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微生物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微生物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微生物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

Development of Energy Science

November 2014, Volume 2, Issue 4, PP.39-46 Research Advances in Microbial Electron Transfer of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Yunshu Zhang, Qingliang Zhao #, Wei Li

School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

#Email: qlzhao@https://www.360docs.net/doc/8a9044164.html,

Abstract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BES) was an emerging biomass-energy recovery technology based on electricigens electron transfer (EET), which was applied to recover electric energy (e.g.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and resources (such as hydrogen and methane) and to enhance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and refractory organic pollutants (e.g. POPs). The process of electron transfer to the electrode was identified as the key process in such a BES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EE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electricigen diversity, the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s and study methods were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 Finally, the direction of EET research was pointed out.

Keywords: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Microbial Fuel Cell; Electricigens; Electricigen Electron Transfer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微生物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

张云澍,赵庆良,李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是一种新兴的以产电微生物电子传递(EET)为基础的生物质能源回收技术,可用于电能(如微生物燃料电池)和资源回收(包括氢气和甲烷等),此外还可用于强化重金属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如POPs)的去除,而其中产电微生物将产生的电子传递到电极是BES的重要过程。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EET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产电微生物的多样性、EET的途径和研究电子传递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明了EET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物电化学系统;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微生物;产电微生物电子传递

引言

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近年来在环境和能源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BES是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研究的拓展,MFC的发现最早追溯到上个世纪初,英国的植物学家Potter在进行厌氧培养时发现可以产生开路电压和电流,拉开了微生物产电研究的序幕[1]。随着化石燃料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20世纪中叶,针对微生物产电的研究才逐渐升温,将微生物产电和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构建了MFC系统。近几年,MFC从产电研究逐渐过渡到生物质资源化的应用方面,BES应运而生。研究发现,通过BES,CH4[2]、H2[3]等高附加值生物能源的合成效率显著提高;BES能够有效提高重金属的还原去除,如U(Ⅵ)[4]、Cr(Ⅵ)[5]等;BES可以应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如石油烃[6]、多氯联苯和硝基苯等[7];BES应用于脱盐的研究,发现BES可以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阴、阳离子[8]。随着对BES研究的逐渐深入,BES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其中电子传递过程是BES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对电子传递过程的深入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基金资助: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技基金支持资助(51378144)。

1产电微生物

产电微生物是BES电子传递过程中最主要的组成,它将底物氧化产生电子并传递到电极上,完成电子传递。关于产电微生物的研究始于两类异化的金属还原菌Shewanella和Geobactor,这两种微生物可以利用细胞外的金属离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呼吸,维持自身代谢。至今为止这两株微生物的全基因测序已经完成[9,10]。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对不同系统中分离的电极生物膜进行群落结构统计分析,总结发现目前已分离的产电微生物主要源于Proteobacteria, Firmicutes, Acidobacteria, Bacteroidetes等门。

产电微生物底物利用的广谱性对BES的应用十分重要,Chaudhuri等人发现Rhodoferax ferrireducens可以高效率地利用葡萄糖、乳酸、果糖、蔗糖等较为复杂的有机物进行产电,并且具有很高的库伦效率(80%)[11];纯菌接种的MFC的功率密度通常低于混合菌种接种的MFC,Xing等人分离出一株新的产电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DX-1,它可以高效地氧化乙酸、乳酸和乙醇进行产电,并且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其与混合菌接种的MFC 具有相当的功率密度[12];胞外产电菌通常为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华南师范大学的Zhang等人分离出一株兼性厌氧的产电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它以葡萄糖为底物,对培养环境要求低,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13];Liu 等人发现,BES中的微生物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不同温度环境下电极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Deltaprote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的分布,且低温中的Simplicispira psychrophila和Psychrophilus明显增多[14];Geopsychrobacter electrodiphilus和Thermincola sp.分别是两株耐寒和耐热的产电菌,这两种微生物的发现使得BES的应用温度范围得以扩宽[15,16]。

根据BES应用领域的不同,其阳极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多样性体现的更明显。Zhang等发现在MEC中Firmicutes的比例很高,猜测其在MEC的电子传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7]。M. Lenin等人发现通过暗发酵的污水中丰富的可溶酸中间体,包括醋酸、丙酸盐和丁酸盐可以为MEC提供碳源,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γ-proteobacteria(50%),Bacilli(25%) 和Clostridia(25%)为阳极的优势微生物[18]。Sacco等人利用美国拉普拉塔河河的岸边的底泥作为阳极的主要底物,构建了沉积物MFC (SMFC)。提取石墨电极表面生物膜的DNA 分析,发现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主要为Shewanella sp .、Pantoea sp .、Pseudoalteromonas sp.和Antarctic bacteria R-11381[19]。

近年来电缆细菌的发现为产电微生物的发现开拓的新的领域。Pfeffer等人在SMFC中发现,不同于纳米导线,即使沉淀层和覆水层之间的距离在1cm以上,氧气在覆水层还原伴随硫化物在沉淀层氧化这一过程会也产生电流。为了探究其产生原因,在沉淀层中的发现一株Desulfobulbaceae丝状真菌,实验证实了Desulfobulbaceae的电子传输是通过低氧区的连贯的电子通道,而绝非传统的利用电子中介体或纳米导线以及细胞色素C等进行电子的传输,实验分析发现剪断沉积层中的丝状物后沉积层中的氧气的消耗率逐渐增加。证明在丝状真菌存在的时候电子可以通过丝状真菌从下层传递到上层使得上层的氧气还原,而当剪断之后电子无法传到上层,因此下层氧气的消耗要比剪断之前高[20]。

2电子传递

BES的运行过程就是电子从电子供体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直到最终电子受体。电子传递分为阳极电子传递和阴极电子传递。如何进行高效的电子传递和提高电子的利用率有助于提高BES的电活性和库伦效率。因此深入研究电子传递的过程在整个BES的发展历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当可溶性电子受体被耗尽后,微生物会通过胞外电子传递将电子传递到不可溶的电子受体上,称之为胞外电子传递(EET)。

BES的电子来源于底物在微生物细胞内的氧化,形成电子需要从微生物细胞膜的内膜传递到阳极电极上,这个过程是整个BES反应中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

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对EET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概况了两种EET机制即直接电子传递(DET)和间接电子传递(IET),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但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模式微生物shewanella oneidensis和

图1 BES主要的电子传递方式

2.1直接电子传递(DET)

