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教学设计教案

芳香烃教学设计教案
芳香烃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芳香烃学案(人教版选修5)

一、预习目标

1、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简单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苯的结构和性质

1、苯的结构

(1)分子式______________ (2)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最简式⑷空间结构:

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角为120°,碳碳键长

介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之间

2、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_____ 色,带有___________ 气味的有_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

3、苯的化学性质

(1 )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的硝化反应

苯与和的混合物共热至50C―― 60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加成反应

在特定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的氧化反应

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为:;苯 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KmnQ酸性溶液褪色

二、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 ______________ 取代后的产物

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个苯环,侧链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碳碳键全部是

单键)

3、通式: 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与苯相似

4、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书写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苯环不变,变换取代基的位置及取代基碳链的长短。

例如GH o对应的苯的同系物有 4 个同分异构体,分别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①苯不能被KMnO酸性溶液氧化,甲苯、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被KMnO酸性溶液氧化。可利用此性质区分苯和苯的同系物。其中甲苯被KMnO酸性溶液氧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的同系物均能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取代反应

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硝基甲苯的系统命名为, _________________ 又叫(TNT , ___________ 溶于水,是一种烈性炸药。

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1、芳香烃

房子内含有一个或多个 ____________ 的烃,由2个或2个以上的苯环___________________ 而成的芳香烃称

为稠环芳香烃,如萘: _____________________ 蒽: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源:1845年至20世纪4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 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自20世纪40年代后,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通过 _________________ 获得芳香烃。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4?自主设计有关实验并探究有关物质性质

5 ?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性质差异

硝化反应

二、学习过程

(一)苯的结构和性质

探究一:苯分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①苯分子结构的确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 ______________

那么凯库勒式能完全真实的反应苯分子的结构吗

根据以下信息,谈谈你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

②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Cl

Cl

是同一种物质

③苯不能使溴水腿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腿色

④碳碳双键加氢时总要放出热量,并且放出的热量与碳碳双键的数目大致成正比。苯在镍

等催化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所放出的热量比环己二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

烷的还要少。

说明苯环中________ 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因此凯库勒式不能全面的反应苯的结构,只

是习惯上沿用至今。

【过渡】那么苯分子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

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 __________ 一样长的,这说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殊共价键,

所以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3)分子空间构型

_________________ 形,_________ 个原子共平面。

探究二:苯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

(一)猜想: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殊共价键,所以苯

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反应类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二)实验思考:

A.苯的溴代反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直导管b的作用一一使冷凝回流,(HBr

和少量溴蒸气

能通过)。

2锥形瓶的作用一一吸收____________ ,所以加入AgNO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AgBr)

3锥形瓶内导管为什么不伸入水面以下一一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

4 碱石灰的作用一一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蒸气、___________ 蒸汽

苯的溴代反应装置

5纯净的溴苯应为无色,为什么反应制得的溴苯为褐色----------- 溴苯中溶解的

6 NaOH溶液的作用一一除去溴苯中的______________ ,然后过滤、再用 _____________ 分离,可制得较为纯净的溴苯

7最后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什么一一_________________ 沉淀,反应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B苯的硝化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试管中是浓硫酸、浓硝酸和苯的混合物,

(A)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反应完毕,将混合物

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在烧杯底部出现淡黄色油状液体(硝基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意:1硝基苯_溶于水,密度比水 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

2长导管的作用一一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于控制温度,防止生成副产物(因为加热到100?110 c时就会有间二硝基苯生成;)

(二)苯的同系物

探究三: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A.____ 反应(_________ 影响 ________ )

实验:甲苯中加入酸性KMnO溶液T KMnO溶液__________________

乙苯中加入酸性KMnO溶液T KMnO溶液_______________

结论:苯的同系物 _________ 被酸性KMnO溶液氧化

解释:苯的同系物中,如果与苯环直接连接的碳原子上连有H原子,该苯的同系物就能使酸

性KMnO溶液腿色,与苯环相连的烷烃基通常回被氧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Bo ________ 反应( _________ 影响 ________ )

TNT

(

)

TNT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 晶体,烈性炸药。

(三)反思总结

各类型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对比

碳碳键结构特点

化学性质

烷烃

烯烃

炔烃

苯的同系物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2、下列关于芳香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3、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的是

A.

