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 整理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 整理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 整理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

思想史:真正构成思想史对象或素材的不是人类的一切思想和情感,而是那些以理论形态以及叫系统化呈现的学说和思想。

社会思想:就是人们对于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反映,是人们对社会结构模式和社会运行模式的认识或设想所形成的观念和理论。

社会思想史:是以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和认识对象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他从整体上、结构上、组织与制度上去考察社会,从历史和发展的方面去把握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并使这种考察从一般的经验层次提升到论与学说的抽象层次。

中国社会思想史:应是在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土生土长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生存规则、政治模式、经济状态经过了整合,有一定存在能力和一定群众基础,并顺应人民和自然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进行进一步的同化和异化的过程,便是中国社会思想史。

一、商人的社会政治意识

1 “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意识:王权专制意识,须听从王命,动用刑罚,对臣民拥有杀生大权,但是商王对国家也负有责任。后世影响: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基本理念之一。

2 敬德与重民思想的萌芽:“德”已经包含了政治与道德的内涵,重民思想的萌芽。后世影响:成为西周京德保民思想的渊源。

二、西周的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

1 宗法社会:“宗”是指宗族,“法”是指规则,规范。“宗法”是宗族内部的规范体系,所奉宗主的继替规则。

2 宗法文化:“亲亲”“尊尊”,是一种孝道,是宗族共同体凝聚的需求,巩固宗法秩序的功能。

后世影响: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定,宗法意思浸入中华文化血脉之中,确立了中国社会基本性质。

三、周公的社会思想(儒家思想主要渊源)

1 天命观:“惟命不于常”,周公的天命观与传统天命观有区别,上天的意志、命令是可以改变的,不会永远无条件垂青于一朝一姓,承天受命于人间行为联系起来,不是上天转移天命,而是自己失德失去上天的眷顾。上天的意志与人间行为的道德相关,道德伦理内涵。后世影响:是孔孟天命观,宋明理学天理观之滥觞。

2 敬德保民:“德”在周公思想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

1)敬德:“德”是个人的德行,政治上的德政。“慎罚,保民”

2)慎罚:敬德思想一大主题

●合义合宜,避免滥用刑法

●罪小不做反省,不可不杀,罪大而悔改,可予以饶恕

●用刑之道在于使民心悦诚服

●判决过程要真慎之又慎

3)保民:与政权长治久安密切相关。特色:强调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对老弱孤幼的保护。

后世影响:儒家仁学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观念之一

四、孔子的社会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之一,其思想对中国社会与中华文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1 复礼与正名

1)复礼:恢复西周时期礼的功能,社会各阶层依名分与地位而享权力尽义务。恢复周礼中的仪文形势和应有的精神实质。

2)正名:拨乱反正,使人的实际所为与名分、地位相符。中心观念就是定名分,这是孔子社会政治学说的大旨。

2 孔子社会思想的核心“仁”(根本的精神在于“爱人”与“推己及人”)

1)仁与礼的关系:把“仁”这一新精神贯注在“礼”的旧形式之中,纠偏周礼中文繁礼苛的弊病。仁是礼的内在基础与灵魂,礼是仁的外在体现于依托,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2)仁的社会学内涵:“仁即是做人的道理”“人之为人,人与禽兽相区别的道德属性”

“仁是在社会中的做人道理,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人”

孔子的“爱人”与墨子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区别:孔子的“爱人”是指爱必须是有差等的爱,先爱自己的亲人,由亲而疏,由近而远。而墨子的“兼爱”与基督教的“博爱”是指无差别的爱。

“推己及人”是指把别人当作与我一样的人来看,以类相推,将心比心。

总而言之,仁是人的处世立身之道,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准则。

3 “以政为德”的社会管理思想:

1)养民与教民:

养民惠民的途径:慎用力役,取民有度

教化的手段:以身作则,以道诲人

2)德与行:

德化比行政更具优先性,原因:

●行政,法律起到教化不足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

●德化而非刑杀是仁者的具体表现

“为政以德”思想:以德为政之本,把整治给道德化了,政治之对象在社会,更广义的社会功能,目的不仅在于治人治事,而在于养人与化人,从而造就一个真正美好与和谐的社会。

五、孟子的社会思想

孟子,名轲,邹人,居孔子之下的“亚圣”,提出“性善”“仁政”学说,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开展做出突出贡献。

1 性善论

1)人性善:人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基本道德情感与道德意识。人的普遍善性包括“仁、义、礼、智”四个方面。这是最基本的社会属性。

孟子社会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人的善性是人先天所具有的,使人性所必然的,有了这一本然的善性,人类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内在根据,人类社会就有可能臻于完善。

2)人何以有恶:善根有赖于人们的持存与培养,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挂钩,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重视基本社会规范的社会化过程,重视教育手段改变社会环境。

2 以“仁政”为中心的社会整合方案

1)仁政与王道:

解决社会危机,行仁政之王道原因:

●施仁政、行王道是平治天下的根本所在。行仁是得人之道,仁政是战胜之道。

●仁义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秩序的保证。

●人民久苦于虐政而期盼仁政。

2)推恩与保民

推恩之术:孔子的推己及人侧重于个人为人处事,孟子的推恩是指社会政治生活,与民同乐,与民同好。

保民:仁政的中心思想,仁政的主要内容。保民之道在于顺民、安民、养民、教民。顺民是以民情民意为本,安民是指百姓安居乐业,教民是仁政的重要环节。

3)制民之产:指的是要使人民有一定的财产。人民保持一定的私人财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养民惠民的措施:正经界——恢复理想中的井田制;裕民生——农副业生产,实现家庭经济的自给自足

薄赋税——主张取民有制、以劳役赋税代替实物税收形式,对往来商旅不额外征税。

3 社会分工与社会变迁理论

1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分工思想。

从社会交往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揭示更高级的社会分工关系。

2 “一治一乱”社会变迁理论

为仁政思想找历史哲学根据,五百年为一周期,神秘主义倾向,孟子对社会思想史的一大贡献,对中国社会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七、荀子的社会思想

荀子明况,字卿,进一步发挥了孔门的社会学,儒家社会思想的集大成者。

1 人性恶与人的社会化

1)人性恶:荀子的全部社会思想的基础

他断言的根本理由是: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的治理互不相容。

“性”是指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孟子人性善:承认人性善与强调教化之间的矛盾。

荀子人性恶:人性本恶,需要社会立法规范来裁抑人性中恶的因素实现社会的善。

2)化性起伪:“伪”不是“伪饰”的“伪”,而是“人为”的“为”。“伪”是通过人的思虑与学习而成的,也可以认为是社会所造就的,指作为社会规范和制度的“礼仪”,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化性起伪”即将人的生物属性改造成具有“礼仪”的社会属性,这也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具体方法:礼仪的学习与道德的积累;环境的影响与习俗的熏陶/

