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论文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艺术形式

论文摘要: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故事,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无论是从受众接受方面,还是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国际接轨等角度来看,都可看出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必然,本文将探讨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形式表现的方面。

纪录片要求以现实素材来结构影片,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整理现实生活,对杂乱的生活发表个人的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创作者作出自己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创作者的艺术要求与审美要求,这正是叙事艺术的“叙事”“故事”“叙述”的要求。事件是叙事成立的前提,是叙事的讲述对象。一个事件或长或短,或平实或曲折,创作者把情节通过媒介载体讲述,呈现给受众,受众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理解创作者的讲述,从而建构故事。叙事不是故事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的过程,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与故事接受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可见,叙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行为,这一行为是以事件、叙述者、接受者为主要要素的,文本是叙述的结果。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纪录片创作者考虑观众的收视率这一因素,纪录片创作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故事化、戏剧化叙述的倾向,使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喜欢用故事来表现。

所以说,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

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影片,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

一、欲望对象

尹鸿定义欲望对象是“观众欲望投射的对象,是观众关怀、期待、注视的对象,是观众爱与恨、同情或仰慕的对象,是观众欣赏兴趣的直接因素”。

在欲望对象中,必须有观众的梦想、审美、价值在里面,或是观众的一种白日梦,即实现自己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在“重新阐释”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与客体同化理论时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这一论述认为,婴儿在第六至第十八个月期间,开始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这时婴儿虽然自己不能行动,但通过镜子能确认自身,确认自己与自己的镜像同一,确认自己与镜中和人的区别。这就是主体对自我镜像的第一次认同,这种镜中幼儿的情境与电视观众的情境具有类似性,尽管荧幕形象不同于镜子对人像的反映,但由于纪实电影及其逼真地表现人的本貌,观众也愿意像婴儿向自己的景影像认同那样,向电影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关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如《龙脊》中的小学生潘能高对学习的渴望,山村困难的生活环境,乡村教师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很多所谓的城市人来说有不少相似,因为在中国,很多城市人的根都在乡村,都曾有过潘能高一样的渴望,都曾经经历过像潘能高一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相似的境遇,使人们看到自己的过去,为自己在城市生活中迷失的自我找回奋斗之根。

对纪录片而言,欲望客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欲望对象以人物为多,如孟京福、潘能高等等,那这些人物具有什么特征才能更充分的体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呢?

第一,纪录片的人物必须具有人情味,必须具有一定的伦理特征。所谓人情味就是指人的行为(包括名人和普通人)引起的兴味,使观众产生感情认同的因素之一。人情味来源于观众对他人行为的天然的好奇心,这些行为中包括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反映和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人们的一定的伦理特征也是激发观众情感的因素之一,伦理特征较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投入。但是需要讲究策略,即编导与人物之间在感情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对人物的审美与价值判断隐藏的深一点,一切都让人物自行呈现,这样观众会比较容易得就接受人物。此外,

对人物伦理内容的挖掘,必须在考虑启恒久不变的因素外,还必须将其放在具体的时代变化中。如《壁画后面的故事》中教师刘玉安对陶先勇的关怀,老师蛮可以放手不管可是他却一直在支持,经历着期盼—努力—失望,再期盼—再努力,一直到最后期望彻底破灭,观众在看他,并不断的认同他,他的行为也得到伦理的认同,得到观众的赞扬。

第二,就是要让主要人物处在一种变动与变化之中。这种人物的变动与变化,或陷入一种前途未卜的冲突中,或失去了宝贵的东西,或受到几方面的攻击与争夺,只有这样才会使观众参与其中,关心人物的命运变化。如《最后的山神》中孟京福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最后即意味着他处在急变的时代中,与郭宝林这样的定居族之间的代际差别;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冬天来的时候又一位鄂伦春族的老人去世了,他们这一代又离世代生活的山林远了一步;一位老人的去世,使得孟京福伤心;一棵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使得孟京福神伤。他如何来寻找自我文化的身份,这也就深深的牵动着观众的心。

欲望对象是纪录片的核心,具有了这样的特征,才能在观众心里造成亲切感、认同感、紧张感、运动感,才是吸引观众不断观看下去的动力。

二、情节

情节来源于生活,尽人皆知。人,天天都泡在生活中,捕捉生活较容易,但是把生活变得生动,则比较难。这就需把平淡的生活情节转化为具有新奇性的故事。蕴含新奇的故事,并非荒诞不经,也非故弄玄虚。在陈辞中出新意,在平淡中见奇巧,常常会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

情节建构故事,纪录片的故事化需要情节的有机建构。

首先,情节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纪录片中所纪录的具体过程的过程中,其感情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积聚,受到感染。如《龙脊》中由于记录了潘纪恩因学费问题而面临失学,而他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又促使他想尽办法要挣到学费,他便去淘金,在流水与细沙之间,我们的手也似乎在触摸,我们的眼睛也紧紧的跟着,内心充满了希冀,盼着奇迹的出现,从而实现潘纪恩上学的夙愿,我们就这样急切的随着镜头等待着,那小小的一点的出现便足以让我们欣慰与满足。

其次,情节记录过程,由于事件的最终结局的不可预知,往往会使观众产生与事件平行的思考。如《小鸭子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一只小鸭子因先天不足,身材矮小,几次都未从池塘里跳出来,只能眼看着妈妈带领着其他小鸭子远远而去,。这只小鸭子能从池塘里跳出来吗?这一悬念似的情节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观众为小鸭子的命运担心。然而这只小鸭子没有灰心,一次一次的试着往上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跳上了池塘,此时观众的喜悦油然而生。生动真实的情节使观众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小鸭子的每一次失败,都倾注着观众的再一次期待,观众的心理在期待过程中获得了动态平衡,从而联想到人类自身,感受自己曾遭遇过的挫折和坎坷。

