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ACB012-2010 汽车金属冲压件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DFACB012-2010 汽车金属冲压件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DFACB012-2010 汽车金属冲压件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

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基础 授课教案 教学计划说明: 本课程主要介绍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结合的公差和检测等。考虑到学生学过机械制图有一定的基础,况且本课程学时较少,内容较多故主要讲授了前三章内容。

课题:绪论 教学时数: 2 学时 授课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互换性的概念 明确本课程的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强调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内容: 绪论 一、互换性概述 1.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指机械工业中,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互换性的优势:使用和维修方面 加工和装配方面 设计方面 互换性包括:几何参数(如尺寸、形状等)的互换 机械性能(如硬度、强度等)的互换 2.几何量的误差、公差和测量 零件的几何量误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精度、计量器具精度、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及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加工后得到的几何参数会不可避免地偏离设计时的理想要求,而产生误差。 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尺寸误差 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 表面微观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 几何参数的公差——零件几何参数允许的变动量,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只有将零件的误差控制在相应的公差内,才能保证互换性的实现。二、本课程的任务 了解 ?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

?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的检测方法 ?普通螺纹公差的特点 熟悉或理解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常用计量器具的读数原理 ?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 ?螺纹标记的组成及其含义 掌握 ?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 ?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方法 作业布置: P1 一 教后感: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答案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间距很小(小于1mm)的微小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 何形状特征。 2.评定长度是指为了合理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表面的粗糙度特征,在测量和评定表面 粗糙度时所必需的一段最小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一般取5个取样长度)。3.测量或评价表面粗糙度时,规定评定长度的目的在于为了合理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表面的粗糙度特征。 4.表面粗糙度与高度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与间距和形状特性有关的参数是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 。 5.要求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算数平均偏差值不得大于12.5μm,则在图样上标注为 Ra12.5 。 6.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7.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计量器具的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8.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代替。 9.某次测量测得值是x=30.002.标准偏差σ=0.0002,置信概率取99.73%,测量结果是 x±3σ= 30.003±0.0006 。 10.尺寸公差标准(GB/T1800-1999)规定的公差等级有20 级,其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基本偏差为0 偏差,且偏差值为正公差值。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 h ,基本偏差为0 ,且偏差值为负公差值。 11.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12.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

成形冲压件的公差

成形冲压件的公差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成形冲压件的公差 1、曲长度L,拉深直径D和卷圆直径d(图2-5)的极限偏差按表2-5规定。图2-5 表2-5弯曲长度L、拉深直径D和卷圆直径d的极限偏差 2.弯曲平行度公差

弯曲平面A与B(图2-6)的平行度公差等于弯曲长度L的公差值。 平行度应以两平行要素中较长的要素作基础,若两者长度相同时,可任选一个作基准。 图2-6 3.弯曲角度(包括未注明的90o和等边多边形的角度)的极限偏差按表2-6规定,图2-7为90o压弯件的角度偏差ao。 图2-7 表2-6弯曲角度的极限偏差 4.带凸缘拉深件拉深深度H(图2-5)的极限偏差按表2-7规定. 表2-7 带凸缘拉深件拉深深度H的极限偏差 5.翻边高度h(图2-5)、加强筋、加强窝高度h1(图2-8)的极限偏差按表2-8规定。 图2-8 表2-8翻边、加强筋、加强窝高度h1的极限偏差 6.成形件圆弧半径r(图2-5、图2-8)的极限偏差按表2-9规定。

表2-9成形件圆弧半径r的极限偏差 mm 7.成形件材料变薄的最小厚度按如下公式计算: t最小=公称-△ 式中:t最小--------材料的最小厚度,mm; t公称--------材料的公称厚度,mm; △ -------------材料厚度下偏差的绝对值,mm。 8.成形件同轴度和对称度的公差 成形件同轴度和对称度的公差,等于构成同轴度和对称度诸要素中较大尺寸的公差值。 例:图2-9为一底部有一孔的带凸缘的筒形拉深件:当t=,D=22mm,精度等级为B时,根据表2-5查得D极限偏差为±,因此,工件孔d时D的同轴度公差为。 图2-9 三、件孔中心距、孔组距的公差 1、与同一零件联接的孔中心距及孔组间距a1(图2-10)的极限偏差按表2-10规定。 图2-10 表2-10与同一零件联接的孔中心距及孔组距的极限偏差 mm

