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

刑事司法学院司法1103 班颜璐学号1105060358 中俄关系发展就其具体领域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政治安全中的互信合作;边界问题;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经贸合作;军事技术合作;人文交流与合作。

十余年间,中俄两国在这几个领域的合作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一、中俄关系的基石:政治安全中的互信合作

政治安全的互信合作是两国主权国家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的基石。对中俄两国而言,面临最大的安全互信问题在于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和公正、合理、冷静地解决双方的领土争端。

中俄两国都面临着解决主权完整的隐患问题,即中国的台湾问题和俄罗斯的车臣问题。中俄两国在对这两个问题的立场是十分明确的。

在奠定中俄关系基础的《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中,俄罗斯承诺“俄罗斯联邦的出发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不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由于当时车臣危机还没有爆发,车臣问题并没有出现。因此在这个文件中未提及车臣问题。但文件明确表示中俄两国“将按照联合国宪章,本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这表面中俄都承诺把互信尊重领土与主权完整当做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石。

1996年,两国元首共同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再次承诺,中华人们共和国支持俄罗斯联邦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并认为车臣问题是俄罗斯的内部事务。该声明中,俄罗斯除再次对台湾问题做出承诺外,还在西藏问题上表示了对中国的支持。

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明确规定,“中方支持俄方在维护俄罗斯联邦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政策。俄方支持中方在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政策。”

此后每年的两国总理互访时签署的《定期会晤联合公报》等文件中,双方强调将继续坚定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安全、领土完整所作的努力,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

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胡锦涛在题为《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的讲话中表示,自1994年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成熟、稳定、健康的国家关系,两国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综上所述,从中俄的官方立场来看,在事关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政治安全问题上,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形成了高度的信任与默契。

二、驱散历史的阴霾: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是中俄两国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的边界由中苏的7300公里缩减为4300公里。原中苏边界西段的绝大部分变成中国与刚刚独立的三个中亚国家的边界。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集中在东段。

作为横亘在中俄两国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如果边界问题解决不了,中俄关系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公正、合理地以法律形式彻底解决边界问题是确保中俄两国真正成为友好邻邦的一个基本前提。

(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段边界协定

1991年5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莫斯科期间,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署《中俄两国边界协定》,1992年该协定正式生效。协定规定:中俄两国边界东段以黑龙江(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并以此划分两江中岛屿的归属。三个仍有争议的地段——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银龙岛以及额尔古纳河阿巴该图洲渚,不包括在东段国界范围内。在确认其归属前仍属俄罗斯管辖。

1994年9月3日,江泽民主席访俄时,与叶利钦总统签署《中俄西段边界协定》,确定了54公里的中俄西段边界走向。

边界协定签署后,为落实该协定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成立联合勘界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确定界河的主航道中心线、河流中心线的确切位置,确定河中岛屿的归属,勘定陆路边界,树立界标,起草勘界文件。勘界工作于1992年开始,1997年结束。在勘界过程中,有两个争议地区被搁置起来。

(二)东段边界遗留的两个争议问题及艰难的勘界进程

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是中俄边界中的最大争议点。它地处两水主航道我方一侧,是积累而成的三角洲,扼守着两江通航咽喉,地位十分重要。

中俄边界的第二个争议点是阿巴该图洲渚,俄方称为“大岛”。该洲渚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满洲里地区,在作为中俄两国界河的额尔古纳河的东南侧。

关于这两个争议点的归属问题的谈判,一直持续了几十年。2004年中俄就此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议》。根据该补充协定,黑瞎子岛一分为二,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面积达174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全部归属中国所有;一半阿巴该图洲渚的土地由中国收回。

2005年中俄先后批准了协议,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2008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黑瞎子岛是中俄全长4300多公里边界最后完成勘界立桩的地方。这块土地也被称为中国版图“鸡冠上的明珠”。

三、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努力:中俄在国际领域的合作

中俄关系中,两国的国际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令人关注的问题。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俄中宣布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尽管它并不表明俄中已建立了同盟关系,也不针对第三方,但含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义。

1997年两国发表《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表明,中国和俄罗斯将共同致力于促进多级世界的发展与建立新的和平、稳定、公正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声明同时表明,两国关系自身的成熟和提高,反映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共同利益的扩张和两国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程度的加深。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伊拉克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以及朝鲜核危机等事件上。

四、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经贸合作

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贸易潜在市场巨大。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签署了《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经贸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保护知识产权协定》《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两国间经贸往来奠定了法律基础。为推动中俄双方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发展,两国成立了中俄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

2001年中俄签署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该《条约》第十六条指出:“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事、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就此两国的经贸合作亦成为未来20年双边战略协作的重要领域,并成为“中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该《条约》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外交上的体制保障。

1、经贸合作概况

目前两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在推进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利益。自2001年以来,中俄经贸往来进入了一个更快增长、更加稳定的新阶段。首先,双边贸易持续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十亿美元,到2001突破100亿,再到2006年的334亿,2010年更是增长到554、5亿,实现了质的飞跃,中、俄对外贸易额相加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其次,投资日趋繁荣。2006年,中国在俄投资项目79个,对俄直接投资额为4.7亿美元,2009年对俄投资总量达15亿美元。再次,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开展。能源、核能、高科技、航空航天等一大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交通、通信、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最后,是边境贸易活跃进行。随着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的逐年扩大,贸易结构也不断升级。

2009-2010 中俄经贸合作简表

(金额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中方统计) 2009年 2010年

总额 388(↓31.8%) 554.5(↑43.1%)中国出口175.1(↓47.1%)296.1(↑69%)中国进口212.8(↓10.7%)258.4(↑21.7%)我对俄差额 -37.7 37.7

进出口(俄方统计) 2009年2010年月

总额 395 (↓29.3%) 593.4(↑50.3%)对中国出口 166.7(↓21.1%) 203..3(↑21.8%)自中国进口 228.4(↓34.3%)390.1(↑71.2%)俄对中国差额 -61.7 -186.8

我对俄投资 2009年 2010年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4.1 5.94

俄来华投资2009年 2010年

俄方实际投资 0.32 0.35

在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009年2010年

合同额12.1 11.9

完成营业额10 15.0

期末在外人数 21457人20809人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2、中俄经贸合作的特点

科技互补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的国家,也是个重要的技术出口国。利用俄方的高科技比用其他西方国家的高科技更容易、更经济。另外,俄方的科技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与创造精神,又能创造粗较高的经济效益。俄罗斯的航天、航空、军工、燃料、冶金、石油、化工、光学仪器等方面的技术相对于我国具有优势。从技术设备上看,俄的某些技术设备较适合我国这个发展中国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对我国的某些领域和技术设备,如轻纺、电子、建材、食品加工等,俄方有需求。

