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2020

6_《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2020
6_《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2020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口诀:两生三没】

两生:①为了生产和生活;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没:①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②没有固定教育场所;③没有阶级性。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产生了学校;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奴隶社会;

③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⑤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结构体系。

3.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口诀: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的全民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⑤教育的终身化

4.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学校结构。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目的;

④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④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8.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教育措施。

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9.遗传的意义。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为人的身心发展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④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1-

⑤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0.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1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2.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背·简】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③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④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1.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①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方向,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②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智育是核心,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

③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体育为其他提供物质基础

④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的教育。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⑤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

12.简述活动课程主要特点。(代表人物是杜威)

①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②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③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1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具体包括: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4)课程理论。

1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②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实行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⑤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实施);

⑥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课程评价)。

15.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③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6.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2-

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六年级科学简答题

简答题 一、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答:(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二、生命体有哪些特征? 答:生命体一般有六大特征:1、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 5、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 6、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三、为什么要特别保护自来水的水源?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保护自来水水源呢? 答:因为饮用水是否洁净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水源的保护:1、不在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丢弃废物;2、不到水源保护区游泳、洗涤;3、不破坏水源保护区相关的植被;4、不向水域倾倒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5、不使用农药、不用炸药、毒药捕杀鱼类;6、发现污染,及时向环保部门举报。 四、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吗? 答:1、淋浴时,抓紧时间。2、把洗脸、洗澡水存起来,用于冲厕所、拖地、浇花,重复利用水。3、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水量,及时关水。4、

用脸盆洗脸、洗手等。 五、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目前,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咋么做? 答:目前,我们还面临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不随便丢弃废物;2、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尽量使用环保塑料袋等;3、劝阻家长不焚烧秸秆;4、使用环保交通工具;5、与动植物友好相处,不去滥捕乱杀,建立自然保护区;6、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7、争做环保小卫士,积极宣传环保知识。 六、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1)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3)所有的细胞都来自于其他的细胞。七、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1、刷上油漆(理由是隔绝空气与水分) 2、涂上油脂(理由是隔绝空气与水分) 3、电镀(理由是隔绝空气与水分) 4、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理由是减少水分) 5、形成氧化膜(理由是隔绝空气与水分) 6、组成合金(理由是增加了钢铁制品的抗生锈能力)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三、教学 1. 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B.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C.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 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 A. 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 B. 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 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 教育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岀的观点。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 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简答题: 1.请你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5年1考) 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2.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5年1考) 答:①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③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④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⑤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⑥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微生物对人类有利吗?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和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3.写一写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答: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4.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 答: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把放大镜防止眼睛前,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5.怎样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答: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6.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①采集标本②培养③制片。 说一说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答: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是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引起的。 7.你知道哪些微生物,把它们的名字写出来? 答:我知道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等。 35、说出几种我们周围物质发生的变化?(至少写出4种) 答: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如: ①煮饭的时候,米变成了米饭;②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③自然界中的岩石风化变成了沙子;④雨后路上的水慢慢地变成了水蒸汽消失在空气中。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唱迈晨妈妈 开篇语 最近学习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教育知识与能力》,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让我了解了教育的思想、方式和原理。如教学相长、启发式教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记忆能力的培养等,使我受益匪浅。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各不同,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要求家长应该区别对待孩子,因材施教的去教育。根据气质类型表我发现,唱迈晨属于抑郁质的孩子,就是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弱,有较高的感受性,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而且反应迟钝适应能力差,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型。了解到了她的气质类型,与之相对的教育事项就清晰多了。对抑郁质的孩子要注意多鼓励他们发挥自己善于思考的优势。鼓励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见解。家校都要多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绝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和指责他们。要在他们能够接受的场合和范围内,鼓励其参加活动的勇气,使其在交往活动中树立自信心、消除胆怯害羞的心理,防止其疑虑、孤独等消极品质的发展。 心语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对受教育者具有导向和强大的激励作用。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很

