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今后十年,将有可能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又一个事故高发期,同时,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长期内要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矿资源勘查、开采和利用仍是重要的工程项目。工程地质对煤炭资源安全开采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址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各种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只有通过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建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正常,又保证地质环境不会因工程的兴建而恶化。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来实现。通过勘察和分析研究,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并评价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所需的地质材料。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根据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5)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6)为拟定防治和改善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中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有了飞速的发展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中国特设的学科。举世瞩目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以及三峡水电站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理学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准,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一、工程地质学的任务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合理开发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使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协调相处是工程地质学的最基本任务,其基本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2、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安全性;

3、环境影响评价,指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是:

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型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对于任何建筑物,首先要对岩土的工程性质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形成变化规律,各项参数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岩土体的类型和分布规律,以及对其不良性质进行改善等。

2、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地壳表层由于受到各种自然营力,包括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

还有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形成机制、规模、分布、发展演化的规律,所产生的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对它们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及有效地进行防治、改造,是工程地质学的分支工程动力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3、提出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工程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为了查明建筑物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工程地质问题,正确地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以提供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所需的地质资料,就需进行工程地质勘查。不同类型、结构和规模的建筑物,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以及所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各不相同,因而勘查方法的选择、工作的布置原则以及工作量的使用也不相同。为了保证个诶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首先必须详细而深入地研究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安排勘查工作。应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的各种勘查规范或工作手册,作为勘查工作的指南,以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和精度

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区域工程地质研究不同地域由于自然地质条件不同,因而工程地质条件各异。认识并掌握广大地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和分布规律,预测这些条件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并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区划,作出工程地质区划图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围绕已经开始实施和建成的重大工程建设(如三峡工程、晋陕蒙能源基地、重要铁路干线)及可能实施的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开展环境地质调查、监控、预测等研究。

二、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地质分析法:以地质学和自然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历史分析法是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所研究的对象-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是在自然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且随着所处条件的变化,还在不断的发展演化着。所以对动力地质作用或建筑场地进行工程地质研究时,首先就要做好基础地质工作,查明自然地质条件和各种地质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其发展演化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查明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作为进一步研究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

2、力学分析法:在研究工程地质问题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力学手段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和预测;

数学力学分析法是在自然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对某一工程地质问题或工程地质现象,根据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运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由于自然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计算时常需要把条件适当简化,并将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处理。一般的情况是,先建立地质模型随后抽象为力学、数学模型,带入各项计算参数进行计算。

3、工程类比法:根据条件类似地区已有资料对研究区的问题进行分析;

工程地质类比法可用于定性评价,也可作半定量评价。它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运用到自然地质条件大致相同的拟建的同类建筑物中区,这种方法的基础是相似性,即自然地质条件、建筑物的工作方式、所预测的工程地质问题都应大致相同或近似,往往受研究者的经验所限制,由于自然地质条件等不可能完全相同,类比时又往往把条件加以简化,所以这种方法是较为粗略的;一般适用于小型工程或初步评价。

4、实验法:通过室内或到野外现场试验,取得所需要的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由于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地质体,因此其研究方法应是地质分析法与力学分析法、工程类比法与实验法等的密切结合,即通常所说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模型模拟试验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可以帮助我么探索自然地质作用的规律,揭示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力学机制、发展演化的全过程,以便我们作出正确的工程

地质评价。进行模型模拟实验必须要有理论作指导,除了工程力学、岩体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地下水动力学等理论外,还必须遵循量纲原理和相似原理。

上述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三、工程地质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将越来越普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而因地质环境问题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关系最广也是最重要问题。为了保证全国乃至各国人民的共同的利益,因此对工程地质问题不仅要关注于单一的工程建设问题,更要考虑地质环境问题对各方的影响,以保证人类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实在地表或地壳浅部的一定地质环境中进行的,地质环境必然要对建筑物的施工和建筑物建成以后的正常使用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建筑物的修建又必然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反作用。为了使所修建的建筑物能够正常地发挥预期的效益又造价低廉,而且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在修建建筑物之前,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深入研究地质环境,预测和评价可能产生的,与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有关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而充分的地质依据。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情况下可能出现何种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如何,取决于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学就是研究各种工程项目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学科。

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与环境存在冲突,而且现在大学生虽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工程地质环境人才机遇之间的关系,总之工程地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并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并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时期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篇二: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一、地下水的类型,主要运动规律及工程意义

1、地下水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地下水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按地下水成因可分为凝结水、渗人水、埋藏水、原生水等;

按地下水的含盐量,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盐水和卤水;

按地下水的力学性质分为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等。

再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根据地下水的水力特征和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综合分类法)

包气带水是指储存在包气带(含有空气的岩土层)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水。

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

的补给,水位、水温和水质随着当地气象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主要用于农

田灌

溉用水。

承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具有压力的地下水。当人们凿井打穿不透水

层,揭露含水层顶板的时候,承压水便会在水头的作用下上升,直到到达某一高度才会

稳定

下来。承压水具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只能间接接受其上部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因

此,

承压水受当地气象影响不很显著,存在滞后现象。(图2)

将二者组合成为9种复合类型的地下水。

图1 图2

2、地下水的主要运动规律及工程意义

运动规律: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地下水在土中或微小裂隙中以不大的速度连续

渗透

时为层流运动;在岩石是裂隙或空洞内流动,会产生紊流。地下水是渗透速度一般符合达

西

定律。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地下水在土中或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1、潜水上升,引起盐渍化,增大腐蚀性。

2、河谷阶地、斜坡及岸边,潜水上升,增大浸湿范围,破坏岩土体的结构和强度。

3、粉土、粉、细砂层中,潜水上升,会产生液化。

4、水位上升,可能使基础上浮使建筑物失稳。

5、膨胀土区,水位上升或土体水分增减,使膨胀岩土产生不均匀胀缩变形。

6、寒冷地区,潜水上升,冻结,地面隆起。解冻降低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导致建筑

物开裂、失稳。

7、地下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突然下降,增加自重应力,使基础产生附加沉降,导致变

形破坏。

另外基坑支护中的地下水的影响、地表塌陷、地面沉降都可能与地下水有关。

二、工程地质勘察及主要手段

1、工程地质勘察

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实验、原位测试

等工作的统称。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工程地质条

件通常是指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以及水文地

质条件等。

勘察内容

主要有以下五项:

①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遥感照片、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已

有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和已有的勘察报告等;

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③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

④岩土测试和观测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岩体力学试验和测试;

⑤资料整理和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通常按工程设计阶段分步进行。不同类别的工程,有不同的阶段划

分。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和有一定工程资料的中小型工程,勘察阶段也可适当合并。

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主要根据工程类别与规模、勘察阶段、场地工程地质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状况、工

