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交叉线岔

武广客运专线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安装与调整

一、武广线无交叉线岔的结构与形式

武广客运专线与正线相交的道岔均采18#道岔,道岔全长L=69.00米,前端长度A=31.729米,后端长度B=37.271米。道岔侧股平面线选用圆曲线与直线相切的连接方式。

接触悬挂采用无交叉线岔,共设两个道岔定位柱,一个转换柱,其原理类似于三跨锚段关节。道岔柱定位柱A设在道岔开口方向距理论岔心25米左右,即两线间距1400mm处;道岔定位柱B设在道岔开口反方向距离理论岔心15米,即两线间距150mm处。侧线接触线过道岔柱A、道岔柱B后,由转化柱C抬高下锚。道岔定位柱A、B和转换柱C均采用双腕臂悬挂形式,即正线与侧线接触网单独悬挂,在温度变化时可纵向自由移动,互不干扰。在两导线间距550~600mm处采用交叉吊弦悬挂,以保证正线通过或侧线驶入正线时在该点两支接触线等高。

1、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2、工作支、非工作支接触线高度走向,如图2所示

二、无交叉线岔工作原理

道岔处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道岔种类信息、受电弓工作宽度、受电弓的动态运行轨迹(最大摆动量和最大抬升量)。武广设计采用UIC 608 Annex 4a 标准宽度为1950mm的受电弓,弓头工作宽度为1450mm;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左右晃动量:直线为250mm,曲线为350mm;动态最大抬升量按150mm考虑。无交叉线岔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和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接触间的距离。

1、电力机车正线高速通过

受电弓最外端尺寸的半宽为725mm,摆动量为250mm,升高后的加宽为150mm。所以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725+250+150=1125mm。线岔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B柱正线拉出值为-400、侧线拉出值为-1100,支柱位于两线路中心间距150mm 位置,所以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限界1125mm<1100+150=1250mm 。A柱侧线拉出值150mm、正线拉出值150,支柱位置处两线间距1400mm。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得尺寸限界1125mm<1400-150=1250mm。因而机车从正线高速通过岔区时,与区间接触网一样正常受流,不会触及侧线接触线,而与侧线接触悬挂无关。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受电弓由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之半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2、电力机车由正线进入侧线

机车由正线向侧线过渡时,由于侧线接触线在C柱处抬高下锚、B柱接触线抬高120mm,

因此受电弓不会接触到侧线接触线而从正线接触线上受流。机车过岔时侧线接触线比正线以4/1000的坡度降低到等高区,受电弓经过等高区后逐渐滑离正线接触线,而此时侧线接触线已经降低至正常高度。因而受电弓可以顺利过渡到侧线接触悬挂。

3、电力机车由侧线进入正线

当机车由侧线进入正线时,虽然定位柱A处侧线和正线接触线等高。但正线接触线偏离侧线线路中心较远(两线间距1400mm),受电弓由侧线接触线取流。受电弓滑过等高区后,受电弓逐渐滑离侧线接触线,同时,侧线接触线高度又以4/1000坡度开始抬高,过等高区后,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要高,所以受电弓能够顺利的过渡到正线的接触线上。这时,受电弓逐步脱离侧线接触悬挂而平滑的过渡到正线接触悬挂。

三、18号道岔无交分线岔安装与调整

1、施工准备

确定道岔开口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安装完成并达标;确定道岔处定位装置及吊弦已安装、且基本到位。

2、复检精调腕臂及承力索

用激光测量仪检查腕臂顺线路偏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未达标,调整腕臂达标,腕臂顺线路偏移施工允许误差为±20mm;检查工作支与非支承力索间距,检查装配处斜拉线、弹性吊索和非支线索是否有间隙过小、摩擦现象,并调整分开,斜拉线、弹吊、吊弦和悬挂等非接触间隙不应小于80mm。

3、复检精调导高和拉出值

根据平面设计图,用激光测量仪检测定位柱两导线的导高和拉出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拉出值施工误差允许偏差±20mm,导高施工允许偏差5mm.

4、检查无线夹区、精调交叉吊弦

用激光测量仪检测无线夹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调整达标。受电弓中心距相邻一支接触线的距离600~1050mm范围为无线夹区(始触区),无线夹区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用激光测量仪检测交叉吊弦处的导高、并精调达标。个别不合适的吊弦先拆除,暂用2.0铁线调整到位,并测去吊弦长度,以便预制更换。交叉吊弦指正线承力索在此处悬吊侧线接触线、侧线承力索交叉悬挂正线接触线。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仍然按正常取值,即6~10米。始触区前安装交叉吊弦1组,安装在550~600mm处(到对侧线线路中心距离)。正线与侧线上的两组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米,交叉吊弦的安装顺序应保证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吊弦为侧线承力索与正线接触线间的吊弦。交叉吊弦采用不带载流环

的吊弦。

5、模拟冷滑检测

用带模拟受电弓的作业车升弓,以30km/h车速在岔区模拟冷滑检测。

接触网悬挂安装调整完毕后,应根据设计给定的电力机车受电弓外形尺寸和受电弓最大抬升量及最大左右摆动量制作受电弓动态限界检测尺,模拟受电弓检测定位装置、岔区接触悬挂。

