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设计;

民营企业的体制缺失和制度创新

[摘要] 我国目前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存在组织制度、产权制度、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管理制度、融资制度等体制缺失。所以中小型企业要在众多的企业“大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调整自己的产业、产品和服务结构,建立一套适应中小型企业自主制度创新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有股份合作制改造、公司制改造、联合结盟、外资改造、兼并收购、分离、委托代管、租赁、承包等。其中,股份合作制改造、公司制改造和联合结盟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同时,对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内容、建立和完善中小型企业创新制度的政府支持体系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体制缺失; 制度创新

民营企业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 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私营企业应是民营企业的主体,发展民营企业必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目前, 我国私营企业总数已发展到460万户以上, 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 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1 /3。[ 1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发展, 已拥有相当大的经济规模, 但是, 民营企业自身的体制缺陷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篇第三十一章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第四节中明确指出: “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 进一步落实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本文拟对民营企业的体制障碍和制度创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民营企业的体制缺失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从“否定”、“排斥”到“小范围试点”到逐步认同, 再到放手发展、全面肯定这样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 从政策上看, 经历了从“否定”、到“补充”、到“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发展”再到“大力发展”、“积极引导”这样的几度变化。从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以来, 国家对民营企业实行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政策, 极大地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进一步提出, 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 推进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但是, 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又遇到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政策环境不平等、缺乏完善的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融资困难、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外在因素之外, 还有一个阻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民营企业自身的体制缺失。

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在体制模式上的缺失:

一组织制度缺失。目前民营企业中不少是以合伙的形式存在, 这种方式对创业者是不利的, 因为《合伙企业法》中没有规定合伙企业的法人资格, 但却规定了合伙人的无限连带责任。也有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在创业时采取风险企业的方式, 创

业者作为普通合伙人, 拥有人力资本和少量的货币资本, 依法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负有无限责任; 而参股的风险投资者仅以其约定的出资额为限, 对合伙企业的债权承担有限责任, 一般不参与企业的业务管理。这显然是不利于保护创业企业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权益的, 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资本质押陷阱”。这是民营企业形式上的组织体制缺失,再来谈谈财务组织制度的缺失。民营企业大多组织机制简单, 管理权限统一地集中于所有者个人及其家族手中, 往往是在生产、销售、财务、人事各方面均直接承担或亲自过问。这种组织机制对管理者的品德、能力和精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造成不能顾全和效率低下的局面。即使是在进行了一定职能分工和授权的民营企业, 财务也往往以其重要性和敏感性, 成为管

理者始终不愿放权的“阵地”。从我国民营企业实践来看: (1) 财务机构大多由所有者个人及其家族直接领导; (2) 在人员配备上, 相当多的管理者认为, 会

计要处理对外报送报表和办理纳税等专业事项, 在家族成员中缺乏会计专业人才时, 只得通过外聘来安排, 而出纳在他们看来并不需要专门知识, 但要求可靠, 无疑应安排家族成员; (3) 在财务机构的作用上, 一些管理者认为, 所有

者有权使用自己企业的钱, 而无需由财务机构来监督和控制收支, 常常是直接到出纳处取用现金, 再由出纳将有关凭单交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从而割裂了会计、出纳岗位的相互牵制。

二,产权制度缺失。首先, 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个人产权是混在一起的, 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 其次, 民营中小企业的大多产权是单一结构, 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注定摆脱不了家族血缘关系干预; 家族成员的共同出资通常不是基于共同的事业心和经营理念, 而是基于感情和牟利的心理, 这种较为松散的“人合”关系, 其弊端十分明显: (1) 造成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固守有限的个人及其家族财产, 必然限制企业的资金来源, 同时也使企业信息不公开、信誉较低、监管成本高, 很难取得银行贷款和上市资格, 客观上形成了民营企业融资手段匮乏、融资能力差的现实。(2) 引起内部分化和产权纠纷。企业盈利以后, 一些家族成员会希望尽快收回成本和明确属于个人的收益, 从而加剧了企业的内部分化, 由于产权在家族成员之间无严格的界定, 也容易引起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产权纠纷。(3) 难以形成所有者和经营者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大多由所有者本人, 或任用家族成员来经营和管理, 在亲情左右下, 很难实现决策科学、执行严格和奖惩分明, 特别是当家族成员之间出现意见产权制度缺失。再次, 人力资本不能享受产权收益, 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劳动的承认, 并不能被认为是承认人力资本价值。所以, 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

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企业治理机制是一组委托代理制度安排, 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效率的因素之一。我国民营企业高效率是因为比国有企业有更多生存压力与企业治理机制上的优势。各种类型中小企业治理机制的优劣比较如下:

上述对比, 明确了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 特别要在发挥其优势的基础上, 产权人行为、人才、企业目标、融资决策机制等重要因素上加以制度创新。

四、管理制度缺失。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起点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 这是发展过程中最危险的时期。民营中小企业缺乏完整的制度, 管理表现出随意性, 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和指挥别人, 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很缺人才。这对“企业家机制主导”模式的建立是一个潜在障碍。以下我们具体来谈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缺失。

家族制企业对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具体表现在: (1) 在财务决策上, 大多是所有者个人及其家族说了算, 而决策依据通常来源于他们的经验、常识或直觉, 缺乏必要的财务预测、可行性分析, 导致企业不计成本扩张, 或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理性的战略思考; (2) 在财务控制上, 或者是压根儿没有财务控制制度, 做什么事? 怎样做事? 出了问题怎么办? 随意决定, 没有统一、固定的安排; 或者是在执行上, 以人情破坏了制度严肃性, 给家族成员“开绿灯”, 使制度形同虚设; (3) 在财务考核上, 大多缺乏财务责任指标, 也不按财务考核的结果来确定薪酬、激励员工, 反而是在收入分配上, 或多或少地向家族成员倾斜, 极大地打击了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

