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调节高三一轮复习学案

植物激素调节高三一轮复习学案
植物激素调节高三一轮复习学案

路井中学2017级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生物

教师寄语:生命因为勤勉的努力而精彩,青春因为执著的追求而绚丽!

编写:田慧组长审核:刘晓蕊年级审核:

班组:时间:学生姓名: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纲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II)

2、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其他植物激素(I)

4、植物激素的应用(II)

〖按图索骥〗

〖术语必背〗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仅发生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生长素浓度、植物细胞成熟情况和器官种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5.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则可促进果实成熟。

〖考点突破〗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及向性运动

1.燕麦胚芽鞘系列实验分析

以上实验均可设计相应对照实验,具体有:

(1)图①②表明:

(2)图①③表明:

(3)图③④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

(4)图①②③④表明:

(5)图⑤⑥对比分析表明:

(6)图⑥⑦对比分析表明:

(7)图⑤⑥⑦对比分析表明:

(8)图③⑥⑧对比分析表明:

(9)图③⑨⑩对比分析表明:

(10)比较图?和?表明:

[归纳提升]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2)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

(5)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

2.植物向性运动原因分析

(1)向光性的原因分析

(2)茎的负向重力性、根的向重力分析

[特别提醒]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原因及部位

(1)原因:横向运输只有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时才会发生,如单侧光和重力;极性运输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2)部位:横向运输只发生在根、茎尖端等未成熟部位;极性运输则主要通过筛管运输。

考点二、生长素的运输及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运输

生长素主要有三种运输方式: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1)极性运输

①运输方向:

②运输方式:

(2)横向运输:受单侧光或重力(植株横放时)的作用,生长素可以沿

进行横向运输,从而引起,可导致植物的性、根的

性与茎的性。

(3)非极性运输:通过部生长素能进行非极性运输。

2.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机理及特性

(1)作用机理:促进细胞

(2)生长素的作用特性

①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其敏感性大小为:(如上图)。

②生长素对所有植物及所有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均表现两重性——即

3.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解读

上图说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

故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杂草,同时促进

的生长。

4.生长素浓度与促进程度的曲线解读

(1)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在O H段随生长素浓度的,促进作用;而HC段随生长素浓度的,促进作用。

(2)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3)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考点三、其他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的概念

素控制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激素之间,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是相互拮抗的。举例分析如下:

(1)相互促进方面的有

①促进果实成熟:

②促进种子发芽:

③促进植物生长:

④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

⑤延缓叶片衰老:

⑥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

(2)相互拮抗方面的有

①顶端优势:

②防止器官脱落:

③种子发芽:

④叶子衰老:

[特别提醒]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以及不同的生理过程,各种激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主次之分,如:

(1)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的作用。

(2)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

植物激素调节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导学案 学习目标:1、阐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阐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并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3、评价实验设计、再次体会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运用解决问题。重点、难点: 1、重点: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判断如图情境下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并分析原因: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感光部位:;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胚芽鞘尖端在黑暗条件下不能产生生长素() (2)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3)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与能量的供应有关() (4)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分() 总结归纳: 化学本质: 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和 生长素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 (成熟组织中,韧皮部) 分布: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的部分考向1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拓展实验 1.(2018·东北师大附中模拟)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若图中箭头所指表示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1.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2.“两看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注:尖端下部伸长区相当于生长素作用的“靶细胞”部位。 (2018·黑龙江实验中学模拟)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考向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2018·河南郑州模拟)为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A段)还是发生在尖端下面一段(B段),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2.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萘乙酸、2,4--D。 3.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照使胚芽鞘,顶芽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背光侧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4.胚芽鞘的分析: 感光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合成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弯曲部位(即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5.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生长素——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向下运输---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6.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生长素的原料:色氨酸。 7生长素的分布部位: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8 生长素的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在胚芽鞘的尖端可以发生横行运输(如受到单侧光刺激时)。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作用:作为调节代谢的信息,在适宜浓度内促进细胞生长。 2.作用特点——两重性(既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①低浓度范围:促进细胞生长、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②高浓度范围:抑制细胞生长、扦插枝条生根,疏花疏果。 3.体现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概念: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 RNA ,再从 RNA 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 DNA 的复制过程,叫做“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实际是对 DNA 的两个基本功能的概括。后来,某些病毒的逆转录过程以及 RNA 的自我复制的发现,又补充和发展了“中心法则”。 2.图解 3.含义: 4.不同种类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是() A.两者都只有②③ B.两者都有① C.两者都有①②③ D.前者有①②③,后者有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相关的知识。造血干细胞能够不停分裂的细胞,因 此具有①②③,唾液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因此具有②③。 答案:D 知识拓展不同生物大分子类型 (1)中心法则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知识,涉及DNA复制,RNA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等相关知识,与最新遗传学发展结合较多,如RNA干扰,基因沉默等等。 (2)中心法则中几个生理过程如何能准确地进行?每一过程能准确进行,主要