因为人能化性起伪,依然肯定性恶纸人可以为善。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共同点:解决社会人伦道德的根据问题。

不同点: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性善论是强调积极成就善,是哲学的立场。性恶论是消极防止恶,是社会学的立场。

2 “明分使群”的社会组织理论

1)群与分:

“群”是指必须过一种集体的,社会的生活,离开群体人就不能独立自存。

荀子第一个揭示人能“群”社会属性的思想家,具有重大贡献。

“分”是对人群进行必要的角色定位于职业分工,使每个人在社会中有其固定位置。

“分”是“群”的前提与基础。

2)明分使群:“分”首先意味着职业的分工。

理由: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个人的力量有限。

“分”意味着角色的区别:

●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区分:(于孟子的“劳心”“劳力”一致

但是更体现由分工而定分的关系,即确立社会角色的区别,“别”。

“别”:等级的差别。荀子批评墨子的“兼爱”的学说是“慢等差”。荀子主张不同等级的人,地位不同,享受政治待遇不同,只有承认的等级合理性,才能各守本分,保证社会秩序。

●人伦关系之“定分”。“辨”即区别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

实质:视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为一种人伦关系。

被当作社会正统的意识形态,表明了中国社会独有的伦理特性,社会伦理关系是永恒存在的,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偏废。

后世影响:开启了此后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所谓纲常名教。

社会之所以为社会,“分”乃关键所在,只有“明分”才能“使群”。但是,需要靠“义”,即社会规范来加以保证。

3 “隆礼重法”的社会控制思想

1)隆礼:

礼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国家等级制度上,提倡尊君,荀子的等级划分重在角色不在个人,荀子之尊君,因为君子有着重要的职务,比孟子“世禄”的主张更进步。

礼:社会行为之规范、绳墨、规矩;仪文形式,指出其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文饰社会表现社会控制手段。

贡献:剥除礼仪中的神灵崇拜观念,强调仪式的人文与社会功能。

2)重法:

●礼与法:

法:广义上的“法”指治理国家的整个制度,狭义上的“法”指法令条文,法生于礼,礼是法的纲领或指导原则。

以礼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此基础上加之以刑,人民就会觉得这是莫大耻辱。实行“赏”,就会觉得是莫大荣誉。法必须在教化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礼是法的基础,法是礼的补充。

礼,表现为一种教化功能,化民成俗;法,是一种强制色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治人与治法:

法必依于人,即“君子”。以“治人”来行“治法”,把“法”“刑”纳入“礼治”范围内,“重法”是“礼治”的一个方面。

4 “王道”理想:

1)王道与霸道

孟子的观点:王道与霸道相互对立关系,主王道力斥霸道

荀子的观点:王道与霸道之间可以相互沟通。

实现王道必须做到:

●内政上隆礼重法、尊贤使能、这是王道的基本特征。

●国与国关系上实行“不敌而威”,反对暴力服从的“强道”。兵是“仁义之兵”

●致力于富国裕民之道,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爱民与裕民

民心向背是实现王道的关键。“富民”是王道与霸道的区别标志,王道的保证。

“裕民”的关键在于发展农业,限制工商业。

发展农业的主张:增加农业生产者的人数;农时不可违;减轻赋税。

3)法后王

法三代圣王之法。荀子认为“法先王”与“法后王”并非截然对立,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法后王”为了更好的“法先王”。他批评孟子没有将先王与后王联系起来,只是照搬先王之法而没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

八、墨子与墨家学派的社会思想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子极其关怀社会,最具有社会服务的思想家,批判现实社会,提出改革方案,走向儒家学术的对立面。

1 “兼相爱,交相别”的社会观

1)兼以易别

“兼”是平等,无差别的意思。“别”是区别和差别。

即以“兼相爱”来取代“交相别”。“兼相爱”:社会理想就是要求取消一切阶级、等级以及强弱、贫富等等的区别,建立视人若己,爱无差等的社会。

2)交相利

“利”并不是指个人一己私利,而是社会全体的利益;还有“用”的含义,是否有利即是否有用,是否有利被赋予道德标准。

“交相利”是使大家相互都能得到利益。

“兼相爱”与“交相利”的关系:“兼相爱”是指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交相利”是具体实施的行动纲领。两者相辅相成。

3)非攻

战争的危害性:道德上不义;战争之不义表现为不利。

2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改革方案

1)发展生产: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要务。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奖励劳作,以吃苦自任,提出社会分工原则,“各从事其所能”。

2)节用:崇尚节俭,提倡节用,这是实利主义的中心观念之一。即用其所当用的,而去其所不当用的,任何物质产品的消费,都必须对国家人民有直接的用处。

3)节葬:节用的一个方面,节约社会财物,反对铺张浪费。

4)非乐:并不是一般的反对音乐,实质是反对上层社会的奢侈淫逸。节用一说的延伸。

5)人口政策:提倡非攻,间接增加人口,主张早婚。

3 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

1)社会组织的产生:规定“义”,即要一同天下之义。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组织,“刑政”“政长”

2)尚同与尚贤:“尚同”即“同于上”上同于天子,实现伤痛,从赏罚两个方面保证。

“尚贤”为政的根本,提出任人唯贤原则。

3)天志与明鬼:“天志”是“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顺从天的意志,要人们互爱互利。

“明鬼”是指鬼神是存在的,为恶不义的事,鬼神会“赏贤罚暴”

贡献:平等兼爱是人类最高的理想。非攻反战学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接受的,节用、节葬、非乐具有启发意义。

缺陷:平等无差别的爱在当时无法实现,以实用实利为标准,看不到礼乐文化的社会价值。

九、老子庄子的社会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庄子姓庄名周

重个人、轻社会、,崇尚自然无为是道家思想的总体特色。

1 老子“自然”“无为”的社会思想

1)道法自然

以“道”为出发点道即“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大道的作用不受任何外在强制力量的影响,只是自然而已。

2)无为而无不为

道法自然体现于人类社会管理即“无为”。所谓“无为”,即一种治理社会的过程中的不干涉与不扰民,顺任自然,不对人民强加干涉。“治大国若烹小鲜。”最能体现。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做,某一程度上强调不妄为。