光滑极限量规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 6.1 概 述 检验光滑工件尺寸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也可使用极限量规。通用测量器具可以有具体的指示值,能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尺寸,而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判断工件合格与否。因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工件在生产中的互换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之分,无论塞规和卡规都有通规和止规,且它们成对使用。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如图6.1所示。 卡规是轴用量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如图6.2所示。 图6.1 塞规检验孔 图6.2 环规检验轴

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 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用代号“T”和“Z”表示。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量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3)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是校对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制造公差和在使用中是否达到磨损极限。 6.2量规设计 6.2.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 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遵守包容要求时,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从检验角度出发,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它是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重要依据,阐述如下: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实际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轴,其实际尺寸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显而易见,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而实际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应遵循这一原则。 6.2.2量规公差带设计Array 1. 工作量规 1)量规制造公差 量规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得多,但量规 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误差,因而 对量规规定了制造公差。通规在检验零件 时,要经常通过被检验零件,其工作表面会 逐渐磨损以至报废。为了使通规有一个合理 的使用寿命,还必须留有适当的磨损量。因 此通规公差由制造公差(T)和磨损公差两 部分组成。 止规由于不经常通过零件,磨损极少, 所以只规定了制造公差。 量规设计时,以被检验零件的极限尺寸作为量规的基本尺寸。 图6.3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图6.3所示为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标准规定量规的公差带不得超越工件的公差带。 通规尺寸公差带的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称为公差带位置要素)体

我国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发展历史

我国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发展历史 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 1955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公差与配合”的部颁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OCT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 1959年:颁布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59~174 (简称“旧国标”)(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 1979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800~1804 —1979(简称“新国标”)取代GB159~174—1959. 1992~1996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公差与配合》改为《极限与配合》, 用《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一部分:词汇》(GB/T1800.1—1996)替代GB1800-1979中的《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替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1979)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 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 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 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1801—199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 寸的公差》 2009年11月1日实施: GB/T1800.1—2009《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 和配合的基础》 GB/T1800.2—2009《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 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T1801—2009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4249-2009 《公差原则》 GB/T16671-2009 《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 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1182-2008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 公差标准》 GB/T 1031-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 数及其数值》 GB/T 3177-2009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 3505-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 及表面结构参数》

光滑极限量规教程(塞规-检具)

第6章光滑极限量规 6.1概述 检验光滑工件尺寸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也可使用极限量规。通用测量器具可以有具体的指示值,能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尺寸,而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判断工件合格与否。因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工件在生产中的互换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之分,无论塞规和卡规都有通规和止规,且它们成对使用。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如图6.1所示。 卡规是轴用量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如图6.2所示。 图6.1塞规检验孔 图6.2环规检验轴

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 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用代号“T”和“Z”表示。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量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3)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是校对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制造公差和在使用中是否达到磨损极限。 6.2量规设计 6.2.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 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遵守包容要求时,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从检验角度出发,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它是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重要依据,阐述如下: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即对于孔,其实际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轴,其实际尺寸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显而易见,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而实际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应遵循这一原则。 6.2.2量规公差带设计 1. 工作量规 1)量规制造公差 量规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得多,但量规 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误差,因而 对量规规定了制造公差。通规在检验零件时, 要经常通过被检验零件,其工作表面会逐渐 磨损以至报废。为了使通规有一个合理的使 用寿命,还必须留有适当的磨损量。因此通 规公差由制造公差(T)和磨损公差两部分 组成。 止规由于不经常通过零件,磨损极少, 所以只规定了制造公差。 量规设计时,以被检验零件的极限尺寸 图6.3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 作为量规的基本尺寸。 图6.3所示为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图。标准规定量规的公差带不得超越工件的公差带。 通规尺寸公差带的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 (称为公差带位置要素)体

