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是常见的人类疾病,它们的传播途径各异,但均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构成威胁。本文将依次阐述这些疾病的基本情况,并为读者提供相关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一、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感染性和传染性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食品传播等。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介质(如血液、体液、皮肤、地面、衣物等)而使病原体传播;呼吸道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传染病原体;食品传播是指通过食物或饮水等途径传播病原体。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合理膳食、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疾病等。

二、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虫感染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肝吸虫病、包虫病、绦虫病等。这些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有传染蚊虫通过叮咬人类媒介的疾病,也有通过食物和水来传播的疾病。

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建立环境卫生、注重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净化饮用水、合理使用杀虫剂、及时治疗疾病等。

三、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地区发生的一类疑难杂症或慢性病,主要分为寒地性病、亚热带地方病和石炭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生与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关,如水源、土壤、气温、植被、地震等自然因素对疾病的发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预防地方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善水源、净化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加强预防接种、加强健康教育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这些常见的人类疾病,我们应采取综合措施,从个人防护、卫生整治、环境治理、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动手着手防治。只有加强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的预防,才能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维护人民健康。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在当今社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传染病指的是可以通过感染源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如流感、麻疹和结核病等。寄生虫病则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疟疾、包虫病和血吸虫病等。本文将就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定义、防治措施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传染病的定义及特点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他人。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性强、发病率高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的流行。传染病的流行往往具有季节性,如流感常见于冬季,病毒性腹泻易在夏季爆发。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如SARS和COVID-19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为了应对传染病的威胁,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首先是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其次是加强个人和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外,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最后,疫苗接种、药物治疗和隔离措施也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必备手段。 三、寄生虫病的定义及危害

与传染病类似,寄生虫病也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寄生 虫通过寄生在人体内或外,从而获得养分和生存环境。常见的寄生虫 病包括疟疾、钩虫病和蛔虫病等。寄生虫会危害人体的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和智力发育受 损等问题。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策略 为了遏制寄生虫病传播,应采取综合的防治策略。首先,重视环境 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其次,大 力推广卫生教育,普及有关寄生虫病的预防知识,提高个人和公众的 自我保护意识。此外,科学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也是防治寄生虫病的 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病,还需要开展对应的疫苗研发和接种 工作。 五、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和经济损失。对于个人而言,患病可能导致身体痛苦,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对于社 会来说,疫情的爆发可能造成公共卫生系统的崩溃,经济发展受到巨 大冲击。因此,加强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不仅对个 人健康和幸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具有重要 意义。 综上所述,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为了保 障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加强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公 众的健康素养,改善卫生设施,加强监测和报告制度。只有通过科学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具

第一章总论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infection)。 构成传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机体被病原侵袭后,仅出现轻微病理损害,而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检测方能发现的一种感染过程,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登革热、乙型肝炎等均有大量隐性感染的存在。 3、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因免疫功能的改变,致使病原体不断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机体出现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出现传染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则为传染病发作。 4、潜在性感染(lateneinfection) 是指人体内保留病原体,潜伏一定部位,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被向外排出,只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则乘机活跃增殖引起发病。疟疾、结核有此等表现。麻疹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中枢神经系统,数年后发病,成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5、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infection)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原携带有两种状态,一是无症状携带,即客观上不易察觉的有或无轻微临床表现的携带状态;二是恢复期携带,亦称病后携带,一般临床症状已消失,症理损伤得到修复,而病原体仍暂时或持续寄生于体内。由于携带者向外排出病原体,成为具有传染性的重要传染源。 三、病原体的致病性 传染过程中,病原体起重要作用,它的致病作用表现如下几方面。 1、侵袭力 病原体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病原体在体内的扩散通过三种形式。直接扩散:病原由原入侵部位直接向近处或远处组织细胞扩散。血流扩散:

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是常见的人类疾病,它们的传播途径各异,但均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构成威胁。本文将依次阐述这些疾病的基本情况,并为读者提供相关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一、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感染性和传染性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食品传播等。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介质(如血液、体液、皮肤、地面、衣物等)而使病原体传播;呼吸道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传染病原体;食品传播是指通过食物或饮水等途径传播病原体。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合理膳食、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疾病等。 二、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虫感染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肝吸虫病、包虫病、绦虫病等。这些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有传染蚊虫通过叮咬人类媒介的疾病,也有通过食物和水来传播的疾病。