程经验、建筑物等级及其结构特点、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等六个方面而定。

2、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手段

工程地质勘察方的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实验室或现场试验、长期

观测

(或监测)等。

㈠工程地质测绘在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测

成一定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分析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及其对设计建筑物的影响,

并为

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它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

范围

和比例尺的选择,既取决于建筑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已有研究程度,也取决于建筑

物的

类型、规模和设计阶段。规划选点阶段,区域性工程地质测绘用小比例尺(1:10万,1:5

万);

设计阶段,水库区测绘大多用中比例尺(1:2.5万,1:1万),坝址、厂址则用大比例尺

(1:5000,

1:2000,1:1000,1:500)。工程地质测绘所需调研的内容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及

第四

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对所

有地

质条件的研究,都必须以论证或预测工程活动与地质条件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为目的,

密结合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当露头不好或这些条件在深部分布不明时,需配合以试坑、

探槽、钻孔、平洞、竖井等勘探工作进行必要的揭露。

工程地质测绘通常是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以仪器测量方法来测制。采用卫星

像片、航空像片和陆地摄影像片,通过室内判读调绘成草图,到现场有目的地复查,与

进一

步的照片判读反复验证,可以测制出更精确的工程地质图。并可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

少地面调查的工作量。

㈡工程地质勘探包括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工程等内容。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

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

的工程地质条件。

②钻探和坑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

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剖面的勘察方法。其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影

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了解岩层的完整性或破坏情况,为建筑物探寻良好的持力层(承受建

筑物附加荷载的主要部分的岩土层)和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岩体结构或结构面

(如软弱夹层、断层与裂隙);揭露地下水并观测其动态;采取试验用的岩土试样;为现场测

试或长期观测提供钻孔或坑道。

㈢实验室试验及现场原位测试获得工程地质设计和施工参数,定量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和

工程地质问题的手段,是工程地质勘察的组成部分。室内试验包括:岩、土体样品的物理性

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参数的测定。现场原位测试包括:触探试验、承压板载荷试验、原

位直剪试验以及地应力量测等。

㈣工程地质长期观测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重要工作。在工程规划、勘察、施工阶段以至完工以后对某些工程地质条件和某些工程地质问题进行长期观测,以了解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从而验证、预测和评价对工程建筑和地质环境的影响。观测内容有地下水动态(水位、水质),各种物理地质现象。如滑坡动态、斜坡岩土体变形、水库坍岸、岩石风化速度,以及建筑物变形和沉降等。工程地质长期观测必须在查清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长期观测网点的位置应能控制观测埘象在空间上的变化。观测时间有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其间隔和长短,视观测内容需要和变化特点而定。设计建筑物规模较小,或大型建筑物的早期设计阶段,且易于取得岩、土体试样的情

况下,往往采用实验室试验。但室内试验试样小,缺乏代表性,且难以保持天然结构。

三、土的粒组划分方案与土的工程分类

1、土的粒组划分方案

(1)土的粒组划分

工程上常把大小相近的土粒合并为组,称为粒组。粒组间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划分时应

使粒组界限与粒组性质的变化相适应,并按一定的比例递减关系划分粒组的界限值。对粒组

的划分,我国 gb 50021-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粒组划分标准。

(2)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

土的粒度成分是指土中各种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干土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它可用以描

述土中不同粒径土粒的分布特征。常用的粒度成分的表示方法是累计曲线法,它是一种图示

的方法,通常用半对数纸绘制,横坐标(按对数比例尺)表示某一粒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

一粒径的土粒的百分含量,在累计曲线上,可确定两个描述土的级配的指标:

不均匀系数: 曲率系数: 式中 d 10 , d 30 , d 60 分别相当于累计百分含量为 10%, 30%和 60%的粒径, d 10 称为

有效粒径, d 60 称为限制粒径。不均匀系数 c u 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 c u < 5 的

土称为匀粒土,级配不良; c u 越大,表示粒组分布范围比较广, c u > 10 的土级配良好。

但如 c u 过大,表示可能缺失中间粒径,属不连续级配,故需同时用曲率系数 c c来评价。

曲率系数则是描述累计曲线整体形状的指标。

(3) 粒度成分测定方法

对于粗粒土可以采用筛分法,而对于细粒土(粒径小于 0.075 mm )则必须用沉降分析法测

定其粒度成分。筛分法是用一套不同孔径的标准筛把各种粒组分离出来的方法。沉降分析法

是根据土粒在悬液中沉降的速度与粒径的平方成正比的司笃克斯公式来确定各粒组相对含

量的方法。

2、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是把不同的土分别安排到各个具有相近性质的组合中去,其目的是为了人们有

可能根据同类土已知的性质去评价其工程特性,或为工程师提供一个可供采用的描述与评价

土的方法。

土的分类标准

一是简明的原则:土得分类体系采用的指标,既要能综合反映土的主要工程性质,又要其测定方法简单,且使用方便。

二是工程特性差异的原则:土的分类体系采用的指标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类工程用土得不同特性,即同类土的工程性质最大程度相似,异类土的工程性质显著差异。

土得两大类工程分类体系

一是建筑工程系统的分类体系: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地基和环境,故以原状土为基本对象。因此,对土得分类除考虑土得组成为,很注重土得天然结构性,即土粒联结与空间排列

特征。

二是工程材料系统的分类体系: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材料,用于路提,土坝和填土地基等工程。因此,以扰动土为基本对象,注重土的组成,不考虑土得天然结构性。

按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 2002) ,把土划分成五种类型: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土。

1、碎石土

碎石土是典型的粗粒土,如果土中粒径大于 2mm 的含量高于整个土体的重量的 50 %,该土就属于碎石土。按粒粗和颗粒形状,碎石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见下表。

碎石土的分类

2、砂土篇三:《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学院:

提交日期:2012年11月1日

桥涵工程地质勘查

一、概述

经过一半学期的学习,我对工程地质学有了一定的了解;现代工程地质用途非常广泛,他主要是一门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建筑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工程地质勘察通常按工程设计阶段分步进行。不同类别的工程,有不同的阶段划分。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和有一定工程资料的中小型工程,勘察阶段也可适当合并。桥梁涵洞等在现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修筑公里铁路等工程中需要用到,一下是对桥涵工程地质勘查浅析。

二、工程地质勘查的阶段

1,初步勘察阶段(初步设计)

初步勘查主要以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查为主的主要技术方法、目的是在线路比选方案的范围内寻找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桥址,同时为初步论证基础类型和选择施工方法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在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1)、查明周围地貌特征,覆盖岩层的岩性、组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

2)、研究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提供地质依据、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

3)、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做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研究领域日益扩大。同时需要提出基础类型和天然建筑材料的建议

2,详细勘察阶段(施工设计)

该阶段主要以钻探为主要技术手段,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室内岩土试验是原位岩土体的测试。