能源互补

中国的资源情况是:种类多样,总量较大,但人均拥有量极低,开发、利用不够。俄罗斯则能源十分丰富。例如石油储量俄罗斯为1700万亿立方英尺,中国为48、3万亿立方英尺。俄罗斯在中国能源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不仅品种多,而且储量大,是世界上能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它的能源储量站世界总储量的1/3以上,其中煤1/2以上,天然气13以上,石油1/4到1/5.这里还拥有丰富的铜、镍、锌、铝、钛等有色金属,金、银等贵重金属,还有其他稀有金属等。中国目前对矿产品需求压力很大,石油、铜、钾盐、铁矿石等供求有很大的缺口。

到2020年,各类矿产品的需求量将增加1倍以上,届时除石油、铜等少数矿产品外,对大多数的矿产品需求将超过美国而名列世界第一,需求形势十分严峻。无论从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看,从生产要素的互补性看,还是从自然资源开发的国际化趋势看,中俄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自然资源将成为21世纪中俄经贸合作的新热点之一。

劳动力资源互补

中国认可看131 448万人,俄罗斯14 275万人。俄罗斯是劳动力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而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则过剩。这为双方开展就业领域的互利合作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俄罗斯将远东地区的崛起视为经济振兴的支撑点和谋求亚太地区发言权的依托。而远东地区的发展始终面临一个难解的症结—人口问题。而中国劳务人员始终是远东地区外国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轻工业品方面互补

俄罗斯存在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问题。而中国的轻纺产品在全世界都具有竞争力。俄罗斯居民对中国日用品需求量很大,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依赖。

3、、中俄经贸合作机制与平台

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东北亚博览会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而采取的一项积极行动,旨在构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互利共赢、交流合作、竞争开放的长期合作平台。东北亚博览会以打造中国北方第一展会并逐步办成中国乃至世界精品展会为目标,紧紧围绕东北亚区域合作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题,立足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同时向全球工商界开放,以商品贸易、投资合作、高峰论坛为主要内容,坚持政府指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国际性、突出经贸特征

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

中俄经济工商业高峰论坛是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中俄“国家年”机制化活动,由中国商务部和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共同举办。自2006年建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两国领导人出席了历届论坛相关活动,双发企业参与踊跃,已成为中俄两国间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经贸论坛活动。

哈洽会

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全国大型区域性交易会之一。每年6月15日至1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定期举办。哈洽会自1990年创办至今,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二十一届。是连接东北区经济贸易的纽带,是开拓俄罗斯、独联体以及世界各国市场的窗口和桥梁,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际经贸盛会,曾写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联邦前总统 F.F.普京发表的“中俄联合公报”中。

五、中俄关系的情感纽带: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不同文明间的接触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冷战后,文化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文化认同与观念互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次原因。中俄文化关系是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及其他交往的基础,是发展长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方面。

正如19世纪的俄罗斯是人丘特切夫说过,“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着特殊的东西”。这个特殊的东西就是“俄罗斯精神”“俄罗斯文化”。要了解俄罗斯,需要走进俄罗斯的文化,同样,要真正了解中国,最好方式就是亲近它的文化。无论是战略协作伙伴,还是“世代友好”,都离不开彼此文化的浸润与沟通。

冷战后的十几年来,中俄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合作、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以及旅游业、人员往来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互办“国家年”活动,更为两国人民奉献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在两国掀起了相互学习、增进了解的热潮。

(1)中俄两国科技领域的合作

两国科技合作趋向制度化、机制化。如两国各自建立了“中俄科技与高技术中心”协会;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内设立科技合作分委员会,统一协调和管理在科技合作中的事宜。

两国积极开发大型科技合作项目。如俄参加中国三峡水电工程建设、辽宁核电站建设,中国参加俄滨海边疆区图曼甘经济区建设,中俄共同开发西伯利亚天然气等。2001年建立中俄合作基地“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园”“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2003:中俄科技联姻谋发展,2004年,中俄科技合作代表团互访;2006年中俄最大科技出版集团建立伙伴关系;2008年,中俄开展纳米技术合作,2009年中俄联合探测火星。

两国科技团队互访频繁。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型”“民间先导型”“企业主导型”等三种有效的合作方式。

(2)中俄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

在国家年框架内,中俄大学生艺术节、中俄中小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中国高校学生俄语大赛、中俄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研讨会等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增进了两国社会各阶层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此外,《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执行计划》、中俄互办“语言年”等也进一步扩宽了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

(3)中俄两国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

两国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交流。1997年10月,中国文化节在莫斯科等九个城市举行,中方派出电影、作家、美术家、京剧、民乐、歌舞代表团、国画展、摄影展等13个团组参加,这是中国在俄罗斯举办的最大一次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

两国民众热情参与文化交流。在两国政府的积极倡导与组织下,中俄民间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起来。2004年是中俄建交55周年,在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倡议下,将2004定为“中俄青年友谊年”,在两国青年中开展了旅游论坛、科技论坛、代表团互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了两国年轻一年的了解与友谊。

中俄“国家年”成为文化交流的盛会。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

两国元首共同确定,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以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2006年3月21日,中国“俄罗斯年”活动正式启动,双方共互办300多项活动,内容涉及政治、经贸、文化、科技、军事、传媒、地方交往等多个领域,俄罗斯7个联邦区的领导、65个州长来华访问,数万俄罗斯人来华举办活动。中方直接参加“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约50万,通过媒体经常关注“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达几亿。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举办了俄罗斯文化节、北京“莫斯科周”、上海“圣彼得堡周”、俄罗斯民俗艺术展等多彩的活动,使更多中国人近距离了解俄罗斯的优秀文化,在中国社会各界掀起了“俄罗斯热”。

2007年3月26日,俄罗斯“中国年”拉开序幕。中俄共举办200多场活动,充分体现民间和地方特色。集民乐、舞蹈、戏曲、杂技、武术等节目为一体的大型演出《春天的交响》拉开了“中国年”大幕。此外,“北京周”、“中国藏文化周”、吴桥杂技、沧州武术、川剧“变脸”等演出活动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魅力;除文化演出外,还举办了展现中国明清两代宫廷艺术的《故宫博物院珍品展》,《中国陶瓷精品展》《上海博物馆精品展》《丝绸之路---5000年中国丝绸精品展》《中国民俗灯展》《中国邮票展》等也在俄罗斯各地绽露风采。

2007年4月,以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首次进入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母校---喀山大学。在国家年框架下,还举办了大学生艺术节、大学校长论坛等活动。

