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故事(60)

《论语》中的故事(60)
《论语》中的故事(60)

《论语》中的故事(60)

第十三章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说:觚不是觚,觚啊!觚啊!

觚是一种酒器,关于觚有两种比较经典的讲法。一种讲法是,觚腹部呈四条棱角状,足部也呈四条棱角状,但是以当时的工艺要做出如此棱角的器具比较难,所以有些觚做得就不够棱角,孔子见了故有此叹。另外一种讲法是,觚虽是酒器,对于容量却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这是古人为了防止滥淫采取的一种措施,酒器的容量定了,每次宴会喝酒的次数定了,那么最多能喝多少酒也就确定了,但是有人为了贪图多喝一点酒,就在酒具上做手脚,所以孔子看到了一种远比标准觚的容量大得多的觚,因此感叹。

如果说要从两种经典的答案中选一种的话,我选后一种。

从现在的一些记载来看,孔子不是一个死板的人,对于因为生产工艺达不到而发生感叹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古人对于一些浪费人力物力的生产也不看重,所以我们看古书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反对用精加工的器具,包括一些镂空的东西。从工艺上讲,那些玩意儿特别精

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但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能享用那些的只有少数贵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搞那些,不如搞些简单合用的,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也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量。

古人主张政在节财,节的不是正当的公共开支,而是贵族自己的开销,要注意节制。这种观点并非我的杜撰,而是当时许多执政者的一种共识,古书里随处可见,例子就不举了。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孔子对于人们喝酒的一个日常器具,不会因为它的形状改变而去感叹,就像他对人们戴的一种帽子的态度,能节省点就节省点。

除此之外,宴饮无论古今都是一桩非常快乐的事情,特别对于贵族们来讲,经济条件又好,完全有能力享受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过度地放纵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恶果也是明显的,安逸的生活会失去人的斗志,享受与事业往往是相冲突的,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一样,这是人性。古人对此非常警惕。为了保证执政者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又不放弃自己的社会职责,就必须适度限制人们的这种欲望,将它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

酒器的定量在客观上就起了这样一个作用。所以当孔子看到这种变相奢靡的酒杯的时候,不能不有所感叹,他感叹的正是礼乐文化的渐趋堕落。

在觚不觚这件事情上,我们还可以领略一下有关智者与仁者的概念。

把觚略微改造一下,从表面上看,喝酒的时候既不破坏制度,又

能过足了瘾,可以让人们充分体会什么是智者乐。但这种乐是在牺牲制度的基础上的,如果这么个搞法,还要制度干什么?人们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与制度作对上,那么,国家也就快完了。

今天也是一样,在早的时候,接待有四菜一汤的标准限制,结果聪明的人们把几个菜码到一个大盘里,既提高了接待规格,又突破了制度限制,接待者和被接待者都笑了。现在年公款接待费用已经超过3000亿,平均每个中国人分摊二百余元。这就是智者们的作用啊。

不过,从历史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智者。

陈完是陈国的公子,因为陈国内乱流亡到了齐国,他是齐国田氏的先祖,而田氏是齐国最后的主人。

刚到齐国的陈完深受齐桓公的信任,有一次齐桓公去陈完家喝酒,喝到了晚上还没尽兴,齐桓公要求挑灯夜喝,结果陈完不干,他说:你来我家喝酒,我只卜昼,未卜夜,所以不敢留下你赶夜场。古人大事小事喜欢占卜,陈完这番话从表面上是这样的:我只占卜了白天喝酒的事情,没有占卜晚上喝酒咋样,万一有个什么事情,就不好交代了。其实是一种婉拒,告诉齐桓公对不起了,想晚上喝酒是没门儿了,因为它违反了制度;;违反制度的事情当然不必占卜了。

同样是智,陈完的智与改造觚的智就完全不同,同样是生活在礼乐文化下的人们,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智者不比仁,仁者不必智,但做人最高的境界却是智仁合一。

类似齐桓公和陈完的故事,在历史记载中还有不少,甚至有些连情节都很类似,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古人在写历史的时候出现了抄袭

门,而是当时许多人都这么做。从齐桓公和陈完的故事到觚不觚,反映出的是礼崩乐坏一种挣扎的过程。觚不觚之叹,反映出的是孔子针对这种现实的一种惋惜与无奈。

第十四章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1)

宰我向孔子请教:一个仁者,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井里面也有一个仁者的话,他会去井里跟随着他吗?

