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关系(徐慧莉)

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关系(徐慧莉)
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关系(徐慧莉)

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关系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减数分裂和三大遗传规律的课本知识,但高考试卷要求的解题能力是两者有机的结合,这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近期的考试此类题失分较集中。

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和加强。所以我通过以学生完成老师设计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图为突破口,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以达到化难为简的效果,利用磁性教具把两者的结合讲解形象化。并及时配上相应的习题加以巩固,以期达到学生能独立解题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能理解减数分裂和三大遗传规律内在联系,能顺利分析、解答相关的练习。

重点和难点:

减数分裂和三大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

教学用具:

教学录像、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1.录像复习:以动物细胞为例,观察减数分裂方式的实物录像。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染色体行为。

2.板书小结:

一、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

二、同源染色体分离

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学生分步完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图:

4.相应练习巩固:

(1).下图1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请在图2中选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像…………( )

图1 图2

(2).下图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与②

B. ①与③

C.②与③

D. ②与④

5. 利用磁性教具讲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遗传规律的关系:

一、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

二、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分离规律

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6. 学生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图中染色体上基因分布:

7.相应练习巩固:

.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甲为该动物产生的配子,这种配子占全部配子的5%,问:

1)基因A-b间的交换值为

%。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性母细胞的几率为% 2)上图乙为细胞,出现这种细胞的几率为。

3)该动物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A bbee个体的理论值是%。

8.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图是解题的工具。

9.课后练习:

(1).画出果蝇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示意图(画出一种染色体组合行为变化示意图即可)。

(2).请以2n=4的生物体为例,画出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导致配子中多一条染色体的分裂时期细胞图。

(3).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甲细胞形成乙和丙的过程分别是减Ⅰ和减Ⅱ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乙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D.丙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图甲图乙

(4)..右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其中灰身(A)对黑身(a)

显性,长翅(B)对残翅(b)显性,C、c与D、d控制另外

两对相对性状。已知该果蝇产生基因型为ABCX D的配子占全部配

子的2.5%,如果某雄性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BbCcD,则该雌雄

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灰身残翅的个体比例为()

D A.0 B.0.25%

C.2.5% D.25%

(5).若基因型AaBbEe的生物是某高等植物,A-a基因依次控制种皮颜色红色与黄色,B-b 基因依次控制种子形状园形与长形,E-e依次控制种子粒大与粒小。让基因型为AaBbEe 的高等植物与隐性类型(黄色长形粒小)交配,子代表现型与比例如下:

子代表现型红色圆形粒小红色圆形粒大黄色长形粒小黄色长形粒大比例1/4 1/4 1/4 1/4

.....表示该生物三对基因的关系

.......。

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测试题

高一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测交 C .检查染色体 D .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B .一定是黑色的 C .一定是白色的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现有AaBb 和Aabb 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自交,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 A.1/2 B.1/3 C.3/8 D.3/4 4.某种基因型为Aa 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 A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B .雌配子︰雄配子 = 1︰3 C .A 雌配子︰a 雄配子 = 1︰1 D .雌配子︰雄配子 = 1︰1 5.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 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间行种植。 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6、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下列图象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② D .③④ 7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 (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 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8.人类多脂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两对基因位于二对同尖染色体上。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 A 、1/2、1/8 B 、3/4、1/4 C 、1/4、1/4 D 、1/4、1/8 9.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 ①有芒×有芒→有芒 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 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某男子患先天聋哑,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先天聋哑患者结婚,出生病 孩的几率是( )A .21 B .32 C .3 1 D .41 1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 )①DNA 复制 ②形成赤道板 ③纺锤体出现 ④联会 ⑤着丝点分裂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③⑤ 1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涉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实验验证

