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1)-(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1)-(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1)-(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1)-(1)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学生:杨翠莲

学号:1334001269673

指导老师:吕长淮

2015年10月20日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查阅万方医学网上关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研究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不同程度上危害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护理人员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都严格遵循科学全面细致的护理规范,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受损害。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护理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1]。在正常人的血液中,每立方毫米血液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其寿命平均为8~12天。若因某种或多种因素导致血小板含量低于参考值下限,则可视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在严重减少时可引发一系列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此外也可导致月经血量多、血尿等。因血小板减少而使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在医学上称之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引起,有自发出血倾向,尤其在分娩过程中可出现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因而在孕妇妊娠期,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合理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而要使得孕妇得到良好的护理,必然要遵循科学有效的护理规范。以下就对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研究做如下综述。

1 护理评估

对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要先进行护理评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病史

既往有无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等病史,有无使用过损害血小板的药物,以及产前检查的情况。

1.2一般情况观察

患者面色、脉搏、血压是否正常,有无头痛、嗜睡、神志模糊等症状;有无外伤和感染。

l.3出血症状

患者的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等,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以及呕血、便血等[2]。如若有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就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及时制

定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安抚好患者的情绪,防止患者过度担心导致情绪低落,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2 产前护理

2.1 一般护理

良好的休养环境有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更利于疾病的治疗,故在入院时给患者安排的病房应当安静、舒适,并尽量要选择向阳一侧,这样不易感到压抑。

2.2 采取药物措施

适当采用具有增加小板数目作用的药物如皮质激素,可很好的制约患者体内出现的免疫现象。但也应注意到该激素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所以在使用前必须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戴上棉布口罩等。此外该激素还可导致身体内部水钠的潴留,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要密切关注患者有没有浮肿以及血压不稳定等症状。除此之外,需要注意到丙种球蛋白引起过敏的概率是很高的,因而在静脉滴注的治疗中,要严密注视患者有没有一些异常的反应,比如皮肤问题、头痛甚至是休克等。丙种球蛋白一般只在用时才配置,且药物的滴注要缓慢[3]。

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以出血症状为主,故在抽血时首先应做到一针见血,尽量不要多次扎针;其次抽血时要流畅,一气呵成,以免影响监测结果;最后再抽毕拔针时应将棉签按压进针上方并延长按压时间,直至不出血为止,以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为避免深度出血,一般不采取肌肉注射,但在必须注射时应延长压迫时问,防止再出血。搬运患者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因碰撞而使局部出现瘀点、瘀斑。

2.4 控制家属探望次数

虽然家人的陪伴有助于产妇的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但亦不应过于频繁,否则不利于产妇的休息,也在隐形中增大了被细菌感染的概率,故针对此点应与家属做好沟通,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2.5 潜在出血的护理

在因血小板减少而出现的出血案例中以皮下出血较为多见,其主要表现为瘀点、瘀斑。还有一部分表现在牙龈出血和鼻出血,严重的也有胃肠道出血的情况,尤其是应用免疫疗法的患者,更易诱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因此在同常的

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瘀点、瘀斑;详细询问刷牙时有无出血,有无鼻出血及呕血、便血,必要时定期送检行隐血实验;同时观察患者尿色。此外也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嗜睡、神志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

2.6 指导患者预防出血的方法

因血小板减少容易引起出血症状,故在日常护理中应让患者了解一些预防出血的注意事项。具体可包含以下内容:禁止挖鼻孔,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湿润鼻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打喷嚏、咳嗽;勿用牙签剔牙,禁用硬毛牙刷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穿宽松纯棉内衣裤,禁用力抓挠皮肤,可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日常注意安全,避免碰撞等。

2.7 饮食护理

生育期对孕妇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饮食方面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此时期因体质需求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铁钙物质和大量的蛋白质,因而饮食上产妇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肉、动物肝脏等;多补充微量元素,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同时还要尽量避免辛辣、腌制、过硬食物的摄入,减少水钠潴留,减少出血,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牙龈出血。膳食不宜过热、过硬,以免刺激损伤食道粘膜[5]。

2.8 心理护理

当今的护理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护理,心理上的护理也很重要。在患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中,由于大多数人对此病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加之文化层次、性格、心理素质的不同,容易过度关注病情,进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精神紧张,以致带着焦急与恐惧的心态妊娠,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6]。此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化验结果严密监测和治疗,并及时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共同做好患者心理安慰和照顾,耐心细致地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之对所患疾病有充分认识,以稳定情绪,避免激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在医患矛盾较深、护患纠纷高发的环境下,做好心理上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引下,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同时享受完善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

2.9 胎儿监护

护理人员要定期监测胎心音变化,指导孕妇正确监测胎动。观察患者有无嗜睡、头晕、头痛以及神志不清等神经症状。如存在以上症状,可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适当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8](每天2~3次,每次30min)。在入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禁止一切剧烈运动,并且要格外注意避免诸如跌倒碰伤而导致的出血。在夜间休息时床边可加防护栏;皮肤应保持清洁,避免抓挠。穿衣要柔软、宽松、透气,以避免发生皮肤紫癜。护士应掌握扎实的观察技能,准确掌握出血表现,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呕吐物和便血的量。如果患者出现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量冷汗以及心悸时要马上向上级医生报告,积极的进行抢救措施。

3 产中护理

3.1分娩时护理

由于血小板减少易致出血增多,在准备结束分娩前应与相关科室联系,并备好2—4个治疗量新鲜血小板。剖宫产产妇血小板数量<30×109/L者,应在手术开始时同时输入血小板,以减少术中出血,预防产后出血。经阴道分娩者严格控制催产索的使用,避免产程过快而引起产道损伤。提前接产,动作轻柔,切勿腹部加压助娩。尽量不行会阴侧切术,以防渗血不止。

