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目录

目录------------------------------------------------------------------------------------------------------- 1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3 第1章绪论---------------------------------------------------------------------------------------------------3 1.1概述----------------------------------------------------------------------4 1.2WY滚动轴承压装机简介------------------------------------------------------5 第2章设计内容及任务要求-----------------------------------------------------6 2.1设计内容及要求-----------------------------------------------------------6 2.2 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6 第3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7 3.1轴承压装机液压缸的设计及计算----------------------------------------------7

3.1.1 分析工况及设计要求,绘制液压系统草图---------------------------------7

3.1.2计算液压缸的外负载---------------------------------------------------9

3.1.2.1 压装缸--------------------------------------------------------9

3.1.2.2夹紧缸--------------------------------------------------------9

3.1.2.3顶起定位缸----------------------------------------------------9

3.1.2.4 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9 3.2 确定液压缸的几何参数------------------------------------------------------9

3.2.1 压装缸尺寸计算-------------------------------------------------------9

3.2.1.1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9

3.2.1.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9

3.2.1.3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10

3.2.1.4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11

3.2.1.5 缸盖厚度的确定----------------------------------------------11

3.2.1.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12

3.2.1.7 缸体长度的确定----------------------------------------------13

3.2.1.8 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13 3.2.2 定位缸及其主要尺寸的确定-----------------------------------------------13

3.2.2.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13

3.2.2.2 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13

3.2.2.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和选取--------------------------------14

3.2.2.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14

3.2.2.5缸盖厚度的确定----------------------------------------------14

3.2.2.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15

3.2.2.7缸体长度的确定----------------------------------------------15

3.2.2.8 计算液压缸主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16

3.2.3夹紧缸及其主要尺寸的确定--------------------------------------------17

3.2.3.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17

3.2.3.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17

3.2.3.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和选取--------------------------------17

3.2.3.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18

3.2.3.5缸盖厚度的确定----------------------------------------------18

3.2.3.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18

3.2.3.7缸体长度的确定----------------------------------------------19

3.2.3.8 计算液压缸主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19 3.3液压缸的结构设计---------------------------------------------------------20

3.3.1压装液压缸的结构设计------------------------------------------------20

3.3.1.1 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20

3.3.1.2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21

3.3.1.3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21

3.3.1.4 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21

3.3.1.5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21

3.3.1.6 液压缸的排气装置--------------------------------------------21 3.3.2 夹紧液压缸和定位液压缸的结构设计------------------------------------21 3.4液压系统元件的分析和选择-------------------------------------------------22

3.4.1确定供油方式--------------------------------------------------------22

3.4.2 调速方式的选择------------------------------------------------------22

3.4.3 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22

3.4.4 夹紧回路的选择------------------------------------------------------23

3.4.5 定位回路的选择------------------------------------------------------23

3.4.6 传感器和调理器的选择------------------------------------------------23 3.5液压站的结构-------------------------------------------------------------23

3.5.1压装机液压站元件的组成----------------------------------------------23

3.5.2 液压油的选择--------------------------------------------------------24 3.6液压缸的调整-------------------------------------------------------------24

3.6.1 压装液压缸的调整----------------------------------------------------24

3.6.2顶起定位液压缸的调整------------------------------------------------24 3.7压装机及其环境的布置-----------------------------------------------------25 设计总结---------------------------------------------------------------------26 鸣谢-------------------------------------------------------------------------27 参考文献---------------------------------------------------------------------28

中文摘要

WY型货车轮对滚动轴承压装机是用于铁路车辆滚动轴承压装的专用设备,适用于铁路货车车辆新造及检修时压装197726、352226型轴承。广泛应用于各车辆厂、车辆段、车辆大修厂及煤矿铁路运输单位。本次设计是根据湛江火车站机修厂的资料和其工作现场情况,设计出达到压装要求的轴承压装机。本文主要是针对WY型货车轮对轴承压装机的机械液压部分进行设计。

关键词:滚动轴承;压装;机械;液压

Abstract:

WY-type freight car wheel rolling bearing push mounting machine is the appropriation equipment for railcar rolling bearing mounted . It is used for mounting the 197726 and 352226 moulds bearings in making and overhauling freight railcar ,and widely used in vehicle factories, vehicle sections, vehicle overhauling factories and mine railcar companies etc. in this design, it is aimed to design an push mounting machine fulfilling the push mounting requirement ,according on datas and fieldwork . This text is mainly about the mechanical hydraulicpart design of WY-type freight car wheel rolling bearing push mounting machine.

keywords: The rolling bearing; Push mounting; Machinery; Hydraulic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1121627,吴亿炮

指导老师:孙明、陈敏华

第1章.绪论

1.1概述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是一台具有自动记录铁路车辆滚动轴承压装时产生的位移--压力关系曲线及有关数据的新一代滚动轴承压装机。

我国铁路车辆自七十年代采用滚动轴承以来,在滚动轴承的压装工艺上,经历了七十年代的移动式油压机,八十年代的具有记录时间--压力曲线及有关数据的固定式滚动轴承压装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老产品的淘汰,新产品的涌现是历史的必然。七十年代的移动式油压机,解决了滚动轴承最基本的要求,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底,压力计量采用人工测量误差大,有关数据靠手工填写容易产生差错,这些缺点很突出。八十年代出现的固定式滚动轴承压装机,能够自动测量和记录每条轮对轴承压装技术参数,自动测量、打印轴承压装力、终止压装力并且自动给出压装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它的问世很快淘汰了移动式油压机。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研制者对轴承压装过程的认识不足,经过十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滚动轴承在压装过程中记录的时间--压力关系曲线的不足之处日趋明显。为了达到轴承压装曲线具有真实反映压装质量的目的,必须采用滚动轴承在压入轴颈过程中记录它的移动量与之对应的压力值组成的位移--压力曲线。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正式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滚动轴承压装机。

1.2 WY滚动轴承压装机简介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以下简称压装机)是用于铁路车辆滚动轴承压装的专用设备。

压装机由机体、液压站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相对独立,必要时可单独使用在不同场合。

机体由床身、支座、主油缸、辅助油缸及轮对夹紧机构组成。本机床身、支座在强度和刚度上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主油缸设计独特,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液压站的结构和液控原理经过多年的考验,密封性能好,可靠。集成块主体采用锻刚制造,六面磨削加工。控制台为流行的计算机操作台结构,强弱电分柜安装,抗干扰能力强。

