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内容

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内容
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内容

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概况

为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培养基础教育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于1996年和2008年批准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位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编写本《基本要求》。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996年4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7年,招收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造就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进行实践反思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专业发展的能力。

经过17年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培养院校从最初的16所增至90所,招生对象逐步扩大到在职攻读、全日制攻读、特岗教师在职攻读、部属师大学免费师生在职攻读和农村教育硕士等五种类型,招生和培养的专业领域覆盖基础教育学校各个层次和各个学科。17年来,累计招生14万余人,获学位人数近8万人。

今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将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培养模式为关键,以规培养过程为重点,为基础教育学校输送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2008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经教育部批准,现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大学、华东师大学等15所高校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科学方法,反思、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实际工作。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学校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三个招生领域。学制为4-6年。

随着试点工作的结束,将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招生领域和培养方案,深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培养工作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道德。严格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尊重科学研究,端正学术态度,杜绝学术浮躁;坚守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自觉维护学术声誉,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形成遵守学术规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高洁的学术精神及国家学位授予的严肃性。在读期间应树立良好学风,正直诚信、严谨自律,杜绝各种舞弊作伪行为:(1)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2)在学位论文或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3)购买或由他人代写学位论文;(4)其他学术舞弊作伪行为。

2.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宽广的教育专业视野,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进展情况,了解相关学科及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硕士阶段的专业学习,切实提高专业素养,具备坚实的教育专业基础和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掌握教育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技巧,能胜任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职业精神。国家发展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有对教师职业的深刻认识,具有乐于从教和从教光荣的职业理想,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具有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和师精神,能自觉学习和践行师德规,不怕困苦,乐于奉献,具有团结奋斗、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能够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教师的权利与责任,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岗敬业、坚持创新的职业精神。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基础知识。通过修习相关学位课、必修课,掌握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修习相关课程(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及学分占总课程、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取得相应的学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熟练掌握与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等教育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应通过自修和听取讲座等方式,密切关注当代教育思潮、学科教育新进展、学科研究新进展、学习科学新进展等以及人文与科技发展动态,与时俱进,努力拓展和更新自己的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2.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与各学科教学、教育管理等专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按专

业知识谱系可分两类:一类是教师执教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另一类是教师执教的学科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努力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特别是紧密结合专业需要和学科前沿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训练,充实、强化这两类知识,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目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设置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语文、英语、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等学科领域,每个学科领域都建立了相应的专业知识教学体系及培养方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努力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教学体系,根据规的培养方案认真学好每一门专业课程,在兼顾通识、理论和方法等知识模块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强化知识专业化训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及学分(一般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以期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要通过听取讲座和自我学习,关注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三、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从切实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出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熟悉基础教育历史及现状的前提下,接受与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实践训练及案例教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事实践教学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可以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等多种形式,通过顶岗教学、试讲、说课、助教、教学观摩、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等方式开展教学实习活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实践研究环节可在任教学校进行,同时应积极参加培养院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还应积极参加培养单位为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开设的各种专题讲座、报告或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累计应不少于4次。在攻读教育专业学位过程中,教育硕士应积极参与或配合案例教学及合作培养单位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训练,精心设计和落实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细节,切实提高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

四、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具有较强的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了解先进的学习方法,善于获取教育专业知识,对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有兴趣、有预判,特别是能及时获得专业新知识,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持续的自主学习以适应本职工作需要。

2、具有突出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能力包括教学实践能力和管理实践能力,教育硕士研究生应熟练掌握教学知识、教学技巧和信息技术及重要环节,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实践效果良好;也应具备作为教师或教育管理者所需要的较强的协调能力、合作精神及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学生管理或学校管理工作。

3、具有扎实的实践研究能力。教育硕士研究生既要注重教育实践,也要注重对“教育实践”的研究,能够根据教育实践需要,并从教育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读期间在导师指导下能够完成具有较高质量的专业学位论文。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选题要求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立足基础教育实践,注重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2. 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要求

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全面符合学术规,应做到研究问题明确、研究容充实,体例结构规,方法科学、合理,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格式符合文体要求;应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充足、适当;论文或报告总字数不少于15000字;应保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认真撰写专业学位论文。

