要对它

稍作一点打磨。到此为止,面板本体已制作完毕,然后开始上音梁

三、制作和上音梁

2

音梁加在面板内面。音梁实位于弦马左脚的下面,靠着小提琴的低音弦的那面,所以有时也叫它低音梁。主要用它来传递小提琴四根弦的振动,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现代小提琴的音梁,不但尺寸加大,而且必须用另外的同品质木料制作,在制作时使它的两端比面板的胶合面曲率略小一点,自然状态下把它按在面板内部时两端和面板不密接,胶合时,对两端加一点和面板夹合的力,形成一种“预应力”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使小提琴发出而有力的声音来。音梁用料应和面板木料相同,制作时,要注意使其木纹方向和面板保持一致。首先用一条硬卡纸,先拓出面板相关部分的弯度,然后去掉两端用于产生“预应力”的间隙,再按各点的高度画好一比一实样,照样制作。音梁长270毫米,从上端到其中间149 毫米处是琴马左脚的位置。这一点也应该是音梁的重心点,在制作时,可以不断地把它放在手指上测试,做准即可。胶合的位置用鱼鳔胶把它胶合到面板内面。这时,需要用两只大号的弹簧票夹设法夹住其两端,使两端和面板黏结密合,待胶体干透(正常天气24 小时即可),就可以去掉夹子。这样音梁就加上了。

四、其他零件的制作

先来说一说指板。它的形状并不复杂,只要照着一把琴就能做出来。但要注意一点:指板和琴劲接触的面,中间有噢一个槽,两旁再用刀子划一些刀纹,目的是尽量让指板和琴劲的着胶面减少,易于起换。另外,指板不是平的,中间低,两头是翘起来的,这样便于演奏。在270 毫米的长度上,其深度会达到一毫米以上,这个弧度制作时可以削出来,也可以做好后烤弯。音柱挑木纹细密的松木来制作。直径一般

5-6 毫米,长度根据琴的情况而定,关键是要能松紧适当地立在正确的位置上。

弦枕照着琴就可以做出来。弦轴、拉弦板、腮托、琴码和尾柱都可以买现成的。以上零件(琴码除外)最好是用乌木,尤其是指板,当然也可以用色木、红木等。

五、装配与油漆

1. 装配就是把小提琴做好的各部分零件在结合处涂好鱼胶,用夹具加紧,等第二天胶干了拆开夹子就行了。但是要注意一点,粘琴绝对不能用化学胶,因为化学胶太结实,粘上后就拆不开了,而一把琴迟早要遇到修理的时候。比如,要换音梁什么的。非要拆,就把木头破坏了,琴就毁了。这样你的琴就没有了维修价值。再说,一把琴制作出来之后,如果发现声音上有缺陷,可能还需要拆开重新调整。

粘琴应适用优质动物皮提炼而成的白明胶。但因使用明胶胶合时必须动作快而规范,它的“流”转“固”的时间非常短,所以不适合业余制琴。业余制琴可以使用鱼漂胶,它的“流”转“固”的时间比较长,胶合时可以从容操作。鱼漂胶的胶合强度非常好,是理想的制琴用胶。方法是把买回的干鱼漂用剪刀剪成小块(一次用掉半块鱼漂就够),放在铝碗里,加适量热水,泡上一天。然后把这个碗放进一个大小适宜的锅里,蒸一段时间,然后取出,一手衬(chen)布按住铝碗,另一手用小木棒捣碗中的胶体。这样反复进行,并调整其水量,直到胶体完全溶解开,成为胶水,便可使用。

2. 油漆的好处可以减弱噪音、增益音质、年代越旧越美观等等。但是操作起来

却很麻烦。如果要想让它完全干燥,大概要花费一年时间,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后来人们发明了酒漆,也就是用酒精作为溶剂的琴漆,几个小时就可以干透了。现在向大家介绍一种酒漆的小配方:虫胶片:100克,松香:10克,酒精:400 毫克将以

上原料捣碎放入容器中,然后加入酒精,搅拌以使树脂全部溶解,3

待沉淀去掉杂质后即可作为清漆使用。将紫藤或藤黄等醇溶颜放入容器,加入少量酒精,即成颜色溶液。如颜色太深,可加入酒精进行稀释,然后经过沉淀过滤即可。涂漆用的刷子应选择刷毛较薄、弹性较好的偏刷子,刷毛不可过软或过硬。涂清漆和颜色漆的先后次序及每种漆的涂刷次数,可灵活掌握,主要以颜色的深浅和漆膜厚薄合适为准。

关于小提琴的制作就介绍这么多,如果感兴趣不妨试一试。

第三节基础乐理知识

一、基本音级

音乐体系中的7 个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用英语字母表中前7 个字母按下列顺序命名:C、D、E、F、G、A、B。这7个英文字母就是这七个音级的音名。

二、半音、全音

一个八度可分为12 个半音,两个半音是一个全音。半音称为小二度。全音成为大二度。

三、节奏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叫做节奏。

音乐中的节奏概念是很广泛的,从最宏观的角度看,它可以说是音乐的“进行”,这个概念包括了音乐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松散与紧奏。具体来说,节奏又包括节拍和速度这两个概念。

(一)节拍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它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每一种节拍都有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time)。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在乐谱中,每小节多少拍由放在谱号后面的拍号表示。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得数目。(二)速度指节拍的速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速度术语一般记在乐谱开头,它大多是意大利语(也有时采用本国主语)。常用的速度标记如下:慢速类:Large 行板

Grave 非常缓慢庄严而缓慢Lento 慢板

Adagio 柔板中速类:Andante 行板Andantino 小行板Moderato 中板

快速类:Allegretto 小块板

Allegro 快板

Allgero molto 很快的快板

Vivace 活泼的、轻快的4

Presto 急板

Prestissimo 最急板除了这些术语以外,有时还采用比较精确的标记,比如=88,意思是一分钟演奏88个一拍,=88,则是一分钟演奏88个二分音符。在音乐专用的节拍器上可以看到这些速率,有了这样的标记,指挥家和演奏家的指令就比较确切了。但也有些作曲家对速度控制的非常严格,他会给演奏规定具体的时间,例如在乐谱上标明“本乐章演奏8'55””字样。

速度是音乐节奏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是三拍子,用快速会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而用慢速则给人以优雅、闲适的感觉。通常快的节奏会令人兴奋,而慢的节奏则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看与节奏相配合的其他要

素,如音区、力度以及音色等等。在影视配乐中,作曲家常常要使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相配合,来渲染气氛,一般会采用“反衬”的手法,比如画面特别紧张、镜头剪接非常迅速的时候,音乐则是慢速的,这时往往会产生十分有效的结果,令观赏者更加紧张,或者是加大了空间感。

