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

《论语》导读

【讲座目标】

【内容导图】

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学生可以:

1、了解《论语》的成书过程和内容概要;

2、通过人物故事和专题归类两种方法引导进行学习:

第一讲通过故事学《论语》

【讲座内容】

一、讲座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决不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民族,不信神,却敬仰一个人。就靠着这份敬仰,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化的民族。

这个人,就是孔子。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

在中国,有一本书,自西汉起,就是人人必读之书。这本书,就是《论语》。

————鲍鹏山《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子去世后,由弟子及再传弟子聚集整理出的。《论语》是语录体,多是一句话或问答式的几句话。没明显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方便时随手翻开一页看一句就可

以的。《论语》记录的东西都很平常,平常的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我们往往都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我们又时刻也离不开。

《论语》语句虽然简单,但涉猎范围很广,有哲学、历史、音乐、伦理、礼仪、政治、经济、文学等诸多方面。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

《论语》是中华民族共认的论理准则,是文化的根,是道德价值体现。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我们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论语》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孔子也是我最崇拜的人。不能说有多懂,但确实很喜欢。不客气地说起码能背一半多吧。自我感觉收益很大,以前总爱着急,现在平和多了;以前心很乱,总静不下来,现在基本上是平静的了;以前总和别人比,烦恼越比越多,现在自己过自己的,快乐很多。心态好了,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本学期用两次讲座讲一下《论语》。2、3个小时里不可能系统讲解,只能算是《论语》导读吧。

但是《论语》都是文言文,不好看懂,怎么办我像你们这么大时,也看不懂,所以也不爱看。

现在看的多了,觉得也不复杂。《论语》毕竟是语录体,大多都是一句话,而且许多语句的背后都还有个动人的故事情节,而且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视频等帮助。应该说想学习《论语》要比我们想想的容易多了。

今天就把我在这权当抛砖引玉,谈两点学习途径,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是通过情节还原人物形象。

二是分门归类学习专题。比如论语中“君子”一次出现了100多次,那么我们就把出现君子的句子放一块来看,看着看着就看出门道了。

二、讲座内容

1、我心目中的孔子

在我心目中,孔子象周润发一样高大(米)、有朗朗一样的弹琴圣手、象大衣哥朱之文一样爱唱歌、有占旭刚一样的力气、有刘易斯一样开赛车的驾驶技艺、有百步穿杨的射箭本领、和老子一样睿智的大哲学家、有治国安邦之才、私塾教育的开创者、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就是日月,只有仰望不能超越。

难怪古人曾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不是我个人的感觉,孔子在世时就有人有这样的感慨。《论语》中就有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

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2、重新认识孔子

可爱的孔子离我们很近,孔子是一个两千年前活过、爱过、恨过、哭过、笑过的有血有肉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小资情调的人,一个嬉笑怒骂的性情中人,一个风趣幽默甚至有点无厘头的人。只有平民化孔子才能了解到真孔子。

我看《论语》总以为在看电影,看孔子与他弟子们一块聊天游玩。甚至感觉到孔子就在我身边,我在公园玩见到一个老人在给一伙人讲故事或带一帮人玩时,常想孔子当年大概就是这样吧。

下面,咱们就通过《论语》来还原一下孔子,看看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

小资金情调:饮食考究,注重食品卫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臭恶不食;色恶不食;祭肉不出三昌,出三日不食之矣;鱼馁而肉败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割不正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

喜欢音乐: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喜欢旅游: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自己独处轻松愉快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寝不尸,居不容。

食不语,寝不言。

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困于陈蔡,弦歌声不绝。哀: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怒: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斗筲之人,何足言哉

三、有人情味

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3、“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4、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5、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6、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关于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世家》云: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园艺学生面试,问,喜欢什么。答,种菜。何菜茄子,家里每年都种。问,什么品种不知。优缺点不知。成熟期及产量不知。

孔子学音乐是这样的,学开车、射箭、礼教等都是这样的。学而不厌,故能成其大啊!

性情中人:

风趣幽默: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四个小故事

有情义

1、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有急缓

2、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有爱憎

3、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有争议

4、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豁达乐观的孔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与天下人同乐)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自我的调侃: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似尧,其项类皋陶(gāo yáo),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谦谦孔子

1、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5、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的弟子

说起孔子就不能不说他的弟子。如果没有一群高素质的徒弟,提出些高水平的问题,那么,孔子也就无所谓有那么高明的回答了。老师和弟子就是这么一对相互成长,相互成就的共生体。他们相求、相应、相成。成就了千古的不朽。

孔子对他的学生谦称为弟,爱称为子,是谓弟子!

