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解题思路

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C

D

E

图 2

D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

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O

A

B C

O

B

C

D

E

O

B C

D

E

O

C

D

∠OCD ;④BD ⊥AC ; ⑤连接AD 、BC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

:①CD=CE ;②证明提示: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 ;②;

(2)全等型-120°

【条件】:①∠AOB=2∠DCE=120°;②OC 平分∠AOB

图 1

图 2

A O B

C

D

E

M

N 图 4

【结论】:①CD=CE ;②OD+OE=OC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

②如右下图:在OB 上取一点F ,使OF=OC ,证明△OCF 为等边三角形。

(3)全等型-任意角ɑ

【条件】:①∠AOB=2ɑ,∠DCE=180-2ɑ;②CD=CE ;

【结论】:①OC 平分∠AOB ;②OD+OE=2OC ·cos ɑ;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右下图):

原结论变成:① ; ② ; ③ 。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A

O

B

C

E

F

A

O

B

C

E

F

F A

O

B

E

D

C

A

对角互补模型总结:

①常见初始条件:四边形对角互补,注意两点:四点共圆有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②初始条件“角平分线”与“两边相等”的区别;

③注意OC 平分∠AOB 时,

∠CDE=∠CED=∠COA=∠COB 如何引导?

四、模型四:角含半角模型90° (1)角含半角模型90°---1

【条件】:①正方形ABCD ;②∠EAF=45°;

【结论】:①EF=DF+BE ;②△CEF 的周长为正方形ABCD 周长的一半; 也可以这样:

【条件】:①正方形ABCD ;②EF=DF+BE ;

【结论】:①∠EAF=45°;

A

O B

C

D

E A

D

A

D

(2)角含半角模型90°---2

【条件】:①正方形ABCD ;②∠EAF=45°;

【结论】:①EF=DF-BE ;

(3)角含半角模型90°---3

【条件】:①Rt △ABC ;②∠DAE=45°;

【结论】1)

若∠DAE 旋转到△ABC 2)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A A

F

(4)角含半角模型90°变形

【条件】:①正方形ABCD ;②∠EAF=45°;

【结论】:△AH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连接AC (方法不唯一) ∵∠DAC=∠EAF=45°,

∴∠DAH=∠CAE ,又∵∠ACB=∠ADB=45°;

∴△DAH ∽△CAE ∴△AHE ∽△ADC ,∴△AH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模型五:倍长中线类模型 (1)倍长中线类模型---1 【条件】:①矩形ABCD ;②BD=BE ;

A

B

C

D

E

A

B

C

D

E

F

A

B

C D G

H

F

E

A

B

C

D G

H

F

E

A

B

C

E

F D

H A

B

F

D

H

③DF=EF ; 【结论】:AF ⊥CF

模型提取:①有平行线AD ∥BE ;②平行线间线段有中点DF=EF ; 可以构造“8”字全等△ADF ≌△HEF 。 (2)倍长中线类模型---2

【条件】:①平行四边形ABCD ;②BC=2AB ;③AM=DM ;④CE ⊥AB ; 【结论】:∠EMD=3∠MEA

辅助线:有平行AB ∥CD ,有中点AM=DM ,延长EM ,构造△AME ≌△DMF ,连接CM 构造 等腰△EMC ,等腰△MCF 。(通过构造8字全等线段数量及位置关系,角的大小转化)

模型六:相似三角形360°旋转模型

(1)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倍长中线法 【条件】:①△ADE 、△AB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EF=CF ; 【结论】:①DF=BF ;②DF ⊥BF

辅助线:延长DF 到点G ,使FG=DF ,连接CG 、BG 、BD ,证明△BD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突破点:△ABD ≌△CBG ; 难点:证明∠BAO=∠BCG

A

B C D

M

E A

B C

D

M

E F

D

F

C

D

F

C

G

(2)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条件】:①△ADE 、△AB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EF=CF ; 【结论】:①DF=BF ;②DF ⊥BF 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AEG 、△AHC ;

辅助线思路:将DF 与BF 转化到CG 与EF 。

(3)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补全法

【条件】:①△OAB ∽△ODC ;②∠OAB=∠ODC=90°;③BE=CE ; 【结论】:①AE=DE ;②∠AED=2∠ABO

辅助线:延长BA 到G ,使AG=AB ,延长CD 到点H 使DH=CD ,补全△OGB 、△OCH 构造旋转模型。转化AE 与DE 到CG 与BH ,难点在转化∠AED 。 A E

