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建设始末

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建设始末
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建设始末

据当年的地铁筹备处总工程师谢仁德回忆,周总理曾说:“北京修建地铁,完全是为了备战。如果为了交通,只要买200辆公共汽车就能解决。”

毛泽东说:北京要搞地下铁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北京要搞地下铁道,不仅北京要搞,有很多城市也要搞,一定要搞起来。”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1953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向中央上报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要点》明确提出:“为了提供城市居民以最便利、最经济的交通工具,必须及早筹划地下铁道的建设。”

从当时的交通状况看,筹建地铁是一个相当“奢侈”的决定。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常住人口还不到300万人,机动车也仅有5000多辆,人们出行多是步行或乘人力车,连乘公共汽车的人都是少数。而修地铁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这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对这些情况,中央是清楚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这时筹建地铁呢?据当年的地铁筹备处总工程师谢仁德回忆,周总理曾说:“北京修建地铁,完全是为了备战。如果为了交通,只要买200辆公共汽车就能解决。”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并出动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10月,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安全,刚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被迫卷入朝鲜战争。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战备理所应当地成为北京城市规划中首先考虑的因素;而且中国领导人也从苏联地铁的战备功用得到启发。1941年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刚刚建成6年的莫斯科地铁,不但成了莫斯科市民躲避战火的掩体,更成为苏军的战时指挥部。这样,建设地铁便纳入了中国领导人的视野。

周恩来批示:地下铁道要修,可先试点

对于地铁,当时不但中国老百姓一无所知,就连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也知之甚少。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的情况下,1953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就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向中央的报告中提出:“对于地下铁道的建设问题,并请中央考虑可否指定专门机构并聘请苏联

专家,着手勘探研究。”1956年4月,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第一次提出了《北京市近期及远期地下铁道路网规划草案》。1956年8月18日,中共北京市委就筹备地下铁道工作问题向中央请示道:“关于地下铁道的筹建问题,我们于7月20日曾向中央请示,建议由铁道部或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主持,由北京市协助。如果专家组在8月底或9月初能来,则时间已经十分紧迫了,很多筹备工作再不立即进行,专家来了以后势必窝工。如果中央尚未决定以哪个部门为主来负责筹备,可由北京市暂先负责筹备。为此,必须抽调一些干部和技术力量,进行日常的工作。由于北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力量,无法抽调,请中央责成有关部门迅速解决这个问题。”9月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代表中央对此作出批示:“关于北京地下铁道筹建问题,同意暂由北京市委负责。筹建所需行政技术干部,北京市无法解决者可分别由铁道部、地质部、城市建设部等有关单位抽调支援。”邓小平的批示及时解决了地铁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于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北京的地铁建设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展开。10月底,由铁道部、地质部、北京市分头抽调干部,组建成“北京地下铁道筹建处”作为专职办事机构,日常领导工作由北京市负责。

同年10月,苏联地下铁道专家组来京,在京半年期间,拟定了北京地下铁道远景规划方案,对一期工程的线路选择、埋设深度、隧道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中国地铁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制定出地铁建设的初步方案:第一期工程线路有两个选择方案,即第一方案从东郊的红庙(在即将兴建的热电站附近)起,经建国门,沿东西长安街直到西郊五棵松,全长18公里;第二方案从龙潭起,经天安门广场、南长街、西四、西直门到达颐和园,全长21公里。

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第一方案途经中央机关多,交通流量集中,修了地铁后对防空和交通都能起到很大作用,但不能连接北京西北。第二方案则可以连接京西北,但颐和园一带客流少,对平时的交通影响不大。而且,北京西北郊的地质条件不如西郊,第二线施工起来比第一线更复杂。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先修建哪条线呢?无论从施工,还是交通角度,苏联专家都认为,第一线比较好。但在“战备为主,兼顾交通”的总原则指导下,北京市委还是倾向于先建第二线。到1959年,这两条线又有了一些调整。第一线变为,北京站至石景山,途经东单、文化宫、中山公园等沿长安街一直到石景山。第二线总体不变,只是拟在中山公园站建一个上下换乘的中转站,把两条线连接起来。这两条线的规划,显然与后来的地铁一期工程有很大出入。