四、旋律

旋律是通向音乐世界的一条小径,是一连串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也称作曲调。在音乐中与其他要素相比,旋律占有最突出的地位,自然也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而其他要素如单纯的音区、力度、节奏,离开了旋律,简直就无法独立存在,所以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第四节小提琴演奏姿势演奏小提琴是一种运动,运动就需要力。持琴、握弓、左右手的演奏都需要一定的力。重要的是在演奏的不同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力,用多少力,用力是否适当,是“放松”和“紧张”的分界线。比如运弓,弓子和右臂的自身都有一定的重量,正确的姿势是演奏良好的基础。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琴姿势提琴师小提琴演奏中的一个环节,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重要环节,往往正是演奏中许多毛病的来源。正确姿势是身体立正,放松地站稳,两脚稍微分开(相当于肩宽),双肩放松,左臂向胸前扭转,把小提琴放在锁骨上,用左下颚将它夹住,尾板对准喉咙中间,琴身与人的肩膀构成45 度角,琴背于左肩之间的空隙可用肩垫填充,但一定要注意肩垫的形状,形状要正确,在演奏中不时所有的人都采用肩垫,对于脖子短的人来说不用肩垫效果更好。另外,左肩不可高耸,也不要用力去“夹”,但是有些人在演奏中对待持琴不太重视,往往用下颚夹琴,这样会使演奏者感到不舒适,会产生僵硬的感觉。琴头和鼻子一样高,过低就会给左手增加重量,弓子也容易滑向指板。过高可以把提琴的重量倒向脖子和肩膀,演奏高到位时比较容易,关于琴头的问题搞一点比低一点好。

琴面向内侧稍倾斜,琴的倾斜度一般应保持在与水平线呈15 度至25 度角之间。琴面的倾斜度在演奏中可做微小的调节。

总之,就持琴而言,切忌不要使用蛮劲和任何强制性的力量来破坏自然环境、连续的平衡关系和平衡系统。

二、持弓姿势弓子好像歌唱家的气,也要成为人体的一部分,五个手指巧妙地和弓子相结合,使弓子变成右臂的延伸。右手五个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拇指放在弓杆和马尾箱交接的小三角出,中指对着拇指,食指向前倾斜放在弓杆上,中指和无名指5

轻轻放在马尾箱上,小指尖弯曲轻轻地放在弓杆上,右手四个手指均须保持弧形。握弓要求自然、放松,很多人在演奏时从心里到身体都常常出现“紧张”状态。我们所说的放松不是睡觉时的绝对放松。“而要在”运动中寻求放松。“放松”的原则不仅体现在运弓上,他要体现在整个演奏大环之中,它要贯穿演奏的全过程。中弓部位的握弓姿势是基本的,也是相对容易掌握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先学中弓的演奏是最易收效的。

弓毛摩擦琴弦,使琴发出声音。在弓毛作用于琴弦的过程中压力大小、弓速快慢以及接触点和角度等,都是直接影响发音的重要因素。林耀基精辟地提出运弓要“一直,二平、三稳” 。“直、平、稳”便于解决各种弓弦矛盾,发出“匀、准、美”的声音。

三、左右手姿势小提琴演奏者和钢琴演奏者相比,不同的是钢琴演奏者的两个手臂的姿势是一致的;而小提琴演奏者的两个手臂的姿势却截然不同,左右手经常出现相互干扰和“分家”的情形,这是小提琴(包括所有弦乐器)演奏者身上出现的最突出的矛盾。弦乐器演奏的外形很像一个能伸缩的大环,琴身被人夹住,好像固定这个大环的梁。这个大环由人体、琴身、弓子三个部分组成,所以有三个连接点:左手持琴按弦点,拇指与食指相对,放在琴劲上:位置是I弦#fa、U弦si手腕自然直立,手心不能托住琴劲,拇指虎口处留有空间,不要托住琴劲,左臂向右稍有倾斜,手指第三关节弯曲,指尖立于板上(指尖一点不能躺在指板上)。右手握弓子和弓弦接触点。如果在演奏时能使这三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气息相通,我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歌唱” 。小提琴教育家李耀基简明地提出“动作要分家,演奏不分家” 。基于这一点他详细地说明两手的动作和感觉虽然不同,但在表现音乐上必须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左右两手的动作必须统一在共同的音符上,彼此相通,保持默契。对于左手有这样一个口诀:“指根发力到指尖,手指关节不发焉(nian),指头轮休存耐力,手指独立实又坚。”对右手一也有一个口诀:“肩肘(zhou)腕指环扣环,整体动作不零散,上臂下臂联合动,大刀阔斧声音宽。”都具体明确地阐(chan)明了这个道理。

四、演奏时左右臂的位置在小提琴演奏中,人体(主要是双臂每个部位的动作是不同的,但又联合为一整体。即要分清部位、各守岗位,更要紧密配合。

右手运弓时首先双脚站稳,双肩放松,右臂自然垂下,奏I弦时手臂好似靠近身体(但不能靠在身体上),奏U弦时再高一点(注意手臂与琴的平面),奏川弦时再高一点(注意手臂与琴的平面),奏W弦时更高些,要上臂、肘、小臂、手腕完全与琴弦成平面,手臂过低手腕会塌陷,手臂过高手腕会突出,这样都不能正常放松地演奏。

演奏时左手手臂按I弦时略往右考,按U弦时再往右靠,按川弦时多往右靠,按

W弦时最往右靠,手腕自然直立,左右手都要注意四条弦不同的角度, 在

好似船舵行船时随时调整位置。

6

小提琴学习技巧总集

小提琴学习技巧总集 1、如何纠正琴童学琴中出现的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习电子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毛病出现,比如:有的孩子听觉不好,唱不准音的音高,有的孩子手指太软,站不起来孩子弹琴时手型不标准并且很难纠正,或是纠正后又不能保持,这是几乎所有学琴的孩子都遇到过的问题。那么,在初学琴时,要解决哪些关键的问题呢? (编者按:孩子初学电子琴会出现很多问题,及时纠正手型和练琴方法至关重要。) 对四岁左右的孩子而言,他们正处在听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首先训练孩子对音乐音高的慨念,让他们听得出、并唱得准十分关键,这就是在初学时期特别要强调让孩子开口唱的原因所在。因为只有唱准了,孩子才能把这个音记在心里,对声音的位置有了记忆,这样,他以后在学习中碰到错音才会去纠正它。 保持良好手型。弹琴弹琴,要靠手指弹,而这个时期大部分孩子手指无力,因此不能着急,要慢慢地让他把手站好,为正确的弹奏创造条件。 识谱能力的培养。孩子要努力掌握认识五线谱的方法,认识音高位置、拍号、升降号,掌握指法的规律、句法的特点以及演奏上的各种要求等。 养成练琴时看老师笔记或提示的习惯。每节课老师都会对乐曲提出要求。在 弹琴之前先看一下,让心里明白该怎样练习(必要时,可以让家长读给孩子听)。每完成一个项目,用铅笔作个记号以资鼓励和表扬。确定每首乐曲所要弹的速度、力度和表情要求,在开始练琴之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 孩子在初学阶段时,没有把好手型关,久而久之,使错误的弹奏姿势变成了习惯动作,根深蒂固,即使日后经过很努力地纠正而获得成功,也难免还会在今后的弹奏中无意间再度复发,给日后的继续学习和提高演奏技巧造成重大障碍,所以在学琴的