3)弱用道术

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即事物若发展到极点,必一变而为其反面。

贵弱是其处世之道术的中心观念,由此衍生出“处下”于“不争”等。老子好以水为之比。“上善若水。”在老子眼中,水最接近于“道”,人生也应如此。处下有谦逊容物之意,如此自然可以消弭争端。不争即主张不与人争,方能“天下莫能与之争”。

2、庄子逍遥游世与在宥天放的社会思想

1)对个人与社会的思考

相对老子更加突出个人,认为人应当远离社会“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品质,人应当抛弃一切“伪”即一切社会关系,保持一切自然而然的状态。逍遥“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境界,最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不以天下累己。

游世“顺人,不失己”。实质上是游戏人间的态度。

2)“在宥”“天放”的无治主义

民有常性,善治天下在于顺应民性。民之常性在于自生自灭、自由自在,无需人为管制。以不治为治是治理天下的最好办法。

在宥在即悠游自在,宥即宽容自得。

老子之“无为”依旧是一种“为”,而庄子则试图根本上取消政治,是一种绝对的放任主义和无治主义。

3、对社会与文明的批判

1)老子对“有为”批判对道德与法律的批判:放弃法律与道德观念,取消人为典章与仪式。对知识与文明的批判:寡欲

2)庄子较老子更激烈对文明的批判:知识是天下混乱的根源。对仁义、礼乐的批判:社会危机由行仁义而起,要弃仁义,在宥天下。

影响: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儒家既相批判,又相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思想与学术的主流。其思想不仅对当时之社会,对整个人类都拥有其永恒价值。

十、管子与管仲学派的社会思想

管子,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大政治家。

1 法、礼并重的社会控制思想

1)尊君与任法

尊君:君之所尊在其位与势,而不在其才与德。

法:治理人们的标准,统一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治思想:立法制令不可违背自然;立法要顺乎“人情”。

法令确立,要求令行禁止:赏罚必信;执法有赖法的稳定性;杜绝以私害法。

进步之处:“以法治国”不仅对臣民有限制作用,而且理论上对君主也有限制作用。不同于商、韩、法家思想。

2)守国之度,在饰四维

“四维”是指礼、义、廉、耻,或者广义上的“礼”。

礼与法不同:不是政治与权力的关系,是依赖于宗法和血缘关系所确立的,上下尊卑的名分等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道德准则规范。

重视礼治的作用,重视以礼化民成俗,家族与社会的教育功能。

3)法、礼并重

不同于商鞅、韩非绝对专制主义,也不同于儒家的德礼之治。是折中于法治、礼治之间。

建立法治,手段离不开礼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顺民、富民、济民

1)得人与顺民:

“得人”是争得人心的拥护。

管子的“顺民”与儒家的民本主义的区别:

儒家民本主义——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尊君仅为养民之手段而非政治目的。

管子的“顺民”乃“牧民”之术,即统治方术而已。满足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最大限度执行法令。

2)富民:为政之本,首在富民

原因:趋利避害乃民之常性;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民富则国强,民贫则国弱。

富民根本办法:重农抑商,振兴农业;消极节用。

特色:主张均富,反对贫富悬殊。富民为了更好的治民。

3)济民: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思想。济贫振困,匡急扶弱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 社会组织思想

1)四民分居定业:“四民”是指士、农、工、商。反对四阶层人互相混杂的状况,提出“四民分居定业”,提倡各阶层人聚族而居,从事本阶层活动。

2)乡治问题:治理国家的基础与前提,居民乡里组织与军队编制相结合。

十一、商鞅、韩非的社会思想

1、商鞅重耕战、尚法治的社会思想

1)重耕战的社会经济政策

法家目的富国强兵,重视国家实力。商鞅认为农业生产是国家富强之本。采取:力耕授爵;提高价格;抑制工商以发展农业。同时推行尚武,奖励军功。

重农与尚武相配合。以生产为“生力”以战争为“杀力”。

2)法治思想

名分不定,则社会混乱。“立法分明”“以吏为天下之师”“法胜民”行严刑峻法

2、商鞅、韩非子的社会变迁思想:上古、中古、近古、当今

经济、人口是决定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

重发展:经济因素决定社会变迁;人口学说(人口与社会财物的关系)

3、“计算社会”论

荀子:“人性恶”但“化性起伪”

韩非子:人性恶不需要改造也不能改造,“计算之心相待”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

主张“以法治国”,以严刑警之,以信赏诱之。

缺点:过于极端,失真。

4、“法、术、势”相结合的社会控制思想

1)法:“以法为本”,行法比行仁对人民本身更有力。

极端之处:完全取消道德教化作用,将道德划出政治领域。

法律面前平等,要赏罚并重。

2)术:“循名责实”根据官职来考课其政绩;阴谋与权术来与御臣与防奸。

目的:实现对臣下的有效控制、维护君主之权势。

3)势:尊君——尊崇其权利与地位

“势”是治理国家的前提、重要手段。君子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

4)法、术、势三者的关系:

法和术必须相结合;势与法、术也应结合起来。

商鞅变法影响:秦之统,颇有赖于此,然秦二世而亡,其重刑苛法作用不小。

韩非子主张:君主在以势立威的同时,应以术防奸。法、术、势三者有机结合,以君势为体,以法术为用,才能实现有效控制。

十二、黄老无为思想

主要内容:

1)放任政策:废除严峻的法律,主张少用刑。

2)与民休息:恢复民力、达到安抚百姓之作用。

3)躬修节俭:朝廷必需品节俭,达到无为而治。

作用:巩固封建地位,促进经济发展。

十三、贾谊的社会思想

反秦道而为之,施仁术,行“先王之道”

民心向背为天下治安的关键,提倡大有位的社会政治思想。

1 贾谊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

1)削藩与中央集权:地方权力过大,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将各诸侯国化大为小,权力分散。

2)怀柔政策:“和平政策”

3)移风易俗:风俗——天下治安的关键。风俗的败坏——无长幼尊卑之序;骄奢越制。

2 贾谊社会思想主要内容

1)民无不为本:为政者要尊重民意,要以百姓之意见选贤任能;要以礼仪来教化百姓,而不是用法律约束百姓。

2)刑不上大夫:维护君王之地位,建立新的稳固的社会秩序,礼敬大臣的实质尊君。选贤任能的实质是为百姓树立好形象。这点与现代官僚政治的根本不同之处。

3)以德为教:

●阐扬文教:提倡以儒家仁义礼法治理百姓。

●成就君德:以礼乐文化教育太子,教育百姓.

