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

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88.1—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88.2—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QC/T 468—2010 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 QC/T 469—2002(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69—1999 QC/T 471—2006 汽车柴油机技术条件QC/T 471—1999 QC/T 481—2005 汽车发动机曲轴技术条件QC/T 481—1999

QC/T 488—2000(2009) 汽车燃油箱盖、加油口QC/T 488—1999

QC/T 489—1999(2009) 机油散热器总成技术条件JB 1419—1974*

QC/T 508—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JB 3597.1—1984*

QC/T 509—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2—1984*

QC/T 51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3—1984*

QC/T 51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4—1984*

QC/T 51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及喷油器清洁度测定方法

JB 3598—1984*

及限值

QC/T 515—2000(2009) 汽车发动机用调温器型式与尺寸QC/T 515—1999

QC/T 516—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金相标准JB 3657—1984*

QC/T 521—1999(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挺杆技术条件JB 3681—1984*

QC/T 526—1999(2009) 汽车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JBn 3745—1984*

QC/T 527—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连杆技术条件JB 3764—1984*

QC/T 54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2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

JB 3898.1—1985*

器体

JB 3898.2—1985*

QC/T 54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Ⅱ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

器体

QC/T 54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5型和6型法兰或压板安

JB 3898.3—1985*

装喷油器体

QC/T 543—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Ⅰ型螺纹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4—1985*

QC/T 544—2000(2009)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QC/T 544—1999

QC/T 551—1999(2009) 汽车发动机飞轮壳安装尺寸JB 3922—1985*

QC/T 558—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

JB 3938—1985*

方法

QC/T 570—1999(2009) 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技术条件JB 4043—1985*

QC/T 59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条件

QC/T 59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

QC/T 631—200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总成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QC/T 631—1999、

QC/T 630—1999

QC/T 637—2000(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JB 3258—1983

QC/T 644—2000(2009)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n 29034—1991

QC/T 747—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T 748—2006 汽车发动机气门—气门座强化磨损台架试验方

QC/T 777—2007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T 828—2010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QC/T 829—2010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试验方法

QC/T 901—1998(2009)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n 29008—1991中发动机部

汽车管带式散热器芯子型式尺寸

QC/T 29025—1991

(2009)

QC/T 29031—1991

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

(2009)

QC/T 29061—1992(2009) 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技术条件

*********

GB 4556—2001 GB/T 10327—2011 往复式内燃机防火

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

GB/T 4556—1984

GB 10327—1989

GB 12732—2008 汽车V带GB 12732—1996 GB 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 14097—1993 GB 15739—1995 小型汽油机噪声限值GBn 264—1986 GB 19756—200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GB 20891—2007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GB/T 725—2008 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GB/T 725—1991 GB/T 726—1994 往复式内燃机旋转方向、气缸和气缸盖上气门

的标志及直列式内燃机右机、左机和发动机方位

的定义

GB/T 727—2003 涡轮增压器产品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GB/T 727—1985 GB/T 1147.1—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7—1987 GB/T 1147.2—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50—2010 内燃机湿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GB/T 1150—1993 GB/T 1151—1993 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GB 1151—1982

GB/T 1859—2000 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

简易法GB/T 1859—1989、GB/T 8194—1987

GB/T 1883.1—2005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1部分:发动机设计和运

行术语

GB/T 1883—1989 GB/T 1883.2—2005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2部分:发动机维修术语GB/T 1883—1989 GB/T 2061—2004 散热器散热片专用纯铜及黄铜带箔材GB/T 2061—1989 GB/T 2940—2005 柴油机用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弹簧技术条件GB/T 2940—1982 GB/T 3821—2005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GB/T 3821—1983 GB/T 4672—2003 往复式内燃机手操纵控制机构标准动作方向GB/T 4672—1984 GB/T 4759—2009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GB/T 4759—1995 GB/T 4760—1995 声学消声器测量方法GB 4760—1984 GB/T 5264—2010 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GB/T 5264—1985 GB/T 5770—2008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GB/T 5770—1997 GB/T 5771—2010 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1—1986 GB/T 5772—2010 柴油机喷油嘴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2—1986 GB/T 6072.1—2008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

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通用发动机的附

加要求

GB/T 6072.1—2000

GB/T 6072.3—2008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3部分:试验测量GB/T 6072.3—2003 GB/T 6072.4—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4部分:调速

GB/T 6072.5—2003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5部分:扭转振动

GB/T 6072.6—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6部分:超速保护GB/T 6072—1985 GB/T 6072.7—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7部分:发动机功率代号

GB/T 6809.1—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1部分:固

定件及外部罩盖

GB/T 6809.1—2003

GB/T 6809.2—2006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2部分:气GB/T 6809.2—1988

门、凸轮轴传动和驱动机构

GB/T 6809.3—2006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3部分:主

要运动件

GB/T 6809.3—1989

GB/T 6809.4—2007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4部分:增

压及进排气管系统

GB/T 6809.4—1989

GB/T 6809.5—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5部分:

冷却系统

GB/T 6809.5—1999 GB/T 6809.6—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6部分:润

