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专升本作业题

兽医传染病学专升本作业题
兽医传染病学专升本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兽医传染病学作业题

作业题(一)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题

1、依据病原体的种类和先后顺序可将感染分为(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继发感染)

2. 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有(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小反刍兽疫)(裂谷热)(疙瘩皮肤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

家畜传染病发展的阶段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3.

4. 动物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散发)(流行)(地方性流行)(大流行)采取隔离封锁的基本原则(早)(快)(严)(小)

二、名词解释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生物安全:主要是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理化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是动物生产中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

3、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4、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和抗体的检查。

5、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即为隔离。

6、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些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和动物的参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人和动物疫病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8、紧急接种: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9、假定健康动物:在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时,疫区内除了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动物以外,其它易感动物都属于假定健康动物。

10、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家畜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

三、简答题

1、简述造成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答: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的动物。

2、简述动物传染病不同的传播方式?

答: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易感动物受传染,这是防制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传播途径可分两大类。一是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二是垂直传播,即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水平传播在传播方式上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垂直传播又分为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3、实施动物检疫的主要内容?

答:实施检疫的动物包括各种家畜、家禽、皮毛兽、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蜜蜂、鱼苗、鱼种等;动物产品包括生皮张、生毛类、生肉、种蛋、鱼粉、兽骨、蹄角

等;运载工具包括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船、飞机、包装、铺垫材料、饲养工具和饲料等。

4、简述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表现出季节性的原因?

答:某些家畜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出现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这对那些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是不利的。

(2)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如节肢动物)的影响:夏秋炎热季节,蝇、蚊、蛇类等吸血昆虫大量孳生,活动频繁,凡是能由它们传播的疾病,都较易发生。

(3)季节对家畜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冬季舍饲期间,家畜聚集拥挤,接触机会增多,如舍内温度降低,湿度增高,通风不良,常易促使经由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爆发流行。季节变化,主要是气温和饲料的变化,对家畜抵抗力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对于由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尤其明显。

5、什么是病原携带者?并简述其类别?

答: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带毒者、带菌者、带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不及病畜,但因缺乏症状不易被发现,有时可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如果检疫不严,还可以随动物的运输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新的暴发或流行。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就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3)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

? 论述题

1、试述造成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答:动物免疫接种后,在免疫有效期内不能抵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仍发生了该种传染病,或者效力检查不合格均可认为是免疫接种失败,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三大方面,即疫苗因素、动物因素和人为因素。

(1)疫苗因素:主要包括疫苗的保护性能差或具有一定毒力;疫苗株与田间

流行毒株血清型或亚型不一致;疫苗运输、保管不当或疫苗稀释后未及时使用,造成疫苗失效或减效;使用过期、变质的疫苗;不同种类疫苗间的干扰作用。

(2)动物因素:接种活苗时动物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或前次免疫残留的抗体,对疫苗产生干扰;接种时动物已处于潜伏感染;动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

(3)人为因素:免疫接种工作不认真;免疫接种途径或方法错误;免疫接种

前后使用了免疫抑制性药物。

2、当发生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及时和准确地确定疫情

(2)由兽医主管部门根据疫情发生的情况和范围划定疫区和疫点

(3)实行封锁令并对疫区内的不同动物进行隔离

(4)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扑杀易感动物并建立免疫隔离带的法师控制疫情

(5)当疫情完全控制,最后一头患病动物死亡或痊愈,并且经过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后,经过终末大消毒,由发布封锁令的主管部门下达解除封锁令,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注意在封锁和隔离期间对于疫点或疫区的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可参看《兽医传染病学》第二章的内容。

作业题(二)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口蹄疫的七个血清主型有(A型)(O型)(C型)(亚洲1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

2、大肠杆菌可引起猪的传染病有(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猪水肿病)(断奶仔猪腹泻)。

3、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分为三期,即(前驱期或沉郁期)(兴奋期或狂暴期)和(麻痹期)。

4、“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该病原还可以引起那些疾病(绵羊痒病)(貂传染性脑病)(库鲁病)(克—雅病)。

5、写出下列疾病的病原,结核病的病原是(结核分枝杆菌)、AI的病原是(A型流感病毒)、猪水肿病的病原是(大肠杆菌)。

二、名词解释

1、“虎斑心”:是幼龄动物感染口蹄疫后的一种病理表现,具有诊断意义。具体表现为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松软,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2、“珍珠病”:是牛患结核病的一种病理变化,当牛感染分枝结核杆菌后,病势恶化可发生全身性结核,即粟粒性结核,胸膜、腹膜发生结核病灶即所谓的珍珠病。

3、传染性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初次感染分支杆菌后,机体被致敏,当再次接触菌体抗原时,机体反应性大大提高,炎症反应也较强烈,这种变态反应是在结核传染过程中出现的,故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

4、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变的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

5、Q热:是由贝氏柯克斯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热性传染病。多种动物均易感,多为隐性感染,人可表现发热、乏力、头痛及肺炎临诊症状。

6、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

7、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

8、莱姆病:又称伯氏疏螺旋体病,是由若干不同基因种的伯氏疏螺旋体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蜱传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以发热、皮肤损伤、关节炎、脑炎、心肌炎为特征。

三、简答题

1、简述牛结核病的变态反应诊断方法?

答:诊断牛结核病用牛分枝杆菌提纯菌素,将菌素稀释后经皮内注射0.1m1,72小时判定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在4mm以上者即判为阳性牛。若在2.1~3.9之间为疑似反应牛,于第一次检疫30天后进复检。如仍疑似,经30~45天后再复检,如仍疑似应判为阳性。皮厚差在2.0以下为阴性。

2、简述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措施?

答:采取检疫加净化的方式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对布鲁氏菌病进行防治。

(1)应当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最好办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即将牲畜隔离饲养两个月,同时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者,才可以与原有牲畜接触。清净的畜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一年一次),一经发现,即应淘汰。畜群中如果发现流产,除隔离流产畜和消毒环境及流产胎儿、胎衣外,应尽快做出诊断。均应采取措施,将其消灭。

(2)消灭布鲁氏菌病的措施是检疫、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养健康畜群及主动免疫接种。(3)通过免疫生物学检查方法在畜群中反复进行检查淘汰(屠宰),可以清净畜群。也可将查出的阳性畜隔离饲养,继续利用,

阴性者做为假定健康畜继续观察检疫,经1年以上无阳性者出现 (初期1个月检查1次,2~3次后,可6个月检查1次),且已正常分娩,即可认为是无病牛群。

3、OIE判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标准是什么?