其中DET又分为利用膜束缚性(或附属性)酶复合物(主要是细胞色素C)参与,和利用导电性的纤毛和其类似结构进行电子传递。

细胞在和电活性表面进行接触时,会在膜结合的电活性化合物的作用下发生电子传递,而不同属的微生物,其将醌/甲基萘醌池中的电子传递到细胞外膜上的电活性氧化还原蛋白的过程也各不相同,很多文献对细胞色素C进行研究,并证明它定位在细胞外膜上并作为电子穿梭的通道将电子传递到固相的电极中。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细胞膜结合蛋白CymA为四亚铁红素,接受醌/甲基萘醌池的电子并还原周质还原蛋白。后续报道这种结合蛋白可以间接参与不同的电子受体的呼吸反应,如Fe3+、Mn4+和硝酸盐等,并证明了细胞外的电子传递链和质子穿透内膜的过程是独立的。周质还原蛋白主要由MtrA、MtrB和MtrC构成,而MtrD、MtrE、MtrF分别是MtrA、MtrB和MtrC的同系物。MtrA可以作为连接蛋白连接CymA和MtrB。MtrA与MtrB有微弱的关联,锚定在细胞外膜的周质空间内;MtrC和OmcA二聚体形成复合物,并被证明是电子向胞外电子受体转移的最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得利于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蛋白结晶的方法获得了MtrA、MtrB和MtrC的空间结构,证明MtrB形成一个“套筒”包裹MtrA和MtrC,使得电子可以从MtrA传递到MtrC进行外源电子受体呼吸[21]。

而在Geobactor sulfurreducens中,镶在内膜上的二亚铁血红色素MacA从醌/甲基醌池中得到电子[22]。MacA能够继续还原细胞膜周质三亚铁血红色素PpcA,PpcA聚合呈链状,像周质纳米导线一样将内膜电子传递到外膜的氧化还原酶上[23]。

针对不同的电子受体,细胞色素C家族中基因会发生差异性表达,Aklujkar等人发现Geobactor sulfurreducens细胞的外膜氧化还原酶OmcS基因在Fe3+和Mn4+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环境中表达显著提高;OmcA,OmcE,OmcH,OmcL,OmcN,OmcO和OmcP这些外膜细胞色素基因在Fe3+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表达提高;而外膜细胞色素OmaB/OmaC,OmcB和OmcZ以及OmpC在发生Mn4+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基因表达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MacA,OmcB,OmcF,OmcG,OmcH,OmcI,OmcJ,OmcM,OmcV这些细胞色素仅在Fe3+的氧化还原中起作用而与Mn4+的氧化还原反应无关[24]。Osorio等对硫还原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电子传递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基因产物浓度、qPCR和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方法,证明了异种的二氧化硫还原酶(Hdr)将电子送入内膜周质的醌池中,而后电子从醌池中传递给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Pet),再由Pet传递给细胞色素(Cyc)[25]。尽管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了细胞色素C 在固相受体的电子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这个蛋白家族还存在很多冗余的功能。

关于纳米导线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在2005年,Reguera等发现G. metallireducens能够附着于阳极表面,并通过胞外伞毛状的“纳米导线”进行电子传递[26],这种纳米导线与Fe(Ⅲ)氧化物直接接触,将Fe(Ⅲ)还原成Fe(Ⅱ),而不能产生纳米导线的突变菌株不具有Fe(Ⅲ)的还原性,并利用传导探针结合原子力显微镜揭示了G. metallireducens的周生纳米导线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27]。

对于纳米导线的组成研究正在进行中,基本认定其成分是混入菌毛蛋白组装的细胞色素。Gorby等发现外膜细胞色素MtrC和OmcA缺陷的菌株失去菌毛的导电性[28];Bouhenni等根据纤毛、鞭毛的基因构建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野生型和△gspG、△DpilM-Q、△mshH-Q、△flg、△pilM-Q mshH-Q六种缺陷型菌株。对七株菌进行产电分析,发现其中flg(鞭毛)缺陷型菌株的产电能力最高,其次是pilM-Q缺陷型菌株、而后依次是是野生型、mshH-Q缺陷型菌株、pilM-Q 、mshH-Q缺陷型菌株和mtrC/omcA缺陷型菌株。说明鞭毛在胞外电子传递中起阻碍作用,pilM-Q这些基因在胞外电子传递过程中并没有作用,而mtrC/omcA和mshH-Q在胞外电子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9];Lovley在长距离电子传递实验中,发现pilA过表达的菌株在整个微生物种群中占支配地位,并且在以电极为电子受体时pilA的表达高于以三价铁为电子受体。而敲除pilA后会严重影响产电能力。证明菌毛在长距离电子传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0]。研究发现,光合藻青菌、Synechocystis PCC6803 和嗜温发酵细菌Pelotomaculum thermopropionicum 同样能够产生纳米导线,这揭示了具有电传导作用的附属物并不是异化金属还原菌的唯一产物,它代表了常见细菌为了传导电子和分配能量而采用的一种策略。

2.2间接电子传递(IET)

IET即电活性微生物通过可溶性的内源氧化还原中介体进行胞外电子传递。已知的内源电子中介体已经有很多了,包括吩嗪、黄素、核黄素、醌类物质、黑色素等。

Rabaey等分离得到一株能够产生内源电子中介体的微生物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KRP1。该菌通过电子中介体绿脓菌青素和吩嗪-1-酰胺向阳极进行电子传递。阳极的存在促进了脓菌青素的分泌。合成绿脓菌青素和吩嗪-1-酰胺缺陷型菌株,不能传递电子,相比于野生型只产生了5%的能量。加入绿脓菌素后,输出功率逐渐恢复到野生型的50%。绿脓青菌素作为电子中介体具有一定的广谱性。通过计算,MFC中的绿脓菌青素被微生物回收再利用的速率是大约每天11次[31]。

Shewanella sp. 可以利用内源性黄素作为电子中介体进行电子穿梭。Okamoto等人发现黄素单核甘酸为MtrC上绑定的辅因子,并在不同的氧化还原电位下形成半醌加速电子传递。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发现不同的电位其黄素的反应峰值不同,说明黄素还参加其他的传递形式,利用OmcA 缺陷型菌株进行DPV实验发现在加入黄素后对缺陷型的产电影响很小,而野生型的产电效率会提高很多,说明了黄素会与OmcA 联合加强电子传递[32]。

Teravest和Rosenbaum等人近期发现,间接电子传递是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的主要电子传递方式,在阳极存在氧气的连续培养情况下,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可以高效的生成黄素以进行电子传递,打破了阳极存在氧气会抑制电子传递的理论,因此BES中电子传递是是多种代谢共同调控的复杂的生物行为,单纯运用电化学的思维去理解BES的电子传递是片面的[33]。

2.3阴极的电子传递

近年来MFC功能不断扩展,生物阴极的不断开发,使得关于阴极电子传递的研究也逐渐升温。Castelle 等通过对阴极进行循环伏安实验发现图上的氧化还原峰值电压与单纯的细胞色素C峰值电压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断定细胞色素C在阴极胞外电子传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生物阴极细胞色素C接受阳极传递来的电子并参与很多反应,包括氧气在细胞膜表面的还原[34]。

如今阴极的应用逐渐成为了BES的研究热点,关于阴极电子传递的研究势必会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3研究电子传递的方法

