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突出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情报所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这是世界上5种人体血吸虫病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也是防治难度最大的血吸虫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的部分地区,流行历史悠久、危害严重,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而且影响整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经济发展。国家已于2004年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处于同等重要的防治位置。

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我国的血吸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近来由于生物、自然、社会经济、人口流动、政策保障等因素变化较大,一些地方呈现出老疫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疫情回升形势,引起了我国政府及各界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及严峻性

据建国初期统计,我国的血吸虫病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2个省(市)的433个县(市、区)4078个乡(镇),共有钉螺面积148亿m2,累计感染者达1160万例,受威胁人口在1亿以上。至2007年,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市)自治区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四川省以

县为单位全部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目前疫情尚未控制的县(市、区)有90个,其中江苏省12个,安徽省19个,江西省11个,湖北省23个,湖南省22个,云南省3个。

总的来说,全国的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呈现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表现为老疫区血吸虫病患者增加、钉螺扩散明显、新钉螺区出现、感染性钉螺分布范围扩大,部分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出现疫情回升,各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增加,说明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还任重道远。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发展、成效、局限性

血吸虫病是一种与社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疾病。1984年前WHO提出防治血吸虫病的目标是达到阻断传播,防治重点建议放在消灭中间宿主钉螺上。50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WHO防治策略的改变,我国的血防策略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①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1955年,卫生部召开第一次血防工作会议,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的概念,后经多年反复实践,使综合性防治策略不断完善。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为:预防为主,综合性防治,因时因地制宜。但这一策略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湖沼型地区难以实施。

②以人畜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由于农村经济体

制的改革、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的问世,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将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调整为“以人畜扩大化疗为主、辅以易感地带灭螺的综合防治策略”。至2002年底,血吸虫病病人数和病牛数等指标较项目开始时(1992年)分别下降了48.74%和47.08%,浙江省在此期间在全省范围内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但这一策略受药物化疗依从性、覆盖率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彻底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链,导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的回升。

③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鉴于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特点,国家提出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并提出了“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实施以机代牛、封洲禁牧,减少家畜传染源粪便对有螺地带的污染;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杀灭人畜传染源粪便中的虫卵;加强渔船民粪便管理,减少水上作业人群传染源粪便的污染;结合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压缩钉螺面积,减少血吸虫污染和感染的机会,从而达到控制血吸虫病的目的。

目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中凸现的问题

血防投入不足,血防队伍削弱,难以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分配体制改革、世行贷

款项目结束等因素,造成血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难以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传播控制地区,剩下来的防治任务仍较重,其防治经费无法控制疫情回升,而传播阻断地区血防专业队伍的不稳定,青黄不接、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等因素使有效的血防工作难以持续。

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

血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如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教育、环保、爱卫、药物和化工等系统的多个部门。目前各个部门均设有相应的血吸虫病防治机构,但各部门各机构多各自为政,职责不明确,不能相互配合,组织协调和合作不足。

现行血吸虫病防治法律不完善,现行的血吸虫病防治法制执行不到位

①我国尚无统一的血防法,由此造成对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业和公民个人在血吸虫病防治服务中的职权、职责和义务界定不清晰,监督不力;对有关部门在防治中不作为或拖延作为时应承担何种责任,有关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给血吸虫病防治服务中的政府管理实践和责任的追究造成困难。

②已有的血吸虫病防治法律规范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政不作为)、难获救济等。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隐瞒、谎报、缓报疫情的现象依然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对执法者的监

督。

③血吸虫病防治法制的社会基础条件如血吸虫病防治法制的公众知晓度、认同度、适应度和配合度以及社会心理状况等还亟待进一步改善。

新螺区出现

2007年11月,浙江江山贺村镇明星村新发现1个钉螺点,位于村北面历史螺区的相毗邻地带。该村为历史无螺村和无感染的病人,新发现有螺面积4.666万m2,钉螺平均密度为0.01只/0.11 m2,经检测无感染性螺。分析钉螺新发现原因可能为:1)该村存在村民到邻近历史流行村带回秧苗、水浮莲养殖的现象;2)近年来,国道线进行改线,路基横穿明星村;3)由于工程施工,工程砂石料进入明星村。显示新发现螺点不排除邻近原历史流行村的钉螺随植物输入而迁移扩散的可能性。