小提琴乐理基础

小提琴乐理基础 一、乐音 空气的振动让我们听见了声音。小提琴的琴弦在弓毛的摩擦下发生振动,琴弦的振动通过小提琴的面板使得琴箱内的空气也产生振动,然后通过音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听到了小提琴的声音。琴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Hz(赫兹)。 让人感觉良好的有一定音调高度(频率)的声音我们称之为乐音。乐音的振动频率在 16Hz~7000Hz的范围内。每个乐音都有一个固定的音调高度(频率)。在音乐中使用的所有乐音的集合称为乐音体系。在乐音体系中,将乐音按音调(频率)的高低排列,称为音列。按音调由低向高排列的音列,称为上行音列,反之,称为下行音列。 在乐音体系中,每个乐音都有一个固定的频率,所以有固定频率的乐音又称为音级。钢琴上一共有88个琴键,也就是说,钢琴上共有88个音级。为了表示乐音体系中的音级,我们给每一个音级以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称为音名。人们通过用大写的C、D、E、F、G、A、B以及小写的c、d、e、f、g、a、b来给乐音命名,必要时在后面加上阿拉伯数字1、2、3等。如 C1、a3(实际情况是前面字母是大写的数字作为下标,字母是小写的数字作为上标,这里没法表示上下标)。 按上行音列排列,钢琴上的白键(这里未标黑键的音名)的音名依次为: A2,B2……………………………………………大字二组 C1,B1,D1,E1,F1,G1,A1,B1…………大字一组 C,B,D,E,F,G,A,B……………………大字组 c,d,e,f,g,a,b……………………………小字组 c1,d1,e1,f1,g1,a1,b1…………………小字一组 c2,d2,e2,f2,g2,a2,b2…………………小字二组 c3,d3,e3,f3,g3,a3,b3…………………小字三组 c4,d4,e4,f4,g4,a4,b4…………………小字四组 c5…………………………………………………小字五组 其中小字一组的音名为c1的音被称作中央C。 二、音程 两个乐音的频率比值(用高频率除以低频率得到)反映着两个乐音间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音程。如果两乐音的频率相差一倍,那么我们就说它们的音程为纯八度(八度都说成是纯的)。音程距离越大(乐音的频率比值越大),度数也就越大,如纯八度的音程就比纯五度(此外说成纯的度数还有纯一度和纯四度)的音程远。 在国际上,规定a1这个音的频率为440Hz,称为第一国际高度,我国也采用这个标准来制造乐器。音名为a1和a2的两个音级相差一个纯八度,根据纯八度的音程概念,很容易知道a2的频率为880Hz。其它乐音的关系也一样,只要音名的字母相同,它们间的音程关系就为数个纯八度的关系,如A1与a2这两个音级,a2就比A1高出四个纯八度,即a2的频率是A1的频率的四倍。 三、十二平均律 规定了音级a1的频率为440Hz,根据纯八度关系,也就知道了所有音名中字母为A(或a)的音级的频率,那么其它音级的频率又是如何确定的呢?下面就来谈谈音律中的十二平均律。音律是指乐音体系中各音级之间的音程规律,十二平均律是钢琴等乐器上采用的音律。 我们先来看看a1到a2这一个八度内的所有音级的频率是如何确定的。 将a1到a2这个范围内的音级按音程距离十二等分(平分),可以得到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的音级的频率。方法是从a1音开始,频率依次乘上2的1/12次方,即乘上1.05946,可得各音级的频率,列表如下: a1=440Hz #a1=a1×1.05946=466.2Hz b1=#a1×1.05946=493.9Hz c2=b1×1.05946=523.2Hz #c2=c2×1.05946=554.4Hz d2=#c2×1.05946=587.3Hz #d2=d2×1.05946=622.2Hz

小提琴入门教程:演奏的基本技巧

小提琴入门教程:演奏的基本技巧 小提琴家所追求的目标是能豪不费力地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有成 就的小提家认为能演奏纯净、优美的声音是取得成就的标志之一。小 提琴演奏中的飞跳弓、滑音等一些高难度技巧确实为演奏者所向往, 但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确是最重要的。下面谈谈小提琴演奏基本 技巧的几个环节,只有认真理解这几个环节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这 将使一个演奏者从中受益。 一、提琴的方法 提琴是小提琴演奏中的一个环节,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重要环节, 往往正是演奏中很多毛病的来源。准确的姿势是把小提琴放在锁骨上,用左下鄂将它夹住,尾板对准喉咙中间,琴身与人的肩膀构成45度角,但是在演奏中,有些人对持琴不太重视,往往用下鄂夹琴,这样会使 演奏者感到不舒适,会产生僵硬的感觉。还有琴头过于偏低,琴头过 低就会给左手增加重量,弓子也容易滑向指板。关于演奏时琴头的高 度问题,高一点比低一点好。高的琴头能够把提琴的重量倒向脖子和 户膀,演奏高把位时还比较容易。就持琴来说,切记不要使用蛮劲和 任何强制性的力量来破坏自然环境、连续的平衡关系和平衡系统。对 于一些脖子长的人来讲,使用肩垫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一定要注意 肩垫的形状,形状要准确,在演奏中不是所有的人都采用肩垫,对于 脖子短的人来说不用肩垫效果更好。 二、运弓的技巧 对一首乐曲是否演奏得优美动听以及能否恰当地表现乐曲内容, 是和运弓的好坏分不开的。运弓在小提琴演奏中起关键性作用,所以 要特别重视运弓的练习和掌握一些相关技巧。 运弓时,整个上肢都在运动,主要环节是下臂的伸曲运动,同时 上臂、腕与指要协调配合。有些初学者在运弓时,特别是在拉到下半 弓时,大臂夹着,这是一种毛病,拉G弦时,大臂应抬得于肩同高,

各种乐器基本知识大全

各种乐器基本知识大全 小提琴(violin) 乐器名称:小提琴(violin)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 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 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 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 力。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 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1650-1730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阿马蒂和瓜