四、总结

无交叉线岔的优点是大大降低了接触网线岔处的硬点、改善了接触网的弹性、减少了接触网在线岔处的磨耗,可以保证正线电力机车的高速通过。但无交叉式线岔对侧线的接触线高度要求严格,在交叉区除了要求两组接触线在受电弓的同一侧外,还要求侧线接触在该区段的高度有相应得变化,具有高差设置,致使侧线行车时受电弓的转换不是很平缓,必须限制侧线行车速度在80km/h以下,否则弓网将产生较大的冲击。

无交叉线岔的工作原理精编版

无交叉线岔的最大优点是保证机车能从正线高速通过,在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位于正线线路中心以外999mm。因为,机车受电弓一半宽度为673mm,考虑受电弓摆动200mm,富余量100mm,即运行机车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673+200+100=973(mm),其值小于999mm,如果受电弓向侧线反向摆动200mm,则673-200=473(mm),其值大于定位处拉出值333mm,因而机车从正线高速通过岔区时,与区间接触网一样受流,而与侧线接触悬挂无关系,如下图。 由于在悬挂布置时,已充分考虑了受电弓工作长度和摆动量,因此在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始终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之半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量,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时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当机车从正线进入侧线时,在线间距126~526mm之间为受电弓与侧线接触线的始触,如下图。此时,因侧线接触悬挂被抬高下锚,侧线接触线高于正线接触线,过岔时,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度以-3/1000坡度降低,因而,受电弓可以顺利过渡到侧线接触悬挂。

在机车由正线向侧线过渡时,由于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有较大的抬高,因此,受电弓不会接触侧线接触线而从正线接触线上受流。随着机车的前进,由于在定位点处受电弓中心与正线接触线之间的距离较小,受电弓经过等高区后逐渐降低至正常高度。因而,受电弓可以顺利过渡到测线接触悬挂。 当机车从侧线进入正线时,在线间距806~1306mm之间为受电弓与正线接触线的始触区,如下图。此时,因正线接触线比侧线接触线高4/1000的坡度,过岔后,渡线被抬高下锚,正线接触线高度又低于侧线,因而,受电弓可以顺利过渡到正线接触悬挂。

无交叉线岔

武广客运专线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安装与调整 一、武广线无交叉线岔的结构与形式 武广客运专线与正线相交的道岔均采18#道岔,道岔全长L=69.00米,前端长度A=31.729米,后端长度B=37.271米。道岔侧股平面线选用圆曲线与直线相切的连接方式。 接触悬挂采用无交叉线岔,共设两个道岔定位柱,一个转换柱,其原理类似于三跨锚段关节。道岔柱定位柱A设在道岔开口方向距理论岔心25米左右,即两线间距1400mm处;道岔定位柱B设在道岔开口反方向距离理论岔心15米,即两线间距150mm处。侧线接触线过道岔柱A、道岔柱B后,由转化柱C抬高下锚。道岔定位柱A、B和转换柱C均采用双腕臂悬挂形式,即正线与侧线接触网单独悬挂,在温度变化时可纵向自由移动,互不干扰。在两导线间距550~600mm处采用交叉吊弦悬挂,以保证正线通过或侧线驶入正线时在该点两支接触线等高。 1、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2、工作支、非工作支接触线高度走向,如图2所示

二、无交叉线岔工作原理 道岔处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道岔种类信息、受电弓工作宽度、受电弓的动态运行轨迹(最大摆动量和最大抬升量)。武广设计采用UIC 608 Annex 4a 标准宽度为1950mm的受电弓,弓头工作宽度为1450mm;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左右晃动量:直线为250mm,曲线为350mm;动态最大抬升量按150mm考虑。无交叉线岔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和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接触间的距离。 1、电力机车正线高速通过 受电弓最外端尺寸的半宽为725mm,摆动量为250mm,升高后的加宽为150mm。所以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725+250+150=1125mm。线岔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B柱正线拉出值为-400、侧线拉出值为-1100,支柱位于两线路中心间距150mm 位置,所以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限界1125mm<1100+150=1250mm 。A柱侧线拉出值150mm、正线拉出值150,支柱位置处两线间距1400mm。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得尺寸限界1125mm<1400-150=1250mm。因而机车从正线高速通过岔区时,与区间接触网一样正常受流,不会触及侧线接触线,而与侧线接触悬挂无关。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受电弓由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之半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2、电力机车由正线进入侧线 机车由正线向侧线过渡时,由于侧线接触线在C柱处抬高下锚、B柱接触线抬高120mm,

