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滩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最终)

花草滩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最终)
花草滩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最终)

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矿井修改初步设计变更

说明书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九月

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矿井修改初步设计变更

说明书

工程编号:CG1399

建设规模:0.90Mt/a

总经理秦佳之

总工程师付小敏

项目负责人张栋

赵恩荣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九月

审定人员名单

审查人员名单

编制人员名单

目录

总论 (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19)

第一节井田概况 (19)

第二节外部建设条件 (21)

第三节资源条件 (21)

第四节井田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 (41)

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6)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46)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57)

第三章井田开拓 (59)

第一节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59)

第二节开拓部署 (59)

第三节井筒 (62)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65)

第四章井下开采 (67)

第一节采区布置 (67)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工艺 (70)

第三节“三下”采煤及村庄搬迁规划 (74)

第四节采区运输及其它装备 (74)

第五节巷道掘进及机械化 (74)

第五章井下运输 (79)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及设备 (79)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84)

第三节矿井车辆配备 (84)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 (86)

第一节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计算 (86)

第二节矿井通风 (86)

第三节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93)

第四节矿井火灾防治 (93)

第五节矿井粉尘防治 (95)

第六节矿井水害防治 (96)

第七节矿井热害防治 (106)

第八节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 (106)

第九节矿山救护 (106)

第十节紧急避险系统 (106)

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109)

第一节提升设备 (109)

第二节通风设备 (124)

第三节排水设备 (127)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 (138)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141)

第一节煤质及煤的用途 (141)

第二节煤的加工 (141)

第三节主、副井机械设备及布置 (142)

第四节矸石和脏杂煤处理系统 (144)

第五节辅助设施 (144)

第九章地面运输 (147)

第一节概况 (147)

第二节场外道路 (147)

第十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150)

第一节矿井地面总布置 (150)

第二节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150)

第三节矿井地面其他场地布置 (150)

第四节工业场地防洪、排涝及竖向设计 (150)

第五节场内运输 (151)

第六节工业场地管线综合布置 (151)

第七节矿井建设用地 (151)

第十一章配供电系统 (152)

第一节供电电源 (152)

第二节电力负荷 (155)

第三节输变电 (157)

第四节地面配电 (162)

第五节井下供配电 (165)

第十二章智能化系统 (171)

第一节安全、生产监控及自动化系统总体架构 (171)

第二节安全、生产监控及自动化系统 (171)

第三节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175)

第四节通信 (175)

第五节信号 (176)

第十三章地面建筑 (177)

第一节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 (177)

第二节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 (177)

第三节行政、公共建筑 (181)

第四节居住区 (182)

第五节驻矿救护队 (183)

第六节地面建筑防火 (183)

第十四章给水排水 (185)

第一节给水 (185)

第二节排水 (190)

第三节室内给水排水 (194)

第四节水量平衡 (194)

第五节消防及洒水 (196)

第十五章采暖、制冷与供热 (197)

第一节采暖、制冷与通风 (197)

第二节井筒防冻 (197)

第三节供热热源与供热设备 (200)

第四节室外热力管网 (202)

第十六章节能、减排 (203)

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耗 (203)

第二节节能措施及评价 (208)

第三节节水措施及评价 (216)

第四节减排 (217)

第五节节能减排指标综合评价 (218)

第十七章劳动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 (220)

第一节危害因素分析 (220)

第二节劳动安全职业卫生 (220)

第三节地面消防 (220)

第十八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221)

第一节概述 (221)

第二节矿井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 (225)

第三节矿井生产期污染防治措施及综合利用 (225)

第四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29)

第五节机构设置及监测 (229)

第六节专项投资 (229)

第十九章建设工期 (230)

第一节建井工期 (230)

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 (230)

第二十章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231)

第二十一章概算投资 (232)

第一节编制说明 (232)

附录:

附录1: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甘发改能源[2006]337号《关于成都地奥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矿井项目核准的批复》;

附录2: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以甘发改能源[2012]21号《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煤矿初步设计的调整批复》;

附录3: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2012]40号《关于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煤矿建设项目修改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

附录4: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甘环审发[2013]18号《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矿井变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附录5:采矿许可证(2013年6月);

附录6:花草滩煤矿煤自燃倾向性鉴定(2015年7月);

附录7:花草滩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2015年11月);

附录8: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以甘国土资储备字(2013)71号文对《甘肃省山丹县花草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进行备案。

附录9: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以甘国土资储评字(2013)77号、甘国土资储评总字1310号文对《甘肃省山丹县花草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

附录10: 设计委托书。

附件:

附件一:投资概算书;