在分娩做好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措施,对产妇出血的情况要尤其做好准备,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如下: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为其补充血容量;分别在锁骨下静脉通路、浅表脉通路部位保持通道,保证血浆及全血能够快速输注入右室心房,减少体内血潴留。在输血过程中对其基本数值进行检测,促进心脏排血功能的改善,一旦出现血管痉挛,立即给予有效的处理。产妇出血后,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安抚工作,避免其不良情绪加重出血。病情稳定后,将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机制、注意事项等告知产妇,做好解释及安抚工作[9]。

3.2 预防产后出血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降低失血量,对软产道进行认真的检查,尽早发现有无软产道损伤情况,在子宫底局部注射或者静脉注射麦角新碱或者催产素,使子宫处于良好的收缩状态。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宫缩剂,确保子宫收缩良好,减少出血量。认真检

查产道并及时缝合伤口止血,注意有无阴道血肿形成,为预防血肿发生,阴道内放置有尾纱卷,于12h后取出[10]。

4 产后护理

4.1 密切观察病情

产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产后宫缩、阴道出血情况和宫底高度硬,了解恶露的量、颜色及有无异味,观察剖宫产者腹部伤口及阴道分娩者会阴伤口有无渗血和渗液,并注意有无血尿出现[11]。要将孕妇的病情变化详细的记录下来,有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复查血常规,观察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变化。

4.2 加强基础护理

在产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降低,体质较虚弱,易被感染,故护理人员应详细指导产妇保持生理卫生。要摒除不良习惯,注意皮肤清洁,防止破损。遵医嘱使用广谱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12]。护理人员应切实从患者角度出发,竭力创建一个宽敞、舒适且安静的居住环境,床铺要保持干燥、清洁、松软,保证病房空气清新,定期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每次30min以上;做好患者的口腔及会阴部护理,进食完毕后应随时漱口,每天擦洗、消毒会阴部两次以上,嘱咐患者便后要及时清洗,防止感染;减少陪护及探视者数量以防止交叉感染[13]。

4.3 指导产后哺乳

在产后,要视母亲病情及新生儿血小板情况来定是否可以母乳喂哺。一般情况下,产妇均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有些产妇需应用药物来稳定病情,再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决定其是否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对可以实施母乳喂养的,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喂养前要先清洗乳头,并指导正确的哺乳方式,以避免乳头发生损伤[14]。此外,护理人员也应通过讲解让产妇明白母乳喂养的优点,鼓励其尽早进行母乳喂养,防止奶过胀导致乳腺炎。

4.4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颅内出血征象,必要时检测新生儿的血小板计数。因为通过胎盘屏障可使母体的血小板抗体进入胎儿循环,使新生儿发生暂时性的血小板减少。随着新生儿出生后体内抗体水平

逐渐下降,血小板计数一般会在出生后2~3个月恢复正常[15]。

4.5 出院指导

在出院以后,产妇要遵循医嘱用药。医院要建立产后随访制度,以跟踪了解患者产后恢复情况。对无出血倾向的患者在产后42天应复查子宫复旧及血小板的数量,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则要随时复诊。在休养期间要时刻注意个人安全,预防跌倒、碰撞等,还要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到血液科就诊监测血小板计数,根据病情按时服药。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5 中医护理

以上的护理措施结合了科学的护理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经验,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实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在中医中有其独到的解释。中医是人类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遵循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将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由其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分析亦可以得到很多有效实用的护理措施,更有助于患者的体质恢复。以下就由中医理论给出的护理措施做如下简介:

5.1 中医护理理论

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类疾病因先天禀赋因素、或邪毒壅遏脉络、或因病久脾虚不摄等,使血溢脉外,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暗色斑块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而妊娠期,阴血下注胞宫以养胎元,气血不足,阳气不振,脾失健运,故神倦食少;若产妇摄食不足,脾胃素虚,加之产时失血耗气,致气虚血少,乳汁生化无源。乳汁化源不足,无乳可下,故乳少或全无[16]。

5.2 中医护理措施

5.2.1 有效早吸吮

新生儿在出生以后,应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尽早的与母亲皮肤接触,并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

5.2.2 剖宫产产妇术后早进食

在术后6小时应进食,少量多餐,以清淡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为佳。同时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缩短排气时间。排气后即可正常饮食。

5.2.3 乳房热敷

为促进乳汁分泌,产妇可根据血小板减少情况轻度按摩乳房或热敷乳房。

5.2.4 下乳汤

针对不同孕妇的情况不同,可根据以下分类对其进行对应的食补。气血虚弱型:人参、黄芪鸡汤;当归、麦冬、猪蹄汤,可再加桔梗利气通脉。肝气郁滞型:当归、白芍、川穹鸡汤;青皮、柴胡、白芷、甘草汤,并辅以漏芦、穿山甲通络下乳。

5.2.5产妇保持心情舒畅

良好的心情更有助于产妇的恢复,应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刺激,避免产妇情绪的大起大落。

5.2.6饮食方面注意点

鉴于孕妇的特殊体质,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应忌食羊肉、狗肉、鹿肉等热性食物及寒凉、刺激性食物。此外还要密切观察产妇出血倾向(皮肤出血点及消化道等)及体温变化。

中医更注重从根源上消除病根,将其给出的措施与日常护理相结合,相信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效果。

6 小结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所产生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在临床上一般以凝血和出血症状为主。护理人员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综合性护理。同时要积极开展保健指导,及时发现病情,随时跟踪指导治疗和复查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针对产前、产中、产后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充分做好护理工作,减少出血诱发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孕妇的出血概率以及婴儿的颅内发生出血的可能性,保障母婴安全。

致谢

首先要感谢吕长淮及王丽老师对此次论文的指导。从开始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以及后期论文的修改她们都给了我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我指点迷津,开拓思路。在完成此次论文的过程中,老师们所体现出的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都使我受益良多,是我以后努力学习的榜样。在此谨向导师们表示诚挚的祝福和由衷的敬意。

