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二、教学过程: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课件展示

气候: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过渡: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加上降水集中的气候特征,会形成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课堂活动:

展示几幅黄土地貌的图片,

归纳: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课堂小结活动:教师展示下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自然要素主要特征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

过渡: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特征,使得该地生态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0“活动”。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地区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

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归纳: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

课堂活动:展示黄土高原过去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的了解和理解。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方式

主食佐食民居交通工具

课堂活动:想一想,黄土高原地区居民为什么过去以小麦和杂粮(小米)为主食?想一想,山西人喜食醋与当地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归纳:黄土高原多旱地,适宜种植小麦和杂粮,因此居民多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食。以面食为主食,常用醋来调味,有助于消化,饮用水碱性较重,多食些醋,有利于身体的酸碱平衡。

课堂活动:阅读P.101“窑洞”材料,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说一说,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

食物结构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食,咸菜、辣椒为佐食,

食物结构简单民居传统窑洞,居住条件差交通或通信方式常以马车、驴车作为交通工具,对内对外联系不便

归纳:现在,黄土高原居民的食物结构日趋丰富,鱼肉蔬菜四季不断;越来越多的居民住进新窑洞,或搬到整洁舒适的高楼房,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修建了许多铁路和公路,信息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对内对外联系更加便利。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教学过程:

引导:区域发展包括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我们首先来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72、8—73,阅读P.103“高原绿了,农民富了”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说一说,黄土高原的生态发展了哪些变化?

(2)想一想,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改善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归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并结合课文,说一说,黄土高原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语言和板图来说明治理水土流失措施的基本原理,如坡耕地改造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4“活动”。

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宏观措施:①控制人口增加,生态移民;②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建设防护林;④改善天然草场植被;⑤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2)微观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①工程措施

——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田;打坝建库,拦泥蓄水;②生物措施

——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农业技术措施

——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

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过渡: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课堂活动:阅读课文,说一说,为了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归纳: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利用能源优势,建设了山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现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在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集的区域,实施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的战略。

西部大开发和一系列的开放开发措施

(2009年设立关中—天水经济重点开发区,2011年设立西安咸阳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促进黄土高原地区更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反思: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SPSS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论文 题目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院系 年级专业 姓名

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摘要:2012年11月8日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至2013年3月两会召开和政府换届,这段时间将成为市场演化的重要时间窗口;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将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后,居民消费支出也开始增长,消费结构显著变化。本文通过数据的SPSS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出现的趋势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描述分析整体拟合分析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的提高,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各地域的资源、技术、科教水平等基础条件的不同,造成各地区各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各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是不相同的。而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消费情况如何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普遍地有所提高,也在城镇居民的家庭消费性支出结构的变化上有所体现。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 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 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另外,调查还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习题精选人教版

选择题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B.衡山C.华山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油菜C.甘蔗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D.黄山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B.安徽 C.河南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B.京包线 C.陇海线D.哈大线 16.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B.青海C.山西D.陕西 17.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B.银川C.石家庄D.合肥 18.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D.黄土本身疏松、干燥的特性 19.下列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有:() A.陕西B.山西C.黑龙江D.西藏自治区 20.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两大平原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D.河套平原 21.下列事物与黄土高原人民生活相关的有:() A.赛龙舟B.秧歌舞 C.面食为主D.青稞酒 22.黄土高原蕴藏量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理特征。 2.掌握并认识黄土高原上的生活方式和区域发展。 3.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二、自学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99-100页内容,完成下面内容。) 1、范围: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大致北起,南至,西抵,东到太行山。 2、地形特征:呈现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粱,黄 土峁等地貌特征。 3、生态特征:黄土高原的生态特征十分脆弱,容易导致生态问题,这是因为黄土结构,裂隙较多,缺乏保护。 4、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状态,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也很落后,当地居民的主食是和杂粮。菜肴较为简单,常用和辣椒佐食,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人们常用,驴车作为交通工具。 5、人居环境的转变:由于长期的,种草,黄土高原的山变清了,水 变绿了,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6、交通方式的转变,黄土高原上修建了许多和,居住 在黄土高原深处的人们通过电脑和手机上网,与外界保持联系。 7、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基地、陕北 与基地,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 三、学习合作: 课本活动题(略) 四、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位于黄土高原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太原西安兰州 B 太原石家庄银川 C 兰州郑州西安 D 呼和浩特银川西安 2.黄土高原的河流是() A 全部属于黄河水系 B 大部分属于黄河水系 C部分属于长江水系 D大部分属于内流河 3.黄土高原的地势特征是() A 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4.黄土高原的各种地貌特征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是()A黄土塬 B黄土坡 C黄土峁 D黄土粱 5.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是() A溜索B雪橇 C船舶 D马车驴车 6.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生态,解决当地农村燃料问题应() A 四季均使用沼气做燃料 B大量建立小煤窑 C大量砍伐森林做燃料 D 因地制宜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 7.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A 严禁开垦,采伐,放牧活动 B 实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C 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D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8.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植被稀少,地表裸露 C.采矿、修路,过度垦殖 D.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 9.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的是( ) A.植树种草 B.开荒种地 C.修建梯田 D.修挡土坝 10.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沪民救发〔2012〕42号)