涉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实验验证 在综合运用遗传基本规律、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只知道一对相对性状,要解决这对相对性状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以及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通常要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后代表现型加以判定。现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确定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方法: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种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后代不表现为与母本一致,为细胞核遗传;若正反交后代表现为与母本一致,为细胞质遗传。 例:( 2006江苏)有人发现某种花弃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1)请你设计—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答案:(1)正交P ♀红花×白花♂反交P ♂红花×白花♀ ↓↓ F F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2)3红:1白或3白:l红 二、确定细胞核遗传中某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等位基因位置 Ⅰ、已知等位基因位置,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确定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一:若亲本都是纯合子,可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性性状。 例:爬行鸡×爬行鸡→爬行鸡正常鸡×正常鸡→正常鸡爬行鸡×正常鸡→爬行鸡由前两种杂交可知爬行鸡和正常鸡都是纯合的,由第三种杂交可知爬行鸡是显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高考生物真题(近五年):遗传的细胞基础:减数分裂

遗传的细胞基础:减数分裂 典题例析 1(2012江苏)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2.(北京东城区2014届高三3月质量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有丝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 C黑猩猩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雌雄性别决定有关 D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是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联会 3(14北京西城)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直接关系的是A.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后的杂种植株可育 B.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 C.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种子 D.基因型AaBb植株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 考点一: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 1(2014安徽)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点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2(13安徽)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3(14北京)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植株丙(aabb).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测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 高一生物(必修二)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 :请将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II卷的答案填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B.兔的白毛和羊的褐毛 C.玉米的黄粒与圆粒D.豌豆高茎与绿色豆荚 2.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三次,在F3代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3. 某纯合红花植物与另一纯合白花植物杂交,F l在低温强光下开红花,在高温荫蔽处则开白花, 这一实例说明 A.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形式B.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C.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产生配子的比例B.产生配子的数量C.产生配子的种类D.基因型 5.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6.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进行测交,其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的基因型都不同的个所占的比例是 A.0 B.25% C.50% D.100% 7.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8.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体 A. BbDD B. DdCc C. EERr D. AAbb 9.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A.YyRR B.MmNnPP C.BbDdEe D.Aabb 10. 下列杂交组合中,子代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数相同的一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1.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 aaBb 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 l的表现型比例是: A . 9 :3 : 3 : 1 ; B .1 :1:1:1 C . 3 :l : 3 ; l ; D .3 :1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代种子为480粒,从理论上推测,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数大约是 A.60粒B.30粒C.120粒D.240粒13.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4.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与理解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减数分裂 1、范围及场所: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睾丸内 2、时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二、关键概念: 1、同源染色体: ①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③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注:X、Y这对性染色体一般也认为是同源染色体,但大小不同。) 如何用图表示: 2、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不相同,且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经典例题:1、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个染色单体 B、是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 C 、是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解析:同源染色体有三个基本特征:①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③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这三条要联系起来全面考虑,若只是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若只考虑形状和大小相同,也有例外, X、Y这对性染色体也是同源染色体,但大小不同;但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彼此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只能是同源染色体,这是识别同源染色体的关键,所以答案选D;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个染色单体,是姐妹染色单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第一次: 1、间期: 在减数第Ⅰ次分裂前的间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这与有丝分裂是相同的。染色体复制的结果: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上有二个染色单体。 2、前期: (1)、核膜及核仁消失。染色质缩短加粗成为染色体,出现纺锤丝组成纺锤体。 (2)、同源染色体联会,n对同源染色体形成n个四分体。(注意此时同一着丝点的二条染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练习题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 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 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 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过程中,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B. 有丝分裂过程中,ef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D. 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A细胞中 B. A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极体或精细胞

C. A、C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 D. A、C细胞属于减数分裂,A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4.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右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 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 B. 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C. 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 16 D. 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 8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5.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谱图(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遗传病遗传图谱判断: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性遗传。 (2)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其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4)若Ⅲ1与Ⅲ2婚配,其小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6.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 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Ⅱ-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遗传题归类分析