附件二: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清册;

附件三:初步设计附图。

附图目录

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所在位置及隶属关系

(1)项目名称:花草滩矿井

(2)隶属关系: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

(3)企业位置:花草滩井田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山丹县东南部,距山丹县城23km,行政区划属山丹县老军乡。

2、建设单位情况

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是由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甘肃丰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并购的股份制企业。该公司原成立于2004年12月,经营范围为煤炭项目投资,注册资本3000万元,为甘肃省张掖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2011年1月并购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3亿元,经营仍以煤炭为基础并将发展为集采煤、洗煤、煤焦、煤化工、煤电为链条的煤炭循环产业和以多晶硅、甲醇、新能源产业开发等多元产业为远景发展的产业一体化大型煤化工企业。

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煤为基础,以洗煤、煤焦、煤化工、煤电为链条的煤炭循环产业为主导,以冶炼、机械加工、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环保与新能源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2010年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家第302位。该集团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的韩城市林源西沟煤矿。1997年组建韩城市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更名为陕西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改制重组为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树立的“循环经济重点示范企业”之一,在册员工5000多人。

2007年来,集团公司实施资本运营战略,通过控股参股、合资合作、产权改革的形式,实现了跨所有制、跨区域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集约经营。先后与郑州金牛投资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陕煤蒲白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龙门钢铁集团合资建设总投资100多亿元的煤矿、洗煤、焦炭、化工等大型煤能转化项目,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模效应带来的工艺先进性、环保节能先进性和综合利用先进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2011年1月,与甘肃省山丹县人民政府签约,注册了甘肃丰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山丹县计划投资162亿,建设以600万t的煤矿、600万t洗煤厂、2×350MW 煤泥矸石发电、100万t的兰炭和氧化镁、多晶硅等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

二、项目基本建设情况

(一)文件批复情况

2006年4月27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以甘发改能源[2006]337号《关于成都地奥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矿井项目核准的批复》对该项目进行核准。

2006年12月8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以甘发改能源[2006]1064号《关于成都地奥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矿井初步设计的批复》对矿井初步设计进行批复。

2012年1月,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以甘发改能源[2012]21号《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煤矿初步设计的调整批复》对调整的矿井初步设计予以批复。

2012年3月,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2012]40号《关于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煤矿建设项目修改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对变更的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予以批复。

2013年1月甘肃省环境保护厅以甘环审发[2013]18号《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矿井变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变更的环评报告予以批复。

2013年6月,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为花草滩矿井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井田面积为22.3266km2。

2013年10月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以甘国土资储备字(2013)71号文对《甘肃省山丹县花草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进行备案。

(二)矿井基本建设情况

矿井2012年4月16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矿井的提升、运输、供电、通风、压风、排水、给排水及供热、地面生产、通讯、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和行政福利设施

已建设完成,首采面已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尚有部分井巷和机电安装工程尾工正在收尾。

三、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

认真总结国内外现代化矿井的先进经验,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创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国内一流的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现代化矿井。

四、设计变更主要内容及原因

(一)设计变更理由

由于矿井采矿证变更,矿井对整个井田范围进行了补充勘探,资源储量、水文地质条件等变化及矿井水处理系统由井下布置变更为地面布置,主要变化事项如下:

1、根据甘肃省国土厅划定的矿区范围批复(甘采证划字[2006]0001号),花草滩矿区由44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22.3266km2,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五队等单位2004年10月提交的《甘肃省山丹县花草滩矿井煤炭勘探地质报告》(以下简称《勘探地质报告》)只对浅部初期开采区域12.89 km2范围进行了勘探,2011年12月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据《勘探地质报告》编制完成了《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花草滩矿井修改初步设计》。

2、2012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对矿区范围内资源进行了补充勘探,勘探范围22.3266km2,并提交了《甘肃省山丹县花草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储量核实报告》),井田地质资源储量由2013年10月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以甘国土资储备字(2013)71号文对其进行备案,井田资源/储量由6743万t增加至10143万t。

3、2013年6月,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为花草滩矿井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将22.3266km2矿区范围内+2100~+1200m之间储量纳入其中。

4、2013年8月,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提交了《甘肃省山丹县花草滩煤矿先期开采地段三维地震勘探报告》(以下简称《三维地震勘探报告》),报告中井田断层构造与原《勘探地质报告》变化较大,需重新进行井田采区划分,首采区范围、储量发生变化,首采工作面位置发生变化。

5、根据现场要求,矿井水处理站由井下布置变更为地面工业场地布置,同时由

于首采区位置、面积、可采储量发生变化,矿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了相应变更,本次设计变更根据环评变更审查意见进行调整。