答:(1)含流感病毒尿囊液,做1:10稀释,静脉内接种8只4~8周龄易感鸡,每只0.2ml,如果在10天内死亡6只以上,则该流感病毒为HPAIV。(2)如果致死1~5只易感鸡,而且又不是H5或H7亚型,则将其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或MDCK细胞,在没有胰酶的情况下观察是否产生细胞病变,如不产生病变,该流感病毒就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3)对于所有的低致病性H 5和H7亚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如果在没有胰酶的条件下在细胞培养能生长,则必须测定血凝素裂解部位的氨基酸顺序,如果相似于其他的HPAIV,存在多个碱性氨基酸顺序,泽该受检病毒被视为高致病性。

4、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答:由患病动物咬伤或伤口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直接污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犬是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对犬狂犬病的控制,是预防人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

(2).咬伤后防止发病的措施包括及时而妥善地处理伤口,个人的免疫接种以及对咬人动物的处理。

(3).免疫接种对家犬大面积的预防免疫是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根本措施。

我国目前应用的原代仓鼠肾细胞培养人用狂犬病疫苗,近年来经改用连续1 0针法(0—9各1针),7针法(0、3、6、9、12、15、21d各1针)或变5针法(0、

3、6、9、12d各1针),在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高峰均可提前至30d时出现,而常规5针法要在免疫后90d才出现血清中和抗体高峰。

国内常用的兽用狂犬病弱毒细胞培养疫苗,系将Flury毒株鸡胚低代毒(LE P)适应于BHK-21细胞培养后制成的活毒疫苗。对猫和牛需用毒力更低的Flury 株鸡胚高代毒(HEP)疫苗,免疫期均在1年以上。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ERA株狂犬病弱毒疫苗比LEP株毒力较弱,经肌肉注射成年牛、山羊、绵羊、犬和家兔均安全有效,可用于各种动物的免疫。

由于以注射途径对犬的免疫覆盖率达75%存在困难,已开始对犬进行口服免疫的研究。在国外已有两种疫苗在犬作过口服试验证明安全有效,一种是广泛应用于狐口服免疫的基因重组活疫苗V-RG(痘苗-狂犬病糖蛋白),另一种是以S AG弱毒株制备的减毒活疫苗。

四、论述题

试述口蹄疫的流行病学?

答:(1)、传染源:病畜及潜伏期带毒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因为病状出现后的头几天排毒量大、毒力强。病牛排出的病毒量以牛舌面水疱皮中最多,其次是粪、乳、尿和呼出的气体。病猪排出的病毒量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为呼出气体和粪便。精液中也含有病毒,能使受精的母猪、母牛感染发病。猪在本病的传播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①猪排毒量远远超过牛排毒量,(呼出的毒是牛呼出的20倍);②从牛分离的强毒、弱毒株对猪的毒力比牛更强;③带毒牛所排的毒在猪群中增强毒力后,可能再传染牛而引起流行。存在康复家畜的带毒问题,并且带毒期长。

(2)、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当病畜和健畜在一个厩舍或牧群相处时,病毒常借助于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这种方式在牧区大群放牧、牲畜集中饲养的情况下,较为多见。消化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门户,也可经损伤的或没损伤粘膜和皮肤感染;近年来证明呼吸道传染更易发生,感染量是口服量的1万或10万分之一,值得重视。也能经精液传播。并症实家畜在自然感染后不久,病毒就能随分泌物和呼出的气体排出。通过各种媒介物(如牲畜产品、污染的车船、水源等)及非易感动物(犬、野生动物及候鸟等)而间接接触传播也具有实际意义。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km 以外的地方,故有人提出顺风传播的说法。本病的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可能就是空气传播造成的。有人认为气源性传播在口蹄疫流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3)、易感动物:本病能侵害多种动物(33种),以偶蹄兽最易感。不仅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驯鹿等家畜,而且野生的牛科、鹿科、野猪科的动物有数十种也能自然感染。家畜中牛(黄牛、牦牛、犏牛、水牛)最易感,骆驼、绵羊、山羊、猪次之;犊牛比成年牛易感,病死率也较高。马对口蹄疫具有极强的抵抗力。但近年来口蹄疫的致病性有所变化,有的只感染猪,在自然条件下,仅个别水牛发病,而黄牛、奶牛不发病。人的口蹄疫多因与病畜直接接触或饮用未经彻底消毒的病畜乳,经销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实验感染乳鼠、豚鼠、乳仓鼠均能发病。

(4)、流行特点:(1)本病与一般传染病不同的是,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

(2)本病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可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性。在牧区表现为秋未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但在农区,这种季节性表现得不明显。

(3)本病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其传播既有蔓延式,也有跳跃式。

(4)近来年猪发生口蹄疫的流行特点与上述不同:仅猪发病,不感染牛、羊;主要发生在集中饲养的猪场和食品公司的活猪仓库,分散饲养的猪较少发生,有时邻近的猪舍也不一定发病,甚至在一个猪舍内也不一定完全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未、冬春为发病季节。

(5)据大量资料统计和观察,口蹄疫的爆发流行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每隔1~2年或3~5年就流行一次。

作业题(三)

第四章猪的传染病

一、填空题

1、在猪的病毒性传染病中,可引起繁殖障碍性有:(细小病毒感染)、(乙型脑炎)(为狂犬病)(蓝耳病)(猪瘟)。

2、由病毒引起的猪的消化道重要传染病主要有:(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

3、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其野毒株独立差异很大,有强、(中)(低)(无毒株)以及(持续感染毒株)之分。

4、PR是指(伪狂犬);PRRS是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PV是指(猪细小病毒);AR是指(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PRDC是指(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5、由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那些临床病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繁殖障碍)。

二、名词解释

1、猪血痢:又称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打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有的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

2、“打火印”:亚急性猪丹毒特征性的病变。表现为在胸、腹、背、肩、四肢的皮肤出现疹块,呈方块型、菱形,稍突出于皮肤表面,初期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淤血,紫蓝色指压不褪色,俗称“打火印”。

3、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4、“泪斑”: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由于鼻泪管阻塞,泪液增多,在眼内侧下皮肤形成弯月形的湿润区,被尘土沾污后黏结成黑色痕迹,称为“泪斑”。

5、仔猪红痢: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端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

三、名词解释

1、简述慢性猪瘟典型的病理剖检变化?