冲压件尺寸公差

冲压件尺寸公差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2年6月28日实施日期:2012年6月28日 1.0 目的 规定金属冲压件的尺寸公差等级,符号,代号,公差数值和极限偏差。 2.0 范围 适用于金属板材平冲压件和成形冲压件的尺寸检查。 3.0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 3.1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3.2 《最终检验作业指导书》 3.3 《抽样检查作业指导书》 4.0 术语 4.1 平冲压件:经平面冲裁工序加工而成形的冲压件。 4.2 成型冲压件:经弯曲,拉深及其他成形方法加工而成的冲压件。 5.0 职责 5.1 质量部负责进行冲压件首件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6.0 公差等级,符号,代号及数值 6.1 按《抽样检查作业指导书》和各产品SOP规定的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查。 6.2 平冲压件 6.2.1 平冲压件尺寸公差分11等级。 6.2.2 平冲压件尺寸公差用ST表示,公差等级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即从ST1至ST11,等级依次降低。 6.2.3 平冲压件尺寸公差适用于平冲压件,也适用于成形冲压件上经过冲裁工序加工而成的尺寸。 6.2.4 如在工程图样,标准作业指导文件中的冲压件未给定设计公差,按ST7级选择。 6.2.5平冲压件尺寸公差见附件1。 6.3 成形冲压件 6.3.1 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分10个等级。 6.3.2 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用FT表示,公差等级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即从FT1至FT10,等级依次降低。 6.3.3 如在工程图样,标准作业指导文件中的冲压件未给定设计公差,按FT7级选择。 6.3.4 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见附件2。 7.0 冲压件尺寸极限偏差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是常件的金属件,在冲压前,要对冲压件下料,这时,往往要对冲压件展开计算: 1 90?无内R轧形展开 K值取值标准: a. t≦,K= b. c. d. t>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 e. 软料t≦,K=(主要有铝料,铜料). 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

2 非90?无内R轧形展开 L=A+B+Kt(C?/90?) K值取值标准: a. t≦,K= b. c. d. t>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 e.软料t≦,K=(主要有铝料,铜料). 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 3 有内R轧形展开

备注:当客户部品图中没有特别要求做轧形内R时,我们尽量按尖角设计.有要求时按以上方式进行展开. 中性层系数确定: 弯曲处的中性层是假设的一个层面.首先将材料延厚度方向划分出无穷多个厚度趋于0的层面,那么在材料弯曲的过程中长度方向尺寸不变的层面即为材料弯曲处的中性层.由上述可知中性层的尺寸等于部品的展开尺寸. 1)铝料/ Al料中性层系数 角度( 0?角度( 90?角度 ( >180? ) R内/T S(从弯曲内 侧往外) R内/T S(从弯曲内 侧往外) R 内 /T S(从弯曲内 侧往外)

光滑极限量规校准方法

光滑极限量规校准方法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修订状态: B0 分发号: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会签与修订页:

1 目的

为了在公司内部开展校准工作,进行量值传递保证测量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 本校准方法适用于基本尺寸1-500mm,公差等级IT6-IT16的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光滑极限量规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的检验。 3 依据 JJG 343-1996 光滑极限量规检定规程 4 职责 4.1 计量中心负责光滑极限量规校准方法的制定和修订。 4.2 计量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光滑极限量规的校准和作出判定并做好相应记录与标识。 5 工作程序 5.1 环境条件 5.1.1 校准的环境要求:温度:20±3℃;湿度:≤70% 5.1.2 校准前应将被检仪器及标准检具同时置于平板上让其在平衡温度放置足够长的 时间。 5.2 校准项目 5.2.1 外观检查 5.2.2 尺寸校准 5.3 光滑极限量规的校准方法 5.3.1 外观用目视的方法检查;量规的测面不应有锈迹、毛刺、黑斑、划伤等明显影 响外观和使用质量的缺陷。在量规的非测量面上应标出制造厂商标、被检工件 的基本尺寸、公差代号和量规的用途代号。 5.3.2 尺寸计量标准仪器选用测长仪或选用其他等同准确度的仪器。 5.3.3 全型,非全型塞规的校准:校准通止规时应选用平测头,在X,Y方向上于A,B 两个截面的4个位置上进行校准(见图2)。 5.3.4 球端杆规校准:校准球端杆规的尺寸时,应将被检杆规安装在仪器工作台的V 形块上两支点设在距端部为全长2/9处,用平测头进行校准(见图3)。 5.3.5 环规:校准环规的尺寸时,应选用球测头,在X,Y方向上于A,B两个截面的四 个位置上进行校准(见图4) 5.3.6 卡规:校准卡规的尺寸时,可在测长仪上安装内测量附件借助于相应等级的两 块和两块附件用比较法进行校准,量测量面中点之间的距离为卡规的尺寸,也 可用量块组进行校准。 5.4 判定要求: 5.4.1 量规尺寸允许偏差按照图5方法查询(表1)量规的尺寸公差值及其通端位置 要素值计算相关允许偏差,并判定。 5.5 校准周期: B类:1次/3个月; C类:1次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成形冲压件的公差

