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汇编

最新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汇编
最新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汇编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据了解,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等主科和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其中,外语科目的课标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将于秋季实行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教育部公布了19个学科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分九级。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6.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7.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8.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9.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10.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1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1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14.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15.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6.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17.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18.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

19.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

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三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与时俱进创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

ARM嵌入式基础课程标准.

《ARM嵌入式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ARM嵌入式基础是一门介绍ARM处理器原理及接口驱动程序开发的课程。在内容上涉及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ADS开发工具、嵌入式系统定义、处理器系统结构、ARM汇编程序设计、ADS开发工具、C与汇编程序混合编程、ADS映像文件结构及加载技术、ARM异常中断处理及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启动代码分析、嵌入式系统接口及驱动程序开发、 C/OS-II 操作系统在ARM处理器上的移植。学生学习完本课程之后,能够理解ARM处理器体系结构、初步掌握ARM编程方法,初步掌握基于ARM的32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了解S3C2410处理器的基本接口技术,从而为后续更高阶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嵌入式系统定义,处理器系统结构,嵌入式开发流程; (2)了解ARM指令集,掌握A ARM汇编程序设计,ADS开发工具,C与汇编程序混合编程; (3)掌握ADS映像文件结构及加载技术; (4)掌握ARM异常中断处理及程序设计 (5)掌握嵌入式系统启动代码分析 (6)掌握嵌入式系统接口及驱动程序开发 (7)基本掌握uC/OS-II 操作系统在ARM处理器上的移植 (8) 熟练使用式的开发工具和开发平台 2.能力目标 (1)能够编写简章的ARM汇编程序,能够阅读的较复杂的ARM汇编程序;

(2)能够编写简章的无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能够读懂较复杂的驱动程序; (3)能够熟练的使用实验室的ARM实验平台,并能从事简单的嵌入式ARM程序开发; (4) 能够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 (5) 在老师指导下,能够完成小型的的嵌入式项目开发。 三、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 每周4学时,共64学时。 1.教学内容(打 * 号为重点讲授部分)。表中学时分配学时为:讲课学时+实验学时。 2.实验要求

03《3ds-max建模(场景)》课程标准

《3ds max建模(场景)》课程标准 《3ds max建模(场景)》课程具体分为三个部分,一个为数字城市模型制作另外是网络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动画场景制作。数字城市模型制作是一个基础的就业岗位,实用性很强。场景制作、道具制作,是游戏、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根据游戏公司和动画公司的不同岗位要求,分别开展场景制作的学习,主要课程有3ds max基础、道具制作、建筑制作、地图地形制作、植物植被的制作等游戏动画所有的场景元素,并分为不同风格变换制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具备游戏动画场景的制作能力,能熟练掌握3ds max软件操作,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软件基础,并为游戏动画公司场景模型岗位打下基础。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为游戏动画制作专业课程里面的基础课程,掌握软件操作,熟悉软件建模命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场景的模型制作能得心应手,为后面《3ds max角色制作》打下坚持基础,但是本课程也可以作为独立岗位课程,针对岗位为游戏、动画公司场景制作岗位。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认为岗位需求目标,就是教学目标,经过对大量三维游戏公司、动画公司人才需求的调研,制定出最符合岗位需求的教学计划,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岗位要求和自己的差距,做到目标明确,标准明确。并在教学中以真实的项目案例分析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习课程。 课程开发思路 在本课程建设思路完全根据游戏、动画公司岗位需求,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满足岗位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后期《3ds max建模(角色)》的基础课程。以低端岗位配合基础课程教学,满足岗位需求的同时为后期高端课程打好基础。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为培养游戏、动画公司三维场景模型师、道具、地图模型师,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能胜任三维场景制作岗位的各项要求。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 2.1知识目标 (1)3ds max软件基础。 (2)熟练使用多边形建模。 (3)数字城市模型制作。 (4)常见游戏道具的制作。