在施工方案问题上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埋设深度问题。从地质考察分析来看,在北京修建地下铁道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是松散的土层很厚,并且越往东越厚。如果从战备的角度来考虑,地铁采取深埋在西郊比较适宜。第一方案复兴门到公主坟段可以埋到30—40米深;第二方案西直门到颐和园段可以埋到60—80米深;在天安门到东单段则需要埋到110—120米深,再往东还需要埋得更深,且修建时间长、施工问题复杂、投资大。如果采用浅埋的方法(即离地面2—5米深),则只能解决交通问题,不能解决防空问题;如果采用浅埋加固结构使隧道具有较大的防护能力,必然会加大投资,且这种防护能力也是有限的。

按照深埋或者基本深埋的方案,北京市上报中央的方案是大约设计工作要用3年,施工要用7年;同时,还要派专家到苏联学习。这些人力、物力的投入,对于刚刚成立不到10年的新中国来说是相当困难的。针对以上问题,北京市委建议,“如果不考虑战备上的需要,只从城市交通的需要出发,那么,在十几年内北京的城市交通主要应当从改善地面交通着手(这比修建地下铁道省钱得多),在第四个五年计划内不需要,同时国家的财力物力也不可能修建地下铁道”。1957年9月23日,中央作出批示:“关于北京地下铁道建设问题所提出的两个方案的报告阅悉,可先采取第一方案,并同意明年派人去苏考察,对于现有组织机构,

技术干部应压缩一下,技术干部留少一点,明年出国考察人员亦不要过多。同时应继续将地质情况勘察清楚。待各方面情况弄清后再定。”

1958年,中共中央指示,要尽速修建北京地下铁道,并定铁道部负责组织设计和施工。10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就《关于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线路埋设方案》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地下铁道应迅速筹备修建,争取尽快开工,全部采用深埋方案。”11月27日,铁道部地下铁道工程局成立,受铁道部和北京市委双重领导,同时撤销北京地下铁道筹建处。12月31日,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局长会议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地下铁道要修,可先试点,取得经验。”至此,新中国地铁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邓小平说:坐中国车好

北京地下铁道建设原本定于1961年7月1日开工,但因受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被迫暂缓开工。同年11月3日,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被撤消,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的筹划工作暂告一段落,北京地铁建设暂时被搁置。

1964年,在全国战胜暂时经济困难后,国民经济情况得到好转,北京地下铁道建设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再次上马。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的指示,1965年1月15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万里、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报送了关于北京地下铁道建设近期规划方案的专题报告。1月25日,彭真、李富春等一致同意这个近期规划方案,并报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月4日,毛泽东亲自审阅了北京地铁建设方案,并向杨勇批示:“你是委员会的统帅。希望你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是为至盼!”这一番话语重心长,是鼓励更是鞭策。

根据毛泽东的批示,以杨勇为组长,万里、武竞天为副组长的北京地下铁道领导小组于1965年2月7日正式成立。同日召开的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组成北京地下铁道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和设计施工单位。2月15日,组成了北京地下铁道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1日,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举行开工典礼,中国地铁建设迈出了令国人振奋的一步。当时,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等参加了开工典礼。朱德、邓小平等还视察了建设工地和生活区,与参加建设的干部、工人和铁道兵指战员亲切交谈。此后,邓小平多次询问工程建设,对车站设计装修作出重要指示:车站要朴素大方,坚固适用,不要豪华。

一期工程是规划方案中1号线和环线的一部分,是北京地下铁道东西走向的干线,全长30.5公里,其中运营线路从北京站到古城站,全长22.87公里,后延长到苹果园站,全长23.6公里,由铁道兵第十二师、铁道部地下铁道工程局和北京市城建局三个单位施工。从1965年7月1日举行开工典礼到1969年10月基本建成通车,建设工期为4年零3个月。一期工程采取的是敞口明挖施工方法,车站及少数特殊地段采用了工字钢支护明挖施工,在木樨地过河段采用了钢板桩围堰法施工,隧道均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总投资额为7亿元,完成土石方81842万立方米。

