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作者: ————————————————————————————————日期: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

点总结

【篇一: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一章第一节水的存在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

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 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

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

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

体积是正极极的2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

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悬浊液、乳浊液: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擦洗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思考2】放在干洗店的衣服为什么不能当日取回?——原理:有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液中,而这些有机溶液往往有毒、易挥发,因此不宜即日领回。

第五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1)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a.加溶剂b.升温饱和溶液转换方法不饱和溶液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溶解度溶解度公式:溶解度=m 溶质/m溶剂100g溶解度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 (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 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3)溶解度单位为克(g)5.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 溶质/m 溶液10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s+100 100%(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点: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五节水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可供使用的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一个地区的水循环按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我国水资源分布——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的净化:沉淀、过滤、蒸馏水资源: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总储量0.3%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配也不均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

3.水的净化沉淀法:自然沉淀法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作用: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叫做凝聚剂)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蒸馏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第六节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是某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在水溶液申,某种分子(或离子)高度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透明的混合物。均一性,是指溶液各处浓度一样,性质相同。如一

杯蔗糖溶液,取上部的溶液和下部的溶液,它们的浓度都一样。稳定性,是指条件不发生变化时(如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无论放置多长时间, 溶液不分层,也不析出固体沉淀。

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食盐)的溶解能力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不同。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时液体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弱;压强越大,气体溶解能力越强。在物质的溶解过程中,有的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有的温度会降低,要吸收热量。

探究实验——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体现了控制变量的重要性。注意此实验的前提条件是,食盐的质量一定,水的体积一定即水的质量一定,然后再来讨论影响因素。

第七节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状态的变化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一般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吸热和放热。固体熔化、液体汽化、固体升华都需要吸热,液体凝固、气体液化、气体凝华都需要放热。

三态的相互转化1、熔化和凝固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熔化一凝固图象的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实验经过的时间。下图甲为晶体的熔化图象, 其中ab 段表示固体吸热升温阶段;bc 段表示晶体熔化阶段,此阶段要吸热,但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熔点;cd段表示液态升温阶段。下图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图中没有相对水平的一段(即温度不变的部分),随着加热的进行其温度不断上升,直至全部变为液态。用图形记录物理变化的过程是科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作出图象,找出图象的变化规律,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观察能力的深化。

凝固是熔化过程的逆过程,在熔化图象的基础上推理,画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熔化一凝固的图2、汽化和液化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体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蒸发和沸腾。两者有以下四点区别:(1)蒸发是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2)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当温度达到沸点才进行;(3)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沸腾与液面气压高低相关; (4)蒸发时会从液体内部吸热,具有致冷效果;沸腾时需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

在水沸腾实验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每组一个小烧杯,内装大约100克的温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盖上烧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人水中。待水温升至90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水沸腾后, 继续记录温度,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情况。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水沸腾时,一方面注意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另一方面观察水中气泡的生成情况。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刚加热时烧杯底与侧壁会产生大量细小的附壁气泡;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当温度达到沸点时,上升的气泡越变越大,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蒸汽,水内及表面受大量气泡的冲撞而剧烈振荡起来。

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对人的烫伤要厉害得多。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烧开水时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水面出现大量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空气后液化成的小水珠。雾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大面积“白气”形成的。

3、升华和凝华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升华需要吸热,凝华会放热。冬天衣服冻于是升华的结果;严寒的冬季,北方地区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凝华的结果。樟脑丸放人衣箱后会升华成杀虫的气体,初冬季节水蒸气会凝华在草和地面上形成霜。

如何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雨、云、雪、露、雾、霜的形成了首先应明确它们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演变成的;其次应知道它们是由小水珠还是小冰晶构成的,再寻找其相关的物态变化过程。例如:露是小水珠,它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试试看:1、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情况。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2、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发现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会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

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二章空气知识要点:一、空气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二、氧气和氧化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o2===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铁在氧气中燃烧:(3)3fe+2o2 fe3o4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实验室制取客服热线:、68801919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 2o2 ====2h2o+o2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 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本身化学性质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表示反应的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列出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答案四、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

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co2+h2oh2co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h2o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五、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六、空气污染与保护空气污染(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土地沙漠化车辆尾气的排放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空气污染的种类: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烟尘) so2酸雨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植树造林。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

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例题:16 克氧气和10克碳完全燃烧是否一定生成26 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请列试计算。

