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每次捧起书来总是想写点东西,因为感悟实在是很多。而拿起笔来,又不知道从哪里谈起,因为所知实在太少,惧怕呕心沥血一番后,过不几日,就发现还不如前人拉出的一坨屎更呈具金字塔般的形状。然而小白同学却力劝我,前人再漂亮的作品,也只能放在隔着玻璃的橱窗里慢慢欣赏,而自己写出的东西纵使再不成形,也是印在成长中的。

人生来只能往前走。在历史的长征中,要想走在别人前面,走得比别人快显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少走弯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对于短暂的人生,三、四十年之后你应该所处社会的点和你现在的点连成一线,才是你的捷径。社会在不断往前发展,而以现在的点为圆心,时间为半径,我们得到的确是一个令人疑惑的圆。所以我们必须知道身后是什么样的,才能调整身姿,随着社会往“前”发展。这是我乐于读史的缘由。

社会向前发展,有两条腿,一条是科学技术,一条是社会体制。在远古社会,由于缺乏了科学技术,且社会体制也不完善,所以社会只能爬行。而如今,拥有科学技术的左腿肌肉越来越健硕,社会要想跑得快,就要用同样健硕的社会体制作为右腿。而经济,只不过是由赤体穿上了草裙,而今更有些华丽的衣衫罢了。这是我读史的重点。

感谢钱穆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这本小册子,使我能够进一步跳出历史偶然与必然的纠结,整体的审视这个社会,而不是去历数它充满故事的每一根丝线。诚然,宾四先生的这本书的一大目的,是呼吁大家不要随便摈弃很多中国优秀的社会体制,而随便盖以“专制黑暗”四个字妄加否定。但是他给予我们的,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漆黑的前行时,尽量走个直线。读起来真是体会很多。现在只能摘要说说。

书中重点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五个主要历史朝代的社会制度。而每个社会制度,又分为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向。对于政府制度,重点在于阐述君权和臣权的分布与制衡,此处的君权,毋宁称之为贵族特权为好,而所谓贵族,就是依靠祖宗继承下来的天然的权力(有点所谓太子党的感觉);而此处的臣权,也最好理解为民权,因为掌握这部分权力的大臣,都是从社会的底层通过个人努力(尤其是科举)达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理由:因为与其说这些人维护百姓利益,还不如说是维护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儒学教育,而儒学的政治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这个所谓“臣”的群体道德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从秦汉开始大一统的国家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帝王,而君权和臣权的制衡(所谓制度),也就成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最主要的构架。另外,臣还分为内臣和外臣(内臣一般多为皇帝私人利益服务,而外臣的职责则更应以国家为重,这是内外臣的言论倾向性的出发点的区别),而权力也要区分地方和中央。更进一步从人事制度来说,君(或者贵族)自然是要世袭的了,而臣从何而来呢?如何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呢?所以作者紧接着谈论了选举制度。我们注意,作者说的是“选举制度”而非“科举制度”,其意深。再进一步,社会总是有阶层的,广大老百姓要生活,就要自食其力,而总有另一批人要生活,却又想不劳而获,所以作者紧接着告诉大家,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是如何不劳而获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制度。最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期望四海升平,而又不可能一直四海升平,时时刻刻的都有“攘外”和“安内”的任务,所以政府必须豢养军队,作者最后关注了兵役制度。关于兵役制度作者最关心的是两点,一个是兵从哪里来?另一个是粮饷从哪里来?以上我对本书的关注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来看这本书,也就会很清晰了。

根据以上的思路,让我们再来把这本书理得更简单一些。

一、秦汉

秦汉是大一统的肇端,皇帝世袭,钱穆归因于中国地理不适于靠“选举”产生领袖,而我觉得还不如归因于遵循那些源于远古且带有宗教仪式的传统更有说服力。但是臣作为参政

议政的主体,其废除了夏商周的世袭制的确算是历史一大进步。在中国这种缺乏以死后处境作为恐吓手段而聚敛人心的宗教的国家里,皇帝要想维持其统治,最聪明的做法,无非是群策群力,而不是一人专权,这样的话皇帝一个人不至于太累,所得好处也可以人人有份,遇到问题时责任大家平摊,皇帝的宝座也坐得长久而安稳。所以皇权和相权(或者说相所代表的政府)的制衡就成为每个时代发展的焦点。柏杨在谈论汉朝确立儒学治国时,曾经提到到刘邦之所以被叔孙通说动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儒家所倡导的君臣之礼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皇帝的虚荣心。而且历史也记载,刘邦当年对一同打下天下的哥们也是很有义气,朝堂之上也是有座的,那显然对于国家大事,大家更是可以说三道四。这说明汉初皇权本也不是至高无上,皇帝说话也显然不是令所有人噤若寒蝉的。皇帝又要面子,想一个人说了算,而又怕大家不给面子,做错了事更可能危及自己的椅子甚至生命,所以自然要分权。于是所谓的三公九卿制度应运而生。其各个官职名称的来历没必要细讲,因为那些都是故事。我们只需要看到,要想一个皇帝或者政府官员作出的决定生效,必须要皇帝和大臣都知道和同意。而为了限制皇帝不能为所欲为,又设置了御史天天叮咛皇帝。

对于地方政府,秦朝创立的郡县两级制度,又是一大创举。统治者不劳而获的途径,就是让老百姓白白的交出一部分劳动成果。要想轻松得到这一部分成果,就必须给老百姓一定的承诺,那就是保障他们能够安定的生活。严格意义上来讲,地方政府有两大作用,一个作用是收税,一个作用是解决百姓争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老百姓的生存权,让他们有安全感和平等的心态,能够愿意安居乐业。要想地方政府做到这两点,必然的要划分区域。一个基层政府所管的地盘儿太大了,交通也不方便,运输也不方便,意味着公务员们的工作量太大;而地盘儿太小了,意味着浪费好多粮食养着这些不劳而获的人,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显然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劳动。所以,秦汉的地方政府制度(郡县制度)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扁平化。地盘儿合理,拿俸禄的官也少。同时,为了检查地方政府官员有没有老老实实的执行政策,派出了刺史。