感谢中央电大对我的培养,感谢电大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无私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卢少英.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3:75.76

[2]王庆霞.浅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12):225.226

[3]谢朝凤.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45例的临床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3,(2):164.165

[4]聂金凤.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妊娠期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 1.27(24):3810.381 1

[5]王霞芬,蔡萍莲.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7):118

[6]郑凤香.妇产科人性化护理实践与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9 (10):198

[7]张丽红,谈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 (29):317.318

[8]田红霞,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194.195

[9]杨淑华.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J].大家健康,2014.8(7):24.25

[10]于珊珊,翟玉萍.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护理效果[J].大家健康,2014.8(2):273

[11]张爱桥.30例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10 (7):431

[12]陈煜林.细节管理在妇产科ICu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 (1):11.12

[13]周红琳.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0):3072.3073

[14]王方方,赵琴.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TODAY NURSE,201 1,1(1):51 1-513

[15]谢国勇,古国荣,朱伟峰.孕妇血小板抗体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J].Guide of China Medicine,2014,12(15):26—27

[16]段凤仪.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泌乳的中医循证护理初探[J].护理研究,2014.(4):330

2020年ACOG 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课件)

2020年ACOG 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课件) ACOG 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 少 2016 年9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 发布了关 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实践简报.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女 性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7%~12%。 在非妊娠期,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是 165~415×109/L。通常情况下,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被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小 于150×109/L。但是,孕妇的血小板水平一般会随着妊 娠月份的增加而减少,在妊娠的最后几个月,妊娠女性的血 小板水平显著低于非妊娠女性。因此,这样定义血小板减 少症是有点武断的,且不一定与临床上相关。为了减少自 发性出血的风险,指南建议对于血小板小于10×109/L 或 血小板计数小于50 x109/L且需要手术的患者,都应 输注血小板。......感谢聆听 血小板减少一般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或生成减少所致。 在妊娠期,多数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所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可能是源于大量出血或血管异常,导致免 疫性破换、异常的血小板活化或血小板消耗。妊娠期血小 板生成减少不太常见,通常与骨髓相关疾病或营养缺乏有关。在妊娠期间,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其约占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 80%.......感谢聆听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目前妊娠期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原因,其发病率约占妊娠女性的5%-11%。虽然妊娠期血小 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定,但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 血液稀释和血小板消耗增加有关。 临床考虑和推荐 1.评估孕妇血小板减少的适宜检查方法是什么?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假性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 子痫、HELLP 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 尿毒症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抗 磷脂综合征和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在详细的医疗、家庭 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这些疾病通常都能够被诊断.同时 要注意目前使用的药物、血压、脾肿大、病毒血清学和适 当的辅助实验室检查. ......感谢聆听 全血细胞计数和外周血涂片检查一般用于评估产妇的血小 板减少症。全血细胞计数有助于排除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 聚集也许是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个原因,通过外周血涂 片评估血小板计数能够避免血小板聚集。对于血小板减少 症的孕妇,为了鉴别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的生成不足还 是消耗增加而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是很少有必要的。通过抗 血小板抗体检测,并不能够鉴别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与特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谢聆听 如果药物性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能够被排除,在 孕早期和孕中期最可能的诊断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或特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应该注意到是,虽然妊娠期血小 板减少症可以出现在孕早期,但它的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在 孕晚期出现。一般来说,患者出现无症状性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在 100×109~149×109/L 之间、无出血史 的孕妇通常是患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小于 100×109/L更多提示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 小板计数小于50×109/L 几乎一定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在孕晚期或产后期间,孕妇突然出现明显的血小 板减少,应考虑子痫前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 性尿毒综合征、急性脂肪肝,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但是 ITP 也可以出现这种表现。......感谢聆听 2。什么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合适产科管理?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通常不增加产妇出血并发症或胎儿血 小板减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这些孕妇,进行剖宫分娩和 胎儿血小板计数检测是无指征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质和量 的异常,以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出血、贫血和易感染为特点,因而对妊娠和分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重症者可危及母儿的健康和生命。 [病因病机] 血小板减少可以是特发的,也可以是免疫和非免疫的,常常合并以下疾病,如获得性溶血性贫血,重度先兆子痫或子痫。严重产科出血并有大量输血.因胎盘早剥或纤维蛋白原减少所致的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败血症,红斑狼疮,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毒感染,变态反应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另外,服用药物或接受过量的放射性照射,大量的某种天然食物等,亦可以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 中医学虽无血小板减少的病名,但有关紫癜及其治疗经验却不乏记载,如《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说:“皮肤出血曰肌衄”;《医学入门。斑疹门》说:“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痛身热,乃胃虚火游于外”;《外科正宗。葡萄疫》说:“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与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紫癜的症状有类似之处。根据妊娠特有的生理状态,可以认为孕妇由于濡养胎儿阴血易虚,血虚生燥。络脉易损,血溢脉外,可

致紫癜。 据调查正常非妊娠妇女血小板为150 X 109/L,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晚期约有5.1%一8%的孕妇血小板少于150×10,/L,这与妊娠晚期血液稀释和胎盘的收集和利用有关。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女性更易发病,许多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免疫环境平衡的紊乱有关,而免疫调节细胞是决定免疫内环境稳定的中心环节。 [诊断] 1。临床表现以粘膜及皮下出血为主,四肢远端出血点和瘀斑多见,或有月经过多、牙龈出血、反复鼻衄、呕血或便血史。脾脏不大或仅轻度增大。 2.实验室检查血小板低于100×10,/L,当血小板低于50×10,几,则临床才有出血倾向。血清血小板抗体测定大部分为阳性,应用泼尼松治疗有效,或切脾治疗有效.或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并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3.骨体检查为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至少不减少,而成熟产板型减少。 [治疗] 确诊为本病后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1.皮质激素孕期血小板低于50 X 109/L,有临床出血症状,应用泼尼松40一lOOmg/d,等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ACOG实践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ACOG实践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通常非孕妇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是(165~415)×109/L。妊娠妇女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妊娠妇女血小板计数随孕周增加逐渐降低。血小板减少症不一定与临床疾病相关。 共识指南建议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的成年人和经历重大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的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 临床考量和推荐 孕妇血小板减少的合适检查有哪些?