多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记得去年,她在家找不到一本书了,急得她直哭,是我一点点启发她回忆才找到了书。她丢三落四的毛病已经形成,要改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此我的办法是所有东西自己管理,随用随放,对于长不用的物品就记录在名单上贴在书柜中。她的数学成绩非常糟糕,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在寒假这几天我对她实施了几套教育方案比较管用,比如她厌学,我就对她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让她明白学习的需要和目的是什么,以及努力才能成功的归因观和自我成功的体验。我发现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每日不断地对她循循教导及心理辅导疏通。由于她的坚持性和懒惰性太差,对她进行数学练习会有反感不配合行为,我就对她实行强化刺激。现在家里墙上贴着两张红榜,分别是她和妹妹的奖惩表,各自上面有不同需求的规则,谁做到了就会给谁盖小红花作为正强化刺激,反之不愿意学习或者错题多了就给一个负强化刺激----干家务活或者取消看动画片等。她很喜欢这种奖励方式,看到越来越多的小红花她很高兴也很积极地去做。对于数学公式或者死记硬背的东西她不知道怎么背下来,我就让她学习了记忆的能力培养,防止她遗忘。背诵课文不能选择机械式背诵,这样枯燥易忘。首先是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增加学习主动性,然后是理解原文再进行深度精细加工,或者合理使用记忆术提高记忆能力,最后是勤奋练习加深所学。 反思 唱迈晨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给她讲过的错题下次遇到还会再错!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8 年上半年(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共21 道题,每题 2 分,共42分) 1. 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 卢梭 B. 培根 C. 康德 D. 洛克 答案:B 2. 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 《学记》 B. 《孟子》 C. 《论语》 D. 《中庸》 答案:A 3. 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B. 阶级性 A. 历史性 C. 社会生产性 D. 相对独立性 答案:D 4. 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 社会生活 B. 科学实验 C. 生产劳动 D. 学校教育 答案:D 5. 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 引导性 B. 简捷性 C. 直接性 D. 实践性 答案:B 6. 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 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B 7. 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 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答案:C 8. 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 ,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B. 示范法 A. 陶冶法 C. 锻炼法 D. 说服法 答案:A 9. 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 指导性教学 B. 情境教学 C. 非指导性教学 D. 程序教学 答案:C 10. 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B. 经验课程 A. 学科课程 D.隐性课程 C. 活动课程 答案:A 11. 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 A. 课程评价 B. 课程实施 C. 课程组织 D. 课程设计 答案:D 12. 维果斯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 A. 文化层面 B. 系统层面 C. 技术层面 D 规范层面 答案:B 13. 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 A. 适应 B. 对比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题附答案汇总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毕业复习题 (第课小草和大树) 1..........1、根据植物茎的结构不同,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大类。 (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2、列举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3、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解剖)。 4、列举不开花植物(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5、植物的茎可以分为(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四类。 6、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须根、贮藏根)三类。 7、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8、根据茎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两类,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第课植物博览会) 2..........1、银杏是我国特产,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2、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3、列举三种观赏植物(郁金香)(含羞草)(猪笼草)。 4、金灯藤属于(寄生)植物。 (第课鸟类动物的特征) 3............1、简答:鸟类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答: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根据鸟喙的特征将下列鸟和工具进行连线 北美红雀沙椎鸟鹈鹕秃鹫 镊子起钉器汤匙钳子 (第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4............一、填空: 1、科学家按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繁殖方式把动物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类。根据食性把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2、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 万)种。包括脊椎动物(两栖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类)。 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4、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 5、根据下列描述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哺乳动物 b 鸟 c两栖动物 d鱼 e 爬行动物 f昆虫 ①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e ) ) f 对足,两对翅。(3②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