A.其组成的通式是 GHb n-6 (n > 6)

B.分子里含有苯环的烃

C.分子里含有苯环的各种有机物

D. 苯及其同系物的总称

+ 3HNQ

+ 3H 2O

2 B .2 ” C.

C.甲苯制三硝基甲苯

D.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六氯环已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和液溴发生加成反应

B. 苯和液溴发生反应时,常用的长直玻璃导管主要起平衡内外气压和冷凝的作用

C. 苯的硝化过程是吸收反应,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D. 制硝基苯过程中浓硫酸的作用是脱水剂 5、芳香烃可由下列化工工艺制得 A 煤干馏后的煤焦油 B ?石油的催化重整 C ?石油的裂化

(五)课后练习与提高

1、 能够说明苯中不是单双键交递的事实是

A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B .对二甲苯只有一种

C.苯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D

.苯能和液溴反应

2、 可用来鉴别乙烯、四氯化碳、苯的方法是

A 酸性高锰酸钾

B ?溴水

C ?液溴

D ?硝化反应

3、 与链烃相比,苯的化学性质的主要特征为

A.难氧化、难取代、难加成 B .易氧化、易取代、易加成 C.难氧化、易取代、难加成 D .易氧化、易取代、难加成 4、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烯

B .乙炔

C .苯

D .乙苯 5、下列关于甲苯的实验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有影响的是

B.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苯与氢气可以生加成反应

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石油的裂解

A.甲苯硝化生成三硝基甲苯 C.甲苯燃烧带有浓厚的黑烟 6、下列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水层褪色

=CH

2

最新选修5有机化学芳香烃教案

化学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节芳香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②观察实验: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的作用。③阅读与交流: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在烃类化合物中,有很多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已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苯。 [板书] 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复习]请同学们回顾苯的结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 [提问]1、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2、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 (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 (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40×10-10m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3、(1)苯与液溴在铁粉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C6H6+Br2 C6H5Br+HBr。 (2)苯在特殊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C6H6+3H2 C6H12。 (3) [讲述] 苯的分子组成为C6H6,从其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应具有不饱和

烃的性质。但实验表明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可知,苯在化学性质上与烯烃和炔烃明显不同。 大量的研究表明,苯为平面形分子,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长完全相等,而且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 键之间。或均可。 [板书]1、结构:苯为平面正六边行结构,键角120°,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完全相等。 [思考与交流] 1.烃均可以燃烧,但不同的烃燃烧现象不同。乙烯和乙炔燃烧时的火焰比甲烷的要明亮,并伴黑烟;而苯燃烧时的黑烟更多。请你分析产生不同燃烧现象的原因。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条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 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3.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请你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 [归纳]1、含碳量不同,含碳量:乙烷>乙烯>乙炔=苯,含碳量越高,燃烧越明亮,黑烟越多。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C6H6+Br2C6H5Br+HBr 液溴、铁粉做催化剂 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50℃~60℃水浴加 热、浓硫酸做催化剂 吸水剂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6H6+3H2 C6H12 镍做催化剂 3、 装置特点:⑴导管较长;导管口在液面上;不加热;⑵现象:烧瓶中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生成;锥形瓶中生成浅黄色沉淀。⑶兼起冷凝器的作用;⑷防倒吸; ⑸白雾是HBr遇水蒸气产生的,可用AgNO3试剂检验。