通过CBC和外周血涂片检查得出孕产妇血小板减少的诊断,不需要做骨髓检查评估孕妇的血小板减少。 如果排除药物和其他病史,孕早期和孕中期血小板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发生在妊娠的前三个月,但常在妊娠后期发生。 无出血史,无症状的孕产妇,血小板计数在(100~149)×109/L,常常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更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几乎肯定是由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孕晚期或产褥期,突然出现的明显的孕产妇血小板减少,应当考虑先兆子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急性脂肪肝,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尽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仍可能存在。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产科处理时机?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不是剖宫产和胎儿血小板计数测定这些干预性措施的指征。除了后续的血小板计数检测,检测的频率应基于临床判断。很多情况下,临产时才做出诊断。如果产前做出诊断,专家观点建议尽快在妊娠34周后每周检查一次血小板计数。分娩后,血小板计数应当在产后1~3个月重复检查决定是否处理已经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

?标准与讨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6.10.001 通信作者:肖志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Email :zjxiao@https://www.360docs.net/doc/995888662.html, ;马军,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Email :majun0322@https://www.360docs.net/doc/995888662.html,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sential thrombcythaemia (2016)Leukemia and Lymphoma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Hem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Xiao Zhijian,Institute of Hematology and Blood Diseases Hospital,CAMS &PUMC,Tianjin 300020,China.Email:zjxiao@https://www.360docs.net/doc/995888662.html,;Ma Jun,Harbin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Oncology,Harbin 150010,China.Email:majun0322@https://www.360docs.net/doc/995888662.html,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血液科医师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患者的临床诊治,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牵头,在广泛征求国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最终达成了ET 的诊断程序、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共识。一、诊断程序 1.病史采集:必须仔细询问患者年龄,有无血管性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肢端感觉异常和手足发绀等微循环障碍症状,有无疲劳、腹部不适、皮肤瘙痒、盗汗、骨痛、体重下降等情况,有无心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无血管栓塞病史(中风、短暂性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和下肢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等深静脉血栓),家族有无类似患者等。建议在初诊时及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疗效时采用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 (MPN-SAF TSS )[1] 对患者进行症状负荷评估。2.实验室检查:以下实验室检查应作为疑诊ET 患者的必检项目[2-7]:①外周血细胞计数;②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③骨髓活检病理细胞学分析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④JAK2、CALR 和MPL 基因突变检测;⑤BCR-ABL 融合基因;⑥C 反应蛋白(CRP )、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转铁蛋白 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和血清铁蛋白;⑦肝脏、脾脏超声或CT 检查。 二、诊断标准 1.ET 诊断标准:建议采用WHO (2016)诊断标准[5]: 符合4条主要标准或前3条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即可诊断ET 。主要标准:①血小板计数(PLT )≥450×109/L ;②骨髓活检示巨核细胞高度增生,胞体大、核过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粒系、红系无显著增生或左移,且网状纤维极少轻度(1级)增多;③不能满足BCR-ABL +慢性髓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其他髓系肿瘤的WHO 诊断标准;④有JAK2、CALR 或MPL 基因突变。次要标准:有克隆性标志或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证据。 2.ET 后骨髓纤维化(post-ET MF )诊断标准:采用骨髓纤维化研究和治疗国际工作组(IWG-MRT )标准[8]:主要标准(2条均需符合):①此前按WHO 诊断标准确诊为ET ;②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分级为2/3级(按0~3级标准)或3/4级(按0~4级标准)。次要标准(至少需符合2条):①贫血或血红蛋白含量较基线水平下降20g/L ;②外周血出现幼粒幼红细胞;③进行性脾脏肿大(超过左肋缘下5cm 或新出现可触及的脾脏肿大);④以下3项体质性症状中至少出现1项:过去6个月内体重下降>10%,盗汗,不能解释的发热(>37.5℃)。三、鉴别诊断 1.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见的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有感染、炎症和缺铁性贫血等。感染和炎症常有CRP 和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因此,一个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应通过这2项检查结合病史首先应排除感染和炎症导致的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缺铁性贫血时可有血小板增多,可通过血清铁等检查鉴别。如果患者有缺铁,在充分铁剂补充治疗后再 复查血常规。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迄今国内外对妊娠期血小板(GT)减少症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目前我国对GT的常用诊断标准是血小板计数<100×10^9/L,国外常以PLT计数<150×10^9/L作为诊断标准。临床上发现,孕期PLT值普遍偏低.按照目前我国常用GT诊断标准,多数孕妇被诊断为GT,但其中绝大部分孕妇无任何症状、体征,且凝血功能正常。 临床表现 GT指孕前没有血小板减少的病史,怀孕后首次发生血小板减少,一般出现于孕中晚期,无明显出血症状与体征,不会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及出血,血小板计数一般在产后1~6周内自然恢复正常。 诊断方法 是一种排除性疾病,其诊断依据为以下5项标准:①妊娠期出现轻微无症状的PLT值减少;②无PLT较少病史(以往妊娠中可能出现除外);③PLT值减少出现于妊娠晚期;④与新生儿PLT减少无关;⑤分娩后PLT值减少自行恢复正常。 威廉姆斯21版P1184:孕期血小板减少的定义为低于150*10/L,发生率为4%-7%,但仅有1.2%的孕妇小于100*10/L,血小板小于150*10/L的孕妇中3/4都是健康的,其余1/4主要是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1%)少部分是免疫性疾病(4%) 发病机理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损耗增加、胎盘对血小板的收集利用增多有关,没有血小板质的改变,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及数量正常,为一过性自限性的生理过程。 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属于排除性疾病,所以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主要需要排出的疾病有: 1.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皮肤黏膜出血、贫血症状,血小板抗体大多 阳性。