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总结

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5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6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11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2016上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科目代码:30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过程》 D.《轮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解析强调发现学习人物是布旨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 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解析:英国典型学制类型是双轨制。 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C.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年级至高中 【答案】B。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教科版六年级上测科学简答题(精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简答题精选版 1、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形? 答:因为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越省力。盘山公路修成“S”形虽然延长了汽车行驶的路程,但它却能减小斜面的坡度,达到减小汽车上坡行驶时需要牵引力的目的,所以盘山公路要修成“S”形。 2、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答:因为生物的多样性它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它们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3、说说青藏铁路拉萨大桥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答:青藏铁路拉萨大桥的结构特点是桥面在拱下方,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桥墩的负担。优点就是桥面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4、煤是怎么形成的? 答:煤是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5、石油、天然气时怎么形成的? 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被埋入地下,与空隔绝在长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6、为什么说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植物?)答:因为人类生活离不开与生物的多样性:①、提供给人类做食物。②供人类欣赏。③、提供给人类做药材。 ④、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⑤、可以净化空气。⑥、提供给动物做食物。所以说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7、为何人类生活离不开动物? 答:人类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动物给我们提供食物、衣服、药品,也给植物提供肥料,也起到了生态平衡。所以人类生活离不开动物。 8、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节约能源?怎样节约能源? 答:能源分为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所以我们要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

2018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小学)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干】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是( )。 【选项】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 【答案】D 【解析】基础教育水平是衡量另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2.【题干】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 【选项】 A.有教无类 B.道法自然 C.绝圣弃智 D.以吏为师 1

【解析】有教无类 3.【题干】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 )。 【选项】 A.“癸卯学制” B.“五四三学制” C.“壬寅学制” D.“刘三三学制” 【答案】A 【解析】癸卯学制 4.【题干】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这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 )。 【选项】 A.稳定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2

【解析】顺序性 5.【题干】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 【选项】 A.马斯洛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罗森塔尔 【答案】C 【解析】“道德两难”是科尔伯格。 6.【题干】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 )。 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 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 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④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选项】 A.①②③ 3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7.【题干】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 【选项】 A.更具客观性 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更有利于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4

简答题六年级科学

简答题: 1、如何辨别有毒蘑菇? 一看颜色。 二看形状。 三看分泌物。 四闻气味。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 一、高温杀菌 二、低温冷藏 三、紫外线杀菌 四、真空保存 3、举例说明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一、轴承涂油 二、脸盆加瓷 三、车圈镀铬 四、文具盒涂漆 4、小丽喜欢把牛奶和橘子汁一起喝,你认为这样对吗? 我认为她这样是不对的,因为酸性饮料(橘子汁)容易把牛奶中蛋白质变成凝块状,会形成酸化钙物质,不利于牛奶的消化和吸收。 5.请你举出2种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把脸盆中的水泼出去。二、运动员跳远 6、写出一条食物链并写出其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略) 7.请你列举出2种仿生实例。(4分) 如:由(蝙蝠)发明了(雷达)。 由(蜻蜓)发明了(直升飞机)。 8、如果不采用农药灭虫,怎样防止植物遭受虫害? 我们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法,通过保护和繁殖害虫的天敌来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 9、小军今年12岁了,他的身高、体重增加明显加快,这是什么原因? 答: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小军正处在青春期,所以他的身高、体重增加明显加快。 10、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 (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咨询 11、什么叫遗传?请举一例。 答: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如我家的小狗的毛色和它妈妈的一样。

12、什么叫变异?请举一例。 答: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如同一棵树上的两片叶子形状不完全一样。 13、用谚语分别说明变异和遗传现象 遗传: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其父必有其子。 虎父无犬子 变异: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龙生九子各不同。 14、让身体热起来方法有哪些? 答: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15、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哪里?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是在哪几个方面? 答: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人体的能量主要消耗在保持体温(热能)、运动(机械能)、生长(储存能)等。 16、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答:(1)它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2)体表的白毛为中空结构,可以吸收太阳能来取暖。(3)体表白毛下的皮肤为黑颜色。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4)体毛很长且一层油脂,不会被海水浸湿。(5)脚掌上有厚厚的毛,既防滑又隔冷。(6)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特别在冬季,主要进食猎物的脂肪。(7)当北极最冷时,它就开始冬眠。 17、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的摆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地停下来? 答:静止的摆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摆动,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的停下来。 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有很多,请举例。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特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鲁纳 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刷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 A.社会流动性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能 D.人口控制功能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7、李老师再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社会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洁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1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12、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13、图1是由三个扇形和三条折线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其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恒常性 14、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2019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科目代码:30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 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 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 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 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 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1 教育概述 1.1.1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社会属性 永恒性(有人就有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历史性: ①相对独立性②教育具有继承性③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④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1.2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分化平等性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夏朝——已有学校的设置(序、校、学) 西周——学在官府、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 隋唐——科举制度 宋元明清——程朱理学、(朱熹的《四书集注》),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①公立教育的崛起②教育世俗化③义务教育的普及(德国)④教育法制化 现代: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教育实现民主化③教育多元化④教育终身化⑤教育全民化⑥教育技术现代化 1.2 教育学的概述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孔子:《论语》仁、礼、因材施教 2、孟子:性善论,明人伦 3、荀子:性恶论