高二化学《芳香烃》教案

高二化学《芳香烃》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苯的重要化学性质; 使学生了解苯的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异同,理解共价单键的可旋转性。 以甲苯为例,让学生了解苯的同系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苯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用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复习]: 填写下表: 苯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键参数 苯分子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分子是平面结构,键与键之间夹角为120°,常用结构式芳香烃教学设计来表示苯分子。苯是非极性分子。 [过渡]: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叫做芳香烃,简称芳烃。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烃。我们已经了解了苯的分子结构,那它的性质又如何呢? [实验1]:展示苯的实物,让学生直接观察苯的颜色和状态。将苯与水混合于试管,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认识苯的溶解性. 一.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沸点80.1℃,熔点5.5℃。 二.苯的化学性质。 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苯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2]:纸上蘸取少量苯溶液,点燃.观察实验现象.

氧化反应 c6H6+15o2芳香烃教学设计12co2+6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常用的氧化剂如no4、2cr2o7、稀硝酸等都不能使苯氧化。这说明苯环是相当稳定的。 取代反应 苯跟卤素的反应。 [实验3]:苯与溴的反应。 ①.原料:苯、液溴、铁粉。 ②.反应原理: 芳香烃教学设计芳香烃教学设计Br +Br2芳香烃教学设计+HBr 芳香烃教学设计③.装置原理: a.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芳香烃教学设计b.锥形瓶中水的作用是什么?。 c.为什么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④.操作顺序:圆底烧瓶中先加入少量苯、液溴,然后加入铁粉,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后向锥形瓶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并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⑤.实验现象: a.烧瓶中混合物沸腾; b.导管口出现白雾;

苯芳香烃教案

苯芳香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苯分子结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科学思想: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苯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假说的方法探讨苯分子结构。教学过程设计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气体密度的3倍,请确定苯的分 子式。【板书】一、苯的组成及结构 1.苯的组成:C6H6 所以苯的分子式为C6H6。 【过渡】苯的结构是怎样呢? 19世纪的科学家就进行了研究。当时 有机化学刚刚发展起来,比较成熟的 理论只有“碳四价学说”和“碳链学 说”。【设问】请根据这两种学说写 出苯可能的结构简式。 【设问】这些结构是否合理? 【提问】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这 些结构是否合理? 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 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A. CH≡C-CH2-CH2-C≡CH B. CH3-C≡C-C≡C-CH3 C. CH2==CH-CH==CH-C≡CH E. CH2==C==C==CH-CH==CH2 F. CH2==C==CH-CH==C==CH2 …… 讨论:A~F式都符合“碳 四价学说”和“碳链学说”及 C6H6的组成,但E式、F式含累 积双键不稳定,所以A~D式较 合理。 含C=C 或C≡C的物质可 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验证。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巡视,纠正学生错误操作。 【提问】上述两组实验现象有何不 同,关于苯的结构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投影】实验事实 1:苯不能使溴 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过渡】苯的结构到底是怎样呢? 19世纪科学家做了许多关于苯的性质实 验,力图从性质出发推导出苯的结构, 其中有一个实验给科学家以极大启发。 【展示】 分组实验(两人一组) 实验1: 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褪色,而己烯可 以,说明苯分子中不含C=C 或C≡C,上述结构都不合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 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 引导学生体会物 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 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 关系。 【投影】苯与液溴在铁粉催化下发 生取代反应: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反应如果发生,将有何现象 说明苯与液溴确实发生取代反应了? 【提问】如何进一步确认白雾的成分 是氢溴酸? 【演示实验】 导气管口有白雾,是 HBr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生 成的。 向锥形瓶中滴加AgNO3 溶液,将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观察实验,验证上述现 培养学生的分 析、推理能力和逻辑思 维能力。

《芳香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详案7)

