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论文2篇

西方音乐史论文

第一篇:西方音乐史专题: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

引言:

西方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音乐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个时期的音乐受到了艺术与文化的繁荣影响,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作品和创作风格。本文将概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和特点。

一、背景与历史:

1. 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社会环境;

2. 宗教改革的影响与宗教音乐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1. 宗教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如毕加索、迪亚斯、彼特里;

2. 世俗音乐的出现和发展:如民间歌曲、舞曲等;

3. “室内音乐”的兴起:如弦乐四重奏。

三、音乐创新与表现手法:

1. 人声的运用和发展;

2. 和声的发展与创新:如多声部、协调音、对位法;

3. 音乐乐器的改进和多样化。

四、文艺复兴音乐对今后音乐发展的影响:

1. 音乐教育的兴起与重视;

2. 对音乐理论的贡献;

3. 创作风格的影响与延续。

结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阶段,它的发展与

创新对于之后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成就。

第二篇:西方音乐史专题: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引言: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充满激情和创新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音乐作品和风格出现,对于之后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概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一、背景与历史:

1. 巴洛克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2. 宗教改革对巴洛克音乐的影响。

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1. 多声部和复杂的音乐结构;

2. 音乐装饰与即兴的运用;

3. 响板乐器的兴起和发展。

三、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与作曲家:

1. 管风琴音乐的发展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2. 管弦乐团音乐的发展与阿尔凯斯托·避难者.

四、巴洛克音乐对今后音乐发展的影响:

1. 音乐风格的延续与转变;

2. 巴洛克音乐对后世音乐创作的启示。

结论: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发展与创新,对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巴洛克音乐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精神。

西方音乐史论文_doc

西方音乐史 浪漫主义时期的介绍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西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初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也是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它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要晚数十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皆可归为浪漫派。从时代上讲,十九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古希腊古罗马 古希腊 一.人们挖掘出40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 二.特点: 2.单声部,自然音加变化音 3.音乐,舞蹈诗歌密切结合 4.常有乐器伴奏 三.弦乐里拉:理性思维常用于史诗弹唱 阿夫洛斯管:感性思维常用语悲剧合唱 四.1毕达哥拉斯: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涉及研究音乐的社会道德作用。 3.阿里斯多赛诺斯: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 五.荷马史诗《奥德赛》 总结: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但是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 古罗马 1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2 多神制度 中世纪 概述 1 .5-15世纪 2.宗教的十个世纪(黑暗的十个世纪) 5C-9C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米兰主教安布罗斯编写圣歌法兰克的高卢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6世纪末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早期格里高利圣咏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兰克本,一种是古罗马本。

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 1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2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仪式中使用。弥撒有专用弥撒和常规弥撒专用:哈利路亚常规:慈悲经羔羊经 3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的直接咏唱的方式 4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姆式 5 调式有八种类型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9C-13C 中世纪世俗音乐: 1 欧洲在公元10世纪就有流浪艺人的记载。从12,13世纪在法国流产起来。发源地是法国南部,中心是普罗旺斯,后来发展到法国北部,南部的特罗巴多用奥克语演唱。北部的特洛威尔用奥依语演唱。游吟诗人一般来自贵族,多为骑士,也有的是国王。有的自作词曲自己演唱,也有的大量是爱情歌曲。它的旋律越剧清晰而且具有诗韵的节奏,虽然采用的是中世纪教会调式,但运用了变化音而近似于近代的大小调。 德国:名歌手,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对其进行了描述。 复调音乐:世俗与宗教抗衡的过程 一个流派(巴黎圣母院乐派)两个人(莱奥宁,佩罗坦)五种体裁:平行奥尔加农花唱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西方最早有记载的复调音乐出现在9世纪末。初期的奥尔加农是在格里高利圣咏的西方,一音对一音的附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无毒的声部,之后,变成反行或斜行。之后又出现了花唱的奥尔加农,特点是下方定旋律声部。 12世纪后期至13世纪,形成了巴黎圣母院乐派。两名音乐家莱奥男佩罗谈。莱奥男擅长奥尔加农,其中花唱的奥尔加农段落于迪斯康特风格的段落——克劳苏拉交替出现。著《奥尔加农大全》佩罗坦擅长3-4声部的迪斯康特,两个声部由对应的节拍模式互相协调。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 2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论欧洲古典音乐时期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朦胧色彩风格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因而西方音乐史上以印象主义音乐作为对其音乐的概括,德彪西也由此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最初的印象主义是由绘画所衍生出的描绘性术语,源自于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从此以后,印象主义逐渐开始向音乐、文学等不同艺术领域渗透。在音乐领域,印象主义主要利用音色与和声来唤醒听众感官和意境印象的一种作曲立场。印象主义对印象色彩的修饰和感觉较为重视和强调,与印象主义绘画相比,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理念并无二致。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 克洛德·阿西尔·德彪西生于1862年,卒于1918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自学生时代起,德彪西就表