孔子的弟子三千,达人七十二。《论语》中出现最多的是子路,出现42次,第二的是子贡,出现28次,并列第三的是颜回和子夏,各为21次。

大家听听咱们同学中有没有子路这样的人

子路,小孔子九岁。出身寒微,幼至孝,百里负米养亲,名列二十四孝。

子路年轻时生性粗野,好勇斗狠,讲信义,重承诺,具豪侠之气。19岁时,还“冠雄鸡,佩猳豚”。听说孔子开学堂,他拿了一把剑,跑到孔子的课堂上乱舞,剑锋好几次差点碰到孔子的鼻尖,但孔子却不气不恼,很淡定。子路自觉无趣,便把剑收起,准备离去。孔子这才对他说:“你与其这样胡混日子,不如来我这儿读书吧!”子路却说:“我生来就像一枝好箭,读书干什么”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低头默然离开,第二天偷偷地在外面听孔子讲了几堂课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就穿着儒服,带着礼物,拜入了孔子门下。

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做事果敢,会管理

孔子赞其“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子路为卫国蒲邑宰,治蒲三年,勤政爱民,孔子过蒲,三称其善。

为人仗义: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使我想起:人才分三等,其一,深沉厚重(如果不理解,想想浮躁浅薄);其二磊落豪雄;其三聪明才辨。

性格耿直敢于批评老师:

在阵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对子路的不时敲打

1、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2、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3、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4、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粗暴)。

2、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子路、冉有、子贡等人陪着孔子的时候各自的表情样子。闵子讲话很温和,有条有理,一副中正和悦的样子;子路而是一副刚毅、勇敢但冒失的样子;冉有和子贡是机灵、温和、善于言辞的样子。充分表现出孔子对自己弟子的了解与关心之情,孔子的高兴快乐,是因为他的这些弟子各有特长,他的担心是因为子路的过于刚直,孔子明知这一点,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后来,子路到卫国为相,再后来,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子路果然惨死在卫国的祸乱中。刚则易折,强梁者不得其死。

子贡: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强晋,破吴,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

拿鲁卫两国之相印。经商于五国之间,富致千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子贡之机变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孔子在卫国时,卫国国君名辄。他的父亲即卫灵公的儿子,因得罪卫灵公而出逃到晋国,卫灵公死后,国人遂立辄为国君。后晋送辄的父亲回卫国,辄拒绝了。卫国上下对此褒贬不已,冉有此时并不了解老师的真实态度,于是探问子贡:老师是否也赞成辄的选择呢。子路于是说:是啊,我去问问吧。子贡入得孔子内室,问道:老师,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啊孔子回答:他们都是从前的贤德之人啊。子贡又问道:他们因都不肯当孤竹国国君逃离国土,那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可曾后悔过呢孔子回答:他们追求的是仁义道德,结果得到了仁义道德,又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呢子贡于是出来对大家说:看来,老师对辄的做法是不赞成的。

子贡之善问

1、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价值取向不同

2、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有共鸣

3、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问的好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继续切磋

5、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造圣的主要推手

1、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2、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

之云,不亦宜乎”

3、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4、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孔子对子贡既赞赏又勉励;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被孔子许为“言语”科第一,排名在子贡前面。

史记记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宰予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子中唯一一个曾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丧”的制度不可取,

1、“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因此认为可改为“一年之丧”,被孔子批评为“不仁”。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于是乎宰予一日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夫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可欺也,不可罔也。”

他还向孔子提问了一个两难的问题,他假设这么一种情况:如果告诉一个仁者,另一个仁者掉进井里了,他应该跳下去救还是不应该跳下去救因为如跳下去则也是死,如不跳下去就是见死不救。孔子的直接答复是指出宰予这是在愚弄人,提的问题不好,

3、宰予昼寝。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在大白天睡觉,被孔子形容为“朽木”和“粪土之墙”。孔子认为宰予言行不一,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4、“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使民战栗”之说吾不知其是否,依宰予之性情,八成是杜撰的。是与非虽不好说,起码可以一辩,朱子即曾辩之:“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战栗,恐惧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与”夫子则只是说“既往不咎”——哪怕实有其事,既已过去,也不该苛责。观此师弟间的对话,总让我想起一句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5、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彤,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靡丽,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贶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颜回十四岁时跟随其父颜路一同拜孔子为师。

优点:

1、忠诚老师:“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

2、爱戴老师:“回也,视予犹父也。”

3、勤奋好学:“语之不惰者,其回也与。”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绝对服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偏爱颜回的原因

1、孔子的知音与影子: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2、好学不倦: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安贫乐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坦然淡定: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孔子在陈蔡匡被困之际,先生仍从容淡定,照旧讲课,唱歌,弹琴。

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遭难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当然也会遭难,但是他们即使遭难也不会动摇。小人一旦遭难,就什么卑鄙的事都会做出来。”

孔子知道大家心里不高兴,问子路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子路说:“也许我们还不够仁吧人们不能相信我们;也许我们还不够有智慧吧人们不肯去推行我们的道。”孔子说:“是这样的吗由,如果仁者一定会让人相信,怎么会有伯夷、叔齐如果智者的道一定会得到推行,怎么会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了,孔子让子贡进来,问子贡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子贡说:“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为何不稍加贬损呢”孔子说:“赐,良农能种植谷物却不一定能收获谷物,良工的技艺高明却不一定能顺应物理。君子能修其道,却不一定能为世俗所容。现在呢,你不求修道而求为世所容。赐,你的志向并不远大呀!”