芳香烃教学详案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在观察中思考,在探究苯的结构中,凯库勒等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播放视频2分钟) 科学研究总是基于问题的研究,也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研究(PPT3展示)。我们说“以史为鉴,以史启思”。凯库勒对苯环结构的研究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同学们能否通过视频观察,结合已有知识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个别提问加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在“做出假设与实证研究”中,凯库勒反复应用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PPT3展示)的思想,这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种基本思想。 既然苯环有这样的结构,那它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PPT4)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一。(学生活动2分钟) 能不能设计一个制备溴苯的实验方案呢?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二(PPT5)。 几点提示:设计实先要了解反应原理,再选择实验仪器并进行组装(PPT5)。我们先看一下反应原理(给出方程式),注意反应物、产物状态、反应条件(可用激光笔指点,但不解释),这些都是选择实

验仪器的依据。(友情提示用激光笔指点)桌上提供了一些实验仪器的拼图供大家选择组装。给大家2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设计。请开始。(学生实验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实验设计图,相互观察,看看有没有差异。现在我们请小组代表来说明一下你们的设计想法。(可以选择1-2个小组,注意不相同的意见,说明后可以请其他小组同学补充。学生分析结束后,教师给出PPT6中实验装置,与同学们的设计进行比较,然后介绍各装置作用,再提出问题:溴化氢能被完全吸收吗?能改进吗?)看,我给大家带来一套更环保的仪器(PPT7),这是我们北碚梅花山中学的一位老师设计的。这个装置有什么特点(简单介绍,看,这个地方可通过加液体进行密封),下面看看我在实验室做溴苯制取实验的视频(播放视频)——实验观察结束后,再提问题:看到什么现象?淡黄色沉淀能否说明一定有溴化氢生成?——也就是说,该装置还可以再改进,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再课后继续进行探究设计。 在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后,现在我们就来尝试应用方法获取(学习)新知识。(PPT8 标题) 请看甲苯,甲苯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发现问题) 先看一下甲苯的结构: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思想,也是研究甲苯

上海高二下化学第07讲 苯和芳香烃(教学案)汇总

高二下化学第07讲苯和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 教学目标: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2、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3、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及甲苯、二甲苯的某些性质 4、通过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与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比较,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 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征、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教学内容: 一、苯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溶解性:无色液体、易挥发,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是重要的有机溶剂。 特性:有特殊气味、有毒(易使人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分子结构: (凯库勒结构式) 分子式:C6H6 、结构式: 结构特点: (1)平面正六形结构,12个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键角均为120° (2)苯分子中没有单、双键交替的结构,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键能和键长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共轭大π键)。苯的性质即是体现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燃烧: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且伴有浓烟。 (不能被KMnO4所氧化,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体现了饱和烃的性质

①卤代反应 与液溴的取代反应: 实验现象: a 、试管A 中及双球U 形管中的左则充满红棕 色气体(反应放热使液溴变为蒸气) b 、双球U 形管中的无色CCl 4变成呈红色(溶解了Br 2) c 、试管B 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HBr+AgNO 3→AgBr ↓(浅黄色)] 问题: a 、双球U 形管中CCl 4作用:除去因放热产生的Br 2蒸气和苯蒸气,以防干扰B 试管中的AgNO 3溶液与HBr 的反应。 b 、反应中铁丝所起作用:催化剂。 c 、怎样得到比较纯净的溴苯:把A 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盛有NaOH 的烧杯中以除去没反应的溴,再除去铁丝,分液取下层液体即得溴苯(溴苯密度比较大且不溶于水)。 ②硝化反应 硝基苯: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比水重。 浓H 2SO 4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试管上的长导管:冷凝和回流的作用,防止苯的挥发。 硝基(-NO 2)取代了苯中的-H 原子,该反应叫又叫硝化反应。 实验操作: a 、先混合酸(把2mL 浓硫酸慢慢加入到1.5mL 浓硝酸中) b 、再把1mL 苯慢慢加到混酸中并摇匀。 c 、放入60℃水浴中加热10min ,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更多的副反应 d 、把混合液倒入另一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 a 、试管底部有黄色油状物质生成,可能是HNO 3分解产生的NO 2溶解在硝基苯中所致。 b 、倒入烧杯后,底部呈无色油状液体,NO 2及硝酸、硫酸溶解在水中。 ③磺化反应: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硫酸分子里的磺酸基(-SO 3H)所取代的反应叫磺化反应 C 6O 6+HO-SO 3H △ C 6H 5-SO 3H+H 2O 浓硫酸的作用:反应物 (3)加成反应—体现了不饱和烃的性质 C 6H 6+3H 2 催化剂 C 6H 12(环已烷) C 6H 6+3Cl 2 催化剂 C 6H 6Cl 6(六氯环已烷,一种杀虫剂)

