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年)

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年)

一、目的意义

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的调整,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的核心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 XX 市建有1个市中医治未病中心,大部分中医医院设置了治未病科,但也存在中医治未病理念尚未得到广泛普及,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量小面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模式有待创新,运行机制亟需完善,专业技术队伍缺乏等问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旨在加强治未病的服务实践和推广,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

目标;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

二、目标要求

(一)总体要求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努力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体系,积极推进创新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推进中医治未病全面融入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二)指标要求

到2022 年,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达到9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为100%, 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为70%。65岁以上老

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5%。培养基层治未病服务骨干人才不少于240人次,优化创新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化方案不少于5项。治未病服务融入人民

群众生活,为保障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

到2030 年,全市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建立完善,

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达到100%,乡镇卫生院、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为100%,村卫

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为80%。65岁以上老年

人和0~ 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90%。治未病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产品种

类丰富,发展环境优化完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多层次、多样

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治未病知识

1.推广中医药治未病及健康养生文化。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治未病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广大群众走进、认识、了

解中医药,提供正确、安全、科学的中医药知识。积极培育争创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推动有一定基

础的区县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成立中医讲师团,设立中医大

讲堂,扎实开展治未病知识进机关等活动,使中医药文化深入百姓生活。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载体,丰富宣传平台和传播内容,不断提升中医药治未病社会公众知晓度。

(二)构建完善的治未病服务体系

2.建立健全广泛的服务网络。积极建成以公立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支持中医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支持中医医院延伸举办中医门诊,鼓励退休中医师、名中医到基层提供服务。加强基层技能培训与服务能力提升,大力推广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备案制中医诊所举办,大力发展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

3.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与中西医协同,拓展服务范围。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治未病内容,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聚焦糖尿病及并发症、急性重症胰腺炎、艾滋病、癌症、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药问题等,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三)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

4.未病先防。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促进中

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鼓励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体质辨识项目,以体质辨识为基础,制定个体化的养生调理方案,“辨证施治”干预。倡导八段锦、太极拳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法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以达到保健和防病目的。在流感季节、较大灾难发生之后,疾控机构与中医药系统加强协作,向人群提供中药汤药、熏洗等服务,积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作用。加强“冬病夏治”三伏贴推广与运用,为亚健康人群提供治未病

服务包等。

5.既病防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以防止不良性或恶性变化。在慢性病管理中融入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在膳食、起居、情志、药食、运动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推进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医学三级预防在慢病管理领域的结合。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妇科、针灸、推拿等专科,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巩固扩大优势。

6.瘥(愈)后防复。在疾病初愈时,采取适当的中医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疾病再度发生。加强

中医药康复建设,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推广中医康复技术,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

(四)推进治未病服务创新发展

7.发展新业态。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鼓励依

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

化服务和远程治未病服务。推进中药智慧药房建设,发展互

联网+中药药事服务,推广由有资质的第三方为患者提供

中药调剂、饮片煎煮、送药上门、用药咨询等一站式综合

药事服务。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中医

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鼓励社会资本开办

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推动中医药健康

服务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鼓励开发特色中医药健康养生

旅游度假项目

和产品,带动生态游、乡村游、度假(养生养老)游。

8.培育新项目。研发针对“未病”状态干预调养的膏方、热熨包、足浴包、茶饮包、养生酒等系列健康干预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集聚治未病资本,推进产学研结合,构

建治未病创新链,建设小儿保健中心、月子中心、美容中心等。培育中医治未病体验式服务融入特色商业街、文化圈等主题示范项目。推广八段锦、五禽戏与广场舞相结合的健康

养生舞,推进体育锻炼与治未病相衔接,开发更多运动保

健养生项目。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9.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中医基本功扎实、具有

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治未病知识和技能的骨干医

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预防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

色技术方法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加强针对中

医治未病的继续医学教育,着力培养慢性病防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一批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10.推进人才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的政

策措施,鼓励具有中医治未病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医师,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支持公立中医院中医师到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到社会办治未病机构服务。落实“一次注册、区域有效”,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以合同(协议) 为依据的医师多机构执业政策。推进中医药人员“县招乡用”、中医药县乡一体化管理改革。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定。健全并规范中医治未病从业人员及机构培训和考核制度,对治未病从业人员

