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和方程

曲线和方程
曲线和方程

例1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在曲线C上”不正确,那么以下正确的命题是

(A)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f x, y 0 ?

(B)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有些在C上,有些不在C上.

(C)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不在曲线C上.

(D)—定有不在曲线C上的点,其坐标满足方程 f x, y 0 .

分析:原命题是错误的,即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不一定都在曲线C上,易知答案为D.

典型例题二

例2说明过点P(5, 1)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和方程| y 1所代表的曲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曲线和方程”的定义中所列的两个条件正好组成两个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 y) 0的解”,即纯粹性;“以方程的

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即完备性?这是我们判断方程是不是指定曲线的方程,曲线是不是所给方程的曲线的准则.

解:如下图所示,过点P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的方程为y 1,因而在直线I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y 1,所以直线I上的点都在方程|y 1表示的曲线上?但是以|y 1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会都在直线I上,因此方程|y 1不是直线I的方程,直线I只是方程y 1所表示曲线的一部分.

说明:本题中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方程,即满足纯粹性,但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

都在曲线上,即不满足完备性.

例3说明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与方程

y x 所表示的直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该题应该抓住“纯粹性”和“完备性”来进行分析.

解:方程y x 所表示的曲线上每一个点都满足到坐标轴距离相等?但是“到坐标轴距 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不都满足方程

y x ,例如点(3,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均为 3,

但它不满足方程y x .因此不能说方程y x 就是所有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 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也不能说是方程

y x 所表示的轨迹.

说明:本题中“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点都在曲线上” ,即满足完备性,而“轨迹上的点的

坐标不都满足方程”,即不满足纯粹性.只有两者全符合,方程才能叫曲线的方程,曲线才 能叫方程

的曲线.

典型例题四

一个交点、无交点,就是由直线与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 也就是由两个方程整理出的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

别式分别满足

0、

0、

0 .

y

k(x 2) 4, 解:由 2

x

(y 1)2 4.

得(1 k 2)x 2

2k(3

2k)x (3 2k)2

4 0

4k 2(3 2k)2 4(1 k 2)[(3 2k)2 4]

4(4k 2

12k 5) 4(2k 1)(2k 5)

.??当

0即

(2k

:1)(2k 5)

0,即 1 k 5 时,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 2

0即(2k 1)(2k 5)

0, 即卩 k 1 或k 5时,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

2

2

0即(2k 1)(2k 5)

0, 即卩 k 1 或k -时,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

2

2

说明: 在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时, 由于直线与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

数 与由两方程联立所整理出的关于 x (或y )的一元方程解的个数相同,所以如果上述一元方程 是二次的,便可通过判别式来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

但如果是两个二次曲线相遇,两

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与由方程组所整理出的一元方程解的个数不一定相同,

以遇到此类问题时,不要盲目套用上例方法,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4曲线x 2 (y 1)2 4与直线y

k (x 2) 4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

k 的取值范

围.有一个交点呢?无交点呢? 分析: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 程组分别有两个解、一个解和无解,

例5若曲线y ax与y x a(a 0)有两个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将“曲线有两个公共点”转化为“方程有两个不同的解”,从而研究一元二次方

程的解的个数问题?若将两条曲线的大致形状现出来,也许可能得到一些启发.

解法一:由yax得: y ay a

y x a

??? y 0,二y2 a2(y a)2,

即(a21)y2 2a3y a40.

要使上述方程有两个相异的非负实根.

4 a64a4(a21) 0

则有:

2a3-

20 a21

4

a 0 a21

又??? a 0

???解之得:a 1 .

???所求实数a的范围是(1, ).

解法二:y ax的曲线是关于y轴对称且顶点在原点的折线,而y x a表示斜率

为1且过点(0,a)的直线,由下图可知,当a 1时,折线的右支与直线不相交.所以两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当a 1时,直线与折线的两支都相交,所以两条直线有两个相异的交点.

说明:这类题较好的解法是解法二,即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探求?若题设条件中a 0”改为a R呢,请自己探求.

典型例题六

例6已知AOB,其中A(6,0) , 0(0,0), B(0,3),则角AOB平分线的方程是

y x(如下图),对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曲线方程概念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关键是理解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是

一条线段.

解:不对,因为AOB内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OC,而方程y x的图形是一条直线.如

点P(8,8)坐标适合方程y x,但点P不在AOB内角AOB的平分线上.

综合上述内角AOB平分线为:y x(0 x 2).

说明:判断曲线的方程或方程的曲线,要紧扣定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关键是要搞清楚曲线的范围.

典型例题七

例7判断方程y , x22x 1所表示的曲线. 分析:根据方程的表面形式,很难判断方程的曲线的形状,

变形.

