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含答案+详解)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含答案+详解)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含答案+详解)

班级姓名号数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语文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声明: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00分,每道题2分)

1、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兵部

B、门下省、吏部

C、中书省、刑部

D、尚书省、工部

答案:A

解析: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兵部:负责军事、军政事务。

①、三省职责: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②、六部职责: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土地、户口、财政、国库等。

礼部:负责科举、祭祀、典礼、学校等。

兵部:负责军事、军政事务。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事务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会审。

工部:负责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2、“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A、《诗经》、《尚书》、《周易》、《春秋》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国语》、《左传》、《礼记》、《春秋》

D、《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答案:B

解析: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四库”是指:()

A、仁、义、礼、智

B、礼、乐、书、数

C、诗、书、礼、易

D、经、史、子、集

答案:D

解析:“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集部”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

4、“六艺”指哪六个:()

A、礼、乐、射、御、书、数

B、礼、乐、书、数、诗、射

C、诗、书、礼、易、春、秋

D、诗、书、经、史、子、集

答案:A

解析:

“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合称“六艺”。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锻炼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现在来说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jī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

答案:C

解析:“及笄jī之年”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之年”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

6、“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由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五行”

中分别代表“生长的物质”、“散发热能的物质”、“大自然本身”、“循环流动的物质”、“坚固的物质”的物质元素是:()

A、金、木、水、火、土

B、火、土、水、金、木

C、木、火、土、水、金

D、土、水、金、木、火

答案:C

解析:木代表生长的物质,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动的物质,可以循环;金代表坚固的物质。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土是中性。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答案:B。

解析: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古人字前常加

排行次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伯仲之弟统称“叔父”。古代称为“伯夷”、“仲尼”、“叔向”、“季路”的四人,正确的排行顺序是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答案:A。

解析: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答案:B。

解析: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D、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答案:A。

解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

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C、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其中“三教”通常是指:儒教、基督教、佛教。

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

答案:C。

解析:“三教”通常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教、释教、道教三种教派;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称回教)以及佛教;基督教包含基督教三大教派,即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五刑有“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奴隶制五刑”: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有(1)、秦以前为:墨(刺字并涂墨)、劓(yì割鼻)、剕(fèi ,也写作“刖”yuè,砍脚)、宫(毁坏生殖)、大辟(pì死刑,杀)。(2)、秦汉时期为:黥(qíng刺字并涂墨)、劓、斩趾(左右脚趾)、枭首(xiāo砍头示众)、菹(zū剁成肉酱)。

“封建制五刑”:隋唐以后“封建制五刑”是指(1)、笞刑:小荆条抽打臀部,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2)、杖刑:粗荆条抽搭背、臀、腿,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3)、徒刑:强制犯人劳役,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4)、流刑:流放到边远地区,不准回乡,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5)、死刑:分绞和斩二等。宋后加凌迟,明清加枭首。封建五刑之外还有磔(zhé俗称凌迟)、髡(kūn 即剃发)、髌(bìn也作膑,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刵(èr 割耳朵)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免、去、废等。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答案:C。

解析:“除”,任命官职。

1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官名。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

B、游徼,乡官之一。原为泛称,意为有秩禄的官吏中最低级人员。秦末始为官名。汉沿设。掌巡察缉捕之事。魏、晋、南北朝多沿设。

C、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D、爵,在文中指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爵称和爵位制度虽然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答案:D。

解析: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1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年号: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如:汉武帝、隋炀帝。

C、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D、“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答案:B。

解析: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

15、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有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诗、礼、乐”三种表现手法。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

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

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答案:A。

解析:《诗经》有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共160篇;“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对事物直接陈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16、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A、面部表情;

B、舞蹈动作;

C、器械表演;

答案:B。

解析:唱、念、做、打,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戏曲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戏曲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1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答案:A。

解析:出自《弟子规》。

18、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A、鼓

B、金

C、锣

答案:B。

解析:《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击鼓就是敲战鼓;“鸣金”就是“鸣钲”,并非“鸣锣”。《说文解字》“钲,似铃,柄中上下通”。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答案:C。

解析:这句话是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20、《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答案:A。

解析:“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21、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为“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答案:B。