进行培训、考核。

(六)强化治未病组织保障

11.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以中医优势服务、特色服务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时重点考虑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探索遴选中医诊断明确、疗效明显、治疗路径清晰、技术成熟、费用稳定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医保政策支持探索从诊疗行为向健康结果考核的社区慢病管理方式的转变。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

12.完善投入保障与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持续稳定的中

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投资力度,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切实保障公立中医医院投入责任落实。完善中医药服务统计、监管机制。依据中医药法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明确承担中医药管理职能的机构,合理配置人员力量。

治未病实施方案

治未病实施方案 ___“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___按照___的要求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二)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专家组。主要职责包括开展诊疗方案和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指导乡镇医院查找问题原因,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2、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注重对生命全过程 的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3、坚持以实践为核心,提高“治未病”服务的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 一)2011年具体措施 1.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设立“治未病”科,建立中 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购置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

2.初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开展各环节、全程的“治未病”服务,服务对象面对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明确重点包括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之形成体系,推动“治未病”的学术继承和发展。 和质量控制体系 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的研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同时研究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科学总结服务效果。 三)实施科研专项计划 按照“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和技术体系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 四)加强人员培训 积极参与___“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培训,包括理念、内涵、服务模式、预防保健服务内容、现代健康管理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同时积极参与“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培训。

2023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2篇)

2023年度中医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治未病”科____年工作总结 ____年度我院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以“未病先防、小病先治”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医药“治未病”,构建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了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要求,提高了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现将____年中医治未病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服务平台。 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一步采购并更新中医治未病设备。现有按摩床、针灸针、电针仪、灸盒、刮痧板、火罐、中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颈椎牵引器等。 二、扩大诊疗范围。 在原有已开展项目,包括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神灯热疗、电针、中频治疗、针刺放血、中药敷贴等基础上新增了盒灸、微波治疗与颈椎牵引等项目。 三、服务人次增加。 截至____月底,全院中医药服务人次____余人次,中医康复理疗人次____余人次。以中药敷贴“冬病夏治”为例,服务人次为____人次,较去年有一定提高, 四、扩大宣传影响。

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讲座、社区摆点等机会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体质辨识的意义,发放宣传资料,使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有____的了解。 五、不足和下一步的计划 1 ____中医院 治未病科____年工作计划 为____《国家中医药管理____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____》,深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推进我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特制定____年我院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如下: 一、探索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实践和总结构建包括宣传教育、医疗康复、养生保健服务,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依托治未病科为主要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建立以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为中心、体现中医个体化预防、保健及诊疗相关的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 二、明确服务方法。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其核心是服务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以科学的态度探索各种治未病服务方法的综合应用,合理应用,在实践中总结形成规范的服务方法,推广应用。同时,做好区域调查分析报告,了解辖区居民对中

2023年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

2023年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积极落实开展“治未病”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断拓展中医药的服务领域,逐步探索建设适应我县中医工作,切实做好人群众需求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和省中医药局【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彬县中医医院为积极探索实现“治未病”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努力构建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永宏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二、“治未病”工作原则 1、“治未病”服务建设 医院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新模式,其功能定位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理念。为进一步完善“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我们将“未病先防”、“即病防变”和“瘥后防治”三个层面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服务当中。将服务对象分为亚健康

人群、老年人群、慢病人群和康复人群等,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制定服务方案,充分发挥“治未病”服务作用。 2、“治未病”工作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医院积极整合针灸、推拿、拔罐、按摩、熏蒸、穴位注射、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并在医院发放社区慢性病简易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教资料,在社区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通过上述各类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治未病”优势。 3、“治未病”工作与健康信息建设相结合。 依托医院现有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整合“治未病”预防保健信息、中西医门诊就诊信息、疾病随访管理信息、妇女儿童保健信息,打造独具特色的信息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建立中医特色的、动态全程的健康状态信息库奠定基础。 二、“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治未病”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治未病”工作方案拟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协调工作,工作小组负责“治未病”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完善服务平台

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个性化预防保健的重要基础。 健康调养咨询门诊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调养方案,根据体检结果和个人生活惯、饮食惯等因素,为受检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调养方案,帮助其改变不良生活惯,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传统治疗中心提供中医传统治疗服务,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疗法等,为受检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帮助其调节身体平衡,缓解疾病症状。 名医工作室邀请国内外知名中医专家提供远程咨询服务,为受检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诊疗方案,帮助其解决疑难杂症。 二)完善服务技术体系 1.目标计划 1)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规范,形成中医特色服务标准。 2)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服务质量。 2.主要内容及实施计划 1)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规范