滑系统

GB/T 6809.6—1999

GB/T 6809.7—2009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7部分:调

节系统

GB/T 6809.7—2005

GB/T 6809.8—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8部分:

起动系统

GB/T 6809.8—2000

GB/T 6809.9—2007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9部分:监

控系统

GB/T 8188—2003 内燃机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8188—1987 GB/T 8190.1—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

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

GB/T 8190.1—1999

GB/T 8190.2—2011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粒

排放物的现场测量

GB/T 8190.2—1999

GB/T 8190.3—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3部分:稳态工况

排气烟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GB/T 8190.4—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

发动机的稳态试验循环

GB/T 8190.4—1999 GB/T 8190.5—2011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5部分:试验燃料

GB/T 8190.6—2006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6部分:测量结果和试验报告

GB/T 8190.7—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7部分:发动机系

族的确定

GB/T 8190.8—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8部分:发动机系

组的确定

GB/T 8190.9—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9部分:压燃式发

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

环和测试规程

GB/T 8190.10—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0部分:压燃式

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现场测量用试验循

环和测试规程

GB/T 8190.11—200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1部分:非道路移

动机械用发动机瞬态工况下气体和颗粒排放物

的试验台测量

GB/T 10398—2008 小型汽油机振动评级和测试方法GB/T 10398-1989, GB/T

10399-1989

GB/T 10414.2—2002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轮GB/T 10414.2—1989

GB/T 10716—2012 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T 10716—2000

GB/T 10826.1—2007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1部分:喷油泵GB/T 10826—1989

GB/T 10826.2—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2部分:喷油器GB/T 10826—1989

GB/T 10826.3—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3部分:泵喷嘴GB/T 10826—1989 GB/T 10826.4—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4部分:高压油管和管端

连接件

GB/T 10826—1989

GB/T 10826.5—2008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5部分:共轨式燃油喷射

系统

GB/T 11355—2008 V带和多楔带传动额定功率的计算GB/T 11355—1989 GB/T 11356.1—2008 带传动V带轮(基准宽度制) 槽形检验GB/T 11356.1—1997

GB/T 11356.2—1997 带传动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

槽形检验GB 11356—1989中窄V带轮槽形检验部分

GB/T 11545—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疲劳试验GB/T 11545—1996

GB 12734—2003 汽车同步带GB/T 12734—1991

GB/T 13352—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及其带轮尺寸GB/T 13352—1996,GB/T

13405—1992

GB/T 14096—2008 喷油泵试验台试验方法GB/T 14096—1993

GB/T 17804—2009 往复式内燃机图形符号GB/T 17804—2003

GB/T 18183—2000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

GB/T 20064.1—2006 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1部分:安全要

求和试验

GB/T 20064.2—2006 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2部分:脱开角

试验办法

GB/T 20787—2006 往复式内燃机中、高速往复式内燃机底脚结构

噪声测试规范

GB/T 21404—2008 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一般要

GB/T 21405—2008 往复式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

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的附加要求

GB/T 21406—2008 内燃机发动机的重量(质量)标定

GB 20651.1—2006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1部分:压燃式发动机

GB/T 21428—200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安全性

GB/T 23337—2009 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

GB/T 23338—2009 内燃机增压空气冷却器技术条件

GB/T 23339—2009 内燃机曲轴技术条件

GB/T 23340—2009 内燃机连杆技术条件

GB/T 23342—2009 往复式内燃机回弹式绳索起动装置基本安全

要求

GB/T 23640—2009 往复式内燃机(RIC)驱动的交流发电机

GB/T 24748—2009 往复式内燃机飞轮技术条件

GB/T 26653—2011 排气歧管铸铁件

JB/T 2291—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芯子结构型式及尺寸系

JB/T 2292—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进、出水口、加热口及盖

JB/T 2293—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风洞试验方法

JB/T 6012—2005 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JB/T 6012—1992

JB/T 6012.2—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2部分:金相检验JB/T 6720-1993

JB/T 6012.3—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3部分: 磁粉探伤JB/T 6719—1993

JB/T 5093—1991 JB/T 6012.4—2008 内燃机进、排气门第4部分:摩擦焊气门超

声波探伤

JB/T 6013—2011 柴油机低压金属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3—2000 JB/T 6014—2011 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4—2000 JB/T 6015—2011 柴油机低压输油胶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5—2000 JB/T 8118—1997 内燃机活塞销技术条件JB/T 8118—1995 JB/T 8126.1—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1部分:总成技术条件JB/T 8126.1—1999 JB/T 8126.2—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2部分:总成试验方法JB/T 8126.1—1999 JB/T 8126.6—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JB/T 6718—1993* HJ 437—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

