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药学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抗抑郁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药、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药。本文就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抗抑郁药;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which is high incidence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life.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depression, and the previous main method i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pression etiology, pro- gressively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drug treatment.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e chemical s- 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studie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1]。目前,中国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 亿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2]。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

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3],谷氨酸传导障碍[4],神经免疫异常[5]等因素有关,新发病机制的发现很大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即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6]。目前,许多人又把目光

转向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药上。现就抑郁症的药物研究现状和进展做一概述。

1 常规抗抑郁药

1.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药(RIMA)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其主要机理是通过抑制MAO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氧化降解,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递质浓度,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此后相继有很多类似的化合物用于临床治疗,主要有苯乙肼、异丙肼等。经长期临床观察,这类药物易于引起肝脏损害、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心血管病人和老年患者的禁药,所以国内逐渐停用。

80年代一种新型可逆性选择性MAO2A亚型抑制剂吗氯贝胺的发现使MAOIs抗抑郁作用重新得到确认。它克服了经典MAOIs抗抑郁药的肝脏毒性和奶酪效应的致命缺陷,几乎没有抗胆碱能副作用,目前为止也没有对造血功能及心血管功能有毒性作用的报告[7]。本药经肝脏CYP酶代谢,与许多药物如TCA、丁螺环酮、卡马西平、许多降糖药等有相互作用,需谨慎和其他药物合用。

1. 2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TCAs抗抑郁作用经受了考验,即使与新型抗抑郁药相比,它的疗效也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TCAs对神经递质的选择性差,所以不良反应多,使得TCAs的使用受到了一些限制。经典的TCAs有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其作用是通过抑制5-HT和NE再摄取来实现的,尤其是抑制NE的再摄取。其中丙咪嗪有较强的振奋作用,可用于迟滞的抑郁症;阿米替林和多虑平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用于激越和焦虑状的抑郁症;氯丙咪嗪用于具有强迫症的抑郁症。

新三环类美利曲辛(四甲蒽丙胺)有抗抑郁作用,目前主要与抗精神病药三氟噻吨组合成复合片剂黛力新。一些学者从药理学及临床应用中发现两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同时可减轻大剂量用药带来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锥体外系副作用[8]。该药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不宜长期服用,因可致依赖性。

1. 3四环类抗抑郁药(HCAs)该类药多为NE再摄取抑制药,抗抑郁作用与三环类相当,但有起效快、耐受性好,抗胆碱作用弱、心脏毒性小、还有抗焦虑作用等特点,适用于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目前,投入临床应用的有马普替林、米安色林,瑞波西丁。

瑞波西汀是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NE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NE再摄取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NE功能,对肾上腺素α,组织胺H1,多巴胺D2,毒蕈碱胆碱受体的亲和力低。药理和生理实验表明,该药无镇静作用,不影响认知功能,可增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虽然有关该药的临床资料有限,但已有的资料表明瑞波西汀治疗抑郁是有效而安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9]。常

见不良反应有口干、失眠、出汗、便秘等。

1. 4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 SSRIs是目前新药开发中最多的一类,对52HT再摄取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几乎不影响其他神经受体,作用位点相对“单一”,不良反应少,目前已成为全球广为应用的抗抑郁一线药物。SRIs的缺点是起效慢,用药后4~6周才产生明显效果。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和氟伏沙明。

氟西汀为二环类化合物, 1988年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SSRI。对强迫症也有效,国外已批准治疗强迫症。本品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恶心,其他如头痛、口干、失眠、皮疹等均较轻,发生率也低,故适用患者长期抗复发治疗和老年抑郁症的治疗[10]。也有报道在治疗不典型抑郁症的疗效上,氟西汀不如文拉法新及吗氯贝胺。另外,氟西汀还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的作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缓解自主症状,间接地加速胃排空[11]。

舍曲林对5-HT再摄取作用最强,选择性高,与其他药相互作用少,可推荐作为老年抑郁症病人的首选用药[12]。该药还增加多巴胺(DA)释放,较少引起帕金森综合征、泌乳素增多、疲乏和体重增加。它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和注意力,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状。

氟伏沙明是唯一具有单环结构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阻断5-HT回收最弱,通常需较高剂量才(100mg/d以上),是该类药物中引起性功能障碍最少的[13],也是抑郁性自杀的首选药物。该药无镇静或兴奋、抗胆碱及抗组胺作用,对单胺氧化酶无影响,血浆t1 /2=15 h,常规剂量100 mg/d,睡前服用。临床经验显示,它能有效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也有报道认为,它是较好的抗强迫症药,并能有效治疗社交焦虑症、惊恐性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另外该药激动DA神经元突触前膜上5-HT2受体,抑制DA释放,改善妄想,故对妄想性抑郁也效。

帕罗西汀较强抑制5-HT再摄取而发挥药效,对胆碱能、组胺或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低,无认知功能或精神运动性障碍。该药特点是起效快、耐受性好,能迅速改善焦虑和失眠,对伴焦虑不宁的抑郁症患者疗效较好,对惊恐障碍和社交焦虑症疗效显著。对伴有严重肝、肾损害或严重心脏损害的患者应限定在最低治疗量。王年生[14]等利用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曲唑酮对伴有勃起功能障碍(ED)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但也有报道[15]在SSRI药物中,帕罗西汀对性功能的影响最大,且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帕罗汀不良反应为易出现视力模糊、口干、便秘、疲乏无力、体重增加和性功能障碍等。

西酞普兰对阻滞5-HT再摄取的选择性较强,对其它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较小,不影响认知和精神运动性行为。尤其适用于躯体疾病伴发抑郁且需多种药物合用者,如中风后抑郁。西酞普兰的血浆t1 /2 = 33 h,口服剂量范围为20 ~ 60mg/d。因其在SSRI中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 酶的影响最