2. 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象减少 3.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晚期,初产、多胎、男胎常见,进展迅速,进行性纤维蛋白 原下降,凝血功能障碍出现早,血小板轻度减少,转氨酶一般不超过400U/L,胆红素升高但尿胆原阴性,血糖下降,早期发现终止妊娠预后多良好,出现明显凝血功能障碍时预后不良。 4. HELLP综合症:多合并高血压,肝功轻至中度异常,溶血、血小板减少,一般不出 现凝血功能障碍,终止妊娠多预后良好 5.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极为罕见,产后10周内发病,肾脏不可逆损伤且严重, 血小板减少、急性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 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极为罕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发热以及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伤较HUS轻。预防治疗 一项研究对37例GT随访,再次妊娠4例均再次发生G T ,说明GT可能复发。但因为大多数GT血小板减少程度轻,不会引起母体出血和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因此目前主张动态观察孕妇的临床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变化,加强胎儿监护,无需特殊处理。一般认为血小板计数>50×10^9/L无需特殊治疗;血小板计数<20×10^9/L,或妊娠中晚期血小板计数<50×10^9/L ,有出血倾向,尤其在需要终止妊娠前应积极治疗。有报道认为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和阴道分娩时的出血量。研究者认为应在剖宫产术前输注血小板,以降低产后出血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GT治疗可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制剂。 参考资料: 周乐,刘兴会,何国琳,胡晓吟.健康孕妇孕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5(3):204-206. 张红,任景芳.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 段涛.威廉姆斯产科学:山东科技出版社,2006:118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诊疗指南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指南【概述】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分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脾脏产生抗体,即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与血小板表面结合,使血小板在脾脏内破坏;少数由肝脏和骨髓的巨噬细胞破坏,使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机体属TgG,可以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使新生儿出生时血小板暂时性降低,增加了严重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的危险。后者常与子痫前期或子痫、胎盘早剥致DIC或病毒感染、药物过敏、变态反应疾病等有关; 【临床表现】 1.出血以黏膜、皮肤出血性淤点、紫癜为主,或有齿龈出血、鼻出血、血屎、便血等消化道出血; 2.脾脏不大或仅轻度增大。 【诊断要点】 1.病史有血小板减少或月经过多、齿龈出血等病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1)多次化验血小板低于l00×10 9/L,当低于50×10 9/L时易发生出血倾向。

(2)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至少不减少。而成熟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3)约60%~80%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增高。 4.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治疗方案及原则】 1.妊娠前已患ITP,病情尚未稳定,血小极计数<50×10 9/L,暂不宜妊娠。 2.妊娠期 (1)应与血液科共同监测ITP病情的发展。 (2)补钙、补铁,补充维生索C 2g,每日顿服;氨肽素lg,每日3次。 (3)皮质激素:孕中期以后,血小板计数<50*10 9/L,伴有出血症状,应用泼尼松1mg/kg,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可使2/3的患者血小板升高,但又常复发。 (4)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400mg/(kg·d)或20g,静脉注入5天以上,可使2/3的患者血小板满意上升。 (5)输入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X10 9/L时有出血倾向,为防止重要脏器出血(脑出血)时应用。 (6)脾切除:以上治疗无效,血小板计数<10×109/L,有严重出血倾向危及生命,可于孕6个月前实施手术,70%~90%有一定效果。 3.产科处理做好计划分娩。

2019ACOG: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上)

2019ACOG: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上) 产科医生通常在孕妇常规产前筛查全血细胞计数时发现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计数低于150X109/L,其在孕晚期的发生率为7-12%(2,3)。血小板减少症可由多种生理或病理情况引起,其中一些是妊娠所特有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些病因是对母儿患病率有潜在影响的严重疾病。相反的,像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则对母儿影响不大。随着对母儿血小板减少症认识的增加,其对相关产科管理的争议也随之增加。临床医生必须权衡母儿出血并发症的风险与诊断试验和侵入性干预带来的费用与创伤之间的利弊。本指南是一项针对性的修订版,反应关于评估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变化,和下次妊娠时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复发风险,并提供关于局麻手术中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水平。 血小板功能 与其他出血性疾病不同,创伤后继发的瘀伤通常是最初的临床表现,如血小板减少症等血小板疾病通常会导致出血进入粘膜。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的表现是瘀斑、瘀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和异常子宫出血(无论是重度出血还是经间出血)。出血通常进入关节。虽然威胁生命的出血并不常见,常表现为血尿、消化道出血,很少出现颅内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 非孕期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为165~415X109/L(1)。习惯上,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定义为血小板计数低于150 X 109/L(2,3)。妊娠期妇女

