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教案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第七章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解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操

重点难点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教学方法讲述、练习教学辅助手段无

教学过程复备

一、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人类的食物或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2、、和是人类的主要食物,它

们的产量居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

3、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它们的食物也都或地来源

于绿色植物。

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和它们的总称。

2、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是指。

3、生物圈的大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二氧化碳

的含量约为。绿色植物通过作用维持着生

物圈的氧循环。

4、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的形式通

过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绿色植

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循环。

三、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1、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多或少)。

2、我国从1979年起,把每年的月日定为

“植树节”。我国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

3、为了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可在校园内种植一些珍

稀树种,如、等。

4、是校园绿化重点的场所。

5、常见的具环保作用的树种有。

6、常见的草坪植物有。

三、反馈练习:

1、我国的植树节定于每年的()

A、6月5日

B、3月12日

C、5月31日

D、3月12日

2、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4、植物体的根所吸收的水分,大部分()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5、下列关于一次性筷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次性筷子方便,应该提倡使用

B、一次性筷子可出口创汇,应大量生产

C、一次性筷子的大量生产将使我国的森林迅速消失

D、一次性筷子质量轻

6、植物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A、角质层

B、气孔

C、表皮

D、保卫细胞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 . 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代——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 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 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安放玻片 3.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④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4.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实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5.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南京市秦淮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测试卷

南京市秦淮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测试卷得分 2017.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提出了课程内容确定的四方面原则,包括时 代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和下列哪种原则。 A. 选择性原则 B.个性化原则 C. 国际化原则 D.本土化原则 ( )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 )3.“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陶行知 C.维果斯基 D.加涅 (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德育工作 C. 教科研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 终身性 D.现代性 ( )6.下列哪项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 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法律 ( )7.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对比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8.“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笛卡尔姓名学科。 ( )9. 《大教学论》的著者是 A. 胡适 B.笛卡尔 C.康德 D.夸美纽斯 ( )10.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价值 D.教育问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一书中指出,21世纪的教育 四大支柱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2.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1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 4.教学的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和批改、、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价五个环节。 5.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6.孔子认为,应当强调“学-思-行”的基本过程,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7.前苏联经典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的作者是 . 8.江苏省现行高考方案首次实施是年。 9.根据普通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品质有敏捷性与灵活性、广阔性与深刻、 . 10.记忆系统一般分为三个系统,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12.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3. 是教学工作中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4.当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下,基于 培养的学校教育已成为国际共识。 15.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成三大领域:(1)认知领域、(2) 、(3)动作技能领域。 16.“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便是记忆中过 程。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 研试题 一(27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②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③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④▲,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⑤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⑦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 ⑧▲,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⑨晨兴理荒秽▲。(陶渊明《归园田居》) ⑩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劫.难—诘.问藩.篱—翻.阅 B.交卸.—琐屑.骷髅.—镂.空 C.阻遏.—扼.杀绮.丽—倚.靠 D.疮.疤—伧.俗肃穆.—日暮. 5.在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请你参考前面的句式,以“阅读”为对象,完成对莎士比亚这段话的仿写。(2分) 阅读是人生中的一份耕耘。生活里没有阅读,▲;思想里没有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学校为活动开设了橱窗专栏,小明找来了一条指引大家读书的标语。请将下列三个词的序号分别填入这条标语中。(3分) A. 实用 B.流行 C. 经典 读(▲)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读(▲)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读(▲)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下面是学校语文组有关“初中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课题研究的调查表格,请你表述此表格的调查结果。(3分) 阅读实验前后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变化 对写作的态度实验前(%)实验后(%) 害怕60 20 喜欢10 30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识图练习(带答案)