小,因此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

1. 5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 SNRI)文拉法辛是一类新的苯乙胺衍生物,主要药理机制为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及NE的再摄取的双重作用,增强中枢5-HT及NE神经递质的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研究显示文拉法辛治疗的第2周起效,而SSRIs起效时间为3~4周,提示其抗抑郁起效快[16]。文拉法辛还具有很好的抗焦虑作用,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广泛焦虑障碍,其快速有效的抗焦虑作用有助于早期缓解抑郁症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缓释剂口服吸收好,相对生物利用度在96%~104%,t1 /2约为15 h,适用于广泛抑郁症病人的长期维持治疗。

度洛西汀作用机制与文拉法辛相似。其抗抑郁、抗焦虑疗效确切,显效时间较快,且对躯体化症状(如全身疼痛)改善明显,不良反应较轻,服用简便(日服一次),治疗依从性高。若使用SSR I 类或其他抗抑郁药8周无效,换用此药仍有较好疗效[17]。

1. 6 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米氮平主要作用机制为增强NE能,

5-HT能的神经功能及特异性阻滞5-HT2及5-HT3受体,拮抗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α2自身受体及异质受体,增加5-HT及NE水平。另外其对组胺H1受体也有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增强镇静作用,故有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18]。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5 mg·d-1, 1次睡前服用,有效剂量为15~45 mg·d-1。对于肝病,肾病和老年患者应减少用量。

1. 7多巴胺重摄取抑制剂(DA)[19]安非他酮抑制神经元对DA的再摄取,对5-HT和NE的影响较小。此药比较安全,几乎无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不影响心血管系统和血压,没有性功能障碍,但可能导致激越、癫痫、幻觉等精神病症状的副作用。适用于对其他抗抑郁药疗效不明显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在美国已成为抑郁症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20]。

1. 8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瑞波西汀是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NARI,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NE再摄取,增强中枢神经系统NE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对5-HT 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药理和生理试验表明,该药有较弱的抗胆碱活性,对大脑中的其他受体几乎没有亲和力;无镇静作用,不影响认知功能;与酒精无相互作用,可增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21]。

米安舍林对NE的再摄取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同时拮抗突触前α受体,从而增加NE释放,增强NE 系统的功能。除具有抗抑郁作用外,还兼有镇静及抗焦虑作用。据报道,该药无抗胆碱能副作用,也不产生明显的心血管系统反应,过量应用相对安全,在监测血象的前提下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一线药。米安色林特别适合伴有心脏病的抑郁症患者或合并其他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也可用于治疗原发性焦虑症或伴有抑郁症的焦虑症[22]。

马普替林是四环结构,为抑制突触前膜对NE再摄取的抗抑郁药。有较强的抗抑郁、中度的抗胆

碱及镇静安定作用,适用于症状明显的抑郁症。对单相抑郁效果较好,其次为双相抑郁、神经性抑郁。药物起效时间比三环类抗抑郁药( TAC) 快,不良反应较SSRI 多,尤其是容易诱发癫痫,因此对合并有癫痫的抑郁症患者应慎用。

1. 9 其他非典型抗抑郁药

5-HT拮抗和回收抑制剂(SARI)的奈发唑酮[23],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双重作用,在改善激越、睡眠障碍、自杀及性功能障碍方面有优势。但由于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部分限制了该药的实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并且有潜在的肝损害的危险。

5-HT再吸收促进剂噻奈普汀[24]作用机制为增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对5-HT的再吸收。每周1次可维持治疗长期抑郁症发作患者,对单相、双相复发性及重症抑郁症均有较好疗效,副反应罕见,可能有头晕、口干、胃肠不适。

1. 10 抗抑郁天然药物天然植物药中具有抗抑郁活性的为数不少。路优泰(Neuroston) [25],贯叶连翘(圣.约翰草)的提取物,是国际上第一个用于抗抑郁的天然植物药,对轻、中度抑郁症有显著效果,并可改善失眠和焦虑,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其浸膏制剂已在德国上市在德国抗轻、中度抑郁症药物市场约占50%。贯叶连翘是一个具有清心明目、调经活血、止血生肌、解毒消炎多种功效的药用植物,属于藤黄科金丝桃属类。据报道,在德国所有的治疗抑郁症药物中,这一系列药物占了临床用药的40%。经过了数十项科学根据对照研究表明,贯叶连翘是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回收,抑制单胺氧化酶,作用于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来实现其抗抑郁作用,因此,它的抗抑郁作用是各种药物有效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另外柴胡,石莒蒲,银杏叶,刺五加通过强迫游泳模型或绝望动物抑郁模型也证明有明显抗抑郁作用。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柴胡皂苷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通过强迫游泳模型初步研究了柴胡皂苷和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发现4~16mg/kg柴胡皂苷不能缩短小鼠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氟西汀20~40 mg/kg 也不能缩短小鼠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80 mg/kg 方有作用,而亚活性浓度的氟西汀加上柴胡皂苷能缩短小鼠和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说明柴胡皂苷单用难以起到抗抑郁作用,与氟西汀合用能加强其抗抑郁作用。

2 抑郁症增效药

经至少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或收效甚微的难治性抑郁症( TRD)患者通常在原有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种或多种增效药物。这种策略可增强抗抑郁药的疗效、缩短起效时间,超过半数患者可从中受益,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选择。

2. 1 锂盐加用锂盐是最常见的增效方案。Bschor等[26]对累计838例患者的28项研究进行荟萃分

析,结果提示,加用锂盐约50%有效,其中20%在第1周内显效。可见该联合方案显效快疗效显著。虽然锂盐的应用也受多尿、烦渴、震颤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限制,但在常规抗抑郁药治疗无效时,锂盐常作为首选增效剂。

2. 2 抗焦虑药抗焦虑药丁螺环酮可通过突触前膜5-HT1A自身受体脱敏和突触后5-HT1A或5-HT2下调,增强5-HT能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抗抑郁作用。丁螺环酮应用初期的抗焦虑作用和继之出现的抗抑郁效应是其作为“增效剂”的基础[1]。

2. 3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有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失调和受体功能低下,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对中脑边缘的选择性作用,特别是对该区域的D1或D4受体有作用,同时引起前额叶皮层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及和/或5-HT2A的拮抗。如奥氮平,利培酮在临床应用时都显示抗抑郁药合用小剂量抗精神药比单用抗抑郁药起效快,疗效显著,且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27]。