1970年12月3日,周总理对北京地下铁道领导小组《关于北京地下铁道运营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给予批示:“拟同意,改为1971年1月开始,在内部售票,运行一段,接待参观群众。”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地铁一期线路于1971年1月15日开始试运营。1973年3月4日,周总理再次对北京地下铁道领导小组《关于北京地铁正式运营问题》请示报告批示:“……看正式运营是否可不出大乱子,如走电失火,瓦斯窒息,上下车失脚,出入口拥挤等等。”并派出检查组来地铁检查。4月7日,周总理对地铁安全联合检查组《关于地铁安全检查情况报告》批示:“地铁按现实情况,尚有四个有关安全运营问题未能解决,故以暂不忙公开宣布运营。”

1974年6月,复出不久的邓小平亲临一线地铁考察。当他听说车辆、设备不是标准产品不过关时,当即指示:“要进行技术改造,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地铁领导机关认真抓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全面整治设备的工作,迅速改变车辆、设备落后的面貌,基本满足运营需要。

1981年通过专家鉴定,地铁一期工程经国家批准正式验收,投入运营。

地铁一期工程完工后,地铁二期工程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二期工程是根据周总理于1970年3月4日批准的《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总结及第二期工程涉及意见的报告》进行设计、施工的。二期工程是北京地下铁道环线的东、北、西环,由一期的北京站东端起,经建国门、东直门、西直门、复兴门,在礼士路至长椿街区间与一期工程相接,线路全长16.1公里。二期工程全部采用浅埋明挖法施工,在车站和特殊地段用工字钢桩加横撑支护以及混凝土灌注桩和土层锚杆支护方法。隧道结构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支护结构,总投资11.76亿元,完成土石方1371万立方米,于1971年3月开工,到1981年12月基本建成。

地铁二期工程在施工期间,由于工程设备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积水潭变电站于1983年9月19日发生了事故,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工程设备安全问题便越发重视。10月14日,李鹏等受邓小平的委托,责成国家经委、机械工业部等10个部委和上海、辽宁等15个省市的130多个厂家,对二期工程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改造。

1984年9月19日,二期工程沿建国门、东直门、西直门、复兴门站以“马蹄型”方式试运营。10月5日晚,邓小平在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陪同下,视察了北京地铁二期工程。邓小平乘坐了环线地铁列车,并询问地铁客车的造价性能。当听到北京地铁列车采用国产化并具备自己维修制造能力时,邓小平高兴地连声说:“坐中国车好,坐中国车好。”

北京地铁从早期规划建设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如今,北京的城市轨道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地铁,使北京市民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了。

北京地铁发展史

北京地铁发展史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北京地铁线路(目前)195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北京地铁首先开工,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全长23.6公里,设17 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 由于属于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设12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北京地铁复八线于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 年6月28日与一线全线贯通。 截至2005年,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运营线路总里程114公里,共有70座运营车站。其中,1号线全长31.04公里,23座运营车站;2号线全长23.61公里,18座运营车站;13号线全长40.85公里,16座运营车站;八通线全长18.9公里,13座运营车站。北京地铁目前日客运量150万人次左右。 1号线(一线)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 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2号线(环线)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 理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国 家采取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重大政策,一批重大项目陆续 开工。而在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近一半的投资将 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 地铁)每年都以40—50公里、百亿元以上的投资速度推 进,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建设正面临史无 前例的高潮。在城市地铁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进一 步加强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避免类似杭 州地铁塌陷事故的发生。 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正式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20xx年出台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更是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做到了有法可依,对建设安全管理人员有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态势。 从《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与往年同比有所下降,但事故发生数量仍然较大,而且部分区域的发生率呈上升势头。据统计,20xx年1—10月份,较大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同比上升了20.7%,特别是在10月28日至11月15日短短的18天内,重庆武隆、福建霞浦和浙江杭州连续发生了3起建筑施工事故,死亡44人。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常会发现一些工程设施出现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由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调查研究不够,再加上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工作中有疏漏,且缺少

地铁运营事故处理规则(北京地铁)