现出离经叛道、独立不羁的自由天性,他对于音响色彩做出大胆探索,例如使用钢筋演奏一部分全音音阶、十一和弦以及增和弦等,对于传统演奏规则不予遵循,德彪西因此而受到音乐教师的批评。 《春天》这部具有很强色彩性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87年,其中已经蕴含了印象主义的早期创作迹象;1890年,德彪西开始密切地与一些象征派诗人交往,如路易斯、魏伦以及马拉美等,这些诗人的艺术观点以及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彪西的创作理念,与此同时,印象派绘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彪西有所启发。1890年到1910年间,德彪西在此期间以其旺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从《牧神午后》、《夜曲》,到《大海》、《意象三首》,德彪西的个性化的管弦乐色彩与和声、独具魅力的音乐语言攀至高峰。而印象主义歌剧《佩里雅思与梅里桑德》、钢琴曲《版画集》、《意象》以及《钢琴前奏曲》则意味着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臻于成熟。 二、德彪西的音乐风格特征 德彪西的作品具有雅致、飘逸、朦胧、透明、优美、空幻、纤细和幽静的特点,其光色如梦般变幻无穷,无迹可寻。德彪西突破了数百年来西欧音乐的传统模式,进而创造出令人为之神往的一种全新音乐语

西方音乐史论文之莫扎特安魂曲

莫扎特——《安魂曲》 Mozart 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奥波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 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年35岁。其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和《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艺术生涯 初露锋芒(1762~1773)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 (1762~1773)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他的作品前期积极向上。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又结识了作曲家J.C.巴赫、G.B.马蒂尼、G.B.萨

西方音乐史论文范文参考(6篇优秀精选)(3)

西方音乐史论文范文参考(6篇优秀精选)(3) 范文四 题目: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优化途径思考 摘要:本文对现阶段高校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优化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中的效能等方面分别体现,以综合全面且具体的角度为课程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优化路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效能; 西方音乐史作为一门必修课,意味着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这门课程,这当中学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再加上多数高校教师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刻板,这就导致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很少。 高校西方音乐史优化教学的内容 1、概念定义的更新 当前高校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对部分模块内容偏重性过强,理论体系尚不完整。大部分教学点都放在了几个耳熟能详又特定的时期上。例如,巴洛克时期及以贝多芬、莫扎特、海顿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可以说,多数院校都不约而同地以它们作为教学要点。自然,这些时期诞生的诸多作品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此基础上的以偏概全并不可取。毕竟,大家普遍认为西方音乐史可划分为七大阶段,巴洛克时期前还包括文艺复兴、中世纪、古罗马三个时期,倘若对这三个时期内的音乐发展情况仅仅是一笔带过,未免过于片面了些。 2. 拓展补充教学重心 长久以来,音乐史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一定时期内的音乐家和其作品上。延伸一下,可能也只是简单讲述音乐家的生平故事。例如,经历了哪些事件之后,得到了某一部作品的灵感等。这当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不少吸引力。但是个人认为,这部分内容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还是不够大。除了这些趣闻轶事之外,其实依然有不少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首先是历史的宏观背景。比如加入"为什么在这个阶段,这位音乐家有了这方面的灵感";等问题,促进学生结合自己的历史背景知识和相应的想象力深入学习。其次在作品的主观综合理解上,可以多提出一些"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时期与其他时期之间的差异,那么,这部作品的诞生对整个社会来说,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或者"怎么看待这位音乐家在这一时期创作这部作品的情感意义,以及在审美价值上的含义";等问题。 艺术与宗教、教会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息息相关的。一部作品,不论其优秀与否,它的产生必然与社会发展现状脱离不了关系,这也是我们多次强调学习音乐史的缘由。因此,要综合全面地从历史的大背景中,从这条滚滚前进的洪流中,认识每一部作品,这样才能切实学习到真正有帮助的内容。

西方音乐史论文范文参考(6篇优秀精选)(5)

