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的三句话

中医治未病的三句话

中医一直以来被视为健康与健康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包括防治疾病在内。传统中医认为,未病即是疾病的前期,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从而使人们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在中医学中有“三句话”,也就是“饮食调养,身心健康,安心舒服”,被称为“中医治未病的三句话”。

第一句“饮食调养”包含了一些很重要的内容,主要用来提醒人们注意饮食调养,着重提醒人们避免暴饮暴食,不要暴饮暴食,要适度食用;另外还要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优化营养,吃出健康来。另外还要注意水的摄入,每天坚持喝足够的清水,保证身体的水分充足,从而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进一步使身体得到调理。

第二句“身心健康”主要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要注重自己身体的运动,定期运动能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几率,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体质,能够延长寿命。同时,人们也要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过度放纵,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一句“安心舒服”暗示着健康的人应该有一种安心舒服的感觉,这便是中医所说的“安心舒服”。它是中医提倡的一种健康生活

方式,指的是能够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能够充实自己的生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达到一种安心、舒适的状态。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三句话,总结起来就是要注重饮食调养、

身心健康,当然还要保持安心舒服的心态,从而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只要人们能够按照中医的建议,认真实践“中医治未病的三句话”,就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获得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

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 中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保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医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强调养生保健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通过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袭,来确保身体健康。 1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点 中医“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是防病和治病的重要原则,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蕴含着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内经》认为在未病之前,要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要“顺应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以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为主的摄生观。既病之后,则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及里、由轻转重、步步深入的。疾病的传变,也是由肌肤到脏腑逐步深入的过程,传至五脏终至难治。 《内经》“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结合脏腑生克制化规律所制定的既病防变的措施。晋代王叔和在继承《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个伏寒化暑的论点,也体现古人“治未病”的观点。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把握时机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 2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和方法 2.1未病先防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邪正两方面着手。在疾病未发生之前,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入侵,避免疾病的发生。 2.1.1调摄正气,增强机体抗邪能力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能护卫全身机表,防御外邪的入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这是由于正气不足,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邪才得以侵入机体而致病。人体正气内固,脏腑功能正常,抗病邪能力就增强。《素问·刺法论》中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的方法:“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所以“治未病”要做到未雨绸缪,通过调摄精神情志、锻炼身体、饮食和生活起居调节等来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中医治未病三步: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愈后防复

中医治未病三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中医治未病思想首现于《黄帝内经》,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 中医“治未病”就像先给人体修筑一道“长城”或者“防火墙”,以抵御外来“恐怖分子”的袭击。 壹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预防的最高境界。如果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盏灯,生命的源泉就是油,灯里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灯点得很亮,油就会很快用完,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根据这种预防的思想,如果我们经常采用一些措施,进行未病先防,就不会让一切病毒细菌等“恐怖分子”进入我们的体内,把我们的生命之油揩走。另外,我们还得想点办法,为自己的生命加油,只有足够的油,才能让生命之火“小炷留灯”,燃烧得更长。那么怎么给自己的生命之灯加油呢? 老祖先在2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膏方,膏方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治未病”的有机构成。膏方就像是一桶油,每天食用一小勺,就等于给自己加了一勺生命之油,这样就会减少生命之油衰竭的可能。但是,补充膏方也要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具体体现在要分清不同个体是偏阴虚、阳虚、气虚还是血虚,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加入生命之油的作用,否则,情况一旦相反就会出现“火上浇油”或者“火上弄冰”的后果。“治未病”遵循的原则就是要辨证预防,如果预防不当,就会导致疾患。 气虚 王小姐天生丽质,身体柔弱,虽然是白领阶层的佼佼者,但是她却总是乐不起来,并且平时总是容易感冒。在日常生活中常感觉全身乏力,疲惫不适,或见气短,多汗,运动后加剧。“治未病”专家诊断为:气虚,建议膏方调理。 膏方:人参、高丽参、西洋参、太子参、冬虫夏草、山药、黄芪、山楂、麦芽、当归、党参共成膏,蜂蜜、冰糖调味。每天一匙,但不可过量,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人参过量服用可导致鼻出血。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此学说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对于治未病的内容,中医学家将其归纳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和瘥后防复几方面。 所谓“未病”就是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正常。中医称人的这种状态为“阴阳平和”,即属于无病的范畴。为了达到无病、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还把“摄生”作为“治未病”的最佳举措,如“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都是“治未病”的经典记述。根据这些经典名句,后世医家发明了吐纳导引、疏通经络、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体育锻炼、心理疗法、精神疗法、服补药补品、吃药膳、吃蔬果等的“治未病”方法,以求得强健身体,祛病防衰、延年益寿。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中说:“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是混淆,既病者难以救矣。”这里是说古代