(4)中俄在旅游业和人员往来方面的扩大

中俄之间开展旅游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日益发展、经贸合作的日益扩大、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中俄旅游合作进入了历史最好的时期。

从俄罗斯方面看,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客源国,来华旅游人数增长较快。从1991年的28.5万到2000年的108.2万,2007已经是300万。

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入境旅游客源国。俄罗斯对中国游客来说别有意义,特别是老年游客,从小唱着《喀秋莎》长大,怀有特别的情结。

六、有限而重要的领域:中俄军事技术合作

从传统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中俄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尤其是两国之间日益频密的军备交易与技术合作,属于典型的“高级政治”(high politics)范畴,它直接关乎两国之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能否得到维护以及被维护到何种程度,从而其意义与影响有别于双边关系中的一般经济性交换如投资贸易及人员交往环境保护等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一、中俄两国军事合作关系的简要发展历程

(一)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起步初创阶段

大体而言,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简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到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此阶段为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阶段。消除中苏和中俄边界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建立初步军事互信为此阶段合作的主要任务。

(二)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稳步发展阶段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发展历史的第二阶段从1992年叶利钦访华到1996年中俄五国举行“上海五国”会议为止。这是一个双方军事技术合作发展出信任和紧密关系的阶段。

(三)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制度化纵深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从1996年的上海五国会议至2005年底,这是双边的军事合作关系向纵深方向拓展,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的阶段。在此阶段,中俄军事互信机制进一步完善,使得双方军事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此阶段以中俄两个大国为核心的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正式成立,同时中俄又签订了睦邻友好条约,这都标志着中俄两国军事关系的制度化发展走向了新高水平。中俄军事合作逐渐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开始关注并协调应对处理一些双方共同关切的区域及国际性重大问题,诸如国内分离势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挑战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单边主义盛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体现出某种准盟友关系的性质。

(四)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调整阶段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第四阶段则是从2006年初一直至今,为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发展的调整阶段。此阶段中俄军事技术合作总的来说仍在向良好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双方在军事技术合作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进入调整适应,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找寻动能的新时期。

2009年恰逢恰逢中俄建交60周年,俄罗斯总理普京不久前的访华,不仅四十亿美元的能源大单和数十项经贸合作协议夺人眼球,弹道导弹通报机制的建立更是把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推上了新高度。这份“发导弹互相发招呼”的协议,相比1994年中俄签署的导弹相互不瞄准对方的协议,双方的军事互信显然又上了一个台阶。对此,很多专家甚至预测这是中俄结成军事准同盟的最大信号,是中

二、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内容

(一)军备交易

中俄双方军事技术合作首先表现在武器装备的交易方面,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据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的研究资料,除了在2003年印度超过中国为俄罗斯武器出口的第一大买主之外,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俄罗斯最大武器进口国的地位,俄罗斯武器出口的30%--50% 均由中国购买。而根据权威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08年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年度报告》,俄罗斯在2003-2007年间占全球常规武器出口比例的25%,略小于美国的31%。其中中国占俄罗斯出口武器的45%,高于占第二位印度的22%。

从空军来看,中国通过俄罗斯,获取了相当数量的苏-27和苏-30先进战斗机,大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9月,中国空军实际上已经上装备了271架俄制苏-27和苏-30及其改良型先进战斗机,再加上129 架已经订购但尚未交货的飞机,那么中国可能已经有能力配备400架的俄式重型战斗机,其总量已经超过俄罗斯本国空军装备的数量。

就海军来看,由于台海危机的发展,从俄罗斯等大国获取先进战舰就成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根据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的资料,中国在

1994-1995年期间从俄罗斯购买了2艘“基洛”级877EK潜舰,共花费5亿美元。在1997-1998年期间,中国再从俄购进“基洛”级潜舰636型2艘。在 2004-2006,中国再度从俄购置8艘“基洛”级636M潜舰,共花费16亿美元。而1999-2000,中国购置了两艘956E “现代(Soveremeny)”级驱逐舰,价值8。85亿。2005-2006中国另外获得了两艘956EM “现代”级驱逐舰,花费14亿美元。其中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由于配备有“日灸”式超音速反舰导弹,被广泛认为是在未来冲突中中国海军应对航空母舰的利器。而“基洛”级常规潜艇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柴油动力潜艇之一,可配备“俱乐部”反舰导弹,中国获得这些潜艇后将大大提高对台湾的海上封锁能力。

(二)军事技术的合作研发

相较于武器装备的交易而言,中俄双方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也许更有深远意义。早在1996年,中俄双方就签署了军事技术合作备忘录,俄罗斯在该备忘录中同意帮助中国研发新的武器系统。

2007年3月,中俄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关于联合探测火星―火卫一合作的协议》。根据该协定,在2009年10月启动中俄火星探测计划的航天器,到2010年8月左右能到达火星进行探测。

2008年7月14日,《环球时报》报道说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总裁阿列克谢?费多罗夫表示俄罗斯可能同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共同研制新型客机MS-21。据报道,该种客机将能取代空中客车A-320和波音-737。

自1996年以来,已有2000多名中国军官根据中俄两军交流计划,陆续在俄军各级指挥学校得到进修。俄军也派遣了一批中高级军官到中国国防大学短期进修。这为两军进一步展开合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俄罗斯科学家在中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发工作,也有不少的中国工程师在俄罗斯接受培训,总计有超过100个的共同生产合作研发项目已经被启动。

(四)军事演习的共同开展

而在军事演习方面,2002年7月,中俄双方举行了一次联合军事演习,目的是预防边界危险军事行动以检验双方军队通讯联络。

2003年中国,俄罗斯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了“联合—2003”的反恐联合军事演习,这是中国首次参加多边联合军事演习,也是中国军队首次跨国界演习。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俄2005年举行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此次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于2005年8月18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正式开始。演习分三阶段进行:战略磋商与战役筹划,兵力投送与组织战役协同,以及包括海上封锁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和强制隔离作战三个实战课目。演习出动了包括“图—95MS”战略轰炸机、A—50预警机、伊尔—76运输机、装甲战车等一大批先进武器。