压装机既能两头同时压装轴承,也可以单头压装轴承,通过更换压装缸前端的引导套和压装盖,并对控制系统的有关参数进行修改后,可以压装197726和352226两种轴承。在压装开始时,操作人员可将轴号、轴型、轴承号及左右端分别输入控制系统,这些资料在打印机打印曲线图表时将给予打出,压装结束后,打印机将自动打印出具有位移-压力曲线以及压装力、贴靠力和结果判断等有关数据记录。采用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通用打印机做为输出终端,14寸彩色显示器对话框提示,鼠标、键盘操作。由于计算机存储量极大,可以存储几百万根轴的压装数据,完全可以取代单位的书面资料保存,任何时间都可以调出所有需要的资料,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任一轴承压装曲线图表。附位移变化与压装力曲线打印图一张:

图1

第2章.设计内容及任务要求

2.1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WY型轴承压装机的机械部分进行设计,而控制部分和液压站部分不需要进行设计,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到现场进行观察,从而设计出达到要求和需要的轴承压装机。

液压传动系统是液压机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要同主机的总体设计同时进行。着手设计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的结合各种传动形式,充分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

轴承压装机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1)最大压装力 457/KN

(2)压装缸行程 400/mm

(3)外形尺寸 5000*850*1500/mm

(4)许用压力高压 9.5/Mpa

低压 2.5/Mpa

(5)总功率 11.3/Mpa

(6)轮对最大直径 915/mm

轮对最小直径 760/mm

(7)重量 8000/kg

(8)压装端数单、双端

(9)压装方式自动、手动

(10)可输入并自动记录压装单位、时间轴型、轴号、轴承号等

(11)自动打印出轴承压装参数以及位移变化的压装力曲线,贴靠后保压5秒,自动作出压装质量合格与否的判断,可重复打印

(12)系统资料存储:3000000/根轴资料

(13)时间自动生成

2.2 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

a.明确液压系统设计要求

b.工况分析(动力分析、运动分析)

c.确定主要参数

d.编制液压元件工况图

e.拟订液压系统图

f.选择和设计液压元件

g.液压缸结构设计、运算

h.绘制正式工作图、编制设计说明书

第3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3.1轴承压装机液压缸的设计及计算

3.1.1 分析工况及设计要求,绘制液压系统草图

压装机工况分析:

压装缸:

(图2)

夹紧缸:顶起定位缸:

(图3) (图4) 液压原理图以及动作顺序表请参见付图3,图4:

(图5)以下是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6)

3.1.2 计算液压缸的外负载

3.1.2.1 压装缸

已知压装力为196/KN ,最大压装力为475/KN 并保压5/s

3.1.2.2 夹紧缸

根据压装时的夹紧结构设计,初步确定夹紧力为6000/N

3.1.2.3 顶起定位缸

因为是两个缸对称分布,而轮对重1000/kg ,所以每个缸的负载为500*9.8=4900/N

此处省略 NN

NNNNN

NNN

NN

字率cm η进行估算。

cm fc F

F F η+=

cm η--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一般cm η=0.9-0.97。

而由所知道的数据来看,夹紧液压缸的密封是采取使用U 型密封圈结合O 型密封圈的形式,考虑到工作过程中的摩擦力影响,其大小应该是夹紧力的0.03/倍,而由此可得D :

71.38mm =

根据液压缸内径尺寸系列(GB2348-80)将所得数值圆整为80/mm 。

根据活塞杆直径可由d/D 值计算所得,由计算所得的D 根据工作压力和参考]《液压气动系统设计手册》,结合活塞杆直径系列(GB2348-80),活塞杆直径可选取:d=45/mm 。

3.2.3.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和选取

液压缸的壁厚由液压缸的强度条件来计算。由于选取的夹紧缸内径D 和壁厚δ的比值小于10,所以应该按材料力学中的厚壁圆筒公式进行壁厚的计算:

12D δ????

式中:δ---液压缸的壁厚(m );

D---液压缸的内径(m );

y p ---试验压力,一般取最大工作压力的(1.25~1.5)倍(Mpa ); σ????---缸筒材料的许用压力,其值为:锻钢:σ????=110~120/Mpa ;

铸钢:σ????=100~110/ Mpa ;无缝钢管:σ????=100~110/ Mpa ;

高强度铸铁:σ????=60/ Mpa ;灰铸铁:σ????=25/ Mpa 。

但是在中低压液压系统中,按上式子计算出来的液压缸的壁厚往往比较小,使缸体的刚度往往很不够,因此按经验选取,在这里选取10/mm 。

液压缸壁厚算出后,即可以求得缸体的外径1D 为:

1D ≥D+2δ

式中1D 值按经验选取100 /mm 。

3.2.3.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液压缸工作行程长度,可根据执行机构实际工作的最大行程来确定,在这里,夹紧缸的工作行程为112 /mm 。属于活塞行程参数系列(GB2349-80)的第2优先组。

3.2.3.5 缸盖厚度的确定

一般液压缸多为平底缸盖,无孔时,其有效厚度t 按强度要求可用下式计算:

0.433t D ≥

式中:t---缸盖的有效厚度(m );

2D ---缸盖上口内径(m ); 0d ---缸盖孔的直径(m )。

这里按经验选取缸盖厚度为22mm 。

3.2.3.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当活塞杆全部外伸时,从活塞的支承面中点到缸盖滑动支承面中点的距离H 称为最小导向长度。如果导向长度过小,将使液压缸的初始挠度增大,影响液压缸的稳定性。

活塞的宽度B 一般取B=(0.6-1.0)D ;这里选取活塞的宽度为35/mm 。缸盖滑动支撑面的长度1l ,根据液压缸内径D 而定,;

当D<80/mm 时,取1l =(0.6-1.0)D;

当D>80/mm 时,取1l =(0.6-1.0)d 。

为保证最小导向长度H ,若过分增大1l 和B 都是不适合的,必要时可以在缸盖与活塞之间增加一隔套K 来增加H 的值,隔套的长度C 由需要的最小导向长度H 来确定,即:

()112C H l B =-

+

液压缸内径为80/mm ,所以1l =(0.6-1.0)D ,计算所得1l =48~80/mm ,参考液压缸结构设计工具书,将夹紧缸的最小导向长度定为40/mm 。

3.2.3.7 缸体长度的确定

液压缸缸体内部长度应该等于活塞的行程与活塞的宽度之和,缸体外形长度还要考虑到两端端盖的厚度。一般液压缸的缸体长度不应当大于内径的20~30/倍。这里,缸体长度取212/mm ,没有超出规定的要求,符合条件。

3.2.3.8 计算液压缸主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

由于柱塞直径D 与其壁厚δ的比值小于10,所以这里用厚壁筒强度计算公式估计:

12D δ?????

≥ 代入数值,[]σ取无缝钢管的计算,即105Mpa ,而压力p 是工作压力的1.5/倍,则:

8012????