尔内里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完美。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增加腮托,用钢丝和尼龙丝取代肠线琴 弦等。 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小提琴在 交响乐队中,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常担任乐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则担任乐曲主 要声部的和声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内乐和小品中常用于独奏。近年来,小提琴又成为当代流行乐 和爵士乐的当家乐器之一。 迄今为止售价最高的小提琴系斯特拉迪瓦里奥斯于1720年制造的。1990年11月以820,000英镑的价格 易手。 中提琴(viola) 乐器名称:中提琴(viola) 应用谱号:上中音谱号。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稍大 ,琴弓较长且稍显粗重,定弦比小提琴低五度。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

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上中音乐器,音色柔和、深沉, 略带些沙哑,因而亦独具特色。 中提琴仅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同样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以及室内 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中。但中提琴通常担当中音声部,为主旋律起伴奏和衬托的作用,极少用于独奏 。不过偶尔也以独奏乐器的形象出现,如在柏辽兹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中提琴的独奏就占 了相当比重。中提琴的音质别具一格,近似鼻音的咏叹,非常适合表现深沉与神秘的情调。大提琴(cello) 乐器名称:大提琴(cello)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 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 比中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 的音色最佳;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小提琴基本术语总结

小提琴基本术语汇总 很弱pp pianissimo 弱p piano 稍弱mp mezzo-piano 稍强mf mezzo-forte 强 f forte 很强ff fortissimo 此外还有 极弱ppp pppp 极强fff ffff等 渐强cresc. crescendo 渐弱dim. diminuendo或decresc. decrescendo 特强sf 或sfz sforzando 或fz forzando(通常用来表示重音) 突强rf 或rinfrfz rinforzando(表示很急速的“渐强”) 强后即弱fp forte-piano 特强后弱sfp sforzando piano 或fzp forzando piano 下面是速度 下面我所写的数字是每分钟的拍数 慢速度 缓慢庄板Grave 40 广板Largo 46 慢速慢板Lento 52 柔板Adagio 56 小广板Larghetto 60 稍慢行板Andante 66 小行板Andantino 69 中速中板Moderato 88 稍快小快板Allegretto 108 进行速度快板Allegro 132 快速急板Presto 184 急速最急板Prestissimo 208 渐慢rall. rallentand 或rit. ritard. ritardando 转慢riten. ritenuto meno mosso 稍慢poco meno mosso(这个“稍慢”的意义和基本速度中的“稍慢”不同,是比前满速度稍慢,有稍转慢的意思) 慢一倍doppia lunghezza di tempo 渐宽广或放宽allargando 渐消失manc. mancando或mor. morendo smorz. smorzando

图文解说小提琴入门指法练习

图文解说小提琴入门指法练习 【导语】小提琴(意大利文:Il violino )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小提琴入门指法: 小提琴第一把为认知: 在下图中,“1把”代表第一把位起始音(食指)的位置,“2把”代表第二把位起始音(食指)的位置。当食指按在“f2或#f2”时,这是第一把位;当食指按在“g2或#g2”时,这是第二把位;当食指按在“a2或#a2”时,这是第三把位。 小提琴入门指法:小提琴第一把位指法图详情:

贝多芬音乐培训学校给大家总结如下的指法练习点: c大调 g弦食指la,中指si,无名指do,小指ri--中指紧靠无名指;d弦食指mi,中指fa,无名指so,小指la--中指紧靠食指;a弦食指si,中指do,无名指ri,小指mi--中指紧靠食指;弦食指fa,中指so,无名指la,小指si--食指退后半音。 a大调是三个升,升fa升do,升so 在c大调的基础上凡是遇到fa,do so,手指前移半度,即 g弦中无名指紧靠小指 d弦中指紧靠无名指 a先中指紧靠无名指

e弦食指位置上移一度,紧靠c调中的中指位置,但是中指要上移半度,紧靠无名指。 F大调是降si。 即si的位置下移半度 g弦中指紧靠食指, a弦,食指后退半度, e弦,小指紧靠无名指。 总之,学习任何器乐都需要极好的耐力和毅力,谁都不是一拉就很好听的,小提琴一定要每天坚持多练,不然手指会生疏,音要按准了,弦要拉的丰满。小提琴还包括柔弦,跳弓,拨弦,泛音等一系列技巧,学习过后你会觉得拉小琴是件很美妙的事。 北京音乐培训机构成人艺术培训包括:成人声乐培训、成人舞蹈培训、成人乐器培训、成人美术培训等。下面,桔子树给大家分享一下成人乐器培训班课程分类、班级设置。 成人乐器培训班课程分为: 成人吉他培训班、成人尤克里里培训班、成人架子鼓培训班、成人钢琴培训班四大课程。 北京音乐培训机构桔子树成人乐器培训,成人吉他培训班分为四类小课程。 包括:成人吉他一对一、成人吉他一对二、成人吉他一对三以及成人吉他精品小班等。 成人吉他培训班课程介绍: 北京音乐培训机构桔子树设置多种成人乐器培训班课程,按照教学计划从认识吉他和吉他谱、训练手指力量以及灵活性、学习乐理知识,认识和弦、双手配合加入节奏流行弹唱、深入学习和声,积累大量作品,达到演奏技巧灵活运用、和弦编配、即兴演奏、能够独立识谱演奏、自如弹唱,达到比较专业的水准。 成人吉他培训班适合人群:13岁-80岁喜欢吉他的音乐爱好者。 成人吉他培训班型设置与开课信息:

小提琴基本使用常识及修理方法

小提琴基本使用常识及修理方法小提琴基本使用常识及修理方法 1、装弦与定弦 (1)每根弦应装在规定的弦轴上,弦要顺序绕好 (2)弦尽可能装直,这样弦不易松。切忌歪斜交错,使弦互相牵制,影响调弦。 (3)弦穿入轴孔后,扭动方向是由里向外,注意不要反扭。 (4)为使调弦便利,装弦时就应调整好弦轴的方向,位置。 (5)定弦时,一般先定准A弦的音高,然后根据A弦的音高分别定D、E、G弦。有时几根弦 动过以后,A弦音高会偏低,故需反复校对。 (6)初学定弦时,可先听单音,待音高基本定准后,再同时拉两根弦,并略微调整,直 到音响完全谐和为止。 (7)定弦的过程也是练耳的过程,切忌弦未定准就练琴。 (8)弦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变紧变松,使调弦不便。太紧时可用铅笔芯涂轴;太松时 涂点松香(粉笔灰也可以)。 2、小提琴的附件 琴码琴码安放的位置及上缘的弧度都要适当,否则会影响琴的共鸣并给演奏带来困难。