取决于两个方面: ①前者为后者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模板;②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了后者是以前者提供的模板为依据形成的。 由此可见,准确的模板和严格有序的碱基互补配对关系保证了遗传信息的正常传递和表达,进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变式训练1 (2010连云港调研)随着对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现在有些科学家正在使用一种生物化学技术使人体的某些致病基因“沉默下来”。该项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 ) A .ATP 的合成过程 B.某些信使RNA 的合成 C .许多DNA 的复制过程 D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脱水缩合反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理解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是本题的解题突破口。由题意可知,化学干扰技术使致病基因“沉默下来”有可能是干扰了基因的表达,即可能干扰了细胞内某信使RNA 的合成过程。 答案:B 重难点二 基因、性状和蛋白质间的关系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3.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 (1)直接途径:基因型???→控制结构蛋白质???→控制细胞结构???→控制 生物性状 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2)间接途径:基因???→控制酶或激素???→控制 细胞代谢 ???→控制 生物性状 例如: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豌豆的粒型。

专题17植物激素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

专题17 植物激素调节 1.(2010年厦门质检)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 解析:生长素本身不直接参与代谢,只是作为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对于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枝条或生长年限不同的枝条,促进其生根效果相同,生长素浓度不一定相同。 答案:D。 2.(2010年三明一模)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解析: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有光与遮光对照(③与④),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有无胚芽鞘尖端的对照(②与③),图中能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答案:A。 3.(2010年深圳一模)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解析:植物激素主要调节细胞内的生命活动,而不直接参与。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及脱落。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利能加快果实成熟。 答案:B。

4.(2011年上海奉贤模拟)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匀速旋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芽和根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 A.芽↖,根↘ B.芽↖,根↙ C.芽↗,根↘ D.芽↗,根↙ 解析:由于转盘匀速旋转,小盆又固定于转盘上,所以单侧光能够均匀照射植株,对生长素分布无影响。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植株外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对于芽来说,向内侧弯曲,对于根来说,向外侧弯曲。 答案:D。 5.(2011年黑龙江哈九中质检)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C.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中没有植物的种类 D.甲、乙、丙长根的部位分别是X、S、X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生长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等。题图所示,甲、乙、丙三个枝条分别竖直放置、倒置和水平放置,其目的就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很多,其中包含植物的种类、芽的多少等;甲、乙、丙长根的部位都是X。 答案:B。 6.(2011年郑州质检)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 解析: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有无生长素处理,从图中可看出有生长素处理的胚轴切段的长度比没有生长素处理的长,因而可直接得出A结论。 答案:A。 7.(2011年江苏苏北四市联考)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

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 1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例 福建省福州一中生物组张气 教学构思: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材内容较多且对于学生来说较陌生,但若采用讲述法进行教学,学生还是较容易接受的,但这就违背了教材编写的初衷。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最大特点便是引入了生长素的发现史,对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材以生长素的发现历史为线索,选取关键史实进行组织,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在严密推理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这也将是本节课教学需要达到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本节课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其他教材内容则在第二课时完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开放的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过程。因此,我确立了这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采用探究式教学,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思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研究生长素的发现,通过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最终验证假设的综合实验能力。围绕教学目标,这节课应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暗线则是实验思路,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设计,结论分析。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的是旧教材的生物,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几乎是空白的,所以本节教学的难点就是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虽然在之前的教学中有涉及实验设计,但学生仍没有很好的掌握,特别是综合实验能力很欠缺,所以在本节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将难点分散,在不同教学环节中侧重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不同能力。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生态工程