=2.02/mm 由上计算多得的壁厚比实际小的多,因此按经验选取的壁厚10/mm 完全符合要求。 活塞杆校核:

当活塞杆长度10l d ≥时,按弯曲稳定性校核活塞杆直径d

按材料力学理论,一根受压直杆,在其轴向负荷r F 超过稳定临界力k F 时,即失去原有直线状态的平衡,称为失稳。对液压缸,其稳定条件为:

k k F n F ≤

式中:F---液压缸的最大推力(F ),F=r F ;

k F ---液压缸的稳定临界力(N ); k n ---稳定安全系数,一般取k n =1~3。

液压缸的稳定临界力k F (N )与活塞杆和缸体的材料、长度、刚度和两端支撑状况等因素有关。

当细长比l k >22K n EJ F l π=

当细长比l k <时,221K fA F l n k =??+ ???

式中:l ---活塞杆的计算长度(m ),其取法见参考书2(《液压气动系统设计手册》)78页

表3-6;

K---活塞杆横截面的回转半径(m )

,4

d K ==(m )(对实心活塞杆) j---活塞杆横截面转动惯量(4m ),464d J π=

; A---活塞杆横截面积(2m );

m---柔性系数,对钢取m=85;

n---端点安装形式系数,参见书目2(《液压气动系统设计手册》)78页表3-6,这里

使用的是一端固定,一端铰接,所以n 取2;

E---材料弹性摸量( Pa ),对钢E=2.6/GPa ;

f---材料强度实验值(Pa ),对钢f=490/Mpa 。 计算细长比:l k =1121045/4

=/mm

,而340,所以选后面的公式计算,则: ()

2632334901022.5107441.682112101451024K F π---????==??

??+ ?? ? ???/N

稳定安全系数k n 取1.1,则7441.686765.451.1

k k F N n F ==≤,因为F=6000/N 。所以符合稳定性要求,设计合适。

3.3 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3.3.1 压装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3.3.1.1 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压装液压缸的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都为螺纹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外形尺寸小

(2)重量较轻

同样其也具有以下缺点: (1) 端部结构复杂,工艺要求较高

(2)拆装时需用专用工具

(3)拧端盖时易损坏密封圈

3.3.1.2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

一级缸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为整体式结构:

二级缸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

3.3.1.3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

一级缸活塞杆导向结构为导向套导向:`

二级缸活塞杆导向结构为端盖直接导向。

3.3.1.4 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

一级缸密封圈的选用:

选用高低唇Y型密封圈,型号:Y 110×90×16 GB10708.1-89以及Y 185×160×20 GB10708.1-89,材料都是耐油橡胶。

二级缸活塞与缸体的密封圈的选用:

选用V型密封圈,型号:V 250×220×49.5 GB10708-89

3.3.1.5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

液压缸带动工作部件运动时,因运动件的质量较大,运动速度较高,则在到达行程终点时,会产生液压冲击,甚至使活塞与缸筒端盖之间产生机械碰撞。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行程末端设置缓冲装置。

但是在这里,所需设计的压装缸运动速度很慢,基本上不需要设计缓冲结构。

3.3.1.6 液压缸的排气装置

对于运动速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机床液压缸和大型液压缸,则需要设置排气装置,压装缸将油口设置在上方,有利于压力油中的气体排出。

3.3.2 夹紧液压缸和定位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定位与夹紧液压缸均采用单出杆、缸体固定形式;为减少缸体与活塞体积,简化结构,采用U型密封圈结合O型密封圈的结构,夹紧液压缸的U型密封圈的型号为:45×65 HG-336-66,材料是橡胶;O型密封圈的型号为:71×5.3G GB3452.1-92;11.8×3.55G GB3452.1-82,材料是NBR。定位液压缸的U型密封圈型号为:45×65 HG4-336-66,材料是:橡胶;防尘圈型号为:FA100×115×9.5 D GB10708.3-89,材料为丁睛橡胶。

由于行程比较短,运动部件质量很小,速度也不大,故不必考虑设置缓冲结构,排气螺

塞也可以由油管接头来代替。

3.4液压系统元件的分析和选择

3.4.1确定供油方式

考虑到该机床在工作进给时负载较大,速度较低,而在快进、快退时负载较小,从节省能量、减少发热考虑,泵源系统应该选用双泵,本设计中,采用的是YB-E32/63双联叶片泵。

3.4.2 调速方式的选择

在中小型专用机床的液压系统中,进给速度的控制一般采用节流阀或者是调速阀。根据压装机对低速性能和速度负载特性都有一定要求的特点,决定采用双联叶片泵加调速阀的结构,而且在高压的供油线路上,接入一个分流阀,分流阀的两个出口分别通向两只压装油缸。分流阀的主要作用就是使两个缸同步,如果左端油缸因负载减少速度加快,分流阀将减小左边的出油口,同时加大右边的出油口,尽力保持两边速度相同。减少油口在液压原理上实质是利用压力变化的作用,也就是说,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在压装过程中,会出现两个油缸不同的情况时(可通过观察两个压装油缸上的压力表),而两缸仍能继续同时进行压装。分流阀调节示意图如图8:

(图9)

3.4.3 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

本系统采用电磁阀的快慢速换接回路,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调节行程比较方便,阀的安装也比较容易,但是速度换接的平稳性较差。若要提高系统的换接平稳性,则可改用行程阀切换的速度换接回路。

3.4.4 夹紧回路的选择

用三位四通电磁阀来控制夹紧、松开换向动作,为了避免工作时突然失电而松开,应该

采用失电夹紧方式,考虑到夹紧时,当进油路压力瞬时下降时,仍能保持夹紧力,所以接入单向阀保压。

3.4.5 定位回路的选择

用三位四通电磁阀来控制顶起定位和降下复位动作,同夹紧回路一样,为了避免工作时突然失电而松开,应该采用失电夹紧方式,考虑到夹紧时,当进油路压力瞬时下降时,仍能保持夹紧力,所以接入单向阀保压。在该回路中还装有调速阀,在降下的过程中可以保持轮对的缓慢降下。从而使轮对不至于撞坏。

3.4.6 传感器和调理器的选择

本机选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型号为CYG-30。量程为16/Mpa,该传感器内部线路相当于一个电桥,只是有一个桥壁是可变,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可变桥壁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取得压力变化信号,为了传感器正常工作,必须提供其工作电流,该电流由信号调理器提供。

调理器是一台高精度,低漂移的直流放大器,本机配用TKF-1型信号调理器,为双通道,正面布置两个通道的各3只调整旋钮;背面布置电源开关,两个输入,一个输出五芯插座。