(1)琴马的安放的位置:琴马应正立于两个音孔之间,其两脚的 后缘切于两个音孔内侧 缺口的连线上。由于弦的拉力作用,一段时间后,琴马会前倾移位,如不经常检查及时加以矫正,琴马会变形,影响弦与指板 的距离,以及各弦间五度音谁关系。 (2)琴马上各弦之间的距离:琴马上各弦间的距离要均等,不要 有宽有窄。弦枕上G弦至E弦间的距离,以及各弦间五度音准关系。 (3)琴马的高度:琴马的高度是根据指板的高度来决定的,其高 度以手指在高把位上按弦时感到适度,并在奏强音时,弦线不致贴 在指板上发出“咝咝”声为宜。琴马的左端比右端略高,因为G弦 振幅大,须离指板高些,而E弦振幅较小,应离指板低些。 (4)琴马的弧度:琴马上缘的弧度,以在D、A弦上奏强音时,弓毛不碰到邻弦为度。过弯会造成换弓不便,太平则弓毛易碰触邻弦。 (5)琴马上的凹槽:琴马上嵌弦的凹槽不要开得过窄,过深,否 则弦线紧卡在柄内,既会影响弦的振动,又易麻破弦线的表皮造成 断弦。 (6)琴马的修削:新买来的琴马两个脚的底面需要修得与小提琴 面板密合才能应用。修削时可参照旧琴马,将两面三刀个脚多出的 部分大部削去,再在琴马安放处的琴面上放上细砂纸,将琴马的两 个脚底面放在砂纸上轻轻来回麻擦,使脚底面与小提琴的面板严密 贴合。 弦钩弦钩是装在系弦板上,用来微调琴弦音高的附件,一般装在A、E两弦上。 弱音器弱音器是加在琴马上用以减弱音量的附件。 定音哨定音哨有固定音高,可根据它的音高来调弦。定音哨有两种:单管的只有一个A音高;四管的有G、D、A、E四种音高。 3、小提琴的保护

学习小提琴的基础乐理知识

学习小提琴的基础乐理知识 发现许多小提琴学生不懂乐理,甚至不会唱谱,下面小编用通俗语言并结合小提琴来讲一些学生应该掌握的乐理知识。 学习小提琴应该具备的乐理知识 1. 五线谱 1.1固调:五线谱要用固调唱法,即无论什么调,在谱上同一音高位置的唱名相同,都唱成C大调的do re mi fa so la xi do。在C 大调时mi fa 和xi do是半音,其他是全音。其他调名是根据调号,有些音需要升或降而已。以一个升号的G大调为例:一个升号只把fa升半音,其他音不变,所以变成#fa so和xi do为半音,音阶为so la xi do remi #fa so,半音的次序与C大调相同,所以旋律是一样的,只是音高不同,也就是调性不同了。 1.2谱表:小提琴谱用高音谱表,称为G谱表。 1.3音符长短的命名规则:如果说全音符O是四拍,它可分成两个两拍的音,这个音就是二分音符;同理,分成四个一拍的音就是四分音符;分成八个半拍的音就是八分音符;分成十六个四分之一拍的音就是十六分音符;以此类推。休止符也同理。 1.4音名:音的唱名可有各种各样,但音名CDEFGAB都有固定的音高,例如,频率440赫兹的音名定为A音。唱名mi fa 和xi do 对应音名EF和BC为半音,其他是全音。在小提琴上手指距离:全音分开,半音并拢。

1.5小提琴上如何记音名:在AE弦根据以上的半音关系拉出唱名la xi do re mi fa so la 就是音名ABCDEFGA。在任何一根弦上都可以对应找出音名,例如,G弦音名是G,在G弦拉空弦、1、2、3、4指,唱名是so la xi do re ,音名就是GABCD,很容易排列出来。 1.6符号:升号# 升半音,重升号x升全音,降号b降半音,重降号bb降全音,还原号回到不升不降的音,8在音符的上面则把这个音升高一个八度。 注:学小提琴最好是拉五线谱,而且必须要唱谱,根据唱名来找准音,而不是记手指拉琴。刚开始唱固调也许不太习惯,可以找一些熟悉的旋律把唱名当歌词来唱,例如,A大调《闪烁的小星星》可以把唱名拉拉米米发发米------作为歌词,训练几次就和唱简谱一样会习惯的。 2. 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 2.1纯一度:两个相同的音 2.2.大二度:全音(等于两个半音),例如do re ; 小二度:半音,例如mi fa 2.3大三度:全音+全音(拉双音时手指是小距离)例如do mi 小三度:全音+半音(拉双音时手指是大距离)例如re fa 2.4纯四度:两个全音+半音,例如do fa 2.5纯五度:三个全音+半音,例如do so 2.6大六度:四个全音+半音(拉双音时手指分开)例如do la

小提琴五线谱入门图解

小提琴五线谱入门图解 《简谱》的优点:它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在单旋律的情况下使 用还算方便。但是如果是多声部(几个音同时出现)或者是音域比较 宽(高低音距离较远)以及转调频繁的时候,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 相反五线谱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五线谱在视觉上有 明显的表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如谱例1)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如谱例2),就好象站在我们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个人高,哪个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 都是很明显的,一眼望去很容易辨认。所以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 上都是五线谱。 我们国家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也都采用五线谱,连民族音乐领域 也逐渐过渡到五线谱上来与国际接轨。在音乐的领域里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拿起同一张五线谱,大家唱出的都是同一个调子。能够说五 线谱是无国界的,是音乐中的“世界语”。这就是五线谱的优点,要 想进入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五线谱,它是我们跨入音乐 大门的桥梁。 第三讲学认五线谱 首先,五线谱是由三个主要的部分组成的:音符、谱号、谱表。 第一节谱表 现在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谱表: 用来记写音符高低的表格,就叫做“谱表”。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 “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这就是五线谱的谱表。它们的 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因为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 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练习唱歌的基础知识

练习唱歌的基础知识 一、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 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3、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