2. 4 其他增效药其他如甲状腺素,吲哚洛尔,普拉克索的抗抑研究相对较为充分,临床应用也相对较为广泛[28]。

3 新药的开发研究

3. 1P物质多种研究认为神经激肽尤其是神经激肽P物质(SP)与抑郁的发生有关, SP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与NKI受体结合调节情感反应[29]。默克公司于1989年报道了一种有纯粹P物质拮抗活性的化合物MK,但临床前景不可观,已停止研制和开发。另一种P物质拮抗剂

CP96345的化合物正在开发之中,能同时治疗抑郁和焦虑,主要阻断蓝斑部位(中枢神经系统中涉及情绪调节的区域)的神经活动。

3. 2 CRH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通过广泛分布于中枢的CRH1受体的介导而调节机体对应激的自主神经和情绪行为反应。CRH1受体拮抗剂可缓解CRH分泌增多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化合物R1-1919的Ⅱ期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但由于肝毒性已经退出临床试验。目前有化合物NB I-34041等正在进行1期临床[30]。

3. 3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刺激性氨基酸神经传导子功能失调在抑郁症的病源学和病理生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谷氨酸离子受体NMDA受体拮抗剂(包括美金刚、拉莫三嗪、氯胺酮)对于TRD

治疗有效,但尚缺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谷氨酸代谢受体mGlu-R受体拮抗剂MPEP,MTEP在强迫游泳和小数悬尾试验中也获得抗抑郁作用[31]。

3. 4 COX22抑制剂大量资料证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免疫激活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有关。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 COX-2抑制剂塞来西布作为辅助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或混合发

作可产生快速抗抑郁药的效应,其机制包括调节Thl/Th2平衡,保护神经可塑性等方面[32]。应用抗炎治疗将是抑郁症治疗的一个新途径,但需要临床大样本的验证。此外, COX-2抑制剂与心脏病和中风等副作用有关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3. 5 褪黑素类似物昼夜生理节律模式的破坏已被认为是抑郁症病理生理学中的病原学因素之一,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神经激素,参与调解哺乳动物的昼夜生理节律。Servier公

司开发的agometatine即为褪黑素的萘生物(电子)等排体类似物,其以萘核取代了吲哚环,使其较褪黑素更具代谢稳定性[33]。它是下丘脑褪黑素受体的选择性及特异性激动剂,同时又兼有弱的52HT受体竞争性拮抗。该药对所有类型抑郁症都有效且副作用小。

结论

抗抑郁药的发展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更有效的武器,但对于新型抗抑郁药尚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以便在具体应用时选择最适宜的药物。对于新型抗抑郁药的研究,目前主要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1)疗效方面:疗效更高,作用谱更广,包括能快速缓解自杀企图,对焦虑症状与焦虑谱系障碍有效,对难治性抑郁及精神病性抑郁有效,改善睡眠障碍。起效时间提前,达到快速起效。

(2)不良反应方面:减少抗胆碱作用、心脏毒性、性功能障碍、癫痫发作、过量中毒、5-HT综合征、诱发躁狂和快速循环、突然停药的“撤药综合征”。(3)药物相互作用方面:减少药物相互作用,注意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叠加和抵消作用。(4)增加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如老年、儿童、躯体疾病患者等[15]。

参考文献

[1]王银.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14(2):234-236.

[2] 张艳平,仲伯华. 5- HT重摄取抑制/5- HT-(1A)受体拮抗双重作用抗抑郁药研究进[J].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60):1381- 1384.

[3]Florian H, Marcus I. Central CRH system 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evidence from clinical studies with

CRH1 receptor antagonists[J].European Journal Pharmacol, 2008, 583 (2) : 350-357.

[4]Chaki S, Okubo T, Sekighchi Y. Nonmonoamine based app 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J]. Recent Patents on CNS Drug Discovery, 2006, 1 (1): 1 –27

[5]Rothermundt M, Arolt V, Fenker J, et al. Different immune patters in melancholic and nonmelancholic

major depression [J].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1, 251 (1): 90 -97.

[6]刘鹏,张虹,李榆梅.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4)1674-1078.

[7]刘伟.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用药选择[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11) :1427-

1428.

[8]赖志君,卢梦婕. 黛力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西部医学, 2006, 18 (6): 780-781.

[9]Wong EH, Sonders, Amara SG, et al. Reboxetine: A pharmacologically potent, selective, and specific norepinephrine reup take inhibitor[J]. Biol Psychiatry, 2000, 47 (25): 818-829

[10]绳丹. 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与临床评价[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5, 8 (6): 28-29.

[11]Wu CY, Chou LT, Chen Hp, et al. Effect of fluoxetine on symptoms and gastric dys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J]. Hep atogastroenterology , 2003, 50( 49) : 278-279.

[12]韩振杰. 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评价和展望[J]. 中国处方药, 2002, 4 (2) : 62-64.

[13]FavaM, RankinM. Sexual functioning and SSRIs[J]. J Clin Psychiatry, 2002, 63 (S5): 13-16.

[14]王年生,李荣琴,陈宏,等. 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曲唑酮治疗伴勃起功能障碍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1) :39-40.

[15]邹万芹. 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8,19(14) :1105-1107.

[16]Silvestonve PH, Entsuah R, Hackett D. Two items on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reuptake

inhibitorswith the combined 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 take inhibitor, venlafaxine [J]. Int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2, 17 (6): 273 - 280.

[17]Fava M. New app 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J]. J Clin Psychiatry, 2000, 61 (15):

26 - 33.

[18]Benkerto,Mullerm, Szeged IA. An overview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rtazapine [J]. Hum

Psychopharmacol, 2002, 17 (5): 23 -26.

[19]王欢,王月华.安非他酮与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6,14(6):645-646.

[20]陈玲.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07, 3(10) : 61 -62.

[21] 朱宇欢.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7):669-670.

[22]赵静. 抗抑郁药的应用进展[J].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7(8) :54-55

[23]张园. 抑郁性失眠的药物治疗进展[J]. 重庆医学, 2009, 389(10) : 1179 -1182.