B

D

F

C

A E

B

D

F

C

H

G

O

A

B

D

E

O

A

B

D

G H

(4)任意相似直角三角形360°旋转模型---倍长法

【条件】:①△OAB ∽△ODC ;②∠OAB=∠ODC=90°;③BE=CE ; 【结论】:①AE=DE ;②∠AED=2∠ABO

辅助线:延长DE 至M ,使ME=DE ,将结论的两个条件转化为证明△AMD ∽△ABO ,此为难点, 将△AMD ∽△ABC 继续转化为证明△ABM ∽△AOD ,使用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此处难点在

证明∠ABM=∠AOD

模型七:最短路程模型

(1)最短路程模型一(将军饮马类)

总结:右四图为常见的轴对称类最短路程问题, 最后都转化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 特点:①动点在直线上;②起点,终点固定

O

A

B

D

C

E

O

A B

D

C

E

M

l

(2)最短路程模型二(点到直线类1)

【条件】:①OC平分∠AOB;②M为OB上一定点;③P为OC上一动点;④Q为OB上一动点;【问题】:求MP+PQ最小时,P、Q的位置?

辅助线:将作Q关于OC对称点Q’,转化PQ’=PQ,过点M作MH⊥OA,

则MP+PQ=MP+PQ垂线段最短)

(3)最短路程模型二(点到直线类2)

【条件】:A(0,4),B(-2,0),P(0,n)

l2

A A'

P Q

B

B'

l

A

l1

l2

PA+PQ+BQ

A

P O Q M B

Q'

H

P

A

【问题】:n

求解方法:①x 轴上取C(2,0),使sin ∠

B 作BD ⊥A

C ,交y 轴于点E ,即为

所求;③tan

∠EBO=tan ∠E (0,1)

(4)最短路程模型三(旋转类最值模型)

【条件】:①线段OA=4,OB=2;②OB 绕点O 在平面内360°旋转; 【问题】:AB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多少?

【结论】:以点O 为圆心,OB 为半径作圆,如图所示,将问题转化为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最大值:OA+OB ;最小值:OA-OB

O

A

B

最小值位置

最大值位置

【条件】:①线段OA=4,OB=2;②以点O为圆心,OB,OC为半径作圆;

③点P是两圆所组成圆环内部(含边界)一点;

【结论】:若PA的最大值为10,则OC= 6 ;若PA的最小值为1,则OC= 3 ;若PA的最小值为2,则PC的取值范围是 0

【条件】:①Rt△OBC,∠OBC=30°;

②OC=2;③OA=1;④点P为BC上动点(可与端点重合);

⑤△OBC绕点O旋转

【结论】:PA最大值为

PA

如下图,圆的最小半径为O到BC垂线段长。

B C

模型八:二倍角模型

【条件】:在△ABC 中,∠B=2∠C ;

辅助线:以BC 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作点A 的对称点A ’,连接AA ’、BA ’、CA ’、 则BA=AA ’=CA ’(注意这个结论)

此种辅助线作法是二倍角三角形常见的辅助线作法之一,不是唯一作法。

模型九:相似三角形模型 (1)相似三角形模型--基本型 平行类:DE ∥BC ;

A 字型 8字型 A 字型

注意对应边要对应)

(2)相似三角形模型---斜交型

A

B C A

B C

A'

A

B C D

E

A

D E

B C A

D

E

C

A

C

E

A

D

E

【条件】:如右图,∠AED=∠ACB=90°; 【结论】:AE ×AB=AC ×AD

【条件】:如右图,∠ACE=∠ABC ;

【结论】:AC 2

=AE ×AB

第四个图还存在射影定理:AE ×EC=BC ×AC ;BC 2

=BE ×BA ;CE 2

=AE ×BE ; (3)相似三角形模型---一线三等角型 【条件】:(1)图:∠ABC=∠ACE=∠CDE=90°; (2)图:∠ABC=∠ACE=∠CDE=60°;

(3)图:∠ABC=∠ACE=∠CDE=45°; 【结论】:①△ABC ∽△CDE ;②AB ×DE=BC ×CD ; 一线三等角模型也经常用来建立方程或函数关系。