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

HJ 438—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

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

HJ 439—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

符合性技术要求

汽车发动机技术汇总DOC

你真正懂车么?汽车发动机技术汇总 目前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主要有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几种 类型。为了使读者对各种发动机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在这里将常见的汽车汽油发动 机类型与各种先进的汽油发动机技术特点归纳在一起,供大家分享。 直列发动机(Line Engine) 直列发动机(Line Engine):它的所有汽缸均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它的缸体和曲轴 结构简单,而且使用一个汽缸盖,制造成本较低,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其缺点是功率较低。“直列”可用L代表,后面加上汽缸数就是 发动机代号,现代汽车上主要有L3、L4、L5、L6型发动机。 L3(直列3缸发动机):一般用在1升以下的微型车上。它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制 造成本也低,重量轻,比较省油。如果一台直列3台机能达到一台直列4缸机的动力性能,那当然是3缸机要好些。如早期的夏利车装配的就是3缸发动机。 L4(直列4缸发动机):直列4缸发动机俨然已成了现代汽车的一种标准选择。它的 适用范围极广,小到微型车,大到2升多的车型,均由四汽缸机为汽车提供动力。与6缸机相比,4缸机的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但它的动力性和平稳性与同排量6缸机的差别并不十分显著;现代轿车大多为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方式,需要发动机横放在车头,要求发动机的体积不能太大,直列4缸机的体积尺寸正好,因而直列4缸机获得了广泛应用。 L5(直列5缸发动机):由于直列5缸机存在很难解决的平衡问题,容易引起振动,因此直列5缸发动机现已不多见。我国长春一汽曾生产过的奥迪100也是用直5发动机。现在沃尔沃S60、S80还在用直5发动机。 L6(直列6缸发动机):直列6缸发动机现在主要用在前置发动机后驱方式的汽车上。 从平衡角度来讲,直6比直4、直5,甚至V6的平衡性都要好。出于此原因,当你的机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 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88.1—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88.2—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QC/T 468—2010 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 QC/T 469—2002(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69—1999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作者: ————————————————————————————————日期: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3847—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 GB 11340—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3843—1983、 GB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3846-1993、 GB18285—2000中的压燃式 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 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17691—2005 错误!未定义书签。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 GB17691—2001、 GB14762—2002中的气体 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18285—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18285—2000中的点燃 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5181—2001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GB/T 16570—199 6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18297—2001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18377—200 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20 09)错误!未定义书 签。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281—1999 (2009) 错误!未定义书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汽车概论论文-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内燃机/韩超 【内容提要】汽车的诞生发展已经经历的一个多世纪,汽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带动整个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人类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科学技术水平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机械和电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多气门、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升程、双涡轮增压、高压共轨等先进技术也已经深入人心,此外,为适应汽车的多变工况运行,还有一些特别的新技术——可变压缩比、缸内直喷、自动启停等应运而生。【关键字】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缸内直喷、自动启停 伴随汽车工业近百年的连续进步,汽车发动机技术也综合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使其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更低的排放污染,如发动机电子控制、多气门、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升程、双涡轮增压、高压共轨、可变压缩比、BlueDIRECT、缸内直喷、自动启停等等。下面我们就后四种作详细介绍。 一、可变压缩比(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可变压缩比(VCR)的目的在于提高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在增压发动机中为了防止爆震其压缩比低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在增压压力低时热效率降低使燃油经济性下降。特别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中由于增压度上升缓慢在低压缩比条件下扭矩上升也很缓慢形成增压滞后现象。即发动机在低速时,增压作用滞后,要等到发动机加速至一定转速后增压系统才起到作用。解决这个问题,可变压缩比是重要方法。即在增压压力低的低负荷工况使压缩比提高到与自然吸气式发动

机压缩比相同或超过,在高增压的高负荷工况下适当降低压缩比。换言随着负荷 的变化连续调节压缩比以便能够从低负荷到高的整个工况范围内有提高热效率。 多连杆VCR系统 VCR系统使用一种新的活塞-曲轴系统并入一个多连杆机制来改变活塞在上止点的移动并因此获得了与工况相匹配的最佳的压缩比。这一多连杆可变压缩比机构可以在不提高发动机尺寸和重量的情况下安装。 运动规律:活塞与曲轴通过上连杆与下连杆连在一起。下连杆也通过控制连杆连接到了控制轴偏心轴颈中心。曲轴的旋转导致了下连杆围绕着主轴颈的中心旋转,同时围绕着曲柄销的中心转动。 压缩比改变的原理:移动偏心轴的中心向上使下连杆顺时针倾斜,因此使活塞的上止点和下止点的位置同时下降以降低压缩比。相反,偏心轴的中心向下移动可以提高压缩比。 ①在低速低负荷时采用高压缩比14:1以获得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最佳效果; ②随着负荷的增加,减小压缩比以防止爆震发生; ③为了在全负荷时采用高增压,将压缩比设为最低值8:1。 结果发现:通过在发动机低负荷下应用废气再循环并提高压缩比、在高负荷下采用更高的增压压力并降低压缩比,这样都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输出功率。 二、缸内直喷技术(BlueDirect、TFSI、EcoBoost、SIDI) 缸内直喷就是将燃油喷嘴安装于气缸内,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 合。喷射压力也进一步提高,使燃油雾化更加细致,真正实现了精准地按比例控 制喷油并与进气混合,并且消除了缸外喷射的缺点。同时,喷嘴位置、喷雾形状、