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制定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技术规范,包括体检、健康调养、传统治疗、名医远程咨询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确保服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服务流程、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五、预期效果 通过建立“治未病”中心,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高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推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一楼)和理化指标检查(三楼)三个部分组成。受检者可先接受体检专家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全身健康检查辨识方案。体检时首先需进行体质辨识,其次接受中医面诊,再接受其他理化指标检查。体检中心后台根据受检者体质辨识结果、中医四诊信息以及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形成综合性的辨识体检报告。报告不仅给出受检者的体质类型、易患疾病和健康状态,还根据中医辨证、亚健康状态评估等提出相应的养生保健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年)

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年) 一、目的意义 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的调整,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的核心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 XX 市建有1个市中医治未病中心,大部分中医医院设置了治未病科,但也存在中医治未病理念尚未得到广泛普及,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量小面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模式有待创新,运行机制亟需完善,专业技术队伍缺乏等问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旨在加强治未病的服务实践和推广,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 目标;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 二、目标要求 (一)总体要求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努力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体系,积极推进创新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推进中医治未病全面融入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二)指标要求

到2022 年,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达到9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为100%, 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为70%。65岁以上老 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5%。培养基层治未病服务骨干人才不少于240人次,优化创新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化方案不少于5项。治未病服务融入人民 群众生活,为保障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 到2030 年,全市中医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建立完善, 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达到100%,乡镇卫生院、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为100%,村卫 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为80%。65岁以上老年 人和0~ 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90%。治未病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产品种 类丰富,发展环境优化完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多层次、多样 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治未病知识 1.推广中医药治未病及健康养生文化。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治未病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广大群众走进、认识、了 解中医药,提供正确、安全、科学的中医药知识。积极培育争创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推动有一定基

中医“治未病”干预(保健)操作方案[参照]

中医“治未病”干预(保健)操作方案[参照]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健,预防疾病,中医的“治未病”理 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的“治未病”干预操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化干预 个体化干预是中医干预的核心之一,中医注重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因此在干预时要根 据患者的体质特征、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干预。个体化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体质辨识:中医强调人体存在不同的体质类型,通过辨识体质类型和相应的中医调 理方法进行干预。 2.病因诊断: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对病因的诊断,找到病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中医疗法进行干预。 3.舒适度评估:通过体验感知、情绪体验、睡眠评估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舒适度评估, 以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饮食习惯等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是中医干预治未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中医可以向公众宣传健康教 育知识和方法,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健康宣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饮食: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推广合理饮食观念,提倡多吃蔬菜水果、粗细搭配、不挑食等方式来保证身体健康。 2.生活方式:中医注重调节生活方式,提倡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保持良好情绪、避 免吸烟饮酒等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3.中草药保健:中医注重利用中药进行预防和保健,推广不同中药和饮品的功效和使 用方法,来保护和改善身体健康。 三、针灸推拿 中医干预的另一个核心措施是针灸推拿,这种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机能和循环系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身调节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针灸推拿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通过激发人体经络系统的反应,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更 加适用于预防疾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 一需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推出“治未病”健康工程。该工程旨在通 过中医药理念和方法,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全民健康。 二、工程内容 1.健康教育宣传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治 未病”理念,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 2.中医药健康体验馆 在各地设立中医药健康体验馆,让人们亲身体验中医药的疗效和养生 保健方法,增强对中医药的信任和了解。 3.建立中医药健康档案 通过建立中医药健康档案,收集个体的健康信息,为个体精准提供中 医药健康指导和个性化保健方案。 4.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培训 面向医务人员、中医药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健康素养。 5.建立中医药医疗机构网络

通过建立中医药医疗机构网络,提供便捷的中医服务,为广大民众提 供全方位的中医药健康管理。 6.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引导人 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 7.深化中医药科研与临床研究 加大中医药科研与临床研究力度,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和临床应用水平,为“治未病”提供科学依据。 8.开展社会调查与政策研究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和政策研究,了解民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与认知,制 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治未病”实施。 三、工程推进方式 1.中央与地方合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治未病”健康 工程的实施。地方政府将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 2.联合行业协会与社会机构 3.制定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落地情况和效果进行定 期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工程方案。 四、预期效果