这些官员都从哪里来呢?汉朝发明了好方法,那就是“举”,也就是推举。最初的推举都是所谓“孝子廉吏”。“孝和廉”这两个标准就明显带有儒家思想的味道。为什么是廉吏而不是“能吏”呢?因为社会生产力实在是太低下了,什么雄材伟略也几乎没有可施展的空间。只要老百姓老老实实的交上税来,你再老老实实的如数交给皇帝,你就是皇帝所需要的人才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种孝和廉的标准,很容易让老百姓没有怨言,况且孝字还是老百姓传颂的楷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颇能代表老百姓。另外皇帝也知道孝廉标准下举出来的人可能有很多庸才或者经验不丰富的人,作为补救措施,所以又让他们考试,然后再划分并进入大学学习。

但是不劳而获“两千石”的粮食实在是太有诱惑性了,因而在这个“举”的过程中,徇私舞弊慢慢滋生,逐步造成了人员冗余,且盘根错节严重,最终形成了一个近乎封闭的阶层,渐渐阻塞了平民的晋级之路。而从后面历朝历代看来,阻塞平民的晋级之路,必然造成政治的垮台。

对于农业社会,经济制度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税。由于汉朝经济发展水平低,,可吃的、可玩的实在是种类有限,也就是各种粮食的附加值增加的手段实在是太贫乏,粮食收多了吃不了也是烂掉,所以赋税(土地税是历代赋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很低。基本是“三十税一”。而对于土地所有权,则因为汉朝的土地自由买卖政策,而最终形成了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再者,到汉武帝要拓边时,觉得钱不够花了,所以又发明了“盐铁税”。先是向盐铁商要钱,后来发现油水实在是太大了,干脆垄断生产了,这也是后来两千年这种行业国家垄断的开始。

最后看看兵役制度。汉朝边界除去西北边境多和匈奴人交战,其他方向基本都是防御性的。先看兵从哪里来。自古以来,就是两种制度来保证兵源,一种是强迫,一种是诱惑。但

是任何一种制度,要想保证这些拿着武器的兵卒安心卖命,就一定要让他们没有顾虑。汉朝生产力低下,所以常备军少一点,每个人每年的兵役期很短,最后都发展到交钱可以赎的地步。其兵役制度,是“寓兵于农”的制度,百姓首先是生产集团,其次也是一个战斗集团。而为了让大部分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不要后院起火,你家太穷了就好好在家劳动种田养活爹妈和老婆孩子,只有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人,才有资格当兵,而如果你当兵当然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可以免一些赋税。当然,武器也是你自己置办。当兵为了保命和杀敌,显然都会武装得很好。所以汉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保证的,尤其是和北方的游牧民族交战的时期。

综上所述,秦汉无论实在政治制度,还是在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都为后代的各个朝代树立了模板。

二、隋唐

在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分裂和战乱以后,隋唐重新步入大一统的时代。皇权和臣权和以前差不多,谁也不能单独决定。只不过各种文件或者命令前加了一个“敕”字,以让皇帝更有面子罢了。同时,官员的头衔也换了换。其值得关注的是六部制的提出,说白了就是参与讨论的人比汉朝更多一些,职责划分得更详尽一些。

地方政府方面,又加了几级。我想应该是人口增多了,事情也增多了,所以地盘儿就更小点。另外就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使得社会的确可以负担的起更多的不劳而获的人存在。地方长官的任命权,依然在中央。大臣的任命权在皇帝,老百姓依然没有绝对的选举权。而且把官儿的级别划分的更加细致,所谓九品中正制。这样才能让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儿更有上进心,而上进心,恰恰同时也是掌控在皇帝手里的缰绳(其实也是现代任何管理之所以能够“管理”的根本)。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怕无欲无求。所以老庄的无为而治是万万要不得的。

人才选拔方面,隋唐开始了正式的科举,已经尽量做到了以才选吏,而废弃了所谓的以“孝和廉”选吏。这也是很大的进步。

说到经济制度依然是税收制度。从划分详细的“租调庸”制度到两税制,说到底,就是征税的项目增加了,也就是中央需要的钱增加了。其原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奢侈品的种类增加了,光吃已经不能满足贵族和其他上层社会的需求了,还要有漂亮的家饰,比如唐三彩等;另一个是用兵增加了,唐朝中前期虽然边境战事不多,但是为了维护西北边境的安全,成立了多都护府,即形成了所谓“府兵”。而收税的种类增加太麻烦,收税的成本就会抬高,所以只能找更简单的方法,干脆后来发展到两税制。

关于兵役制,和汉代有不同。如前所述,汉代时农兵合一,你首先是一个种地的,其次你还要服兵役。而到了唐朝,是兵农和一,你首先是一个兵,然后为了养活你自己,你需要种地。这也就造成了唐朝更多的职业兵,就是当一辈子兵,才有了杜甫的诗“一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随着府兵制度的失败,和士兵的社会地位的逐渐低下,稍富裕的百姓都不愿意当兵,所以后来发展到雇佣兵,,尤其是雇佣异族。也有了后来的异族头领发动的“安史之乱”。

纵览隋唐归纳如下,生产力发展导致物质更加丰富,社会分工也大力发展,更多的社会阶层出现。出现了科举制度和自由的(或者说职业的)兵役制度。

三、两宋

说到宋朝,我们必须要注意一个前提,就是宋太祖的地位是黄袍加身得来的。所以他惧怕武将造反,于是刻意的抬高文官的位置。这就造成了宋朝在国防上虽然兵精,但是将不广的尴尬,很难赢得战争,最终整个朝代都在防御。其他朝代都有很多抗击异族的名将,而宋朝能拿得出手的太少了,好容易锻炼出几个,要么杀掉,要么革职。同时也造成了宋朝的文人占据了社会上层,并有时间和空间搔首弄姿,研究各种学说,比如南宋的“理学”。而民间的工商业也比较发达。