流动人畜监测工作薄弱,输入性传染源包括城市血吸虫病病人急剧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人口流动急剧增加,全国非疫区的流动人口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人口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但是每年接受管理的人数仅占极少部分,并且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大量的流动人口不但进工厂,而且承包田地,从事种植养殖,施用人粪肥,有的随地大便,新的传染源输入有不断增多趋势。而目前各传播阻断地区仍

有不少钉螺面积,来自流行区人(畜)在有螺区作业,如缺乏有效管理,极易招致血吸虫病死灰复燃。

由于人口流动及自然环境等影响,近年城市血吸虫病人增多,包括由于洪涝灾害等原因造成钉螺向城市扩散、流动人口将传染源带到非流行区或疫情已控制地区的城市造成城市出现血吸虫病病例或血吸虫病流行。

公众血防意识逐渐淡漠

由于部分干部群众对血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长期的防治工作使他们产生了厌烦情绪,不愿配合查治病工作,即使免费也不愿意。许多群众明知是疫区,偏要下水,不注重自我保护,重复感染严重。且现在基层年轻干部较多,对血吸虫病缺乏感性认识,对血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防治对策

血吸虫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仅仅靠药物和卫生技术难以有效控制与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鉴于当前的疫情及防治难度,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尚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控制。

2004年,我国新的血吸虫病控制目标与原则(2004-2015年)在今后2个5年计划中已被确定:即在平原和山区型流行区,到2008年的目标是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到

2015年的目标是达到传播阻断;在湖沼型流行区,计划到2008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流行控制和传播控制。

政策法规的调整与确立

①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应采取以社会措施为主导并结合技术措施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控制不仅受生物因素影响,而且和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采取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不仅要有科学性,而且要具有可行性。脱离社会经济状况的策略和措施是难以持久执行的。光靠药物控制不了血吸虫病,光靠卫生部门,血吸虫病防治不可能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将血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去,才可持续发展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②建立统一的血吸虫病防治法律法规

建议国家把涉及血防管理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各自独立的应对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加以归纳、汇总,尽快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居于核心权威地位的《血防法》,通过立法手段确立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防治血吸虫病的法治原则,通过立法工作由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相关综合协调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并切实保障民众的权利与义务。

传染源控制策略的调整与落实

现阶段我国主要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即以控制血吸虫虫卵污染环境为核心,在明确主要传染源的基础上,采取“以机代牛”以减少传染源的种类和数量,“封洲禁牧”以减少虫卵污染有螺环境,“改建卫生厕所”和“收集渔船民粪便”以控制虫卵下水,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措施,辅以健康教育、查治病、查灭螺以及实施农林水血防工程等措施,达到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目标。

多年的血吸虫防治结果表明,由于钉螺生存环境复杂、繁殖力强,要想从根本上消灭钉螺非常困难。有必要在加强对传染源控制和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查灭螺工作力度。对暂时不能达到消灭钉螺的地区,要将控制阳性螺点、控制阳性螺密度作为重要目标。要加强历史有螺环境和与现流行区县(市、区)相毗邻环境的监测,药物结合生产环境改造灭螺是持久有效、值得大力提倡的灭螺措施。

建立预警机制,尽快规范流动人口(畜)监测工作,有效控制外来传染源的输入

在传播阻断的城市及地区,虽然当地无血吸虫病传播,但如果残存钉螺,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与残存钉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完全重叠,就有可能引起血吸虫病流行。因此,在这类地区应建立血吸虫病流行的预警机制和疑似血吸虫病专项报病体系,加大监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

疗;同时要做好螺情监测工作,及时开展查螺、灭螺,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流动人口的管理应在政府统筹下由各部门互相配合,制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管理办法和规范,依法开展流动人口的卫生监测工作,防止外来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同时要制度化地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来自疫区的动物主要是牛的疫情监测管理,消除血防工作中各种隐患。建议政府部门承担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的诊治费用,从而鼓励怀疑有血吸虫感染者积极主动及时就诊,提高外来流动人口中血吸虫病检测的覆盖率。