全面推进中加战略伙伴关系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Canada Strategic Partnership 2010年6月24日晚,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渥太华出席加拿大总理哈珀举行的宴会,并发表题为《全面推进中加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Speech by President Hu Jintao at the Banquet Hosted by Prime Minister Stephen Harper Ottawa, 24 June 2010 全面推进中加战略伙伴关系 ——在加拿大总理哈珀举行的宴会上的讲话 (2010年6月24日,渥太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尊敬的哈珀总理,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The Rt. Hon. Prime Minister Stephen Harper, Ladies and Gentlemen, Dear Friends, 首先,我谨对总理先生为我们举行盛大的晚宴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衷心的感谢! Let me begin by expressing heartfelt thanks to Prime Minister Harper for hosting this grand banquet and delivering warm remarks. 借此机会,我也要感谢第四届中加经贸合作论坛的组织方——加中贸易理事会、中国贸促会共同为准备这次活动付出的努力。长期以来,加中贸易理事会和在座各位朋友为增进中加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加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加友好事业的加拿大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中加建交40周年之际,我很高兴应邀再次对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今天,我同米夏埃尔·让总督、哈珀总理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见会谈,达成广泛共识。我们一致同意,致力于发展中加战略伙伴关系,以两国建交40周年为契机,在新的起点上将中加关系全面推向前进。 I also wish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tend appreciation to the Canada China Business Council (CCBC) and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CPIT) for their efforts to organize the Fourth China Canada Business Forum. Over the years, the CCBC and all of you present have made active contributions to deepen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peoples and pushing forward relations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I wish to

中俄能源合作

中俄能源合作、修建输油管道的来龙去脉 2007年12月12日 自2003年“安大线”输油管道搁浅后,中俄能源合作走向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补充,也是今后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基础。但是,在日本巨大投资允诺和俄罗斯一些利益集团的鼓动下,这一合作项目迟迟无法落实。国际舆论认为,中俄日三国能源合作背景复杂,不但各自有经济利益的考虑,也有深刻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 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将能源合作提上日程,欲以能源合作为龙头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夯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然而长达十几年的能源管线合作一波三折,至今仍无结果。 (一)2001年,中俄政府正式签署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 1996年4月,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双方确立了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期间双方首次开始以能源为主的大规模经济合作,将包括中国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引进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双方会谈重要内容之一,并正式签署《中俄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政府间协定》。此后,中俄双方在能源合作分委会领导下,开始就铺设从俄通向中国的输油、输气问题进行磋商,并签署多项协议。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应邀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为期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将发展经济合作作为中俄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战略基础。在此期间双方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等文件。同年9月7日,朱鎔基总理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理卡西亚诺夫在圣彼得堡正式签署《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总协议》。该协议对双方输油管道合作的相关事宜做了具体规定:(1)输油管道走向:计划铺设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安大线),全长2400公里。预计2002年7月前结束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2005年投放运营,输油量为2500万至3000万吨;(2)双方参加的公司:“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经费:首先,双方各自分摊3000万美元可研经费。其次,据估计,修建“安大线”管道需要投资17亿美元,中方承诺承担中国境内800公里部分管线所需的4.83亿美元的全部投资,俄方部分在中方积极配合下资金筹措有保障。 (二)2003年3月,俄政府提出管线“二并一”折衷方案。 中俄双方自决定修建“安大线”后,中国政府于2002年12月初批准中方公司的报告,但俄方一直未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而且俄高层态度前后摇摆。就在中俄有关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俄石油管道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承担中俄管道技术经济论证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却出人意料地提出放弃中俄石油管道方案,改修一条从东西伯利亚经过远东地区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新方案(简称“远东方案”,即“安纳线”)。2003年2月7日,俄能源部召开会议,俄各大石油公司,包括国家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的代表均与会参加讨论,最终作出决定:将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和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石油管道两条线合并为一条线,建设一条有支线经外贝加尔斯克通往中国大庆的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输油和输气干线,通到中

中国对外战略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的侧重点在于从政治转移到了经济领域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孟加拉国(2010) 这些国家对中国来说并非政治、安全或特殊战略资源的关键国家 孟加拉国被冠以“更加紧密的”修饰语。与巴基斯坦类似,都指的是中国与该国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加紧密。中孟印缅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孟加拉国的重要通道。(商业交通因素) 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比利时(2014) 与德国类似,“全方位”指的是中比之间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多维度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其中特别是考虑到比利时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的特殊地位。(外交因素) 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罗马尼亚(2004)、保加利亚(2014) 战略性不明显,但是与中国的合作是全面的,国家关系是友好的。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埃塞俄比亚(2003)、克罗地亚(2005)、尼泊尔(2009)、坦桑尼亚(2013)、刚果(布)(2013)、荷兰(2014)、东帝汶(2014)注:中国和坦桑尼亚为“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国家的关系强调多领域的经济合作。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匈牙利(2004)、马尔代夫(2014)、塞内加尔(2014)小国限制,发展不全面,关系友好。 合作伙伴关系:斐济(2006)、阿尔巴尼亚(2009)、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013)、安提瓜和巴布达(2013) 小国,交往不频繁,重要性不那么强,但是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希望树立大国与小国合作伙伴关系的典范。 友好伙伴关系:牙买加(2005)国家小、距离遥远、合作少,投资也少。 伙伴关系:中日韩三国(2008) 中日韩三国伙伴关系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之时,且处在中日关系新世纪以来最好时期,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互联网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基于良好的信任,处于双方长远发展战略上的考虑,甲乙双方决定共同携手,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均以优秀的企业理念与专业性,本着“互惠、互利、稳定、恒久、高效、优质”的合作精神,结成深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1.0合作纲领 1.1合作宗旨 甲方与乙方的合作宗旨是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打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2合作目标 双方相信,通过本次战略合作,能够帮助双方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提升在互联网相关产品的技术实力、产品品质及服务质量等,实现双方未来的市场扩张策略并获得市场份额,为双方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1.3合作内容 1.3.1双方合作具备排他性。甲方确定乙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产品的唯一合作商; 1.3.2双方合作具备排他性。乙方确定甲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产品的唯一合作商; 1.3.3乙方为甲方提供互联网技术开发及技术支持服务,帮助甲方原有互联网产品升级、新技术支持以及整体商业模式优化。 1.3.4甲方为乙方提供自身产品及服务;甲方的所有产品均以优惠合作价向乙方提供,由乙方进行市场销售; 1.3.5甲乙共享双方团队及市场开发资源,具体细节根据双方友好协商而定; 1.4合作期限 双方合作期限为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截止;