皇权和相权的分配其实本质上和前朝没有太大区别。纵观历史来看,除了清朝,其他朝代的皇权和相权基本持平,最多也就是突然蹦出个极牛的某大帝,精力无限,相权自然就低了,要么皇帝年少不更事,冒出了擅权的宰相,呼风唤雨几年。更或还有一些阉人也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和从小与小皇帝建立的私人感情而从中渔利。

宋朝的科举制度也是因袭前朝,只不过文人的积极性更高。因为宋朝的国际形势不好,所以只能收更多的税用于战争。以至于老百姓不爽,王安石要变法,不光要变税制,还要改兵役制,放弃唐朝的职业兵制度,而仿效以前的全民皆兵,即所谓的“保甲制”。

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每每经过一个战乱的时期,老百姓对和平的渴望会更加强烈。经历了五代以后,宋朝的老百姓也是期望安居乐业。虽然和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经历了战争,但是由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斗争(如金灭辽、元灭金等等)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宋朝赢得了一定的喘息和短时间难得的和平。其早期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汉初颇为相似,只不过还没有完全缓过劲儿来等待宋朝汉武帝一样的皇帝出现,蒙古族就来的太过迅猛了。在宋朝极为短暂的和平时期,老百姓得到了难得的休养生息,所以工商业发展非常迅猛。因此,以至于本来作为大宋临时首都的汴梁都异常繁荣。唯一可惜的是这些工商业者在积累了资本以后,没有取得政治上的相匹配的地位。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宋朝的人口增加比较快,已经达到了1亿多,是唐朝的两倍,而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一亩地出多少粮食养多少人是一定的(全国总的耕种面积和明朝基本持平,人口也基本持平)。而荒地也没有了,能开垦的都开垦了,这也就遭遇了一个发展瓶颈,其解决方法就是计划生育。所以,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开始计划生育的朝代。

由上所述,我们只能做两点假设,一如果北方少数民族不是突然强势,多给宋朝一百年的时间,依靠宋朝的经济实力,反过来荡平北方应该不难,宋的每朝皇帝其实都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如果再有一百年的和平,科技应该会有很大发展,比如四大发明的成熟,比如陶瓷业的极度发展等等,在此基础上,在宋朝这种宽松的文化氛围下,或许工商业者会在高层决策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四、明朝

政治体制方面,明朝相比前朝,着实的退步了。朱元璋打完江山把武将杀了个精光,而文臣又出了个宰相胡惟庸,所以干脆连宰相这个位子也不设了。这不是说臣权没有了,但是事实上是也确实是皇权相对来说大了很多。因而,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权力间隙也就大了,阉人们可发挥的空间也大了。所以明朝似乎是太监擅权次数最多的朝代。但是遇到独立一点的皇帝,太监没空间了,而皇帝和大臣们却又经常为各种事情争吵。另外,本来朱元璋对子孙的分封制是历史严重的倒退,不过有了朱棣,一次性就全部搞定了。但总起来看,由于没有外患,百姓又富足,所以整个明朝一直是比较平稳中度过。一直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科举人事方面,为了让文人们更听话,八股文考试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题目。但是如果看看当时的考题,题目也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迂腐,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颇有一些能够走上社会的上层。另外九品中正制在明朝也被更进一步的加以诠释,以至于形成了钱穆所说的:西方社会有阶级无流品,中国社会有流品无阶级。

政治虽然保守,但是明朝在经济上有了更大的发展。一方面人口增加很多,另一方面可供耕种用的新开垦的土地数量却有些不足了(人均土地实际上是一代比一代更少)。于是在征收税收时,造了两种册,一种是黄册,就是户口本,一种是鱼鳞册,就是土地具体划分和使用情况(宋朝已经开始有了正式使用的鱼鳞册),开始时还是两册并用进行收税,后来干脆采用“一条鞭法”,全部按照土地进行收税。。到后来人口实在太多,所以明中叶以后首辅申时行明确的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

因为外患不严重,明朝社会稳定时间很长,生产力发展也非常迅速,科技亦然。比如出现了科技著作《天工开物》等。但是遗憾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明朝和西方的交流中断,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兵役制度方面,明朝运气很好,开国就把蒙古人彻底打得落花流水,所以边疆用兵也少了。其兵役制度依然是职业军人。但是由于常年不打仗,更加上长城的修建,军队训练松弛,军械入库,最终导致明朝后期的军械因长年不用而严重损毁,战斗力下降。最后不光打不过满洲人,连农民军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入北京。

综上所述,我觉得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成就没有什么突出的,如果要摘出几条来说的话,一是疆域得到进一步的开拓,比前朝都有明显的增加但又控制不力;二是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却又没完全放开。两个失误却很值得深思,一个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强化了国人夜郎自大的心理,也在很大程度上断绝了和西方正在兴起的列强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二是八股文的兴起在思想上控制了人的思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人才的贫乏受到影响。

五、清朝

清朝是钱穆很不齿的一个朝代。在社会制度方面,钱穆分析认为其用各种“法术”代替了很多社会制度,也就是“人治”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法制。而其统治的特色,到处都体现了异族政权。例如上层都是满人居多,汉臣的人数受到严格控制。军权严格控制在满人手里,直到末期顶不住了,才出现了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在权力分配上,更多的是把汉臣当做满人的家奴,例如臣对皇帝言必称“奴才”,这是令人发指的。而其他朝代大臣都是称“微臣”、“罪臣”等等,这中称呼看似小事,但却是对人思想和自尊的严重摧残。另外皇权高度集中,政令的下达不再受到大臣尤其是汉臣的牵制。这些都是历史的严重倒退,但好在清朝颇出了几个精力旺盛能力卓越的皇帝,才奠定清朝三百年的基业。

另外,与其说是清朝皇帝统治,不如说是满洲贵族统治下的中国。所以在最后的君主立宪的机会到来的时候,如果只保留皇帝一人,而抛弃满洲贵族这个统治阶层,便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磨磨蹭蹭的不愿意实施,所以最终干脆被孙中山彻底全部推翻了。