3.1电化学方法

电化学测量的目的是确定不同电极体系的电极界面的结构、界面上电荷和电势的分布,以及在界面上进行的电化学过程规律。电化学实验主要是通过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对电极电势和电流分别进行控制和测量,并对其相互关系分析而实现。其中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脉冲伏安法是分析BES电子传递过程的主要方法。其中循环伏安法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微生物将分解底物产生的电子传递到电极上的过程包含一系列可逆和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当扫描电压临界反应的电位时,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形成了电子,产生了响应电流,使得电流激增,在图像上就会呈现出来一个氧化还原峰,随着扫描电位的变动,相应电流逐渐变化,并在最适合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电位出现最高的响应电流形成峰。可以根据峰推测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Liu等将导电的碳纳米管水凝胶聚合壳聚糖附着在碳布上作为BES的阳极电极,通过交流阻抗分析发现改良后的阳极具有更低的传荷内阻;通过循环伏安法证明了改良后的阳极具有更高的电活性,并证明了是由于改良后阳极表面具有更多的羟基和羰基结构,使得电子传递更容易进行[35]。

Alessandro等利用循环伏安分析发现了发现Shewanella oneidensis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出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并证明一种是DET,一种是MET。其中细胞色素相关基因MtrC和OmcA是DET的关键基因,而相关的纤毛和鞭毛基因pilM-Q、mshH-Q、pilM-Q、mshH-Q以及flg也与DET紧密相关。而MET主要是Shewanella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和分泌黄素和核黄素作为电子介体加强细胞膜与电极的电子传递[36]。

3.2HPLC(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即根据样品的极性使得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而进行分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来检测产电微生物分泌的电子传递中介体进而分析电子传递过程。

S.oneidensis MR-1 可以分泌两种黄素,FMN和核黄素。其中二者的含量随着电子受体的不同而改变,Wu等人通过HPLC发现其中加入氧化三甲胺(TMAO)后FMN和核黄素在细胞外的量明显高于其他的电子受体。说明TMAO可以刺激黄素的分泌。当在水铁矿溶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TMAO发现随着TMAO的浓度的升高,铁还原的效率也明显升高,同时做了加入不同浓度的核黄素对铁还原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不是很高,说明加入TMAO除了影响其黄素分泌,还影响着微生物的其他作用因此加速三价铁的还原[37]。

3.3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使得电子传递的研究更高效,通过指纹序列的提取、测序和比对可以得出该反应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根据已知的电子传递途径对该系统进行分析;基于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和Geobactor sulfurreducens等模式产电微生物的全基因组已经测序完成,相关电子传递的基因也基于蛋白质组学和生物芯片的发展得以呈现,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以获得相关基因缺陷型的产电微生物,根据缺陷型的产电能力与野生型进行对比,进而得出该敲除基因对微生物电子传递的影响;而如今更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活跃在电子传递机理的分析领域,使得分子生物学是当今电子传递机理分子的最主要工具。

4结论和展望

BES的电子传递研究多局限于两种模式产电微生物即Shewanella和Geobactor。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胞外电子传递是微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代谢途径。不同条件的底物环境中微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单纯分析纯培养的电子传递过程已经无法满足当今BES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为探寻微生物电子传递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今后电子传递的探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即运用宏基因组和转录组技术得到目标环境中所

有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并探寻BES系统中产电微生物的分布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推测电子传递相关蛋白的结构,得出三维的电子传递结构图,利用生物物理手段探寻BES电子传递的途径。

由于阴极电子受体不同,将会导致BES阴极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电子传递方式迥异,而对阴极电子传递机制的认识还远不及阳极,所以针对BES系统中生物阴极的研究将是热点方向之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宏观地得到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基因的表达,寻找到阴极电子传递的关键途径,阐明阴极的微生物与电极的相互作用机制,有目的地强化生物阴极的电化学活性。

总之,BES中的电子传递是由微生物多种代谢途径共同控制的复杂过程,单纯利用电化学知识难以全面地掌握BES的电子传递过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BES中电子传递途径进行基因水平的描述,以强化BES的效能和应用范围,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致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44)对本课题研究的支持。

R EFERENCES

[1]Potter M.C. Electrical effects accompany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Containing Papers of a Biological Character, 1911, 84(571): 260-276

[2]Shaoan Cheng, Defeng Xing, Douglas F. Cal,et al. Direct Biological Conversion of Electrical Current into Methane by

Electromethanogenesis[J]. Environ. Sci. Technol, 2009, 43 (10): 3953-3958

[3]Bruce E. Logan, Douglas Cal, Shaoan Cheng.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 for High Yield Hydrogen Gas Production from Organic

Matter [J]. Environ. Sci. Technol., 2008, 42 (23): 8630-8640

[4]Roberto Orellana, Janet J Leavitt, Luis R Comolli, et al. U (VI) reduction by diverse outer surface c-type cytochromes of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3, 79(20): 6369-6374

[5]Zhongjian Li, Xingwang Zhang, Lecheng Lei. Electricity produc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real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containing Cr6+ using microbial fuel cell[J].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8, 43(12): 1352-1358

[6]Liang B, Cheng H Y, Kong D Y, et al. Accelerated reduction of chlorinated nitroaromatic antibiotic chloramphenicol by

biocathod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47(10): 5353-5361.

[7]Bin Liang, Hao-Yi Cheng, De-Yong Kong, et al. Accelerated reduction of chlorinated nitroaromatic antibiotic chloramphenicol by

biocathod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47(10): 5353-5361

[8]Xi Chen, Xue Xia. Stacked Microbial Desalination Cells to Enhance Water Desalination Efficiency.[J] Environ. Sci. Technol.

2011, 45: 2465-2470

[9]Kelly P Nevin, Byoung-Chan Kim,Richard H Glaven, et al. Anode biofilm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outer surface components

essential for high density current production in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fuel cells. PLoS One. 2009, 4(5): e5628

[10]BA Methe, Karen E Nelson, JA Eisen, et a. Genome of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metal reduction in subsurface environments.

Science, 2003, 302(5652): 1967-1969

[11]Swades K Chaudhuri, Derek R Lovley.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direct oxidation of glucose in mediatorless microbial fuel cell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3, 21(10): 1229-1232

[12]Defeng Xing, Yi Zuo, Shaoan Cheng, et 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DX-1.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42(11): 4146-4151

[13]Lixia Zhang, Shungui Zhou, Li Zhuang, et al, Microbial fuel cell based on Klebsiella pneumonia biofilm,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8, 10(10): 1641-1643

[14]Lihong Liu, Olga Tsyganova, Duu-Jong Lee, et al. Anodic biofilm in single-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s cultivat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2, 37(20): 15792-15800

[15]othinathan Deepika, Sundaram Meignanalakshmi, Wilson Richard Thilagaraj. A study on bioelectricity production by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Bacillus tequilensis dmr-5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dmr-3 isolated from rumen fluid, Americ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9(5): 424

[16]Christopher W Marshall, Harold D May. Electrochemical evidence of direct electrode reduction by a thermophilic Gram-positive

bacterium, Thermincola ferriacetica.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 2(6): 699-705