西方音乐史论文范文参考(6篇优秀精选)(5) 范文六 题目:关于"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综合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音乐院系"西方音乐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及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对"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进行了综合探讨。希望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一套新的模式,以期能够改善教学面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 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 A Probe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of Western Music History Abstract:With regard to some existent issues in the instruction of western musichistory, a probe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of western music history has been taken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methods and course arrangement.A new teaching pattern is anticipated to ameliorate the teaching status and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by means of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western music history;teaching reformation;teaching content;teachingmethods;course arrangement; "西方音乐史"作为一门专门介绍西方音乐风格演变发展历程的课程"; , 它为每位学习者提供了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这门课程,不论在专业音乐院校,还是高师院校音乐系科,都是每位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可见,"西方音乐史";在整个音乐类专业课程中的学科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作者在多年"西方音乐史";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现状进行仔细地分析,发现该课程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手段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改革空间。本文试图从这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而达到优化"西方音乐史";教学现状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纵向延伸 在传统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内容中,我们常常以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为起止端线,而对20世纪现代音乐一笔带过,严重缺失。而20世纪现代音乐深刻的音乐内容、多样的音乐手法、迥异的音乐风格,是之前音乐史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所以针对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研究,是我们全面学习该课程的必须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西方音乐史脉络。 西方音乐在经历了18-19世纪的辉煌之后,20世纪音乐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在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局部战争不断、局势复杂变化的环境中,音乐的各门各派、

贝多芬第交响乐欢乐颂赏析论文(1)

贝多芬第交响乐欢乐颂赏析论文(1)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作为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它的作曲风格和结构都十分独特, 值得我们进行细致的欣赏和研究。 一、作曲背景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创作于1822年至1824年间。当时,贝多芬已经失 去了绝大部分听力。他了解到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欢乐颂”诗句,决定将其作为这部交响乐的主题。 二、作曲形式 这部交响乐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表现出紧张和劲爆的情绪;第二乐章是慢板,具有温柔和寂静的特点;第三乐章是三段奏曲,节奏鲜明,各种乐器的演奏充满活力;第四乐章是男声合唱、女声合 唱和乐器演奏的终曲,以最为著名的“合唱颂歌”作为总结,充满力 量和希望。 三、独特之处 作曲家在这部交响乐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技巧。首先,他引入了合唱 的元素,将乐器演奏的结构和人声演唱的方式融为一体,充满了人性 化的情感表达。其次,曲调中以咏叹调的方式表达了歌曲的元素,升 华了音乐的审美和文学的思想。最后,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融入了许 多社会主义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类和平团结的呼吁和理想。 四、音乐风格

这部交响乐的音乐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美学元素,又运用了许多新 的技巧。例如,在运用和声时,作曲家采取了更为自由的赋性和变化,使音乐显得更富有感情的表现力。另外,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也更加简练,对乐曲的叙述更加自由,这些都为这部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总之,“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作为西方音乐史上最为著名和经 典的作品之一,将继续留下它的历史和文化的印记。我们也应该认真 聆听、仔细研究,更好地欣赏这部音乐杰作。

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研究文献综述

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研究文 献综述 摘要: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欧洲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音乐体裁。到19世纪时,有着“艺术歌曲之王”称号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出现,将德奥艺术歌曲发展到空前繁荣的程度,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舒伯特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且大部分都是质量很高的,如《魔王》、《鳟鱼》、《水上吟》以及他的声乐套曲《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以及《天鹅之歌》等等。本文将主要从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搜集整理有关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唱研究相关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并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感受德奥艺术歌曲的魅力。 关键词:德奥艺术歌曲;舒伯特;艺术特色;演唱研究; 一、引言 笔者对德奥艺术歌曲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研究目的如下: 第一,德奥艺术歌曲的产生、发展与定型经历了非常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至今仍在世界各国舞台上频繁上演,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 第二,笔者演唱了大量的德奥艺术歌曲,具有一定的演唱经验,并对这些歌曲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对德奥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具有深入的了解。 第三,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以及演唱技法具有深厚的影响,分析20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对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具有理论上的参考意义和帮助。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在知网等渠道搜集了有关“德奥艺术歌曲的研究”的文章有126篇,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其中学术期刊90篇,学位论文24

篇,会议一次,特色期刊11篇。接下来笔者将在搜集到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研究不同的专题进行分类综述,在对评论的文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基 础上,对这些研究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和评论。 二、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 关于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笔者找到了相关的两篇学术期刊,分别是何 佳培的《浅议舒伯特歌曲的艺术特色》与汤曼的《浅谈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 及演唱风格》。 1、何佳培的《浅议舒伯特歌曲的艺术特色》,文章对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的代表作品《魔王》进行了分析,探讨舒伯特艺术歌曲以及伴奏创作的艺术性。 2、汤曼的《浅谈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及演唱风格》,文章主要从德奥 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来分析研究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特点及演唱 风格,如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海顿、莫扎特以及贝多芬,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舒 伯特、舒曼以及勃拉姆斯等。笔者认为文章可以选取这些作曲家的艺术歌曲代表 作进行艺术特色的分析,这样文章的完整性更高,也更具权威性。 三、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 关于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笔者找到了两篇文章和1篇论文,将从德奥 艺术歌曲的德语咬字发音、气息的控制与发声状态的把握以及音色的处理等方面 进行写作分析。 1、吴明、方祥光的《德奥艺术歌曲的研究及演唱对中国艺术歌曲演绎的启示》,文章在演唱分析部分对德奥艺术歌曲的发音咬字、歌唱状态进行写作论述,笔者认为德奥艺术歌曲咬字较难,对这个部分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演 唱德奥艺术歌曲的歌者提供了理论参考。 2、苏鹏程的《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及演唱特点探析》,这篇文章分别对浪 漫主义时期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进行了分析,笔者 认为这篇文章的创新点是分时期对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这