(完整word版)小提琴自学入门到提高完全教程

第一章如何看谱 1. 看第一章的(五、基本音级,六、变音记号)。记住E-F,B-C(唱名3-4, 7-1)之间是半音,也就是钢琴上没被黑键隔开的两个白键。记住#号表示升高半个音,b号表示降低半个音。记住这两点就够了。 2. 看第二章(一、五线谱)。嘻嘻,至少要知道五线谱长什么样子,怎么用它来表示乐谱吧。了解五线谱每根线和间的名字,从下往上表示音从低到高。 3. 看第七章(三、调号)。只看例199中C调那张图,画的是C调12345671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记住C调的1是在下加一线上的。C调是没有任何升降调的,其它调都以它为基础。 了解了以上这些以后,恭喜,你已经有了一些乐理基础了。接下来要学习一些跟小提琴有关的知识: 1. 记住提琴上的四根弦,琴头冲上时,从左到右分别叫做G, D, A, E弦。(就死记硬背吧,反正也容易记住) 2. 记住每个手指(对于大多数右撇子来说,就是左手)的编号,才能理解琴谱上标的指法。(规律:手掌冲自己时,不算拇指(拇指不是用来按弦的),从左到右的编号是1~4) 0: 手指不按弦,也就是平时说的空弦。 1: 食指按弦,同一根弦上的其余三指不接解琴弦。2: 中指按弦,食指也可以按弦,同一根弦上的无名指和小指决对不可以碰弦。 3: 无名指按弦,食指和中指也可以按,同一根弦上的小指不可碰弦。 4: 小指按弦,同一根弦上的其余三指可以按下。现在来看谱拉琴。先弄清楚手指与乐谱的对应关系,暂时不用管音准。不用管谱上是什么调,也不用管有几个#和b号,每个音符的位置与手指的对应关系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看见第三线上的音符,就用1指按A弦;看见第五线上的音符,就用1指按E弦。下图是C大调第一把位的指法(自己画的,现丑了),G弦画不下了,可以自己推出来。每根弦上的4指和下一根弦的空弦音高是一样的,不想用4指就换到下一根弦上拉空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知道哪个音符该用哪个手指、摆到哪根弦以后,就可以看把位图了。把位图说明了每个手指在每根弦上的正确位置,只有位置准确了,音才会准。只要记住C大调(五线谱上没有任何#和b号)的把位图,遇到有#号的五线谱时,看这个#号在哪根线上,就把对应的手指往自己这边移一格,遇到b号,向琴头方向移一格。 简明基本乐理知识

小提琴基础知识

第一节小提琴史话 小提琴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2000多年前,埃及有一个叫莫可里的音乐爱好者,在尼罗河边散步时,偶尔踢到一个乌龟壳,他拾起来敲一敲,壳内的空气受到振荡,发出好听的音乐声,于是他就把这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乌龟壳带回家里,终日拿在手上沉思默想。后来,他终于制成一种既能弹奏又能拉奏的乌龟壳琴。据说这就是当时的小提琴。也有另一种说法,小提琴是从一种名为维奥尔(Viol)的古提琴演变而来,到16、17世纪时期,其构造就固定下来,和现在的小提琴很相似。 小提琴是一种构造与声音都十分完善的弓弦乐器,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宽广的音域、声音优美、色彩多变等特点,有高度的、极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可演奏抒情、宽广、缓慢的旋律,也可演奏技巧高、深、难的华彩乐章。在众多独奏乐器中,除了钢琴以外,尚没有其他乐器能与之相匹敌。自17世纪以来,它在西欧兴起的室内乐与大型管弦乐合奏中,亦居领导地位。 但小提琴这个乐器也并非是欧陆本土的产物。在回教兴盛的9世纪,它的前身伴随着阿拉伯人闯进欧洲世界,几百年来,经过重重进化,直到16世纪中叶,加了第四根弦,成为五度定音后,才定型为现今的面貌。在此之前曾经出现了几种相似的弓弦乐器,主要在社交场合里营造欢愉的气氛。因此在小提琴还难登大雅之堂的时代,称不上是精致艺术的一环,这和今日我们对小提琴的演奏印象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节小提琴的制作 小提琴之所以能够达到今日的如此完美,我们应该感谢数百年传统的制琴史。据历史记载,在17、18世纪时,意大利的克雷莫纳及布莱斯加两地和奥地利、法国等欧洲国家,陆续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小提琴制作家,在诸名家中要数意大利的斯特拉迪瓦里最负盛名,他制作的琴价值最高。而我国小提琴制造也有70多年的历史。 业余小提琴制作室非常吸引人的,许多小提琴爱好者都把业余制琴作为自己的又一爱好。为此音响物理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小提琴的发音原理也在孜孜(zi)不倦地加以研究。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小提琴的基本制作。首先从几大方面着手。 一、工具和琴板木料 1.工具:业余制琴工具比较简单,大致需要以下这些工具: (1)普通锯子一把,用来断料;(2)窄锯(又称绕锯)一把,用来锯出曲线。用大一点的钢丝锯也可以;(3)平口凿(zuo)、小圆口凿、大圆口凿各一把。可以用废宽钢锯条改制。圆凿的凿柄部分要呈铲型弯曲,以便切削;(4)木柄小刀一把;(5)木刨子一把;(6)粗细砂皮若干。以上是所需要的主要切削木料。(7)钢卷尺一把、15公分钢皮尺一把;(8)金工用外卡钳一把。这些是测量工具。(9)熬胶小铝碗或铁碗一个,适用的锅子一口;(10)木棒一根,捣胶时用;(11)可封口的玻璃瓶一个,制备琴漆用。(12)约6英分到1英寸宽的软毛油画笔一支,涂漆用。(13)1000—1200号水砂纸若干。主要工具大致就这些,有的可以借用,有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出适合自己条件的工具来。 2.琴板木料 小提琴面板用料是云杉,也可以是鱼鳞松或工业上制木模的东北松(红松)

小提琴最基本的技巧

小提琴最基本的技巧 小提琴的好处太大,大多了,携带方便,随时可以演奏,音量大小控制自如,可以轻声细语,可以不用麦克风让成千上万的人听的清清楚楚,双音,和弦演奏自如,音域宽广,是任何管乐根本无法比拟的,技巧惊人,永无止境,无论抒情和激情得心应手,变幻无穷的音色,可以很好表达人类所有的喜怒哀乐,是人类骄傲的音乐工具。。。。。。。。坏处是我觉得是长时间的演奏,尤其是音乐会,对左边的耳朵会有一定影响,需要休息,,,如果谁说因为学习小提琴脖子歪了或手臂,手指,手腕坏了,那是极其愚蠢的,说明根本不知道演奏小提琴的奥妙,只是愚蠢的制造噪音。。。。。。小提琴最重要是技术,之所以在小提琴上的噪音,大多数是僵硬的手臂,手腕,手在拼命的制造噪音。。。。。 提琴技巧非常多,但有最基础的技巧,如果掌握这最基本的技巧,就可以轻松获得其他技巧,登上艺术高峰。。 先说左手,其实你永远要记住在小提琴上无论多么复杂的左手按弦,最根本只需要掌握2点,1在一个把位内的手指快速的各调音阶训练,做到起落准确,到达疯狂速度和灵活。。2换把,很多的方法练习换把,我研究了多年,最根本的方法就用一个手指移动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也要达到疯狂速度和准确。。。。如果牢牢掌握这2点左手的基本功,那其他左手技巧就非常容易了,当然双音,和弦更需要左手的独