4、墨翟:尚力(注重劳动人民的地位)尚贤(统治者应当是有贤能的人)实用技术 5、《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体现原则:预防性、长善救失、及时实施、启发诱 导、循序渐进、藏息相辅(劳逸结合)、学习观摩。 二、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 1、昆体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西方最高的教育著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 教育》 2、古希腊三贤①苏格拉底:雄辩,问答法,产婆术(通过问答方式给学生以启发)②柏拉图:《理想国》寓 学习于游侠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一、教育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提出“泛智”教育, 班级授课制。 2、卢梭:《爱弥儿》“性善论” 3、康德:《康德论教育》将教育学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4、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 5、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 6、斯宾塞:《教育论》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旧三 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2、杜威:使用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2、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深刻分析教师作用 3、凯洛夫:《教育学》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4、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5、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二、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发现教学法” 2、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教学论”五条发展性教学原则 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倡导“范例教学” 4、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6、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发展学生潜力 1.3 教育目的 1.3.1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侠义: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广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 3、课程目标 4、教学目标 1.3.2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个人本位论 观点:个人发展的需求——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代表人物: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马斯洛、孟子 二、社会本位论 观点:个人依赖社会,满足社会需要 代表人物:凯兴斯泰勒、孔德、涂尔干、荀子

2019年上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 D.社会课程 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因材施教 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陶冶法 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艾宾浩斯遭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先慢后快 B.匀速加快 C.先快后慢 D.匀速减慢

六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春霞)2012

六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春霞)2012 1、应该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 答:①、眼睛和观察对象不动,放大镜移动至清晰。 ②、眼睛与放大镜不动,移动观察对象至清晰。 2、放大镜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 答:放大镜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凸度越大的放大镜倍数越大。例如玻璃球、装满水的烧瓶。 3、用眼睛看和放大镜看,两次观察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答:图像放大了,看到了图像是由许多点组成的。 4、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答: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5、简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答: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 ①、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 ②、克隆生物。 ③、利用微生物酿酒、泡菜、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④、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6、简要叙述放大镜的用途: 答:①、观察植物的花和种子。 ②、用于精密仪器的修理。 ③、助听器。 ④、鉴定大古玩字画、邮票、珠宝。 ⑤、检验电子产品。 ⑥、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 7、简述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过程: 答: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①、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②、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③、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④、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纳米技术。 8、你用什么方法测过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答:(1)把放大镜放在书上,数数放大镜下能看到的最长一排字的字数,再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字,直到字被放得最大而仍然清晰,再数数放大镜下一排字的字数,然后把两个数字相除,得到的商就是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2)先测量书上的字或格子有多宽,然后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字或格子,直到放得最大而没有模糊,再量量放大镜下的字或格子有多宽,用放大后的宽度除以原来的宽度,就得出此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9.你一定认识了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吧!你是怎么知道的? 答:①看书②老师告诉我的③自己观察发现的 我的收获: (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 (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单选】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单选部分 2017上中学 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解析】 “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 2.在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那一阶段?()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解析】 不平衡性:关键期,适时而教。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解析】 《学记》: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及时施教、藏息相辅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却又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主要依据(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和文化传统 【解析】 影响学制的因素: 生产力、政治、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和外国学制影响、民族文化传统 6.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