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

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
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全科临床研究·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尹汝尊,刘瑞春,马太成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 糖尿病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均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情 况下急性起病,均为突发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头颅CT显示 出现舞蹈样症状肢体的对侧尾状核和/或豆状核早期呈高密度,头颅MRI显示相对应的部位片状T1高信号,T2等稍低、 或混杂信号,无明显水肿征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治疗,其中4例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症状均在短期内改善。结 论糖尿病合并偏侧舞蹈症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关,结合特定部位的影像学改变可以做出诊断。通过控制血糖,症 状可以在短期内缓解。 【关键词】糖尿病;偏侧舞蹈症;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587.1R7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1-0095-02 偏侧舞蹈症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表现为一侧上下肢或面部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是一组锥体外系症状。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少见,若不及时诊治,将延误治疗。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组总结临床收治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6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6 2011年收治的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共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为55 75岁,平均65.3岁。既往均有糖尿病史,糖尿病史3 8年,平均5年,均未有效控制血糖,2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高血压。所有患者诊断时排除了Huntington舞蹈病、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及药物性、脑梗塞、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等导致的舞蹈症史。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发病后均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甲状腺功能等。于发病1 15d进行颅脑CT及(或)MRI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以及临床转归。 2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6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表现为一侧肢体不自主、不规则、快速的舞蹈样动作,累及右侧上下肢及头面部的3例,左侧上下肢及头面部1例,左侧上下肢2例,肢体远端为重,均上肢重于下肢,在面部表现为不自主的咬牙、挤眉弄眼、口角抽动等。症状均在觉醒时出现,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加剧,安静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减轻,睡眠时消失。神经系统的查体均未见阳性体征。 2.2实验室检查情况6例患者发病后血糖检测为12.6 3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 15.1%(参考值为4% 6%)。其中2例甘油三酯偏高,1例总胆固醇偏高,2例尿糖为阳性,1例尿蛋白阳性,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甲状腺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 2.3神经影像学检查情况本组患者均进行了头颅CT及头部MRI检查。影像学资料显示,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和(或)苍白球的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头颅MRI显示相对应的部位片状T1高信号,T2等稍低或混杂信号,无明显水肿征象。 2.4治疗情况根据病情分别给予调控血糖、营养神经、改善 作者单位:062350河北省肃宁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尹汝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刘瑞春);河北省肃宁县人民医院外 科(马太成) 通讯作者:尹汝尊,电子信箱:yinruzun@sina.com 循环、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舞蹈动作较轻的2例患者随调控血糖到正常范围,临床症状在1周内逐渐好转,其余4例舞蹈动作频繁,控制不良者加用氟哌啶醇1 2mg,2 3次/d 口服,治疗约2周后舞蹈样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出院后继续严格控制血糖及改善循环等治疗,随访半年未复发。 3讨论 偏侧舞蹈症(hemichore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锥体外系症状,通常由舞蹈样症状肢体对侧的基底节或其联系纤维受损引发单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1]。临床上最常见原因是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少见,有文献报道[2]平均患病年龄为68岁,男女比例为1?2.6。发病时血糖明显增高,尿酮体阴性或(?)。本组患者为老年患者,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控制不良,与之相符。 基底节由尾状核、苍白球、壳核、黑质、丘脑底核组成,是大脑皮质下一组灰质核团。这些灰质核团相互联系,通过功能不同的复杂环路,对运动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基底节作为皮质下的运动中枢,病变可出现皮质环路活动异常,包括通路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就可出现不同的运动障碍。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高血糖后的代谢紊乱和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所导致的急性血脑屏障功能受损等有关。本病好发于老年女性,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老年女性易发考虑与绝经后雌二醇导致的GABA和多巴受体的改变有关[3],多巴胺受体可产生超敏现象。本组符合这一特点。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程度明显加重,基底节区鉴于其供血特点,动脉硬化加重时最易产生腔隙性脑梗死,从而抑制了间接通路,产生舞蹈症;另外,高血糖可导致局部脑血流降低,血脑屏障被破坏,无氧酵解增加,细胞内酸中毒、γ-氨基丁酸减少,细胞间质谷氨酸盐的增多,导致细胞毒性水肿[4];再者,当血糖增高时,受损局部的脑血流减少及糖代谢紊乱,三羧酸循环受到抑制,脑细胞以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为能量来源,导致递质的迅速耗竭,从而基底核正常活动受到损害,表现出舞蹈症状[5]。不能很好控制的高血糖症和高血粘度造成纹状体的缺血,产生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出现舞蹈样动作[3]。本组病例均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似乎可以用上述假说进行解释,但其具体发病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从影像学表现上来看,发病初期,头颅CT可显示患肢对侧尾状核和壳核高密度,CT值30 50Hu,较一般基底节区出血的CT值低,密度不均匀;头颅MRI上相应部位T1WI呈高信号,T2WI信号随检查时间的变化表现不一样,豆状核和/或尾状核T2等稍低或混杂信号,不具有特征性,也不符合通常血肿的时间演变规律,但共同特点是无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边界 · 59 · 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January2013,Vol.11,No.1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一、我有个顾客62岁,身高146CM,体重96斤,来的时候餐前餐后,一直吃达美康1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和双胍肠溶片,一次2片一天三次,后来降到餐前7-8,餐后14-17,而且说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餐后.,这个人从10月5号就一直在这看,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看不清,胃又不好 回答1宜黄长江-铙利,你提的问题我想和你说说,你用的药基本没问题,空腹血糖还可以2我想问一下,你让他饮食控制了吗饭后适当走走了吗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你说他并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制),可以建议他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是升血糖很快的东西。饮食不控制也是白搭, 3降糖组合+并发症组合+生活方式调节 4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 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会去跳舞5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是关键,,,和营销有关的就是小班教育,,分析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 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实战314页 可以配甲钴胺+桂附地黄丸+参雄温阳胶囊吗 三、黄振方男 36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胍肠溶片,糖适平,现在口服诺和龙,用法一日两次,一次1mg,今日餐后两小时血糖为,但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7点吃饭,10点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和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他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他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 回答一:他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他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 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泌剂也比较敏感他可能对促泌剂还是比较敏感的 问题者:那叫他把诺和龙停药吗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吗 回答三:你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 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 回答:让他使用格列美脲 回答:二甲双胍是不会出现低血糖的, 正常人都可以吃 低血糖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延迟和他比较大的体力消耗。可以两餐中间加餐,少吃多餐他说他吃过也有症状,后来停的; 吃格列美脲也会低血糖 噢,他是劳动者,体力消耗确实比较大,有可能有一定关系