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a 对流运动剧烈两极薄,赤道厚占3/4的大气质量平流层:a臭氧集中在此气流平缓,适于飞行中间层:陨石在此燃尽。

层:卫星接受反射电视、电话信号温度变化规律:先小,后大,再小,最后大,大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的热胀冷缩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客服热线:、68801919 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特点:a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高度高,空气密度小应用:高山反应。

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 帕,或等于760

毫米汞柱(10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 多为阴雨天气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气压降低,沸点减小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含有水汽的多少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水汽含测湿度的工具:干湿球温度计结构:有干球温度计(普通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包裹着湿棉纱的温度计) 原理:干球温度计测大气温度湿球温度计会蒸发,蒸发要吸热,温度计示数变小,出现干湿差大气湿度大,蒸发慢,降温小干湿差小有凝结核,水汽

可以凝结变大降温打干冰凝结核打碘化银九、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章阳光24、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6、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达到310 27、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等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28、发生光的色散时,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

29、白光是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0、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31、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均被吸收。

第五章细胞一、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作用如下。

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除此以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作用如下。

细胞壁: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

二、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1)植物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还有大液泡,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

没有这两种细胞器; (2)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成为细胞质和外界环境之间唯一的屏障。

三、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1、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2、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四个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1)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2)从侧面观察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4)调焦::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有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然后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清晰为止。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步骤如下。

(1)把洋葱鳞片切成大小约0.5 厘米见方的小块; (2)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下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展平; (3)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 度夹角,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4)在盖玻片一侧力口1 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进行染色;(5)用显微镜观察,绘图。

四、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2)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细胞种类的增加; (3)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4)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系统。

所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2、动物皮肤结构层次性的体现。

动物的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主要有上皮组织构成; (2)真皮内有许多血管,还有汗腺、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及冷敏小体等。

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接受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外界刺激,主要有神经组织构成。而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另外,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3)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组成,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

3、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1)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覆盖在植物体的表面,起保护作用;(2)输导组织—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分布在茎、叶脉等处,担负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3)营养组织—细胞壁薄,细胞间质多,分布广泛,具有吸收、贮藏等多种功能;(4)机械组织—细胞壁加厚,分布在茎、叶柄、叶脉等处,对植物器官起巩固和支持; (5)分生组织—细胞体积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具有持续分裂能力。

每一种组织郡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行使一种主要的生理功能,但各

种组织又是相互依赖、密切配合的。

客服热线:、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六章物质与微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 -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夸克二、

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四、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1、110 多种,包括人造元素。

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表示元素的符号元素符号一般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五、表示物质的符号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作者: ————————————————————————————————日期: ﻩ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 点总结 【篇一: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一章第一节水的存在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 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 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 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 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 体积是正极极的2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 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客服热线:、68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悬浊液、乳浊液: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纯知识点 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96、5%。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2、5%,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由于体内的发光细胞的酶与氧发生作用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发光现象。 7、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8、人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月亮本身不发光(填发光或不发光),人们看到的明亮的月亮是因为月球反射了太阳的光的缘故。 第1页共12页

9、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产生的圆形光斑的现象,这些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太阳是球状体,通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就是圆形的。 10、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事实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1、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1)小孔成像(2)日食、月食⑶影子的形成。 12、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假想的线叫光线 13、光速的公认值为c= 2、108m/s, 一般计算取c=3108m/s=3105km/s 14、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的2/3。 15、为什么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光的光亮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光速比声速大。 16、阳光经过棱镜后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17、白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的各种色光都向棱镜底面(填上或底面)偏折,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色散后的各色光再复合成白光 18、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

华师大 科学 七下 第二章 空气 知识点

第二章空气 2.1空气的存在 1、一切物质都有质量,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有质量。 2、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保护的作用。一个物体,只要在空气中,就会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大气压作用。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非常大。 4、大气压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水泵、塑料吸盘、挂衣钩、吸管、抽水机等。 5、大气压过低,人呼吸的时候氧气摄入会减少,使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严重时会导致昏迷;大气压过高,空气相对干燥,容易诱发哮喘等疾病。 6、空调一般安装在上部,暖气片一般安装在底部,是为了空气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7、空气的水平运动主要是地球上不同地区接收的太阳热量不同而形成的,也和地球自转、地形、空气和地面的摩擦有关。 2.2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中,当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被吸入了集气瓶,白烟消失,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 3、烟一般是固体小颗粒,雾一般是液体小液滴,烟雾是2者混合。 4、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氮气大约78%,氧气大约21%,二氧化碳大约0.03%。 5、像空气一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6、稀有气体不活泼,曾被叫做隋性气体,但是也能够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氦气也可以用来填充气球,当电流通过稀有气体的灯管时,就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7、法国的拉瓦锡首先发现空气的组成,实验的材料是氧化汞。 8、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和氧气,这是根据他们的沸点不同。这种方法叫分离空气法,是物理变化。