1)、查明桥址或涵洞地段的岩性(基岩特性,软弱层等)、地质构造(节理发育程度,破碎程度等)、不良地质条件(透水性、稳定性等)及具体位置的地貌条件(覆盖层厚度、风化程度等),为最终确定桥梁涵洞的位置做地质依据。

2)测试岩土体的各种物理性质,地宫地基承载力及桩侧摩擦力等等,同时对边坡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的危害程度和地下水对基地的影响程度做出评价。

勘察方法和工作量

三、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手段

主要根据工程类别与规模、勘察阶段、场地工程地质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状况、工程经验、建筑物等级及其结构特点、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等六个方面而定。工程地质勘察

方的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实验室或现场试验、长期观测(或监测)等。

㈠工程地质测绘在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测制成一定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分析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及其对设计建筑物的影响,并为

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它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范围和比例尺的选择,既取决于工程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已有研究程度,也取决于工程的规模和设计阶段。规划选点阶段,区域性工程地质测绘用小比例尺(1:10万,1:5万);设计阶段,水库区测绘大多用中比例尺(1:2.5万,1:1万),坝址、厂址则用大比例尺(1:5000,1:2000,1:1000,1:500)。工程地质测绘所需调研的内容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对所有地质条件的研究,都必须以论证或预测工程活动与地质条件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为目的,紧密结合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当露头不好或这些条件在深部分布不明时,需配合以试坑、探槽、钻孔、平洞、竖井等勘探工作进行必要的揭露。

工程地质测绘通常是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以仪器测量方法来测制。采用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和陆地摄影像片,通过室内判读调绘成草图,到现场有目的地复查,与进一步的照片判读反复验证,可以测制出更精确的工程地质图。并可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地面调查的工作量。

㈡工程地质勘探包括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工程等内容。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

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

②钻探和坑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剖面的勘察方法。其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了解岩层的完整性或破坏情况,为建筑物探寻良好的持力层(承受建筑物附加荷载的主要部分的岩土层)和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岩体结构或结构面(如软弱夹层、断层与裂隙);揭露地下水并观测其动态;采取试验用的岩土试样;为现场测试或长期观测提供钻孔或坑道。

㈢实验室试验及现场原位测试获得工程地质设计和施工参数,定量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手段,是工程地质勘察的组成部分。室内试验包括:岩、土体样品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参数的测定。现场原位测试包括:触探试验、承压板载荷试验、原位直剪试验以及地应力量测等。

㈣工程地质长期观测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重要工作。在工程规划、勘察、施工阶段以至完工以后对某些工程地质条件和某些工程地质问题进行长期观测,以了解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从而验证、预测和评价对工程建筑和地质环境的影响。观测内容有地下水动态(水位、水质),各种物理地质现象。如滑坡动态、斜坡岩土体变形、水库坍岸、岩石风化速度,以及建筑物变形和沉降等。工程地质长期观测必须在查清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长期观测网点的位置应能控制观测埘象在空间上的变化。观测时间有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其间隔和长短,视观测内容需要和变化特点而定。设计建筑物规模较小,或大型建筑物的早期设计阶段,且易于取得岩、土体试样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实验室试验。但室内试验试样小,缺乏代表性,且难以保持天然结构。

四、个人感想

桥梁工程勘察对我国道路建设起到关键作用,桥梁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地质勘察,而身为学地质的我对它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这门课程综合了以前很多课程的内容,通过对它的了解,

开阔了我的视野,而且对今后的工作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感谢老师对我们耐心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并在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篇四: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工程地质学概论》读书报告

题目滑坡成因、危害及防治姓名班级学号

2011年12月

滑坡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一、滑坡的定义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获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滑移的现象和过程。(徐恒力,环境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一种最常见且数量多、规模大、成因复杂的斜坡失稳现象。因其发生突然,难以预测,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所以滑坡是一种备受人们重视的地质灾害。

二、滑坡的形态(一)滑坡的形态因素

滑坡常常以其独有的地表形态与一般坡地地貌形态相区别,不同的滑坡可以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反映了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显示地质条件的差异。

一个发育完全的典型滑坡,会在外貌上留下许多现象或特征,具有许多形态要素。

1、滑坡体

滑坡体是指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不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等地方。

2、滑坡舌

滑坡体前面延伸至沟堑或河谷中的那部分舌状滑体,称为滑坡舌,也叫做滑坡前缘、滑坡头部或滑坡鼓丘。在河谷中的滑坡舌,往往被河水冲刷而仅仅残留下一些孤石。称做滑坡鼓丘时,常常是由于滑坡体向前滑动过程中受到阻碍而形成了隆起的小丘。

3、滑坡面

滑坡面是指滑坡体下滑的界面。滑动面通常是上陡下缓,近似圆弧形。滑动面有时只有一个,有时可有几个,故可分为主滑动面和分支滑动面。滑动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磨光面和擦痕。有时滑动面上有明显的扰动和拖曳褶皱现象,构成滑动带。

4、滑坡床

5、滑坡后壁

滑坡后壁是滑坡后缘的陡壁,又称主滑壁,实际上是滑动面的露出部分,平面上多成圈椅状。滑壁的形态、坡度、高度,以及延伸特点主要取决于滑坡类型,同时也与滑坡规模有一定关系。其高度一般数米至数十米,有的可达百米,滑坡壁坡度多为35°~80°,而顺层滑坡的滑壁坡度有时可缓至30°以下,主要与滑坡所依附的岩层层面倾角大小有关。

6、滑坡台阶

滑坡台阶是由于滑坡体上下各段各块的滑动时间、滑动速度常常不一致,在滑坡体表面往往形成一些错台、陡壁,这种微小的地貌称为滑坡台阶或台坎,而宽大平缓的台面则称做滑坡平台或滑坡台地。

7、滑坡鼓丘

滑坡鼓丘是滑坡地貌组成部分之一。滑坡鼓丘是指滑体上因滑动和阻力作用而形成的隆起的小丘。

8、滑坡裂缝

滑坡裂缝是滑坡地貌的组成部分之一。滑坡裂缝是地面裂缝的一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都具有下滑的趋势。当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抗滑力减小、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斜坡就会失稳,在滑动体与不动体之间形成地面裂缝。由于滑体内部运动方向和快慢的差异,在滑坡内部也会形成各种裂缝。此类裂缝广泛见于各类滑坡中。

三、滑坡的成因

要探讨滑坡的形成条件,就必须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

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有组成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应力等。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外在因素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地震、风化作用、人工开挖、爆破以及工程荷载等。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最重要、最活跃的外在因素,其他大多起触发作用。查明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了解边坡失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

产生滑坡的内部条件与组成边坡的岩土的性质、结构、构造和产状等有关。不同的岩土,它们的抗剪强度、抗风化和抗水侵蚀的能力都不相同,如坚硬致密的硬质岩石,它们的抗剪强度较大,抗风化的能力也较高,在水的作用下岩性也基本没有变化,因此,由它们所组成的边坡往往不容易发生滑坡。反之,如页岩、