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护理

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7-09-15T11:56:22.977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8月作者:刘小利李彩英[导读] 偏侧舞蹈症通常是由于对侧基底核及其联系纤维受损而引起的单侧肢体或面部的不自主、无规律、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通常清醒时易出现,睡眠时消失 河北省人民医院石家庄 050000 【摘要】总结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护理。该病症状一般在活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护理偏侧舞蹈症通常是由于对侧基底核及其联系纤维受损而引起的单侧肢体或面部的不自主、无规律、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1]通常清醒时易出现,睡眠时消失。糖尿病性舞蹈症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酮症及非酮症患者。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据傅燕虹等[3]报道,舞蹈症同时伴有显著的血糖增高,血糖值 9. 39 ~ 70. 22mmol / L,且尿酮体阴性。本院收治的1例 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症状减轻,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9岁,主因多尿,口干,多饮10余天伴左侧肢体活动异常于2015-7-16入院。查体:体重60kg,身高150cm,BMI:26kg/m2;生命体征平稳;随机血糖19.6mmol/L,血酮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8.2%;右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存在。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血压达180/140mmHg,未规律用药;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白质病变。遵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降糖,降压,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患者清醒时左侧肢体不由不自主舞动,入睡后消失。经3天用药治疗观察,患者血糖波不动于10.0~17.0mmol/L之间,血压波动于120~150/70~100mmHg之间,其左侧肢体舞动症状明显好转。 2 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左侧肢体不由不自主舞动,与众不同,产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独居,对疾病不重视,住院紧张焦虑,向患者介绍科室环境、人员及病友,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目前治疗和护理,予以安慰、鼓励、疏导,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依从性。 2.2 饮食护理由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8.2%,平日喜甜食,饮食不规律,给予定糖尿病营养餐;为预防跌倒予以卧床休息,按轻体力运动强度计算热卡(30kca/kg/d),其每日总热量1350kca,碳水化合物675kca,蛋白质337kca,脂肪270kca。且患者有便秘症状,指导顺时针按摩腹部,鼓励食用各种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菠菜,黄瓜等。以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并有利于改善血糖、血脂代谢,促进胃肠蠕动。 2.3 用药护理据UKPOS研究[4]指出严格控制高血压,使血压降到145/82 mmHg,可使脑卒中危险性下降到原来的44%,充分说明控制高血压对糖尿病、脑血管病的重要性。此患者高血压病史6年,在家出现头晕不适,血压高时才行服药;住院后责任护士分餐发药并服药到口,予以监测血压3次/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 安全护理由于患者清醒时左侧肢体不由不自主舞动,存在跌倒风险,床头悬挂警示牌,加用双侧床档;嘱家属24小时陪护,离床活动时必须陪同;床旁无潜在危险障碍物,保持地面干净,无水迹,防止滑倒;日用物品布置易取放;发放大小合体病号服,穿防滑鞋子;加强巡视,为避免肢体舞动导致输液针滑出、药液外漏或脱管发生,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严格交接班,尽量避免患侧采血输液等治疗,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 2.5 环境护理由于患者多饮易出汗,舞动症状清醒时明显,入睡后消失;经观察患者在紧张时加重,放松时减轻。因此,保持病室温度适宜(≧26°),集中护理操作,减少噪音、寒冷等不良刺激;组织患者与病友共同进行运动体操锻炼,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舞蹈症状,建立经验交流机会,营造温馨氛围,并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2.6 健康指导舞蹈症发作是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所导致的。告知患者及家属严格血糖控制与监测的重要性,用实例说明高血糖危害;发放血糖监测记录本和饮食宣教手册,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讲解服用降压药的方法及不良反应;通过示教反示教的方法使患者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等,把系统的、动态的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的整个住院护理过程中。 