个性化作业①2015年10月10日编辑 【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遗传题归类分析】 【例析】(2011·四川卷·31·II)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的分开面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以及进化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乙细胞中,普通小麦的Ⅱ号染色体上,B基因所在的打阴影部分的染色体片段来自于偃麦草,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乙在培育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由偃麦草的染色体转移到了它的非同源染色体即普通小麦的Ⅱ号染色体上,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同理,丙系在培育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染色体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右图,F1的基因型为ⅠAⅠaⅡBⅡO,A 与a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会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离而分离。F1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且A、B两基因独立遗传,所以F1自交所得F2有9 种基因型,即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BⅡB、ⅠaⅠa ⅡBⅡO、ⅠAⅠAⅡOⅡO、ⅠAⅠaⅡOⅡO和ⅠaⅠaⅡOⅡO。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只有ⅠaⅠaⅡBⅡB和ⅠaⅠaⅡB ⅡO两种基因型。 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右图,F1的基因型为ⅠAOⅠaEⅡ0ⅡO,除了I甲与I 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形成四分体外,其余20对同源染色体的正常配对,各形成1个四分体,所以可观察到20个四分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有可能I甲与I丙没有平均分配到两 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而是进入到了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这样就会形成ⅠAOⅠaEⅡ0与Ⅱ0 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也有可能I甲与I丙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这样就会形成ⅠAO Ⅱ0与ⅠaEⅡ0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因此,最终可以形成4种基因型的配子。其中,基因型为 ⅠAOⅠaEⅡ0的配子中既含有I甲又含有I丙,染色体数目最多,为22条。

减数分裂和遗传的基本规律练习题

高一生物自我检测17 (减数分裂和遗传的基本规律) 1.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对作母本的植株必须采取的人工措施是。 2.测交就是让和相交。在杂种后代中显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 。把杂种F 1 中显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叫。 3.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4.豌豆子叶黄色(Y)与绿色(y)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 交,F 1为黄色。F1自花受粉后结出F 2 代种子共8003粒,其中子叶黄色豌豆种子6002粒。 试分析回答⑴为显性性状,为隐性性状。 ⑵亲本的基因型为和。 ⑶F 1 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是,其比例是。 ⑷F 2 的表现型是和,其比例是,其中子叶绿色为粒。 ⑸F 2 的基因型是,其比例是。 5.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 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 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过程 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6.在杂交后代中,生物的性状一旦出现,该性状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A.显性性状B.隐性性状C.相对性状D.优良性状 7.高梁红茎(R)对绿茎(r)是显性,用纯种的红茎和纯种的绿茎杂交 (1)预期子一代的植株是() (2)预期子二代的植株是() (3)F 1 的测交后代植株是() (4)绿茎高梁的相互受粉,后代植株是() A.1/2红茎,1/2绿茎 B.全部绿茎 C.3/4红茎,1/4绿茎 D.1/4红茎,3/4绿茎 E.全部红茎 8.番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 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aabb ,在1600株F 2 中紫缺占()新类型占()纯合子占() A.600 B.900 C.400 D.100 9.根据右图所表示的某种生物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 填充有关内容: ⑴同源染色体是 ⑵非同源染色体是 ⑶等位基因是 ⑷进入配子时分离的基因是 ⑸在配子中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10.色盲病的遗传方式是,其遗传特点是 。

初中生物八年级《相对性状遗传之谜》优质课教学设计

相对性状遗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说出豌豆的一对 相对性状的遗传是有规律的。 2、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孟德尔的解释,初步尝试运用遗传图解进行人的性状 遗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索性状遗传的本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需要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生物性状的基因是通过双亲的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运用遗传图解进行人的性状遗传的分析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 教学媒体:ppt课件、资料

板书设计: 二、相对性状遗传之谜 (一)孟德尔的解释:1、2、3、4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 高茎矮茎亲代DD dd 生殖细胞 D d 子一代(F1)Dd 附:

学生分析资料及反馈 1、孟德尔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数据统计结果 所有的实验都有相似的结果,如何解释这样的实验结果呢? 2、父亲能卷舌,其基因组成为AA,母亲不能卷舌,其基因组成为aa,他们的孩子能卷舌 还是不能卷舌?请你用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亲代 生殖细胞 子代 3、已知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请问,一对无酒窝的夫妇能生育出有酒窝的子女吗?为什么?请你用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 通过本期春化研修班的学习,我收获很大。我结合春化班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从三个方面来反思学习后的实践——研究课。1、新课程理念的落实;2、三维目标的达成落实; 3、自然科学核心本质和规律的运用。 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英国教育家贝尔纳曾说:理科教学不仅要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的基础,而且还要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如果学生不了解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不能够以某种方法亲身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科学知识的全貌。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生物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教学并不意味着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探究,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平常的生物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有探究的价值?分别以什么方式去探究?这是一直以来吸引我去尝试探索的。“相对性状遗传之谜”这是一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生物的性状遗传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关键是探究规律产生的内在原因。我尝试通过用问题连续体理论进行设计一系列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参考答案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 意义?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 有丝分裂:发生在所有正在生长着的组织中从合子阶段开始,继续到个体的整个生活周期无联会,无交叉和互换使姊妹染色体分离的均等分裂每个周期产生两个子细胞,产物的遗传成分相同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只发生在有性繁殖组织中高等生物限于成熟个体;许多藻类和真菌发生在合子阶段有联会,可以有交叉和互换后期I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减数分裂;后期II是姊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细胞产物(配子或孢子)产物的遗传成分不同,是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不同组合为母细胞的一半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 ⑴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图。 ⑵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图。

高一下期第二次周练(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

淮阳中学高一富洲部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二次周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非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B.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分裂D.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不分裂 3.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形状、大小一般相同的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的间期B.联会时 C.四分体时期D.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5.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⑤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 A.同时发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C.同时发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 D.分离发生于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于第二次分裂 7.下面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步骤,选出正确的顺序是: ⑴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分开⑵形成四个子细胞⑶进行第二次分裂 ⑷同源染色体分开⑸染色体交叉互换⑹联会⑺染色体的复制⑻细胞质分裂 A.7→8→6→1→2→4→3→5 B.1→3→5→7→2→4→6→5 C.7→6→5→3→1→8→4→2 D.7→6→5→4→3→1→8→2 8.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染色体复制 9.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 A.46个B.92个C.184个D.23个 10.若精子中DNA含量为a,则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DNA含量分别是: A.2a和a B.4a和2a C.a和2a D.2a和4a 11.某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A.12条B.48条C.24条D.36条 1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A.2对B.4对C.1对D.0对 13.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时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附答案)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附答案) 一、“归纳法”分析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比 应用1: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 典例1.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基因型为 Aa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为红色,基因型为rr的花瓣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 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1/3 C. 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 D. 子代的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应用2:致死类 典例2.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应用3:从性遗传 典例3. 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和无角 雌羊杂交,F1中雄羊全为有角,雌羊全为无角;F1中的雌雄羊自由交配,F2不可能 ...出现的是()A.有角∶无角=1∶1 B.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 C.雄羊中有角∶无角=3∶1,雌羊中有角∶无角=1∶3 D.无角雌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 应用4:复等位基因 典例4.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 d决定深紫色,P m决定中紫色,P l决定浅紫色,P v决定很浅紫色(几近白色)。其相对显性顺序(程度)为P d>P m>P1>P V。若有一只浅紫色企鹅(P1P v)和一只深紫色企鹅(P d P m)交配,则它们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比例为()A.中紫色∶浅紫色=1∶1 B.深紫色∶中紫色=1∶1

遗传的基本定律(复习)