解: 由原方程y<'x22x 1 可得

y x 1,即y x 1 (x 1),

x 1 (x 1),

说明:判断方程表示的曲线,在化简变形方程时要注意等价变形. 如方程x 1 . y 2

因此必需先将方程进行等价???方程y x22x

等价于(x 1)2 y 2且x 1,即y (x 1)2 2(x 1),原方程的曲线是抛物线一部分.

典型例题八

例8如图所示,已知A、B是两个定点,且|AB 2,动点M到定点A的距离是4,线段MB 的垂直平分线I交线段MA于点P,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分析:本题首先要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动点P满足的条件(等量关系)题设中没有明显

给出,要从题意中分析找出等量关系.连结PB ,则PM PB ,由此

PA PB PA PM AM 4,即动点P到两定点A , B距离之和为常数.

解:过A , B两点的直线为x轴,A, B两点的中点0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 AB 2 ,??? A , B两点坐标分别为(1,0), (1,0).

连结PB ???T垂直平分线段BM ,

? PM PB ,

PA PB PA PM AM 4 ?

设点P(x, y),由两点距离公式得

1厂y2.. (x 1厂y24 ,

化简方程,移项两边平方得(移项)

2 (x 1)2y2 4 x ?

两边再平方移项得:

2 2

—I 1,即为所求点P轨迹方程.

4 3

说明:通过分析题意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找出P点与两定点A , B距离之和为常数4,是解本题的关键.方程化简过程也是很重要的,且化简过程也保证了等价性.

图甲

设 A(a,0), B(a,0), P(x,y),则:| PA 2 (x a)2 y 2, | PB 2 (x a)2 y 2.

典型例题九

例9过P 2,4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12,若11交11轴于A ,l 2交y 轴于B ,求 线段AB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解:连接PM ,设M x , y

B0,2y .

l 1 l

2

??? PAB 为直角三角形.

由直角三角形性质知

1

PM | 2AB

1 4x 2—4y 2

化简得M 的轨迹方程为

x 2y 5 0

说明:本题也可以用勾股定理求解,还可以用斜率关系求解,因此本题可有三种解法.用 斜率求解的过程要麻烦一些.

典型例题十

2

例10求与两定点A 、B 满足PA PB

k 2( k 是常数)的动点P 的轨迹方程. 分析:按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步骤求解.

解法一:如图甲,取两定点A 和B 的连线为 y 轴建立坐标系.

x 轴,过AB 的中点且与 AB 垂直的直线为

k 1

据题意,P

A |PB? k2,有(x a)2y2 (x a)2y2k2得4ax k2.

k

2

由于k是常数,且a 0,所以x 为动点的轨迹方程,即动点P的轨迹是一条平

4a

行于y轴的直线.

坐标系.

图乙

整理后得到点P的轨迹方程为:

说明:由上面介绍的三种解法,可以看到对于同一条直线,

同,适当建立坐标系如解法一、解法二,得到的方程形式简单、

解法二:如图乙,取A与B两点连线为x轴,过A点且与AB垂直的直线为y轴建立

设A(0,0) , B(a,0),P(x,y),则:PA P B2(x a)2

2

据题意,PA |PB

2 2 2

k,有x y (x \2 2

a) y k2,

2 12

a k 卄一- ,即动

2a

P的轨迹方程为x

;

k

2

,它是平行于

2a

y轴的一条直线.

解法三: 如图丙建立坐标系,设A(x1 , y1), B(X2 , y2), P(x , y),则

PA2(x X

i)2(y y i)2, |PB

圏丙

2 (x X

2)2(y ¥2)2.

据题意, PA2PB2k2,有

(x X i)2 (y y i)2(x X2)2(y y

2)2k2,

2

2(X2 X i)x 2(y2 y i)y X i 2

y i x22 y22k20,它是一条直线.

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方程不

特性明显,一看便知是直线.而

曲线和方程时

课题:求曲线的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 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岀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 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岀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岀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亦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工三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 的斜率为 于是有 y~ 沪奶7 即丨的方程为 -0 ①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 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 '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 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王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贝9 呦?|阙 即 J (呵十if 十S 十if = J (仓_ 十也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 二占的中点坐标为(1, 3),