2018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自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科学课程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这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为保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顺利进行并以此来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深入发展,重新修订并完善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2017年秋季开始施行。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规定着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为帮助小学科学教师正确解读与把握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更好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行分析。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标准重新定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标准认为,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利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去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日后的科学知识学习、日常生活乃至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此其基础性特点。将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性的具体表现。强调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

透和相互联系,注重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以此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强调将科学课程与语文、数学等课程进行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著体现出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中的综合性特点。 其次,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并秉承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将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既符合教育者按阶段进行教育的理论,又坚持了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原则。具体可表现为标准以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其细化为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此次科学课程学段的重新划分,不仅有利于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这个全新的课程目标内容融入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之中,更有利于阶段知识依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整合与细化,进而实现从基础教育开始循序渐进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课程宗旨。除此之外,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设定在一年级,并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进行课程安排,也是为了使社会和学校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作为增强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性教育,是国家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生入学开始对其进行科学教育,依据其“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科学教学,不仅有益于从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也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

新课标文辑——2017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汇编语言课程标准-李新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课程)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 适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 课程代码:16604020 学 时:72 学 分:4 编制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编 制 人:李新 审 核 人: 编制时间:2012年7月1日

汇编语言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 和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 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IBM PC计算机CPU的结构, 存储器的组织方式;掌握IBM PC计算机的寻址方 式;掌握8086/8088指令系统,并了解80x86、 Pentium增强和扩充指令;掌握基本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技能;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方 法;了解高级汇编语言技术。它对于学生进一步了 解计算机的内部工作过程、掌握程序设计技术、掌 握DOS中断的使用、熟练上机操作过程和程序调试 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是《汇编语言》 的先修课程。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单片机 原理与应用》、《笔记本电脑维修》等课程是它的 后续课程。 表1 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2个专业专业必修 课程功能本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为以后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前导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平行课程X 后续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笔记本电脑 维修 1.2 设计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

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培养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目标和要求为依据。 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下,选择适合项目,以认识项目开始,学习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完成项目设计。以实际项目开发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建立真实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联系,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2.课程描述 表2 课程描述 课 程 名 称 汇编语言学期安排建议学时72 学 习 任 务 本课程学习3个教学情景, 9个子教学情景。 课程总目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知道《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16位/32位和奔腾系列微机

场景设计课程标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场景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考试课程编号130******** 课程名称考查考试场景设计 2 实验(实训)学时16 总学时32 总学分文化与开课单位课程性质适用专业艺术 学动画专业核心必修课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场景设计课程是一门研究在平面二维空间中表现三维立体的空间技能课, 具有全面的动画思维绘画能注重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的、力和创造能力,在整个动漫设计与制作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场景的原理、透视原理、色彩理论等,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透视关系,合理的色彩搭配,并根据历史背景、地域环境、季节等因素设计场景。为角色最大限度的提供表演的舞台,并为《故事台本或(分镜设计)》和影片整体风格的制作来做准备。以便更加明确的制定教学目标。(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场景设计的先修课为:动画概论、素描、速写、透视、分镜头台本等;后续课程为:动画制作等。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系统、科学地将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基本概念、原理及在动画专业中的应用进行整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基础,并结合专业的能力要求,将基础知识运用于专业,并举一反三,应用于将来的实际工作中。为学生在未来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动画场景设计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 质: 知识:了解场景的色彩规律、空间透视规律、构图规律,各个国家的地域特征,植物的种类、造型。 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场景构图、空间、色彩的表现。如何通过资料素 材想象并设计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场景。能够通过方案要求独立设计并绘制出场景。 素质: 具备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质量、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意识;职业道德等素质。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以及在教育、科研等职业岗位上,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制作、游戏设计、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数字动画制作及动态技术开发的现代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服务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掌握传统影视动画、透视、色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动画专业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社会调研及立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创作及科研能力出发,其内容是从培养具有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能够把民族化的文学、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与现代的时尚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认识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并处理动画艺术与科学技术关系的高素质具有动画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制定。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 以上课程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一流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9年义务教育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二、科学探究目标 三、科学态度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物质科学领域 二、生命科学领域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附录教学案例 案例1 认识空气 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 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 案例4 观察月相 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 案例6 水火箭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