上海市民政局 关于发布《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沪民救发〔2012〕42号 各区县民政局,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民政局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 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 (2012年5月21日市民政局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上海市社会救助办法》、《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和《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对象认定工作的通知》(民函[2010]140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在具体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对提出申请或者已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个人或者家庭(以下统称申请家庭)的核查,委托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及区、县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构(以下统称核对机构)对其经济状况开展调查、核实并出具书面报告的活动。 2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经济状况,包括申请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 第三条(主管部门) 上海市民政局主管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对工作。 区、县民政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四条(核对委托)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后的2个工作日内,委托核对机构进行经济状况的核对。委托书的内容包括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名称、核对对象、核对内容和核对期间等。 核对机构收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书后,应当及时开具收件收据,并组织开展核对。对不符合核对要求的, —3—

2020年居民生活水平调查报告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并详细地钻研所获的材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居民生活水平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调查背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情况,往往可以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经济状况。而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可以体现出本地区居民的消费意识及理念、消费方向及目的、以及热点消费方向。对本地区居民的收入及消费结构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状况,确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及方向,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高速、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次调查就是在消费越来越重要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应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合理消费”的最终目的。 二、调查内容 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总共涉及2个问题,涵盖居民消费以及收入两大方面。问卷的内容包括对收入,消费方式的选择,理财观念及理财方式等方面。通过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现今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观念的趋势,找到居民之间收入和消费观念的差异调查方式。 在调查期间,我通过在市区发放问卷和走访部分居民家中实地调查。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总共发放问卷5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为92%。并从中抽取了24份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整理,比对以及分析计算,得到了一些数据,对本次调查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根据抽取的问卷。调查详细情况及分析如下 三、具体情况 年收入低于1元的低收入家庭6个; 处于1元到2元的中等收入家庭8个; 2元到5元的中高等收入家庭6个; 5元到1元的较高等收入家庭2个; 年收入高于1元的高收入家庭2个。 年生活费用低于1元的低消费家庭7个; 处于1元到2元的中等消费家庭11个;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引言 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欲望而使用物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支出强劲增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各类消费品和服务支出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消费结构既反映了居民的消费偏好以及对收入、价格等因素的敏感程度,又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精神文化消费、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对过去而言,居民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在逐渐下降,而在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居民需求的变化。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经济学家Luch(1973年)在Stone(1954年)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其经济涵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首先满足其基本需求支出,扣除基本需求支出之后则按比例在各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分配。称为消费者选择理论。它不仅考虑了收入和价格因素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而且把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看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行为。同时,它还将居民各项支出区分为基本消费支出和非基本消费支出。并认为基本消费支出与收入无关,居民在基本消费需求首先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该方法具有分析比较科学合理、全面和方便实用,是当前进行消费结构分析的较为先进的经济计量方法。扩展线性模型为: (=1,2,3…,n) (1.1) 其中,为消费者对第类消费品的支出额,为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商品需求量,为第种商品的市场价格,Y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第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额的变动。边际消费倾向通常是一个0~1之间的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增加的收入用来消费的比例越大,相反则表示增加的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较大。 (1.1)式可解释为消费者对第种商品的支出额可分解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消费者为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少支出,后一部分为可支配收入减去对所有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的剩余中用于第种商品的支出额。在采用截面数据作为样本时,可以假设在同一截面上。商品价格是定值,这样可使ELES的参数估计较为简单。我们可以设: (=1,2,……,n)(1.2) 则有: (=1,2,……,n)(1.3) (1.3)式中,为随机差项,并以收入Y为自变量,第种消费品的支出额为应变量的一元线性回