孔子说: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君子回去的,但是不会跟着跳到井里去的;君子可能被欺骗,但是不会被愚弄。

这是非常可乐的一章。宰我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人,经常会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来。许多老师可能会反感宰我这种学生,但是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看不出这点,他既没有生气,也没有不答,而是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宰我的这种问题有一点向哲学靠拢的意思,我们还记得到了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喜欢思辨的哲学家,喜欢谈论一些白马非马一类的问题,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帮人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或

者卖弄聪明。

至于他们是不是没事找事,卖弄聪明我不知道,但是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有类似问题的讨论。

在人们认识世界的历程中,名与实的问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完全无法回避,从表面上看,这种讨论毫无实际意义,其实不然,这是一种纯理论式的思辨,它对人们认识社会的作用,就像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一样。

当法拉第发现通电线圈可以围绕磁铁转动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这可以用来做什么。

一些纯理论的探索就是人们试图探寻海岸的一种过程。在探寻的过程中,会有许多谬误,但正是这些谬误将我们指引到正确的方向上去。

水之涯在无水处。

2)

现在说说与本章有关的一些事情。

孔子曾经宣扬“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为美”、“君子就有道而正焉”等之类的观点,意思就是说,君子应当跟有德行的人在一起,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宰我提的这个问题,就是针对孔子上述观点的。他跟老师做了一个假设:假设有一位仁者待在井里,你是跟着他一起待在井里呢,还是不跟呢?

这是一个非常为难的问题,如果跟着仁者一起住在井里,这无疑

是连傻子都觉得有些怪里怪气的事情,这样孔子原来的观点就遇到了障碍:行不通。如果不跟呢,又违背了孔子原来的思想。宰我的这个问题有点悖论的意思,试图把老师逼向绝境。

对于宰我的这个问题,孔子是这么看的:君子听说井里有一位仁者,一定回去看看究竟的,但是不会跳到井里去。

因为一个仁者无论如何是不会住到井里去的,仁者不是隐士,咋会住到这种奇怪的地方中去?就算是隐士也只有住在深山荒野一类人迹罕见的去处,也不会把一口井当做自己的家,以井为家的那是井龙王。

在回答完宰我的问题之后,孔子又给他解释一下了君子为什么不会跟着下井的原因:君子又不是傻子,人们可以欺骗他,但是无法愚弄他。

所谓欺骗是用合情合理的谎言去哄骗对方,而如果用违背常识的故事去欺骗对方的时候则是愚弄。比如有人对你说在超市看见父亲了,这可能是在骗你,逗你玩,但他如果很认真地告诉你,看见你的父亲骑着一条龙在天上飞,这就是愚弄(前提是他不是神经病)。

3)

关于这一章,杨伯峻先生是这样翻译的: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啦。’他是不是会跟着下去呢?”孔子道:“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

杨先生的翻译中有几个不是很好理解的地方:

1、仁人掉井里也不是啥了不起的事情,救上来就是了,宰我干嘛要问这么一个蠢问题?就算掉进去的不是仁者,是一个普通人,也该马上去捞上来,这怎么能成为一个问题?所以把“井有人焉”理解为井里掉进去一位仁人,这也太小看孔子师徒了,他们都是学问等身的高人,不是小孩子。

2、假设宰我说的是仁人掉井里是真的。既然井里掉进去一位仁人,那就赶快想办法去捞上来就是,仁人又不是神仙,掉在井里也是完全可能的,孔子干吗说“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以陷害他”?

对此,可能杨先生自己也觉得不怎么好解释,所以在注释里他特别对于“逝”这个字做了考证,因为逝的意思就是去了不再回来。

而把“陷”理解为陷害就太现代一点了,因为陷还有陷入的意思。再说谁会用这么愚蠢的一个问题来陷害人呢?

所以,孔子那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会去看看的,但是怎么会跟着进入到井里呢?

3、杨先生将“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看做了并列关系,“可欺也,不可罔也”非常好理解,但为什么君子可以让他远远走开,却不能陷害他?让他远远走开和陷害他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从宰我的设问里,我们怎么能看到里面有能让君子远远走开的因素存在?

如果只满足于翻译,这样去搞当然没有问题,但是翻译出来的意思却完全不合情理,不但不合情理,而且还味同嚼腊,毫无意义可言。

4)

钱穆先生的解读与翻译如下:本章问答,皆设喻。身在井上,乃可救井中之人。身入井

中,则自陷,不复能救人。世有愚忠愚孝,然不闻有愚仁。盖忠孝有时仅凭一心,心可以愚。仁则本于心而成德,德无愚。故曰:‚仁者必有知,知者不必有仁此见仁德之高。

或说:宰我此章之问,或虑孔子罹于祸而微讽之。如子欲赴佛肸、公山弗扰之召,子路不悦。宰我在言语之科,故遇此等事,不直谏而婉辞以讽。

翻译:

宰我问道:‚有人告诉仁者井中有人,会跟着入井吗?‛先生说:‚为何会这样呢?可诱骗仁者去看,但不能陷害他入井。他可被骗,但不会因骗而糊涂。

仁者如果能被这样愚蠢的问题诱骗,那还是仁者吗?