《芳香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6)

芳香烃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芳香烃的概念; ②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实验,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创新思 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③通过对苯、甲苯的对比,培养学生分类对比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设计制备溴苯的实验装置,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②通过验证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内容分析 芳香烃这部分内容是高中有机化学中讲完甲烷、苯、脂肪烃及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后的一节内容,是一类常见的有机物,对后面学习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有重要作用。 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2第三章学习了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4、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回顾苯的结构和性质,接着根据苯的性质让学生自主设计制备溴苯的装置同时要求该装置能证明苯和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以甲苯为例探究苯的同系物性质:1、自主学习对比苯、甲苯分别与浓硝酸反应的条件和产物,分析甲基对苯环的影响;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分别滴加苯、甲苯,颜色变化不同分析苯环对甲基的影响。深刻体会基团的相互影响与性质的关系,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课堂练习。

投影学生答案 组织学生设计制备溴苯的实验装置图(同时要求该装置能证明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 组织小组阐述设计思想,不同设计小组间相互点评 二、苯的同系物 【投影】 概括苯的同系物的定义 比较甲苯与苯、甲烷的结构,请学生对比苯和甲烷的性质,推测甲苯的性质。 对比苯、甲苯分别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和产物,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得到何启示? 组织学生并分析甲基对苯环的影响。 组织小组实验:取3滴酸性KMnO4溶液于2支试管中,各加入约2ml甲苯、苯,充分振荡,观察颜色变化,由此分析苯环对甲基的影响 组织小组展示实验现象和结论

有机化学基础芳香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以及芳香烃的概念。 2.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3.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4.理解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有机物的分类,引入课题 二、回顾已学,完成表格 四、实验中发现苯和甲苯的性质差异,从结构上分析探究,并完成下表

[课堂练习]: 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A.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二种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 3.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4.P.39学与问 5.甲苯与氯气反应生成什么? 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甲苯与氢气 (2)苯乙烯与溴水、过量的氢气、加聚 五、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实践活动]P39 苯的毒性 小结: 苯甲苯甲烷 分子式C6H6C7H8CH4 结构简式H—CH3 结构相同点都含有苯环无苯环 结构不同点苯环上没有取代基苯环上含— CH3 无苯环含—CH3分子间的关系结构相似,组成相差CH2,互为同系物 物理性质相似点无色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 性质 溴的四氯 化碳 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 KMnO4 (H2SO4) 被氧化,溶液褪色不反应不反应

《芳香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善于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师: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在高一已经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域化学性质

催化剂 1、苯的分子结构(由学生回答) 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或 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出示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 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 (强调)水苯ρρ<,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1)可燃性 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 A 、卤代反应 + HBr ; + Br 2 → 取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实际催化剂是 3FeBr 。 装置 现象 【板书】B .硝化反应 ???的原因导管口在锥形瓶液面上的原因从烧瓶到锥形瓶导管长???? ?),(,??中的溴碱性溶液洗去溶于溴苯等应用纯溴苯无色状态烧瓶内产物颜色如何检验何物锥形瓶液面附近白雾是NaOH