A

B

C E

A

B

C

E

斜交型

双垂型

A

B

D

E

图(1)

A

B

C

E

图(2)

A

B C

D

E

图(3)

(4)相似三角形模型---圆幂定理型

【条件】:(2)图:PA 为圆的切线; 【结论】:(1)图:PA ×PB=PC ×PD ;

(2)图:PA 2

=PC ×PB; (3)图:PA ×PB=PC ×PD ; 以上结论均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图(1)

A

P

C

B

图(2)P

B

图(3)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 【(2【(3【且∠②∠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O C O C D E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 OC 2 1 S S S = += 证明提示: A C D M

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 ≌△CEN ②过点C 作CF ⊥OC ,如图3,证明△ODC ≌△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 ③S (22 (3 【结论】:①OC 平分∠AOB ;②OD+OE=2OC ·cos ɑ; ③α cos αsin OC S S S 2△OCE △OCD △DCE ??=+=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右下图):

原结论变成:①; ②; ③。 可参考上述第②种方法进行证明。请思考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模型 【条件】:①正方形ABCD;②∠EAF=45°; 【结论】:①EF=DF+BE;②△CEF的周长为正方形ABCD周长的一半;

也可以这样: 【条件】:①正方形ABCD;②EF=DF+BE; 证明:连接AC(方法不唯一)

∵∠DAC=∠EAF=45°, ∴∠DAH=∠CAE ,又∵∠ACB=∠ADB=45°; ∴△DAH ∽△CAE ,∴AE AC AH DA ∴△AHE ∽△ADC ,∴△AH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③; (2⊥AB ; 【结论】:∠EMD=3∠MEA 辅助线:有平行AB ∥CD ,有中点AM=DM ,延长EM ,构造△AME ≌△DMF ,连接CM 构造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秘籍【必会】

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OCD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OBD;②∠AEB=60°;③OE平分∠AED(易忘) 等腰RT△ 条件:△OAB,△O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OBD;②∠AEB=90°;③OE平分∠AED(易忘) 导角核心图形 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OCD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OB=∠COD 结论:①△OAC≌△OBD;②∠AEB=∠AOB;③OE平分∠AED(易忘) 模型总结:核心图形如右图,核心条件如下:①OA=OB,OC=OD;②∠AOB=∠COD

条件:CD ∥AB ,将△OCD 旋转至右图位置 结论:右图 △OCD ∽△OAB ?△OAC ∽△OBD ; 且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非常重要的结论:必须会熟练证明 手拉手相似(特殊情况) 当∠AOB =90°时,除△OCD ∽△OAB ?△OAC ∽△OBD 之外还会隐藏OCD OA OB OC OD AC BD ∠===tan ,满足BD ⊥AC ,若连接AD 、BC ,则必有 2222CD AB BC AD +=+;BD AC S ABCD ?=2 1(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

模型三:对角互补型 (全等型—90°) 条件:①∠AOB =∠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 =CE ;②OC OE OD 2=+;③22 1OC S S S OCE OCD ODCE =+=?? 辅助线之一:作垂直,证△CDM ≌△CEN ; 条件:①∠AOB =∠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 =CE ;②OC OE OD 2=+;③22 1OC S S S OCE OCD ODCE =+=?? 辅助线之二:过点C 作CF ⊥OC ,证△ODC ≌△FEC ; 当∠DCE 一边交AO 延长线上于点D 时,如图, 以上三个结论:①CD =CE 不变;②OC OD OE 2=-(重点); ③22 1OC S S OCD OCE =-??(难点) 当∠DCE 一边交AO 延长线上于点D 时,如图, 以上三个结论:①CD =CE 不变;②OC OD OE 2=-(重点);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初中数学 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 (1)等边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60°;③OE 平分∠AE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 ≌△OBD ;②∠AEB=90°;③OE 平分∠AED (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 【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 【结论】:①△OAC ≌△OBD ; ②∠AEB=∠AOB ; ③OE 平分∠AED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 【条件】:CD ∥AB ,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2)特殊情况 【条件】:CD ∥AB ,∠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 ∽△OAB →→→△OAC ∽△OBD ; 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图 1 O A B C D E 图 2 O A B C D E O C D E 图 1图 2O A B C D O B C D E O B C D E O C D

初中数学常见模型及解题思路(九年级)