地铁运营事故处理规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事故分类 第三章事故报告 第四章事故调查 第五章事故责任判定与处理 第六章事故统计分析和总结报告 第七章罚则 第八章附则 附件l 《北京地铁运营事故处理规则》内容解释 附件2 《地铁运营谐凳鹿时ǜ妗?nbsp; 地安监统一4 附件3 《地铁运营事故报告》地安监统一表5 附件4 《地铁运营事故处理报告》地安监统一表6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时、正确处理地铁运营事故,使事故处理工作科学、规范、有据可依,特制定《北京地铁运营事故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第2条本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和“抓小防人,安全关前移”的安全管理指导思想,消灭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及大事故,努力控制和减少险性事故;一般事故和事故苗子。 第3条本规则结合北京地铁运营实际,本着实事求是,严而有度,切实可行的原则,强调科学性和适用性及可操作性,以调动广人干部职工防止运营事故的积极性。 第4条凡在运行线和车场线范围内由于地铁自身原冈造成乘客伤亡、车辆和设备损坏、中断行车或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况,均构成运营事故。但在地铁对外营业区域范围内,由于乘客自身原因或发生治安案情造成的伤亡或不良后果,均不列入地铁运营事故统计范围。 第5条发生影响运营的故障或事故时,要严格按照报告程序立即上报。对于隐瞒不报或不如实反映情况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单位应积极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分析、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尽快将事故调查报告和分析处理结果—上报地铁公司安全监察室。 第6条地铁公司各级领导及全体职工要严格贯彻执行“依法执政、依法管理、依法从业”的原则。对于因违反或未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因单位内部管理缺陷、失效而造成威协安全运营生产的问题,视情节按事故及事故苗子论处。 第7条良好的车辆、设备是保证安全运营的物质基础,因车辆、设备漏检漏修维修不到位而造成威协安全运营的严重质量问题,按事故论处。 第8条地铁系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均有尽快处理故障或事故的责任和义务。发生各类故障或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应相互配合、积极处理、迅速抢救、尽量减少损失和影响,尽快恢复正常运营。对于因失职或推委扯皮而贻误时机造成后果的人员,要追究其责任。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概论》课程论文 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年级: 姓名: 学号: 2013.11 世界轨道交通的起源 在16世纪前,城市交通的发展只是表现为城市道路网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其交通形式则一直是步行、骑马和马车出行,直到16世纪中期的罗马时代才出现了公共交通。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对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轨道马车应运而生。1832年,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街道上铺设了轨道并开始运行有轨公共马车,这就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雏形。到1861年,伦敦的街道上也有了有轨马车。 自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工具,把蒸汽机发明应用到车辆设计中制造出了蒸汽汽车。就在第一辆蒸汽汽车出现不久,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根据蒸汽汽车工作原理,经过探索、研究和改进,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气缸和大飞轮的蒸汽机车,能够牵引5辆车厢以在轨道上行驶,这就是在轨道上形式的最早的机车,因为用煤炭木柴作为燃料,人们就把它叫做“火车”。之后的几年,人们逐渐识到火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通运输工具,并于1825在英国的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从此以后,火车就以速度快、运载能力强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随着牵引动力的改革,铁路发展速度加快,到一战爆发前夕,全世界就已经修建铁路达上百万公里。 随着城市人口及车辆的增加,在平交道口出现了交通的阻塞,这种情况在较大城市非常严重。交通的拥堵使人们想到了将交通铁路线往地下发展,以便很好地解决客流膨胀与土地紧张的问题。19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交通十分拥堵。1843年,有“地铁之父”之称的英国律师查尔斯·皮尔逊建议修建地铁。进过了20年的酝酿和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快速轨道交通地下线(地铁)与1863年1月10日在轮动正式运营。它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用明挖法施工的伦敦地铁,通车时采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场6.5km。由于列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尽管隧道里烟雾熏人,但当时的伦敦市民甚至是皇亲显贵们都乐于乘坐这种地下列车,因为在拥挤不堪的伦敦地面街道上乘坐公共马车,其条件和速度还不如地铁列车。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经验。从1893年到1900年期间,修建地铁的就有5个国家7个城市,,英国伦敦,美国格拉斯哥、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布达佩斯、奥地利维也纳和法国巴黎。20世纪初的欧美地区,包括德国柏林和汉堡、美国费城、西班牙马德里等9座大城市又像机修了地铁。从此,城市交通步入了轨道交通时代。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试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出第一台发电机,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的世界,当时最成功地利用电能最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要算是有轨电车了。而1881年,德国研制出架空接触导线供电系统,使电动车辆的供电线路由地面转向空中,电动车辆的电压和功率都大大提高。1890年,英国首次用电力机车牵引车辆。地下铁道也改用电力牵引,地铁的环境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现状 从1863年第一条地铁线路在英国伦敦建成投入运营以来,轨道交通的诞生和发展已经有了

