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_50米8往返跑[1]

四年级_50米8往返跑[1]
四年级_50米8往返跑[1]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公开课教案

乌沙中心小学张晨

50米快速跑

1.课堂常规

2.音乐热身操

3.游戏:喊数

抱团

规则:

1听数抱团

时,不得因人

数不符而互相

推撞人。

2喊数后,教

师要读

“秒”,以限

制学生反应的

时间。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50米往返跑教学设计

《50米往返跑》教学设计开发区戴庄小学陈圣勇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了解50米往返跑的方法。 2、通过游戏练习,让学生掌握往返跑时快速转身的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素质。 3、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活泼勇敢、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50米往返跑 2、游戏:传球接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降重心、制动、快转身难点:制动和快转身时动作连贯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检查人数。 4、宣布本课任务。 5、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准备活动: 1、慢跑1圈 2、徒手操: (1)肩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全身运动 (6)活动膝、踝、腕关节 一、组织: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二、要求: 快、静、齐,精神饱满 一、组织: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二、要求: 1、慢跑队伍整齐,速度适中。 2、徒手操:动作到位,充分活动开 2 分 3 分 小 小 基本部分一、50米往返跑 1、将学生分成三组围成三个圆,让 学生模拟放鞭炮的动作。 2、让学生分组讨论放鞭炮的动作要 领。 3、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 告诉学生放鞭炮其实是一项往返跑 运动,动作要领是制动、降重心、快 转身。 4、用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记住放鞭炮 的动作要领。(即往返跑要领) 放鞭炮 新年一到放鞭炮 1、学生模拟放鞭炮的动作 组织: ★ 二 十 分 钟 大

50米x8往返跑教学反思

50米x 8往返跑教学反思 50米x8往返跑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是《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改革重要的教学目标,而“50米x8”往返跑则是较为枯燥、单调,同时又是我们五、六年级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所以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对于我们体育老师而言,就显得较为重要了。我在这一内容教学上,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尽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运用实用、有效、可行的场地布置,引导学生锻炼,激发学生情感,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我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耐久跑中的枯燥、单调转化为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小学生喜欢游戏、竞赛及色彩鲜艳的'具体事物,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一改过去偏重技能、技术教学,过分强调动作细节的情况,着重加强基本能力的培养。为此,我首先把教具、形象、语言的直观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把全班同学根据运动能力,分为红、黄、蓝、绿等六队,每队排头举起代表本队颜色的小旗,利用本操场地形,在富有节奏感的口号中,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每隔一定时间以哨音为信号,由每队排尾的学生跑到排头举起小旗,担任新的领队。同时,我还不时时机的让学生听口令交换手中的学习用具,并利用多种不同色彩的接力棒来替换手中的小红旗。就这样,在学生热情高涨的练习过程中,我还特别强调:当领队的时

候一定要带领好本队所有同学,不使一个同学掉队,并且要充分利用操场标志物设置的地形,进行各种方法和图形的耐久跑。 因为每个人都有当领队的机会,因此,个个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当好领队。一堂课上完,虽然人人都觉得比较累,但是很开心,在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帮助学生“我不行”的怕苦和软弱心理,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建立起“我要学”、“我能行”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耐久跑的本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基本活动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50米往返跑活动方案

郭刘小学50米往返接力跑比赛活动方案 2015-5-6 一、活动主题:“我运动、我健康” 二、活动目的: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学校文体活动。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调节身心,增强体质,为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服务,以此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本次活动也能促进班级之间交流和沟通,形成一个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友谊、赛出团结的氛围。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三、参赛对象:四、五、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5-5-6 五、比赛地点:操场 六、活动安排: 1、分年级组比赛。 2、按四年级组、五年级组(抽签决定先后顺序) 3、没有轮到的班级分别在跑道外观看。 七、活动形式: (1)学生以班为单位组成各参赛队伍,同年级组比赛(抽签决定道次)。 (2)参赛人数:四、五、年级分别安排6男6女参赛,其它不参赛学生为啦啦队。