新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 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 (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应用技术》 课程标准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李江仇清海

PLC应用技术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0 学分:4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 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汇编语言、电机与电力拖动 开课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属于基本职业素质模块类课程。它是将《计算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专业课程。本专业的核心技术都涉及《工业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与学生将来从事的专业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备的。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 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任务与 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 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基本 知识培养层、基本技能培养层、综合能力培养层三个层面来规划课程教学体系。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具 体设计过程中,要以《PLC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 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能力形 成的规律,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能力培养的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等。 总之,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 1、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实现课程体系与岗位任务的对接; 2、项目任务设置与实际工作任务相一致,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3、教学实施过程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实现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的对接。 课程设计原则 (1)突出专业,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行为引导“和”任务驱动”的形式; (2)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尽力做到“精选内容、 加强基础、突出应用”;

场景设计课程标准.pdf

场景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场景设计课程是一门研究在平面二维空间中表现三维立体的空间技能课,注重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的、具有全面的动画思维绘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整个动漫设计与制作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场景的原理、透视原理、色彩理论等,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透视关系,合理的色彩搭配,并根据历史背景、地域环境、季节等因素设计场景。为角色最大限度的提供表演的舞台,并为《故事台本或(分镜设计)》和影片整体风格的制作来做准备。以便更加明确的制定教学目标。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场景设计的先修课为:动画概论、素描、速写、透视、分镜头台本等;后续课程为:动画制作等。 课程名称 场景设计 课程编号 1303101640 5 考试/考查 考试 总学时 32 实验(实训)学时 16 总学分 2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必修课 适用专业 动画 开课单位 文化与 艺术学院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系统、科学地将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基本概念、原理及在动画专业中的应用进行整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基础,并结合专业的能力要求,将基础知识运用于专业,并举一反三,应用于将来的实际工作中。为学生在未来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动画场景设计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了解场景的色彩规律、空间透视规律、构图规律,各个国家的地域特征,植物的种类、造型。 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场景构图、空间、色彩的表现。如何通过资料素材想象并设计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场景。能够通过方案要求独立设计并绘制出场景。 素质: 具备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质量、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意识;职业道德等素质。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9义务教育.doc

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二、科学探究目标 三、科学态度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物质科学领域 二、生命科学领域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word资料整理分享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教学案例 案例1 认识空气 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 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 案例4 观察月相 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 案例6 水火箭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 word资料整理分享

(完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 (201 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 一、总目标 (5) 二、分级目标 (6) 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8) 一、语言技能 (8) 二、语言知识 (12) 三、情感态度 (14) 四、学习策略 (16)

五、文化意识 (17)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8) 一、教学建议 (18) 二、评价建议 (22) 三、教材编写童议 (24) 附录 (26) 附录1 语音项目表 (26) 附录2语法项目表 (26) 附录3 词汇表 (28)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 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晦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刨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 课程代码: 学分:2 学时:36 制定人:徐又又 制定时间:2010年9月 所属系部:自动化 批准人:陶甫廷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了解单片机C语言的特点、与PC机C语言的异同之处、单片机C语言的开发环境; 熟悉单片机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Keil C软件的应用及其与硬件平台的连接、C语言程 序结构设计、与单片机相关的设置等方面知识。 2.方法能力目标 了解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应用产品软件开发的步骤,具备单片机C语言程序的识读、修改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Keil C软件进行源程序编辑、编译和软、硬件模拟调试的操作方 法与技能。 3.社会能力目标 通过后续课程《单片机应用实训》的学习与强化训练,具有使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电子产品、自动检测与控制和高新视听设施等方面的软件开发的职业技能。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专业获得专业技能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属于职业技术课程,以培养电子产品开发相关行业急需的机电类和电子类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为目标。 本课程一般在学生学完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后再讲授;《单片机应用》等课程可作为先修课程,也可在同一学期开设。 2.课程开发思路