浅谈中国城市地铁的发展前景

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日渐明显化。然而,城市化的发展绝不可以被交通压力所约束。因而与我们传统的地上交通相对应的地下交通就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新渠道。这就是目前的大、中城市正在极力发展的地铁交通。目前,中国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铁,许多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之中。因为地铁的舒适、快捷和便利,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也就成为了许多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的地铁文化。 所谓“十九世纪修大桥,二十世纪建高楼,二十一世纪开发地下交通资源。”这句话充分的显示出地下交通在新世纪发展中的前景与潜力。地铁与公交车、电车相比的优势显而易见:地铁单向运量每小时4万——6万人次,公交车、电车单向运量每小时1万人次。从运输方式来看,地铁运输更具多方面的优点:舒适、准时、快捷、占地少,环保、节能、安全,而且不占用地面、街道等。毫无疑问,地铁交通是绿色工程,而且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国的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中国确实需要开发以地铁为特色的交通资源,它的发展将不但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 现在让我们详细了解下地铁的优缺点:

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缺点建造成本高: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昂。 建设周期长:同样由于要挖地道,铺设铁轨,设备等等,以及各种调试工作。地铁从开始动工到投入运营需要很长的时间。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缺点:建造成本高: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昂。 我们需要认识到地铁建设依然是十分昂贵的投资项目,例如北京地铁的每公里造价超过五亿元。地铁项目应成分考虑融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三篇)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三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目录: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一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安全管理二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用电安全管理三 - 1 -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一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重大政策,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而在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近一半的投资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每年都以40—50公里、百亿元以上的投资速度推进,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建设正面临史无前例的高潮。在城市地铁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避免类似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发生。 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正式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2003年出台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更是使建设工程安 全生产做到了有法可依,对建设安全管理人员有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态势。 从《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与往年同比有所下降,但事故发生数量仍然较大,而且部分区域的发生率呈上升势头。据统计,2008年1—10月份,较大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同比上升了20.7%,特别是在10月28日至11月15日短短的18天内,重庆武隆、福建霞浦 和浙江杭州连续发生了3起建筑施工事故,死亡44人。在事故调查 过程中,常会发现一些工程设施出现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由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调查研究不够,再加上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 5 / 5

中国内地有地铁的37个城市名录

中国大陆有(或即将有)地铁的城市(37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西安,武汉,长沙,成都,重庆,大连,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宁波,石家庄,沈阳,哈尔滨,佛山,东莞,洛阳,南宁,厦门,徐州,福州,济南,青岛,长春,郑州,昆明,合肥,南昌,贵阳,包头,南通。 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是服务于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天津地铁 天津地铁是服务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始建于1970年。天津是继北京后中国第二个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 成都地铁 成都地铁是四川省成都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于2005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成都是中国西部第1座开工建设地铁的城市。成都地铁由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与管理。成都地铁的标识由“急驰的列车、弯曲的隧道、飞扬的蜀锦、连绵的蜀山、柔美的蜀水”等意象演变而来,目前的宣传口号为:“成都地铁,生活一脉”。 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是广东省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于1997年6月28日开通。广州地铁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现有1号线(西朗至广州东站)、2号线(三元里至万胜围)、3号线(广州东站至体育西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4号线(车陂南至金洲)及5号线(滘口至文冲)等正在营运中。从2004年开始,广州地铁每年将平均开通35公里,到2010年亚运会开幕前,广州地铁将达到222公里(包括广佛线广州段)。 未通车的城市概况 长沙地铁长沙地铁规划,拟于2015年前建成2号线一期工程和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45.92公里,共设车站32座,工程投资总额约221亿元。2020年前实施2A线工程和3号线一期工程。 南昌地铁南昌地铁是江西都会区(昌九景)首条地下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它连接南昌的昌东、昌西、昌北、昌南,南昌周边四个卫星城以及继京津之后的中国第二条城际铁路。南昌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工作于1999年启动,目前南昌地铁公司已远景规划建设5条线路,2015年,该市将建成1、2号线一期工程,共计50.6公里。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 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当前,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中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一般见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一般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中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中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中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报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调查时间:自XX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 19 ,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它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标 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标准版)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重大政策,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而在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近一半的投资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每年都以40—50公里、百亿元以上的投资速度推进,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建设正面临史无前例的高潮。在城市地铁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避免类似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发生。 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正式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2003年出台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更是使建设工程