5)

南怀瑾先生的诠释:

宰我就是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的台柱学生,我认为他是身体不太好,而聪明有余,德性不大够的一个人。他有一天和孔子半抬杠,也可以说是在怀疑一个问题。他问孔子说,你天天教我们要学仁,作人做事要讲道德仁义。假使有一个人,去骗一个有仁义修养的人说,水井里有仁义。难道为了修养仁,就听他的话往井里跳?宰予这个话问得没有错,并不调皮,很实在的。他的意思是,老师你天天教我们

讲仁义道德,现在世界那么坏,坏人那么多,有人来骗我们井里有道德,道德又值几毛钱一斤?要不要跳下去呢?和我们现在问:“这个社会这样坏,仁义有什么用?”是一样的。

孔子听了以后,终于笑了。他说你怎么这样想呢?一个作学问成为君子的人,并不是一个笨蛋,必须要晓得应变。孔子力赞《周易》,而《周易》的道理,便有“适变”、“随时”这两个要点。要懂得时代,适合于时代。但自己要站在中间,顺应这个变,有中心主张、中心思想。他在这里说一个君子之人“可逝也”,可以放弃自己的终身,但“不可陷也”,绝不受人家的包围、困扰,落入陷阱之中。比如说抛弃了一切,甚至抛弃了这个社会环境,抛弃了一生的功名富贵,绝不受困扰。如果说没办法,受了环境的困扰,陷进去了,在无可奈何下而拿了功名富贵,然后自说清高,那对不住,这是没有骨气,不是君子。有骨气的作法是自我牺牲,不受困扰。“可欺也,不可罔也。”当面来欺骗可以,愿意接受这个欺骗,这是仁慈。但如果糊涂、将就,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不可以的。所以孔子是说,你问的哪有这个道理?归纳起来的意思,人一定要仁义道德。这是孔子所标榜的,也就是他的学问中心,要有中心思想,中心路线。如果这个中心思想行不通,只要认为对了,乃至于被时代遗弃了都可以,可是如果被现实所陷没了,那是不应该的。

6)

朱熹的诠释:

刘聘君曰,“有仁之仁当作人”,今从之。从,谓随之于井而救之

也。宰我信道不笃,而忧为仁之陷害,故有此问。逝,谓使之往救。陷,谓陷之于井。欺,谓诳之以理之所有。罔,谓昧之以理之所无。盖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从之于井,则不复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仁者虽切于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应如此之愚也。

朱熹的意思是宰我担心去探望的仁者太傻,直接跳井里救人,因此有些担忧,才请教孔子。孔子告诉他,人只有在井上才能救人,一起跳井里就没法救人了,这是非常简单的常识,谁都知道,所以尽管仁者大公无私,也不会干到跳井里去救人这种傻事,请务必不要担心。

在朱熹眼里,“可欺也,不可罔也”是孔子宽慰宰我的话,让他放心,君子是不会被愚弄的。他还相当有把握地断言,宰我之所以有这种担忧,都是信道不笃的缘故,颇有点信则灵的意思。

看来在朱熹先生的心目中,孔子开的应当是幼儿园,宰我等人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第十五章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文,指文献典章,可以笼统地理解为礼乐文化,礼是指礼乐制度下的各种规范。

先生说:君子广博地研究各种文献典章,以礼法来要求自己,也就可以做到守礼中正了。

有人理解为离经叛道,本来没什么错,经、道都可以指礼乐社会的一些规范。不过,离经叛道现在主要是针对道德而言,在含义上已经

畔,同叛,指做事不出格,也就是可以做到克己复礼的意思,从这段话的意思来看,孔子当时似乎在与人们谈论如何才能做到守礼,所以讲了两个办法出来。

有人将畔理解为离经叛道,本来没有什么错,但这个词现在含义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指道德方面,而孔子所说“弗畔”的含义要广泛得多。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章,南子是卫灵公的老婆,年轻漂亮妖冶风骚,作风不怎么好,孔子在外游荡了这么多年,年纪虽然大,但是身体一直非常好,而且名满天下,非常容易获得女人的垂青,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单独见面,很难说能发生什么。孔子见完南子,回来之后,子路非常地不高兴。老先生就对天发誓:我如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就让我天打五雷轰。

予所否者是一种假设的语气,是我如果做了跟平时主张相背离的事情一类的意思。

在理解本章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把“子路不说(悦)”解释成子路不高兴了,甩脸子给孔子看。像子路那种直性子人,能说出啥来估

计胡乱猜疑都能猜个差不多,之所以不写出来,是为了给先生留面子。

孔子也不会因为弟子脸色难看就出来瞎解释,他又不是神仙,如果子路啥也不说,咋知道子路为啥不高兴?就算知道子路为啥不高兴,这么唐突地赌咒发誓,不是越抹越黑吗?孔子又不是傻子。

南子是卫灵公的老婆,人长得相当地漂亮,作风也比较地轻佻,从他让卫灵公招宋朝的故事里就可以知道了。

可能有人会怀疑,就算卫灵公宠爱她,咋会招宋朝来给自己戴绿帽子?莫非这卫灵公有特殊癖好?