[24]童晓欣,童萼塘. 抗抑郁药历史与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09, 28 (2) : 135-139.

[25]李秀坤.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 29 (4) : 371-373.

[26] Bschor T, BauerM. Efficacy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lithium augmentation in refractory major

dep ression [J]. Curr Pharm Des,2006, 12 (23) : 2985 - 2992.

[27]邢玉栋,张芬. 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 2008 , 3

(24) : 46 -48.

[28]何磊英,陆峥. 难治性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 2009, 30 (4) : 212 -

219.

[29]耿甄彦,徐维萍. 抑郁症相关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 安徽医药, 2009, 13 (2) : 120 -

122.

[30] Iuima M, Chaki S. An arginine vasop ressin V Ib antagonist, SSRl49415 elicits antidep ressantlike

effects in an olfactory bulbectomy model[J]. Prog Neurop 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07,

31(3) : 622 - 667.

[31]梅德盛, 仲伯华. 非单胺靶标抗抑郁药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17 (23) : 2014 - 2018.

[32] Nery FG,Monkui ES, Hatch JP, et al. Soares Celecoxib as an adjunct in the treatment of dep ressive

ormixed ep isodes of bipolar disorder: a double2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Hum Psychopharmacol. 2008, 23 (2): 87 - 94.

[33]王姗. 抗抑郁药Agomelatine[J]. 药学进展, 2009, 33 (4) : 180 - 182.

抗抑郁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抗抑郁药物的应用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最主要方式。由于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合理加用其他药物能显著提高抑郁症的治愈率,因此联合用药是目前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的现状,为合理选用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的依据。 中国论文网/6/view-12955454.htm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 R74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c)-0040-04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ommon affective disorder disease,the application of antidepressants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significantly,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treat depres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urrently. A reasonable addition of other drugs on the basis of antidepressa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depression,so the combination of drug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ian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statu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combination,for the rational use of combined drug regimen provides new basis. [Key words] Antidepressants;Combination drugs;Research progress;Review 抑郁症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三个核心症状,并可伴有焦虑、自罪自责等心理症状群及

抗抑郁药物发展现状及用药选择要点

抗抑郁药发展现状及用药选择 寻广磊博士 E-mail: xungl@https://www.360docs.net/doc/8e16904860.html,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奈发唑酮 米氮平 文拉法辛 氟西汀 舍曲林 帕罗西汀 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 苯乙肼 异唑肼 反苯环丙胺 氯丙咪嗪 去甲替林 阿米替林 去甲咪嗪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麦普替林 阿莫沙平 丙咪嗪 多作用机制抗抑郁药 (多受体作用) 安非他酮 2000s 度洛西汀 噻奈普汀 选择性的抗抑郁药 (单一受体作用) 对多种单胺类靶目标有效的新药 抗抑郁药的发展史 2010s 阿戈美拉汀 异丙异烟肼

与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递质 心境情绪、认知功能动机 性食欲攻击 焦虑、易激惹 精力兴趣强迫 内驱力 NE 5-HT Dopamine Stahl SM. In: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35-197.

常用抗抑郁药物 ?MAOI ?不可逆:苯乙肼、超苯环丙胺 ?选择性可逆性:吗氯贝胺 ?TCA ?叔胺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 ?仲胺类:去甲丙咪嗪、去甲替林 ?SSRI(5-HT再摄取抑制):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SNRI( 5-HT和NE再摄取抑制):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 ?NaSSA (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米氮平、米安色林 ?SARI (5-HT2A受体拮抗剂及5-HT回收抑制剂):曲唑酮、奈法唑酮 ?NRI (NE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NDRI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布普品(安非他酮) ?SSRA(5-HT再摄取激活剂):噻奈普汀(达体朗) ?其他:阿莫沙平、路优泰

现有抗抑郁药物的优缺点

一、从抗抑郁药物本身来看: (一)、药物类型及药理作用: 现有的抗抑郁药主要类型包括:传统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三环四环等杂环类抗抑郁药(TCAs))、SSRIs、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s)、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S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E 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5-HT2受体拮抗剂及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和其他抗抑郁药包括噻奈普汀及草药等。 1.传统抗抑郁药: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较早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异丙肼、苯乙肼苯、环丙胺等药。与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酵母、鸡肝、酒类等合用时可发生高血压危象。有非选择性和非可逆性。近几年研制出新型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克服了非选择性非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高血压危象、肝脏毒性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缺点。代表药物为吗氯贝胺。 (2)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丙咪嗪(咪帕明)、氯丙咪嗪(氯咪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等。杂环类抗抑郁药能使70%左右抑郁症患者获得较好缓解,50%左右完全缓解。但杂环类抗抑郁药有如下缺点:约30%患者疗效不佳;有明显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很多患者因不能耐受,降低了治疗依从性;有心脏毒性,过量时可危及生命;起效慢,一般需2周以上。 2.SSRIs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已占了世界抗抑郁药市场的一半以上的份额。包括: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及氟伏沙明。对各种抑郁发作有效;不良反应轻;对α-肾上腺素受体没有影响,避免了体位性低血压;对心脏没有毒性作用,药物过量时安全;患者对一种SSRIs无效时,可以对另一种SSRIs仍然有效。另研究表明,SSRIs(尤其是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对焦虑症状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由于SSRIs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因此其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也最多、最受关注。a.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嗜睡、震颤、睡眠障碍、焦虑不安、尿潴留、