子贡出去了,孔子让颜回进来,问颜回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虽然这样,夫子推行您的道就是了,天下不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容然后见君子。道之不修,是我的耻辱;道已大修而不为天下所用,那是诸侯的耻辱啊。天下不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笑着说:

“匪兕(sì)匪虎,率彼旷野”意思是: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而行。原诗用以形容征夫身役于外,如旷野中的走兽。孔子用此形容他与弟子被围于野的困境。

同样是问但是回答却截然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人的修行的高下。子路不够自信,遇到困难便产生了疑

惑思想;子贡相信“道”的正确,但是产生了退却让步的想法,按现在的说法叫不能坚持原则;还是颜回的思想态度端正,意志坚定,心态也好。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的困惑,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的哪

孔子与颜回感情至深

1、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2、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3、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小结

《论语》里的谈话本身就是老师在教学生,但我读起来更就像是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他的话语平淡、简练,像空气一样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我们无时无刻也离不开。

《论语》中都是很平常的事,没有惊天地泣鬼神,没有豪情壮志、没有武打玄疑,但恰恰因为这些,使他成为了永恒。

孔子的伟大远不止我今天介绍的这么点儿,他的博大将给我们每个人,每件事都带来能量与光明,希望大家自己去挖掘,去吸收,去利用。

通过故事情节,我们还原了孔子及几个弟子的形象,不知大家有什么感触是不是感觉孔子离我们近了许多是不是《论语》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难懂和没意思啊

如果你有了新的认识,我就算是没白讲了。

《论语》简介——推荐阅读

论语导读 一、《论语》简介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文学理论等。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指对自己或他人语言的记录和摘录)。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二、《论语》的影响力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就是说《论语》是最精深的政治学。朱熹将《论语》编入四书,成为科举考试最基本的教材。就是说《论语》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基石。《论语》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三、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出生于鲁国陬(zou)邑。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

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duo)”,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孔子的学生 孔子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孔门优秀学生有: 1、颜回: 字:子渊,亦颜渊,鲁国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得意门生。——大智若愚成一家,呕心沥血理《易经》。自汉代以后,子渊被列为七十 二贤之 首,他吸取了孔子儒学之精髓,并创立“颜氏之儒”;《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有一口饭吃,一点水喝,就算是在烂屋小巷子里生活,子渊依旧自得其乐),这说明子

论语导读教学大纲

论语导读教学大纲 《论语导读》教学大纲 学时:18 学分:1 课程类型:任选考查方式:考查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论语导读》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任选专题课,是一门传统文化普及课。本课程提倡阅读经典原文,引导学生以客观的态度解读孔子的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此外,本课程力图使学生增强独立人格意识,对中国的传统和未来有理性的思考。 二、课程主要内容概括及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介绍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孔子的生平;通过阅读《论语》原文,使学生全面掌握孔子的思想;进而结合现实,讨论儒学的现代意义。要求学生熟读《论语》,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认识孔子的思想,以“知行合一”的理念学习儒家传统文化。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孔子的生平 第一节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周代的礼乐制度 (二)礼崩乐坏与私学的兴起 (三)鲁国的历史及传统 第二节孔子的生平及《论语》 (一)孔子的先世和生平 (二)《论语》的成书、体例及传播 第二章孔子的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政治论 (一) 先富后教 (二) 礼刑并用 (三) “道之以德” (四) 举贤人 1 第二节孔子的人生论 (一)仁与礼 (二)义与利 (三)君子人格的养成 第三节孔子的教育论 (一) 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二) 教学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章儒学的演变与现代意义第一节儒学的演变 (一)先秦原始儒学 (二)两汉经学 (三)程、朱理学 (四)陆、王心学 (五)新儒学 第二节儒学的现代意义 (一)民本与民主、人治与法治 (二)士与知识分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阅读《论语》原文,全面认识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人生论)。教学难点在于古文阅读和孔子思想的归纳。 五、参考书目: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96 (清)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 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5 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 2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钱穆《孔子传》,三联书店,200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李幼蒸《仁学解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三联书 店,2003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钱逊《先秦儒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论语导读(上

论语导读(上) 2绪论(一):钱学森之问 1 中国古代教育的渠道有()。 A、官学 B、私学 C、家学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2 “古之学者为己”,“为己”指的是学问向内求,为的是自我人格的提升。() 正确答案:√ 3 “钱学森之问”指的是钱学森2015年向温家宝总理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正确答案:× 绪论(二):孔子其人 1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出自()。 A、《论语·学而》 B、《论语·为政》 C、《论语·雍也》 D、《论语·述而》 正确答案:B 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正确答案:√ 3 “三十而立”中的“而立”指的是立学、立人。() 正确答案:√ 绪论(三):孔子“自传” 1 士希贤,贤希圣,圣希()。 A、人 B、王 C、天 D、道 正确答案:C