3.5液压站的结构

3.5.1压装机液压站元件的组成

系统工作压力:高压管路为9.5/Mpa,而低压管路为2.5/Mpa,所以选择的液压阀的工作压力要根据系统管路的压力正确的进行选择。

压装机液压站有6个集成块,液压元件的选择如下:

(1)油泵电机:Y160-6-B5电机;

(2)双联叶片泵:YB-E32/63;

(3)高压压力表一块:Y-60;

(4)网式滤油器:WU-250X180F-J;

(5)集成块底版;

(6)集成块1:22E-10BH 电磁阀二个,Y-63B 中压溢流阀一个,Y2-HB10 高压溢流阀一个;

(7)集成块2:FL-B10-S 分流阀一个,22E0-H10B 电磁阀一个,Q-10H高速阀一个,AJ-Ha10B单向阀一个;

(8)集成块3:FL-B15-S 分流阀一个,34E-63B电磁阀一个;

(9)集成块4:22E2-063B 电磁阀两个,23E-63B电磁阀一个;

(10)集成块5:23E-63B 电磁阀两个,34E-63B电磁阀一个;

(11)集成块6:23E-63B 电磁阀一个,34E-63B电磁阀一个,X-63B顺序阀一个;

(12)集成块顶块:34E-63B 电磁阀一个,I-63B单向阀一个, L-63B节流阀一个,Y-60低压压力表两块。

3.5.2 液压油的选择

正确而合理的使用液压油对液压系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和工作状态的能力、延长系统和

元件的寿命,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防止事故发生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对于本设计的液压系统,液压油的选择可参见手册3(《袖珍液压气动手册》)表13-8的选择原则和表13-9的液压油液的使用范围,觉得选择洁净的20#液压油。

在首次使用或换油时,工作油液的一次加入量为364-384升,即油箱内工作油液的正常液面应该在油箱油标的最低与最高刻线之间。首次启动后,油液进入了管道及油缸,此时油面会下降,因此必须再次补充油,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少量的泄露,因此应该经常检查游标,当油液面低于油箱游标的最低刻线时,应该及时加油。

工作油液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换油液的周期,因使用条件而异,一般来说,两年更换一次。在连续运转、高温、高湿、灰尘多的地方需要缩短更换的周期。

3.6液压缸的调整

3.6.1 压装液压缸的调整

可以根据压装液压缸的前端结构,更换引导套和压装盖,并调整好轴承托架体相互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压装机适应197726和352226型轴承

3.6.2顶起定位液压缸的调整

(图10)

在整机调整时,应该注意:顶起定位液压缸升起高度的调整,应该使两缸升起的高度一致,并保证升起轮对后,轮对轴线较两压装缸顶尖的同轴度误差为 1毫米左右,然后锁紧各螺母和紧定螺钉。对不同型号的轮对,升起的高度是不用的,经过仔细的调整,可以对两种轮径(840毫米和915毫米)的轮对滚动轴承进行压装。轮对如图10所示。

3.7压装机及其环境的布置

压装机由机体、液压站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液压站和控制台相对主机应该就近布置,现场的钢轨与机体上的导轨应该联结平整。压装机工作时,床身承受很大的拉力和弯矩,因此基础应该捣实摸平,按照基础图的要求完成。机体就位时下部应该垫平,特别是全部地脚螺栓处要垫实。地脚螺栓为受力件,一定要埋牢固,以防止在工作中松动从而引起床身变形,影响压装检测精度。

毕业设计心得总结

这次毕业设计,是四年学习的检测,也是大学生活的终结。

我的题目是: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机械的设计。设计主要是针对WY型轴承压装机的机械部分进行设计,设计时,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在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设计出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

这次设计让我获益良多,首先是四年学习的系统复习,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深化理论知识。其次就是学会查参考资料筛选有用信息和利用网络获得更多知识,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是锻炼了合作能力,学会了坚持与妥协,培养了团队精神。

设计完成是一个终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面对更加困难、复杂的题目,这次设计就是其先例,我会以在这先例中学的知识和能力去面对它,并在它身上学得更多。

鸣谢

末了,我要感谢许多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孙明老师和陈敏华老师。孙明老师对我的设计的指导是这次设计顺利完成的关键,陈敏华老师认真仔细的审查了我的设计图,指出设计图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另外,还要感谢湛江火车南站机修厂的陈有文等同志,他们热情的接待,及对压装机介绍,使我了解和明白压装机的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同组的曾韶华同学在设计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最后感谢学校、学院各位老师四年来给我的教育与指导、教育和培养,也感谢班了的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让我获益良多。

参考文献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3 第1章绪论---------------------------------------------------------------------------------------------------3 1.1概述----------------------------------------------------------------------4 1.2WY滚动轴承压装机简介------------------------------------------------------5 第2章设计内容及任务要求-----------------------------------------------------6 2.1设计内容及要求-----------------------------------------------------------6 2.2 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6 第3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7 3.1轴承压装机液压缸的设计及计算----------------------------------------------7 3.1.1 分析工况及设计要求,绘制液压系统草图---------------------------------7 3.1.2计算液压缸的外负载---------------------------------------------------9 3.1.2.1 压装缸--------------------------------------------------------9 3.1.2.2夹紧缸--------------------------------------------------------9 3.1.2.3顶起定位缸----------------------------------------------------9 3.1.2.4 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9 3.2 确定液压缸的几何参数------------------------------------------------------9 3.2.1 压装缸尺寸计算-------------------------------------------------------9 3.2.1.1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9 3.2.1.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9 3.2.1.3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10 3.2.1.4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11 3.2.1.5 缸盖厚度的确定----------------------------------------------11 3.2.1.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12 3.2.1.7 缸体长度的确定----------------------------------------------13 3.2.1.8 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13 3.2.2 定位缸及其主要尺寸的确定-----------------------------------------------13 3.2.2.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13 3.2.2.2 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13 3.2.2.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和选取--------------------------------14 3.2.2.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14 3.2.2.5缸盖厚度的确定----------------------------------------------14 3.2.2.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15 3.2.2.7缸体长度的确定----------------------------------------------15 3.2.2.8 计算液压缸主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16 3.2.3夹紧缸及其主要尺寸的确定--------------------------------------------17 3.2.3.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17

