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论文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很容易从字面的意思发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性处理方法就是方法论。实际在我们处理问题时不同的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管理研究思维、管理工作思维和教学思维。这三种思维各不相同:管理研究者思维主要特点是重归纳,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造性。表现形式多为学术论文,课题申请书及研究报告。管理工作思维主要特点是重视现实具体问题的解决。表现形式多为工作报告、会议报告。教学思维主要特点是重演绎,强调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表现形式多为教材学习。对管理方面来说,管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形成完善的一整套的研究路径对任何的研究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但也不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知道,管理学和经济学一样,同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在理论的形成上主要是前人的思辨的探索,不同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来自严密的逻辑和精确的试验。这在一方面决定管理学科很难有一套完整的如同试验步骤一样的研究方法,但在另一方面却显示了社会科学的魅力。社会科学强化对问题的思索,同样可以建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但却容易超越前人。比如在物理科学的研究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得物理学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后人的工作只能在其强大的领域下耕耘,而经济学的发展却大大不同于科学研究,从亚当斯密以来,后继者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先河,进入20世纪后半叶,经济学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在博弈论、一般均衡论等领域获得了更大的突破。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对社会发展轨迹简单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没有人能了解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正如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一样。对于管理学来说,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也是来自于管理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对以往积累知识的吸收和发展,对未知事物的了解过程,进而形成处理一般问题的基本方法,构成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单纯对管理学来说,管理研究方法论阐述了管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进而对社会科学来说,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总结形成的基本方法。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科学选题。这不仅因为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而且还因为它对科研全局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是决定整个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进行科学选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需要性原则。需要是选题的基本前提。科学选题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包括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防建设的需要,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的需要等等。从一个国家的科学政策往往可以透视出政府对于科学的需求,所以研究者应充分关注政府的政策导向。二、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性原则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未曾提出或没有解决的问题,并预期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成果。创新的成果可以是概念和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应用上的创新。为此,研究者应努力到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去探索,应在矛盾的前沿和富有挑战性的难题中选择,应在知识的空白带、在各学科的连接点上选题。要保证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必须充分了解和熟悉已进行的工作,准确地评价别人的工作意义以及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课题的价值和可能包含的创新性成分。三、科学性原则。科学选题应以一定的科学理论或科学事实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之下,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就理论依据而言,首先应考虑所选择的课题是否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基础,与已确证的理论相违背的题目不应选择,毫无事实根据的题目也不应该作为选择的对象。四、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要求所选择的课题要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自己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择。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研究,而这些条件到达什么程度,我们便研究到什么程度。五、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指所选的课题应考虑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效益的项目应该减少选择的机会,因为现在的研究经费是一定的,所以要抓住重点。应当指出,在科学研究的实际活动中,充分具备以上条件的情况,或把这些原则兼顾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些原则之间常常会有矛盾,比如,需要性与可行性、科学性与创新性之间的矛盾,使得难以在各个方面都做的很周全。只能在上述原则的综合乃至折衷上选出相对合理的课题方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上述原则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科学选题中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是学术专著、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反映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表明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参考文献还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参考文献的引用,反映了论著作者具有科学的态度,论著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说明文章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表明了作者对某一科学技术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著录引用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为论著的审阅者、编者及读者评估论著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著录引用参考文献是论著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肯定,还免除了抄袭或剽窃的嫌疑。在科技论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观点来佐证自己将要展开的论点时,如果把所涉及的内容全部录入,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繁琐、重点不明。正确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不必大段抄录原文,只摘引其中最重要的观点与数据,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论文的篇幅。参考文献能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帮助其查阅原始文献,进一步研读作者引用的内容,以求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自己的需求,也为查阅原始文献提供了线索,便于读者溯本求源。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撰写文献综述时,心中一定要明确本论文的主题和假设所在,围绕主题和假设来筛选文献,为的是从学术角度说明自己提出主题和假设的缘由。对于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内容,要概括出那些与本主题研究紧密相关的部分,然后做出相应评论,指出对本研究有用的观点。文献综述部分反映作者研究工作的基本功和文献阅读量。是否找到研究问题的关键文献,是否抓准文献的要点,评述是否切中要害,是否有独到见解,等等,都可以从文献综述部分看出来。可见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就显得相当重要。为了达到文献综述的高质量要求,撰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列为参考文献;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