七下识图专项练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口腔对淀粉的消化 现象:1号试管____ ;因为淀粉被 分解成。 2号试管____ ;3号试管____ 。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四、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五、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六、胆汁乳化脂肪的作用 1.甲、乙、丙分别代表、由A状态变为B状态发生在消化道 和的消化。的部位,消化类型属于 2.A、D、E分别指的是消化道的、性消化,因为其中(“含”或“不 和。其中A中含有含”)消化酶。分泌胆汁的消化腺是。 酶;D中含有酶; E中含有、和多种消化液。 答案 一. 1.口腔 2.咽 3.食道 4.胃 5.小肠 6.大肠 7.肛门 8.唾液腺 9.肝脏10.胃腺 11.胰腺12.肠腺 二. 遇碘不变蓝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遇碘变蓝部分变蓝 三. 胃: 水无机盐 小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大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 四. 2.环形皱襞小肠绒毛3.一层上皮细胞4.毛细血管 消化:1、2、5 吸收:1、2、3、4 五. 1.淀粉蛋白质脂肪2.口腔胃小肠唾液淀粉胃蛋白胆汁胰液肠液 六. 小肠物理 不含肝脏

七、呼吸系统示意图八、肋间肌舒缩示意图 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九、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关系图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2、3、4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个结构?实验时从瓶中吸气,向瓶中呼(一)、(二)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一状态?气。最终A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此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为? 十一、呼吸运动十二、呼吸运动 过程1代表;此时胸骨、肋骨向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时肺内 向移动,膈向移动。气压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过程2代表。状态。此时肋间肌处于状态。十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它们是通过_________作用而实现的。七.1.鼻腔 2.咽 3.喉 4.气管 5.支气管 6.肺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数目多 2.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 弹性纤维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 成 八.1.脊柱 2.胸骨3.肋间肌 4.肋骨 A状态:呼气 B状态:吸气 九.1.气管 2.肺 3.胸廓 4.膈(一)吸气 (二)呼气 十.B A A 十一. 吸气上外下呼气 十二. 吸气 B 收缩 十三. (1)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扩散 (2) 肺泡组织细胞 甲乙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 10月月考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设集合A={x|x2–4≤0},B={x|2x+a≤0},且A∩B={x|–2≤x≤1},则a=() A.–4 B.–2 C.2 D.4 2. 若,则z=() A.1–i B.1+i C.–i D.i 3. 某外商计划在四个候选城市投资3个不同的项目,且在同一个城市投资的项目不超过2个,则该外商不同的投资方案有( ) A.16种B.36种C.42种D.60种 4.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日:“我羊食半马.”马主日:“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翻译过来就是:现有牛?马?羊吃了人家的田里的青苗,青苗主人要求三畜的主人一共赔偿粟米5斗.羊主人说;“我的羊所吃数是马的一半.”马主人说;“我的马所吃数是牛的一半.”现在按照三畜所吃青苗数的比例进行分配赔偿,问牛?马?羊的主人赔偿粟米斗数分别为() A.B.C.D. 5. 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图 象大致为() A.B.

C.D. 6. 已知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 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 ①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②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2、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无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 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有关亚洲边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与欧洲以大高加索山和阿尔卑斯山为界 B、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大洋洲相望 C、亚洲南面、东面分别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 D、东北以台湾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2.下列国家中,第一产业构成比重最大,而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是() A、日本 B、美国 C、韩国 D、缅甸 3.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日本是亚洲唯一经济强国,因此,世界经济对其影响较小 B.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C.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D.港口进出的船只中所运的货物最有可能的是:进港为矿产品,出口为农产品 4.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据此可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 C.西部高,东部低 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5.马六甲海峡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它连接了() A.太平洋与印度洋 B.太平洋与大西洋 C.印度洋与大西洋 D.地中海与大西洋 6.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是() A.热带草原 B.亚马逊河水源 C.野生动物 D.热带雨林 7.美国本土部分位于哪一个温度带() A.热带B.南温带C.北温带D.北寒带 假如我国某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据此完成8,9题。 10.关于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大,水旱灾害频繁 B.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多属热带雨林气候