解析: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教育一个人要从诗书礼乐、社会实践、忠诚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实行。

22、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指代高雅的文艺作品,用“下里巴人”指代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答案:C。

解析:阳春白雪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23、“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答案:C。

解析: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24、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答案:A。

解析:“左”与“右”两个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左从(手),从工,工为男。右从(手),从口,口为女,从事辅助性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

25、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答案:C。

解析:古时候的婚礼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解析:D。

解析:“师”单用并不能指代国都。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答案:C。

解析:“嗣位”指继承君位;但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泛泛地只说是长子继承制,不准确。

28、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

之声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B、传说在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部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有鄙视之意。西戎——是游牧民族,善于骑马,主要分布在今中国西部的陕西、甘肃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西部,因此被称为“西戎”;东夷——是农耕和渔猎民族,善于射箭,主要分布

在今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东部,因此被称为“东夷”;南蛮——是农耕和牧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等地,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南部,因此被称为“南蛮”;北狄——是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北部的河北、山西、陕西的北部以及这些地方更北的地区,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北部,因此被称为“北狄”。

C、“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D、“玦”是环形、有缺口的佩玉;“鼎”、“镬”即是古代的刑具也是炊具,“鼎、镬、刀、锯”是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也指最残酷的刑罚;“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是古代的坐具。

答案:C。

解析:“杓”则是一种饮酒的器具。

29、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B、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提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隶书、草书。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C、《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体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D、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答案:B 。

解析: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提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30、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土: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B、“伏惟”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庭”是指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C、“拜”是授予名位或官职,“辟”是帝王征召并授予官职,“再迁”是两次升迁,“再转”是两次调动官职;而“权”、“署”、“摄”、“行”、“领”都有代理官职的意思;“下车”是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休回家,“丁忧”

是指官员居丧守制。

D、“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答案:B。

解析:“伏惟”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庭”是指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的恭敬。

3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酒”是古代的官职,指首席、主管,陶渊明就曾做过江州祭酒;王右军是指王羲之,因为他曾做过右军将军;“丞”是古代的佐官名,一般为主官的副职,“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唐时实为有职无权的闲职了,白居易就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B、“上卿”是战国时最高的官阶,周朝除天子外,官制大体上分为卿士、诸侯、卿大夫;“稍迁至栘中厩监”中是“监”是指管事的官员。

C、“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公车”是指古代的战车;“大理寺”是古代掌刑狱案件审理官署;“礼部”是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的官署。

D、贡举、察举、制举: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汉代由郡、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答案:C。

解析:“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大理寺”是古代掌刑狱案件审理官署;“礼部”是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的官署。

3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指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会盟”是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

B、“炮烙”、“汤镬”、“极刑(凌迟)”、“绞缢”、“大辟”均是古代的刑罚;“刺配”是在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的一种刑罚。

C、《滕王阁序》是一篇用骈体文写成的宴集序。骈体文也称骈骊文,多以四六句为主,兼用杂言,唐宋以后亦称“四六文”,全篇以对偶句为主,注重辞采,句法整齐,多用典故。

D、《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是

我国最大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答案:D。

解析:《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3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簪笏”是指代官职,其中“簪”是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B、“台隍枕夷夏之交”中的“夷”是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而“夏”则是对古代汉民族的称呼;“匈奴”、“鲜卑”、“契丹”、“突厥”、“女真”、“党项”、

“吐蕃”、“大食”、“波斯”等均是我国周边少数民数的名称。

C、古代以亲属送我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就是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分别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D、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察”就是“察举”,“孝廉”、“秀才”等就是察举的科目。

答案:B。

解析:“大食”、“波斯”不是我国周边少数民数的名称。

3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辇”是古代帝、后所乘的车,“除”是指宫殿的台阶,也指授予官职;“金城千里”的“城”是指城墙;“多于九土之城郭”中的“城郭”是指内城和外城。

B、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又称东宫,多为皇帝的住处。“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的“东宫”是指太子,而“除臣冼马”中的“冼马”则是指太子冼马,是负责帮太子整理文书的官员。

C、“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如”孔仲尼”的“仲”,“群季俊秀”、“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伯仲”又可比喻事物不相上下,如“千载谁堪伯仲间”,还有成语“不相伯仲”亦是此意。