七年级下册科学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是初中阶段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本文将对其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生物学 1.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 3.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包括皮肤、肌肉、骨骼、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等。 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体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其中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物种类等。 二、化学 1.元素:元素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指物质之间产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包括物质的腐蚀、燃烧、爆炸等。 3.物质与能量:物质和能量是密切相关的,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 4.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导电的物质,非电解质是指不能导电的物质。 三、物理 1.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斜面、滑块等。 2.电学:电学包括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 3.光学:光学包括折射、反射、凸透镜、凹透镜等。 4.热学:热学包括热传导、热辐射、热膨胀等。

四、地学 1.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等。 2.地震和火山: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对地球的构造和地貌有很大影响。 3.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可以通过观察天气现象、测量气象参数来预测。 4.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必需品,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地球环境保护的重点。 五、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学习科学的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部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部知识点很多人都认为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比较简单,但其实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也不少。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七年级下册科学全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化学方面 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有:(1)按形态分类; (2)按状态分类; (3)按化学元素分类; (4)按化学性质分类。 2. 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最早提出原子概念的是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3.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的物质。 4.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转化成为新的物质的过程,如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反应。 二、生物方面 1. 细胞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自主代谢、自我修复和生殖自身的能力。 2.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细胞组成、代谢和遗传。 3.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单位。 4.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片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三、物理方面 1. 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是指可以通过测量获得数值的属性或者特征,物理量有数量和单位两个方面。 2. 运动学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等。 3. 力学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变形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包括牛顿运动 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动能定理等。 4. 热学 热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的物理学分支,包括温度和热量的概念、热传导、热辐射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 四、地理方面 1. 地球的基本构造 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构造层组成的,地球最外层为 岩石制成的地壳,厚度约为20~70千米。

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华师大

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华师大 一、物理知识点 1. 浮力:物体受水的推力,与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大小成正比,该推力称为浮力。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它的重力时,物体就会浮起来。 2.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称为电流。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阻:导体阻碍电子流动的程度,称为电阻。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 电压:电荷在两个点之间移动所携带的能量,称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二、化学知识点 1. 化学反应:两种或以上的物质发生变化,生成一种或一组新物质,称为化学反应。 2. 元素:无法进一步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元素。元素由原子组成。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以上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化合物由分子组成。

4. 原子:最小的化学单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三、生物知识点 1. 细胞:最基本的生物学单位,所有生物都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成。 2. 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以便身体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生物系统,包括口腔、胃等。 3. 循环系统:将氧气和养分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身体中排出的生物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等。 4. 呼吸系统:将氧气吸入体内,排出二氧化碳的生物系统,包括鼻子、气管等。 四、地球科学知识点 1. 地球结构:由核心、地幔、地壳组成,地球最外层是地壳,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层,核心是地球最内层。 2. 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等组成,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的一层,空气形成大气环流,形成云和降水,平流层是大气层次最高的一层,在那里形成了大量的臭氧。

3. 轮廓地图:可以看到一个区域各种地形高低的简单图形,间隔线表示高度跨度,等高线表示地形特征。 4. 极光:在地球磁场中,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与大气层中的分子碰撞产生的自然现象,是一个多彩而美丽的自然奇观。 以上是七年级下科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空气复习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复习学生姓名课题第二章复习 年级班级7 学科科学课程形式1V1 任课教师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一、知识回顾 1、空气的存在 A、空气具有质量。 B、大气压方向。 2、空气的成分 A、探究空气成分: 实验原理:; 选择红磷原因:; 实验步骤:; ; ; ; ;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误差分析: 小于五分之一原因(3条):; ; ; 大于五分之一原因(2条):; ; 实验成功的关键:; ; ; 间接证明氮气哪些性质(3条):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B、空气成份及含量:78%,21%,0.03%,0.94%,0.03%。 C、稀有气体种类及用途:; ; D、工业制取氧气和氮气方法:;