答:慢性猪瘟的出血和梗死变化较不明显或完全缺乏,但回肠未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坏死和溃疡变化,呈钮扣状。此外肠胃的变化也很常见,表现为从肋骨、肋软骨联合到肋骨近端有半硬的骨结构形成的明显横切线。

2、根据PRRSV的基因变异程度将其分为几个基因型?其代表毒株是什么?答:2个基因群;即以欧洲原型病毒LV株为代表的欧洲基因型(简称A亚群)和以美国原型病毒ATCC VR-2332为代表的美国基因型(简称B亚群)。

3、猪患传染性胃肠炎时体内脱水严重,应如何救治?

答: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患病期间要大量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可使较大的病猪加速恢复。口服磺胺、呋喃西林、黄连素、高锰酸钾等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也可应用口服补液盐供猪自饮或灌服,疗效显著,康复迅速。

4、简述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要点?

答:(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确实需引进种猪时,应远离生产区隔离饲养三个月,经检疫证明无疫病,方可混群饲养。尽量减少仔猪寄养,避免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

(2)、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能对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控制呼吸道病的措施之一。

四、论述题

1、如何制定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答题要点)

答:(1)依靠基因缺失苗和与之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再配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根除猪为狂犬病。(2)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3)种猪要定期进行基因缺失苗免疫,并配合鉴别诊断方法。(4)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5)在猪场内要进行严格的灭鼠措施,消灭鼠类带毒传播疾病的危险。

2、试述猪瘟的防治措施?

答:在我国免疫接种是当前防制猪瘟的首要环节和主要手段。

平时预防中国的兔化毒疫苗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优秀的疫苗,接种后1周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1年以上。

自繁自养的养猪户最好控制母猪同期发情、配种、产仔和仔猪免疫,免疫应进行两次,第1次在20~25日龄,第2次在60~65日龄,直至出售或屠宰。种猪在配种前10~15天再免疫一次。目前多采用加大免疫剂量的方法来减小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4天)的干扰。接种剂量用4头份免疫剂量较好。外购仔猪育肥的养猪户要确保仔猪进行免疫,如果仔猪没有进行预防免疫要及时免疫。在断乳(60日龄)时初免,剂量可小些,用1头份免疫剂量即可。另外,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疫苗注射剂量亦应加大到正常量的2~4倍。

在猪瘟疫情严重地区对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指仔猪出生后吮吸初乳前进行的免疫接种。在仔猪出生后马上接种猪瘟弱毒疫苗,接种后30~60分钟让其吸吮初乳。

猪瘟的扑灭⑴及早确诊,迅速扑杀。对发生猪瘟的养猪户,应立即采取紧急防疫措施,以期迅速扑灭疫情。应尽快确诊,及早上报疫情立即隔离病猪,严格消毒场地、猪舍、用具等。特别是栏内猪群密度大,易感猪较集中(20~45日龄)更应坚决扑杀、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利用的病猪应尽早屠宰。污染场地、用具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消毒,防止散毒。20日龄发病猪治愈率低,死亡率可高达100%。⑵紧急接种。立即作兔化弱毒苗进行紧急接种,应先注射周围无病区和受威胁的猪;对病猪群的猪,应逐头测温,对体温、体况正常的猪,一律注射疫苗,注射时每头猪要换一个针头,并可适当增加剂量至2-5头份,但不得应用二联苗或三联苗。疫苗开封后应于当天用完。稀释后的疫苗应在3~4小时用完。猪瘟的防制,主要依靠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平时预防措施的基本原则是防止引进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规模较大的养猪户应坚持自繁自养,若非从外地引进种猪,应选无病猪场购买,购进后隔离饲养20~ 30天,经诊断和观察无病后,才能合群饲养。

作业题(四)

第五章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一、填空题

1、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包括(羊快疫及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羔羊痢疾)。

2、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牛传染病有(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牛出败)(牛黏膜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无浆体病)。

3、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昆虫)为传播媒介,主要易感动物为(反刍动物)。

4、以繁殖障碍为主的牛的传染病有(布鲁氏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黏膜病)(牛赤羽病)(蓝舌病)(牛沙门氏菌病)。

5、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牛传染病有(狂犬病)(恶性卡他热)(为狂犬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破伤风)

二、名词解释

1、三日热: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Three day fever)或暂时热(Ephemeral fever),是由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跛行,一般取良性经过,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2、茨城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突发高热、咽喉麻痹、关节疼痛性肿胀。

3、梅迪—维斯纳病:是成年绵羊的一种不表现发热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经过一漫长的潜伏期之后,表现间质性肺炎或脑膜炎。病羊衰弱、消瘦,最后终归死亡。

4、赤羽病:又称阿卡班病,是牛、羊的一种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

5、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下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米兰、腹泻和肺炎。

6、牛肺疫:又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所致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肺炎。该病以肺间质淋巴管、结缔组织和肺泡组织的渗出性炎症以及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

7、无浆体病:是由无浆体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和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消瘦、黄疸和胆囊肿大。

三、名词解释

1、简述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理剖检变化?

答: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特征性损害是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瘤胃黏膜偶见出血和糜烂,第四胃炎性水肿和糜烂。肠壁因水肿增厚,肠淋巴结肿大,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空肠、回肠较为严重,盲肠、结肠、直肠有卡他性、出血性、溃疡性以及坏死性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在流产胎儿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气管内可能有出血斑及溃疡。

2、简述牛副结核病的防制措施?

答:预防本病重在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对幼年牛只更应注意给以足够的营养,以增强其抗病力。不要从疫区引进牛只,如已引进,则必须进行检查,确证健康时,方可混群。

曾经检出过病牛的假定健康牛群,在随时做观察和定期进行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所有牛只,用副结核菌素作变态反应进行检疫,每年要做4次(间隔3个月)。变态反应阴性牛方准调群或出场。连续3次检疫不再出现阳性反应牛,可视为健康牛群。

对应用各种检查方法检出的病牛,要及时扑杀处理,但对妊娠后期的母牛,可在严格隔离不散菌的情况下,待产犊后3d扑杀处理;对变态反应阳性牛,要集中隔离,分批淘汰,在隔离期间加强临床检查,有条件时采取直肠刮下物、粪便内的血液或黏液作细菌学检查;对变态反应疑似牛,隔15~30检疫一次,连续3次呈疑似反应的牛,应酌情处理;变态反应阳性母牛所生的犊牛,以及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菌检阳性母牛所生的犊牛,立即和母牛分开,人工喂母牛初乳3d后单独组群,人工喂以健康牛乳,长至1、3、6个月龄时各做变态反应检查一次,如均为阴性,可按健牛处理。被病牛污染过的牛舍、栏杆、饲槽、用具、绳索和运动场等,要用生石灰、来苏儿、苛性钠、漂白粉、石炭酸等消毒液进行喷雾、浸泡或冲洗。粪便应堆积高温发酵后作肥料用。

3、简述蓝舌病的临床症状?