3 讨论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通过积极控制血糖后症状可好转或消失。但易复发,复发原因主要为血糖未有效控制,但也有其他因素如外伤、精神障碍等[5]。早期施以系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严格控制血糖,促进舞蹈症状尽快减轻或消失,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加强自我管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该病复发。参考文献 [1]张小罗,金庸平.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 48(33):149. [2] Oh S H,Lee K Y,Im J H,et al. 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 - ketotichy - perglycemia and hyperintensity basal ganglia lesion on T1- weighted brain MRI study:a meta-analysis of 53 cases including four present case[s J]. J Neurol Sci,2002,200(1 -2):57 [3]傅燕虹,林梅青,商秀丽.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4(11):2320-2321 [4]郑惠纯,许珙.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情及转归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9,12(19):732—734.[5] Lee D,Lee D,Ahn T B,et al. Recurrent hemichorea after a hypoglycemic episode[J].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14,20(6):676-677.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糖尿病偏侧舞蹈症MRICT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83岁.因突发右侧肢体舞蹈样动作2mo余入院.2mo前无诱因突发右上肢不自主舞动,10d后右上肢呈持续性舞蹈样动作,并累及右下肢,影响行走,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发病过程中伴焦虑,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瘫痪及尿便障碍.既往糖尿病史10a,间断口服药物(具体不详),血糖控制不理想.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内科查体无特殊.神经科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右侧肢体舞蹈样动作以上肢为主,表现为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上肢各关节交替伸屈、内收、外展及扭转.下肢多呈屈髋屈膝内收或外展位,脚趾不断屈曲及伸展.四肢肌力正常,右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病理征(-).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7.8mmol/L,尿糖(),尿酮体(-).肝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正常.血清铜、尿铜、铜蓝蛋白及甲状旁腺素正常.影像学检查:头部CT示左侧尾状核及豆状核点片状高密度影(图1A).头部磁共振(MRI)示左尾状核、豆状核片状T1高信号、T2等信

号或稍低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图1B~D).诊断: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治疗:先后予以胰岛素、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在7.9~10.5mmol/L之间,1wk后症状稍好转,自动出院. 2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生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由对侧基底节区病变所致.本组病例为一侧基底节梗死,可A:发病后3dCT;B:发病后25dCT;C~D:发病后28dMRI. 见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偏侧舞蹈症,以基底节区病变最为主.偏侧舞蹈症病理生理基础不明,可能与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所致的急性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及高血糖后的代谢紊乱有关.偏侧舞蹈症多为急性起病,累及单侧或双侧肢体的不自主运动,表现为快速、不规则、失平衡、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和挤眉、弄眼、噘嘴、伸舌等面部异常表情.病灶位于对侧锥体外系,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网状部、丘脑底核等.这些灰质核团构成功能不同的复杂环路,对运动起着调节作用[1].当病灶选择性损伤尾状核、壳核、丘脑底核,同时锥体束亦无明显损害时,病灶对侧肢体出现偏侧舞蹈症.本例患者损害部位为单侧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表现为突发的对侧肢体偏侧舞蹈症,且远端重于近端. 从影像资料来看,发病早期病灶侧尾状核及壳核在CT上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像(图1A),而约1mo后高密度逐渐减低)或消失(图1B).在MRI的T1像(图1C)上,病灶从发病至病后50d均呈高信号,T2像

