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doc

奥鹏作业答案.doc
奥鹏作业答案.doc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水量、水质

2、降水、径流、淡水

3、降水

4、洪涝、干旱

5、洪水、枯水

6、降水、地表、地下、水资源

7、最大、最小

8、年际

9、海洋、陆地、应用

10、应用

11、分析计算、分析计算

12、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13、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14、周期、随机、地区

15、随机

16、成因分析、数理统计、地理综合

二、名词解释

1、水资源:通常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

2、水文学:通常是指研究对象只限于陆地水体的陆地水文学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应用水文学。

3、成因分析法:通过观测资料和实验资料的研究分析,可以建立某一水文现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水文学中称为成因分析法。

三、简答题

1、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答题要点:①总量不算少,但人均水量低;②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③水资源与耕地、人口的分布不相匹配;④年内、年际变化大。

2、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

答题要点:按照年降水量利年径流深的大小,间将我国划分为5个地带:多雨——丰水带,湿润——多水带,半湿润——过渡带,半干旱——少水带,干旱——干涸带。

3、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题要点:①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②城市和工业集中地区和北方部分井灌区地下水超采严重;③水质恶化,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污染;④用水浪费,水的重复利用率低;⑤水资源管理分散。

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什么?

答题要点:在具体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做到:①对由水源地取水适当留有余地;②在保护利用好现有水源工程的基础上开发新水源工程,并注意当地水资源的可开发限度;③加强需水管理,不断改进用水定

额;④努力开拓高效清洁的水利用模式,加大污水处理的力度。

四、论述题

1、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

答题要点:我国人口众多,根据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将接近16亿人,经济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水资源的需求量极大,按照我国目前供水量估算,需要新增加约1200亿?1600亿n?的供水量,缺曰较大。因此,应依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改变过去单一的开源做法,而采取节流、开源、保护并举的综合措施,来解决新增加的供水量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这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而临的重大课题。

2、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要点:①规划设计阶段。由于工程规模与河流水量的大小有关,该水量估算得过大或过小均会对工程的规模、造价、安全、泥沙淤积等问题带来影响,因此需要应用水文计算确定合理的工程规模。②施工阶段。要修建围堰、导流渠等临时性建筑物,因此也需要进行水文计算确定这些临时性建筑物的规模;另外,还需要水义预报提供短期或中期的天然来水情势。③运用管理阶段。为了编制水量调度方案需要知道未来一?定时期的来水情况;此外,在工程建成后,还要不断复核和修改设计阶段的水文计算成果,必要时对工程进行改造。

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题要点:①周期性。任何一种水文现象,总是出现以年为单位的周期性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导致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使得河流的水文情势也就具有相应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此外,水文现象也有以LI或多年为周期的变化情况。②随机性。因为影响水文现象的因素众多,各因素本身在时间上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变化过程,伴随周期性出现的同时,也存在着不重复的特点,这就是所谓的随机性。③地区性。由于气候要素和地理要素具有地区性规律,所以受其影响的水文现象也具有地区性的特点。

4、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其根据是什么?

答题要点:通常可以分为3类:即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理综合法。根据如下:①成因分析法: 根据某一?水文现象与其众多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只考虑一些主要因素,从而建立这-?水文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②数理统计法:根据水文现象的随机性,以概率论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去推断水文现象的统计规律,求得长期水文特征值的概率分布,从而得出工程规划设计所需要的设计水文特征值。③地理综合法:根据水文现象的地区性特点,W以以地区为单位来研究某些水文特征值的地区分布规律,从而求出观测资料短缺地区的水文特征值。

第2章水循环与径流的形成

一、填空题

1、水循环

2、大、小

3、降水、蒸发、径流

4、径流、蒸发

5、降水、径流

6、降水、蒸发

7、上游、下游

8、横断、纵断、横断、单式、复式

9、水系

10、最大

11、一、一

12、羽状、平行

13、河数、河长、比降

14、气候、下垫面

15、地形、地质、植被

16、

水、

水、

降水

17、大、特大

18、

压、

湿度

19、

汽、

上升

20、

形、

面、

气旋

21、

带、

台风

22、

湿

润、

半湿

1、半干旱

23、

量、

自记雨量

24、

重、

翻斗

25、

壤、

地下

26、

管、

重力

27、

量、

容积

28、凋萎含水、田间持水、饱和含水

29、悬着水、上升、中间

30、

润、

渗透

31、包气带、承压

32、

面、

壤、

散发

33、

壤、

物、

蒸发率

34、

流、

地、

河网

35、

流、

流、

损失

36、

流、

流、

径流

二、名词解释

1、水循环:水圈中的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称为水循环。

2、大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成为降水降落到大陆后乂流回海洋,这种发生在海陆之间的水循环称为大循环。

3、小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在海洋上空成云致雨,直接降落到海洋,或陆地上的水蒸发后又降落到陆地,这种局部的水循环称为小循环。

4、内陆水循环:沿海地区较多的水汽进一步向内陆输送,在内地上空冷凝降落后,一部分形成径流, 一?部分再蒸发为水汽乂继续向更远的内陆输送,如此循环下去,但愈向内陆,水汽愈少,直到不再能成为降水为止,这种现象叫做内陆水循环。

5、水量平衡原理: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在水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区域,在任一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量,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6、河流: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陆地表而上的曲线形凹地流动,依其大小可分为江(河)、溪、沟等,其间并无精确分界,统称为河流。

7、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可以是泉、溪涧、沼泽、湖泊或冰川等。

8、河口:河流的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地方'

9、河长: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距离称为河流长度,简称河长。

10、外流河: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11、内陆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的河流称为内陆河。

12、河流的横断面:是指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断面,两边以河岸为界,下面以河底为界,上界是水面。

13、河流的纵断面:沿着河流中泓线的剖面,中泓线是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14、河道纵比降:任意河段两端的河底高程差叫做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

15、河网密度: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河网密度。

16、水系:各条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河系或河网。

18、19、20扇形河系

羽状河系

平行河系

混合河系

17、干流: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湖泊的河流,称为干流。

河系分布如扇骨状的称为扇形河系O

河系分布如羽毛状的称为羽状河系。

儿条支流并行排列,至河口附近才汇合的河系称平行河系。

由多种分布形态混合排列而成的河系称为混合河系。

22、流地貌定律:水系在发育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称为河流地貌定律。

23、分水线:流域的周界称为分水线,通常是由流域四周的山脊线以及由山脊与流域出口断面的流线所组成。

24、流域:汇集地面和地下水的区域,即分水线包围的区域。

25、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为闭合流域。

26、非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不重合的流域称为非闭合流域。

27、流域面积:是汇集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区域,通常是指流域地面集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

28、流域平均宽度: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的比值称为流域平均宽度

29、流域形状系数:流域的平均宽度与流域长度的比值。

30、降水:指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31、降水量:一定时段内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32、一场降水的降水量:是指一次降水全过程的总降水量。

33、日降水量:指Id内的总降水量,

34、暴雨: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50mm的降水。

35、降水历时:降水持续的时间。

36、降水强度:单位时间的降水量。

37、降水面积:降水笼罩的平面面积。

38、暴雨中心:暴雨集中的较小的局部地区。

39、气温: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40、气温直减率:在对流层内,接近地表的大气温度较高,距地面越高,气温越低,高度平均每升高

100m,气温约下降0.65°C,称为气温宜减率。

41、气压:大气的压强称为气压。

42、等压面:空间上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曲面,称为等压面。

43、风:大气相对于地面近乎水平的运动称为风。

44、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指标称为湿度。

45、水汽压:指空气中水汽压力。

46、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汽量的最大值。

47、饱利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之差。

48、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称为绝对湿度。

49、相对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50、露点温度:在气压一定,水汽量不变的条件下,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水汽压时的温度。

51、比湿: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之比。

52、动力冷却:地面暖湿气团因各种原因而上升,体积膨胀做功,消耗内能,导致气团温度下降,称为动力冷却。

53、对流雨:近地表空气受热急剧增温,气温向上递减率过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发生垂直上升运动,形成动力冷却而降雨,称为对流雨。

54、地形雨:当暖湿气团因地形升高而被抬升时,因动力冷却而降雨称为地形雨。

55、气团:指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56、锋而: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时,在其接触处由于性质不同来不及混合而形成一个不连续而,称为锋

面,有时乂称为锋区。

57、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58、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其中锋面是冷、暖气团相遇时的过渡地带,而锋线是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59、锋而雨:由于锋而两侧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差别明显,在锋而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由于锋面活动产生的降水,统称为锋面雨。

60、冷锋: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沿锋面楔进暖气团,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锋称为冷锋。