血小板计数因妊娠阶段而异,随着妊娠的进展,血小板计数逐渐减少(4)。妊娠晚期妇女的平均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非妊娠妇女(1,3,4)。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有些武断,不一定与临床有关。在两次人数超过11 000名孕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妊娠最后一个月或分娩期妇女的平均血小板计数范围为213X 109/L——228X 109/L,血小板计数的正常下限(2个SDS或2.5%)为116X 109/L——123X 1099/L(3,5)。然而,这两项研究的局限性是,正常妊娠妇女的血小板计数并不是与血小板减少有关的妊娠并发症妇女分开报告的。对11项研究(包括1,099名非病理妊娠的妇女)的系统审查表明,分娩时的平均水平为237X 109/L,正常下限为124X 109/L(6)。同样,在最近一项对4,568名非病理妊娠的妇女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平均分娩时为217X 109/L,正常下限为101X 109/L(4)。 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血小板减少是由血小板破坏增加或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的。在妊娠期间,大多数病例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引起的,而血小板破坏可能是由于免疫破坏、异常血小板激活,大量出血或者异常血管暴露引起的血小板消耗。妊娠时血小板生成减少并不常见,通常与骨髓疾病或营养不良有关(7)。80%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2,3,5)。(见图1)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妊娠期偶发性妊娠血小板减少症”,是目前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5-11%的孕妇存在此种情况(2-5)。虽然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多种过程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1)-(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1)-(1)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学生:杨翠莲 学号:1334001269673 指导老师:吕长淮 2015年10月20日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查阅万方医学网上关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研究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不同程度上危害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护理人员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都严格遵循科学全面细致的护理规范,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受损害。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护理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1]。在正常人的血液中,每立方毫米血液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其寿命平均为8~12天。若因某种或多种因素导致血小板含量低于参考值下限,则可视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在严重减少时可引发一系列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此外也可导致月经血量多、血尿等。因血小板减少而使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在医学上称之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引起,有自发出血倾向,尤其在分娩过程中可出现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因而在孕妇妊娠期,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合理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而要使得孕妇得到良好的护理,必然要遵循科学有效的护理规范。以下就对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研究做如下综述。 1 护理评估 对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要先进行护理评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病史 既往有无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等病史,有无使用过损害血小板的药物,以及产前检查的情况。 1.2一般情况观察 患者面色、脉搏、血压是否正常,有无头痛、嗜睡、神志模糊等症状;有无外伤和感染。 l.3出血症状 患者的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等,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以及呕血、便血等[2]。如若有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就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及时制

ACOG 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ACOG 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2016 年 9 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 发布了关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得实践简报。血小板减少就是妊娠期女性一种常见得疾病,其发病率约为 7%~12%。 在非妊娠期,血小板计数得正常范围就是 165~415×109/L。通常情况下,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被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小于 150×109/L。但就是,孕妇得血小板水平一般会随着妊娠月份得增加而减少,在妊娠得最后几个月,妊娠女性得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非妊娠女性。因此,这样定义血小板减少症就是有点武断得,且不一定与临床上相关。为了减少自发性出血得风险,指南建议对于血小板小于 10×109/L 或血小板计数小于 50 x109/L 且需要手术得患者,都应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一般就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或生成减少所致。在妊娠期,多数血小板减少就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所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可能就是源于大量出血或血管异常,导致免疫性破换、异常得血小板活化或血小板消耗。妊娠期血小板生成减少不太常见,通常与骨髓相关疾病或营养缺乏有关。在妊娠期间,最常见得血小板减少就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其约占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得 80%。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就是目前妊娠期最常见得血小板减少原因,其发病率约占妊娠女性得5%-11%。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得发病机制尚不确定,但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血液稀释与血小板消耗增加有关。 临床考虑与推荐 1、评估孕妇血小板减少得适宜检查方法就是什么?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得鉴别诊断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假性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子痫、HELLP 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与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在详细得医疗、家庭史与体格检查得基础上,这些疾病通常都能够被诊断。同时要注意目前使用得药物、血压、脾肿大、病毒血清学与适当得辅助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与外周血涂片检查一般用于评估产妇得血小板减少症。全血细胞计数有助于排除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聚集也许就是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得一个原因,通过外周血涂片评估血小板计数能够避免血小板聚集。对于血小板减少症得孕妇,为了鉴别血小板减少就是由于血小板得生成不足还就是消耗增加而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就是很少有必要得。通过抗血小板抗体检测,并不能够鉴别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如果药物性与其她疾病引起得血小板减少能够被排除,在孕早期与孕中期最可能得诊断就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应该注意到就是,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出现在孕早期,但它得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在孕晚期出现。一般来说,患者出现无症状性得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在 100×109~149×109/L 之间、无出血史得孕妇通常就是患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小于 100×109/L 更多提示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小于 50×109/L 几乎一定就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孕晚期或产后期间,孕妇突然出现明显得血小板减少,应考虑子痫前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急性脂肪肝,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但就是 ITP 也可以出现这种表现。 2、什么就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得合适产科管理?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通常不增加产妇出血并发症或胎儿血小板减少症得风险。因此,对于这些孕妇,进行剖宫分娩与胎儿血小板计数检测就是无指征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得妇女,除了需要后续得血小板计数检查,不需要任何其她额外得检测或专业治疗。没有证据可用于指导血小板计数检测得频率,因此,后续实验室检测得时间应根据临床推理决定。在许多情况下,诊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就是在分娩得时候。然而,如果诊断就是在产前,专家建议从 34 周开始,血小板计数每周进行检查。分娩后,血小板计数应产后重复1~3 个月。 3、有必要治疗与子痫前期相关得血小板减少吗? 与重度子痫前期、HELLP 综合征相关得孕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小于 100×109/L)得主要治疗方法就是适时分娩。虽然已有报道产前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血小板减少症,但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1 1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学生:杨翠莲 学号:73 指导老师:吕长淮 2015年10月20日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查阅万方医学网上关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研究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不同程度上危害着孕妇与胎儿的健康,护理人员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都严格遵循科学全面细致的护理规范,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受损害。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护理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就是妊娠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1]。在正常人的血液中,每立方毫米血液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其寿命平均为8~12天。若因某种或多种因素导致血小板含量低于参考值下限,则可视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在严重减少时可引发一系列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此外也可导致月经血量多、血尿等。因血小板减少而使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在医学上称之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引起,有自发出血倾向,尤其在分娩过程中可出现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与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产妇与胎儿生命。因而在孕妇妊娠期,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合理的护理就是十分必要的。而要使得孕妇得到良好的护理,必然要遵循科学有效的护理规范。以下就对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研究做如下综述。 1 护理评估 对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要先进行护理评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病史 既往有无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等病史,有无使用过损害血小板的药物,以及产前检查的情况。 1、2一般情况观察 患者面色、脉搏、血压就是否正常,有无头痛、嗜睡、神志模糊等症状;有无外伤与感染。 l、3出血症状 患者的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等,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以及呕血、便血等[2]。如若有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就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安抚好患者的情绪,防止患者过度担心导致情绪低落,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2 产前护理 2、1 一般护理 良好的休养环境有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更利于疾病的治疗,故在入院时给患者安排的病房应当安静、舒适,并尽量要选择向阳一侧,这样不易感到压抑。