18#正线无交叉道岔接触网的检修范围、作业标准及作业程序

正线18#无交叉道岔接触网的检修范围、作业标准及作业程序 序号项 目 编 号 检修范围作业标准作业程序 18# 岔 标 准 定 位 无 交 叉 线 岔 1 道岔柱1 定位点 接触线:1、正线导高为5300mm,侧线比正线抬高20mm。 2、正线拉出值150mm,侧线拉出值150mm。 承力索:垂直距离为500mm。 1、测量参数(从道岔柱1往转换柱方 向测量) (1)测量道岔柱1定位点处正、侧线 的导高、拉出值;(2)测量道岔柱1 往道岔柱2方向第一吊、第二吊、第 三吊、第四吊处侧线抬高;(3)测量 始触区范围,确认始触区内无线夹; (4)测量始触区内侧线接触线对于正 线接触线的抬高;(5)测量道岔柱2 定位点正、侧线导高、拉出值、侧线 抬高;(6)测量道岔柱2往转换柱方 向第一吊、第二吊处侧线抬高;(7) 测量转换柱定位点的正、侧线导高、 拉出值和侧线接触线抬高;(8)测量 电连接线的弛度。 2、按标准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需 要不断对吊弦进行调整,才能满足各 种技术要求。 (1)首先要保证线岔范围内正线的导 高和拉出值符合标准,通过侧线吊弦 调整侧线的抬高。(2)发现吊弦断股、 散股时进行更换,并重新测量参数。 (3)侧线的顺坡要平滑,并确保各吊 弦受力。 3、检查道岔电连接的状态并进行处 理。 4、调整完毕后进行复测。 2 始触区 1、无交叉线岔的始触区范围是:600mm—1050mm(测量方法为:用激光测量仪或线坠 从侧线线路中心,量取正线接触线距离侧线线路中心的距离),此范围内不得装设任 何线夹。始触区范围内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抬高20—30mm。 2、道岔柱1往道岔柱2方向第一组吊弦处侧线抬高20mm,第二组吊弦处侧线抬高 25mm,第三吊处侧线抬高50mm,第四吊处抬高80mm。 3 交叉吊弦 1、第一根交叉吊弦(侧线承力索与正线接触线间的吊弦)应布置在正线接触线距离侧 线线路中心550mm处。 2、第二根交叉吊弦(正线承力索与侧线接触线间的吊弦)应布置在第一根交叉吊弦往 岔尖方向离第一根吊弦1.5—2m处。 3、交叉吊弦上下均应有载流环,吊弦的下部载流环应装在线夹倾斜的上侧,并且接触 线吊弦线夹螺栓穿向应为从下向上,如下图。 4、承力索滑动吊弦线夹心形环与承力索无烧伤痕迹。 4 道岔柱2 定位点 接触线:1、正线导高为5300mm,侧线抬高120mm。 2、正线拉出值为400mm,侧线拉出值为1100mm。 3、道岔柱2往转换柱方向第一组吊弦处侧线抬高160mm,第二组吊弦处侧线 抬高200mm。 承力索:垂直距离为500mm。 5 转换柱 接触线:1、正线导高为5300mm,侧线抬高500mm。 2、当转换柱位于正线侧时:正线拉出值为200mm,侧线拉出值为800mm。 3、当转换柱位于侧线侧时:正线拉出值为200mm,侧线拉出值为1400mm。 承力索:1、当转换柱位于正线侧时:正线承力索高度为6900mm,侧线承力索低于正线 承力索300mm。 2、当转换柱位于侧线侧时:正线承力索高度为6900mm,侧线承力索高于正线 承力索500mm。

18号道岔无交分线岔的原理与特征

一、前言 合宁线是我国第一条全线设计时速250Km/h的电气化客运专线。为确保电力机车从正线上高速通过道岔时,受电弓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与侧线的接触线相接触,避免受电弓通过交叉线岔时较易发生的打弓现象,电力机车从侧线进入正线或从正线进入侧线时,受电弓能从侧线与正线接触线之间实现平稳过渡,不发生刮弓现象,在合宁线的275Km/h试验段与正线相连的1/18号可动心轨高速单开道岔(简称18号道岔)在国内首次采用无交分线岔。经铁科院网检车和铁道部综合检测车现场检测,受电弓的取流条件不变,速度不受影响。 二、18号道岔无交分线岔的原理与特征 (一)18号道岔的结构特征 18号道岔用于中间站正线与到发线间的连接。 道岔全长L=69.00m,前端长度a=31.729m,后端长度 b =37.271m。道岔侧股平面线形选用圆曲线与直线相切的连接方式。 (二)无交叉线岔的布置原理 道岔处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道岔类型、受电弓工作宽度、受电弓的动态运行轨迹(最大摆动量和最大抬升量)。

1.无线夹区的确定。对于250km/h的正线,接触线的变化坡度为0。侧线由于速度较低,其坡度的变化应考虑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转换运行时,任何方向都应满足始触区范围内无线夹。在距线路中心600~1050mm范围为无线夹区,在此区域内接触线不得安装任何线夹,包括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等。在道岔区,当接触网无线夹区内有接触悬挂时,此区域称为道岔始触区。 2.无交叉线岔“三区”的确定。无交叉线岔有两个始触区和一个等高区。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和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接触线间的距离。以合宁线的1/18号可动心轨高速单开道岔,德国DSA350SEK受电弓为例,受电弓最外端尺寸的半宽为625mm,摆动量为250mm(考虑250km/h速度),升高后的加宽为120mm。所以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625+250+120=975(mm)。合宁线18号道岔无交叉线岔考虑到整个渡线的长度及道岔布置的对称性,单边采用一根道岔定位柱和一组硬横梁定位,其中B柱正线拉出值-400mm,侧线拉出值-900mm,支柱位置处道岔导曲线两外轨之间的距离150mm。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975mm<900+150=1050mm。C2柱侧线拉出值-300mm,支柱位置处道岔导曲线两外轨之间的距离1400mm。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975mm<1400-300=1100mm。因而机车从正线高速通过岔曲时,与区间接触网一样正常受流,不会触及