●举思维、移风俗、正人心:阐扬礼乐文化,提出以德教民。礼,是社会活动基本原则。建立

在等级尊卑之上的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十四、董仲舒的社会思想

1 性情与王教:“性”是善的。“情”是人欲,恶的。

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

性:与生俱来的气质。善:得之于后天的美德。

性之成为善是要通过教化的。

2 《春秋》决狱:把儒家传统社会伦理观念运用于司法审判中。

●尊君:通过法律维护王权

●亲属相隐:法制的破坏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的是世道人心的维系

●原心定罪:春秋决狱精神所在,根据犯罪动机定罪。

3 天人感应与儒家对君权的限制

“天人感应”将自然现象与人事联系起来,人的某种行为往往会有某种自然现象与治响应。

●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不合法革其命。

●政权受命于天,而非受命于人。

●以灾异来遣告人君,达到限制君权目的。

十五、《礼运》的社会思想

1、大同社会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一为“选贤与能”,一为“讲信修睦”。不仅在于君主,百姓也当无自私自利之心。墨子之“博爱”正是大同社会之基本情形。大同社会既肯定了一家一户制对群婚制的进步,同时克服个人劳动的不良现象。

2、小康社会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家”有公私之分,有自私利己之心。即各尽其能,各取所需

十六、东汉儒学的谶纬化与批判思潮

谶纬是天人感应的一种形式,谶是用神秘隐晦的预言以决凶吉,纬是用神秘的方式解释儒家经典。

1、《白虎通》尊帝王为天;力图以阴阳、五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是天人思想有革命到受命的转化。三纲六纪三纲:君臣、父子、夫妇六纪:诸父、诸舅、族人、昆弟、师长、朋友影响:三纲所含之准则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伦理准则。

2、《论衡》与反谶纬《论衡》之宗旨:致力于肃清古今思想习俗之谬误。

1)命与天人感应

以命反对天人感应,强调天有其命,人亦有命,二者无涉。

2)名鬼神与祭祀之义

人死不能为鬼,鬼神皆虚妄。祭祀的真正内涵为报功、修先。使民德归厚。

报功为祭祀天地、山川、四时、社稷、五祀等。修先为对祖先的祭祀,即宗庙之礼。

3)圣君贤相与兴衰治乱

乱世皆有定数与人君贤否无关。

王充的思想旨在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将自然现象与人事相联系。更多主张黄老无为的治国办法。

十七、魏晋玄学中的名教与自然之争

魏晋儒学衰落,两汉时儒学那种稳定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在魏晋时失去其作用,老庄的玄虚之学就成了人们追求自我解脱的重要途径。其融合道家与佛教思想,以挽救儒学衰落和被形式化的颓势,反对旧儒学为目的。

玄学以《老子》《庄子》《周易》为研究对象。是一种“玄远之学”以老庄之“自然”安顿儒家的“名教”,以挽回维持儒家维系人心,稳定社会的功效。分为三大阶段“正始玄学”:名教出于自然。“竹林玄学”:强调无为,强烈反儒。郭象玄学:名教与自然相调和。

自然是事情本来的样子

名教是以正名定分为主要内容的儒家礼教。

1、王弼名教出于自然

1)以无为本

“无”为天地大化的本体,世间万有存在的依据,没有固定规定性。“有”依于“无”而存,无形无名之时为万物之始。“无”是本是体,“有”是没是用。

“圣人应物,应物而不累于物,圣人有情而无果”。

本无关系的讨论是其思想的核心,为其社会思想奠定了形而上的哲学基础。

2)名教出于自然

崇本却不抑末,反而举末。末为纲常名教。

名教出于自然表明:名教以自然为原则;名教合于自然,与自然不相冲突。

首先,名教必须以“自然”为本。其次,以自然为本并非废弃名教。

王弼实质是重新论证了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但其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抬高了黄老,降低了儒学,有利于思想解放。但对正统儒家而言是极大背叛。

2、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与自然相冲突

1)阮籍对名教礼法的批判

受社会环境影响由崇信名教到反对明教。讽刺司马氏集团。对名教礼法,君臣之道进行批判。

2)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认为名教与人性之自然根本对立。驳斥“六经”的学习之风,儒家“六经”所提倡的道德规范,违背人的自然本性,压抑人的个性欲求,结果只能是将人们引向虚伪、狡诈。认为名教不与人的自然本性相符,更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将名教“兼而弃之”要全性养真,获得自然人性“越名教”即抛弃名教,“任自然”即任心之自然。要言行一致,而非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3)反名教的实质:抨击名教礼法的虚伪,崇奉自然但其实质上并未真正放弃名教。不满于现实名教的虚伪,但实际上他们极为珍视、看重名教。

4)其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特别是知识阶层自我人性意识不断觉醒的客观事实,这种要求人性解放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重要进步意义的。

3、郭象“名教即自然”

1)自生与独化万物独化论:“无待而独化说”存在皆属自然。主张万事万物各自变化,各自发展,不会互相影响.凡存在皆属自然

名教是存在,当然亦是自然.

“无”没有本体之意,“无”中不能生“有”。世界万物“块然而自生”“独化”既无原因与条件也不依赖于其他事物,不知所以然而然。“独化”是其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

2)名教与自然

足性逍遥说:第一、物性各足,无大无小。第二、理有至分,物有定性。

即恪守本分,就是足性逍遥,遵守“名教”,就是符合自然。

3)内圣外王之道:圣人内外相冥,无心而顺有。(P181)

4)无为与有为:顺应自然即为“无为”,而非无所作为。当政应当鼓励在名叫范围内“自为”。

郭象之说是魏晋玄学中最为庞大的,是对整个玄学发展的总结。其一方面论证了门阀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试图消弭等级差异与社会矛盾。

魏晋玄学在历史上的影响:玄学、清谈对于学术、人性的解放,摆脱两汉经学的繁琐考证,揭露当时名教礼法的虚伪,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崇尚空谈、轻视实用之风气,必然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只有用务实的精神来加以补救,才有可能改变中华民族积弱不振的处境。

十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思想

1、葛洪“外儒内道”的道家社会思想

葛洪思想的特点是内道外儒,最终目的是在于按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设想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

会秩序。(1)发挥儒家的“礼”的社会控制功能;(2)以杀止杀,发挥“法”的社会控制威力;