第36讲生态工程 [考纲要求]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考点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 (1)生态工程 ①任务:修复和重建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②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③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生态经济 ①原则:“循环经济”。 ②特点: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③目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④手段:生态工程。 2.生态工程的原理

深化拓展(1)理清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生态工程之间的关系(2)把握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

①强调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体现物种多,营养关系复杂→物种多样性原理。 ③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涉及环境承载力→协调与平衡原理。 ④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指整个系统,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性原理。 ⑤涉及结构、功能,分布式、集中式、环式→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⑥涉及系统组分的比例关系、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指系统内部,如互利共生→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2)在建设生态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是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环境容纳量(√) (4)“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是利用系统整体性原理(√) (5)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必修一

高考总复习·生物(苏)必修一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讲 走近细胞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a) 知识点一 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①________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②________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③________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系统、个体、种群、⑦________、⑧________和生物圈 (2)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⑨________ 议一议: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 知识点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多 种 多 样 的 细 胞 ????? 使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参见右栏“图说考点”) 观察 结果??? ?? (1)不同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10 、? 、 ? 结论:细胞既具有? ,又具有? 想一想:如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 (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拟核内没有?________,细胞质内没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知识点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建立 19世纪30年代由?______和?______建立 2.内容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学案第一单元 第1讲

第1讲走近细胞 [考纲要求]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3.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3)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教材拾遗(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的增殖、分化;遗传与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P4第1段) (2)植物的导管、木纤维属于死细胞。(P6基础题) 1.判断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说法的正误 (1)用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使其快速繁殖(×) (2)单细胞生物以个体间的团结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因为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多细胞生物的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4)埃博拉病毒结构简单,是最小的单细胞生物(×) 2.判断关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说法的正误 (1)一个大肠杆菌既可对应细胞层次,又可对应个体层次(√) (2)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3)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但又层层相依、相互联系(√) (4)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5)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考向一辨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理由是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举例说明并非所有生物都必须具有生命系统的全部结构层次: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至少列举两个实例)。 (3)原子、分子、化合物、病毒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理由是原子、分子、化合物、病毒都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它们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能单独构成生命系统的是甲、乙、丁 B.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都含有丙 C.每个生命系统都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要构成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三个以上图甲所示结构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神经元,乙为病毒,丙为tRNA,丁为染色体。乙、丁不能单独构成生命系统,A错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中都含有tRNA,B正确;生态系统的

专题17 植物激素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

专题17 植物激素调节 测控导航表 1.(2010年厦门质检)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 解析:生长素本身不直接参与代谢,只是作为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对于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枝条或生长年限不同的枝条,促进其生根效果相同,生长素浓度不一定相同。 答案:D。 2.(2010年三明一模)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解析: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有光与遮光对照(③与④),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有无胚芽鞘尖端的对照(②与③),图中能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答案:A。 3.(2010年深圳一模)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解析:植物激素主要调节细胞内的生命活动,而不直接参与。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及脱落。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利能加快果实成熟。 答案:B。 4.(2011年上海奉贤模拟)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匀速旋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芽和根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 A.芽↖,根↘ B.芽↖,根↙ C.芽↗,根↘ D.芽↗,根↙ 解析:由于转盘匀速旋转,小盆又固定于转盘上,所以单侧光能够均匀照射植株,对生长素分布无影响。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植株外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对于芽来说,向内侧弯曲,对于根来说,向外侧弯曲。 答案:D。 5.(2011年黑龙江哈九中质检)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C.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中没有植物的种类 D.甲、乙、丙长根的部位分别是X、S、X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生长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等。题图所示,甲、乙、丙三个枝条分别竖直放置、倒置和水平放置,其目的就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很多,其中包含植物的种类、芽的多少等;甲、乙、丙长根的部位都是X。 答案:B。 6.(2011年郑州质检)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 【重难点突破】 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从甲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 分析:要除掉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应采用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①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减弱。 ②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为:m<X<2m。 ③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侧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为: X<m。 【典题演示1】(2011·南京一模)为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的影响,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A溶液浓度为1 mg·L-1时,对切段伸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 C. A溶液浓度为0.001 mg·L-1时,对切段伸长无促进作用 D. 若两次实验所得数据偏差较大,也应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变式训练1】 下图(1)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2)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图(3)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 答案:D 解析:从图(1)看出a、b两点都在生长,故生长素浓度都在促进生长的范围内,但由于单侧光的影响,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这样生长素浓度a侧大于b侧。由图(2)可知胚芽鞘的最适浓度范围为10-10 mol/L,所以图(3)中,a的浓度应为②,b的浓度应为④,这样才能促进a、b两点都生长,且a侧比b侧生长快。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植物激素调节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植物激素调节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课题植物激素的调节 (一)学法指导 1、考点链接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植物的向性运动和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注意激素调节与化合物(化学物质、酶等)、新陈代谢、遗传的物质基础(如基因的表达)、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与环境等学科内综合训练。 2、导学提纲 (1)什么是植物的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举例说明。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有何重要意义。 (2)掌握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生理作用;掌握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的知识。