五、融资制度缺失。( 一) 银行贷款难。1.信用贷款。我国金融机构在服务对象

的选择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大型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 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很难, 即使获得融资, 大多无力承受过重的融资成本。2.抵押贷款。目前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 选择抵押物价值稳定变现容易, 如房地产抵押等。中小企业规模有限, 固定资产少, 房地产等抵押物匮乏, 很难提供合乎银行标准的抵押品。3.担保贷款。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时间短, 一方面担保机构基金来源少, 尚未健全完善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 另一方面担保基金与银行运行存在一定矛盾, 如担保机构提出与银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而银行却首先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二) 直接融资难。1.商业票据。它是由大公司发行为满足短期资金需要的无担保期票, 中小企业规模有限, 不具备发行的条件和资格。2.商业信用。它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或提前付款方式发生的信用, 属于短期融资, 一般以良好的商业信誉为基础, 用于业务联系紧密、关系十分固定的合作企业之间。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此方式进行融资。3.发行债券。发行债券的收益方法是取得固定收益率, 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投资者的认同, 何况我国对债券发行一直严管。这种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没有可能。4.发行股票。我国没有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目前虽有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 但条条框框限制太多, 无法实现公开融资。5.风险资本融资。它客观上要求风险资本家和企业家必须建立起有效的、能起到良好激励与约束作用的融资机制来确保信息的充分披露以达到双方共赢。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能够提供一套完善的风险资本融资的外部条件, 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资本融资不可能。

总之, 推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迫切需要完善、创新相关制度和机制, 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科学发展。

!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核心竞争的源泉,全面培养核心竞争力可以提高企业竞争意

识,掌握核心技术,塑造知名品牌。而领先制度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所谓制度

创新,就是建立“适者生存”的制度,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建立一套适于自身的制度。

一、中小型企业制度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形式多样的制度创新方式。目前,中小型企业大多数是从家庭企业、合伙企业发展起来的,个人业主制、合伙制虽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但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企业的规模小、人员少、产品单一、管理简单,这种企业制度不但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有效的。相反,在这一阶段如果生硬模仿大公司的企业制度和组织方式,则如削足适履,效果适得其反。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管理关系的日趋复杂,企业又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否则就会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企业衰败。

从中小企业的制度特征及制度创新的特点来看,其形式多样而各具特色。从目前比较常见的形式看,主要有股份合作制改造、公司制改造、联合结盟、外资改造、兼并收购、分离、委托代管、租赁、承包等。其中,股份合作制改造、公司制改造和联合结盟是最为常见的形式。从近几年制度创新的实践来看,由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改制而来股份合作制则在运行中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制度缺陷,而公司制,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则成为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的首选制度安排。从联合

结盟的形式看,主要有企业集群、企业集团、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组织等.种形式。其中,企业集团通过大公司与中小企业的控股、参股和契约合同等多种形式紧密联合在一起,即壮大了大公司的力量,又促进了地方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规模经济。因而,企业集团往往成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管理的效率。

虚拟企业组织则是一种新的企业联合的制度形式,它通过虚拟组织中的其他成员所拥有的资源、力量,使得成员企业可以在不拥有与设计、生产、营销等具体功能相对应的实体组织而获得这些具体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整合了中小企业的资源优势,使得中小企业在缺乏资源的不利条件下获得迅速的扩张。尤其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网络的发展给虚拟企业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在这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必须选择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来推动经济增长。有效的产权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其他要素都是在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得以发挥作用的。所以产权制度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中小型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的清晰;二是产权结构的合理配置。

首先,产权要清晰。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的产权演变情况看,无论是苏南模式、“三城模式”! 诸城模式、海城模式和兴城模式" 的终结,还是新温州模式的出现;无论是中关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长不大,还是地地道道的乡镇企业的脱胎换骨;无论是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的民营化、私营企业股权的社会化,还是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权的集中化,都是与产权制度的创新密切相关。而产权制度创新的核心就是产权的清晰化。产权清晰不只是法律上的清晰,还必须有经济运行上的清晰,只有清晰的产权才能对产权主体产生较强的激励效应,否则会导致激励消散,近而导致X 型无效率、“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

从中小型企业的制度创新实践来看,凡是产权清晰的,企业发展就顺利。凡是产权模糊不清的,企业发展就障碍重重。因此,无论是国有中小型企业、集体中小型企业,还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甚至是私营企业,都需要明确产权。对于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来说,产权不明清晰是非常明显的,改制的目的自然是将国有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方式转变成产权清晰的资产。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问题在于集体股的存在,从而模糊了产权,其改制的方式就是向股份制或合伙制转变。而私营企业的产权问题则在于由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家族财产,在企业做大之后存在着内部争权夺利的隐患。所以,对家族企业来说,产权明清晰到个人则格外重要。

因此,中小型企业在迈向公司制的过程中,应做好股权的逐步分散化。董事会成员或董事长的股份不能过于集中,应允许经理阶层及骨干员工持有本公司股份,避免公司股权过分集中。有了股份才有反对权。经理及员工的切身利益与公司更趋紧密是通过持股实现的,有了股份,其参与公司决策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也会大,有利于减少董事长、总经理经营决策失误的发生率。例如,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低压电器之都温州市的天正公司,在经历了快速地积累原始资本阶段后,开始了公司制改造。1997 年,天正公司进行了两次大的改制,第一次面向内部发动了近10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入股,共吸收股金 2600 万元。第二次面向外部兼并了19 家成员企业,又吸收股金3000 多万元,企业由“人合”公司逐步向“资合”公司过渡,企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比较规范

的股份制阶段。改制后的天正公司在引进职业经理人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上取得了有效的突破,并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