在国际形势上,欧洲扩张到中国的初期,正好赶上了清朝初期,英法德舰队在以蒸汽机和火炮武装以前,根本无法与清廷抗衡,所以乖乖的呆在东南亚。俄罗斯野心勃勃的从陆地打到中国东北边境,恰好被清初战斗力还算强大的清军击败,这雅克苏一战奠定了中俄或者说中欧一个多世纪的和平。但是这种和平的假象,也完全让满清贵族死于安乐之中,让整个中华死于安乐之中。这一仗,从中国的近两三百年的历史来看,我认为反而是完全失败的。

在兵役制度上,清朝实行的是满洲的八旗兵制度,这些八旗子弟兵控制在全国几乎所有的要塞。汉人组建的军队是为“绿营”,其首领还是满族人。因为清朝刻意的维护满洲贵族的权益,所以无论是科举还是兵权,都是颇有些倾斜的。有很多科举和军事的禁区严禁汉族人涉足。因此总起来看,清朝的兵役制度和科举制度除了倒退,根本就是乏善可陈。

经济方面,清朝的人口数量激增,康乾盛世以后,人口较明朝增加了2倍,达到3.6亿多,而可耕种土地较明朝仅增加一半(约7.3亿亩),而人均土地占有面积降到了历史最低的1.7亩(仅为明朝的一半多),因此税收被迫彻底采用按照土地征税而不是人口数量征税。清朝继续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严重缺乏交流。而到了中后期以后,逐步开放一些通商口岸以后,清政府不光没有积极地参与贸易,反而不断地阻止贸易,最终导致了大门被列强用武力打开。综上所述,清朝实际上是一个在制度上不断倒退的朝代。其康乾盛世的基础,其本质是少数皇帝的个人武功给社会在一段时期内的安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已。而这种异族统治,一方面造成了满汉等诸多民族的地位的不平等长期存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君主立宪从根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最后,结合这本书,和以前所读过的一些经济学与历史的书籍,我们在看历史时,所应该关注的的真正问题有哪些呢?

一、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是什么样的。这决定了处于这个社会的人民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简单一点说,晚上是用油灯还是电灯?沟通使用喊话还是信件还是电话?交通是走路还是马车还是火车飞机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

二、人总是有不劳而获的倾向。当时的社会,有多少人想不劳而获?或者更进一步说,这个社会,能够养活的不劳而获的人的比例是多少?这也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了,这个比例就可以显著增加。

三、更关键的,是如何控制不劳而获的人的比例,或者说如何维持这个阶层的比例和稳定,这就是社会制度的问题。从历史来看,这个阶层的绝对人数和比例是呈上升趋势的,因而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这些阶层的层数只能是越来越多,要想维持这些阶层的稳定,必须有强有力的社会制度。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这种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所谓“公平”的基础之上。一方面,这种公平必须允许底层劳动者有通过个人努力走向高一级阶层的通道,这需要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这种公平也应该控制高级阶层的权利,使低级阶层有发表意见和争取自身利益的空间,使任何社会矛盾尽量避免用武力的方法解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一点,越是不劳而获的人,就越容易形成联盟;而普通的底层百姓,迫于生活压力,整日忙于生计,联合的能力更低(亚当斯密也这样分析工人和资本家)。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总的看,和平时期远比战争时期时间要长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暴力机构的作用。从上一点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暴力机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是多么的重要。从古代开始,暴力机构似乎都是分为两级的,一种应该是衙役,就像现在的警察,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个部分在钱穆的书中从来没有做过讨论,但我觉得其实是很重要的,严格意义来说,他并不应该是兵役制度的一部分,而恰恰又是社会维持稳定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另一种就是军队了。钱穆在书中重点强调了每个朝代军队的兵役制度。但是无论古代这种衙役制度和军队制度有何制度上的差别,我们最需要看到他们在职能上的差别就足够了。

五、社会的发展必然形成更多的阶层,这是由社会越来越细的分工所决定的。那么如何调配这些阶层,使这些越来越多的阶层更能和谐的相处呢?横向对比来看,中国历史上的阶层不是太多了,二是太少了。尤其是在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我觉得出现了阶层的一个真空(现在这个真空依然存在)。就是统治阶层(如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人和农民底层的劳动者之间的空间。改革开放以前,都是国营企业,除了工人和农民,就是政府干部。而改革开放以后,必然有一堆人成为新的工商业主。他们有可能是从农民和工人转变而来,也有可能是从干部转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这个阶层必然越来越庞大,必然要争取更大的决策和发言权。我们现有的政治制度,给予他们的途径就是通过选举或者推举成为人大或者政协代表,参政议政。如果这条途径不是很奏效(实际上相对于这个新的阶层的人的诉求来说也往往是非常有限的),那最有效的显然是通过贿赂指挥有权力的阶层的人的手。所以,在近15年来,商业贿赂、商官联合等现象与日俱增,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现行的社会选举制度还是不能给掌握资本的人以充足的决策力的空间。还有一部分,就是所谓的官商,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利作为资本,从中渔利。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不得不去解决的社会问题。我觉得解决的途径还是要给这些资本家参与决策的权利,仅仅依靠吸收更多的知识分子进入政府部门和单纯培养专业的从政人员未见得有足够的效果。