3. 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所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须达到选题、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确保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水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在论文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指导小组应由指导教师与合作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对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进行全程指导和把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培养院校应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应按不低于当年申请论文答辩研究生总数的20%进行校外双盲评审。学位论文通过评审,方可进行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第三部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教育事业培养从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博士研究生既要达到专业基本要求,也要努力发掘自我潜力及创新能力,坚持个性化的发展之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政策水平,能有效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成为具有很强实践反思能力和教育家潜质的专家型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1.学术道德。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有高度自觉的治学意识和学术风,能奉行学术自律,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尊重科学研究,端正学术态度,杜绝学术浮躁,能保持严谨求实

的学术精神,自觉维护学术声誉,形成遵守学术规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高洁的学术精神及国家学位授予的严肃性。应坚决杜绝各种舞弊作伪行为:(1)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2)在学位论文或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3)购买或由他人代写学位论文;(4)其他学术舞弊作伪行为。

2.专业素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应充分反映综合性、专业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更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宽广的教育专业视野,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具有深厚的教育专业功底和突出的教育研究能力,并能够注重教育实践研究,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善于发现和解决来自教育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同时能够胜任教育领域较高层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并能熟练阅读和运用教育学科专业外文资料。

3.职业精神。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精神,具有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的爱岗敬业、坚持创新的精神,能高度自觉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扩大学科、专业视野,对教育事业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教师职业和教育管理有深切的认识,具有乐于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职业理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具有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和师精神;能自觉学习和践行师德规,不怕困苦,乐于奉献,具有团结奋斗、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能够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及教师的权利与责任,具有爱岗敬业、科学管理和坚持创新的职业精神。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教育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勤奋学习,努力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基础知识。通过模块课程教学(主要是公共课模块)、听取讲座和独立自修等方式,涉猎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及人文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巩固和拓展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博览精思,厚积薄发,拥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和知识素养,为进行实践型的专业学位论文及相关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长远的职业发展储备更多的知识和能量。

2.专业知识。要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完善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应注重对实务课程、案例教学的学习,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领会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要通过专业教育模块(公共课模块、教育理论模块、教育研究方法模块和教育实践研究模块等四大模块,一般不少于20个学分)的学习,建构更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努力熟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和主要方法,并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在关注实践问题的同时,努力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批判性思考教育问题的意识以及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注意因专业方向的不同(有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方向、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方向和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方向等不同领

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应各自有所侧重,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特色。

三、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加强具有创新、改革性质的教育实践训练,积极进行教育实践考察,撰写并提交高质量的教育实践报告。通过积极参与教育实践训练,努力提高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提升实践经验的能力及反思批判能力,增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力和通过实践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四、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进一步增强获取知识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尤其要大幅度提高洞察力、创造力和实践性的研究能力,成为真正的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自觉加强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反思,提高研究和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即要具有解读、分析和制定教育规章的能力;具有敏锐的问题反思意识和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具备从事教育实践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核心技能,如信息搜集、分析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学校公共关系的管理能力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根据专业方向的培养要求,在理论运用、文献述评、实践研究三方面各完成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研究报告和达到要求的学位论文。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全面评价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基本标准,是衡量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1.选题要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通过开题报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题应来源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关键问题。学位论文应注重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特别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注重通过教育实践探索创生知识的有效途径。一般应密切结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职工作和已有研究基础进行选题。

2.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要求

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现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做出充分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开题报告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专业学位论文应严格遵守学术基本规,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容充实,方法科学,文字流畅,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学位论文篇幅一般不少于8万字。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反映扎实的理论基础、明确的研究假设和周密的逻辑论证,其结构应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反思等部分,以表

现论文作者科学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文献综述应紧密围绕论文主题,在深入研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外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以推进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应注意所使用文献的权威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有详尽的研究设计,充分阐明所研究问题提出的基础,说明所使用研究方法的依据,具体描述研究过程,明确数据和资料的来源;调查研究应具体说明选择样本、收集与分析数据的具体方法。数据分析应科学合理,数据分析的结果应真实可信。基于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学位论文,其研究设计应说明变量间的关系及变量的控制方法与程序。质性研究的学位论文应介绍管理、编码及分析资料的过程。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有严谨的理论框架,注重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和论证的逻辑性。论文应以清晰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说明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和对后续研究的价值,解释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推广和实践转换的局限性以及准实验过程及结果的重现条件。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应符合专业文献撰写标准。应注重使用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引文和注释规,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均应详加注释。论文语句通顺,无语法、拼写和排版错误。