立性和灵活性。。。。。。 再说右手,右手可以说是小提琴是否能够打动别人的重要武器,是和歌唱家的喉咙一样重要,永远记住必须彻底掌握右手的发音方法,牢牢掌握控制小提琴运弓的方法才是真正艺术的开始,运弓有很多技巧,但最重要的只有一点永远牢记,把分弓彻底掌握,那么连弓,跳弓,等等就是水到渠成,这是肺腑之言。无论是在弓尖,弓中,弓根,都要把分弓演奏的像闪电般快速,灵活,感觉手指可以随心所欲的对琴弦力量,强弱的控制,就像有弹性的一架机器牢牢控制着琴弦,而从肩膀开始的整个手臂就是运弓的动力,,,这些感觉是努力钻研的结晶,外行是无法体会的。。。。。。。。 我告诉你我几十年的经验: 第1步在拉每首曲子之前,先把这首曲子的CD听听,看着谱子,跟着CD唱音符,把正确的节拍和音准牢牢记在脑子里面, 第2步平时有空闲时间充分的活动肩关节,手腕,手指,要求灵活性,独立性,柔韧性。 第3步有了前面的基础,可以把小提琴指板的音位和五线谱对照起来练习各调子的音阶,做到快速准确。 在具备了前3步,就可以演奏自己喜欢的乐曲,要了解自己的技巧能力,不要去演奏那些你技巧根本达不到的音乐,其实对内行的人演奏小提琴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掌握最

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归纳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归纳 一、音高 1、音的产生:发音体振动产生音。 2、音的种类:乐音和噪音 3、音的性质:音高、音值、音强、音色 4、音名:音级的名称。音名代表绝对高度。现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是英美体系音 名。英美体系音名:C D E F G A B 5、唱名:用于唱歌的do,re,mi,fa,sol,la,si七个固定音叫做唱名。唱名分为固定唱名 和首调唱名。 6、基本音级:C D E F G A B 变化音级: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如: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升高半音#C #D #E #F #G #A#B 降低半音b C b D b E b F b G b A b B 升高全音X C X D X E X F X G X A X B 降低全音bb C bb D bb E bb F bb G bb A bb B 7、附点音符:音符右方附加小圆点的音符。附点的作用是增加时值。 二、节奏、节拍 1、节拍:乐曲中强(重音)弱(非重音)音有规律的反复,叫做节拍。节拍以音 的强弱关系组织音乐。 2/4拍:强弱,3/4拍:强弱弱,4/4拍:强弱次强弱 ●〇●〇〇●〇〇 2、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做拍号。拍号用分数形式标记,分母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分子表示每小节的拍数。如2/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3、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乐曲由弱拍或弱位开始,叫做弱起小节。弱起小节因节拍不足一小节,所以也叫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常与最后一小节合成完全小节。4/4 XX︱XXX XX XXX XXXX︱XX XXX XXX XX︱X- - -〢 4、节拍的种类 ①单拍子:每小节有二拍或三拍的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只有强拍和弱拍。如2/4,2/2,2/8,3/2,3/4 ②复拍子:由同类单拍子组成的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由强拍、弱拍和次强拍。如4/4,4/8,6/4,6/8,9/8等。 ③混合拍子:由不同类单拍子组成的拍子。如5/8,7/4,11/8等。 ④变换拍子:在一首乐曲中,先后出现不同的拍子。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就存在6/8、9/8两种拍子。 ⑤一拍子:每小节只有一拍。其特点是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多存在于京剧音乐。

小学音乐基本知识

小学音乐. 第一部分音乐基本知识 一、音的属性(性质) 音的属性有音高、音值、音量、音色四个。 1、音高:由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音值:即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 3、音量:即音的强弱,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 4、音色:由发音体振动方式、形状、成份、发音体品质决定。 二、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1、基本音级:CDEFGAB。分唱名(以意大利文do re mi fa sol la si)和音名(乐音体系中各音级的名称)两种。 2、音组: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小字一组为中音组,c1为中央C。 3、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所产生的音级叫变化音级。 4、变音记号:有三种,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 6、拍子种类:分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拍子、自由拍子。 拍子的含义: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几拍,强弱规律是什么。 常见的节奏型:××│×-│、×××│、×××│、××. │、××-×│、×××.×│、×× 0×│、0× 0×│ 五、音符 记录音的长短和高低的符号叫音符。分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 1、单纯音符 全音符× - - - 4拍 二分音符× - 2拍 四分音符× - 1拍 八分音符× 0.5拍 十六分音符× 0.25拍 三十二分音符× 0.125拍 2、休止符(表示音乐间歇的符号) 全休止符 0 0 0 0 4拍 二分休止符 0 0 2拍 四分休止符 0 1拍 八分休止符 0 0.5拍 十六分休止符 0 0.25拍 三十二分休止符 0 0.125拍 3、附点音符(带有附点的音符) 附点是记在音符的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前一音符时值的一半。 附点二分音符× - - 3拍 附点四分音符×. 1.5拍 附点八分音符×. 0.75拍 附点十六分音符×. 0.375拍 4、连音符 (1)三连音:将音值平均分为三等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二等分叫三连音。 (2)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将音值平均分为五等分、六等分、七等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四等分叫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 5、增时线:表示增加音符时值的线,记在音符右边。减时线:表示减少音符时值的线,记在音符下面。 六、常用记号 (一)装饰音 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叫装饰音。 1、倚音:分单倚音 65 和复倚音 656,前倚音 36 和后倚音 56 。 2、波音:分上波音和下波音,单波音和复波音。 3、颤音:tr 4、回音:分顺回音∽和逆回音 S 。 (二)乐谱中的记号 1、保持音记号:“—” 2、连音: 3、断音(顿音、跳音):在线谱中用“·”标记。在简谱中用标记。 4、滑音记号:分上滑音和下滑音。 5、换气记号:简谱中标为“∨”;在线谱中标为“,”。 (三)反复记号 1、反复跳越记号: 2、D.C.:表示从头反复,到标有Fine处或双竖线上有延长记号处结束。 3、D.S:表示从标有“ S ”处反复,到标有Fine处或双竖线上有延长记号处结束。 4、省略记号:(在线谱中使用) (1)整小节重复:用./.或.//.标记。 (2)两小节重复:用./.或.//.记在两小节之间的小节线上。 (3)同音反复:又称震音,如5/// (4)八度省略记号:移高八度用用8....................、移低八度用8va....................,八度重奏用con8.. (8) (四)速度记号 慢速:Lento 行板:Andante 中板:Moderato 小快板:Allegretto 快板:Allegro 渐慢:rit或rall 回原速:a tempo (五)力度记号 很弱:pp 弱:p 中弱:mp 中强:mf 强:f 很强:ff 重音记号:> 渐强:渐弱:特强:sf 特强后即弱:sfp 强后即弱:fp 十、曲式与知识卡片 1、歌曲体裁