情节的逐步展现,带领观众逐渐进入纪录片的故事,“看到一个人眼睛逐渐湿润,眼角上慢慢出现泪花,与落泪者共时体验到他那难以抑制的悲伤和感动”,一点点体味,一点点深入。

三、矛盾冲突与悬念

在各类型的节目中,矛盾冲突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且矛盾冲突的最终后果让人捉摸不定,那么这个矛盾冲突就会变得更加鲜明有力,更加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成为足以吸引广大观众和抓住观众的一招妙计。在纪录片中,米勒曾提出“为使观众兴趣保持持久,尽量在影片中增加矛盾冲突、挑战及困难。”

矛盾冲突对纪录片来说,应该来自客观生活(事物)本身,不可以虚构,但是可以强化。创作者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集中化,特别突出偶发性因素,构建出一种明显的巧合,对比、因果或转折关系,常常以环环相生的方式编织出曲折跌宕的情节,以此来吸引观众。如在《生命》中,编导就是捕捉“母救女”故事本身隐藏着的许多矛盾冲突来编排故事的,比如家庭经济压力带来的矛盾,在挽救还是不挽救小张琨生命这个问题上家庭成员及其亲友之间的矛盾,在决定

由双亲中的谁捐肾救女中的矛盾,最终决定由母亲捐献后父亲的不安,母亲割肾后带来的隐隐约约的惊恐和舍己救人的神圣感之间的心理矛盾,以及双亲之间不同的付出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对于手术医界不同见解的矛盾,以及双亲之间不同付出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手术后各方面的期盼、希望、惊恐……这些矛盾本身充满着戏剧性,然而片子正是依靠这些矛盾,才抓住了观众的心。

从《猴子王国》看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

2015年地球日,“迪士尼自然”制作的纪录片《猴子王国》(中译名)在全美上映,之后的短短28天这部纪录片票房收入便超1400万美元。《猴子王国》以严谨的态度,深入到了猴子的生态圈中,与大部分纪录作品不同的是,该片将动物界的生存和权力斗争展现得惊心动魄,观赏性极强。猴子的睿智机灵、神奇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极美的镜头语言已然令人着迷,而该片的故事化叙事更令人啧啧赞叹。 一、纪录片故事化的可行性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对故事就有着特殊的偏爱,故事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祖先将故事口耳相传,那些奇思妙想的神话童话没有交流的界限。而当今,无论是书刊报纸、戏剧广播,电影电视还是新兴的网络手机,故事在媒介时代无时无刻不在被传播着。人之所以对电影、小说、戏剧和电视的消费如此如饥似渴并陶醉其中,是因为故事在不断地设法挖掘人生的真谛。这不仅仅是单纯为了获得知识,而且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情感化的体验。 纪录片的纪实手段和故事片的叙事手法截然不同,长期以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审美感受。“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把文学和戏剧采用的技巧借用到了纪录片中,其中叙事对象更加个体化,叙事本身更讲究情节化,叙事过程中注重悬念和高潮的设置,以及开放式叙事结构的安排和处理。”[1]纪录片故事化可以被看作是纪录片向故事片借鉴、进而互补、融合的一种手段。当然,保证真实性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前提和基础。与故事片不同,纪录片呈现的故事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挖掘。纪录片故事化以事件和人物为故事载体把纪录片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表达出来。 二、《猴子王国》的故事化叙事分析 纪录片借鉴故事片的叙事手段包括:塑造人物、设计情节、设置悬念高潮等,从而提高纪录片的观赏性。这是一种丰富纪录片表现手段的方式,是一种深化纪录片生命力的手法。纪录片《猴子王国》有效地使用了故事片的叙事手法,像迪士尼以往的作品一样,梦幻而不失真实,令人耳目一新。 (一)有意义的主题 题材是血肉,主题是灵魂,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故事的品质。在纪录片故事化的过程中首先要为作品寻找确定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猴子王国》将镜头对准南亚斯里兰卡丛林的猕猴。猕猴是群居的灵长类动物,高等级的猕猴优先获得资源,包括食物和配偶,俨然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王国”。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法则,本片导演赋予猴群以人类社会一般的生活准则。主人公玛雅,一只生活在猴子王国最底层的猕猴,过着平静的生活。在产下儿子吉普之后,玛雅的世界彻底改变。玛雅决心让自己的儿子过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唯一的途径就是登上等级阶梯的最高处。一天,玛雅和她的家族居住的岩城堡遭到强势猴子家族入侵,她和族群不得不迁徙别处。玛雅用一个单身母亲的智慧和勇气带领族群漂泊,联合猴群通力合作夺回家园,最终成为王后,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正如片中解说词所言:这是一个关于玛雅如何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故事精彩,情节曲折,充满抗争与险阻,心酸与幸福,尽显生命的伟大与艰辛。这部充满人性光辉的作品的主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位单身母亲的奋斗历程。主题很明显,即成功主题,是当下流行的励志故事,带有动物界包括人类的共性。 (二)有难题的人物 在故事片中,需要塑造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特别是设置主要人物的需求。主人公要实现一个目标,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力量出来阻挠他,情节在矛盾冲突中一点点发展。在纪录片中我们无法也无需设计人物,需要做的是在现实中发现和挖掘有故事、有表现力的人物。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倾向-毕业论文