6、现场实际设备订货情况较原初步设计发生较大变化。

7、相关的规程、规范发生变化。

基于上述变化原因,为满足施工及验收要求,受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原修改初步设计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变更。

(二)设计变更内容

1、基础地质资料变化

由于矿井进行了补充勘探,根据备案的《储量核实报告》和《三维地震勘探报告》,矿井构造、涌水量变化较大,矿井正常涌水量由130m3/h变化为220m3/h,水文条件由简单类型变更为复杂类型,各煤层由不易自燃煤层变化为自燃煤层,井田资源/储量由6743万t增加至10143万t。

2、水平划分、开拓巷道布置变化

原初步设计设+1550m水平和+1400m辅助开采水平,由于补勘后煤层赋存范围发生变化,变更设计布置两个开采水平,第一开采水平标高+1550m,第二开采水平标高+1300m。增加+1550m东翼三条大巷,将原西翼三条大巷由+1400m标高变更为+1300m 标高。

3、采区划分发生变化

原初步设计将井田划分为三个采区,由于井田扩界,变更设计将井田划分为七个采区。

4、首采区范围及资源量发生变化

原初步设计首采区为+1550m标高以浅区域,首采区利用+1550m水平系统开采,变更设计由于第四系防水煤柱范围扩大,造成+1550m以浅区域储量大幅减少,设计将首采区范围下部边界调整至煤

+1480m标高等高线处,资源储量相应调整。

1

5、首采工作面位置发生变化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报告》,井田内原DF5断层赋存范围发生较大变化,造成原首采1101工作面被DF5断层切割,推进长度由原设计2112m变更为1193m,推进长度大大缩短,造成1101工作面在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回采完毕,由于1101工作面推进

长度缩短,致使胶带暗斜井架空乘人装置等尚未调试完毕1101工作面就已回采完毕,导致联合试运转期限需延长,经矿方申请,将本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限延长半年,期限为2017年4月5日至2017年10月5日。本次变更将1103工作面作为首采工作面继续进行联合试运转。

6、掘进工作面个数发生变化

原初步设计布置2个顺槽综掘工作面和2个集中下山普掘工作面,变更设计为保证矿井开拓接续,布置2个顺槽综掘工作面和3个集中暗斜井普掘工作面。

7、矿井风量、负压发生变化

原设计:通风容易时期风量为90m3/s,负压1210.0Pa;通风困难时期风量为100m3/s,负压2130.0Pa。

变更设计:通风容易时期风量为130m3/s,负压1735.0Pa;通风困难时期风量为130m3/s,负压2350.0Pa。

8、矿井水处理站变化

原初步设计矿井水处理站设置在井下+1550m水平井底车场,变更设计改为设置在地面工业场地,处理工艺发生变化,相关配套设施相应调整。

9、地面临时排矸场地

现有矿井地面临时排矸场地有1.63hm2位于DF8断层上部,根据环评变更审查意见,设计在现有临时排矸场地东北部新建一处临时排矸场地,面积 1.63hm2,服务年限3a。

10、地面工业场地锅炉

根据环评变更审查意见,拆除矿井工业场地锅炉房内6t锅炉1台,保留3台10t 锅炉。

11、增加危废材料物品库

根据环评变更审查意见,在地面工业场地新增危废材料物品库。

(三)其它变更

由以上变化引起的各系统相应变更及根据现场订货资料的变更,如提升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运输系统、回采设备及监测监控、经济投资等。

五、变更情况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资料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强电设计 第七章弱电设计 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消防设计 第十章环保设计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节能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 6.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7.“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 8.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 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 10.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 三、设计理念 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云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 四、设计目标 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 整体性: 充分体现云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的信念宗旨,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鲜明特色,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原则,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和标志性。 以人为本: 满足体育专业队训练及大学生体育教学、大型集会、文艺演出要求的综合体育馆;配备始终可以安全、舒适、愉快地利用的设施、流线、服务。 经济性: 充分利用地形与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节能设施,降低运营管理费用。超前性: 反映具有超前形态的体育馆;反映具有不懈地研究发展的大学形象;树立最尖端高科技大学的形象。 服务种类: 提供大型赛事、大型典礼和演出场地与服务; 提供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场地与服务; 功能配置: 一流的体育赛事和健身锻炼场地设备; 安全舒适的观众厅及其座席; 贵宾视察和观礼专用的休息室、小型会议室; 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高效率行政办公室; 五、设计等级 1.建筑类别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本工程的体育建筑等级为乙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第1.0.8条规定,“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