3.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符合学术规,篇章结构合理,学术观点鲜明,有较为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整体应达到较高学术水平。使用的文献一般应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读期间应有与博士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重要论文公开发表。

附:编写说明:

1、本《基本要求》主要是针对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攻读相应学位而提出的基本要求,基本不涉及对培养单位的办学要求。但本要求除了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之外,作为授予相应学位的“国家标准”,可以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制订教育博士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位授予标准的基本依据,也可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教育专业教育质量检查和评估的参考依据。

2、本《基本要求》是严格按照《关于委托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的通知》(学位办〔2013〕7号)精神及具体编写提纲编写的,所根据的材料主要是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近些年来下发的有关文件,也参照了教育部有关专业学位教育、教师教育方面的文件。在调研和编写过程中,得到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司有关领导、部分高校研究生院管理人员及专家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3、本教指委高度重视《基本要求》的编写工作,经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商议,由秘书处具体安排相关工作,并及时成立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学位类别人才培养的实际,认真编写《基本要求》。今年7月形成初稿,8月中上旬在一定围征求意见并汇总修改,8月下旬专门召开“编写《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工作会议”,进行集体审稿,在充分讨论和沟通的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在征求全体委员意见的基础上又再度修改,终于在8月底前按要求给学位办提交电子稿供其预审。10月底前,拟将征求意见稿发给相关培养单位和行业部门征求意见,11月根据广泛征求的意见进行修改,完成定稿,然后在12月20号之前由教指委领导最终审定、签字、盖章上报。这个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与学位办的工作通知精神是一致的。

4、本《基本要求》的全称题目暂定为《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也可以换为《教育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即“教育硕士”在前)或《教育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与学位办通知的表述一致)。最终定名,将根据征求意见后酌定。如果需要将硕士、博士拆分,各为一个独立文件,则在此基础上略加调整即可。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教育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课题组

2013年8月30日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软件工程 (英文)名称: Software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软件工程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明确了自身的学科问题,形成了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方法与技术体系,完善了软件工程教育体系,具备了学科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作为独立学科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与人才支撑。 1968年在德国举行的NATO软件工程会议上,为应对“软件危机”的挑战,“软件工程”术语被首次提出。在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软件工程定义是“为了经济地获得在真实机器上可靠工作的软件而制定和使用的合理工程原则和方法”。 1972年,IEEE学会计算机协会第一次出版了“软件工程学报”。此后,“软件工程”这个术语被广泛用于工业、政府和学术界,众多的出版物、团体和组织、专业会议在它们的名称中开始使用“软件工程”这个术语,很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先后开设了软件工程课程。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基于瀑布模型的软件开发过程和结构式过程语言编程范型占主导地位,软件工程研究在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过程改进等多个子领域得到深化和扩展,形成了软件工程学科的雏形。 同期,软件工程教育得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

的培育和支持。该研究所调查软件工程教育的现状,出版软件工程推荐教程,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立软件工程硕士教育计划,并组织和推动软件工程教育者研讨会。 1991年,ACM和IEEE-CS的计算学科教程CC1991专题组将“软件工程”列为计算学科的九个知识领域之一。1993年,IEEE-CS和ACM 为了将软件工程建设成为一个专业,建立了IEEE-CS/ACM联合指导委员会。随后,该指导委员会被软件工程协调委员会(SWECC)替代。SWECC 提出了“软件工程职业道德规范”、“本科软件工程教育计划评价标准”以及“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其中,SWEBOK全面描述了软件工程实践所需的知识,为开发本科软件工程教育计划打下了基础。 2004年8月,全世界500多位来自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专家、教授经过多年的努力,制定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标志着软件工程学科在世界范围正式确立,并在本科教育层次上迅速发展。随着计算领域的广泛拓展,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并列成为计算学科下的独立学科。 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与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开放、动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灵活、可信、协同的计算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服务资源等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无处不在的普适计算、主动可信的服务计算,均对软件工程提出了巨大挑战。围绕服务计算、云计算、社会计算、可信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新型计算和应用模式,展开应用导向的软件工程研究成为主流趋势。另一方面,软件工程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海量的软件及相关数据,