2 “士希贤”中的“希”指的是希望。() 正确答案:× 绪论(四):孔子周游列国及《论语》的诞生1 将孔子尊为“至圣”的是()。 A、司马迁 B、利玛窦 C、黑格尔 D、程颐 正确答案:A 2 《论语》是孔子的著述。() 正确答案:×

学而篇(一):孔子的学习观 1 儒学要处理的关系不包括()。 A、人我关系 B、群己关系 C、物我关系 D、天人关系 正确答案:D 2 孟子认为人生有三乐,其中不包括()。 A、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C、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正确答案:D 3 “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应当解释为()。 A、朋党 B、朋友 C、学生 D、同门 正确答案:D 4 今人的“学”指的是求知,古人之“学”不仅包括求知,也包括求道、做人。()

慕课网论语导读202X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本章子夏所理解的“好学”,指的是()(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日新不失 B、 博学好问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 在为政三要素中,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足兵 B、 足食 C、 民信之 D、 民富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是的意思(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复习 B、 誊抄 C、 实践 D、 朗诵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4 孔子与隐士的区别在于,孔子() (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积极入世 B、 消极避世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指:;“比”指。(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周围;比较 B、 在.....周围;和......相比 C、 周边;比邻 D、 周全;勾结、结党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6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淫”指 (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放荡;过分 B、 淫荡 C、 平常 D、

正常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7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指 (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正常;平常 B、 碌碌无为 C、 不偏不倚 D、 随意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8 在对待人民教育的问题上,孔子主张() (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先教后富 B、

先富后教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9 孔子坚持“三年之丧”,其理由是() (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子女对父母“三年之爱”的回报 B、 “三年之丧”是当时的习俗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10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葸”指,“绞”指。 (2.0分) 分 窗体顶端 A、 胆子小;尖酸刻薄 B、 害怕;鲁莽 C、 有勇无谋;性格耿直 D、

导读范文(优选八篇)

导读范文(优选八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论语导读复旦版章节测试答案

论语导读复旦版章节测试答案 1.1《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部经典不属于“四书”?() A、《论语》 B、《孟子》 C、《孝经》 D、《中庸》 我的答案:C 2、【多选题】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 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 D、销量永居榜首 我的答案:AC 3、【判断题】《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我的答案:X 1.2研读《论语》的现实意义 1、【单选题】“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道德经》

我的答案:C 2、【多选题】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 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 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 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 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 我的答案:ABD 3、【判断题】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我的答案:X 2.1孔子的生平 1、【单选题】“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曾子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孔子的祖先是哪里人?() A、安徽 B、陕西 C、山东

D、河南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从“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可以看出,孔子只是把俎豆当作很普通的玩具来玩耍。() 我的答案:X 2.2孔子治学 1、【单选题】孔子几岁有志于学?() A、12 B、15 C、18 D、20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 A、《诗经》 B、《尚书》 C、《周易》 D、《春秋》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并不存在作为一门职业的儒生团体。() 我的答案:X 4、【判断题】孔子区分了“君子儒”与“小人儒”,赋予了“儒”

论语导读

《论语》导读 【讲座目标】 【内容导图】 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学生可以: 1、了解《论语》的成书过程和内容概要; 2、通过人物故事和专题归类两种方法引导进行学习:

第一讲通过故事学《论语》 【讲座内容】 一、讲座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决不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民族,不信神,却敬仰一个人。就靠着这份敬仰,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化的民族。 这个人,就是孔子。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 在中国,有一本书,自西汉起,就是人人必读之书。这本书,就是《论语》。 ————鲍鹏山《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子去世后,由弟子及再传弟子聚集整理出的。《论语》是语录体,多是一句话或问答式的几句话。没明显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方便时随手翻开一页看一句就可

以的。《论语》记录的东西都很平常,平常的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我们往往都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我们又时刻也离不开。 《论语》语句虽然简单,但涉猎范围很广,有哲学、历史、音乐、伦理、礼仪、政治、经济、文学等诸多方面。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 《论语》是中华民族共认的论理准则,是文化的根,是道德价值体现。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我们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论语》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孔子也是我最崇拜的人。不能说有多懂,但确实很喜欢。不客气地说起码能背一半多吧。自我感觉收益很大,以前总爱着急,现在平和多了;以前心很乱,总静不下来,现在基本上是平静的了;以前总和别人比,烦恼越比越多,现在自己过自己的,快乐很多。心态好了,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本学期用两次讲座讲一下《论语》。2、3个小时里不可能系统讲解,只能算是《论语》导读吧。 但是《论语》都是文言文,不好看懂,怎么办我像你们这么大时,也看不懂,所以也不爱看。 现在看的多了,觉得也不复杂。《论语》毕竟是语录体,大多都是一句话,而且许多语句的背后都还有个动人的故事情节,而且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视频等帮助。应该说想学习《论语》要比我们想想的容易多了。 今天就把我在这权当抛砖引玉,谈两点学习途径,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是通过情节还原人物形象。 二是分门归类学习专题。比如论语中“君子”一次出现了100多次,那么我们就把出现君子的句子放一块来看,看着看着就看出门道了。 二、讲座内容 1、我心目中的孔子 在我心目中,孔子象周润发一样高大(米)、有朗朗一样的弹琴圣手、象大衣哥朱之文一样爱唱歌、有占旭刚一样的力气、有刘易斯一样开赛车的驾驶技艺、有百步穿杨的射箭本领、和老子一样睿智的大哲学家、有治国安邦之才、私塾教育的开创者、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就是日月,只有仰望不能超越。 难怪古人曾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不是我个人的感觉,孔子在世时就有人有这样的感慨。《论语》中就有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