曲线和方程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一 例1 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都在曲线C 上”不正确,那么以下正确的命题是 (A )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0=y x f ,. (B )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有些在C 上,有些不在C 上. (C )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D )一定有不在曲线C 上的点,其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 分析:原命题是错误的,即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不一定都在曲线C 上,易知答案为D . 典型例题二 例2 说明过点)1,5(-P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和方程1=y 所代表的曲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曲线和方程”的定义中所列的两个条件正好组成两个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即纯粹性;“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即完备性.这是我们判断方程是不是指定曲线的方程,曲线是不是所给方程的曲线的准则. 解:如下图所示,过点P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的方程为1-=y ,因而 在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1=y ,所以直线l 上的点都在方程1=y 表示的曲线上.但是以1=y 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会都在直线l 上,因此方程1=y 不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只是方程1=y 所表示曲线的一部分. 说明:本题中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方程,即满足纯粹性,但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都在曲线上,即不满足完备性. 典型例题三 例3 说明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与方程x y =所表示的直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该题应该抓住“纯粹性”和“完备性”来进行分析. 解:方程x y =所表示的曲线上每一个点都满足到坐标轴距离相等.但是“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不都满足方程x y =,例如点)3,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均为3,但它不满足方程x y =.因此不能说方程x y =就是所有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也不能说是方程x y =所表示的轨迹. 说明:本题中“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点都在曲线上”,即满足完备性,而“轨迹上的点的坐标不都满足方程”,即不满足纯粹性.只有两者全符合,方程才能叫曲线的方程,曲线才能叫方程的曲线. 典型例题四 例4 曲线4)1(2 2=-+y x 与直线4)2(+-=x k y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k 的取值范围.有一个交点呢?无交点呢? 分析: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无交点,就是由直线与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分

曲线与方程(轨迹方程)

高二数学第二章曲线与方程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中“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含义; 2、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学习难点: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完成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中“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含义; 新授知识: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其曲线C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 (x ,y )=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例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过点A (3,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为x=3 ; (2)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方程为y=2 ; (3)到两坐标轴距离乘积等于1的点的轨迹方程为xy=1 ; 练习:1、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直线方程是0=-y x 吗?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是)3,0(A ,)0,2(-B ,)0,2(C ,中线O AO (为原点)的 方程是0=x 吗?为什么? 3、若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C 的方程是(,)0f x y = B.方程(,)0f x y =的曲线是C C.坐标不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D.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在曲线C 上 例2、已知方程252 2=+by ax 的曲线经过点)3 5,0(A 和点)1,1(B ,求a 、b 的值。 练习:已知方程 2 2 25x y +=表示的曲线C 经过点)A m ,求m 的值。 完成教学目标2: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类型一:待定系数法求轨迹方程(设出标准方程,根据题意求出a ,b ,p ) 例1:已知A,B,C 是长轴长为4的椭圆上的三点,点A 是长轴的一个顶点,BC 过椭圆的中心O , 且0=?,||2||=,求椭圆的方程。 练习: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椭圆C 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类型二: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 ,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注意:是否应该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例2:已知点F(1,0),直线l:x =-1,P为平面上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 足为点Q,且FQ FP QF QP ?=?,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练习:已知动点M 到定点A (1,0)与到定直线l :x=3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曲线和方程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曲线和方程(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3)学会根据已有的情景资料找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直线方程的复习引入,加强学生对方程的解和曲线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直观认识; (2)在形成曲线和方程概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出结论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能用所学知识理解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概念的复习引入,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感受事物的发展规律;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验几何问题可以转化成代数问题来研究,真正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分析:因为学生已有了用方程(有时用函数式的形式出现)表示曲线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现在要进一步研究平面内的曲线和含有两个变数的方程之间的关系,是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所以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引入课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在概念的探索过程中采用了举反例的方法来揭示概念的内涵。在概念的应用即例题的设计方面,着重巩固对概念的两个条件的认识。 2、教学重点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曲线与方程,圆的方程

曲线与方程、圆的方程 江苏 郑邦锁 1.曲线C 的方程为:f(x,y)=0?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0,y 0)的坐标满足方程f(x,y)=0,即f (x 0,y 0)=0;且以f(x,y)=0的任意一组解(x 0,y 0)为坐标的点P (x 0,y 0)在曲线C 上。 依据该定义:已知点在曲线上即知点的坐标满足曲线方程;求证点在曲线上也只需证点的坐标满足曲线方程。求动点P(x,y)的轨迹方程即求点P 的坐标(x,y)满足的方程(等式)。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步骤:①建系,写(设)出相关点的坐标、线的方程,动点坐标一般设为(x,y),②分析动点满足的条件,并用等式描述这些条件,③化简,④验证: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且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满足条件。 [举例1] 方程04)1(22=-+-+y x y x 所表示的曲线是: ( ) A B C D 解析:原方程等价于:???≥+=--4 0122y x y x ,或422=+y x ; 其中当01=--y x 需422-+y x 有意义,等式才成立,即422≥+y x ,此时它表示直 线01=--y x 上不在圆422=+y x 内的部分,这是极易出错的一个环节。选D 。 [举例2] 已知点A (-1,0),B (2,0),动点M 满足2∠MAB=∠MBA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解析:如何体现动点M 满足的条件2∠MAB=∠MBA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用动点M 的坐标体现2∠MAB=∠MBA 的最佳载体是直线MA 、MB 的斜率。 设M (x ,y ),∠MAB=α,则∠MBA=2α,它们是直线 MA 、MB 的倾角还是倾角的补角,与点M 在x 轴的上方 还是下方有关;以下讨论: ① 若点M 在x 轴的上方, ,0),90,0(00>∈y α 此时,直线MA 的倾角为α,MB 的倾角为π-2α, ,2 )2tan(,1tan -=-+==∴x y x y k MA απα (2090≠α) ,2tan )2tan(ααπ-=- ,)1(11222 2+-+?=--∴x y x y x y 得: 132 2 =-y x ,∵1,>∴>x MB MA .