幼儿教师教学总结

-- 2011年上半学期幼儿教育学教学工作总结 我是刚来学校不久的一名新老师,在这辛苦而又忙碌 的半年里,使我自己成长了很多,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让我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和同学们的热情和拥戴,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中二这半年,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和一个新的起点,而对同学们来说,从学习上,是一个大的转折和磨砺。作为一名中二的幼儿教育学老师,再加上我又是一名新老师,曾经有一定的迷茫感,但同时这也是一件好事,促使我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新的课题,探索新的幼儿市场发展的变化,以便能够更好的来传授学生。 回首自己在中二这半年来的教学工作,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讨论中,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对学生的指导及训练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本学期即将结束,现在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内容及学生的实际,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 生,注意信息反馈,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后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做好课后工作。认真批改作业,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放有失。 三、平时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 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并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或上网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幼儿教育学是一门专业的 幼师理论课程。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平时还培养学生的自由表达能力,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之后要求根据本课程写一篇关于幼儿心得体会的感言。 五、存在的问题。《幼儿教育学》课是为当一名合 格的幼儿教师而专设的一门课程,在学生方面还没有到幼儿园实习的经验;我是一名新老师,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还需要对本书的知识点进行彻底的分析,把自己幼儿园的实际经验与它们结合起来,这些都有待以后更好的来改进。 在接下来的教学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来迎接下学期的教学工作。 1 / 1

2016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博真题答案-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学考博备考资料-育明考博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博招生情况统计(育明考博) 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博招生情况(育明考博)

专业 方向复试人数/招生人数复试方式040106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比较14年11人/4人15年15人/5人 16年15人/5人专业笔试成绩占30%专业面试成绩占70%外语加试 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 1、北京师范大学自2013年为更好选拔博士生生源质量试行“申请-审核”选拔博士生制度,与以往的考试制在考查方式、考查测重点方面都有所区别。“申请制”不代表不考试,也不代表考试不重要,最终决定能否被录取的还是考试成绩。选拔流程为提交申请材料-笔试-面试-录取(北师考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材料审核中重点打分项:个人自述、科研成果(论文、working paper、参与课题)、外语水平、 本硕院校、博士修习计划 3、初审委员会委员及复试小组成员原则上由相关学科领域副教授(含)以上担任,至少5人。 初审:初审满分值为100分。在初审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的考生中,进行成绩排序,并按不低于1:3(即录取名额:复试人数)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 复试:复试包括外语加试、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含外语口试),满分值为100分,其中,专业笔试成绩占30%、专业面试成绩占70%,外语加试成绩仅记“合格”或“不合格”。复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科研潜力、学术水平、外语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复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且外语加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有资格进入最后的录取排名。 (北师考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育明教育针对北师教育学院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三、北师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实施细则(育明考博) 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见学校的招生简章),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外语水平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 (2)近五年内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需提供进修或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证明)。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招生专业领域暂定为学校课程与教学045171、学生发展与教育045172、教育领导与管理045173三个领域,试点阶段每校招生专业领域不超过2个。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暂不招收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2009首批试点进行教育博士招生的学校有十五所,分别是: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2018年1月8号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审核通过的2017年新增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2个: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和扬州大学。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2008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育学科类型、结构和层次,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ducation”,英文缩写为Ed.D。 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 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实际工作。 五、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 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六、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符合教育发展对专业化管理者和决策者、专家型教师及教育家培养的总体要求,课程内容要反映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水平;课程结构应体现综合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课程学习采用模块课程和学分制;课程教学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专题研讨、现场研究、案例分析及教育调 查等方法。 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关键问题,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创新性,反映学位申请人综合运用理论和科学方法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原理专业阅读书目推荐

教育学原理专业阅读书目推荐 2. 梯利著,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 3. 伯兰特?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 4. 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西方的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5. 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81 6. 张志伟、欧阳谦主编:《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9.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10. 韦政通著:《中国的智慧》,岳麓书社,2003 11.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12. 高时良编撰:《学记评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4.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5.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6. 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7. 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8. 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9. 罗素著,靳建国译:《教育论》,东方出版社,1990 20. 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1. 赫?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2. 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3. 巴格莱著,袁桂林译:《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4.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5.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6.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7. 舒尔茨著,曹延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28. 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9.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0. 赞科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1. 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2.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3.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4. 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合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5. 华东师大教育系等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6.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37.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8. 戴本博、张法琨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9. 博伊德、金合著,任宝祥、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0. W?F?康内尔著,张法琨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1. 单中惠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42. 季苹:《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教育学-学科门类还是一级学科-