2.0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战略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预期效果,故需要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如下规定: 2.1甲乙双方的权利 ⑴.甲乙双方有要求对方如约提供服务的权利; ⑵.甲乙双方享有本合同约定的经济权益; ⑶.甲乙双方未履行相关约定及项目责任而带来损失予以经济赔偿的权利; 2.2甲乙双方的义务 ⑴.甲乙双方有按本协议如期履行的义务; ⑵.甲乙双方有相互提供相关团队支持的义务; ⑶.甲乙双方有按计划推进和完成由双方承担的项目任务的义务; ⑷.甲乙双方应充分运用其行业影响力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甲乙双方开拓业务和建构销售通路提供条件; ⑸.甲乙双方有对产品质量严格管理的义务,不得有损甲乙双方形象和利益; ⑹.甲乙双方有对双方的团队提供相应的培训责任的义务; 3.0 协议附件 本协议项下的合作业务以及相关的商业条款如有不完善的部分,双方将协商另立书面说明,并作为本协议的附件,是本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协议各项条款同样适用于协议附件。如果附件中的条款与本协议相抵触,以附件中的说明为准。双方针对某一具体合作内容的具体事宜,包括工作流程、合作时间、结算模式等需要共同商讨之议题等双方一致关心的问题,将经由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一致后在附件中签署。 4.0 不可抗力 如果出现严重阻挠任何一方履行协议义务的不可抗力事件,或者此等不可抗力事件使得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则该方应当无任何迟延地通知另一方关于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部分合同义务受影响的程度,并出具有权机关的证明。

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及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1 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1课题的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能源需求不断上升,能源的作用日益重要,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也越发激烈。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但经济建设急需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却十分短缺,能源安全的问题成为了我们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能源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能源成了影响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工具[1]。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都十分可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超级大国之一,是我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由于中俄两国是近邻,双方无论从已签署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协议的地缘政治高度,还是从两国经济发展互补需要的角度看,继续加强能源合作,对两国来说都是十分需要,而且也是非常现实的。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一波三折,双方在合作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未来,双方应该如何建立长效的投资机制,加强互信,扩大合作领域,在能源合作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显得非常重要,有效的合作必将会使双方获得共赢[2]。课题通过阐述当前世界能源形势与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形势,指出我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从中俄能源贸易合作现状研究入手,研究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驱动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旨在探讨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1.2课题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中俄两国巨大的资源互补性和经济互利性,使双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俄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已展开广泛的合作,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共识与合作基础,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步伐有所放缓。因此,中俄两国需进一步加强互信建设,推动共同开发,谋求共同发展;加快价格机制建设,规范法律法规,完善能源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合作类型,深化合作领域;兼顾周边地区,协调各方利益,创建区域性能源合作组织[3]。 课题从介绍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入手,其中重点论述了近几年中俄两国 1

国家身份变迁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Journal o fUn i v ersity of I nternati o na lRe lations,2008N o 5 国家身份变迁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高 飞 (外交学院科研处,北京100037) [摘要]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迅速发展,从1992年双方 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确认两国已具有 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直至1996年宣布发展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年内两国关系上了三个台阶。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模式规定:伙伴之间的关系平等,本着相互信任的精神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俄罗斯与中国在冷战结束之后对于建立新型的多极化国际秩序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中俄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家身份;国际体系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489(2008)05 0054 06 在冷战后的国际体系中,中俄两国的国家身份 都发生了变化,中国从国际体系的 挑战者变成了 参与者,在不断融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同时,致力于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建立务实的 伙伴关系;俄罗斯同样改变了自己冷战时代力图通过建立 社会主义阵营最终颠覆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观念,先是对西方 一边倒,随后又奉行了东西方平衡的 双头鹰战略,然而不管在手段上如何变化,成为 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一员的目标始终没有发生改变。随着中俄两国国家身份的变化,两国越来越注意到 中俄两国的团结更有利于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在发展 务实合作的外交过程中,中俄最终结成了 战略协作伙伴。本文将对冷战后中俄两国国家身份的变化、外交方式的调整进行梳理,从而揭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巩固和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冷战后中俄国家身份的转变 1、中国从 挑战者到 负责任的大国 近代中国经历了大国地位被剥夺的过程,不得不接受由中心到边缘的现实。在强国林立的世界里,中国渴望重新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的大国。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新中国进入国际舞台时,基本上是一个国际体系外国家。首先,中国的自我身份定位具有明显革命性。1980年代之前,中国提倡反对帝国主义,支持无产阶级革命,力求改变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其次,从权力结构上看,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直是霸权国家的主要挑战者之一, 一边倒和 一条线都是如此。第三,中国的国家身份特征包含高度的斗争意识;尤其是1962年提出 以阶段斗争为纲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抗性斗争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认可。[1](P 257-258)基辛格把这种对 54

关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邀约函

关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邀约函 尊敬的: 首先衷心祝愿贵单位万业兴旺,事事成功! 万也智能(OneAccess)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软硬件自主研发及智慧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核心产品涵盖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通卡、智能阅读器等智能硬件。产品功能已全面覆盖基于NFC、蓝牙、WIFI等多种通讯方式上的移动支付、智能控制、数据采集、信息溯源、距离感知、环境监测等应用领域,结合卓越的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生态链中的智慧系统。未来,OneAccess将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以联合创新实验室为依托,有效整合全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作成果和资源优势,融合发展,开展更加全面、务实、多元的合作。 2016年6月,万也智能为回报社会和大学校园,推出了一个服务于全国各大高校和企业的公益平台--校企联。校企联是一个整合企业和高校资源,通过线上策划、线下执行,采用众包模式,为企业提供全套精准的校园推广方案,引导企业与校园社团进行良性对接,为高校社团提供标准化校园赞助,服务于全国各大高校的校园活动平台。该平台致力于通过协助高校各类大型校园活动的开展,从而推动全国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与此同时,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促进校企间的合作也是我们的另一大服务目标。 如今教育正朝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方向发展,校企合作已是大