D、“锱铢”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答案:B。

解析: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又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的“东宫”就是太子,而“除臣冼马”中的“冼马”则是指太子冼马,是太子的侍从官。

35、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然后以六合为家”、“囊括四海之意”中的“八荒”、“六合”、“四海”均指天下;“朔气传金柝”中的“朔气”是指北方的风;“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中的“京畿”是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的“中国”是指汉民族统治的地区。

B、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C、“千乘之国”中的“乘”是指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

D、“学校”的名称在古代有不同的叫法,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答案:A。

解析:“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的“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3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拔:擢、进、加、陟、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罢免官职有谪、黜、去等词。“谪”指降职贬官、调往边远地

区。如:《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谪”指贬官。“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去”指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C、“礼”在周代的制度中大致上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吉礼”指祭祀之礼,是对先祖与各种神祗进行祈求福祥的礼节;“凶礼”指凭吊各种天灾人祸的丧葬的礼节。如:古代的“五服”制度;“军礼”指指军事活动中的礼节规范。包括出师祭祀、誓师等;“宾礼”指“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二为“时揖”;三为“天揖”。“嘉礼”指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礼节。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婚冠礼”: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成为婚冠礼。

D、孝廉:唐朝以来,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答案:D。

解析:孝廉是汉朝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7、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成年举行冠笄礼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和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如:诸葛亮字孔明,白居易字乐天,文天祥字宋瑞。有些名与字是相反相成关系:如王绩字无功;管同字异之。

B、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

又俗称雅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C、古人对各年龄段的称呼不同:“襁褓”指不满周岁;“孩提”指二三岁;“始龀”指七八岁;“总角、总发”指童年;“束发”指少年;“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D、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答案:D。

解析: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38、我国诗歌源远流长,包括诗、词、曲,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下面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战国——《楚辞》——现实主义

B、汉代——乐府诗——律诗、绝句唐代——格律诗——歌、行、引、吟

C、宋代——词——单调、双调元代——曲——杂剧、散曲

D、南朝——田园诗——陶渊明东晋——山水诗——谢灵运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楚辞》是一部收录战国后期楚地诗歌的诗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部诗歌作品集,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后变成诗体的名称,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

“吟”等。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近体诗,有绝句、律诗两种,律诗通常为8句(超过8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绝句为4句。近体诗,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诗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又称为长短句、曲子词等,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

39、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

A、投笔从戎〔祖逖〕韦编三绝〔苏秦〕

B、鞠躬尽瘁〔诸葛亮〕闻鸡起舞〔班超〕

C、高山流水〔俞伯牙〕胯下之辱〔韩信〕

D、悬梁刺股〔孔子〕洛阳纸贵〔左思〕

答案:C。

解析:

投笔从戎: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

韦编三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地,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诸葛亮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

闻鸡起舞:原意东晋时期将领祖逖tì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80题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80题及答案 1.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答案)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北京人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会使用骨针(答案) D.过群居生活 3.赵州桥是哪一个朝代建造的() A.三国 B.隋朝(答案) C.唐朝 D.宋朝 4.下面哪一历史时期不是奴隶制社会() A.夏 B.周 C.秦(答案) D.商 5.一位同学自我介绍说他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

样的。他姓() A.夏(答案) B.商 C.秦 D.周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答案) C.西周 D.秦朝 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答案)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8.中医沿用的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扁鹊(答案)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9.青铜器四羊方尊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答案) C.西周 D.春秋 10.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面的什么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答案) D.禅让制 11.修建于战国的水利工程() A.大运河 B.灵渠 C.都江堰(答案) D.白渠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姓什么() A.秦 B.赢 C.吕 D.嬴(答案) 13.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是() A.法家 B.道家 C.儒家(答案)