61、暖锋:暖气团移动速度较快,受到移动较慢的冷气团的阻挡,锋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这种锋称为暖锋。

62、暖锋雨:暖空气爬升到冷气团的上方,形成的降雨,称为暖锋雨。

63、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某一地区停滞或摆动的锋称为静止锋。

64、锢囚锋:当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相遇,将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在高空,则称为锢囚锋。

65、气旋雨:由于气旋致使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因动力冷却凝结成云致雨,称为气旋雨。

66、热带气旋:在低纬度的海洋上形成的气旋,称为热带气旋。

67、包气带:在地下水而以上,土壤含水量未达饱和,是土粒、水分和空气同时存在的3相系统,称为包气带。

68、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土壤处于饱和含水状态,是土粒和水分组成的2相系统,称为饱和带或饱水带。

69、土壤水:是指吸附于土壤颗粒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

70、吸湿水:由土粒表面的分子吸力所吸附的水分子称为吸湿水。

71、薄膜水:由土粒剩余分子力所吸附在吸湿水层外的水膜称为薄膜水。

72、毛管水:土壤孔隙中由毛管力所保持的水分称为毛管水。

73、毛管上升水:地下水面以上由毛管力所支持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又称支持毛管水。

74、毛管悬着水:悬着于土壤孔隙中而不与地下水面接触的毛管水,称为毛管悬着水。

75、重力水:土壤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土壤孔隙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重力水。

76、土壤含水量:指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

77、土壤水分常数:指反映土壤水分形态和性质的特征值。

78、最大吸湿量:在饱和空气中,土壤能够吸附的最大水汽量称为最大吸湿量。

79、最大分子持水量:由土粒分子力所结合的水分的最大量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

80、凋萎含水量:植物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开始凋萎,此口寸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

81、毛管断裂含水量: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时的含水量。

82、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最大毛管悬着水时的土壤含水量。

83、饱和含水量:指土壤中所有孔隙都被水充满时的土壤含水量。

84、毛管悬着水带:包气带上部靠近地表面的土壤,具有吸附空气中的水汽和液态水分子的性能,称为毛管悬着水带,简称悬着水带。

85、毛管水上升带:在地下水面以上,因土壤毛管力的作用,一部分水分沿着土壤孔隙侵入地下水面以上的土壤牛形成一个水分带称为毛管水上升带或支持毛管水带,简称毛管水带。

86、中间带:处于毛管悬着水带和毛管上水升带之间的水分过渡带。

87、渗润阶段:在分子力的作用下,下渗的水分被干燥土壤颗粒吸收而形成薄膜水的阶段,称为渗润阶段。

88、下渗: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内的过程。

89、下渗率:指单位时间内渗入单位面积土壤中的水量,或称为下渗强度。

90、下渗能力: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称为下渗能力。

91、下渗曲线: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称为下渗能力曲线,简称下渗曲线。

92、稳定下渗率:当土壤孔隙被下渗水充满,下渗趋于稳定,此时的下渗率称为稳定下渗率。

93、地下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饱和岩土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各种状态的水。

94、包气带水:埋藏于地表以下、地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中的水。

95、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不透水层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称为潜水,水文中称为浅层地卜水。

96、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97、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而与第一个不透水层层顶之间的距离称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98、承压水:埋藏于饱和带中,处于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具有压力水头的地下水,水文中称为深层地下水。

99、蒸发: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称为蒸发。

100>植物散发:在植物生长期,水分从叶面和枝干蒸发进入大气的过程,又称蒸腾。

101、蒸发而:具有水分子的物体表而称为蒸发而。

102、水面蒸发:蒸发面为水面称为水面蒸发。

103、土壤蒸发:蒸发面为土壤表面称为土壤蒸发。

104、流域总蒸发:流域内各类蒸发的总和称为流域总蒸发。

105、蒸发能力: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某一蒸发面量的蒸发量,就是在同一气象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率,称为可能最大蒸发率或蒸发能力。

106、径流:降落到流域表面上的降水,由地面及地下汇入河川、湖泊等形成的水流称为径流。

107、径流形成过程:日降雨开始至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

108、净雨:降落到流域表面的雨水,除去损失剩余的部分形成径流,也称为净雨。

109、降雨损失量:不能形成径流的部分雨量称为损失量。

110、植物截留:降雨开始后,一部分被植物枝叶所拦截,称为植物截留。

111、超渗雨: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雨水按下渗能力下渗,超出下渗能力的雨水称为超渗雨。

112、填洼:超出下渗能力的雨水称为超渗雨,超渗雨形成的地面积水先填满地面的坑洼,称为填洼。

113、产流过程:通常把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为产流过程。

114、汇流过程:净雨沿坡面汇入河网,然后经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称为流域汇流过程。

115、坡面?漫流:地面净雨沿坡面流到附近河网称坡面漫流。

116、地下汇流:地下净雨下渗到潜水或深层地下水体后,沿水力坡降最大方向汇入河网,称为地下汇流。

117、基流:深层地下水流动缓慢,降雨后地下水流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较大河流终年不断流,是河川基本径流,常称为基流。

118、河网汇流过程:进入河网的水流,从支流向干流,从上游向下游汇集,最后全部流出流域出口断面,这个汇流过程称为河网汇流过程。

119、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断面的水量。

120、径流总量:某时段内通过某断面的总水量。

121、径流深: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

122、径流模数:流域出口断而流量与流域而积的比值。

123、径流系数:某时段的径流深度与相应的降雨深度的比值。

三、简答题

1、水循环的原因是什么?

答题要点:一是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即水在常温下就能实现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不发生化学变化;二是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为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水文循环的发生,以上两者缺一不可。

2、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题要点:①河流长度;②河流断面;③河道纵比降;④河网密度。

3、如何求得流域长度?

答题要点:流域长度也就是流域的轴长,可在地形图上量算。以流域出口为中心作同心圆。在同心圆与流域分水线相交处绘出许多割线,各割线中点的连线的长度即为流域长度。若流域形状不甚弯Illi,也可

采用河源到流域出口的百线来确定流域长度。

4、流域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题要点:①流域面积;②流域长度和平均宽度;③流域形状系数;④流域平均高度与坡度;⑤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5、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咖儿方面?

答题要点:①流域的地理位置。以流域所处的经纬度来表示,反映流域的气候与地理环境的特性,说明流域距离海洋的远近,以及反映水文循环的强弱。②流域的气候特征。包括降水、蒸发、湿度、气温、气压、风等要素,是决定流域水文特性的重要因素。③流域下垫面条件。指流域的地形、土壤和岩石特性、地质构造、植被、湖泊及沼泽情况等,与流域水文特性密切相关。

6、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雨量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答题要点:一般情况下迎风坡的雨量大。暖湿气团在运移途中,因所经地面的地形升高而被抬升时,由于动力冷却会形成地形雨。地形雨多集中在迎风而山坡上,越过山脊的气团水汽减少,旦下沉增温,背风的山坡雨量稀少。

7、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哪3个阶段?

答题要点:①渗润阶段。在分子力的作用下,下渗的水分被干燥土壤颗粒吸收而形成薄膜水的阶段。

%1渗漏阶段。在毛管力、重力作用下,下渗水分沿土壤孔隙向下作不稳定流动,并逐步充填土壤孔隙直至饱和,此时毛管力消失。③渗透阶段。当土壤孔隙被水充满达到饱和时,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呈稳定流动的阶段。

8、一次降雨过程中,下渗是否总按下渗能力进行?

答题要点:下渗能力是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而一次实际的降雨过程并不都是充分供水。当降雨强度小于该时刻的下渗能力时,只能按降雨强度下渗;当降雨强度大于等于该时刻的下渗能力时,才能按下渗能力进行下渗。

9、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题要点: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①蒸发器的类型;②地理环境情况;

%1季节月份。

10、流域总蒸发包括哪儿部分?如何估算流域总蒸发量?

答题要点:流域总蒸发包括流域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截留蒸发和植物散发。一般可?以采用水量平衡法利模式计算法估算流域的总蒸发量。

11、一次降雨在径流形成过程中的损失量有哪些?

答题要点:降雨开始后,有少量的雨水在降雨过程中被蒸发掉;一部分降雨被植物截留,最终消耗于蒸发;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超出下渗能力的雨水先填满地面的坑洼,称为填洼,填洼的雨量最终耗于下渗和蒸发;下渗到土壤中的雨水,有一部分补充了土壤含水量。因此,在一次降雨在径流形成过程中的损失量为雨期蒸发、植物截留和填洼、补充土壤含水量。

12、一般情况下,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是如何形成的?