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治未病”工作是中医药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当前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预防保健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开展“治未病”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同时,“治未病”工作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中医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推进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工作目标 我院“治未病”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中医药体检、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康复保健等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标。 二)明确工作内容

我院“治未病”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开展中医药体检,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中医药体检服务;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中医药康复保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康复保健服务。 三)明确工作措施 我院“治未病”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建立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平台,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建立中医药体检中心,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中医药体检服务;建立中医药康复保健中心,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康复保健服务。 三“治未病”工作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我院“治未病”工作的重点是: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建立中医药体检中心,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中医药体检服务。

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黄陵县中医医院 “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治未病”中心工作领导班子 “治未病”中心主任:吴浩云 成员:吴浩云张超拓惠莲张敏 耿刘哲黎娜 主要职责: 1、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病”理念及内涵文化。 3、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二)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 开展和指导相关工作 专家咨询组: 组长:寇俊平 成员:雷俊生王世利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认识人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2、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注重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3、坚持以实践为核心。科研来源于需求,成果服务于实践,提高“治未病”服务的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 (一)科室设置 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设立“治未病”中心(改造医院三楼两间病房)。按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开展服务,提供平台的规范化建设,设立组

治未病建设实施方案

治未病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 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的重要理论之一,强调预防胜于治疗,提倡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治未病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治未病建设实施方案,对于促进人们健康、延缓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1. 提高公众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和理解,树立健康预防意识; 2. 建立健康教育体系,普及治未病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3. 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治未病建设; 4.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治未病工作。 三、实施方案 1. 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培训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治未病理念,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加大对治未病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

2. 健康管理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 发现潜在健康风险。同时,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为个人制定个性化 的健康管理方案,引导人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 3. 健康促进 开展各类健康促进活动,如健身运动、健康讲座、健康生活展示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健康促进活动中,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 健康素养。 4. 社区合作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共 同开展治未病建设活动,建立健康促进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健康服务。 5. 健康监测 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 发现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政府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治未病建设的责任部门

(中医治未病)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方案(3种)

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方案 脂肪肝欲病状态的中医干预方案 脂肪肝中医称脂肪肝为“肝癖”或“肝痞”,是指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脂类物质的平衡失调,脂肪在组织细胞内储积,其储积量超过肝重量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脂肪肝的预防和早期防治对阻止慢性肝病发展和改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我院为中国医师学会发起的全国脂肪肝健康促进项目—福建省脂肪肝防治中心,对脂肪肝的预防有着丰富的经验。 一、建库(健康状态辨识)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证素辨识及健康体检等方法获得脂肪肝欲病之人的全面健康信息。 (一)问卷调查: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及精神压力等,收集相关数据,分析脂肪肝的高危因素。 (二)中医体检 1、体质辨识:采用王琦教授研制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 2、证素辨识:采用学科带头人李灿东教授研发的证素辨识系统,对脂肪肝欲病之人进行中医证候辩证。 3、五脏相音辨识:根据五脏相音辨识其脏腑功能状态。 (三)健康体检:体检项目除颈围、腰围、臀围、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等一般项目外,还必须包括以下项目:肝功全套、肾功能、血脂全套、血糖、血液流变学检查、肝胆胰脾超声检查以及体脂肪成分测定。 二、知己(健康状态评估) 四诊合参,从“宏、中、微”三观辨识,综合健康体检结果,对脂肪肝欲病之人进行评估,判定轻、中、重程度三种健康状态。 (一)轻度 1、体质类型0~1级; 2、证素辨识积分<70分; 3、依据:

(1)无明显不适症状,平素情志条达,起居不规律,经常熬夜等; (2)有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嗜食高脂食物等;尚无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无肝功异常或血脂异常或血糖异常等。 (3)超声改变:肝脏大小正常,包膜光滑。肝内回声稍致密、增强,后方回声轻度衰减,肝内血管走向清晰。 (二)中 度 1、体质类型0~1级; 2、证素辨识积分:70-100分; 3、依据: (1)偶有右下腹部不适症状,平素起居不规律,经常熬夜等; (2)有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嗜食高脂食物等; (3)出现肝功异常或血脂异常或血糖异常等(仅有其中一项或两项); (4)超声改变:肝脏轻度增大,下缘较钝。肝内回声致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肝内血管走向欠清晰。 (三)重度 1、体质类型2~3级; 2、证素辨识积分:100-150; 3、临床依据: (1)常有右下腹部不适症状,平素起居不规律,经常饮酒、熬夜等; (2)有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长期饮酒、吸烟、嗜食高脂食物等; (3)出现肝功异常、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合并两项以上者) (4)超声改变:肝脏增大,下缘钝,肝内回声明显致密、增强,后方回声明显衰减,肝内血管走向不清晰。 三、健康干预方案及实施 (一)轻度:主要通过自助干预。 1、自助干预 (1)节饮食:宜清淡饮食,改变饮食结构,建议低脂低糖的平衡膳食,增加粗纤维膳食。 (2)增运动:中等量有氧运动,每周四次以上累积锻炼至少150分钟。还可以尽量走路上下班,步行上下楼梯;