14.请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诗句:() A.岳飞 B.文天祥(答案) C.韩世忠 D.李纲 15.“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对下列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A.诸葛亮(答案) B.刘备 C.曹操 D.孙权 16.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我国古代的哪个历史时期() A.西汉 B.南汉 C.东汉(答案) D.北汉 17.在1405年到1433年的近30年间,有一个率领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他是() A.郑和(答案) B.张骞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C腊八粥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B彩陶C琉璃 D 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C楷书 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C陕西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B笛C萧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C红色D蓝色 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 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 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B A圭表 B 漏刻C日影D漏壶 24、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B A雅乐B燕乐C清商乐D蜀乐 25、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B A《汉宫秋月》B《白石道人歌曲》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其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一、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选择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 C琉璃 D 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武牧羊 D楚汉相争 7.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场和接触,早在汉时期,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 9.不属于中国四大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11.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 B C D 12.龙门石窟位于以下哪个省:A A B C D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 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20.我国是茶叶的故土,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著名世界,被誉为"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 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2022年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30题)

2022年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精选30题) 1、五彩是指: 青、黄、赤、白、黑 2、元代四大戏剧是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3、“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请默写出一首有关方面的古诗词(包括题目、作者) 答:指松、竹、梅。 4、七大艺术是指什么啊?

绘画、音乐、文学、雕塑、戏剧、建筑、电影。 5、中国的十二生肖是指: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6、十三经分别是指? 《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7.“竹林七贤〞和“扬州八怪〞分别指?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8、名、字、号 古人幼年时取名,成年时取字。名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表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由自己取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9、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武夷岩茶,铁观音,屯溪绿茶,祁门红茶,信阳毛尖,君山银针,普洱茶,滇红茶 10、京剧四大名旦: 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1、我国汉字的六书是指: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2、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3、“北宋四大家〞和“唐宋古文八大家〞分别指的是那些人?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 整版) 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文献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B) A.《论语》 B.《周易》 2.“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训出自哪个文献?(A) A.《尚书》 B.《孟子》 3.中医学认为,人体衰老的体内改变原因不包括哪一个?(D) A.肝肾亏虚 B.气血不足

C.神气涣散 D.天人不和 4.“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中的筋、骨、皮分别指的是什么?(A) A.肌肉、关节、筋骨 B.韧带、骨、皮肤 C.肌肉、关节、神经 D.韧带、骨、肌肉 5.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内容都是中国国粹?(D) A.京剧、中国国画、指南针 B.中国武术、烹饪、长城 C.书法、中医药、印刷术 D.中医、京剧、中国国画 6.“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谁说的?(B) A.XXX对儿子讲的一番话 B.XXX对儿子讲的一番话

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中的“汤”指的是什么?(D) A.沸油 B.冰水 C.冶炼金属 D.沸水 8.下列哪句话出自《周易》?(A) 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B.《论语》 C.《孟子》 D.《大学》 9.“从善如流”这句话出自哪个文献?(D) A.《周易》 B.《论语》 C.《中庸》 D.《左传》

10.《了凡四训》是哪个朝代进士XXX所作?(B) A.清朝 B.明朝 11.“过有千端,惟心所造”这句话是指什么?(C) A.《周易》 B.《老子》 C.《了凡四训》 D.《庄子》 12.下列哪句话出自《礼记》?(C) A.《论语》 B.《老子》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庄子》 13.下列哪句话出自《论语》?(D) A.《庄子》 B.《左传》 C.《孟子》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B)A.《论语》 B.《周易》 2.古训“满招损,谦受益”出自(A) A.《尚书》 B.《孟子》 3.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衰老的体内改变原因不包括(D ) A.肝肾亏虚B.气血不足 C.神气涣散D.天人不和 4.“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中的筋.骨.皮分别指的是(A ) A.肌肉,关节,筋骨 B.韧带,骨,皮肤 C.肌肉,关节,神经 D.韧带,骨,肌肉 5.以下各选项中,其内容全是中国国粹的是哪一项(D ) A.京剧、中国国画、指南针; B.中国武术、烹饪、长城; C.书法、中医药、印刷术;

D. 中医、京剧、中国国画; 6.“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B ) A.诸葛亮对儿子讲的一番话 B. 刘备对儿子讲的一番话 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中的“汤”是指(D ) A.沸油; B.冰水; C.冶炼金属; D.沸水; 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出自(A ) A.《周易》 B.《论语》 C. 《孟子》 D.《大学》 9. “从善如流”出自( D ) A.《周易》 B.《论语》 C.《中庸》 D.《左传》 10.《了凡四训》是(B ) 1