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建立环境卫生、注重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净化饮用水、合理使用杀虫剂、及时治疗疾病等。 三、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地区发生的一类疑难杂症或慢性病,主要分为寒地性病、亚热带地方病和石炭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生与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关,如水源、土壤、气温、植被、地震等自然因素对疾病的发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预防地方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善水源、净化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加强预防接种、加强健康教育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这些常见的人类疾病,我们应采取综合措施,从个人防护、卫生整治、环境治理、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动手着手防治。只有加强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的预防,才能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维护人民健康。

传染病学考试重点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阮病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和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的有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是指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或者说人体与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3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现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 4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楚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5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度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6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7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症、肝细胞坏死病变为主的影响全身的一组传染病。

8胆酶分离: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这种现象称~ 9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10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媒传播,常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死率高,部分病例可留有严重后遗症。 11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理病程呈五期经过。 1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 1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疾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4伤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形成伤寒细胞。15伤寒小结:也称伤寒肉芽肿,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

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

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 一、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成效显著同时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的寄生虫病防治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分别于1988—1992年(第1次)、2002—2004年(第2次)和2014—2016年(第3次)组织开展了3次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下称“寄调”),结果显示,全国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62.63%、21.74%和5.96%,防控成效显著! “五大寄生虫病”中的淋巴丝虫病已被消除;疟疾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消除标准;部分地区血吸虫病防治达到消除、传播阻断或传播控制标准;钩虫病等土源性线虫病发病率也降到了历史新低,但感染总人数还有千万之多。 华支睾吸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也出现反复,给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增多,使得机会性寄生虫病患者日益增多;受社会经济发展、国际交流加强等因素影响,输入性疟疾、血吸虫病、锥虫病、丝虫病等寄生虫病发病率日渐增高。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更加大了这些寄生虫病的输入、扩散与传播风险。 二、土源性寄生虫病全国处于低度流行状态 土源性寄生虫病指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寄生于人体肠道的线虫(蛔虫、钩虫、鞭虫等)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寄生虫病,曾广泛流行于我国农村、城郊地区。 第3次全国寄调结果显示,我国土源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38%,

较第1次寄调的53.21%和第2次寄调的19.34%分别下降了93.64%和82.25%,总感染例数从第1次和第2次寄调的5.38亿和1.29亿下降到第3次寄调的2 912万。 2018年,我国云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区人群平均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仍很高,分别达11.83%、10.9%、8.68%、8.05%和4.69%;钩虫感染率以海南(9.92%)、重庆(7.38%)和四川(6.56%)为重,蛔虫感染率最高的3个地区分别是云南(4.50%)、贵州(2.26%)和吉林(1.58%);鞭虫感染率最高的为云南(5.34%)、贵州(2.07%)和山东(1.34%)。 从当前全国寄调与监测数据看,我国土源性寄生虫感染例数依然较多,钩虫、蛔虫、鞭虫等的总感染例数分别高达1 697万、882万和660万,我国南部与西南部地区环境土壤中寄生虫卵的检出率仍较高。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经济欠发达,还在使用人粪施肥,徒手、赤脚劳作,存在较大感染与传播风险。 三、食源性寄生虫病仍反复出现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一类经食物(含饮水)传播的寄生虫病,包括水源性、肉源性、水产动物源性、两栖爬行动物源性、节肢动物源性及植物源性,病原虫种包括原虫、线虫、吸虫、绦虫与节肢动物,危害较为严重的主要是肉源性的带绦虫、旋毛虫,水产动物源性的华支睾吸虫,螺源性的广州管圆线虫等。 华支睾吸虫简称肝吸虫,是当前我国感染人数最多的食源性寄生虫!第3次全国寄调结果显示,我国华支睾吸虫人群感染率为0.47%,

传染病的常识讲义

传染病的常识 由于婴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尤其在集体生活中,个体之间接触频繁,容易发生传染病,且很容易流行,而传染病一旦发生会严重损害婴幼儿的健康。因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是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第一时间发现传染病,防止其进一步传染,减少儿童感染的时机,保证儿童的健康。 一、传染病及其种类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的,并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由于病原体均具有繁殖能力,可以在人群中从一个宿主通过一定途径传播到另一个宿主,使之产生同样的疾病。传染病一旦开展,危害无穷,如“非典〞、“禽流感〞等,轻那么使患者致残,重那么夺去生命。 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大量传播时称为瘟疫。传染病虽是疾病种类中的一小局部,但它传播快,涉及面广,危害大。但只要加强预防,做好早期监测,可收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二〕传染病的种类 1. 我国法定的传染病种类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1〕甲类传染病〔2种〕:也称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2〕乙类传染病〔26种〕:也称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新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