[17]Jingxin Zhang, Yaobin Zhang, Xie Quan, et al. Enhanced anaerobic diges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containing diverse microbial

population by combined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MEC) and anaerobic reactor under Fe (III) reducing condition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36: 273-280

[18]M Lenin Babu, G Venkata Subhash, PN Sarma, et al. Bio-electrolytic conversion of acidogenic effluents to biohydrogen: An

integration strategy for higher substrate conversion and product recover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33: 322-331

[19]Natalia J Sacco, Eva LM Figuerola, Gabriela Pataccini, et al. Performance of planar and cylindrical carbon electrodes at

sedimentary microbial fuel cel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2, 126: 328-335

[20]Daniel A Lowy, Leonard M Tender, J Gregory Zeikus, et al, Harvesting energy from the marin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II:

kinetic activity of anode material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06, 21(11): 2058-2063

[21]Thomas A Clarke, Marcus J Edwards, Andrew J Gates, et al. Structure of a bacterial cell surface decaheme electron condui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108(23): 9384-9389

[22]Teena Mehta, Maddalena V Coppi, Susan E Childers, et al. Outer membrane c-type cytochromes required for Fe (III) and Mn (IV)

oxide reduction in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5, 71(12): 8634-8641

[23]Pier-Luc Tremblay, Zarath M Summers, Richard H Glaven, et al. A c-type cytochrome and a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responsible

for enhanced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in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revealed by adaptive evolution.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1, 13(1): 13-23

[24]Muktak Aklujkar, Maddalena V Coppi, Ching Leang, et al, Proteins involved in electron transfer to Fe (III) and Mn (IV) oxides by

Geobacter sulfurreducen s and Geobacter uraniireducens. Microbiology. 2013, 159(Pt 3): 515-535

[25]Héctor Osorio, Stefanie Mangold, Yann Denis, et al. Anaerobic sulfur metabolism coupled to dissimilatory iron reduction in the

extremophile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3, 79(7): 2172-2181

[26]Gemma Reguera, Kevin D McCarthy, Teena Mehta, et al.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via microbial nanowires. Nature. 2005,

435(7045): 1098-1101

[27]Hanno Richter, Kelly P Nevin, Hongfei Jia, et al. Cyclic voltammetry of biofilms of wild type and mutant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on fuel cell anodes indicates possible roles of OmcB, OmcZ, type IV pili, and protons in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 2(5): 506-516

[28]Yuri A Gorby, Svetlana Yanina, Jeffrey S McLean, et al.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bacterial nanowires produced by Shewanella

oneidensis strain MR-1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103(30):11358-11363 [29]Rachida A Bouhenni, Gary J Vora, Justin C Biffinger, et al. The Role of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Outer Surface Structures

in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Electroanalysis. 2010, 22(7-8): 856-864

[30]Anna Klimes, Ashley E Franks, Richard H Glaven, et al. Production of pilus-like filaments in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in the

absence of the type IV pilin protein PilA.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10, 310(1): 62-68

[31]Korneel Rabaey, Nico Boon, Steven D Siciliano, et al. Biofuel cells select for microbial consortia that self-mediate electron

transfer.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4, 70(9): 5373-5382

[32]Akihiro Okamoto, Kazuhito Hashimoto, Kenneth H Nealson, et al. Rate enhancement of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port

involves bound flavin semiquinon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10(19): 7856-7861

[33]Michaela A. TerAvest, Miriam A. Rosenbaum1, Nicholas J. Kotloski, et al. Oxygen allows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to

overcome mediator washout in a continuously fed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2014, 111(4): 692-699

[34]Cindy Castelle, Marianne Guiral, Guillaume Malarte, et al. A new iron-oxidizing/O2-reducing supercomplex spanning both inner

and outer membranes isolated from the extreme acidophile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 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8,

283(38): 25803-25811

[35]XianWei Liu, YuXi Huang, XueFei Sun, et al. Conductive carbon nanotube hydrogel as a bioanode for enhancemicrobial

electrocatalysi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4, 6(11): 8515-8164

[36]Alessandro A Carmona-Martinez, Falk Harnisch, Lisa A Fitzgerald, et al. Cyclic voltammetric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 transfer of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and nanofilament and cytochrome knock-out mutants. Bioelectrochemistry. 2011, 81(2): 74-80 [37]Chao Wu, Yuan-Yuan Cheng, Bing-Bing Li, et al. Electron acceptor dependence of electron shuttle secretion and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by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36: 711-714

【作者简介】

1张云澍(1988-),男,汉,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微生物燃料电池和生物质资源化相关研究。2赵庆良(1962-),男,汉,博士,教授,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微生物燃料电池。1993年于哈尔滨建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Email: qlzhao@https://www.360docs.net/doc/8a9044164.html,

2012.09-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在读。

Email: yunzhixuyu@https://www.360docs.net/doc/8a9044164.html,

国内外有关生物电化学的书籍

1、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张学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1) 目录:第1章 NO电化学传感器 第2章农药生物传感器 第3章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第4章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新进展 第5章电化学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 第6章超氧化物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原理、进展及应用 第7章场效应器件检测带电大分子:可行性和局限性第8章生物样品中H2S产物的电化学传感器 第9章免疫传感器的最新进展 第10章用于体内pH测定的微电极 第11章生物芯片——原理与应用 第12章生物燃料电池 第13章基于电活性无机多晶体的化学及生物传感器 第14章基于纳米粒子的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分析 第15章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 第16章基于溶胶?凝胶材料固定生物分子的生物传感器 第17章基于蛋白质直接电子转移的生物传感器 2、医学生物电化学方法 考利达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06) 3、龋病与生物电和自由基 黄力子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目录:第一篇龋病发病机理的生物电化学理论的提出 第二篇电化学人工龋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第三篇龋病发病机量与自由基 4、生物电分析化学 金文睿汪乃兴彭图治赵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10)

1、Modern Bioelectrochemistry Gutmann, Felix、 Keyzer, Hendri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2012-03) 2、Bioelectrochemistry: Fundamentals,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P. N. Bartlett WileyBlackwell (2008-06) 3、Elsevier Science E. Palecek(2006-02) 4、Bioelectrochemistry: Charge Separation Across Biomembranes - Proceedings of the Nineteenth Cour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iophysics, Held in Erice, Italy, Novemeber 13-18, 1988 No. 3 Blank, Martin、 Milazzo, Giulio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1991-01) 5、生物电化学: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6、(意)[米拉佐]https://www.360docs.net/doc/8a9044164.html,azzo,(美)[布兰克]Martin Blank合编;肖科等 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目录:第1章生物电化学和生物能学 第2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准则 第3章光合作用——选题 第4章生物酶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学 第5章生物电化学的动力学:在电极上和溶液中的光氧化还原反应 第6章生物电化学中现代伏安方法的应用 7、生物电化学系统:从胞外电子传递到生物技术应用(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 from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to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比] 瑞贝(KorneelRabaey),等著。王爱杰、任南琪、陶虎春等译科学出版社 (2012-06) 目录:第1章生物电化学系统:面向环境和工业生物技术的新方法第2章微生物利用生物质产能 第3章酶燃料电池及其与BES/MFC的互补关系 第4章基于可溶性化合物的电子穿梭 第5章从微生物到电子活性表面的直接电子传递 第6章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基因改造微生物 第7章电化学损失 第8章分析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电化学方法 第9章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材料 第10章影响BES性能的技术因素及规模化的瓶颈 第11章有机物氧化 第12章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硫化物的转化 第13章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化学催化阴极 第14章反应器中的生物电化学还原