科研课题论文: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及艺术分析

艺术理论论文 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及艺术 分析 0 前言 肖邦?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在1831年到1835年间创作的一部叙事曲,在西方音乐史上这是第一部器乐叙事曲,在作曲的过程中受到了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抒情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肖邦借古喻今,在对英雄进行歌颂的根底上号召波兰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斗争。在这部叙事曲中肖邦将长诗的精神气质很好的表达了出来,叙事的特点通过音乐的结构布局和音乐形象展现了出来,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英雄光芒的一生。 1 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研究 通过对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旋律、节奏、和声和曲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 首先,综合应用了、声乐性与器乐性旋律、宣叙调性与朗诵调性旋律,既通过作曲家创作旋律的反映表达出了叙事

诗的叙事性,还表达出了肖邦音乐综合性旋律的特点,这部作品表达出了作曲家深刻的民族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前苏联音乐学家A?索洛甫磋夫在评价肖邦作品时曾说波兰 民间音乐的特点就是声乐性和器乐性的结合。 其次是对切分节奏和复合节奏的运用,这种方法的运用表达出了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肖邦采用独创的音乐手 法来表达叙事曲的内容和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创作理念和浪漫主义音乐家普遍的创作理念是相符合的。将内容自由和充分的表现出来,肖邦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波兰情怀,肖邦始终谨记自己作品的创作源泉是波兰民间音乐素材,肖邦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谨记民族性。 再次,肖邦?g小调叙事曲?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戏剧性,这部作品属于一种奏鸣的自由曲式,这部曲式中所表达出的对称和集中原那么和奏鸣曲式的美学原那么是相符合的,如美国音乐家保罗?亨利?朗在评价肖邦作品是曾说:在肖邦的作品中没有过多的依赖传统形式和手法,他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只是将音乐必要的形式外壳保存了下来。 最后,肖邦在作品中采用创新的手法表达出了最常见的和声材料,例如通过对那不勒斯斯六和弦的运用表达出了调性色彩,色彩变化、翻唱而有严谨的调性布局通过调式表达出来,以上这些都是肖邦和声风格的主要特点。前苏联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介绍西方音乐史论文(1)

浪漫主义时期的介绍西方音乐史论文(1) 在19世纪初期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掀起了一波音乐上的新风潮。在 这一时期,西方音乐史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创新。本论文将对浪 漫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史作一简要介绍。 一、浪漫主义时期的背景 浪漫主义时期的背景是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其中自由、 民主、人权等思想受到广泛传播。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不再局限于为 皇室和贵族服务,而是开始创作更加丰富、广泛的作品,表达个人情 感和思想。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创新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音乐形式的变化。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形式多样化,从大型交响曲、歌剧到小型钢琴曲、艺术歌曲都有涉及。同时,创作风格也愈加个性化。 2. 演奏技术的提高。乐器的制作技术和演奏技术的进步,如钢琴、管 弦乐团等乐器的改进,使得演奏更加精准、更加富有表现力。 3. 旋律和和声的创新。浪漫主义音乐的旋律和和声越来越充满感性和 抒情色彩,同时也更加自由和富于表现力。这种表现力多数来自于调 性和节奏变形。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有贝多芬、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思想、情感和心情,被视为当时音乐界的代表。 四、浪漫主义时期的影响 浪漫主义时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还对后来的音乐、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总之,浪漫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开始创作更加丰富、广泛的作品,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现代音乐的到来。