答题要点:随着降雨的持续,满足了填洼的地方开始产生地面径流。下渗到土壤中的雨水,除补充上壤含水量外,并逐步向下层渗透。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下渗趋于稳定。继续下渗的雨水,一部分从坡侧土壤空隙流出,注入河槽,形成表层流或壤中流。另一部分继续向深层下渗,到达地下水面后, 以地下水的形式汇入河流,则成为地下径流。

13、什么是河槽的调蓄作用?

答题要点:在涨水阶段,由于河槽贮蓄一部分水量,所以,对于任一河段,下断面流量总是小于上断面流量。随降雨和坡面漫流量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河槽水量减少,水位降低,这就是退水阶段。这种现象称为河槽的调蓄作用。

14、常用什么方法表示径流?每种方法的常用度量单位是什么?

答题要点:①流量,常用单位为nF/s。②径流总量,常用单位有nA万n?、亿n?等。③径流深,常用单位为mm。④径流模数,常用的单位为L/ (s-km2)o⑤径流系数,无度量单位。

四、论述题

1、水循环有何意义?

答题要点:水循环对于地球表层结构的演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为:①水循环将地球上各种水体组合成连续、统一的水圈,将地球上的四大圈层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地质构造的基底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形态,同时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迁和生物群类。②水循环的实质就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过程,改变了地表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地带性,在全球尺度下进行高低纬、海陆间的热量再分配;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同时具有搬运能力,水循环负载着众多物质不断迁移和聚集。③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实现了海陆上空的水汽交换,海洋通过蒸发源源不断地向陆地输送水汽,进而影响着陆地上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陆而通过径流归还海洋损失的水量,并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质和各种营养盐类,从而影响着海水的性质、海洋沉积及海洋生物等。④水循环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其强弱的时空变化,是制约一个地区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五、计算题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公布了当时最新的全球水量平衡数据,其中大陆多年平均降水量P c 为119000km3,大陆多年平均蒸发量氏?为72000 km3,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R)为458000km\试根据这些数据分别计算:①从大陆流入海洋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心②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③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④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户。

解:①根据大陆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水量平衡方程:

R=P C-E C= 119000-72000=47000km3

%1根据海洋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水量平衡方程:

E()= P()+ =458000+47000=505000 km3

%1根据全球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水量平衡方程:

E= E c+ £'o=72OOO+5O5OOO=577OOO km3

%1根据全球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水量平衡方程:

P= Pc+ Po =119000+458000=577000 km3

2、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 = 2263 km2,已知该站的多年平均流量2=83.1m3/s,该流域的多年平均

降水量P = 1770mm,试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以及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解: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雨=0广=83.1 x 365 x 24 x 3600 = 2.62 xl 09(m3)

多年平均径流深:

R = W/F = 2.62 xlO9/ 2263 xlO3=U 58(mm)

多年平均径流模数:

M = Q/F = S3A/2263 = 0.0367[m3/(s ? knr)] = 36.7[L/(s ? km2)]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a = R/^ = 1158/1770 = 0.65

第3章水文资料的观测、收集与处理

一、填空题

1 >基本、专用

2、测流

3、0.6

4、基本、校核

5、水尺、水位计

6、基本、比降

7、8、20

8、水位、水位

9、横断面、流速

1()、横断而

11、水道、水道

12、设站、汛前

13、断面索、交会

14、仪器测角交会、经纬

15^锤、铅鱼

16、流速仪、浮标

17、宽度、水深

18、垂线

19、水深、流速仪

20、浮标

21、稳定、不稳定

二、名词解释

1、水文测站:是进行水文观测的基层单位,也是收集水文资料的基本场所。

2、水文站网:水文测站在地理上的分布网称水文站网,它是按照统一的规划而合理布局的。

3、测验断而:水文要素的观测都是在测骑河段内的各个断而上进行的,这种断而称为测验断而。

4、起点距:指某条测深垂线至基线上的起点桩之间的水平距离。

5、水位:河流、湖泊、水库及海洋等水体的日由水面距离固定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

6、大断面:指高出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m的河道断面,一般在设站时测一次,每年汛前复测一次。

7、断而索法:当河流宽度不大,有条件在断而上架设过河索道时,用索上的量距标志直接读出起点距,此法称为断面索法。

8、相应水位:在一次测流过程中,与该次实测流量值相等的某一瞬时流量所对应的水位称相应水位。

9、水文调查: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之不足或为某个特定的目的,采用勘测、调查、考证等方式收集某些水文要素等有关资料的工作,称为水文调查。

10、水文遥感:把遥感技术应用于水文科学领域称为水文遥感。

11、水文数据处理:水文测站测得的原始数据,要按科学的方法和统一的格式整理、分析、统计、提炼成为系统、完整,有一定精度的水文资料,这种对水文数据的加工整理过程称为水文数据处理。

1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根据实测的水位和流量的对应资料建立的水位与流量间的关系曲线。

13、断流水位:是指流量为零时的相应水位。

14、水文年鉴:水文站网观测的水文成果,按全国统一规定的格式,分流域和水系进行整编,作为正式水文资料,每年刊布一次,称水文年鉴。

三、简答题

1、水文测站的观测项目有哪些?

答题要点: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地下水、水温、冰情、水质等。

2、布设水文测站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题要点:①选择测验河段;②布设断而;③布设基线;④设置水准点。

3、在选择水文测验的河段时,应符合什么条件?

答题要点:测验河段的选择应符合两个条件:①满足设站的目的、要求;②在保证成果有必要精度的前提卜,有利于简化观测和资料整理工作。

4、水文站布设的断面一般有几种?

答题要点:按照不同的用途,水文站布设的断而可分为基本水尺断而、流速仪测流断而、浮标测流断面和比降断面。

5、在布设水文测站时为什么要布设基线?

答题要点:在测验河段上进行水文测验和断面测量时,需在岸边布设基线作为基本测量线段,用来通过三角测量确定测点在测流断面上的平面位置,即起点距。

6、在水文测站布设基线时有什么要求?

答题要点:基线通常要与测流断面垂直,且起点恰在测流断面线上。为满足起点距测量的精度要求,基线长度应不小于河宽的0.6倍。

7、观测水位有何意义?

答题要点:观测水位一方而是直接为水利、水运、防洪、治涝提供资料,如堤防、坝高、桥梁及涵洞、公路路而标高的确定;另一?方而可用水位推求其他水文数据,如推求流量、水而比降等。

8、如果在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或水位变化较大但观测时?间间隔相等,如何计算日平均水位?

答题要点:如果一口内水位变化缓慢,或水位变化较大,但是等时距人工观测或从自记水位计上摘录, 可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求得。

9、如果在一日内水位变化较大,而旦观测时间间隔不等,如何计算日平均水位?

答题要点:如果一FI内水位变化较大、且为不等时距观测或摘录,可以采用而积包围法,即将当日。?24h 内水位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除以一日时间求得。

10、观测流量有何意义?

答题要点:流量是反映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水量变化的基本资料,也是河流最重要的水文特征值。在水文站上长期连续进行流量测验取得数据,经过分析、计算和整理而得的资料,可为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

11、流量测绘的内容有哪些?其中哪些属外业、内业内容?

答题要点:流量测验的内容包括测流和流量计算2部分内容,其中测流属于外业,流量计算属于内业。测流又M细分为断面测量及流速测量2部分工作,而流量计算包括绘出制断面图、计算流速、计算面积、计算流量及其他水力要素等。

12、流速仪法测流的原理是什么?

答题要点:流速仪法测流,就是将测流断面用垂线划分为若干部分,测算出各部分断面的面积和各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两者的乘积为部分流量,各部分流量之和为全断面的流量。需要注意,实际测流时不M 能将部分面积分成无限多,实测值只是逼近真值;河道测流时间较长,不能在瞬时完成,实测流量是时段的平均值。

13、在断而测量工作中,测量起点距的方法有哪些?

答题要点:当河宽不大,有条件在断面上架设过河索道时,可应用断面索的量距标志直接读出起点距; 在大河上可采用仪器测角交会法,因基线长度已知,即可算出起点距,常用仪器为经纬仪,平板仪、六分仪等;目前最先进的是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的方法,其优点是不受任何犬气气候的干扰,24h均M连续施测,且快速、方便、准确。

14、形如v w =^y(v00+3V02+3V06+2V08+ V10)的公式中各量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答题要点:*表示垂线平均流速;%0、%2、匕.6、%8、表示与脚标数值相应的相对水深处的测点流速。

15、水文调查包括哪儿个方而内容?

答题要点:水文调食的内容可分为:流域调企、水量调杏、洪水与暴雨调企、其他专项调查等。

16、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有何意义?