A.清朝进士袁黄所作 B. 明朝进士袁黄所作 11.“过有千端,惟心所造。”是指人们所犯下的种种过错,都是由于心里有了某些欲望、念头所造作出来的。此句出自( C ) A.《周易》 B.《老子》 C. 《了凡四训》 D.《庄子》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C) A.《论语》 B. 《老子》 C.《礼记》 D. 《庄子》 1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出自(D) A. 《庄子》 B. 《左传》 C. 《孟子》 D.《论语》 14.中医常讲的“盗汗”是指(A) A.睡后不自觉地出汗 B.白天在没有劳动或活动时出汗。

2022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二)

2022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竞赛题 库及答案(二) 11、1)中华武术依据风格特点可区分为?并作简要介绍。 中华武术源运流长,流派纷繁,依拳种的风格特点区分,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 “内家拳〞一派注重体内精、气、神的锻炼,修炼内劲,在技击上偏重劲力内含,以静待动,以柔克刚。 “外家拳〞一派那么注重拳脚功夫,讲究筋骨皮的锻炼,技击多以刚克柔,主张先发制人,以攻为主。 12、中国日历考 夏朝时有农历。农历: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西汉时有太初历。太初历:是汉武帝时由天文学家创制的,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岁首,“太初〞是汉武帝的一个年号。 隋朝时有皇极历。皇极历:是隋朝的天文学家刘焯制定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唐朝时有大衍历。大衍历:是唐朝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比

拟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说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北宋时有十二气历。十二气历: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出的,他主张按节气定月,以立春为元旦。这种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制叫“十二气历〞。 元朝时有授时历。授时历:是元朝的郭守敬主持编定的,其中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根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问世早300年。 藏族有藏历。藏族习用的历法。根本上跟农历相同,藏历用五行和十二生肖纪年,如火鸡年、土狗年。 13、古代年龄称谓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束发: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2021年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2021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必考题库及答案 1、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哪儿结义答:桃园 2、红楼梦的作者是答:曹雪芹 3、哪一个人曾说过:「不为五斗米折腰」,做官八十多天最后挂冠求去答:陶渊明(潜) 4、一首「七言绝句」总共有几个字答:28字 5三国志的作者是谁答:陈寿 6、什麽场合,状况可以用「弄璋之喜」来祝贺他人答:生子 7、司马迁,司马昭,司马光,哪一个是汉朝人答:司马迁 8、南宋最有名的抗元名将,曾写过「正气歌」一诗的是答:文天祥 9、「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历史上哪一个人物才华洋溢答:曹植 古稀之年是几岁答:七十岁 10、「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评论哪一个人的诗答:王维

1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最早记载“磁石召铁”即天然磁矿石能吸铁的文献资料名为(《吕氏春秋》)。 12、著名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是由音乐家(华彦钧) 创作的。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出自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之手。 14、“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句是(夜半无人私语时)。 15、中国苏州园林之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 (拙政园 ) 、 (留园),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四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中狮子林代表(元)代的建筑风格。 16、盛唐诗人,善边塞诗,以七绝善长,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王昌龄) 17、“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是一首(辛弃疾)词的上阕,根据词牌特点,判断它是哪个词牌(南乡子)。 18、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净)

19、清末4种揭露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的作者分别是(李宝嘉)、(吴研人)、(刘鹗)、(曾朴)。 20、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进出的是(金牛道)。 21、“饮中八仙”指(贺知章)、(汝阳王)、(李适之)、 (崔宗之)、 (苏晋)、 ( 李白) 、( 张旭) 、 (焦遂)。神话传说中的八仙是(铁拐李)、 (汉钟离) (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 (韩湘子)、(蓝采和)、 (何仙姑)。 22、.被称为国家经典的儒家著作是(《论语》) 23、通称“四书”的是(24、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是(时迁) (戴宗) (花荣)。 25、相传“推敲”一词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 26、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苏洵) (苏轼) (苏辙)。 2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耄耋之年是指(八、九十岁)。