摘要:近年来,故事化的制作手法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所采用,如新闻、法治、科教节目等,纪录片也同样如此。从1993年《生活空间》明确提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以来,纪录片故事化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并且承担起愈渐重要的功能。本文将从纪录片故事化的发展历程、原因和如今存在的问题弊端等几方面对这一倾向进行相关阐述,并且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来谈谈它所应该坚持的正确走向。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发展

目录 一、纪录片故事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二、纪录片故事化的原因 (4) (一)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 (4) (二)迎合受众的接受心理 (4) (三)回归传统的叙事方式 (4) 三、纪录片故事化现存的问题弊端 (5) (一)真实性降低 (5) (二)思想意义的缺失 (5) (三)人文关怀不再 (6) 四、纪录片故事化的正确走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6)

纪录片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故事,几乎所有的纪录片都是故事有关,讲一个好故事也是创作者的重要策略,甚至成为衡量纪录片编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没有故事的纪录片一定程度上是苍白无力的,不足以吸引和打动观众,所以时下纪录片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故事化的倾向,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当然故事化走向很大程度上是适应纪录片发展历程的,但如果过于追求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可能会背离纪录片的本来面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纪录片故事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纪录片讲故事现在已经是非常通用的表现手法了,一方面能够通过叙事化的情节打破刻板固定的记录模式,深刻地挖掘事件表达人性,另一方面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习惯,缩短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制造一种亲近感,最终吸引观众。那么所谓纪录片故事化,就是在制作时突出故事性,借鉴故事片的手段,讲究选取包含丰富情节因素的事件,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方式,使得纪录片呈现得更加跌宕起伏,从而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它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表现真实的事件,寓教于乐,让一度厚重沉稳的纪录片焕发了新的面貌。1 Discovery国际电视网总裁曾经明确说过:“纪录片要娱乐,Discovery要让观众看到故事。”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纪录片栏目频道,Discovery的纪录片总是能受到观众们的追捧和喜爱,与片子里呈现的故事性不无关系,这也成为当今国际上纪录片制作的一股潮流。社会、人文类型的纪录片采用故事化的艺术手法不足为奇,对于前者而言,故事本身就是社会生活里的真实存在,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和社会事件用艺术性的手法真实再现,能够唤起人们的亲近感和熟悉感,能够使故事更精致生动、更打动人心、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能够记录一个社会发展和变迁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和时代风潮;对于后者来说,人文类型纪录片因为有人物的参与,自然就与故事脱不了干系,所以叙事化更是非常普遍和常用的表现手法,借助这些故事观众得以穿过历史的尘埃了解历史知识、历史文献,或是感悟名人大家的奇闻异事和魅力风采,或是沉浸于一种博大宽广的人文情怀。而另外一种同样占很大比例的纪录片——自然类,现在也不仅仅是纯粹对自然景观、动植物进行枯燥无味的介绍讲解了,通过加入创新式的拟人化故事,自然界的一切都生灵都活泼起来、生动起来,具备了人的品性和特征,它们的存在与生活也为人所知,更为重要的是,这么一种故事化描述使自然科学知识变得形象、通俗、易懂,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和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由此可见,纪录片讲故事已经成了一种共识,成了其吸引广大电视观众的重要法宝。事实上现在收视率较高的、得到业界认可获奖的纪录片,细细来看都是故事性较强的,充分发挥了纪录片的故事化手法,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故事化已经成为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当然,纪录片的故事化倾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纪录片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加上它承担的社会责任明显,所以早期的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都是以介绍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为旨归,充当宣传、教化的工具,其风格宏伟壮观,离普通百姓的生活经历较远。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片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纪录片的欣赏也夹杂了个人化的要求,希望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面貌。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在表现手法上开始走向“新纪实主义”,主张真实描述人们生话的原生态,用小角度、情感化描述来展现生存状态。在镜头与声音的运用上,则强调运用长镜头和同期声,打破长期以来“画而+音乐+解说”的格里尔逊纪录片表现模式,《生话空间》更将这种新纪实主义 1陈一雷,纪录片故事化演变状况探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年第11期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论文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艺术形式 论文摘要: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故事,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无论是从受众接受方面,还是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国际接轨等角度来看,都可看出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必然,本文将探讨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形式表现的方面。 纪录片要求以现实素材来结构影片,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整理现实生活,对杂乱的生活发表个人的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创作者作出自己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创作者的艺术要求与审美要求,这正是叙事艺术的“叙事”“故事”“叙述”的要求。事件是叙事成立的前提,是叙事的讲述对象。一个事件或长或短,或平实或曲折,创作者把情节通过媒介载体讲述,呈现给受众,受众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理解创作者的讲述,从而建构故事。叙事不是故事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的过程,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与故事接受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可见,叙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行为,这一行为是以事件、叙述者、接受者为主要要素的,文本是叙述的结果。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纪录片创作者考虑观众的收视率这一因素,纪录片创作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故事化、戏剧化叙述的倾向,使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喜欢用故事来表现。 所以说,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 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影片,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 一、欲望对象 尹鸿定义欲望对象是“观众欲望投射的对象,是观众关怀、期待、注视的对象,是观众爱与恨、同情或仰慕的对象,是观众欣赏兴趣的直接因素”。 在欲望对象中,必须有观众的梦想、审美、价值在里面,或是观众的一种白日梦,即实现自己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在“重新阐释”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与客体同化理论时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这一论述认为,婴儿在第六至第十八个月期间,开始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这时婴儿虽然自己不能行动,但通过镜子能确认自身,确认自己与自己的镜像同一,确认自己与镜中和人的区别。这就是主体对自我镜像的第一次认同,这种镜中幼儿的情境与电视观众的情境具有类似性,尽管荧幕形象不同于镜子对人像的反映,但由于纪实电影及其逼真地表现人的本貌,观众也愿意像婴儿向自己的景影像认同那样,向电影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关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如《龙脊》中的小学生潘能高对学习的渴望,山村困难的生活环境,乡村教师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很多所谓的城市人来说有不少相似,因为在中国,很多城市人的根都在乡村,都曾有过潘能高一样的渴望,都曾经经历过像潘能高一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相似的境遇,使人们看到自己的过去,为自己在城市生活中迷失的自我找回奋斗之根。 对纪录片而言,欲望客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欲望对象以人物为多,如孟京福、潘能高等等,那这些人物具有什么特征才能更充分的体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呢? 第一,纪录片的人物必须具有人情味,必须具有一定的伦理特征。所谓人情味就是指人的行为(包括名人和普通人)引起的兴味,使观众产生感情认同的因素之一。人情味来源于观众对他人行为的天然的好奇心,这些行为中包括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反映和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人们的一定的伦理特征也是激发观众情感的因素之一,伦理特征较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投入。但是需要讲究策略,即编导与人物之间在感情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对人物的审美与价值判断隐藏的深一点,一切都让人物自行呈现,这样观众会比较容易得就接受人物。此外,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探析