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评价一篇文献综述的质量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准确如实地表达文献作者的论点和实验结果;文字通顺、精炼,可读性和实用性强;有无具有指导或启发性的新见解和新观点;有无自己的研究结果包括在综述中;应以文献为主;发表刊物级别和其他文献引用的次数。

创新是人类最伟大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更成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重要的标准。学术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创新是科学研究工作和研究生论文的灵魂。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然而当今研究生一般都是科研新手,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原创性的东西,导致东拼西凑,论文毫无新意。评价论文的创新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评价视角。评价学位论文的创新性,首先要明确主体范围和评价的视角。评价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从人类的生产、科研、经济、管理的实践角度进行评价,而不是从局域、微观进行评价;同时,是从学科体系、学术领域进行评价,而不受本学科的限制。在全球的人们的实践中,在现有的各学科的理论中都不曾有过的新的真理性的认识,这才称得上创新。这有别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二、评价等级。评价科技成果分四个等级: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的评价分几个等级?这是一个没有系统研究也没有统一规范的问题。有关高校对研究生论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的评价等级与论文的论题的广度、深度、重要度(价值)、创新度有关。三、评价标准。如何界定重大创新、重要创新、一般创新、有新意、无创新,它们之间的界限和各自的标准,很难精确地确定。评价学位论文创新等级有三大要素:突破性、价值性、真理性。创新就是突破,就是对旧的突破。价值性是指创新成果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分为:①重大学术价值、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②重要学术价值、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③一

定学术价值、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真理性是指创新成果所揭示的客观事物本质、属性、规律性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可以分为:①新的规律;②新的理论;③新的见解。管理研究中,真正使我们产生具体亲切感的是管理实践中具有生命力的现象和事实,如果在研究工作中真诚地对这些现象和事实产生亲切感,这种亲切感自然会使我们的创造力充沛起来,如果拘泥于抽象概念则难以取得创造性的成效。因此我认为创新性论文的基础在于多进行基础研究。因此我们要重视基础性研究,促进原始性创新。

一篇研究论文的撰写,按照模式化的方法说来包括四个部分:1摘要;2绪论;3方法;4结果及讨论。摘要:目的是向读者叙述本文的创新点和它的价值,一般采用直叙方式。摘要包含三个组成部分:问题说明,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要界定清晰;创新点,研究工作的贡献,创新点应占去摘要的大部分篇幅;论证途径的说明,创新点论证过程不必叙述,把在论证方法和技术上有改进和创新的地方写上。另外要注意:引导性和支持性的解释应尽量少,也不要把摘要写成目录式,采用陈述方式,用学术语言表达创新点及其背景,让评阅人员和专业读者判断它的价值。绪论: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1)问题的提出及背景。论文首先要点题,选题不宜过于宽泛,提倡“小题目,大文章”。问题提出引导后续的研究工作,问题明确意味着聚集于关键的概念,并将围绕这些关键概念进行研究工作。(2)文献综述。撰写文献综述时,心中一定要明确本论文的主题和假设所在,围绕主题和假设来筛选文献,由远及近,先谈关系最弱的文献,最后谈关系最密切的文献,为的是从学术角度说明自己提出主题和假设的缘由。对于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内容,要概括出那些与本主题研究紧密联系的部分,然后做出相应评论,指出对本研究有用的观点。撰写文献综述有三忌。一忌讲义式、二忌主观设置靶子、三忌含糊不清。(3)假设的表述。文献综述以后作者需要对研究问题给出主观的回答,即论文的主题和假设树,这便是假设表述的内容。假设表述合理的化,应该清晰地表达主观预期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陈述是否具体、清晰到变量的层次,可以从两方面来判断。第一、是否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和证据进行验证。第二、是否能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部分要详细描述论证和验证过程,使读者可以根据论文描述的方法,独立地重复此项论证和验证工作。包括三项内容的描述:研究主体,论证框架及步骤和数据分析。描述研究主体包括主体本身的特征以及主体所处的