成形冲压件的公差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成形冲压件的公差 1、曲长度L,拉深直径D和卷圆直径d(图2-5)的极限偏差按表2-5规定。图2-5 表2-5弯曲长度L、拉深直径D和卷圆直径d的极限偏差 2.弯曲平行度公差

弯曲平面A与B(图2-6)的平行度公差等于弯曲长度L的公差值。 平行度应以两平行要素中较长的要素作基础,若两者长度相同时,可任选一个作基准。 图2-6 3.弯曲角度(包括未注明的90o和等边多边形的角度)的极限偏差按表2-6规定,图2-7为90o压弯件的角度偏差ao。 图2-7 表2-6弯曲角度的极限偏差 4.带凸缘拉深件拉深深度H(图2-5)的极限偏差按表2-7规定. 表2-7 带凸缘拉深件拉深深度H的极限偏差 5.翻边高度h(图2-5)、加强筋、加强窝高度h1(图2-8)的极限偏差按表2-8规定。 图2-8 表2-8翻边、加强筋、加强窝高度h1的极限偏差 6.成形件圆弧半径r(图2-5、图2-8)的极限偏差按表2-9规定。

表2-9成形件圆弧半径r的极限偏差 mm 7.成形件材料变薄的最小厚度按如下公式计算: t最小=公称-△ 式中:t最小--------材料的最小厚度,mm; t公称--------材料的公称厚度,mm; △ -------------材料厚度下偏差的绝对值,mm。 8.成形件同轴度和对称度的公差 成形件同轴度和对称度的公差,等于构成同轴度和对称度诸要素中较大尺寸的公差值。 例:图2-9为一底部有一孔的带凸缘的筒形拉深件:当t=,D=22mm,精度等级为B时,根据表2-5查得D极限偏差为±,因此,工件孔d时D的同轴度公差为。 图2-9 三、件孔中心距、孔组距的公差 1、与同一零件联接的孔中心距及孔组间距a1(图2-10)的极限偏差按表2-10规定。 图2-10 表2-10与同一零件联接的孔中心距及孔组距的极限偏差 mm

冲压工艺通用技术要求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冷冲压件在原材料、形状和尺寸、表面质量、热处理、检验规则、包装等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冲压方法生产的板料厚度大于0.1mm的金属冷冲压件。 2 引用标准 GB/T 710-199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 716-1991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GB/T 2517-1981 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GB/T 2521-1996 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平冲压件 指经平面冲裁工序加工而成平面形状的冲压件。 3.2 成形冲压件 经弯曲,拉深和其他成形工序加工而成的冲压件。 3.3 孔组间距 同一零件上一组孔的中心线和另一组孔的中心线间的距离。 3.4 毛刺 冲裁时存留在冲压件断面上突起的锋利的材料。 3.5 冲裁断面粗糙度 指冲裁断面上剪裂带的粗糙度。 3.6 表面质量

冲压件在成形过程中,由非冲裁断面形成的零件表面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 4 技术要求 冲压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中未规定的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1 原材料 4.1.1 冲压件使用的原材料,需符合GB/T 710、GB/T 716、GB/T 2517、GB/T 2521等有关金属材料的标准规定,并符合对材料的供货状态或其他方面的要求。 4.1.2 冲压件的原材料应有关质量证明书,它保证材料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当无质量证明书或其他原因,冲压件生产厂可按需要选择原材料进行复检。复检的主要项目和内容: 4.1.2.1 外观检验:检验材料表面缺陷、污痕、外廓尺寸、形状和厚度以及表面粗糙度。 4.1.2.2 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分析材料总化学元素的含量;判定材料晶粒度级别和均匀程度;评定材料中游离渗碳体、带状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的级别;检查材料缩孔、疏松等缺陷。 4.1.2.3 力学性能检验:检验材料的抗拉强度δb、屈服强度δs、屈强比δs/δb、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及洛氏硬度HRB等。 4.1.2.4 成形性能试验:对材料进行弯曲试验、北图试验、测定材料的加工硬化指数n值和塑性应变比γ值等。关于钢板成形性能试验方法,可按薄钢板成形性能和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4.1.2.5 其他性能要求测定:对材料的电磁性能和对镀层、涂层的附着能力等的