尾矿库初步设计报告

1 概述 1.1 地理位置 辽宁省朝阳恒润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位于辽宁省西部建平县白山乡,距建平县约为55km。该矿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建平县白山乡长汉池村。地理坐标东经119°27'40",北纬41°45'23",主要交通道路为建平县城至白山的县级公路,交通便利。 1.2 地形地貌 矿区属辽西低山丘陵地区,地势平缓,山形低矮,最高海拔高度834.2m,最低海拔高度530.4m,相对高差303.8m。地形属浅切割区。低洼区域植被较发育,岩石裸露较少,山体中部以上植被较少,岩石裸露较多,区西部有老哈河支流,其余为雨季时呈暴涨急消的季节性河流。 1.3 气候特征 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夏雨炎热型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两季干旱,风大,是我省西部的主要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45.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939.3mm;多年平均气温5.5 ℃,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6.9℃;相对湿度在39~75%之间;最大积雪深度为21cm,最大冻土深度为183cm。,正常情况下在10月21日前后开始冻结,化冻时间为4月11日前后;多年平均风速见表1-1。

表1-1 风速表 1.4 水文特征 该尾矿库位于白山乡长汉池村,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大的地表水体,地表流水主要为季节性河流,当大气降水量大时,才出现地表径流。地表第四纪覆盖较厚,以黄土为主。厂区无有河流,均为雨季冲沟,属季节性河流。春季与冬季河水断流,每逢汛期沟水猛涨,但历时较短。 2 企业简介 朝阳恒润矿业有限公司是集采矿、选矿、冶炼综合性企业,现有职工人数120人,固定资产2800万元,现有管理人员12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本企业隶属于中海润集团公司,该选矿厂预计年处理矿石15万吨,年可生产铁精粉5万吨。计划生产年限6年。 该企业性质为:民营企业。 3 尾矿库 3.1 设计依据 1) 库区现状资料1/10000地形图、实测1:1000地形图。

某煤矿初步设计

某煤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序言 为了初步了解XX勘查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情况,为后期资源评估开发提供依据,受宁夏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接了该区二维地震勘查工程。 2009年8月,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该区进行踏勘,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此后根据试验情况在认真分析甲方提供的该矿区文字说明和部分技术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前期二维地震工作经验,参照原煤炭部颁发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编制了本次二维地震勘探设计。 第一节地质任务 参照《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 897-2000及甲方要求,拟定本次二维地震勘查的地质任务如下: 1、控制测线上煤层隐伏露头,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2、控制测线上落差大于50m的断层,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3、控制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 4、初步控制边界断层的位置。

第二节 勘探区范围 根据矿方提供图纸,控制勘查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如下: 表1-2-1 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X Y 1 4120461.1060 36387186.3506 2 4120431.5646 36389406.0747 3 4121356.5306 36389418.2609 4 4121351.8895 36389788.1757 5 4122276.7127 36389800.3160 6 4122272.2349 36390170.1927 7 4123659.6079 36390188.3378 8 4123693.8564 36387599.6776 9 4123231.2941 36387593.4861 10 4123236.2533 36387223.6235 图1-2-1 勘探区范围示意图 N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强电设计 第七章弱电设计 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消防设计 第十章环保设计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节能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 6.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7.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 8.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 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 10.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 三、设计理念 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云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四、设计目标 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 整体性: 充分体现云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的信念宗旨,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鲜明特色,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原则,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和标志性。 以人为本: 满足体育专业队训练及大学生体育教学、大型集会、文艺演出要求的综合体育馆;配备始终可以安全、舒适、愉快地利用的设施、流线、服务。 经济性: 充分利用地形与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节能设施,降低运营管理费用。 超前性: 反映具有超前形态的体育馆;反映具有不懈地研究发展的大学形象;树立最尖端高科技大学的形象。 服务种类: 提供大型赛事、大型典礼和演出场地与服务; 提供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场地与服务; 功能配置: 一流的体育赛事和健身锻炼场地设备; 安全舒适的观众厅及其座席; 贵宾视察和观礼专用的休息室、小型会议室; 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高效率行政办公室; 五、设计等级 1.建筑类别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本工程的体育建筑等级为乙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 一、设计原则 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 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

