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的研究

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的研究
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的研究

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乳酸菌为菌种,活化培养后固定于海藻酸钠、琼脂、明胶-戊二醛三种载体上,分别选取不同的接种量、胶珠直径、载体浓度、CaCl2浓度等因素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36 h为时间范围恒温下进行发酵;通过还原糖量和酸度的测定,衡量不同条件对乳酸产量的影响,最终选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关键词:乳酸发酵;固定化细胞;凝胶包埋法

中图分类号:TQ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146-02

和游离细胞培养发酵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具有细胞密度高、反应速度快、耐毒害能力强、微生物流失少、产物分离容易、可反复使用、能实现连续操作等优点[1],有利于提高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细胞的浓度和纯度,保持高效菌种,因此可大大提高生产能力[2]。近年来,固定化细胞技术以其低成本和可操作性强而备受瞩目,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微生物酶和其他蛋白质,此技术用于生产乳酸国内外研究尚不多见。乳酸是自然界三大有机酸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印染、化工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3]。本实验采用凝胶包埋载体中的海藻酸钙、琼脂糖和明胶-戊二醛三种载体[4]对乳酸菌进行固定化,恒温下发酵培养,通过工艺参数的比较,找出最适合乳酸发酵的固定化细胞制作条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粉,由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提供;MRS液体培养基(g/L):蛋白胨10,牛肉膏10,酵母浸粉5,葡萄糖20,乙酸钠2,柠檬酸氢二胺2,磷酸氢二钾2,MgSO4•7H2O 0.58,MnSO4•H2O 0.25,Tween 80 1 mL,121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级。

1.2实验方法

1.2.1海藻酸钙固定化乳酸菌细胞

采用海藻酸钙法[5]。将菌种移入种子培养基,于37 ℃下静置培养20 h,离心洗涤菌体,接入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匀,用注射器将此混合液滴入到CaCl2溶液中,形成的海藻酸钙凝胶珠冲洗备用。

1.2.2琼脂固定化乳酸菌细胞

将溶化的琼脂溶液与培养20 h乳酸菌发酵液混合均匀,琼脂浓度为3 %;用注射器将此混合液滴入上层是液体石蜡、下层是水的量筒中;用无菌纱布滤出颗粒,无菌水冲洗三次,备用。

实验一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实验一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原理: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者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常用的包埋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和聚丙烯酰胺等。本实验选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包埋酵母菌细胞。 目的:了解细胞固定化的原理;掌握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操作。 二、仪器与用具 仪器:50ml烧杯、200ml烧杯、玻璃棒、量筒、酒精灯、石棉网、针筒、三角瓶、水浴锅、恒温箱。 化学材料:活化酵母菌(酵母悬液)、蒸馏水、无水CaCl2、海藻酸钠、葡萄糖。 三、试剂配制 1、0.05mol/L的CaCl2溶液150ml; 2、海藻酸钠溶液:每0.7g海藻酸钠加入10ml水加热溶液成糊状; 3、10%葡萄糖溶液150ml。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干酵母活化:1g干酵母+10ml蒸馏水→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使之活化。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经活化的酵母细胞,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固定化酵母细胞:用20ml注射器吸取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液,在恒定的高度(建议距液面12~15cm处,过低凝胶珠形状不规则,过高液体容易飞溅),缓慢将混合液滴加到CaCl2中,观察液滴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的情形。将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

4、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用5ml移液器吸取蒸馏水冲洗固定好的凝胶珠2~3次,然后加入装有150ml10%葡萄糖溶液的三角瓶中,置于25℃发酵24h,观察结果。 实验开始时,凝胶球是沉在烧杯底部,24h后,凝胶球浮在溶液悬浮在上层,而且可以观察到凝胶球并不断产生气泡,说明固定化的酵母细胞正在利用溶液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结果凝胶球内包含的二氧化碳气泡使凝胶球悬浮于溶液上层。 五、结果观察:打开瓶盖,闻气味,观察葡萄糖液中的变化。 六、思考题 1、酵母细胞活化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凝胶珠需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3、观察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析可能导致酵母细胞包埋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固定化技术的常用方法 2、理解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过程 3、知道固定化酶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固定化细胞技术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领会研究的科学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1、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1.1固定化酶技术。即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固定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体来说,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1.2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 (1)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2)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 2、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生产高果糖浆 (1)高果糖浆的生产原理 (2)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 (3)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识图4-5反应柱): 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 (4)高果糖浆是果糖含量为42%左右的糖浆。作为蔗糖的替代品,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病,对人的健康有利。 (5)生产高果糖浆需要葡萄糖异构酶;其作用是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这种酶稳定性好,可持续发挥作用。 3、固定化技术的方法(识图4-6固定方法): 细胞中含有一系列酶,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代谢产生所需要的代谢产物。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将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有。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际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进行,所以操作比较麻烦。 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