势所趋。为增进企业和校方之间的联系和共同发展,校企联正努力打造校企联盟和企业联盟两大战略合作平台,继而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我们渴望与贵单位建立起密切合作、互惠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真诚地希望贵单位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合作。 1.实习实训合作:企业可通过校企联平台进行校园人才选拔活动,在学生的最后一学年选拔人才,签定聘用意向书;校企联可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无偿为学生进行有关职能培养方面的实训教学,并安排学生入企实习。 2.招聘就业合作:校企联平台的合作院校覆盖全国,可为用人单位提供各所高校的人才信息和资料;共同举办宣讲会、招聘会等专场招聘洽谈活动;可利用我司的校企联微信平台发布招聘信息,进行网上招聘等。 3.活动赞助合作:如今国家政府大力推崇大学生创业,多所高校拟开展模拟创业大赛,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支持高校顺利开展校园活动,我司特邀请贵单位加入校企联盟,共同赞助校园活动。校企合作既是为学生谋福利,也是为企业今后在校园内的推广营销搭桥铺路;加强企业责任感的同时,亦能进一步地深化企业的社会形象及影响力。 4.成立合作伙伴单位企业家俱乐部,形成企业联盟。校企联会不定期地举办会展、培训、讲座等社会性质的公益活动,邀约知名企业家、优秀企业管理者、学者参与,为企业成长解决实际问题。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 刑事司法学院司法1103 班颜璐学号1105060358 中俄关系发展就其具体领域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政治安全中的互信合作;边界问题;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经贸合作;军事技术合作;人文交流与合作。 十余年间,中俄两国在这几个领域的合作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一、中俄关系的基石:政治安全中的互信合作 政治安全的互信合作是两国主权国家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的基石。对中俄两国而言,面临最大的安全互信问题在于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和公正、合理、冷静地解决双方的领土争端。 中俄两国都面临着解决主权完整的隐患问题,即中国的台湾问题和俄罗斯的车臣问题。中俄两国在对这两个问题的立场是十分明确的。 在奠定中俄关系基础的《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中,俄罗斯承诺“俄罗斯联邦的出发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不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由于当时车臣危机还没有爆发,车臣问题并没有出现。因此在这个文件中未提及车臣问题。但文件明确表示中俄两国“将按照联合国宪章,本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这表面中俄都承诺把互信尊重领土与主权完整当做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石。 1996年,两国元首共同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再次承诺,中华人们共和国支持俄罗斯联邦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并认为车臣问题是俄罗斯的内部事务。该声明中,俄罗斯除再次对台湾问题做出承诺外,还在西藏问题上表示了对中国的支持。 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明确规定,“中方支持俄方在维护俄罗斯联邦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政策。俄方支持中方在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政策。” 此后每年的两国总理互访时签署的《定期会晤联合公报》等文件中,双方强调将继续坚定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安全、领土完整所作的努力,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 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胡锦涛在题为《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的讲话中表示,自1994年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成熟、稳定、健康的国家关系,两国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综上所述,从中俄的官方立场来看,在事关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政治安全问题上,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形成了高度的信任与默契。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 甲方:成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乙方:四川**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甲方双方本着互惠互利、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特制订相关协议如下: 一、合作范围 双方同意在各自现有和拟拓展的经营范围内,在符合市场化前提及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选择对方为合作对象,在双方各自进行的竞争性项目招标或比选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对方为合作伙伴。双方愿在项目投资、项目融资、建设、运营、招商、资本运作、业务开发、资源利用等领域缔结战略合作关系。具体合作项目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酒店业、物业管理等。 二、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包括在双方和(或)双方子公司间相互参股、合资或联营、资产重组与置换、并购、企业债券定向发行、资金借贷、业务咨询与投资咨询服务、管理输出、服务外包、品牌授权使用等。 双方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信息、资源上优先考虑与对方交流和共享;并在项目前期调研、项目建议书与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等有关文件编制和项目管理、评审或评估等环节及合作业务活动中为对方提供有关资料与便利条件。 项目具体合作方式及条款由双方签订的项目合作合同或协议确定,在条款协商、利益分配方面双方均同意在参考市场行情或条件下给予对方优惠待遇和合理价格。

三、合作内容 1.酒店经营与物业管理项目 对甲方所开发的酒店项目,甲方同意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乙方进行合作。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租赁经营、加盟经营、管理输出等具体合作方式。如系乙方租赁甲方物业经营,甲方同意满足乙方在租赁期限上的要求并给予乙方在价格上的优惠条件。如系甲方加盟乙方酒店品牌或乙方对甲方提供酒店管理输出服务,乙方同意给予甲方较其他合作者更优惠的价格与期限等条件。 乙方或其所属酒店管理公司承揽甲方商业楼宇、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服务时,在合约期限上甲方同意尽可能满足乙方要求,乙方同意在费用收取上给予甲方适当的价格优惠。 2.项目咨询 甲方同意,就乙方所进行的商业地产或旅游地产开发项目,向乙方提供地产开发、报建等方面的前期策划咨询,如咨询涉及的工作量较大,双方可视情况相互协商,在低于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咨询的收费标准。乙方同意,对甲方项目领域内的酒店开发、策划和后期物业管理等业务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如咨询涉及的工作量较大,双方可视情况相互协商,在低于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咨询的收费标准。 3.服务与产品互惠 双方双方同意在各自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范围中给予对方相当于内部员工优惠价格的待遇。在对方团购时,可以考虑给予对方较其他团购者更优惠的价格。 4. 资源共享 双方同意,共享销售渠道、客户资源以及内外刊、网站传播渠道,并在各自网站进行友好链接。在双方所进行的营销活动中,同意为对方提供方便其自我宣传的便利条件。双方业务活动中的政商界关系与资源客户资源,只要不涉及彼此竞争性

浅谈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2011—2012学年《国际石油政治》期末论文浅谈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 所在院系: 考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写作日期:年月日