标况工况

气体的标准状态分三种: 1、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协议的标准状态是:温度273.15K(0℃),压力101.325KPa。世界各国科技领域广泛采用这一标态。 2、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国家标准规定以温度288.15K(15℃),压力101.325KPa作为计量气体体积流量的标态。 3、我国《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算方法》规定以温度293.15K(20℃),压力101.325KPa 作为计量气体体积流量的标准状态。 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工况与标况换算:P1*V1/T1=P2*V2/T2 对于气体来说不同的压力,其体积会差很大(气体很易压缩),当然体积流量会差很大,同径条件下不同工况下的流速自然也会差很大,比方同直径蒸汽管线对于10bar和3.5bar时最大流量是不同的。 工艺计算时用工况或用标况取决于你查的图表、用的常数,两种状态的计算都是可能出现的。比方在定义压缩机参数时,我们常用标况下的参数来给厂家提条件,同时我们也提供温度大气压力等参数供做工况下的校正,这么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用同一个状态来表明参数,就如同泵的性能曲线都是用清水来说的,没人会说汽油的性能曲线是什么,原油的性能曲线又是什么。 在很多计算中用的都是工况,比方计算流速时。 否把你所提问题的介质说下。 Qn=Zn/Zg * (Pg+Pa)/Pn * Tn/Tg * Qg Qn标况流量 Zn标况状态下的压缩因子 Zg 工况状态下的压缩因子 Pg相对压力,就是通常说的压力多少 Pa标准大气压 Pg+Pa工况下的绝对压力 Pn标况压力,通常为1标准大气压 Tn标况温度 Tg工况温度 Qg工况流量 带n的是标况参数,带g的是工况参数。 一般情况下也没那么复杂, 二者指的都是在一个大气压下,区别只是温度的不同: 标况是0摄氏度;工况是20摄氏度。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 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 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 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 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 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 Ⅲ、Ⅳ、Ⅴ阶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 国Ⅲ、Ⅳ阶段) GB —2001 GB 20890—2007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 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 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001 (2009)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2010年全球汽车发动机技术排名情况

2010年初,美国权威汽车杂志《Ward’s Auto World》进行了一年一度的汽车发动机排名的评选。此次2010年汽车发动机排名前十的的汽车发动机名单包括了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包括了2款混合动力发动机、2款柴油发动机、1款机械增压发动机和3款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和2款自然吸气发动机。要想入选汽车发动机排名车辆必须 低于54000美元,发动机必须是量产版而且能够在2010第一季度购买 到。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0年汽车发动机排名前十的汽车发动机都有那些 1、汽车发动机排名第一宝马3.0L DOHC L6 Turbodiesel 宝马3.0L DOHC L6 Turbodiesel 汽车发动机排名第一 这款发动机已经是第二次获此殊荣。宝马的双涡轮增压直列6缸发动机技术已经成为宝马的一个新标杆,这款柴油版直列6缸发动机采用可变双涡轮增压技术(Variable Twin Turbo Technology)。可变增压系统由特别设计制造的电子设备控制,根据发动机转速不同,由一个或两个涡轮增压器对进气进行增压。双涡轮增压技术用小涡轮提高发动机在低转时的扭矩输出,另一个涡轮则用于提高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动力用以满足高速情况下的动力需求。该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65 hp(约合195kW),最大转矩为425 lb-ft(约合576Nm)。配备该发动机的宝马335d车型从静止加速到100km/h所需时间仅为6.2s。尽管该发动机有着较高的性能,但其却有着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这款柴油发动机同时满足美国50个州的排放标准。 上述内容中提到的涡轮增压知识在《涡轮增压发动机知识详解》,如需了解请点击查看。

GB标准件国标标准件国标标准件代码大全-11页文档资料

螺栓 U型螺栓JB/ZQ 4321-97 添加 方头螺栓 C级GB/T 8-88 添加 沉头方颈螺栓GB/T 10-88 添加 沉头带榫螺拴GB/T 11-88 添加 半圆头方颈螺栓GB/T 12-88 添加 半圆头带榫螺栓GB/T 13-88 添加 大半圆头方颈螺栓 C级GB/T 14-1998 添加 大半圆头带榫螺栓GB/T 15-88 添加 六角头铰制孔用螺栓GB/T 27-88 已添加取消 六角头螺杆带孔铰制孔用螺栓GB/T 28-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槽螺栓 A 和 B 级GB/T 29.1-88 添加 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螺栓GB/T 29.2-88 添加 下方头螺栓 B级GB/T 35-88 添加 T 形槽用螺栓GB/T 37-88 添加 加强半圆头方颈螺栓GB/T 794-93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GB/T 31.1-88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细杆 B级GB/T 31.2-88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细牙 A和B级GB/T 31.3-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 A 和 B级GB/T 32.1-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细杆 B级GB/T 32.2-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细牙 A 和 B 级GB/T 32.3-88 添加 活节螺栓GB/T 798-88 已添加取消 地脚螺栓GB/T 799-88 添加 沉头双榫螺GB/T 800-88 添加 小半圆头低方颈螺栓 B级GB/T 801-1998 添加 六角头螺栓 C级GB/T 5780-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C级GB/T 5781-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GB/T 5782-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GB/T 5783-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细杆-B级GB/T 5784-86 添加