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最符合题意。 1. 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 A. 都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 都由基本组成单位聚合而成 C. 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D. 合成过程中可互相作为模板 2.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B.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 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自由转运 D. 在mRNA合成的同时都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3.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实验装置,甲瓶中加入10 g酵母菌和240 mL葡萄糖溶液,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瓶中加入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后应立即与乙瓶相连通 B. 使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来自于酵母菌线粒体 C. 实验中需控制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以保证酵母菌正常的活性 D. 该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只有在无氧呼吸时才能产生酒精 甲乙 4.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板先于细胞板形成 B. 染色体数先于DNA分子数加倍 C. 细胞核先于细胞质分裂 D. 中心体先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人体内只有少数细胞仍保留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B. 一般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分裂能力越受限制 C. 衰老细胞水分减少,多种酶活性降低,核体积增大 D. 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由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 6. 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B.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与DNA重组技术的实质是相同的 C.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D. 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7.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C. 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D.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8.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豌豆细胞中基因A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习题带答案

1.下图所示的固定化方式中,适宜固定化酶的是()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D.①③ 2.下列关于固定化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操作角度来考虑,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更容易 B.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对酶活性影响更小 C.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 D.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选择固定化细胞 3.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在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4.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 () A.用于调节溶液pH B.用于进行离子交换 C.用于胶体聚沉 D.用于为酵母菌提供Ca2+ 5.下列有关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的是果糖 B.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只有果糖 C.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更有益 D.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可从糖浆中回收 6.制备好的凝胶珠是否符合应用要求,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①挤压法②摔打法③观察法④培养法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检测凝胶珠是否合格,经常使用下列检测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还可以通过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来判断。 7.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及使用过程中,错误的是() A.干酵母活化的时间大约为1小时 B.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 C.检测是否有酒精发酵的有效指标之一为是否有气泡发生 D.将海藻酸钠与酵母菌的混合液缓缓滴加到氯化钙溶液中,即形成固定化细胞颗粒 8.关于固定化酶中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种类多样,可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B.酶被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可反复利用 C.酶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结构不改变,所以固定化酶可永远利用下去D.固定化酶由于被固定在载体上,所以丧失了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特点9.如图表示某同学进行的澄清苹果汁生产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果胶酶由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获得 B.为防止杂菌污染,图示装置制作完毕后应瞬间高温灭菌 C.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D.固定化果胶酶不可重复使用,每次生产前应重新填装反应柱 【解析】酶的固定化一般不用包埋法,A错误;瞬间高温灭菌会使固定化酶失去活性,B错误;加入苹果汁后可关闭控制阀一段时间,再通过减慢苹果汁流出的速率,让底物与酶充分接触,使反应充分进行,C正确;固定化果胶酶可重复使用,D错误。 10.如图为固定化酵母细胞及其应用的相关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