浅谈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随着战后世界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特别是石油成为各国谋求经济发展、政治强大、发挥国际影响力的最为重要的筹码。一国为保证生产稳定持续健康发展而绝对控制并能稳定获取的能源总量,将更为准确地反映该国的实力和地位。1石油、煤炭等石化能源的储量有限,可再生能源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成为主要能源,石化能源的开发、运输、利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焦点。2对于中国,其北方的俄罗斯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利条件。并且,作为两个东方大国,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频繁,在关于对待西方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两国开展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对于中方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近30年来,中国以市场为导向和以出口为导向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汽车化、国际化进程,从而对能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从1998年开始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出现缺口,十几年来,这个缺口每年都在扩大。尽管中国是世界工业化国家中石油消费比例较低的国家,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石油消费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此外,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也在持续增长,中国有必要通过输气管或以液化气的形式从周边国家进口天然气以确保需求。 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20%,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1%,天然气占1%,人均石油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1.1%,人均天然气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 4.3%。我国不但油气资源贫乏,而且人均煤炭资源也不丰富。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仅占世界11.6%,采储比为69年,人均煤炭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为5 5.4%。世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采储比为192年,美国高达258年,印度也有230年。3此外,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勘探难度大,能源质量低,优质能源缺乏,能源储量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使中国长期处于能源缺乏的状态。无疑我国 1初立忠,“浅析地缘政治中的石油因素”,《学术交流》,2007年总第157期,第4期。 2潜旭明,《能源地缘政治的理论模型分析》 3来源百度知道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摘要 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它有利于中俄两国的发展。中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由来已久,两国有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相连接,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一些年内着这种关系会的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事物的发展存在着矛盾,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可能存在利益不同的地方甚至因此会产生摩擦,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双方国家可以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增强互信,扩大合作的领域。这样能够使中俄的关系稳定得向前发展,达到互利双赢,今后双方的合作会迈上一个新的高峰。 关键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型关系互信合作高峰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渊源及其内容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渊源 中俄之间的关系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目前国际上中苏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 系之一。中俄两国有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相连接,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中俄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亚洲及世界和 平与发展将产生重要和深远影响。 (一)建国初期中苏关系及其表现 1、建国初期中苏关系 新中国建立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联 解体世界被划分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东西方国 家处于冷战时期。这一时期中苏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大体上分为三 个阶段:结盟、对立、关系正常化。 2、中苏关系表现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结盟。 这一时期的新中国刚刚建立,百业待举,百废待兴。正在此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的 政治和经济封锁,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国采取了求助于苏联这个意识形态相同的 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因为这样,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两国于1950年2月,签 署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其中规定缔约国顾及彼此安全及经济发展之利益,同意在和平在建以后,依照彼此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与不干涉内政之原则下,共同 密切友好合作。这样一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帮助了这个新生政权,国际上对维护远 东及世界和平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全面发展,两国在政治 和经济上互帮互助。苏联在经济上给予了我国很大的帮助。但是到50年代后期中 苏之间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促使两国的关系出现了变化。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立。 苏共二十大之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在社会主义国家间,引起了极大的震荡,帝国主义势力推波助澜,掀起一股反共潮流。这时中苏之间由于两党意识形态的分 歧和两党的严重对立,最终导致两国关系破裂。1959年6月,为了取悦于美国, 苏联政府片面撕毁了中苏双方在1957年签订的有关国防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提 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苏联撤走了当时在中国进行技术援助的专 家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苏方不惜耗费巨资用以对付中国,中国也耗 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抵御苏联的进攻。两国的关系逐渐恶化,完全走上了 对立。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1991年——关系正常化。 这一时期,国际局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且中苏的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中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 甲方:成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乙方:四川**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甲方双方本着互惠互利、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特制订相关协议如下: 一、合作范围 双方同意在各自现有和拟拓展的经营范围内,在符合市场化前提及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选择对方为合作对象,在双方各自进行的竞争性项目招标或比选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对方为合作伙伴。双方愿在项目投资、项目融资、建设、运营、招商、资本运作、业务开发、资源利用等领域缔结战略合作关系。具体合作项目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酒店业、物业管理等。 二、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包括在双方和(或)双方子公司间相互参股、合资或联营、资产重组与置换、并购、企业债券定向发行、资金借贷、业务咨询与投资咨询服务、管理输出、服务外包、品牌授权使用等。 双方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信息、资源上优先考虑与对方交流和共享;并在项目前期调研、项目建议书与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等有关文件编制和项目管理、评审或评估等环节及合作业务活动中为对方提供有关资料与便利条件。 项目具体合作方式及条款由双方签订的项目合作合同或协议确定,在条款协商、利益分配方面双方均同意在参考市场行情或条件下给予对方优惠待遇和合理价格。 三、合作内容 1.酒店经营与物业管理项目 对甲方所开发的酒店项目,甲方同意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乙方进行合作。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租赁经营、加盟经营、管理输出等具体合作方式。如系乙方租赁甲方物业经营,甲方同意满足乙方在租赁期限上的要求并给予乙方在价格上的

优惠条件。如系甲方加盟乙方酒店品牌或乙方对甲方提供酒店管理输出服务,乙方同意给予甲方较其他合作者更优惠的价格与期限等条件。 乙方或其所属酒店管理公司承揽甲方商业楼宇、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服务时,在合约期限上甲方同意尽可能满足乙方要求,乙方同意在费用收取上给予甲方适当的价格优惠。 2.项目咨询 甲方同意,就乙方所进行的商业地产或旅游地产开发项目,向乙方提供地产开发、报建等方面的前期策划咨询,如咨询涉及的工作量较大,双方可视情况相互协商,在低于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咨询的收费标准。乙方同意,对甲方项目领域内的酒店开发、策划和后期物业管理等业务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如咨询涉及的工作量较大,双方可视情况相互协商,在低于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咨询的收费标准。 3.服务与产品互惠 双方同意在各自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范围中给予对方相当于内部员工优惠价格的待遇。在对方团购时,可以考虑给予对方较其他团购者更优惠的价格。 4. 资源共享 双方同意,共享销售渠道、客户资源以及内外刊、网站传播渠道,并在各自网站进行友好链接。在双方所进行的营销活动中,同意为对方提供方便其自我宣传的便利条件。双方业务活动中的政商界关系与资源客户资源,只要不涉及彼此竞争性关系的,可以相互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对于直接或间接提供客户资源从而促成对方业务或交易或使对方直接受益的一方,另一方可考虑给予其一定报酬。 5.企业建设 双方在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互通有无,经验共享。 6.员工联谊 双方同意,通过员工联谊活动、友谊比赛、座谈、研讨等多种方式推动员工之间的交往。

中俄能源合作获重大突破的缘由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获重大突破的缘由分析 陆南泉 众所周知,2008年以前,中俄能源合作并不顺利。像输油管道合作项目就停留在书面或口头承诺上,并没有实际行动。直到2009年年初,中俄能源合作终于出现了重大转机。 一 2009年突破性进展的背景 2009年2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石油贸易、管道修建等内容的多份商业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分别提供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20年长期贷款。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在今后20年里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1 500万吨石油,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将于2009年年底完成“太平洋管道”一期工程及自俄罗斯边境城市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境67公里中国支线的修建。2009年4月1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批准了上述协议。据有关报道,普京在会上说:修建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的协议,将为东西伯利亚石油销往东方创造“稳定、可靠的市场”。2009年4月21日,中俄双方副总理在北京签署《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协议签署后,双方管道建设、原油贸易以及贷款等一揽子合作协议随即生效。2009年4月27日,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在俄罗斯阿穆尔州的斯科沃罗季诺市郊区举行了管道建设开工仪式。 应该说,这次石油领域合作协议签署并生效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突破,并对中俄能源领域全面、长期和稳定合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有人把这项协议称做“世纪合同”。