其次,产权结构要合理。从现代经济的发展动向来看,一元化产权结构已不适

应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水清则无鱼。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一元化,解决不了行政干预问题,会导致“退出”;民营企业的一元化,解决不了家族血缘关系的干预,会导致“短命”。因此,从产权结构上看,多元化产权结构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发展方向。企业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由产权主体单一化的企业向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转变。产权主体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的政府干预问题和民营企业家族式的企业治理结构。可以通过资本的流动与重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三)灵活有效的组织制度创新。中小型企业组织制度的选择,可以是多样的、灵活的。

从企业外部的组织形式来看,可以建立紧密的企业集团,也可以建立松散的以专业化协作为中心的合作生产制度。围绕着一种或多种产品,以大中型

企业为中心,以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为卫星,建立中心卫星式组织结构。也可以以营销企业为龙头,以制造企业为基础,建立生产经营一体化企业集团。目前,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的联合已经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例如,温州市的300 多家低压电器中小企业进行了紧密的联合,先后在全国320 多个大中城市,230个县级行政区设立了统一的销售子公司、分公司和门市部,在18个国家、地区开设了直销点、销售公司53 个,形成了一张庞大而灵敏的营销网络,避免了自相残杀,又为各企业产品的销售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提供了保证,使得这个行业中的数百个中小型企业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并产生了今天的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和天正集团等我国工业电器行业的巨头。

从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来看,对于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完全可以采取简便有效的直线制,特别要求组织层次要小,管理职能划分不必过于严格,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而对于规模稍大的企业,也可以采取直线职能制,但仍以短小精干为主要原则,在设置职能部门时,不能走“小而全”之路。从组织治理制度看,中小型企业不宜过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使是有限责任公司,也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三权分离的法人治理制度。相反,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的结合,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框架,而且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产权制度创新与组织制度调整是互动的,二者只有相互耦合、产生一致的合力,才能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才能打造企业基础的竞争力,进而使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作为生命之源的技术制度创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正以爆炸的速度发展,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支撑,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企业的技术制度创新能力在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持续性。我国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虽然其不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但具有行为优势,民营企业完全能凭借其较为简单的组织结构、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宽松的创新环境营造技术创新优势,进而获得市场优势,提升

自身的竞争能力。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招鲜吃遍天下”的观念,明确将技术创新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日常管理,通过

宣传、教育、培训和激励等措施,使创新理念成为企业文化核心环节和日常惯例。第二,要构建有效的创新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创新的前提是知识的学习、积累、扩散与交融。企业要推进创新,就要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员工培训、人才引进、发展外部智囊等途径构建起科技创新的人员支持体系。在具体的激励方面,可借鉴海尔、索尼等成功企业的做法,通过物质奖励、职位安排、宣传表扬等方法充分肯定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激励更多的员工进行创新。第三,加大科技研究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在这一方面企业要舍得投入,以此开发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型企业创新制度的政府支持体系

(一)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近十几年来,对中小型企业有很多的政策规定和服务工作,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机构和职能交叉重叠乃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体制障碍,这种管理体系普遍存在着宏观管理不到位、微观行政干预行为过多、服务跟不上、收费项目杂等问题。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应设置专门的政府职能部门,以管理和服务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局的成立,进一步规范了中小企业管理,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尤其是作为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不仅在认识上,而且在实践上彻底解决了“唯成份论”的问题,拆除所有制的篱笆。除国家法律和政策明令禁止的以外,允许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变事前监督为事后监督,简化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促进了中小企业之间的平等和共同发展。

(二)进一步健全中小型企业的法律支持体系。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法治经济。长期以来,我国尚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政府管理无“法”可依。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标志着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开始步入法治的阶段。以法律手段管理中小型企业,并不单纯是对中小型企业作为一般市场主体而发生的私法问题,更主要的是中小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由国家对其进行支持、指导,直接体现着经济民主、社会正义和保护弱者权益等社会理念和精神。要依法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依法扶持和引导中小型企业。我国应加快制定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中小型企业基本法,把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完全纳入法制化轨道,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和依法治国的需要。

(三)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了有效地帮助中小型企业获得各种所需的信息,减少中小型企业信息收集的盲目性和降低信息收集成本,政府应与企业工会、社会中介机构等进行合作,建立和健全中小型企业的信息服务系统。要强化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观念,加快网络建设的步伐。网络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小型企业进行信息查询,及时了解各种相关信息,而且它可以节省查询成本。因此,中小型企业要加快网络建设的步伐,迅速上网,抢注域名,设置主页、站点,并实现内外网络并存,尽快达到企业运作的电子化、网络化目标。政府和企业共同搞好信息人才的培养。企业的信息化首先是人的思维、意识的信

息化。筹建信息系统需要人才,系统建成后,仍需维护、升级、改造,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加强对信息人才的储备、培养和管理。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等。当前,政府应加快对现有信息网络的升级改造,建设或完善信息传输平台、多媒体宽带网和数据库,提高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上网率和微机联网率,逐步形成迅捷畅达、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信息传输平台和传输网络。创造条件,尽早规划和建设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息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中小型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法律保护以及财政、金融的诸多支持,同样也需要社会中介机构提供教育培训、管理咨询与诊断、市场营销、形象设计、技术开发、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支持。中介机构的支持和政府政策支持是同等重要的,并且,政府政策支持往往要借助中介机构而发挥作用。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可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管理信息咨询、员工教育培训、经营指导与诊断、技术开发,以及信息网络建设;向中小型企业提供市场动态和商情分析、行业监督法规、产品标准等市场信息,为中小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今后,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某些管理职能会从企业中分离出去,衍化为新的社会中介机构,这是管理职能“社会化”的体现,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还要注重发展中小型企业同业工会。同业工会作为自律组织,应当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调解企业之间发生的某些纠纷,协调同行业中小企业的利益,教育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遵守法律、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等等。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同业工会实际上附属于政府,甚至是政府相应机构的另一个名称,这类同业工会难以成为真正的自律组织。要进行改革,使同业工会真正成为中小企业自己的组织,成为政府与企业互动的中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四)以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诸如《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法规的出台,尤其是《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从法律上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