总体结构。样本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抽样框架、抽样方法和样本规模都应介绍清楚。论证过程一定要围绕绪论中提出的假设来组织。论文中关于论证过程的表述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将自己在论证过程中积累和知识都包括进去了。论证过程以主题、假设为纲领,提纲挈领地取材,支持论点和论据的材料就用,不支持或程度较弱的就不用。论证过程要围绕“阐明问题”阶段提出的假设树来组织,论证框架设计首先考虑假设树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验证方法设计完毕后,就是运用实际数据。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结果的解释应前后呼应,逻辑上构成整体。结果和讨论:这部分主要阐明假设验证结果,也就是论文的主要创新。结果和结论都放在结论一节,写法上分两段表达,一段是中性的叙述验证和论证结果,一段是作者自己可以表达自己对结果具有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的看法。结果部分宜开门见山列举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篇论文的主题最好只有一个。结论部分包括分析结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讨论,但要防止引申过度的情况,结论还可以提出本研究基础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成果的产生需要灵感,但成功不是仅凭灵感一蹴而就的。还要日积月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艰苦细致地工作,才能实现目标。科研中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单打独斗时代难以再续,管理和经济学领域的宽广性客观要求成员之间要具备知识和能力的互补,通过团队实现个人的成长。

管理研究方法论试卷

湖南大学研究生 课程考试命题专用纸 考试科目:高级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考试专业年级:2011级 考试形式:开考试时间:……………………………………………………………………………………………………………………… 一.从给定的11篇英文文献中选择一篇认真阅读,并从论文选题、研究设计等方面加以评述;要求用英文撰写,3000单词以上(A4纸)。 时间:2012年2月17日上午提交 姓名:曾峻 学号:B11140022 导师:伍中信 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On Successful Research------A Review of “Informed Trading and the Market Reaction to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In this paper I review the “Informed Trading and the Market Reaction to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its authors are Brad A. Badertscher, S. Paul Hribar and Nicole Thorne Jenkins, published at the Accounting Review on May 2011. The objective of my review is to investigate how to seeking a successful accounting research. But what research is successful research? I think,firstly,the successful research must be a specification research. So my review comes from five aspects: how to find a researchable question; how to convert the question to research hypothesis; how to define variables and build model; how to select samples; and how to test hypothesis and interpret the results. 1 How to find a researchable question All doctoral students confront the question “How do I find a researchable question?” I believe reading literatures and deepen research is a useful knack. A doctoral students should read a certain number of literatures firstly, just as Newton saying:“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However, the former researches may not always perfect and there is room to improvement. Chang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for example, whether the result of research in USA is as same as in China? Or we find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had been ignored by all other researchers. If there is no research before, it’s a good researchable question. For example, there is considerable research on the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Most of these literatures exami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counting restatement features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stock price reaction. Palmrose et al. (2004) and Hribar and Jenkins(2004) found large negative market reaction to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that averaging a loss in market value of approximately 10 percent for all restatements. The negative reaction is because of accounting restatement cause investors to reduce expect of future cash flows (numerator effect), or increase the firm’s cost of capital (denominator effect). However, the authors observed that there were many stock transactions such as equity issuances or repurchases, and insiders such as managers selling or buying stock prior to the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The literatures on informed trading suggested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that allows investors to better price corporate events where there is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n, whether the informed trading before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allows investors to better price the restatements? It’s an important issue, but nobody pay attention to this point. It’s a researchable question and the

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必要性 摘要:管理研究方法论是管理学科的重要基础,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等特征。掌握管理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管理研究生而言,更是必须掌握的核心基础课程。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管理人员;研究生 正文: 一、管理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 管理研究方法论是管理学科的重要基础,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等特征。管理研究方法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是管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践是通过对管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进而进行管理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和决策制定,帮助管理人员提高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必要性 1. 帮助管理人员提高科研能力。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外在的专业和技术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独立思维、问题解决和科学决策的能力,而这些都是需要管理研究方法论的理论支撑。