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 早在 1 9世纪初叶,人们发现某些微生物细胞具有一种吸附在固体物质表面的天然倾向和特殊功能,并以这种方式被束缚和固定起来。从20世纪印年代开始,国际上固定化酶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到70年代,作为发酵源的微生物菌体本身的固定化,即固定化微生物,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固定化技术是将酶或细胞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在不溶性或水溶性的膜状、颗粒状、管状的载体上,一般能明显地提高酶对热和酸碱度的稳定性。固定化技术在连续反应过程中不会流失,可用简单的方法回收再生,可使生产连续化,具有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简化环保措施等诸多优点,使其在生产中被迅速推广。 固定化细胞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固定化细胞研究的成果很快地运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其应用范围远远超出食品加工、轻化工业和制药工业,现已扩展到化学分析、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领域。 一、生产果葡萄糖浆利用微生物的a一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用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转变为较蔗糖更甜的果糖。经提纯、浓缩,即可制得替代蔗糖的新糖源,即含葡萄糖、果糖的果葡糖浆。 1966年日本在工业规模上利用微生物菌体生产果葡糖 浆,首次获得成功,并正式投人生产。1969年又采用菌 体热固法制成的固定化细胞,实现了生产的连续化,产量 达11万t,1978年产量达到100万t以上。其制得的固 定化异构酶微生物生物反应器半衰期289 d1131。 二、柑桔类果汁的脱苦柠檬苦素类脱苦酶,其最适PH值都偏向碱性,而影响其在柑桔加工中的使用,但可以将产生这些酶的细菌细胞固定化,以用于柑桔果汁的脱苦。球形节杆菌含有柠檬苦素D一环水解酶和柠檬酸A一环内醋脱氢酶,可将柠檬苦素转化成17一脱氢柠檬酸A一环内醋;球形节杆菌n含有柠檬苦素醇脱氢酶,可将柠檬苦素转化成柠檬苦素醇.2001年,张惟广等研究了用于柑桔汁脱苦的固定化醋酸杆菌细胞的特性,研究表明,固定化细胞脱苦最佳供氧为:摇床转速160r./min,最适声为4.5,最适温度为25℃;而游离细胞脱苦的相应条件分别为160 r/min,州为5.5,最适温度为25℃。低浓度NaCl对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脱苦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固定化细胞在柠碱浓度达到30 mg/纯后,柠碱降解速度趋于饱和,而游离细胞的柠碱浓度则为35mg/kg,固定化细胞的热稳定性比游离细胞好。 三、酱油生产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生产酱油,生产周期缩短。酱油风味改善,速酿优质酱油。Iwasaki等人比较研究了海藻凝胶、圆柱陶瓷和陶瓷颗粒等3种固定化细胞体系在分批发酵过程中的性能。发现3种固定化细胞的产酸能力大致相同,分别为5.2, 5 .3和 4.8k g/衬·d,高于游离细胞的0.5一1.0 kg/衬"d。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酱油生产工艺,将细胞截留在一个搅拌罐反应器与超滤装置相结合的膜生化反应器中〔161。结果表明,通过膜装置连续移出发酵,产品风味良好,生产效率提高。在酱油的制作过程中,结合酵母和假丝酵母发酵产生多种重要的风味物质,赋予大豆酱油独特的风味。北京金狮酿造六厂选用聚乙烯醇作

乳酸菌研究进展

乳酸菌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乳酸菌、乳酸菌的应用、乳酸菌菌剂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冻干保护剂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乳酸菌;应用;发酵剂;真空冷冻干燥 1. 前言 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在使用乳酸菌。今天,利用乳酸菌生产的健康食品已经一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健康食品。到目前为止,人们利用乳酸菌的乳酸发酵,制作泡菜[1]、酸菜、乳酪、酸奶等食品。另外青贮饲料经乳酸发酵后可增加贮藏时间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工业上制取乳酸是用淀粉类物质先糖化后,再用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纯乳酸[2-3]。发酵乳中的乳酸菌有预防肠癌、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提高系统免疫功能、减轻过敏反应和防止糖尿病等功能[1-3]。由于乳酸菌所具有的营养、健康的特殊功效,使其风靡欧、美、日、韩等市场,并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饮料、肉制品、保健食品等食品及预防医学领域[4-6]。 泡菜产业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贡献的产业之一。但我国泡菜企业长期沿用自然菌发酵,企业规模小,泡菜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不稳定,食用安全性差。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泡菜产业的发展。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泡菜发酵专用复合菌粉生物技术产品,对改造我国传统泡菜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投式泡菜发酵专用复合菌粉产品,是泡菜工业化生产的专用发酵剂,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见到该产品销售。直投式泡菜发酵专用复合冻干菌粉产品的使用,可以保证泡菜的产品质量,极大地缩短泡菜的发酵时间,提高泡菜的产量和质量。 2. 乳酸菌 2.1 乳酸菌的分类 乳酸菌是指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其中能进行乳酸发酵的大部分是细菌,有些为球菌、有些为杆菌,一般都不会运动。 常见的球形乳酸菌主要有:链球菌属将糖类经双磷酸已糖途径分解产生右旋乳酸,属正型乳酸发酵。多见于动物及动物性制品上;明串珠菌属将糖经单磷酸己糖途径分解产生左旋乳酸及乙醇等物质,属异型乳酸发酵。多见于植物体及植物制品之上;片球菌属将糖类经双磷酸己糖途径分解产生混旋的乳配。多数生活在植物及其制品上。 常见的杆形乳酸菌是乳杆菌属,约有20多种,有些种类产生右旋乳酸、也有产生左旋和混旋的乳酸,动、植物及其制品上均可找到它们。 2.2 乳酸菌特殊生活特点 乳酸菌具有强抗酸能力,大部分乳酸菌还具有很强的抗盐性,都能耐5%以