2020年ACOG 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精选干货)

ACOG 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 减少 ACOG 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2016年 9 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 发布了关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实践简报。血 小板减少是妊娠期女性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 率约为 7%~12%。 在非妊娠期,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是 165~41 5×109/L。通常情况下,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被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小于150×109/L。但是,孕妇的血小板水平一般会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而减少,在妊娠的最后几个月,妊娠女性的血小板水 平显著低于非妊娠女性。因此,这样定义血小板 减少症是有点武断的,且不一定与临床上相关。 为了减少自发性出血的风险,指南建议对于血小 板小于10×109/L 或血小板计数小于50x 109/L 且需要手术的患者,都应输注血小板。...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血小板减少一般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或生成减 少所致。在妊娠期,多数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 板破坏增加所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可能是源于 大量出血或血管异常,导致免疫性破换、异常的血 小板活化或血小板消耗.妊娠期血小板生成减少不 太常见,通常与骨髓相关疾病或营养缺乏有关.在

妊娠期间,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 少症,其约占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 80%。...文 档交流仅供参考...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目前妊娠期最常见的血小 板减少原因,其发病率约占妊娠女性的 5%-11%。 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定, 但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血液稀释和血小板消耗 增加有关....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临床考虑和推荐 1。评估孕妇血小板减少的适宜检查方法是什么?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包括妊娠期血 小板减少症、假性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药物 性血小板减少症、子痫、HELLP 综合征、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 和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在详细的医疗、家庭史 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这些疾病通常都能够被诊断。同时要注意目前使用的药物、血压、脾肿大、病 毒血清学和适当的辅助实验室检查.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全血细胞计数和外周血涂片检查一般用于评估产 妇的血小板减少症。全血细胞计数有助于排除全 血细胞减少。血小板聚集也许是假性血小板减少 症的一个原因,通过外周血涂片评估血小板计数能 够避免血小板聚集。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 为了鉴别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的生成不足还 是消耗增加而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是很少有必要的。通过抗血小板抗体检测,并不能够鉴别妊娠期血

妊娠期的心血管系统变化

妊娠期的心血管系统变化 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妊娠合并心脏病居重要位置,仅次于产后出血,占第二位。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最多(60%),先天性心脏病次之(25%)。近年来,由于风湿热的发病率下降,其它心脏病合并妊娠的情况相对增多。心力衰竭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预防和控制妊娠期心力衰竭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一、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效应 人体在妊娠期各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改变,心血管系统改变最为明显,并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1.妊娠期 (1)血容量变化:孕妇的总循环血量比正常人多,一般于妊娠6周起血容量逐渐增加,至孕32~34周达高峰,平均增加40%~50%,以后不增加或略增加,产后2~6周左右恢复正常。血容量增加与胎儿成正相关。因此,经产妇或多胎妊娠时血容量增加更为明显,增加的血量中,以血浆的增加较多,可达50~60%,红细胞增加约10~20 %,故血液稀释,红细胞压积降低,呈妊娠期生理性贫血,血粘度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加速。妊娠期血浆增多是由于肾小管钠再吸收增加和水潴留。母体和胎儿肾上腺生成的雌激素,促进肝内肾素生成,子宫也是肾素的来源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而使醛固酮增多,从而引起水钠潴留。其它激素(如催乳素、黄体酮)则刺激红细胞生成,增加红细胞量。水钠潴留间接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但由此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非由于心功能不全的结果。 (2)心脏改变:妊娠时由于心搏量加大,心脏工作量多,故心肌可有轻度肥大。妊娠后期横膈被抬高,心脏被向上向左推移,心浊音界的左缘比正常略大。第一心音增强并分裂,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妊娠后期90%在心尖区可听到第三心音,10~15%可听到第四心音。由于心搏加强,血流加速,肺动脉瓣区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尖区也可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3级),多数在收缩早、中期而较短。有时在肺动脉瓣区可听到吹风样舒张期杂音,是由妊娠期肺动脉的生理性扩张所引起,产后即消失。偶尔在三尖瓣区也可听到舒张期杂音,