高中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点讲义

高中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点讲义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一、曲线与方程的定义: (),C F x y 设曲线,方程=0,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C x y F x y ?①曲线上一点的坐标满足=0; ()(),,. F x y x y C ?②方程=0解都在曲线上 ()(),,. C F x y F x y C 则曲线称是方程=0的曲线,方程=0是曲线的方程 二、求曲线方程的两种类型: () 1、已知曲线求方程;用待定系数法 ()()() 2,;,x y x y 、未知曲线求方程①设动点②建立等量关系; ③用含的式子代替等量关系;④化简;别出现不等价情况⑤证明;高中不要求

椭圆 一、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画法 {} 121222,2P PF PF a F F a +=<、定义: 3、方程 ()()22 22 22221010x y y x a b a b a b a b +=>>+=>>①或 ② () 22 22+10x y a b a b =>>二、几何性质: 1,. x a y b ≤≤、范围: 2x y O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12123,0,,0,0,,0,. A a A a B b B b --、顶点 222 4,,a b c a b c =+、之间的关系: () 2 25101c b e e a a ==-<<、离心率: 0, 1e e →→越圆越扁

扩展: ()2222 22222x y x y m b a b a m b m <--①与椭圆+=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方程为+=1 ()() 2222 22221010x y y x k k ka kb ka kb +=>+=>②有相同离心率的椭圆为或 . a c a c -+③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最小距离是,最大距离是 12P P F PF ∠④为椭圆上一动点,当点为短轴端点时,最大. 24. AB F ABF a V ⑤为过焦点的弦,则的周长为 ()()1122,,,y kx b A x y B x y l =+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则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弦长为: ()( )2 22 121 2 12114l k x k x x x x ?? =+-= ++-?? ()2 12121222110114k l y y y y y k k ??=+ -=++-??或当存在且不为时,()2210,0. Ax By A B +=>>⑥当椭圆的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的方程为

2.4 曲线与方程

2.4曲线与方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及其应用 1.若等腰三角形ABC底边的两端点分别是A(-4,0),B(2,0),则顶点C的轨迹是( ) A.一条直线 B.一条直线去掉一点 C.一个点 D.两个点 2.若点(2,-3)在曲线2x2-ay2=5上,则实数a的值等于( ) A.1 3B.1 C.3 D.±1 3 3.已知曲线y=x2-x+2与直线y=x-m有两个交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1) D.(-∞,1)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 3+|y| 2 =1所表示的曲线是( ) A.两条平行线 B.一个矩形 C.一个菱形 D.一个圆 5.方程x+|y-1|=0表示的曲线是( ) 6.(2020山东日照高二月考)方程4x2-y2-4x+2y=0表示的图形是( ) A.直线2x-y=0 B.直线2x+y-2=0 C.点(1 2 ,1) D.直线2x-y=0和直线2x+y-2=0

题组二 求曲线的方程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等于3的点M 的轨迹方程为( ) A.x+y=3 B.x+y=-3 C.|x+y|=3 D.|x|+|y|=3 8.(2020浙江湖州高二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定点A(-1,2)与动点P(x,y)满足OP ????? ·AO ????? =8,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A.x-2y-8=0 B.x-2y+8=0 C.x+2y-8=0 D.x+2y+8=0 9.已知动点A 在圆x 2+y 2=1上,则点A 与定点B(4,0)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x-2)2+y 2=1 4 B.(x-2)2+y 2=1 C.(x-4)2+y 2=14 D.(x+2)2+y 2=1 4 10.已知动点P(x,y)与两定点M(-1,0),N(1,0)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常数λ(λ≠0),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11.已知A(-1,0),B(2,4),△ABC 的面积为10,则顶点C 的轨迹方程是 . 12.(2020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已知线段AB 的长等于10,两端点A,B 分别在x 轴,y 轴上移动,若点M 在线段AB 上,且AM ?????? +4BM ?????? =0,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13.已知圆C 的方程为x 2+y 2=4,过圆C 上的一动点M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m,设m 与y 轴的交点为N,若向量OQ ?????? =OM ?????? +ON ?????? (O 为坐标原点),求动点Q 的轨迹方程.