固定化技术应用-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固定化技术应用-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试题中出现固定酶能不能催化一系列反应,查找资料,没有权威 资料认为已经存在催化系列反应的酶,应该是研究方向。 选修知识的考查已经出现应用方向,也拓展到了技术的前景。也就 是说,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适当扩大知识面,结合试题进行教学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固定化酶技术可以拓展到固定化细胞。 问题:固定化技术以及发展前景如何?什么是固定化酶?什么是固 定化细胞? 01 1.固定化酶技术 固定化酶技术是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游离酶封锁住固体材料或限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活跃的、特有的催化作用,并可回收长时间使用的一种技术。 酶的固定化技术已经成为酶应用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经固定化的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稳定性高、回收方便、易于控制、可反复使用、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生物工业、医学及临床诊断、化学分析、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固定化酶技术的发展 以前,固定化酶技术是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用人工方法固定在载体上。

1916年Nelson和GrIm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同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1969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第一次将固定化的酰化氨基酸水解酶用于从混合氨基酸中生产L-氮基酸,开辟了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新纪元。 我国的固定化酶研究开始于1970年,首先是微生物所和上海生化所的工作者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 当今,固定化酶技术发展方向是无载体的酶固定化技术。 邱广亮等用磁性聚乙二醇胶体粒子作载体,采用吸附-交联法,制备出具有磁响应性的固定化糖化酶,简称磁性酶(M I E)一方面由于载体具有两亲性,M I E可稳定的分散于水相或有机相中,充分的进行酶催化反应;另一方面,由于载体具有磁响应性,M I E又可借助外部磁场简单地回收,反复使用,大大提高酶的使用效率。 Puleo等将钛合金表面用丙烯酸胺等离子体处理引入氨基,然后将含碳硝化甘油接枝于钛合金表面,或者将等离子体处理的钛合金先由琥珀酸酐处理,再用含碳硝化甘油接枝,进而将溶菌酶和骨形态蛋白进行固定,实现了生物分子在生物惰性金属上的固定化。 3.现阶段固定化酶技术存在的缺点 (1)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是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 (2)固定化酶一般只适用于水溶性的小分子底物;大分子底物常受载体阻拦,不易接触酶,致使催化活力难以发挥。 (3)首次使用时投入成本较高。

【生物】江苏省苏北四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江苏省苏北四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糖原、蔗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B.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 DNA、RNA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含有同种单糖分子 D. 脂肪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2. 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酶的参与 B. 某种环状八肽分子含有7个肽键 C.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D. 蛋白质高温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3. 乳酸菌与酵母菌细胞相比较,二者在结构和代谢上的共同点不包括() A. 细胞内存在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反应 B. 细胞内存在两种核酸并以DNA为遗传物质 C. 蛋白质的加工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 D. 细胞质基质中存在多种酶,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4.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极性运输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5.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树根长期浸水进行无氧呼吸对植物生长不利 B. 香蕉宜在无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贮藏

C.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D. 在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为了增加产量要持续通氧 6. 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了“微型人脑”,其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人体干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 在培育微型人脑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 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则说明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若培育过程中发生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 7.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豌豆杂交时对父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B. F1测交将产生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的后代,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结合 D. 选择具有自花闭花受粉特性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 8. 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研究者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 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型菌落出现 C. 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 实验结果表明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 9. 下列关于DNA的分子结构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 搭建6个碱基对的DNA结构模型,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物24个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练习)