SPSS统计分析案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

SPSS统计分析案例 专业:经济学姓名:000 学号:00000000 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版讲解学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 版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资料。 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黄土高原)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黄土高原》2019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

《黄土高原》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 (2019年济宁学业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在改善本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本区经济是一个重大课题,据此完成1、2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 ①减少土壤肥力②淤塞河道③破坏农田④生态环境恶化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黄土高原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②名胜古迹众多③工业基础雄厚④国家政策、资金扶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1选D,2选B。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农田破坏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并形成“地上河”;植被覆盖率减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恶化。第2题,黄土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国家政策支持,重点扶持能源工业的发展;黄土高原历史文化悠久,开发早,名胜古迹众多。 考点: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发展经济的优势。 (2019年苏州学业考)地坑院也称“天井院”、“地窖”,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图5)。据此完成2、3题。 3.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夏季多雨,易于蓄水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图6中的省K有地坑院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解析】3选B,4选C。第3题,黄土高原的地坑院位于黄土塬,这里形成地下村庄的原因,一是地下冬暖夏凉,调节气温;二是造价低。窑洞顶部不是为了耕作。地坑院需要排水,目的不是夏季蓄水。第4题,地坑院分布在黄土高原,陕西省北部是黄土高原,即丙。甲是贵州省,乙是辽宁省,丁是青海省。考点:考查黄土高原传统民居及黄土高原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 (2019年连云港学业考)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回答5、6题。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自然地理概况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①: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引导:歌曲内容涉及的是我国哪一个地区?你了解这个地区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 方案②:图片导入:展示几幅黄土高原的典型景观图片,如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窑洞等,引导:这些景观属于我国哪一个地区?(黄土高原)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与发展状况。方案③: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环境与发展状况。今天我们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跨省区域的环境与发展状况。 【自然地理概况】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展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和黄土高原的范围图,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8—64和图8—65,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征。 (2)找出长城、秦岭、乌鞘岭、太行山等地理事物,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 (3)说一说,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过渡: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特点。 课堂活动:展示几幅黄土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8—65和P.100“黄土高原的塬、梁、峁”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对照地图上的高度表,说一说,黄土高原的海拔高度有何特征? (2)对照地形图上的颜色差异和河流流向,描述黄土高原的大致地势特征。 (3)结合教材正文内容,说一说,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有何特征?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0“活动”。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 .doc

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审核确认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低保的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审核确认、资金发放、动态管理及其监督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责分工) 市民政局是本市低保工作的主管部门,指导、监督本市低保工作。 区民政局负责本辖区低保管理及资金发放工作,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开展低保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辖区低保的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审核确认、动态管理等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下属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具体承担低保的相关事务性工作。

居(村)民委员会协助做好低保相关工作。 第二章申请及受理 第四条(申请条件) 在本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市低保标准,且符合低保家庭财产标准规定的本市户籍家庭,可申请低保。 本市户籍家庭包括: (一)全部由本市户籍居民组成的家庭; (二)本市户籍居民与其在本市共同生活的非本市户籍的配偶、子女组成的家庭。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 (一)配偶; (二)父母和未成年子女; (三)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四)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 下列人员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一)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 (二)在监狱内服刑、在戒毒所强制戒毒的人员;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人们消费观念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饮料已从昔日的生活奢侈品转为日常的生活必需品。 我国饮料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饮料市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同时,由于饮料行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在原有的饮料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又有新的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饮料市场上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对于我国的饮料企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高品质仅是企业参与竞争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了解市场,掌握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及口感偏好是企业研发新产品、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因素。作为消费者,人们所考虑的因素除去饮料最基本的解渴功能,情感和审美的个性化需要开始成为主导。 随着消费者追求健康,天然的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饮料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的考虑因素主要是味道、健康效果、品牌,而且在购买饮料时成分构成及价格也是主要因素。对于一个饮料产品来说,好喝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与此同时,在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的今天,饮料的健康效果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要喝出美味,也要喝出健康。 对于购买饮品的信息收集途径,大多数人还是通过电视这一传统的广告渠道获取信息,其次店面的宣传单及各类促销活动也是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自90年代电视普及以来,收听广播的人数有所下降,所以从收音机广播中获取信息的比例下降严重。 下面,将各类饮料消费调查各信息分列如下: 在目前的饮料市场上,矿泉水/纯净水在人们日常所饮用的饮料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果汁类饮料和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蔬菜类饮料较少。在碳酸饮料、牛奶类/酸奶类饮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的今天,我们发现果汁类饮料越来越受人们喜爱,果汁饮料汇集了新鲜水果的精华,融营养、保健为一体,深受消费者喜爱;茶饮料因其更解渴、口味更适宜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矿泉水/纯净水由于既能解渴,且健康卫生、价格便宜这一性价比的优势,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大大高于其它品种。 矿泉水/纯净水饮料在40-49岁人群的选择比例略高于其他年龄段;果汁类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SPSS统计分析汇编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SPSS统计分析 一、搜集到的2013年我国31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s://www.360docs.net/doc/853913561.html,/workspace/index?m=hgnd 二、对数据的基本分析 在数据文件建立好后,通常还需要对待分析的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加工处理,这是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对数据按人均消费(expend)进行降序排列 操作步骤:(1):选择“数据”→“排序个案”菜单项 (2):将“人均消费(expend)”选入“排序依据”列表框,选中“降序”