【排版结果】论文:西方音乐史电影配乐

电影配乐作为电影艺术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常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导演在使用电影配乐时都会精心挑选,但原创配乐由于受到作曲者水平或制作经费的约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更多导演喜欢将西方古典音乐运用到电影创作中,从巴洛克到古典; 从浪漫到现代; 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演绎方式: 西方古典音乐与电影创作完美结合,使电影具有了更持久的艺术魅力。 1 、电影中的巴洛克时期音乐 提及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人们会觉得离现代生活有些遥远,但其实许多影片中都大量采用了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音乐,如帕卡贝尔(J·Pachelbel,1653~1706) 为纪念逝去亲人而作的乐曲《卡农》,从1980年代的好莱坞影片《凡夫俗子》到2001年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再到2012年热映的香港动画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都以这首乐曲为主题,优美动人的旋律带给观众美好的回忆。巴洛克作曲家巴赫(J·S·Bach,1685~1750)被誉为是“西方音乐之父”,他的音乐完美地呈现出巴洛克复调音乐的复杂之美,很多导演都热衷用他的音乐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在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中,导演就使用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来刻画杀人狂魔汉尼拔的形象,影片中残忍的杀戮镜头与优美音乐间产生的剧烈反差令观众无比震撼。在另一部著名的惊悚片《七宗罪》中,两位侦探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导演选用了巴赫的《G弦之歌》作为背景音乐,此时音乐中传达出的宗教力量仿佛是对人们心灵的慰藉。 2、电影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完全不同于巴罗克音乐的流动状态,乐思开始不断被拉长。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就选用了古典音乐神童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与苏珊娜的二重唱“温柔的西风”,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受当时启蒙运动影响,饱含着向住光明、追求民主与自由、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影片中的经典一刻是安迪在监狱长办公室未经允许通过扩音器向监狱犯人播放音乐的情景,优美的歌声犹如穿透暗夜的曙光,不但唤起安迪内心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点燃了犯人们心中的希望。电影中莫扎特音乐具有隐性的叙事功能,它以与影片极不协调的高雅姿态冲撞着整个现实世界,歌曲优美的旋律如同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继承英国王位的乔治六世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妻子为帮助丈夫慕名找到语言治疗师罗格寻求帮助,罗格帮助乔治六世矫正口吃让其朗读出莎士比亚名句时的配乐,就采用了歌剧《费加罗婚礼》

中西方音乐史论文_对西方音乐史学习的思考论文

中西方音乐史论文_对西方音乐史学习的思考论文 摘要:西方音乐史是人类重要文化现象,在学习西方音乐史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 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变化,熟知历史音乐学学科的历史与现状。从更深层上把握西方音乐 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西方音乐史进程中的诸多艺术问题。深入音乐的内部去分析西方音 乐本体形态嬗变的历史,从而提出自己独特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文化现象;创新意义 西方音乐史是人类重要文化现象,学习西方音乐史属于对历史音乐学的研究。音乐史 学是对音乐历史进行研究考察与反思,是融入历史音乐学之中的一种具有专门视界与独立 论域的学问。作为一个学科历史音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范围应该是,从中世纪至当代的 西方音乐艺术各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对音乐史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人们对于音乐传统变化着 的态度,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学者们对音乐史学的观念。对西方音乐史学的探究过程,也是 在西方音乐文化传统的语境中审视,与再思索音乐史学观念及演变过程。探索西方音乐史 学的发展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西方音乐艺术历程的内容和特征, 启发对西方音乐历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与当代走向进行反思,进一步从学科角度思考音乐史 学与历史音乐学的紧密关联。如果说历史音乐学研究是从历史的视角,对西方艺术音乐发 展的各个时代进行专题探究,那么音乐史学的研究则是对音乐历史演变中的规律、特性, 以及各个时代中与音乐史进程相关的各种学术性思考进行审视。 我认为在学习西方音乐史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变化,研究人 类过去发生的各种音乐现象,对历史音乐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历史与现状作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以及二十世音 乐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从更深层上把握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审思历史音乐 学学科的传统与当代学术走向,了解有关现代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关学术研究。西方音乐史学习最终目的是,关注音乐家以及他所处时代的音乐观念和思想。同时,通过 研读西方音乐史学领域的重要文献,梳理音乐史写作及相关着述的历史进程,审视西方音 乐史学的发展脉络。从史学理论的视野及对音乐史学在音乐历史研究过程中,所展示的历 史学本体意义和具有思辨性质的方法论进行再思考,更深刻地理解西方音乐的学术传统和 文化意义。 对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学习,不仅要熟知历史音乐学学科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西方音乐 史进程中的诸多艺术问题。既要对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和音乐家主体的分析,又要注重宏 观的历史把握,还应该了解音乐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走向。尤其要重视西 方音乐历史专题性学术探究,通过专题性探究理念下,感悟、思考,来把握西方音乐历史 的学术发展脉络,逐步形成自己对有关研究问题的学术见解。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在研究生 学习阶段,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主要内容应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如西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演变史,西方音乐理论及 各种音乐体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主要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生涯作品风格特征及其影响。

