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和社会》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1〕内涵

①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正确: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概念,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

〔2〕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理论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是是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承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展文化消费、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别提示】

〔1〕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界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但是人们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赏自然的时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可见,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为人所特有。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相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根本领域。

〔1〕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开展道路。

如中国的开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开展那么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开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那么会阻碍社会的开展。

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发挥宏大的促进作用。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开展是文化开展的根底,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开展始终与经济开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开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4〕文化与经济交融

表如今:①在经济开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立,开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进步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消费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文化与政治交融

表如今: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立的开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对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展中国家,要想在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进步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立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

【特别提示】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开展以及对外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综合国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综合国力实际上也就是国家实力,但之所以更多地称综合国力,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它不是指单个的某个方面的实力,而是指综合性的实力。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等都是文化)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实践的产物。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资载体。(如从艺术作品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5、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6、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如西方的见面礼节是拥抱,中国则是握手);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a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如乡音难改。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文化塑造人生:a丰富精神世界;b增强精神力量;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主要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如长城。 2、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原因: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b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在交流在传播。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如丝绸之路);b人口迁徙是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人口流动);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孔子学院); 大众传媒(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电视、网络、报刊等);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传播(唐僧取经)。

高三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学案 习题教学教材

2012高三复习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习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编写人:刘学峰 审核人:高爱春 时间: 一、高考考点: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 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二、知识结构: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改错: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 2、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是文化现象。( ) 3、家里来客人去集市上买菜,和商贩讨价还价是文化现象。( ) 4、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 5、文化在综合国力中是最重要的。( ) 6、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 7、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影响人们认识、改造世界。 ( ) 8、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四、重点知识探究: 1、2010年9月27日~30日,山东省第三届文化产业博产业项目共1376个,投资总额4841亿元,融资总额2704亿元。文化产业项目呈现两大特点:(一)文化产业大项目多,投资数额、融资额大。(二)文化产业核心层产业多。 “文博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这说明了什么?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文化“万花筒”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 而言的人类全部 活动及其产品 实质:精神现象 文化是 特有的现象 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文化 的 体 味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文化与 相互交融 文化 于 文化与经 文化越来越成为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 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与综 文化 与 经 文 化 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 1.理清——文化的含义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形式 ①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图示法直观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形式 2.把握——文化的特点

考点二文化的作用 1.认识——文化的实质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相互交融 (1)地位、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辨清——文化的作用 【真题回顾】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9)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9)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

★《文化生活》一轮复习课件

高考政治教材复习讲义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一、文化的一般知识 1、文化的内涵:p6第二段 2、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p6第三段(非自然现象) ②文化是是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p76第一段(非天生)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p76第三段(非独立) 3、文化的形式、文化活动、文化性质p8第二段 4、文化的力量(即文化总作用)★★★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

量……不仅…而且…p9第二段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1、相互影响 ①基础集中表现反映决定反作用于:p10第一、三段 ②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相对独立性:p10第二段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交融:p10倒数第二段 ②文化与政治交融:p11第二段 三、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重要源泉重要因素精神武器)p11 p22 2、对策:p11最后一段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p13倒数第二段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P13最后一段 ②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P14最后一段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潜移默化:p15第二段—p16第一段 a不是有形强制的b不是消极被动 ②深远持久p16—17(两个表现) 四、(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单元常见的提问角度: 1、用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回答问题:要求答题时全面一点、每一个要点都落实到位 2、从文化作用(或影响)的角度回答问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1