接触网无交叉道岔调整要领

浅谈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调整 线岔调整是接触网施工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车站施工不同于区间施工的关键点。合武线设计行车时速为250 km/h,接触网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承力索张力20KN,接触线张力25KN,正线道岔采用1/18型号道岔,接触网采用无交叉式线岔。 一、道岔概述 根据道岔用途一般分为单开道岔和复式交分道岔。根据道岔的型号分有1/9、1/12、1/18、1/30、1/38等型号。其中1/9和1/12道岔一般用于车站站线、专用线、低速区段的车站正线、机务段、车辆段等对行车速度要求不高的地方。1/18、1/30、1/38道岔一般用于车站正线和高速线路的线路所等。 1/18道岔直向速度250km/h,侧向速度80km/h;1/30、1/38道岔直向速度250km/h,侧向速度140km/h。 二、道岔上方的接触网布置 道岔处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道岔类型和受电弓的宽度,有交叉式线岔和无交叉式线岔两种。采用交叉式线岔时,两接触线工作支在道岔处交叉,这也是接触网常用的布置方式。当设计行车时速不大于160 km/h时,1/9、1/12道岔采用交叉式线岔。当设计行车时速为250 km/h及以上,且侧向行车速度在80 km/h以下时,1/18、1/30、1/38采用无交叉式线岔。 无交叉线岔使两接触线相互平行,其方式类似于锚段关节内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平行接触线的工作区段内两接触线是不交叉的。只有当道岔较小且受电弓宽度允许接触线平行时才可实现无交叉。一般在设计行车时速250 km/h及以上,侧向行车速度低于80 km/h,且受电弓有效工作范围不小于1200mm时,1/18道岔采用无交叉式线岔。 三、无交叉式线岔调整 一般情况下只有1/18道岔才采用无交叉式线岔,因此本文仅对1/18道岔进行探讨。 1、道岔定位情况

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

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 一、前言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铁路接触网建设的先进技术,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采用单跨式结构,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和安装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2. 无交叉线岔的设计可以减少接触线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工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快速安装和拆卸,节省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4. 采用新型的连接件和隔离装置,可以提高接触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适应范围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需要接触网的铁路工程。其优点在于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不同类型铁路工程的需求。 四、工艺原理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基于接触网的结构和原理,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这样可以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五、施工工艺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前期准备:包括施工方案设计、现场勘测、材料准备等工作。 2. 安装支架:根据设计要求,在铁路上安装接触网的支架,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安装接触线杆:根据设计要求,在支架上安装接触线杆,形成基本的接触网结构。 4. 安装接触线:根据设计要求,在接触线杆上安装接触线,确保电气连接正常。 5. 调试和测试:对接触网进行电气连接测试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6. 保养和维修:定期对接触网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六、劳动组织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施工人员。根据实际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进度,确定合理的人员配备和组织结构,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起重机、钢筋工具、电气工具等。这些机具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性能和操作性,以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八、质量控制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检验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把控。通过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接触网单跨式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主要包括安全帽、安全绳、安全标识等。施工人员需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

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 一、前言接触网是供电车辆动力集电的设备,其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传统的接触网施工中,岔线与主线交叉的位置容易引起事故,加大了维护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合理设计和精确施工,实现了岔线与主线无交叉。这种设计减少了交叉处的接触问题,并且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该工法还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三、适应范围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普速铁路等各种类型的电气化铁路工程。尤其对于车流量大、道路交叉密集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该工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接触网的性能,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工艺原理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使岔线与主线无交叉。具体来说,施工工艺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确保交叉处的接触问题得到解决。这需要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便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五、施工工艺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涉及多个施工阶段,包括基础施工、主线施工、岔线施工、连接施工等。在每个施工阶段,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解决。详细描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让读者了解施工工艺的具体操作。 六、劳动组织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合理的劳动组织。这包括施工队伍的编组、劳动力的配备、工作任务的分配等。通过合理的劳动组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工期得到控制。 七、机具设备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需要一系列的机具设备来支持施工工艺的实施。这些机具设备包括起重机、钻机、焊接设备等。详细介绍这些机具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让读者了解其在施工中的作用。 八、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这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环节。通过详细介绍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确保施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区域的划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等。介绍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特别是对施工工法的安全要求,让读者清楚地了解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措施。 十、经济技术分析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工法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是评估和比较该工法的重要指标。通过