芳香烃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2.1芳香烃学案(人教版选修5) 一、预习目标 1、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简单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苯的结构和性质 1、苯的结构 (1)分子式_______________(2)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最简式______________ (4)空间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角为120。,碳碳键长 介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之间 2、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______ 色,带有 ___________ 气味的有_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 3、苯的化学性质 (1 )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的硝化反应 苯与和的混合物共热至50C―― 60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加成反应 在特定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的氧化反应 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为:;苯 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____ 取代后的产物 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个苯环,侧链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碳碳键全部是 单键) 3、通式: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与苯相似

高二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芳香烃(1)-1教案

教案

法国化学家热拉尔确定苯的相对分子质 量:78。分子式:C6H6 苯的化学性质并不活泼? 奥地利化学家洛施密特提出苯具有环状 结构。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碳原子以单、 双键相互交替结合形成六元环状结构即 凯库勒式 环节二: 认识苯 的结构 1.介绍苯的结构的各种表达方式 2. 从科学视野——阅读文献的角度 引导认识苯分子存在的大π键及其对 苯分子性质的影响能够描述苯的分子结构特征,如碳原子的饱和程度、键的类型、键的极性、立体结构等。 环节三: 认识苯 的化学 性质 1.从苯的结构预测苯的化学性质 (碳氢键的极性、大π键) 2.苯的化学性质 【实验1】取2 mL 苯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1 mL 0.1 mol/L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充分振荡。请预测现象。 观察现象并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2】取2 mL 苯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2 mL 溴水, 充分振荡。请预测现象。 观察现象并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反思】 请结合苯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化学键类型解释为什么苯既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1.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 一般条件下难氧化、难加成。根据苯中共价键的饱和度、极性推断苯的活性部位、反应类型及其部位 能够从实验事实中获取证据,论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③R―X + H2O→R―OH + HX (X为卤原子,R为烃基) 1.请观察由苯制备间甲基苯胺的路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请观察以下制备路线,你能得出当苯环上引入溴原子后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起到什么作用? 3.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第二节芳香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会溴苯、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 2.知道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知道芳香烃 的来源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②观察实验: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③阅读与交流: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导课]在烃类化合物中,有很多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已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苯。 [板书] 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复习]请同学们回顾苯的结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 [提问]1、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2、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 (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 (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40×10-10m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3、(1)苯与液溴在铁粉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C6H6+Br2 C6H5Br+HBr。 (2)苯在特殊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C6H6+3H2 C6H12。 (3) [讲述] 苯的分子组成为C6H6,从其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应具有不饱和

烃的性质。但实验表明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可知,苯在化学性质上与烯烃和炔烃明显不同。 大量的研究表明,苯为平面形分子,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长完全相等,而且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 键之间。或均可。 [板书]1、结构:苯为平面正六边行结构,键角120°,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完全相等。 [思考与交流] 1.烃均可以燃烧,但不同的烃燃烧现象不同。乙烯和乙炔燃烧时的火焰比甲烷的要明亮,并伴黑烟;而苯燃烧时的黑烟更多。请你分析产生不同燃烧现象的原因。 3.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请你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 [汇报] 1、含碳量不同,含碳量:乙烷>乙烯>乙炔=苯,含碳量越高,燃烧越明亮,黑烟越多。 2 C 装置特点:⑴导管较长;导管口在液面上;不加热;⑵现象(略);⑶兼起冷凝器的作用; ⑷防倒吸;⑸白雾是HBr遇水蒸气产生的。可用AgNO3试剂检验(现象:出现浅黄色沉淀)。

高中化学《苯 芳香烃》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芳香烃》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芳香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2)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主要教学方法 归纳、演绎法:通过学生的逻辑推导和归纳,最终确定苯的分子结构。 (2)辅助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师的演示,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苯的结构特点和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的本质。 学法指导 1、观察与联想;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将苯的实验事实和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 2、推理与假设;让学生通过推理大胆提出假设,再小心求证并导出结论,从而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 教学程序 1、整体结构: 2、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小奇闻:化学家预言第一次世界大战 [投影板书]苯;;芳香烃(第一课时) 听讲,对小奇闻进行情绪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投影板书] 一、苯的组成及结构 (一)苯的组成:C6H6 苯的分子式为C6H6。