曲线和方程知识要点

曲线和方程的概念 【知识要点】 定义 一般地,如果曲线C 与方程0),(=y x F 之间有以下两个关系:(1)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2)以方程0),(=y x F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 我们就把0),(=y x F 叫做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叫做方程0),(=y x F 的曲线. 注意:要建立曲线与方程间的对应关系,仅有条件“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是不够的,因为可能有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不在曲线C 上;仅有条件“以方程0),(=y x F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也是不够的,因为曲线C 上可能有不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时,才能说方程0),(=y x F 是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是方程0),(=y x F 的曲线. 求曲线的方程 【知识要点】 1 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 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如果已给出,本步骤省略). 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y x ,写出已知点的坐标,设出相关点的坐标. ③根据曲线上点所适合的条件,写出等式. ④用坐标表示这个等式(方程),并化简. ⑤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在本教材不作要求). (6)检验,该说明的要说明. 2 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定义法、直接法、代入法、参数法等. (1)定义法:根据题意可以得出或推出动点的轨迹是直线或圆或椭圆或双曲线或抛物线.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写出或求出轨迹方程.若方程形式知道,往往用待定系数法求. (2)直接法:根据题设条件直接写出动点的坐标),(y x 所满足的关系式,即方程0),(=y x F . (3)相关点法(代入法):是所求轨迹上的动点),(y x P 随着另一个已知曲线上的动点),(11y x M 的运动而运动时,一般用代入法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其方法是根据题设条件求得两动点坐标),(y x 与),(11y x 之间的关系式,从中解出),(),,(11y x g y y x f x ==,由于),(11y x M 在已知曲线上,故),(11y x M 满足已知曲线方程,将11,y x 的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从而求得动点P 的轨迹方程. (4)参数法:根据题意得出动点P 的坐标y x ,用其他点的坐标或长度、角、斜率、时间等参

7.5曲线和方程(三)

7.5曲线和方程(三)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课堂目标: 进一步掌握已知曲线求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要点回顾: 1、 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 建立_________的坐标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 写出适合条件P 的点M 的集合P=_________________ (3) 用_________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 (4) 化方程f(x,y)=0为___________形式 (5) 证明已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_______________上的点 2、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中,哪几步是可以省略的_________________ 三、 目标训练: 1、 到直线01=+-y x 的距离等于42的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 A. 09=+-y x B. 07=+-y x C. 0709=--=+-y x y x 或 D. 07=-+y x 2、 方程12=+y x 表示的图形围成的面积等于 ( ) A.1 B.2 C.3 D.4 3、 若ABC ?的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是(0,0)和(4,0),AB 边上的中线长为3,则顶点A 的轨迹 方程是 ( ) A.()3682 2 =+-y x B. ())0(3682 2 ≠=+-y y x C. ()982 2 =++y x D. ())0(982 2 ≠=+-y y x 4、已知直线L:2x+4y+3=0,P 为L 上的动点,O 为坐标原点,点Q 分线段OP 为1:2两部分,则点Q 的轨迹方程为 ( ) A.2x+4y+1=0 B.2x+4y+3=0 C.2x+4y+2=0 D.x+2y+1=0 5、曲线0),(=y x f 关于直线 x-y-3=0对称的曲线方程为 ( ) A. 0),3(=-y x f B. 0),3(=+x y f C. 0)3,3(=+-x y f D. 0)3,3(=-+x y f 6、已知A(-1,0),B(2,0),动点P 满足 2 1 = PB PA ,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高考理科数学《曲线与方程》练习题

2015高考理科数学《曲线与方程》练习题 [A组基础演练·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方程x2-y2=0对应的图象是( ) 解析:由x2-y2=0得,y=x或y=-x,故选C. 答案:C 2.已知点P是直线2x-y+3=0上的一个动点,定点M(-1,2),Q是线段PM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M|=|MQ|,则Q点的轨迹方程是( ) A.2x+y+1=0 B.2x-y-5=0 C.2x-y-1=0 D.2x-y+5=0 解析:设Q(x,y),则P为(-2-x,4-y),代入2x-y+3=0得2x-y+5=0. 答案:D 3.已知A(0,7),B(0,-7),C(12,2),以C为一个焦点的椭圆经过A,B两点,则椭圆的另一个焦点F的轨迹方程是( ) A.y2-x2 48 =1(y≤-1) B.y2- x2 48 =1(y≥1) C.x2-y2 48 =1(x≤-1) D.x2- y2 48 =1(x≥1) 解析:由题意知|AC|=13,|BC|=15,|AB|=14, 又∵|AF|+|AC|=|BF|+|BC|, ∴|AF|-|BF|=|BC|-|AC|=2,故点F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的下支.又 c=7,a=1,b2=48,∴点F的轨迹方程为y2-x2 48 =1(y≤-1). 答案:A 4.有一动圆P恒过定点F(a,0)(a>0)且与y轴相交于点A、B,若△ABP为正三角形,则点P的轨迹为( )