安全生产做到了有法可依,对建设安全管理人员有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态势。 从《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与往年同比有所下降,但事故发生数量仍然较大,而且部分区域的发生率呈上升势头。据统计,2008年1—10月份,较大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同比上升了20.7%,特别是在10月28日至11月15日短短的18天内,重庆武隆、福建霞浦和浙江杭州连续发生了3起建筑施工事故,死亡44人。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常会发现一些工程设施出现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由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调查研究不够,再加上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工作中有疏漏,且缺少实时监测和风险评估造成的,例如杭州地铁项目建设过程中就存在建设工期不合理的现象。 近几年统计表明,建筑行业发生的事故集中在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和起重伤害等。2007年,这些事故的死亡人数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20.36%、11.56%、6.62%、6.4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铁道运营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随着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百姓出行需求更加强烈,预计2018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0亿人,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000亿人,货物发送量将达42900亿吨,现在人首选 铁道轨道供电专业培养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电化率为60%,规划建设新线4.1万公里。铁路的大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培养目标:铁道信号的首要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正安全:铁路信号装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备, 铁道线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我国铁路系统经过今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吃加速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提升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2013年11月15日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浅谈我国地铁的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2141898.html, 浅谈我国地铁的发展历程 作者:刘亚明 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22期 摘要随着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而地下铁道恰 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又因其环保、高效的特点,地下铁道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接受。中国的地下铁道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将为城市化进程给予强大动力。地铁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于21世纪实现城市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下铁道城市化环保高效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22-0017—1 1.地下铁道的历史 1863年1月13日,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在伦敦建成并通车,它的成功运行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此,城市交通进入轨道交通时代。不过,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可以分为一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欧美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很快,有13个城市相继建成了地铁。而在当时,旧式的有轨电车仍是主要的公共交通设施。不过,相比于地铁,其运行速度低、噪音大、正点率低等缺点已经显露出来。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停滞萎缩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停滞不前。而汽车凭借它便捷灵活的特点,被人们接受,因此汽车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在这一时期,世界上只有5个城市发展了城市地铁。而有轨电车则渐渐被淘汰。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之前的汽车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交通逐渐拥挤,严重时会导致交通瘫痪。再加上空气污染,噪音大等缺点,使得人们重新认识到轨道交通的重要性。轨道交通也从欧美国家扩展到亚非拉的日本、中国、韩国、伊朗等国家。这一时期有17个城市新建了地铁。 第四阶段(20世纪至今)这个阶段,城市地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运输手段,更是一个城 市形象的体现,而且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某种积极的作用。不同国家的地下铁道建设更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如:莫斯科地铁,被称为欧洲的“地下宫殿”,天然的石料配以欧洲

地铁项目工程管理办法

地铁项目工程管理办法 (一)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质检科管理条例 第一条总则 一、为了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创建精品工程,提高 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办法。 二、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项目管理水 平的重要标志。质检科必 须坚决执行“质量第一”的方针,使项目全体员工都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 生命线。 三、质检科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和执行项目的质量方针和 项目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体系,编制质量计划, 实施质量控制,实现项目质量目标。 四、质检工作是涉及各专业、各部门、各班组的综合性 系统工作,是难度和深度较大的工作。因此质检人 员应选配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 和丰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为保证工作的连 续性和稳定性,质检科人员不得频繁变动。 五、质检科应有效地配合政府监督、社会监理,确保 自检环节的有效性。