探索与争鸣NEWS RESEARCH 效沟通,因而迅速赢得国际国内舆论的一致好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一个突发性事件的频发期。实践证明,凡是“媒介形象”树立成功的政府,不仅能从容化解危机,其对繁荣稳定也一定具有推动作用。 ▲ 本文为2009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立项项目“危机传播与政府‘媒介形象’建构(项目号2009SQRS173)”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 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风险社会’视域中安徽‘媒介形象’ 建构策略研究(项目号AHSK09-10D37)”的 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第353页 ② 丁柏铨:《论政府的媒介形象》,《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2009年第2期 ③ 杨丹丹:《希望不要给事件随便贴“标签” 省委常 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接受本报专访》,《新安晚报》 2009年8月9日 ④ 转引自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⑤ 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南方日报出版 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⑥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版,第156页 ⑦ 平川:《危机管理:政府·企业·个人立于不败之 地的关键》,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作者李娟: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 术学院讲师,硕士,安徽省高职高专专 业带头人)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探析 □ 陈留留 【摘 要】当前,纪录片故事化已成为一股潮流、一种趋势,成为纪录片创作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但是,纪录片故事化在给纪录片带来生机、给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引起人们的一 些隐忧。因此,尽快理清纪录片故事化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寻找恰当的故事化手段,促进纪录片 创作的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前纪录片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就纪录片故事化创作的手法 和技巧以及纪录片故事化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真实再现 一、暗潮涌动: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 2005年,央视播出故事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第一周的平均收视率在北京地区就达到了6.2%,超过了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京华烟云》。2009年,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当下的纪录片吸引你的是什么?”有高达55.3%的人选择了“故事性”,即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再现历史。一时间,纪录片的故事化无论在学界、业界还是在观众中都空前一致地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观念认为,纪录片只能是对现实的真实纪录,与故事性无关。我国早期的纪录片创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失“讲故事”的观念,于是,千篇一律的慢节奏、没有多少信息量的长镜头、自然主义的消极刻板的原生态记录……这 些都导致了我国的纪录片越拍越乏味, 越来越不受观众欢迎,纪录片成了让人 视觉疲劳的代名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 初,我国纪录片创作才开始兴起一股 “讲故事”之风,并逐渐蔓延开来。不 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的专题节目,大 家几乎都在讲故事。一向以“枯燥”著 称的纪录片活起来、动起来,中国纪录 片的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二、讲一个好故事:纪录片故事化 的技巧和手法 纪录片如何才能故事化,其中关键 的因素便是讲一个好故事。而真正要讲 好一个故事,则离不开以下几个环节的 恰当把握和有效配合。 1.选择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 一个好故事,首先要有一个富有 价值的选题。选题是故事的基础,是故 事核心内容的集中概括,是创作者世 界观、价值观得以实现的平台。选题有 价值,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一半。因为 一个富有价值和感染力的选题,其本身 就已具备了故事的雏形。看一个选题是 否富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 是否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是否能 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兴趣,是否是 那些已经存在但还弄不清楚、还有待求 证的问题。一个富有价值的选题还应包 括以下三个要素,即必不可少的矛盾冲 突、提升观众兴趣的兴奋点、引起观众 深层次思考的故事意义。其中,矛盾冲 突和兴奋点即是故事的重要特征和优 势,而籍由命运变迁的故事,创作者的 思想和观众的感悟方能得到有效的承载 与传递。以央视2010年制作的大型历史 47 2011年第02期