(3)认为神有无限的社会控制能力。

1)社会思想模式

道本儒末:“道”是万物之本源,宇宙秩序与社会规范的依据所在。“道,内以治身,外以治国”。

循道则社会和谐有序,道衰则社会不稳无序。

道为本儒为末,道为源儒为流,道为体儒为用。

其道是金丹到家之道,非先秦老庄之道,也非汉晋民间之道。

援儒入道:在社会问题处理上重视儒家作用。

儒道各有所长,必相辅相成,儒道兼修。

出处不二:“出”为出家修道,“处”为处世居俗。

第一、无论出家还是居家,都承认君臣关系是天地间的常道。

第二、不居庙堂也可议政,对世俗有所贡献。

第三、以修道成为社会榜样,补救行政与法律的不足。

2)儒、法、道并用的社会控制思想

刑为人佐

在社会政治上以接近汉儒王霸并用、儒法杂糅的儒学为正宗

社会控制以礼为主,以刑为次。认为刑不可废,乱世以重典。标榜“以仁佐刑”,实质上认为刑重于仁。

3)论神仙道教的社会控制功能

上天存“司命之神”,人行善受福,为恶受惩。以夺算。(P188)

以神仙道教约束社会生活的实际行为,控制人的思想。

这一理论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儒家天命观及积善余庆等因果报应之说,更是对墨子“天志”“明鬼”学说的发展。

4)社会变迁思想

葛洪看来“重所闻,轻所见”的持古非今的复古主义存在

认为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在不断进步,不是今不如昔,而是今胜于昔。

3)社会风俗的批判

清简礼制的主张:虽以礼为贵,但礼只是“叙等威而表情敬”

批评魏晋风教:虽清简礼制,但礼不可废。抨击当时所谓不守名教、放荡无礼的“魏晋风度”

2、本时期的佛教社会思想

1)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兴盛

原因:1 中国自东汉后进入分崩离析的中衰时期

2 儒学衰退,玄学大兴,而佛教哲学与玄学有会通之处

3 统治者的提倡与奖掖

2)佛教所引起的争论

原因:1 夷夏之辩夷夏之辩狭隘肤浅,不能使人心服。学理上也不堪反驳

2 与儒家纲常名教之争始于汉,魏晋更激烈反佛的代表《三破论》: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二、三条集中体现了佛教与儒家家族伦理之间的冲突:失儒家孝养之道;断子嗣,有绝种之罪;与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说不容。为求生存,采取与儒调和的姿态。

与儒家君道思想关系紧张是魏晋南北朝时的突出特点。产生了沙门是否当礼敬王者的辩论,北方佛教认为当礼敬之,南方相反。

3 与现实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冲突

佛教害政之说出现。三破论之第一条体现。寺院经济的存在导致国家户籍人口减少,不利统治。

3)释慧远的佛教社会思想

其思想充分体现了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一、调和佛教与世俗政权的礼法名教之争,提出沙门不敬王者论。二、将佛教因果报应论与中国传统的报应理论相结合,即因果报应说。

沙门不敬王者论慧远看来佛教之教化分在家与出家,在家当顺应世俗,尊礼教,利于王者之治。出家则与世俗再无关系,不须尊世俗之礼法。但并不意味着佛与名教的根本对立。其结论是沙门不敬王者,僧侣之社会地位高于世俗,就可更好的发挥佛教特殊的社会功能。与葛洪“出处不二”异曲同工,既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又有利于佛教的传播。

因果报应说是佛教中最基本的理论。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即佛教所谓“业”)都会引起相应后果,即报应。有现报,生报,后报(P197),将人们社会行为善恶的报应时空扩大,这对于承受着生活苦难的民众具有强烈安慰作用。因果报应由慧远整理形成更完整系统的理论形态,以至于成为一种基本宗教信仰而为大众所接受,对中国社会有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十九、贞观统治集团的社会思想

1 民如水,君如舟

1)国依于民:亲民、重民、休民、养民。

“君”的利益与百姓人民的利益一致。

2)载舟覆舟:人民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决定力量。

3)从民所欲:民众作乱是君主没有善养民众的结果,帝王人君应屈己之所欲而伸民之所欲。

2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1)选贤任能,不拘一格:不拘一格,惟才是举,是人才选拔第一原则。

2)开科取士,广揽俊彦:“制举”“自举”

3)重视对官吏的考核

二十、韩愈柳宗元的社会思想

1、韩愈

1)辟佛与对儒家道统的宣扬

辟佛理由佛教壮大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对社会风俗有不良影响“夷夏之辩”

道统论“明先王之道以道之”以儒学全面指导社会生活,建立一个儒学为主导的社会秩序。这是韩愈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所在。韩愈的道非佛家之“道”也非道家之“道”。而是简明易行的儒家仁义之道。

儒家之谱系:尧传以舜,舜传以禹,禹传以汤,汤以之传以文、武、周公,三者传之孔子,继之传以孟轲,柯之后绝矣。

2)性三品说

“德礼为先,辅以行政”的社会控制思想以德礼为先,使先王之道深入人心,因此德礼之治关键在教化,强调教与学。以刑政压服。

人性问题上:继承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以此为基础提出性情之分。“性”指仁义礼智信。“情”指喜怒哀乐爱恶欲。

2、柳宗元

1 )“假物为用”“争而不已”的社会变迁理论

人性为恶,强调人的因素,重视人在社会演化,历史变迁中的客观作用。

2 )封建与郡县:郡县制优于封建制;政权与君权应收归中央政府,利于国家的统一;兵权,官员任免权收归中央。

3)吏为民役,惟民之极:关注重视民生。

“吏为民役”官吏应为民服务,而不是役使百姓,百姓人民与官僚统治者是主人与仆人,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

亮点:从社会存在价值的角度,强调君主要“系于人”,对官民关系的分析,提出“吏为民役”民本问题上“礼”与“势”的差异和矛盾。

二十一、李觏的社会思想

1 对立的探讨:“礼本论”礼是基于人的本性的一种需求。

辅之以刑政,利是治世的根本大法,一切伦理需求都归为礼。

2 周礼致太平:

1)节约必须解决之问题:裁减军备,强兵;裁减冗吏;富国、富民的办法也是节俭。

2)开源的措施:务本抑末,“末”是商业,打击商人,劝导百姓务本;均田。

3)强兵:“乡军”用军队的编制把农民组织起来,祭祀之礼与习武结合起来。

3 平土均田:实行周之井田制。

二十二、王安石的社会思想

1 变法与法先王:法先王之意,不必拘泥于具体做法。

2 熙宁新法:

1)青苗法2)保甲法3)免役法4)市易法

3 兴学校与改科举

教之以道——要求生员必须在学校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养之以道——养身、养心、裁之以法。