A .直线 B .圆 C .椭圆 D .双曲线 解析:设P (x ,y ),动圆P 的半径为R ,由于△ABP 为正三角形, ∴P 到y 轴的距离d =32R ,即|x |=32 R . 而R =|PF |=x -a 2 +y 2, ∴|x |= 32 ·x -a 2 +y 2. 整理得(x +3a )2-3y 2=12a 2, 即 x +3a 2 12a 2 -y 2 4a 2=1. ∴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 答案:D 5.已知点A (1,0)和圆C :x 2 +y 2 =4上一点R ,动点P 满足RA →=2AP → ,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A.? ? ???x -322+y 2=1 B.? ? ???x +322+y 2=1 C .x 2 +? ? ???y -322=1 D .x 2 +? ? ???y +322=1 解析:设P (x ,y ),R (x 0,y 0), 则有RA → =(1-x 0,-y 0),AP → =(x -1,y ). 又RA →=2AP → , ∴?? ? 1-x 0=2x -1, -y 0=2y . ∴?? ? x 0=-2x +3,y 0=-2y . 又R (x 0,y 0)在圆x 2+y 2=4上, ∴(-2x +3)2+(-2y )2=4,即? ? ???x -322+y 2=1. 答案:A 6.设A 1,A 2是椭圆x 29+y 2 4 =1的长轴两个端点,P 1,P 2是垂直于A 1A 2的弦的端点,则直线A 1P 1与 A 2P 2交点的轨迹方程为( ) A.x 29+y 24=1 B.y 29+x 24=1 C.x 29-y 2 4 =1 D.y 29-x 2 4 =1

曲线和方程_1

曲线和方程 教学目标(1)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能根据曲线的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了解两条曲线交点的概念. (3)通过曲线方程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数与形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求曲线方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5)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曲线与方程是在初中轨迹概念和本章直线方程概念之后的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在充分讨论曲线方程概念后,介绍了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即由曲线的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前者回答什么是曲线方程,后者解决如何求出曲线方程.至于用曲线方程研究曲

线性质则更在其后,本节不予研究.因此,本节涉及曲线方程概念和求曲线方程两大基本问题.(2)重点、难点分析①本节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曲线方程概念和掌握求曲线方程方法,以及领悟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②本节的难点是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教法建议(1)曲线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础概念,教学中应从直线方程概念和轨迹概念入手,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基础是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注意强调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2)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的知识帮助学生领会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学习解析几何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为学习求曲线的方程做好逻辑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3)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4)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可以看得更清楚:设表示曲线上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表示二元方程的解对应的点的坐标的集合.可以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定义“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即(5)在学习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时,应从具体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从曲线的几何条件,一步步地、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代数方程(曲线的方程),这

曲线与方程(基础+复习+习题+练习)

课题:曲线与方程 考纲要求: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教材复习 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0f x y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2.两曲线的交点 设曲线1C 的方程为()1,0F x y =,曲线2C 的方程为()2,0F x y =,则曲线12,C C 的交点坐标 即为方程组 的实数解,若此方程组无解,则两曲线12,C C . 3.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 x y ;③列式:列出动点P 所满足的关系式;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x y 的方程式,并化简;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4.求轨迹方程常用方法 ()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x y 之间的关系(),0F x y =; ()2定义法:先根据定义得出动点的轨迹的类别,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的方程.先根据所求曲线类型设出相应曲线的 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 ()4代入法(相关点法) :动点(),P x y 依赖于另一动点()00,Q x y 的变化而变化,并且()00,Q x y 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x y 的代数式表示00,x y ,再将00,x y 带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 ()5参数法:当动点(),P x y 的坐标,x y 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 可考虑将,x y 均用一中间变量(参数)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 5.对于中点弦问题,常用“点差法” :其步骤为:设点,代入,作差,整理. 基本知识方法 1.掌握“方程与曲线”的充要关系; 2.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轨迹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直接法和交轨法、向量法. 要注意“查漏补缺,剔除多余”. 典例分析: 考点一 曲线与方程 问题1.()1(06调研)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在曲线C 上” 是不正确的,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B 曲线C 上的点不都满足方程(,)0f x y =;