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 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审批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办理《煤矿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及开工》审批的规定(试行) 来源: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矿产资源法》和《山西省煤炭建设项目开工管理办法》(晋煤办基发[2005]311号)等规定,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煤矿及选煤厂设计、开工建设审批制度,规范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审批 (一)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审批的条件 1、符合全省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煤炭产业政策,能力在60万吨/年及以上的新建矿井或选煤厂,能力在30万吨/年及以上的改扩建矿井(含资源整合)或选煤厂; 2、依法取得了采矿许可证; 3、有满足开采需要并按照规定审批的矿井地质勘探报告; 4、已按要求办理了办矿许可审批; 5、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批准或建设项目已经核准; 6、已办理了煤矿建设项目环保审批; 7、有满足建设矿井需要的外部条件;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审批需提交的资料 1、有相应资职的设计单位完成、提交的煤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3、矿井地质勘探报告的批文; 4、办矿许可批文; 5、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文或核准文件; 6、环境报告审批文件; 7、建设矿井所需的外部条件证明资料(供电、供水、用地协议); 8、县(市、区)、市煤炭工业主管部门或国有重点煤矿集团公司同意上报的正式文件;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三)审批程序 1、省煤炭工业局负责接收国有重点煤矿集团公司或市煤炭工业主管部门上报的申请文件,由分管局领导阅批; 2、省煤炭工业局委托基建局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及相关资料进行初审,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退回; 3、省煤炭工业局基建局根据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起草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由省煤炭工业局下文批复。 (四)审理时限 省煤炭工业局在收到国有重点煤矿集团公司或市煤炭工业主管部门上报的申请文件和符合规定的完整齐全设计资料后,在3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设计单位按照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或补充后重新上报省煤炭工业局,省煤炭工业局在20个工作日内批复。 (五)审批权限 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和修改初步设计由省煤炭工业局分管局领导审批后发文。 二、矿井及选煤厂建设项目开工审批 (一)申请开工建设的条件 1、建设项目法人已落实; 2、已取得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3、取得矿井及选煤厂安全设施专篇设计的批复文件;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书

.. . …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强电设计 第七章弱电设计 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 第九章消防设计 第十章环保设计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节能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师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体育建筑设计规》【JGJ31-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2001年版)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 6. “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7.“师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 8. “师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 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 10.国家和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 三、设计理念 ,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师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

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配套选煤厂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 项目名称: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配套选煤厂。 XX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道煤矿)为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XX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盘道煤矿位于原平市段家堡乡段家堡村东北2.5km处,宁武煤田轩岗矿区的东北部,行政区划属原平市段家堡乡管辖。 二、建设单位概况 XX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控股,2003年以来,先后投资收购原平盘道煤矿、西梁煤矿和车道沟煤矿,正在形成“煤炭生产—煤炭深加工—发电—建材”一条龙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龙矿集团前身为龙口矿务局,始建于1968年10月,1987年5月成立龙口矿务局,2003年3月改制为“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国资委直管的23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也是山东能源旗下六家煤炭企业之一。 经过40多年的建设,龙矿集团现有直属或控股经营单位22个、参股企业7个,服务后勤、物业社区5个,共有各类在岗从业人员近2万人,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煤炭生产为基础,集热电联产、油页岩综合利用、煤炭储备配送、机械加工、建工建材、物流服务为一体的跨区域、跨产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煤~电~油~运”循环经济产业链。其中,煤炭主业六对生产矿井年产能力达到1200万吨以上。热电联产拥有热电厂4座,总装机容量130MW,年消化内部低热值煤120万吨,并在胶州、莱州、海阳城域供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油母页岩炼油能力已经达到年处理油页岩120万吨、产油12万吨水平;并正在引进国外技术筹建120万吨小颗粒炼油项目,建成后产油能力将达到20万吨规模。龙海煤炭储备基地作为省政府主导的重点工程,在国内率先建成了1000万吨省级煤炭战略储备基地,正在推进二期2000万

(技术规范标准)尾矿库安全技术规范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尾矿库等别及构筑物级别 5 尾矿库建设 6 尾矿库生产运行 7 尾矿库安全检查 8 尾矿库安全度 9 尾矿库闭库 10 尾矿再利用及尾矿库闭库后再利用 11 尾矿车安全评价 12 尾矿库工程档案 附录A 上游式尾矿坝的渗流计算简法(资料性附录)附录B 坝体尾矿的平均物理力学指标(资料性附录)

前言 为规范尾矿库建设、运行、闭库及再利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田文旗、曲忠德、伍绍辉、杨春福、时炜、王树。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尾矿库在建设、生产运行、安全检查、安全度、闭库、再利用、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金属、非金属矿物选矿厂尾矿库、氧化铝厂赤泥库。其他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和干式处理的尾矿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引用文件最新版本,以及其后的修订版均适用于本规程。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尾矿库 tailings pond 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尾矿库(渣库)初步设计设计流程资料