线岔技术标准

1、对单开道岔的定位线岔,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735—1085mm的横向中间位置,允许误差±20mm,并保证定位点拉出值在任何情况下不大于450mm。 2、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2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160㎞/h及以下区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80㎜。160㎞/h以上区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按设计要求延长一跨并抬高350—500mm 后下锚。 3、限制管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应安装牢固,并使两接触线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保证接触线自由伸缩。 4、线岔始触区内:满足宽度为1950mm的受电弓运行条件,在距受电弓中心600-1050mm 的平面和受电弓动态抬升200mm高度构成的立体空间区域为始触区范围,该区域内不得安装除吊弦线夹(必需时)外的其他线夹或零件。 5、道岔定位器支座不得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否则应使定位器加长,并采用特殊弯形定位器,以保证定位器的端部不侵入其它线的受电弓限界。 6、对于复式交分道岔,两接触线应相交于中轴支距的中点;对于交叉渡线,两接触线的交点应位于两渡线中心线的交点处。上述两种线岔允许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为50mm,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应等高,允许高差20mm。 7、无交叉线岔的技术标准如下: (1)拉出值: 正线标准值:设计值。侧线标准值:设计值 (2)垂直距离: Ⅰ柱标准值:50-80mm Ⅱ柱标准值:20-30mm Ⅲ柱标准值:300mm以上 (3)正线导高为设计值,所有抬高以此为基准。 (4)正线线岔在两工作支接触导线间距550—600mm处宜设一组交叉吊弦,使两支接触导线等高。道岔开口方向上道岔定位后的第一个悬挂点设在线间距大于等于1220mm处,并应保证两线接触悬挂的任一接触线分别与相邻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小于1220mm。

高速铁路接触网42#无交叉线岔施工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接触网42#无交叉线岔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潍莱高铁昌邑南站的接触网施工实际,对接触网42#无交叉线岔施工过程进行总结,不仅保证了施工安全质量,而且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为高速铁路42#无交叉线岔接触网施工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控制经验。 关键词:高速铁路42#道岔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施工 一、42#无交叉线岔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一)结构特点 42#道岔的接触网正线锚段和侧线锚段之间,通过增加一个导向锚段把正线和侧线接触网有机结合,即导向锚段接触网分别与正线接触网及侧线接触网形成锚段关节式过度,使高速列车受电弓高速平稳通过线岔。 42#道岔导向锚段接触网始终在岔心附近与受电弓接触,列车从正线上高速通过42#道岔时,受电弓直接接触正线和导向锚段的接触线,不与侧线的接触线接触;从侧线进入时,导向锚段开始由接触侧向锚段,再同时接触侧线和导向锚段,再只接触导向锚段,最后同时接触导向锚段和正线接触线;从侧线驶出时,接触情况反向。受电弓不会同时接触到正线和侧线,通过导向锚段,受电弓在侧线与正线之间的滑行中,实现安全平稳高速通过,降低了钻弓的可能性,提高了弓网受流特性,更适应高速道岔。 (二)基本工作原理

图142#道岔接触网悬挂平面和立面图 当机车从岔后通过正线时,受电弓在E柱与D柱跨中由接触正向锚段过渡到导向锚段上,再通过42#道岔岔前,在C柱与B柱跨中由接触导向锚段,过渡接触到正线接触线上;反向行车时,同理。 当机车从侧线驶入正线时,受电弓在E柱与D柱跨中同时接触导线锚段和侧线锚段,随着机车前进和导向锚段接触线导高降低、侧线锚段导高升高,受电弓开始只与导向锚段接触,然后在C柱与B柱间跨中同时接触导向锚段和正线锚段,实现平滑过渡到正线锚段上;反向行车时同理。 42#无交叉道岔正是通过导向锚段的穿针引线,受电弓在正线锚段、侧线锚段、导向锚段的接触线进行相互过渡。从而保证,机车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安全平稳快速通过。 (三)42#道岔接触网平、立面布置 通过图1分析可知: (1)跨距布置:道岔定位柱D柱距理论岔心10~15m,线间距约为500mm。C柱、D柱之间跨距小于40m,其余支柱间跨距小于45米。 (2)导向锚段与侧线锚段形成五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正线锚段与导向锚段之间类同于5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侧线锚段与导向锚段之间、导线锚段与正线锚段之间形成电分段和机械分段,正线锚段与侧线锚段无直接关系。 (3)正线锚段远离支柱,正线接触线经过B柱(导高5300)开始升高,在C柱接触线导高为5450mm;在D柱导高为5500mm,过D柱后,导高逐渐降低至5300mm(E柱)。 (4)导向锚段在正线锚段和侧线锚段之间,导线锚段经过A柱(导高5800mm)、B柱(导高5450mm)后逐渐降至5300mm(C柱),过D柱(导高5300mm)后逐渐抬高E柱(5500mm)、F柱(5650mm)后下锚。