本课程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强调对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部分删繁就简,以“实用够用”为度,就是为了便于他们在后续的实训月(四周)以及即将下厂顶岗实习期 (十周),将所学的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的常用原理与实用知识,能够与实训、实习的生 产工位和顶岗工作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名称子学习情境1 子学习情境2 子学习情境3 子学习情境4 学时 分配 学习情境(单元)1 单片机C语言概述单片机C语言与 PC机C语言的异 同之处 简单的C程序介绍 及上机操作(编译 三个简单C程序) 3 教学时数 1 2 学习情境(单元)2单片机C语言开发环境 建立 Keil软件的使 用(源文件、 工程的建立) 上机操作(用keil 软件进行工程的设 置) 3 教学时数 2 1 学习情境(单元)3数据的类型、运算符和 表达式 用整型和字符型 定义变量 数的溢出 C51中特有的数 据类型 上机操作(用 算术运算符和 算术表达式编 写程序) 6 教学时数 2 1 2 1 学习情境(单元)4C51流程与控制顺序结构程序选择结构程序循环结构程 序(上机操作 编译冒泡排 序法程序)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 境(单 元)5 C51构造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结构共用体和枚举 6 教学时数 2 2 1 1 学习情境(单元)6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组成中断编程上机操作用定时器 /计数器资源 编程并编译 串口编程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境(单元)7函数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 变量 变量的存储类 别 6 教学时数 2 2 1 1

《动画场景设计》课程标准

《动画场景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数字媒体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其目标是如何使用3ds max 制作高品质的室内外建筑效果图。按照软件功能以及实际应用进行划分,熟练运用3ds max软件设计出精品的室内场景和游戏场景;同时还将学习如何进行角色设计,其中以游戏角色设计、角色动画为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游戏角色。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室内场景和游戏场景的设计要求; (2)、掌握第三方的渲染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第三方角色创建方法; (4)、数量应用三维动画软件创建出较为真实的室内场景及游戏场景; (5)、能够应用三维动画掌握常见角色的创建方法 2、技能目标 (1)、掌握游戏场景的创建方法; (2)、掌握多种不同游戏场景、道具模型的创建方法; (3)、掌握VRAY等多种不同渲染器的使用; (4)、掌握Q版角色的模型创建方法; (5)、能熟练应用第三方软件创建角色动画。 3、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4)、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数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的“三维场景制作及角色动画”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室内及动画场景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教学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 详见表一 五、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详见表二 六、教学实施条件 1、教师任职条件 (1)、要求承担本专业教学任务的老师要熟悉和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整个课程体系; (2)、要求老师了解整个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前后关系; (3)、要求老师了解课程体系中后续课程对前驱课程中内容的需求; (4)、要求老师了解各岗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5)、要求老师之间要进行相互交流,加强沟通,构成本专业的教学团队。 2、实践教学条件

梳理修订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9年教育文档.doc

梳理修订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编者按:2017年1月1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表示,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十余年实践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课程适宜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有待增强等问题。为此,教育部修订完善新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给出明确标准。科学课程的起始时间提前到小学一年级,要求一、二年级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且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标准”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但在教育界人士看来,教育部之所以会出台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因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6.2%,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然而,这个数字和全球范围内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无论何种原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不管对于公立学校还是民办教育机构,都是新的尝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此,本期梳理了教育从业者对此的一些认识。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育部于2017年2月15日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这是自2001年《全日

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发布之后第一次修订和完善。 关于新课标的几点变化 一、两个新增 (一)明确新增技术与工程学 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明确了STEM中的"T"和"E"的重要性,即技术与工程学。 (二)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 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让学生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两个变化 (一)划分了三个学段 学习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更加详细化。对于低年级开设科学课,通过小实验、小游戏的体验对科学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二)学习评价方式更多元 旧版本:行为表现评价;纸笔测验评价;综合评价。 新版本: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终结性评价: 1.纸笔测验, 2.表现性评价, 3.真实性评价, 4.档案袋。 三、给出了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年级周课时课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年课时总计课程门类 品德与生活 2 2 / / / / / / / 626 品德与社会/ / 2 2 2 2 / / / 思想品德/ / / / / / 2 2 2 语文8 8 7 7 6 6 5 5 5 198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1357 外语/ / 3 3 3 3 4 4 4 832 体育 4 4 3 3 3 3 / / / 1009 体育与健康/ / / / / / 3 3 3 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科学/ / 2 2 3 3 / / / 350 物理/ / / / / / / 2 3 169 化学/ / / / / / / / 3 99 地理/ / / / / / 2 2 / 140 生物/ / / / / / 3 2 / 175