微生物电化学测试系统技术参数

微生物电化学测试系统技术参数 1. 工作条件 1.1 电源:220V,50Hz; 1.2 仪器运行的持久性:仪器可连续正常运行; 1.3 工作条件及安全性要求符合中国及国际有关标准或规定。 2. 电化学测试系统 2.1 系统组成:电化学工作站主机1台、软件1套、电极线等配件若干; 2.3 槽压:±30V;施加电位:±10 V; 2.4 电位精度:±0.2%; 2.5 电位分辨率:0.3μV; 2.6 ★最大输出电流:±2A;最小电流1nA;可扩展到20A; 2.7 施加及测量电流精度:全量程±0.2%; 2.8 ★输入偏置电流:<1 pA;ECD最小电流分辨率:0.3fA(硬件测量),测试可自动扣除背景基线电流。 2.9 ★交流阻抗硬件输出频率范围:10μHz-32MHz;1Ω的样品在1Hz下的阻抗测量精度(阻抗精度图):0.3%;频率信号类型:单正弦波、五正弦波、十五正弦波; 2.10 阻抗模块除进行常规的交流阻抗测试外,可以调制外部信号,进行EHD,IMPS,IMVS测试。 2.11 仪器可扩BA双恒电位仪功能,能同时测试两个工作电极,共用辅助和参比。 2.12 仪器接口:USB;电极连接方式:2,3,4电极; 3. 微生物电解池 3.1 定制电解池; 3.2 预留测试窗口,微生物可直接在池内生长,直接进行电化学测试; 3.3 带通气口和出气口; 3.4 含定制的参比电极及辅助电极; 4. 电化学软件 4.1 软件可自由安装在任意一台计算机上并可脱机运行,用户可用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离线分析; 4.2 ★软件可以与第三方设备联用,如控制旋转圆盘电极转速、恒温槽,红外、紫外等;阻抗拟合软件最好具有最新开发的模型,以便能对数据进行深入解析。 4.3 软件支持修改内置标准测试方法,支持组合测试,支持用户创建自己的测试方法;软件兼容并支持LabView,VB等软件的控制,支持软件的二次开发。 5. 技术服务与售后要求 5.1 ★仪器厂家在湖北设有办事处,有售后工作服务人员;

微生物笔记整理

第1章绪论 1、微生物的特点是: (1)繁殖快,长不大(2)体积微小,分布广泛 (3)观察和研究的手段特殊(4)物种多,食谱杂 (5)适应性强,易变异 2、(1)列文虎克: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纤维、微血管中的血流。(2)路易斯·巴斯德:“巴氏杀菌法”(Pasteurization),62-65℃,30min,75-90℃,15-16s。[UHT=ultra high temperature,130-150℃,1-4s,常用在牛奶的杀菌。] (3)罗伯特·柯赫食品微生物发展大事记: 1680年,列文虎克发现了酵母细胞 1861年,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1867年,炭疽菌(属于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 1890年,巴斯德杀菌工艺 1922年,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Z值为18F(Z值:加热至死曲线中,时间降低一个对数周期所需升高的温度 D值:指在一定的处境和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90%的原有残活菌被杀死所需的时间 F值:在基准温度中杀死一定数量对象菌所需要热处理的时间) 1988年,在美国,乳酸链球菌肽被列为“一般公认安全”(GRAS) 1990年,HACCP体系 1996年,O157:菌体的抗原,H7:鞭毛的抗原

3、GMP:Good Manufactureing Practice(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标准规定了在加工。贮藏和食品分配等各个工序中所要求的操作、管理和控制规范。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有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栅栏技术(Hurdle techonology):利用食品当中各种有效因子(温度、pH、Aw、OR电度包装、辐照、防腐剂)交互作用控制腐败菌生长,提高食品安全。 4、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ISO9001 食品质量管理。 第2章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1、细菌基本形态分为三种: 球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阳性菌) 杆状,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阴性菌) 螺旋状,如霍乱弧菌(Vibrio cholarae) 2、细菌的形态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的成分与浓度,pH等。 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观察方法是质壁分离+染色;电镜观察。培养细菌的三种方式:1)固体培养,2)斜面培养,3)液体培养。 4、革兰氏阳性菌特别含有磷壁酸,带有负电荷,还可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革兰氏阴性菌含有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它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三部分组成。 5、革兰氏阳细菌、阴细菌的差别: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化学农药的使用能够控制病虫害,增加作物的产量,但在土壤、空气和粮食中的残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微生物农药是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由它加工而成的、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杀鼠或调节植物生长等活性的物质,包括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Bt制剂、病毒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真菌除草剂;后者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一些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修饰物。微生物农药由于其广谱、高效、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农药的种类、特点、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1.传统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的比较 1.1传统化学农药产生的危害 1.1.1对土壤的影响 传统化学农药施用以后,一部分残留在农作物表面,一部分直接进入土壤,被土壤颗粒吸附。大气中的残留农药和农作物上的农药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直接或间接与土壤接触,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影响土壤的腐熟和透气性,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1.1.2破坏生态平衡 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灭了害虫的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种群急剧上升。有些次要的害虫,由于天敌数量急剧减少,很快发展为主要害虫。 1.1.3产生抗药性 针对一种害虫长期使用同种农药,往往会使其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农药浓度及用药频率增加,使农药残留更高。 1.1.4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化学农药在蔬菜水果上的残留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农药通过饮食或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癌,危害人体健康。 1.2微生物农药的优点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1)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良好。病原

考研微生物学笔记沈萍版

主要内容大豆的结构与成分?传统豆制品的生产?豆乳制品?豆乳粉及豆浆晶的生产?大豆低聚糖的制取及应用?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应用?大豆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大豆的结构与成分第一节一、大豆子粒的形态结构及组成? 二、大豆的主要化学成分?碳水

化合物1.? 大豆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人 体内的的消化酶不能分解水苏糖、棉子糖,但它们是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对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有很好的 作用。大豆中的不溶性碳水化合物?果胶质、纤维素纤维有延缓 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可以降低对糖、。保健功能中性脂肪和胆 固醇的吸收,对人体产生 2.蛋白质?分为清蛋白和球