片岩以及一般的土则恰

好相反,因此,由它们所组成的边坡就比较容易发生滑坡。从岩土的结构、构造来说,主要的是岩(土)层层面、断层面、裂隙等的倾向对滑坡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这些部位又易于风化,抗剪强度

也低。当它们的倾向与边坡坡面的倾向一致时,就容易发生顺层滑坡以及在堆积层内沿着基岩面滑动;否则反之。边坡的断面尺寸对边坡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关系,边坡也陡,其稳定性就越差,越容易发生滑动。如果坡高和边坡的水平长度都相同,但一个是放坡到顶,而另一个却是在边坡中部设置一个平台,由于平台对边坡的反压作用,就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此外,滑坡若要向前滑动,其前沿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否则滑坡就无法向前滑动。山区河流的冲刷、河谷的深切以及不合理的大量切坡都能形成高陡的临空面,而为滑坡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之,当边坡的岩性、构造和产状等有利于边坡的发育,并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引起边坡的岩性、构造和产状等发生变化时,就能发生滑坡。 2.滑坡形成的外部条件

滑坡发育的外部条件主要有水的作用,不合理的开挖和坡面上的加载、振动、采矿等,以前两者为主。调查表明:90%以上的滑坡与水的作用有关。水的来源不外乎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农田灌溉的渗水、高位水池和排水管道等的漏水等。不管来源怎样,一旦水进入斜坡岩土体内,它将增加岩土的重度并产生软化作用,降低岩土的抗剪强度,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力,冲刷或侵蚀坡脚,对不透水层上的上覆岩土层起润滑作用,当地下水在不透水层顶面上汇集成层时,它还对上覆地层产生浮力作用等等。总之,水的作用将会改变组成边坡的岩土的性质、状态、结构和构造等。因此,不少滑坡在旱季原来接近于稳定,而一到雨季就急剧活动,形成“大鱼大滑,小雨小滑,不雨不滑”。这也说明了雨水和滑坡的关系。山区建设中还常由于不合理的开挖坡脚或不适当的在边坡上填放弃土、建造房屋或堆置材料,以致破坏斜坡的平衡条件而发生滑动。此外,振动对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大地震时往往伴有大滑坡发生,爆破有时也会引发滑坡。

四、滑坡的危害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

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

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五、滑坡防治措施

1、削坡减载

弱滑坡规模较大,坡度较陡,可以削坡,以减小滑坡体自重。主要注意进行稳定性验算,

还要结合地质条件,特别是结构面产状来决定。 2、挡土墙

挡土墙的应用较为广泛,属于重型支挡工程。采用挡土墙必须计算出滑坡滑动推力、查

明滑动面位置,挡土墙的基础必须设置在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的稳定岩层上,墙后设排水沟,

以消除对挡土墙的水压力。

3、抗滑桩

抗滑桩是近20多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抗滑工程,已被广为采用。桩材料多为

篇五: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班级:资工61201班

学号:201261773 姓名:封鹏军

时间:2014年6月10日

关于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心得体会一、民用建筑概述

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按使

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具体分类:

1、居住建筑

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

宿舍建筑:单身宿舍、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

公共建筑

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办公建筑:各级立法、司法、党委、政府办公楼,商务、企业、事业、团体、社区办公

楼等

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设计楼等

商业建筑: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饮食店、银行、邮局等体育建筑:

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

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

交通建筑: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司法建筑:

法院、看守所、监狱等

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

园林建筑: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综合建筑:多

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商务中心等

2、民用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墙体和柱:墙

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

成。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楼梯:楼房

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

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次要组成部分:

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

二、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

的综合。

为确保地质工程活动的安全与稳定,地质环境需要满足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1、地基岩土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证在上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失稳而破坏;

2、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地基沉降值应该满足建筑物安全与正常使用的

要求;

3、建筑场地周边地质环境应安全稳定,即工程活动不引发次生的地质灾害。一般认为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土(岩石和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1、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层岩性)

这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

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

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

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水文地质条件

这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地下水是降低岩、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又在某些情况下

对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如基础)发生侵蚀作用,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它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

藏、分布、动态和水质等。

4、地表地质作用

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

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等,对评价

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地形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

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

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

地和线路的选择。

6、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中常用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粘性土料、砂性土、砂卵砾石料、碎石、块石石料

等,在大型土木及水利工程中,天然建筑材料的量、质及开采运输条件等,直接关系到场址

选择、工程造价、工期长短等,因此,它也是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重要内容,有时甚至可以

成为选择工程建筑物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三、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

1、岩土工程性质

1)地下水与工程建设

(1)基本概念

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会引起

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孔隙水:孔隙水是储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第三系少数胶结不良的沉积物的孔隙中的地下水。特点是其水量在空间分布上连续性好,相对均匀。

裂隙水:埋藏于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为裂隙水。裂隙岩的导水性呈明显的各向异性,故裂隙水具有不均匀性,是其与孔隙水的主要区别。

岩溶水:赋存于岩溶空隙中的水。水量丰富而分布不均一,在不均一之中又有相对均一的地段;含水系统中多重含水介质并存,既有具统一水位面的含水网络,又具有相对孤立的管道流;既有向排泄区的运动,又有导水通道与蓄水网络之间的互相补排运动;水质水量动态受岩溶发育程度的控制,在强烈发育区,动态变

化大,对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补给响应快;岩溶水既是赋存于溶孔、溶隙、溶洞中的水,又是改造其赋存环境的动力,不断促进含水空间的演化。

(2)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

溶出侵蚀:地下水流动过程中,特别是有压流动时,把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和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中的氧化钙成分不断溶解带走,使混凝土强度降低。碳酸侵蚀:水中存在较多的侵蚀性二氧化碳时,对混凝土中的碳酸钙造成侵蚀。硫酸盐侵蚀:地下水中的硫酸根阴离子能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体积膨胀,使混凝土破坏。

一般酸性侵蚀:ph值低的酸性水可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各种钙盐,若生成物溶于水就对混凝土产生侵蚀。

镁盐侵蚀:地下水中的镁盐可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和易产生硫酸盐侵蚀的硫酸钙,使混凝土遭到破坏。

根据水样的化学分析,对照国家《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行地下水侵蚀性评价,并同时考虑建筑物场地的环境和含水层的透水性。