3、 氧气 A 、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B 、 氧化反应:两种常见方式 和 ; C 、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区别: ; D 、 燃烧三个基本条件: 、 、 。 E 、 木炭、红磷、硫、蜡烛和铁丝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4、 二氧化碳 A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B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文字表达式: ;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变红的文字表达式: ; 加热后,石蕊试液中由红变为紫色的文字表达式: ; C 、 二氧化碳的利弊: 利: ; 弊: ; 现象 反应条件 生成物 文字表达式 备注 反应 前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后 红磷 暗红 色粉 末状 固体 微弱的黄色火焰 明亮的黄色火焰 生成大量白烟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2O 5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 2P 2O 5 木炭 黑色 固体 燃烧发红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二氧化碳 CO 2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C+O 2CO 2 硫 黄色 固体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点燃 二氧化硫 SO 2 硫+氧气二氧化硫 S+O 2SO 2 铁丝 银白 色固 体 不能燃烧 只能发红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落入瓶底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3O 4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 2Fe 3O 4 蜡烛 乳白 色固 体 正常燃烧 燃烧更旺,发出 白光 瓶壁上出现水珠,生成的气体能使澄 清石灰水 变浑浊 点燃 二氧化碳CO 2 水H 2O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华师大科学七下第二章空气知识点

第二章空气的复习提纲 1、一切物体都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 课本第42面图2.1.1:你观察到水平细木条发生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放气的一端上翘。说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2、空气有哪些用途? 答:供生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原料,形成风、雨、云、雪等天气现象,供物质燃烧,气球升空,放飞风筝,降落伞降落,飞机飞行,滑翔,帆船运动,吸饮料,钢笔灌墨水等。 3、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这个空气层叫大气层。它对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产生大气压的作用。作用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都有。 4、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马德堡半球实验。若地球上没有空气,地球将会变得怎样?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变的很大,地球上生物将不能存在。 5、覆杯实验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瓶会变瘪,原因是瓶内气压变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 请解释瓶吞鸡蛋的实验原理:酒精棉花的燃烧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而溢出,鸡蛋放在瓶口把口封住了,里面的空气因受冷而缩,气压变小,外面气压大于瓶内气压而把鸡蛋压入瓶内。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塑料吸盘、离心式水泵、吸饮料、钢笔吸墨水、茶壶倒水等。 5、空气对流的原理:空气受热会膨胀,密度会变小并上升;而空气受冷会收缩,密度会变大并下沉。也就是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这样空气就会流动起来。所以要使气体(包括液体)很快流动,加热必须加热气体(液体)的__下部_,而冷却气体(液体)应该冷却气体(液体)的上部。 6、海陆风形成:因为水容纳热的能力比沙石大,接受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升温快,放出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降温也快。所以白天接受太阳辐射,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陆地上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区,而海洋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区,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即风从海洋吹向陆地_,形成了海风。晚上刚好相反。 8、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百烟,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会有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1/5。 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会有约1/5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这说明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水进入瓶中是因为_氧气消耗了,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量要充足,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要等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若放入的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得的数据偏小;若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实验 数据偏小;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则会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 9、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它们化学性质不活泼,曾一度被称作惰性气体,但现在发现稀有气体还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它们有许多用处:例、氦气约为氢气密度的2倍,但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安全,因此可用氦气充填飞艇和气球。当电流通过冲有稀有气体的灯管是,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的光,霓虹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10、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不同,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来制取氧气和氮气。由于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人们液氧和液氮分别装入蓝色和黑色的钢瓶里。工业制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第6章 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2 人的生殖与发育复习巩固第四十七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第6章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2 人的生殖与发育复习巩固第四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被子植物和人的受精分别在什么地方进行? ( ) A、胚珠,子宫 B、花粉管,输卵管 C、胚珠,输卵管 D、花粉管,子宫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月经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组器官的周期性变化有关系( ) A、输卵管和卵巢 B、输卵管和子宫 C、卵巢和子宫内膜 D、子宫和阴道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类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A、婴儿 B、精子 C、卵细胞 D、受精卵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 B、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C、出现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 D、男性的青春期发育更早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