C.印度各地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都很大 D.印度的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11.有关俄罗斯的正确叙述是() A.领土跨亚非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人口3/4在欧洲部分 C.俄罗斯的消费品制造业发达 D.有世界上最大的亚热带森林电视新闻上常见中东国家领导人,他们往往头上围着头 巾,有的身着白色长袍。根据这段文字,回答12-13题。 12. 你认为身着这种服装的人属于什么民族 ( ) A.犹太民族 B.阿拉伯民族 C.波斯民族 D.大和民族 13.你认为这种服装可以起的作用是:() A.遮风挡雨 B.遮阳挡沙 C.保暖御寒 D.抵御风雪14.下列四张卡片中哪张是正确的 15.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 A 加拿大 B 美国 C 新西兰 D澳大利亚 18.美国的土著居民是() A.黑人B.犹太人C.印第安人D.玛雅人 19.“到巴西旅游,我终身难忘!”李明从巴西回来逢人便说。他为什么对这次旅游记忆如此深刻难忘呢?下面是他的回答,其中有一句完全是编造的,请找出来:()A.二月下旬我赶上了盛大的狂欢节 B .和巴西孩子一起踢足球,使我球技大增在巴西 C.在圣保罗街头我见到了比哈尔滨规模还大的冰雕艺术 美国的亚 马孙雨林 是世界上 最大的热 带雨林。 澳大利亚 地狭人 稠,经济 发达。 欧洲西部 的工业以 制造业为 主 巴西农业 发达,实 现了地区 的专业化 和机械化 A B C D

2021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高三年级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秦淮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卷 2021年1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9分) 材料一: 如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的崛起给年轻一代的阅读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但由此而带来的“碎片化”阅读趋势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身处其中的青年人应如何对待这样的阅读方式? 其实,“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也并非全无是处。有人认为,“碎片化”阅读可以使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以概念和模块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比如“知乎”等问答网站的兴起,让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大家可以迅速找到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现实指导性的建议,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见得是坏事。 但另一个共识是,对于想要通过阅读提高思维能力,获取某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来说,“碎片化”阅读显然是不够的。入职某金融公司不久的小楠就在努力抵抗“碎片化”阅读对自己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微信上的内容太多太杂,但是时间太少了。如果有大段的时间,比如周末或者晚饭后,我还是愿意坐下来,有系统地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他说。“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孰优孰劣?无法一概而论。其实一次阅读是否深入有效,关键在于阅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而非阅读方式的选择。手捧畅销的成功学书籍,和认真阅读一些有含金量的微信推送文章,两者高下,不言而喻。 (摘编自《如何做一个靠谱的阅读者》)材料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抖音小视频、一个个喜马拉雅音频,内容涵盖时政新闻、明星八卦、育儿心得、心灵鸡汤甚至广告软文……我们从早到晚看微信、刷微博,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仿佛天下事十之八九尽在胸中。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 这一方面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注意力很难集中于某一个主题,结果阅读变成浏览,知识的获取变成了简单的资讯检索。另一方面,在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内容生产者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些内容适合浅阅读,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 因此,在这个“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因为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如同没有购买需求的主妇进了熙熙攘攘的大集市,茫然不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整册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1课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材分析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高度概括了人类与食物的依存关系。食物对人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又侧重不同的营养成分,所以膳食构成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和学习效能以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吃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形成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的饮食理念。还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食物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人类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对生物圈的索取应保持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2.说出无机盐和水的作用及举例说明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意识,认识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意义;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人类与生物圈应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各种食物的图片,相关疾病简介,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印发给学生。 2.学生准备: ⑴常吃的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⑵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阅等途径搜集有关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无机盐及其食物来源和主要缺乏症。 ⑶调查麦当劳或肯德基食品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1.运行课件,呈现中国八大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等美味的食品图片并配中国古典音乐。 2.提出问题:我国的美食文化丰厚久远,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享誉世界。俄罗斯人将它列入“天堂生活”的标准,曰“美国的收入,中国的烹调,英国的住宅”。俄罗斯人对中餐的高度评价,同学们有何感想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师总结提高并引出课题:中餐的世界地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同时它也表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在餐饮中享

济南版初中生物教学计划7上

枣园中学2014年—2015学年度 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张仁宗 2015.9