传播阻断地区监测传染源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对来自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江西、云南等6个省的外来人员上。切实健全和加强血防专业队伍,规范血吸虫防治的监测诊断考评治疗体系,并建立或恢复一支以农民为主的不脱产的血防员队伍,以保证防治工作的需要。

加强血防健康教育组织血吸虫病防治科学研究

在疫区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启发群众参与血防工作的积极性,增加防护意识,特别是重点对学生开展宣传教育。另外,在重视农村血防工作的同时,要开展城镇血吸虫病的普查和宣传,提高城镇人口的血吸虫病防治意识,减少危害。

近年来,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在部分地区呈不稳定态势,

提示现阶段的防治手段、技术水平尚不能满足当前血防工作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提出,考虑到目前的血吸虫病控制状况,建议优先研究那些能提高研究水平并能直接影响血防工作进步的领域。其中包括日本血吸虫的基础性研究、控制策略相关的应用性研究、可用于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的新产品的开发,如控制传播的动物管理模式、钉螺孳生地监测技术、治疗效果评价技术、青蒿素类药物单用或与吡喹酮的联合使用方案的效能、新的对幼虫和成虫阶段都有作用的抗血吸虫药物的筛选、标准化的快速诊断方法、新颖杀螺剂及候选疫苗、共享平台建立等研究。

2009年是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提出的第2个5年规划的第一年,高效的防治管理网络无疑是防治血吸虫病坚强有力的保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能够在政府的主导下达到防治活动规模化、防治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以加快我国血吸虫病的控制进程,提高我国民众的整体健康水平。

(注:本文参考了国内各大科技期刊数据库、网络资源、临床血吸虫病学(任光辉主编)中的相关信息,因参考文献众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诚向文献被引用的作者表示歉意)

作者: 杜娟文章来源: 杭州卫生2010年第十三期加入日期: 2010-5-20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 血吸虫病是由复殖裂体寄吸虫引起的以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仅次于疟疾的一种重要热带病。该病曾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共约2亿血吸虫病患者,6亿人健康受威胁。仅我国还尚有44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共有33810个流行村,估计患者67万人[1]。近年来,虽然血吸虫病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再感染难以控制,防治效果难以巩固,防治经费不足以及生态环境改变,加剧了血吸虫病传播[2]。这些现状的存在提示国家和学者们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和不容懈怠。 本文根据各文献报道,总结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结合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将目前的防治工作归纳如下。 1. 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 在人类寄生虫病中,就社会经济与公共卫生重要性而言,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重要的热带病。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估计6亿人口受威胁,感染人口11947亿。就全球而言感染者集中于10-19岁年龄段。80%以上感染者和大部分严重病例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虽然一些国家的有效防治使感染人数有显著减少,如中国、巴西、埃及、菲律宾及中东某些国家(如突尼斯沙特),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极端贫困,极差的卫生条件,缺乏卫生保健与人们对疾病的无知,加上人口显著增加与人口流动导致疾病扩散,目前总的趋势感染人数还在增加。如不采取特别预防措施,水资源发展将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最显著的例子是世界最大的加纳伏而泰湖建成后,沿湖村90%以上的儿童感染了埃及血吸虫,其中大部分人出现血尿。在北塞内加尔,于80年代后期在塞内加尔河上建成地亚马大坝以后,曼氏血吸虫病暴发流行,迄今未获控制[3]。 1.1 总的流行现状与趋势据2003年底统计,110个县(市、区)共有钉螺分布面积36.3亿m2占全国的96%;血吸虫病患者73.6万,占全国的87%;急性血吸虫病902例,占当年全国的81%。血吸虫病患者在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4万例,比2000年增加15万。其中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9%,2003年又比2001年增加了22%,并发生30余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4]。 1.2流行区的变化我国血吸虫病原来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区)的418个县(市、区)。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至2001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在418个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47个县(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有63个县(市、区)控制了传播;尚有108个县(市、区)及57个县级农场未能控制传播。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个省湖区及四川、云南省山区。闻礼永等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2001~2003年分别发现4、15和l8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9例,浙江省18例,深圳市10例,均属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以感染地点分布统计,江西省占51.35%,安徽省占18.92%,湖南省占13.51%,湖北省占10.81%,四川省占5.41%[5]。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突出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情报所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这是世界上5种人体血吸虫病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也是防治难度最大的血吸虫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的部分地区,流行历史悠久、危害严重,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而且影响整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经济发展。国家已于2004年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处于同等重要的防治位置。 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我国的血吸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近来由于生物、自然、社会经济、人口流动、政策保障等因素变化较大,一些地方呈现出老疫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疫情回升形势,引起了我国政府及各界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及严峻性 据建国初期统计,我国的血吸虫病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2个省(市)的433个县(市、区)4078个乡(镇),共有钉螺面积148亿m2,累计感染者达1160万例,受威胁人口在1亿以上。至2007年,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市)自治区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四川省以