教育学:学科门类还是一级学科? 摘要:在我國学科目录当中,教育学既是学科门类,又是一级学科。这种制度安排导致教育学看起来很受重视(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实际上又非常不受重视(只有一个一级学科)。在人类的知识系统中,关于教育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无论知识的生产者还是知识本身彼此间都存在显著差异。针对我國高校教育类院系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应该借鉴经济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有益经验,争取在下一次学科目录调整时,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增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教育类一级学科。 关键词:学科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2-0005-05 学术分科是世界各國大学的通例,但将学科设置行政化则是我國的特色。在我國目录式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下,一级学科成为连接学科门类与二级学科(相当于专业)的重要环节。一级学科如何设置成为影响我國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当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分类或一定科学领域的相对划分的时候,其分类或划分不会影响学科的发展。但当学科成为制度的一部分,演变成学科制度,特别是当其沦为一种行政化产物的时候,便成为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國

现行的学术分科制度中,教育学既是一个学科门类,又是一个一级学科。这种尴尬的局面持续了几十年,无形之中严重影响了教育学科的发展。本文从我國学科目录的调整切入,就教育学门类下设置“教育学”一级学科是否合适以及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后应设哪些教育类一级学科展开讨论。 一、我國学科目录中一级学科设置的变迁 学科目录是中國特色学科专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我國政府部门先后出台过四份学科专业目录。第一份是1983年3月國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公布试行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第二份是1990年10月國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批准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第三份是1997年國务院学位委员会、國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第四份是2011年2月國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从表1可以看出,哲学、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设置从1983年到2011年一直保持不变。管理学自1997年新增为门类并设5个一级学科后至今也保持不变。经济学一级学科在1997年被撤销,增设了2个一级学科,在新目录中保持不变。法学有小幅增加,增设了1个一级学科。历史学和文学在最新的目录中发生了较大变化。历史学一

幼儿教育学学习心得(精选4篇)

幼儿教育学学习心得(精选4篇) 幼儿教育学学习心得一:幼儿教育学心得体会通过这学期对幼儿教育学的学习和讲授,让我懂得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也许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孩子出生以后,逐撕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和发展。当然,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家长养育孩子是教育,教师在学校教学生也是教育,广播电视向社会宣传也可称为教育,还有其他的如社会教育、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罪犯改造教育,等等。为了区分这些教育的含义,学者们就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一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其弱小的生命就开始受到周围成人的呵护、关照和期待。在家里,父母精心哺育、言传身教;在社会上,各种环境设施、大众媒介、人际关系使其耳濡目染;在学较里,教师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向其施加强有力的教育影响,以将其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难看到,家庭的养育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周围文化的熏陶渗透着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培养更是承负着国家的使命。这种带着希望、要求、使命而进行的实践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是使入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的活动。这就是教育。由此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义的教育。 与广义的教育相对的就是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有专职的教师,他们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和身体方面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可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和规范的教育, 一般来说有较高的效率和更明确的效果,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则较零散和不规范,其结果也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因而在近现代成为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对其他各种教育起着示范和主导作用。 教育必须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来进行,要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需求,比如中国古代为培养统治阶层的官吏和行政人员而设置的各种私塾、书院、太学等,就是要培养能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在我国,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培养人才,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又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教育工作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共计25个): 1、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4、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5、天津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6、吉林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7、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8、复旦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9、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0、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制造”和“电子与信息”领域) 11、东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2、浙江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4、山东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5、中国海洋大学(能源与环保”领域) 16、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7、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8、中南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9、四川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0、重庆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2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领域) 22、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与信息”领域) 2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 1、《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4、《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5、教师人文读本(上中下册) 张民生等主编上海辞书 6、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新课改教师必读)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 12.00 7、中小学校长通用管理100例[干国祥等编] 四川教育28.00) 8、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教育质量管理研究丛书) [杨全印等著] 教育科学21.00 9、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李镇西教育文丛) [李镇西著] 四川少儿20.00 10、小学语文教例研究[方亮辉等主编] 宁波20.00 11、学生第二[李希贵著] 华东师大19.80 12、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 13、不做教书匠(新教育文库) [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18.00 14、互动---生成教学[蔡楠荣主编] 上海三联25.00