泄压口设计与安装

关于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 设计与安装使用 1、概述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简称泄压口,也称自动泄压装置,是与气体灭火系统配套的必备设备,一般安装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外墙或墙的泄压孔上。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药剂具有洁净、绝缘性能好、灭火速度快等特点,在灭火中和灭火后对保护对象及环境无二次污染。因而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房、电讯中心、通讯机房、图书馆、档案馆、珍品库、博物馆、配电室等洁净场所。由于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国家标准的颁布,消防监督部门加大了实施检查力度,2007年后自动泄压装置的市场需求也随之明显增多。因该产品是新产品,产品目前无国家、行业标准,通过从百度、谷歌等搜索检索来看,全面介绍自动泄压装置产品应用、设计、使用与安装的资料和文章很少,给正确设计、选择、安装、使用自动泄压装置带来了许多问题,不利于该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在气体灭火中正确发挥其实际功能和作用。本人经过两年多对该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国外各厂家资料、样品的收集、研究和对该产品研发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现特写此篇文章,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动泄压装置产品得到正确的使用和不断发展。 2、设置泄压口的必要性和作用 2.1 旧的标准和规中要求使用泄压口的用词模棱两可,使设计和监督部门无确设计和监督。 本人从事气体灭火系统产品设计和研究近十年,市场上对泄压口产品生产、销售的需求于2007年1月后明显的增多。2007年1月前制定的GBJ110-87《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和DBJ15-23-1999《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DG/TJ08-306-2001《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技术规程》等国家、地方标准中对气体灭火系统中防护区泄压口的设计应用要求条款用词模棱两可,从而造成和消防监督部门无确设计和监督。2007年以前的气体灭火系统中采用的泄压口装置产品的项目很少。 GB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国家标准条文说明第3.2.6条中阐

机械设计基础轴承测试题题库

机械设计基础轴承测试题A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 从经济观点考虑,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应尽量选用__________ 轴承。 A 球 B 圆柱 C 圆锥滚子 D 角接触 A 刚度和旋转精度 B 强度和刚度 C 强度 D 刚度 8.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而不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 A 深沟球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9.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代号中,_______ 级代号可省略不写。 A2B0C6D5 10. 一般转速的滚动轴承,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因此应进行 轴承的。 A 寿命计算 B 静强度计算 C 硬度计算 D 应力计 算 11.在相同的尺寸下,能承受的轴向载何为最大。 A 角接触球轴承 B 深沟球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12.对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轴承组应采用的轴向固定方式。 A 两端固定 B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C 两端游动 D 左端固定,右端游动

二、判断题(每题1分)1.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径、外圈与座孔之间均系用基孔制。1错误 2. 滚动轴承的内部轴向力是由外轴向载荷所产生的。2?错误 3. 部分式滑动轴承,轴瓦磨损后可调整间隙。3正确 4. 载荷大、冲击大,宜采用滚子轴承。4正确 5.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磨损。5?错误 6. 滚动轴承内径代号为05,则表示内径为50mm。6?错误 7. 一般轴承盖与箱体轴承孔壁间装有垫片,其作用是防止轴承端盖 处漏油。7错误 8. 滑动轴承的油孔应开在非承载区。8正确 9. 径向滑动轴承是不能承受轴向力的。9正确 10. 球轴承和滚子轴承相比,后者承受重载荷和耐冲击能力较强。10. 正确 三、填空题(每题1分)1.滚动轴承的代号由(前置代号)、基本 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 2. 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及滚动体常用(特殊轴承钢)制造,热 处理后其硬度不低于(61 )HRC。 3. 代号为6208的轴承,其内径应是(40mm )。_ 4. 当滚动轴承的转速n v 1rpm时,其失效形式为(过大的塑性变形)。 5. 按轴承承受载荷的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滚动轴承可分为 (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仪表壳自动化压装机的设计

摘要: 本课题旨在解决仪表生产中的锥形薄片压入的工序自动化问题,既要保证压入的位置,同时必须保证锥形薄片在同一位置产生精度相同的变形。完成了压装机构的运动分析、工序设计、主要依靠三个凸轮的运动实现。第一个凸轮通过其摆动从动件控制夹紧轴的水平移动,第二个与第三个凸轮通过其摆动从动件分别控制内轴与外轴垂直移动,使其定位和冲压。 进行了结构设计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其中有仪表壳的尺寸,装配夹具形状及尺寸,从动件的位移线图的设计,凸轮的设计,其中为了压装机的运作设计了减速箱,减速箱里包括电机的选择,V带的设计和齿轮的设计,最后选择了连接压装机和减速箱的联轴器。 关键词:凸轮,弹簧,齿轮,齿轮轴,电机。

Abstract: The subject aimets at solving the process automation problem of tapered chip in production of instrument. Not only ensure the position of pressure, but also must ensure tapered chip in the same location have the deformation. Completed pressing institutions kinematic analysis,process desin,mainly rely on the movement o achieve the three cam, the first cam though the swinging clamping axis control axis level migratio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am through swinging clamping axis to distinction control inner axis and outer axis vertical migration to fix position and hurtle press. Carrying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key partses design. Which have size of instrument shell, assemble fixture shape and size, driven document moves the line diagram, the design of cam, among them for the sake of operation to designing the reducer casing. Reducer casing include the electrical motor choice, the V take design and the wheel gear design, finally chose shaft couping to connect pressure institutions and reducer casing . Key words:CAM, spring, gear, same dethegear motor shaft.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资料讲解

模块八 一、填空 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打滑和疲劳破坏。 2、传动带中的的工作应力包括拉应力、离心应力和弯曲应力。 3、单根V带在载荷平稳、包角为180°、且为特定带长的条件下所能传递的额定功率P0主要与带型号、小轮直径和小轮转速有关。 4、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根据传递功率和小轮转速选取。 5、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保证带中弯曲应力不致过大。 6、V带传动中,限制带的根数Z≤Z max,是为了保证每根V带受力均匀(避免受力不均)。 7、V带传动中,带绕过主动轮时发生带滞后于带轮的弹性滑动。 8、带传动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和张紧轮等几种。 9、V带两工作面的夹角θ为40°,V带轮的槽形角?应小于θ角。 10、链传动和V带传动相比,在工况相同的条件下,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较小,其原因是链传动不需要初拉力。 11、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调整松边链条的悬垂量。采用张紧轮张紧时,张紧轮应布置在松边,靠近小轮,从外向里张紧。 二、选择 1、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D)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A.带的紧边拉力;B.带的松边拉力;C.带的预紧力;D.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2、在初拉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C)。 A.强度高;B.尺寸小;C.有楔形增压作用;D.没有接头。 3、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D)。 A.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C.带在带轮上打滑;D.带的弹性滑动。 4、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B)。 A.带的初拉力不够;B.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C.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D.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5、带传动发生打滑总是(A)。 A.在小轮上先开始;B.在大轮上先开始;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D不定在哪轮先开始。 6、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B)。 A.v1 = v2 = v;B.v1>v>v2;C.v1<v< v2;D.v1 = v> v2。 7、一增速带传动,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D)处。 A.进入主动轮;B.进入从动轮;C.退出主动轮;D.退出从动轮。 8、用(C)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是不合适的。 A.适当增加初拉力F0;B.增大中心距a; C.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D.增大小带轮基准直径d d; 9、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A)。 A.带的型号;B.带的速度;C.主动轮转速;D.传动比。 10、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D)。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调节带的初拉力。 11、确定单根V带许用功率P0的前提条件是(C)。 A.保证带不打滑;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 C.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D.保证带不疲劳破坏。 12、设计带传动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带在一定的工作期限内(D)。 A.不发生弹性滑动;B.不发生打滑; C.不发生疲劳破坏;D.既不打滑,又不疲劳破坏。 13、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带的根数过多,可采用(A)来解决。 A.换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B.增大传动比;C.增大中心距;D.减小带轮直径。 14、与齿轮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优点是(A)。 A.能过载保护;B.承载能力大;C.传动效率高;D.使用寿命长。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滚动轴承