县为单位全部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目前疫情尚未控制的县(市、区)有90个,其中江苏省12个,安徽省19个,江西省11个,湖北省23个,湖南省22个,云南省3个。 总的来说,全国的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呈现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表现为老疫区血吸虫病患者增加、钉螺扩散明显、新钉螺区出现、感染性钉螺分布范围扩大,部分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出现疫情回升,各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增加,说明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还任重道远。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发展、成效、局限性 血吸虫病是一种与社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疾病。1984年前WHO提出防治血吸虫病的目标是达到阻断传播,防治重点建议放在消灭中间宿主钉螺上。50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WHO防治策略的改变,我国的血防策略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①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1955年,卫生部召开第一次血防工作会议,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的概念,后经多年反复实践,使综合性防治策略不断完善。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为:预防为主,综合性防治,因时因地制宜。但这一策略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湖沼型地区难以实施。 ②以人畜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由于农村经济体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一、引言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淡水蜗牛和含有寄生虫卵的水源而传播。本报告旨在对血吸虫病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疫情概况 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血吸虫病在过去一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一定的流行趋势。以下是具体的疫情概况: 1. 疫情分布: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湖泊、河流和水田地区,特别是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 2. 感染人数:根据报告的数据,过去一年内,全国范围内共有约5000人感染血吸虫病,其中约100人死亡。感染人数相较于前几年有所增加。 3. 高风险群体:农民工、渔民、水稻种植者和水产养殖者是血吸虫病的高风险人群,他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接触到感染源。 三、疫情分析 针对血吸虫病疫情的监测数据,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1. 环境因素:血吸虫病的传播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水源污染、湿地面积增加等。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不当导致了水源污染的加剧,进一步促进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2. 卫生教育:卫生教育对于预防血吸虫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地区的卫生教育工作还需加强,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的宣传和教育。

3. 检测和治疗:早期的血吸虫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及早进行检测和治 疗对于控制疫情至关重要。然而,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有限,导致了检测和治疗的不足。 四、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 1. 水源管理:加强对水源的管理和管理,减少水源污染,特殊是在湖泊、河流 和水田地区。 2. 卫生教育: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卫生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防护意识,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和避免接触受感染的水源。 3. 检测和治疗:加强对血吸虫病的检测和治疗,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 断水平和治疗能力,同时提供足够的药物供应。 4. 疫苗研发:加大对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发力度,以提供更有效的预防手段。 五、结论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为了一定的 影响。通过对疫情的监测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希翼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成就与经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成就与经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成就与经验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水源传播。在中国,血吸虫病曾经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然而,随着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经验。 一、成就 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例数量大幅下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血吸虫病病例数量已经大幅下降。据统计,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病例数为0例,这是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2.防治技术不断提升

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技术方面不断提升,不断推陈出新。例如,中国 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化学预防、环境治理、 药物治疗等。此外,中国还积极开展血吸虫病疫苗研究,为血吸虫病 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政府投入不断增加 中国政府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政府不仅加大了对血 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还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参与血吸虫病防治 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二、经验 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领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 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经验表明,政府领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是 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发挥领导作用,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加大经 费投入,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参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局面。 2.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