客专接触网线岔设置方式及调整浅析

客专接触网线岔设置方式及调整浅析 摘要: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逐年加快,动车速度的提高对接触网与受电弓平顺过渡的需求越加严格,接触网线岔作为铁路客运专线的薄弱环节,是影响高速动车组受电弓平稳安全滑过正线以及进出侧线的关键设施,对铁路客运专线运行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接触网线岔无交叉 1.前言 接触网本质是高压电力输电线,主要服务于客运专线列车受电弓,客运专线对侧向通过速度有较高要求,良好匹配的接触网与受电弓越发重要,受电弓在铁路股道间接触网平稳过渡成为电气化施工及运营维护的重难点之一,对接触网线岔按不同种类对布置方式及调整要点进行分析,对接触网建设施工及后期维护运营均具有一定帮助。 2.接触网线岔种类 接触网线岔根据设计的两股道接触线是否交叉分为交叉和无交叉线岔,铁路客运专线因其道岔通过速度较高往往在与正线交叉道岔上方接触网按无交叉方式对线岔进行布置,其他侧线交叉道岔上方的接触网采用交叉形式对线岔进行设计布置,一般以18号道岔为界,其中无交叉形式线岔布置按照道岔型号不同布置为接触网两组悬挂无交叉和三组悬挂无交叉形式线岔,其中三组悬挂采用锚段关节过渡又称为第三辅助锚段无交叉线岔。 受电弓平顺稳定 的滑过线岔的基本原 则主要是岔区范围内 接触网需要承导线高差和拉出值合理空间布局、受电弓包络线内接触线不能安装任何零件和线夹,吊

弦线夹除外,其中无线夹区是接触网线岔布局非常关键的区域,下图为无线夹区示意图。 图1 无线夹区示意图 动车行驶至道岔区段范围时受电弓会同时滑过正线与侧线股道接触线,此时正侧股道接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的同侧半有效工作区内。动车运行中列车受电弓具有特定的动态抬升设计以保证弓网正常接触取流,这样就可能引起受电弓滑板与存在倾斜角度的线夹或零部件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刮弓或钻弓事故发生,所以接触网在基于动态抬升的受电弓与横向摆动等情况上设立无线夹区。即上图列车受电弓动态抬升高度200mm及受电弓中心至两侧600~1050mm范围空间。 3.交叉线岔设置形式及调整要点 3.1交叉线岔字义指两股道上方接触线交叉,利用线岔设施将两股道接触线集中在一起,在受电弓滑过线岔时其动态抬升力会使两股道接触线可以同步上升和下降,从而使受电弓平滑顺畅的从不同股道方向通过接触网线岔。 3 .2两股道接 触线的上下位置是 依据线路情况和线 岔距中心锚结的远近确定的,当正线股道同侧线股道接触线交叉时,按照侧线股道接触线在上正线股道接触线在下的原则对线岔进行设置。当两股道侧线接触线交叉时,按照距离下锚装置远近分别设置在下方和上方。此外接触网线岔限制杆的长度与距中锚距离远近及道岔号有关,接触网线岔与中心锚结距离越远,接触线移动范围越大,限制杆越长,按照道岔型号不同接触线夹角也不同,限制管长度也不同。客运专线道岔型号设计通常在18号及以上,限制导管较长,一般在1800~2500mm。 图2 某客专18号交叉线岔典型布置

铁道供电技术《分段、无交线岔检查维修作业指导书》

分段绝缘器 新检规第一百四十五条分段绝缘器 〔一〕分段绝缘器通过速度不得超过12021h。空气绝缘间隙不小于300mm。 〔二〕分段绝缘器主绝缘应完好,其外表放电痕迹应不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21主绝缘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 〔三〕分段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一般情况下偏差不超过100mm。相对于两侧吊弦点有5~15mm的负弛度。滑道底面应平行于轨面,最大偏差不超过10mm。 〔四〕分段绝缘器导线接头、导流滑道端头处过渡平滑。承力索分段绝缘子应采用重量较轻的有机复合绝缘子。

〔五〕分段绝缘器不应长时间处于对地耐压状态。雨、雪、雾、霾、冻雨等恶劣天气下,起电分段作用的隔离开关严禁处于分闸状态。隔离开关应在作业开始前30分钟内断开,在作业间歇时间大于30分钟时应闭合,继续作业时再断开,作业结束后应及时闭合。 〔六〕分段绝缘器安装位置符合规定,距离定位点不得小于2m。 一、维修工程及作业标准 1、绝缘件及绝缘间隙检查维修标准 〔1〕绝缘棒外表应清洁、无烧伤、裂纹,外表放电痕迹不应超过有效长度的2021绝缘棒直径为2021m的圆形棒,每面磨损小于mm 。 〔2〕两绝缘棒的中心距离为80 mm,同一侧两滑板的放电角隙的夹角为60°,空气间隙〔角隙〕≥300 mm。 2、整体及各部配合参数检查维修标准 〔1〕接触线和承力索形成的截面必须与轨平面垂直,并处于轨道中心,允许误差±50 mm。 〔2〕滑板下边缘必须低于绝缘棒末端下边缘4mm。从接触线到滑板的过渡以及从滑板到绝缘棒的过度不应有任何高度差异。 〔3〕如果由于电弧使滑板下边缘与消弧角上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或滑板的剩余截面不能保证稳定性〔滑板磨损>3mm时〕,需要更换。