高血糖致突发偏侧舞蹈症

高血糖致突发偏侧舞蹈症 2015-06-04 07:10来源:丁香园作者:罗纳尔迪尼奥 字体大小 -|+ 偏侧舞蹈症(HCHB)是一组因基底核(尤其是纹状体)受损而引起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表现为单侧肢体持续、不自主、无规律运动。近日,来自印度孟加拉邦SSKM 医院的Ray 等报告了一例罕见的非酮症性高血糖所致的HCHB,并分享了诊治经验。文章于近期发表在Clinical Diabetes 杂志上。 病例介绍 患者,男,61 岁。因「突发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 2 天」入院。 患者两天前突发左侧上肢不自主运动,6 小时后累及同侧下肢。患者既往无卒中和外伤史。 查体:患者神清,颅神经(-)。左侧上、下肢周期性舞蹈样运动,不能自主控制,入睡后症状消失。 辅助检查:随机血糖527 mg/L,酮体(-),HbA1c 10.3%。头颅MRI:T1 加权成像显示右侧壳核高信号(图A),扩散加权成像显示信号强度稍高。 诊断: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状态所致偏侧舞蹈症。 治疗:给予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1 周后,血糖恢复正常。患者运动症状逐渐减轻并于首次就诊10 天后完全消失。2 个月后随访显示尽管症状消失,但之前的MRI 异常表现仍然存在。6 个月后随访MRI 显示高信号病灶消失(图B)。 病例讨论 非酮症性高血糖是偏侧舞蹈症的罕见病因,通常见于患有 2 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是亚洲、女性患者。偏侧舞蹈症可以是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也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首发表现,该病例即为后者。 非酮症性高血糖所致的偏侧舞蹈症被认为与高血糖诱导的对侧纹状体灌注改变有关,其诊断依赖于典型的单侧舞蹈样运动(伴明显高血糖且不伴酮症酸中毒)以及影像学表现(T1 加权MRI 特征性表现为对侧核壳高信号)。临床症状消失后影像学异常可恢复,也可继续存在。 非酮症性高血糖所致偏侧舞蹈症治疗的重中之重是强化血糖控制。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加用氟哌啶醇、利培酮或丁苯那嗪以改善运动症状。 综上,在临床工作中,面对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及时筛查高血糖非常重要,即使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对高血糖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迅速缓解偏侧舞蹈症的症状和体征。此外,应将HCHB 常规列入急性运动障碍的鉴别诊断,尤其对于老年人群。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报道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报道 发表时间:2013-10-24T11:37:21.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韩凌 [导读] 脑MRI:左侧纹状体异常信号影(T1高信号,T2等信号,周围无明显水肿)。 韩凌(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274000) 【关键词】糖尿病偏侧舞蹈症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331-01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现汇报我科1例病人如下: 1 病例简介 老年女性,70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1月”于2012年8月28日以“脑梗塞”收入我院。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无发热及抽搐,病前无感冒及腹泻病史,无视物不清,在外按“脑梗塞”输液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既往史:往有糖尿病10年,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早晚餐前半小时各14单位。高血压病4-5年。间断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平稳。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特殊,外周血管未闻及血管杂音,BP 150/81 mmHg,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颅神经检查(-),颈软,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有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无目的的屈曲伸展及扭转,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等叩,浅深感觉无障碍,双侧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管炎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均未见明显异常,甘油三酯2.03mmol/L,随机血糖20.3mmol/L,尿糖++,血酮,尿酮阴性,余血脂检查正常。 脑CT:左侧纹状体高密度灶。 脑MRI:左侧纹状体异常信号影(T1高信号,T2等信号,周围无明显水肿)。 诊断: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征,高血压病,糖尿病。 治疗:给予胰岛素,拜糖平治疗,第5天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11.6 mmol/L,右侧上下肢无目的的屈曲伸展及扭转样动作消失,复查脑CT:左侧纹状体高密度灶消失,7天后病人好转出院。 2 讨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影像学特殊表现的疾病,它主要影响老年人且可能是高血糖的经常性表现,偏身抽搐经常伴有偏身舞蹈,所以会用到偏身舞蹈-偏身抽搐综合征这个词。部分运动抽搐,尤其“持续的部分癫痫”经常在糖尿病合并非酮症高渗昏迷的病人中被描述,但很少出现全身抽搐持续状态[1]。 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中,特征性影像表现是由于大脑中动脉纹状体支动脉轻度缺血所致致。CT平扫上是高密度病灶,它们在T1WI上是高密度灶,T2WI也是如此。SPECT也许能发现相同病灶区低灌注,随访研究描述了在异常的基底节区这种病灶的转变,这种转变说明它们不是钙化灶。 另一个需要与之鉴别的是点状出血。正电子发射研究发现病灶处糖代谢明显减弱,T1WMRI为局部代谢下降提供直接的证据[2]。梯度回旋MR影像检查,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病人中未发现问题,但弥散加权相和表观弥散系数图却显示限制的弥散,提示这是由于细胞水肿出现的高粘度而非点状出血[3]。 我们都知道,在下丘脑尾状核和壳核(非直接通路)的病灶能导致苍白球的运动减少和丘脑的抑制解除,从而产生抽搐样的动作。缺血时,非直接通路神经元功能上变得没有竞争力,然而直接通路的神经元被释放,变得突然有活力,直接通路过度活跃所致的代谢紊乱刺激了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此细胞转化为饲肥星形细胞,并且导致TI预驰时间缩短。 有人做过病理检查:壳核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大脑胶质组织中有大量的饲肥星细胞,这种细胞通常在急性损伤和逐渐收缩中出现,星形细胞在维持细胞外液体的正确的离子组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当星形细胞消失,不可避免的过度的神经放电导致活动亢进,非自主运动的结果通常是良性的,随着代谢的控制,它们也趋向消失。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并不总是一个自限性病变,有其放射性特征表现,这种放射性观察和临床表现的原因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定论。 参考文献 [1]Wasterlain CG. Epilepsia partialis continua. In : Seizures and Epilepsy. https://www.360docs.net/doc/8a14597336.html, Inc: May 4, 2010. [2]Hsu JL, Wang HC, Hsu WC. Hyperglycemia-induced unilateral basal ganglion lesions with and without hemichorea. A PET study. J Neurol 2010;251:1486-90. [3]Chu K, Kang DW, Kim DE, Park SH, Roh JK. Diffusion-weighted and gradient echo magnetic resonance findings of hemichorea-hemiballismus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hyperglycemia: A hyperviscosity syndrome? Arch Neurol 2011;59:448-52.