高师《西方音乐史》的多元教学理念探索

高师《西方音乐史》的多元教学理念探索 作者:马淑伟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22期 【摘要】《西方音乐史》是一门学习西方音乐发展的研究型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西方音乐是西方文化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体社会文化进程紧密相连,其本身就具有动态、多元和开放的架构。在当今全新而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对西方音乐史教学进行了多元教学理念的探索。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多元文化教育;后现代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2-080-03 【本文著录格式】马淑伟. 高师《西方音乐史》的多元教学理念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2):80-82. 伴随着二十一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已然形成。对于教育而言,多元的音乐教育也势不可挡地成为当今音乐教育的主要潮流。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体现出崭新的特征和理念。《西方音乐史》课程作为本科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也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学理念。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学习西方音乐发展的研究型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是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音乐发展脉络及不同时期的代表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流派、重大音乐事件等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西方音乐史》课程在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都经历了丰富的发展过程,在教学层次、教学结构和教学规范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研究经验。在此基础上,当今全新而多元的文化语境要求西方音乐史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进行调整以应对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在《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专家学者们对课程的教学与理念进行了思考。蔡良玉阐述了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中西比较教学理念①。逸兵通过对西方音乐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现场”因素的分析,引发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和思考②。汪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能三个层面提出了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优化途径③。朱宁宁和杨九华阐述了后现代教育理念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启示④,给新时期教改要求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参考和借鉴。叶松荣以“问题意识”对网络背景下西方音乐史课堂教学范式进行了探讨,呼吁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转型⑤。

西方音乐史论文

西方音乐史论文 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王晓晴 00139096 从古至今,音乐传达着人们的声音,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流淌不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既然如此,音乐就如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历史一样,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风貌,并且在其发展演变中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于是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之分。 为了更好的把二者进行比较,我首先从时间概念上考虑。古典音乐,就西方古典音乐而言,classical有古希腊罗马传统之意,又有经典之意;我们接触到的古典音乐也就是西方传统下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因此它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精华,大多数作品是经过历史考验,被人们接受的。又因为人类的文化和艺术门类大多在思想上是融会贯通的,因此古典音乐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审美以及其他艺术价值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所谓古典,无非是今人眼中的古典,也是在过去时代产生的艺术形式下的古典,狭义的讲也是西方交响乐式的古典。 西方古典音乐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沃土上诞生。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使交响乐一词几乎囊括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巴洛克时期,它又接纳了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声乐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等器乐曲。18世纪初期,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交响乐的规模和形式成熟并基本固定下来,正如社会各领域的飞跃一样,音乐历史几百年的积淀,终于在这一时期造就了一批开创性的音乐大师,“交响曲之父”海顿、“天才作曲家”莫扎特、“乐圣”贝多芬等,

代表了那一时代的流行风尚,音乐潮流。19世纪席卷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各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使古老的交响乐从形式到精神内涵上为之一新。这时候,人们喜欢吟唱舒伯特抒情委婉的音乐歌曲,欣赏舒曼充满诗意的《春天交响曲》,即使是伯拉姆斯严整的创作框架下流淌的也是一颗浪漫的心。他们是那一时代精神领域的先锋,他们的音乐也就是那一时代的先声。19、20世纪之交,马勒、德彪西、施特劳斯等人并没使古典音乐的脚步停息,他们赋予了他新时代的活力。这一时代的音乐家有些具有明确的哲学倾向,这一点印证了他们深刻的时代烙印。例如马勒是叔本华哲学的崇拜者,他的音乐复杂又充满想象力,“千人交响曲”给我一种宗教式的震撼和哲学式的思考。又如施特劳斯,他是尼采哲学的坚定支持者,他用一生的创作力图表现尼采哲学中的精华,并使二者得到升华。从他们的哲学倾向可以看出他们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也同时帮助我们理解他们作品中要诠释的精神实质。他们引领古典音乐走进新的世纪。从古典音乐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古典音乐是一个发展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的形式不断多样化,每一种形式又不断完善,内容不断充实,规模不断扩大。这样,古典音乐就不仅可以简单的用以娱情,更可以表现复杂的情感,反映社会风貌,阐释人生哲理。比如歌剧今天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在20世纪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它是欧洲人的一种通俗音乐形式,它有情节、有歌词、需要舞台表演,易于被大众接受。比如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改编自18时末法国戏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剧作。该剧轻松诙谐,用冷嘲热讽反映了18世纪末法国的社会现实。莫扎特用其一贯的优美、活泼、清澈又充满热情的旋律重新勾勒了正直、善良又机智的费加罗形象。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完整的戏剧故事,这恐怕是一般小规模的流行音乐难以做到的。这也说明,在古典音乐漫长的发展

