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核酸水解后的三大组分

简述核酸水解后的三大组分

核酸分子式: H2O,它是细胞中基本的遗传物质。核酸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核糖核苷酸( mRNA),是染色体的基本成分;二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这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三是含氮碱基,用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

DNA含有三种核苷酸,它们在细胞中含量不同。中心法则规定,DNA含量最多,占细胞干重的50%,其次是RNA,占细胞干重的16%;第三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的6%, RNA只占1%。这就是说,核酸的化学组成主要是RNA和DNA,这两者的数量约各占细胞干重的50%。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所以被称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水解后,核酸分成四大组分:①磷酸核糖(简称为PC);②五碳糖(简称为五碳糖);③脱氧核糖(简称为ODN);④含氮碱基(简称为AA或AG)。在高等植物中,有机酸如苹果酸、草酰乙酸等也含在核酸中。各种不同的核酸各有特殊的功能。 DNA对细胞是一个复制中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把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准确地复制一份给子细胞。 RNA则是蛋白质合成的一个直接的模板。 RNA与DNA一样也是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但不同之处是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翻译成蛋白质,并在细胞内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人们常利用这种规律来做某些事情。例如,人类遗传病中有六大类疾病,其病理基础都是缺乏一种酶,也就是患者的酶系统发生紊乱而造成的。这六大类疾病分别是( 1)苯丙酮尿症(PKU);( 2)半乳糖血症(VLM);( 3)血红蛋白病(haem);( 4)先

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 5)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发育不全(AGA);( 6)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ALDH)。如果把这些病进行分类治疗,就可以知道不同类型的病的特征了。可见,核酸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核酸在细胞的遗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内除了RNA外,绝大部分有机物都是以DNA或RNA的形式存在的。核酸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遗传、代谢、变异及其它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生物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 或RNA中,因此, DNA或RNA又被称为遗传信息。每种生物体的细胞都含有DNA或RNA,并且随着生物体的不断发展, DNA和RNA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核酸作业答案

3、核酸有几类?它们在细胞中分布和功能如何? 核酸有两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但细胞核中也有,如SnRNA、核不均一性RNA。细胞质中的RNA主要有核糖体RNA,信息RNA,转移RNA三种。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结构成分。信息RNA是携带一个或几个基因信息到核糖体的核酸,它们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转移RNA是把mRNA 中的信息准确地翻译成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适配器。除了这些主要的RNA外,还有许多专门功能的RNA,如线立体RNA、叶绿体RNA和病毒R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但细胞质也有,如线立体DNA、叶绿体DNA、质粒DNA等。主要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1、请叙述大肠杆菌DNA的复制的过程。 答案要点: 大肠杆菌的复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界的绝大多数DNA分子都是以超螺旋形式存在的,而且DNA分子的二级结构又是以双股链形成的螺旋结构。复制的第一阶段是解链(亲代DNA分子超螺旋构像变化及双螺旋的解链,展现复制的模板);第二阶段是复制的引发阶段(priming),有引物primer RNA进行5’-3’方向的合成;第三阶段为DNA链的延长,在引物RNA合成的基础上,进行DNA链的5’-3’方向合成,前导链连续地合成出一条长链,随从链合成出许多片段。去除RNA引物后,片段间形成了空隙。DNA链又继续合成填补了空隙,使各个片段靠近,随后各个片段连接成一个长链;第四阶段,为终止阶段,复制叉进行到一定部位就停止前进了,最后前导链与随从链分别与各自的模板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至此复制就完成了。 2、简述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答案要点: DNA分子为两条多核苷酸链以相同的螺旋轴为中心,盘绕成右旋、反向平行的双螺旋;以磷酸和戊糖组成的骨架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螺旋内部,并且按照碱基互补规律的原则,碱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A-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双螺旋的直径是2nm,每10个碱基对旋转一周,螺距为3.4nm,所有的碱基与中心轴垂直;维持双螺旋的力是碱基堆积力和氢键。 1、论述DNA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物活动的物质基础,DNA的遗传信息是靠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而表达的,在物质组成及分子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在物质组成上,DNA是有磷酸、戊糖和碱基组成,其基本单位是单核苷酸,靠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而形成多核苷酸链。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是靠肽键相互连接而形成多肽链。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多单核苷酸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2.08级生化复习题-核酸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核酸 名词解释 1. 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2. 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3. 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不同生物DNA碱基组成上的差异可用(A+T)/(G+C)表示,这一比值称不对称比率。 4. 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单链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只能按G…C(或C…G)和A…T(或T…A)的方式互补配对形成氢键,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5. 反密码子(anticodon):在tRNA链上有一特定的三碱基序列,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tRNA链上的特定三碱基序列称反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7. 核酸的变性、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种变化称核酸的“熔解”或变性。 在适宜的温度下,变性分散开的两条DNA单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8. 退火(annealing):当将加热变性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两条解开的DNA单链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一现象称为“退火”。 9. 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光吸收增加,这种现象叫“增色效应”。 10. 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12. 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RNA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这些结构是由于RNA 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 13. DNA的熔解温度(Tm值):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m)。 14. 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15. 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填空题 1. Watson-Crick; 1953 2. 核苷酸 3. 2’ 4. 细胞核;细胞质 5. β;糖苷;磷酸二酯键 6. 磷 7. 假尿嘧啶 8. 胸腺;尿 9. 反向平行、互补 10. 胸腺嘧啶 11. 3.4nm;10;36° 12. 大;高 13. 退火 14. mRNA;tRNA 15. 分子大小;分子形状