取之以道——官僚来源为学校、地方之荐举。

任之以道——德才之高下任之以官

罢除以诗赋及明经诸科取士,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二十三、道学家的社会思想

道学的精神在于学术已经世。在儒家看来,三代及三代之前,先王之道与先王之政相符,因而理想。但孟子之后,先王之道便没有人明白了。

道学的任务:一为将先王所行之道发扬光大;一为将所悟指导现实政治实践。如何行道?一为变法,即不停笼络百姓,一为使官僚、百姓明道,提高其觉悟。二者兼用为最佳,要让百姓看到前景,保持希望。此二法,一为霸道,一为王道,单只指其方法不同,而非包含理想的不同。

霸道面对亟需解决的问题,但不免贻害后人。而王道为万世计,但却无济于时事。

王霸之争可以概括为宋人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学家要明“道”,此道实际上是古往今来、相承不变之道。因而所有道学家思想的特征便是“复古”,即以三代为理想,以先王之道来变革现实。

1、张载“复三代”

1)论井田“三代”的制度主要为:井田、封建、肉刑三者是治天下最基本的方法,缺一不可。但其中井田最为重要井田之利在“均平”,以养民。(P260)

2)论封建澄清吏治,择贤为君,扩大地方权力,保持地方活力。

3)论宗法好处:一是“厚风俗”二是“保国家”宗法制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结构

修德的办法是通过扩充人心所固有之善来实现,以对待父母兄弟的态度对待天下人,乃至以视万物与我为一体。

宗法制是最能生发、培养人的固有、近乎本能的善的社会组织形式。

2、程颢与程颐“尊道兴学”

其与其他道学家的不同:一、务以教化劝导百姓。二、要求尊师。

1)先王之道与古今同异

以先王之道如何治理今日之世,取“先王之意”,而不拘泥于“先王之政”。

“先王之道”归为“十事”,即:师傅、六官、经界、乡党、贡士、兵役、民食、四民、山泽、分数(P266)此十者,不仅三代之法,也当是后世统治者应当注意的。

2)学校与养士

一为改革科举,以经义、策论取代诗赋、贴经墨义。但造成了读书人死背经典,造成后世的八股取士。

二为兴学校,官学作用不显,但私学与书院兴起,孕育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又一高峰

认为科举不能培养治国人才。儒家认为治天下要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学校与社会风俗的关系:社会能尊师自然便能尊道,学校是成就德业之所,而非求功名利禄之所。

如何在学校中培养人才?养贤立学选士

程顥从培养贤才、移风易俗的角度来强调兴学校、尊师道的重要性,而程颐强调帝王师的重要性。

二程尊孟,认为学术应驾临君主之上,与司马光、苏轼尊君不同。

3)论王安石新法

二程作为旧党,但对新法部分赞成,甚至对其本意赞同,主张彻底改革。反对是因为对“先王之

道”的理解与具体运作的不同。与王安石接近:道学家都比较理想,主张以“先王之道”变革现实,相信“复古”才能根本解决现实中的危机。要弃汉唐“霸道”行三代之“王道”认为必须有根本

的变革。反王安石出于党争。(P272)

二程的社会思想体系是为封建地主阶级设计的。它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整合社会

的要求。后来二程“洛学”与朱熹的“闽学”相结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元代,程朱

道学成为官方哲学,到明代,二程与朱熹的道学思想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统治中国思想界达数百年之久,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即使至今仍残存着它的痕迹。

3、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其学本于二程,是宋代道学的集大成者。元明以来成为官方正统学说。

朱熹特别强调中庸的原则。他眼中正确的处世态度,就是“诚而中”或叫“中庸”。

1)正君心

“存天理,灭人欲”主要针对君王,二程看重君王品德,只要求君主多与君子相交,收其涵养之效。朱熹则要求更严,要求君主时时省察其心。原因:朱熹认为天下安危系于君王一身,君王必须有严格要求。

如何正君心?即“存天理,灭人欲”

君王之“意诚心正”必须由穷理而来,穷理即格物致知。

“灭人欲”的几种方案:求仁而灭欲;复礼以灭欲;持敬以去欲;加强内心修养以去欲。

“穷理”即明白善恶是非的道理,即何为天理,何为人欲,这也是学校的目的之所自。

“格物致知”要通过辨析义理至精微处,使纤毫之恶皆无所遁形。此所谓古人之“大学之道”。

二程尊帝王师,朱熹则重为学,目的在于成就君德,这是道学家治天下的基本立场

2)恤民

一方面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延续,另一方面为解决南宋百姓赋税之重。

方案:一、“选将吏,核兵籍,可以节军贷”

二、“开广屯田,可以实储军粮”

三、“联系民兵,可以益边备”

朱熹之思路不仅要求考虑时局之需,同时务求福泽后世。

3)寓封建于郡县

道学家多主封建,朱熹要求扩大地方权力与其有相同之处,但又有不同。

四个放权的方案:政权、兵权、财权、人事权。

朱熹认为封建在当今不适用,主张推行与封建于郡县的办法,封建利在“公天下”,弊在“强大难制”,因而辅之以郡县制。

4)社仓法

社仓以备荒,以保护百姓。

于社仓,体现了道学家学问的精深宏远。他们不仅立论务求高远,精神务求纯粹,而其爱民之诚、体察民情之深细又远非后世学者所及。

4、王阳明“致良知”

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宋明道学之心学的集大成者。主要有格物致知之理和知行合一之学。以“致良知”将“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统摄于一,专以“致良知”为训。

1)社会理想

一、立学宗旨

所谓立学宗旨即思想的终极价值取向或终极目的。“致良知”的宗旨正是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最终落实于“修身”,“修身”之首要,则要求人人“明”其“明德”。

二、天下一家

首先,其社会蓝图来自三代圣人“心法”之所传,以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五伦作为整个社会的礼仪规范、伦理秩序以及个人行为道德的根本基础与标准。其次,德治为本。再次,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其社会角色。最后,隐喻了一定条件下的社会平等之意。

总的来说,其社会理想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宗法血缘关系等基础上的。一方面因为他离不开所处历史环境,另一方面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2)致良知

社会理想成为现实的三个条件: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形式;满足一定要求的社会成员。

由第三条的要求塑造其要求的社会角色,由两方面所做的努力。

一、名义“今天下之不治,由于世风之衰薄。”以“致良知”来“明学术,変世风,已成天下治。”“良知”出自《孟子·尽心上》即指人先天具有的直觉似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致良知”的内涵表现如下:

其一、把吾心良知扩充到底,是人的本心的天理完全呈现,去除私欲对天理的遮蔽。

其二、与“格物”融为一体。要使良知“扩充到底”必须在生活中对事事物物端正思虑与意念,克去私欲。

其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致知”本身包含“知”“行”是知行的统一。突出人的道德自律性和主体自觉性,以实现自己超越的人格。在阳明看来这比良知本体更重要。

二、行德政、举社学、立乡约

行德政:宽恤百姓(这是从根本入手);教化风俗(采取颁告谕、褒忠孝以树新风、敦美俗;改鄙去弊,移民易风)。

举社学:敦化风俗、礼仪教化,同时阐明正学。宣扬心学。

立乡约:订乡约以使百姓为善。其特点与功能:一、规定一定的组织形式;二、约众缴费,做日常所需;三、定期集会;四、除约众公意之外负有一定组织和管理功能。

二十四、顾炎武的社会思想

1 天下与国家:

“国”:一家一姓的王朝,“天下”为普天下的全体人民所共有。

“亡天下”意味着社会整个的解体,表现为维持社会存在的伦常纲纪的沦丧,表现为道德的堕落与人性的灭绝,乃至表现为整个民族文化的灭亡。

2 封建与郡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问题。寓封建与郡县,各取优点。

进步:“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体现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精神,从现实社会的弊病中阐发。

3 乡治与总法:重视社会最基层的乡村组织,提倡宗法制度。

●宗族自治是地方自治的起点。

●强宗大族是社会安定的保障。

4 风俗与人心:社会问题,整顿风俗人心入手,由教化纲纪入手。

教化纲纪,是一个人基本道德法则。“礼、义、廉、耻”

顾炎武主张,通过严守个人的道德来改变社会内习,另一方面主张以社会力量来推崇名节,鼓励清议。

如果一个社会连起码的公正舆论与批评都消失殆尽的话,也就到了天下危忙的时候了。

外国学前教育史笔记

《外国学前教育史》读书笔记 阅读时间:2013.11.28—2013.12.1 书名:《外国学前教育史》 作者:周采杨汉麟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2年8月第2版 页数:326页 前言 一、外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是除中国以外的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全部历史过程。关注社会和公共学前教育史,研究实践发展教育实践和制度教育理论揭示规律 二、目的: 以史为鉴。学习人类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方面积累的经验,总结和批判地继承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们对于将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我来说,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开阔视野,减少学前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少走弯路。 三、历史演变 (一)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公有公育,家庭产生后家庭一直是学前儿童的唯一场所。 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主张儿童公育。 夸美纽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并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构建了家庭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 (二)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8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19世纪初,欧文为工人子女创办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1840 福禄培尔创办了幼儿园。在欧美相继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和福禄培尔主义幼儿园运动 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具有学习能力的婴幼儿通过经验利用自己的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主张,福禄培尔系统的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在使学前教育学成为教育学科中的一个独立部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了儿童研究运动、教育调查运动和各种学前教育实验活动,杜威和蒙台梭利等提出现代派学前教育理论活动课程和儿童的自我教育。 战后,日益重视学前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1.1 复习笔记 一、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1.相关概念 (1)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属于理论社会学范畴。 (2)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社会问题、社会管理及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国社会思想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源泉,是研究和正确解读当代中国社会运行逻辑的重要基础。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进展 (1)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进已从初期浮光掠影式的介绍或翻译,发展到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 (2)在中国社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照搬西方概念或理论与中国现实社会生硬比附的现象已大为减少,社会学家大都集中精力研究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 (3)中国社会学家已有了“文化自觉”意识。

①充分认识到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如不能与中国自身的实际及传统相结合,形成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则不能对中国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发挥指导作用; ②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必须从中国社会中寻求,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国度,因此,要建设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就不能忽视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想之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3.中国社会学界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努力 (1)新中国成立以前-孙本文 ①民国时期,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中指出:“中国社会思想,为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必须研究之材料。” ②20世纪40年代中期,孙本文发表了一篇名为《五十年来的中国社会学》的论文,又于1948年出版《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均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③在中国社会学发展规划中,孙本文先生把“中国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理论社会学的建立”中最首要的任务提出来。 (2)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 ①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社会学家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思想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②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写的一系列学术反思性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中国社会学界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的研究,真正“中国的”社会学的发展,必须要以中国丰富的社会思想为基础,才能继往而开来,自立于世界社会学之林。 4.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地位 (1)从建立新中国社会学的角度看, 我国的社会学,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为其发展目标,就需要我们在吸收借鉴西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什么就是传播:传播即就是社会信息得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得运行。 2、刻板成见: 人们持有得固定、简单化得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与好恶 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就是现实环境得“镜子”式得再现,而就是传播 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重新选择得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得就是对特定得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得外部事物、条件 或因素得总称,它包括具体得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得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她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得参与人所处得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得环境。 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得核心内容。指得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得 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就是非好坏得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 及开展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得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得义务与责任。媒介接近权得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得力量,它们所传递得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 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得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得态度与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她们得行动。 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得就是由大众传媒发出得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得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得《人们得选择》、卡兹等人得《个人影响》、罗杰斯得《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得《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得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得负影响,其内容本 身得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就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她人提供信息、观 点或意见并对她人施加个人影响得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得就是信息成为与物质与能源同等重要得甚 至比之更加重要得资源,整个社会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得社会。 13、知沟假说:大众传播得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就是低 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得人获得信息与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得推移,最终结果就是两者之间得“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备!!!!!!!!!!!)教学教材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 备!!!!!!!!!!!)