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1)开业优惠。在中小企业的开业登记方面,变事前监督为事后监督,减化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2)资金援助。近年来失业现象逐步出现,为了鼓励下岗或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尤其是鼓励失业人员创办各种经济实体,不少地市政府纷纷出台各种创业资金的优惠政策,并降低了开办企业的注册资金的额度。(3)税收优惠。对某些类型的中小企业可实行税收优惠,如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下岗人员创办的企业以及从事技改、产品出口、新产品开发等重点项目申请的中小企业。($)咨询和培训的优

惠。政府应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形成完善的培训服务机制。强化为中小企业培训员工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努力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在资金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对基础阶段和应用阶段的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以及在税收、财政、融资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开发。

总之,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对推动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日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在加入&’( 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随着竞争压力日益加大,我们应当在严格遵循国

际经贸惯例的前提下,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宏观环境下,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序的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 * 娄玉芹+ 论我国中小型企业创新的机制与环境) ,* +

河南社会科学,!---,(")+

)" * 伍爱春+ 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 成都:四川

大学,"//"+

)# * 刘锐,刘懿德+ 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点及创新支持

体系的构建) ,*+ 理论界,"//%,(!/)+

)$ * 王瑶+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

理论界,"//%,(0)+

)% * 李兴祥+ 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探讨) ,* + 科技创业月

刊,"//0,(#

)+

)0 * 张悦+ 政府搭建中小型企业创新展示平台) ,* + 中国

中小企业,"//1,(#

)+

) 责任编辑:陈瑾*__

1.产权制度创新。产权制度的选择和安排是一种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在这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必须选择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来推动经济增长。有效的产权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其他要素都是在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得以发挥作用的。产权制度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首先,产权要清晰。产权清晰不只是法律上的清晰,还必须有经济运行上的清晰,只有清晰的产权才能对产权主体产生较强的激励效应,否则会导致激励消散,近而导致X 型无效率、“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其次,产权结构要合理。从现代经济的发展动向来看,一元化产权结构已不适

应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水清则无鱼。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一元化,解决不了行政干预问题,会导致“退出”;民营企业的一元化,解决不了家族血缘关系的干预,会导致“短命”。因此,从产权结构上看,多元化产权结构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发展方向。企业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由产权主体单一化的企业向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转变。产权主体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的政府干预问题和民营企业家族式的企业治理结构。可以通过资本的流动与重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2.组织制度创新。企业组织制度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又一重要内容。企业组织制度是对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经营管理权划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进行安排的制度。西方企业制度形态的发展历程始终是围绕产权制度与组织制度创新展

开的,现代公司制的建立与完善,深刻影响着整个企业组织结构的经济效率。因此,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问题就是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后,以产权制度创新为基础而设计的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使股份公司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框架,而且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企业面临着建设以规范的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重大变革,建立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负责制的三会四权制衡机制,合理分配治理权,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经营机制更加规范、更具活力。在公司组织制度中,有关产权的种种权能被进一步细分并形成制约有序的关系。使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和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使组织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权利与责任、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促进企业内部管理“软件”与其他各要素“硬件”的高效率的协同结合。如果说产权制度创新使企业获得了生存发展的基础,那么组织结构调整就是企业发展生存的有力手段。产权制度创新与组织制度调整是互动的,二者只有相互耦合、产生一致的合力,才能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才能打造企业基础的竞争力,进而使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技术制度创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正以爆炸的速度发展,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支撑,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企业的技术制度创新能力在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持续性。我国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虽然其不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但具有行为优势,民营企业完全能凭借其较为简单的组织结构、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宽松的创新环境营造技术创新优势,进而获得市场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招鲜吃遍天下”的观念,明确将技术创新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日常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激励等措施,使创新理念成为企业文化核心环节和日常惯例。第二,要构建有效的创新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创新的前提是知识的学习、积累、扩散与交融。企业要推进创新,就要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员工培训、人才引进、发展外部智囊等途径构建起科技创新的人员支持体系。在具体的激励方面,可借鉴海尔、索尼等成功企业的做法,通过物质奖励、职位安排、宣传表扬等方法充分肯定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激励更多的员工进行创新。第三,加大科技研究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在这一方面企业要舍得投入,以此开发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和企业精神[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M].北京出版社,1998

[3]刘诗白:推进我国科技进步体制和机制创新[J].经济学家,

2006

[4]郭庆然:企业制度与企业竞争力相关性研究[J].安阳师范学

院学报,2006

[5]金碚李钢:企业创新与企业竞争力[J].经济学动态,

2006

[6]李晋峰: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释义[J].生产力研__

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

经中国企业家联合会调查,约85%的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组织系统,即便有系统,80%的系统也都是伪系统,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与持续发展 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1、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 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或者是管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或者由于淮桔北枳,只是东施效颦而已。这一点,在许多中国企业推行IS0900O标准时便暴露的非常明显。 2、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 许多中国企业忽略了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已经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目标,力争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的形象。不仅仅是做大,而是图强;我们需要的是长期发展,不是短期效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解析) 3、顾客导向还是企业导向 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以市场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南针,但大多数企业仍安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这种企业导向的直接结果是以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够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也无法转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按照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的观点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那些不断跟踪顾客需求变化的企业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尝到了甜头,畅销的产品不仅为企业直接创造了价值,还建立了最可宝贵的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4、人治还是法治 从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评选出各种头衔的企业家,从国家大奖到省市地区的小奖。因此中国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当然其领导风格与个性也对他所管理的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者本人的领导权威影响极大(影响力如何),在一些企业中,甚至到了对其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而这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因为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虽然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这种集权