课题4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 A.让酵母细胞恢复运动状态 B.让酵母细胞在缺水状态下更容易休眠 C.让酵母细胞内酶活性增强 D.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2、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葡萄糖异构它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而不能转化成其他物质。这是根据酶的特性中的() A.特异性 B.专一性C.高效性 D.多样性 3、下列不是用于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是 ( ) A.琼脂糖 B.醋酸纤维素 C.聚丙烯酰胺 D.聚乙烯树脂 4、关于固定化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被反复利用 C.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D.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限制5、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包埋法 B.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 D.细胞易采用包埋法固定 6、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这说明() A.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B.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多 C.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多 D.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7、下列关于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 B.对环境的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 C.既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D.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反应效率可能很低 8、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正确的是( )(多选)A.应使干酵母与自来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注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中有球形或椭球形的凝胶珠形成 9、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

乳酸发酵

乳酸发酵 生工091 060509125 王玮 摘要:本文主要就乳酸发酵过程中发酵工艺的优化,乳酸的提取和精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乳酸发酵优化提取和精制研究进展 乳酸,又名丙醇酸,学名α-羟基丙酸,分子式为C3H6O3,其结构分子中含有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因此具有旋光性按其构型和旋光性可分为L-乳酸、D-乳酸和DL外消旋乳酸。本文中介绍的主要是L-乳酸。乳酸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有机酸之一,是制造无毒的高分子化合物聚L-乳酸的单体,也是医药、印刷、印染、制革、食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1]。 产酸能力强,且可应用到工业上的主要是细菌中的乳酸菌类和霉菌中的根霉属。根霉属中常用于发酵生产乳酸[2]。 1 乳酸发酵工艺的优化及进展 L-乳酸发酵生产酶原料大多采用的是玉米、大米、薯干、糖蜜或淀粉等,根据原料的不同。有的原料需要首先将其加工处理获得淀粉。然后再经糖化工艺处理得到糖类底物。有些原料则可直接用于发酵过程.最后的糖类基质经微生物发酵即可得到L-乳酸[2]。 1.1 菌种选育 菌种的优良直接关系到发酵过程的控制及其产量等,是发酵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以米根霉为亲本的优良菌株的选育有: 1)高产菌株的筛选:白冬梅等人[3]利用酸性馒头片富集培养,用含脱氧胆酸钠和溴甲酚绿平板检出的方法,从土壤中选出了根霉菌R.oryzae3017。同时利用UV、硫酸二乙酯和60Co对菌株R.oryzae3017进行了诱变选育,得到突变株R.102l[4]。而离子注入生物体诱变育种是人工诱变方法的一种新发明,已经证实离子注入诱变,可以获得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为筛选优良的突变型菌株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离子束也可以作为介质进行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和转导[5]。 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高产的目的工程菌株。L一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ADH作辅酶,可逆催化氧化L一乳酸生成丙酮酸,因此可以提高L一乳酸脱氢酶表达基因在菌株中的扩增,使其向有利于L一乳酸生成的方向进行。Skory[6]首次将米根霉的乳酸脱氢酶基因在酵母菌中表达。其后又通过提高乳酸脱氢酶活性来提高米根霉的产酸能力,其中带有较长基因片断的质粒明显比带较短基因片断质粒的产酸量高[7]。尽管基因工程实现了有目的、有控制的菌株选育,但目前关于插入的DNA片断在米根霉菌株中是如何结合与复制的还不清楚,在如何选择最佳质粒载体等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2 发酵条件优化 王学东等[8]人通过正交试验法对米根霉L一乳酸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比等影响其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结论表明得出了在摇床条件下米根霉产L乳酸的最佳条件是发酵时间65 h;温度32℃;装量40 mL ;接种量2%;氮源(NH4)2S042.5‰;KH2P040.15‰;MgSO4·7H200.25;ZnS04·7H20 0.05,使该菌株产乳酸达到10%以上,乳酸对糖的转化率达到75%。 1.3 乳酸发酵技术及优化与工艺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教案) 常州市新桥中学张琴娣 一、教学目标 1、比较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优点和缺点。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了解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3、能运用该部分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三、导入新课反馈练习1、2、3题,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四、知识回顾 1、列表比较直接使用酶、使用固定化酶和使用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并各举一例。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利用的方法有哪些? 3、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为什么? 4、催化大分子物质反应,应该采用固定化酶的方法还是固定化细胞的方法?为什么? 五、实验操作步骤 1、酵母细胞的活化 称取1g干酵母,放入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ml,用玻璃棒搅拌,使酵母细胞混合均匀,成糊状,放置1h左右,使其活化(问:什么是活化?活化后酵母细胞的体积会变) 2、配制0.05mol/L的CaCl2溶液 (问:为什么要配制CaCl2溶液?答:) 称取无水CaCl20.83g,放入20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待用。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 称取0.7g海藻酸钠,放入50ml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将海藻酸钠调成糊状,直至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注意,加热时要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问:为什么要小火或者间断叫热? 海藻酸钠浓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原因是:太高,太低)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再转移至注射器中。(为什么要冷却?) 5、固定化酵母细胞 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观察液滴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的情形。将这些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钟。 (为什么要浸泡30分钟?) 五、反馈练习(见学案) 六、教学反思 1、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凝胶珠基本上都带尾巴,可能是海藻酸钠浓度太高或太低。而学生配的海藻酸钠浓度普遍太低,说明蒸馏水加得太多,做得较好的同学,加10ml蒸馏水溶解海藻酸钠后,再加3—5ml。每次买的海藻酸钠批次不同,需要加的蒸馏水的量也不同,所以在学生实验前老师都要预先做一遍。 2、学生在溶解海藻酸钠时加了蒸馏水还没充分搅拌就加热,所以出现海藻酸钠有的形成硬块没有溶化的现象,今后实验过程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3、用高考题引入,效果较好,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 2009-6-12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学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比较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优点和缺点。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了解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3、能运用该部分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三、知识回顾 1、列表比较直接使用酶、使用固定化酶和使用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并各举一例。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利用的方法有哪些? 3、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为什么? 4、催化大分子物质反应,应该采用固定化酶的方法还是固定化细胞的方法?为什么? 四、实验操作步骤