论语导读 学生版

孔子一生李零 李零,男,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其主要著作有《孙子古本研究》《李零自选集》等。“孔子一生”“孔门弟子”两文出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 孔子一生,很不得志。 他活了73岁(或74岁),现在很一般,过去,算是活得很长。《春秋》十二公,最后四公,襄、昭、定、哀,他都赶上了。10岁以前,襄公还在。10岁以后,是昭、定、哀,正好在春秋晚期这一段。 孔子是个苦孩子,小时候,“贫且贱”(《孔子世家》)。传说孔子出生时,爸爸70岁,妈妈20岁,他是老阳少阴所生。有人说,这种孩子特别聪明,不知有没有遗传学的道理。司马迁说,小时候的孔子就不同一般,他玩游戏,都是表演行礼,“常陈俎豆[zǔdòu祖逗],设礼容”;父母死了,都是他一人发送,合葬于防山(在今曲阜东),真是大孝子;服丧期间,他去参加季氏的宴会,被阳货轰了出来,很受刺激(《孔子世家》)。司马迁讲孔子生平,有些细节不太清楚,前人有很多考证。钱穆写过一本《孔子传》(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大家可以参考。我把孔子的一生粗分为六段,列其主要事迹于下: (一)1-33岁,孔子居鲁(前551-前519年)。这一段,有几件事比较清楚,即他出生后,3岁丧父,17岁丧母,19岁娶妻,20岁生子。他的学历不太清楚。孔子自己说,他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2.4),可能是在阙[ què雀 ]里的乡校学习过吧。但更高的学问从哪里来?是他自学的结果,还是有名师传授,大家很想知道。孔子死后,卫公孙朝曾问子贡,你老师,他是跟谁学的?子贡说,“文武之道”散落民间,他是跟很多人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自己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7.22),要说老师,可以说一个没有,也可以说很多。我们只知道,孔子27岁,曾向郯国的国君请教。还有,他学鼓瑟击磬[qìng庆],据说是跟师襄子学的(《孔子家语·辨乐》)。师襄子,也就是《微子》18.9的“击磬襄”,是鲁国的乐官。其他还有谁,不清楚。青年时代,孔子很坎坷,干过很多社会底层的工作,如看仓库,喂牲口,但30岁,他开始有点名气。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访问,曾问礼孔子。所以后来,孔子要上齐国找工作。孔子自己说,他是“三十而立”(《为政》2.4)。学者推测,孔子授徒设教,可能在此前后。 (二)34-35岁,孔子出国。据说,前518年,孔子上周朝的图书馆问礼老子,去过洛阳。今洛阳市瀍[chán 蚕]河区东关大街有块碑,清雍正五年(1727年)立,上面刻着“孔子至周问礼乐至此”,就是附会此事。孔子见没见过老子,学者往往怀疑,但前517年,孔子去过齐国,却是《论语》提到的事。孔子到齐国找工作,不顺利。齐景公不用,还不直说,先谈待遇,说季氏的工资我不能给,要给,也就是“季、孟之间”;后找借口,说“吾老矣,不能用也”(《微子》18.3)。古人都说,这是晏婴的主意(《墨子·非儒下》、《晏子春秋》外篇下第一章、《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齐,最大收获,是听古典音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古城东南的韶院村,据说,清嘉庆年间出土过一块古碑,上面刻着“孔子闻韶处”,同时还出土了石磬数枚,后来,这块碑丢了,又仿刻了一块,年代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当然,这也是附会。 (三)36-50岁,孔子返鲁,退修诗书礼乐,又教书育人做学问。孔子自称“四十而不惑”(《为政》2.4),并说如果40岁还招人讨厌,一辈子就完蛋了(《子罕》9.23)。这一段是他做学问的黄金时代。学问做得好,当然不糊涂。孔子生活的早期,即20-42岁,鲁国的国君是鲁昭公,执政大臣是季平子。前509年,鲁定公即位。前505年,季桓子执政,阳货执季桓子。这回是阳货主动,抱着小猪见孔子,请他出仕。孔子口头说,他要出仕,但没有马上出来做官。孔子晚年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7.17),又自谓“五十而知天命”(《为政》2.4),盖读《易》而知天命。前502年是他50岁。“天命”是什么?就是出来做官。 (四)51-54岁,孔子仕鲁。前501年,阳货奔齐奔晋,而公山弗扰以费叛。公山弗扰召孔子,孔子欲往而止。接着,孔子出任中都宰。前500年,孔子出任少司空,继任大司寇,夹谷之会,相鲁定公。前498年,子路为季桓子宰。孔子堕[ huī辉,古同“隳”,毁坏]三都,先堕郈[hòu后],次堕费,堕成不克。公山弗扰攻鲁定公,被孔子打败,奔齐奔吴。子羔任费、郈宰。孔子以鲁大司寇摄行相事,诛少正卯(《荀子·宥坐》、《孔子世家》)。后,孔子失意于鲁定公,决定出国,到外国找工作。他的弟子颜渊、子路、冉有随行。仲弓[冉雍]代替子路为季氏宰,留在国内。 (五)55-68岁,孔子周游列国。前497年,孔子去鲁适卫。前496年,孔子去卫西行,过匡被围,经蒲返卫。前495-前493年,孔子见卫灵公,出仕于卫。前494年,鲁哀公即位。前493年,卫灵公卒,孔子去卫。前492年,季康子执政。冉有返鲁,代替仲弓为季氏宰。孔子经曹、宋、郑至陈,途中险遭宋司马桓魋[tuí颓]杀害,换装逃跑。是年为孔子60岁,他自称“六十而耳顺”(《为政》2.4)。何谓“耳顺”?不太懂,可能是对外界的事看透了,什么样的话都听得进去了吧。比如一路上,各种隐者的批评。前491-前489年,孔子仕陈湣[古汉字,