综上所述,钱穆的这本书,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制度的影响。另外,他在谈到每个朝代开始时制度一般都是适合的,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很大贡献,而到后来这些制度往往又是漏洞百出。面对这种疑惑,钱穆基本都归因于执行中的流弊,或者在纠正这些流弊中所采用的更为严谨的、乃至最后成为桎梏的政策。但是这种流弊的产生,或者过犹不及的补救措施,难道不是制度本身不完善的结果吗?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书中也没有深入探讨,那就是工商业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或者说以工商业起家的资本家,为什么迟迟不能进入中国的决策层?这个钱穆几乎没有涉及。对比欧洲发展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地理决定。这个是天然的和非常关键的。工商业的本质是物质交流,而其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无非就是物资的运输途径。通过地域不同所带来的价格差距来追求最大的利润。对于运输来说,水运又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尤其是在古代),因此水运发达的地方,商业往往就比较发达。在这一点欧洲显然比我们有天然的优势。西欧的内河航运比中国华北平原要发达很多,温暖湿润的大西洋季风给欧洲大陆带来充沛的降水。而在中国的华北,老百姓却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更不要说航运了。还有欧洲的海洋,风平浪静的地中海,孕育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好几个大帝国,同时也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推波助澜。欧洲西海岸也没有台风和飓风,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海上帝国的一个接一个的强盛提供了帮助。所有这些帝国的强盛,无一不是因为贸易的驱动,结果也是使贸易更繁荣。反观中国,江浙一带的商业的兴盛也不是偶然,发达的内河航运网和平坦的平原稻米与桑蚕基地相得益彰。

二、战争因素。战争有两种,内战和外战。一遇到战争,兵员自然不必说,兵役制度决定了每个国家或朝代的特色,但是粮饷和武器(铁)的来源就是另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中国,往往是横征暴敛——就是直接去跟老百姓抢。而铁器的工匠,往往一直由军队自己掌握,铁矿的冶炼也是由国家直接承担。所以,战争没有给中国的商人带来商机,甚至没有他们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而中国的战争也几乎没有为工商业而爆发的。另外,即使有工商业者参与的战争,其的命运也是悲惨的。比如明初的沈万三,捐献给朱元璋大量的军饷用以劳军和筑城,结果不光没有博得好的社会地位,反而因猜忌而落得客死异乡。这种横征暴敛可能是因为短期急促的战争,迫使国家无法在安顿国民的基础上进行,而只能靠短期的战时状态造成的。而商业只能在长期的持续的和并非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才能更大获利,才是新富人进入社会上层的机会。欧美的最典型的例子远的来说是英法百年战争。两国的国王要持续进行战争,必须让国内安定的生产,而为了筹集军饷,英法的国王只能最后求助于商业工作者(而事实上,这场战争恰恰是因为贸易税收的不平衡所引起的),而商业工作者趁机争取到了很大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最后不管战争结果对英法在世界上的地位造成多大影响,而国内却最终形成了以工商业起家的资本家和老贵族共同执政的新的阶层。而这些资本家要想更多的牟利,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者和资本,于是利用贵族和国王手里的权利,展开了著名的圈地运动。欧美近期的例子就是一战和二战的美国,其不参战是为了商业的利益,卖军火,其参战每次都几乎是迫不得已的,或者自身受到了伤害,或者为了更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中国例外的例子,是宋朝,宋朝长期处于防御状态,而且连年边境战争不断,这就迫使宋朝内部(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必然不能横征暴敛的去筹集军饷,而只能稳定的进行收取战争的和赔偿的税收(从熙宁10年来看,工商税占财政总收入的70%)。而实际上宋朝的工商业也是最为发达的。但是很遗憾,宋朝的工商业者,始终无法进入决策层。我觉得,一个原因是宋朝的选才制度,这种选才制度在此时显得非常多余和倒退;另一个原因,是宋朝外战连年失利,朝廷稳定的时间还是太短,没有给工商业者进入决策层充分的时间。

另外需要澄清的一点,欧洲的工商业者并非是生而富贵的。中国的工商业者在古代社会地位低下,欧洲其实也是一样的。

三、民间科技的进步。不得不说,还是中国的科举选才的制度贻害太深。聪明人都通过四书五经走上了仕途,而民间手工业者中人才的匮乏,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寺院中的僧人,虽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却终日沉迷于对基于“顿悟”的哲学思索中。这和欧洲的僧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的教士们,此时正沉迷于对自然现象的解析。欧洲的

很多科学理论,都来自于寺院。冯友兰认为中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不一样,西方是“正的方法”而中国更多的是“负的方法”。通俗来讲,西方的哲学更讲求“逻辑”和“批判”,开宗明义就说上帝创造了一切,他们研究的,很自然就是所谓的“一切”的实体。而中国的哲学,包括儒学和后来传入的佛学,开始就在研究人与万物的关系和更乃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总结出很多抽象的,很难去用语言阐述和传播的各种“经”,最后导致一代又一代的人长时间的拘泥于这些基本的问题。往往一个学者或者僧人,快死了都不能有所“顿悟”。

还有就是儒学、佛学等哲学和科学的结合问题,也是民间科技迟迟不能进步的原因。如刚才所说,僧人或者学者往往穷其一生也未必有所顿悟,而导致宗教、哲学和科学的结合迟迟不能从狭隘的圈子里跳出来,所以像僧一行这种人太少了;而西方的教士们,十几岁就可以很轻松的读完一本《圣经》,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轻松的种种豌豆、数数星星。

归结一下,中国的工商业,迟迟不能走向决策层的原因,是中国的自古以来的社会制度和民间哲学理念造成的。

以上是我读这本册子的一些脉络和关注点,肯定不及钱穆先生这本书所告诉我们的十分之一。如果想要知道的更多,别无他法,我们需要阅读的更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精选 多篇)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教育部于xx 年指定并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不停在实践与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过再次仔细阅读,深有感触..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 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地实行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使用种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康健,丰富的生存和运动情况,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必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履历.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 品德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纪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根本运动,保教并重,存眷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体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的代价取向的题目,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动 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大小肌肉的锻炼和使其精良的发展,至 于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对幼儿来说实在是有肯定难度的,所以在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应只管即便简朴和清晰化,以便幼儿学习。情感教育,应该参加得当的波折教诲,熬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帮助幼儿心理素质的进步。而关于举动教诲,笔者认为行为其实只是教诲的详细表现形式,所以我比较倾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即认知范畴情绪范畴,行动技能范畴。只是教育理念应该与社会的现实环境联合起来,将布鲁姆的教