尾矿库(渣库)初步设计设计流程(初稿) XXXXXX公司

尾矿库初步设计简介 一、尾矿库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的市场需求 根据《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施行的通知,一个尾矿库从选址到闭库都要做以下设计:工勘、可研、预评价、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施工和验收评价、取证后每三年一次现状评价,建设项目还要做环评、地灾等;闭库要工勘、现状、闭库设计、施工和闭库验收。尾矿库的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是为了配合业主将尾矿库从选址到施工提供依据的报告,是尾矿库建设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二、尾矿库的基本系统 尾矿库一般由尾矿堆存系统、尾矿库排洪系统、尾矿库回水系统(干堆为回喷除尘设施)等几部分组成。 1. 尾矿堆存系统 该系统一般包括坝上放矿管道、尾矿初期坝、尾矿后期坝、浸润线观测、位移观测以及排渗设施等。 2. 尾矿库排洪系统 该系统一般包括截洪沟、溢洪道、排水井、排水管、排水隧洞等构筑物。 3. 尾矿回水系统

该系统大多利用库内排洪井、管将澄清水引入下游回水泵站,再扬至高位水池。也有在库内水面边缘设置活动泵站直接抽取澄清水,扬至高位水池。 三、尾矿库的功能 1. 保护环境 选矿厂产生的尾矿不仅数量大,颗粒细,且尾矿水中往往含有多种药剂,如不加处理,则必造成选厂周围环境严重污染。将尾矿妥善贮存在尾矿库内,尾矿水在库内澄清后回收循环利用,可有效地保护环境。 2. 充分利用水资源 选矿厂生产是用水大户,通常每处理一吨原矿需用水4~6吨;有些重力选矿甚至高达10~20吨。这些水随尾矿排入尾矿库内,经过澄清和自然净化后,大部分的水可供选矿生产重复利用,起到平衡枯水季节水源不足的供水补给作用。一般回水利用率达70%~90%。 3. 保护矿产资源 有些尾矿还含有大量有用矿物成份,甚至是稀有和贵重金属成份,由于种种原因,一时无法全部选净,将其暂贮存于尾矿库中,可待将来再进行回收利用。 四、尾矿库的重要性 1. 尾矿库是矿山选矿厂生产不可缺少的设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尾矿库是矿山企业最大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使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也严禁将尾矿向江、河、湖、海沙漠及草原等处任意排放。一个矿山的选矿厂只要有尾矿产生,就必须建有尾矿库。所以说尾矿库是矿山选矿厂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作用、原则和编制依据: 由于矿区围煤层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矿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和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本设计在严格执行《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矿井资源储量和矿井现有条件和状态,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生产环节简单,工程量小,投资省、见效快。 编制依据 1、省煤矿2011年6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2、省煤矿2011年7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 3、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赣煤行管字[2010]134号文);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7、《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0) 8、《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9、《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 50554-2010); 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GB 50383-2006); 11、《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GB 50451-2008; 12、《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GB50417-2007; 13、《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14、《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GB50399-2006)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 二、矿井及改扩建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位于上栗县城南东125°方位,直距约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9国道在南源相连,至上栗县城14km,至市30km,该矿井由省煤矿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采用平硐开拓。利用现有+480m平硐为回风平硐,利用矿区围已施工的+428.91m平硐为主平硐,开采矿区+430m标高以下煤层。由于矿井煤层大多赋存在+400~+200m标高,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初期自+428主平硐开口布置主、副暗斜井至+270m标高作井底车场及相关硐室。主暗斜井兼作采区轨道上山、副暗斜井兼作采区回风上山,通过+430m运输石门将主暗斜井与主平硐连通,通过+430m回风石门及+430~+480m回风斜巷将副暗斜井与+480回风平硐连通,形成生产系统。后期在2煤底板布置轨道下山及回风下山至+200m标高,开采+270m~+200m标高煤层。 主暗斜井及后期轨道下山倾角28°,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担负矿

500万吨选煤厂初步设计说明书(二)——毕业设计

500万吨选煤厂初步设计说明书(二)——毕业设计

第五章采暖、供热及通风 5.1 设计范围 本选煤厂属新建项目,本次设计包括所有新建建筑的采暖、通风及供热。 5.2 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煤炭工业采暖通风及供热设计规范》(MT/T5013-96)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5.3 气象资料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0℃;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1℃;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6℃; 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为:-25.1℃; 最大冻土深度:186cm; 冬季主导风向:北; 年采暖天数:165d。