2009年6月17日,俄罗斯最大的独立石油生产商卢克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签署协议,将在2009年7月—2010年6月向“中石化”供应300万吨石油,中方公司将支付现金。 普京总理2009年10月访华,在中俄能源合作方面有新的进展。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又签署了一些协议。 从2009年2月17日签署协议到同年4月27日管道开工建设,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拖了十多年的输油管道问题解决了。西方在评论此事时说,中俄石油大单吸引世界眼球。应该说,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的签署,确实意味着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突破性的进展缘何在2009年年初出现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第一,直接原因是,由于俄罗斯经济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了严重困难,特别是俄罗斯实体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在国际市场油气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下,作为俄罗斯重要产业的能源部门,如油气公司资金极度紧张。因一些石油公司当时处于严重负债状态,2008年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与“THP—BP'’石油公司联名致函普京总理,请求俄罗斯政府提供贷款,以按期偿还西方银行贷款。另外,由于资金紧张,油气公司不得不减少对石油工业的投资,导致能源部门减产。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7月,其煤炭产量下降9.5%,天然气产量下降11.9%,只有石油产量增长1.1%。在上述情况下,俄罗斯石油公司必须寻觅新的融资渠道。中国提供250亿美元贷款,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第二,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对俄罗斯来讲,通过与中国签署贷款换石油的协议,可使俄罗斯在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方面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金融危机后,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不仅油气价格大幅度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非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京宣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非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京宣言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南非共和国总统雅各布·祖马于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满意地回顾了两国合作关系的发展历程,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共识。 两国元首满意地回顾了一九九八年中南建交以来的双边关系。双方忆及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南非共和国关于伙伴关系的比勒陀利亚宣言》、二○○四年确立战略伙伴关系和二○○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非共和国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纲要》,认为双边关系取得全面快速发展。 两国元首认为,中南同为发展中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双方关系,以促进两国共同发展、深化中非合作、加强南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此,双方愿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政治、经贸、人文、社会等领域和国际及地区事务中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双方认为,当前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国际社会更加深入人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为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更加美好的和谐世界,要通过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此,双方倡议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和经验,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两国元首同意从以下方面促进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政治交往和对话 一、通过双边和多边会晤保持两国元首的经常性接触,在最高政治和经济层面推动和指导合作,以增进对彼此立场和利益关切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二、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加强中南国家双边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以指导、协调双方在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多边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交流与合作。国家双边委员会全会由中国国家副主席和南非副总统共同主持,原则上每两年举行一次,在两国轮流举办。双边委员会下设分委会,用以指导、协调并落实两国政府对口部门合作,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适时设立新的分委会。 三、中国外交部和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每年举行一次部级战略对话,以促进双方政治对话、合作和相互理解,为双边高层交往以及国家双边委员会全会做好筹备工作。 四、安排中国外交部和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间经常性高官级会晤和互访,同时鼓励双方外交学院和外交官培训机构间增进联系与合作。 五、加强两国立法机构高层领导人、专门委员会和办事机构间的交往,以继续鼓励和加强两国全国立法机关间的合作。 经济领域 六、同意共同努力以改善两国间现有贸易结构,特别是努力使贸易更加平衡,鼓励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贸易。为此,双方同意增加贸易投资团。双方同意在经贸联委会机制下建立统计分析联合工作组,研究双边贸易领域的统计差异。 七、中方将鼓励中国企业增加对南非制造业的投资,推动原材料产地附近地区的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双方将积极支持关键产业,包括但不限于绿色经济(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技术设备及零部件)和农业深加工。为在原产地开展矿产品深加工提供便利。 八、在绿色经济、技能开发和产业融资等领域开展合作和相互提供技术支持。在产业融资方面,双方将设法加强其资本市场的参与,为产业开发和小企业发展提供优惠利率的资金支持,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九、鼓励两国企业探讨在公路、铁路、港口、电站、机场、房屋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的合作。双方鼓励两国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为两国企业开展上述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浅析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体现

浅析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体现 在2015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莫斯科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此次声明将中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期,对于中俄之间的政治、经贸、军事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回想中俄历史关系的发展,可以说是爱恨交加,但依旧是以爱居多。新中国成立初期,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就第一个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首次和我国建交,并于1950年和我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依据条约的内容,在随后的十年的时间里,苏联的这位社会主义老大哥对我国提供了大量资金技术的支持,帮助我国建立了多个工业基地,对我国战后经济回复可以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帮助。但是,好景不长,在苏共二十大以后,斯大林的个人英雄主义膨胀,中苏双方之间的社会主义理论分歧越来越大,甚至最后讨论到国家关系之上,到了60年代中苏之间的关系彻底恶化,1959 年苏联撕毁《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从中国撤走技术工作人员,终止对中国的经济援助,使我国迎来了60年代初的经济困难时期。在苏联撕毁条约之后的二十年里,苏联致力于同美国的全球争霸战略,大力的进行整军备战,期间甚至是和中国爆发了珍宝岛大规模武装冲突,各种交往几乎全部中断。到了八十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新的苏联领导人致力于对周边国家的友好和平往来,使得中苏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逐步走向了正常化。 1991年苏联解体,中苏关系很自然的过渡到了中俄关系,1992年,双方宣布,“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双方又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到了1996年,两国关系又迈上了一个台阶,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1世纪以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2001年7月16日,双方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11年6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庆祝音乐会致辞时表示,中俄要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至此,

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 能源(课题具体指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关系到各国的安全问题,影响全球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国际关系。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俄罗斯国土横跨亚欧大陆,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俄罗斯一直在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能源优势,通过实行以本国经济利益为核心的能源外交来提高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将近有二十年了,在这期间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很多合作成果。中国与俄罗斯地理上山水相连,两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睦邻友好,是开展能源合作的坚实基础,但现实是由于两国国内以及国际上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中俄能源合作一波三折。就目前国际能源形势来看,中俄开展能源合作对两国政治经济等都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后,对中俄两国当前的能源合作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紧密联系世界能源状况,从影响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入手分析,提出几方面建议,包括中国政府的鼓励支持、创新能源合作模式、提高两国政治互信度等。由此得出结论表明:未来两国能源贸易发展前景广阔,双方应通过加深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推动能源合作。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能源合作 I

Abstract Energy (project specifically refers to oil and natural gas) is the life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is related to the country's security problem, affecting global political,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other variou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energy demand is growing; China's energy securi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Russian territory across the Eurasian continent,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so Russia has been in the use of the unique advantage of the sources of energ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its economic interests as the core of energy diplomacy to improve Russi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has been nearly twenty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has continued to move forward, and achieved a lot of cooperation results. Chinese and Russian geography be linked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two countri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of good neighborly friendship, it i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ooperation in energy. But the reality is tha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the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twists and turns. O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energy situation, China and Russia to carry out energy cooperation, such 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fter consulting a lot of docu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linked to the world energy situation, from the impact of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constraints analysis, put forward several proposals, includ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encourage support, improve the degree of political mutual trus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future of energy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broad, and the two sides should promote energy cooperation through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Key words: China; Russia; energy cooperation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