金属冷冲压件技术标准

广东顺德惠美庄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金属冷冲压件技术标准 附件 版本:A/0 2014-01-05发布2014-01-06实施

金属冷冲压件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榨油机用金属冷冲压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榨油机用金属冷冲压件(以下简称冲压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39-200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1839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2518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GB/T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1253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13914 冲压件尺寸公差 GB/T 13915 冲压件角度公差 GB/T 13916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JB4378.1 金属冷冲压件结构要素 JB4378.2 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 HMZDQ/WI-01 抽样方案 3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3.1一般要求 3.1.1冲压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冲压件的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若选用热镀锌钢板,应符合GB/T2518规定。若选用冷轧钢板,应符合GB/T11253规定;所有钢材必须符合各钢厂与美的采购中心签定的技术协议。要求符合RoHS指令的冲压件,所有材料成份必须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3.1.3非喷涂冲压件必须使用钝化板。 3.2外观要求 3.2.1表面质量 冲压件表面应洁净,无油污、明显灰尘、黑斑、锈蚀、发白、脱锌现象及明显机械划伤痕和严重拉伤痕,翻边孔无开裂。 3.2.2接地标志 有接地标志的零件,接地标志应圆整,清晰可见,无明显歪斜。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

山东英才职业技工学校 (理论教案) ? 课程名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傅丽云

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模块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对互换性的讲解,引出了全课程的内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趣味性来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1.了解互换性的含义; 2. 懂得学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加工误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计量、优先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讨论讲述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教学安法。 教学过程:课题引入: 一、概述 换性是互现代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技术原则,它普遍应用于机电设备的生产中。 在日常生活中,互换性的例子也很多。如自行车的内、外胎破了,可以换上同规格的新胎,机器设备零部件突然损坏时,可迅速用相同

规格的零部件更换。 讲述相关知识点: 1、互换性的含义: 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例:同型号的轴 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内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 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 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 (当不限定互换范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

DIN6930-2钢材质冲压件一般公差

印刷,即使部分印刷,也只能经D I N 柏林德意志标准学会的认可 社有限责任公司独家销售该标准 DIN 6930第二部分 1989年4月,价格等级4 79年9月 合同号 0009

平冲压件一般公差 平冲压件只是用扁平产品通过切割(剪或切割刀具)制成,在DIN 8588里对切割方法已作了说明。 平冲压件长度尺寸一般公差 表格1说明的极限公差适用于所有的长度尺寸,包括平冲压件直径,倒圆半径除外,倒圆半径在段里已作了特殊的规定。 表格1:除倒圆半径外,平冲压件长度尺寸极限公差

平冲压件倒圆半径一般公差 表格2:倒圆半径极限公差 平冲压件角度尺寸一般公差 平冲压件角度尺寸一般公差与长度实际尺寸无关,也就是说,在最大材料尺寸和最小材料尺寸的工件上都允许出现角度公差。极限公差不限定形成角度的轴颈和面的形状误差。 表3:平冲压件的角度极限公差 平冲压件同心性和对称性一般公差 在DIN ISO 1101标准里,已对同心性公差和对称性定义以及图纸的标注作了规定。 同心度 就同心度公差而言,采用的最大成形元件的额定尺寸是给定的,根据表格1中选择的精度和给定的扁平产品上下误差的差可求出额定尺寸。