(完整版)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试题 命题人:长兴岛高级中学魏曼丽 2016.01.20 1、下面不是以职业来称呼其名的是() A、庖丁 B、师襄 C、孙膑 D、弈秋 2、“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 A、五十岁 B、七十岁 C、八九十岁 D、百岁 3、不同的朋友关系,称谓就有不同,其中“竹马之交”指() A、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B、患难时结交的朋友 C、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朋友 D、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4、下面不是指百姓的称谓有() A、布衣 B、朱门 C、氓 D、黔首 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称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该怎么称呼()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C、息弟、息妹 D、高弟、高妹 6、《论语·为政》孔子说“而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A、20 B、30 C、40 D、50 7.()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A大将军B军机大臣C上大夫D参知政事 8.()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A丞相B学士C尚书D上卿 9.以下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A告老B乞骸骨C左除D致仕 10.哪一个表示官职提升() A起B擢C补D夺 11.哪一个不表示“兼任”() A兼B摄C署D辟 12.《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拜”什么意思?() A授予官职B升职C降职D平职调动 1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14.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15.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哪场考试不是科举考试() A乡试B会试C殿试D朝试 16.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何时?:() A隋朝B宋朝C唐朝D汉代

2022年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国老式文化知识测试卷(答案在后)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旳(D) 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旳摇篮是:(C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旳“三秋”是指:(C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中文称作:(B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旳神圣领土,祖国大陆旳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旳是:(B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旳老式乐器是:(D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所有旳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种语系?(A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 A、60岁 B、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旳家乡,绿茶是最古老旳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旳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出名旳绿茶?(D )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明显旳位置,其中“中岳”指旳是:(D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一般觉得,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旳是什么季节旳景象?( A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旳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 ) A、吴 B、贾 C、王 D、史 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旳是:(C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旳诗人是:(B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8、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旳是:( A ) 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老式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有一种老式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一般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C腊八粥D饺子 2、一种特殊旳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旳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旳是:(A) 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 3、中华民族旳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旳道路?(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旳“三秋”是指:(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6、我们常说旳“鸿雁传书”源自于如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中文称作:B A隶书 B小篆C楷书 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旳神圣领土,祖国大陆旳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旳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C陕西D山东 13、苗族旳老式乐器是:D A笙B笛C萧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一般吃什么?B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旳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种叫巾帼旳女子旳典故 D源于一种叫巾帼旳地方16、蒙古族旳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旳6—9月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 17、中国所有旳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种语系?A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 答案(一) 一、单选题 1.请问,现制围棋棋盘盘面纵横线数目相同,各有多少道线?() A.12 B.15 C.18 D.19 正确答案:D 2.请问,《黄庭经》是下列哪位书法家的代表作品?() A.王羲之 B.柳公权

C.黄庭坚 D.欧阳询 正确答案:A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请问,这里的“榻”指的是古代哪一类家具?() A.卧具 B.坐具 C.承具 D.庋(guǐ)具 正确答案:A 4.《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请问,撰写《茶经》的陆羽是哪一时期的人物?()

A.西晋 B.唐朝 C.北宋 D.东汉 正确答案:B 5.下列选项中,哪个人物把“仁”分为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次,还主张把“仁”扩大到政治领域,在治理国家中实行“仁政”与“王道”?()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韩非子

正确答案:A 6.中国瓷器世界闻名。请问,有“宋瓷之冠”美誉的是哪一名窑所产的瓷器?() A.汝窑 B.哥窑 C.定窑 D.官窑 正确答案:A 7.乾隆朝以后,()专司校勘、刻印书籍,这里刻印的书,纸墨优良,校勘精审,书品甚高,版本学上以刊刻地点称之为“殿本”。 A.文华殿

B.武英殿 C.太和殿 D.保和殿 正确答案:B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强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树立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为建设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推动科学发展 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促进社会和谐 D.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正确答案:B

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 及答案(共200题) 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 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C看到一篇好书法D看一场好戏 2、“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D) A朋友B孩子C病人D学生 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C) A比赛B选取伴侣 C 通报消息D娱乐健身 4、“鼎”的最初用途是:(C ) 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D求雨器具 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 《史记》B《论语》C《庄子》D《老子》 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 A 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D24点 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A狮子B金钱豹C河马D长颈鹿 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 A十面埋伏 B 高山流水C四面楚歌D《秦王破阵乐》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