好的医生注重在人身体健康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疾病。中等医生注重在人将要生病时采取各种措施避免疾病发生。一般医生只注重已经发生的疾病的治疗,但如不及时治疗,待到疾病严重后才去治疗,往往难以救治。 “冶未病”,即未病先预防,应注重调养身体,调养精气神,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中医十分注意精神调养、体育锻炼和衣食住行。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认为,人如能情绪稳定、情操高尚,不生气发怒,无私寡欲,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才能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正气旺盛,不生疾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人就不会生病。饮食上如过饥,过饱、大鱼大肉、抽烟、酗酒、饮食不卫生,都会损害脾胃及脏腑,使人生病。人要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的起居,特别是不要熬夜,不要早晨睡懒觉。还要讲究卫生,防止衣物、环境、水源、食物污染,并要注意避免外伤、毒虫毒蛇野兽咬伤等。 欲病就是在外表上虽有不适,可以照常工作、学习、劳动。但是,实质上欲病就是人体已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治。”意思是说人在病势轻浅的亚健康状态时,如能及时服药或药膳、保健品,就会调动体内的正气,改善亚健康状况。因此,《素问遗篇法论》

治未病科

治未病科 治未病科指的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 什么是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语出《黄帝内经》的“上工治未病,不 治已病,此之谓也”。通俗的来说,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的 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中医中,治未病的主要思想在于,“未病先防,既病 防变”。 治未病科的功能定位及服务特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对治未病科颁布的《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其中就明确指出,现阶段治未病科的主要功能定位在于“未病先防、瘥后防复”。 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应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以求得长远效果。治未病科目前的工作内容 1.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 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 2.治未病中心主要日常工作是根据服务对象需要的干预内容分别提供膏方、贴 敷、针刺、灸法、火罐、推拿、熏蒸、刮痧、沐足、砭石等干预服务。 3.组织院内中医专家,以轮流坐诊的形式,首先对就诊人群进行未病和已病的 体质辨识,对体质分类进行进一步细化并制定具体的预防保健方案以及未病人群辨其体质平和与偏颇制定出改善体质的综合方案。

精选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 中医 "治未病 "的内涵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以致现代医学对 “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依据现代医学理论, 将人群的健康状态 分为三种: 一是健康未病态; 二是欲病未病态; 三是已病未传态。所以, “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 拥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 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备传变的作用。 “治未病”发源与临床意义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不治已乱治未乱 ,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尔后药之 , 乱已成尔后治之 , 譬犹临阵磨枪 , 斗而铸锥 , 不亦晚乎” ,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中医学向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 的观点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不治已乱治未乱 ,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尔后药之 , 乱已成尔后治 之 , 譬犹临阵磨枪 , 斗而铸锥 , 不亦晚乎” ,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另见于《素问·刺热》篇 :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 心热病者颜先赤 , 脾热病者鼻先赤 ,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 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