例子: 钻孔垫片内外轮廓的中心结构 给定的额定尺寸 图3:就同心度公差来说规定的额定尺寸 当扁平产品厚度为2mm 时,精确到m 时,根据表1得出同心度为。 对称性 就对称性公差而言,采用的最大成形元件的额定尺寸是给定的,根据表格1中选择的精度和给定的半成品上下误差的差可求出额定尺寸。 例子: 直角板材面两个穿孔和一个孔的对称排列(参阅插图4) 给定的额定尺寸 图4:对称公差规定的额定尺寸 当扁平产品厚度为1mm ,精度为g 时,根据表格1得出如下公差: 孔的轴纵向对称公差为 孔的轴对称公差以及穿孔中间面横向对称公差 成形冲压件一般公差 通过成形生产的冲压件,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成型过程,比如弯曲成形,深拉延等,因此原因,它们是不平的。通过成形生产的冲压件一般也包括切削元件。 说明:通过成形生产的冲压件可出现平截面的成形元件,其尺寸公差不受成形截面的影响。比如在成形工件区域它宽度足够,或者是在成形以后产生的。由于设计人员常常无法判断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到底是哪种情况,所以不再分别说明,对其列入到平冲压件尺寸公差范围。 对于确定的成形件,通过成形生产的冲压件,在功能条件下,如果公差太大,对其公差就必须进行适当的说明,在一定情况下,这同样适用于弯曲和剪切成形件。 通过成形生产的冲压件长度尺寸一般公差 给定的额定尺寸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 一、填空题 1.表面粗糙度是指。 2.评定长度是指,它可以包含几个。 3.测量或评价表面粗糙度时,规定评定长度的目的在于。 4.表面粗糙度与高度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是、与与间距和形状特性有关的参数是、。 5.要求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算数平均偏差值不得大于12.5μm,则在图样上标注为。 6.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和三类。 7.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和 。 8.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代替。 9.某次测量测得值是x=30.002.标准偏差σ=0.0002,置信概率取99.73%,测量结果是。 10.尺寸公差标准(GB/T1800-1999)规定的公差等级有级,其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基本偏差为偏差,且偏差值为。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基本偏差为,且偏差值为。 11.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 12.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的公差等级。 13.公差是指,实际偏差是指,极限偏差是指 。 14.基本偏差一般为的那个极限偏差。 1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决定大小,由决定位置。 16.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17.选择孔、轴配合的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原因是。 18.尺寸公差标准规定有、、三大类配合,当孔轴无相对运动,要求有良好定心精度,且易于拆卸时,应选用配合。

19.φ60JS9的公差为0.074mm,上偏差为mm,其最大实体尺寸为 mm,最小实体尺寸为mm。 20.φ20的轴,上偏差为+0.006mm,下偏差为-0.015mm,则轴的基本偏差为 mm,轴的公差为mm。 21.配合公差是指,它表示的高低。 22.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50H7的孔和φ100H7的孔,两孔加工的难易程 度。 23.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常用配合在孔、轴公差等级的选用上,采用“工艺等价原则”,高于IT 8的孔均与级的轴相配:低于IT 8的孔均和级的轴相配。 24.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25.某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 配合。 26.某孔、轴配合,最大间隙X max=+23μm,配合公差为30μm,则该配合为配合。 27.的孔与的轴配合,属于制配合。 28.的孔与的轴配合,属于制配合。 29.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配合。 30.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制配合。 31.某配合部位比相应典型实例的旋转速度增高时,若为过盈配合,则过盈量应;若为间隙配合,则间隙量应。 32.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标注的公差带代号,若内圈相对与负荷方向旋转,则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由于内圈孔的,若轴颈选用k6公差带代号,则它们的配合是配合。 33.平键联结中,键与键槽宽度的配合应采用基制,为避免装配困难,应规定轴键槽对轴线、轮毂键槽对中心孔线的公差。 34.被侧要素遵循独立原则是指其和各自独立,应分别满足要求。 3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对被测要素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各自独立,彼此无关。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不控制要素本身的。

成形冲压件的公差

成形冲压件的公差 1、曲长度L,拉深直径D和卷圆直径d(图2-5)的极限偏差按表2-5规定。 图2-5

2.弯曲平行度公差 弯曲平面A与B(图2-6)的平行度公差等于弯曲长度L的公差值。 平行度应以两平行要素中较长的要素作基础,若两者长度相同时,可任选一个作基准。 图2-6 3.弯曲角度(包括未注明的90o和等边多边形的角度)的极限偏差按表2-6规定,图2-7为90o压弯件的角度偏差ao。 图2-7