答题要点:测算流量较复杂,而水位的观测则比较容易,且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较易获得。水文站一般是通过一定次数的流量测验,根据实测的水位和流量的对应资料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可以把水位变化过程转换成相应的流量变化过程,并计算出日、月、年平均流量及各种统计特征值。

17、什么是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答题要点:当河床稳定,测站控制性能良好的情况下,河道的水流状态比较平稳°将水位与流量的观测值一一对应地点绘于坐标上,能得到较密集的带状点据,通过点群中心川.以绘出单一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这种情况为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18、什么是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答题要点:天然河道中,受洪水涨落、变动回水等的影响,河床冲淤、结冰以及水草丛生等,都会使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分布散乱,无法定出单一的关系曲线,这种情况为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19、如何用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延长水位流量关系的高水部分?

答题要点:一般河床稳定的测站,水位而积、水位流速关系点据集中,曲线趋势明显。高水时的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可以根据实测大断面资料确定,而高水时■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常趋近于常数,可按趋势延长。将外延部分各个水位的断面面积和流速相乘,即得相应高水位下的流量。据此,可延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20、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移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答题要点: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常常遇到设计断面处缺乏实测水文数据的情况,这时需要考虑设计断而以及与设计断而相距不远的水文站的水位、流量条件,将该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移用到设计断面上。

21、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确定后,如何根据水位资料推求流量资料?

答题要点:①首先应推求LI平均流量。当水位流量在一日内变化较为平稳时,可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用口平均水位直接查出日平均流量;当一日内流量变化较大时,应先由瞬时水位推出瞬时流量,得出一日内流量变化过程,再用面积包围法或算术平均法计算日平均流量。②应用日平均流量,即可计算月平均流量及年平均流量,并统计出最大和最小流量等特征值。

22、天然河道中,影响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题要点:天然河道中,受洪水涨落、变动回水、河床冲淤、结冰、水草丛生等因素的影响,会使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分布散乱,无法定出单一的关系曲线。在这些情况下,需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加以处理和修正。

四、论述题

1、收集水文资料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答题要点:①驻测:为探索各种水文特征值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防汛需要而设立的基本水文站,要求观测人员常驻观测站点,对流量等水文要素进行连续观测。②巡测:观测人员以巡回流动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一个地区或流域内各观测点进行流量等水文要素的观测。③间测:某些水文站在取得多年实测资料以后,经分析证明仅对某一水文要素(如流量)采取停测一个时期再行校测的测验方式。④自动测报系统:通常由传感卷、编码形、转输系统和资料接收设备等部分组成,可将感应的水文变量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可还原为水文变量。

2、简述面积■流速法测流及流量计算的工作内容。

答题要点:包括3部分内容:①断面测量:分水道断面测量和大断面测量,可在断面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测深垂线,施测各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和起点距,用施测时的水位减去水深,即得各测深垂线处的河底高程,有了河底高程和相应的起点距,便可绘出测流断面的横断面图。②流速测量:国内外广泛使用流速仪测定水流的速度,在测流断面上布设足够数量的测速垂线,对于每条测速垂线,应将流速仪放置在不同的水深点测速。③流量计算:包括垂线平均流速计算、部分平均流速计算、部分面积计算、部分流量计算、断而流量及其他水力要素计算等步骤和内容。

3、简述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高、低水延长方法。

答题要点:①由水位面积和水位流速关系作高水位延长。一?般河床稳定的测站,水位面积、水位流速

关系点据集中,曲线趋势明显,高水时的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可以根据实测大断面资料确定,而高水时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常趋近于常数,可按趋势延长。将外延部分各个水位的断面面积和流速相乘,即得相应高水位下的流量。②用水力学公式高水延长。用曼宁公式计算流速,用实测大断面资料外延水位面积关系,从而达到延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目的。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低水延长法。低水延长一?般是以断流水位作控制进行水位流量关系Illi线向断流水位方向所作的延长,当求得断流水位后,以断流水位坐标为控制点,将关系曲线向下延长至当年最低水位即可。

4、何谓水文年鉴?何谓水文数据库?何谓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

答题要点:①水文年鉴:水文站网观测的水义成果,按全国统一规定的格式,分流域和水系进行整编, 作为正式水文资料,每年刊布-?次,称水文年鉴,可为资料使用者提供很大的方便。②水文数据库: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水文数据存储检索系统,更便于资料使用者查阅检索及使用各种水文资料。③由于水文年鉴仅刊布各水文测站的基本资料,因此各地区水文部门在分析研究本地所有水文站数据基础上,编制出水文手册、水文图集以及历史洪水、暴雨、历史枯水等调查资料,并载有地区的各种水文特征值等值线图及计算各种径流特征值的经验公式。利用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便可以估算无水文观测数据地区的水文特征值。

第4章水文统计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均值

2、标准、离散

3、离差、离散

4、均值

5、均值、变差、偏态

6、正态、皮尔逊III型

7、矩法、三点法

8、适线、适线

9、无偏、无偏

10、皮尔逊III型

11、完全、零

12、简单、复

13、直线、曲线

14、直线、曲线、直线、曲线

二、名词解释

1、统计规律:通过对某一随机现象作大量的观测或试验,揭示出来的规律称为统计规律。

2、概率论: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学科称为概率论。

3、数理统计学:由随机现象的-?部分试蚣资料去研究总体现象的数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称为数理统计学。

4、水文统计:把数理统计方法应用在水文学上,通过对实测水文资料的研究来推测和预估未来的水文情势。

5、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称为概率。

6、古典概型事件:如果某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是有限的,并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称之为古典概型事件。

7、频率: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出现了m次,则比值m/n称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

8、互不相容事件:若事件A与B不可能同时发生,则称互不相容事件。

8、独立事件:如果事件A是否发生与事件B是否发生相互没有影响,则称事件A与B为独立事件。

9、随机变量:随试验结果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10、离散型随机变量:若某随机变量只能取得有限个或可列无穷多个离散数值,则称此随机变量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11、连续型随机变量:若某随机变量可以取得一个有限或无限区间内的任何数值,则称此随机变量为连续型随机变量。

12、总体:在数理统计中,把研究对象的个体集合称为总体。

13、样本: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个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随机样本,简称样木。

14、样木容量:样木中的个体数称为样本容量。

15、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其概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16、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随机变量X取值大于等于某数值x的概率P (XK是x的函数,水文上称之为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

17、概率分布曲线:用纵坐标表示随机变量取值x,横坐标表示分布函数的值F(x),则其对应关系曲线称为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曲线。

18、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函数的导数的负值,刻画了概率密度的性质,叫做概率密度函数。

19、模比系数:系列的某个别值与系列均值的比值称为该个别值的模比系数。

20、重现期:指某随机变量的取值在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

21、经验频率:以水文变量的样本资料为依据,经计算得到的频率称为经验频率。

22、经验频率|11|线:由经监频率点据,徒手Fl估通过点群中心连成的光滑曲线称为经验频率曲线。

23、理论频率曲线:为了综合反映水文变量的地区性规律,克服经验频率曲线外延的主观性,水文频率计算引入了能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频率曲线来配合经验频率点据,称为理论频率曲线。

24、参数估计:用有限的样本观测资料去估计总体分布线型中的参数,称为参数估计。

25、适线法:以经验频率点距为基础,求与经验频率曲线配合最好的理论频率曲线及其统计参数的方法。

26、抽样误差:用样本资料来估计总体的统计参数一定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是由随机抽样引起的,称为抽样误差。

27、相关分析:白然界中的许多现象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分析和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分析。

28、完全相关:两个变量x与y之间,如果每给定一个x值,就有一个完全确定的v值与之对应,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完全相关,又称函数关系。

29、零相关:如果两变量之间毫无联系,即相互独立,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零相关或没有关系。

30、相关关系: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界于完全相关和零相关之间,则称为相关关系。

31、简单相关:研究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般称为简单相关。

32、复相关:研究3个及3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则称为复相关。

33、相关系数:反映两变量之间直线相关的密切程度的一种参数。

三、简答题

1、常用的样本统计参数在水文计算中的用途是什么?

答题要点:均值表示系列的平均情况,可以说明系列总体水平的高低;均方差反映系列中各数值的离散程度,是以均值为中心来考查的;变差系数用于比较均值不相等的两个系列;偏态系数可以反映系列在均值两边的对称程度;矩在水文上常用来描述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

2、概率与频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题要点: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理论值,而频率是经验值,在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通常不等于概率, 但当试验次数逐渐增加到足够大时,频率会越来越明显地趋近于概率。

3、在水文学中为什么要引入频率的概念?

答题要点:水文现象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因此,可以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水文学。水文系列的总体通常是无限的,而水文观测资料是有限的,在水文学中引入频率的概念,用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从而可以应用水文分析方法由水文系列样本的统计规律来估计水文系列总体的规律。

4、水文计算中参数估计的目的是什么?