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时间:2010-03-10 | 来源:互联网 | 责任编辑:飞儿 | 阅读: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

关于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介绍,众说纷纭,世界工厂网的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于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介绍,不同企业、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工厂网的小编就收集、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 关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汇总起来大致有以下八点。 1.充分了解企业的员工。每个人对自己都是如此简单,而对他人却是如此复杂。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认识你的员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管理者,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人际关系上他都将会是个一流的管理者。了解员工,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阶段的程度区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员工的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以及背景、兴趣、专长等。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第二阶段:当手下员工遇到困难,你能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能恰如其分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这就表明你对员工的认识更进一步。第三阶段: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自己的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总之,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要相互了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和默契,这一点对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2.聆听员工的心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这种倾向有助于果断、迅速的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会使管理人员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意见,导致决策失误。在企业的管理中,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除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耐心的得去听取他的心声,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才能有助于你的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待犯错误的人员,也应当采取聆听的办法,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只有了解个别情况后,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妥善处理。 3.管理方法经常创新。管理员工就象开汽车,司机在开车时需小心的看着指示器和路面,路面有新的变化,指示器的指针有变化,他就应转动方向盘,防止翻车撞人。管理员工也是如此,管理人员要让其员工在制定的轨道上运行,就要仔细观察、经常调整,以防止其出现偏误。在稳定的大企业中,管理者要多注意员工的各种变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内灵活的运用各种技巧管理下属。而对于活跃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的责任更加繁重。他们不仅不能墨守成规的管理下属,也不能用哭定的模式去涉及企业的蓝图。管理者要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处理员工管理中的新情况,就必须要有超越陈规的一年和能力。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经营思想日渐保守,公司业绩步步下滑,最后滑到了亏损的边缘。艾柯卡出任克莱斯勒总裁后,积极开拓创新,激发了员工的干劲,不到两年,终于使濒临波产的公司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

浅谈中小企业经营模式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经营战略模式问题。中小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及企业特色化经营战略的几种主要的发展模式的特点,阐述了中小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模式,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其次,本文还论述了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的模式和解决对策;再次,论述了笔者对于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一些思考,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经营战略模式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面临问题战略模式经营对策 引言: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对于促进专业化协作和分工的形成,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易于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针,从而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有利于降低经济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风险。因此,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国家搞活经济,扩大就业规模,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基础的重要经济体。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是,虽然数量多,但是其天生“底子薄”,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劣势。一些大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中小企业也受到大企业的排挤和制约,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资本额小抗风险能力弱,同时还有组织管理、技术创新、信息资源不对称等方面的缺陷,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便会不适应。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弱势地位往往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变,必须靠政府政策加以调整,而现在正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时期,是我国企业全面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时期,也是大量外资外企进入我国市场的时期,因此,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在全球市场化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发展自身存在的不足方面有哪些又有什么相应的解决对策呢? 1 战略定位不清晰 中小企业如果想得到持续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制订发展战略,以衡量企业行为的有效性和知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做才能风险最小、效益最大。大量中小企业对市场认识不清晰,还处于拼成本拼价格的初级市场阶段,其中一些企业能对市场有所认识,但认识程度仅仅停留在自身业务的触角上,注重企业的“现在”轻视甚至无视“未来”,以上意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这表

中小企业管理流程精细化设计全案

总目录 第一章公司简介 1、公司介绍 2、会所简介 3、组织架构 第二章会所投资加盟 1、社区会所 2、商务会所 第三章会所筹备 1、会所经营场所 2、会所功能设计 3、会所装修 4、营业设备工具产品筹备 5、经营管理人员筹备 6、开业准备 7、开业促销活动 8、正式开业典礼 第四章会所经营管理标准及流程 1、经营环境管理 2、设备设施工具管理 3、产品物料营业及库存管理 4、会所营业推广 5、会所销售管理 6、客户接待管理 7、综合咨询服务 8、综合检测服务 9、美容美体服务10、健康理疗服务11、健康养生服务12、商务休闲服务13、主题活动组织与管理14、会所配套服务管理15、会员回访及档案管理16、会员投诉管理17、员工绩效考核管理18、会所质量管理19、会所财务管理20、常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第五章会所与公司联动机制 1、订货及物流 2、员工管理培训 3、促销活动 4、会员管理服务 5、财务报表 6、经营管理监测及分析 7、巡回服务支援 8、日常联络沟通机制 9、重大事务协调处理机制10、奖罚处理机制 第六章常用附件 1、《会所加盟合同》 2、《场地租赁合同》 3、《装修施工合同》 4、《装修施工验收审核表》 5、《员工招聘信息登记表》 6、《会员申请表》 7、《会员章程》 8、《会所服务价目表》 9、《客户来访及预约登记表》、10、《贵重物品寄存登记表》11、《会员档案信息登记表》、12、《客户回访登记表》、13、《客户优惠审批表》14、《员工签到表》15、《每日营业财务报表》16、《物品采购申请表》、17、《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登记表》18、《产品物料库存登记表》、19、《环境卫生维护及巡查登记表》20、《月经营财务报表分析》

(整理)中小企业管理.