简述核酸水解后的三大组分

简述核酸水解后的三大组分 核酸分子式: H2O,它是细胞中基本的遗传物质。核酸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核糖核苷酸( mRNA),是染色体的基本成分;二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这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三是含氮碱基,用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 DNA含有三种核苷酸,它们在细胞中含量不同。中心法则规定,DNA含量最多,占细胞干重的50%,其次是RNA,占细胞干重的16%;第三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的6%, RNA只占1%。这就是说,核酸的化学组成主要是RNA和DNA,这两者的数量约各占细胞干重的50%。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所以被称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水解后,核酸分成四大组分:①磷酸核糖(简称为PC);②五碳糖(简称为五碳糖);③脱氧核糖(简称为ODN);④含氮碱基(简称为AA或AG)。在高等植物中,有机酸如苹果酸、草酰乙酸等也含在核酸中。各种不同的核酸各有特殊的功能。 DNA对细胞是一个复制中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把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准确地复制一份给子细胞。 RNA则是蛋白质合成的一个直接的模板。 RNA与DNA一样也是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但不同之处是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翻译成蛋白质,并在细胞内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人们常利用这种规律来做某些事情。例如,人类遗传病中有六大类疾病,其病理基础都是缺乏一种酶,也就是患者的酶系统发生紊乱而造成的。这六大类疾病分别是( 1)苯丙酮尿症(PKU);( 2)半乳糖血症(VLM);( 3)血红蛋白病(haem);( 4)先

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 5)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发育不全(AGA);( 6)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ALDH)。如果把这些病进行分类治疗,就可以知道不同类型的病的特征了。可见,核酸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核酸在细胞的遗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内除了RNA外,绝大部分有机物都是以DNA或RNA的形式存在的。核酸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遗传、代谢、变异及其它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生物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 或RNA中,因此, DNA或RNA又被称为遗传信息。每种生物体的细胞都含有DNA或RNA,并且随着生物体的不断发展, DNA和RNA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核酸化学习题及答案

核酸化学 一名词解释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 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 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5.反密码子anticodon 6.顺反子cistron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8.退火annealing 9.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 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 11.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 12.DNA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13.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 14.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________于____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 3.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4.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___中;RNA主要位于____中.. 5.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__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____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_____键连接成多聚体.. 6.核酸的特征元素____.. 7.碱基与戊糖间是C-C连接的是______核苷.. 8.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9.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10.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是______关系.. 11.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2.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___;每匝螺旋有_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___.. 熔解温度则___;分13.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___;T m 子比较稳定.. 14.在___条件下;互补的单股核苷酸序列将缔结成双链分子.. 15.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16.DNA分子的沉降系数决定于_____、_____.. 17.DNA变性后;紫外吸收___;粘度___、浮力密度___;生物活性将___..