曲线和方程

例1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在曲线C上”不正确,那么以下正确的命题是 (A)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f x, y 0 ? (B)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有些在C上,有些不在C上. (C)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不在曲线C上. (D)—定有不在曲线C上的点,其坐标满足方程 f x, y 0 . 分析:原命题是错误的,即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不一定都在曲线C上,易知答案为D. 典型例题二 例2说明过点P(5, 1)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和方程| y 1所代表的曲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曲线和方程”的定义中所列的两个条件正好组成两个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 y) 0的解”,即纯粹性;“以方程的 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即完备性?这是我们判断方程是不是指定曲线的方程,曲线是不是所给方程的曲线的准则. 解:如下图所示,过点P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的方程为y 1,因而在直线I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y 1,所以直线I上的点都在方程|y 1表示的曲线上?但是以|y 1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会都在直线I上,因此方程|y 1不是直线I的方程,直线I只是方程y 1所表示曲线的一部分. 说明:本题中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方程,即满足纯粹性,但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 都在曲线上,即不满足完备性.

例3说明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与方程 y x 所表示的直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该题应该抓住“纯粹性”和“完备性”来进行分析. 解:方程y x 所表示的曲线上每一个点都满足到坐标轴距离相等?但是“到坐标轴距 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不都满足方程 y x ,例如点(3,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均为 3, 但它不满足方程y x .因此不能说方程y x 就是所有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 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也不能说是方程 y x 所表示的轨迹. 说明:本题中“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点都在曲线上” ,即满足完备性,而“轨迹上的点的 坐标不都满足方程”,即不满足纯粹性.只有两者全符合,方程才能叫曲线的方程,曲线才 能叫方程 的曲线. 典型例题四 一个交点、无交点,就是由直线与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 也就是由两个方程整理出的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 别式分别满足 0、 0、 0 . y k(x 2) 4, 解:由 2 x (y 1)2 4. 得(1 k 2)x 2 2k(3 2k)x (3 2k)2 4 0 4k 2(3 2k)2 4(1 k 2)[(3 2k)2 4] 4(4k 2 12k 5) 4(2k 1)(2k 5) .??当 0即 (2k :1)(2k 5) 0,即 1 k 5 时,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 2 当 0即(2k 1)(2k 5) 0, 即卩 k 1 或k 5时,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 2 2 当 0即(2k 1)(2k 5) 0, 即卩 k 1 或k -时,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 2 2 说明: 在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时, 由于直线与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 数 与由两方程联立所整理出的关于 x (或y )的一元方程解的个数相同,所以如果上述一元方程 是二次的,便可通过判别式来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 但如果是两个二次曲线相遇,两 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与由方程组所整理出的一元方程解的个数不一定相同, 所 以遇到此类问题时,不要盲目套用上例方法,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4曲线x 2 (y 1)2 4与直线y k (x 2) 4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 k 的取值范 围.有一个交点呢?无交点呢? 分析: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 程组分别有两个解、一个解和无解,

高二曲线和方程

曲线和方程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0,9|),{(2≠-==y x y y x M ,}|),{(b x y y x N +==且M ∩N ≠φ,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33≤≤-b B .23b 3≤<+ C .20≤≤b D .233≤<-b 2.已知两点)45 ,1(M ,)45,4(--N ,给出下列曲线方程:①4x+2y-1=0;②32 2=+y x ;③1222=+y x ;④12 22 =-y x ,在曲线上存在点P 满足|PM|=|PN|的所有曲线是(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3.若点),(00y x 不在曲线f(x ,y)=0上,则曲线0),(),(00=+y x f y x f λ(λ为非零实数)与曲线f(x ,y)=0的交点个数为( ) A .0 B .1 C .无数个 D .以上都错 4.点P (x ,y )到直线4x-3y+1=0与到直线12x+5y+13=0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A .2x+16y+13=0,56x-7y+39=0 B .2x-16y+13=0,56x+7y+39=0 C .2x+16y-13=0,56x-7y-39=0 D .2x+16y+13=0,56x+7y+39=0 5.与曲线f(x ,y)=0关于直线y=-x 对称的曲线方程是( ) A .f(y ,x)=0 B .f(-x ,-y)=0 C .f(-y ,-x)=0 D .f(y ,-x)=0 6.AB 是等腰三角形OAB 的底边,O 是原点,A 点的坐标是(3,4),则点B 的轨迹方程是( ) A .252 2=+y x

曲线与方程教案(详细)

2.1曲线与方程 2.1.1曲线与方程2.1.2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重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 (解决办法:对每种方法用例题加以说明,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2.难点:作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 (解决办法:先使学生了解相关点法的思路,再用例题进行讲解.)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大家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我们已经对常见曲线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今天在上面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技巧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 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 例1(1)求和定圆x2+y2=k2的圆周的距离等于k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过点A(a,o)作圆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O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对(1)分析: 动点P的轨迹是不知道的,不能考查其几何特征,但是给出了动点P的运动规律:|OP|=2R 或|OP|=0. 解:设动点P(x,y),则有|OP|=2R或|OP|=0. 即x2+y2=4R2或x2+y2=0. 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4R2或x2+y2=0. 对(2)分析: 题设中没有具体给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但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即圆心与弦的中点连线垂直于弦,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 设弦的中点为M(x,y),连结OM, 则OM⊥AM.∵k OM·k AM=-1,