抑郁症现状研究

抑郁症现状研究 一、前言: 抑郁症是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中心的临床症状。它包括多种症状与体征,其中躯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丧失自尊、有自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有自杀自伤[3]想法等。虽然抑郁症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导致抑郁症,如产前抑郁、产后抑郁、青少年抑郁、老年抑郁以及各种疾病原因引起的抑郁症。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其家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抑郁症现状与治疗方式研究,对保证人们健康,正常,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物质、精神)有重大意义。 二、现状 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重性抑郁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肌病,位居第二,因此,应该重视抑郁症的治疗。心理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全球处方量最多的10种药品中,抗抑郁药占了3种。 三、基本症状 抑郁症最基本的症状为:悲伤,焦虑,兴趣缺乏(通常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患者看来都是没有愉快感),失眠(早醒),食欲下降,过度自责,精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每天情绪波动,其中早上感觉最糟是本病特点。 抑郁心境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特征,轻者自卑、心情不佳、自觉身体疲倦、力不从心、回避社交活。重者情绪低沉、有自杀倾向闭门独居、甚至连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心理行为症状,睡眠障碍、疼痛、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及性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以及便秘、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表现。其中,睡眠障碍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被病人和家属忽视的症状。 四、治疗方法 1 、心理干预方法 1.1 工娱治疗除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外,联合采用辅助治疗方法会使疗效事半功倍,工娱治疗就起着显著作用。工娱治疗不仅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患者很快融人集体活动中,从而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常用的工娱治疗有下围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牌、跑步等,如果患者不喜欢这些活动,还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随着抗抑郁药的发展,针对不同的抗抑郁药的药理特性,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合理选择应用,对提高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概念 抗抑郁药物 (antidepressant drugs) :是一类治疗和预防各种抑郁障碍的药物,对强迫症、惊恐障碍、恐怖症和焦虑情绪以及和 5HT 相关的疾患有治疗效果。不会提高正常人的情绪。 (一)抑郁症的病理基础 1. 抑郁症与 5- 羟色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胆碱能等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2. HPA 轴活性增高和甲状腺轴功能降低; 3. 神经发育障碍和细胞凋亡; 4. 其它。 (二)抗抑郁药物的机制假说—单胺递质理论 抑郁症与脑内生物胺的缺乏有关, 5- 羟色胺的作用是心境、冲动控制;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内在驱动力和动机;多巴胺的作用是奖赏。这些神经递质的耗竭如用利血平,可以导致抑郁;长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以下是 5-HT 和 NE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代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主要的代表药物有哪些,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种类 (一)第一代抗抑郁药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是苯已肼和反苯环丙胺,是第一个抗抑郁药,疗效与 TCAs 相当,可能存在严 重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时应注意:禁食含丰富酪胺食物,以免引起高血压危象。 禁与交感胺、 TCAs 、 SSRIs 等,以防引起 5-HT 综合症。 2. 新一代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RIMAs 代表药物是吗氯贝胺,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新一代 RIMAs 对 MAO-A 选择性强,保留 了抗抑郁疗效,避免了诸多不良反应,对多种与抑郁相关的障碍有效,副反应小。

三环类抗抑郁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docx

三环类抗抑郁药 ( 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 一概述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 是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核心结构是中间一个七 元杂环两边连接一个苯环构成。其中,丙米嗪是最早发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化合物,目前常用药物还有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赛平等。TCAs主要在肝脏代谢,参与的代谢酶有CYP1A2、CYP2D6、CYP3A4等。主要代谢为三环核氧化,如2 位或10 位碳原子羟化(CYP2D6催化)、脂肪侧链氧化、氮原子的去甲基化( CYP3A4催化)。由于 CYP的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活性代谢产物的浓 度与原药浓度的比率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二药理作用 TCAs阻断了去甲肾上腺素( NA)能和 5 羟色胺( 5-HT)能神经末梢对 NA和 5-HT 的再 摄取,增加了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浓度,临床上表现为抑郁症状的改善。目前研究发现,抗抑郁药对递质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是立即发生的,而长期用药后则可以降低受体的敏感性(下调作用),这与抗抑郁药的临床效应滞后(用药 2~3 周后起效)密切相关。 NA再摄取的阻断使神经突触间隙 内源性 NA浓度增加,进而可以降低突触前膜α2 受体的敏感性,长期使用还可能减少中枢α 2 受体的数目。 5-HT 再摄取的抑制首先也是增加胞体部位突触间隙内源性5-HT 浓度,通过下调突触前胞体膜的 5-HT1A受体,增加末梢释放 5-HT,最终达到抗抑郁作用。TCAs还有很强的阻断 5-HT2A 受体作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治疗各类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如内因性抑郁、恶劣心境障碍、反应性 抑郁及器质性抑郁等。还可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和恐怖症。小剂量丙米嗪可米嗪可用 于治疗儿童遗尿症,氯米帕明则常用于治疗强迫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的抑郁症状,治疗宜谨慎, TCAs可能使精神病性症状加重或明显化。 三环类抗抑郁药曾经是首选的抗抑郁药,但是由于该类药物抗胆碱能和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大,禁忌证和药物相互作用较多,安全范围较窄,使其临床应用受限。TCAs服用超过一天剂量的10 倍时就有致命性危险,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 四不良反应 1. 抗胆碱能不良反应 三环类抗抑郁药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尿潴留、嗜睡、体重增加等,是其抗 胆碱能作用和抗组织胺作用的结果,与血药浓度相关,在治疗浓度范围内即可出现,存在着较大的 个体差异,并不是中毒的表现。轻度的抗胆碱能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加用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药物化学有关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盖聪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由于工作或者家庭等因素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患病人数也不断增加,而抑郁症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直线攀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成为全球性严重问题。[1]然而,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说法认为与脑内单胺类的功能失调有关。由于缺乏脑内神经末梢突出前部释放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类神经介质,造成精神失常,同时,当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时,机体会表现出抑郁症。因此,抗抑郁症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治疗抑郁症。现今,抗抑郁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②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③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④α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本文将若干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成果及市场调研情况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对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及现今抗抑郁药的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精神疾病,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构效关系,病理机制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最早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在当时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大多数为肼类,具体有异烟肼、苯乙肼、异卡波肼等。但由于此类药物都含有肼结构,毒性较强,有较大副作用,临床表现为急性肝脏萎缩,高血压危象等。因而逐渐退出市场。苯乙肼与异卡波肼现今尚临 床用于恐惧症[2] 1.1代表药物 1.1.1吗氯贝胺 吗氯贝胺的化学名称为4-氯-N-[2-(4-吗啉基)乙基]苯甲酰胺,由异丙醇重结晶得到的白色结晶性粉末,mp.138~139℃。合成方法是以吗啉与丙烯酰胺反应,再经次氯酸钠降解得到4-(2-氨基)乙基吗啉。再用对氯苯甲酸和氯甲酸乙酯反应形成酸酐后,与4-(2-氨基)乙基吗啉酰胺反应所得。 吗氯贝胺是特异性MAO-A的可逆性抑制剂,临床对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适用,对用TCA无效的抑郁症、非典型性抑郁症和伴焦虑的老年患者也有疗效,也能改善睡眠质量[3]。该药杜绝了肼类药物的肝脏毒性,且不良反应较轻,停药24小时内即可恢复MAO活性。是MAO-A抑制剂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1.2.2托洛沙酮 托洛沙酮也是一类新型结构的特异性MAO-A 可逆性抑制剂,可以选择性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 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代谢。。此药口服吸收快, 给药30min即可达到血液浓度高峰。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治疗发展现状及应用