答题要点:当水文频率曲线线型选定以后,为了具体确定出概率分布函数,就需估计出有关统计参数。由于水文现象的总体通常是无限的,人们无法取得,需要用采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应用有限的样本观测资料去估计总体分布线型中的参数。

5、三点法的基本思路?

答题要点: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的绘制要基于3个待定的统计参数无、G'、G,如果能在待求的P-III 曲线上选取3个点,将它们代入该曲线方程中,可建立3个方程,联立求解便可得到3个统计参数。但由于P-III曲线为待求曲线,无法直接取得以上三点,因此,三点直接在经软频率曲线上选取,并假定它们就在待求的P-lIIllll线上。

6、三点法估算统计参数有什么优缺点?

答题要点:当资料系列较长时,三点法计算简单,工作量较小。但其缺点是:在目估的经验频率Illi线上选区三点,有一定的任意性,也很难保证其就在待求的P-I1I曲线上。因此,三点法在实际中很少单独使用,一般都与配线法相结合。

7、权函数法估算统计参数有什么优缺点?

答题要点:根据样本系列,用矩法公式可求出均值无和均方差b,代入相关公式即nJ求出偏态系数Go由于估算G用了二阶矩,故权函数法提高了G的计算精度,但没有解决亍、G,的计算精度问题。

8、统计参数亍、c,、G对频率曲线有什么影响?

答题要点:①如果c和G不变,增大无,频率曲线的位置就会升高,坡度会变陡;②a越大,随机变量相对于均值越离散,频率曲线变得越来越陡;③如果q和壬不变,在正偏情况卜?增大a,则G愈大,频率曲线曲率越大,即频率曲线的上段愈陡、下段愈平缓、中部愈向左偏。

9、如何绘制经验频率曲线?

答题要点:首先将水文系列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再按数学期望公式计算每一项的经验频率,然后以水文变量为纵坐标,以经验频率为横坐标,根据它们的对应值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频率点据,徒手目估通过点群中心连成一条光滑曲线,即为该水文变量的经验频率曲线。

10、重现期(T)和设计频率(P)有何关系?

答题要点:①当研究暴雨洪水问题时,一般设计频率P小于50%,则fi-T=l/P:②当研究枯水问题时, 设计频率P常采用大于50%,则有T=l/(1-P)o

11>直接使用经骑频率曲线存在什么问题?

答题要点:因为实测资料是有限的,当水文变量的设计频率较大或较小时,可能无法从经凝频率仙线上直接杏得相应的设计水文数据,所以要对Illi线下端或上端进行外延,但因为上端和下端没有实测点据控制,外延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另外,水文要素的统计规律有一定的地区性,利用这种地区性规律可以解决无实

测资料时小流域的水文计算问题,但这种地区性规律很难直接用经凝频率曲线综合出来。

12、为什么要给经验频率Illi线选配一条理论频率Illi线?

答题要点:为了综合反映水文变量的地区性规律,克服经验频率曲线外延的主观性,水文频率计算引入了理论频率曲线来拟合经验频率点据,并选择一条与经验频率点据拟合最好的理论频率曲线,相应于该曲线的参数便看作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继血M以求得指定频率的水文变量设计值。

13、什么是离均系数切?

答题要点:在水文计算中,一?般需推求随机变量X取值大于等于某一数值勺的概率P(x>Xp),但是

宜.接积分计算F(x>%,)时非常麻烦,通过变换可将均值亍、变差系数G都包含在一个参数⑦中,从而得到

偏态系数G与0之间的关系表,称勿称为离均系数。

14、如何利用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的中值表绘制频率曲线?

答题要点:首先求得统计参数均值元、变差系数G,、偏态系数G,应用G查表求得指定设计频率P, 所对应的如,从而采用公式勺,= (QC +1)元计算出小?,应用户广切的对应值即可绘制频率曲线。

15、筒述应用适线法进行频率计算的主要步骤。

答题要点:①将实测系列耳由大到小排序,计算各项的经凝频率£°以变量的取值为纵坐标,以频率为横坐标,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频率点距x,.?《;②选定水文频率分布线型(一般选皮尔逊III型);③用矩法、权函数法或概率权重矩法求参数亍、。和G的初始计值。用矩法估计时,因G的抽样误差太大,一般根据经验假定c,./c v来估计q;④根据亍、。和C,的初始值,由不同的频率4杏值表或灼,值表, 计算得呵。将P^X p对应值(即理论频率点)点绘在同一张频率格纸上,通过点群中心画光滑的理论频率曲线。根据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的情况,调整统计参数,从而得到儿条理论频率曲线。适线时主要调整G和q;⑤选择一条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较好的曲线作为采用曲线,相应于该曲线的参数便看作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⑥求指定频率的水文变量设计值。

16、相关的种类有哪些?

答题要点: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一般为简单相关,3个及3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则称为复相关;在相关关系的图形上M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两类;因此,相关关系包括简单直线相关、简单曲线相关、复直线相关和复曲线相关。

17、相关分析在水文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在水文计算中,经常会遇到某一水文要素的实测资料系列很短,而另一?要素的实测资料却比较长的情况。如果二者之间有物理成因上的联系,就可以通过相关分析延长短期系列,即以某一变量较长期的资料延长另一变量较短期的资料。

18、如何应用相关分析法如何插补、展延短系列资料?

答题要点:以系列较长的变量为自变量,以系列较短的变量为倚变量,(通过计算均值、均方差、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等步骤)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继而插补或展延短系列资料;如果两变量间的关系是曲线相关关系,nJ.采用曲线选配方法,通过函数变换,使其成为直线关系,再进行插补或展延工作。

19、进行相关分析的条件是什么?

答题要点:在进行相关分析计算时,首先应分析两种变量是否存在物理成因上的联系,参证系列要有足够长的观测资料,并且两系列间同期观测资料不能太少,一般要求样本容量大于12。

20、进行相关分析时什么样的计算结果才能应用?

答题要点:在满足两种变量存在物理成因上的联系、参证系列足够长的前提下,对于相关系数不小于0.8,回归线的均方误小于系列均值的15%,相关系数的均方误小于,的5%的相关分析成果方能采用。在插补延长系列时",应注意回归线外延不应过长。

21、系列的均方差和回归线的均方误有什么区别?

答题要点:系列的均方差应用系列的观测值与它们的均值间的离差求得,表示系列的离散程度;回归线

奥鹏教师教育网作业

奥鹏教师教育网作业 篇一:奥鹏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 答: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 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 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2、课程 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 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 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3、潜在课程 答: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

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 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4、校本管理答: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 下移,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而提高学校 管理的有效性。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首先,导向功能。教育的导向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它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其次,选择功能。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目的决定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上的选择。再次,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检验、衡量、评价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第四,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它立足现实并指向未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这决定了教育目的所具有的激励功能。最后,协调功能。在教育活动内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更呈现为一种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系统。为了在教育者身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素质,应该把如上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起来,使之形成一种合力。 2、简述新型课程管理的建构?

2017年奥鹏春季《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答案

《学前教育评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形成性评价 答: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2.幼儿发展评价 答:幼儿发展评价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因人施教的前提和重要依据,也是检测幼儿教育课程或方案的效果的重要手段。幼儿发展评价是否科学、恰当,主要决定于幼儿发展评价方案是否科学。因此,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前,要选择科学、有效而又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力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此类评价工具。 3.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 答: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指的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托幼机构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2、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析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 答: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2.简述幼儿园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目的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简述动态评价的主要特点。 答: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评价包含已有的发展和潜在的发展 评价在真实情境的社会互动中进行 评价过程中幼儿可以接受支持和援助 评价应反映不同的变化和成长历程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分析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答: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1、评价过程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2、评价情境由人为的变为真实的,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3、评价内容和方式由单一变多元4、由评价者作为单一评价主体到有关人员都是评价的参与者 2.试论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 1、 组织实施一日活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因此,可以依据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正确定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及潜在的发展水平,在找出这两种发展水平区别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目标。同时还要看确立的目标是否有层次性、可操作性,并具有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的能力。2、教学内容是否追随儿童的生活经验。随着幼儿园课程向幼儿生活回归的发展趋势,从幼儿生活当中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去整合相关的知识体系势在必行。因此,教学内容应在观察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基础上,明确他们在现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中需要什么。在选择内容上注重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是

奥鹏离线作业 电子政务答案(最佳)