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解析版

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最符合题意。 1. 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 A. 都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 都由基本组成单位聚合而成 C. 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D. 合成过程中可互相作为模板 2.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B.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 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自由转运 D. 在mRNA合成的同时都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3.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实验装置,甲瓶中加入10 g酵母菌和240 mL葡萄糖溶液,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瓶中加入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后应立即与乙瓶相连通 B. 使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来自于酵母菌线粒体 C. 实验中需控制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以保证酵母菌正常的活性 D. 该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只有在无氧呼吸时才能产生酒精 甲乙 4.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板先于细胞板形成 B. 染色体数先于DNA分子数加倍 C. 细胞核先于细胞质分裂 D. 中心体先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人体内只有少数细胞仍保留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B. 一般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分裂能力越受限制 C. 衰老细胞水分减少,多种酶活性降低,核体积增大 D. 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由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 6. 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B.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与DNA重组技术的实质是相同的 C.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D. 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7.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C. 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D.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8.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豌豆细胞中基因A决定豌豆素产生,基因B抑制豌豆素产生。科研人员用两个不产生豌豆素的突变纯系豌豆(突变

固定化细胞技术

固定化细胞技术 2010-04-26 09:45:07| 分类:电泳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啸月天狼《固定化细胞技术》 更多相关资料请查看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572322.html, 层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于植物各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工作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如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在30年代仅从中分离到3种脂溶性色素,分别称为丹参酮Ⅰ、Ⅱ、Ⅲ。但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丹参酮Ⅰ为纯品外,Ⅱ、Ⅲ、均为混合结晶。此后通过各种层析方法,迄今已发现15种单体(其中有4种为我国首次发现)。