(3)地下水造成的工程地质问题

地下水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力地质作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地质环境的变化常常是由地下水的变化引起的。引起地下水变化的因素很多,可归纳为洗染因素与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气候因素,如降水引起地下水的变化,涉及范围大,但可预测。人为因素是各式各样的,往往带有偶然性、局部性,难以预测,对工程危害很大。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地面沉降:长期大幅度的地面沉降给建筑物、下水道、及城市道路都带来很大危害,地面沉降还会引起向沉降中心的水平移动,使建筑物基础、桥墩错动,铁路和管道扭曲拉断。控制地面沉降的最好方法是合理开采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不能超过平均补给量。这样地下水位不会有太大变化,不致造成灾害。

地面坍塌:松散土层中产生的突发性断裂、陷落,多发生于熔岩地区。破坏农田、水利、交通线路,引起房屋破裂倒塌、地下管道断裂等。为杜绝地面坍塌,因严格禁止大幅度的改变地下水位的工程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进行回灌,以保持附近地下水位无过大变化。

渗流变形:分为管涌和流土两种。

基坑突涌:当基坑下伏有承压含水层时,开挖基坑所留底板经受不住承压水作用而被承压水顶裂或冲毁,称为基坑突涌。为防止基坑突涌,必须对承压水层进行预先排水,以降低承压水头压力。

(4)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方法:明沟排水、深井排水、轻型井点排水、真空排水及电排水等。基坑排水的水文地质监测工作:

水位观测:在基坑和重大建筑工程附近布置地下水位观测孔,定期观测地下水位。

地面沉降观测:在基坑或重大工程附近应布置沉降量观测点,定时观测地面沉降量。

2)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工程分类

根据堆积年代:老堆积土、一般堆积土、新近堆积土。

根据地质成因: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

根据有机质含量: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

根据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50%的土;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0%且粒径

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50%的土;

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0%且

塑性指数小于10%的土;

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2)土的工程性质

一般土的工程性质:碎石类:具有孔隙大、透水性强、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

的特点。

砂类土:一般具有透水性强、压缩性低、压缩速度快、内

摩擦角较大、抗剪强度高等特性,但均与砂粒大

小和密度有关。通常,粗、中砂的上述特性明显,

一般构成良好地基但可能产生涌水和渗透;粉、

细砂的工程性质相对差。

粘性土:取决于其连结和密实度。从亚砂土到粘土,随粘

粒含量增多,其塑性指数、胀缩量、凝聚力逐渐

增大,而渗透系数和内摩擦角则逐渐减小。粘性

土是工程上常用的涂料。

特殊土的工程性质:黄土:塑性较弱、天然含水量小、孔隙比较高、抗水性弱

有明显的湿陷性、透水性较强、强度较高。

膨胀土:含水量低,呈坚硬或硬塑状态;孔隙比较小,压

缩性很低;以粘粒及粉粒为主,塑性高;具有膨胀

结构,胀缩强烈;作为地基土,承载能力较高;作

为坡土,长期强度很低,稳定坡度脚小。

软土:孔隙比大,含水量高;透水性小,压缩性大,固结

时间长;强度低;有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性;

冻土:冻胀和融沉。

红粘土:高塑性;高含水量、高孔隙比、密度低、;压缩

性低、强度高、地基承载力高;水平方向上厚度变

化大;沿深度从上到下含水量增大,土质又硬变软,

轻度大大降低。

分散性粘土:塑性介于粘土和膨胀土之间;分散性。膨润土:可塑性高;具有崩解性;具有膨胀性;胶体性强;

不透水性;润滑性好。

盐渍土:较强的吸湿性、松胀性、溶陷性及腐蚀性。填土:具有成分复杂、固结时间短、土质疏松等特性。

3)岩石及岩体的工程性质

(1)岩石的工程性质

物理性质:岩石的重量、空隙性。

水理性质: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抗冻性、可溶性、膨胀性。力学性质:变形特征:压密变形、弹性变形及破裂变形;

强度特征: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岩石的强度。常用的有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点载荷强度。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5篇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5篇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1 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土木概论读书报告一

土木工程概论读书报告一(前四章) 姓名:付雄峥班级:土木四班学号:1601160405 任课老师:刘胜兵 土木工程,英文为Civil Engieering,直译为民用工程,是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基础民生工程,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而社会进步带来的不断进步的需求也推动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在经历了短暂的学习后,就上课后的感悟和思考,作此读书报告。 第一章.绪论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土木工程既可以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也可以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土木工程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使结构能够抵抗各种自然或人为的作用力,解决各种载荷和作用力的影响。材料,土地和人财物是土木工程的基本条件,而材料选择和数量确定是建设中的最重要内容。而项目管理可以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组织手段来使项目成功。土木工程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技术、经济、建筑艺术统一性四个基本属性。 在人类历史上土木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近代和现代。古代土木工程一开始只能使用天然材料,后来出现砖瓦使人类第一次突破了天然材料的限制。在土木工程的建造主要依靠实体生产经验,缺乏设计理论指导。近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可包括奠基时期,进步时期和成熟时期。波兰特水泥的发明和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和贝塞麦转炉炼钢法是近代土木工程上的大事件。这一时期理论和实际施工技术与设施的进步也促进了土木工程的巨大发展。现代土木工程是以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发展为动力,以技术为背景,以工程材料为基础,以现代工艺与机具为手段高速发展。现代土木工程要求多样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工具立体化,工程设施大型化。土木工程未来:将向太空、海洋、荒漠开拓;工程材料向轻质、高强度、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设计方法精确化,设计工作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全面引入土木工程;还有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还学习了可惜、技术和工程的关系;土木工程学习与土木工程师,如何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等内容。 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的发展是和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每当有新的优良的材料是,建筑结构就会有飞跃式的发展。建筑结构的三次飞跃是砖瓦的出现、混凝土的兴起、钢材的大量应用。常见的土木工程材料有砖瓦石和砼。砖分烧结砖和非烧结砖(生产工艺),粘土砖、页岩砖等(原材料),空心砖、多孔砖、实心砖。石按加工后的外形分块状石材如毛石、料石,板状石材和散装石材如色石渣和石子。木有圆材、方材、条材和板材等。木的优点和缺点都很多。钢材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大的金属材料。按材料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按用于不同的工程结构分为钢结构用钢如各种型钢、钢板钢管等,和钢筋混凝土工程用钢如各种钢丝钢筋等。钢材材质均匀、强度高、塑性好、易于安装,但是耐火性差,易于锈蚀,维护费用也高。混凝土简写为砼,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搅拌振捣成型并在一定条件下养护下而成的人造石材,是当代最主要的人造材料之一。高强度混凝土现在一般指强度等级在C60以上的混凝土,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脆性大,特别适用高层建筑。高性能混凝土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一般要求高强度,高流动性,高耐久性。纤维混凝土是以非连续的短纤维火连续的长纤维增强材质组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总称。 第三章.基础工程