初中数学常见模型解题思路 代 数 篇 1、循环小数化分数:(1)设元(2)扩大(3)相减相消法【等式性质的运用】 例:把0.108108108...化为分数. 设a =0.108108108...①两边同时乘以1000,得 1000a =108.108108...② ②-①,得999a =108,从而得a =108/999. 2、对称式计算技巧:“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体思想的结合】 22,,,y x xy y x y x +-+中,知二求二. (加减配合,灵活变形.) 如xy y x y x 2)(222++=+?xy y x y x 2)(222-+=+; xy y x xy y x y x 4)(2)(2222-+=-+=-. 3、特殊公式21 )1(222±+=±x x x x 的变型及应用. 4、立方和/差公式:).)(())((22332233y xy x y x y x y xy x y x y x ++-=-+-+=+; 5、等差数列求和的法:首尾相加法. (方法+公式) 例:计算1+2+3+4+ (2018) 6、等比数列求和法:(1)设元(2)乘等比(3)相减(4)求解. 例:计算1+2+4+8+...+2n . 【这两种数列均可用等式性质进行推导】 7、mn m n n m mn m n n m += +-=-11;11的灵活应用. 例:计算(1)3801...3012011216121++++++;(2).17 1532 151328...97167512538314?-?++?-?+?-? 8、韦达定理求关于两根的代数式的值. (1) 对称式:变和积..1 111222222y x y x y x xy y x ++++;;;(x 、y 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 (2) 非对称式:根的定义 降次 变和积(一代入二韦达) 9、三大非负数、三大永正数. 10、常用最值式:正数+±2)(y x 等 11、换元大法. 12、自圆其说加减法与两肋插刀法。代数式或函数变型(如配方)只能加一个数,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如果是方程则只需要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即可。 13、拆项法、配方法。(原理同上) 14、十字相乘法. 15、统计概率:两查(抽样;普查)、三事(必然;随机;不可能)、四图(折线;条形;扇形;直方)、三数三差、两频(频数;频率)一概(概率). 16、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如利率问题、握手送花问题等 17、b a =,则b a ±=在动点问题中的巧妙应用(避免繁琐的因为点的相对位置变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 ----旋转型全等 D (1)等边三角形 O O C E C A 图 1 B A 图 2 【条件】:△ OAB 和△ 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 【结论】:①△ OAC ≌△ OBD ;②∠ AEB=60°;③ OE 均分∠ AED D (2)等腰直角三角形 O C E A B A 图 1 D E B D O E C B 图 2 【条件】:△ OAB 和△ 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 OAC ≌△ OBD ;②∠ AEB=90°;③ OE 均分∠ AED (3)顶角相等的两随意等腰三角形 D O O C 【条件】:△ OAB 和△ 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D E 且∠ COD=∠AOB E 【结论】:①△ OAC ≌△ OBD ; C ②∠ AEB=∠AOB ; ③OE 均分∠ AED A 图 1 B A 图 2 B

O O 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 ----旋转型相像 (1)一般状况 D 【条件】: CD ∥ AB , C D 将△ OCD 旋转至右图的地点 A B 【结论】:①右图中△ OCD ∽△ OAB →→→△ OAC ∽△ OBD ; ②延伸 AC 交 BD 于点 E ,必有∠ BEC=∠ BOA O (2)特别状况 C D 【条件】:CD ∥ AB ,∠ AOB=90° 将△ OCD 旋转至右图的地点 A B 【结论】:①右图中△ OCD ∽△ OAB →→→△ OAC ∽△ OBD ; ②延伸 AC 交 BD 于点 E ,必有∠ BEC=∠ BOA ; ③ BD OD OB tan ∠ OCD ;④ BD ⊥AC ; AC OC OA ⑤连结 AD 、 BC ,必有 AD 2 BC 2 2 2 ;⑥ S △BCD ABCD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 -90 ° 【条件】:①∠ AOB=∠ DCE=90°;② OC 均分∠ AOB E C A B D O C E A B 1 AC BD 2 A C D O E B 图 1 【结论】:① CD=CE ;② OD+OE= 2 OC ;③ S △DCE S △OCD S △OCE 1 OC 2 A 2 证明提示: C M ①作垂直,如图 2,证明△ CDM ≌△ CEN D ②过点 C 作 CF ⊥ OC ,如图 3,证明△ ODC ≌△ FEC ※当∠ DCE 的一边交 AO 的延伸线于 D 时(如图 4): O N E B 图 2 以上三个结论:① CD=CE ;② OE-OD= 2 OC ; A 1 OC 2 A M C ③ S △OCE S △OCD 2 C D O N B E O 图 3 E F B D 图 4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及经典题型(含答案)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线段平移形成平行四边形。 对称:以角平分线、垂线或半角作轴进行对称,形成对称 全等。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形成旋转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 通过翻折将直角三角形对称成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或 等边三角形。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通过旋转构造相邻等线段的旋转全等。 共旋转:通过寻找两对相邻等线段构造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将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模型变形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几何最值模型 对称最值:通过对称进行等量代换,转换成两点间距离及点到直线距离。