汽车设计论文 发动机新技术

汽车发动机VVT技术与FSI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发动机出现了许多新技术,VVT-i和FSI就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个,本文从这两个新技术的技术和使用层面分别讨论了两种技术的发展,对未来新技术的涌现有借鉴价值。 关键字:VVT-i,FSI,可变气门,缸内直喷,丰田,大众 近年来,当代汽车发动机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带动汽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其中有大名鼎鼎的丰田VVT-i和德国的FSI,下面就这些新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做简单介绍。 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近年生产的丰田轿车,大都装配了标注有“VVT-i”字样的发动机,经过商业宣传,很多人已经知道VVT-i这一新名词,但它的具体内容却鲜为人知。VVT 是英文缩写,全称是“Variable Valve Timing”,中文意思是“可变气门正时”,由于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因此丰田起了一个好听的中文名称叫“智慧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该系统主要控制进气门凸轮轴,又多了一个小尾巴“i”,就是英文“Intake”(进气)的代号。这些就是“VVT-i”的字面含义了。 VVT-i是一种控制进气凸轮轴气门正时的装置,它通过调整凸轮轴转角配气正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发动机在所有转速范围内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的排放。 VVT-i系统由传感器、ECU和凸轮轴液压控制阀、控制器等部分组成。ECU储存了最佳气门正时参数值,曲轴位置传感器、进气歧管空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等反馈信息汇集到ECU 并与预定参数值进行对比计算,计算出修正参数并发出指令到控制凸轮轴正时液压控制阀,控制阀根据ECU指令控制机油槽阀的位置,也就是改变液压流量,把提前、滞后、保持不变等信号指令选择输送至VVT-i控制器的不同油道上。 VVT-i系统视控制器的安装部位不同而分成两种,一种是安装在排气凸轮轴上的,称为叶片式VVT-i,丰田PREVIA(大霸王)安装此款。另一种是安装在进气凸轮轴上的,称为螺旋槽式VVT-i,丰田凌志400、430等高级轿车安装此款。两者构造有些不一样,但作用是相同的。叶片式VVT-i控制器由驱动进气凸轮轴的管壳和与排气凸轮轴相耦合的叶轮组成,来自提前或滞后侧油道的油压传递到排气凸轮轴上,导致VVT-i控制器管壳旋转以带动进气凸轮轴,连续改变进气正时。当油压施加在提前侧油腔转动壳体时,沿提前方向转动进气凸轮轴;当油压施加在滞后侧油腔转动壳体时,沿滞后方向转动进气凸轮轴;当发动机停止时,凸轮轴液压控制阀则处于最大的滞后状态。 螺旋槽式VVT-i控制器包括正时皮带驱动的齿轮、与进气凸轮轴刚性连接的内齿轮,以及一个位于内齿轮与外齿轮之间的可移动活塞,活塞表面有螺旋形花键,活塞沿轴向移动,会改变内、外齿轮的相位,从而产生气门配气相位的连续改变。当机油压力施加在活塞的左侧,迫使活塞右移,由于活塞上的螺旋形花键的作用,进气凸轮轴会相对于凸轮轴正时皮带轮提前某个角度。当机油压力施加在活塞的石侧,迫使活塞左移,就会使进气凸轮轴延迟某个角度。当得到理想的配气正时,凸轮轴正时液压控制阀就会关闭油道使活塞两侧压力平衡,活塞停止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十佳发动机VQ35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蒸汽机汽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N.J.Cugnot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出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动机的专利权。

日本汽车发动机所采用的新技术

日本汽车发动机所采用的新技术 【摘要】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好的发动机,汽车性能将会大幅度提高,从而给人一种驾驶汽车的快感。现如今,日本的发动机技术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学习和借鉴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将对我国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As the heart of the car engine,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A good engine, vehicle performance will be improved, so as to give a person a kind of driving a car of pleasant sensation. Nowadays, Japan's engine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leading position, study and learn their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of China's engine wil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has the huge role. 【关键词】VTEC i-VTEC 可变进气歧管技术VVT-i 偏置曲轴技术电子式节气门 引言:现如今,汽车应用日益普遍,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作为一辆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我们发动机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甚大,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以提高我们汽车水平。 本田发动机 1.VTEC技术 VTEC是本田开发的先进发动机技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两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的意思“可变气门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与普通发动机相比,VTEC发动机所不同的是凸轮与摇臂的数目及控制方法,它有中低速用和高速用两组不同的气门驱动凸轮,并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的调节进行自动转换。通过VTEC系统装置,发动机可以根据行驶工况自动改变气门的开启时间和提升程度,即改变进气量和排气量,从而达到增大功率、降低油耗及减少污染的目的。目前本田车型都使用i-VTEC(智能可变气门配

汽车发动机技术教案

自然吸气相对涡轮增压的优点: 1.相比之下温度稍低,从而产生的积碳问题轻一些。 2.发动机寿命相对长些。 3.动力输出相对较为线性。 4技术可靠性高、耐久性好 以同等动力输出而不是同等排量来比较,涡轮发动机因为排量更小,所以在涡轮不全力工作的状态下,它比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加省油。例如:一台1.8T发动机动力水平相等于另一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彼此都全力工作时,大家的油耗可能差不多;但当这两台发动机在90km/h等速巡航这种低负荷工作时,1.8T发动机的涡轮由于未充分介入工作,这时气缸内部实际工作排量只有1.8L,而另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工作排量始终为2.4L,这时候1.8T带涡轮的比2.4L自然吸气的更省油。