在春秋和它之前的那段时期,人们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开放的,所以礼乐制度才在男女问题上制定了严格的措施,这当然有些防卫过当的意思,正因为如此才更可以理解,矫枉过正本来就是人类经常犯的通病,饥饿的人容易吃撑着。

虽然有了严格的措施,但从有措施到人们从观念上接受到落实在行动上,成为一种准则,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因此春秋时期有很多人对这些规则不以为然,他们当然不会傻到出来声明这些规则不合理,应该废除,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表示了对这些规范的不认可。

所以春秋事情乱伦的事情非常多,至于犯点作风问题就更是正常不过了。

而郑国和卫国在当时又是特别开放的两个国家,那个年代靡靡之音的发源地。靡靡之音不是像现在一样单纯地指那些缠绵哀怨让人消沉颓废的歌曲,而是连乐带舞,乐荡魂,舞香艳,非常动人心魄,

论语背后的故事

那些论语背后的故事 ——《流浪的君子》序言 初三(6)张依依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孔子的认识是单纯而浅薄的。我只知道他是个出色的老师,身边有着一群对他恭敬又出色的学生。而他“周游列国”的做法,我认为就是一场漫长、愉悦的旅行,所到之处,是备受礼遇、风光无限的。至于论语里的内容,我只觉得那是一些有哲理的句子。然而,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事实与我所想的大相径庭。 本书主要讲述了周游列国时的孔子,用书中的话概括说“那是一趟集悲切、焦虑、困顿、危殆、时不与我的心情与遭遇于一身的漫长旅程”,旅途中的孔子处处碰壁,因为不合时宜,他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孔子生命中最后的20年,充满了无可派遣的悲剧意味,这当然不是他想要的结局,但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图像。 在堕三都事件失败后,55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带着弟子们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涯。“庶、富、教”的施政三部曲是孔子出发时怀抱着的期待。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篇)但是,旅途并非他想象得那么顺利,于是便有了“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篇)和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篇)坚定而无惧的演说。——六十岁以前的孔子,始终顽固地不向命运低头,也始终坚定地寻找现实中的政治出口,遭逢任何困厄,他总是相信“天未丧斯文”。但看到各国的君子那么不尽人意时,孔子是那般无奈,如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的好色和他对孔子所讲的礼乐制度不感兴趣是孔子离开卫国的原因。时光飞逝,孔子一行人却仍在旷野奔波磨难,“行道”之路是那么艰难,终于,他意识到了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篇)在行道的穷途末路,这位老人,在现实世界津渡难寻,只好诉诸于“另一个世界”。然而,天真的子路信了并准备随夫子成行,所以孔子的解释“无所取材”说破了“海”的虚构性,没有打造另一个世界的原料呀。后来,鲁昭公卒,临终时知道了“孔子的好”有意召回,可是手下却只召回了孔子的学生。就这样,孔子的先进弟子走入了政坛,反鲁后的孔子与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多,矛盾日益深化。这就是“非不说子之道的”由来吧。对于说出这样话的冉有,孔子倍感失望认为这是堕落,但是我觉得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是在实践中行道,只不过形式手段不合乎所谓“情理”,心未改。“道”在人间,是以转

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经典句子大全

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经典句子大全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论语故事

唐朝时, 唐太宗一次拿出收藏的弓,问一位匠人弓做得怎么样。弓匠说:“陛下的这些弓木心不正,脉理歪斜,射出的箭走不直,啊!”唐太宗是个善于自省的开明君主,他受到启发:自己用过的弓尚不了解,何况天下事情这么多,更需要有人提醒了。从此,他让京城里的官员轮流到宫中值夜班, 以便向他们询问百姓疾苦和地方上发生的事,同时听取臣下的进谏,以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由于唐太宗严于律己,善于纳谏,使得当时的大多数官员都为政清廉,办事认真,从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 千里拜师 李固是东汉的大臣,曾上疏直陈外戚、宦官专权之弊,并官至太尉。李固从小勤奋好学,十四岁时就已名满京城。但李固并不满足自己的成绩,主动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孤身一人踏上了求学之路。他听说千里之外的山村里住着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先生,于是就风餐露宿,一路走一路打听,找到了那位先生的住处。可是,老先生拒不收徒,请他另寻高人。李固没有气馁,在老先生门前等了二十五天。他的真诚打动了老先生,被破例收为学生。在老先生的悉心教导下,李固学问大长,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孔子论人生 孔子一生勤奋好学,晚年的这段话述说了自己生命成长与精神境界提升的漫长历程。孔子十五岁立志求学,这是人生开始的重要基础;青年时期做过管理仓库和生管畜牧的小官,得到锻炼;三十岁左右开始聚徒讲学,声名遐迩;四十岁时,对诸多问题不再感到疑感不解;五十岁时,懂得自然规律;六十岁时,对事物了然于胸;七十岁时,能够随心所欲,却不会出现超越规矩的行为。纵观孔子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其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这需要不断地历练和时时处处地努力。