A、青春期的男子开始长胡须 B、男子有睾丸 C、 D、女子有卵巢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图是人体生长曲线图,由图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神经系统在青春期才开始发育 B、身体的发育在成年期最快 C、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与身体的总发育一致 D、人体的生殖系统在青春期迅速发育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B、身高没有明显增长 C、女孩出现月经现象 D、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青春期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声音会发生变化,这与下面哪个结构有关?( ) A、大脑 B、心脏 C、肺 D、性器官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动物的有性生殖(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知道卵生和胎生两种动物的生殖方式,能说出受精的概念,能识别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知道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能力目标:能从进化论的角度对动物有性生殖特点进行归纳,进行分析,能总结不同是生殖类型和受精类型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积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本节对生命的认识,爱惜身边的动物,珍惜生命,热爱自然,仔细观察身边的生物生殖,从生活中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对大自然抱敬畏的态度;通过分组讨论,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利用英特网收集资料。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两种生殖方式类型,受精的概念,两种受精类型。 本节的难点:卵生、胎生、卵胎生的区别。不同生殖类型,受精类型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积极意义。 三、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1 课题引入 师: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得后做了个美梦,它的鸡蛋孵化出一只母鸡,母鸡又生了好多的鸡蛋,鸡蛋又被孵化,出好多的鸡,,然后他们又生好多的蛋,蛋又变成鸡,这样周而复始,有了很多的鸡和蛋,他用鸡和蛋可以换很多东西。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 生:…… 师:我们比较好多的答案,同时大中也知道了这样一个信息,物种要繁衍就要有生殖。特别是动物,进过几亿的演化,有了现在如此生动的地球。动物中存在最普遍的生殖方式——动物的有性生殖,尤其是高等动物。 师:那么同学知道,动物是怎样的进行有性生殖的呢? 生:交配……鸡生蛋……母猪生小猪…… 师:没有错,所以的动物都有其特点,但是有一个相同的东西,它们有自己的生殖系统。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动物的生殖系统。 2 动物的生殖系统 师:生殖系统的组成:生殖腺、生殖导管、附腺。 师:当然,动物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这些是最基本结构,总的来说是越高级生殖系统越完善,从雌雄同体(蜗牛)到雌雄异体(大多数动物)。 3 动物的生殖类型 师:刚刚同学提到了,鸡生的是蛋,猪生的是小猪,为什么它们有这样的不同呢? 生:鸡是鸟类,是卵生动物,猪是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师:看来大家对动物的进化特点已有研究,那么今天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卵生和胎生。 师:卵生动物有那些呢? 生:爬行类、鱼类、两栖类、鸟类。 师:胎生呢? 生:哺乳类。 师:很好,那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卵生和胎生的概念。 师:受精卵在母就是平时讲的生蛋。而胎生是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营养来自母体。也就是出生的时候,就和母体相似了。它们的划分标准是母体产出子代的发育阶段,是卵还是胎儿。 生:但是我有疑问,老师,有些蛇不是生蛋的,直接生小蛇的。它是爬行动物怎么胎生呢? 师:很好,看来这位同学对生活的观察很仔细。对于像蛇生小蛇的现象,我们又有新的名称。叫做卵胎生。师:在自然界中,动物为了很,经过进化,会有很多特殊的生殖方式,在刚刚讲到的蛇,就是爬行类,有些蛇,为了更好的保护后代不受天敌的侵害,就出现了类似胎生的方式,但是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胎生,它的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里的卵黄,而不是母体。所以根据胚胎发育所要的营养是来自母体还是卵黄和产出的子代是卵还是胚胎,将生殖的类型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像刚才同学所说的情况,营养来自卵黄而产出的子代是胎儿的情况就是卵胎生。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5.2生态系统 学案

导学案 一、要点梳理 1、生态系统由和组成;生物群落包括生物; 2、生态系统可有大小之分,但是其构造和是一样的; 3、各种生态系统中最复杂的是生态系统;这里的群落有现象; 4、生态系统中一定存在成分和成分; 5、生物成分包括、和;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中不能缺少的 是; 6、非生物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和; 7、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表示生物间的关系; 8、书写食物链时,要以为起点,为终点;不应包括和; 9、生态农业是运用原理,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 业。这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已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比拟成功的有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农业模式。 二、温馨提示 1、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所舍的能量越少,所包括 的动物数量越少; 2、在食物网中,如果某一动物的天敌消失,那么这一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数量会明显增多, 当增多到一定数量后,由于食物缺乏,那么其数量又会减少; 3、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食性越单一,生存的稳定性越小。 4、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砦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通过食物链在在生物体内 大量积聚的过程。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这些有毒物质一般不易分解、不易排出,所以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5、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各种 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彼此联系起来,当某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时,其他生物就直接或间承受到影响。 6、判断一个区域是否一个生态系统,首先看它的组成是否同时具有生物局部和非生物局部, 其次要看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问是否具有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三、解题指导 [例题1] 以下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A.蛇吃青蛙B.猫头鹰吃鼠C.兔吃草D.虎吃羊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能进展光合作用,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并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被吃与吃的关系.题目中,A.蛇吃青蛙、B.猫头鹰吃鼠、D.虎吃羊都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例题2]在“草一鹿一狼〞这条食物链中,假设狼由于疾病大量死亡,那么鹿的变化是( ) A.无限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狼以鹿为食,狼大量死亡,那么鹿的数量将会增加,鹿数量增加导致草的数量大量减少,接着鹿因食物减少而大量减少。 [答案] C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1空气的存在 学案