生化考试重点

生物化学 核酸化学 1、核酸完全水解产物有磷酸、戊糖、碱基。不完全水解产物有核苷酸、核苷、磷酸、戊糖、碱基。 2、碱基成对的依据(chargaff定则): (1)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相同;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表现在(A+T)/(G+C)比值的不同。 (2)双链DNA,[A]=[T],[G]=[C],[A+G]=[C]+[T]。 3、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形成右手双螺旋。反向平行是指一条链是5’-3’端,则另一条链必为3’-5’端。 (2)磷酸与核糖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位于双螺旋外侧,形成DNA分子的骨架。碱基位于内侧。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垂直,糖环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平行。 (3)双螺旋的直径为2nm,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有10个碱基对(bp),螺距为3.4nm。两个相邻的碱基对之间相距的高度,即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 (4)双螺旋结构上有二条螺形凹沟,较深的沟称大沟,较浅的称小沟。大小沟的宽度、深度的变化是DNA活性调控的方式之一。 (5)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依靠碱基互补原则进行配对。彼此碱基之间靠A=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稳定结构。 (6)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作用力。 4、DNA的双螺旋结构的意义: 该模型揭示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特征,最有价值的是确认了碱基配对原则,这是DNA复制、转录和反转录的分子基础,亦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分子基础。该模型的提出是本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它奠定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石。 5、tRNA的3’端有游离羟基(CCA--OH) 6、高粘度: DNA的粘度比RNA的大得多。当核酸溶液因受热或在其他因素作用下发生螺旋向线性过渡时,粘度会降低。 7、紫外吸收:由于核酸组分嘌呤和嘧啶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性能,所以核酸也有强烈的紫外吸收,最大吸收值在260nm处。这可作为核酸及其组份定性和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的特异吸收峰是280nm,多糖是310nm。 8、变性与复性: 在一定物化因素(热、酸、碱作用下),DNA分子内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发生变性。 RNA仅局部呈双螺旋结构,其螺旋形结构向线团形结构转化不如DNA明显。 核酸降解、变性时,其对紫外吸收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如缓慢冷却)可使两条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结构,这过程叫复性。复性过程产生减色效应,即使光吸收会降低。 蛋白化学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 第3节 核酸 讲义

一、核酸的组成和分类 1.核酸的分类 天然的核酸根据其组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2.核酸的组成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聚合物。核苷酸进一步水解得到磷酸和核苷,核苷继续水解得到戊糖和碱基。因此,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其中的戊糖是核糖或脱氧核糖,它们均以环状结构存在于核酸中,对应的核酸分别是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3.戊糖结构简式 4.碱基 碱基是具有碱性的杂环有机化合物,R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分别用字母A、G、C、U表示);D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用字母T表示)。结构简式分别可表示为: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胸腺嘧啶(T): 二、核酸的结构及生物功能 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具有以下特点:DNA分子由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平行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每条链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结合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RNA也是以核苷酸为基本构成单位,其中的戊糖和碱基与DNA中的不同,核糖替代了脱氧核糖,尿嘧啶(U)替代了胸腺嘧啶(T)。RNA分子一般呈单链状结构,比DNA分子小得多。 3.基因 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有一定碱基排列顺序的DNA片段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被称为基因。 4.DNA分子的生物功能 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一系列性状。在细胞繁殖分裂过程中,会发生DNA 分子的复制。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解开后作为母链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核苷酸各自合成一段与母链互补的子链,最后形成两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使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被精确地传递给下一代,并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体特定性状的发生和发育。 5.RNA的生物功能 RNA则主要负责传递、翻译和表达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6.我国在核酸的研究中取得的成绩 (1)1981年,我国科学家采用有机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核酸分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1999年,我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成为参与该项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简述核酸水解后的三大组分