第二条质量管理 一、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完善的试验室检测体系,全面熟悉工程招标文 件和施工技术规范,编制工程项目主体试验工作计划和分部实施计划,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开工前35天,完成对工程所用材料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取样、检查工作,不合格的坚决拒购,负责各类型的配合比设计,初步试验,验收试验(拌和)等。确保所有试验项目的试验结果能满足规范要求,狠抓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设立专职质检工程师岗位,加强内部质检工作,严 格控制施工各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成优。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各工序环节的监督与检查,严格施工过程中的经常检查。工序衔接或交接中的专职检查,工程质量评定及定期的工程质量大检查工作。 二、实行质量检查制度 1、主任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各项工程进行全过程 的质量检查、工序质量控制和质量评定,对质量隐患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质检工程师认真落实工程质量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查制度。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四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四篇)目录: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一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安全管理二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用电安全管理三 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四 - 1 -

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一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重大政策,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而在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近一半的投资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每年都以40—50公里、百亿元以上的投资速度推进,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建设正面临史无前例的高潮。在城市地铁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避免类似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发生。 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正式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2003年出台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更是使建设工程安 全生产做到了有法可依,对建设安全管理人员有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态势。 从《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与往年同比有所下降,但事故发生数量仍然较大,而且部分区域的发生率呈上升势头。据统计,2008年1—10月份,较大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同比上升了20.7%,特别是在10月28日至11月15日短短的18天内,重庆武隆、福建霞浦 和浙江杭州连续发生了3起建筑施工事故,死亡44人。在事故调查 过程中,常会发现一些工程设施出现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由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调查研究不够,再加上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 5 / 5

青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青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市领导: 下面我代表地铁集团,对青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进行汇报: 一、地铁建设基本情况 (一)规划情况 根据《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我市线网规划由19条线路构成,全长814.5公里。目前,正结合城市总体及各功能区的规划发展,进行调整完善。 (二)在建及拟建工程情况 目前,青岛地铁2号线、3号线、R1线、R3线在建,线路总里程达到130公里;同时1号线可研已获批复,过海段即将开工建设;8号线胶东机场和红岛高铁枢纽轨道交通配套工程也将于年内动工。预计到2015年底,青岛地铁面临5条线路+1项配套工程同时在建局面,总里程将突破200公里。安全生产面临建设周期长、工程规模大、管理幅度广、施工工法多、涉及专业多、工序交叉多、专业技术复杂、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复杂、参建单位多、劳务用工多、从业人员队伍庞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 二、工程建设主要安全风险 地铁建设主要面临工程施工自身风险、周边环境风险与自然环境风险。 (一)工程施工风险 青岛地区基岩虽以花岗岩为主,但完整性差,地质突变、节理、断裂带较多,地质“上软下硬”,加之线路整体埋深较浅,大部分

位于土岩结合面上,绝大部分工点采用传统的明(盖)挖法和矿山法,施工中对爆破和沉降等的控制难度较大,安全风险较高。 1.矿山法施工风险 包括竖井开挖、隧道(车站)开挖、爆破作业、联络通道施工、初支及二衬结构施工等过程中的塌方、涌水涌砂等风险。如3号线五江区间、敦化路站等;2号线五南区间、海啤区间、啤苗区间、枣李区间、高雄路站等;R1线崂山隧道、辽阳东路站等。 2.明挖法施工风险 包括围护结构施工、基坑降水、支撑架设及拆除、土方开挖、主体结构施工等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失稳、塌方等风险。如3号线火车站、五四广场站、李村站等,2号线海安路站、啤酒城站、东韩站等,R1线苗岭路站、科大路站等。 3.TBM(盾构)法施工风险 包括盾构吊装、盾构始发和到达、盾构开仓及换刀、管片拼装、电瓶车运输、联络通道施工等过程中的塌方、人身伤害等风险。如2号线泰利区间、利台区间、台延区间采用TBM法施工;燕高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4.高架段施工风险 包括基础施工、墩身施工、架桥机架设作业、桥面铺装作业、预应力张拉等过程中的制、运及架梁等风险。如R1线高架段、R3线高架段等。 5.轨行区及机电安装施工风险 包括轨行区吊装、铺轨、安装、装修等作业以及机电设备吊装、运输及安装调试作业过程中的机械伤害等操作风险。交叉作业多、风险集中、管理协调难度大。如3号线轨道施工及机械设备安装。 6.其他施工风险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概况——《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概论》课程论文 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年级: 姓名: 学号: 2013.11