2. 助于研究生的学术成长。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是管理研究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术能力、提高研究水平的基础。 3. 推动管理科学研究的进展。管理研究方法不仅对于管理实践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对学术研究也具有极大的启示和帮助。在不断完善和更新的管理研究方法体系中,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和新的应用不断涌现,推动了管理科学的稳步发展。 三、当前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过程中来看,目前在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内容单一,缺少实践操作。管理研究方法既需要教授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但目前在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中,大多数学校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理论传授,缺少实践体验。 2. 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论需要学生领会复杂的研究方法理论和概念,逻辑性强,但现有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过于简单和笼统,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学生对于管理研究方法的认知不足。大多数学生没能全面认识管理研究方法,往往把管理研究方法仅仅当做是一些工具,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论文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很容易从字面的意思发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性处理方法就是方法论。实际在我们处理问题时不同的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管理研究思维、管理工作思维和教学思维。这三种思维各不相同:管理研究者思维主要特点是重归纳,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造性。表现形式多为学术论文,课题申请书及研究报告。管理工作思维主要特点是重视现实具体问题的解决。表现形式多为工作报告、会议报告。教学思维主要特点是重演绎,强调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表现形式多为教材学习。对管理方面来说,管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形成完善的一整套的研究路径对任何的研究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但也不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知道,管理学和经济学一样,同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在理论的形成上主要是前人的思辨的探索,不同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来自严密的逻辑和精确的试验。这在一方面决定管理学科很难有一套完整的如同试验步骤一样的研究方法,但在另一方面却显示了社会科学的魅力。社会科学强化对问题的思索,同样可以建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但却容易超越前人。比如在物理科学的研究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得物理学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后人的工作只能在其强大的领域下耕耘,而经济学的发展却大大不同于科学研究,从亚当斯密以来,后继者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先河,进入20世纪后半叶,经济学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在博弈论、一般均衡论等领域获得了更大的突破。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对社会发展轨迹简单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没有人能了解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正如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一样。对于管理学来说,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也是来自于管理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对以往积累知识的吸收和发展,对未知事物的了解过程,进而形成处理一般问题的基本方法,构成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单纯对管理学来说,管理研究方法论阐述了管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进而对社会科学来说,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总结形成的基本方法。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文课程论文

从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谈我的选 题及其方法论综述 题目: 关于高校学生柔性管理的探讨 姓名: 陈佳鑫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研究方向: 学号: 2015106043 任课教师: 王凯职称: 教授 年月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从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谈我的选题及其方法论综述 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高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益突显。现在高校学生管理主要依靠各种规章制度、纪律约束、物质奖励等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虽然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比较规范化、统一化,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它所达到的目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方式。柔性管理是指通过培养积极向上的风气、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理解、培养、教育学生的氛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是真正以生为本。要想在新形势下引入柔性管理,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把握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采用柔性管理方式,以促进当今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变迁、思维变革,加之高校学生人数激增,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原有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管住”、“控制住”等刚性管理方式使管理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和分析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当今大学生,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管理新模式,完善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机制,为营造和谐的精神文明校园氛围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以人为本”理念的柔性管理新方式贯彻落实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方法论综述 文章题目数据来源研究方法 《浅谈柔性管理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实证分析: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激增,学生思想的异 常活跃,传统单一的刚性管理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校新形 势,因此在大学生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确立以人为本, 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必然趋 势。在此从学生管理的特点、柔性管理的内涵,结合工 作实际论述了在学生管理中实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 理的必要性。 实地调查法实证分析:文章通过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通过建立学院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目的、内容及意义通过研究生第一学年期间对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了解到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的目的旨在探索管理研究的一般规律,通过对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评价、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系统学习,掌握如何规范、科学地开展管理研究,规范、科学地写作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也就是说它是一门教会我们如何做研究,作报告,写论文的课程。我认为它不仅仅是有具体的理论框架,而且能够真正的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教会我们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规律,将之上升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然而理论也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正,因此,就会有人对理论的前提和内容进行质疑,并提出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又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我们探求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就需要有研究的过程。而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就必须得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做指导,以此使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掌握管理研究规范上的共同思维,从而更好的参与学术交流,达成共识,便于沟通;掌握研究生学位论文设计的基本规范,辨析研究工作的要点和重点,在关键之处花费精力,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门课能够减少在规范和自己思维定势间的差异,减少随意行。能够培养我们从事管理研究的能力,掌握在管理领域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增强实战中应用所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相应地解决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困难。 虽然以上这些是课本上条条框框列好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根据我本科写论文的经验总结,我发现要是按照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至少可以提升论文的规范性,至少看起来像是一篇地道的学术论文,尽管写作论文水平有限,但是至少在逻辑上是值得推敲的。 任何科学类的研究都是遵循自己的一套章法的,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这门课便是告诉我们做研究,写论文的规律,我从中学到很多重要但是经常被忽略的知识。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具体来说包括了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设计过程中规范地进行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阐明了“主题先行”和“假设树”的重要性及其内容;论证研究假设而可能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从应用角度