一、单选题 1、提出行业竞争结构理论的学者是( ) A.德鲁克 B.基姆·克林斯 C.杰利·保罗斯 D.迈克尔·波特 2、在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是解决企业的定员定编问题。 A.岗位职务计划 B.人力分配计划 C.教育培训计划 D.人员补充计划 3、()是中小企业首要的发展战略。 A.品牌战略 B.联合竞争 C.拾遗补缺 D.差异化 4、()组织结构的设计是基于管理过程中按专业知识、专业方向和专业要求划分部门的考虑。 A.直线制 B.职能制 C.事业部制

D.矩阵制 5、企业在录用时,当最终合格人选多余所需人员数量而且应聘者素质相差无几时,()是企业录用决策的首要条件。 A.工作动机 B.工作态度 C.仪表风度 D.工作经验 6、为在大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关注那些被大企业所忽视的细小市场,寻找市场空隙的战略是( ) A.小而专、小而精战略 B.依附战略 C.拾遗补缺战略 D.经营特色战略 7、个别品牌的好处是() A.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费用低 B.易于树立企业整体形象 C.企业声誉不受某种商品的声誉影响 D.可享受企业已有的声誉 8、()是一种真正独立的团队,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某项职能、承担工作责任。 A.问题解决型团队 B.自我管理型团队 C.多功能性团队 D.任务型团队

9、组织的纵向等级数是() A.管理层次 B.管理幅度 C.部门化 D.管理阶层 10、()是中小企业愿景规划的起点。 A.核心价值观 B.战略目标 C.核心理念 D.未来展望 二、多选题 1、团队成员的角色包括()。 A.任务型 B.主导型 C.决策型 D.维护型 E.执行型 2、确定管理幅度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是() A.管理阶层 B.管理层次 C.管理者及下属的能力素质

中小企业经营模式

中小企业经营模式

————————————————————————————————作者:————————————————————————————————日期: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经营战略模式问题。中小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及企业特色化经营战略的几种主要的发展模式的特点,阐述了中小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模式,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其次,本文还论述了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的模式和解决对策;再次,论述了笔者对于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一些思考,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经营战略模式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面临问题战略模式经营对策 引言: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对于促进专业化协作和分工的形成,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易于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针,从而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有利于降低经济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风险。因此,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国家搞活经济,扩大就业规模,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基础的重要经济体。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是,虽然数量多,但是其天生“底子薄”,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劣势。一些大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中小企业也受到大企业的排挤和制约,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资本额小抗风险能力弱,同时还有组织管理、技术创新、信息资源不对称等方面的缺陷,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便会不适应。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弱势地位往往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变,必须靠政府政策加以调整,而现在正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时期,是我国企业全面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时期,也是大量外资外企进入我国市场的时期,因此,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在全球市场化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发展自身存在的不足方面有哪些又有什么相应的解决对策呢? 1 战略定位不清晰 中小企业如果想得到持续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制订发展战略,以衡量企业行为的有效性和知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做才能风险最小、效益最大。大量中小企业对市场认识不清晰,还处于拼成本拼价格的初级市场阶段,其中一些企业能对市场有所认识,但认识程度仅仅停留在自身业务的触角上,注重企业的“现在”轻视甚至无视“未来”,以上意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这表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通过各方面的协调并相互促进,通过考核与激励,促使人员使用日趋合理,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薪酬和福利能够满足岗位人员的需求,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运作体系,使每一位员工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和自己的理想形成共同愿景页共同努力。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认可。本文的研究正是通过相关管理学的原理,通过对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提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创新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界定,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第三部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笔者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创新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创新

Abstra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o coordinate all aspects and through mutual promotion, through assessment and additional incentive to use becoming more reasonabl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pay and benefi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aff positions, so that the company'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to form an organic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so that every employee tightly together for the realization of business goals and a common vision of their ideal page together. Currently,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sition i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the growing role of business managers get the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This study is through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rough the medium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a thorough analysis, human resources,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SME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definition of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the writing of this paper has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econd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SME status; third part of SM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novation strategies, the author of the current China SM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blems, innov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for SMEs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ME innovation... 目录 引言 1、基本概念与理论 1.1人力资源 1.2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概念,特点,划分,现状,管理

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一) 小”、灵”、快”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 高度集中,但凡是小 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 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 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 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 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轻易被识别,因而便于 对员工进行有效 的激励, 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 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 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 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 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 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 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 展。 (二) 小而专”和 小而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 分散风险,也无法在 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 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 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 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 跟,进而获得更大的 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 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 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 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 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 大而 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 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 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 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 小批量、多样化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 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 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 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 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 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 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 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 看,由 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 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 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 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 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 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 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四) 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向着大 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 分散化方向发展。 产品的小型化、 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凡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 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 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治理 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 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 在微型电脑、信 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 其次, 当出

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初探

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初探 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活力的源泉。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沿袭传统经济体制与卖方市场条件下的经营模式, 陷入逆境而不能自拔。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将我国中小企业所普遍实行的多品种、小批量经营模式改变为少品种、专业化集中化的经营战略模式, 通过培植拳头产品和优势品种, 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能力, 是我国中小型企业专门是许多国有中小企业的有效选择。 关键词: 治理模式治理方法治理现状治理创新

目录 一、中小企业治理模式--------------------------------------1 (一)企业的进展是一个不断变革超越的过程------------------1 (二)目标治理是企业的进展框架----------------------------1 二、中小企业的治理方法------------------------------------1 三、传统中小企业的治理现状--------------------------------3 (一)传统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点--------------------------3 (二)两权合一形成的缘故----------------------------------4 四、中小企业的治理创新 -----------------------------------4 (一)治理创新的具体分类----------------------------------4 (二)正确治理模式如何评定--------------------------------5 参考文献--------------------------------------------------6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4743589.html,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廖云清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无暇顾 及,忽视战略管理的意义,缺乏技能和对外保守秘密等一系列原因,目前中小企业的战略发展却呈现出战略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思维带有局限性,战略规划能力不足和管理不规范,缺乏战略管理基础,战略执行能力不足等现状,针对目前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升企业家战略管理能力,培育有助于战略管理成功的机制,培育符合企业战略要求的企业文化等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在企业总数中已经超过80%以上,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它在提高经济 效率,就业率和创造就业机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行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然而,据全国咨询行业协会调查统计,我国90%的中小企业没有制定战略规划,没有较系统的行业预计发展前景、发展方向分析,这种现象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速度没有保障,发展目标也不明确。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总体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目前,在企業界一个普遍的错误认识,就是战略管理是针对大型企业的。大多数关于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都是以大型企业为背景的,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多数中小企业在没有制定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盲目发展;或者制定一些可操作性不强的战略,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将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及问题归纳如下: 1,战略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思维带有局限性,战略规划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自身战略管理的意义,仍然认为战略管理是大企业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诞生,往往是发现了市场空缺,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短时间内创办起来的。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充满了偶然性,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规划,造成企业没有长远的眼光,不能正确分析市场形势,看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变化,这样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生存的根本。