1、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1)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特点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A、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B、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C、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4)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A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B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C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D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E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教材分析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2019-2020南京南京市秦淮中学八年级下册英语“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期中考试(包含答案,部分解析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随堂测试 八年级英语试卷 本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 1.The UK is European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A. an B. a C. / D. the 2.Her father has been a member of CBA h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A. after B. before C. since D. for 3.You may use a to click on the ‘Camera' icon, then you'll see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A. screen B. mouse C. keyboard D. main unit 4.So much today’s class. A. for B. to C. with D. of 5.—Hello! Could I speak to Daniel? —Sorry, he is not here. He the UK. A. have been to B. have gone to C. has been to D. has gone to 6.—It is over ten years since Mr. Chen began to teach in our school. —Oh, you are lucky to have a teacher with rich in teaching A. advice B. confidence C. experience D. information 7.My father work on the farm , but he is a driver now. A. is used to B. was used to C. used to D. gets used to 8.The old lady didn't know when the house caught fire. A. how to do with it B. what to do C. how to do D. what to do it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fact but an opinion? A.There is a highway running past the town. B.Our town is 30 kilometers south of Nanjing. C.Our town had few high buildings in the past. D.Our town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s in China. 10.—Would you mind the door? —Not at all. It's really noisy outside today. A. closing B. opening C. to close D. to open 11.Though he is at home, he doesn't feel for he has many things to do. A. alone, lonely B. lonely, alone C. lonely, lonely D. alone, alone 12.—have you lived here? —Since I got married. A. How often B. When C. How long D. What time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英语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 1. —You’ve dropped_______ “s”in the word “acros”. —Oh, _______letter “s” should be doubled like this “across”. A. a ; a B. an ; a C. an ; the D. the ; the ( ) 2. The victim was wounded with a knife and bled _______ A. to death B. to die C. die D. to dying ( ) 3. The engineer has won high_________ from everyone because of his hard work. A. wisdom B. praise C. progress D. courage ( ) 4. That problem is _________ difficult for me _________ solve A. so; that B. too; to C. such; that D. as; as ( ) 5.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_______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_______over five hundred. A. The number of, is B. The number of , are C. A number of , is D. A number of, are ( )6. ---Which do you prefer to use to keep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 QQ_____ MSN? --- QQ. A. and B. or C. but D. so ( ) 9. I don’t know if it______ tomorrow. If it________,I won’t go fishing. A. rains ; rains B. rains ; will rain C. will rain ; rains D. will rain; will rain ( )10. ---Could you tell me_________________? ---Sure. By hard work. A. how can I achieve success B. when I can achieve success C. how I can achieve success D. where can I achieve success ( )11. – Listen! Sally is singing in that room. -- It ______ be sally. She has gone to Paris. A. may B. can’t C. might D. mustn’t ( )12. ---Dad, I have won an Award for Best Student in our school. --- Congratulations! But remember not to ____________ everywhere. A. turn off B. show off C. get off D. take off ( )13.We all think _____necessary ______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in class. A it; listening B. that; to listen C. it’s; listen D. it; to listen ( )14.—Listen! Someone is playing the piano.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若9人乘坐2辆汽车,每辆汽车最多坐5人,则不同的乘车方法有多少种?() A.B.C.D. 2. 若随机变量,则等于() A.B.C.D. 3. 如图,点,在函数的图象上,且, 为的导函数,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A.B. C.D.不能确定 4. 有10件产品,其中3件是次品,从中任取两件,若X表示取得次品的个数,则P(X2)等于 A.B. D.1 C.

5. 若直线是曲线的一条切线,则实数的值是()A.-1 B.0 C.1 D.2 6. 为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现有5名师范大学毕业生主动要求赴西部某地区三所不同的学校去支教,每个学校至少去1人,甲、乙不能安排在同一所学校,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 A.180种B.150种C.90种D.114种 7. 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10 B.24 C.32 D.56 8. 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在上满足,则下列一定成立的是() A.B. C.D. 二、多选题 9. 下列各式中,等于的是() A.B.C.D. 10. 对于二项式,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A.存在,展开式中有常数项; B.对任意,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 C.对任意,展开式中没有的一次项; D.存在,展开式中有的一次项.