蛋白,其中球蛋白占到90%左右,球蛋白中7S和11S 球蛋白之和占总蛋白含量的70%以上。3.脂肪?。18%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 4.大豆中的酶及抗营养因子脂 肪氧化酶:对食品影响作用:一是改善面粉色泽,?强化面筋蛋白质的作用,二是产生不良风味。尿素酶: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受热失去活?性;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豆粕中;?;,活性丧失90%20min℃:胰蛋白酶抑制剂100处理?:受热失活。

细胞凝集素?. 5.大豆中的微量成分无机盐?十余种,通常是含有钙、磷、铁、钾等的无机盐类。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为主,脂溶性很少。皂苷?抗营又称皂甙或皂素,具有溶血性和毒性,通常视为,但研究表明其对人体并无生理上的障碍作用,养成分反而有抗炎症、抗溃疡和抗过敏的功效。. 6.大豆中的味成分(1)脂肪族羰基化合物(2)芳香族羰基化合物(3)挥发性脂肪酸(4)挥发性

胺(5)挥发性脂肪醇(6)酚酸7.有机酸、异黄酮异黄酮抗氧化。柠檬酸、醋酸、延胡索酸等。.三、大豆蛋白质的性质?溶解性1. 四、大豆蛋白质的变性?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大豆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功能性质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大豆蛋白质的变性。1.酸碱引起的大豆蛋白的变性处于极端的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蛋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学习资料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重点整理

精品资料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 1.免疫的现代概念。P4 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P5 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P6 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 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P7 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P12 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7.半抗原的概念。P12 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P13 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P14 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P15、16 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微生物学读书笔记

微生物学读书笔记 【篇一:微生物学文献读书笔记】 微生物学文献读后感 一、文章题目 a novel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escherichia coli to antibiotics (评估大肠杆菌对抗生素易感性的 一种新方法) 二、文章概要 escherichia coli cvcc249 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动态增长过程的 分析结果表明,不能获得理想的最终结果的原因是用ast法不能完全确定药物浓度和细菌数量之比以及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综合效应。基于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庆大霉素处理一定时间细菌的增长过程的分析,以及根据向前差分法,一种ast新方法被提了出来。 三、研究背景 1、ast(药敏试验)是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 通常定性在mic(最低抑制浓度)和mbc(最低杀菌浓度),这是 由不同的杀菌方法和纸片扩散确定的。从ast获得的参数通常用来表明抗性反应或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这些结果提供合理用药 指导。 2、然而,由于ast的结果容易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耐 药性和敏感性之间的断点变得相当难以区分。许多临床研究组织为 ast的标准化方法作了巨大的努力。美国临床试验标准研究所1971 年提出了clsi的标准化方法,还有后来英国抗菌化疗协会提出bsac 法,欧洲药敏测试委员会提出eucast法等。尽管标准在逐渐完善和 提高,但前面的路还着实很远。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实验室设计了许多实验,改善ast方法。 根据fibonacci 序列分析,他们用细菌浊度的rc作为目标函数,提 出了ast新方法。这个方法有望发展成为药效学的一种常用方法。 四、研究材料 1、从鸡中分离出来的致病性大肠杆菌e. coli cvcc249 2、标准质量控制菌株 e. coli 25922 五、研究方法 1、用增长序列浊度的rc值描述抗生素的抑制率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1.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G+ 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达50层 仅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4、G-菌的外膜 {脂蛋白、脂多糖(LPS )→【脂质A ,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 ):即G-菌的内毒素。LPS 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 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32237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txt25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摘要:综述了在环境中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在自然条件下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及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文章认为,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应重视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过程,分离构建应由天然的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利用微生物复合系进行堆肥或把堆肥应用于被污染的环境是消除农药污染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降解农药降解农药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作为主要技术之一的农药为粮食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为农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省时省力等优点,因而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农药的过分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仅1985年,世界的农药产量为200多万t[1];在我国,仅1990年的农药产量就为22.66万t[2],其中甲胺磷一种农药的用量就达6万t[3]。化学农药主要是人工合成的生物外源性物质,很多农药本身对人类及其他生物是有毒的,而且很多类型是不易生物降解的顽固性化合物。农药残留很难降解,人们在使用农药防止病虫草害的同时,也使粮食、蔬菜、瓜果等农药残留超标,污染严重,同时给非靶生物带来伤害,每年造成的农药中毒事件及职业性中毒病例不断增加[3~6]。同时,农药厂排出的污水和施入农田的农药等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后果,农药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农药的生物降解研究、解决农药对环境及食物的污染问题,是人类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这些农药残留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大气及农产品中,难以利用大规模的项目措施消除污染。实际上,在自然界主要依靠微生物缓慢地进行降解,这是依靠自然力量、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理想途径。但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影响着农药生物降解的可否和效率。近年随着对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农药生物降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明。本文整理出了近年来对农药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建议有效的研究途径,旨在为加强农药的生物降解研究、解决农药对环境及食物的污染问题提供依据。 1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1.1 农业生产上主要使用的农药类型 当前农业上使用的主要有机化合物农药如表1所示。其中,有些已经禁止使用,如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还有一些正在逐步停止使用,如有机磷类中的甲胺磷等。 表1 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种类简表[7] 类型农药品种 有机磷:敌百虫、甲胺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对硫磷、双硫磷、乐果等 杀虫剂有机氮:西维因、速灭威、巴沙、杀虫脒等 有机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等 杀螨剂螨净、杀螨特、三氯杀螨砜、螨卵酯、氯杀、敌螨丹等 除草剂 2,4-D、敌稗、灭草灵、阿特拉津、草甘膦、毒草胺等 杀菌剂甲基硫化砷、福美双、灭菌丹、敌克松、克瘟散、稻瘟净、多菌灵、叶枯净等 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健壮素、增产灵、赤霉素、缩节胺等 人们发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代谢类型各异的、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和能利用各种人工合成有机农药为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各种谢途径把有机农药完全矿化或降解成无毒的其他成分,为人类去除农药污染和净化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 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2.溶原性:温和噬菌体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前噬菌体偶尔可自发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 物因素的诱导下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溶菌周期,产生成熟噬菌体,导致细菌 裂解)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 3.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4.荚膜:荚膜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黏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这层 黏性物质就叫荚膜。 5.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 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6. 芽孢:某些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在其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叫芽孢。 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 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8.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 有机物。 9.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如水,碳源,能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 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称为培养基。

10.选择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 配制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1.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 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 叫鉴别培养基。 12.发酵:是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 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 化反应。 13.好氧呼吸:是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能源)的氧化过程。 14.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电子传递体系末端的受氢体为外源无机氧化 物的生物氧化。 15.土壤自净:土壤对施入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通 过各种物理、化学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 称土壤净化。 16.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没有人为的干预条件下,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 得到净化,这种现象成为水体自净,其中包括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17:水体富营养化(环化有) 18.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转化为 硝酸的过程。