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分析-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分析-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钢琴是西洋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 性能优良, 音色优美, 音域宽广, 表现力丰富, 有乐器之王的美称, 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钢琴演奏不仅对演奏者的技巧和技术有着较高要求, 还需要全面科学的知识构架作为铺垫。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对于钢琴演奏的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只有在掌握西方音乐史的基础上, 才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精神内涵, 并在钢琴演奏中与乐曲产生情感交流与共鸣。鉴于此, 文章在梳理西方音乐史的基础上, 探究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对钢琴演奏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钢琴艺术史,钢琴演奏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系统化的音乐理论必修课, 为各大音乐类高校和高师音乐类院系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西方音乐发展脉络, 让他们了解到不同音乐风格与流派的社会背景、人文内涵以及审美特征, 借以提高音乐鉴赏力和演奏表现力。学习西方音乐史需要对西方历史和西方文化有大致了解, 西方音乐史主要论述了西方音乐理论、音乐家、音乐作品和音乐美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现阶段, 各音乐院校虽然已经普遍开设这门课程, 但是很多学生仍然忽视了它对自身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导致弹奏仍旧缺乏深度和表现力。因此, 钢琴演奏者需要对西方音乐史进行严谨辩证的学习, 探索作品的深度, 提升钢琴演奏水平。 一、西方音乐史概述 (一)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 最初的西方音乐资料几乎无法追寻, 从考古中发掘的绘画、雕塑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迹象。古希腊哲学家对音乐进行的论辩, 被视作西方音乐之源。后来, 荷马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奥

西方音乐史论文--音乐是一种文化

课程名称:《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论文:音乐是一种文化 学院: 授课时间: 专业与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I

目录 1.音乐与文化共发展 (1) 1.1西方文艺复兴 (1) 1.2中国青铜文明 (1) 1.3现代电子音乐 (2) 2.音乐传递情感和思想 (2) 2.1宋词与音乐 (2) 2.2欧洲乐章 (2) 2.3摇滚音乐 (3) 3.音乐代表了民族文化特点 (3) 3.1黑人音乐 (3) 3.2日本音乐 (4) II

1.音乐与文化共发展 音乐是一种文化,它形成于社会历史阶段,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展。其演变而形成的各种表现形式,又体现着社会的文化。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音乐以往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音乐处处体现着人文主义思想,代表着新时期的文化;而中国春秋时期的青铜文明同样带来了青铜乐器;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电子音乐。 1.1西方文艺复兴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随后迅速蔓延到几乎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灵魂是“人文主义”,它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早期思想启蒙运动,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过渡的体现。 文艺复兴思潮对欧洲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音乐冲破了中世纪音乐理论的约束,获得了多方面的“解放”,开始表现人的情感。体现在: (1)世俗音乐的发展:16世纪已经是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发展平衡的年代。音乐作品中对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美的描写变得十分突出。音乐的表现力大大提高,词曲之问新的结合关系出现;器乐的独立性大大加强;复调音乐逐渐趋向高峰,并且促成了和声风格的形成;摆脱了旧的调式体系;逐渐融合成现在的大小调体系。勃艮第乐派、法国一佛莱芒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都是重要的音乐流派。意大利出现了多声部的牧歌,法国清新明快的尚松,德国复调手法写成的歌曲利德。游吟诗人、游吟歌手、抒情歌手等人物的出现。 (2)宗教音乐通俗化:16世纪在德国展开了由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在音乐上采用“众赞歌”,这是一种节奏大体相同的多声部合唱,曲调选自群众熟悉的宗教歌曲和民歌,歌词全用本国语言演唱, (3)表现形式上:他们让各个声部以相同的、较为单纯节奏在一系列的和弦基础上进行,突出最高声部的旋律,形成了主调织体的效果。这个重大的创新引起人们对多声音乐的纵向关系产生兴趣,促使复调的各种新形式产生;用不和谐和弦表现出各种痛苦、矛盾的声音;作曲家强调音乐的模仿:例如模仿鸟叫、人的笑声、枪声等等。 具备了人文精神的音乐,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作为一种文化为人文主义在欧洲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1.2中国青铜文明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一大发展阶段便是青铜文明的出现,是经过刀耕火种,石器时代后,通过粗浅冶炼得到铜器的第二次人类文明大发展时期。作为新的生产工具,青铜器标志的人类生产力的一大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阶段。相应的,青铜开始被用来制造乐器。 青铜乐器是夏商周三代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历史遗存。其种类有铜铃、钲、铙、鎛、编甬钟、编钮钟等构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青铜乐器的系统。青铜乐器乐器,按用途可分为两类:祭祀、宴会、举行典礼时使用和军队中使用。从现存的古钟和句鑃上的铭文:“以乐父兄,以宴宾客”上看,证明是宴飨的乐器。从现存的钲的铭文:“余以行吾师,余以故吾徒,余以伐除”来看,证明它是军队中使用的乐器。这些青铜乐器,是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的标志,各式乐器组成了繁杂的祭 1