4.带凸缘拉深件拉深深度H(图2-5)的极限偏差按表2-7规定. 图2-8 表2-8翻边、加强筋、加强窝高度h1的极限偏差 6.成形件圆弧半径r(图2-5、图2-8)的极限偏差按表2-9规定。 表2-9成形件圆弧半径r的极限偏差 mm t最小=0.8t公称-△ 式中:t最小--------材料的最小厚度,mm; t公称--------材料的公称厚度,mm; △ -------------材料厚度下偏差的绝对值,mm。 8.成形件同轴度和对称度的公差 成形件同轴度和对称度的公差,等于构成同轴度和对称度诸要素中较大尺寸的公差值。例:图2-9为一底部有一孔的带凸缘的筒形拉深件:当t=1.5mm,D=22mm,精度等级为B时,根据表2-5查得D极限偏差为±0.6mm,因此,工件孔d时D的同轴度公差为1.2mm。

图2-9 三、冲压件孔中心距、孔组距的公差 1、与同一零件联接的孔中心距及孔组间距a1(图2-10)的极限偏差按表2-10规定。 图2-10 表2-10与同一零件联接的孔中心距及孔组距的极限偏差 mm 2.与不同零件联接的孔组间距a2(图2-11)的极限偏差按表2-6规定。

光滑极限量规制作标准

光滑极限量规制作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厂内叶导轮产品孔与轴基本尺寸公差大于0.04mm的光滑极限量规的制作。 一、总则 1、检验工件最大实体尺寸(即孔为最小、轴为最大极限尺寸)的量规称通规。 2、检验工件最小实体尺寸(即孔为最大、轴为最小极限尺寸)的量规称止规。 3、用符合本标准的量规检验工件,如通规能通过、止规不能通过,则该工件 应为合格品。 4、加工厂对工件进行检验时,操作者应该使用新的或者磨损较少的通规;检 验部门应该使用与操作者相同型式,且已磨损较多的通规。 5、用符合本标准的量规检验工件。如判断有争议,应该使用下述尺寸的量规 解决: 通规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 止规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 二、公差 根据用户反馈的质量问题,基本是量规测量与数据型量具测量误差造成,通过分析原因,造成量规测量误差的原因是制作量规时量规的形状和位置误差造成,为了保证数据型量具与量规检测数值一致,经过破坏性反复试验,根据我公司制

三、量规制作技术要求 1、量规的测量面不准有有明显影响外观和影响使用质量的缺陷。其它面不准 有裂纹。 2、对公差小于等于0.076mm的量规材质使用45#钢对表面全部进行镀铬处理。 3、大于0.076mm的量规材质使用40Cr或45#钢,量规的测量表面的硬度为 HRC43-48。 4、量规的表面光洁度为: ①公差在0.04mm—0.1mm的量规表面光洁度不低于0.4。 ②公差在0.11mm—0.2mm的量规表面光洁度不低于0.8。 ③公差在0.21mm—最大的量规表面光洁度不低于1.6。 四、量规的标识 1、在量规的非工作面上应标志 I、量规测量的产品名称。 II、检验工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

钣金件尺寸未注公差检验标准

名称:钣金件尺寸未注公差检验标准 图号:DMBM0.402.035 I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名词解释................................................................. 1 4. 钣金件尺寸未注公差的检验要求............................................. 24.0 检验尺寸的选取原则............................................. 2 4.1 折弯高度尺寸的未注公差值....................................... 2 4.2 冲裁形状尺寸的未注公差值....................................... 3 4.3 冲裁位置尺寸的未注公差值....................................... 4 4.4 铆装件的位置尺寸的未注公差值................................... 5 4.5 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值........................................... 5 4.6 局部成形特征的形状和位置尺寸的未注公差值....................... 5 4.7 丝印形状和位置尺寸的未注公差值................................. 8 4.8 喷涂保护区域形状和位置尺寸的未注公差值......................... 8 4.9 装配尺寸的未注公差............................................. 9 名称:钣金件尺寸未注公差检验标准 图号:DMBM0.402.035 1 钣金件尺寸未注公差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钣金结构件检验中尺寸的未注公差的检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外协加工的钣金结构件的验收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 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 GB/T 13915-1992 冲压件角度公差 SJ 1628-80 冷冲压零件尺寸公差(暂行) JB/T 6753.1-93 电工设备的构体公差――钣金件和结构的一般公差 及其选用规则 JB/T 6753.3-93 电工设备的构体公差――金属冷冲压件的一般公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