抗抑郁药的发展概况 1、曲唑酮属于()。 A、自受体阻断剂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传统的抗抑郁药 D、突触后受体阻断剂 2、适宜用于伴有巴金森病或有泌乳素水平增高的抑郁症病人的药物是()。 A、帕罗西汀 B、丙米嗪 C、安非他酮 D、多虑平 3、去甲肾上腺素起源于()。 A、中缝核 B、上丘脑 C、蓝斑核 D、尾状核 4、对多巴胺转运体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 A、奈法唑酮 B、舍曲林 C、帕罗西丁 D、安非他酮 5、米氮平是()。 A、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 B、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 C、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6、会引起震颤、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是()。 A、阻断胆碱能M受体 B、阻断DA转运体 C、阻断5-HT转运体 D、阻断NE转运体 7、抗抑郁药的最早的现代化学物质是()。 A、丙咪嗪 B、文拉法辛 C、度洛西汀 D、瑞波西汀 8、属于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的是()。 A、苯乙肼 B、氟西汀 C、曲唑酮 D、噻奈普汀

9、被称为非典型抗抑郁药的是()。 A、文拉法辛 B、米胺色林 C、舍曲林 D、阿米替林 10、所有的抗抑郁药中作用于转运体的药物要严格的禁止和()合并使用。 A、传统的抗抑郁药 B、NE再摄取抑制剂 C、新型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1、STAR*D的研究治疗方案增效治疗的结果显示痊愈率最高的是()。 A、安非他酮 B、丁螺环酮 C、认知行为 D、舍曲林 2、传统的增效剂主要是()。 A、甲状腺素 B、丁螺环酮 C、锂盐 D、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 3、临床上有()的抑郁症属于难治性的抑郁症。 A、30%—50% B、40%—50% C、40%—60% D、50%—70% 4、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风险的药物是()。 A、抗胆碱能药 B、曲马多 C、拟交感神经药 D、抗高血压药 5、尽量禁止和其他抗抑郁药合并应用的是()。 A、三环类抗抑郁药 B、SSRIs类 C、SNRIs类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6、《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中对难治性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合并用药 B、增加药物种类 C、增效治疗 D、联合用药 7、作为增效剂在难治性抑郁症病人时,会与酒精相互作用导致中枢镇静作用的是()。 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B、三环类抗抑郁药 C、苯二氮卓类药 D、左旋多巴 8、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会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是()。 A、麻黄素 B、三环类抗抑郁药 C、左旋多巴

最好抗抑郁药有哪些

最好抗抑郁药有哪些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严重的抑郁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身边的人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抑郁症当然也要了解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抗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包括单胺氧化酶,还有三环类的抗抑郁药物,但是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注意遵循医生的一种建议。 ★一、单胺氧化酶 异丙肼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胺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 减少,使突解间隙单胺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

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二、三环类 是紧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以丙咪嗪为代表。 它的化学结构与氯丙嗪相似,原以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抗精神病药,但临床试验结果大出所料,该药对精神分裂症无效,却能改善抑郁心境。以后又经大量,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从而取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跃成为抑郁症治疗的首选药,垄断抗抑郁药市场长达30年之久。三环类抗抑郁药共有产品10余种,我国除丙咪嗪外还有阿米替林、多虑平和氯丙咪嗪。马普替林虽为四环结构,但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一致。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适应证为各种类型抑郁症,有效率约70%-80%,起效时间1-2周,剂量范围50-250mg/d,缓慢加量,分次服。因镇静作用较强,晚间剂量宜大些。治疗范围血药浓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50-250ng/ml。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宁波市康宁医院周东升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抑郁情绪较多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确定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并预测到公元2020 年,其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6-7 年时间,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 (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之后) 。这样使得抗抑郁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超过2/3 的抑郁症患者通过抗抑郁药的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研究抗抑郁药的进展,对目前市场上应用的主要抗抑郁药的种类以及药效进行阐述,同时对各种抗抑郁药的药理、用法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希望能对医院的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并借此抛砖引玉,为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提供启发。相信通过本章学习,可以加深对抗抑郁药了解以及掌握,可以合理地应用其优点达到治疗病患的目的,并避免抗抑郁药的一些缺点, 达到抗抑郁药的经济适用,不但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可有效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在国外,抑郁症与焦虑症药物销量合计已占中枢神经药物市场份额的45%,而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的80%。综观我国,由于诊断技术落后于西方同行以及国内百姓对此病认识不足,人们即使得了抑郁症也很少会主动去医院治疗。所以,目前国内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比例仍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抑郁症病人的治疗率。由此可见,抗抑郁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一节:抑郁障碍及抗抑郁药简述 1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 (1) 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成功治疗