一、世界轨道交通的起源 在16世纪前,城市交通的发展只是表现为城市道路网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其交通形式则一直是步行、骑马和马车出行,直到16世纪中期的罗马时代才出现了公共交通。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对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轨道马车应运而生。1832年,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街道上铺设了轨道并开始运行有轨公共马车,这就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雏形。到1861年,伦敦的街道上也有了有轨马车。 自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工具,把蒸汽机发明应用到车辆设计中制造出了蒸汽汽车。就在第一辆蒸汽汽车出现不久,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根据蒸汽汽车工作原理,经过探索、研究和改进,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气缸和大飞轮的蒸汽机车,能够牵引5辆车厢以在轨道上行驶,这就是在轨道上形式的最早的机车,因为用煤炭木柴作为燃料,人们就把它叫做“火车”。之后的几年,人们逐渐识到火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通运输工具,并于1825在英国的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从此以后,火车就以速度快、运载能力强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随着牵引动力的改革,铁路发展速度加快,到一战爆发前夕,全世界就已经修建铁路达上百万公里。 随着城市人口及车辆的增加,在平交道口出现了交通的阻塞,这种情况在较大城市非常严重。交通的拥堵使人们想到了将交通铁路线往地下发展,以便很好地解决客流膨胀与土地紧张的问题。19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交通十分拥堵。1843年,有“地铁之父”之称的英国律师查尔斯·皮尔逊建议修建地铁。进过了20年的酝酿和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快速轨道交通地下线(地铁)与1863年1月10日在轮动正式运营。它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用明挖法施工的伦敦地铁,通车时采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场6.5km。由于列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尽管隧道里烟雾熏人,但当时的伦敦市民甚至是皇亲显贵们都乐于乘坐这种地下列车,因为在拥挤不堪的伦敦地面街道上乘坐公共马车,其条件和速度还不如地铁列车。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经验。从1893年到1900年期间,修建地铁的就有5个国家7个城市,,英国伦敦,美国格拉斯哥、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布达佩斯、奥地利维也纳和法国

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

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技术 管理体系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开展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2008年9月,研究成果首先在北京地铁9号线试用。目前,北京地铁11条新线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显着提升北京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风险。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核心思想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对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以预防为主,加强各阶段安全风险的预控与管控。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环境调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和工后阶段。规范、完善建设单位、各相关参建单位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责任及工作内容。着重规范、完善施工风险控制的信息报送、预警和分级响应的内容和程序。 该体系还提出了“施工单位全面监测第三方监测单位重点监测,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现场巡视,风险预警以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主”的预警管理模式;提出了北京地铁第三方监测的工作要求;提出了现

场巡视的思想,并且分工法(盾构法、明挖法和矿山法)、分对象(工程自身与周边环境)提炼,形成了现场巡视的工作内容与重点;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针对开挖面地质状况、支护结构体系及基坑或隧道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同时要求监理单位对施工工艺及设备、施工组织管理及作业状况等进行巡视。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工程分级管理,强化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管理,特殊环境的安全性评估管理,全面监控,预警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组织机构和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风险工程分级管理是对危及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安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区别为自身风险工程和环境风险工程,并提出了分级标准。 对高级别风险工程强化成果要求及技术审查论证程序 强化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管理是对各阶段的重大技术方案采取公司组织技术论证和过程控制,如风险分级、特殊环境现状检测评估、特、一级风险工程专项技术方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