_曲线和方程习题

曲线和方程 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3、学会已有的情景资料找规律,进而分析、判断、归纳结论; 4、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下列各点在方程x 2+y 2=25(y ≥0)所表示的曲线上的是 (A )(–4, –3) (B )(–32, (C )(–23, (D )(3, –4) 2.下列方程表示相同曲线的是 《 (A )y =|x |与y (B )|y |=|x |与y 2=x 2 (C )y =x 与y (D )x 2+y 2=0与xy =0 3.已知A (–1, –1), B (3, 7),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 )x +2y –7=0 (B )x +2y +7=0 (C )x –2y –7=0 (D )x –2y +7=0 4.曲线2y 2+3x +3=0与曲线x 2+y 2–4x –5=0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5.到直线y =3x 的距离与到x 轴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 (A )y = 23x (B )y =33x (C )y =23x 或y =–323x (D )y =3 3x 或y =–3x 6.AB 是等腰三角形OAB 的底边,O 是原点,A 点的坐标是(3,4),则点B 的轨迹方程是( ) ~

A .2522=+y x B .2522=+y x [除去点(3,4)] C .2522=+y x [除去点(3,4),点(-3,-4)] D .2522=+y x [除去点(3±4),点(-3±4)]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7.若直线y =mx +1与曲线x 2+4y 2=1恰有一个交点,则m 的值是 . 8.直线y =2x 与曲线y 2–x 2=1交于A , B 两点,则AB 的长是 . 9.设曲线y =x 2和y =ax +5(a ∈R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α, β,则α+β= ,αβ= . 10.若两直线x+y+5a=0与x-y-a=0的交点在曲线 a x y +=2上,则a=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 11.已知一条曲线在x 轴上方,它上面的每一个点到点(0, 2)的距离减去它到x 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12.在△ABC 中,|BC |=1, tan B ·tan C =3cot A +1且cot A ≠0,且点A 的轨迹方程。 13.点P 分线段AB 为1∶2,点A 在y 轴上运动,点B 在x 轴上运动,若AB 的长度为2,求点P 的轨迹方程。 14.已知点)0,3(-A 、)0,3(B ,动点M 与A ,B 的连线所成的角∠AMB=α。 (1)若α=60°,求动点M 的轨迹; (2)若α=90°,求动点M 的轨迹。 15.过点P(2,4)作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若l 1交x 轴于A ,l 2交y 轴于B ,求线段AB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

2.1.1曲线与方程教案

2.1.1曲线与方程教案 课题:2.1.1曲线与方程第1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②领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作简单 的判断与推理。 ③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知识形成过程,进一步明白坐标系是沟通曲线与方程的基本工 具,坐标法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 ②在师生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严密性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曲线是由什么构成的?____点______ 2、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是什么?_一对有序实数对__ 3、“点”与“解”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二、新知探究: 1、设曲线C表示直角坐标系中平分第一、三象限的直线.解答下列问题: 1.1如果点M(x0,y0)是曲线C上任意一点,点M的坐标是方程x-y=0的解吗?()可以从集合观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x0,y0是方程x-y=0的解,那么点M(x0,y0)一定在曲线C上吗?() 可以从集合观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结论:方程x-y=0是曲线C的方程; 曲线C是方程x-y=0的曲线. 1.3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y|的解吗?() 可以从集合观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线与方程教案

曲线与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1)直线方程的引入,加强学生对方程的解和曲线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直观认识; (2)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探索出结论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观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怎样利用定义验证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一、学生活动,分析特例归纳定义: (1)求第一、三象限里两轴间夹角平分线的坐标满足的关系. (2)方程y=ax2的解与y=ax2图像上点有什么关系? (3)说明过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方程︱x︱=2的关系

问题4 用下列方程表示如图所示的曲线C ,对吗?为什么? 二、数学建构 1.定义: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 给定曲线C 与二元方程f (x ,y )=0,若满足 (1)曲线上的点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f (x ,y )=0叫做这条曲线C 的方程 这条曲线C 叫做这个方程的曲线. 2.两者间的关系: 如果曲线C 的方程是f (x ,y )=0,那么点 在曲线C 上的充要条件是 三、数学运用 例1 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过点A (3,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为x =3; (2)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方程为y =2; (3)到两坐标轴距离乘积等于1的点的轨迹方程为xy =1. (1)22 0-=x y (2) 0 -=x y (3) 00()0 ,=f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