阎若璩是清代经学家,从小就热爱学习,每天放学后同学们都背着书包回家了,他则一个人留在学堂里读书,为了把文章背熟他还经常想出一些办法来要求自己.阎若璩不仅热爱学卫,而且还勤于思考。十五岁那年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晚上家里人都睡觉了,阎若璩还在看书。看着看着,有个问题难住了他,于是他边看边想,一直到后半夜才找出答案。阎若璩欣喜若狂,这时才发觉自己已冻得手脚发僵了。由于常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读书和勤于思考,阎若璩最终成为很有成就的经学家。 实事求是 西汉时,汉景帝的儿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虽身居高位,却没有一点儿浮夸的习气。他虚心好学,从民间搜集了许多先秦旧书,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并脚踏实地地从事研究工作.刘德搜求古籍不惜重金。藏书之多与朝廷不相上下;他还礼贤下士,筑君子馆以待天下士人,当时的儒士多聚在他的门下。有一次,刘德到长安看望哥哥刘彻(即汉武帝),同汉武帝和学官们谈论起古代学术的诸多问题。由于治学严谨,刘德受到汉武帝及学官们的一致赞扬。后来,班固在编著《汉书,河间献王传》的时候,对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做了总结,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以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对刘德给予了很高评价。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被后世封为宗圣”曾子为人诚实,即使对孩子也同样讲信用。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儿子非要跟着去母亲嫌带儿子去集市不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无违”谓之“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

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第二层含义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希望孟懿子能遵从父亲的意志,学礼、懂礼,能在无违于礼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

论语(孝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当他父亲活着,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孝顺”这个词,孝和顺放在一起,为什么呢?这还要从古代孝的根源来看,而今天的孝顺和孔子那个时代是很不同的。 首先要说起西周的政治制度。当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时,他该怎样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国呢?于是他想到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诸侯再照样分封,并由嫡长子继承。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世卿世禄的制度。每个人各安其位,绝不僭越,也没有向上越级的想法,这叫做身份社会。西周有800年的统治,可见这个社会可以说是相当稳定。而保证身份社会稳定的两个重大因素,一个就是孝,另一个是礼。这都是孔子所极力推崇的。不僭越就要保证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这就是顺。在父亲生前绝对服从,在父亲死后不违背父志,便是孝,也就是这则论语的内容。可见西周春秋那个真正的封建社会,孝由一个伦理层面的问题叠加到了政治问题上。举个例子,春秋时卫国有个叫石厚的,协助卫桓公的弟弟州吁弑兄篡位,但在卫国不得人心,于是找到父亲石碏,石碏让他们去见周天子并从那里得到许可,但却在半路派两个人诛杀他们。一个人代表国家诛杀篡位的州吁,一个是他的家臣诛杀自己的儿子。可见父亲可以掌握生杀大权,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才是孝的真正目的。绝对服从是那个时代孝顺的含义。 今天,时代变了,最简短的概括就是从身份社会变为契约社会,不再有封建、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孝便不再具有政治意义。孝从原本的伦理变为政治因素最终又变为伦理,经历了一个转变,但还有一些观念保留了下来,比如我们今天讲孝顺,虽然已不是绝对服从,但本质上还是不要违背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亲手把我们养育,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孝的纽带。“百善孝为先”,我们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就是伦理道德中最高尚的爱。孔子的话说父母生前和死后都要孝顺,因为古人认为死生亦大矣。而今天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父母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这比当父母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再祭奠他们重要得多。父母用半辈子把我们养大,他们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所以从现在开始,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天,记得他们的生日,帮父母干点活,让他们少操老一代,就是我们最大的孝心了。让他们享享福吧,所谓孝顺,不过如此。 孝顺,这样一个因爱而生,因政而盛,最终因爱而流传的东西,还会因爱长久留存。孔夫子的至理名言,今天仍有它存在的重大意义。

论语中成语故事大全

论语中成语故事大全 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言论,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 1.为政方面 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如: (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一言兴邦)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2.教育方面 孔子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如: (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3 富而有礼(通用)

13 富而有礼 有一天,鲁国有个人说孔子的坏话,但对子贡的评价却很高,恰好被子贡听到了。子贡并没有因为自己受到夸赞而高兴,反而特别生气。他对那个人说:“如果说一个人的能力是一个房子的话,那么我的老师孔子,光围墙就得有十丈高,而且屋子豪华无比,普通人是没有办法穿过围墙看到里面的,所以有人不懂得他的好。而我的房子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很容易就被人看到了。”说孔子坏话的那个人听了这些话之后,不仅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也更加尊重子贡了。 子贡的一个好朋友对他说:“你对你的老师那么恭敬,但是他真的比你强吗?”子贡说:“我的老师是高不可及的,就像高空一样,不能顺着梯子爬上去,他老人家就像是日月一样光耀,我哪能比得上呢?” 子贡的这段话表示了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他用天比作老师,用天之高比作老师的德之高,用所有人都不能衡量的高度,来形容老师德行高度的不可比及。 子贡在外面非常维护孔子的名声,也是孔子晚年的依靠,给予老师各方面的照顾。可以说,对于当时丧子丧妻的孔子来说,子贡成为老师的唯一安慰,作为老师最亲的人陪伴与照顾老师。孔子去世后,他又为老师守丧六年,之后回到卫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我们知道,子贡是个有礼貌的人。但是,他也做过一件让他羞愧的事。 孔子的弟子原宪为孔子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在“草泽”之中隐居起来。原宪很穷,住在茅屋里,吃些粗茶淡饭。茅草屋狭小,蓬草门漏风,桑条作门轴,破瓮为窗户,上漏下湿之中,原宪尚能自得其乐弹琴唱歌。 有一天,已经当了卫国之相的子贡来见同学,高头大马,一身华贵,只可惜原宪贫民窟的窄巷过不去他的马车,只好下车步行,叩响柴门。原宪戴着裂口的帽子,穿着破跟的鞋,拄着藜杖应声开门,子贡一见原宪这个样子,非常惊讶,问道:“哎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论语故事》读后感