答:潜伏期为3~8d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5℃,稽留5~6d表现厌食、委顿,落后于羊群。流涎,口唇水肿,蔓延到面部和耳部,甚至颈部、腹部。口腔黏膜充血,后发绀,呈青紫色。在发热几天后,口腔连同唇、齿龈、颊、舌黏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随着病的发展,在溃疡损伤部位渗出血液,唾液呈红色,口腔发臭。鼻流炎性、黏性分泌物,鼻孔周围结痂,引起呼吸困难和鼾声。有时蹄冠、蹄叶发生炎症,触之敏感,呈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膝行或卧地不动。病羊消瘦、衰弱,有的便秘或腹泻,有时下痢带血,早期有白细胞减少症。病程一般为6~14d,发病率30%~40%,病死率2%~3%,有时可高达90%。患病不死的经10~15d痊愈,6~8周后蹄部也恢复。怀孕4~8周的母羊遭受感染时,其分娩的羔羊中约有20%发育缺陷,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足、回沟过多等。山羊的症状与绵羊相似,但一般比较轻微。牛通常缺乏症状。约有5%的病例可显示轻微症状,其临床表现与绵羊相同。

作业题(五)

第七章家禽的传染病

一、填空题

1、以免疫抑制为主的禽的传染病主要有(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2、病原体可通过鸡胚垂直传播的禽病毒性传染病有(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鸡传染性贫血)(禽呼肠孤病毒感染)。

3、在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中,IB是指(传染性支气管炎);ILT是指(传染性喉气管炎);MD是指(马立克氏病);IBD是指(传染性法氏囊病);EDS 76是指(产蛋下降综合征);DVE是指(鸭瘟)。

4、鸡IBD主要引起( 3~6 )周龄的鸡发病,本病有(腹泻)和(免疫抑制)两方面危害。

5、根据新城疫病毒不同毒力毒株感染鸡表现的不同,可将本病毒分为3个型,即(速发型或强毒型毒株)(中发型或中毒型毒株)(缓发型即低毒型或无毒型毒株)。

6、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禽传染病有(鸡白痢)(禽副伤寒)(鸡伤寒)(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禽霍乱)。

7、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禽传染病有(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曲霉菌病)(传染性鼻炎

兽医传染病学考试试题(二)

兽医传染病学考试试题(二) 一、B1型题(子母单选)(共14小题,共14.0分)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第1题 A.支原体B.猪链球菌2型 C.副猪嗜血杆菌D.多杀性巴氏杆菌 E.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能致猪呼吸道症状,CAMP试验阳性的是( )。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能致猪呼吸道症状,并称为猪肺疫的病原是( )。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能致猪呼吸道症状,并能致猪败血症、脑膜炎和关节炎的是( )。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能致猪呼吸道症状,并能致猪、鸡、鸭等出血性败血症的是( )。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A.炭疽B.猪气喘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D.传染性法氏囊病 E.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可以经卵传播的传染病是( )。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主要经虫媒传播的传染病是( )。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可以经土壤传播的传染病是( )。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8题 A.包含体检查B.平板凝集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HI) D.鸡胚干扰试验E.抗力诱导因子试验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 )。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9题 传染性支气管炎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 )。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10题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 )。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11题 A.犬细小病毒B.犬瘟热病毒 C.狂犬病病毒D.伪狂犬病病毒E.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能致犬肠炎,属腺病毒科的病毒是( )。

《兽医传染病学(840)》考试大纲

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343兽医基础 兽医病理学 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兽医病理学》(第二版),赵德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家畜病理学》(第四版),马学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一、绪论与疾病概论(3 分) 疾病的概念、原因和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血液循环障碍(7 分) 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休克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影响与结局。 三、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5 分) 脱水、水中毒和水肿的概念、机理和病理变化。各型脱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特点及其处理原则。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及检测指标,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四、组织与细胞损伤(5 分) 萎缩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的概念、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玻璃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概念、病理变化、类型和结局。 五、组织修复、代偿与适应(3 分) 适应、肥大、化生、修复与代偿的概念。再生的类型和组织的再生能力。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和功能。创伤愈合和骨折愈合的过程。 六、炎症(10 分) 炎症的概念及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局部症状和全身反应、类型与结局、炎症介质。 七、肿瘤(7 分) 肿瘤生物学、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八、发热及缺氧(8 分) 发热的概念、原因与机理、经过及其特点。缺氧的概念、常用的检测指标及其意义,缺氧的类型、病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九、心血管系统病理(3 分) 心脏机能障碍。心内膜炎、各型心肌炎和心包炎的原因、机理、类型、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十、呼吸系统病理(5 分) 呼吸功能不全。各型肺炎的概念、原因与机理、病理变化与结局。肺萎陷和肺气肿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十一、消化系统病理(2 分) 各型胃肠炎的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肝炎的原因、类型和病理变化。肝硬变的概念、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2017年兽医传染病学考研复习资料——完整版

兽医传染病学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 1. 理解传染病的概念,掌握传染病的特征, 按临床表现、按病原体种类、按病程长短等不同,对感染的理解;掌握慢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的含义。 传染病的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特征: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 传染病的分类:1按病原体分类病毒病,细菌病,支原体病,衣原体病,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立克次体病和霉菌病2按动物种类分猪传染病,鸡,鸭,鹅,牛,羊,马,犬,猫,兔,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及人畜共患传染病3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和组织分全身败血性传染病和以侵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皮肤或运动系统等位主要的传染病4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一类疾病和二类疾病6按疾病来源分外来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7其他 构成感染的三要素;病原体:致病力。动物机体:免疫力。环境:二者共同相处的环境。 感染的类型: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感染和一过型感染;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⒌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⒍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⒎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8.病毒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且最后昌邑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 2. 掌握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的概念,各阶段的对诊断疾病的价值。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的特征症状刚一出现为止这段时间叫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是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表现出来这段时间叫明显期。 转归期:是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可以转入恢复期。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增强,或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则动物可发生死亡。需要注意的是恢复的动物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免疫学特性(保护自身及其后代),并且在病后一定时间内存在带菌(毒)排菌(毒)现象。 3. 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意义。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⒈传染源;⒉传播途径;⒊畜群的易感性。 4. 理解传染源的概念,以及传染源的划分和它们在传染病中的作用。 传染源:指有某种病原体在体内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 患病动物:患病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是指表面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3.健康病原携带者) 5.理解传播途径的概念,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的概念。掌握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正确运用它们对传染病进行防控和扑灭。 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分为: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