微生物农药及其发展概况

微生物农药及其发展概况 王建伟 上海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系 2003级 0313530 摘 要:在食品安全日益备受关注的新世纪, 绿色食品的发展已成为国际食品工业的发展趋 势。作为生产绿色食品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应用是其能否成功实施的关 键因素之一。从真菌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 物农药以及抗生素类杀虫剂、 基因工程杀虫剂等微生物源生物活性物质 农药对微生物农药的 研究与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我国与国外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差距。 关键词 : 绿色食品, 农药,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源生物, 微生物源生物活性物质, 发展差距, 发展前景 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追求安全、无污染食品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潮流。 距,人世后已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加快绿色食品工业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生物农药中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 [2] 微生物农药就是指由微生物及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由它加工而成的具有杀虫 除草 、杀鼠或调节植物生长等具有农药活性的物质 [3]。 1.活体微生物源生物农药 株,杀菌剂方面有以色列开发出的名为 Trichodex 哈次木霉制剂,可以防治灰霉病、菌核病、 霜霉病、 白粉病等叶部病害已在欧洲和北美 20多个国家注册, 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除草剂 方面有美国Ecogen 公司等开发的用于防除水稻、 麦类田间杂草的盘长孢状刺盘孢、 防除柑橘 杂草的棕榈疫霉菌,日本和加拿大也有—些品种。 我国早在 20世纪 50年代后期就开始应用白僵菌防治食心虫、松毛虫、玉米螟等的研究, 并得至U 了不断地发展。近年又分离出了绿僵菌菌株,现正利用其进行蝗虫、蛴螬的防治及 虫生线虫杀虫剂等活体微生物源生 绿色食品由于安全无公害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 但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与国外有较大的差 [1] 。 绿色食品是基于生态农业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的。 而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应用是生态农业 、杀菌、 真菌——真菌可以被用作为杀虫、 杀菌、 除草的生物农药。 杀虫真菌目前世界上已记载 的约有 100属, 800多种。半知菌亚门集中了大约 50%的杀虫真菌。其中白僵菌是发展历史较 早、普及面积大、 应用最广的—种真菌杀虫剂。 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已筛选出了大量生防菌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 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 真的省了不少力气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 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G+ @ 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 ■细菌L型的诱发因素,如:溶菌酶,青霉素,溶葡萄球菌素,胆汁,抗体,补体等。 溶菌酶:能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科导致细菌死亡。 ■细菌L型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 G+菌细胞壁缺损形成的原生体,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 7、细胞膜: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①物质转运;②呼吸和分泌;③生物合成;④参与细菌分裂: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8、细胞质: } ①核糖体: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和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均能干扰其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但对人体核糖体无害。 ②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③胞制颗粒:贮藏有营养物质。异染颗粒(也成迂回体,嗜碱性强,用甲基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9、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 10 ⑴荚膜: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荚膜的功能:①抗吞噬作用;②粘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⑵鞭毛:包括: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 鞭毛由基础小体、钩状体、丝状体三部分组成。 ■鞭毛的功能: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自由游动,速度迅速。细菌的运动有化学趋向性,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铁强化微生物—电催化厌氧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铁强化微生物—电催化厌氧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厌氧消化是处理中高浓度废水最现实、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将污水处理与污染物能源化相结合,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产甲烷菌代谢缓慢且对环境条件敏感,其容易导致水解酸化过程和甲烷化过程失衡,从而引起有机酸积累、甲烷化抑制甚至厌氧过程的失败。因此,有必要研究强化有机酸高效降解以及提高厌氧甲烷化能力的新方法,提高厌氧处理效率,这对解决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和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利用零价铁的还原性和微生物异化铁(Ⅲ)还原的特性,将零价铁和三价铁分别置于厌氧反应器内用以强化厌氧消化的处理效果,重点开展了基于铁电极和铁氧化物的微生物电化学强化厌氧甲烷化技术的研究,考察了电化学强化技术、铁(0,Ⅲ)强化技术与厌氧生物处理的耦合关系和交互作用机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了铁(0,Ⅲ)和电与厌氧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零价铁(ZVI)置于厌氧反应器内的方法有效增强了处理含硫酸盐废水过程中的厌氧甲烷化。 结果表明,零价铁作为还原剂可有效缓冲酸性、维持厌氧体系中性的pH(7-8)从而减弱了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氢对厌氧甲烷化的抑制作用,实现了较高的COD去除率和甲烷产量。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底部硫酸盐还原菌为优势菌而上部则以产甲烷菌为主导。 该方法实现了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化分区,这与两相厌氧反应器处理含硫酸盐废水较相似,却在单一反应器内实现。同时,这表明零价铁的加入有助于强化厌氧甲烷化过程。

(2)采用将Fe203置于酸化硫酸盐还原反应器内的方法,强化了硫酸盐废水 处理过程中有机酸的降解。研究结果发现Fe203的加入可促进微生物异化Fe(Ⅲ)还原过程,其协同硫酸盐还原过程增强了有机酸的降解能力,从而实现了酸化硫 酸盐还原反应器较高的COD去除率(27.3%)和硫酸盐还原率(57.9%)。 分子生物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酸化菌的共生并大量富集,其中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marrakechensis和铁(Ⅲ)还原菌Iron-reducing bacteria HN54的含量均明显 高于参比反应器。(3)由(1)部分可知,零价铁可促进厌氧甲烷化过程,基于此构建了使用铁电极为阳极的生物电解池(MEC)-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装置,即将一对铁-石墨电极置入厌氧反应器内并施以适当的电压。 零价铁的加入可强化厌氧过程(包括强化厌氧还原氛围和厌氧菌生长),从而实现了其对含盐废水、染料废水和含氮废水的有效处理。此外,该反应器对有机废水的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也表现出了明显促进作用。 针对含盐废水的处理,该反应器表现出了较高的耐盐能力和有机物降解能力。在较高盐度条件下(50g/L),该反应器(外加电压1.2V)的COD去除率达到了93% 且有机酸去除率较高,而参比反应器的COD去除率降为53%且发生了严重的有机 酸积累。 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该反应器富集了大量的耐盐古菌和耐盐细菌且食丙酸 盐细菌的丰度较高;针对高浓度偶氮染料废水(1200mg/L活性艳红X-3B)的处理,该反应器表现出了较高的脱色能力(83.4%)和COD去除能力(84.7%)。阳极腐蚀释放的Fe2+与电场的耦合作用强化了胞外聚合物的产生。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分析表明基于铁电极的电场作用可显著加快微生物