5.4 采暖 选煤厂地处采暖地区,凡经常有人工作或休息的建筑物及工艺要求采暖的建筑物均设置集中采暖。采暖热源由选煤厂工业场地锅炉房提供。 场地新建建筑均为工业建筑,采暖热媒,工业生产建筑采用0.2 MPa蒸汽;辅助建筑采用95℃/70℃的热水,在锅炉房内由板式换热器将0.3 MPa蒸汽置换而成。热媒蒸汽由工业场地锅炉房供应。热水采暖系统采用氮气定压罐定压。;散热器采用光面管散热器,少数人员集中的建筑物,采用较为美观的TFD型铸铁散热器,散热器工作压力不低于0.8MPa。采暖耗热4314.9kW,供热耗热560kW,考虑20%的管网损耗系数,总负荷为5849.9 kW。各建筑物耗热量及室内采暖温度见附表5.4-1。

表5.4-1 建筑物耗热量表工业建筑:tw=-20℃ 顺序建筑物名称 建筑物体积 (m3) 单位体积热指标 (W/m3℃) 室内计算 温度(℃) △t(℃) 耗热量(kW) 采暖供热合计 一地面生产系统 1主斜井井口房至原煤储煤场栈桥1280 4.1 828 146.9 146.9 2原煤储煤场机头房500 2.8 1030 42.0 42.0 3原煤储煤场机尾房1429 2.8 1030 120.0 120.0 4一号落煤塔599 2.8 1030 50.3 50.3 5二号落煤塔599 2.8 1030 50.3 50.3 6一号落煤塔至二号落煤塔栈桥602 4.1 828 69.1 69.1 7原煤储煤场至主厂房栈桥1094 4.1 828 125.6 125.6 8主厂房31814 0.8 1838 967.1 967.1 9主厂房至矸石仓皮带栈桥984 4.1 828 113.0 113.0 10矸石仓667 2.8 1030 56.0 56.0 11主厂房至产品煤仓皮带栈桥2594 4.1 828 297.8 297.8 12产品煤仓5732 1.7 1030 292.3 292.3 4

1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内容资料

第一篇总说明 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 初步设计总说明 1.1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国家有关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BG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5年版)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8《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9《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10《合肥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若干补充规定》(合建设[2011]30号) 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12《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版) 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2009年版212006 — GB 50013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3 —2006 2014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2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5GB50054-2011)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011年版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及局部修改条文) 2003年版2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9 30 (DB34/1467-2011)《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1 (年版).动力》(2009 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动力》节能专篇3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4《汽车库修车库 1.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关于调整合肥工业职业教育项目的复函1

选煤厂方案比较说明

选煤厂方案比较说明 选煤厂方案比较说明选煤厂方案比较说明根据集团公司办公会议要求,选煤厂厂址选择有工业广场和区两个方案,现就方案、方案从经济技术方面对比分别汇报,有不妥之处谨请批评指正。一、方案选煤厂方案由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委托承担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设计能力为/a,入洗煤种为1/3焦煤,局部为肥煤,煤层为2、10、11煤层,产品主要为7--11级炼焦精煤,也可生产优质动力煤,产品运输全部依靠公路,由汽车外运。㈠方案概况选煤厂厂址设在煤矿的工业广场,呈三角形,该厂区西高东低,厂区面貌单元属山区地貌,地面标高、高差、坡度1%,在中间所夹的原冲沟上,建煤矿时将冲沟回填,并在回填地面下设一条暗沟,选煤厂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100m,厂区占地面积万m2。选煤工艺采用有压重介三产品旋流器,主厂房采用进口设备、模块化钢结构形式。原煤采用落煤筒储煤场形式,精煤采用圆筒仓储存形式。推荐方案建设总投资万元,其中:土建投资万元、设备投资万元、安装工程万元、其它费用万元。投资回收期年。㈡选煤工艺1、煤质特征根据集团公司提供的《矿井生产煤样报告》及《+混合煤样筛分浮沉试验报告》分析。⑴2煤为低中灰分、特低硫、高热值的1/3焦煤,粘结指数为92,特强粘结性煤,原煤的可选性洗9、10级为中等可选性。⑵11煤为中等灰分、低硫、中高热值的特强粘结性1/3焦煤,原