简述核酸水解后的三大组分 生物学中,把核酸水解后的三大组分称为核苷酸。而核苷酸又包括由三个碱基通过糖(或者是氨基酸)连接起来的。所以核苷酸也可以说是有糖(或者是氨基酸)连接起来的。 在核酸分子中有三种成分,它们就是核糖,脱氧核糖和磷酸。其中,核糖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小的核酸,脱氧核糖是核糖经过加工后得到的核酸,而磷酸则是构成核酸不可缺少的物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糖的简称,是由一分子的核糖和一分子的磷酸通过糖(或者是氨基酸)连接起来的,也可以说是由一分子的核糖和一分子的脱氧核糖通过糖(或者是氨基酸)连接起来的,是核糖的三分之一。 2、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是核糖经过加工后得到的核酸,它是由一分子的核糖和两分子的磷酸通过糖(或者是氨基酸)连接起来的。脱氧核糖经过加工以后会产生很多种变化,所以脱氧核糖的结构和功能都与核糖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脱氧核糖的磷酸与其他物质结合后就会产生出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核苷酸,而脱氧核糖与其他物质结合以后还会产生出许多种物质,因此说脱氧核糖与核糖相比要复杂得多。而且脱氧核糖与核糖一样,也具有特殊的结构。在脱氧核糖与磷酸结合时形成磷酸二酯键,同时脱氧核糖也与一些核苷酸形成核苷酸,而脱氧核糖与核苷酸的结合位点就叫做位点。 3、磷酸。磷酸是核糖的简称,同时也是核酸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占核酸总重量的五分之四。我们知道核酸是由脱氧核糖和核糖组成的,但是没有

看见脱氧核糖,只看见了磷酸。原因是磷酸是脱氧核糖经过加工后得到的,而磷酸中含有一个磷酸基团,所以脱氧核糖就被称为“核酸”了。而磷酸是核糖的五分之一,所以脱氧核糖也被称为“核苷酸”。磷酸作为核糖的简称,它实际上是含氮的化合物。脱氧核糖是由一分子的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的磷酸通过糖(或者是氨基酸)连接起来的。磷酸也可以说是含氮的化合物。 3、鸟嘌呤。鸟嘌呤是脱氧核糖的简称,它是脱氧核糖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以后产生出来的。脱氧核糖和磷酸连接后会产生出许多种物质,而这些物质中就包括脱氧核糖核苷酸,这是第一代的核苷酸,也是最基本的一代核苷酸。在第一代核苷酸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更高级的核苷酸。

核酸的水解

核酸的水解 核酸的水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核酸分子分解成其组成的单个核苷酸单元的过程。核酸是生命体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包括DNA和RNA。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分子,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核酸的水解过程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和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的水解过程主要是通过酶的作用来实现的。核酸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核酸的酶,包括核酸内切酶和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能够将核酸链内的磷酸二酯键水解,将核酸分子切割成较短的片段。核酸外切酶则能够将核酸链末端的磷酸二酯键水解,从而使核酸链逐渐缩短。 核酸的水解过程可以通过酶的水解作用来实现。在生物体内,核酸水解主要由核酸酶来完成,这些酶能够识别特定的序列,并在相应的位置上切割核酸链。在实验室中,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来实现核酸的水解。例如,可以使用浓硫酸或酸性亚硝酸来使DNA或RNA 分子断裂,从而实现核酸的水解。 核酸的水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水解反应的速度取决于水解酶的活性和底物的浓度。如果水解酶的活性较高,底物的浓度较高,水解反应的速度就会较快。其次,水解反应的速度还受到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适宜的温度、pH值和