浅析观念式纪录片

|RADIO &TV JOURNAL 2018.05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让历史告诉未来》《河殇》《话说长江》等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和政论片在中国社会形成热潮,当时的中国纪录片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之后随着精英话语的异军突起及后来居上的大众话语,官方话语下的纪录片一度沉寂。然而纵观近十年中国官方主流媒体拍摄的精品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再说长江》《舌尖上的中国》等,不难发现,中国纪录片一改旧态,沉寂之后重整上路,取百家之长避一家之短,中国纪录片转变出一种新的风格。 一、观念式纪录片的兴起背景 以往的中国纪录片可以说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主流 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共生的局面。从国内来看,主流文化的纪录片基本处于弱势,民众响应程度非常低;而独立纪录片只在圈内流传,大众文化也只是民间的自发,毫无规律性,质量良莠不齐。所以,中国的纪录片整体处于一种散沙状态。与此同时,国外例如国家地理、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的纪录片发展得非常迅速,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有的划分为艺术纪录片,也有给大众看的科普型、人文型的纪录片。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纪录片开始发生变化,主流文化的纪录片人提出了要在纪录片中体现独立纪录片的一些拍摄思路,同时又提出了大众文化中的平民路线,三种文化开始有融合的趋势,赋予纪录片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内涵,使得纪录片在普通百姓和圈子精英中做到有效延伸。同时中国纪录片人借鉴国外纪录片成功的地方,结合中国纪录片自身的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向。而这也是观念式纪录片诞生的背景。 二、观念式纪录片的界定 笔者认为, 观念式纪录片是一种带有主观意识的纪录片,通常平凡而普通的事物或者人物是主要拍摄题材,通过故事化的叙事、多样的拍摄手法、人性化的主题来表达出宏大的主流价值观。 通过对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和相关文献研究,不难发现近十年的新风格纪录片仍是“观念先行”的方式,也就是先有观念之后再进行拍摄。观念式纪录片本身就带有编导或者其他学者对社会人文上的思考。观念式纪录片的内容题材、选取普通小人物、普通小家庭,以人为本,以人为主要题材来表达主流价值观的主题。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把不同的“节点”连成整体的“大网”,以拍摄个体从侧面展示出社会乃至国家这一整体。 从纪录片类型来说,观念式纪录片制作模式是工业 型;从拍摄风格来说,观念式纪录片是审美型;从其实质内 涵来说则是宣教型。在文化特征方面,观念式纪录片则兼具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位一体。 三、观念式纪录片的风格与特征 (一)题材多元化:大社会,小视角 2006年至2009年这一阶段的纪录片题材开始有所丰富,但大部分还是以国家事件为主,例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筑梦2008》《望长安》等,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是纪录片观念的改变,拍摄视角开始着眼于通过平凡人物事物来展现社会大局。2010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题材开始真正变得多元,有宏大的主题,如《中国股市记忆》《华尔街》《大市中国》;同样也关注微观话题,如《人民币》《中国名街》《汉字五千年》,2012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证明了小视角表现大主题的可行性和可发展性。在这之后的《万象,一片茶叶的故事》《诗词中国》《家具里的中国》《一壶春秋》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主题人性化:大背景,小人物 观念式纪录片的主题主要体现为平民化,展示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情感生活、生存状态等等。在全球化发展如此迅猛、社会变迁如此之快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转型期的遭遇者,而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也就格外值得关注,同时他们也是最有话语权、最能解释这个社会变化的人群。 社会人文类纪录片最能体现这一点。典型的例子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美食背后都联系着一种情谊或者是一个家庭,并且由于都是一些普通的小人物,观众非常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在既能欣赏到美食,享受着荧幕饕餮,又能感受到中国各地每家每户的情谊,体味到一些人生哲理,真正实现了人情“味”。但与此同时,在表现小人物的生活时,也将大背景与小人物联系在一起,表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 (三)叙事情节化:轻说教,重故事 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能够发现叙事故事化的大量运用,成为观念式纪录片的主要叙事方法,让观众在观看其他人的生活故事时,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发,感悟到纪录片中所传递出的主流价值观。例如在第一集中,拍摄的美食是松茸,是以一个采松茸为生的家庭为拍摄主线,就如陈晓卿所言:“讲的是中国人的故事,美食只是一个切口。”片子中的解说词大部分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不再是说教词。叙事的故事化更加吸引观众,在主题的传播上能得到更多的认同与接受。 (四)手法多样化:重技术, 多表达 视听研究 浅析观念式纪录片 □方子娴 摘要: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呈现出一种新的风格趋向,在主题、题材、叙事、手法和风格上都呈现出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 变化,然而目前学界对这种新风格纪录片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描述。本文基于以上背景进行研究,提出观念式纪录片这一新的概念,并进行定义和阐述,从题材、主题、叙事、手法和风格等方面对观念式纪录片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风格;观念式纪录片;发展;趋势 40 DOI:10.19395/https://www.360docs.net/doc/8311050675.html,ki.1674-246x.2018.05.019