基于当代视野探讨西方音乐史的意义和内涵【论文】

基于当代视野探讨西方音乐史的意义和内涵 摘要:西方音乐史的发展为浩瀚的历史长河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明珠,根据对近百年来音乐史的发展以及对西方音乐史的表述和理解能力研究能够得出,音乐体系在风格和特点上多种多样,现代化的西方音乐史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和专业性,主要是由于其继承了历史音乐学中的优点,才能够在现代化的今天得以发扬光大。这一研究结果有利我国于对西方音乐史的意义和内涵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构建出具有整体性西方音乐历史观。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学术传统;当代视野; 十八世纪初期,西方音乐史学诞生,早期的音乐史不但为理性主义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同时也为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准则。十九世纪,音乐史研究学者的思想更加活跃,视野也更加开阔,对此方面的研究加深。待到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家紧随前辈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将历史音乐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思想上开始主张反思精神与批判意识,在研究上也开始由史料论证向批判性诠释转变。

一、西方音乐史概述 (一)西方音乐史的传统 所谓的西方音乐史主要是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进行批判、反思的学问。西方音乐史与历史音乐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历史音乐不仅为音乐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音乐学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如若将历史音乐研究看作对某种艺术发展过程的研究,对其演变过程中自身展现出的各种问题或者新现象进行探讨,则对西方音乐史的考察可以被当做是对其研究的思路和对相关学术性问题进行的思考。至今为止,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着作中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西方音乐史是对人们对传统音乐在态度上的一种转变,而这种变化则代表着不同时代中音乐家们对于音乐史学的一种看法和观念。 音乐史学随着历史音乐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并且由于不同时代中音乐家与学者在思想、认知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叙述和探讨的过程中,使得西方音乐史学的内涵被不断的积累。同时,随着西方音乐史的不断演变,得到了越来越多音乐研究家的关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音乐史学中并不单纯的包含着音乐写作,而且还具有

西方音乐史概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西方音乐史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按照西方音乐史的习惯,有一个词专指从1430年到1600年前后这一段时期;这个时期 与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社会、艺术和科技的巨大发展(1300-1600)相吻合,这就是法文词汇“文艺复兴”(Renaissance)。该词由米什莱(Michelet)首先提出,用来表示一个广义的历 史时期。 1 绪论 米什莱的观点之所以能被广泛接受,是由于布尔克哈特(J.Burckhardt,1860),他的文章影响巨大,认为意大利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变革的策源地。这场变革始于十四世纪,1500年以后,逐渐将新思想传播到欧洲北部,它标志着一个新文明的出现,在某些领域甚至影响到 十七世纪末。 就字面意思来说,这个词的含义就是“重生”,这并不是一种不顾历史事实的夸张的说法, 而是反映了1400-1600年间有影响的思想家和作家公开地否定“中世纪”(这个词当时还未使 用),崇尚古代的倾向。鉴于观点不一,先将历史学家赋予“文艺复兴”一词常见的两种不同 含意分清是有好处的:狭义的观点认为,它基本上是一场意在恢复古代哲学和艺术价值的运

动;广义的观点则认为,这是一个由个人到社会都产生了新的理想和观念的时期,一个发现 和飞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新发明都和往旧的“黄金时代”联系起来,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布尔克哈特和其他一些文艺复兴支专家强调,这一时期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关于 这一点虽然尚有争论,但只是就程度而言,其重要性是没有人怀疑的。这些进步包括:非宗 教的人文主义兴起,提出了重视语法修辞和伦理哲学的教育观点,与中世纪形而上学的经院 哲学针锋相对;发展了的历史观念和对古籍的发掘与考证,为“新学问”打下了基础;印刷 术的发明带来了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由于发现新大陆和哥白尼的革命,在宇 宙和地理两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概念;新教改革运动使中世纪基督教遭受沉重的打击,使 得过去那种虽然错综复杂、但还算稳定的局面安生激变;在视觉艺术方面,对古典的形式产 生新的兴趣,追求直接地表现人类的生活和感情,这些都与更富于宗教气息的、抽象的和缺 乏表现力的中世纪艺术思想正相抵触。 2 音乐史学与文艺复兴 布尔克哈特的看法迷住了十九世纪中叶的知识阶层,其中也包括音乐史家,很快就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