学小提琴怎样入门

学小提琴怎样入门 提琴相对其他乐器,初学的时候较为困难,因为它需要几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是身体姿势,小提琴不像钢琴,古筝等乐器本身就有个支架,小提琴需要咱们的脖子夹住它,左手要支撑但又不能握得过紧,不方便换把位,右手要持弓在弦上做直线运行,这个姿势本身就需要训练很久,姿势的不对直接将影响学琴. 另一方面,跟学习其他乐器一样,学习小提琴不是为了摆个姿势为了拍照,而是要演奏它,这就需要学习识谱,还需要具备一些音乐的素质,比如节奏感,听力,音准等.小提琴的音准很难掌握,手指偏差一点点,音准就没了,不像钢琴电子琴,按下去是什么音就是什么音,这几方面同时要初学的孩子注意到,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在学习小提琴之前,略微做些准备,也许对小提琴的入门很有帮助: 1.音乐素质准备:可以让孩子先学学唱歌,通过唱歌孩子可以学到音准,旋律,节奏等等,也可以让孩子略微接触一些五线谱的知识,这样在孩子开始拉琴时,任务就显得轻松一点. 2.姿势准备: 现在有一种小提琴练习器,是模仿小提琴的功能来制作的,关键是这个练习器它设计了一个搁弓的槽子,"弓"嵌在里面,练习运弓时就可以让右手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孩子也可以把它当玩具玩, .学琴的最佳年龄 翻开世界小提琴演奏家的历史,我们了解到:古往今来,中外演奏家学琴的年龄大都在3-6岁之间,4-5岁的最多,凡是学有成者,大多如此,个别的也有7-8岁的。具体的因人而异,如前苏联小提家奥伊斯特拉赫,以色列小提家伊扎克.帕尔曼(5岁),美国小提琴家艾沙克,斯特恩和波兰小提家维尼亚夫斯基是(6岁).比利时小提家艾任.伊扎依(5岁),美籍国小提家艾尔曼和美籍的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均是(4岁),前苏联小提家列昂尼德,柯岗(7岁),著名华裔提琴家林克昌(8岁)......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宜早不宜晚。学乐器非常讲究童子功,与钢琴相比,小提琴要受到年龄年龄的限制,越小学越对日后的发展有好处,听音要从小训练起。学琴时年龄小有利于及早训练手臂和手指的拉琴功能。小提琴和其他乐器(比如钢琴、大提琴等)比,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以人体的平时自由姿势来完成的:那就是左手和左肩的持琴。要求左手臂往右“偏”到大致和地面垂直的程度;虽然可用肩垫,但左肩多少要配合,略微用力一点。这是小提琴和中提琴的持琴要求,相反,大提琴和钢琴,演奏时人的架势基本就是平时的自由姿势可以适应的了。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丁芷若指出:技艺训练并不要很强的理解力,而某些复杂的动作反而在年龄小时容易掌握,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技艺最佳年龄,进入技巧学习的高级阶段.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鈴木先生也在他的"才能教育自零岁起"书中极力主張学习要愈早愈好,幼兒的阶段影響一生深远。他認為学习应該是自出生的那天起,而不是自上学的第一天。根据人类經驗的原則,舊經驗幫助新学习,及早学习可提供丰富的經驗,做為新学习的基礎。 年龄小有利于训练手指、手腕、手臂的独立性、灵活性和相互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手型和把位感觉,及早把一些非常枯燥的纯技巧练完。同时也有利于及早培养熟练的识谱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及早发展听觉能力,能够敏锐准确地感受、辨别不同的音高,可以训练出绝对音高的感觉。这些都是今后打算搞专业的必要条件。 年龄小可以早日拉完必要的课程,今后可以较早地把精力用在研练小提琴作品的艺术性上。一般建议4-5岁方为最佳.当然,作为业余爱好,提高艺术修养,就不必受年龄的限制.,如果有正确的指导,通过努力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 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小提琴家所追求的目标是能豪不费力地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有成就的小提家认为能演奏纯净、优美的声音是取得最高成就的标志之一。小提琴演奏中的飞跳弓、滑音等一些高难度技巧确实为演奏者所向往,但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确是最重要的。下面谈谈小提琴演奏基本技巧的几个环节,只有认真理解这几个环节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这将使一个演奏者从中受益。 一、提琴的方法 提琴是小提琴演奏中的一个环节,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重要环节,往往正是演奏中许多毛病的来源。正确的姿势是把小提琴放在锁骨上,用左下鄂将它夹住,尾板对准喉咙中间,琴身与人的肩膀构成45度角,但是在演奏中,有些人对持琴不太重视,往往用下鄂夹琴,这样会使演奏者感到不舒适,会产生僵硬的感觉。还有琴头过于偏低,琴头过低就会给左手增加重量,弓子也容易滑向指板。关于演奏时琴头的高度问题,高一点比低一点好。高的琴头可以把提琴的重量倒向脖子和户膀,演奏高把位时还比较容易。就持琴而言,切记

常用的小提琴练习曲

常用的小提琴练习曲 1、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分为五册,第一册为空弦及E、A、D、G弦上的练习;第二册为简易的各调练习;第三册为有升绛号的各种较深练习;第四册为换把练习,较高把位的练习;第五册较高把位和较难的练习。各种练习多采用短小的乐曲,以二重奏形式进行。是一本初学小提琴的入门教材。 2、渥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60首》。上半册程度较浅,可在拉完《霍曼》第二册后 开始练习;下半册程度加深,可结合《开塞》进行练习。 3、开塞:《小提琴练习曲36首》作品20号,俗称“克采莱尔的准备练习曲”。前12首为基本把位练习,第13-24首为基本把位与第三把位的混合练习,第25-36首为高把位练习。是一本中等程度的小提琴教材。 4、舍夫契克:《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共四册,着重训练左手技巧。 5、赫利美利:《小提琴音阶练习》。着重进行音附与琶音的练习。 6、顿特:《克莱采尔和罗德准备练习曲24首》作品37号(俗称“小顿特”),和《小提琴练习曲与随想曲24首》作品35号(俗称“大顿特”)。对锻炼现代指法技巧,增进左手的灵活程度,效果显著。 7、马扎斯:《75课旋律练习曲和深造练习曲》,作品36号。这是一本中、高程度的优秀教材,分为三集。第一集1-30集,又叫《特殊练习曲》,一般与“小顿特”穿插起来练习;第二集31-57课,叫《华丽练习曲》,一般与《克莱采尔练习曲》穿插起来练习;第三集58-75课,叫《为艺术家作的练习曲》一般与《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穿插起来练习》。 8、罗德:《24首随想曲》,用大,小24个调各写一首,是严格训练小提琴家的必修教材。 9、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42首》。这是一本著名的高级程度的小提琴练习曲。 10、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这本教材极大地发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在着高深,艰难的技术要求,是小提琴演奏家的必修课目,也在音乐会上演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