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 少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A C O G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016年9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了关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实践简报。 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女性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7%~12%。 在非妊娠期,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是165~415×109/L。通常情况下,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被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小于150×109/L。但是,孕妇的血小板水平一般会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而减少,在妊娠的最后几个月,妊娠女性的血小板水平显着低于非妊娠女性。因此,这样定义血小板减少症是有点武断的,且不一定与临床上相关。为了减少自发性出血的风险,指南建议对于血小板小于10×109/L或血小板计数小于50x109/L且需要手术的患者,都应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一般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或生成减少所致。在妊娠期,多数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所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可能是源于大量出血或血管异常,导致免疫性破换、异常的血小板活化或血小板消耗。妊娠期血小板生成减少不太常见,通常与骨髓相关疾病或营养缺乏有关。在妊娠期间,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其约占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80%。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目前妊娠期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原因,其发病率约占妊娠女性的 5%-11%。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定,但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血液稀释和血小板消耗增加有关。 临床考虑和推荐 1.评估孕妇血小板减少的适宜检查方法是什么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假性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子痫、HELLP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和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在详细的医疗、家庭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这些疾病通常都能够被诊断。同时要注意目前使用的药物、血压、脾肿大、病毒血清学和适当的辅助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和外周血涂片检查一般用于评估产妇的血小板减少症。全血细胞计数有助于排除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聚集也许是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个原因,通过外周血涂片评估血小板计数能够避免血小板聚集。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为了鉴别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的生成不足还是消耗增加而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是很少有必要的。通过抗血小板抗体检测,并不能够鉴别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如果药物性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能够被排除,在孕早期和孕中期最可能的诊断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应该注意到是,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出现在孕早期,但它的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在孕晚期出现。一般来说,患者出现无症状性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在100×109~149×109/L之间、无出血史的孕妇通常是患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更多提示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几乎一定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孕晚期或产后期间,孕妇突然出现明显的血小板减少,应考虑子痫前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急性脂肪肝,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但是ITP也可以出现这种表现。 2.什么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合适产科管理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通常不增加产妇出血并发症或胎儿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这些孕妇,进行剖宫分娩和胎儿血小板计数检测是无指征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妇女,除了需要后续的血小板计数检查,不需要任何其他额外的检测或专业治疗。没有证据可用于指导血小板计数检测的频率,因此,后续实验室检测的时间应根据临床推理决定。在许多情况下,诊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在分娩的时候。然而,如果诊断是在产前,专家建议从34周开始,血小板计数每周进行检查。分娩后,血小板计数应产后重复1~3个月。 3.有必要治疗与子痫前期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吗 与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相关的孕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适时分娩。虽然已有报道产前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血小板减少症,但是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临床与治疗研究进展

▲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E-mail:1987340241@qq .comDOI:10.16096/J.cnki.nmgy xzz.2015.47.02.025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临床与治疗研究进展 李 倩▲,刘晓颖△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由于妊娠期女性体内生理环境发生较为剧烈的变化,易导致孕妇在该时期内易罹患诸多内科疾病,其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该病是以出血、贫血和继发感染为特点的疾病,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如流产、早产,增加产妇剖宫产率及孕产妇、围生儿预后不良的风险。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众多。不同原因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其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大有不同。血小板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区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类型。针对不同病因、不同血小板减少程度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围分娩期应用激素治疗可有助于血小板水平的提高。对于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病因;血小板参数 [ 中图分类号]R714.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4-0951(2015)02-0201-03 由于妊娠期母体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常发 生较为剧烈的变化, 而导致孕妇在围产期易合并诸多内科疾病。例如:循环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损伤,糖耐量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其中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发 生率约为6%~8%[ 1]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妊娠期间孕妇自身的特殊生理条件以及多种内科合并症引起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以出血、 贫血、继发感染为特点的疾病,大部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产时产后出血、脑出血等,甚至妊娠不良结局如流产、 早产。大大增加产妇剖宫产率及孕产妇、围生儿预后不良的风险。极重者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关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及分娩方式的选择、预后的研究一直是产科的重要课题。 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种类 血小板减少只是一种临床表现,许多妊娠相关疾病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其病因主要包括妊娠相关性减少症(PA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PE)伴发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引起的血小 板减少,妊娠期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AITP) )等[2] 。血小板减少症病因不同,其孕产妇的妊娠结 局相差很大。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是指在孕期中临 床检查至少有2次血常规检测时血小板计数小于 100×109 /L。通常血小板轻度减少为血小板的计 数在(100~50)×109 /L这个区间,当血小板计数在(50~30)×109 /L区间时称之为血小板中度减少,而血小板重度减少是指当血小板计数小于30×10 9 /L时[3]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往往孕前没有血小板减少病史,而在妊娠后血液中的血小板的 质和量发生变化, 导致血小板的数量、质量的异常,从而引起出血、贫血及易感染为特点的疾病,影响孕产妇的妊娠和分娩。一般在临床中以下几种情况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比较多见。 1.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可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一些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药物等因素可引起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 减少症。而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无明显诱 因[ 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因为自身的一些抗体抑制巨核细胞系造血干细胞,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伴其他各种血细胞的生成减 少[5] 。先天性巨核细胞缺乏症、巨核细胞增生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均可引起以上结果。1.2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前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部分学者认为妊娠期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会引起该病。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们先对紫癜性疾病有个大概了解:紫癜性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管性紫癜和血小板性紫癜,血管性是由血管壁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性紫癜则是由血小板疾病所致,是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的疾病。而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1、血小板生成减少,比如再障、白血病等,2、血小板破坏、消耗过多如脾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3、血小板分布异常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类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血液中可以检出抗血小板抗体,因此又称为免疫性或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以来,认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不明,因而称之为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来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有识别自身血小板抗原的自身抗体,才发现ITP是一种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出血性疾病,所以实际上应该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为适合),是因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是临床所见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一般儿童发病多为急性型,成人ITP多为慢性型。 其特点是: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血小板减少及寿命缩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感染:细菌或病毒与急性型ITP的发病关系非常密切,但非直接关系,免疫因素可能是参与ITP发病的重要原因,急性ITP患者常有上感病史以及慢性ITP常因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提示ITP发病与感染密切相关。 2、免疫因素:多数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到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将ITP患者血浆输给健康受试者可造成后者一过性血小板减少,所以我们考虑自身抗体形成后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吞噬破坏可能是ITP发病的主要机制。 3、肝、脾的作用:脾脏是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主要场所,肝脾的单核-巨嗜细胞系统对血小板有吞噬和清除及血小板滞留作用。 4、其他:如慢性ITP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容易复发,表明雌激素可能参与ITP发病。 二、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程将ITP划分为急性型和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