4、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就是文化。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一)、自我学习考点: △6、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而且表现在。 (二)、易错点分析: 5、文化是物质力量。 6、文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社会发展。 (三)选择题训练: 6、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的价值就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④原生态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A.① B.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7、自2008年4月起,南京博物院免费对公众开放。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优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考点4.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自我学习考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经济是,政治是经济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有其自身的和相对的。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二)、易错点分析: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政治。 2、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三)真题再现 1、(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3、(09山东)材料四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政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论依据。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和社会》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1〕内涵 ①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正确: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概念,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 〔2〕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理论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是是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承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展文化消费、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别提示】 〔1〕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界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但是人们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赏自然的时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可见,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为人所特有。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相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根本领域。 〔1〕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开展道路。 如中国的开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开展那么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开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那么会阻碍社会的开展。 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发挥宏大的促进作用。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开展是文化开展的根底,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开展始终与经济开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开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4〕文化与经济交融 表如今:①在经济开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立,开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进步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消费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政治必修 3(文化生活)知识重点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体会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种。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③不一样地区的文化各具特点。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 ①文化是有关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含世界观、人生观等具存心识形态 性质的部分,也包含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立、为人所独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 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可以称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修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取的。④文化现象本质上是 一种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拥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崇奉、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 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 1)互相影响。必定的文化由必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必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 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使社会的发展,落伍的、腐败的文化则会阻挡社会的发展。 2)互相交融。 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材、提高劳动者素质愈来愈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与政治互相交融:跟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文化与国际政治互相交融,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集力和创立力的重 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①深入文化系统改革。②转变政府职能。 ③培养市场主体。④实行“人材兴文”战略。 ⑤鼎力推动文化创新,打造中华文化品牌。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根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 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 思想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拥有耳濡目染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迫的。一是文化气氛的无形影响,二是参加文化生活的影 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常常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自觉接受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课导学案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 班级组别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解释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特殊性;确认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解释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现象,确认文化素养需要培养。 3、说出文化具有的丰富形式。解释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活动所受到的文化影响。 4、结合实例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说明我国应对文化挑战、维护文化安全的措施。 二、重点与难点: 1、文化的含义。 2、文化与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的关系。 三、知识清单 1、文化的含义?区别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文化的特点? 3、如何理解文化的力量? 4、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 5、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 说明: 2.文化总是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 ) 说明: 3.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 说明: 五、巩固练习 1、[2013高考,安徽卷]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3高考,天津卷]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3、[2013高考,海南卷]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②转变政府职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3 活动背景 背景一: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背景二: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进人小康社会后群众的文化消费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xx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盯上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如果不抓紧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总体实力,很难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就会给国外文化产品进人我国留下巨大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文化单位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蓬勃发展,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有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当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等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一路上扬,居民文化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据统计,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己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对其他行业和整个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专家认为,我国社会消费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当前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背景三:随着文化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比重的增加,对文化消费.需要加强引导。目前文化消费依然存有不少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家庭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在许多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物质建设”占绝对优势,“精神建设”少得可怜。(2)文化消费的品位有待提高。目前,儿童图书五花八门,电子游戏更是品种繁多,但其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却令人忧虑,其中不乏暴力、色情污染。(3)对文化消费的狭隘理解。文化、消费应走出单纯由书、电脑的狭小范围,要到科技馆;博物馆中去,到大自然中去,扩展文化消费的领域。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热点议题共享文化盛宴推动产业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热点议题:共享文化盛宴,推动产业发展 情景一 2019年5月16日,以“永恒主题:博览与交易”为展会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深 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正式开幕。①此次深圳 文博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化产业成果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馆、“一带一路·国际馆”等特色主题展馆吸引了无数前来参观的市民及游客。 ②“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金融”等结合方式折射出文化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魅力。情景二2019年5月29日至6月1日,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文博会”)在北京举办。本届文博会上,京津冀将整合三地文化产业资源,突出创新、打造品牌,上千个文化创新产品和区域文旅项目集中亮相,全面展现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区域文化发展格局。③北京文化产业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推出一批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园区。 【名师连线】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探究任务 1.(解释与论证)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搭建各种平台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 提示: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激发文化活力可以将其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发展的正能量会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探究任务2.(描述与分类、预测与选择)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与科技相互交融是时代大势。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交融。