增压就是将空气预先压缩然后再供入气缸,以期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技术。由于进气量增加,可相应地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以增加发动机功率。同时,增压还可以改善燃油经济性。实践证明,在小型汽车发动机上采用涡轮增压或机械增压,当汽车以正常的经济车速行驶时,不仅可以获得相当好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还由于发动机功率增加,可以得到驾驶人所期望的良好的加速性。 第一节概述

增压有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气波增压等三种基本类型。实现空气增压的装置称为增压器。各种增压类型所用的增压器分别称为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和气波增压器。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经齿轮增速器驱动,或由曲轴齿形传动带轮经齿形传动带及电磁离合器驱动。机械增压能有效地提高发动机功率,与涡轮增压相比,其低速增压效果更好。另外,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容易匹配,结构也比较紧凑。但是,由于驱动增压器需消耗发动机功率,因此燃油消耗率比非增压发动机略高。 第一节概述

工况缩写

电厂工况缩写 2009-09-16 10:19:26|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BMCR 锅炉最大蒸发量,主要是在满足蒸汽参数,炉膛安全情况下的最大出力。在设计时往往在热力计算中输入该值,看看热力参数是否合理,来确定锅炉各受热面,含炉膛的面积,管子规格,材料等。 往往锅炉的实际最大蒸发量大于合同要求的蒸发量。一般锅炉厂都留有一定裕度。 锅炉BRL对应于汽机TRL工况,即ECR额定工况,目前上锅引进ALSTOM技术的超临界锅炉热力计算书和技术协议均用BRL表示额定工况,以前引进CE技术的常用ECR表示; VWO(汽机调门全开工况)来表示BMCR。 TRL 工况是指汽轮机的能力工况, TMCR是汽轮机的最大出力工况, VWO是阀门全开工况,THA是汽轮机额定出力工况。 把T换成B就是锅炉的。 汽轮机工况TMCR VWO TRL 2010-01-28 14:42:30| 分类:major&thesis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进口大容量火力发电设备技术谈判指南1996』--适合于300MW机组一.汽机1。额定功率(铭牌功率TRL)是指在额定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参数、背压11.8KPa绝对压力,补给水率3%以及回热系统正常投入条件下,考虑扣除非同轴励磁、润滑及密封油泵等所耗功率后,制造厂能保证在寿命期内任何时间都能安全连续地在额定功率因素、额定氢压(氢冷发电机)下发电机输出的功率。此时调节阀应仍有一定裕度,以保证满足一定调频等需要。在所述额定功率定义条件下的进汽量称为额定进汽量。2。最大连续功率(T -MCR)是指在1.额定功率条件下,但背压为考虑年平均水温等因素确定的背压,(设计背压)补给水率为0%的情况下,制作厂能保证在寿命期内安全连续在额定功率因素、额定氢压(氢冷发电机)下发电机输出的功率。该功率也可作为保证热耗率和汽耗率的功率。保证热耗率考核工况:系指在上述条件下,将出力为额定功率时的热耗率和汽耗率作为保证,此工况称为保证热耗率的考核工况。 3.阀门全开功率(VWO)是指汽轮机在调节阀全开时的进汽量以及所述T-MCR定义条件下发电机端输出的功率。一般在VWO下的进汽量至少应为额定进汽量的1.05倍。此流量应为保证值。上述所指是由主汽轮机机械驱动或由主汽轮机供汽给小汽轮机驱动的给水泵,所需功率不应计算在额定功率中,但进汽量是按汽动给水泵为基础的,如果采用电动给水泵时,所需功率应自额定功率中减除(但在考核热耗率和汽耗率时是否应计入所述给水泵耗工,可由买卖双方确定)。二.锅炉1.锅炉额定蒸发量,即是汽轮机在TRL工况下的进汽量。对应于:汽轮机额定功率TRL,指在额定进汽参数下,背压11.8KPa,3%的补给水量时,发电机端带额定电功率MVA。 2.锅炉额定蒸发量,也对应汽轮机TMCR工况。对应于: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TMCR,指在额定进汽参数下,背压4.9KPa,0%补给水量,汽轮机进汽量与TRL的进汽量相同时在发电机端所带的电功率MVA。3.锅炉最大连续出力(BMCR),即是汽轮机在VWO工况下的汽轮机最大进汽量。对应于:汽轮机阀门全开VWO工况,指在额定进汽参数下,背压4.9KPa,0%补给水量时汽轮机的最大进汽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本总结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1.实际工质的影响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比热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且燃烧后生成CO2、H2O等气体,这些多原子气体的比热又大于空气,这些原因导致循环的最高温度降低。加之循环还存在泄漏,使工质数量减少。实际工质影响引起的损失如图中Wk所示。这些影响使得发动机实际循环效率比理论循环低。 2.换气损失 为了使循环重复进行,必须更换工质,由此而消耗的功率为换气损失。如图中Wr所示。其中,因工质流动时需要克服进、排气系统阻力所消耗的功,成为泵气损失,如图中曲线rab’r包围的面积所示。因排气门在下止点提前开启而产生的损失,如图中面积W所示。 3.燃烧损失 (1)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实际循环中燃料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喷油或点火在上止点前,并且燃烧还会延续到膨胀行程,由此形成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 (2)不完全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会有部分燃料、空气混合不良,部分燃料由于缺氧产生不完全燃烧损失。 (3)在高温下,如不考虑化学不平衡过程,燃料与氧的燃烧化学反应在每一瞬间都处在化学动平衡状态,如2H2O=2H2+O2等,由左向右反应为高温热分解,吸收热量。但在膨胀后期及排气温度较低时,以上各反应向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上述过程使燃烧放热的总时间拉长,实质上是降低了循环等容度而降低了热效率。 (4)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汽缸壁和工质之间始终存在着热交换,使压缩、膨胀线均脱离理论循环的绝热压缩、膨胀线而造成的损失。 (5)缸内流动损失。指压缩及燃烧膨胀过程中,由于缸内气流所形成的损失。体现为,在压缩过程中,多消耗压缩功;燃烧膨胀过程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气流阻力,使作用于活塞上做功的压力减小。 二、充量系数 衡量不同发动机动力性能和进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定义为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影响因素: 1.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Pa 2.进气门关闭时缸内气体温度Ta 3.残余废气系数 4.进排气相位角 5.压缩比 6.进气状状态 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1.降低进气系统阻力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和进气门所组成。减少各段通路对气流的阻力可有效提高充量系数。(1)减少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1)进气马赫数M 不超过0.5受气门大小、形状、升程规律、进气相位等因素影响2)减少气门处的流动损失增大气门相对通过面积,提高气门处流量系数以及合理的配气相位是限制M值、提高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增大进气门直径可以扩大气流通路面积;增加气门数目;改进配气凸轮型线,适当增加气门升程,在惯性力容许条件下,使气门开闭尽可能快;改善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2)减少进气道、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的阻力