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化学预防、环境治理、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 血吸虫病的传播。 3.科学的防治方案 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方案。防治方案应该根据 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注重预防为主,同时加强监测和治疗工作,确保防治效果。 4.加强宣传教育 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同时加 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总之,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经验,这些成就 和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成就与经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成就与经验 介绍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血吸虫病主要通过接触带有感染物的水源传播,是中国乡村地区的常见疾病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成就与经验。 防治成就 1. 血吸虫病病例数量大幅下降 通过广泛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实施,中国成功地将血吸虫病病例数量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中国已将血吸虫病病例数控制在了可忍受的范围内。这一成就得益于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全社会的合作与努力。 2. 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推动 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是中国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举措之一。该项目重点关注血吸虫病高发地区,通过早期筛查、药物治疗、环境改善和健康教育等手段,有效降低了感染率和病例数。 3. 健全的监测和报告体系 中国建立了健全的血吸虫病监测和报告体系。各级卫生部门定期对疫区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报告和处理病例。这为及时控制病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防治经验 1. 多部门合作 血吸虫病防治涉及众多部门,如卫生部门、农业部门、环保部门等。中国成功的经验在于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得以全面展开,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 统一领导与政府支持 中国成功的经验之一是统一领导与政府的大力支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并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政府的持续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成功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健康教育与宣传 健康教育与宣传在血吸虫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向农村地区居民普及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和正确使用驱虫药物的方法,提高了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对血吸虫寄生虫传播途径的宣传,引导人们远离血吸虫病高发地区,有效降低了感染率。 4. 环境改善 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水源有关,改善水质和环境是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之一。中国通过改善农田排水系统、治理污染水源、建设卫生厕所等措施,有效减少了血吸虫病病例的发生。 结论 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多部门的合作、健康教育与宣传以及环境改善等措施的综合应用,中国成功地将血吸虫病的病例数量大幅下降,并有效控制了疫情。中国的经验值得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为全球血吸虫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我们相信,在中国和全球的共同努力下,血吸虫病将逐渐成为历史。 参考资料: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世界卫生组织

2024年血吸虫病防治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血吸虫病防治市场发展现状 摘要 本文分析了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了血吸虫病的概念和流行情况。然后分析了目前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接着探讨了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关键挑战和机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建议。 1. 引言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某些螺蛳传播。血吸虫病在全 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疾病防治工作的进展,血吸虫病防治市场也逐渐得到了关注。 2. 血吸虫病的概念和流行情况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主要攻击人体的肝脏和肠道。该病在流行区 域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某些地区。据统计,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感染血吸虫病,成千上万人因此死亡。 3. 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血吸虫病防治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的 药物和疫苗成为了市场的主要产品。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由于血吸虫病的高发区集中在贫困地区,因此血吸虫病防治市场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渗透率相对较高。这对于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然而,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市场竞争激烈。此外,疫苗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4. 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关键挑战和机遇 血吸虫病防治市场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首先,血吸虫病在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病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这限制了防治产品的销售。其次,疫苗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 然而,血吸虫病防治市场也存在着一些机遇。随着全球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将继续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支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此外,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也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5. 发展血吸虫病防治市场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展血吸虫病防治市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投入,提高贫困地区血吸虫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力度,降低防治产品的售价; •加强国际合作,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促进疫苗的研发和生产; •推广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 传统上认为寄生虫病属于热带病范畴,但事实证明,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远大于气候的影响。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乡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群类极为丰富,寄生虫种类也繁多。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定义了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一.我国五大寄生虫是什么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 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 血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裂体吸虫或住血吸虫。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1904),埃及血吸虫(Bilharz,1852),曼氏血吸虫(S. mansoni Sambon,1907),间插血吸虫Fisher,1934), 湄公血吸虫(S. mekongi Voge et al, 1978)和马来血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引言概述: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人体皮肤接触感染。该疾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流行,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的疫情动态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疫情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血吸虫病的疫情监测情况。 一、疫情监测方法 1.1 人群调查: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感染者的情况和病例 分布情况。 1.2 环境监测:对水源、土壤等环境进行采样检测,了解感染源的分布情况。 1.3 动物监测:对可能携带血吸虫寄生虫的动物进行监测,了解动物感染情况,为人类感染提供参考。 二、疫情监测结果 2.1 人群感染情况:通过人群调查,统计感染者的数量、年龄分布、性别比例 等信息,分析感染的高发地区和人群特点。 2.2 环境感染情况:通过环境监测,确定感染源的分布情况,包括河流、湖泊、水井等水源和土壤中的寄生虫卵情况。 2.3 动物感染情况:通过动物监测,了解可能携带寄生虫的动物感染情况,如猪、狗等。 三、疫情监测数据分析