中心“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中心“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治未病旨在通过中医理论和中医药技术,提前识别并干预潜在的 健康问题,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为了有效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制定以 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中医治未病专门机构 1.设立中医治未病专门机构,由中医专家组成工作团队,负责制定中 医治未病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指南。 2.建立中医治未病专科门诊,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包括中医体质辨识、脏腑功能检测等。 3.加强中医治未病专业人才培养,组织中医学院和相关机构开设中医 治未病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中医治未病专家和技术人员。 二、开展中医体质辨识 1.制定中医体质辨识标准,通过问卷调查、面诊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方法,对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2.对中医体质进行分类,如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并 针对不同体质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体质辨识数据库,将体质辨识结果与相关 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行关联分析。 三、推广中医养生方法 1.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对中医 养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2.制定中医养生指导方案,针对不同体质类型提供相应的养生方案, 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等。 3.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打造中医养生品牌,吸引更多人参与中医养 生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建立中医健康档案 1.建立全面、可靠的中医健康档案,记录每个人的中医体质、病史、 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中医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和共享。确保 中医医生、中医药师和公共卫生人员可以共享和利用这些档案,进一步实 现个体化、精准化的中医治未病服务。 3.加强中医健康档案的隐私保护,确保个人健康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五、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1.加大对中医治未病的科研投入,推动中医理论和中医药技术的创新。 2.鼓励中医院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评估中医治未病的效果和安全性。 3.鼓励中医药企业进行中医治未病产品研发,推动中医药技术的转化 和应用。 六、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1.制定中医治未病相关政策,明确中医治未病的发展目标、优先领域 和政策支持措施。

深圳市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深圳市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深圳市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总体架构 以深圳市中医院为深圳市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下设项目研究、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培训推广等专家组,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诊所、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以及中医保健场所,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 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员应为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热爱中医、善于传授中医知识与技术、团结协作能力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 二、政策支持 由于中医“治未病”服务与临床工作不同,其主要开展的群体性工作是不能收费的,因此应从政策上保证:明确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地位。市中医院是深圳市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 三、深圳市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 经过了3~5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中医特色“治未病”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主要指标包括:

(一)建立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区中医院为骨干,综合、专科医院中医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诊所、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中医保健场所为网底的深圳市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 (二)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中医“治未病”工作制度和服务规范的服务项目。 (三)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评价体系。 四、中医“治未病”的功能及其任务 (一)深圳市“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的功能及其任务。 1.探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服务方法,制定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督促各级医疗机构认真执行,并对其技术服务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价。 2.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促进市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编写、制作中医健康教育资料;策划、组织中医健康教育活动。 3.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为蓝本,制订《深圳市中医防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技术规范》,开展中医药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 4.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为蓝本,开展中医药老年人和儿童中医保健工作。并对该项工作建立统计制度。

(完整版)治未病之亚健康人群中医健康干预方案

亚健康人群中医健康干预方案 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和平和心态的一种状态。由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等原因导致社会亚健康人群逐步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上饶市亚健康人群中医方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中医关于亚健康人群保健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使亚健康人群回到健康人群中去. 二、工作方向 亚健康中医保健工作要以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根据不同年龄和环境,预防亚健康发生。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 三、实施方案 (一)全面而合理的膳食。最科学的食谱是保证营养均衡。日常生 活中,每天的膳食必须保证糖、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 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一样也不少.同时,还应当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膳食 倾向:一是食物营养和热量过剩;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节食,以致食 物中某些营养素和热量不足。这两种错误部足以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具体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卡路里的热量,工 作量大者则需要2000卡路里的热量,不断补充营养是保持精力充沛的 前提. (二)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脂肪类食物不可多食,也不可不食。因为脂类是大脑活动所必