兽医传染病试题库: 一、判断 1. 小鹅瘟由我国兽医科学家方定一首先发现和研究; (绪言,对) 2. 兔病毒性出血症由我国兽医科学家罗清生首先发现和研究; (绪言,错) 3. 《动物防疫法》于 1998 年1月起正式实施; (绪言,对) 4. 非典型感染属于隐性感染( 第一章第二节,错) 5. 常以病畜的发病率作为判定传染病严重性的主要指标( 第一章第二节,错) 6.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为: 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 第一章第四节, 对) 7. 直接接触传播方式是传染源与易感动物之间直接接触引起的传播。 8.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很多,在每一种传染病诊断工作中都需要全面进行。 错) 9. 当发生一类传染病或当地新发现的传染病时, 对) 第一章第四节,对) (第二章第二节, 应立即报告上级政府机关。 第二章第二节, 10. 口蹄疫、炭疽、 A 型禽流感、猪传染性水疱病、牛瘟等都属一类传染病。 节,错) 11. 传染病的治疗一般采取对症治疗为主。 (第二章第五节,错) 12.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免疫程序进行防疫,就能取得理想的预防效果。 (第二章第七节,错) 13. 由于饲料添加剂有防病和促生长的双重功效, 且无副作用, 故应大力提倡和使用。 (第二 章第七节,错) 14. 病原性大肠杆菌与人畜肠道内正常寄居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形态、染色反应、培养特 性和生化反应等方面没有区别,仅抗原构造不同。 ( 第三章第一节,对) 15. 牛的巴氏杆菌病按病状可分为败血型和浮肿型。 (第三章第五节,错) 16. 猪链球菌病急性病例常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组织化脓性炎。 ( 第三章第十二节, 错) 17.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以猪的感受性为高。 十八节,错) 18. 在破伤风常发地区,应对易感家畜定期接种破伤风抗血清。 ( 第三章第二十节, 19. 鹦鹉热和鸟疫是一种病原引起的不同疾病名称; ( 第三章第二十七节,对) 20. 动物衣原体感染后,可选用磺胺嘧啶钠治疗; ( 第三章第二十七节,错) 21. 牛羊发生衣原体病时可选用磺胺药治疗。 (第三章第二十七节,错) 22. 猪、牛、羊、马都是口蹄疫病毒的易感动物。 (第三章第三十节,错) 23. 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由患病动物咬伤或伤口被含有狂犬病毒的唾液直接污染。 章第三十三节,对) 24. 检出内基氏小体,即可诊断为狂犬病; ( 第三章第三十三节,对) 25. 在神经细胞胞浆内检出内基氏小体,可诊断为狂犬病。 (第三章第三十三节,对) 26.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为蜱; ( 第三章第三十四节,错) 27. 流行性感冒在人和动物中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28. 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多种幼龄动物,成年动物多呈隐性感染。 29. 疯牛病多发生于 10 岁以上的牛。 ( 第三章第三十八节, 30. 猪淋巴结脓肿以颌下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最为多见, 错) 31. 发生关节炎时应怀疑是猪丹毒。 ( 第四章第一节,对) 第二章第四 第三章第 错) 第三 第三章第三十六节,对) ( 第三章第三十七节,对) 错) 其死亡率很高。(第三章和第四章,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须知 一、注意个人预防、避免病原传播 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动物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和动物群间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助动力。在此过程中,人畜共患性的疾病如炭疽、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鼻疽等还能造成人类感染、发病,甚至在人群中引起广泛流行。除了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大家公认的人畜共患病外,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病原体达1415种,其中868种(61%)可在人和动物间交互感染和传播,皆为人畜共患病原体。在兽医传染病学实验中,由于实验的对象和材料大多与患病动物及其病原微生物有关,操作者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甚至感染自身、危及生命。因此,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操作规程,具体措施如下: 1.接近患病动物或实验操作时,必须穿着工作衣帽,必要时(接触或操作危险材料时),要佩戴口罩、穿戴胶靴、围裙、袖套、手套及眼镜。上述衣物在实验结束后需要立即就地消毒清洗;必须携回处理时,要包扎严密,保证安全,防止病原菌污染。 2.实验操作期间,不得进食、饮水和吸烟,勿以手指或其他器物等接触口唇、眼、鼻及面部。操作时(尤其是危险的操作),务须严肃认真、聚精会神。手及面部有伤口时,应避免操作危险材料,必须操作时应涂碘酒,用胶布包扎,或戴橡皮手套。 3.危险材料及其污染的器物处理: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防止引起疾病流行或危及他人: (1)使用病理性材料,尤其是危险材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盛放器皿应轻拿轻放,确保液体不能流出。 (2)实验用过的动物尸体,内脏、血液等废弃病料,以及废弃的病原培养物、生物制品等须深埋或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焚烧、煮沸、高压灭菌等)后丢弃到公共垃圾处理场,严禁将未经消毒的危险性材料直接丢弃。 (3)用过的棉球、纱布、吸水纸等污物须置于固定容器内统一消毒处理,不得任意抛弃。 (4)使用后被污染的器械、器具应定点存放,统一清洗、消毒,不得随处乱放。 4.意外事故的处理:万一危险性材料滴出或打翻,或出现其他意外,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 (1)手指及皮肤被扎伤、污染,应立即用2%来苏儿(或其他适当的消毒药)洗涤,或2%碘酊棉球擦拭,然后75%酒精棉球再次涂擦。 (2)危险性材料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清水或5%硼酸溶液冲洗,必要时立即就医。 (3)危险性物品吸入口时,应用清水或10%硼酸溶液漱口,必要时立即就医。 (4)衣帽被污染,可用5%石炭酸、10%福尔马林等浸湿消毒,必要时须用碱水