育目标分类学良好的运用到当代幼儿的教诲中。而且将其详细和简单化,使家长能够明白的更透彻。更好的表现家长的代价取向。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西席的幼儿家长,由于恒久与孩子,与教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夫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职位地方的差别,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关键解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表现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肯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诲才是最好的教诲。笔者相识到对付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屯子做了相干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屯子与都会的差异。各种教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诲目的,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将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诲模式和发展偏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表现家长的代价取向。事实上,纲要与其他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一起构成 一个受配合原则引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层次差别的幼教 法例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历程,促进幼教朝更加康健准确的偏向进步.纲要鲜明的表现着国度的 意志。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调和发展的目的。“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的的教诲历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生理发展讲,例

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 时间:2018-05-21 10:52:05 | 作者:李论?u 《中华寓言故事》这本书是由许多的寓言故事组成的。书中的故事看似很简单,普通,但是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而且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人。其中有:井底之蛙、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愚公移山和五十步笑百步经典寓言故事,每个故事读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最让我受启发的是愚公移山和井底之蛙这两个故事。 愚公移山讲的是:从前有一个老人,名叫愚公,年龄快九十岁了。但在他家的们前有两座大山挡着,所以出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有个想法:想把这两座山挖走。他下定了决心,第二天早晨,早早的开始拿起锄头挖山。他天天挖呀挖,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什么进展。隔壁的邻居劝他说:你真是太愚蠢了,山怎么能挖走呢?你是不可能吧山挖走的。可愚公却说:“虽然我年龄大了,快挖不动了。但是还有我的子子孙孙帮我挖,总有一天,我会把山给挖走的。于是愚公子子孙孙和家家户户的人都来帮愚公挖山。终于有一天,山被挖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只要你坚持,一定会成功。 书中井底之蛙故事也使我受益匪浅,故事比喻见识狭小、目光短浅的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小角落当做整个世界,而要谦虚有礼,客观地评价自我,不要自以为是。要多看、多听、多想,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努力做到高瞻远瞩、放眼长远。 这也如同我们学习一样,只学好课本上的“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这样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否则就会成为一只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我们应该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这个多变的世界。 整本寓言故事书,虽然每个寓言故事看似短小,普通。但每一篇都蕴含着一个哲理,耐人寻味,使人深受启发。也使我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读一本名著并就这本名著写一篇读书报告的任务,其中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名著,不乏有《菊与刀》、《中国士绅》、《沉思论》以及钱穆先生写的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等。究于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政治制度的一些粗鄙之见,我强烈建议我们小组选择《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当然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虽然算不上真知灼见,但起码也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读完之后,我发现发现这本书道理说得不深,观点也有不少,内容较浅,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但作者阐述清楚,脉络清晰,能称得上是这本书一大优点。不过作为像我这样的一般综合读者来阅读,是很可以的了。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纵论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打开了系统了解和学习历史的一扇大门,可以作为学读史书的基础知识来学习,即使不喜欢读史,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其中有很多对于历史和政治规律的突破性认识,比如,到底中国这些官员部门如何分工的?财政制度是如何演绎的?为何宋朝无法抵御外侮?...... 书中重点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五个主要历史朝代的社会制度,而每个社会制度,又分为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向。对于政府制度,重点在于阐述君权和臣权的分布与制衡,此处的君权,毋宁称之为贵族特权为好,而所谓贵族,就是依

靠祖宗继承下来的天然的权力,自从一出生就注定其不同于常人的命运;而此处的臣权,也最好理解为民权,因为掌握这部分权力的大臣,都是从社会的底层通过个人努力尤其是通过科举达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因为与其说这些人维护百姓利益,还不如说是维护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儒学教育,而儒学的政治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这个所谓“臣”的群体道德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从秦汉开始大一统的国家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帝王,而君权和臣权的制衡,也就成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最主要的构架。另外,臣还分为内臣和外臣(内臣一般多为皇帝私人利益服务,而外臣的职责则更应以国家为重,这是内外臣的言论倾向性的出发点的区别),而权力也要区分地方和中央。更进一步从人事制度来说,君(或者贵族)自然是要世袭的了,而臣从何而来呢?如何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呢?所以作者紧接着谈论了选举制度。我们注意,作者说的是“选举制度”而非“科举制度”,其意义就更加深刻了。再进一步,社会总是有阶层的,广大老百姓要生活,就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而总有另一批人要生活,却又想不劳而获,所以作者紧接着告诉大家,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是如何不劳而获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制度。最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期望四海升平,而一直四海升平却又不太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攘外”和“安内”的任务,所以政府必须豢养军队,作者最后关注了兵役制度。关于兵役制度作者最关心的是两点,一个是兵

关于教育类读书笔记5篇

关于教育类读书笔记5篇 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教育类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篇1:《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时间过得飞快,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 前不久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

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性,也在不断提倡人性化服务。说到底其实我们的教育更应人性化,我们一直在说: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知识讲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摘录: 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 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作为一种有造型激情的东西,建筑在它的领域里,也要从头做起,要使用那些易于打动我们意识的、易于满足我们视觉欲望的因素,并且把它们处理得使它们的形象能以精致或粗犷、动乱或宁静、淡漠或热衷来清楚地影响我们; 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 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觉。 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 我们正处于一个建设时期,一个重新调整以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时期。我们正在绕过一个海岬,新的前景只有在彻底修正现行的手段和确定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的新的结构基础之后才能恢复伟大的传统路线。 有序布局是把轴线分等分级,也是目标的分等分级,意图的分类。 如果说数字计算的结果使我们感到满意和和谐,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这轴线。如果,根据计算,飞机的外形像一条鱼,像自然物体,这是因为它重新找到了轴线。如果独木舟、乐器、涡轮机,这些实验和计算的成果,在我们看来都像“有机的”现象,这就是说,像某种生命的载体,那是因为它们排列在轴线上。 现代的工程师,首先追求功能而把形式放在第二位,但他的成果总是造型美观的。优秀的现代画家为造型而追求造型,如果他有必要的能力,成品在造型上就会令人满意。 读后感: 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 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