需的,缺乏脂类会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但若食用过多,则会使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且长期累积就形成脂肪。 2、维生素作用巨大,不可缺乏。从事文字工作或经常操作电脑者容易眼肌疲劳,视力下降,维生素A对预防视力减弱有一定效果,可通过多吃鱼肉、猪肝、韭菜、鳗鱼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来补充;经常在办公室的人,日晒机会少,容易缺乏维生素D,需多吃海鱼、鸡肝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所消耗的维生素C将显著增加,而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应尽可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补钙和安神。工作中为了避免上火、发怒、争吵等情绪激动,饮食中可以有意识地多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鱼干、骨头汤等,这些食品含有丰富的钙质。研究表明钙具有防止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发生的镇静作用. (三)恰当的生活调理。现代人少不了应酬,饭店的食品美味诱人,但往往碳水化合物过高,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相对不足,常在外就餐者应注意生活调节,平时应多吃一些瓜果蔬菜以及豆制品、海带、紫菜等.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乳酸、丙酮就会蓄积过多,造成人体体液呈偏酸性,使人有疲劳感。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可有意多吃以西瓜、桃、李、杏、荔枝、哈密瓜、樱桃、草莓等水果为主的碱性食物。 (四)及时的心理调节.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难免会有痛苦和烦恼,要想应付各种挑战,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心理调节及时维持心理平衡。 (五)认识自己的生理周期。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精力充沛程度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有高有低。大当数人在午后达到精力的高峰,但也不乏个人差异。不妨测定(连续记录)自己一天的心理状态,清醒程度和对事物反应的敏捷度,找出自己的精力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 (六)获得心理医生的帮助.由心理医生进行正规的心理学干预,不仅是一种直接的治疗,而且能增加心理承受的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

中心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茅箭区五堰街办老虎沟小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治未病”工作实行方案 根据《中医防止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试行】》旳规定。结合《“治未病”健康工程实行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目旳 开展中医“治未病”是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旳重要内涵、是根据现代医学模式转换旳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旳需要,设置治未病中心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中医辨证,现代医学体检,采用起居调养、情志调整、五禽戏、太极拳、推拿、按摩、针灸、理疗、中药熏洗、养生教育等措施。到达辨识病理体质,防病治病,健康长寿旳目旳。 二、总体思绪 根据中医“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旳三个层次,医院整合优质资源。成立“治未病”中心,基本构造为:“治未病”中心辖三个分部即:体检中心、体质辨识中心、老式疗法中心;体检中心分为总检部分,临床科室分检部分,医技科室分检部分;体质辨识由中心中医职称人员承担。按照体质分类标精确定各类计划、方案、指导实行;老式疗法中心以针灸康复科为龙头,全中心所有临床科室对个体服务对象实行防病治病旳中医诊断措施。“治未病”中心拟开展中医诊断项目11种。形成特色明显,效果明显、管理规范、机制

健全、服务全面持续旳工作体系,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旳健康状态及健康风险进行全程跟踪,实现“未病先防、即防早治、已病防变、病后防复旳总体目旳,到达辨识病理体质,防病治病,健康长寿旳目旳。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 中医“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易勇 副组长:刘青云柯有发 组员:王涛陈琴琴汪宗林汪玉荣 韩吉昌刘萍 中心临床各科室人员 2. 中医“治未病”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易勇 副组长:刘青云柯有发 组员:王涛陈琴琴汪宗林 3.制定“治未病“工作制度及职责 四、工作规定 1.对个体健康状态,运用中医体制辨识和现代医学体检旳措施进行评估,适时、实时采集服务队象健康状态旳宏观、微观信息并将信息录入“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进行存储。 2.对服务对象旳健康状态适时、实时分析评估。形成汇报使服务对象时时自知全面旳健康状态及风险。

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基 本需求,有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根据《甘肃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 步均等化项目实施办法》和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 化责任及有效使用项目经费的通知》(甘卫妇社发〔2021〕354号),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向城乡居民提供中医治未病知识的宣传与咨询服务,逐步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 康复养生、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等中医药治未病服务项目,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到2021年底,所有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95%以上的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 能够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所有城乡居民,重点加强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病人、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管理。 三、工作内容(一)省卫生厅提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年度具体工作目标,开展年 度督导及绩效考核工作,督促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督导、 培训、专项考核等工作。各级卫生部门开展本级相应工作内容。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以西学中活动和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工作为载体,加强中医治未病公卫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各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加强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照《中医健康管理工作 规范》要求,对辖区内居住的居民免费提供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尤其要加强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药治未病管理。 1.0―6岁儿童的中医治未病管理: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 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 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对提供的治未病服务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防病治未病)中医健康促进方案(3种)