离子强度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 核酸的水解不仅可以用于生物学研究,还有一些重要的应用。例如,核酸的水解可以用于DNA测序。在DNA测序中,通过对DNA分子进行水解,可以将其切割成较短的片段,然后通过测序技术来确定DNA片段的序列。此外,核酸的水解还可以用于制备特定长度的DNA或RNA片段,这些片段可以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DNA克隆、基因表达等研究。 核酸的水解是将核酸分子分解成核苷酸单元的过程。核酸的水解可以通过酶的作用或化学方法来实现。水解反应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解酶的活性、底物浓度、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等。核酸的水解在生物学研究和一些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DNA测序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对核酸的水解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 生化名词解释及问答整理(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包括肽键的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称为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①物理因素:高温、高压、紫外线、电离辐射、超声波等; ②化学因素: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 2.半不连续复制 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基本上是连续进行的,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为5’→3’,这一条链被称为领头链(leading strand)。 以5’→3’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则是不连续的,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5’→3’,这条链被称为随从链(lagging strand)。 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3.DNA超螺旋结构:双螺旋基础上的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的原因:缓解内部螺旋张力)环状DNA为缓解内部螺旋的张力而发生的扭曲。 正超螺旋(positive supercoil):盘绕方向与双螺旋方同相同 负超螺旋(negative supercoil):盘绕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反 4.限速酶:特点:催化不可逆反应2、催化效率低3、受激素或代谢物的调节4、常是在整条途径中催化初始反应的酶5、活性的改变可影响整个反应体系的速度和方向 5.生物氧化: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又称细胞氧化或细胞呼吸。 6.多酶复合体:是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其中每一个酶都有其特定的催化功能,都有

肝组织中核酸的分离和核酸组分的鉴定

肝组织中核酸的分离和核酸组分的鉴定 [原理] 动物肝组织中的核蛋白可用水提取,用酚破坏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再用乙醚抽提除去蛋白质及其杂质,最后用乙醇沉淀核酸。 核酸(DNA 和RNA )可被酸水解成磷酸、有机碱(嘌呤碱和嘧啶碱)以及戊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它们分别可用下列方法鉴定: 1. 磷酸的鉴定: 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氨基萘酚磺酸钠的作用下还原成蓝色的钼蓝。 H 3PO 4+12H 2MoO 4 H 3PO 4·12MoO 3·12H 2O 磷酸 钼酸 磷钼酸 6H+H 3PO 4·12MoO 3·12H 2 O H 3PO 4·6MoO 3·3MoO 5·12H 2O+3H 2O 磷钼酸 钼蓝 2.嘌呤碱的鉴定: 嘌呤碱能与苦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 3.核糖的鉴定: 核糖与强酸共热生成糠醛,后者与苔黑酚(3,5,-二羟甲苯,orcinol )反应,缩合成绿色化合物。 4. 脱氧核糖的鉴定 脱氧核糖在强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与二苯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 还原剂 H 3糠醛 3,5-二羟甲苯 绿色化合物 + H H HO —C C —OH H —C —H C —C H 核糖 O +3H 2O 糠醛 H

[试剂] (一)90%苯酚溶液。 (二)乙醚。 (三)95%乙醇。 (四)5%硫酸 (五)钼酸试剂钼酸铵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浓硫酸15ml,冷却后加蒸馏水至1000ml。冷处保存(一个月内稳定)。 (六)氨基萘酚磺酸钠溶液1,2,4-氨基萘酚磺酸钠0.5g溶于195ml 15%亚硫酸氢钠与5ml 20%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塞振摇助溶。贮存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可用4周)用时取上清液。 (七)饱和苦味酸溶液苦味酸约1.3g溶于100ml蒸馏水中,静置过夜。临用前取上清液。 (八)Bial试剂苔黑酚1.5g加入浓盐酸500ml中,再加10%氯化高铁20~30滴。临用前配制,冰箱保存。 (九)二苯胺试剂取二苯胺1g溶于100ml冰醋酸中,加入浓硫酸2.75ml,临用前配制,贮于棕色瓶中。 [主要器材] (一)离心机 CH2 CHO CH2 C=O CH2OH H ω-羟基-γ-酮基戊醛二苯胺 蓝色化合物 + CH2 CHO CHOH CHOH CH2OH CH2 CHO CH2 C=O CH2OH +H2O 脱氧核糖ω-羟基-γ-酮基戊醛