精品文档 第16章滚动轴承 习题与参考答案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座孔的配合 关系。 B. r > r i C. r v 门 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通常应成对使用。 跨距较大并承受较大径向载荷的起重机卷筒轴轴承应选用 不是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 A. 99 % C. 95% 、选择题 从下列各小题给出的 A 、B 、C 、D 答案中任选一个: 若转轴在载荷作用下弯曲较大或轴承座孔不能保证良好的同轴度, 宜选用类型代号为 轴承。 A. 1 或 2 B. 3 或 7 C. N 或 NU D. 6 或 NA 一根轴只用来传递转矩,因轴较长采用三个支点固定在水泥基础上, A.深沟球轴承 各支点轴承应选用 B. 调心球轴承 C.圆柱滚子轴承 D. 调心滚子轴承 10 A.增大支承刚度 C.减小振动噪声 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 B. D. 提高旋转精度 降低摩擦阻力 的轴承能达到的寿命。 A.均为基轴制 B. C.均为基孔制 D. 为保证轴承内圈与轴肩端面接触良好, 轴承的圆角半径 前者基轴制,后者基孔制 前者基孔制,后者基轴制 r 与轴肩处圆角半径 门应满足 __________ 的 A. r=r 1 D. r w r i A.圆锥滚子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A.圆锥滚子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滚针轴承 D. 调心球轴承 A.深沟球轴承 C.推力球轴承 B. D. 圆锥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A.深沟球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调心滚子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B. 90 % D. 50 %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1-5)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习题参考解答 (第一章~第五章) 2012.8

目录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章机械零件尺寸的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平面机构自由度___________ 4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5章凸轮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 思考题和练习题 1-1举例说明什么是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型设计。 解:新型设计通常人们指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如:新型机械手、动车、扑翼飞机、电动汽车等; 继承设计通常指人们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如:大众系列汽车、大家电产品等。 变型设计通常指人们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如:。各种工程机械、农田作业机械等。 1-2解:评价产品的优劣的指标有哪些? 解:产品的性能、产品的 1-3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为零件选材时应考虑哪些主要要求? 解:制造机械零件的材料目前用得最多的是金属材料,其又分为钢铁材料和非铁材料(如铜、铝及其合金等);其次是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橡胶、玻璃、皮革、纸板、木材及纤维制品等)和复合材料(如纤维增强塑料、金属陶瓷等)。 从各种各样的材料中选择出合用的材料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的工作,通常应考虑下面的原则: 1)载荷的大小和性质,应力的大小、性质及其分布状况 2)零件的工作条件 3)零件的尺寸及质量 4)经济性 1-4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包括:构思和方案设计、强度分析、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等。 机械设计的步骤:明确设计任务,总体设计,技术设计,样机试制等。

滚动轴承压装机

第二部分技术性能、质量要求 一、物资、设备基本性能要求:滚动轴承压装机是铁路车辆滚动轴承压装的专用设备,适用于RE2A、RE2B、RD2等各型铁路车辆轮对的无轴箱滚动轴承压装。具有自动记录铁路车辆滚动轴承压装过程中产生的位移---压力关系曲线及有关数据的新一代滚动轴承压装机。压装机由机体,液压站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相对独立,必要时可单独使用在不同的场合。机体由床身、支座、主油缸、辅助油缸及轮对定位机构组成。本机床身、支座刚度和强度均满足铁路各种类型滚动轴承压装的要求。 二、辅助性能要求: RE2A、RE2B、RD2轮对压装相互转换要方便。 主油缸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三复合式油缸结构保证在轴承压装过程中车轴受损,小活塞顶尖 5(KN)的恒定顶力保证准确定位,中活塞35(KN)预应力和定位前端的可旋转结构保证车轴轴端平面接触。空运行时活塞伸缩自如。轮对定位机构保证了轮对在轴承压装过程中不发生窜动,保证了轴承压装过程中各位置相对应压力值的检测准确度。 液压站的结构和液控原理确保密封性能好,工作可靠。集成块主体采用锻钢制造,六面磨削加工。液压阀定厂采购,满足本机要求。操作控制台为专业厂家订做的计算机操作台结构。强、弱电器件分柜

安装,抗干扰能力强。 操作台配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软件可视化程度高,人机对话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靠。操作人员在压装前将压装数据如轴号、轴型、轴承号、轴承型号及压装端数等输入(或选择某项)计算机,启动开始压装命令后,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压装机按预先设定的工序顺序运行,压装结束后,打印机将自动打印出具有位移—压力曲线和压装力、贴靠力、贴压差以及结果判断等有关数据记录。由于计算机硬盘可储存不少于10万根轮对的压装资料。 软件配备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允许用户将压装资料定期备份到硬 盘的D 盘分区后,便于用户应用光盘刻录的形式将资料进行长期保存。具有Hmis数据接口。 微机显示压装力与压力表显示值单位要统一。 设备应能自动进行轴承压装机日常性能校验,并打印校验记录。 滚动轴承压装机工作形式可分为: A 轮对两端同时自动压装轴承。 B 任一端单独自动压装轴承。 C人工分工步操作完成压装动作。(设备检修调试使用) D 空车自动压装。(试车使用) 滚动轴承压装机工作范围:轴承内径φ100---φ170 (RB2、RD2、RE2、RE2B 常用标准轴承)以及修理后等级轴承。 — 1 —