浅谈关于接触网无交分高速线岔的原理及应用

浅谈关于接触网无交分高速线岔的原理及应用 基于我国的电气化铁路开始向高速化发展的现状,人们相应的提高了对接触网的性能的要求,而能够对高速电气化铁路产生影响的线岔,作为接触网性能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需要提高其自身的质量。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运行速度不断提高,电力机车在行进过程中受电弓动态抬升的作用就越大,这极易导致铁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标签:接触网;无交分线岔;原理;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速度与安全性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群较为密集,做好交通运输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大交通运输近年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交通运输业激烈的竞争面前,高速电气化铁路因其具有快速、承载量大、经济和便利等优势成为了国家重点研究与发展的目标。然而,由于高速铁路在行驶过程中存在打弓的现象,因此,安全性有着一定的欠缺。 1 接触网无交分线岔的工作原理 无交分线岔主要是指正线和侧线的接触点在电气化铁路的岔道悬挂处的平面上不相交,这样做能够使铁路的接触悬挂点具有更加均匀的弹性,由于两支线路间没有接触和交叉设施,因此能够有效降低铁路弓网与悬挂物之间的碰撞,降低铁路事故的发生频率。下面以铁路机车从正线和侧线两种通过方式来介绍接触网无交分线岔的工作原理。 1.1 机车从正线通过的工作原理 当电气化铁路机车从正线高速通过时,机车的电弓不仅要和接触网的正线进行接触,与侧线也要进行接触。在电弓的中心线与侧线之间相距1325毫米时侧线与受电弓之间是不会接触的。然而,当电气化铁路机车开进始触区的范围之内时,受电弓会与侧线接触,与此同时受电弓由于其自身的弧度问题会致使正线的接触线升高,这时机车的交叉吊弦会相应的将侧线抬高,并逐步滑到受电弓上,达到电气铁路机车的受电弓在同时接触正线和侧线时的平滑过渡[1]。之后机车正常前行,侧线将逐步脱离受电弓,而只留下正线在接触线上滑行,很好的实现了在岔道时受电弓的完美过渡。 1.2 机车从侧线驶入正线的工作原理 当电气化机车于侧线进入到正线时,对受电弓的影响较小,不会出现很大的摆动与抬升情况。可是从受电弓进入了正线接触网的始触区以后,受电弓就开始与正线发生接触。随着机车的不断行驶,交叉吊弦会不断将正线抬升,使得侧线最终与接触线分离,实现将受电弓过渡到正线的目的。我们可以借助图1对此进行分析。

交叉线叉、无交叉线叉技术交底

广深港客运专线交叉线岔、无交叉线岔调整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交底范围 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段(含深北动车运用所),交叉线叉和无交叉线叉调整技术标准。 号、12号交叉线叉 交叉线叉的平面示意图线岔型号的选择应根据交叉点至中心锚结的距离选择,在平均温度安装时线岔中点位于交叉点上,次要线在线岔内应能随温度变化自由伸缩,线岔距上部接触线应有1~3mm间隙 线岔型号的选择:当交叉点距中心锚结距离大于500米时用700 型线岔。当距离小于500米时线岔型号用500型。 单开道岔标准定位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 630-760mm的横向中间位置,施工偏差为±50mm。非标定位12号道岔,两接触线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630-935mm横向中间位置,如 9号道岔那么为630-1035mm横向中间位置。 交叉线岔采用交叉吊弦,交叉吊弦指正线承力索在此处悬吊侧 线接触线、侧线承力索交叉悬吊正线接触线。交叉吊弦其他吊弦的间 距仍按正常取值及6~10m。始出区前安装一组交叉吊弦安装在550~

600mm,具体安装方式见下列图示调整时先找出630mm横向中间位置及760mm横向中间位置并做一连线,此连线既为两接触线交点位置,调整道岔定位柱拉出值〔按 设计〕,检查接触线交叉位置是否投影在连线上,在调整时任何情况 下,定位点拉出值不得大于450mm,由以上可看出,由于定位柱位置 等施工误差,设计拉出值为近似值,可适当调整拉出值。 始出区内的交叉吊弦处,侧线接触线抬高20mm,道岔柱定位点 处侧线接触线抬高30mm。 始出区范围内〔受电弓中心距相邻一支接触线的距离为600~ 1050mm的范围〕不可安装任何线夹及金具。 18#道岔处无交叉线岔 无交叉线岔装置分正线18#定位和侧线18#定位,具体定位示 意图见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

接触网18号道岔原理及调整技术 摘要:目前在我国高速电气化铁道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8号交叉线岔和18号无交叉线岔。在此通过对这两种线岔的原理及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字:接触网、18号线岔、交叉、无交叉 1 18号无交叉道岔原理 图1-118号无交叉道岔平面布置图 对照平面布置图分析如下:1.1 无线夹区的确定。 对于200km/h的正线,接触线的变化坡度为0。侧线由于速度较低,其坡度的变化应考虑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转换运行时,任何方向都应满足始触区范围内无线夹。线路中心与相邻接触线投影的距离约为600~1050mm范围(因受电弓有效长度而异)为始触区的水平面,在此区域内接触线不得安装任何线夹,包括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等。 1.2 无交叉线岔“三区”的确定。 无交叉线岔有两个始触区和一个等高区。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和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接触线间的距离。道岔处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道岔类型、受电弓工作宽度、受电弓的动态运行轨迹(最大摆动量和最大抬升量)。以汉宜线的18号可动心轨高速单开道岔,德国dsa350sek受电弓为例,受电弓最外端尺寸的半宽