(3)参赛方法:比赛分男子组(6男)、女子组(6女),最后一名同学右臂上系上醒目标志。 八、比赛方式:采用一次性决赛制 九、比赛要求: (1)班主任和随班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本班队伍,到指定地点比赛、加油。 (2)参赛队员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听从裁判指挥,按时参加比赛、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3)文明比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服从裁判和领导小组的指挥。 十、比赛的方法: 接力跑比赛是在操场跑道上进行,截取50米为比赛区域,并在起点画上起跑线,在起跑线上摆上醒目的标志杆,所有运动员都在起跑线后等待。排头手持接力棒,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向前跑出,绕过本队前的标志物再返回,将棒交给本队接棒人后即排到队尾,接棒人接棒后继续跑出,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人。违规一次加5秒,由现场裁判裁决。比赛准备时间内,各队队员必须依次站在起跑线后,裁判员发出“预备、开始”或“鸣哨”的口令后开始比赛,比赛结果是以最后一位运动员冲过终点的计时为准,成绩是以计时和违规加秒的总时间来决定名次。

男50米×8往返跑标准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表1-15 男生耐力跑单项评分表(单位:分·秒) 等级单项 得分 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优秀100 1'36" 1'30" 3'55" 3'50" 3'40" 3'30" 3'25" 3'20" 3'17" 3'15" 95 1'39" 1'33" 4'05" 3'55" 3'45" 3'35" 3'30" 3'25" 3'22" 3'20" 90 1'42" 1'36" 4'15" 4'00" 3'50" 3'40" 3'35" 3'30" 3'27" 3'25" 良好85 1'45" 1'39" 4'22" 4'07" 3'57" 3'47" 3'42" 3'37" 3'34" 3'32" 80 1'48" 1'42" 4'30" 4'15" 4'05" 3'55" 3'50" 3'45" 3'42" 3'40" 及格78 1'51" 1'45" 4'35" 4'20" 4'10" 4'00" 3'55" 3'50" 3'47" 3'45" 76 1'54" 1'48" 4'40" 4'25" 4'15" 4'05" 4'00" 3'55" 3'52" 3'50" 74 1'57" 1'51" 4'45" 4'30" 4'20" 4'10" 4'05" 4'00" 3'57" 3'55" 72 2'00" 1'54" 4'50" 4'35" 4'25" 4'15" 4'10" 4'05" 4'02" 4'00" 70 2'03" 1'57" 4'55" 4'40" 4'30" 4'20" 4'15" 4'10" 4'07" 4'05" 68 2'06" 2'00" 5'00" 4'45" 4'35" 4'25" 4'20" 4'15" 4'12" 4'10" 66 2'09" 2'03" 5'05" 4'50" 4'40" 4'30" 4'25" 4'20" 4'17" 4'15" 64 2'12" 2'06" 5'10" 4'55" 4'45" 4'35" 4'30" 4'25" 4'22" 4'20" 62 2'15" 2'09" 5'15" 5'00" 4'50" 4'40" 4'35" 4'30" 4'27" 4'25" 60 2'18" 2'12" 5'20" 5'05" 4'55" 4'45" 4'40" 4'35" 4'32" 4'30" 不及50 2'22" 2'16" 5'40" 5'25" 5'15" 5'05" 5'00" 4'55" 4'52" 4'50" 40 2'26" 2'20" 6'00" 5'45" 5'35" 5'25" 5'20" 5'15" 5'12" 5'10"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男50米×8往返跑标准表

表1-15 男生耐力跑单项评分表(单位:分·秒) 等级单项 得分 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优秀100 1'36" 1'30" 3'55" 3'50" 3'40" 3'30" 3'25" 3'20" 3'17" 3'15" 95 1'39" 1'33" 4'05" 3'55" 3'45" 3'35" 3'30" 3'25" 3'22" 3'20" 90 1'42" 1'36" 4'15" 4'00" 3'50" 3'40" 3'35" 3'30" 3'27" 3'25" 良好85 1'45" 1'39" 4'22" 4'07" 3'57" 3'47" 3'42" 3'37" 3'34" 3'32" 80 1'48" 1'42" 4'30" 4'15" 4'05" 3'55" 3'50" 3'45" 3'42" 3'40" 及格78 1'51" 1'45" 4'35" 4'20" 4'10" 4'00" 3'55" 3'50" 3'47" 3'45" 76 1'54" 1'48" 4'40" 4'25" 4'15" 4'05" 4'00" 3'55" 3'52" 3'50" 74 1'57" 1'51" 4'45" 4'30" 4'20" 4'10" 4'05" 4'00" 3'57" 3'55" 72 2'00" 1'54" 4'50" 4'35" 4'25" 4'15" 4'10" 4'05" 4'02" 4'00" 70 2'03" 1'57" 4'55" 4'40" 4'30" 4'20" 4'15" 4'10" 4'07" 4'05" 68 2'06" 2'00" 5'00" 4'45" 4'35" 4'25" 4'20" 4'15" 4'12" 4'10" 66 2'09" 2'03" 5'05" 4'50" 4'40" 4'30" 4'25" 4'20" 4'17" 4'15" 64 2'12" 2'06" 5'10" 4'55" 4'45" 4'35" 4'30" 4'25" 4'22" 4'20" 62 2'15" 2'09" 5'15" 5'00" 4'50" 4'40" 4'35" 4'30" 4'27" 4'25" 60 2'18" 2'12" 5'20" 5'05" 4'55" 4'45" 4'40" 4'35" 4'32" 4'30" 不及格50 2'22" 2'16" 5'40" 5'25" 5'15" 5'05" 5'00" 4'55" 4'52" 4'50" 40 2'26" 2'20" 6'00" 5'45" 5'35" 5'25" 5'20" 5'15" 5'12" 5'10" 30 2'30" 2'24" 6'20" 6'05" 5'55" 5'45" 5'40" 5'35" 5'32" 5'30" 20 2'34" 2'28" 6'40" 6'25" 6'15" 6'05" 6'00" 5'55" 5'52" 5'50" 10 2'38" 2'32" 7'00" 6'45" 6'35" 6'25" 6'20" 6'15" 6'12" 6'10"