国外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扫描

国外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扫描 国外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扫描 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在发动机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伴随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而来的是大气污染和石油消耗。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与美国上世纪90年代中实施的联邦排放法规相比,于2007年全面实施的新联邦排放法规将要求汽车氮氧化物排放降低幅度高达95%,碳氢排放物降低幅度高达84%。而于此同时,与排放相关的系统及零部件耐久性要求达到12万英里。2007年美国联邦排放标准中第五分组碳氢排放极限约为欧Ⅳ排放极限的一半(由于测试循环的不一致,真正的排放要求比欧Ⅳ排放的一半还低)。这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人们对节能认识的加深,使得高效率、低排放车用发动机技术的开发受到高度的重视,从而促使传统的内燃机技术不断创新。如汽油机直喷技术、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可变进气管、燃烧速率控制滑片、可变排量技术、高压共轨直喷柴油机等等。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在环境保护及节能方面所侧重的技术也有所区别。日本出于国土资源的因素,微型车辆、经济型车的比例较高,小排量发动机就既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又能给这类车提供足够的驱动力;而在欧洲,由于柴油便宜,热效率远高于汽油机,使消费者容易接受柴油机驱动的汽车要比汽油机驱动的同类汽车贵1000-2000美元的事实。另外,柴油机的低速扭矩远胜于汽油机,这也使偏爱汽车运动感的欧洲人更将直喷柴油机视为高科技的代表。现在的西欧,超过35%的新车销售是柴油机。在发动机节能环保新技术开发的同时,人们不能忽视燃油特性对发动机技术普及的巨大影响。汽车尾气的净化完全依赖于废气催化后处理装置,而燃油中硫含量是催化后处理装置的“克星”。燃油中的硫在气缸内燃烧后氧化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载体涂层中的催化物起反应,使催化器的转换效率大幅度下降。根据燃油含硫量法规,欧洲柴油机的含硫量在 50ppm以下,而美国联邦目前限制300ppm,到2007年将降低到80ppm。欧洲低硫柴油为柴油机的普遍应用创造了条件。在美国,随着含硫量的降低,直喷柴油机在轻型车上的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在开发针对北美市场的高速直喷柴油机,以待近几年后投入市场。 涡轮增压发动机(Turbo) 在宝来1.8T、速腾1.8T、途安1.8T、帕萨特1.8T、奥迪A4、1.8T/2.0T、奥迪A62.0T等车型上,都装有涡轮增压发动机 (Turbo)。增压技术是一种提高发动机进气能力的方法。它通过采用专门的压气机,预先对进入气缸的气体进行压缩,提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增大进气量,更好地满足燃料的燃烧需要,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可大幅度提高功率和扭矩。但涡轮工作有迟滞现象,并且保养费用高。 机械增压发动机(Su—percharger) 北京奔驰E200K路虎揽胜运动版等车型上,都装有机械增压发动机。机械增压的压缩机直接被发动机的曲轴带动,它的优点是响应性好。但是它本身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因此机械增压不能产生特别强大的动力,尤其是在高转速时,从而影响到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它响应性好完全没有涡轮的迟滞现象,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输出源源不断的扭力。但高转速时会产生大量的摩擦,从而影响到转速的提高,并且噪音大。