论语导读鲍鹏山epub

论语导读鲍鹏山epub 《论语导读》是对《论语》这部经典书籍的解读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其中的思想理念。本书由鲍鹏山先生撰写,共分为十篇,包括序言、纲要、经学、人性、天命、君子、修身、立命、君臣、道德。全书字数不少于6000字以上。 第一篇:序言 本篇作者首先介绍了《论语》这部经典的背景和起源,并分析了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者强调了研读《论语》对于提高人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第二篇:纲要 本篇针对《论语》的总体结构做了详细的梳理,包括四书五经的地位,孔子和弟子的关系,以及《论语》中十个章节的内涵和主题。作者通过详细的分析,让读者对《论语》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三篇:经学 本篇从经学的角度出发,对《论语》中的经学思想进行了解读。作者详细分析了《论语》中的经典文化和思想,探讨了孔子对于经典的研究和阐释,以及他对于经学传承的重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经学角度来理解《论语》。 第四篇:人性 本篇着重探讨了孔子对人性的理解和看法。作者引用了《论语》中的众多例子,分析了孔子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以及人性的两重性。通过对孔子的思想和行为的观察,作者帮助读者更好地

理解和把握孔子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第五篇:天命 本篇主要从天命的角度分析了孔子的思想。作者介绍了孔子对于天命的解读和理解,并强调天命在孔子的思想中的地位。作者通过对《论语》中相关章节的解读,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把握天命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第六篇:君子 本篇详细解读了孔子对于君子的定义和思考。作者通过阐述《论语》中各种君子的形象和言行,分析了孔子对于君子品质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作者也通过对孔子自身的修身和行为的观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君子的内涵和价值。 第七篇:修身 本篇从修身的角度对《论语》进行了解读。作者通过对孔子自身的修身实践和言行的观察,分析了孔子对于修身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思考,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修身之道。 第八篇:立命 本篇探讨了孔子对于立命的思考和看法。作者分析了孔子对于立命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论语》中相关章节的解读,作者让读者更好地把握立命的内涵和价值,并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立命之道。

论语导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时数: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四书〉导读》教案

《〈四书〉导读》教案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姚海燕任宏丽周峨曲如意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 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先把校勘过的《论语》部分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 考问题。问题如下: (1)《论语》关于“修身”提出了哪些要求? (2)你怎样理解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 (3)《论语》是怎样论述“仁”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学说? (4)《论语》的“仁”学与“忠恕”观念有什么关系? (5)《论语》的“仁”学在后代有哪些发展?试论述之。 (6)《论语》对于交友提出了哪些建议,你怎么理解? (7)对于“友”在于古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你有哪些了解?试论述之。 (8)你怎样理解和看待《论语》关于“君子”、“小人”以及“义”与“利”的二元划分? (9)怎样看待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你觉得二者之间有无矛盾?后者和“养生”思想有无渊源关系? (10)在当时人的眼中,怎样看待孔子和他的学说?可以尝试查找其它经典著作论述这个问题。 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 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 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 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 评说。 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

附件一:关于《论语》: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附件二:《论语》原文(略) 《大学》教学设计 郭颖、袁开惠因为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学生水平较高,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所以《大学》的整体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先把校勘过的《大学》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 题如下:

论语导读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出自哪一部文献?()(1.0分)1.0 分A、 《大学》 B、 《孟子》 C、 《论语》 D、 《中庸》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下列哪一个国家,孔子周游列国时没有去过?()(1.0分)1.0 分 A、 卫 B、 郑 C、 秦 D、 齐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朱子把“游于艺”的“游”解释为()?(1.0分)1.0 分 A、 优游涵泳 B、 放松自我 C、 游乐 D、 玩物适情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说文解字》把“仁”解释成()?(1.0分)1.0 分 A、 亲 B、 爱 C、 慈 D、 恩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子曰:“恭、宽、信、敏、惠。”这里的“敏”如何理解?()(1.0分)0.0 分A、 才思敏捷

谋事有当 C、 身手矫健 D、 见微知著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 6“政者,正也”是什么类型的训释手法?()(1.0分)1.0 分 A、 形训 B、 义训 C、 声训 D、 通假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下列哪种学习最切合孔子论学的旨意?()(1.0分)1.0 分 A、 学日语 B、 学习开车 C、 学习如何孝顺父母 D、 研究天文学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在孔子看来,小人所具有的特征是()。(1.0分)1.0 分 A、 卑鄙无耻 B、 无恶不作 C、 学习上有惰性 D、 是先天品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表述了孔子对“性”的看法?()(1.0分)1.0 分A、 人性本恶,其善伪也。 B、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C、 性相近,习相远。

论语导读——《论语》

孔子思想及现代价值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录,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中国人的圣书。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他开创了儒家学派,历朝历代,儒家思想总是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也被人们尊奉为“至圣先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但孔子对古代文化的伟大贡献及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未失去。孔子的学说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孔子的伟大思想,提升民族道德水平,才能无愧于古人和来者。 一、孔子生平与时代背景 孔子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青年时曾做过管理粮仓的小官。中年以后开始聚众讲学,弟子三千,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五十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后升为司空、大司寇,参与国事,曾摄行相事,治鲁取得了一是成绩。后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漂泊生涯,孔子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历尽艰辛,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其主张未被列国之君采纳。晚年返回鲁国,继续授徒讲学,同时发愤整理古代典籍,以期保存传统的人文思想,寄希望于未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经孟子等人的阐发弘扬,已成为后世的一门显学。孔子一生的基本思想和事迹主要汇集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孔子言论的汇编,全书共20篇,一万余字。本文对孔子思想的阐述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时代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乱世,这时,西周以来的封建分封制已走向衰败,周天子已无力控制天下局面,诸候国各自为政,崇尚武力征伐,天下处于“礼崩乐坏”的无序状态。由于东周王室衰微,诸候国为兼并土地和掠夺人口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一个天下缺少仁爱的无道乱世。如何平息战乱,恢复道统秩序,维护传统理想,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 二、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思想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的提升,进而达到家庭、社会的整体和谐,变乱世为治世。孔子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以“仁”为核心,“仁、义、礼、乐、忠、孝、智、信”等互解互证;以“修身”为重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 (一)孔子思想之体——仁、义、礼、乐、忠、孝、智、信。 总说仁者,爱人,强调发心;义者,宜也,强调做事。君子内怀仁爱之心,外行应为之事。仁义互为表里,一体两面。礼以明长幼尊卑之序,乐以通流精神而正心;尽忠为恪尽职守敬业不欺,全孝为和睦家庭事亲尽伦;智能明辨是非善恶,信为立身处世遵循。 仁“仁”范畴的提出是孔子的伟大贡献,“仁”精神的弘扬是中华民族人的自觉的开始“仁”是孔子学说思想的总纲。 “仁”的定义难以全面界定,一部《论语》中有数十种对于“仁”的理解。笼统来说,“仁”是发自内心的至善至美的思想,是人际间对他人的友爱情感,是一种尊重人、帮助人的意向。孔子认为“仁”是做人的标准,一个人若无仁爱之心就不配做人。“仁”是一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基础,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必须建立在仁爱的基础上。同时“仁”也是人生努力奋斗的最高目标,每个人都实现了“仁”,天下也就归于仁,所以,“仁”也指社会发展达到的理想境界。一方面,“仁”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最基本的感情,是容易做到的,人的一切道德活动都是“仁”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仁”又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一个人一生不违“仁”非常困难,就连孔子自己也不敢以“仁人”自诩。“君子”要用一生来实现“仁”目标。 孔子在《论语》中对“仁”的阐述非常具体,也易为人遵循,试举例来理解“仁”的内容。(下引《论语》内容只注明篇目)孔子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仁”的品质,从外貌言谈上都观察出来,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花言巧语,相貌伪善的人很少具有“仁”的素质。孔子有时把“仁”直接表述为一种由已推人的爱心,一种去恶向善之心,如:仲尼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郑无怨,在家无怨。”(《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一个努力行“仁”的人,必然会在做事志度上表现出来,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平日不忘恭敬,办事严肃认真,交友忠诚,即使在不开化的地区,也是不能丢弃的,这样才能逐步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努力倡导行“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至矣。”(《述而》)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子曰:“志土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已成仁。”(《卫灵公》)“仁”是可求的,人人可以行走;行“仁”要坚持经常,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以成就美名;“仁”是人生最高目标,成就“仁”可以牺牲生命。 孔子的“仁”的道德普遍施用于社会人群,人应该不断培养自己“仁善”之心,人生应该成为一个克已为“仁”的过程。 义“义”是儒家思想中又一个重要范畴,《论语》中直接谈义的内容并不多,到了孟子那里,对“义”大加阐发,提到和“仁”同等重要的地位。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用两字概括,“仁义”而已。如果谈“仁”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爱心、善心,那么“义”的本质要求人做事合乎规范,举动适宜,合乎道德标准。一个修养高的人,仁和义