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长期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HAM住7)的思者复发率为13%,部分缓解(HAMD减分>50%)的患者复发率为34%。 (2)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 (3) 预防复发:抑郁为高复发性疾病(>50% )。据报道,环境、行为和应激可以改变基因表达。抑郁复发可影响大脑生化过程,增加对环境应激的敏感性和复发的风险。药物虽非病因治疗,却可通过减少发作和降低基因激活的生化改变而减少复发,尤其对于既往有发作史、家族史、女性、产后、慢性躯体疾病、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缺乏社会支持和物质依赖的高危人群。 2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2.1药物的治疗原则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根据对抑郁障碍的基本知识和多年临床实践,抗抑郁药的治疗原则是: (1) 诊断要确切。 (2) 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3)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4)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 长的疗程(>4?6周)。 (5) 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换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他SSR需2周。MAOlS亭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 (6) 尽可能单一用药,应足量、足疗程治疗。当换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7) 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 (8)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9)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10)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安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氟西汀和米氮平五种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系统评价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2014.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4.2)、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1997-2014.2)、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4.2),PubMed(1966-2014.2)、Cochrane Library (2014年)、EMBASE(1974-2014.2)、ISI(1974-2014.2)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有关药物的临床试验,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RCT进行合并,利用WinBUG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上述五种药物之间的OR值及其优劣顺序。[研究结果]共纳入89项临床试验,7007例抑郁症患者,研究总臂数180。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文拉法辛、米氮平,氟西汀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文拉法辛-氟西汀=0.6741[95%CI:0.5313,0.8307],OR氟西汀-米氮平=1.5887[95%CI:1.2369,2.0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服用马普替林导致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少,其中OR安非他酮-马普替林

=8.6945[95%CI:2.1496,26.4462],OR马普替林-文拉法辛=0.2086[95%CI:0.0627,0.4958],OR马普替林-氟西汀 =0.2109[95%CI:0.0607,0.5422],OR马普替林-米氮平 =0.2521[95%CI:0.0773,0.6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网状Meta分析还对五种干预措施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氟西汀、安非他酮和马普替林的有效性较好,而马普替林、氟西汀、米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氟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在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尽管本研究表明马普替林有较高的推荐等级,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仍有待专门设计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新型抗抑郁药;Network 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083-04 1 研究背景 目前,抑郁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疗法,这三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1980年以前,抗抑郁药主要有两类,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通常将这两类抗抑郁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 用途: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指一组用于治疗抑郁症状的精神活性药物,有时也用于治疗某些其他特定状况,如焦虑、惊恐,或强迫症状。主要分为: ①三环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多虑平(多塞平)等,为目前 较好的抗抑郁症药,其中以阿米替林为最常用。 ②四环抗抑郁药,临床常用的有麦普替林等,其作用和三环类相似。 ③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SSRI),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赛乐特)、氟 伏沙明(兰释)、舍曲林(郁洛复)、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等 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异卡波肼,反苯环丙胺等。还有较新推出的新型抗 抑郁药,如瑞美隆等。 副作用:使人困倦、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逐渐适应;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尿潴留和肠麻痹少见。过量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一、经典抗抑郁药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异丙肼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胺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 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 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主要产品有吗氯贝胺,剂量150-450mg/d,分次服。据称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 虽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全,但仍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及潜在的食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为首选药。 2、三环类抗抑郁药 以丙咪嗪为代表,常用的还有阿米替林。 化学结构:三环类抗抑郁药由两个苯环和一个杂环构成,咪唑类杂环上含氮,这一类衍生物较多,一般简称TCA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口服本药后,出现困倦、头晕、口干、视力模糊及血压稍降等。若连续用药数天,以上症状加重,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相反,抑郁症患者连续服药后,情绪提高,精神振奋,出现明显抗抑郁作用。但丙米嗪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故不作应急药物应用。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药学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抗抑郁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药、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药。本文就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抗抑郁药;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which is high incidence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life.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depression, and the previous main method i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pression etiology, pro- gressively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drug treatment.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e chemical s- 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studie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1]。目前,中国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 亿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2]。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 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3],谷氨酸传导障碍[4],神经免疫异常[5]等因素有关,新发病机制的发现很大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即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6]。目前,许多人又把目光

最新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治疗发展现状与应用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治疗发展现状与应用

抗抑郁药的发展概况 1、曲唑酮属于()。 A、自受体阻断剂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传统的抗抑郁药 D、突触后受体阻断剂 2、适宜用于伴有巴金森病或有泌乳素水平增高的抑郁症病人的药物是()。 A、帕罗西汀 B、丙米嗪 C、安非他酮 D、多虑平 3、去甲肾上腺素起源于()。 A、中缝核 B、上丘脑 C、蓝斑核 D、尾状核 4、对多巴胺转运体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

A、奈法唑酮 B、舍曲林 C、帕罗西丁 D、安非他酮 5、米氮平是()。 A、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 B、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 C、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6、会引起震颤、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是()。 A、阻断胆碱能M受体 B、阻断DA转运体 C、阻断5-HT转运体 D、阻断NE转运体 7、抗抑郁药的最早的现代化学物质是()。 A、丙咪嗪 B、文拉法辛 C、度洛西汀 D、瑞波西汀

8、属于5- HT拮抗/回收抑制剂(SARI)的是()。 A、苯乙肼 B、氟西汀 C、曲唑酮 D、噻奈普汀 9、被称为非典型抗抑郁药的是()。 A、文拉法辛 B、米胺色林 C、舍曲林 D、阿米替林 10、所有的抗抑郁药中作用于转运体的药物要严格的禁止和()合并使用。 A、传统的抗抑郁药 B、NE再摄取抑制剂 C、新型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1、STAR*D的研究治疗方案增效治疗的结果显示痊愈率最高的是()。 A、安非他酮 B、丁螺环酮 C、认知行为 D、舍曲林 2、传统的增效剂主要是()。 A、甲状腺素 B、丁螺环酮 C、锂盐 D、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 3、临床上有()的抑郁症属于难治性的抑郁症。 A、30%—50% B、40%—50% C、40%—60% D、50%—70% 4、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风险的药物是()。