(防病治未病)中医健康促进方案(3种) 1. 导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体系,一直以来都强调“防病治未病”的理念。本文档将介绍三种中医健康促进方案,旨在帮助大家实现健康生活。 2. 方案一:针灸养生 2.1 概述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重要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施针,以调整气血、平衡阴阳,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灸养生就是运用针灸疗法来维护和提升身体健康。 2.2 具体措施 - 定期针灸: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定期到正规中医医院进行针灸治疗。

- 保健穴位按摩:学会按摩保健穴位,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以增强体质。 2.3 预期效果 通过针灸养生,可以调整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3. 方案二:中药调养 3.1 概述 中药调养是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通过运用中药的药性来调和人体的阴阳五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2 具体措施 - 个性化的中药处方: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开具中药处方。 - 中药食疗: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食材,进行食疗调养。

3.3 预期效果 通过中药调养,可以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4. 方案三:运动养生 4.1 概述 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适度运动,以 达到调整阴阳、畅通经络、增强体质的目的。 4.2 具体措施 - 太极拳:学习太极拳,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来调节身心。 - 八段锦:练习八段锦,以畅通经络、强身健体。 4.3 预期效果 通过运动养生,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抗病能力,预防疾病。

5. 结论 综上所述,防病治未病的中医健康促进方案包括针灸养生、中药调养和运动养生。这些方案都注重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希望大家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实现健康生活。

治未病实施方案

治未病实施方案 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未病先防”、“疾 病治已不如未病防”的思想,旨在通过调整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贯彻治未病理念,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有以下建议: 一、加强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是治未病的基础,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作息规律、合理调节心情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地调节生活方式,增强身 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能更好地预防疾病。 1、合理饮食 饮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建议每天三餐以清淡、健康为主,平衡摄取营养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高热量食品。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以免损伤身体健康。 2、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建议每天坚持30 分钟以上的运动,如健身、跑步、散步等。注重缓解肌肉酸痛,避 免剧烈运动对身体的伤害。 3、作息规律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建议每天保持固 定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需保持7到9小

时的睡眠。此外,还要注意调节心理压力,避免焦虑、疲劳等不良 情绪的干扰。 二、加强个人健康管理 个人健康管理是治未病实施的另一个重点,包括通过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方式,采取前瞻性、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控 制疾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 1、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 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视力、听力、心理等综合健康检查。中老年人、高危人群等更是需要加强定 期体检的频率和范围。 2、保持免疫力 预防接种能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提升个人免疫力。建议定期 接种预防疫苗,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此外,今年多起 流感病例的出现也提醒我们注意针对性接种预防疫苗。 三、倡导健康文化 健康文化是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健康理念和知识,引 导公众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口健康和谐发展。 1、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培养 公众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的意识。建议在社区、学校、

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0-2030年)

XX省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2020-2030年)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XX行动,根据《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XX行动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9]20号)和《健康XX行动实施方案(2019-2030年)》(健康XX委发[2019]1号)的要求,传播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和2030年,我省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素养水平提高到10%及以上和20%及以上,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其中: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素养水平、中医药基本理念素养水平、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和中医药文化常识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35%、30%、30%、28%及以上和45%、40%、40%、35%及以上。鼓励各主要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开设中医药健康科普栏目。提倡个人在进行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日常自我养生保健,掌握运用基本的中医药养生知识和技能。 二、主要任务 (一)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行动

倡导群众理解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健康生活方式、适宜方法、文化常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维护促进自身健康、提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工作。了解和评价全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形成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持续跟踪和分析,评价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促进工作效果,健全全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体系。 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集中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中医药健康理念,进一步引导群众走进中医药、了解中医药,支持中医药,进一步指导群众正确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的方法,提升全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推进中医药法宣传工作。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XX省中医药条例》。通过网络、报纸、微信、电视、设立普法长廊、单位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发放宣传折页和普法资料等一系列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法的关注度、知晓率,增进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同感。 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充分发挥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展示和宣传等工作,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百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