旋转最值:找到与所要求最值相关成三角形的两个定长线段,定长线段的和为最大值,定长线段的差为最小值。 剪拼模型 通过中点的180度旋转及平移改变图形的形状,例如将三角形剪拼成四边形或将矩形剪拼成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可以通过射影定理来求解。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那么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x√2.将正方形分成两个等腰 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x√2/2.因此,根据射影定理,可以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高为x/2,进而得 到正方形的边长为x=x√2/2. 通过平移和旋转,可以将一个正方形变成另一个正方形。这可以通过旋转相似模型来实现。例如,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通过旋转全等来实现形状的改变,而两个有一个角为300 度的直角三角形可以通过旋转相似来实现形状的改变。更一般地,两个任意相似的三角形可以通过旋转成一定角度来实现旋转相似,其中第三边所成夹角符合旋转“8”字的规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问题详解)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展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展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展对称全等.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15°与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与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与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对称最值<两点间线段最短>

初中几何48个模型及题型讲解

初中几何48个模型及题型讲解 一、直线和角 1.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对应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相等,垂直线的性质包括互补角相等、邻补角相等等等。 2. 直线的夹角与邻角 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它的补角,夹角的补角叫相邻角。 3. 同位角与对顶角 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4. 角的大小关系 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关系。 5. 角和角度 角的性质包括平分角等。 6. 角的运算法则 相等角相加还是相等角;补角与角补加为90°。 7. 顶角和底角的性质

同位角相等、顶底角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两底角相等,两底边相等等。 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三边相等、三角也相等等等 三、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判定条件 AAA、SAS、SSS、ASA四种判定条件。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等等。 四、相似三角形 1.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判定条件 AA、SAS、SSS、AAS四种判定条件。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等等。

五、直角三角形 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边角关系、三边关系等。 2.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方法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等。 六、三角形的面积 1.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公式S=1/2×底×高等。 2.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正多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七、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对角线互相平分等。 2. 矩形的性质 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等。 3. 菱形的性质 对角相等、对边相等、对角平分等。

初中数学48个几何模型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48个几何模型解题技巧 1.了解基本图形的性质,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 2. 利用相似三角形或等比例线段解决问题。 3. 利用勾股定理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 4. 利用平移、旋转、翻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5. 利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如切线定理、弦切角定理等。 6. 利用三角形内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如角平分线定理、外角定理等。 7.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如平行线截割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等。 8. 利用角度的概念解决问题,如同位角、对顶角等。 9. 利用中垂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如中垂线定理等。 10. 利用重心的性质解决问题,如重心定理等。 11. 利用向量的概念解决问题,如向量的加减、数量积等。 12. 利用相交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如对角线定理、相交弦定理等。 13. 利用相似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如面积比、周长比等。 14. 利用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等性质解决问题。 15. 利用角度的平分线定理、角的外接圆等性质解决问题。 16. 利用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17. 利用圆锥、圆柱、圆台等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18. 利用立体几何的性质解决问题。 19. 利用等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如中线定理等。

20. 利用三角形的外心、内心、垂心等点的性质解决问题。 21. 利用连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如割线定理等。 22.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3. 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 24. 利用解析几何解决问题。 25.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26.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7. 利用平面向量的性质解决问题。 28. 利用勾股定理的推广形式解决问题。 29.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如三线共点定理等。 30. 利用相似形与等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 31. 利用垂直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如垂心定理等。 32. 利用圆的弧长、扇形面积等性质解决问题。 33. 利用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等性质解决问题。 34. 利用对称和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35. 利用相交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如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等。 36. 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解决问题。 37. 利用圆的切线定理解决问题。 38. 利用相似形的周长、面积比例解决问题。 39. 利用相交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如相邻角互补等。 40.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解决问题。 41. 利用角度的概念解决问题,如同位角、对顶角等。