11. 已知是定义域为的函数的导函数,如图是函数的图象,则下列关于函数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单调递增区间是,B.单调递减区间是, C.是极小值D.是极小值 12. 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函数存在两个不同的零点 B.函数既存在极大值又存在极小值 C.当时,方程有且只有两个实根 D.若时,,则的最小值为 三、填空题 13. 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若在(0,4)内取值的概率为0.6,则在(0,+∞)内取值的概率为__________ 14. 设n为正整数,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值为x,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y,若,则n=__________. 15.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__________.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26.1远离烟酒教案(新版)苏教版.doc

远离烟酒 单元、章、第 26章节教学内容 第 1 节 知识目标: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明吸烟是如何影响人的健康。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我国对禁烟、禁酒的一些积极行动和有力措 施。2.学会抵制一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行为。教学重 点: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重点难点2. 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教学 难点: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段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学生说说看有没有见过醉酒的人做过的一些傻事?从中来说明 醉酒的危害。 新授:一、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酒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讲述:逢年过节,朋友聚会,人们总喜欢喝点酒来调节气氛,酒 对于人体来说并非一点好处也没有。 从少量饮酒对人体有好处,讲述:古语有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谈 兴浓了朋友知己们,而过量饮酒就会就会变成酗酒。 1.大家想一想,酗酒对于人体来说是有什么影响吗? 讲述:大家都觉得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很大危害。我们先来看一个 实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后大家再讨论这个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实验目的和步骤等。 2.通过教师展示的实验数据,来得出结论:酒精对水蚤的心率 有很大影响。浓度越大,水蚤的心率越慢。 3.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只是影响健康的一个方面,而还有诸 多其他表现。总结:酗酒对人体其他系统的危害 神经系统:对大脑和小脑的危害 循环系统:对心血管的危害需课时: 1 课时 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复备

消化系统:对胃、肝等器官的危害 生殖系统:对后代胎儿的影响 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吸烟可以说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香烟中含有许多有 害物质。 展示空的香烟盒:“吸烟有害健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其中含有 3000 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了 40 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之一就是尼古丁。 展示香烟中所含的其他有害物质。 2.思考:吸烟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是什么呢? (1)思考得出吸烟数量和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2)思考过滤嘴和非过滤嘴之间的肺癌发病率之间的差异? 3.了解:长期吸烟还会导致哪些器官和系统的病变? 长期大量吸烟能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 吸系统疾病。长期吸烟对肺的危害最大。 除此之外,吸烟还会对人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4.给学生展示一组禁烟广告: 5.作为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更不应吸烟,还 要劝戒他人不应吸烟, 5 月 13 日世界无烟日(了解青少年吸烟的诸多特别危害) 板 书 设 计 授课时间: 教学反 思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科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秦科高高一年级10月月考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2,1,0,1,2,31,0,11,2U A B =??=?=,,,则 ()U A B 为( ) A.{}2,3? B.{}2,2,3? C.{}2,1,0,3?? D.{} 2,1,0,2,3??2、若{}242,x x ∈+,则实数x 的值为( ) A.2? B.2 C.2或2? D.2或4 3、高一某班共有45人,在一次摸底测验中,数学20人得优,语文15人得优,两门都不得优20人,则两门都得优的人数为( ) A.5 B.10 C.15 D.不能确定4、命题“存在实数x ,使1x >”的否定是() A.对任意实数x ,都有1x > B.不存在实数x ,使1 x ≤C.对任意实数x ,都有1x ≤ D.存在实数x ,使1x ≤5、“14 m <”是“关于x 的方程20x x m ++=有实数解”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6、对于任意x R ∈,不等式()()222240m x m x ?+?+>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2,6 B.[)2,6 C.(]2,6 D.[] 2,67、手机屏幕面积与整机面积的比值叫手机的“屏占比”,它是手机外观设计中一个重要参数,其值通常在()0,1之间,设计师将某手机的屏幕面积和整机面积同时增加相同的数量,升级为一款新的手机外观,则该手机“屏占比”和升级前比有什么变化( ) A.“屏占比”不变 B.“屏占比”变小 C.“屏占比”变大 D.变化不确定 8、若正数x ,y ,满足220x xy +?=,则3x y +的最小值是( ) A.2 B. C.4 D.二、多选题 9、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A.,0 x R x ?∈>B.存在有序正数组(),x y 满足xy x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