最新糖尿病案例分析汇总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1 2 3 一、我有个顾客62岁,身高146CM,体重96斤,来的时候餐前10.7餐后4 20.2,一直吃达美康1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5 和双胍肠溶片,一次2片一天三次,后来降到餐前7-8,餐后14-17,而且说6 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8.4,7 餐后14.6.,这个人从10月5号就一直在这看,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该怎么办8 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看不清,胃又不好 9 回答1宜黄长江-铙利,你提的问题我想和你说说,你用的药基本没问10 题,空腹血糖还可以2我想问一下,你让他饮食控制了吗?饭后适当走走11 了吗?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你说他并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12 制),可以建议他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是升血糖13 很快的东西。饮食不控制也是白搭, 14 3降糖组合+并发症组合+生活方式调节 15 4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 16 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17 会去跳舞 18 5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19 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是关键,,,和营销有关的就是小班教育,,分析20 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 21 22 1.

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 23 24 糖尿病实战314页 25 可以配甲钴胺+桂附地黄丸+参雄温阳胶囊吗 26 27 三、黄振方男 36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 28 胍肠溶片,糖适平,现在口服诺和龙1.0mg ,用法一日两次,一次1mg,今日 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8,但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7点吃饭,10点29 30 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 31 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 和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他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 32 33 他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 34 回答一:他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他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 35 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 36 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 37 泌剂也比较敏感 38 他可能对促泌剂还是比较敏感的 39 问题者:那叫他把诺和龙停药吗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吗 40 回答三:你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41 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 42 回答:让他使用格列美脲 2.