(3):点击“确认”按钮,生成如下降序排列的数据集 由数据的降序排列可以看出,全国只有上海、北京、广东等九个城市的城镇人均消费在全国城镇人均消费水平以上。 (二)、作出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直方图 操作步骤:(1):选择“图形”,打开“图表构建程序”菜单项 (2):从“库”中选择“直方图”将其拉入“图表预览使用数据实例” (3):将变量“地区”设置为x轴,将“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设置为y轴

(4):点击“确认”按钮,即生成如下直方图

通过一个复合条形图,可以很明确的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从图中的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来看,北京,上海,浙江这些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最高,人均收入也是最高的,各省市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大多数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集中在15000元左右。 (三)、对数据按照人均消费作出直方图,以统计我国农村人均消费的水平 1、首先对数据分组,分组数目的确定。 按照Sturges 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K=1+ 2 lg lg n ,计算得组数为6. 2、确定组距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28155.00-12231.90)/6=2653.85,可近似取值为3000.00元。 操作步骤:(1):选择“转换”→“可视离散化”菜单项,将“人均消费”选入“要离散的变量”列表框中,单击“继续”按钮进入主对话框。 (2):单击“生成分割点”按钮,设定分割点数量为6,宽度为3000.00,可见系统会自动会填充第一个分割点的位置为12231.90,单击“应用”返回到主对话框。 (3):此时可以看到下部数值标签网格里的“值”列已被自动填充,单击“生成标签”按钮,是标签列也得到自动填充。 (4):将离散的变量名设定为expendNew 。 (5):单击“确定”按钮。 3、频数分析 操作步骤:(1):选择“分析”→“描述统计”→“频率”,打开频率对话框。 (2):选定“expendNew ”,点击“图表”,选择“条形图”点击继

最低生活保障

低保:守住生活的底线 【内容提要】:2013年1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督查情况汇报,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决定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完善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等挂钩联动机制,使低保家庭基本生活保障更好落实、水平逐步提高。通过建立临时救助机制,切实解决遭遇临时性、突发性困难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减少“碎片化”、一次性补助,守住生活最后一道防线。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困难群体、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全民低保、授人以渔、落地见效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是行动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生活救助制度,它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发生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一、中国城乡低保的内容及方式 中国的城乡低保制度,作为一项普遍的、有效的社会政策,对保护贫弱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因为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就制度框架而言,目前的低保制度还是城乡分开实施的,于是就有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属于城市中的贫困人口群体,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等原因,发生收入中断或者完全没有收入,或者虽有收入但收入微薄,以致于不能够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任何社会都有贫困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贫困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即使在今发达国家中,也依然有相对贫困问题,存在着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帮助的贫困群体,因此各国都建立了普遍的社会救济制度。我国是一个人口稠密、地域存在较大差别的发展中国家,在城市中也同样存在着贫困问题。 确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通常是以城市居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为标准。所谓最低生活水平包含有两个层次:一是“绝对贫困”,指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饮食、穿戴和居住条件;二是“相对贫困”,指享有和当地生产力相适应的数量最少的消费资料和服务,它并非指缺衣少食,而是一种相对于其他居民才有的“贫困”之感。“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应以“绝对贫困”为主,适当兼顾“相对贫困”。在确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具体方式上,各地大都采取了“菜篮子法”,即选择若干生活必需品,依据其最低消费作为确定最低生活水平的标准。这种方式在具体测算时应考虑三个因素:其一是生活必需品品种选择的准确性;其二是生活必需品价格指数的可靠性;其三是贫困家庭及其消费特征选择的可代表性。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doc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预习学案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并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 一、轻松起航,自主学习:1、自然地理概况: (1)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北起、西抵、东到、南临秦岭。 (2)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裂隙较多,缺乏,在的夏季,尤其是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3)由于长期的和,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等地貌。 2、传统方式的改变和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1)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状态,经济发展缓慢。当地居民的主食是和,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人们常以、作为交通工具。 (2)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基地、陕北基地,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 (3)在黄土高原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集的地区,实施与 同步的战略。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 经济重点开发区,2011年国家把高新区确定为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设立国家级,从而加快了黄土高原城市化建设步伐。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有哪些传统文化?选取其中之一传统文化展示给同学们看。 2、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三、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四、当堂训练,检测反馈: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阅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上海低保多少钱