管理研究方法论与分析

管理研究方法论与分析 “方法论”是指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程序,而“方法”指的是具体的做法。管理研究方法论是指在管理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一般途径和程序。按照一项管理研究活动的演进过程进行系统的介绍,主要是按以下五个阶段进行介绍:确定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设计、数据观测和收集、数据分析、研究论文写作。 标签:管理研究;方法论;梳理 1 管理研究活动的五阶段 1.1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确定阶段 以博士(硕士)论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等形式反映管理研究成果,犹如构造建筑物离不开砖块、基石、支柱和连接件等基本构件,它需要一些基本要素,包括概念、假设、理论、分类等。所以在进行一项研究活动前必须要确定这些基本要素。 1.1.1 概念 概念是指人们思维的产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测和感受到一群相关联现象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即同一性,于是将这种共性构造成一个概念并冠以一个名词,供人们在沟通中使用。然而,这个概念名词的本身并不存在,概念是通过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 管理研究要使用许多概念,如描述个人行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满意度”等,描述群体行为的“活力”和”凝聚力”等。人们在听到像创造性这类概念时,大脑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涌现出与此概念相关的一组具体现象,心理学称此为思维心象。人们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程称作“概念化”过程。 1.1.2 定义 定义的含义是提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在管理研究中,对概念和名词的定义需要做到清晰、确切,而且在同一研究中一以贯之,不得做随意的更换和置换。 1.1.3 变量 变量是指具有可测性的概念,其属性在幅度的强度上的变化程度是可以衡量的。可测性既是变量的特征,又是设置变量需要满足的要求。另外,变量值间的关系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明确。 1.1.4 命题和假设

管理研究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武汉工程大学 (硕、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名称管理研究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研究 学科专业 学号 姓名

管理研究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论文写作,包括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职称论文、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管理学中“方法论”一词指的是对方法的研究,通常指对科学方法的研究。在上一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科学方法是一种多阶段方法,管理研究的方法论涉及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一般把其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管理学的哲学基础或哲学层次意义上的方法论,是最高和抽象层次的管理学方法论,是方法的方法论;二是管理学的一般思维原理和分析方法,如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三是管理学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如边际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管理学研究方法如何在论文写作中发挥作用成为了众多写着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就在论文写作中发挥管理研究方法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论文写作;管理学;方法论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类论文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论文评审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就如何写好论文,如何撰写成功的高质量的论文,成为广大学着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而管理研究方法的运用,为论文撰写着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创新论文写作思路和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同时也为学术界不断提供优秀的有价值的论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文就管理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管理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管理研究方法的历史 1.1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

管理研究方法论李怀祖读后感

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常借助其它学科应用洗练娴熟、证实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精华,方能自成体系,对本学科要解释的现象和事实言之有道。否则,必定独木难支,经不起推敲与论证。 管理学科也不例外。从20世纪初泰罗开创科学管理以来,各种管理理论纵横交织、竞相绽放,一直处于“管理丛林”状态,没能像自然科学或经济学一样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体系。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自身特点; 二是管理学科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从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来看,前者决定后者。李怀祖教授的《管理研究方法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属类进行梳理,从管理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不同研究内容和方法出发,探讨管理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 基于这种不同引述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客观、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要求具有可直接测量、重复出现和便于验证等特征,研究结果推崇精确性和有效性。思辨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不易直接测量,研究过程难以清晰表达,研究结果不便于检验,主要靠切身体会。 从研究问题涉及的对象特点看,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不可替代。

但“研究方法论却钟情于科学研究,总是企图将研究工作纳入清晰的、可观测的、能重复进行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轨道。”[①]科学研究方法据实说理性强,研究结果易于传递和解释,管理研究者倾向于科学研究方法。 可是这并不排除和否定管理活动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与之密切关联的人的主观价值。作为管理研究对象的管理者和企业成员是生活在现实中有各自价值观念、个性、偏好和情感的人。 管理研究就是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中烙有人的活动烙印的各种问题。所以,无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对在不同的管理情景中带有人的主观倾向活动进行适当归类和处理是任何一中研究方法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文中作者提到管理研究面临两个难点,即管理者的形象思维和管理情景。首先,涉及管理者行为的,难以按照规范程序和科学方法证明存在的问题,单靠逻辑思维进行定量化描述和求证就勉为其难,而且管理现实中面临的此类问题不在少数。 其次,管理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环境中运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受不同时空环境下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行业竞争特点、组织结构、企业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其行为在多变的管理情景中趋同程度较低,导致管理系统复杂多变。要梳理、辨析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和影响程度,不是设上几个变量,引证几个模型就可以讲清楚的。 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审视管理系统。如果只是为了给