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地方病

第十四章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 第一节结核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病理特征是形成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病,但肺结核最为多见。临床上常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和血沉加快。结核病传播与社会经济状况、营养卫生条件关系密切,建国前我国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甚高,占各种疾病死亡的首位。建国后由于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生活条件的改善,有效药物的推广治疗,发病率较建国初期下降60%~70%,死亡率下降90%。但目前结核病的自然感染率和发病率仍高于发达国家,尤其是边远地区,仍很常见。 【病因及发病机理】对人有致病作用的结核杆菌主要是人型结核杆菌,少数是牛型。结核杆菌菌体含脂质、蛋白、多糖类三种成分。结核杆菌的致病力,主要与脂质有关,特别是糖脂的衍生物——索状因子更为重要,对组织和细胞有强烈的损伤作用;糖脂的另一种成分-蜡质D能引起宿主对结核杆菌剧烈的变态反应;脂质能保护菌体个易被巨噬细胞消化,还能使巨噬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细胞,促进结核结节的形成。菌体蛋白具有抗原性,与蜡质D 结合作为变应原使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菌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为免疫原使机体产生强有力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核结节的形成是这种细胞免疫反应的形态学表现。多糖物质作为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还可引起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 本病以呼吸道传染为主,吸入带结核杆菌的微滴可以造成肺部感染;其次食入带菌的食物可经消化管感染;病菌经皮肤、粘膜伤口感染者极少见。 结核杆菌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机体的反应性(尤其是免疫力和变态反应)在本病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人对结核菌的自然免疫力较弱。机体在感染结核杆菌后的最初2周,对感染的细菌抵抗力很低,如感染的菌量大、毒力强,则细菌往往在局部繁殖,并可扩散到全身,甚至引起死亡,人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主要是感染后的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是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人体感染结核菌后2~6周出现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也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后者本质上亦为细胞免疫反应。但由于免疫原和变应原各不相同,呵能致敏的T淋巴细胞亚群也不同,所以这两种反应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细胞免疫反应主要通过形成的结核结节来吞噬、杀灭结核杆菌,使病灶局限化;而迟发型变态反应主要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尤其当菌量多,释放大量变应原时,叶引起剧烈的变态反应,造成广泛的组织坏死,坏死累及局部巨噬细胞,削弱抗菌能力,则有利于细菌繁殖和扩散,使病灶恶化。 总之,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贯穿在结核病的始终。但二者消长则取决于结核菌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机体抵抗力等因素。年龄、营养状况、有无全身性疾病(尤其矽肺、糖尿病、细胞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均可影响抵抗力,当菌量少、毒力弱,机体抵抗力强时,以免疫反应占优势,疾病向好转、痊愈发展;反之,以变态反应为主时,局部病变进展并迅速恶化。卡介苗是一种经处理后无毒力的牛型结号杆菌疫苗,用它接种于尚未感染结核杆菌人的(主要是新生儿)皮内,以代替初次结核杆菌感染,诱发迟发型变态反应。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已具有获得性免疫力,这是目前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办法。 【基本病理变化】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炎症常呈慢性经过,并形成具有特征性的肉芽肿性病变。由于感染的菌量和毒力及受感染组织的特性不同,还由于机体在感染过程中不同时期免疫力和变态反应的消长,使病变十分复杂。基本病变不外是渗出、变质和增生。 1、渗出性病变当细菌数量多,机体的免疫力低和变态反应明显时,常出现渗出性病变,多发生在疾病早期或病变恶化时;好发于肺、浆膜、滑膜。脑膜的结核杆菌感染。渗出的成分主要是浆液和纤维素,早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但很快被巨噬细胞所取代,严重时还有大量红细胞漏出。渗出病变不稳定,可完全吸收,也可转变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当变态反应剧