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护理

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护理 摘要】总结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护理。该病症状一般在活动 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护理 偏侧舞蹈症通常是由于对侧基底核及其联系纤维受损而引起的单侧肢体或面 部的不自主、无规律、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1]通常清醒时易出现,睡眠时消失。糖尿病性舞蹈症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酮症及非酮症患者。该 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据傅燕虹等[3]报道,舞蹈症 同时伴有显著的血糖增高,血糖值 9. 39 ~ 70. 22mmol / L,且尿酮体阴性。本院收 治的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症状减轻,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9岁,主因多尿,口干,多饮10余天伴左侧肢体活动异常于2015-7-16入院。查体:体重60kg,身高150cm,BMI:26kg/m2;生命体征平稳; 随机血糖19.6mmol/L,血酮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8.2%;右侧足背动脉搏动 减弱;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存在。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血压达 180/140mmHg,未规律用药;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白质病变。遵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降糖,降压,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患者 清醒时左侧肢体不由不自主舞动,入睡后消失。经3天用药治疗观察,患者血糖 波不动于10.0~17.0mmol/L之间,血压波动于120~150/70~100mmHg之间,其左 侧肢体舞动症状明显好转。 2 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左侧肢体不由不自主舞动,与众不同,产生焦虑,抑 郁负性情绪。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独居,对疾病不重视,住院 紧张焦虑,向患者介绍科室环境、人员及病友,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目前治疗 和护理,予以安慰、鼓励、疏导,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依从性。 2.2 饮食护理由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8.2%,平日喜甜食,饮食不规律,给 予定糖尿病营养餐;为预防跌倒予以卧床休息,按轻体力运动强度计算热卡 (30kca/kg/d),其每日总热量1350kca,碳水化合物675kca,蛋白质337kca, 脂肪270kca。且患者有便秘症状,指导顺时针按摩腹部,鼓励食用各种富含纤维 素的蔬菜,如芹菜,菠菜,黄瓜等。以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并有 利于改善血糖、血脂代谢,促进胃肠蠕动。 2.3 用药护理据UKPOS研究[4]指出严格控制高血压,使血压降到145/82 mmHg,可使脑卒中危险性下降到原来的44%,充分说明控制高血压对糖尿病、 脑血管病的重要性。此患者高血压病史6年,在家出现头晕不适,血压高时才行 服药;住院后责任护士分餐发药并服药到口,予以监测血压3次/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 安全护理由于患者清醒时左侧肢体不由不自主舞动,存在跌倒风险,床 头悬挂警示牌,加用双侧床档;嘱家属24小时陪护,离床活动时必须陪同;床 旁无潜在危险障碍物,保持地面干净,无水迹,防止滑倒;日用物品布置易取放;发放大小合体病号服,穿防滑鞋子;加强巡视,为避免肢体舞动导致输液针滑出、药液外漏或脱管发生,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严格交接班,尽量避免患侧采血输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挖坑教学,创新立意,学无止境,乐思进取。 病历摘要男,72岁 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不自主运动2月余,加重1周。神经系统查体:四肢肌力均V级,左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余肢体肌张力无增高或降低;左侧肢体可见不自主运动。余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有糖尿病史。经降糖、改善循环,口服氯硝西泮片,氟哌啶醇片,盐酸苯海索片后不自主运动有减轻。 头颅MRI示:1.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左侧丘脑、胼胝体膝部及脑桥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右侧基底节区少许脑出血?。3.颅脑MRA示双侧大脑后动脉远端纤细,余未见明显异常。诊断1、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2. 2型糖尿病 探讨1、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不自主运动2月余,四肢肌力正常,左上肢齿轮肌张力增高,症状和查体中未能具体明确描述患者不自主运动形式,及起病、进展方式,但从诊断“偏身舞蹈”病来看,应表现为左上肢快速伸屈、上举等,或下肢快速变幻的屈曲、外展、内收、脚趾不时伸屈等动作,或表现为偏侧投掷运动样舞蹈动作。 2、头颅MRI报告示多发腔梗,右侧基底节区“少许脑出血”,