怎样撰写摘要

对于作者来讲,摘要的写作是正文完成以后再写,而对于读者来说,摘要则是首先要看的,所以摘要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被阅读的机会。博士论文的评阅者为博导教授,其必然会首先阅读摘要,如果摘要能开门见山的表明创新点吸引评议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则表明摘要撰写成功. 摘要是一篇独立的微型的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字,因此摘要应该包括一篇文章所具备的结构,如背景、论文观点、论证方法、结论和贡献。 一、创新点撰写要点 摘要的目的是要表明作者的贡献和创新价值,因此开始用百个字来叙述实际与理论背景,其余部分应用来阐述创新点.一篇论文有3-4个创新点,每个创新点200字左右。 1.创新点定位 创新点定位要求作者辨清主次,选择主要的核心的一个,一般每小段前面的第一句就是创新点。 2.创新点主体 即创新点的主体内容,反映论证的结果,说明论证的方法与过程等。 3。创新点新在何处 选择合适的参照点,用以衬托自己的创意.如在同类文献的基础上的贡献,包括命题、规则、方法或模型等。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创新点能解释或解决什么问题 说明创新点能解释或解决现实理论中无法解释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对同一问题予以新的解释或解决途径,这样读者才能知道其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二、写作时注意要点 首先,引导性和支持性的解释词句应该尽量少。因为评议人都是博导,有相当的理解能力。这些解释词包括研究历史回顾、文献综述、概念和名词解释等。 其次,摘要不能写出目录式。 再次,对于论文的价值描述应采用陈述方式。忌用“销售论调”,如“本文有重大理论价值”、“本文分析中肯”等,这是学术论文很忌讳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只有评阅人才这么用.文中尤其对“首先提出。。。”“独创”应特别慎重. 最后,摘要要写自己做出了什么.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学科代码:1202 二级学科名称: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代码:120204 一、学科点简介 本学科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12名。本学科主要研究技术经济及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性问题,培养从事工商管理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已经形成了技术创新管理、创业管理与风险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等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学科教师近几年来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0项,发表学术论文210篇,专著4部,一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省部级以上一、二、三等成果奖励多项。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现状和动向;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3、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灵活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能进行辅助教学工作;具有担任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三、学习年限 1、学制一般为3年,需要延长学习年限者,应提前办理申请审批手续,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2、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撰写工作,并符合提前毕业的条件,经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可提前答辩,提前毕业时间不超过一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1) 一、学科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03 年被评为硕士点学科,现为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学科的依托学科,同 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业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挂靠在该学科下,该学科拥有研究 生创新基地示范基地1 个。该学科现已经形成1 个二级学科和 3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即数据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系统工程、生产运作与管理和区域经济与可 持续发展。 本学科具有区域性与系统性,模型化与定量化,多学科交叉,各种方法与技术综合集成,理论 联系实际,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成果可指导生产实践,或供各级管理部门决策参考。另外,该学 科研究侧重于农业领域问题研究,具有明显的农业特点。 本学科目前共有教师27 人,其中教授5 人,具有博士学位25 人。学科梯队综合实力较强,学 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具备承担国家各级各类重大项目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方面的高级 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哲学理论基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本专业,关心集体,艰苦奋斗;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品德良好;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具有合作精神;服从祖国的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实践技能;掌握科学的研 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的科学技术新发展与新动向, 能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进行一般学术交流。 3.身体健康。 三、主要研究方向 该学科现已经形成1 个二级学科和3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即数据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系统 工程、生产运作与管理和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四、学习年限 学制3 年,学习年限最长5 年。 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应根据不同的生源和定向单位的要求可适当延长1-2 年。 品学兼优、科研能力较强,经导师推荐,可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及补修课。最低修学 33 学分。 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学科学位课,公共学位课包括外国语及政治理论课,10 学分,由学校

2007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信息学院 2007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系统理论 (学习年限3 年)(学科门类:理学一级学科:系统科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经济管理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掌握系统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经济与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及其研究方向范围内的学术成果和发展动态。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承担有关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研究方向二 复杂网络与社会网络分析 ●研究方向三 模型与模拟 ●研究方向四 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必修课不少于2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五、社会实践 要求硕士研究生进行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管理方面的社会实践(调查)、业务实习等,时间可安排在假期,计1学分,由导师负责指导。实践结束后应按导师要求写出实习报告。 六、论文撰写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有关的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可以是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硕士研究生修满学分并考核合格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按计划进度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应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保证质量。在学习期间,