上海低保多少钱 核心提示:上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570元调整为640元,提高12.2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430元调整为500元,提高16.28%。具体内容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介绍。 上海低保多少钱? 从2013年4月1日起,上海提高多个“民生标准”: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从之前的的1450元调整为16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2.5元调整为14元;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640元和500元。 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基本生活成本、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城市化建设等因素,从2013年4月1日起,上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570元调整为640元,提高12.2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430元调整为500元,提高16.28%。 此外,按照国家医改要求,上海从2013年4月1日起,将“城保”统筹基金、“镇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原来的28万元提高到34万元,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城保”、“镇保”医保基金支付80%。 相关内容链接: 上海低保申请条件: 1、家庭月收入符合本市民政部门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00元/人的标准,且已接受民政部门连续救助6个月以上。 2、家庭成员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并至少一人取得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3年以上,其他成员户口迁入此必须满一年以上。 3、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 4、家庭人数为两人或以上,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扶养关系。 申请低保程序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户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地的街

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申请材料送交户籍地的居民(社区)委员会,并出具其户口簿,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 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的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还应递交其居住地的居民(社区)委员会开具的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的证明。居民(社区)委员会调查核实后,应张榜公布,进行民主评议和征求群众意见,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审核。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须在15日内完成审核工作,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报告范文】居民生活水平调查报告

居民生活水平调查报告 关键词:消费;理财;误区;合理;健康 一、调查背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情况,往往可以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经济状况。而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可以体现出本地区居民的消费意识及理念、消费方向及目的、以及热点消费方向。对本地区居民的收入及消费结构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状况,确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及方向,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高速、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调查就是在消费越来越重要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应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合理消费”的最终目的。 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地点 本次调查为期10天,从8月11日开始到8月20日截止,调查的范围主要是河北省邢台市市区及近郊,问卷发放两个区域主要在中兴西大街地区。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对象是城乡居民,跨越各个年龄层并涵盖各种学历和职业。接受调查的居民共46位,分别从事13种职业。 调查内容 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总共涉及20个问题,涵盖居民消费以及收入两大方面。问卷的内容包括对收入,消费方式的选择,理财观念及

理财方式等方面。通过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现今城市居民收入和消 费观念的趋势,找到居民之间收入和消费观念的差异调查方式 在调查期间,我通过在市区发放问卷和走访部分居民家中实地调查。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总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 回收率为92%。并从中抽取了24份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整理,比对以 及分析计算,得到了一些数据,对本次调查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根据抽取的问卷。调查详细情况及分析如下: 具体情况: 年收入低于10000元的低收入家庭6个;处于10000元到20000元 的中等收入家庭8个;20000元到50000元的中高等收入家庭6 个;50000元到100000元的较高等收入家庭2个;年收入高于100000元的高收入家庭2个。 年生活费用低于10000元的低消费家庭7个;处于10000元到 20000元的中等消费家庭11个;20000元到50000元的中高等消费家庭 5个;50000元到100000元的较高等消费家庭2个;年生活费用高于100000元的高消费家庭1个。 财政情况调查显示8户收支平衡,12户稍有结余,1户有很大富于,还有3户入不敷出。 低收入家庭开支占收入的86.67%;恩格尔系数为76.67%。居民第 二消费点(即占开支额比例第二的消费点)主要是教育费用,其金额占 总开支的41.67%。被调查者主要从事农民行业。 年收入处于10000元到20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开支占收入的 57.5%;恩格尔系数等于52.5%居民第二消费点主要是交通等与工作关系密切的项目,此项开支占总开支的37.75%。 中高等收入的家庭开支占收入的56.67%;恩格尔系数等于43.33%。居民的第二消费点各项所占比例相近,此项开支占总开支的34.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