但读片,右侧尾状核短T1信号,T2像无明显信号改变,不支持出血。3、患者系成人起病的偏侧舞蹈症状,仅表现为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左上肢齿轮肌张力增高,无明显肌力变化,无认知损害及精神症状,无明确急性脑血管病史,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亢等常见引起偏侧舞蹈症状的基础病,不考虑亨庭顿舞蹈病,存在明确的糖尿病史,结合右侧纹状体特征性的T1高信号,倾向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偏侧投掷症-偏侧舞蹈症( hemiballism-hemichorea,HBHC) 是糖尿病高血糖症的常少见神经系统表现之一。偏侧投掷症为一侧肢体大幅度、猛烈的投掷样动作,累及肢体近端; 偏侧舞蹈症为一侧肢体快速、无目的舞蹈样动作,见于肢体远端。随着病情好转,偏侧投掷症常转化为偏侧舞蹈症。 糖尿病性HBHC 常见于老年女性,以亚裔人群为主。该病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其典型表现: 非酮症性高血糖、HBHC 及对侧纹状体T1加权像高信号。病变侧纹状体T1WI 高信号是糖尿病性HBHC 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目前认为T1WI 高信号与病灶内大量肥胖型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关。高血糖高渗状态可破坏血-脑屏障,致使病灶局部短暂缺血低氧,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肥胖型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多。肥胖型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在高血糖等诱导 下表达增强,促使金属锰聚集。锰为顺磁性物质,致使T1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一、我有个顾客62岁,身高146CM,体重96斤,来的时候餐前10、7餐后20、2,一直吃达美康1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与双胍肠溶片,一次2片一天三次,后来降到餐前7-8,餐后14-17,而且说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8、4,餐后14、6、,这个人从10月5号就一直在这瞧,到现在还就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瞧不清,胃又不好 回答1宜黄长江-铙利,您提的问题我想与您说说,您用的药基本没问题,空腹血糖还可以2我想问一下,您让她饮食控制了不?饭后适当走走了不?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您说她并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制),可以建议她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就是升血糖很快的东西。饮食不控制也就是白搭, 3降糖组合+并发症组合+生活方式调节 4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 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会去跳舞5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就是关键,,,与营销有关的就就是小班教育,,分析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 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实战314页 可以配甲钴胺+桂附地黄丸+参雄温阳胶囊不 三、黄振方男36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胍肠溶片,糖适平,现在口服诺与龙1、0mg ,用法一日两次,一次1mg,今日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8,但就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7点吃饭,10点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与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她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她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 回答一:她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她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就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 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就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泌剂也比较敏感 她可能对促泌剂还就是比较敏感的 问题者:那叫她把诺与龙停药不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不 回答三:您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 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 回答:让她使用格列美脲 回答:二甲双胍就是不会出现低血糖的, 正常人都可以吃 低血糖原因可能就是胰岛素分泌延迟与她比较大的体力消耗。可以两餐中间加餐,少吃多餐她说她吃过也有症状,后来停的; 吃格列美脲也会低血糖?? 噢,她就是劳动者,体力消耗确实比较大,有可能有一定关系 二甲双胍降血糖的机制可能就是: 1、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2、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3、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4、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5、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与贮存,降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 胰岛素作用不同,二甲双胍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对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案例分析试题

糖尿病案例分析题 [A1型题] 1.患者,女性,60岁,因视力障碍收入院,查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血糖18mmol/L,该患者可能是__B___ ○A花眼 ○B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动脉硬化 ○D黄斑变形 ○E角膜溃疡 2. 患者,男性,58岁。因严重腹泻、脱水而出现意识障碍入急诊,急查血糖44.1mmol/L,尿酮体(±),考虑患者意识障碍可能属于___E__ ○A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B低血糖昏迷 ○C休克并发意识障碍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E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 患者,女性,52岁,身高155cm,体重75kg,诊断为2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空腹血糖9.8mmol/L。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是___D__ ○A达美康 ○B甲苯磺丁脲 ○C美吡达 ○D二甲双胍 ○E优降糖 4.患者,男性,身高173cm,体重82kg,请计算该患者BMI是( C ) ○A18.5kg/m2 ○B25.5kg/m2

○C27.4kg/m2 ○D20.5kg/m2 ○E28.5kg/m2 5.患者,女性,40岁。胰腺癌术后天,患者出现心慌、出冷汗,测血糖为2.8 mmol/L,护士正确的处理是__A___ ○A补充葡萄糖 ○B输注血浆 ○C补充盐水 ○D输入脂肪乳 ○E增加胰岛素用量 6.下列表现中属于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点的是( C ) ○A视物模糊 ○B尿失禁 ○C四肢麻木 ○D胃肠功能失调 ○E体位性低血压 7.患者注射长效胰岛素,应警惕最低血糖发生的时间是在(E ) ○A清晨注射后半小时 ○B午饭后 ○C下午 ○D早餐前 ○E夜间 8.患者,男性,45岁,患糖尿病5年,近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呼吸特点是( D )○A呼吸频率异常 ○B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

糖尿病案例分析汇总教学资料

糖尿病案例分析汇总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一、我有个顾客62岁,身高146CM,体重96斤,来的时候餐前10.7餐后 20.2,一直吃达美康1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和双胍肠溶片,一次2片一天三次,后来降到餐前7-8,餐后14-17,而且说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8.4,餐后14.6.,这个人从10月5号就一直在这看,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看不清,胃又不好 回答1宜黄长江-铙利,你提的问题我想和你说说,你用的药基本没问题,空腹血糖还可以2我想问一下,你让他饮食控制了吗?饭后适当走走了吗?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你说他并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制),可以建议他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是升血糖很快的东西。饮食不控制也是白搭, 3降糖组合+并发症组合+生活方式调节 4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 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会去跳舞 5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是关键,,,和营销有关的就是小班教育,,分析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 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实战314页