50米往返跑

50米往返跑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学校 604班 1课次时间 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50米往返跑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掌握50米往返跑的动作要领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 场地 器材 篮球馆 标识桶 重点难点掌握转身动作 跑直线、快速冲过终点 教学 流程 体育课堂常规-复习原地摆臂-讲解50米往返的技术动作-开展练习–体能训练-放松-总结下课 课的结构时 间 次 数 内容教法学法组织与队形 准 备部分10 1.到教室带领学生并清点人数 2.组织学生队伍,检查学生服装 3.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 4.安排见习学生并记录 5.组织学生开展准备活动,活动要充分,静力拉伸: 肩、胸、腰、腿 直观法 语言法 模仿法 ▲教师■体委 ○男生●女生 ●●●●●● ■○○○○○○ 基本部分25 1.复习原地摆臂 两腿前后自然开立,躯干正直稍前倾,两手半握拳, 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简称:两臂弯屈,前后自然摆动) 2.讲解50米往返跑动作要领 采用自然站立式起跑,起跑后俩脚用力快速充分后 蹬,摆动腿积极摆动,髋部前送,俩臂以肩为轴积 极前后摆动(简称加速跑),接近50米时要减速, 重心要降低,转身时双脚向转身方向扣脚,同时转 身探肩,再次做加速跑,上下肢协调配合,以最快 的速度跑完全程 3转身动作的练习,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动作 4.完整50米往返跑练习,强调加速-减速-转身等的结 合,动作要协调 5.体能训练 平板支撑/深蹲跳/俯卧撑/高抬腿 直观法 语言法 分解法 预防与纠 正错误法 示范法 模仿法 重复练习 法 比赛法 ●●●●●● ■○○○○○○ 5圈 热身路线 标志线 50 米 单组图解 结束部分5 1.放松 2.小结课堂 3.下课 语言法●●●●●● ■○○○○○○ 安全提示1清点好学生人数,缺席学生做好记录。 2准备活动要充分,避免事故发生。 5圈

50米8往返跑

50米*8往返跑 时间课型一课时 内容1、50米*8往返跑;2、游戏:截住空中球。 目的 1.掌握50米*8往返跑的方法。 2.练习中表现奋勇争先的精神。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 规: 1、体委整队、 师生问好、报 告人数、检查 服装。 2、宣布课的 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 动: 1、队列:立 正、稍息、集 合、解散。 2、广播操。 组织: ○○○○○○○○○ ○○○○○○○○○ ○○ ◎ 同上队 列四列横队。 1、教师语言要 清晰。 2、教师讲解课 堂要求和任 务。 3、讲解队列练 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 习。 1、学生站四 列横队。 2、学生认真 听讲,注意 关查。 3、听从指挥 注意力集 中。 4、学生充分 活动各关 节。 1 1 2 10小 基本部分一、50米*8往 返跑 重点:基本掌 握50米*8往 返跑的方法 难点:发展跑 的持久能力, 增加心肺功 能,动作的协 调性 组织: 同上队 列四列纵队。 1、带领学生做 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组织学 生原地摆臂与 呼吸配合练 习。 2组织学生进 行练习,提示 跑的轻松、动 作与呼吸的配 合协调。 3教师个别指 导。关注体弱 的学生注意安 全。 1自选合适 的场地,分 散进行原地 摆臂的练 习,体会呼 吸方法。 2通过50米 *8往返跑的 练习,体验 跑的动作轻 松与呼吸的 配合协调。 4 X 8 18中