安徽省寄生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综述

安徽省寄生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综述 安徽省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人畜共患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寄生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某些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以在人与家畜之间相互传播。这类疾病对人畜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严重影响了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对安徽省寄生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进行全面综述和分析,对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病和非地方病 寄生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分为地方病和非地方病两类。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或地理条件下有一定的流行率和传播特点的疾病。而非地方病则是指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的疾病。在安徽省,地方病主要包括血吸虫病、包虫病、囊虫病、丝虫病等。而非地方病主要包括蛔虫病、鳞虫病、蚴虫病等。 二、寄生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 地理环境因素 安徽省地势复杂,地理环境较为多样,有平原、山地、丘陵等地貌。这种地理环境为寄生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在湖北省南部的一些山区,血吸虫病是一种地方病,主要是因为湖泊、水系众多,适宜血吸虫孳生。而在安徽省的一些地区,由于地势起伏,气候潮湿,囊虫病和包虫病的发病率较高。 2. 饮食习惯 安徽省的饮食习惯对一些寄生虫性疾病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部分地区的农民饲养猪、牛、羊等家畜,而且喜欢生吃生肉,导致包虫病、囊虫病等疾病的传播;该地区的饮食特点为重口味,爱吃鱼、蟹等水产品,使得血吸虫病的传播隐患增加。 3. 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加之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和条件的限制,导致了一些寄生虫病的传播。农民普遍缺乏卫生常识,卫生设施简陋,粪便、污水排放不规范,为各类蛔虫、血吸虫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4. 劳动习惯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民在田间劳作时间较长,暴露在水源、土壤中的机会较多,容易感染一些寄生虫。缺乏卫生保健知识,使得一些寄生虫疾病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三、安徽省寄生虫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

地方病寄生虫病工作总结

地方病寄生虫病工作总结 地方病寄生虫病是一类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特定地区,通常与当 地的环境、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在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以下是对地方病寄生虫病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一、成绩回顾。 近年来,我国在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首先,在 政策法规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目标和措施,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其次,在科研技术方面,我国加大了对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研究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地方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再次,在社会宣传方面,我国加强了对地方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人们对地方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最后,在实际防治工作中,我国积极开展了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控制了地方病的传播和流行。 二、存在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地方病的防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次,地方病的防治工作需要更多的科研技术支持,提高地方病的防治水平。再次,地方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人们对地方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最后,地方病的防治工作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保障地方病的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三、展望和建议。 针对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地方 病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地方病的流行趋势,做好防治准备。二是加大对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科研技术支持,提高地方病的防治水平。三是加强对地方

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地方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四是增加对地方病的资金投入,保障地方病的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地方病的防治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预防春季地方病的手抄报内容

预防春季地方病的手抄报内容 1、首先在顶部写上“预防春季传染病”当标题,可以给标题做一个创意的设计,让标题看起来更精致。 2、在右下角画上一个戴着口罩正在洗手的小女孩,在底部画上一些草丛和叶子做装饰。 3、左上角画上一个小太阳,中间画上一个方形的边框,右上角画上云朵,底部画上一个彩虹边框。 4、下面开始上色,人物的衣服用粉色涂,彩虹用红色、黄色和橙色涂,云朵用蓝色涂。 5、叶子用绿色涂,边框用紫色涂,太阳用红色和黄色涂,标题用玫红色、黄色、橙色、绿色、紫色和蓝色涂。 6、最后在中间画上格子线,整理一下,这样一幅好看的预防春季传染病手抄报就完成了。 预防春季传染病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有很多同学在绘画完有关预防传染病的手抄报之后,都不知道往手抄报内填写什么样的文字内容,其实我们可以在手抄报内对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进行介绍,再誊写一些有关预防传染病的宣传语即可。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

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40种。 二、如何预防传染病 1、远离传染源,如果发现身边出现的疾病具有传染的性质,要及时远离,避免传染; 2、在发病的高发期,尽量少到人流聚集的地方逗留,避免被传被; 3、病毒携带者要及时治疗,减轻传染的可能性。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出现的概率。 三、预防传染病宣传语 1、注意个人卫生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归来要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不应共用毛巾、牙具。 5、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6、宣传传染病防治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7、行动起来,讲究卫生,摒弃陋习,人人健康。 8、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9、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流行病学史的内容