2019年全球最新汽车技术盘点

2010年全球最新汽车技术盘点 核心提示: 2010年,全球范围内传统内燃机节能环保技术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可谓硕果累累,部分新动力技术也进入了预研和初测阶段,但遗憾并无大的实质性进展。在岁末将至时,汽车新材料网对汽车四大组成部件——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子电气分别进行了最新技术的盘点,与业内人士分享,敬请关注。 一、发动机 别克君威发动机微处理器具有业内最高速度 2011款别克君威Ecotec 2.0升发动机采用新推出的32位(bit)嵌入式处理器“Viper”(蝰蛇),具有3兆比特(megabytes)整体闪存记忆,从而实现汽车行业内发动机微处理器的最高处理速度(128兆赫兹运行速度)。 别克君越微混合动力系统公路油效37mpg 别克新近公布的2012款君越(LaCrosse)车型,采用eAssist混合动力系统之后,与2011款君越的四缸发动机六速变速箱动力总成系统相比,新车型的燃油经济性提升25%,同时保持了作为别克旗舰车型的豪华舒适感与行驶性能。 类金刚石涂层拓展汽车零部件使用寿命

DIARC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类金刚石涂层/镀膜DLC(Diomand-Like Coating)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该技术可用于汽车发动机活塞销等零部件,不但高硬度特性降低了摩擦损耗,还以低摩擦系数起到润滑作用。 Cyclone发动机性能特点 Cyclone公司推出新款外燃发动机,具有适应多种气液固态燃料、环保、低成本等优点,一改传统外燃机转矩性能弱、功率低等特点。以Cyclone 330马力全燃料发动机MK VI为例,其启动转矩高达2800磅?英尺。与尺寸相当的电动马达相比,Cyclone发动机可提供更大的启动转矩,同样具备无需变速装置的优点,仅需安装中立回动杆柄操纵即可,可以面向汽车应用。对于内燃机雄踞汽车动力长逾百年的状况可能发生影响。 Serena从空转到重启仅需0.3秒

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或许你对各种车型了解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甭管什么车,只要看一眼车灯,关于这辆车的概念化常识便会像水银泻地一般在记忆里汩汩流出。但这只是肤浅的理解,也许你并未真正懂得汽车的含义。要想真正的理解汽车,你必须向更深的层次探索,譬如发动机。这就好比要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一样。 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一个车迷,那么你对发动机就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对于汽车而言简直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不过,绝大多数人对发动机的了解是很难用“精通”来形容的,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就连许多被称作“专家”的业内人士也不见得把每一款发动机都说得入木三分。 其实,了解发动机才是了解汽车的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只有了解了发动机才算真正了解了汽车。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对发动机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之后将各式各样的发动机网罗在一起,形成了这篇“搜索引擎”。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对发动机全方位的介绍以及对比,让您可以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有关发动机的知识。 引擎常识 简单上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 发动机的分类 现代高科技在发动机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一些新技术、新结构广泛应用在发动机上。如V12、V8、V6发动机:它们均指气缸排列成V型,这种发动机充分利用动力学原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增大发动机排量,降低发动机高度。如:AudiA86.0使用W12-12缸V型排列发动机,BENZS600使用V12-12缸IV型排列发动机等。

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介绍精

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介 绍精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发动机制造工艺介绍 1.发动机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2.发动机的结构与装配过程 3.发动机的现状与发展 一、发动机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1、凸轮轴加工 传统材料: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冷激铸铁、可锻铸铁、珠光体球墨铸铁及合金铸铁等。 1)凸轮轴的粗加工的传统工艺方法是采用靠模车床及液压仿形凸轮铣床,铣削的凸 轮尺寸精度和形状都优于车削,事直接进行精磨。对于加工余量大,较为先进的加工 方法为采用CNC凸轮铣床(无靠模),铣削方法有外铣和轮廓回转铣削两种。提供外 铣技术的公司主要有:HELLER公司,日本小松、日本片冈等。 长期以来,凸轮轴磨床采用靠模,滚轮摆动仿形机构。现凸轮磨床完全靠CNC控制获 得精密的凸轮轮廓,同时工件无级变速旋转,广泛采用CBN(立方氮化硼)砂轮加工凸轮轴,这不仅摆脱了靠模精度对凸轮精度的影响,而且砂轮的磨损不影响加工精度 2、连杆加工 传统材料:中碳钢、中碳合金钢、非调质钢、粉末冶金等。 1)毛坯 连杆毛坯的各项在求中,最大的问题是重量和厚度方向的精度。为保证这两项要求,除 了锻造设备处,模具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采用CAD/CAM模具制造技术,才能保证模具的重复制造精度,从而保证连杆毛坯的厚度和重量公差。 连杆传统的热处理方法是调质,现较为先进的连杆热处理方法是锻造余热淬火。连杆最常用的、最有效的强化方法是喷丸处理。 2)机械加工 对配合精度要求待别高的部位,如连杆小头衬套孔,需进行尺寸分组;应遵循基准统一原 则,尽量避免基准的更换,以减少定位误差; a) 大小头两端面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