芳香烃教案上课讲义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节芳烃烃 【教材分析】必修2的第三章中已经学习了苯的相关知识,我们通过苯的复习来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本节课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关于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苯的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贯彻好,通过对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性质; 2.使学生对初步了解苯的同系物以及他们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 3.通过苯与苯的同系物的实验现象分析对照,让学生知道分子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1、笨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2、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苯的结构 2、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课型】讨论式、探索式 【教学方法】1.以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引入课题; 2.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验验证探究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实验验证和类比分析得出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媒体/用具】多媒体、苯的分子比例模型、液溴、苯、浓硫酸、浓硝酸、恒温水浴锅、氢气、试管、酒精灯、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好,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课之前,老师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曾经有一位被称为“梦中的思考者”的科学家凯库勒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到了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在不停地旋转着,在凯库勒的眼前晃动着,最后他醒了,他用了一夜的时间,突发奇想,做了一个伟大的假设,那个假设后来被证实了。那究竟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设呢?这个假设就是关于苯分子的结构问题,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苯以及笨的同系物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节:芳香烃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必修2中所学的关于苯的知识吗?老师手里拿的这瓶是苯,请大家结合实物来总结苯的相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苯之后再回顾已学知识归纳总结出,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大于0℃ 【板书】一、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大于0℃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结构。你们知道苯有哪些用途吗?不知道不要紧,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实验】将一些乒乓球碎片置于装有液体苯的试管中 【学生】观察现象:片刻后碎片溶解。 【教师】这一现象跟苯的哪些性质有关呢?苯到底有哪些重要用途?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结合苯溶解乒乓球碎片的事实,归纳总结: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广泛地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和香料等,也常用作有机溶

芳香烃-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教学课题】《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 【教材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二年级 2、学科:化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的有关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 (2)预习有关甲苯的知识;查阅资料了解苯及甲苯等芳香烃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二章的第二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烷、烯等脂肪烃及苯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了解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有关性质,并认识了苯作为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结构的特殊类型化学键的性质,所以学好这一节的内容是前面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为学习更多的芳香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打基础。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2.设计有关实验并探究有关物质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重点难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性质 【教学过程】

问:至少有多少原子共面?最多有多少原子共面?问:这样的结构决定了怎样的化学性质呢?

:既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又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鉴别的是() 【教学反思】 由于甲烷、乙烯、苯的基础知识安排在化学必修2的教材上,与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间相距较长,所以教学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遗忘较多,故课前复习这一环节一定要到位,在对苯的特殊的化学键清楚认知后再由此及彼,自然过渡到甲苯的结构与性质,比较认识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再结合教学过程的使用计算机模拟动画,同学分组探究,化学实验验证等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有“声”有“色”,使学生形成了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为学生持续学习化学奠定了基础。

芳香烃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2.1 芳香烃学案(人教版选修5) 一、预习目标 1、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简单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苯的结构和性质 1、苯的结构 (1)分子式(2)结构简式(3)最简式(4)空间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形成,键角为120°,碳碳键长介于和之间 2、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色,带有气味的有的液体,密度比水 3、苯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苯的硝化反应 苯与和的混合物共热至50℃——6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苯的加成反应 在特定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苯的氧化反应 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苯(填“能”或“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后的产物 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个苯环,侧链都是(即碳碳键全部是单键) 3.通式:;物理性质与苯相似 4、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书写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苯环不变,变换取代基的位置及取代基碳链的长短。 例如C8H10对应的苯的同系物有4个同分异构体,分别为、、、 5、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苯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甲苯、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填“能”或“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可利用此性质区分苯和苯的同系物。其中甲苯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为。 ②苯的同系物均能燃烧,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取代反应 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硝基甲苯的系统命名为,又叫(TNT), 溶于水,是一种烈性炸药。 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1、芳香烃 房子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的烃,由2个或2个以上的苯环而成的芳香烃称为稠环芳香烃,如萘:蒽: 2、来源:1845年至20世纪40年代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自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通过获得芳香烃。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4.自主设计有关实验并探究有关物质性质