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一、管理方法 1.充分了解员工。每个人对自己都是如此简单,而对他人却是如此复杂。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认识到每一个员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管理者,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人际关系上他都将会是个一流的管理者。了解员工,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阶段的程度区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员工的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以及背景、兴趣、专长等。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第二阶段:当手下员工遇到困难,你能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能恰如其分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这就表明你对员工的认识更进一步。第三阶段: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自己的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总之,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要相互了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和默契,这一点对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2.聆听员工的心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这种倾向有助于果断、迅速的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会使管理人员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意见,导致决策失误。在企业的管理中,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除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耐心的得去听取他的心声,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才能有助于你的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待犯错误的人员,也应当采取聆听的办法,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只有了解个别情况后,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妥善处理。 3.管理方法经常创新。管理员工就象开汽车,司机在开车时需小心的看着指示器和路面,路面有新的变化,指示器的指针有变化,他就应转动方向盘,防止翻车撞人。管理员工也是如此,管理人员要让其员工在制定的轨道上运行,就要仔细观察、经常调整,以防止其出现偏误。在稳定的大企业中,管理者要多注意员工的各种变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内灵活的运用各种技巧管理下属。而对于活跃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的责任更加繁重。他们不仅不能墨守成规的管理下属,也不能用哭定的模式去涉及企业的蓝图。管理者要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处理员工管理中的新情况,就必须要有超越陈规的一年和能力。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经营思想日渐保守,公司业绩步步下滑,最后滑到了亏损的边缘。艾柯卡出任克莱斯勒总裁后,积极开拓创新,激发了员工的干劲,不到两年,终于使濒临波产的公司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 4.德才兼备,量才使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在能力、性格、态度、知识、修养等方面各有长处和短处,用人的关键是适用性。为此,作为管理者在用人时,先要了解每个人的特点,是个员工十个样,有的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的谨慎小心;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却喜欢独资埋头在统计资料里默默工作。在许多企业的人事考核表上,都有一些关于处理事务的正确性、速度等评估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与分析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4-11-12T11:35:40.123Z 来源:《教育学》2014年8月总第69期供稿作者:唐振林曹阜孝[导读]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属于主要的力量,在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唐振林曹阜孝云南省昭通学院657000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到企业总数的99%,这一数字说明了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例如融资困难、管理粗放等。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一、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境 1.融资渠道难。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属于主要的力量,在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着眼于资金融资渠道,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始终是目前急需克服的障碍,融资难问题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利润空间低。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占大多数,但是正因为中小企业的数量非常多,同一行业中的竞争压力非常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就要在经营与管理中加大成本,这是实现盈利的必然途径,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空间就非常低了。 3.结构优化难。结构化很多中小企业寻求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结构化创新要求企业将原有的结构打破,对原有的结构目标进行变革,同时对企业中程艳的责、权、利关系进行重新安排,这些工作的进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充分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企业的最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与自身实际情况现结合对结构形式进行选择。 4.生产更新慢。因为受到企业规模的限制,加上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本来就有限,很难抽出相应的资金投入到生产技术的创新上,这样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生产更新速度慢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制约很多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性问题。 二、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动力。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小,没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持,所以一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战略规划把握住。要知道管理创新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在管理过程中重视变化、反应及创新,依靠信息共享机制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2.管理创新是应对危机的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积极地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进行解决,更好地迎接市场抛过来的一个又一个挑战。 3.管理创新是结构优化的选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结构优化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既然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就应该正视这种变化,通过管理创新迎接结构优化带来的挑战,通过结构优化促进管理创新的实现。 4.管理创新是适应竞争的方式。自从我国进入WTO之后,中小企业深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压力,市场更大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通过产品技术创新与管理手段创新这两个“创新”,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促进企业在市场浪潮中的顺利发展。 三、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 1.提升管理观念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在企业发展过程起到了导航灯的作用。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得到生存和发展,管理观念的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只有管理观念得到了创新,才能对企业生存发展进行推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投资策略进行积极的调整,凭借高质量占领市场。 2.加强产品技术创新。中小型企业应该与自身产品特点相结合,将主要物力、人力投入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只有产品得到了不断的更新,才能使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开拓。 3.推进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就是对制度进行创造性的安排。着眼于经济学角度,管理制度创新目的在于通过新的制度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从实质上来说管理制度就是对利益格局进行的一种调整。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中运营、管理等行为的一种规范,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制度与组织制度等。中小企业最关心产权的问题,如果企业中没有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做到管理制度的创新。 4.推进管理战略创新。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对战略规划进行把握,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进行积极的战略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相协调,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的管理战略必须从消极的市场专项积极的创新,推动科学管理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四、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需注意的问题 1.短期创新与长远创新要适应。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短期创新忽视长期创新,应该二者同时抓,短期创新与长期创新相适应,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 2.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企业集中力量搞创新,但是又不能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应该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在管理过程中将创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区别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不是等同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创造出了令人满意的产品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备要素。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论文题目: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 中小企业素有“最活跃的经济细胞”的说法,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分布且数目众多,其规模虽然较小,但却具有机制灵活的特性。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来看,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缺乏一个具有战略性的管理,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市场上显得举步维艰。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首先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方向,然后再对于战略管理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于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长久的发展,提高自身战略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战略管理;中小企业;规划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I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以及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3) 2相关理论综述 (4) 2.1中小企业的界定 (4) 2.2战略管理的概念 (4) 2.3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5) 3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6) 3.1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6) 3.1.1企业战略 (6) 3.1.2组织结构 (6) 3.1.3财务 (6) 3.1.4人力资源 (7) 3.1.5信息化程度 (7) 3.2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7) 3.2.1缺乏正确的企业战略管理观念 (7) 3.2.2战略规划制定比较随意 (8) 3.2.3战略管理流于形式 (8) 3.2.4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8) 4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完善建议 (9) 4.1加强对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正确认识 (9) 4.2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战略分析 (9) 4.3灵活进行战略规划调整 (9) 4.4提高战略定位的准确性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附件: (13) 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13)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3) I I