初中数学48个几何模型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48个几何模型解题技巧 1.相似三角形定理:两个三角形中,三个对应的角相等,对应的边成比例。 2.相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个三角形中,三边分别相等,或者两边分别相等且夹角相等。 3.三角形中,一个内角和一边:根据一个三角形角度和一边的已知信息,可以推导出其他角度和边的关系。 4.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底边和高的关系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5.正方形的性质: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6.正方形的对角线:两条对角线相等且垂直。 7.矩形的性质: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 8.矩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和宽的长度相乘计算矩形的面积。 9.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互相平分。 10.菱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对角线的乘积除以2来计算菱形的面积。 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 1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度乘以高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3.梯形的性质:有两条平行边。

14.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上底和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来计算梯形 的面积。 1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16.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 于斜边的平方。 17.直角三角形的正弦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对应的直角边之间 的正弦值成比例。 18.直角三角形的余弦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 边的平方之和减去两倍直角边的乘积。 19.直角三角形的正切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商等于对应 的正切值。 20.平行线与横截线的性质:平行线与横截线之间的对应角相等。 21.平面镜映射的性质:物体与其镜像之间的对应角相等。 2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个底角相等。 2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个内角都是60度。 24.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可以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25.外角的性质:外角等于其对应的内角的补角。 26.平面图形的旋转:点、线、图形按一定角度旋转后,与原来的点、线、图形相对应。 27.平行线的判定: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即为平行线。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的60种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中的几何模型在数学解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掌握几何模型的解题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几何模型的60种解题技巧,希望能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1. 角度概念的运用:在几何模型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角度概念来解答问题,例如利用垂直角、平行线、内角和为180度等概念来解题。 2. 图形相似的判断: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是解题的基础,学生可以利用边长比例、角度比例等方法来确定图形的相似性。 3. 平行线相关性质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在几何模型的解题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可以通过平行线与角度的关系来解答问题。 4. 圆的相关性质的利用:圆的性质在几何模型中也是常见的,学生需要掌握圆的直径、半径、圆心角等概念,以便解题。 5.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的运用:学生需要掌握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不同类型三角形的性质,并根据题目的要求来进行合理的运用。 6. 应用解题:在学习几何模型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实际的应

用场景,将抽象的几何原理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来解答问题。 7. 连线问题的求解:对于一些多边形的连线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几何 模型的知识来进行合理的求解。 8.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对称图形在几何模型中也是常见的,学生可以 通过对称性来解答与对称图形相关的问题。 9. 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的性质是几何模型解题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外角的性质等知识。 10. 形状的变换:在几何模型的解题中,学生需要掌握形状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换操作,以便解答形状变换后的问题。 11. 圆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学生需要掌握圆的面积和周长的相关公式,并结合题目要求来进行求解。 12.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1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解也是初中数学几何模型解题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相关公式及其 应用。

初中几何十大模型

初中几何十大模型 模型,可理解为数学定理(培训辅导机构总结归纳出来的定理)。但是不是课本上出现的定理,故不能在证明题中言接使用其结论(需要证明一遍儿模型主要作用还是简化图形,为证明或者添加辅助线提供思路, 一、中位线模型 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例】 ①在RtAABC中.F为斜边AB的中点,D、E分别在边CA、CB上, 且满足乙DrC=90°, AD=3, DC=4,求线段D匸II度. ②如匪. 在五边形曲7" 中=Z4fcD = 9C c. = 卜为Cl) 的中点.求证:BF=EF . 1

二、角平分线模型 角分线+平行线二等腰三角必呈现 角平分线▲垂线二等腹三角形 【例】如图所示.AABC 中,乙A 二60°, BD 、CE 是AABC 的角平分 三、三垂直模型与弦 【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3),点B 的纵坐标为2,点C 的 纵坐标为0,当A 、B 、C 三点區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B 、C 坐 标, 线.交于F 点,求证:DF 二EF 外弦图 半弦图(也叫总统图.川菲图)