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 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7.店铺幼儿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一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实行自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儿进行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工作。 8.白天的母亲:1974年,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教育部核准设立了另一新型的幼儿保教机构——“白天的母亲”。主要做法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女在照管自己的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的育儿知识。(#) 9.开端计划:是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具体计划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至1年的保育。以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入学前形成的差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10儿童中心主义保育思潮:这种思潮以幼儿的快乐作为检查学前教育工作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让幼儿自由游戏、尊重幼儿自由和自发活动的主张一时深入人心。(#) 11社会中心保育论:这是二战后日本出现学前教育思潮。社会中心论者认为学前教育是培养社会人,也就是既要求尊重人格,又要求将学前儿童作为社会成员,在生活中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能力。从而构成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另一种思潮。 12集体主义保育论:这是二战后在日本出现的。该保育论认为儿童是通过自己主动地去推动集体生活而使其得到连续性发展的。可见,这一学前教育思潮在理论上明显受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思想的影响。主张集体主义保育论的代表是民主保育联盟。 13.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学的目的是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使之听话。教育者不得不完成教学大纲,以满足领导和监察机关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童仅仅被视为接受某种教育体系影响的客体。(#) 14.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个人对个人的影响是狭隘的,作用是有限的。集体的影响则要大得多。为了教育好个人,就要先影响该成员所属的基层集体,然后再影响该成员,教师必须把整个集体作为教育对象。与此同时,个人在集体内受到教育。 15.学前教学指示法:是乌索娃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儿童,而且要教给儿童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使教师和儿童双方的积极性都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社会学)doc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 思想史:真正构成思想史对象或素材的不是人类的一切思想和情感,而是那些以理论形态以及叫系统化呈现的学说和思想。 社会思想:就是人们对于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反映,是人们对社会结构模式和社会运行模式的认识或设想所形成的观念和理论。 社会思想史:是以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和认识对象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他从整体上、结构上、组织与制度上去考察社会,从历史和发展的方面去把握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并使这种考察从一般的经验层次提升到论与学说的抽象层次。 中国社会思想史:应是在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土生土长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生存规则、政治模式、经济状态经过了整合,有一定存在能力和一定群众基础,并顺应人民和自然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进行进一步的同化和异化的过程,便是中国社会思想史。 一、商人的社会政治意识 1 “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意识:王权专制意识,须听从王命,动用刑罚,对臣民拥有杀生大权,但是商王对国家也负有责任。后世影响: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基本理念之一。

2 敬德与重民思想的萌芽:“德”已经包含了政治与道德的内涵,重民思想的萌芽。后世影响:成为西周京德保民思想的渊源。 二、西周的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 1 宗法社会:“宗”是指宗族,“法”是指规则,规范。“宗法”是宗族内部的规范体系,所奉宗主的继替规则。 2 宗法文化:“亲亲”“尊尊”,是一种孝道,是宗族共同体凝聚的需求,巩固宗法秩序的功能。 后世影响: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定,宗法意思浸入中华文化血脉之中,确立了中国社会基本性质。 三、周公的社会思想(儒家思想主要渊源) 1 天命观:“惟命不于常”,周公的天命观与传统天命观有区别,上天的意志、命令是可以改变的,不会永远无条件垂青于一朝一姓,承天受命于人间行为联系起来,不是上天转移天命,而是自己失德失去上天的眷顾。上天的意志与人间行为的道德相关,道德伦理内涵。后世影响:是孔孟天命观,宋明理学天理观之滥觞。 2 敬德保民:“德”在周公思想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 1)敬德:“德”是个人的德行,政治上的德政。“慎罚,保民” 2)慎罚:敬德思想一大主题 合义合宜,避免滥用刑法 罪小不做反省,不可不杀,罪大而悔改,可予以饶恕 用刑之道在于使民心悦诚服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考试必备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考 试必备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 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着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7.店铺幼儿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一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实行自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儿进行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工作。 8.白天的母亲:1974年,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教育部核准设立了另一新型的幼儿保教机构——“白天的母亲”。主要做法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女在照管自己的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的育儿知识。(#) 9.开端计划:是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具体计划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至1年的保育。以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入学前形成的差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儿童中心主义保育思潮:这种思潮以幼儿的快乐作为检查学前教育工作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让幼儿自由游戏、尊重幼儿自由和自发活动的主张一时深入人心。(#) 11社会中心保育论:这是二战后日本出现学前教育思潮。社会中心论者认为学前教育是培养社会人,也就是既要求尊重人格,又要求将学前儿童作为社会成员,在生活中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能力。从而构成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另一种思潮。 12集体主义保育论:这是二战后在日本出现的。该保育论认为儿童是通过自己主动地去推动集体生活而使其得到连续性发展的。可见,这一学前教育思潮在理论上明显受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思想的影响。主张集体主义保育论的代表是民主保育联盟。 13.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学的目的是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使之听话。教育者不得不完成教学大纲,以满足领导和监察机关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童仅仅被视为接受某种教育体系影响的客体。(#) 14.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个人对个人的影响是狭隘的,作用是有限的。集体的影响则要大得多。为了教育好个人,就要先影响该成员所属的基层集体,然后再影响该成员,教师必须把整个集体作为教育对象。与此同时,个人在集体内受到教育。 15.学前教学指示法:是乌索娃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儿童,而且要教给儿童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使教师和儿童双方的积极性都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传播学原理 张国良 笔记

传播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传播基础论 1、传播的含义 (1)传播与“communication” 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传播: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大众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 (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 (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 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 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 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 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 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补充知识点: 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

学前教育读书笔记

学前教育读书笔记 学前教育读书笔记1 “人,如果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当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这一系列的事情都相继发生后,我敢说我从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本书。假期又要完成读书任务,该读一本什么书呢?我煞有介事地跑到书店。选选本专业的吧,说实在的,教学那类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很强的书,我真的没有勇气去选,因为我真的是不喜欢,怎么办呢?忽然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吸引了我。我只翻看了几页,这本书就带给我不小的震撼。“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引子,驱使我下定决心把它买回家并作为我假期必读数目之一。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完了作者尹建莉的这篇大作。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点讲得都很详细,作者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把教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伤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纯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地学会做事,结果是不再犯错。 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传统与符号学传统都是通过符号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2、传播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所以传播学还要研究: 一、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㈠传播是一种社会化的信息共享活动。 ㈡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㈢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 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双方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㈤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信息、符号与意义 一、符号学 1、符号 符号的特征:①符号是在特定指代关系中产生的②符号在形式上可以独立存在③符号的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④传播以符号为介质,但本质的意义的交流和互动 二、体态符号

1、符号的功能:①表述和说明②传递与传达③引发思维 2、信号的特征:①信号与其表述事物之间有的自然的因果性②信号与其表述事物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关系 3、象征符的特征:①象征符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象征符除了表达事物,还能表达抽象概念③象征符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来使用④象征符不需要和所指对象有必然联系 1)象征符的自由和随意性:一种象征符可表达多种事物一种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达 2)象征符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同一种象征符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解释,随着时代变迁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例:美女、帅哥、同志、红卫兵三、意义 1、意义的定义 超自然的、独立的、不变的实体,绝对精神的产物。 意义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2、意义的特征: 一、广义性:包含一切精神内容 二、普遍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 三、实践性:在实践中产生 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暗示性 外延→内涵 指示性→区别性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①传者的意义:未必能正确表达本意②受者的意义:理解存在差异③情境的意义:外部影响因素的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