《小企业管理期中试卷》标准答案

《小企业管理期中试卷》答案

————————————————————————————————作者:————————————————————————————————日期: 2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芜湖分校2014《小企业管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班级:得分: 一、不定项选择(30分) 1.根据产业分工理论,下列适合小企业发展的行业有( ABD )。 A服务性产业 B手工制品业 C大型机械制造业 D原料来源分散的行业 2.下列属于创新活动的是(ABCD )。 A生产新产品 B使用新技术 C开辟新市场 D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3.交易费用包括( ABCD )。 A谈判成本 B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 C监督管理成本 D信息成本 4.按照管理职能划分,小企业的管理工作内容包括( ABCD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5.企业分析创业机会的第一步是( D )。 A资料分析 B组建管理团队 C获取风险投资 D市场调研 6.下列属于创业风险来源的是( ABCD )。 A管理风险 B市场风险 C技术风险 D资金风险 7.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 ABCD )。 A创新能力 B专业知识 C知识背景 D心理承受能力 8.小张拥有一项新技术的专利权,他适宜采用( B )的形式创业。 A购买一家现存企业 B创建一家新企业 C购买特许经营权 D加盟连锁店 9.创业团队可分为( BC )。 A自发性创业团队 B群体性创业团队 C有核心主导的创业团队 D互补性创业团队 10.小企业法定组织形式有( ABD )。 A合伙企业 B公司制企业 C集体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二、简答题(共23分) 1.如何保持创业团队的稳定?(11分) (1)创业团队一定要有碰撞后形成的一致的创业思路,成员要有共同的目标远景,认同团队将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准则. (2)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确定一个清晰的利润分配方案.把最基本的责权利界定清楚,尤其是股权,期权和分红权等(3)要保证团队成员间通畅的沟通渠道,进行持续不断地沟通.团队开始工作时要沟通,遇到问题也要沟通,解决问题时也要沟通,有矛盾时更要沟通 2.和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有哪些独特之处?(12分) 1) 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面广。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企业。小型企业的经营范围很广,除了技术、资本密集度极高和国家专控的特殊行业外,几乎所有的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都有小型企业的经营活动。2) 体制灵活,组织精干。小型企业大都采取个人独资或合伙式组织形式,决策过程简单,同时,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经营手段灵活,应变能力强。3) 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小型企业缺乏有效的、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经营也不

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失败率较高,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而这一切都需强化财务管理。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 一是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二是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仓促上马。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行信贷,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许多企业所投资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项目由于资金困难而夭折,或“割肉”卖出或成为永久性“在建工程”,不仅企业自己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将一些银行拖入泥潭。 (二)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投资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偏低,在融资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为此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素质,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加上目前不良贷款比重较高,收贷难度大,而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不良经营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为降低贷款风险,金融机构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其次,中小企业没有民间融资渠道,在民间投资较多的地区大多数是采取民间集资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完全靠个人信用和高利息,融资成本很高,风险相对来说要大得多。由此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相对较弱,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四)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这就使得企业在决策和经营管理方面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缺乏一套比较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控制方法。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

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一)

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一) 摘要: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以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著名学者芮明杰对管理创新的定义,提出了5点管理创新举措。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在管理思想方面,由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是技术人员出身,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训练,因而不太精通经营管理之道;加上这类企业受规模和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几乎不能外聘到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人,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很容易陷入困境。 2.在管理制度方面,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受产权不清和制度不健全之苦。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主要靠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曾经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安全感和获得公平的经营环境和优惠的政策而纷纷挂靠国有或集体单位,造成产权不清并进而导致责权不明和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此外,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会、分配、劳动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管理很不规范,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常处于混乱状态。 3.在管理方式方法方面,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泰勒式”、“军队式”等管理方法。这类方法在企业成长的初期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它们具有的先天性缺陷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成为发展的桎梏。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我国著名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管理创新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基于这一观点,再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管理创新。 1.走依靠技术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手段和方式。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资金短缺、技术实力不足、风险防范能力弱、缺乏创新动力机制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1)关于资金短缺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依靠自有资金滚动积累来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二是善于利用外部资金,具体办法有:争取科技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申请国债贴息的政策优惠;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给予高新项目的低息贷款;出售产权再租赁融资;吸纳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争取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筹资等。(2)关于技术实力不足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利用好并留住现有人才和招揽新的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具有原创性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财力允许并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进而消化吸收、改进提高,实行改进型创新;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与其他企业的联合攻关及加大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合作来提高自身技术实力。(3)关于技术创新的风险防范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技术实力、搞好信息收集和创新项目的事前调研论证工作等途径来规避和降低风险。(4)对于主要因产权问题造成的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这一难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借鉴四通、联想等企业解决产权问题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在时机成熟时果断地加以改革;同时,那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等手段来激发创新人员的创新激情。 2.推动企业内部成员学习,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知识尤其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