1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 B 尺C一样长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C) A、周B、元C、商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A)A、永济B、桑落C、汾阳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A)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C)。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7、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B)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练习(共10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故地。如“自以为关中之固”中的“关中”指的就是这里。 B.“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左迁”是贬职,升官极少用“右迁”一词;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语有“领”“兼”“摄”。 C.古代学校又称“庠”“序”“太学”,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jiàn),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教学人员称博士、助教等,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 D.“君子”一词出自《易经》,后被孔子引用并上升为士大夫和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君子”就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下列选项对句子中所含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指农历七月初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黄白术: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称为“总角”。这里指代少年时代。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古时计算时间按十二地支将一日分为十二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时至9时) 3.下面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策问或委派大臣主持。殿试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B.明清两代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员。 C.宗法,古代以社会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D.宗子,指嫡长子。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下列文化常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为农历每月十五,既望为农历每月的十六。 B.“暮春之初”中的“暮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阳”为山的南面,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D.“汉末建安中”中所提到的“建安”是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耄耋为八九十岁;期颐是一百岁;“花甲重开”为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是一百四十岁。 B.古代所谓的“五礼”是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凶礼,冠婚的事为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平礼。 C.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D.古人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就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

高中生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高中生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1、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A、15岁、20岁、30岁、4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 2、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A、60岁 B、70岁 C、100岁 D、141岁 3、“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 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 4、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 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 5、《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

2023年度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30题)

2023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 案(共230题) 1、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A)《大学》 (B)《中庸》 (C)《春秋》 (D)《论语》 2、由刘德华主演的大片《墨攻》的思想精髓来自于下列哪个诸子百家的思想?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3、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4、代表中国十四行诗最高水平,并以其作品标志了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这位诗人是 (A)朱湘 (B)穆旦 (C)冯至 (D)闻一多 5、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的古装武侠动作片《夜宴》,是对莎士比亚哪部作品进行改编的? (A)《哈姆莱特》 (B)《李尔王》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奥赛罗》 6、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改称的? (A)汉景帝 (B)汉武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7、奥运五环旗中的绿色环代表哪里? (A)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亚洲 8、高 20 米,长 57 米的巨大石雕—狮身人面像位于下列哪一座金字塔前? (A)胡夫金字塔 (B)哈夫拉金字塔 (C)孟考乌拉金字塔 (D)吉萨金字塔 9、梵高(1853~1890)受印象画派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先用点彩画法,后来变为强烈而响亮的色调,以跃动的线条、凸起的色块表达其主题的感受和激动的情绪。其代表作不包括

(A)《向日葵》 (B)《麦田上的群鸦》 (C)《自画像》 (D)《苹果和橙子》 10、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A)谷子 (B)大豆 (C)玉米 (D)高粱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A、乌 B、巫 C、肖 D、萧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A、男角 B、女角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竞赛试题(背诵题+抢答题+风险题)

古代诗词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第一环节 一、(20分,每小题2分) 1. 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3)“熙宁”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4)“贯”是穿连的意思,古人把一千个铜钿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贯”。()【答案】①. × ②. × ③. × ④.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1)应为: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应为: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3)“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4)正确。 2. 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3)《山海经》、《淮南子》和《搜神记》等都是记载了大量中国神话的古代著作。() (4)“四六文”又称骈俪文,因其句式多以四、六句为主而得名。它大约产生于魏晋后,流行至清末。() 【答案】①. × ②. × ③. ∨④.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捉”改为“擢”,“扎扎”改为“札札”,“抒”改为“杼”。句意: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擢”,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象声词,机织声。“杼”,织布机上的梭子。(2)“比”改为“譬”。句意: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释义是比如,好比。 (3)正确。《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塞翁失马”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 (4)正确。四六文,又称骈文,骈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句式整齐的四六字句,被称为四六文。此种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称四六文。四六文常用于表章奏记的撰写。西晋作家陆机《演连珠五十首》,每首都是四六骈句成章的短小韵文,为今存可见的较早的四六骈文短章的滥觞。其后,四六骈句大量运用于南朝骈文。 3. 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2)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的故事。() (4)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其老师叫“太傅”或“少傅”,俗称“师傅”。() 【答案】①. × ②. × ③. ∨④.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还”错误,正确的书写应该是“渚清沙白鸟飞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