煤可选性洗任何级别均为极难选煤。2、建设规模选煤厂设计规模为/a,根据设计规范,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4小时,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日处理原煤10000t,小时处理量。3、选煤方法根据入洗原煤特征及产品要求,通过对三产品旋流器、两产品旋流器及跳汰三种分选工艺,进行多品种比较后,建议选用三产品重介质选煤方法。采用重介质选煤方法,入洗2原煤的各产品平衡表见附表1。4、工艺布置⑴工业广场布局来自平峒的毛煤与新开主斜井的毛煤分别由皮带走廊进入新建的/a筛分破碎车间,经筛分车间处理后,原煤由皮带运至落煤筒形式的原煤储存煤场原煤储存煤场依山而建,在沟的东北方向占地约万平方米,原煤经转载进入主厂房,从主厂房出来的精煤产品,经1#转载点进入个φ21m直径的圆筒仓,仓下由皮带直接运往精煤装车仓进行装车。精煤仓顺沟而建为西北方向,整个广场以沟中心为界划为原煤场区、精煤仓区及生产装车区域,厂区主要干道沿沟中心布置,主厂房与公路垂直,三台浓缩池在主厂房前方。方案将原煤场、精煤场布置在目前占地面积较大的两块原有煤场,主厂房布置在旧焦炉及现有派出所的位置,地基条件较好,是仅能放置主厂房的位置,精煤、中煤装车仓,布置在距离洪乔公路20m的地方,便于装车后直接外运。⑵设备选型特点①主要设备的技术性能及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设备大型化,运转费用低,维修量小。②同一类设备基本采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任务 为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已势在必行。根据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08文批复精神,由主体企业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县龙潭沟煤矿、####家村煤矿等二座煤矿及新增区兼并重组整合为一个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家村煤矿整合后不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10号煤层,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万t/a,为了满足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的需求,矿方委托克瑞通实业补充勘探并编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及主要地质依据: 1、《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 2、《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DZ/T0215-2002); 4、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5、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颁发的《煤矿防治水规定》。 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

1、详细查明井田及周围较大的构造形态的发育情况,查明断层、褶曲的性质、延伸方向及长度,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 2、详细查明含煤地层特征,查明组及组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情况。 3、详细查明井田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煤类、化学组成、工艺性能,评价其工业利用方向。 4、详细查明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预计矿井涌水量。 5、详细查明井田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力学性质,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6、查明老窑、采空区及生产矿井的开采情况,查明采(古)空区围及其积水量、积气、火区情况。 7、详细查明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地温等基本情况,并对整合后矿井的环境地质预测评价。 8、估算各可采号煤层资源/储量。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一、位置与围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县川镇太寨、寺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县川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31′50″-111°33′11″,北纬34°53′37″ -34 °54′58″。 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4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复############煤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第三章 建筑设计 第四章 结构设计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 强电设计 第七章 弱电设计 第八章 暖通空调设计 第九章 消防设计 第十章 环保设计 第十一章 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节能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 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31-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 6.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7.“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 8.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 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10.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 三、设计理念 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云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 四、设计目标 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整体性: 充分体现云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的信念宗旨,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鲜明特色,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原则,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和标志性。以人为本: 满足体育专业队训练及大学生体育教学、大型集会、文艺演出要求的综合体育馆;配备始终可以安全、舒适、愉快地利用的设施、流线、服务。 经济性: 充分利用地形与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节能设施,降低运营管理

煤矿初步设计

山西潞安集团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扩区初步设计 说明书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二○一五年二月

山西潞安集团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扩区初步设计 说明书 工程编号:C1787 矿井规模:1.20Mt/a 院长:徐忠和 总工程师:耿建平(兼) 项目负责人:李涛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二○一五年二月

目录 总论 (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13) 第一节井田概况 (13) 第二节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21) 第三节矿井资源条件 (23) 第四节井田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 (82) 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6)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86)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93) 第三章井田开拓 (96) 第一节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96) 第二节开拓部署 (113) 第三节井筒 (118)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121) 第四章井下开采 (125) 第一节采区布置 (125)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工艺 (129) 第三节“三下”采煤及村庄搬迁规划 (141) 第四节巷道掘进及机械化 (142) 第五章井下运输 (147)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及设备 (147)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153)

第三节矿井车辆配备 (163)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 (165) 第一节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计算 (165) 第二节瓦斯抽采 (166) 第三节矿井通风 (184) 第四节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193) 第五节矿井火灾防治 (196) 第六节矿井粉尘防治 (218) 第七节矿井水害防治 (222) 第八节矿井热害防治 (230) 第九节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 (231) 第十节井下安全监控设备选型、自救器的配备 (232) 第十一节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232) 第十二节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33) 第十三节矿山救护 (246) 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250) 第一节提升设备 (250) 第二节通风设备 (267) 第三节排水设备 (270)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 (273) 第五节制氮设备 (276)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278) 第一节煤质及煤的用途 (278) 第二节煤的加工 (278) 第三节主、副井机械设备及布置 (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