港口与海洋工程地质 学习报告

港口与海洋工程地质 目录 1.海洋工程地质概述 (1) 1.1学科定义: (1) 1.2学科方向分类: (1) 1.3海洋工程地质十大特性: (1) 2.关于海洋工程地质研究 (2) 2.1研究内容: (2) 2.2研究方向: (2) 2.3研究手段、方法: (2) 2.4部分研究现状: (2) 2.5存在的问题: (3) 3.学科发展前景 (4) 3.1我国必须面对的需解决问题: (4) 参考文献: (5)

1.海洋工程地质概述 1.1学科定义: 海洋工程地质学,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其研究方法是海洋地质与工程地质等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方法。 海洋工程地质基础理论,是阐明海洋沉积物物理与力学性质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因为从工程的角度来看,海底主要的地质要素是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强度较低,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使用寿命,所以对海洋沉积物工程特性的研究,就自然成为基础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海洋工程地质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只有依据本学科正确的基础理论,才能很好地计算海洋工程建筑地基的强度和变形,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研究特定海区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作为各种海洋工程建筑实践的指导。 1.2学科方向分类: 海洋工程地质学形成后,不断向纵深发展,主要理论方向为海洋土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动力学、专门海洋工程地质学及区域海洋工程地质学。 (一)海洋土质学;主要指沉积物在形成及成岩过程中强度的发展,在海底广泛分布的海底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变化,创立海底沉积物的分类,不同成岩阶段工程地质评价酌确定,沉积物性质有效分析方法和研究。 (二)海洋工程她质动力学:主要问题是在研究大防架时,要探索外生作用和内生作用的规律性,并以此预测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结果,这对于海洋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有很大作用和密切相关。· (三)专门海洋量程地质学:这方面的重要问题即是海洋工程地质勘察的综合方法和技术的建立。主要是野外进行沉积物工程特性测定的技术方法,如裁荷试验、十字板试验、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 (四)区绒海洋工程地质学;实质上就是通过海底综合工程地质调查,查清各海域工程地质条件,总结各海域沉积物形成、分布规律、物质组成和工程特性、评价其建筑的工程地质条件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 1.3海洋工程地质十大特性: 高灵敏度高触变性高蠕变性高孔隙比高液化性高含水性低透水性变异性低承压性

工 程 地 质 读 书 报 告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工程地质读书报告2010-07-01 14:45一、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程的知识: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 的科学。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 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 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 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工程地质 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 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 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 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 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 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 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 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 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 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 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 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二、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的关系: 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作为土木工程分支的岩土工程,是以传统的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单纯的力学计算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从一开始就和工程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试与结构工程比较,结构工程面临的 是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材质相对均匀,材料和结构都是工程师自 己选定或设计的,可控的。计算条件十分明确,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学、结构力 学基础上的计算是可信的。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四篇_2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四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1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参观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实习日程安排: 2、.09.01星期二上午,到中国科学院__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参观。 3、.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__海岸酒店工地,学习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前往__学习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09.03星期四上午,前往__实地学习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5、.09.04星期五上午,在__课室进行实习总结,并学习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练习沙土液化的计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三、实习的内容

第一天8.31关键词:地学文化、人文素质 上午在__学院报告厅,首先是宿老师介绍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接着张院长为我们的实习致开幕词。最后胡红拴研究员做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如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且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风景名山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地球科学诞生100多年后,附加于其上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地学文化资源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地学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学历史记载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现超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尺度,也可以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难以预知的未来世界。 地学文化的任务是在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养。譬如到__森林公园实习,我们看到了那些球状风化了的石头、剪解理和残积土,也看到由它们所构成的神奇的大自然轮廓,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无比神力。地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硬邦邦的科学理论,还有那无限的精神享受。 小结:地学文化的领略也需要人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再深一点就是人的综合素质。例如胡研究员就是一个既能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进行文化创作的能手,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杂家”。而我也应该在今后的学习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二天9.1关键词地化所矿物岩石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4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最新4篇 实习的收获与体会:篇一 能把自己在教科书上所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中,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件事了。学有所用,是广大学子的幸事。 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初步能够在野外认识识别矿物和岩石,加深了对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的理解,学会了对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回归课本加深理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二 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同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热忱和爱好。实习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老师简洁讲解实习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依据详细状况姚老师深化分析,细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把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学问有了感性熟悉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二、实习内容: 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实习本质就是讨论各种地质状况,

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习最大的内容就是观看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状况。实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学问。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实行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好像还是让人有些担忧。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快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肯定的流淌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在地质灾难危急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实行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我们还看到了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平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该坡具有较严峻的失稳问题,因此其实行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大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在其大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积累现象的层

工程地质的实习报告范文(通用5篇)

工程地质的实习报告范文〔通用5篇〕 工程地质的实习报告范文〔通用5篇〕 工程地质的实习报告1 一、实习区地质环境简介 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海岸带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大连市东南沿海地带,金石滩、鳌滩园园区及地质博物馆为此次实习区主要地点,该地质公园是一座集地质科研、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海岸带地质公园。 其中,恐龙园景群以恐龙探海景观命名,主要岩石为距今8~6亿年前的震旦纪石灰岩,强烈的海蚀作用形成了这里块体庞大、姿态各异的海蚀地貌景观,代表景观有:恐龙探海、贝多芬头像、将军石。鳌滩园处地层起于早寒武纪,距今5.4亿年左右,华北古陆所在地区,气候枯燥炎热,大连一带为滨海盐湖——萨布哈〔萨布哈,意为被盐浸透,指干旱气候下障壁海岸潮上带的盐坪、盐藻和盐碱滩〕,沉积了一套红绿黄相间分布的富含石膏的岩层;之后,由于气候环境变迁,石膏被溶解流失,原始岩层的状态被破坏,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绚丽多彩的波曲状纹理。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海陆变迁,海底