论语译注读后感500字左右六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500字左右六篇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 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 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而论语导读则是针对你在论语中不明白的,注意说明背景说明用意, 并对原义作适当的发挥和展开,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论语,并学会运用其。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那么在孔 子眼里何为君子呢 论语导读中有很多话都体现了孔子对君子的看法并作了解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认为家世国的基础,治国之前必须先齐家,家齐而后国治。为什 么呢因为家就是人的调教之所,在家里把人调教好了,86.明白孝顺父母 尊敬兄长了,到社会上去自然会服从领导,尊君爱上。明白服从与尊敬, 也就自然能与社会和谐,恪尽职守。 孝顺父母善事兄长,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道德修养。 所以作为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基础就是“孝顺父母善事兄长”。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说明了仁在孔子眼里是十分重要的。 论语导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论语》是君子的一堂 必修课。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有人说他“知其不可而为之”,可他的弟子却说“仲尼不可毁”。孔子那一声又一声的子曰,难道没有时 时刻刻的点醒着我们吗每读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仪容伪善,几 乎就不具备仁了。我想仁德难道不是人一生所具备的品德吗花言巧语和仪 容伪善都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做的行为,所以几乎没有仁德可言。就像一些 男生为了夺得女生的青睐而用甜言蜜语花言巧语去骗取他人的感情,这应 该是丧失了他们自身的仁德。更胜者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去获得高收入,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可能他们只是动了动手指,说了 几句好听的话就得到了别人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网络诈骗。在我们看来 这可能单纯的就是诈骗人为了谋取收入做的一些非法手段,要严惩。而受 害人呢,就是防范意识太差才导致上当。 可是谁也没有想过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吗…… 仁德什么时候被人们都都丢到了地上一遍又一遍的无情践踏,从来都没有 人想过把他捡起来。而孔子将他写下来一遍又一边的警醒着人们不要丢失 这些曾经人们所重视的高尚品德,我问要将这些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下去, 将被人们扔在地上无情践踏的东西捡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说的每一句话都 那么有哲理。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他时我国古代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曾教出了72名圣贤,让人佩服至极.我最喜 欢孔子的这一句话:“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这句话中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笔记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篇》笔记 一、《论语》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思想被成为“儒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影响深远。 二、后世的传承和发扬 1.孟子,传承儒学思想,并发扬光大。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郑玄,汉朝儒生,他为论语的内容做了注解,方便世人学习。 “要在世上长久流传,解释其义,应与时偕行,不强作结论,留给后世解读评说。” 3.南宋朱熹,儒学重要的传承人,用了四十年时间为儒家经典作注。其中有《论语集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人民而立。” 4.《论语》的影响 ✧论语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源泉,影响了后世2000多年。 ✧正如孔子所言,"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带着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智慧,周游世界了。 ✧据不完全统计,论语在全世界有40多种语言的译本。在2019年,法国把她们在1688 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的法语版原著,作为国礼,送给了中国。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受到《论语》的思想启发了。他认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座右铭。这个思想,在18世纪末,还被写进法国的《人权宣言》。 5.从论语里面读到了什么? ✧可以读到人生追求,“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 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可以读到: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做到“推己及人。”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论语的参考文献

论语的参考文献 [1] 《论语》。作者:孔子,译者:郑玄。中华书局,2008年。 [2] 《论语研究》。作者:鲍述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 《论语导读》。作者:李泽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 《论语注释》。作者:杜小月。人民出版社,2007年。 [5] 《孔子与论语》。作者:易中天。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 [6] 《论语今译》。作者:刘宝杰。商务印书馆,2013年。 [7] 《论语新解》。作者:梁漱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8] 《论语讲义》。作者:杨伯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9] 《论语译注》。作者:陈寅恪。中华书局,2005年。 [10] 《论语纵横谈》。作者:钱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参考文献列表 [1] 孔子. 郑玄译. 论语. 北京:中华书局, 2008. [2] 鲍述恒. 论语研究.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3] 李泽厚. 论语导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 杜小月. 论语注释.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 易中天. 孔子与论语.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 [6] 刘宝杰. 论语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7] 梁漱溟. 论语新解.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8] 杨伯峻. 论语讲义.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9] 陈寅恪. 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10] 钱穆. 论语纵横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参考文献 [1] 孔子. 郑玄译. 论语. 北京:中华书局, 2008. [2] 鲍述恒. 论语研究.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3] 李泽厚. 论语导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 杜小月. 论语注释.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 易中天. 孔子与论语.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 [6] 刘宝杰. 论语今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