泄压口的设计必要性及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采用泄压口 2006年3月2日发布的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从设计要求条款和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计算公式条款用词来看,无论防护区门窗密封性好与差和防护区门安装的是否为外开弹簧门或弹性闭门器,如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则防护区内都必须安装泄压口。泄压口不是一个开口,而是一种泄压装置。此装置平时常闭,当达到或接近防护区允许压强值时自动开启泄压,低于设定压力值时自动关闭,以避免灭火药剂流失,影响正常灭火效果。 近几年来,采用泄压口的多为一些重点工程和项目,对防护区内温度和湿度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对防护区的密封性要求也很高。所以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中规定,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内均应设计安装泄压口。修改后的新标准对旧的标准和规范中模棱两可的用词给予了修正。据各消防工程公司和本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反馈,在各级消防检查中,消防验收和监督部门都均严格按新标准执行,若消防项目中安装了气体灭火系统,首先要检查各防护区是否安装了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 泄压口面积设计依据与计算 一、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最高允许压强: 防护区内门、窗上的玻璃允许压强不应低于建筑物的允许压强。目前国内各设计部门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无论建筑物是轻型和高层建筑,还是标准建筑及地下建筑,均设定为 1.2KPa,该值的设定是依据GB50370-2005标准中3. 2.6条款,参照美国NFDA12B-1980标准中给出的,若设计部门和用户需提高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承受的允许压强,应由建筑设计部门试验给出。 二、泄压口面积计算公式: 七氟丙烷和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公式应分别依据GB50370-2005标准中3.3.13和3.4.6公式计算。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应依据GB50193-93中3.2.7公式计算该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

轴承压装机压装力的计算

轴承压装机压装力的计算 摘要介绍了与传统设计不同的轮轴冷压装计算方法,设计员可节省查阅资料时间,应用新型的计算公式,能快速获得准确工艺参数,并量化轮轴设计尺寸。本文的车辆轮轴注油冷压装工艺属国内首例。此方法对机械制造工业价值巨大。 关键词轮轴冷压装轮轴注油冷压装计算公式工艺工装修复技术 一、前言 本文论述的内容,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工程机械和机床制造。该技术的特点是:在轮轴冷压装设计中,既节省了查阅设计手册和行业标准所用的大量时间,又能快速获得准确工艺参数和设计量化值。工艺简单、加工方便、能有效避免轮轴配合面被擦伤,与传统的轮轴冷压装工艺设计相比,这是专业技术领域中的新思路。 二、工艺参数计算 在设计轮轴冷压装产品时,如何根据配合直径来求得合理的过盈量及冷压装吨位,这是专业工艺人员极为关注的技术难题。作者通过长期试验论证,运用数学原理推导出了下列理论计算公式,技术难题迎刃而解,现简介如下。 -4-4 δ=7×10D+0.06 (1) δ=7.6×10D+0.09 (2) 12 δ=0.5(δ+δ) (3) δ=δ-0.02 (4) 31243 δ=δ+0.01 (5) δ=δ,δ (6) 5345 P=(3.11D+66)+6 (7) P=4.88D+101 (8) 12 P=P,P (9) 12 δ—粗算轮轴配合过盈量下限值mm;δ—粗算轮轴配合过盈量上限值mm;δ—粗算轮轴配123合过盈量平均值mm;δ—精算轮轴配合过盈量下限值mm;δ—精算轮轴配合过盈量上限值45

mm;δ—轮轴配合过盈量精确值mm;D—轮轴配合直径mm;P—轮轴冷压装吨位下限值kN;1 P—轮轴冷压装吨位上限值kN;P—轮轴冷压装吨位精确值kN。 2 三、计算应用实例 计算图1所示的车辆轮轴采用冷压装工艺时,所需配合过盈量及压装吨位。解:(1)计算过盈量 -4-4 δ=7×10D+0.06=7×10×182+0.06=0.19(mm) 1 -4-4 δ=7.6×10D+0.09 =7.6×10×182+0.09=0.23(mm) 2 δ=0.5(δ+δ)=0.5(0.19+0.23)=0.21(mm) 312 δ=δ-0.02=0.21-0.02=0.19(mm) 43 δ=δ+0.01=0.21+0.01=0.22(mm) 53 δ=δ,δ =0.19~0.22(mm) 45 (2)计算冷压装吨位 P=(3.11D+66+6=(3.11×182+66)+6=683(kN) 1 P=4.88D+101=4.88×182+101=989(kN) 2 P=P,P=683,989(kN) 12 以上计算出来的δ值和P值,即为所求车辆轮轴冷压装时,所需的配合过盈量和冷压装吨位。根据δ值,即可量化出车轴配合座部位的精确尺寸和车轮配合孔部位的精确尺寸。四、轮轴机械加工 轮孔的配合表面是通过镗削加工来实现的,其表面粗糙度可按Ra3.2控制;轴座的配合表面是通过磨削加工来实现的,其表面粗糙度可按Ra1.6控制。为了保证轮轴配合面不被擦伤,轮孔两端应有R3,5mm的过渡圆弧,轴座的压装始端,应有10,13mm圆锥引入段。五、工艺与操作 1.清洁度、过盈量、轴长中心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毕业设计可编辑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目录 目录 1? 中文摘要 3? Abstract?3? 第 1 章绪论??3? 1.1 概述 1.2 WY滚动轴承压装机简介 第 2 章设计内容及任务要求 2.1 设计内容及要求 2.2 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 第 3 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3.1 轴承压装机液压缸的设计及计算 3.1.1 分析工况及设计要求,绘制液压系统草图 3.1.2 计算液压缸的外负载 3.1.2.1 压装缸 3.1.2.2 夹紧缸 3.1.2.3 顶起定位缸 3.1.2.4 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

3.2 确定液压缸的几何参数 3.2.1 压装缸尺寸计算 3.2.1.1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3.2.1.2 液压缸内径 D和活塞杆直径 d 的确定 3.2.1.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3.2.1.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3.2.1.5 缸盖厚度的确定 3.2.1.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3.2.1.7 缸体长度的确定 3.2.1.8 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 3.2.2 定位缸及其主要尺寸的确定 3.2.2.1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3.2.2.2 液压缸内径 D和活塞杆直径 d 的确定 3.2.2.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和选取 3.2.2.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3.2.2.5 缸盖厚度的确定 3.2.2.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3.2.2.7 缸体长度的确定 3.2.2.8 计算液压缸主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 3.2.3 夹紧缸及其主要尺寸的确定 3.2.3.1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优秀论文设计,答辩无忧,值得下载!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泄爆口施工方案

东瓯世贸广场项目观光电梯、泄爆口、六层玻璃钢、负一层夹层结构工程 泄 爆 口 施 【 工 方 案 信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八年七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2 -… 二、泄爆材料进场及检验..................... - 2 - 三、焊接工程............................... - 3 - 四、劳动力安排和施工资源配置............... - 3 - 五、功能应用场所、性能特点................. - 4 - 六、泄爆窗技术参数......................... - 5 -