生物化学课程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课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糖 一、填空题 1.糖类是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的一大类化合物。根据其分子大小可分为单糖、__寡糖和多糖三大类。 5.蔗糖是由一分子D-葡萄糖和一分子D-果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α,β-1,2 糖苷键相连。 7.乳糖是由一分子D-葡萄糖和一分子D-半乳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β—1,4 糖苷键相连。 9.纤维素是由_ D-葡萄糖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β—1,4 糖苷键相连。 12.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葡萄糖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糖原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糖原____。 二、是非题 1.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错。L—葡萄糖不存在于自然界。 2.人体不仅能利用D-葡萄糖而且能利用L-葡萄糖。

第二章:脂质 一、是非题 1 自然界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反式结构。(错) 2 磷脂是中性脂(错) 3 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中性磷脂(对) 4 某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若把此细菌从25℃移到37℃的环境中,细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将增加。(对) 5 天然存在的甘油磷脂均为D构型。(错) 6 胆汁酸是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乳化剂。(对) 7 构成萜类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异戊二烯分子。(对) 8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愈低对机体健康愈有利。(错) 9 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作用于脂肪酸双键时产生氢过氧化合物。(对) 10 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均含有共轭双键。(错) 二、选择题 2 下列不属于脂的物质是( D ) A 维生素E B 前列腺素 C 胆汁酸 D 甘油 3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个不属于脂类化合物( D ) A 甘油三硬脂酸酯 B 胆固醇硬脂酸酯 C 羊毛蜡 D 石蜡 6下列哪个是饱和脂酸( D ) A 油酸 B 亚油酸 C 花生四烯酸 D 棕榈酸

第一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填空题: 1、Watson 和Crick 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胸苷就是尿苷的 5 位碳原子甲基化。 3、核酸按其所含糖不同而分为RNA 和DNA 两种,在真核生物中,前者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后者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4、某双链DNA中含A为30%(按摩尔计),则C为20 %,T为30 %。 5、DNA双螺旋B结构中,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 nm,螺距为 3.4 nm,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包含10 个碱基对,相邻碱基距离为0.34 nm,之间旋转角度为36°。 6、在DNA分子中,若(G+C)%含量越高,则Tm 越高,分子越稳定。 7、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三级结构像个倒写的L 字母。 8、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使得核酸在260 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9、DNA变性后,紫外吸收能力增强,粘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生物活性丧失。 10、嘌呤环上的第9 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 1 位碳原子相连形成糖苷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嘌呤核苷。 11、体内两种主要的环核苷酸是_cAMP _和_ cGMP _。 12、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 三磷酸腺苷(或腺苷三磷酸)dCDP 脱氧二磷酸胞苷(或脱氧胞苷二磷酸)。 13、RNA的二级结构大多数是以单股多核苷酸链的形式存在,但也可局部盘曲形成双螺旋结构,典型的tRNA结构是三叶草结构。 14、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其中氨基酸臂的功能是与氨基酸结合,反密码环的功能是辨认密码子。 15、构成核酸的单体单位称为核苷酸,它与蛋白质的单体单位氨基酸相当。 16、在核酸分子中由戊糖和含氮碱组成核苷,由核苷和磷酸组成核苷酸。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无论是DNA或RNA都是由许许多多的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17、核苷中,嘌呤碱与核糖是通过9 位N 原子和 1 位 C 原子相连;嘧啶碱与核糖是通过l_ 位N 原子和 1 位 C 原子相连。 18、DNA具有刚性是由于双螺旋,DNA具有柔性是由于分子很长(与直径比为1:107) 。 19、生理pH值下,体内核酸大分子中的碱基是以酮式式存在(酮式,烯醇式)。 20、1944年Auery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1、核酸是两性电解质,因为分子中含含氮碱基和磷酸基团。 二、选择题: 1.① 2.② 3.③ 4. ② 5.③ 6.① 7.① 8.④ 9.④10.② 11.③12.①13.④14.②15.③16.②17.④18.①19.④20.① 21.③22.③23.②24.①25.③26.③27.②28.②29.①30.②