侧芽 生长素浓度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4.下列生产活动与植物生长素可能无关的是() A.无籽番茄培育B.无籽西瓜培育 C.棉花枝条打顶D.园艺匠修剪树木 5.在丁香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组织是() A.营养组织B.分生组织C.机械组织D.保护组织 6.用下列一年生枝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成活的是() A.带叶带芽的枝条B.带叶去芽的枝条

C.去叶去芽的枝条D.去叶带芽的枝条 7.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N肥B.提高CO2浓度C.喷洒P肥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8.(上海高考题)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人三株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 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 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验、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学生过去很少接触。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向学生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 有关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规律以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知识,能够使学生能够从化合物、细胞的角度理解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了解有关生长素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成为本节的重点知识。 由于不同植物器官要求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植物产生“向地性”与产生“向光性”、“背地性”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如果在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未能给予明确的区分,将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乱,而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在介绍主干知识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学生的眼光局限在知识本身,局限在对某一种激素的认识上,而是及时介绍了科学研究成果怎样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以及与植物产生向光性有关的

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回扣基础要点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氨基酸多种多样的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蛋白质排列顺序 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光滑粗糙多糖类荚膜多糖类荚膜败血症无毒性 2.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不死亡不死亡转化因子 3.

(1)S 型细菌加热杀死后, 变性失活,DNA 氢键破坏双链打开,但降温后变性的DNA 可复性恢复正常(类似于PCR 扩增中变性复性过程)。 (2)细菌转化实验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蛋白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原理:T2噬菌体以自己的 为模板,利用 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组成物质而实现增殖。 2.方法: ,用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 3.材料 (1)T2噬菌体的核酸为 ,存在于 ,尾部及头部外侧为 。 (2)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 ,宿主细胞为 , (能/不能)在培养基上繁殖。 DNA 细菌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5S 32P DNA 头部 蛋白质 不能 寄生 大肠杆菌 艾弗里转化实 验(体外转化) 原理:对S 型细菌的成分提取、分离、鉴 定,并与 混合培养,以观察 各成分的作用 过程: 结论: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 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R 型活细菌 DNA R 型+S 武型 R 型

4. 底高检测到 5.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即DNA是遗传物质。 6.实验思想:将和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DNA DNA 单独地 练一练 (高考真题)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 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解析: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的,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可以分别对其进行标记,然后让其感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进行离心分离,最后进行放射性检测,发现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 四、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1.过程及结果 2.结论:是遗传物质。 RNA 五、两个重要结论及原因 1.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此外和两种细胞器中也存在少量DNA分子。 2.DNA是遗传物质,因为自然界中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培优学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培优学案 [考纲明细]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小鼠。 S型细菌:菌落光滑,有多糖类荚膜,有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无多糖类荚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及结果 (3)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 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1)实验思路:将组成S型活细菌的各种物质分离提纯,并使其分别与R型活细 菌混合培养,单独观察各种物质的作用。 (2)实验过程及结果 (3)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DNA分子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并产生稳定遗传的物 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实验方法 、 32P 同位素标记法,用 35S 。 DNA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2.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噬菌体的结构 (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活细胞寄生。 (3)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 3.实验思路 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4.实验步骤及结果和结论