为625mm,摆动量为200mm(考虑200km/h速度),升高后的加宽为120mm。所以受电弓在线路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 为:625+200+120=945(mm)。汉宜线18号道岔无交叉线岔采用3根道岔柱定位,a柱在线间距1400 mm的位置进行定位,正线拉出值为﹣100 mm,侧线拉出值为+250,侧线导高比正线低20mm,所以受电弓在正线最外端的尺寸限界925 mm<1400—250=1150 mm,不会碰触侧线接触线,所以机车可以像区间一样高速通过18#道岔;b 柱在线间距300 mm位置进行定位,正线拉出值+100 mm,侧线拉出值—150 mm,侧线抬高50 mm;c柱可理解为侧线下锚转换柱,正线拉出值—200 mm,侧线拉出值—400 mm,侧线抬高300 mm下锚。 1.3 列车过线岔情况分析 结合上面的分析,对列车通过线岔的三种不同情况分析如下:1.3.1正线高速通过 在受电弓由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始终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之半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量,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 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时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1.3.2侧线进入正线 因a柱处侧线比正线低20mm,且受电弓在侧线上接触不到正线导线,b柱处侧线比正线高50mm,a与b这一段之间侧线导高有一个2‰

工程课程设计--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设计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 姓名: 学号: 20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 年7月 15日

1 设计的原始资料 1.1 具体题目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设计: 设计内容:根据高速电气化铁路道岔的要求,进行高速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设计,并说明其工作原理,计算始触区位置。 1.2 要完成的内容 本次设计要完成:分析高速无交叉线岔的工作原理,了解无交叉线岔的平面布置及设计原则,以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为依据,完成对无交叉线岔的设计,并依据已设计完成的无交叉线岔,计算其始触区。 2 设计方案及原理 2.1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道岔的要求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道岔的要求如下: (1) 机车在正线可实现高速行车,不受站线接触悬挂的影响; (2) 必须保证两支悬挂过度平滑,即机车从正线驶入站线,受电弓可以平稳过度到站线,机车从站线驶入正线时,受电弓可以平稳过度到正线,且不出现钻弓、打弓等现象; (3) 必须保证线岔处的弹性,减少硬点; (4) 要求施工时简单,运营时减少维修,事故时容易恢复。 2.2 无交叉线岔的原理 无交叉线岔的最大优点是保证机车能从正线高速通过,在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位于正线线路中心以外999mm处。因为机车受电弓一半的宽度为673mm,考虑受电弓摆动200mm,富余量100mm,即运行机车受电弓在向线侧最外端可触及到的最大尺寸为673+200+100=973mm,其值小于999mm。若受电弓向线侧反向摆动200mm,则673-200=473mm,其值大于定位点处拉处值333mm,因而机车从正线高速通过岔区时,与区间接触网一样正常受流,与侧线接触悬挂无关,由于在悬挂布置时,充分考虑了受电弓的工作长度和摆动量,并且考虑了富余量,所以,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的绝对安全性,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接触网单跨型无交叉线岔技术

接触网单跨型无交叉线岔技术 提要:通过分析单跨型无交叉线岔弓网运行机理,介绍了一种接触网单跨型的新型无交叉线岔技术。 1.单跨型无交叉线岔定位接触线布置技术(见下图1) 铁四院在京沪线上海—安亭段设计了一种250km/h网新型无交叉线岔技术,平面及安装技术要求如下图1:侧线接触线高度H1j侧= H1j正+300mm;H2j侧= H2j正+120mm;H3j侧= H3j 正+20mm; (图 1) ⑴适应18号提速道岔;采用UIC608Annex4a标准受电弓宽度1950mm,水平摆动≤250mm、抬升≤100mm;定位器限位间隙应满足接触线动态抬升300mm的要求;岔前2#悬挂定位柱距离理论岔心10m∽15m;距离理论岔心25m∽30m的岔后悬挂定位柱3#

处,侧线接触线对正线受电弓中心偏出值要求不小于1380mm > 1950/2+250+100=1325mm。 ⑵按照18号提速道岔计算在3#处,线路间距约为1390mm(对应距理论岔心25m的纵向距离)∽1670mm(对应距理论岔心30m 的纵向距离);正线接触线对侧线受电弓中心的偏出值约为1280mm(对应1390mm线间距时)∽1570mm(对应1670mm线间距时);侧线接触线对正线受电弓中心偏出值约为1190mm(对应1390mm线间距时)∽1470mm(对应1670mm线间距时),设计要求取不小于1380mm > 1950/2+250+100=1325mm。

2.单跨型无交叉线岔弓网关系机理 2.1正线电机从岔前向岔后运行过线岔时 ⑴当运行至2#处及至始触点前:侧线接触线始终比正线接触线高100mm以上(始触点的理论最低高度),所以正线受电弓不接触侧线接触线。 ⑵当运行接近始触点C11时:在受电弓顶面宽度d可能开始接触侧线接触线(横向间隙≤d + 200+100如下图2)的C11点时,受电弓可能开始同时接触正线接触线和侧线接触线而取流。其计算原理如下。 C11示侧线的近始触点; C1示侧线的远始触点; 立面示意图3 ●距岔前最远端始触点C1的位置计算(如上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