芳香烃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芳香烃学案(人教版选修5) 一、预习目标 1、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简单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苯的结构和性质 1、苯的结构 (1)分子式______________ (2)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最简式⑷空间结构: 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角为120°,碳碳键长 介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之间 2、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_____ 色,带有___________ 气味的有_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 3、苯的化学性质 (1 )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的硝化反应 苯与和的混合物共热至50C―― 60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加成反应 在特定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的氧化反应 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为:;苯 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KmnQ酸性溶液褪色 二、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 ______________ 取代后的产物 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个苯环,侧链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碳碳键全部是

第二节 芳香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课标要求] 1.了解苯的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 2.认识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苯的结构与性质 1.苯的结构特点 2.苯的物理性质

(1)取代反应 ①与Br 2反应: 溴苯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②与浓硝酸反应(硝化反应) 硝基苯是无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有毒。 ③磺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H 2) (3)氧化反应 ①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带有浓烟的火焰,化学方程式:2C 6H 6+15O 2――→点燃 12CO 2+6H 2O 。 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苯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特别提醒] (1)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必须用液溴,并有合适的催化剂(如FeBr 3)存在,苯不能与溴水反应,但苯因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 (2)苯分子为平面形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 (3)苯分子中的碳碳键完全相同,而且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决定了苯既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又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溴苯(装置如图)

[问题思考] (1)该实验中能否用溴水代替纯溴? 提示:不能。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2)反应中加入Fe粉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Fe与Br2发生反应生成FeBr3,FeBr3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3)纯净的溴苯是一种无色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但实验得到的溴苯呈褐色,其原因是什么?如何除去褐色? 提示:溴苯中溶解了Br2而使溴苯呈褐色;除去的方法是用NaOH溶液洗涤。 (4)若利用上图装置检验产物中的HBr,挥发出的Br2会产生干扰,应做何改进排除干扰? 提示:在烧瓶和锥形瓶之间连接一个盛有CCl 4的洗气瓶,吸收HBr气体中 混有的Br2,如右图。 2.实验室制取硝基苯(装置如图) [问题思考] (1)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催化剂和吸水剂。 (2)实验中为何需控制温度在50~60 ℃? 提示: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会导致副反应发生,而生成苯磺酸。 溴苯、硝基苯的制备

《2-2芳香烃》 教案4

第二节芳香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善于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师: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在高一已经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 1、苯的分子结构(由学生回答) 分子式:C6H6结构简式:或 最简式:CH(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出示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 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催化剂 浓H 2SO 4 2、苯的物理性质 (强调)水苯ρρ<,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1)可燃性 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 A 、卤代反应 + Br 2 → + HBr ; 取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实际催化剂是3FeBr 。 装置 现象 【板书】B .硝化反应 + HO —NO 2 → + H 2O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 应注意:·是混酸(浓3HNO 与浓42SO H )而非只有浓3HNO ·温度控制在60℃之下,否则易挥发,浓3HNO 易分解。 ·温度计的位置:测水浴的温度,对比制乙烯时,测反应液的温度时,温度计位置 ·要不断振荡 ·产物应有的颜色( 应无色,混有杂质,显黄色)的类性,及在工业上的 用途(简介) ???的原因导管口在锥形瓶液面上的原因从烧瓶到锥形瓶导管长???? ?),(,??中的溴碱性溶液洗去溶于溴苯等应用纯溴苯无色状态烧瓶内产物颜色如何检验何物锥形瓶液面附近白雾是NaOH —Br —NO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