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记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特性,然而今天的纪实性却成了许多故事片追求的风格;故事性是故事片的基本特性之一,而今天的故事性却成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特性。“故事”对于故事片来说是虚构的,但“故事”对于纪录片来说却是真实的,它来源于被纪录的真实故事本身和编导的创作。现在的观众已经不会满足于对“故事”或者“真实”单一的索取了,他们内心呼唤两者的兼得。 新时期的纪录片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正逐渐走向故事化。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对于纪录片来说,故事化只是手段,纪实才是目的。《话说长江》、《望长城》、《毛泽东》使纪录片的内容由无情节的“事”变为被采访者“说的故事”,再由“说的故事”变为“看到的故事”。许多人物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女特警雷敏》、《舟舟的世界》、《四姐》、《英与白》,人文纪录片《沙与海》、《龙脊》,以及事件纪录片《潜伏行动》、《村民的选择》等都充溢着表现人物命运和事件历程的故事。我们相信缺少了故事性的纪录片一定空洞无味,难称佳作。 故事化的纪录片具备许多影视剧的元素,使观众爱看,这种取长补短的做法一直在不断的发展着,我们不妨从创作的角度入手,一起探讨将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选故事 即在纪录片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把“有故事”的人物事物放在首位。大千世界,无可不拍。我们面对今天丰富多彩的社会,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表现。纪录片的制作周期之长是其他影视作品无可匹敌的,一旦我们对拍摄的题材、对象做出了选择,就只能义无返顾地前进。《龙脊》、《女特警雷敏》、《平衡》等都有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前期摄制,这些都是成功的作品,也可以说创作者为他们付出的时间和代价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但同样有许多编导跟了几个月乃至更长时间的作品出不来“东西”,常听到许多人说“跟错人了,不出活”说白了就是自己选择的人物事物没有故事。制作一部纪录片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宝贵的时间,如果在开始阶段就出现选材失误,怎么能对得起这些钱和时间呢? 其实,拍纪录片跟文学创作一样,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有故事”的人或事会使一部作品事半功倍。冷冶夫老师在创作女特警系列纪录片时就遵循了选材至上的原则。女特警题材前无所有,当冷冶夫得知武警四川总队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时,便萌发了创作的意念,但是并不急于下手,而是先在观察与了解中摸清这支队伍的情况。女子特警队有40多人,每个人都是巾帼英雄,可重点纪录的人物却只能有一个,冷老师在部队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有个叫雷敏的女兵不但训练刻苦,而且“活泼好动,潇洒大方、不躇镜头”,于是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的雷敏便成了主要纪录的对象。在拍摄中雷敏没有因为摄象机的存在而受任何束缚,相反却情感丰富、畅所欲言。由于雷敏是连队里的“活跃分子”,因此所有发生的故事都和她有关,这使前期拍摄的素材内容丰富、充满故事,后期自然得心应手,出精品也就容易得多了。 拍故事 即在纪录片前期的拍摄中去寻找和挖掘故事。这里有一个“抓故事”的前提,就是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自然发展。具备了这一原则的纪录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因为纪录片编导是作为创作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不是被摄事物的参与者。即使是《望长城》那样具有强烈“我在场”意识的纪录片,编导也决不会去无中生有地指使被摄群体去“演”故事。有时候摄象机的客观存在会使被摄事物产生某种变化(如有些人会变得非常礼貌,不说实话等等),这种情况是非主观的,但也要尽量避免,否则会影响那些即将出现的故事。

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叙事差异

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叙事差异 以《歧视的一课》与《浪潮》为例所谓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现实世界题材的电影。 在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演员参与。在纪录片中表现的人、 地点、情况与现实、实际情况一致。纪录片的题材范围广范,既 包括完全纪实的电影,亦包括了真人秀等节目。——维基百科 而剧情片通常指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真实存在但往往不被大多数 人所注意的事件而改编的故事性电影。——360百科 《歧视的一课》便是典型的记录片。它叙述的是一位在加拿 大的小学老师在看过一支美国1970年代拍摄的纪录片后,决定 在自己的班级里实施反歧视教育的故事。而《浪潮》则是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 件改编而成。它主要叙述了今时今日的德国,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莱纳·文格尔只是想做一个实验,由 他来扮演极权头头的角色,学生们必需服从他的命令、在回答问 题前必需得到老师许可、穿制服上学等,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 独裁体制的产生。 看《歧视的一课》时,我们可以看到纪录片的一些特点:以真实生活为题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需要演员刻意的扮演,所有的一切都遵循真实的原则。就像纪录片人所说的“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在这部纪录片中,安娜老师的实验让我们看到了歧视在同学们身上最为真实的表现

;纪录片一开始,我就认为这是一个实的故事,片子中安娜老师和同学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创作者只是利用摄像机客观地记录下来,让我们知道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罢了。这一点便和剧情片有很大的不同。就拿我看《浪潮》来说在电影开始之时,我就认定这是一个经过编剧和导演虚构的故事。在我了解了它的背景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之后,我也认为荧幕上的角色也都是由演员所扮演的,现实中的人物只不过是被当成了创作对象而存在的。 当然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都是导演与众多拍摄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它们也还有除真实性以外的其它区别。在纪录片中,除了被记录的人或事物外,还有解说者对纪录片进行一些适当的旁白解说,甚至还有对人物的访谈等,以增加人们对纪录片的内容的了解。而剧情片则不同,影片中的角色不与观众做直接的交流,剧情片的观众则是完全地沉浸在电影所创造的虚构世界里。同时也没有纪录片那样更为真实的感受,因为剧情片具有的是观赏性,它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渲染气氛。纪录片多的则是人文气息。 除此之外,导演也对作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剧情片中。在剧情片中,导演显然具有绝对的权威,电影画面里的构图、光线,演员的表演,情节等都是由作者设计安排的。导演作为最高权力者,对演员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演员都是按照导演的意图来对故事进行叙述,至此,剧情片往往就失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可预知性。而纪录片则大相庭径,在纪录片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故事的叙述者,就像安