, 赤色者刺之 , 名曰治未病。”此“病未” , 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于无症状或症状尚少、的段。种潜 病可展成某种拥有明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此,“治未 病” , 是指通必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展 , 进而使种潜病向健康方向化 , 属于疾病初期治的范。 于《灵枢·逆》 : “上工 , 刺其未生者也。其次 , 刺其未盛者也。其次 , 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 , 不治已病。”此“治未病”医生的治和水平提出了要求 , 要想成一名高妙的医生 , 要善于防疾病 , 防患于已然。 合代医学的理 , 合各家法 , 能够将人群的健康状分三种:一是健康 , 未病 , 即人体于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 ; 二是欲病未病 , 即 体内病理信息匿存在的段 , 或已 拥有少量预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 , 但尚不足以断某种疾病 ; 三是已病未 , 即人体某一器出了明病 , 依据疾病的律及腑之的生理、病理关系 , 病邪可能入其余腑 , 但病邪尚限制在某一腑未生 的状。 所以 , “治未病”就以上三个状 , 拥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养生 , 防病于先 : 指未生病以前先防 , 防止疾病的生 , 是医学的最高目 , 是健康未病的治原 , 也是一名高妙医生追求的最高境地 ; 二是欲病施治 , 防微杜 : 指在疾病无明症状以前要采纳举措 , 治病于初始 , 防止机体的失衡状展。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是一种防病养生的治疗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出。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治未病的意义在于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防病于未然、既病之后防其传变、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防病于未然是治未病的第一种意义,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同时,要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此外,中医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既病之后防其传变是治未病的第二种意义,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是治未病的第三种意义,强调在治愈后继续加强保健,避免疾病的复发和治愈后遗症的发生。 总之,治未病是中医学说的基本法则,强调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既病之后防其传变,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研究和实践。 未病”一词最初出现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这段话从 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治未病是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 中医养生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老子和___。老子强调“清静无为”和“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而___则注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 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中医治未病理念

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de)高度概括,在疾病(de)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de)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de)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de) 指导意义. 1、治未病(de)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de)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 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 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de)最为经典(de)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de)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 出了治未病(de)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de)另一 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de)发生, 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de)论述进 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de)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de)规律传变,在 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de)脏器,从而采取相应(de)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de)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de)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 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de)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着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de)方法和措施,有很高(de)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de)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 大丰富了治未病(de)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de)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de)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 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de)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de)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 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 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中医讲究治未病一词写一篇文章800字作文

中医讲究治未病一词写一篇文章800字作文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 一是健康未病态; 二是欲病未病态; 三是已病未传态。 “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治未病”的措施方面,我们主张首选绿色疗法,比如针灸、推拿、中药疗法。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项目如太极拳、健身操、瑜伽等就可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药粥、药茶,最好是在明确自身体质状态的前提下选用,另外健康规律的生活和平和恬淡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防病措施。

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是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中医体质辨识就是通过对病人身心状态的分析,确认其身体的寒热虚实阴阳偏颇,针对个体体质的特殊性,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病因预防,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比如一个亚健康的人,整天疲乏失眠,缺乏热情,通过体质辨识,我们认为他是肝气郁滞,应当在肝俞、脾俞、太冲、足三里等穴位上给以针刺、按摩或拔罐等刺激,以疏肝理气,调理脏腑气机,使肝气得以疏泄,脏腑功能归于平衡,机体恢复健康状态。 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这是已病未传态的治疗原则。比如高血压病人,我们要防止其并发心、脑、肾的改变;中风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要及早治疗他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 另外,还有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要注意调摄,以促进并提早日康复和防止疾病复发。即使是感冒初愈,病人也要注意避风寒,多休息;而手术后的病人更是气血两伤,增加饮食营养和适当的康复锻炼是极其重要的。

中医治未病

听到“治未病”这个词,大家或许都会有些陌生,甚至可能误认为是“治胃病”。“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治未病” 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因此,“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 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有统计表明,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所占比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等综合因素导致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和功能紊乱所致。患者自觉头昏、头重、胸闷、乏力、精神不佳,或食欲不振、入睡困难或多眠、心悸、虚汗、大便失调、小便清长等,以其中几个症状组合出现较为常见。 中医“治未病”理论涵盖了亚健康的防治。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亚健康的防治具体方法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调摄精神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容易导致气血阴阳的失调而发病。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说法,情志刺激可致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致病;在疾病过程中,情志波动又能使疾病恶化。现代医学证实心身失调常源于负性情绪的刺激,如长期的高度紧张、心理压力、抑郁、低沉、悲哀等的持续作用。心理刺激导致的心理改变主要是情绪异常,首先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之后出现交感神经、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等一系列变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清静则内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即指思想上安定清净,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无从得病。所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强化修养,树立正确的疾病观,这样不但可防止内在致病的七情刺激,同时避免七情损伤人体正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上医治未病的三句话