2.1 空气的存在导学案 一、要点梳理 1、空气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空气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与其他物质一样也有; 2、大气层就是地球外表的;它对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产生的作用。 3、实验有力地证明了不但存在而且很大; 4、利用大气压工作的设备有、等; 5、空气不但存在,而且还会成为流体;空气总是从气压的地方流向气压 的地方;空气的水平流动成为。 二、温馨提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 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装置和现象,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释 许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例如用吸管喝饮料,当用力吸吸管时,吸管内的压强减小,饮料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吸管,从而喝到饮料,而并非我们平常说的吸进。3、通过空气的流动实现热传递的一种方式叫做对流。其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三、解题指导 [例题1] 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A. 瓶口由于热膨胀,使鸡蛋掉入瓶中 B. 瓶内气体把鸡蛋吸人瓶中 C. 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人瓶中 D. 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释] 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答案]C [例题2]以下各种生活实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A.吸盘挂衣钩B.笔胆吸墨水 C.抽水机抽水D.背双肩书包比背单肩书包轻松 [解释] A、吸盘在工作时,需选排出里面的空气,大气压便将其压在墙面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不合题意;B、笔胆吸墨水时,松开笔胆,笔胆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进入笔胆,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不合题意;C、抽水机抽水时,抽水机叶轮转动,水泵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水泵,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不合题意;D、背双肩书包比被单肩书包轻松,是因为双肩书包增大了与肩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对肩膀的压强,所以感觉舒服,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符合题意。 [答案] D 四、同步训练 1、如图,以下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土壤全章综合 学案

第四章土壤全章综合导学案 一、要点梳理 一〕土壤的组成和性状 1、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的疏松层;土壤是由物质组成; 2、土壤的主体是由和组成的固体土粒,约占土壤的50%;是土 壤的主要组成成分,一般占土壤固体局部的95%左右,它可为植物提供以个的生长所需的各种主要养分; 3、的要来源是动物的排泄物和动植物死亡后遗留在土壤的残体,还有人工施用的有 机肥等,经过后形成的小颗粒,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提高土壤的能力,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4、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黏土和三类;其中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是;土壤 的构造中是最理想的、最明价值的构造; 5、肥沃的土壤具有植物生长、发育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二〕土壤与植物 1、土壤可为植物提供、养料和;同时植物的根又能起到等 重要作用; 2、植物生长的温度一般在0-℃,在这个范围内,温度升高时植物的生长; 温度降低生长缓慢,因此不同的温度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 3、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必须,才 能被植物吸收; 4、,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改进土壤的重要环节;农业上常采用的 方法来补充土壤中损失的无机盐; 三〕人类活动与土壤 1、是土地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农业的根本生产资料,随着人口的增长,面 积在减少;我国保护耕地的根本国策是; 2、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壤,加剧了土壤的侵蚀和,导致土壤;造成 土壤污染等需要防治的环境问题; 3、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目的是提高全球公民对 荒漠化的; 4、水土流失是土壤在下,发生和松散,并随水流散失的现象;我国地 区的水土流失是为严重; 5、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包括:、、等生物措施 以及其他工程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6、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或等,牲畜 的排泄物和生物残体中的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都可污染土壤;防治土质的恶化一定要从上制止未经处理的汗水灌溉农田,同时采用、等方法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二、温馨提示 1、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时 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2、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 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3、肥力概念: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 热量的能力; 4、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当,那么会引起土壤肥力减退。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6.2人的生殖与发育 学案