一、编制依据 - 本工程主要施工方案的编制根据东瓯世贸广场泄爆口工程项目、施工图纸相关专业施工图及设计院相关专业设计师要求编制,充分考虑了生产后的实际条件及装修完成后的使用及美观等要求,并结合相关交叉配合专业的需求及配合要求,主要涉及规范如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2015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200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1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GB50661-2011 二、泄爆材料进场及检验 ; 1、120*60热镀锌钢矩通、50*50热镀锌钢方通,3mm铝单板、应符合设计要求。 2、配件:绝缘垫片、焊条、硅酮耐候密封胶等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3、紧固材料:泄爆螺栓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填充防火材料:按设计要求选用。 5、罩面板材:防火板规格、厚度由设计人员或按图纸要求选定。 6、主要机具: 直流电焊机、电动无齿锯、手电钻、螺丝刀、射钉枪、线坠、靠尺等。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机械设计概述 一、判断(每题一分) 1、 一部机器可以只含有一个 机构,也可以由数个机构组成。 ……(V ) 2、 机器的传动部分是完成机器预定的动作,通常处于整个传动的终端。(X ) 4、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5、 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 6、 整体式连杆是最小的制造单元 7、 连杆是一个构件,也是一个零件 8 减速器中的轴、齿轮、箱体都是通用零件 二、选择(每题一分) 1、 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什么?( A.机构 B .构件 C .部件 2、 机器与机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A. 是否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C.各构件间能否产生相对运动 3、 下列哪一点是构件概念的正确表述?( A.构件是机器零件组合而成的。 C ?构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 动单元 也可以由几个零件组成。 所以它是零件而不是构件 (V ) -(V ) (X ) (V ) ............ (X ............. ) ) D .零件 B .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D .两者没有区别 D ) B .构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 B ) A.钉 B .起重吊钩 C .螺母 D .键 5、 以下不属于机器的工作部分的是( D ) A.数控机床的刀架 B .工业机器人的手臂 C.汽车的轮子 D .空气压缩机 三、填空(每空一分)

1、根据功能,一台完整的机器是由(动力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 (操作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的。车床上的主轴属于(执行)部分 2、机械中不可拆卸的基本单元称为(零件),它是(制造)的单元体。 3、机械中制造的单元称为(零件),运动的单元称为(构件),装配的单元称为 (机构)。 4、从(运动)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工程上统称为(机械)。 5、机器或机构各部分之间应具有一相对_运动。机器工作时,都能完成有用的_机械功 __ 或实现转换能量_ 。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 2.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个约束, 而保留_2 ___ 个自由度。 3.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4.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2_个 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F=3 n-2PI-Ph。 5.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 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_,至少为1。 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 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咼副。 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F=3n-2PI-Ph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_ 复合铰链,B. 局部自由度,C. 虚约束。 二、选择题(每空一分) 1.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 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A.0 B. 1 C. 2 2.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B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压装机压装部分设计

摘要 转向架圆锥滚动轴承压装机是用于铁路车辆滚动轴承压装的专用设备,适用于铁路车辆新造及检修时压装SKF197726、352226型轴承。广泛应用于各车辆厂、车辆段、车辆大修厂及煤矿铁路运输单位。本次设计是根据25t轴重列车的资料和其工作现场情况,设计出达到压装要求的轴承压装机。压装机工作过程直接影响转向架运行情况,车轴是转向架的重要零件,为提高行车速度,进一步提高列车车辆的运营能力和效率,增强与航空、公路、水运的竞争力,必须要确保轮对轴承压装质量,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与平稳性。如果压装过程不合理,产生错误,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车辆运行时噪声过大,起动加速度,制动减速度减小,甚至会发生轴温过热切轴等重大事故。为达到要求,必须使压装机输出适当且足够大的压装力,提高轴承与轴颈的配合精度。因为压装机工作过程输出压力大,速度慢,压装机采用液压传动系统。压装部分是压装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针对圆锥滚动轴承压装机的压装部分的机械结构进行设计。 关键词:转向架;滚动轴承;压装;机械

Abstract Bogie taper rolling bearing push mounting machine is the appropriation equipment for railcar rolling bearing mounting. It is widely used for mounting the SKF197726 and 352226 moulds bearings in making and overhauling railcar, and widely used in vehicle factories, vehicle sections, vehicle overhauling factories and mine railcar companies etc. In this thesis, it is aimed to design a push mounting machine fulfilling the push mounting requirement, based on data of 25t axle load railcar and fieldwork. The process of the rolling bearing push mount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bogie. To get higher speed, and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with aqueduct, air and highway transport. If mistakes be made in the push mounting process, it may result in big trouble, the railcar will make over volume noise in running period, the starting and breaking acceleration will reduce to a low and dangerous level. To up to the scratch, the machine has to output reasonable and big enough push mounting force. For the work process needs enough power but low speed, the machine take advantage of hydrauli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push mounting pa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machine, this issue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of that part’s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aper rolling bearing push mounting machine. Keywords:Bogie;Taper rolling bearing;Push mounting;Mechanical structure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优秀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题目类别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

目录 目录------------------------------------------------------------------------------------------------------- 1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3 第1章绪论---------------------------------------------------------------------------------------------------3 1.1概述----------------------------------------------------------------------4 1.2WY滚动轴承压装机简介------------------------------------------------------5 第2章设计内容及任务要求-----------------------------------------------------6 2.1设计内容及要求-----------------------------------------------------------6 2.2 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6 第3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7 3.1轴承压装机液压缸的设计及计算----------------------------------------------7 3.1.1 分析工况及设计要求,绘制液压系统草图---------------------------------7 3.1.2计算液压缸的外负载---------------------------------------------------9 3.1.2.1 压装缸--------------------------------------------------------9 3.1.2.2夹紧缸--------------------------------------------------------9 3.1.2.3顶起定位缸----------------------------------------------------9 3.1.2.4 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9 3.2 确定液压缸的几何参数------------------------------------------------------9 3.2.1 压装缸尺寸计算-------------------------------------------------------9 3.2.1.1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9 3.2.1.2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9 3.2.1.3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10 3.2.1.4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11 3.2.1.5 缸盖厚度的确定----------------------------------------------11 3.2.1.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12 3.2.1.7 缸体长度的确定----------------------------------------------13 3.2.1.8 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13 3.2.2 定位缸及其主要尺寸的确定-----------------------------------------------13 3.2.2.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13 3.2.2.2 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13 3.2.2.3 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和选取--------------------------------14 3.2.2.4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14 3.2.2.5缸盖厚度的确定----------------------------------------------14 3.2.2.6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15 3.2.2.7缸体长度的确定----------------------------------------------15 3.2.2.8 计算液压缸主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16 3.2.3夹紧缸及其主要尺寸的确定--------------------------------------------17 3.2.3.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