《文化生活》第一课知识点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角度看),无时不有(时间角度看)。 2.不同区域的文化生活各具特色。表现在:①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②不同区域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的内涵 1.什么是文化?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内容:从范围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三、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如自然界的山水)。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四、文化的形式 1.从静态角度看,文化包括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文化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五、文化的作用 1. 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 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所以,不能简单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 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保 持完全同步,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一面。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①国内: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国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要因素。 《文化生活》知识点一课1页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教学学案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考点一文化及其社会作用 1.文化的内涵、特点 【例题1】 文化现象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演出《伟大征程》盛大举行 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公开亮相 ③202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通过 ④2020年10月20日,L市第二期商贸餐饮消费券开始预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②正确,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公开亮相”,均属于文化现象;③错误,“202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通过”,属于政治现象;④错误,“2020年10月20日,L市第二期商贸餐饮消费券开始预约”,属于经济现象。故选B。 【例题2】 从标记深圳开拓进取的“拓荒牛”雕塑、表达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兰州“黄河母亲塑像”,到国家体育场“鸟巢”勾勒钢铁天际线……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时代风貌,有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这表明()

①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展现人们的精神追求 ②文化的精神内涵取决于所处历史地理环境 ③精神产品往往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时代风貌,有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表明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展现人们的精神追求,也说明精神产品往往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说法错误,文化的精神内涵取决于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能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是优秀文化。故选A。 2.文化的作用 【例题1】 随着手机、电脑、电视屏幕分辨率越来越高,能提供身临其境般收视体验的超高清视频在人们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上述变化对人们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①为人们提供更先进的物质载体,丰富文化生活 ②提供更丰富健康的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更充分满足人们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需要 ④使人们获得一定专业知识,得到技能上的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材料表明科技成果能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提供先进物质载体,丰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教案设计:文化生活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教案设计:文化生活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教案设计:文化生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 主要内容简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2)中华文化表现为各具风采的地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中华文化又表现为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认知起点绝大多数都是由历史书本所得,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学生来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只是只鳞片甲,要学会分析传统文化,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再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也有一定障碍。同时学生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三、学法和教法分析 1、学法: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 2、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通过设计再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一情境,提出要求,引导同学动脑,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教学方法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使抽象的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能理解中华文化的各种成就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位置;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3、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5、文化与综合国力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 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 重要因素。 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 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 峻挑战。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为 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 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 的、强制的。第二,人们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文化影 响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 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 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 的。第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 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 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怎样塑造人生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 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5、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 高。 6、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 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 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7、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与一定的 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 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能转 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民族及国家历史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国家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民族而言,只有物质上 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个人而言,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 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 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 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 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 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 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 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高中政治必修三背诵提纲: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理解】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理解】①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②文化活动包括文化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 (2)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理解】上述关系可以参照哲学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第一,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二,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三,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第一,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第二,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重要性)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必要性)

21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备战一轮复习限时练习:必修3 第1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 含解析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一、选择题 1.(2020届浙江百校联考)2019年7月,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古城大型水利工程和精美绝伦的玉器诉说着良渚文化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深受震撼。这说明() ①文化自信源于对古代文化的保护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古城大型水利工程和精美绝伦的玉器诉说着良渚文化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深受震撼。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同时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③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2019届安徽安庆二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了建设美丽中国,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某市通过新闻媒体常态化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市民成为自觉的环保践行者。这表明() ①先进的文化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②大众传媒能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③市民的环保理念可以通过教育逐步培养而成④开展文化活动有助于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特点。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让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市民成为自觉的环保践行者,说明先进文化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也说明市民的环保理念可以通过教育逐步培养而成,①③正确;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不是大众传媒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②排除;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才有助于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④排除。故选B。 3.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D汉字来源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①④说法正确。②③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选D。 4.(2020届安徽河北联考)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时代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华美;而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历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②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③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与时代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盛唐时代与盛极而衰时的诗词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