目前新的层析技术不断发展,随着层析理论和电子学、光学、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层析技术已日趋完善。 一.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析过程是基于样品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之差(分配层析),组分对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吸附层析),和寓子交换,分子的大小(排阻层析)而分离。通常又将一般的以流动相为气体的称为气相层析,流动相为液体的称为液相层析。 一、吸附层析法(AdsorptionChromatography)(一)吸附剂、溶剂与被分离物性质的关系:液一固吸附层析是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很多中等分子量的样品(分子量小于1,000的低挥发性样品)的分离,尤其是脂溶性成分一一般不适用于高分子量样品如蛋白质、多糖或离子型亲水住化合物等的分离。吸附层析的分离效果,决定于吸附剂、溶剂和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质这三个因素。1.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硅酸镁、聚酰胺、硅藻土等。 (1)硅胶:层析用硅胶为一多孔性物质,分子中具有硅氧烷的交链结构,同时在颗粒表面又有很多硅醇基。硅胶吸附作用的强弱与硅醇基的含量多少有关。硅醇基能够通过氢键的形成而吸附水分,因此硅胶的吸附力随吸着的水分增加而降低。若吸水量超过17%,吸附力极弱不能用作为吸附剂,但可作为分配层析中的支持剂。对硅胶的活化,当硅胶加热至100~110℃时,硅胶表面因氢键所吸附的水分即能被除去。当温度升高至500℃时,硅胶表面的硅醇基也能脱水缩台转变为硅氧烷键,从而丧失了因氢键吸附水分的活往,就不再有吸附剂的性质,虽用水处理亦不能恢复其吸附活性。所以硅胶的活化不宜在较高温度进行(一般在170cC以上即有少量结合水失去)。 硅胶是一种酸性吸附剂,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的层析。同时硅胶又是一种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其表面上的硅醇基能释放弱酸性的氢离子,当遇到较强的碱注化台物,则可因离子交换反应而吸附碱性化合物。 (2)氧化铝:氧化铝可能带有碱性(因其中可混有碳酸钠等成分),对于分离一些碱性中草药成分,如生物碱类的分离颇为理想。但是碱性氧化铝不宜用于醛、酮、醋、内酯等类型的化合物分离。因为有时碱性氧化铝可与上述成分发生次级反应,如异构化、氧化、消除反应等。除去氧化铝中绚碱性杂质可用水洗至中性,称为中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仍属于碱性吸附剂的范畴,本适用于酸性成分的分离。用稀硝酸或稀盐酸处理氧化铝,不仅可中和氧化铝中含有的碱性杂质,并可使氧化铝颗粒表面带有NO3一或CI一的阴离子,从而具有离于交换剂的性质,适合于酸性成分的层析,这种氧化铝称为酸性氧化铝。供层析用的氧化铝,用于拄层析的,其粒度要求在100~160目之间。粒度大子100目,分离效果差:小于160目,溶浓流速大慢,易使谱带扩散。样品与氧化铝的用量比,一般在1:20~50之间层析柱的内径与柱长比例在1:10-20之向。在用溶剂冲洗柱时,流速不宜过快,洗脱液的流速一般以每半~1小时内流出液体的毫升数与所用吸附剂的重量(克)相等为合适。 (3)活性炭:是使用较多的一种非极性吸附剂。一般需要先用稀盐酸洗涤,其次用乙醇洗,再以水洗净,于80℃干燥后即可供层析用。层析用的活性炭,最好选用颗粒活注炭,

最新固定化细胞发酵

固定化细胞发酵

第十四章固定化细胞发酵 Fermentation with immobilized cells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固定化细胞就是被限制自由移动的细胞,既细胞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约束或限制在一定的空间界限内,但细胞仍保留催化活性并具备能被反复或连续使用的活力。是在酶固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 二、固定化细胞的优点 1,与游离细胞相比 与游离细胞发酵相比,固定化细胞发酵具有以下优点: (1)固定化细胞可以将微生物发酵改为连续酶反应 (2)可以获得更高的细胞浓度; (3)细胞可以重复使用; (4)在高稀释率时,不会产生洗脱现象; (5)单位容积的产率高; (6)提高遗传稳定性; (7)细胞不会受到剪切效应的影响。 (8)发酵液中菌体含量少,有利与产品的分离纯化。 2,与固定化酶相比 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具有以下优点: (1)免去了破碎细胞提取酶的手续 (2)酶在细胞内的稳定性较高,完整细胞固定化后酶活性损失少 (3)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比固定化酶低 (4)无需辅酶再生 三、固定化细胞的缺点 虽然固定化细胞具有上述许多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仅能利用胞内酶;