上医治未病的三句话 中国传统医学中,运用“治未病”是一个重要思想,将“治未病”概括为三句话:“少时多补,寒胜热,养生保健”。 “少时多补”是上医治未病的最主要观念,它强调,早期补充阴阳,把虚弱或损伤的阴阳精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外兼施,以维护人体的生命平衡,保持健康,预防未病。 “寒胜热”的含义是,当人体的阴阳出现失衡时,应以冷敷、冷藏、冻疗或调用药物清寒解热,以克服热势,恢复生物体的阴阳平衡。 “养生保健”所指的是,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环境条件,制定实用有效的保健计划,科学合理地调节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慢慢形成保健养生的良好习惯,预防未病。 上述三句话涵盖了上医治未病的全部要点,可以帮助我们健康生活。但在治未病时,我们还应该重视其他因素,如调节饮食、运动锻炼、有效安排休息、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上述的三句话,将会大大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远离疾病。 人们经常认为,熬夜打牌、抽烟喝酒是一种自由,但对养生保健却会有损害,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隐患,不利于治未病。 此外,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很重要的,平时要加强心理疏导,保持心态乐观。保持一个积极、正面的心态,对于治未病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有效预防未病。 治未病的准则无外乎三句话:“少时多补,寒胜热,养生保健”,

运用以上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做好自我保护,积极治未病,预防未病,避免疾病,以达到健康的目标。 上医治未病不仅包括三句话,还要建立起恰当的保健系统、实施有效的保健措施,科学地调节人体机能,建立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发挥保健食品、保健设施、保健技术等疗效,形成一个完善的治未病保健体系,达到能够有效预防未病的健康目标。

中医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展开全文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重在防,防未病与治未病殊词同旨,诗人陈志岁《病中窥镜》云:“偶对玻璃镜,床头漫想思。颜貌瞒人老,腰肢管自衰。至防防未病,精补补初亏。窃珍宾世体,须竟我为为。”(《载敬堂

集·江南靖士诗稿》)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 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 《灵枢·逆顺篇》:“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如《刺热篇》:“肾热病者,顾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 《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 《集注》:“萌芽,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不使有伤三部九候之气。” 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相同语句又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五脏(五行)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篇一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 一是健康未病态; 二是欲病未病态; 三是已病未传态。 “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治未病”的措施方面,我们主张首选绿色疗法,比如针灸、推拿、中药疗法。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项目如太极拳、健身操、瑜伽等就可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药粥、药茶,最好是在明确自身体质状态的前提下选用,另外健康规律的生活和平和恬淡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防病措施。 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是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中医体质辨识就是

通过对病人身心状态的分析,确认其身体的寒热虚实阴阳偏颇,针对个体体质的特殊性,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病因预防,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比如一个亚健康的人,整天疲乏失眠,缺乏热情,通过体质辨识,我们认为他是肝气郁滞,应当在肝俞、脾俞、太冲、足三里等穴位上给以针刺、按摩或拔罐等刺激,以疏肝理气,调理脏腑气机,使肝气得以疏泄,脏腑功能归于平衡,机体恢复健康状态。 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这是已病未传态的治疗原则。比如高血压病人,我们要防止其并发心、脑、肾的改变;中风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要及早治疗他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 另外,还有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要注意调摄,以促进并提早日康复和防止疾病复发。即使是感冒初愈,病人也要注意避风寒,多休息;而手术后的病人更是气血两伤,增加饮食营养和适当的康复锻炼是极其重要的。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篇二 中医治未病的含义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治未病”起源与临床意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 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另见于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这种潜病态可

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因而,这“治未病”,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 转化,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 还见于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处“治未病”对医生的治疗经验和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要善于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综合各家说法,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 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 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 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因此,“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 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是 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