(1)标记大肠杆菌 ①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大肠杆菌。 ②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大肠杆菌。 (2)标记噬菌体 ①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 ②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32P标记DNA的噬菌体。 (3)让噬菌体侵染细菌 ①方法:分别用含32P的DNA和含35S的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 菌。 ②搅拌器搅拌:使吸附于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③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 杆菌。 (4)结果检测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时a.上清液放射性很高;b.沉淀物放射性很低;c.新形成的噬菌体未检测到放射 性。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时a.上清液放射性很低;b.沉淀物放射性很高;c.新形成的噬菌体检测到放射性。 (5)结论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②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三、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1.过程及结果 (1)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叶出现病斑 (2)烟草叶出现病斑烟草叶未出现病斑 2.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深入思考 1.艾弗里实验中设置“DNA+DNA酶”这一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与只加DNA一组形成对照,说明DNA水解产物不能实现转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四中分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0 育种第三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育种》知识网络 【概念梳理】 根据下图,请分别写出6种育种方法的名称,并在右下方空白处描述A-M步骤的技术手段。 实例一:已知小麦(一年生)的高杆(A)对矮杆(a)是显性,抗锈病(B)对易感锈病(b)是显性,请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设计培育矮杆抗锈病(aaBB)的新品种的实验流程。 (注:亲本选择的原则是①具有相对性状,②纯合,③优缺点互补)实例二:已知某动物有黑色短毛(BBDD)和白色长毛(bbdd)两个纯合品种,欲培育黑色长毛(BBdd)新品种,请设计实验流程。 小结:比较动植物在杂交育种上的不同点是什么?该方法有何优缺点(填写在下页表格)? 实例三:杂交育种时间太长,请设计一种能够缩短育种年限的新的育种方法得到实例一的新品种。 小结:单倍体育种必须具备三个环节是什么?有何优缺点?(填写在下页表格) 实例四:利用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青霉素的高产菌株,请分析该育种方法利用的原理是什么?常见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有何优缺点(填写在下页表格)? 实例五:已知黑麦为二倍体,小麦为六倍体,说明科学家利用它们获得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