第2节人的生殖与发育导学案 一、要点梳理 1、人的生殖主要通过系统来完成的;生殖是指高等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能 够产生的一种现象。人的生殖是通过男性和女性的的活动来实现的;包括的形成、交配和 过程,以及发育、分娩等重要阶段;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生殖细胞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生殖细胞是; 3、受精是指的过程;人的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女性的; 4、胎儿的形成一般是在母亲怀孕后的周左右;这时的胎儿已初具人形。怀孕到第 周时,胎儿才能发育成熟,这时可以正常分娩了; 5、胎儿生活在羊水中,并通过从母体中吸取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废物 也通过经母体排出体外; 6、胎儿出生后成为,新生儿通过进展呼吸、进食; 7、人出生后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期、期和青年期等几个发育阶段; 8、青春期身体发育的主要表现在和迅速增长;男孩身高发育一般要 比女孩两年; 9、从青春期开场,生殖器官逐渐由型发育成型;生殖器官的不同称为性 征;第二性征是指性成熟后,在不同的作用下出现的;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发育的黄金时期;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会分别出现、生理现象;第三性征是指青春期的男女在和上出现的差异 10、应对遗精的有效措施是穿的内裤,睡前用温水洗脚,以及等。 二、温馨提示 1、人体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不是子宫,而是输卵管。 3、母体血液和胎儿血液都经过胎盘,并且在这里进展物质和气体交换,但它们并不相混合, 是两个独立的体系,所以,母女或母子即使血型不合,也不会发生血液凝集反响。 4、试管婴儿技术是指从妇女体内取出卵细胞,在试管中培养后,参加经过处理的精子,待 卵细胞受精后,继续培养,到分裂成2——8个细胞时再移植到子宫内着床,发育成胎儿,胎儿发育成熟后分娩。 5、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就能够有效 地阻碍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既能到达节育的目的,又不会影响睾丸和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解题指导 [例题1]受精卵开场进展细胞分裂的场所是〔〕 A.子宫 B.卵巢 C.胎盘 D.输卵管 [解析]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场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所以受精卵开场分裂的部位也是输卵管。 [答案] D [例题2]“窈窕淑女〞用于描述女子,与女性特有的美丽有关的是〔〕A.子宫 B.卵巢 C.阴道 D.输卵管 [解析]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生殖器官的育、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答案] B

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册华东师大版 本章知识点清单复习归纳、 第3章 阳光

本章学到了什么(三) 本章知识清单 一、太阳辐射能 1.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它以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和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2.因为地球离太阳,所以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几乎是的,它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提供最重要的能源,与地球生物息息相关。 3.探究活动表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有关,白色物体吸收太阳热辐射,黑色物体吸收太阳热辐射。(后两空均填“容易”或“不易”) 4.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光、热辐射,一方面会随着辐射距离的增加而,另一方面还与太阳光线对受照面的有关系,照射时最强。 二、阳光的传播 5.能的物体叫作光源。由于高温而发光的叫;如:等。发光时温度不高的叫;如:等。人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 6.光在中沿直线传播。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 、、。 7.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km/s,等于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8.夏天,茂密的大树底下有很多圆形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的像,这是典型的现象,成的像是(填“正立”或“倒立”)的。 三、阳光的组成 9.太阳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在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会出现一条彩色光带,其中各色光按 的顺序依次排列,这种现象叫,由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不同色光经棱镜后偏折程度不同,光偏折程度最小,光偏折程度最大,这样把各色光分离开来。 10.不能再发生色散的光叫,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合成的光叫。 分解成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下列色光中属于单色光的是,属于复色光的是。(后两空填序号)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六章:物质的结构知识重点.

第六章物质的结构 【概念和规律】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1、无论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5、有的分子由一个原子构成(稀有气体),有的分子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原子构成。 6、金属直接由原子构成。 7、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8、在一定条件下,原子可以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带电荷的离子。 9、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 10、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原子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11、现代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而且它们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12、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13、实验表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空隙和相互作用,并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而且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元素 1、把物质中的同一种原子统称为元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3、每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和符号,符号通常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有重复,增加第二个小写字母。 4、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有112种,其中94种为天然元素,1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5、元素的分布不均匀 ①宇宙中氢元素最丰富,其次是氦元素; ②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 ③地核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铁元素、镍元素; ④空气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氮元素、氧元素。 6 7 8、在非金属元素中He、Ne、Ar、Kr、Xe、Rn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9、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10、单质和化合物都有确定的组成,并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 11、由同种单质或同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纯净物有确定的组成,所以它有确定的性质。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水 1〉地球上的水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 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和。(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13)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5)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