的纹层灰岩和风暴砾屑灰岩露出海面,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就是地质岩层纹理明晰,产状各异,可以反映不同地质时期的气候条件,为地质考察,研究地质构造运动等提供了极佳的根据,岩石外表的特征更是展现了当时特有的气候及环境。 公园浓缩了28亿年以来的地质演变历程,古老沉积地层历经多期次的地质构造变迁,又经千万年海蚀作用的精雕细琢,形成了长达30多公里的典型的海岸线上的海蚀地貌,是中国唯一的海岸带喀斯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金石滩地区海岸由于受到海水动力因素如波浪、潮流的侵蚀,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海蚀奇观,如海蚀洞,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残丘等。 二、实习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p 〔一〕褶皱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程度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假设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由于板块活动、火山喷发、断裂挤压等作用下,使大连地区的地层岩石产生一些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以下图为背斜及向斜构造。 (二〕节理 岩石受力后发生形变,当作用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好性遭到破坏而发生破裂,形成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记录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今后十年,将有可能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又一个事故高发期,同时,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长期内要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矿资源勘查、开采和利用仍是重要的工程项目。工程地质对煤炭资源安全开采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址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各种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只有通过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建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正常,又保证地质环境不会因工程的兴建而恶化。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来实现。通过勘察和分析研究,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并评价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所需的地质材料。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根据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5)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6)为拟定防治和改善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中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有了飞速的发展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中国特设的学科。举世瞩目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以及三峡水电站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理学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准,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一、工程地质学的任务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合理开发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使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协调相处是工程地质学的最基本任务,其基本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2、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安全性; 3、环境影响评价,指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是: 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型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对于任何建筑物,首先要对岩土的工程性质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形成变化规律,各项参数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岩土体的类型和分布规律,以及对其不良性质进行改善等。 2、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地壳表层由于受到各种自然营力,包括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还有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形成机制、规模、分布、发展演化的规律,所产生的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对它们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及有效地进行防治、改造,是工程地质学的分支工程动力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3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合集十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合集十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1 今天天气晴朗,在观看完影片资料,使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开始学习阅读工程地质图。为使我们能了解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老师详细讲解了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褶皱构造、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但是人太多,都围在老师身边,老师讲话的声音又不是很多,所以听的不是很清楚,结合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和听到的一部分,大致还是学会了从地质图上阅读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地质现象的分度规律,还掌握了对褶皱、断层、不整合构造和岩浆岩侵入活动地区地质图的分析方法,从有地质构造图的地质图上绘制示意地质剖面图的方法,根据地质图分析区域地质发展史的方法。 为了在野外实习时不至于手足无措,我认真的阅读了实习指导书,还仔细的看了老师给的课件,初步了解了在工程建设中地质勘察之重要以及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各种方法和步骤,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2

一:实习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实习仪器 地质罗盘铁锤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集锦5篇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bàogào)范文集锦5篇 地质工程(gōngchéng)实习报告范文集锦5篇 地质工程实习(shíxǐ)报告篇1 一、实习(shíxǐ)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xuéhuì)野外地质勘测的根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仔细观察与认识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及物理地质现象,到达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 对实习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港工建筑物、工业民用建筑物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等,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认真并按时完成所规定实习内容,根据野外观察实测资料、记录、标本及作业等,实习结束时编写实习报告和绘制根本图件,以利于稳固实习效果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二、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稳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根底。 顶岗生产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某某年毕业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习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外贸改革、开展的状况,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并对涉外企业公司的业务内容、性质和流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初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发... 工程地质实习要求和目的 实习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根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加深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稳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技能,并激发我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工程地质学实习心得体会和收获5篇

工程地质学实习心得体会和收获5篇 工程地质学实习心得体会和收获1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去,眼看的一年实习生活马上就要成为美好的回忆.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象牙塔迈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别的稳重,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努力拼搏的舞台,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实现了从在校学子向职场人士的转变. 实习是继中考后又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它意味着人生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告别学校走入社会.社会是个大的集合,不管是以前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实习单位都同属这个集合.这几个月来,给我感觉学校纯一点,单位复杂一点.不过我知道不论学校还是单位其实都是社会的缩影.实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走入社会.社会是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你要学会的是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刚刚走进社会不适应是正常的.人有的时候很奇怪:心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热情往往会因时间.环境.所经历的事而起伏.就像我对境界一词的理解:人与他所受教育.所处环境.所经历对事物的理解.判断.预知的程度就是这个人的境界. 作为一名中专生,专业需求的建筑认识实训开始了,我们全专业的同学在__的各大建筑工地认识实习,对于我当初选择土木工程这样的专业,说真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现在我对土木工程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了,我想任何事的认识都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次认识实习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我应该知道现在的我还不够成熟,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我应该在这片海洋里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而不是躲在避风港里.只要经历多了,我就会成熟;我就会变强.我相信.那时的成功是领导.师傅们给我鼓励,是实习的经历给我力量,所以我感谢领导师傅还有我的好朋友们,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个人总结5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个人总结5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个人总结篇1 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习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导师简单讲解实习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_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本次实习我们利用罗盘在多处测量了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这些过程中,我对罗盘功能的认识和操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还熟练了产状三要素的各种表达方法——方向法、象限法和图示法。地质实习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习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实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_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

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此外,在此次实习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个人总结篇2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导论

地下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如果说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那么,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两周的地下工程导论课结束了,耿教授用轻松而专业的讲授,也让我们对本专业的大体研究方向、未来发展前景等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了解,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一、地下空间工程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地下工程是以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上个世纪,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战场是国防、人防工程建设。进入21世纪后,防空防灾、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开发与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要求建设开发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已有的地下空间利用设施有:地下房屋、地下构筑物;地下铁道、公路隧道、水下隧道、地下共同沟、过街地下通道;供给设施、排放设施;地下街、地下车库、地下步行道网等。国外也发展出现了一些地下综合体,如;地下步行道系统和地下快速轨道系统、地下高速道路系统的结合,以及地下综合体和地下交通换乘枢纽的结合等。

二、地下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1、明挖法: 明挖法指的是先将隧道部位的岩(土)体全部挖除,然后修建洞身、洞门,再进行回填的施工方法。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城市地下隧道式工程发展初期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但其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主要用于上部没有要保护的建筑的地下工程。 明挖法的关键工序是: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方开挖,结构施工及防水工程等。其中边坡支护是确保安全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放坡开挖技术、型钢支护技术、连续墙支护技术。、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技术、锚杆(索)支护技术、混凝土和钢结构支撑支护方法等。 2、暗挖法: 暗挖法即不挖开地面,采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施工。主要有矿山法、盾构法、新奥法等。 (1)矿山法: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隧道开挖后受爆破影响,造成岩体破裂形成松弛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坍落。基于这种松弛荷载理论依据,其施工方法是按分部顺序采取分割式一块一块的开挖,并要求边挖边撑以求安全,所以支撑复杂,木料耗用多。 (2)盾构法:目前,在浅埋软土地层修建地铁、水利、道路等隧道工程中广泛运用了盾构法施工。盾构机是由外形与隧道相同,但尺寸比隧道外形稍大的钢筒或框架压入地层中构成保护掘削机的外壳和壳内各种作业机械、作业空间组成的组合体。盾构机是一种既能支承地层压力,又能在地层中推进的施工机具。以盾构机为核心的一套完整的建造隧道的施工方法称为盾构法。盾构的基本构造是盾构壳体、推进系统、掘削机构、排土系统、管片拼装机构、挡土机构和驱动机构等。 (3)新奥法:随着岩体力学的发展,在结合现场经验的基础上,20世纪中叶创造了新奥法。此法的主旨是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用喷锚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及应力重分布,使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就把支护和围岩组成一整体结构,而其中的主要承载部分是围岩。此法是在软弱围岩中施工的有效方法。