离线作业考核 《电子政务》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共25分) 1. 电子政务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子政务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特点表现在: 1. 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2. 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3.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化信息资源配置; 4. 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 5.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 6. 平台一体化。 2. 什么是企业系统规划? 答:它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着重帮助企业做出信息系统的规划,来满足其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3. 政府信息资源的特性是什么? 答:政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对政府活动有直接影响的信息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1)精确性和完整性:信息的精确和完整是政府部门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电子政务信息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应以不影响制定正确管理决策为尺度。 (2)经济性和共享性:信息的经济性主要强调信息的收集、管理成本与其实现的价值相比要低;信息的共享性指信息能够为多种政务应用服务,为政府部门和广大公众所共享。信息的共享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经济性的实现;信息的经济性是信息共享程度评价的一种尺度。 (3)无冗余和可靠性:无冗余是指电子政务中信息的详细复杂程度要适宜,无重复建设。信息的可靠性是政府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政府是决策、管理和服务的部门,非常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很难想象,如果政府根据不可靠的信息进行决策,将会给国家、社会、企业、公民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信息的可靠性取决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方法。因此,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信息收集方法的正确是保证信息可靠性的基础。 (4)相关性和时效性:电子政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所收集、存储的信息应与本部门工作范围有关,提供给决策者的数据应与决策事件有关。时效性是指收集和提供的信息必须注意与时间的对应。存储信息时一定要加上时间标签,因为信息具有时效性,过了一定的时间,也许信息就会失去作用,变得毫无意义。 (5)安全性和可用性: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性是指信息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信息

福建师范大学《管理学概论》奥鹏离线作业(含答案)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1、组织中最高层管理者经常做出的决策类型是( A )。 A.战略决策 B.业务决策 C.短期决策 D.战术决策 2、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 D )。 A.激励 B.授权 C.人员配备 D.沟通 3、古人云:“运筹帷幄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A)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4、对一个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D )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5、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D )。 A.重点突出,强调例外 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6、洛克希德导弹公司的管理者常在政府宣布与该公司签订大笔军火合同之前就已开始招聘人员。这是一种( A )。 A.前馈控制行动B.反馈控制行动 C.同步控制行动 D.无效的管理行动 7、在以下情况下,管理的幅度可以加宽的是( A )。 A.工作的相互依赖程度高,经常需要跨部门协调 B.组织各项工作的过程普遍得到标准化 C.组织环境很不稳定,时常出现新情况 D.下属的工作单位在地理位置上相当分散 8、贩毒组织中,各环节人员间往往只一对一单线联系,这是在使用()沟通网络。A.轮式 B..环式C.链式D.全通道式 9、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加入()以后该决

2020年春季奥鹏《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离线作业及答案

离线考核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举例说明(共30分) 1.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 答:1、单组实验是被实验者仅有一组,只能前后比较,就叫作单组实验形式。 例如:我们实验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与默读方法哪一个比较好些。用一班学生为对象,每一次以半年为期,先实验朗读方法,后实验默读方法,然后比较两个实验的因素所产生的结果,以求出哪一个方法比较好一些。这就是运用单组实验的形式,求出来的结论。 2.等组实验是常用的一种教育实验形式。其形式是把被实验者,分为人数相等,能力相等的两组或三组。其他条件如教师能力、教材内容、教学时间、教室环境等,也都应当相同。各种条件相等后,再给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因素,分别应用于这两组以上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再测量这两个实验因素所产生的结果,以求得结论。例如:进行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练习与阅读训练的比较实验,选定甲乙两组各方面相等的学生为实验的对象,将甲乙两组进行同一的测验,以测定其学力,作为“初试”。初试后甲组进行阅读训练,乙组进行背诵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一的测验,各测定其学力,作为“复试”。甲乙两组各求其“初试”与“复试”的差数,定甲线为“差1”,求“差1”与“差2”的相比较数,就是这个实验的结果。也就知道背诵练习和阅读训练谁为最好。如“差1”的数比“差2”的数大,那就是背诵练习比阅读训练好,反之,“差2”的数比“差1”的数大,那就是阅读训练比背诵练习好。 3.轮组实验是被实验者有两组,而两组的人数和能力是相等的,也可以不是相等的。将两个实验的因素,轮流在两组实验,然后比较其结果,就叫作轮组实验形式。例如,“植物向光性”实验,可随机取2株(组)生长状况并不相等的玉米幼苗,作如下实验处理: 甲组:玉米幼苗一先用“不透光”处理①-后用“单侧光"处理② 乙组:玉米幼苗一先用“单侧光”处理③-后用"不透光”处理④ 实验结果,则是①+④(“不透光”)和②+③(“单侧光”)之比较。这就是轮组实验法。 二、案例分析(共30分) 孙老师刚刚到一所小学参加工作一年多,他谦虚好学,经常向老教师请教经验。有一天,他路遇张、

福建师范大学奥鹏教育离线作业及答案《现代教育技术》试卷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试题 一、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请阐述其功能和作用。(20分) 答: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有效地传递和控制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的新型教育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有: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虚拟功能。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改革。 二、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25分) 答: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1、塔的经验分布。塔的最底层的经 验是直接、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 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2、学习方法。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 抽象,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方法。3、教育升华。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 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4、替代经验。位于 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形成科学的抽象。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各种 教育媒体,使教学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经验之塔”理论所 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 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而位于塔的中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 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借助于解说或教师的提示、概括、总结,从 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 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三、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25 分)

19秋 奥鹏离线作业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

离线作业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 满分100分 一、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存储800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多少字节? 解:汉字点阵结构就是24除以8就是一个字的大小故:800×24×(24÷8)÷1024KB=56.25KB。2.将二进制数1010.11转换为对应的十进制数。 解:二进制1010.11 3210-1-2 =1×2+0×2+1×2+0×2+1×2+1×2=8+0+2+0+0.5+0.25=10.75。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叫位?什么叫字节?什么叫字长?字长表示了计算机的什么特点? 答:位(bit):一个二进制数可以理解为1位,(0101)4位,(00111)5位。 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就是一个字节,ASCII码规定英文字符用低三高四,7个二进制数表示,最高位补0,一个英文字母在计算机内占用的存储空间就是8bit(位)=1Byte(字节)。 字长:运算性能参数,单位也是位。比如CPU有32bit的和64bit的,这里就是字长,表示CPU一次运算能处理多少个二进制数,当然字长越大运算性能也相对越高。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字长表示了计算机特点:(1)字长表示了计算机CPU运算速度,字长为字节的整倍数(即8的倍数),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 (2)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2.如何在Windows的桌面上、开始菜单中创建一个应用程序的建快捷方式? 答:Windows的桌面上建快捷方式:1.在选项上点右键后选择“发送”后,选择“桌面快捷方式”。2.将选项拖到桌面上。开始菜单中创建快捷方式: 1.点击你想要的该程序, 鼠标按住左键直接拖动到开始菜单你要放置快捷方式的地方即可。注:一定要拖动到红色正方形区域,其他地方不行。 3.在Excel中,如何输入公式? 答:单击要录入公式的单元格,在Excel中录入“=”,在=号编缉公式即可。 4.如何播放演示文稿? 答:单击PowerPoint视图模式中的幻灯片放映按扭,或按键盘上Shift+F5。

奥鹏东师17年秋学前教育学离线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福禄贝尔 答:福禄贝尔是德国学前教育家,被尊称为“幼儿园之父”。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系统阐明了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他著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学法》、《幼儿园书信集》等书。 2.生长理论 答: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理论,其本意并不是要把教育与生长混为一物。而实质上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无视儿童天性,他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但这种尊重绝不是放纵。杜威明确地讲:“如果只是放任儿童的兴趣,让他无休止地继续下去,那就没有‘生长’,而‘生长’并不是消极的结果。”杜威既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生长内部条件的漠视和压制,也反对传统学校中社会精神的匮乏。 3.发现法 答:发现法作为一种严格意义的教学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 .布鲁纳(Jerome S. Bruner, 1915-)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4.幼儿园物质环境 答: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学习、生活、娱乐等各种场所的设施、材料,它是满足幼儿的各种活动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建立符合幼儿身心成长特点以及具有幼儿园教育特色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 答:一、无歧视原则。无歧视原则是指每一个儿童都平等地享有公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儿童不应因其

奥鹏1109秋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 单选题 1. 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质疑官僚行政有效性的运动在西方各国蔓延开来,各国开始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少的政府,更多的治理”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共同特征。 2. 外部性的存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解决。 3. 真正对第三部门进行大规模系统研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 4. 中央控制模式中,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为(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关系。 5. 西方国家的第三部门大部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收入来源。 多选题 1. 绩效一般有()等几种类型。 A. 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 B. 财务与市场绩效 C. 运作绩效 2. 下列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有()。 A. 国防 B. 公共安全 C. 外交 D. 环境保护 3. 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表现主要有()。 A. 权力交易 B. 渎职失责 C. 权钱交易 4. 管制是国家或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或立法方式对经济社会生活实行直接干预,其主要手段有()等。 A. 价格管制