15、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董洪亮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6、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彭钢等主编] 教育科学15.00 17、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万伟等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8、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周勇等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9、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新课改教师必读)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2.00 20、中国教师缺什么[黄燕编著] 浙江大学20.00 21、当代学生课业评价[蔡敏著] 上海教育18.00 22、步入诗意的丛林(新教育新理念) [周益民著] 长春25.00 23、破译教育的密码(干国祥) 24、参与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8.00 25、对话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5.50 26、教师科研有问必答[徐建敏等主编] 教育科学19.80 27、问题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9.00 28、我所理解的教育[朱永新主编] 海南19.80

0301法学一级学科简介

0301法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法学 (英文)名称: Science of Law 一、学科概况 法学是高等教育中最早的专业之一。世界上早期的大学,如博洛尼亚、巴黎、牛津、剑桥等,均有法学专业。随着法治理念的成熟和全球性推广,法学教育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中国的法学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私塾性质的法学教育,至汉唐时期已经相当发展。不过,正规的、职业化的法学教育则出现于清末民初。近代中国法学始于19世纪中叶,继受了诸多西方法律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学经历了引进初创(1949-1957)、遭受挫折(1958-1966)、恢复重建(1978-1991)、改革发展(1992—)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飞跃发展,形成了从大专、本科到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完整的法学教育体系,以及包括法学学士、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在内的多层次的高等法学教育学位制度体系;法学学科日臻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法学法律人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法学研究繁荣发展,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学教学质量提高,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日益系统化,培养方法不断改进,不同层级、类型的法学学位定位逐渐清晰、衔接日益合理,法学教学活动与科研、司法考试、法律实践、职业发展等联系更为紧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诊所式教学和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方式得到逐步推广。

二、学科内涵 法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1)法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法。这里的“法”包括通常所说各种意义的法:从法的形式角度说,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从法的体系角度说,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法律部门;从时间角度说,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现代法和当代法;从空间角度说,包括本国法、外国法、本地法、外地法;从历史类型角度说,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从一般分类角度说,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从表现形态角度说,包括动态法和静态法、具体法和抽象法、纸面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现实法(如实际生效的法)等等。(2)法学还要研究各种“法的现象”,即基于法产生的各种现象,如立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的起源、发展、移植、继承、现代化;法律秩序、利益、正义;法律观念、思想、制度、事实、规律等等。(3)法学还要研究“与法相关的问题”。法和法的现象不是孤立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同其他事物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这些相关问题可以更好的研究法学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作为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法学学科分为五个子项,分别是“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国际法学”以及不属于前述四类的统称为“法学其他学科”。理论法学的子学科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比较法学、法社会学、立法学、法律逻辑学、法律教育学、法律心理学及理论法学其他学科等;法律史学的子学科包括: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制度史及法律史学其他学科等;部门法学的子学科包括: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

《幼儿教育学》教案

《幼儿教育学》教案(一)第一周 绪言 ◆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幼儿教育学 2、明确幼儿教育学学科内容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幼儿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学习幼儿教育学的目的 ◆教学难点: 学生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课时分配: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案例引入课题,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教育有其必然规律及幼儿教育学概念。

【案例呈现】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还在学走路,一个孩子的父母很放手,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再走,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倒了,或干脆用带子绑住孩子的腰,栓着走。 案例2: 一位教师在组织幼儿认识在教幼儿认识蔬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青菜、西红柿等图片,告诉幼儿它们的名称和特征、用途,另外一位教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菜农的地里参观菜农是如何种菜施肥和浇水,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蔬菜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问题研讨】 案例1中,哪一个孩子先学会走路?为什么? 案例2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 【归纳总结】 教育不仅是经验,教育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教育结果。而幼儿教育学则是对幼儿教育规律的总结。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二、讲解幼儿教育学的意义和学习的方法。 【问题引入】 作为一个幼师,是否学会弹唱画跳就够了?你认为除了这个技能要求还应具备什么能力?如何获得教育的能力? 【知识要点】 (二)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1、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奠基的光荣任务。幼儿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它具有自身的独特规律,而集中反映这些规律的理论体系--幼儿教育学是我们工作的理论向导。 2、幼儿教师应具备应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教育理论方面的专业和素养是不可少的。 3、幼儿教育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在将来的工作中理论指导实践,少走弯路。 (三)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1、阅读与思考