2,细胞膜、细胞壁和载体都存在着扩散限制作用; 3,载体形成的孔隙大小影响高分子底物的通透性; 4,可能有副反应。 四、固定化细胞的分类 1,按固定的细胞类型不同分为三类: (1)微生物; (2)动物; (3)植物。 2,按细胞的生理状态不同分为两大类: (1)死细胞:包括完整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器。适用于一种酶催化的反应。 (2)活细胞:包括增殖细胞、静止细胞、饥饿细胞。适用于多酶反应,特别是需要辅酶的反应。 第二节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细胞固定化方法有:Adsorption(吸附);covalent bonding(共价结合);Cross linking(交联);Entrapment(包埋)、Encapsulation(微胶囊)。下面对这几种做具体介绍。 一、吸附法 1,原理 利用载体和细胞表面所带电荷的静电引力(van der Walls forces),使细胞吸附于载体上。吸附法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离子吸附两种。该法操作简单,固定化过程对细胞活性影响小。 2,载体的材料 采用吸附法固定细胞,所用的载体主要有:硅藻土、木屑、多孔玻璃、活性炭、 多孔陶瓷、离子交换树脂和等。塑料 3,影响吸附固定化的因素 (1)Z-电位

【名校精练】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二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

广州市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F 19 P 31 Sc 45 Cu 64 Sb122 1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颤藻和黑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自养型生物 B.都有多种具膜细胞器 C.都以细胞膜为系统的边界 D.都能进行细胞分裂 2.MS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MS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后,其RNA能直接作 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外壳和RNA复制酶,借此完成增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MS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能与细菌特异性结合 B.合成MS2噬菌体蛋白质时要利用细菌的核糖体 C.MS2噬菌体增殖需要由细菌提供脱氧核苷酸 D.复制MS2噬菌体RNA时会出现双链RNA阶段 3.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有可能影响氨基酸和氧气的跨膜运输 B.胞间连丝及细胞骨架均与物质的运输有关 C.不同细胞对同一物质的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D.腌制的果脯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的结果 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变小、呼吸速率减慢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改变 5.正常人体在接种某种病毒疫苗后,能预防由该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机体对抗该病毒时需要淋巴细胞而不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B.接种后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相关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 C.效应T细胞通过与该病毒密切接触,可使其失去感染性 D.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能进入细胞内并对该病毒发挥作用 6.观察哺乳动物的某组织装片时,发现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两两配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时需用高倍镜②该组织可能来自肝脏③配对的染色体间可存在片段交换 ④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可称为四分体⑤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 29. (10分) 为研究某因素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有等量棉铃、生理状况相同的棉

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的研究

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乳酸菌为菌种,活化培养后固定于海藻酸钠、琼脂、明胶-戊二醛三种载体上,分别选取不同的接种量、胶珠直径、载体浓度、CaCl2浓度等因素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36 h为时间范围恒温下进行发酵;通过还原糖量和酸度的测定,衡量不同条件对乳酸产量的影响,最终选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关键词:乳酸发酵;固定化细胞;凝胶包埋法 中图分类号:TQ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146-02 和游离细胞培养发酵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具有细胞密度高、反应速度快、耐毒害能力强、微生物流失少、产物分离容易、可反复使用、能实现连续操作等优点[1],有利于提高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细胞的浓度和纯度,保持高效菌种,因此可大大提高生产能力[2]。近年来,固定化细胞技术以其低成本和可操作性强而备受瞩目,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微生物酶和其他蛋白质,此技术用于生产乳酸国内外研究尚不多见。乳酸是自然界三大有机酸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印染、化工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3]。本实验采用凝胶包埋载体中的海藻酸钙、琼脂糖和明胶-戊二醛三种载体[4]对乳酸菌进行固定化,恒温下发酵培养,通过工艺参数的比较,找出最适合乳酸发酵的固定化细胞制作条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粉,由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提供;MRS液体培养基(g/L):蛋白胨10,牛肉膏10,酵母浸粉5,葡萄糖20,乙酸钠2,柠檬酸氢二胺2,磷酸氢二钾2,MgSO4•7H2O 0.58,MnSO4•H2O 0.25,Tween 80 1 mL,121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级。 1.2实验方法 1.2.1海藻酸钙固定化乳酸菌细胞 采用海藻酸钙法[5]。将菌种移入种子培养基,于37 ℃下静置培养20 h,离心洗涤菌体,接入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匀,用注射器将此混合液滴入到CaCl2溶液中,形成的海藻酸钙凝胶珠冲洗备用。 1.2.2琼脂固定化乳酸菌细胞 将溶化的琼脂溶液与培养20 h乳酸菌发酵液混合均匀,琼脂浓度为3 %;用注射器将此混合液滴入上层是液体石蜡、下层是水的量筒中;用无菌纱布滤出颗粒,无菌水冲洗三次,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