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与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与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与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1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寓言故事》,里面有很多寓言小故事,让我学了很多的道理,其中大王嫁祸和孔雀爱尾这两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大王嫁祸讲的是一个人去砍柴,遇到一个小沟涨水了,过不去。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庙,庙里有个神像,他就把神像搬到了河中央把他推到,走了过去。又一个人走了过来,发现神像被人脚踩过了,于是他把神像擦的干干净净放回原地。住在庙里的小鬼让小鬼惩罚他们,神像不敢惩罚第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你越不怕他,他越拿你没办法,你越怕他,他就有办法对付你,让我联想到,遇到困难不要怕,

你越怕他越解决不了,要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 孔雀爱尾讲的是孔雀非常爱自己的尾巴,休息的时候都要把尾巴放好,有一天下雨了,孔雀也把尾巴收起来怕被雨淋湿,一个猎人来抓他们,其他孔雀张开翅膀飞走了,有一个孔雀怕翅膀淋到雨没有飞,结果被猎人给抓住了。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是,孔雀太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这本书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很短,但每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我们学习、成长很有帮助,所以我要多读书。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2在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中,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中都是些什么文章?是告诉我们道理的?还是胡扯八道?让我来告诉你吧!《中国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道理的。比如“拔苗助长”是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失败。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风来占领地位的。“黔驴技穷”告诉我们,不要装腔作势,要切实学习过硬本领,不然迟早会被揭穿的。“螳螂捕蝉”写的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计后果。“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陷于毫无根据的忧虑之中。“因小失大”告诉我们贪图小利的'人往往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而贻笑大方。“骥遇伯乐”告诉我们人要得到应有的爱护和赏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从历史得失看中国政治 中国的政治,从传统政治到现当代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锤炼,经历了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中国的政治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摸样。虽然一直在变革,但有一点恐怕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便是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或许是皇权专政,或许是民主制度,亦或是现在的中国制度……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寻觅。 那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钱穆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他都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钱穆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这么一个时期,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 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他眼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充满了变革、充满了未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又重新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这里的传统政治制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制度,一是人事。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作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的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这就道明了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

《教育新理念》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教育新理念》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读书札记新 时 期新 理 念——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观台学区西艾口学校王志江新时期 新理念 ——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 “念书是一种兴趣,一种情趣;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种种聚会,体验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革本身,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这是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梓坤对念书的称赞。前些日子我认真阅读了袁振国先生所著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书中幽默、滑稽的语言,浅显易懂的案例,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那种高妙的理论,而是存眷实际,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教学若干方面举行了深入的思索,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诲新理念。 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诲变化时期的西席,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孕育发生精良的影响,是形成学生品德的关键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付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诲奇迹的统统。在教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西席的品德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品德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诲的气力,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构造,无论假想的何等美好,都不能代替教育奇迹中西席的品德。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华形成性格。” 我教过一年的一年级学生,发现老师的一切都成了学生的学习工具,你怎么语言,做事??甚至有几个淘气的孩子学你走路。这两年不停都在教毕业班,特别明显感觉到西席师德的重要性,每一个班的学生的为人处事可以说与班主任有很大的相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出发点。 (一)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品德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自动生动的呈献。恭敬是相互的,要是不恭敬学生,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吗?

建筑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对于一名学习建筑的人来说,懂得什么是建筑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便去看了一些建筑理轮的书籍,例如《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拙匠随笔》(梁思成),《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这些书籍让我深刻的了解了建筑,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懂得了建筑的内在涵义。 常常有人把建筑和土木工程混淆起来,以为凡是土木工程都是建筑。也有很多人以为建筑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有一种看法说建筑是工程和艺术的结合,但把这艺术看成将工程美化的艺术,如同舞台上把一个演员化妆起来那样。这些都是不全面的,不正确的。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这样给建筑下定义: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更准确的说,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美术等相结合的产物。建筑上问题都必须全面综合地从工程、技术上予以解决。因此建筑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并认识适用的问题,使建筑与环境更加和谐,更加适合人的居住。建筑也需要用技术科学来坚固、经济的实现一座座建筑以解决这适用的问题。但是建筑更注重的是设计,建筑师本身就是一名美术家,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使建筑的外形更加美丽,更具有独特的美。这些需要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来设计出美的建筑。因此建筑师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和要求,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建筑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美感,有良好的技术科学技能,更要了解中外的建筑历史和建筑特征。作为一名中国人,更应该了解中国的建筑特点,了解具有民族性的中国传统建筑特点,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讲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一)个别建筑,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译状伸展的屋顶。(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有若干座这种建筑午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为要这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三)中国的建筑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房身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为主要结构。(四)斗拱: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这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五)举折,举架。(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 (七)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小学读物《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参考范文5篇

小学读物《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参考范文5篇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一 寓言是智慧的花朵,它的花瓣是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它的花蜜是蕴含在故事的道理。 最近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是由许多有趣的小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虽然短小、简单易懂,可是每一个故事里面都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回味无穷。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受益匪浅。 《中国寓言故事》里有许多则好的寓言,如:《打草惊蛇》《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其中我最喜欢的则是《五十步笑百步》,故事中的梁惠王最终还是觉悟了,这一点我很喜欢。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道理,《晏子的车夫》告诉了我做人要谦虚,《南橘北枳》告诉了我凡是心怀鬼策的人,都是从损害别人动机出发,但最后往往会以害己的结果而告终的。《校人烹鱼》告诉我为人处事一定要诚实。《二人学棋》告诉了我无论学什么本领,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画蛇添足》使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去完成它,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龟手药》告诉我相同的东西不同的用法,会有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这样才更全面、周到。《屠龙之技》让我知道了脱离了实际需要的技能和学问,学得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