复习资料 遗传与变异1 一 遗传的基本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基本概念:自交、杂交、测交、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纯合体、杂合体等。 2、理解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以及对遗传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3、掌握遗传定律的实质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4、学会运用遗传定律进行遗传分析和概率计算。 ●知识结构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过程: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作亲本杂交,再让F 1自 交得F 2 特点 ①F 1只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 ②F 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显:隐=3:1 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通常成对存在 ②因D对d有显性作用,故Dd显示高茎 ③F 1 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此过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终产生含D和d的两种雌雄配子,比例为1:1;两种雌配子与两种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 F 2有三种基因型DD:Dd:dd=1:2:1,两种表现型 高:矮=3:1 验证—测交: 用F 1与隐性亲本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推知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从而验证“解释”是正确的。 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应用:指导育种;预防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 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过程: 结果:①F1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绿色 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②F2中除出现两个亲本的性状外,还出现了两个非亲本性状,即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试验结果显示出 不同对性状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 分析:粒形 圆粒:315+108=423 皱粒:101+32=133 圆粒:皱粒 接近于3 :1 粒色 黄色:315+105=416 绿色:108+32=140 黄粒:绿粒 接近于3 :1 结论: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分别由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释: ①n 对相对性状由n 对基因控制,位于 n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梁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 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结果 可以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③各种配子的成活率及相遇的机会是 相等的,因此,结合的方式 有16种, 其中基因型9种,表现型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亲本类型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 ④ 纯合体即YYRR 、yyRR 、YYrr 、yyrr , 各占1/16,共4/16;单杂合体(一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纯合)即YyRR 、YYRr 、yyRr 、Yyrr ,各占2/16,共占8/16;双杂合体(两对基因都杂合)即YyRr ,占4/16。 验证—测交: 用F1与双稳性类型测交,F1基因型若 为纯合子,其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即黄色圆粒;若为杂合子(YyRr ),其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分别是:黄圆、黄皱、绿圆、 绿皱,数量近似比值为 1:1:1:1。这个结果证明孟德尔解释是正确的,F2结论可成立。 个体数:315 108 101 32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 1 黄色圆粒 F 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 皱粒 比例 9 ︰ 3 ︰ 3 ︰ 1 基 因 的 自 由 组 合 定 律