B. 进出口配额 C. 外汇管制 5. 公债是政府凭借其信用而举借的债务,公债的特征主要有()。 A. 自愿性 B. 按期偿还性 C. 付息性 6. 由于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因此要发挥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的作用。 A. 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平衡问题 B. 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 C.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7. 从评估对象上分,绩效评估可分为()。 C. 个人绩效评估 D. 组织绩效评估 8. 组织特征有()。 A. 组织有特定的目标 B. 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C. 组织有其内在的文化 D.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9. 公共支出管理服务于公共财政的总目标。公共财政的性质决定了其主要职能有()。 A. 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C. 公平社会收入和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D. 促进经济增长 10. 下列属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的是()。 A. 战略性 B. 系统性

奥鹏20秋季 西交《专业英语》在线作业参考答案.doc

奥鹏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 1119255375 1.I have no doubt (_______) he will overcome all his difficulties. A.which B.what C.that D.If 【参考答案】: C 2.The ship set out for the (_______) of the ocean depths. A.exploration B.explosion C.expose D.exposition 【参考答案】: A 3.When Jack arrived, he learned Mary___for almost an hour. A.had gone B.had been away C.had left D.had away 【参考答案】: B 4.The notebook computers use ( ) as standard display equipment. A.CRT display B.LCDs C.LED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7445661.html, screen 【参考答案】: B 5.The cold weather (_______) the planting by two weeks. A.set back B.set forth C.stuck up D.stuck to 【参考答案】: A 6.He ________ very busy this week, he ________ free next week. A.will be;is B.is;is C.will be;will be D.is;will be 【参考答案】: D

奥鹏16春天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参考答案教案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使计算机或终端之间能够正确传送信息,必须按照()来相互通信 A. 信息交换方式 B. 网卡 C. 传输装置 D. 网络协议 正确答案:D 2. TP/IP体系结构中的TP协议和IP协议分别为哪两层协议()。 A.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B. 运输层和网络层 C. 运输层和应用层 D. 网络层和运输层 正确答案:B 3. 类IP地址的前三位(二进制)是()。 A. 100 B. 110 C. 001 D. 111 正确答案:D 4. 如果一个100Mps的10个端口的集线器,相当于每个端口的速率为 A. 100 Mps B. 10 Mps C. 1000 Mps D. 64 Mps 正确答案:B 5.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 )的表现形式。 A. 电信号 B. 代码 C. 信息 D. 程序 正确答案:A 6.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输的数据帧进行校验。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校验方法是循环冗余校验。R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为G(x)= 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位。 A. 2 B. 4 C. 16 D. 32 正确答案:C 7.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 A. 信息 B. 分组 C. 帧

正确答案:C 8. 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 )交换技术。 A. 报文 B. 线路 C. 信元 D. 分组 正确答案:D 9.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称为( )。 A. 比特 B. 字节 C. 帧 D. 分组 正确答案:C 10. PPP其功能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 )。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正确答案:A 11. 流量控制是为( )所需要的。 A. 位错误 B. 发送方缓冲区溢出 C. 接收方缓冲区溢出 D. 接收方与发送方之间冲突 正确答案:C 12. 完成服务点寻址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正确答案:D 13. 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 A. 为全0 B. 为全1 C. 相同 D. 不同 正确答案:C 14. 在Winows98/2000/XP的TP/IP网络中,对IP地址可以() A. 通过HP和NS设定 B. 通过HP和人工设定 C. 通过子网掩码 D. 默认网关设定

奥鹏财务报表分析离线作业答案

《财务报表分析》 一、分析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 1、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不受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答:解析:错误 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公司的财务报告,因此由财务报告本身缺陷所造成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也就在所难免。 2、财务报表分析中计算的比率总是能够客观反映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 答:解析:错误 分析:在比率计算中,一些数据的确定、时间上的对应与否等问题,也会影响比率所反映内容的可比性及准确度,这也就难免与公司的实际情况发生一定程度的脱节。 3、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主体而言,财务报表附注与四张主表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答:解析:正确 分析:财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进一步说明。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对于报表而言,附注同样具有重要性 4、进行任何目的的财务报表分析都要先审阅会计报表,对报表进行会计分析,确定报表的可信赖程度。答:解析:错误 分析:确定报表的可信赖程度,是审计人员的工作,并非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工作。 二、计算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A公司2013年度的净利润为750 000元。该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为690 000股,另外,该公司还有一只发行在外的可转换债券,可以转换成普通股10 000股,可转换债券转换成普通股可增加净 利润2250元。计算这家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答: (1)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750000÷690000=1.087 (2)可转换债券转换成普通股后的净利润为:750000+2250=752250(元) 可转换债券转换成普通股后总的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90000+10000=700000(股) 稀释每股收益=(750000+2250)÷(690000+10000)=1.075 2、下表是B公司2012年度和2013年度的比较数据。 单位:万元

2018年春季奥鹏专升本《计算机应用基础》离线作业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 满分 100分 一、判断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基础。 (×)2.DOS操作系统是一个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3.没有装配软件系统的计算机不能做任何工作,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4.Windows中的记事本和写字板都不能插入图片。 (×)5.Windows回收站中的文件不占有硬盘空间。 (√)6.在Word中可以实现文字环绕图片的效果。 (×)7.在Excel中,选取连续单元格必须用ALT键配合。 (×)8.在PowerPoint中,只有备注视图和母版视图状态可以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9.用户可以对某张幻灯片的背景进行设置而不影响其它幻灯片。 (√)10.文件型病毒传染的对象主要是.COM和.EXE类型的文件。 二、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设汉字点阵为32×32,那么100个汉字的字形码信息需占用多少字节? 答:32×32÷8×100=12800 100个汉字的字形码信息需占用 12800字节。 2.将二进制数100101转换对应的十进制数和对应的十六进制数。 答:100101=32*1+16*0+8*0+4*1+2*0+1*1=37 二进制100101 转换对应的十进制数值为37. 37÷16=2 (5) 转换成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25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计算机由哪五部分组成?请解释各部分的功能,并画出它们的工作原理图。 答: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功能部件。控制器是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步调一致的自动工作的功能部件。存储器是用来存储信息的功能部件。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把它们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存放到内存中。输出设备是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

2020年奥鹏东北师范大学管理会计离线考核作业答案

离线考核 《管理会计》 满分100分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理财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现金流量是现代理财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 2.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又叫可变预算,通常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主要用于费用预算。 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预算的方法。 3.责任会计:责任会计是指为适应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责任会计是指以企业内部建立的各级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利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利用责任预算为控制的依据,通过编制责任报告进行业绩考核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制度。 4.相关范围: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形态的有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把业务量因素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狭义的相关范围。 一般地,管理会计中所特指的相关范围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两部分内容。 5.货币时间价值: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在计量货币时间价值时,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因素不应该包括在内。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不产生于生产与制造领域,产生于社会资金的流通领域。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答: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为: 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就越大,从而风险也就越大。” 2.简述责任会计制度的构成。 答:1、设置责任中心,明确权责范围。依据各部门经营活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责任中心,明确职责范围,使其能在权限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履行职责。2、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将企业的总

【奥鹏作业答案网】2014年12月奥鹏电大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题题库

奥鹏作业答案网内部资料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______。 A、控制器和运算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CPU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I/O接口 标准答案:A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 A、鼠标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B、激光打印机属于击打式打印机 C、使用杀毒软件可以防止网络黑客 D、温度是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标准答案:D 3、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可以组成______。 A、CPU B、微型计算机系统 C、微型计算机 D、硬件系统 标准答案:C 4、下列诸因素中,对微型计算机工作影响最小的是______。 A、尘土 B、噪声 C、温度 D、湿度 标准答案:B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计算机要长期使用,不要长期闲置不用 B、为了延长计算机的寿命,应避免频繁开关机 C、计算机使用几小时后,应关机一会儿再用 D、在计算机附近应避免磁场干扰 标准答案:C 6、微型计算机内存容量的大小,一般是指______。 A、ROM的容量 B、RAM的容量 C、Cache的容量 D、SRAM的容量 标准答案:B 7、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方式有______。 A、仅串行方式 B、串行方式或并行方式 C、连接方式 D、仅并行方式 标准答案:B 8、微型计算机中的“奔3”(PⅢ)或“奔4”(PⅣ)指的是______。 A、CPU的型号 B、显示器的型号 C、打印机的型号 D、硬盘的型号 标准答案:A 9、微型计算机体积小,适合放在办公桌上使用,又可被称为______。 A、工作站 B、个人计算机 C、服务器 D、终端