西安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0级《生物化学》考试试卷(2103)

西安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0级《生物化 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 1. 膜蛋白实际上不作旋转扩散,因此生物膜可以看作定向的膜蛋白与膜脂组成的二维溶液。() 答案:正确 解析: 2. 负协同性不能用MWC(齐变模型)理论来解释。() 答案:正确 解析:齐变模型可以解释正协同效应,但不能解释负协同效应。 3. 多核苷酸链内共价键的断裂叫变性。() 答案:错误

4. DDNA代表细胞内DNA的基本构象,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呈现A型、Z型和三股螺旋的局部构象。() 答案:正确 解析: 5. 所有的激素都可以使用RIA(放射免疫测定法)进行定量。 () 答案:错误 解析: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它无法使用RIA测定其浓度。 6. 别构酶调节机制中的齐变模式更能解释负协同效应。() 答案:错误 解析: 7. 用定位点突变方法得到缺失某一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体,这个突 变的酶蛋白不再具有催化活性,因此可以认为该缺失残基一定是酶结 合底物的必需基团。() 答案:错误

8. 激素是通过膜受体引发生物效应的。() 答案:错误 解析:类固醇激素是镇痛药疏水的脂溶性分子,因此,可以通过质膜,它们的受体是一些转录因子。 9. mRNA是细胞内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暨南大 学2019研] 答案:错误 解析:mRNA是细胞内种类十分多、但含量很低的RNA。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RNA是rRNA,占RNA总量的82左右。 10. 生活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地区的人和生活在平地上的人比较,高 山地区的人血液中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浓度较低。() 答案:错误 解析:生活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地区的人比平地上的人血液中2,3DPG 的浓度高,这样而使为数不多的充分释放氧合血红蛋白分子尽量释放氧,以满足组织机构对氧的需要。 2、名词解释题(25分,每题5分) 1. Km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核酸

一、核酸的分类与作用 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可达上百万。 1. 分类:天然的核酸根据其组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 作用: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核酸的水解 三、核酸的组成 1. 定义: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第25讲核酸 知识导航 知识精讲

(a 代表磷酸、b 代表戊糖、c 代表碱基) 2. 组成元素:C 、H 、O 、N 、P 。 3. 基本单元:核苷酸(其中,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 四、核酸的形成 碱基与戊糖缩合形成核苷,核苷与磷酸缩合形成了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核苷酸,核苷酸缩合聚合可以得到核酸: 资料卡片——腺苷三磷酸(ATP) 思考与交流——结合下图,分析DNA 分子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DNA 分子是由___________条多聚核苷酸链组成的?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___________? (2)DNA 的基本结构单元核苷酸由哪几类物质组成___________?分别对应于图2中DNA 分子的哪一部分 腺嘌呤核苷中的核糖羟基与磷酸反应,可形成腺苷酸(AMP )、腺苷二磷酸(ADP )及腺苷三磷酸(A TP )。ATP 逐步水解可以生成ADP 和AMP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也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转换中间体。 ATP 分子中的磷酸与核糖之间通过磷酯键连接,磷酸与磷酸之间则形成磷酸酐键。磷酸酐键在A TP 水解时会发生断裂,整个水解过程可释放较多能量供生物体使用,因此也被称为高能磷酸键。植物光合作用和动物体内食物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则可使ADP 与磷酸重新反应合成ATP 。 A TP 释放能量 吸收能量 ADP

核酸化学习题及答案

核酸化学习题及答案 核酸化学 (一)名词解释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 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 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5.反密码子(anticodon) 6.顺反子(cistron)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8.退火(annealing) 9.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 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 11.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 12.DNA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13.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 14.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_________于____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_____。 3.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4.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___中,RNA主要位于____中。 5.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__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____键。核苷与核苷 之间通过_____键连接成多聚体。 6.核酸的特征元素____。 7.碱基与戊糖间就是C-C连接的就是______核苷。 8.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