基本部分二、游戏: 截住空中球 重点:在游戏 中自我体验 动作,复习双 手胸前传接 球动作。 组织: 分四组成 圆形站 1教师讲游 戏规则。 2教师做示 范。 3学生进行 游戏活动 1学生认真 听游戏方法 和规则。 2学生练习 比赛。 3分组比赛。2 / 3 9中 结束部分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组织:1、教师总结 本次课 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 情绪饱 满。 2、下课。 13小 场地设计教学回顾

2020年《50米×8往返跑》教案3篇

2020年《50米×8往返跑》教案3篇 50米×8往返跑是近几年体质健康标准考核中高年级的必测项目,能跑出个理想的成绩,主要靠平时积极参加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更关键的是掌握该项目的动作技术。 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技能要点,掌握较好的动作方法,合理的分配好体力,控制好速度、轻松、有节奏地完成50米×8往返跑。但在课的练习活动中,出现部分学生耐力不支,步调很不协调,导致一部分学生对50米8往返跑失去练习的兴趣,对自己更没有一点信心,特别是与成绩优秀学生的对比下,更是垂头丧气,针对课中的这些正常表现,教师积极引导教育学生,人人应该追求成功,但失败难以避免,一但失败后,失败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将来的行为,而且,我们的关注点要转移到看到自己纵向的进步,而不是长盯着与人横向比较的落后。事实上,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经验教训都是可贵的成功,自信心决不能丢。 在小组练习中,根据本课所表现出来的不良现象,可采用跑得慢的组长先挑队员的办法,基本能保持每个小组整体实力相当,使各小组充满信心,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通过教学,能让学生锻炼熟悉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往返跑的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对直线运动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在快速的运动过程中四肢有机配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中的.不足:学生对直线的判断能力不足,左右同学容易出现碰撞的现象,对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的威胁。以及部分学生在起跑前几步频率不够,从而出现跑不起来的情况。学生在跑到终点的时候很多的都跨大步子,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影响了自己的最终成绩。 由于四年级孩子接受语言信息和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对直观形象认知较快,因此我在第一次上25米往返跑课时我注重指导了学生的起跑,转折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起跑,让他们做到站立式起跑动作正确,精力集中眼看前方;转折跑,让他们降低中心小碎步,一脚蹬地快转身;途中跑要他们跑直线;终点冲刺跑要他们做到,加强摆臂快快跑。 经过不断的训练和指导,学生的起跑、转折跑、终点冲刺跑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途

50米乘8

50米×8往返跑是近几年体质健康标准考核中高年级的必测项目,能跑出个理想的成绩,主要靠平时积极参加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更关键的是掌握该项目的动作技术。 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技能要点,掌握较好的动作方法,合理的分配好体力,控制好速度、轻松、有节奏地完成50米×8往返跑。但在课的练习活动中,出现部分学生耐力不支,步调很不协调,导致一部分学生对50米8往返跑失去练习的兴趣,对自己更没有一点信心,特别是与成绩优秀学生的对比下,更是垂头丧气,针对课中的这些正常表现,教师积极引导教育学生,人人应该追求成功,但失败难以避免,一但失败后,失败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将来的行为,而且,我们的关注点要转移到看到自己纵向的进步,而不是长盯着与人横向比较的落后。事实上,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经验教训都是可贵的成功,自信心决不能丢。 在小组练习中,根据本课所表现出来的不良现象,可采用跑得慢的组长先挑队员的办法,基本能保持每个小组整体实力相当,使各小组充满信心,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50米×8往返跑”的教学实践体会 50米是《国家体质与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而50米×8往返跑则是初三中考体育的选考项目,也是许多学校运动会开设的集体比赛项目。因此,掌握好50米×8往返跑动作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动作发展原理来发展快速跑能力。 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习动作发展原理概念,动作技能序列是该类动作技能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跑的动作部分发展技能序列,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规律,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技能。 推动身体向前和向上运动,而且在动态中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还要有协调双腿保持以保持连续稳定步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学生手臂、腿部力量、协调和快速跑能力的练习,以便更快地提高50米×8往返跑的成绩。