第十二章 电化学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电化学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生物电化学的研究内容 生命现象最基本的过程是电荷运动。生物电的起因可归结为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人和动物的代谢作用以及各种生理现象,处处都有电流和电位的变化产生。人或其它动物的肌肉运动、大脑的信息传递以及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机制等无不涉及电化学过程的作用。细胞的代谢作用可以借用电化学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和还原过程来模拟;生物电池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模拟细胞功能;生物电化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电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电生理及电化学等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独立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生物分子电化学 利用近代电化学技术模拟生物分子在生命活动过程的作用和变化。生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绝大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本身的电子传递机理及它们所构成的物质和能量代谢链的电子传递机理,正在利用电化学理论和研究技术有效地进行研究。 2.生物电催化 生物电催化是研究酶对生物体系中电化学反应催化作用,其研究内容主要有酶的结构和性能;酶促反应机理;酶固定化方法;在电极一电解质界面酶的电化学行为和氧化还原反应机理;酶促反应同电化学反应的关联方法,尤其是酶在固定化电子递体或促进剂的电极上的电催化作用;酶电催化的应用,尤其是酶作为专一性电化学传感器一酶在能源转换和存储中的应用。 3.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际上是所有生命过程所需能量的最初来源。光合作用敏化剂叶绿素分子的激发态,激发态的反应、能量转换过程及模型,初级电荷分离及其后的二级反应,等,都可以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各个步骤也可能利用电化学系统来模拟。 4.活组织电化学

利用对离子和氧化还原反应敏感的染料作指示剂可以间接测定细菌的电位和离 子浓度,以探测细胞中的离子行为。微生物电化学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电化学技术杀死微生物以净化水等。 5.生物技术中的电化学技术 研制生物电极,包括微电极、酶电极和微生物电极等,研究它们在生物技术、医学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电化学为电生理学,例如跨膜电位的测定、兴奋细胞的刺激、膜电位的控制、离子电渗疗法、脑电图、肌动电流图、心电图的研究提供了基础。通过电流流过细胞描摹来修饰细胞,利用电脉冲进行细胞膜打孔、细胞电融合和电打孔基因摄取,这些电生物学技术离不开电化学原理。 第二节生物体的电现象 一、脑波、心电和筋电 生物电化学已经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生物学问题,主要是:①在生物体内进行的绝大部分化学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例如为生命需要(营养、组织生长、再生、废物排泻)进行的新陈代谢。②光合作用,包括吸收分子的电子激发过程、膜上产生的电子和质子转移过程和代谢化学反应。③膜现象几乎完全控制着离子和分子等物质从活细胞外部向内部或反方向的传输,离子有方向性的运动造成了跨膜电位差,调节着一系列的物质运输。④生物体所需的信息过程几乎都是通过电信号方式发生的,出现一系列电生理现象,包括视觉、动作、痛觉、热刺激、饥饿和干渴感等等。⑤用一定周期和幅度的适当电脉冲在膜中生成微孔,使物质更容易跨膜转移,有可能实现细胞融合和基因摄取。⑥生物电化学方法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涉及生物传感器、燃料电池、人工器脏、电刺激和电麻醉、食品控制、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应用。现在首先了解生物体的电现象及有关的实验技术。 二、细胞膜电位和刺激传递 1.微电极 两个显著的特点:①电极响应速度相当快(RC<”s),在扫描伏安测量中,扫描速度高达2×104 V‘。~,比常规电极快3个数量级。②极化电流甚微,一般为毫微安(,甚至可低到微微安(pA)的数量级;欧姆电位降很小,故可采用双电极

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随着化学农药广泛的使用,靶标生物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对其控制越来越难,使得近几年的化学农药毒性更强、浓度更高,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已经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些化学农药的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也很大, 同时化学农药毒性大、残留量高, 长期使用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生物农药得以迅速发展,并获得独立的知识产权,成为创制新农药的重要途径。开发安全性高、残留量低、无公害、生物活性高、选择性强的生 物农药成为当今农药发展的趋势和迫切需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农药将有较大发展,它将成为今后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生物农药指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 并制成商品的生物源制剂。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的区别在于它们通常是控制而不是消灭病虫,具有延迟的作用,更具有选择性。生物农药具备以下优点: 第一,活性高, 选择性强,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第二,不易产生抗药性;第三,高效,低 残留,无污染,常常能迅速分解,不破坏生态环境;第四,种类繁多,研发、利用途径多; 第五, 作为病虫综合防治项目 IPMP 的一个组成部分,作用机理不同于常规农药,不影响作物产量。因此,生物农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据“发展中国家生物农药国际研讨会”上的专家们介绍,目前全世界投入化学农 药的总投资平均每年 280亿美元,但生物农药的投资只有 3.8亿美元,只占总额的 4%, 在中美洲生物农药只占地区农药市场的 2-3%,亚洲和拉美的生物农药的生产能力也很弱,但是鉴于世界各国消费者对于无害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农药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天地。在拉美,目前在使用生物农药方面领先的国家有古巴、哥伦比亚和巴西等。世界上生物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有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生物农药使用量占世界总量的 44%。欧洲的生物农药使用量占全世界的 20%, 亚洲占13%, 大洋洲占 11%; 拉美和加勒比占 9%,非洲占 3%。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微生物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

Development of Energy Science November 2014, Volume 2, Issue 4, PP.39-46 Research Advances in Microbial Electron Transfer of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Yunshu Zhang, Qingliang Zhao #, Wei Li School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 #Email: qlzhao@https://www.360docs.net/doc/8a9044164.html, Abstract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BES) was an emerging biomass-energy recovery technology based on electricigens electron transfer (EET), which was applied to recover electric energy (e.g.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and resources (such as hydrogen and methane) and to enhance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and refractory organic pollutants (e.g. POPs). The process of electron transfer to the electrode was identified as the key process in such a BES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EE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electricigen diversity, the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s and study methods were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 Finally, the direction of EET research was pointed out. Keywords: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Microbial Fuel Cell; Electricigens; Electricigen Electron Transfer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微生物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 张云澍,赵庆良,李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是一种新兴的以产电微生物电子传递(EET)为基础的生物质能源回收技术,可用于电能(如微生物燃料电池)和资源回收(包括氢气和甲烷等),此外还可用于强化重金属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如POPs)的去除,而其中产电微生物将产生的电子传递到电极是BES的重要过程。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EET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产电微生物的多样性、EET的途径和研究电子传递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明了EET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物电化学系统;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微生物;产电微生物电子传递 引言 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近年来在环境和能源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BES是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研究的拓展,MFC的发现最早追溯到上个世纪初,英国的植物学家Potter在进行厌氧培养时发现可以产生开路电压和电流,拉开了微生物产电研究的序幕[1]。随着化石燃料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20世纪中叶,针对微生物产电的研究才逐渐升温,将微生物产电和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构建了MFC系统。近几年,MFC从产电研究逐渐过渡到生物质资源化的应用方面,BES应运而生。研究发现,通过BES,CH4[2]、H2[3]等高附加值生物能源的合成效率显著提高;BES能够有效提高重金属的还原去除,如U(Ⅵ)[4]、Cr(Ⅵ)[5]等;BES可以应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如石油烃[6]、多氯联苯和硝基苯等[7];BES应用于脱盐的研究,发现BES可以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阴、阳离子[8]。随着对BES研究的逐渐深入,BES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其中电子传递过程是BES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对电子传递过程的深入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基金资助: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技基金支持资助(51378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