就是相似的。 9.DNA中的__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就是相似的。 10.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就是______关系。 11.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 不带放射性。 12.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___,每匝螺旋有_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就是___。 13.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___,T m(熔解温度)则___,分子比较稳定。 14.在___条件下,互补的单股核苷酸序列将缔结成双链分子。 15.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16.DNA分子的沉降系数决定于_____、_____。 17.DNA变性后,紫外吸收___,粘度___、浮力密度___,生物活性将___。 18.因为核酸分子具有___、___,所以在___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19.双链DNA热变性后,或在pH2以下,或在pH12以上时,其OD260______,同样条件下,单链 DNA的OD260______。 20.DNA样品的均一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___。 21.DNA所在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熔解温度愈___,所以DNA 应保存在较_____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_____mol/L的NaCI溶液。 22.mRNA在细胞内的种类___,但只占RNA总量的____,它就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的,又就是 _______合成的模板。 23.变性DNA 的复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考试试卷(2460)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95分,每题5分) 1. 胰高血糖素既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又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 答案:错误 解析:肌细胞上并无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因此肌糖原的降解不受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2. 丝酪丝甲硫谷组苯丙赖色甘十肽经胰蛋白酶部分水解后,溶液中将有两种肽段存在。() 答案:错误 解析:因为是部分水解,因此还应该包括没有被水解的十肽。 3.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剂。() 答案:错误

解析: 4. 促黑激素和褪黑激素的本质都是多肽。() 答案:错误 解析:褪黑激素并不是多肽,而是N乙酰5甲氧基色胺。 5. 生物大分子构象的改变必然涉及共价键的变化。() 答案:错误 解析: 6. 某些酶催化的反应不发生共价键的断裂或生成。() 答案:错误 解析: 7. 核黄素、生物素、叶酸和维生素C等均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答案:正确 解析:

8. 酶的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愈长,则最适温度愈高。()。 答案:错误 解析: 9. ZDNA可以调控基因转录活性。() 答案:正确 解析: 10. 所有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暨南大学2019研] 答案:错误 解析:甘氨酸的α碳原子连接的4个原子和基团中有2个是氢原子,所以不是不对称碳原子,没有立体异构体,所以不具有旋光性。 11. 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答案:错误 解析: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不是对映体,而是异头体(anomer),它们仅仅是异头碳原子上的构型不同。 12. 脂肪和胆固醇都属脂类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脂酸。()

生化大题及答案

生化大题及答案

1.什么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为什么说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答:蛋白质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因为蛋白质分子肽链的排列顺序包含了自动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即正确的空间构象)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所以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 2.什么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生物功能有何关系? 答: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上的排列、分布及肽链走向。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各自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和β—折叠结构有何特点? 答A(1)多肽链主链绕中心轴旋转,形成棒状螺旋结构,每个螺旋含有3.6 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0.15nm.。 (2)α-螺旋结构的稳定主要靠链内氢键,每个氨基酸的N H 与前面第四个氨基酸的C=O 形成氢键。 (3)天然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大都为右手螺旋。

B β-折叠结构又称为β-片层结构,它是肽链主链或某一肽段的一种相当伸展的结构,多肽链呈扇面状折叠。 (1)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多肽链(或肽段)侧向聚集在一起,通过相邻肽链主链上的氨基和羰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连接成片层结构并维持结构的稳定。 (2)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0.35nm(反平行式)和0.325nm(平行式)。 (3)β-折叠结构有平行排列和反平行排列两种。 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答: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它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是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所具有的属性或所表现的性质。一级结构相同的蛋白质,其功能也相同,二者之间有统一性和相适应性。 6.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和复性作用?蛋白质变性后哪些性质会发生改变? 答:蛋白质变性作用是指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分子的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