历史/ / / / / / 2 2 2 206 信息技术/ / 1 1 1 1 2 2 2 346 综合实践活动/ / 4 4 4 4 4 4 4 1182 地方课程与 学校课程 3 3 周课时总数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说明: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微机原理课程标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0131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时数:110(其中讲课:64 实验/实训:46)学分:4 一、课程性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点主干课程之一,面向学生职业知识的培养。是信息学科相关专业后继课程学习的纽带。教学内容包括: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典型的接口芯片,能够对计算机接口电路进行简单分析。本课程的前修课程《计算机电路》(包含: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从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出发,使学生掌握微机接口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典型接口芯片的主要特性及其使用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硬件分析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在专业领域内应用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能编制简单汇编应用程序。 ?能够承担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操作、维护和调试等工作任务。 ?能设计简单的接口应用电路。 三、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门课程以培养计算机硬件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验/实训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围绕实训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组成相对独立的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加课程

102162原画场景设计课程标准(已审核)

《原画场景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2162 参考学时: 60 学分: 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2013年 2 月编

一、适用专业 该课程适用于《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二、开课时间 第二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对场景设计课程的学习,了解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分类与影视动画场景造型设计的构思方法;掌握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图的技巧与方法。学好场景设计是动画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质素。 2、教学任务 主要针对动漫设计师职业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动漫设计师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广泛适应能力。动画场景设计是除角色以外一切对象的造型设计,是塑造角色和影片风格的关键创作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镜头画面中表现场景空间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技巧与方法;了解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分类与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构思方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场景设计图的制作理论,能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设计与制作,并注重故事性与情节性,全面了解场景设计作为动画片组成部分,能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影片的内容,突出主题,增加艺术感染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理解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分析、判断、应变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审美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意识,提高对摄影作品的艺术鉴赏水平;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按时交付摄影作品的实践观念;

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相互合作的精神; 培养自我学习、勇于创新、积极承担不同角色的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 动画场景的构成 掌握掌握动画场景图(平面图、气氛图、立面图、细部图、结构图、鸟瞰图)的透视绘制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 掌握自然现象中的原动画创作的基本规律和绘画技巧等基础理论; 场景灯光效果 动画场景构思 掌握电脑绘制场景图的方法(painter图形图像处理)等基础理论 五、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二维动画制作》和《图形图形处理》课程。场景设计课需用大量手绘完成,并结合电脑进行制作,因此要求学生绘画基础牢固。本课与素描、色彩、风景写生、速写、透视、电脑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背景制作、泥塑、镜头画面语言、动画基础有着相互的联系。 后续课程有《原画造型设计》和《三维影视特效》课程。可以根据本课程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三维动画短片制作和影视动画特效制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 表6.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应用技术》 课程标准

PLC应用技术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0 学分:4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 先修课程: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汇编语言、电机与电力拖动 开课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属于基本职业素质模块类课程。它是将《计算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专业课程。本专业的核心技术都涉及《工业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与学生将来从事的专业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备的。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 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任务与 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 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基本 知识培养层、基本技能培养层、综合能力培养层三个层面来规划课程教学体系。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具 体设计过程中,要以《PLC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 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能力形 成的规律,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能力培养的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等。 总之,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 1、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实现课程体系与岗位任务的对接; 2、项目任务设置与实际工作任务相一致,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3、教学实施过程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实现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的对接。 课程设计原则 (1)突出专业,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行为引导“和”任务驱动”的形式; (2)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尽力做到“精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