小结:多倍体育种必须具备的两个环节是什么?有何优缺点?(填写在下页表格)实例六:分布说明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方法。 实例七:分布说明白菜-甘蓝的培育方法(或图示)。请填写下面的表格,比较各种不同的育种方式。 【习题精选】 1.(2012·北京朝阳区统考)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 A.太空椒和抗虫棉 B.“番茄—马铃薯”和无子西瓜 C.矮秆抗病杂交水稻和无子番茄 D.青霉素高产菌株和八倍体小黑麦 2.(2012·海口)要把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D.基因工程育种 3.(2012·济南)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以选用的育种方法有( )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4.(2012·烟台调研)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 1 F1――→ 2 雄配子――→ 3 幼苗――→ 4 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3为单倍体育种 B.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D.过程2为减数分裂 5.(广东生物)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6.(2012·北京东城区)将某种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 因突变 B.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属于新物种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 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⑦到⑨的过程会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 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7.(2010·全国Ⅱ,5)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8.(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生产上通常采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无子番茄 C.诱变育种可以快速获得具有新基因的纯合子 D.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9.(2012·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迄今为止,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 名称原理基因及基因 型变化 优点缺点 杂交育种 使分散在____物种不 同品种中的多个优良 性状集中于____个体 上 ①育种时间一般比较______; ②局限于__________的个体; ③需及时发现优良品种 基因型为双 杂合 年年制种 诱变育种提高________频率, ____育种进程,大幅度 改良某些性状 盲目性,有利变异, 工作量,需要大量的筛选 材料 单倍体育种明显________育种年 限,子代均为______, 加速育种进程 技术复杂 多倍体育种操作简单,能较快获得 所需品种 所获品种发育____,结实率____, 一般只适用于植物 基因工程育种①目的性____,育种周 期____;②改变 生物的遗传特性 技术复杂,安全性问题多,有可 能引起生态危机 植物 体细胞杂交克服 的障碍 技术要求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四中分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一轮复习整体知识框架: 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知识框架 四中分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 元素与化合物之水、无机盐、糖类、脂质 [概念梳理] 一、元素 请根据左边的图形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右边的图形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元素?并说明为什么1是最基本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关系图 组成人体的元素含量 二、组成生物体的无机物——水 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水的理化特性与其生理作用密切相关。水分子具有三个特性——1、水分子是极性分子,2、水分子形成氢键,3、水分子具有流动性,请根据这些特性分析水分子具有什么功 能? 三、组成生物体的无机物——无机盐 1、大多数的无机盐以离子态存在于细胞及其内环境,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试举例说明。 2、少部分少数无机盐参与形成各类化合物,承担特定的生理作用,试举例说明。 四、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糖类 1、糖类由 元素组成。 2、生物体内的糖类种类较多,请说明糖类的分类方法,并列举动植物共有的、植物特有的、动物特有的糖类。 3、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请用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式说明。 包括 包括 包括 组成 分子 细胞 个体 群体 细胞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 细胞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细胞代谢、生命历程)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细胞工程 个体的遗传、变异 个体生命活动的稳态与调节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进化、生态工程 包括 包括 包括 包括 分子与细胞 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生命历程 包括 包括 包括 包括 包括 包括 无机物和有机物 生物的膜系统和细胞代谢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细胞工程 包括 组成 细胞的 元 素 组 成 细 胞的 化合 物 无机物 有机物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无机盐 水 作用 种类与作用 结构与功能 鉴定 组成 完成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细胞呼吸 【课标扫描】 细胞呼吸及其原理应用(B 级);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 级) 【知识梳理】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生成 ________,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二)有氧呼吸 1、反应式:C 6H 12O 6+6H 2O +6O 2 6CO 2+12H 2O +能量。 2、过程 (三)无氧呼吸 1、反应式: (1)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 6H 12 O 6 2C 3H 6O 3+能量。 (2)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 6H 12O 6 2C 2H 5OH +2CO 2+能量。 2、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其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四)细胞呼吸(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如下表: (五)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及曲线分析: 1.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1)、若只产生CO 2,不消耗O 2,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图中A 点)。 (2)、若产生CO 2的物质的量比吸收O 2的物质的量多,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图中AC 段)。 (3)、若产生CO 2的物质的量与吸收O 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中C 点以后)。 (4)、B 点表示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速率相等(用CO 2释放量表示),此时CO 2的总释放量最低。D 点表示O 2浓度超过一定值(10%)以上时,无氧呼吸消失,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2.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 ②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呼吸速率与O 2浓度的关系(如图): ①O 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O 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但当O 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 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②生产上常利用适当降低氧气浓度等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的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中耕松土增 加根的有氧呼吸;稻田也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陆生生物不能长时间忍受无氧呼吸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无氧呼

《植物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高2014级生物集备组崔永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植物激素的调节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内容却是极其重要的。其中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几部分是能够较好考察学生能力的知识载体,因而受到各级考试包括高考的重视。特别是在生长素的发现中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教材内容:“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学生过去很少接触。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向学生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 3、新旧知识的联系: “植物的向性运动”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相联系。胚芽鞘的“生长”联系到第三章《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是在第二章《细胞》中的“细胞膜的功能”中学习过。“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相联系。“其它植物激素”的内容与第五章植物的个体发育及第一章的细胞分裂相联系。 二、教学理念和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本。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植物的向性运动及其原因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即从现实生活中植物的向光生长和根的向重力生长确定探究主题——植物的向性运动,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整个教学过程中共设计了四个具体的探究环节: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弯曲部位;感光部位和弯曲部位是否有关;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大胆猜想,鼓励学生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法进行验证,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出植物向性的原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生物意识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不强,但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初中曾学过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植物向性运动原因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启发指导,使植物向性运动及其原因等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植物的向性运动; ⑵生长素的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