奥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线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满分100分 一、计算题(每题10分,共70分) 1、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且4.2)(=X E ,44.1)(=X D ,试求二项分布的参数n ,p 的值。 解: 因为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即),(~p n B ξ, 所以np X E =)( )1()(p np X D -=, 由此可得4.2=np ,44.1)1(=-p np , 解得:n=6,p=0.4。 2、设)2,3(~2-N X ,试求X 的概率密度为)(x f 。 解: 因为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它的密度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21 )(2 2)(+∞<<-∞=--x e x f x σμσπ, 进而,将2,3=-=σμ代入上述表达式可得具体密度函数为: =)(x f )(2218)3(2+∞<<-∞+-x e x π。 3、设有10个零件,其中2个是次品,现随机抽取2个,求“恰有一个是正品”的概率。 解:利用古典概型进行概率计算 则 “恰有一个是正品”的概率为:11822101645 C C C =; 至少有1个是正品的概率为:1128282104445 C C C C += 或0.978。 4、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的普阿松分布,即,2,1,0,! 2)(2 ===-k k e k X P k …,试求随机变量23-=X Z 的数学期望。 解: 因为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它的密度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 (21)(22 2)(+∞<<-∞= --x e x f x σμσπ, 进而,将2,3=-=σμ代入上述表达式可得具体密度函数为: =)(x f ) (214 )3(2 +∞<<-∞+-x e x π。 5、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且均服从)1,0(N 分布,试求Y X Z +=的概率密度。 解:由于,X Y 独立,所以(0,2)Z N 服从, Y X Z +=的概率密度为:)4e x p (21 )(2 z z f -=π。 6、设总体X 的概率密度为???<≥=--θθθθx x e x f x , 0,),()(,n X X X ,,,21 为总体X 的样本,试求θ的矩估计量。 解:θ的矩估计量可如下求解: ()0()x x EX xe dx x e dx θθθ∞∞ ---==+??1θ=+, 由矩估计法知,令11X X θθ+=?=-。 7、设总体)10,60(~2N X ,从总体X 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求样本均值X 与总体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2的概率。(已知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8413.0)1(=Φ)。 解: |60|(|60|2)( 1)1(1)(1)2(1(1))2X P X P -->=>=-Φ+Φ-=-Φ= 0.3174. 二、证明题(共30分) 1、设),,,(21n X X X 是取自总体),0(2σN 的样本,试证明统计量∑=--n i i X X n 12)(11是总体方差2σ的无偏估计量。 证明: 事实上,2221111()()11n n i i i i X X X nX n n ==-=---∑∑ 2221111(())()11n n i i i i E X X E X nE X n n ==-=---∑∑2221()1n n n n σσσ=-=-

奥鹏大工15春《基础会计》离线作业要求及答案电子教案

丈止理工犬院《基础会计》离线作业 题目题目一_____________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年月日

题目一: 利和股份公司2012年6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销售商品520000元,其中,400000元当即收款,存入银行,另120000 元尚未收到。 (2)收到上个月提供劳务的款项100000 元,存入银行。 (3)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的水电费7200 元。 (4)用现金30000 元预付以后年度的房租。 (5)用银行存款6000 元支付本季度银行借款利息(其中本月2000 元)。 (6)本月提供劳务获得收入48000 元,款项未收到。 (7)按照合同规定预收客户订货款200000 元,存入银行。 (8)本月负担年初已付款的保险费1000 元。 (9)上个月已经预收款的产品本月发货,价款280000 元。 (10)本月应负担的修理费为5000元(款项在下个月支付)。要求:分别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基础计算本月的收入、费用和利润各是多少,并对两种原则下确定的经营成果进行简要说明。 购买后下载完整答案 答:(1) 收付实现制: 收入=400000+100000+200000=700000元费用=7200+30000+6000=43200元

奥鹏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 针对所有学生,学生最快也要(a )年才能毕业。 A. 2.5 B. 1 C. 3年 D. 5年 2. 人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限度是(c ) A. 15分钟 B. 8分钟 C. 25分钟 D. 45分钟 3. 在众多的网络学习资源中,能够提供在线检索、阅读、下载图书 或期刊杂志的是( b) A. NKI中国知网 B.数字图书馆 C.维基百科 D.知识网络服务平台 4.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相对有效的训练我们的注意力(d )

A. 制定明确的目标 B. 排除外界的干扰 C. 排除内心的干扰 D. 以上都是 5. 要修改学习平台的登录密码,需进入学习平台的首页,在( d)栏中找到修改密码的按钮。 A. 工具资料 B. 在修课程 C. 客服中心 D. 个人中心 6. 下列方式中,不属于学习者参与远程教学交互的是(c ) A. 向辅导老师请教问题 B. 和学习伙伴交流学习心得 C. 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 D. 阅读导学资料 7. 和( b)交流互动不仅会对学生的认识产生影响,更重要的会产生情感上的交流。 A. 辅导教师 B. 学习伙伴

C. 学习资料 D. 学习平台 8. 课程作业的最后完成时间是( c) A. 选课期间必须完成 B. 预约前必须完成 C. 每次课程考试开始前1日24时前 D. 考试结束后的一周之内必须完成 9. 养成错题分类的学习习惯,与下列哪一项没有直接关系(d) A. 集中攻克薄弱环节 B. 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C. 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准确性 D. 降低知识的遗忘率 10. 考生每年大概有几次考试机会(d) A. 2次 B. 3次 C. 4次 D. 2次到4次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奥鹏法学通论离线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法学通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 3.行政补偿: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合法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由国家依法予以补偿的制度。 4.正当防卫: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5.留置权: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简述法产生的标志。 (1)国家的产生。 (2)权利与义务的分离。 (3)解决纠纷的专门机关的出现 2.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1)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具体实现过程或状态。 (2)宪法规定了一系列的调整宪法关系的规则体系,侧重于静态的调整;而宪政提供了实现规则的环境与过程,侧重于动态的调整。 (3)宪法是一种规范形态,而宪政往往是一种现实形态,是宪法内容与原则的具体实施。(4)宪法提供的规则通常表现为一种方式或方法;而宪政提供的更多是一种社会共同体追求的价值与目标。

3. 简述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区别。 (1)二者的性质不同。行政补偿是由合法的行政行为造成的,而行政赔偿是由违法的行政行为造成的。这是区别二者的重要标志。 (2)二者发生的时间不同。行政补偿既可以在损害发生前,也可以在损害事实发生后进行;而行政赔偿责任只能在损害发生后才能进行。 4.简述认定犯罪中止的条件。 (1)行为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三、论述题(共15分) 1.试论述刑法理论中的罪行法定原则。 所谓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处罚,必须预先由刑法明文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的原则。概括起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学者们之间的意见颇有不同,但过去曾经形成过通说。通说认为有四项内容: 1、排斥习惯法,即刑法的渊源只能是由国会通过的成文法。法院对行为人定罪判刑只能以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为根据,而不能根据习惯法对行为人定罪处刑。这也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当然结论。但一些学者认为,习惯虽不能直接成为刑法的渊源,但对刑法所规定的一定概念的解释,常常不能否定习惯的意义。 2、排斥绝对不定期刑,这一原则是由罪刑法定主义要求对一定的犯罪规定刑罚的种类和程度而产生的。绝对不定期刑是在法律中完全没有规定刑期的自由刑。法官在判决时,只宣布罪名和刑种,至于究竟服多长时间,则由行政机关即行刑机关根据罪犯的改造的情况决定,这样做,无疑会丧失刑法保障人权的机能。所以不论定刑或宣告刑都不允许绝对不定期刑。 3、禁止类推解释。类推解释是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援用关于同它相类似的事项的法律进行解释。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行为之所以被认为犯罪和处罚,必须依据事先由法律明文所作的规定。而类推解释则对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创造法律,是由法官立

奥鹏东师17年秋教育学离线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 1、(正确)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2、(正确)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3、(错误)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4、(正确)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5、(正确)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6、(正确)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错误)“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8、(正确)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9、(错误)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 10、(正确)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 答:(1)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学科本位以及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2)走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建立多维、立体式的课程结构;注重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多样化和多向互动与交流;发展弹性、多元的教学评价模式;课程管理体制重心下移,开发学校课程。 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 答: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答: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但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教育还必须主要为本民族和本阶级服务。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是不正确的。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答: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科学,人类继承和掌握科学的最基本方式是教育。 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思考的能力和劳动的能力,而提升这两种能力的是生产力水平、是科学。如果人类放弃教育,将一步倒退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从人的本质角度讲,就是想低级动物的倒退。所以,从人的本质角度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