《论语故事》读后感 读《论语故事》有感 暑假 里,我读了《论语故事》这本书,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齐襄(xiāng)公失信致死》这篇故事,读后,让我深有感触,深受启发。 故事中,齐襄公说话做事很不靠谱儿,发布政令反复无常,对大臣和百姓不讲信用,齐国民众被他弄得不知所措。他的两个同父异母的 弟弟 公子纠和小白早早逃到外国避乱去了。有一年,齐襄公派大臣连称、管至父驻守葵丘,并答应他们一年后就会有人来替换。到了第二年,他们没有接到回家命令,向襄公打报告,襄公却对他们的要求置之不理。大臣们对言而无信的襄公十分恼恨,于是决定发动叛乱,派人去刺杀襄公。在宫中,无知等人与侍卫经过一番搏斗之后,终于将襄公杀死了。 齐襄公的失信不仅使国家遭受动荡,自己还丢了性命。你们看,失信的危害是多么大呀!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社

会上的一些失信的事情:三鹿奶粉违规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很多婴儿食用后双目失明、甚至早早夭折,最后是厂家倒闭,相关人员进了监狱;还有些企业从进口的“洋垃圾”中将受到严重污染的衣服经过简单处理后冒充“外贸尾单”在市 场进行销售,导致购买使用的消费者身体受到病菌感染,出现严重疾病住院……每当我从电视里,报纸上看到这些新闻,看到父母失去子女、患病无法医治病人的痛苦流泪的情景,我为他们感到悲伤难过,同时也非常气愤,气愤这些厂家的不道德,不诚信。如果厂家能够讲诚信的话,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我身边也有一些 同学 存在不讲诚信的地方:比如,我们都在队旗下宣誓过,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可是有些 同学 还是乱扔垃圾、横穿马路等等。同学们,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不从平时点滴做起养成讲诚信的好习惯,等我们长大了,怎么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还能做得成什么。就像大车没有安

论语中的孝道

论语中的孝道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3.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在中国古代伦理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们大加赞扬的。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是组成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天地君亲师,古老的祖训与名言,代代传承,直至今天。 古人怀着对天地对自然的敬仰,在今天,似乎已经被渐渐地忽视,由于人类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之心日盛,这些暂且抛开不提。君,今天看来,国,似乎更加切合实际。再往下,就是亲,此处的“亲”,自然指的就是双亲,是父母。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道?古老的时代,孝道是“父为子纲”的强权,孝也是“卧冰求鲤”的感人诗篇,孝道也还是杀子救母的荒诞,那么今天呢?今天的世界,需要怎么样的孝,才是真正契合时代的孝呢? 即使圣贤如孔子,在不同的人问及孝时,给的都是不同的答案,与其说是后人所解释的,孔圣人因材施教,倒不如说是,因为孝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初识世事的孩童,孝就是乖乖听话,不让父母生气; 对于开始读书的学子,孝就是好好读书,不让父母担心;

《论语小故事》读后感

《论语小故事》读后感一 每年暑假,妈妈都会给我补习很多课,比如说:数学、语文、英语。可是,今年暑假只给我报了个小灵童国学班,学的是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我开始以为没有什么用,可是学了之后,我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论语》这本书,是根据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来编写的。老师教书的方法也很特别,以盖笑脸让我们互相比较,在竞争中学习。老师并不强求我们背诵,只是让我们大声朗读,用多种形式去读,所以,我们心里没有压力,感觉很轻松。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许多内容就能熟读背诵了。在课堂上,老师常常会选出一些与我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句子,让我们独立思考,可以相互讨论,然后讲讲意思,最后老师进行点评、补充、总结。 我性格比较内向,在国学班学习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说我变得开朗多了。上课的时候,我们经常进行一分钟演讲,我感觉这对提升我们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演讲能力很有帮助。我上台也由非常紧张到比较自如,不再像以前那么胆怯了。下课的时候老师会带我们玩一些健身小游戏。 《论语》里好学的颜回,我最喜欢,因为“回也闻一以