谈故事化新闻叙事

新闻知识(2009.01)·探索与争鸣· 刘墨非 这是伯莎建造的房子:寒酸的小平房,窗帘垂着,一片黑暗。你在某个地方见过这种房子。当你还是孩子时,你管它叫幽灵出没的地方,尖叫着跑过去。 这是伯莎建的房子里住着的女人:尿液浸过她的轮椅,沿着浮肿的腿流下去,流进张开的伤口,流过带血的光腿,最后滴在弯翘的木板地上的一个小水坑里。 91岁了,她的蓝眼睛仍然闪着光,她的笑容发出召唤。她设法举起她松弛的手臂,那么缓慢,手指尖晃着,到这儿来。她的像麻绳似的头发缠结成一团,她忸怩地摇着头,笑得像个满足的、却有满脸皱纹的婴儿,温柔地请求这个陌生人,“到这儿来,小姐,给伯莎一个吻。” 看到这样的开头,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翻开的是一本小说,或者至少是一本故事书.对人物、环境的细腻描述留下重重悬念,让人很想弄清究竟是怎么一会事。但是,事实上这是1977年普利策地方一般报道奖获奖作品《密尔沃基新闻报》“莎老太太最后的日子”的开篇部分。 与传统的新闻五要素、消息报道写作不同,新闻报道的另一方向:深度报道看起来总与所谓的消息报道格格不入,无论怎样都像是在“讲故事”。在近年来这种报道样式在中国新闻界中崭露头角,得到了不少的关注。西方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从消息性报道向深度报道的转型,而中国的滞后,是与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分不开的。改革开放后的新闻业首先经历了从宣传本位向信息本位的过度,因此,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新闻界的话语是事实性的消息报道。中国的改革用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百年的道路,这点在新闻业中也有体现。伴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在时效上的不断侵蚀,传统的报刊也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为了在市场中立足,中国的平面媒体在时效优势逐渐被新媒体取代的情况下,自觉地走向了深度报道的领域。 从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作品来看,为什么深度报道能得到人们如此的关注?我们发现,因为它牵动了人们的共同情感,这些深度报道不仅报道了新闻事件,还给观众讲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好的故事是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而优秀的新闻报道也应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来报道新闻,是一种让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叙事方式。 一、故事化新闻叙事 叙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所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行为都可以说是叙事行为。故事是一种最根本的叙事文本,而讲故事就是一种最根本的叙事形式。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同样也是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新闻与故事,作为两种最普遍的叙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尽管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是向受众交待事实,传递新闻信息,讲故事并不是新闻报道的必要职责,但是出色的新闻报道往往离不开精彩的故事,因为故事可以说是各种文化所共有的最普遍、最通俗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正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言:“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故事的魅力能让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这个大众传媒迅速发展,新闻信息濒临泛滥的时代,媒体的报道如何从成千上万的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如何在供过于求的信息市场拥有受众,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但传统的“倒金字塔”的叙事模式已经不能调动受众的胃口时,故事化新闻叙事为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思路。美国新闻学者齐普?斯甘兰曾邀请许多美国的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对故事化新闻叙事下定义,下面就是他得到的一些答案①: “一个在开头、中间和结尾都包含引人注目的生动细节的故事。 故事化新闻叙事是故事。他有开头和结尾。它有高潮和低潮,或者低潮和高潮,或者很多高潮和低潮。最重要的是它有角色,或者主人翁,一个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人。…” 故事化新闻叙事必须要讲故事,要讲故事就必须有角色和情节。它用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的语言等吸引观众,让读者在获得新闻事实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想的冲击和震撼。 谈故事化新闻叙事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是与故事片相对的一种电视节目体裁,如果说故事片相当于文学中的小说,那么纪录片就是报告文学。纪录片和报告文学的选题一样都来自于生活现实,它不需要虚构故事情节,也不需要对事件进行过度的渲染,好的纪录片甚至只是生活原生态的一种自然记录。那么,为什么面对同一事件,有的人讲得绘声绘色、兴致盎然,有的人却讲得平淡无奇、味同爵蜡?关键就在于结构方式与叙事技巧的不同。 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的技巧和结构的方式不仅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的过程,更是创作者通过素材的挑选和组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的过程。也就是说,叙事结构是创作者赋予素材以意义和解释的手段和形式。一部纪录片艺术质量的高低和思想意义的深浅,不仅取决于纪录片拍摄到的内容,也取决于对于这些内容的剪辑与组合。剪辑组合得体,原本好的内容可以变得更加精彩,某些一般的内容也能发挥得较为出色。相反,剪辑组合不当,就有可能糟蹋原本非常好的素材,使原本十分精彩的内容失去应有的效果。所以,叙事和结构对于作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要甚于素材本身。 由于生活积累、人生感受、艺术功力和艺术追求的不同,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叙事技巧和结构方式。即使出自同一创作者的不同纪录片,其叙事风格也不会完全相同,正如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但是,另一方面正如建筑学上的分类一样,尽管房屋的结构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我们依然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他们粗略地分为几类,比如木制结构,石制结构、土木结构和钢筋混沥土结构。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一样可进行这样的分类,纪录片常见的叙事方式有: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和客观记录式。 一、画面加解说式。这一叙事方式曾是我国纪录片的主导叙事方式,那时,由于受苏联“形象化政论”的影响,绝大多数纪录片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在实际创作中,一般是先有选题,主创人员根据选题写出文字稿本,领导审查通过后开始拍摄。后期编辑时,则是先根据文字稿配音,再根据配音编画面。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重视解说词的创作,非常重视解说的叙事说明作用,通过它来表现内容的发展。随着这一形式的发展,出现了通篇泛滥的解说加音乐,结果忽视了其他声音元素和图像对作品整体形象造型的功能,这使得画面或多或少地成为一种图解的工具,整个片子从文稿上来看更象一篇论文。另外,从创作观念上讲,这种叙事方式往往注重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注重的是主题和结论而不是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创作者也往往把自己当作一个政府工作者代表政府、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艺术工作者仅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样片子就承载了过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涵,结果抽象大于具体,空泛压倒细节,逐渐偏离了电视的本性,丧失了可看性。 二、访谈加解说式。画面加解说的模式是一种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观众影视文化的提高,这种叙事方式的弊端正日益放大。为此,纪录片创作者不得不寻求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访谈加解说的叙事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现状与特征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11050675.html,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现状与特征浅析 作者:王博鹏王秀峰 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作品已不局限于在电视和电影媒介播出, 新媒体平台成为重要的纪录片播出阵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这一崭新的媒介下受众的欣赏习惯与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来探讨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同时以优秀新媒体纪录片《遇见你》为例,来分析新媒体纪录片的特征,并指出新媒体纪录片与互联网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纪录片特征;网生纪录片;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98-02 新媒体纪录片,很多人认为是互联网平台上播出的纪录片而已,并不认为与传统的电视或电影等媒介上播出的纪录片存在显著区别,但是近几年随着新媒体平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平台播出的纪录片逐渐产生出异于普通纪录片的典型特征,新媒体纪录片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纪录片类型。 一、新媒体纪录片的概念 新媒体是指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媒体形态,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若我们将新媒体看作是平台,那么新媒体纪录片从简单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纪录片,但是这仅仅是新媒体与纪录片在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正如话剧在进入电视媒介之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从而演变为适合电视媒介播出的电视剧一样,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两种艺术形式的堆砌,而是两种深层次的属性之间的渗透和融合,新媒体纪录片也是如此,它是指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纯网生的纪录片类型。相对于传统纪录片而言,新媒体纪录片在内容、形式及传播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能够更加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和欣赏习惯。 二、我国新媒体纪录片的现状 首先,依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末,我国网民规模为6.88亿,同比增长6.1%,互联网渗透率已达50%,网民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另据CNNIC发布的《2015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3.54亿,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收看的第一终端[1]。我国的网民数量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互联网用户对于 纪录片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在国内较为著名的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腾讯视频三大主流视频门户网站可以看出,占据主流的是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纪实性节目只占据很小一部分比重,而且更新速度和宣传推广方面远远不及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