3.1 疫情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年疫情数据的比对和分析,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判断疫情是否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3.2 高发地区分析:根据疫情监测结果,确定高发地区,并分析高发地区的原因,如环境条件、人群行为等因素。 3.3 风险评估:根据疫情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血吸虫病的风险程度,为 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四、疫情监测应对措施 4.1 预警机制建立: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建立健全的疫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 和报告疫情,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4.2 防控策略制定:根据疫情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包 括人群教育、环境改善、药物治疗等措施。 4.3 防治工作监督:对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控措施, 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通过对血吸虫病的疫情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分布情况,为制 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健全的疫情预警机制和防治工作监督体系,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于2021年7月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和推广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会议现场庄重肃穆,与会代表均是血吸虫病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健康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疫工作代表。会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来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重要意义,并对全国防疫工作做出指示。 会议首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李云第发言。她指出,血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疟疾,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大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力度,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加大了对血吸虫病防治的投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会议第二个环节是专家报告。会议邀请了我国知名的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就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专家们表示,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我国部分地

区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仍然较高,尤其是贫困地区。其次,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控制难度较大。再者,一些地方医疗条件偏弱,对于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综上所述,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会议第三个环节是现场发言。与会代表就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地防疫工作代表汇报了本地区的防治工作情况,并分享了一些好做法。大家一致认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全国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合作。同时,还强调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要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护意识,让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深入人心。 最后,会议总结了会议的成果,并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会议一致通过了《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这个规划明确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会议还决定设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加大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凝聚了全国人民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共识,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是针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可由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染病水源中

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

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 一、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成效显著同时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的寄生虫病防治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分别于1988—1992年(第1次)、2002—2004年(第2次)和2014—2016年(第3次)组织开展了3次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下称“寄调”),结果显示,全国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62.63%、21.74%和5.96%,防控成效显著! “五大寄生虫病”中的淋巴丝虫病已被消除;疟疾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消除标准;部分地区血吸虫病防治达到消除、传播阻断或传播控制标准;钩虫病等土源性线虫病发病率也降到了历史新低,但感染总人数还有千万之多。 华支睾吸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也出现反复,给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增多,使得机会性寄生虫病患者日益增多;受社会经济发展、国际交流加强等因素影响,输入性疟疾、血吸虫病、锥虫病、丝虫病等寄生虫病发病率日渐增高。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更加大了这些寄生虫病的输入、扩散与传播风险。 二、土源性寄生虫病全国处于低度流行状态 土源性寄生虫病指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寄生于人体肠道的线虫(蛔虫、钩虫、鞭虫等)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寄生虫病,曾广泛流行于我国农村、城郊地区。 第3次全国寄调结果显示,我国土源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38%,

较第1次寄调的53.21%和第2次寄调的19.34%分别下降了93.64%和82.25%,总感染例数从第1次和第2次寄调的5.38亿和1.29亿下降到第3次寄调的2 912万。 2018年,我国云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区人群平均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仍很高,分别达11.83%、10.9%、8.68%、8.05%和4.69%;钩虫感染率以海南(9.92%)、重庆(7.38%)和四川(6.56%)为重,蛔虫感染率最高的3个地区分别是云南(4.50%)、贵州(2.26%)和吉林(1.58%);鞭虫感染率最高的为云南(5.34%)、贵州(2.07%)和山东(1.34%)。 从当前全国寄调与监测数据看,我国土源性寄生虫感染例数依然较多,钩虫、蛔虫、鞭虫等的总感染例数分别高达1 697万、882万和660万,我国南部与西南部地区环境土壤中寄生虫卵的检出率仍较高。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经济欠发达,还在使用人粪施肥,徒手、赤脚劳作,存在较大感染与传播风险。 三、食源性寄生虫病仍反复出现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一类经食物(含饮水)传播的寄生虫病,包括水源性、肉源性、水产动物源性、两栖爬行动物源性、节肢动物源性及植物源性,病原虫种包括原虫、线虫、吸虫、绦虫与节肢动物,危害较为严重的主要是肉源性的带绦虫、旋毛虫,水产动物源性的华支睾吸虫,螺源性的广州管圆线虫等。 华支睾吸虫简称肝吸虫,是当前我国感染人数最多的食源性寄生虫!第3次全国寄调结果显示,我国华支睾吸虫人群感染率为0.47%,