减数分裂和三大遗传学定律的关系

第4期 戴文远,等:基于3S的闽江下游湿地景观空间分异研究 73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s for wetland landscap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based on 3S DAI Wen-yuan,HUANG Wan-li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Researched the patterns and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wetland through landscape diversity,dominance,evenness,fragmentation and isolation,with the help of RS,GPS and GIS. The results shown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region space among coastal counties,island counties and inland counties,spatial patter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wetland landscape are dominated by landform,costal wetland has more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values than river and artificial wetland and it becomes the core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wetland landscape. Key words:landscape ecology;3S;wetland;low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减数分裂和三大遗传学定律的关系 宋敏 经典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连锁交换定律,是遗传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就如对基因的认识一样,最初基因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后来知道了它的实质——一段有特定功能的DNA序列之后,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三大遗传学定律背后也有与之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即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仅在性母细胞中进行.表现为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由一个细胞形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是母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由两次连续分裂构成: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每次减数分裂都可以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其中前期I比较复杂,又细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亲代传递给子代各一个减数分裂的产物——配子(n),2个配子结合成合子(2n),在基因的指导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发育成个体.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的行为具有一致性,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与遗传密切相关的事件. “减数”并非是染色体数目随机的减半,而是遵循严格机理的.来自父母双方的经复制含有2条单体的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配对,在后期Ⅰ分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决定了等位基因的均衡分离,这正是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的分离导致性状的分离,纯合体(AA,aa)稳定遗传,就是说自交后代与亲本表型一致,杂合体(Aa)必然分离,自交后代表型不一致.染色体在减数分离过程中的“分”与在受精过程中的“合”,使有性生殖的生物保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各对染色体中的2个成员在后期Ⅰ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也就意味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对于一个二倍体生物来讲,如果有n对染色体的话,那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结果会出现2n配子.在受精的过程中,两性之各类型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合子种类数是(2n)2.人有23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23(约8×106)种配子,精子和卵子结合,就有(8×106)2即64×1012种遗传组合,除同卵双生子外,人类的每一个成员彼此都是不同的,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人数.这正是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因为变异是各生物物种进化的重要因素. 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反映了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片段交换,在接下来的双线期会出现可见的交叉,这样分开来的染色体就不是原来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同线关系(顺式排列)变为异线关系(反式排列),而异线关系变为同线关系,这就是交换事件,导致了遗传物质的非随机组合,增加了变异性.这正是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三——连锁交换定律的基础. 两基因连锁遗传显然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那么可以认为由于非等位基因间相互影响每对基因就不按分离规律进行遗传,肯定不对,这有其中的道理. 遗传现象是复杂的,当理解了基因和染色体位置的从属关系,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之后,一些遗传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1)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以及由此发育成的雌雄配子, 其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 的一半,雄配子受精结合成合子后, 后代又恢复为亲代的全数染色体。从而保证了亲代 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保 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2)后期I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间自由组合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形 式进入同一子细胞,如有n 对染色体, 就有2n种组合形式, 形成多种具有差异的子细胞。另外,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 更加丰富了这种差异的多样性。这样就为生物的 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有利于生物进化。 有丝分裂的意义: [1]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试述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 (1)分裂前都要经过细胞间期, 发生染色体复制; (2)在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丝。 不同点: (1)分裂发生的部位不同。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减数分裂发生在性母细胞中; (2)分裂过程不同。有丝分裂只经过一次分裂, 完整的一次减数分裂要经过连续两 次分裂; (3)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不同。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形成四个 子细胞; (4)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不同。有丝分裂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完全一样, 减 数分裂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5)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6)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姐妹染色 单体交换。

23 .解: (1)首先确定3 个基因是否连锁。如果测交后代的8 种表现型数目相等, 表明3 个 基因是独立遗传;如果8 种表现型中每4 种数目相等, 表明2 个基因连锁, 另 1 个基因独立; 如果8 种表现型中每 2 种数目相等,表明 3 个基因连锁在一起。本题正好是第 3 种情况,表明是3 个基因连锁。 (2)确定基因顺序。先找出双交换型和亲本型, 然后比较双交换型和亲本型, 看哪一个性状发生变化, 即确定哪个基因在中间。本题+ p + 和o + s 最少, 是双交换型;op + 和+ + s 最多, 是亲本型。+ p + 与op + 比较o 基因发生变化,表明o 基因在中间,即基因顺序为p o s (3)计算交换值。 双交换值= (2 + 2)/ 1 000 = 0 .4% ; o—p 重组率= (2 + 2 + 96 + 110)/ 1000 = 21% ; s—o 重组率= (2 + 2 + 73 + 63)/ 1 000 = 14% ; 符合系数= 0 .004/ 0 .21×0 .14 = 0 .14。 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分析。分别计算每两个基因间的重组率, 根据重组率确定 基因顺序。 o—p 重组率= (2 + 2 + 96 + 110)/ 1 000 = 21% ; s—o 重组率= (2 + 2 + 73 + 63)/ 1 000 = 14% ; s—p 重组率= (96 + 110 + 73 + 63)/ 1 000 = 34 .2% ; 根据三个重组率大小,可以确定o 基因位于中间。 S—p 交换值= 重组率+ 2×双交换值= 34 .2% + 2×0 .4% = 35% ; 也可以是o—p 和s—o 重组率直接相加。 38 .有一杂交实验获得如下结果: AaBb×aabb ↓ Aabb aaBb AaBb aabb 42%42%8%8% 请问: 1)哪些是亲本型配子,哪些是交换型配子? (2)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多少? (3)减数分裂时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的频率是多少? (1)Ab 和aB 是亲型配子, AB 和ab 是交换型配子。 (2)交换值=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