兽医传染病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为【】 A.外源性感染B.感染C.传染D.显性感染E.隐性感染 2.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 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内源性感染D.外源性感染E.恶性感染3.潜伏期长,发病呈渐行式,最后以死亡而告终的感染称为【】 A.良性感染B.恶性感染C.病毒的持续性感染D.慢病毒感染E.显性感染 4.属于慢病毒感染的病是【】 A.日本乙型脑炎B.狂犬病C.疯牛病D.伪狂犬病E.禽流感 5.患传染病耐过的动物【】 A.可再次发病B.终身不发病C.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病 D.与其他病混合发生E.与其他病继发 6.属于传染源的是【】 A.病畜B.污染有细菌、病毒的圈舍C.用具 D.饲养员E.污染的饲料饮水 7.外表健康,但经过病原学检测为阳性的动物,该动物是【】 A.可凝健康动物B.假定健康动物C.传染源D.病畜E.带毒带菌动物8.属于垂直传播的是【】 A.消化道传播B.呼吸道播C.经过产道D.经过饲料和饮水E.经过用具9.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无抵抗力的动物称为【】 A.易发病动物B.耐过的动物C.易感动物 D.易死亡动物E.可凝健康动物 10.病死率是指【】 A.发病死亡数与动物总数之比B.发病死亡数与发病数之比 C.发病死亡数与最后存活数之比D.发病死亡数与整个地区动物数之比E.发病死亡数与疫区易感动物数之比 11.根据传染病发生的季节,发病史,发病动物的日龄、种类等进行的【】A.临床诊断B.病理剖解诊断C.实验室诊断 D.流行病学诊断E.分子生物学诊断 12.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重视预访B.重视治疗C.在隔条件下治疗 D.发病后扑杀E.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13.利用各种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的诊断称为【】 A.检疫B.隔离C.封锁D.临床诊断E.实验室诊断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doc

在某地一段时间内,某种传染病仅仃少数(零星)病例发生。 传染病在动物与动物间或群体间的传播。 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向平行的传播方式。 因某病死亡头数与同期某种动物总头数的口分比。 参照教科书。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后,动物表现出该病特有的临床症状的过程。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消毒对象上面的病原微生物。 容易患某种传染病的动物。 SPF 动物:无特定病原的动物。 病死率:死亡数与患病动物的百分比。 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山传染源排出,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 传染病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具仃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 参照教科书。 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某些动物传染病发生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以数年计),还可再次流行。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木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源指体内右某种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如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垂直传播 经胎盘、经卵和分娩过程的传播。 单纯感染 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地方流行性 指在一定地区或动物群中,疫病流行范围较小并具有局限性传播的特性。 发病率 参照教科书。 封锁当发生法定一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以及安全地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其动物群进行隔 高、扑杀、消毒等措施。 感染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病理反应的过程。 隔离 指对病畜和可疑感染的动物进行管理,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 隔离将患病动物和疑似感染的动物控制在一个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环境中进行单独饲养和防疫处理的方 法。 混合感染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获得性免疫 动物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和接种某种疫病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 继发性感染 当动物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后,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另一种或儿种新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检疫 参见教科书44页。 紧急接种某些传染病发生后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应急性免 疫接种。 局部感染 病原体局限在机体内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程度的病变。 抗感染免疫 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全身 的防卫 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流行性 内源性感染 参照教科书。 潜伏期 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到动物表现临床症状前的这段时间。 全身感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扩散到全身并引起全身症状。 散发流行 水平传播 水平感染 死亡率 外源性感染 显性感染 消毒 易感动物 疫病预防 疫情报告基层兽医人员当发现有重大传染病发生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当地发生的疫情。 隐性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后,动物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的感染。 原发性感染 山病原微生物引起机体的首次感染过程。

中农大2013兽医传染病学作业1及答案

欢迎您:W329901121051 | 退出系统 ?在线作业 ?成绩管理 您的目前成绩为:85.0 查看详情 详细信息 兽医传染病学-在线作业_A 用户名:W329901121051最终成绩:85.0 一单项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____叫感染。 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动物发病和死亡的现象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动物对某病原微生物无免疫力称为感染 能够引起动物机体发生病理反应的叫感染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知识点: 2. 流行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跨越省界流行的动物传染病 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动物传染病在动物中的直接传播 传染病在动物中的流行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知识点: 3. 病死率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动物群体死亡总数与该群体动物平均数之比 死亡数与动物总数之比。 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某病死亡数占动物平均数的百分比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知识点: 4. 检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为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对家畜家禽进行疫病检查 对烈性传染病或危害大或防治困难的疫病进行检查。 主要是对我国没有发生而国外常发生的疫病进行检查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知识点: 5. 消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指消灭被消毒对象上的所有微生物 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用化学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 用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用生物热使粪便无害化、通过阳光,紫外线,高温等杀灭环境和物体上的微生物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知识点: 6. 疑为炭疽动物的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_。 在剖检过程中,可取肝、脾、心血等进行涂片和培养,进而再做鉴定 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生前采取耳静脉血或取尸体的耳朵(双结扎,断端消毒),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学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判断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0.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知识点: 7. 口蹄疫病毒的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欧洲1共7型

[医学类试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兽医传染病学)模拟试卷17.doc

[医学类试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兽医传染病学)模拟试卷 17 1 鸡毒支原体感染最具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在( ) (A)肺 (B)鼻窦 (C)气管 (D)气囊 (E)支气管 2 病原体可在鸡胚内干扰NDV-B1株血凝素的产生,其引起的疾病是( ) (A)新城疫 (B)禽流感 (C)马立克病 (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E)传染性喉气管炎 3 通过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羽髓中病毒抗原可作出诊断的疾病是( ) (A)禽流感

(B)新城疫 (C)禽白血病 (D)马立克病 (E)传染性法氏囊病 4 分离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应采集病鸡的样品是( ) (A)脑组织 (B)法氏囊 (C)肝脏 (D)肺脏 (E)肠内容物 5 新城疫病鸡腺胃常见的病理变化是( ) (A)乳头或乳头间有出血点 (B)萎缩 (C)胃壁有灰白色小结节 (D)黏膜有乳白色分泌物 (E)黏膜有肿瘤结节

6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主要侵害( ) (A)1~4周龄鸡 (B)5~10周龄鸡 (C)11~15周龄鸡 (D)26~32周龄鸡 (E)35周龄以上鸡 7 鸭浆膜炎急性病例濒死期的典型症状是( ) (A)剧烈腹泻 (B)咳嗽气喘 (C)头颈肿胀 (D)跛行 (E)神经症状 8 鸭瘟俗称( ) (A)“大头瘟” (B)“小脑炎” (C)“大劈叉”