纪录片的十大创作方式.docx

纪录片的十大创作方式 一、强化故事性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 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 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 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 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在真实纪 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 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 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 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 视觉的悬念。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 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 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 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 了节目的故事性。象长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 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近日评出的第四届《中 华荟萃》纪录片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

人生》、《明山的故事》等目都是故事性、可性 的作品。去年得中国片大的《小梅城》、《》、《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片故事化的典范。也是 片故事化的重要成部分,有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地方。作情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句,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片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 是一个个真感人的。日本国大的《小子》里,在公园内野成迁移的程中捕捉了群野中最 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扣住众心弦:一是当群离开池塘,只 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它几次想条跳最后一个石,却一次 一次是失,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 功。个在展示程中,众了神,心也随着小子的起跳而跳。 第二个是当群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所有的小均舞着翅膀 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子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的小直 至第八次才地升空与伙伴会合。一是子故事的,也了众 巨大的心灵冲与感情洗礼。然而今天,有些作者一起片的故 事化,就害怕把自己的片成是故事片。上,我把片拍的象 故事片那么好看不是更好 !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不在于故事 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虚构是非虚构”。二、追求化没有冲突也 就无所化,片中的故事也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谈谈纪录片如何运用“故事化”创作手法

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孙剑英 一、纪录片“故事化”是叙事成功的重要表现手法 二、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 、前期采访努力寻找故事线索 、重视拍摄脚本的“故事化”结构设计 、好主题是纪录片故事的核心理念 ()主题具有新意 ()主题具有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令人鼓舞的社会传播价值 ()主题富于时代精神 ()主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掌控好叙事结构的节奏变化 ()精心把握叙事情节的内在节奏 ()精心控制叙事过程的“外在节奏” ()精心营造叙事过程的“情绪节奏” 、优秀的摄影是纪录片“故事化”的成功基础 ()画面富于变化将有利于调动观众的视觉印象 ()“故事化”纪录片的摄影应特别关注“两极”画面的拍摄 ()画面的影调设计有助于表达故事内容 、重视音效处理与“故事化”的关联

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的关键要素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孙剑英 随着信息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中外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正在以探索和发现的眼光,以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以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国内外同行越来越广泛地在创作中运用了“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即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借用影剧剧创作中的一些故事化、娱乐化艺术元素,使我们讲述的真实的故事对娱乐和资讯丰富的当今观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我担任策划、制片人或编导的多部自然类、人文类、社会类纪录片中,我对自己和同事们都不断地提出“要学会讲故事”的创作要求,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故事化”表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成功运用,使我们制作的节目在国内国际的评奖中频频胜出,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同,现将我的创作体会与大家交流切磋。 二、纪录片“故事化”是叙事成功的重要表现手法 纪录片怎样讲故事?怎样调动多种影视艺术手法使故事内容牢牢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是摆在纪录片导演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对纪录片导演专业素质的考验和衡量标准。“纪录片故事化”也是当今国际、国内纪录片界艺术创作走向的主要潮流之一,这也是全球关注的社会、人文、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的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社会类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用影视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故事更生动、更感动、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由于使用了“故事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