管理研究方法心得

管理研究方法心得一: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心得 摘要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主要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也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研究的一般程序和通用结构,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研究规范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进而提高研究论文撰写的效率和质量。教学内容由课程学习、课堂研讨和课后大作业组成,从而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管理研究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学会如何规范地去做研究、写论文以及如何评价一项研究成果和论文的方法,力图把管理研究工作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及其各个环节规范化、结构化、清晰化,在研究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引言 我们专业该课程开在第8 周,若仅从课时数来说,什么时候开设并无多大影响,但若从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来看,课程开设时间太迟,造成最后一次的大作业不能没能很好的完成,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当然在这里面学生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本期共做了两次应该运用到资料获取方法知识的实践课,但作为第七组的一员,我深感第二次作业完成的不足之处,没有做到全面深刻对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但两次作业都给了我许多感触,特别是第一次实践作业——了解校信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情况,下面我将从那次作业的初级资料获取上进行总结并就自己感受谈谈自己的所得。 初级资料并非原始资料,它是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使其呈有规律排列的状态,乃至从中提取出概要性的文字描述或数据描述,可以直接为研究所利用的资料,而此次最大的收获就来源于在收集原始数据时,所采用的问卷自填法的实施过程中。 问题分析 由于是在本校进行实地调查,所以在调查的方法上我们进行了仔细的斟酌与筛选,最终选择了结构化交流法中的问卷自填法,以下是我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的所感与所得:一.关于问卷设计 对于试卷的设计工作,最初我们设想的是针对我校信管专业设计一份试卷,但在问题的设计中发现很多问题的调查对课题结论的得出很重要,但不具有通用性,即对某个年级的学生有调查的必要性,而对其他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没有价值,比如,如果可能,是否会转专业,比如对自己所上的专业课的看法。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信管专业学生对信管专业本身的认识和所设课程的认识两个重要方面,与调研的主题有紧密联系,但却不具备通用性,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采用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试卷这种问卷设计方法。 二.关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考虑到我们专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有电脑),以及经费有限,我们打算采用问卷邮寄法,即使用电子邮件,向每个信管班级发送试卷,请他们在回答后,将试卷发回,但发现大多数人基本都不给予理会,最后我们小组决定发送问卷的方法,将试卷交给各个大二,大三的熟人,在他们上课前发放试卷,当场回收,而大一按照同样的方法有我们组员自己负责试卷的发放,但在整理试卷时发现,部分试卷未能收回来。 三.关于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在整理问卷时发现,数据的结果只是对结果的反应,但试卷设计却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调查的结果。由于我们小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首先在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界限不明确,选项内容不够全面,影响了被调查者的选择,从而导致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再则由于我们小组的疏忽,忘了对问卷进行核对,导致错别字的出现,在给调查者造成造成理解某些问题时,造成一定的困扰,也给被调查者留下不好的影响。而在对试卷进行分析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2) 一、培养目标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3.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4. 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与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能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 5.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管理、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向 1.企业管理理论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市场营销管理 4.技术创新管理 5. 公司财务 三、学习年限 学制3年,至少修满35学分。 四、课程设置公共课 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 1.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英语(5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学科基础课 管理研究方法论(3学分) 管理学研究(3学分) 企业管理(3学分) 管理经济学(3学分) 3.专业主干课 企业战略管理(3学分) 营销管理(3学分) 物流管理(3学分)