(D)“大肝病” (E)“大脖子病” 9 鸭瘟的特征性临床症状是( ) (A)咳嗽、呼吸困难 (B)体温升高、关节肿大 (C)关节肿胀、行走困难 (D)精神沉郁、食欲减少 (E)头颈部肿大、两脚麻痹 10 目前我国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主要血清型为( ) (A)1型 (B)2型 (C)3型 (D)1和2型 (E)1、2和3型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为( ) (A)沙门氏菌

最新整理兽医传染病题库教学内容

传染病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传染病中哪种病的潜伏期最长( A ) ①狂犬病②伪狂犬病 ③猪瘟④钩端螺旋体病 2.下列哪种属于慢病毒感染( C ) ①曰本乙型脑炎②狂犬病 ③绵羊痒病④伪狂犬病 3.下列哪种苗不能冻结保存( D ) ①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②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 ③鸡新城疫I糸苗④兔瘟组织灭活苗 4.下列哪种苗不适口服( A ) ①新城疫I糸苗②鸡新城疫Lasota苗 ③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④传支H52 5.下列哪种消毒药物适用于炭疽芽胞的消毒( C ) ①2%~4%的氢氧化钠② 3%的来苏尔 ③20%的漂白粉、10%NaoH ④ 10~20%的石灰乳 6.下列哪种制剂可中和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 B ) ①破伤风类毒素②破伤风抗毒素 ③抗生素④干扰素 7.下列哪种不是猪水肿病的特征( A ) ①小肠粘膜水肿②肠系膜水肿 ③小肠粘膜充血、出血④肺充血.出血水肿 8.口蹄疫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 ①呼吸道②生殖道 ③消化道④外伤 9.内脏型的鸡马立克氏病其剖解特征是( C ) ①消化道出血②肺出血 ③内脏器官的肿瘤结节④肝出血 10.炭疽杆菌对哪种动物最易感A ①牛②猪 ③犬④禽 11.禽霍乱在剖解上的特征是A ①肝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②肠粘膜出血 ③脾脏肿大④肺出血 12.钩端螺旋体感染动物后.主要通过什么排出体外(C) ①通过呼出的气体②通过口腔的分泌物 ③通过尿液排出④通过粪便排出 13.口蹄疫病毒为什么常出现新的亚型B ①形态不稳定②抗原不稳定、常出现漂移 ③毒力不稳定④自然界的影响 14.狂犬病毒感染动物通过什么排出体外A

兽医传染病学

名词: 1、动物传染病: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 2、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叫做感染) 3、内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是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其病原性,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 4、慢病毒感染(长程感染):潜伏期长,病程发展比较缓慢,且最后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5、传染源: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6、传染期:患病动物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7、传播途径:传染源排出病原体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8、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传播。 9、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方式。 10、传播媒介:将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因素。 11、疫源地:传染源和有病原体存在的地区,它包括传染源和它所污染的一切物品、地区、动物、人。 12、自然疫源性:有些疾病的病原体不需要人与家畜的参与,就可以通过传播媒介(吸血的节肢动物)感染宿主(野生动物),并不断地循环延续其后代的现象。 13、流行强度:一定时间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 14、流行的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常发生于某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 15、流行的周期性:某些疫病呈一定的年份再度流行。 16、防疫:为防止疫病发生和蔓延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包括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 17、地区区划:在一个国家内为控制疾病而划定的某一地区。 18、区域区划:为控制疾病而划定几个国家或相邻国家的某一区域范围。 19、检疫:采取各种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的检查,并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20、消毒:为了减少或消灭病原微生物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21、免疫接种:通过接种生物制剂,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所采取的手段。 22、预防接种: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经常威胁的地区,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群进行的免疫接种。 23、紧急接种:在发生传染病的地区为了防止疫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而对假定健康动物应急性地接种。 24、免疫程序:根据一定地区或养殖场内不同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状况及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群制定的疫苗接种类型、次序、次数、途径和间隔时间。 一、构成传染病的条件: 1、在患病动物体内发现某种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且该微生物在体内的分布应与临床上观察的病灶相符合; 2、该种微生物在体外能够被分离培养和纯化,而且还能够继续增殖和传代; 3、所分离的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时,能产生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与病理变化; 4、在上述人工发病的易感动物体内,重新分离的微生物应与原来接种的微生物相同。 二、传染病的特征: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兽医传染病名词解释汇编

一、名词解释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 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动物在抵抗力降低时也能转化为显性感染。 3、显性感染:将出现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 4、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称为继发感染。 5、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6、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 7、长程感染:又称慢性病毒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8、顿挫型感染: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回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 9、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10、传染源: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也即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除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路径。 12、易感动物: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做易感动物。 (畜群的易感性:指家畜对于某种传染病病抵抗力的大小,是抵抗力大、易感性小。) 13、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的纵向传播方式。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14、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或繁殖地阶段,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15、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16、间接传播:(有外界环境因素参与)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都能传播的传染病也可称为接触性传染病,多数传染病均属于接触性传染病。 17、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18、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19、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20、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自然疫源性(人和动物疫病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疫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类或家畜的参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价(主要是节肢动物)感染宿主(野生动物)造成流行,并且借此在自然界长期存在。这些疫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注意: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有: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伪狂犬、流行性乙脑炎、黄热病、口蹄疫、鹦鹉热、Q热、鼠型斑疹伤寒、蜱传斑疹伤寒、鼠疫、土拉杆菌病、布鲁菌病、李氏杆菌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21、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包括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所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所在的地区。