探究抗抑郁药物的相关研究及其临床疗效

探究抗抑郁药物的相关研究及其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9-05-15T09:14:19.12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作者: 1.牛忠君2.吴胜远3.李艳涛4.韩陆5.张莉雅6.王艳虎[导读] 本文针对抗抑郁药物的相关研究以及具体疗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生活压力的持续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成为了第四大疾病,所以如何对抗抑郁症也成为了临床医学以及药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抗抑郁药的作用在于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些问题,但是不同的药物对于不同的病症也有不同的应用效果,需要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重视,这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了解,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应的指导。本文针对抗抑郁药物的相关研究以及具体疗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疗效特点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障碍,在现实情况中的症状,以焦虑、幻觉以及妄想为主,表现为较为、悲观的心境,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进一步形成兴趣下降、语言减少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很多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轻生观念。在抑郁症的诊治上,很多医师更偏向于针对患者躯干症状来开展治疗,但对于情绪症状的关注程度有明显不足。抑郁症的发病会导致很多慢性疾病,如心脏病和哮喘等等,同时也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正确用药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一、抑郁症发病机理分析总体上来说,当前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仍然没有全面探析出来,在很多问题上仍然未能达成共识。在单胺假说当中,NE以及5-HT这类神经递质和人自身的情感调节有相当明显的关联,如果单胺有着较为正常的活性,则人并不会出现抑郁表现,但是这些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如果下降,即会表现出具体抑郁症症状。尤其是处于前额的皮质处的NE如果出现衰减,其影响更为明显。在已经的病例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5-HT功能如果存在异常,则会导致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单胺假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有都有较强的权威性,但是随着相关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单胺假说,学界还提出了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学说,如下丘脑肾上腺活跃、神经营养因子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等等,其影响范围不仅仅包括了情绪,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认知。举例来说,在甲减患者身上,不仅仅甲状腺的功能指标存在异常,同时在临床症状上也有部分症状和抑郁症有很大的相似度。在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分泌指标的检查过程中,同样可以发现部分异常,有学者发现。对于部分较为顽固的抑郁症患者的炎症水平较高,这类患者对于药物的应答性也十分有限,在研究结构当中可以发现,促炎性细胞因子当中,色氨酸的代谢产物也有所增加,这种代谢产物有一定的毒性,会影响神经元的存活率。结合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人的情绪当中的不同单胺递质以及受体的药物进行研发,在未来会占据越来越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三环类药物三环类药物最早发生于上个的五十年代,简称为TCAs,其是一类以七元素杂环两侧各连接苯环作为核心的药物。TCAs从作用机理上来看,实质上是非选择性的抵制NE再摄取,同时在应用中也可以有效地控制5-HT的再摄取,提高这两种成分的有效浓度。除此之外,药物对于组胺以及胆碱均衡也是有一定的效果,这就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作用机理。在当前已经上市的药物当中,较为常用的有地昔帕明、多塞平等等。由于结构以及作用机理相似,所以也将马普替林也归于此药物当中。不仅抑郁症患者可以应用此药物,同时也可以给强迫症患者带来一定的作用。但是此类药物也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的类型有口干、睡眠混乱以及恶心等等,在严重时,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脏毒性,心率过速以及降低血压等问题较为常见。同时此药物也会抑制了钠、钙等等离子的吸收,直接导致了QT间期的延长,其中马普替林药物在这个问题上最为明显。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治疗中,三环类药物作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危险性现在其应用范围已经有所缩减,仅用于治疗难治性的抑郁患者,同时也由于心脏毒性方面的特点,所以如果用药患者有心脏疾病,则需要先进行心电图检查,结合实际需要,还需要进行持续性观测。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药物出现于1952年,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应用异烟酰异丙肼药物的患者,会有效地改善食欲以及心境,即便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在后续研究中,发现了异烟酰异柄肼可以有效地对细胞内的单胺氧化酶进行抑制,其神经递质降解情况也会有所降低,提高NE以及DA和5-HT水平,最终在临床表现上改善症状。该类型的药物也有着多重作用机制的特点,可以升高5-HT以及NE 和DA,如果应用三环类药物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则可以应用单胺氧化酸抑制来理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多用于治疗非典型抑郁症患者。该药物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压以及心跳过速、口干等等,在8部分药物的应用报告中也出现了肠道博学多才降解酪胺等等问题,出现高血压危象。因此,使用MAOIs的患者须遵循低酪胺饮食,避免使用成熟干酪、大豆制品、酒类、酸牛奶等。然而,使用司来吉兰透皮贴剂无需规避上述饮食禁忌。同时,因为该类药物会抑制5-HT的代谢,所以与具有较强5-HT能效应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导致5-HT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出汗、无精打采、震颤、精神状态改变及心血管休克。新型的MAOIs吗氯贝胺为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抑制存在于中枢的NE和5-HT的代谢酶MAO-A,对其他部位的MAO抑制作用轻微。其选择性使得该类药物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改进,不产生高血压危象及明显的肝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被批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司来吉兰也被划归为选择性MAOIs,该药选择性抑制MAO-B。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抑郁药。在大部分诊疗流程中,均作为抗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5-HT含量升高,从而增强5-HT的作用达到抗抑郁效果。因为该类药物对5-HT再摄取的高选择性,对其他递质及受体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SSRIs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均较好。SSRIs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及氟伏沙明。 四、总结

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抑郁症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病症之一,近年来抗抑郁药物发展很快,主要 有6大类,本文将从抗抑郁药的发病机理和作用机制两方面对其发展状 况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字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抑制剂 The Progress of Mechanism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Meiyu Zhu,12701024) Abstract:Depression is a kind of common diseases, and antidepression drugs , which belong in six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have developed quickly in recent yeaes. This article will be written with the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Key words:Depression;Antidepressant drugs;Inhibitors 前言 抑郁症[1]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 与此同时,抗抑郁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中,例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的抗抑郁药,当时被广泛应用,有一定的疗效。这类抗抑郁药是在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很快又有三环类抗抑郁药出现,这些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因此,本文将从作用机制方面对抗抑郁药进行简要综述。 1抗抑郁药的发病机制 目前的研究[2]提示抑郁症的病理改变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免疫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生物假说,其中单胺假说是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水平下降,其它如多巴胺(DA)、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也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根据这个假说,按照对不同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可将现有抗抑郁药物大致划分为6类,分别介绍如下: 2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 2.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