流行病学史的内容 流行病学史,是指对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在中国,从远古至今已发生了大量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病学史在国外主要是以医学史为背景来研究人类与传染病、寄生虫病斗争的历史。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的进步,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以及医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应用于临床,导致了一系列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蔓延,给人民健康造成巨大损害,给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认识这些疾病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规律,借以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和控制疾病的能力。 1.重视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积极参加疫情防治,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 3.人人做好自我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4.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病媒生物,切断传播途径,保护人群健康 4.预防为主,早期发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1.传染病病原体在空气中能存活很长时间,对一般人而言只是污染环境或接触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才可感染,所以,要消灭传染源,清除传染环境,改善卫生条件,这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 2.由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等特点,如不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很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 3.传染病流行前常有征兆,如患者感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食欲减退、低烧、疲乏无力、出汗、腹泻等症状。

接触过传染病病人后,一些病人的鼻涕、痰液、粪便、尿液也可成为传染源。公共场所中如有传染病患者,则往往通过不洁水源、土壤、灰尘而使传染病蔓延。 4.同一地区的居民往往集中在一起,形成流行高峰,在流行高峰时间去游泳池游泳,若未注意消毒,很容易传染上呼吸道传染病,而且很难预防。 5.有关部门制定的《传染病管理法》《消毒法》等法规,实施以后,人们的防病意识普遍提高,许多传染病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目前仍然还有一些新发传染病在继续危害人类的健康,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卫生学总复习

卫生学总复习 考点一:卫生革命的研究对象 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 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三次卫生革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健康 考点二: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医学学科,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考点三: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生物多样性锐减 考点四: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考点五:预防医学的特点: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人、潜在疾病人;以研究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为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研究方法;对策产生效应的时间是疾病可能发生之前。 考点六: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主要针对无病期,用增进健康和特殊预防措施,从基本上尽可能地防止或减少许多潜在的主要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以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主要包括:一是在无病因作用的情况下促进健康;二是针对病因采取措施。比如,打预防针。 第二级预防:即发病学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即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展与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比如:健康体检 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三级预防是对已患病者采取的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其措施包括防治病残,康复医疗。比如:防止并发症、继发症。 考点七:威胁我国人民的五大疾病: 第一:脑血管疾病;第二:心血管疾病;第三:癌症; 第四:呼吸系统疾病;第五:意外损伤 考点八:卫生工作方针: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1996年):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考点九:环境的概念:环境是在特定的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 考点十:地方病的概念:由于地球结构上的原因,造成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一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最终引起特异性疾病,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这类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故又称地方病。考点十一:镉污染可致痛痛病;汞污染可致水俣病。 考点十二: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要素: 概念: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散者,无机界

卫生检验在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中的作用

卫生检验在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中的作用卫生检验是随着我国卫生防疫体系建立而产生,近50年来在预防和控制传染 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以及卫生监测监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二项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正在建立自上而下的新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卫生检验在新时期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1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国家对疾病控制体制改革政策和思路是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宗旨,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通过进一步加强、调整和优化疾病预防控制资源配置,建立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的新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其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建成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不断满足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保健工作的要求和需要。要有效履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述重要职能, 卫生检验是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具体表现在: 1.1继续在预防控制传染病、寄生虫病乃至反生物生化恐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基础卫生设施的改善, 尤其是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推广,我国我区乃至全世界众多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疟疾、丝虫病等得到了消灭和基本控制。传染病发病率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2459/10 万下降到2001年的230/10万,下降了90.0%,然而人类与有害、有毒生物病原体抗争仍将是长期、艰苦甚至出现反复的过程。据统计仅近二十余年来,全球新发现了艾滋病,丙型、庚型病毒性肝炎,人疯牛病, 埃博拉热,O139霍乱,O157∶H7出血性肠炎、军团病、幽门螺杆菌病等二十余种由新发现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不容置疑这些传染病的发现和证实检验技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随着全球生态的不良变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口流动和食品等贸易不断扩大,再加上抗生素的滥用和病原体本身基因突变等因素,可以预言人类一方面仍将面临新的病原体引起新的传染病威胁;另一方面,一些古老传染病也会再度肆虐;美国“9·11”事件后,生物恐怖又成为全球应对重要事件,疾病远距离传播和各途径多方式以及大面积传播的危险性日益增强,要对它们100Guangxi Prev Med,2003 Vol.9 Suppl发生和流行及时进行判断和预警,必须有赖于高效的疾病监测体系,有赖于日益先进的检验手段和技术。 1.2有利于提高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和干预效果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防治也是疾控机构的重要职能,要有效防治这些危害严重的疾病,必须进行系统的流行病等监测和研究,必须不断筛选出与疾病病因相关的危险和保护因素,然而这些慢性疾病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的,是各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之结果, 因此要依靠基因分子生物学确定发病的敏感基因,依靠生物化学确定生化指标及其代谢产物,依靠免疫学确定免疫系统的变化,依靠微生物学确定病原体感染标志物等,唯有这些检验手段才能微观方面论证流行病学假设,找出真正相关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干预效果。 1.3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效准确处理无论是中毒、传染病流行或者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流行事件,卫生检验技术对确立病因至关重要,依据检验结果,才能科学、准确实施公共卫生处理措施和救治措施。 1.4提高营养与食品、环境卫生监测质量和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追求