寓言正在着力于弘扬中华美德,而我也会越来越喜欢《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二 《寓言故事》中有许多故事,故事内容虽然很简单,却蕴涵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驮盐的驴》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一只驴子,帮助商人驮货物。第一次它驮的是盐,盐很重。到了小河边,驴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里,它好不容易才爬了起来,这时他发现背上的盐轻了好多。商人埋怨驴子,你毁了我好多的盐。驴子才不管呢,反正盐很轻了,它轻轻松松把盐驮到了家。第二次,商人又带驴子去运货,这次运的是棉花。虽然棉花很轻,但是棉花很多,也很重,驴子想没关系,到了小河边就好了,再摔一跤,就会变轻的。到了小河边,驴子故意叫了声“哎哟”,然后摔进了河里。驴子想今天我要在水里多待一会儿,让货物轻一点。谁知没等驴子站起来,它就被河水淹死了。 可见,驴子做事不动脑筋,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水融化。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思考,不能像文中的驴子那样愚蠢。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三 今天晚上,我读了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题目叫《狐狸、狼与狮子》。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狼和狐狸是最好的朋友。一天,他俩捉到一只小鸡,狐狸出于礼节,把小鸡让给狼吃;狼为了面子,把小鸡让给狐狸。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来了一头雄狮,狼连忙把小鸡送给狮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xx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前言到汉唐宋明清五讲而至总论,我都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提起了满满的兴趣,津津有味的拜读了两遍,故而兴趣之所至,自觉从中获益良多。 《论语》中有言: 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名思义,就是指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得有失的。而中国的几千年一言以蔽之曰“封建专制”,则是钱穆先生所最反对的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这本书里,钱先生论得论失,但主要的是要肯定其得,即中国历代(自然主要是先生所详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人事上的建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论及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历代之始,不论汉唐还是明清,都如一张张白净的纸,在英明的君主的励精图治下,总能创造出一个个辉煌。而在历朝之后期呢,多因了因循守旧、骄奢淫逸、小人干政、内忧外患等等,经济、文化、军事上或多或少地陷入了无可自拔的困境当中,再想恢复到过往的繁荣昌盛又谈何容易呢?这不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发展、懂得开拓进取吗?否则,就只能是见到最初时那美丽的昙花一现,没法持久。推及政治制度,钱穆先生说“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好久下

最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

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

建筑师的二十岁读后感

《建筑师的二十岁》读后感 《建筑师的二十岁》对于我们专业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我们初识建筑的时候,能够了解到英雄级大师级人物的经历对我们也是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至于让我们在茫茫求学之路上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对大多数建筑工作者来说,二十岁正是求学的年龄。而在大学期间的经历,恰恰是今后孜孜不倦谈论的话题。我们的二十岁,也正是所选择事业的起点,解那些大师在20岁——这个与我们年龄相仿时的学习经历和所思、所想,对我们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中,我更是对大师们的思想,经历,人生的道理,学术的哲学深深折服。也深深了解到了要成为一名杰出建筑师必备的素质修养。这也给正处于摸索中的我指明了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一)对建筑诚挚的热爱 作为一名建筑业的同学,也是致力于在建筑事业中有长足发展的追求者,对建筑自然要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的热爱,如此在今后的道路中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看书中的大师们,不管是出身建筑世家的皮亚诺,还是平民草根成就卓越的贝聿铭,都怀揣着对建筑深深地热爱。 在进入CAUP前,填写高考志愿时确实有过迷茫,有过犹豫。然而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济建筑。到而今,想起当时做出的决定,也从未后悔,甚至于感到非常幸运。建筑是一门涵盖门类非常广的专业,而且它绝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学习,也不是纯粹的实践,而是在理论和实践当中不断地培养不断地激发一个人最本真的创造性,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不再受原理概念的束缚,这一点至今深深吸引着我。不仅如此,建筑学同时也一直在探讨着一个人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世界最本质的理解。在各种高端的理论当中也从不乏艺术气息。我爱上了建筑,它的魅力在于并不在于一个建筑本身的构成外形,而在于它表达的思想,传达的信息,以及给人的启示甚至是震撼。这没一样都这的人深深地思考和反思。 (二)从事建筑事业的纯粹性 看《建筑师的二十岁》,了解到大师们的生活并非开始都风光无限。贝聿铭曾漂洋过海,在异域的文化中苦苦挣扎着前行;弗兰克盖里由于家境窘迫做过卡车司机,上过夜校……然而生活的困难并没有阻止他们在建筑道路上的脚步。之所以成就卓越的原因还在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建筑。 在我的身边,从来不乏这样一种人,为了金钱走上了建筑的道路。我想这样的人今后的路会越走越窄,不会有长足的发展。他们的思想被物质的欲望紧紧束缚,不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篇一】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

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1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 一、“慢”而不“怠慢”。 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

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 我会想办法的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诉学生“火车理论”:一个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辆快车,和一个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辆慢车,最后,先到达终点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车的那个人。我会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等待等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摘录: 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 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作为一种有造型激情的东西,建筑在它的领域里,也要从头做起,要使用那些易于打动我们意识的、易于满足我们视觉欲望的因素,并且把它们处理得使它们的形象能以精致或粗犷、动乱或宁静、淡漠或热衷来清楚地影响我们; 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 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觉。 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 我们正处于一个建设时期,一个重新调整以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时期。我们正在绕过一个海岬,新的前景只有在彻底修正现行的手段和确定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的新的结构基础之后才能恢复伟大的传统路线。 有序布局是把轴线分等分级,也是目标的分等分级,意图的分类。 如果说数字计算的结果使我们感到满意和和谐,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这轴线。如果,根据计算,飞机的外形像一条鱼,像自然物体,这是因为它重新找到了轴线。如果独木舟、乐器、涡轮机,这些实验和计算的成果,在我们看来都像“有机的”现象,这就是说,像某种生命的载体,那是因为它们排列在轴线上。 现代的工程师,首先追求功能而把形式放在第二位,但他的成果总是造型美观的。优秀的现代画家为造型而追求造型,如果他有必要的能力,成品在造型上就会令人满意。 读后感: 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