可以配甲钴胺+桂附地黄丸+参雄温阳胶囊吗 三、黄振方男 36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胍肠溶片,糖适平,现在口服诺和龙1.0mg ,用法一日两次,一次1mg,今日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8,但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7点吃饭,10点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和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他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他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 回答一:他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他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 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泌剂也比较敏感 他可能对促泌剂还是比较敏感的 问题者:那叫他把诺和龙停药吗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吗 回答三:你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 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 回答:让他使用格列美脲 回答:二甲双胍是不会出现低血糖的, 正常人都可以吃 低血糖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延迟和他比较大的体力消耗。可以两餐中间加餐,少吃多餐 他说他吃过也有症状,后来停的; 吃格列美脲也会低血糖??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糖尿病案例分析整理: 一、我有个顾客 62岁,身高 146CM ,体重 96斤,来的时候餐前 10.7 餐后 20.2,一直吃达美康1片bid,后来我跟她又加了安可妥一次一片,一天一次,和双胍肠溶片,一次2片一天 三次,后来降到餐前 7-8,餐后 1 4- 1 7 ,而且说吃了双胍不舒服,所以我又帮停了双胍,换上伏格列波糖,今天来测,餐前8.4,餐后 14.6.,这个人从 10月 5号就一直在这看,到 现在还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她身上并发病很多,手脚麻木,眼睛看不清,胃又不好 回答 1 宜黄长江 -铙利,你提的问题我想和你说说,你用的药基本没问题,空腹血糖还可以 2 我想问一下,你让他饮食控制了吗?饭后适当走走了吗?两者相比饮食最重要(因为你说他并 发症很多,所以运动受到了限制),可以建议他少食多餐,尽量不喝含淀粉汤类,粘的,稠的都是升血糖很快的东西。饮食不控制也是白搭, 3 降糖组合 + 并发症组合 + 生活方式调节 4 并发症可用三十六味组合提问者:那人天天只吃一点点,因为胃不舒服,而且早上会去散步,晚上会去跳舞 5 三十六味,适合小班教育,,选对客户,,视力模糊,手足麻木,基础症状,,其它不选,,选对客户,有效果是关键,,,和营销有关的就是小班教育,,分析会员资料,,挑出目标客户,小班教育一次,, 二、糖尿病导致性功能下降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实战 314 页 可以配甲钴胺 + 桂附地黄丸 +参雄温阳胶囊吗 三、黄振方男36 岁患糖尿病两年多,一直口服药物,口服过二甲双胍肠溶片,糖适 平,现在口服诺和龙 1.0mg,用法一日两次,一次 1mg,今日餐后两小时血糖为 17.8,但是顾客自述没天只要吃上药,早上 7 点吃饭, 10 点多就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现象比较频繁,如果不吃药一天也不饿,但口渴症状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力比较大,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过大,我只针对饮食和运动给顾客一些建议,药物没敢做调节,因为他家离我这里较远,不能根据他监测血糖,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调整回答一:他用促泌剂就会出现低血糖,那就说明他的胰岛功能还可以,只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用增敏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试试回答二:用些抗糖药物,促泌剂是直接降糖的,力度比较大,有些人对促泌剂也比较敏感他可能对促泌剂还是比较敏感的问题者:那叫他把诺和龙停药吗换拜糖平或比格列酮吗回答三:你可以考虑使用长效的促泌剂,餐后使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问题三:吃过二甲双胍,也低血糖,可以让顾客试试拜糖平回答:让他使用格列美脲回答:二甲双胍是不会出现低血糖的 , 正常人都可以吃低血糖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延迟和他比较大的体力消耗。可以两餐中间加餐,少吃多餐他说他吃过也有症状,后来停的 ; 吃格列美脲也会低血糖??噢,他是劳动者,体力消耗确实比较大,有可能有一定关系 二甲双胍降血糖的机制可能是 : 1. 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 糖利用 . 2. 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 3. 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 4. 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5. 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贮存,降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 胰岛素作用不同,二甲双胍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对n型糖尿 病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 考虑了这点使用给我难住了,估计是他体力消耗较大,体力透支的原因吧,这点我疏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