财务管理(3学分) 4.选修课(至少选12学分) 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 技术创新管理(2学分) B2B Marking (2学分) 计量经济学(2学分) 生产运营管理(2学分) 企业文化(2学分) 供应链管理研究(2学分) 运筹学(2学分) 组织行为学(2学分) 产业组织理论(2学分) 品牌管理(2学分) 五、实践教学 硕士研究生需完成30学时的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工作可以是助教、助管、带实习和参加“三下乡”活动(0.5个月以上)等。学院对实践教学工作按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可免实践教学环节。 六、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一个月,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后,方可进行毕业及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不计学分。 论文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选题工作,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开学后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八、学分的计算方法 每学期以18周计算,该课程的周学时数为该课程的学分数,不足一学期的课程,以该课程的授课周数除于18为学分数。 补修本专业的大学本科课程不计学分。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有学术带头人任组长。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管理研究方法论》 读书笔记 《管理研究方法论》讲的是研究逻辑和研究规范,实际上就是研究工作的思维方式。本书旨在探索管理研究的内在规律和规则,阐明如何规范地去做研究、写论文、以及如何评价一项研究成果和论文。这样,有三个方面的效果:第一,有基本规范可循,少走弯路,提高研究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二,有规范边有共同语言,可以相互促进,在评价中取得共识,便于沟通;第三,有利于参与国际学术讨论。说实话,这本书对研究生来讲也许挺简单易懂,但是对于普通本科生而言,可能需要同学们接触更多的相关书籍和研究报告予以学习之后才能明白该书中所讲的理论知识。 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而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研究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很花心思的事情。关于研究工作的成果用学术期刊论文和研究生论文表达出来是最常见的。但是有关于研究论文,最重要的,也是属于论文的灵魂的是创新性,创新点。能称得上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又是具有创新性的,所谓有创新性则是索命要有新的发现和经过论证的研究假设。当然在有创新性前,研究者需要做的应该是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有能力去写作从而告诉读者一些理论,从而完成自己的研究。百度上对方法论的解释如下:“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在学习了整本书过后,我觉得方法论是一种理论,一种结合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具体过程的理论。也就是说是结合了实际而形成的一种实践理论。而研究者需要用这种实践理论在阅读,调研,分析,写作上。那么创新成为了方法论最有用的主题。研究者要以长辛店为主线来筛选内容,安排主次,而让与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版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版 第一篇: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版 管理研究方法论 一,简答题 1,实证论文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实证论文的结构是: 1,摘要: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论文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结论需要分条列示,由结论引出的启发是什么2,引言:首先,说明在该方面各位学者的研究进度,所持的观点,阐述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其次,说明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再次,分条列示研究的结果,结论以及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最后,说明自己的贡献。 3,文献回顾:是对相关文献的陈述述与评价; 对相关且重要的文献准确阐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稍作评价,但要中性客观。 4,研究设计,理论推导与研究模型构建 5,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6,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回归结果 7,敏感性检验,8,结论 引言与摘要的区别:引言是讲打算做什么,为什么;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2,事件研究的概念 事件研究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在某一或某些事件窗口内某一事件发生对公司股价的波动的影响。 步骤:1.决定研究假说,一般假设事件对股价没有显著地影响; 2.事件日的确定,通常以宣布日为事件日 3.利用历史数据得到市场的收益率与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固定关系,如果考察的时间窗口内的收益率不满足已经得出的方程,则说明事件对股价有显著影响,4,异常报酬率的检定 5,分析结果 3,引言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分

析的关系是怎样的,4,背诵几个中英文数据库和期刊的名字 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背诵几个 6,第二篇论文的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 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在列联分析中,除了考察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外,还应该考察控制变量之间协同作用时对因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当各控制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不为0时。 7,含有会计、财务、经济、金融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哪个期刊在哪个数据库里) 二,经典论文的阅读 1,琼斯模型(盈余管理的测度)基本思想? 答题步骤: 在琼斯之前学者们假设非操纵性应急利润是不变的,但是琼斯大胆提出了利用时间序列模型衡量每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企业管理层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平滑企业的盈利,会对企业采取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而调整的主要就是一些可操控的应计项目,这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一步——讲为什么可操纵性应计项就是盈余管理 第二步——因为可操纵性应计项无法直接测度,才有了方法,这也是琼斯模型的作用所在; 第三步——修正琼斯模型与原始的模型区别 最初的琼斯模型: a2 PPEj,t Aj,t−1TACj,tAj,t−1=a0 1Aj,t−1 +a1 A∆REVj,tj,t−1++a(1) TACj,t= ∆CAj,t−∆Cashj,t −∆CLj,t−∆STDj,t −Depj,t 它是企业j 第t 年的总应计利润;∆CAj,t为企业j 第t 年流动资产的增加额;∆CLj,t为企业j 第t 年的流动负债的增加额;∆Cashj,t为企业j 第t 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STDj,t为企业j 第t 年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增加额;Depj,t为企业j 第t 年的折旧和摊销成本;Aj,t−1为企业j 第t-1 年末的总资产;∆REVj,t为企业j第t 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额;∆ARj,t为

答辩手册(北京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20年 导师双选手册 完成所有考试学员,成绩确认、科研成果发表、科研成果审核论文开题、导师双选等工作流程、要求、注意事项。 注:文中有关时间点为计划时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目录 一、主要时间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成绩查询及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答辩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进入答辩阶段前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导师双选指导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科研成果审核标准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科研成果一览表》填写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科研成果集中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论文管理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答辩阶段学费缴纳...................................................................................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填报意向导师和论文提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志愿录取规则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导师选择结果查询及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四、导师双选落选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五、导师双选阶段沟通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六、答辩黑名单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七、其他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八、导师研究方向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九、导师双选阶段常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