寄生虫病流行概况和防治分析

寄生虫病流行概况和防治分析 寄生虫病是指人和动物身体内寄居着一些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会利用宿主身体维持生命活动,导致宿主体内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据统计,寄生虫病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传染病之一,全球有近10亿人感染寄生虫病。以下将就寄生 虫病的流行概况和防治分析做详细阐述。 一、寄生虫病的流行概况 1.寄生虫病的分类 寄生虫病按照寄生虫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原虫病、线虫病和棘球绦虫病。其中,原虫病以阿米巴痢疾和疟疾为常见病种。线虫病包括蛔虫病、丝虫病和钩虫病等多种疾病。而棘球绦虫病则包括包虫病、绦虫病和血吸虫病等多种类型。 2.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 寄生虫病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接触传染,还有一种是通过食物或水源感染。接触传染主要表现为曲霉菌感染、扁形虫病以及皮肤寄生虫感染等等。而食物或水源感染则主要体现在钩虫病、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疾病。 3.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 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取决于感染的虫种和病程长短。通常在感染初期,人体会出现发热、腹泻、咳嗽、血尿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急性肺脓肿、败血症、病理性肝硬化等疾病。

同时,寄生虫病还会伴随着贫血、厌食、消瘦等症状发生,长期患病还会引起慢性肝脏病、胆道阻塞等并发症。 4.寄生虫病的高发区 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经济条件较为贫困、卫生环境差的地区。目前我国寄生虫病的高发区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尤其血吸虫病是当前我国四大虫病之一,是贫困地区患者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二、寄生虫病的防治分析 1.预防为主,强化卫生教育 预防是寄生虫病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预防寄生虫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强化个人卫生意识和饮食卫生,如贯彻“六个不能”(不能喝生水、不能赤膊耕田、不能吃肉类半熟、 不能外出随地大小便、不能裸露脚底,不能妄采蘑菇野果)等,二是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切实消灭危害人类健康的螺蛳、蚊蝇、老鼠等害虫。 2.加强疾病监测与控制 对于寄生虫病病情严重的地区,要加强对疫情监测,及时掌握感染的人数和分布情况,了解病情进展和变化,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控制感染源和防止病毒的传播。 3.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在感染病菌之后,要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应该统筹考虑改善机体的免疫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全国范围内,人体重要寄生虫病依旧是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人群中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我们开展了一项国家级的调查探究。 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和 农村地区,共有20,000名居民参与其中。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感染率、危害程度、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控制状况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依旧较高,其中以蛔虫病和血吸虫病为主要的寄生虫病。在调查的参与者中,约有10%的人群感染了蛔虫,占比最高;而血吸虫感染率 约为5%。这表明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发病状况依旧严峻,仍需加大防治力度。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峻的危害。蛔虫病感染者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症状,严峻者还可能引发肠梗阻等并发症;血吸虫病感染者会引发肝脏炎症,造成肝功能异常。这些危害不仅严峻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调查还发现,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物、水源和土壤。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调查结果也表明仍有部分地区的食物、水源和环境卫生状况不抱负,这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针对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调查显示,大部