女50米×8往返跑标准表

表1-16 女生耐力跑单项评分表(单位:分·秒) 等级单项 得分 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优秀100 1'41" 1'37" 3'35" 3'30" 3'25" 3'24" 3'22" 3'20" 3'18" 3'16" 95 1'44" 1'40" 3'42" 3'37" 3'32" 3'30" 3'28" 3'26" 3'24" 3'22" 90 1'47" 1'43" 3'49" 3'44" 3'39" 3'36" 3'34" 3'32" 3'30" 3'28" 良好85 1'50" 1'46" 3'57" 3'52" 3'47" 3'43" 3'41" 3'39" 3'37" 3'35" 80 1'53" 1'49" 4'05" 4'00" 3'55" 3'50" 3'48" 3'46" 3'44" 3'42" 及格78 1'56" 1'52" 4'10" 4'05" 4'00" 3'55" 3'53" 3'51" 3'49" 3'47" 76 1'59" 1'55" 4'15" 4'10" 4'05" 4'00" 3'58" 3'56" 3'54" 3'52" 74 2'02" 1'58" 4'20" 4'15" 4'10" 4'05" 4'03" 4'01" 3'59" 3'57" 72 2'05" 2'01" 4'25" 4'20" 4'15" 4'10" 4'08" 4'06" 4'04" 4'02" 70 2'08" 2'04" 4'30" 4'25" 4'20" 4'15" 4'13" 4'11" 4'09" 4'07" 68 2'11" 2'07" 4'35" 4'30" 4'25" 4'20" 4'18" 4'16" 4'14" 4'12" 66 2'14" 2'10" 4'40" 4'35" 4'30" 4'25" 4'23" 4'21" 4'19" 4'17" 64 2'17" 2'13" 4'45" 4'40" 4'35" 4'30" 4'28" 4'26" 4'24" 4'22" 62 2'20" 2'16" 4'50" 4'45" 4'40" 4'35" 4'33" 4'31" 4'29" 4'27" 60 2'23" 2'19" 4'55" 4'50" 4'45" 4'40" 4'38" 4'36" 4'34" 4'32" 不及格50 2'27" 2'23" 5'05" 5'00" 4'55" 4'50" 4'48" 4'46" 4'44" 4'42" 40 2'31" 2'27" 5'15" 5'10" 5'05" 5'00" 4'58" 4'56" 4'54" 4'52" 30 2'35" 2'31" 5'25" 5'20" 5'15" 5'10" 5'08" 5'06" 5'04" 5'02" 20 2'39" 2'35" 5'35" 5'30" 5'25" 5'20" 5'18" 5'16" 5'14" 5'12" 10 2'43" 2'39" 5'45" 5'40" 5'35" 5'30" 5'28" 5'26" 5'24" 5'22"

运动教育模式50m乘8往返跑运动项目教学设计

运动教育模式50m*8往返跑运动项目教学设计 1. 运动教育模式50*8运动项目 50m*8运动项目运动都是小学六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50m*8运动项目在增强小学生的心肺机能、身体耐力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50米*8往返跑锻炼,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力;经常进行跳绳运动练习,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内脏机能,增强身体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育,促进小学生思维抽象能力的形成。大量的实践证明,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进行50米*8往返跑运动项目和跳绳项目教学,小学生在开始阶段还具有一定的参与兴趣,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单调重复练习训练后,多数小学生对50米*8运动项目产生厌倦情绪,很难使小学生充分参与到50米*8运动项目和跳绳的学习中。运动教育模式以游戏理论作为基础,采用比赛的形式,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为小学生提供真实的比赛场景,通过正规比赛的形式,为小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体验,通过具体的角色扮演,从中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所要担负的责任,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 将运动教育模式融入到50m*8往返跑运动项目中,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具体的分组,在分好组后,以固定形式确定下来,按照小组内讨论学习、小组内比赛、小组比赛、正式赛、决赛的形式构成一个9学时的50米*8的教学单元。在进行比赛时,其中一组作为职责组,按照学生对运动项目规则的理解程度以及对50米*8运动项目的技术掌握程度,对职责组学生进行具体的角色划分,并且担负起扮演角色的具体职责,包括记录员、宣传员、发令员、器材员、保健员等,在教学单元中每个小组都有平等的参赛机会,即参赛次数是相同的,这也为每名学生提供了担任不同角色的相同机会。 运动教育模式50m*8教学进度 课次运动技术教学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比赛形式 1 1.复习起跑姿势 2.起跑后加速 3.途中跑技术1.运动教育模式的介绍 2.学生自我介绍 小组内讨论学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