四、手拉手模型 Is 两个等腰三角形 2、顶凭相等 3、顶点重合 结论t 1、于相等 2、三角形仝等 3、于的夹角相等 4、顶点连手的交点得平分 【例】在直线ABC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ABD和ABCE,连接AE与CD,证明: \JZ X)/ 12 3 4 5 6 7 -S /(* z(\ fl* fl* >11* fk zflv L rt AABE^ADBC AE=DC AE与DC的夹角为60, △AGBMDFB AEGB^ACFB BH平分乙AHC GF 〃/\C 倍长中线与婆罗摩笈多模型 倍长中线、倍长类中线、中点遇平行延长相交 4 R D

初中数学常见的12个几何模型的解题新思路

初中数学常见的12个几何模型的解题新思路 目录专题01截长补短模型证明问题2专题02倍长中线模型构造全等三角形20专题03一线三垂直模型构造全等三角形38专题04角平分线模 型在三角形中的应用56专题05手拉手模型构造全等三角形70专题06对角互补模型在三角形中应用88专题07半角模型在三角形中应用108专题08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模型129专题09背靠背模型解直角三角形162专题10母抱子模型解直角三角形171专题11 拥抱模型解直角三角形180专题12斜截模型解直角三角形188专题01截长补短模型证明问题【专题说明】截长补短法在初中几何教学 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用来证线段的和差问题,而且这种方法一直贯穿着整个几何教学的始终.那么什么是截长补短法呢?所谓截长补短 其实包含两层意思,即截长和补短.截长就是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要证的两段较短的线段中的一段,证剩下的那一段等于另外一段较短的线 段.当条件或结论中出现a+b=c时,用截长补短.【知识总结】1、补短法: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一条线段使其为求证中的两条线段之和, 在证所构造的线段和求证中那一条线段相等;2、截长法:通过添加辅助线先在求证中长线段上截取与线段中的某一段相等的线段,在证明截剩部分 与线段中的另一段相等。3、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 ,再利用三角形全等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做法一般遇到证明三条线段之间关系时常用。如图1,若证明线段AB,CD,EF之间存在EF=A

B+CD,可以考虑截长补短法截长法:如图2,在EF上截取EG=AB,在证明GF=CD即可;补短法:如图3,延长AB至H点,使BH= CD,再证明AH=EF即可.【类型】一、截长“截长”是指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另外两条较短的线段,截取的作法不同,涉及四种方法。方法一 :如图2所示,在BF上截取BM=DF,易证△BMC≌△DFC (SAS),则MC=FC=FG,∠BCM=∠DCF,可得△M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可证∠CFE=45°,∠CFG=90°,∠CFG=∠MCF,FG∥CM,可得四边形CGFM为平行四边形,则CG=MF ,于是BF=BM+MF=DF+CG.图2方法二:如图2所示,在BF 上截取FM=GC可证四边形GCFM为平行四边形可得CM=FG=C F可得∠BFC=∠BDC=45°,得∠MCF=90°又得∠BMC=∠DFC=135°于是△BMC≌△DFC(AAS),BM=DF于是BF=FM+BM=CG+DF上述两种方法中都利用了两个共顶点的等腰Rt△BCD和△MCF方法三:如图3所示,在BF上截取FK=F D,得等腰Rt△DFK,可证得∠DFC=∠KFG=135°,所以△DFC≌△KF G(SAS),所以KG=DC=BC,∠FKG=∠F DC=∠CBF,KG∥BC,得四边形BCGK为平行四边形,BK=CG,于是BF=BK+KF=CG+DF图3方法四如图3所示,在BF 上截取BK=CG,可得四边形BCGK为平行四边形,BC=GK=DC,BC∥KG,∠GKF=∠CBF=∠CDF根据四边形BCFD为圆 的内接四边形,可证得∠BFC=45°,∠DFC=∠KFG,于是△DCF≌△KGF(AAS),DF=KF,于是BF=BK+KF=CG +DF.上述两种方法中都利用了两个共顶点的等腰Rt△BDC和△KDF。【类型】二、补短“补短”指的是选取两条较短线段中的一条进行延长,使得较短的两条线段共线并寻求解题突破,根据辅助线作法的不同也涉及四种不同的方法。方法五:如图4所示,延长GC至N,使CN=DF ,易证△CDF≌△BCN(SAS),可得CF=FG=BN,∠DFC=∠BNC=135°,又知∠FGC=45°,可证BN∥FG,于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