岩土力学读书报告-多场耦合分析岩体裂隙扩展演化

THM多场耦合分析岩体裂隙扩展演化 0引言 工程岩体通常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之中,岩体的安全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热(thermal)、水(hydrological)、力(mechanical)是地质环境中的3 个主要因素,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由于岩体富含的裂隙、孔隙通常被流体所充满,在外界应力和流体压力共同作用下会引起岩体裂隙张开、闭合,使得有效隙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渗透率演化及渗流场的变化,渗透性的变化又引起应力场的变化,同时改变了温度梯度而影响到温度场分布,岩体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和渗流场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影响不断耦合的作用过程。 多场耦合作用影响岩体裂隙发展具有工程实际问题。如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关闭后,在高放废物衰变放热及开挖损伤区应力重分布作用下,极易引发处置库围岩裂隙萌生和扩展,进而改变处置库围岩渗流通道和渗流场,最后直接影响高放废物放置后的性能,并对处置库安全及自然环境造成重大威胁[1] 。 1 THM耦合研究状况 1.1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对于裂隙岩体THM 耦合的求解模型主要集中为仵彦卿提出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2]、裂隙网络模型[3]和双重介质模型[4] 3 种,现有的多场耦合研究或是基于既有裂隙网络数值重建,或是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根据上述模型所建立的数学方程,采用众多数值手段来模拟岩体的多场耦合效应[5-7]。 1.2研究内容 早期多场耦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力耦合上[8],通过研究应力作用下渗透演化机制来建立应力和渗流之间的耦合关系[9];考虑温度场时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试验来确定温度对岩体及渗流各参数的影响[10]。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工程的需要,岩体中存在的多相(主要是水-汽)流及考虑永久冻土、冻岩效应的水冰相作用[11]也逐渐融入多场耦合的研究范畴。 近10 年来的研究在传统THM 耦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考虑化学及损伤效应的化学场(chemical)和损伤场(damage)作用。目前化学场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难点在于化学溶液对岩体参数影响分析[12-14],以及化学场作用下矿物的搬运堆积对裂隙有效隙宽影响,从而造成岩体的渗透演化机制研究。损伤场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损伤因子来描述多场耦合过程中材料参数的变化,其中包括温度、化学及材料破坏造成的损伤等[15,16]。 多场耦合中损伤场的引入,其主要目的是将耦合作用下的材料劣化及裂隙萌生或扩展进行一个定量化地描述,使得模拟和预测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然而目前多场耦合中考虑损伤场的研究大多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通过参数表征裂隙对耦合效应的影响,规避了真实的裂隙,大大弱化了裂隙在耦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裂隙在多场耦合中的作用

学习地质专业思想汇报总结

学习地质专业思想汇报总结 地质学习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那么学习地质专业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呢?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学习地质专业思想汇报总结,希望对您有用。 学习地质专业思想汇报总结篇一 一、实习内容: 南望山南坡,北垭口南侧,地质大学北区西南角公路拐角处,地质大学北门南望山汽车站构造地质学习 二、实习目的: 学会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和锤子的方法;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勾画地质界线,做地质剖面图;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学会用穿越法和追踪法测绘地质界线或断层。从而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为今后地质、岩土方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专业的学习以及到工地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过程: 早上7:30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南望山南坡后,首先,学习和练习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测量走向: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 测量倾向: 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若倾角较

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 学习地质专业思想汇报总结篇二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3篇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3篇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 一. 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止措施: 1.放缓边坡 2.抗滑挡土墙 3.抗滑桩 4.锚杆(索) 5.格构加固 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1.岩土类型 2.地质构造 3.岩土体结构 4.水的影响 5.风化作用 6.人类活动影响 三、基础:建筑物下部直接与土层岩层接触的部位称为基础。 地基:建筑物的荷载会引起基础以下一定深度内的岩,土层改变它们原始的应力状态,这部分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

四、地基极限承载力:单位面积上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极限荷载能力称为地基极限承载力。 地基允许承载力:在确定地基安全和地基稳定性的前提下,地基所被允许的最大承载力,一般不超过极限承载力。 五、地基荷载力的确定方法: 1.按原位测试方法确定 2.按地基土的强度理论确定 3.经验方法确定 六、平板载荷试验曲线特征: 一般是经历三个阶段1.压密阶段2.剪切阶段3.破坏阶段 七、地应力:一般是指地壳岩体处在未经人为扰动的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地应力,也称为初始地应力或天然地应力。地应力特点: 1.在地壳浅部,地应力的垂直分量δv接近于岩体自重应力,地应力的水平分量δh大于垂直分量δv 2.在地壳深部,两者趋于一致,甚至δv大于δh 3.水平分量存在各向异性 4.最大主应力在平坦地区或深部受构造方向控制,而在山区则和地形有关,在浅层往往平行于山坡方向 5.由于多数岩体都经历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物理学性质也不相同,因而地应力中的一部分以封闭或冻结状态存在于岩石中

八、滑坡:人工边坡或天然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或软弱带均向下滑动的趋势,一旦下滑力大于抗滑力,岩土体就产生向下的滑移,这种现象称为滑坡。 滑坡的形态特征:1.滑坡体2.滑坡面和滑动带3.滑坡床4.滑坡周界5.滑坡后壁6.滑坡台阶7.封闭洼地8.滑坡舌9.滑坡裂缝(拉张裂缝、剪切裂缝、鼓张裂缝、扇形张裂缝)10.主滑线(滑坡主轴) 滑坡暗物质组成分类:1、堆积层滑坡2、黄土滑坡3、粘土滑坡4、岩层滑坡 滑坡防治措施:1、避开滑坡危害2、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3、抗滑支挡(抗滑挡墙、抗滑桩和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微型钢花管注浆群桩)4、减重反压 5、其他方法(钻孔爆破、烙烧、化学加固、电渗排水等) 九、泥石流: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它与挟砂洪流的本质区别在于流体中固体物质的含量。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1、物质条件2、水源条件3、地形条件(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 泥石流类型:1、按组成分:泥流,泥石流、水石流2、按地貌特征:山坡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河谷型泥石流 防治措施:1、形成区:以水土保持和排洪为主 2、流通区:以拦碴坝为主 3、沉积区:以排导工程为主 泥石流地区选线: 1、道路位置选择原则:绕避处于发育旺盛期的特大型、大型泥石流或你泥石流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模板5篇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模板5篇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篇1 一、实习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仔细观察与认识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及物理地质现象,达到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 对实习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港工建筑物、工业民用建筑物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等,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认真并按时完成所规定实习内容,根据野外观察实测资料、记录、标本及作业等,实习结束时编写实习报告和绘制基本图件,以利于巩固实习效果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二、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顶岗生产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____年毕业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习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外贸改革、发展的状况,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并对涉外企业公司的业务内容、性质和流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初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发... 工程地质实习要求和目的 实习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加深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技能,并激发我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2)、通过现场操作实习和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 桥梁工程实习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