常见地方病及预防常识

第二章常见地方病及预防地方病,又叫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 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在地球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为了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育,使在地球 上某一地区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者缺少,使 当地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类不能脱离其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必须同周围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建立一种动态平衡。在地球演变过程中,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使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就会浮现一些特异性的带有 地域性质的疾病, 既地方病。地方病按病因可分为:自然疫源性(生物源性),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包括鼠疫、布鲁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麻风病、SARS 等。化学元素性(地球化学性),病因为当地水或者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者化合物过多、不足或者比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元素缺乏 性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元素中毒性 第一节病症分类 地方病在一定地区内流行年代比较久远,而且有一定数量的患者表现出共同的病征。地方病分为化学性地方病和生物性地方病。化学性地方病又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人的生长和发育同一定地区的化学元素含量有关,出于地质历史发展的原因或者人为的原因,地壳表面

的元素分布在局部地区内呈异常现象,如某些元素过多或者过少等 ,因此,在当地居民人体同环境之间元素交换浮现不平衡;人体从环境摄入的元素量超出或者低于人体所能适应的变动范围,就会患化学性地方 病。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 节病、克山病、鼠疫、地方病之大骨节病和布鲁氏菌病7 种。 第二节自然疫源性及预防 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包括鼠疫、布鲁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其中布鲁氏菌病比较严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有布病的牛、羊、猪是主要传染源,人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布病。浮现布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接触牛、羊等动物的贩运人员、屠宰工、饲养员、挤奶工、接羔员、育羔员、兽医以及进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的实验室人员是易感人群,应做 好个人防护以及消毒工作。 第三节化学元素性及预防 病因为当地水或者土壤中某种 (些) 元素或者化合物过多、不足或者比 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环境中的地球化学元素不仅是构成人体基本组成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来源,在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疾病和死亡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元素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分布在人体各部位,以维持机体和环境之间的平衡。由于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均匀,导致平衡受到破

疾病预防与控制

疾病预防与控制谢娟 中国面临双重疾病负担 1.传染性疾病 新出现传染病乙型肝炎结核病 性传播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 新生儿破伤风某些寄生虫病 地方病(如:血吸虫病)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 老慢支糖尿病精神疾患问题 老年性痴呆单纯性肥胖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中国卫生工作的第一关口,我国当前的卫生工作必须关口前移、预防为主。 第一节疾病的预防策略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个人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37.73% 风俗习惯、嗜好、饮食、体育锻炼、心理情绪2.人类生物学因素31.43% 遗传、生理、免疫 3.环境因素20.04%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卫生保健服务10.80% 医疗卫生设施、制度及其应用 中国人群健康危险因素 3.5亿成年男性吸烟 1.6亿成人患高血压城市7~17岁儿童中20%超重 1.6亿成人血脂异常 2346万糖尿病人,1715万空腹血糖受损者我国现阶段的卫生工作方针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全球卫生策略:1977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HFA/2000 1998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FA/2100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总目标:1.使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2.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进健康的公平程度;3.使全体人民能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HC) 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PHC:1.增进健康2.预防疾病 3.治疗疾病 4.康复服务2010年我国卫生发展总目标: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 “健康中国2020”战略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应是:重大传染病的控制,妇幼卫生,癌症、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精神疾患和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等。 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现状 早已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 新发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人类正面临传染病长期而严峻的挑战!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1980年消灭天花 1988年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 2001年发起终止结核病伙伴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传染病的预防:具体措施: 1.经常性预防措施 2.预防接种 (一)经常性预防措施 改善卫生条件 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是检疫的一种,为了防止传染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关键词: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建国50年来,在党的“预防为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经过广大医务卫生防疫人员艰苦奋斗,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WHO报告在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48种疾病中,有40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1〕。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感染率高,今后防治任务仍然十分严峻,不容忽视。 1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现况 1.1 两种不同的流行趋势特点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部分寄生虫病上升或下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流行趋势〔2〕。近年全国大量调查资料与过去对照表明:溶组织内阿米巴、姜片虫、蛔虫、鞭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好转,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农村城市化,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方面减少了感染机会,南方部分地区仍有感染高的情况。相反,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旋毛虫、囊虫、肝吸虫、并殖吸虫)和棘球蚴病,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流行程度加重,流行区在不断扩大,主要是缺乏预防基本知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卫生监督跟不上,另外,流动人口增加给卫生管理也增加了难度。 1.2总体人群感染情况和庞大虫种对人健康的威胁1988~1992年,我国各地在卫生部领导下,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