分受访者对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深。只有少数受访者能正确识别和预防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方式和方法。这表明在预防控制方面依旧存在认知不足和教育宣扬不到位的问题。与此同时,部分受访者在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方面存在着误区,比如滥用驱寄生虫药物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宣扬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对寄生虫病的熟识和防治意识。加强对食品、水源和环境卫生的监管,确保人们的饮食和环境安全。此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防治力度,特殊是加强农夫对寄生虫病的认知和预防措施的普及,以降低寄生虫病的感染率。 总之,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调查显示,尽管在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面临一系列挑战。只有通过大众教育、加强监管和加大防治力度,才能有效降低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综上所述,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存在部分地区的食物、水源和环境卫生状况不抱负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深,存在认知不足和教育宣扬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建议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宣扬教育工作,提高大众的熟识和防治意识,并加强对食品、水源和环境卫生的监管。特殊是在农村地区加大防治力度,普及农夫对寄生虫病的认知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率。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与研究方向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与研究方向(2006年) 由于受长江季节性洪水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频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复钉螺面积扩大患病人数增加急性感染呈上升趋势疫区在逐步蔓延血防形势严峻本文在回顾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总结半个世纪来积累的血防经验防治对策措施及主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血吸虫病疫区分布环境特征流行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现阶段血吸虫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疫情防治目标防治策略研究方向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提出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截至年底全国已有广东、上海、广西、福建、浙江等省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尚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湖沼地区和大山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四川和云南,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数据显示年底实有病人数为万人受威胁人口约,减少血吸虫疫区及钉螺面积分布变化不显著。目前我国现有钉螺面积,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湖沼地区,湖区地形、地貌复杂,植被多样,水位无法控制,水流冲刷,泥沙淤积等影响滩地崩涨,钉螺孳生环境不断形成。钉螺随季节性洪水扩散,导致有螺面积不断增加,疫区居民受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约束,加之重大水利工程调度引发新的环境变化等,这些都构成了湖沼地区血吸虫病复杂的流行特点,并决定了该区域血防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大山区钉螺面积约占全国钉螺分布总面积的,山区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流行特点,而病人数却占全国病人总数的以上,且一方面,广泛的钉螺分布和复杂的有螺环境使灭螺工作受到经济人力和技术上的限制,同时人群患病率的离散度大, 无明确的高感染年龄组段,人和牛都是主要的传染源,这些流行特点增加了实施药物治疗对策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山区性疫区的地方性特点,钉螺明显的自然隔离现象和血吸虫病人的家庭聚集性分布,为实施药物化疗阻断传染源提供了依据又增加了区域性灭螺的可行性。由于受长江季节性洪水的影响,湖沼型疫区水位往往难以控制,且江湖洲滩淤积,新的钉螺孳生地形成,新疫区不断出现,对目前的血防工作构成了很大威胁,因此,现阶段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应与洪水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洪水预报技术并结合防洪的需要,通过重大水利工程的合理调度,控制湖沼地区的水位变幅减缓江洲湖滩的形成遏制血吸虫病疫区扩散逐步压缩疫区研究钉螺的生态水动力特性和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的水文机制,研究水利灭螺的途径和可能的技术手段从而达到有效阻断传播血吸虫病的目的。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现行目标和策略: 围绕“消灭血吸虫病”这一战略目标,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解放初期至80年代初,80年代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解放初期至.80年代初,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因地制宜、采取以灭螺为主的综合措施”,大体可归纳为大范围、大规模开展以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灭螺项目,以及大面积药物灭螺,大规模开展查治病人、病畜,辅以水管和粪管,个人防护和宣传教育等。该阶段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绩,疫区面积大为缩小,病情显著减轻,疫情尚未控制区域主要分布在水位难以控制的江湖洲滩地区和人烟稀少的大山区。进入80年代,随着高效、低毒治疗药品吡喹酮的问世及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以疾病控制为目标的防治策略”,将防治血吸虫病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减少重症人数、降低感染率和感染度、控制和阻断传播我国实施通过综合的疾病控制策略,包括以人畜同步化疗为主,消灭易感地带钉螺和加强健康教育为辅等措施,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引进世行贷款并鼓励社会积极参与,我国广大疫区的血吸虫病病情得到进一步有效的控制,年相

【2017年整理】《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2017年整理】《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 传统上认为寄生虫病属于热带病范畴,但事实证明,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远大于气候的影响。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乡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群类极为丰富,寄生虫种类也繁多。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定义了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一(我国五大寄生虫是什么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