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

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 学位〔2010〕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局(司),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和《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现将两个文件印发,请遵照执行。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充分认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抓住机遇,着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加强教学条件建设,重视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包括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学

位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案例库以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实践、创业等提供良好条件。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探索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积极地发展。 附件: 一、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 二、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八日

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基础》(第八版),[美]奥恩斯坦、丹尼尔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高等教育理念》,[英] 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 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9.《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外国高等教育史》(修订版),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教学与教师发展 1. 帕尔默著(2005)《教学勇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碧美著(2003)《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范梅南著(200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2003)《教师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佐藤学著(2003)《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泰勒著(1992)《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7.舍恩著(2007)《反映的实践者》,教育科学出版社。 8.帕克、哈斯著(2004)《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第7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幼儿教育学心得体会

幼儿教育学心得体会 幼儿教育学心得体会4篇 通过这学期对幼儿教育学的学习和讲授,让我懂得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新一代人的成长和 发展离不开教育。也许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 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 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孩子出生以后,逐撕从一个娇弱无能、 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 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在这个 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 难以延续和发展。当然,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教育是一个很宽 泛的概念,家长养育孩子是教育,教师在学校教学生也是教育,广 播电视向社会宣传也可称为教育,还有其他的如社会教育、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罪犯改造教育,等等。为了区分这些教育的含义, 学者们就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一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其弱小的生命就开始受到周围成人的呵护、关照和期待。在家里,父母精心哺育、言传身教;在社 会上,各种环境设施、大众媒介、人际关系使其耳濡目染;在学较里,教师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向其施加强有力的教育影响,以将 其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难看到,家庭的养育寄托着父母的 希望,周围文化的熏陶渗透着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培养更是承负着 国家的使命。这种带着希望、要求、使命而进行的实践是一种自觉 的行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是使入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的 活动。这就是教育。由此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 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义的教育。

教育学阅读书目

教育学、教育史专业学生阅读书目(第一批) 《西方哲学精神》《西方文明史》 刘放桐:《西方哲学史》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美国教育史》吴式颖:《外国教育史》 毛礼瑞:《中国教育通史》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教育学基础》十二所院校主编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王礼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教育文选》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爱弥尔》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 《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科学出版社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回答未来的挑战》(美国)J.W.博特金著,林均译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回望》《立场》《命脉》《基因》《教育原理》 张瑞藩:《中国教育哲学史》(1-4) 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选读)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著作(选读)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 罗素:《教育和美好的生活》 《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西方心理学史》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 杜成宪:《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 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 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名学说――从苏格拉底到蒙台梭利》 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共8本)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谢立忠:《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0) 本方案适用于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较高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研究、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研究方向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2.德育理论与实践 3.教育基本理论 4.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5.教育史 6.比较教育学 7.高等教育学 三、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修业年限为3 年。 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公共课程8 学分;学科基础课程8 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选修课至少12 学分;专业英语课 1 学分;教学实践 2 学分。 完成规定的总学分、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考核合格,准予毕业,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1.培养环节 (1) 文献阅读。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各方向硕士生都要研读本方向的经典文献,阅读和考核要求是通过通读,能够对教育学发展史、基本理论与理论脉络、学术流派及主要观点有基本了解,并就一些重要内容和学术观点有独立思考。经典文献阅读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2) 学习与研究计划。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计划制定在入学后二个月内完成。 (3) 课程学习。该环节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⑷论文工作。该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订论文研究计划, 尽早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5)实践教育。该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2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 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努力体现“尊重教育”理念,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 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五、课程学习与考核 1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关于幼儿教育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幼儿教育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幼儿教育学心得体会(一) 通过这学期对幼儿教育学的学习和讲授,让我懂得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也许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孩子出生以后,逐撕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和发展。当然,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家长养育孩子是教育,教师在学校教学生也是教育,广播电视向社会宣传也可称为教育,还有其他的如社会教育、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罪犯改造教育,等等。为了区分这些教育的含义,学者们就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一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其弱小的生命就开始受到周围成人的呵护、关照和期待。在家里,父母精心哺育、言传身教;在社会上,各种环境设施、大众媒介、人际关系使其耳濡目染;在学较里,教师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向其施加强有力的教育影响,以将其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难看到,家庭的养育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周围文化的熏陶渗透着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培养更是承负着国家的使命。这种带着希望、要求、使命而进行的实践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是使入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的活动。这就是教育。由此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