知十,”就是说颜回能够举一反三。如果同学们都能做到这样,学习肯定会容易得多。这本书里的许多道理、方法,对以后的学习一定会有帮助,所以,我觉得学习《论语》非常好。 《论语小故事》读后感二 在这个假期里,老师又上我们背诵了《论语》这本书,再次走进论语,给我的感受有很多···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后人称他为“圣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圣人。 《论语》教会我如何学习,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又教会我如何做人: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如何行走呢?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儒家对“孝”的范畴概念入手,强调了《论语》中的“孝”包含了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醒现代人我们仍然应该重视孝道。同时,通过分析《论语》中对如何尽孝道的具体描述,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 关键词:孝《论语》孝治敬孝 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孝”是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之一。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把“孝”作为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格的重要因素。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名著《法的精神》里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 然而近代以来,我们的思想界对于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却采取了过度批判的态度。 诚然,在整个封建社会,孝文化都被极度地推崇,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控导和利用孝文化,使之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因此受封建主义污染是在所难免的。当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全面崩溃,新思想新文化大潮汹涌,人们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伦理道德观,孝文化被首先推出来似乎是必然不可避免的。但我们那种不加分析地把孝文化全看作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彻底否定的态度与结果,显然是有损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 不可否认,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其中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变化,但孝本身还是要肯定的。尤其当现在的报纸充斥着子女虐待父母,为遗产于父母兄弟对簿公堂,甚至有杀父轼母的行为,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读《论语》时重新认识“孝”的重要意

义。 在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中,“孝”起到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所谓的“孝”之所以可以成为“仁”的根本,是君子“立本生道“的基础,因为儒家所推崇的“孝”包涵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儒家“孝”的范畴包括人际关系网络有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 孝最初是专指“亲亲”。在原始社会,人类只知其母,“亲亲”即亲母亲而已,由母推母之母。随着个体婚姻制的出现,人类由知其母过渡到兼知其父,父亲随之也成为孝敬的对象。父与母都是孝意识的本源。由此演绎发展,出现两条脉络:一是父脉,一是母脉。父脉和母脉都是人的血缘关系,即为孝的血缘系统。血缘系统是孝的基础。 孝意识缘亲戚关系演延,主要也是两条线:一条是夫党与婆家的关系,另一条则是妻党和岳家的关系,也就是孝的亲戚系统。 缘政治关系演延,主要有三: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孝祖宗而爱祖国,这是政治系统。 缘一般的社会关系演延就更多头绪了,或以师为父而尊师,或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或因业务职务而顺上,或因同事同学而友长,等等。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2 祸起萧墙

2 祸起萧墙 这次评比第一名又是小强他们组。下课铃声一响,小明迫不及待地搂着小强说:“哥们!真羡慕你们,又是第一,传授一下秘籍呗!”小强轻轻地推开小明的手,白了他一眼说:“要想小组壮,团结是根棒!集体的强弱要看内部是否团结,‘祸起萧墙’要不得啊!”小明一脸茫然地问:“‘祸起萧墙’什么意思?” “哈哈……不明白吧,我来给你讲讲吧!” 孔子时期,鲁国的季孙氏三兄弟已将鲁国大权掌握在手里,虽然只是卿大夫,季家却准备去侵略颛臾这个小国家。此时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在季家做家臣。 冉有和季路来试探孔子的意向。俩人一起走进客厅,看见老师赶紧作揖问候,子路拱手问道:“老师,早饭吃过了吗?”孔子伸头看看院子里的阳光,又看看冉有,便闭上了双眼。冉有向前走了一小步,小声地说:“季家打算对颛臾用兵了。” 孔子微微睁开眼说:“冉求啊!恐怕你太过分了,要不得啊!颛臾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建立的,当时还封它为东蒙山之主,是社稷之臣,怎么可以出兵去讨伐呢?” 冉有看了看子路,说:“这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季先生要这样做,我跟子路也……”子路忙跟着说:“是啊!老师,我们……实在……实在是没这种想法。” 孔子坐直了身子,两眼盯着冉有说:“冉求啊!从前周任说过‘先衡量你的能力,再来决定你的职位,若你的能力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就该辞去。’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了,要摔倒了,都不去搀扶,那又何必要帮手呢?你认为季家错了,那你拼命诤谏了吗?” 孔子又看看了子路,对冉有说:“况且你的话的确错了。我来问你,老虎和凶猛的独角兽从笼子里逃出来吃人,乌龟壳和玉石在匣子里毁了。是谁的过错呢?你们是辅相,季家当然要那样做,而你们所受的教育是什么?结果还是做了,这是谁的错?” 子路被骂,藏到冉有的身后不敢让老师看到。冉有没办法了,只好直说了,“老师!话要说回来,颛臾这个国家,紧靠我们鲁国边境的费城,现在如果不把它拿过来,将来恐怕会成为鲁国后代子孙的大问题。现在乘他衰弱的时候,正好把它拿过来……” 孔子轻轻捋着胡子想:你小子被老师一骂,就被骂出真话来了吧。 等冉有说完,孔子语重心长地说:“冉求啊!我告诉你,一个君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明明心里想要这个东西,却装模作样说‘不要!不要!’然后又另外编一套理由,用很多好听的话,把它拿过来。” 子路慢慢探出身来,孔子看了看子路,接着说:“据我所知,不仅是一个国,乃至一家人家,不怕贫穷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中考语文论语中的成语故事16四海之内皆兄弟