畜牧兽医专升本试题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复习进程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猪瘟持续性感染是指________。 A.康复猪长期携带猪瘟病毒、无症状 B.猪瘟病毒在猪群中不断扩散传播 C.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不表现症状,但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染于胎儿,引起死胎、流产、早产或产出体弱仔猪,后者对猪瘟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 D.猪瘟病毒随带毒猪从一处传带至另一处,引起该处易感猪感染。 下列沙门氏菌中,可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有()。 A. 鼠伤寒沙门氏菌 B. 鸡伤寒沙门氏菌 C. 鸭沙门氏菌 D. 鸡白痢沙门氏菌 布鲁氏菌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生殖道 D. 皮肤、粘膜 散发性传染病,常见于()。 A.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 B. 经饲料、饮水传播的传染病 C. 经胎盘传播的传染病 D. 经伤口传播的传染病 仔猪梭菌性肠炎主要侵害()猪。 A. 1~2周龄 B. 30~60日龄 C. 1~3日龄 D. 4~12月龄 鸡坏死性肠炎的细菌性病原是()。 A. B型魏氏梭菌 B. C型魏氏梭菌 C. D型魏氏梭菌 D. E型魏氏梭菌 小猪伪狂犬病的临诊特点是()。 A.神经兴奋、意识障碍、麻痹死亡。D.一般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也很轻微。 B.奇痒、咽麻痹、流涎、用力呼吸、心跳不规则、磨牙、吼叫、痉挛而死。 C.发热、精神萎顿、发抖、运动不协调、痉挛、呕吐、腹泻、极少康复。 可引起猪小肠绒毛萎缩的传染病有()。 A. 猪传染性胃肠炎 B. 细小病毒感染 C. 猪痢疾 D. 猪流行性腹泻 在鸭心包膜、肝脏表面以及气囊产生纤维素渗出物的传染病可能是() A. 鸭瘟 B. 鸭大肠杆菌病 C. 鸭疫里默氏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 D. 鸭病毒性肝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诊特征为()。 A.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 B.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 C.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在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气管发生啰音。 D.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和张口呼吸。 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答案 SPF动物: 无特定病原的动物。 病死率: 死亡数与患病动物的百分比。 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参照教科书。 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某些动物传染病发生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以数年计),还可再次流行。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源指体内有某种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如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垂直传播经胎盘、经卵和分娩过程的传播。 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地方流行性指在一定地区或动物群中,疫病流行范围较小并具有局限性传播的特性。

最新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 料

绵羊痘(variola ovina ; sheep pox)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都有易感性,以细毛羊最为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病死率亦高。可引起妊娠母羊流产,因此在产羔前流行羊痘,可导致很大损失。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季节,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山羊痘(variola caprina ; 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皮肤上发生丘疹-脓疱性痘疹。 口蹄疫(aphthae epizooticae ;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成年动物多取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 AI)是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家禽后的各种综合征,从无临诊症状感染到呼吸道疾病和产蛋下降,到死亡率接近100%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不等。最后一种病型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而其他各型统称为中、低致病性禽流感(MPAI)。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禽流感”的概念不清,反映在很多教科书和专著中,甚至在国家的法规条例中,将“禽流感”或“A

兽医传染病复习

简答题 一、人被犬咬伤后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1.伤口处理:尽快挤出伤口的血液,不能用嘴吸。 2.用20%肥皂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3.5%碘酊消毒伤口。 4.疫苗接种。 5.如果伤口比较复杂,或伤口接近中枢神经,则注射抗血清进行被动免疫,5ml/kg体重,过6小 时,疫苗接种。 二、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MDV期感染,育雏期饲养管理不差。 2.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3.超强毒、超超强毒的存在,MDV毒力不断增强,使疫苗保护力不够。 4.疫苗质量不合格,空斑数不够。 5.疫苗保存和运输条件不合格,MDV是细胞结合毒,要使用液氮保存和运输。 6.疫苗使用不当,免疫时同时使用酸性抗生素防止感染,导致MDV疫苗毒失活。 7.母源抗体干扰。 三、口蹄疫难以控制和消灭的原因是什么? 1.宿主谱广,FMDV易感动物多达33种,偶蹄兽对FMDV易感。 2.FMDV毒力强,传播速度快。 3.可通过风媒传播。 4.病毒类型多且易发生变异,有7个主型,不同血清型或亚型之间交叉保护力很低或没有。 5.口蹄疫病毒的持续感染,它能在感染后痊愈动物内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使感染动物成为带毒者。 6.FMD病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在低温下十分稳定,在外界保持传染性数天至一个月,冻肉中病毒长 期存在。 7.疫苗免疫不能产生100%保护率,病毒在群内能循环传播。 四、试述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 1.免疫日龄:幼小动物体内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各种抗原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答也弱,此时免 疫不易成功。 2.母源抗体的影响,母源抗体可抑制相应的弱毒株在幼雏体内复制,从而影响弱毒疫苗的免疫。 3.疫苗的种类:鸡对不同毒株产生的免疫应答有显著的差异,毒力较强的疫苗免疫性较好,但由它 引起的反应也较重。 4.疫苗剂量,一般活毒苗有最适宜的剂量。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讲课教案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 考题

SPF动物: 无特定病原的动物。 病死率:死亡数与患病动物的百分比。 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除病原体的动物。潜伏期,恢复期,健康 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参照教科书。 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某些动物传染病发生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以数年计),还可再次流行。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 传染性喉气管炎:由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传播快,死亡率较高。在疾病早期,患部细胞的胞核内见有包涵体。 传染源指体内有某种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如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垂直传播:经胎盘、经卵和分娩过程的传播。 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地方流行性指在一定地区或动物群中,疫病流行范围较小并具有局限性传播的特性。 顿挫型感染: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者 发病率:参照教科书。 封锁当发生法定一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以及安全地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其动物群进行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 疯牛病:是一种由朊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致死性、中枢神经性疾病。以潜伏期长,病情逐渐加重、终归死亡为特征。病牛主要表现行为反常,运转失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原空泡形成。死亡率很高。 感染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病理反应的过程。 隔离:指对病畜和可疑感染的动物进行管理,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 隔离:将患病动物和疑似感染的动物控制在一个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环境中进行单独饲养和防疫处理的方法。 钩端螺旋体病: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为发热、黄疽、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 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获得性免疫:动物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和接种某种疫病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 鸡马立克氏病: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 疾病防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减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继发性感染:当动物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后,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另一种或几种新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显性感染: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后,动物表现出该病特有的临床症状的过程。 检疫:遵照国家法律法规,运用强制性的手段和科学技术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紧急接种:某些传染病发生后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应急性免 局部感染:病原体局限在机体内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程度的病变。

兽医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资料教学提纲

兽医传染病(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封锁:切断或限制疫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来往,它是为了防止疫病扩散以及安全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动物群体采取划区隔离,扑杀,销毁,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的强制措施。 散发性:疾病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发出现,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地点上无明显的关系时称为散发。 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动物群体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动物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或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 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垂直传播: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 疫区:若干各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动物检疫: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的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疾病的传播,蔓延。 免疫程序:是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健康动物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制定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动物传染病经常发生在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 紧急接种: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到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计划外的免疫接种。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宿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临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疾病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疫病限制再局部范围内。 二、填空题 1、病原携带者一般可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 2、传染病的病程发展大致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阶段。 3、检疫可分为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国境检疫。 4、犬瘟热病毒4-12月龄幼犬易性最高。传染病在畜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 5、鸡马立克氏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坐骨神经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侵入为特征。 6、A 型流感病毒可自然感染多种动物,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 7、牛海绵状脑病的病原属于朊病毒。猪喘气病由支原体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