全国开展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3〕。全国共抽样726个县,2848个点,用统一标准、检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全国共调查1477742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632%(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除外),其中原虫、吸虫、绦虫、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依次为:10.315%、0.573%、0.195%、59.022%。海南省感染率最高达94.735%,最低的黑龙江省为17.521%。 1988~1992年全国共查出人体寄生虫61种,包括第一批公布的56种,后又确认的5种。许隆祺等复习我国历年来至1997年8月有关文献,认为在我国寄生的原虫、蠕虫和其他动物已达230种,其中原虫38种、蠕虫122种(包括吸虫54种、绦虫16种、线虫35种、铁线虫6种、棘头虫3种、涡虫1种以及环形动物门的蚯蚓5种、水蛭2种)〔4〕、软体动物门的蛞蝓3种、舌形动物门的舌形虫3种、刺胞动物门的水螅纲1种、节肢动物门蛛形纲19种、昆虫纲44种〔5〕。在调查的虫种中,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蛔虫、鞭虫、蛲虫等5种,属全国性分布。 必须指出,广大人民健康仍然受到庞大寄生虫的威胁。估计全国蛔虫感染人数为5.31亿〔3〕;钩虫感染者为1.94亿;鞭虫感染者为2.12亿。估计全国有包虫病人40万~45万,囊虫病人约300万。尚有近三分之一流行县、市未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长江流域的湖区和云南、四川两省的大山区防治难度很大,非近期所能控制(详见本文“血吸虫病”一节)。 1.3 感染率高低与人群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的关系目

广东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广东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2016-2020 年) 一、背景 寄生虫病是我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5年全国第三 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我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13%,较2004年调查时的27.49%有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更为明显。但肝吸虫感染率有上升趋势,1992、2004和2015年三次全国调查,我省人群肝吸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82%、5.35%和5.56%。钩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在一些农村地区仍居高不下,防治任务仍然艰巨。我省 虽不是包虫病流行区,但随着农、牧产品交换频繁,特别是流行 区犬、羊等动物输入,容易对我省造成威胁。为加快寄生虫病防 治工作进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省社会经济全 面协调发展,推进卫生强省建设,打造健康广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2部委《关于印发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 (2016-2020年)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6〕58号)要求, 特制订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 围绕2018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建设卫生 强省、打造健康广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

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肝吸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流行。 三、防治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20年底,建立完善重点寄生虫病监测体系,降低肝吸 虫等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无发生本地感染的包虫病病例。 (二)具体目标和主要工作指标。 1.肝吸虫病防治。 到2020年,肝吸虫感染率在10%以下的低流行区继续维持较低感染水平,感染率10%-20%和20%以上的县(市、区),肝吸虫感染率在2015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30%、40%以上。 2.土源性线虫病防治。 到202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在5%以下的低流行区继续维持较低感染水平,5-20%和20%以上的县(市、区),在2015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20%、30%以上。 3.包虫病防控。 输入性包虫病病例报告率达到100%,无发生本地病例。 四、工作指标 (一)人群驱虫覆盖率:到2020年,以县(市、区)为单 位,重点人群驱虫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