16 四海之内皆兄弟 近年,在山东省东平县拍了一部全国闻名的电视剧《水浒传》,其中主题歌《兄弟无数》是这样的: 兄弟一二三四五 兄弟个十百千万 兄弟相逢三碗酒 兄弟论道两杯茶 兄弟投缘四海情 兄弟交心五车话 兄弟思念三更梦 兄弟怀旧半天霞 兄弟今生两家姓 兄弟来生一个妈 兄弟护国三军壮 兄弟安民万世夸 …… 歌曲的故事渊源来自中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一个朝代——宋朝。那么中国历史上关于兄弟投缘的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说到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与孔子的弟子司马牛的相关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说起。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司马牛不懂这话的意思,问道:“不忧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司马牛告辞孔子后,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他忧愁地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听了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司马牛有两兄——桓魋、桓巢,他们在宋国作乱,司马牛想劝阻也没有用,所以才有这样的感叹。于是子夏就劝他放开胸怀,不要为两个亲兄弟担心。即使没有兄弟,朋友就是兄

弟,朋友、同学们相处融洽,无异于亲的兄弟。但交朋友要敬而无失,孔子也曾说过“久而敬之”这句话,就是交朋友的大原则。朋友交得越久,越亲近了,就要越诚敬。相互间要保持一段恰当的距离,同时相处时要尽量避免过失,这样一来,到处都是好朋友、亲兄弟。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倒是都可以听听子夏的这一番话了。因为很可能他们当中有人会产生这种“司马牛之忧”。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句话一下子就使人想到水浒梁山泊,想到桃园三结义,令人顿生豪侠之气。这种兄弟不是血缘纽带,而是结义关系。不是“相煎何太急”的曹丕曹植,而是“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刘关张。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说:“快休说这话;你我丈夫行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清·方成培《雷峰塔·再访》说:“人生四海皆兄弟,蓬荜生辉不我违。” 这里的“四海之内皆兄弟”,都是本意。赛珍珠翻译的英文版的《水浒传》释义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释义: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亲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词性:中性,不含贬义。 近义词:四海皆兄弟 反义词:四海皆敌人 示例:啸聚山林、煮酒言欢,四海之内皆兄弟,大丈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文言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选自《论语?颜渊》)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中有成语故事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 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偃旗息鼓三国时期,刘备派老将黄忠率兵去袭击曹操的粮草大军,被曹操包围,赵云前去解围,被曹操追杀。赵云兵少势弱,他敞开营门,偃旗息鼓,只身站在营门口,曹操怕中计就撤退,被赵云的士兵伏击,赵云趁机追击,把曹军打得大败。 七步成诗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囫囵吞枣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取长补短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孟子·滕文公上》【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 处。 管中窥豹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典故】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 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出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庄子·齐物论》【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 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呕心沥血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他 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堪称他治学的写照,他母亲认为他是在吐心。【典故】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唐·韩愈《归彭城》诗【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00句孝名言

100句孝的格言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第一》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4.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一》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祀追念祖先,这样百姓的道德风尚就归于淳朴厚道了。”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6.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7.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告诉他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违背’”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活着,以礼事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 8.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9.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意思是: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1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1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第四》 意思是:孔子说:“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我与《论语》的故事

我与《论语》的故事 刚刚走进初中,我们接触到了《论语》这本好书,并且需要背出来,在背《论语》的时候,遇到过许多挫折,今天我就讲讲遇到过的挫折。 拿到《论语》,我就开始兴致勃勃的背了起来,没有看意思,虽然刚开始比较简单,背背很快,但是很多记不住,我就开始找原因,一开始没找到原因,妈妈告诉我,我因为没看意思,所以背不出来,要看意思,理解意思,背背就很轻松了,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提醒意思你就能背出来了,一开始我没在意妈妈说的办法,还是管自己没头没脑的背,到后来我开始采纳妈妈的意见,开始看意思背《论语》,到后来,有许多很长的句子,看过意思以后,再看句子,一起看,就可以很快被出来了。比如:“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十分的长,但要是看意思理解句子,是十分简单的,把每句的意思看一遍,在对照句子背,就轻而易举了,一点也不难,在《论语》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只要看意思,就能解决容易忘掉句子的坏毛病。 除了这种挫折,我还遇到字难读的的问题,我有个坏毛病,就是遇到不会读的字,就蒙这是什么字,而《论语》中的许多字是连大人都没见多的,所以我经常读错,妈妈为了改正我的坏毛病,就帮我买了本字典,不会的字必须查字典,要是读错了,或者没查字典,自己蒙,那就要批评我,为此,我养成了不会的字查字典的好习惯,从此,不管什么不会的字还是会的字忘记了,我都不会问爸爸妈妈,而是自己查字典。但还是有个别的字在字典上查不到。我背《论语》没想到还改掉了我的一个坏毛病。 我还遇到了会背而不会默写的情况,我每次背完而不会默写,不知道有些字该怎么写,默写的时候有事连会写的字都写错了,而古文的字和我们字的用法有些不一样,有时候我们两个字是一个读音,而在写的时候写成一个字,很容易搞混,我妈妈教我,默写的时候要一遍默写一遍想意思,这样就不会搞错了,我试了试妈妈的意见,真的不会搞混了,也默写的出来了,我十分高兴。 在我背《论语》中,还遇到了许多挫折,而我自己想办法,妈妈帮我想办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印证了荀子的一句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现在可以背《论语》和默写《论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