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红染色法1

刚果红染色法1
刚果红染色法1

刚果红染色法:

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方法一在长出茵落的培养基上,覆盖质量浓度为1 mg/mI。的CR溶液,10~15 min后,倒去CR溶液,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I。的NaCI溶液,15 min 后倒掉NaCl溶液,此时,产生纤维素酶的茵落周围将会出现透明圈。

方法二配制质量浓度为10 mg/mI。的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 mI。培养基加入1 mI。的比例加入CR溶液,混匀后倒平板。等培养基上长出茵落后,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刚果红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上的应用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课本中给出了两种方法。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在纤维素粉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而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维素酶(CMC)活性检验方法

1 原理

纤维素酶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释放出还原性糖(以葡

萄糖计)。在碱性、煮沸条件下,能与3,5二硝基水杨酸起显色反应,其颜色的深浅

与还原糖的含量成正比。在55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还原糖的量,从而得出

纤维素酶的活力。

2 活性单位

1g固体酶粉(1 ml液体酶)在50℃±0.5℃ PH5.0条件下,每分钟水解底物产生

1μg葡萄糖所需酶液的量定义为一个CMC酶活性单位。

3 仪器与设备

3.1 分光光度计(应符合GB9721的有关规定)

3.2 恒温水浴锅

3.3 电热鼓风干燥箱

3.4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5 电冰箱

3.6 酸度计(精度±0.01pH)

3.7 定时钟或秒表

4 试剂和溶液(若未特别说明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1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5.0)

甲液:量去冰醋酸6ml,用水定容至1000ml,配成0.1M醋酸溶液。

乙液:称去8.2g醋酸钠,用水定容至1000ml,配成0.1M醋酸钠溶液。

应用液:取甲液三份,乙液七份混合,用PH计矫正至PH为5.0±0.05低温冷藏备用。

4.2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

甲液:取酒石酸钠182g,溶于500 ml水中,再称取重蒸苯酚5 g、无水亚硫酸钠5 g溶于其中。

乙液:取氢氧化钠20.8 g溶于260 ml水中,再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6 g。

将甲液和乙液倒入棕色试剂瓶混合,再加入240 ml水暗处放一周后使用。

4.3 1%(W/V)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准确称取1.0000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100 ml PH=5.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配制成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4.4 1%(W/V)葡萄糖标准储备液

葡萄糖在80℃±2℃烘箱中烘至恒重,准确称取1.0000g溶解并定溶于100ml容量瓶中,置于4℃冰箱内备用,备用期为三天,必要时加叠氮化钠防腐。

4.4.1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

分别吸取葡萄糖标准储备液,0.00、2.00、4.00、6.00、8.00、10.00ml于50ml 容量瓶中,用水定溶于刻度。

5 分析步骤

5.1 标准曲线的制作

按表 1规定的量,分别吸取葡萄糖标准应用液、缓冲液和DNS试剂于各管中摇匀,将各管同时置于沸水浴中反应10分钟,取出后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后,定溶于内直径为15mm的15ml刻度试管中摇匀,再用1cm比色杯,在分光光度计550nm波长处测吸光度,以葡萄糖的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三次重复实验的均值获得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系数(r)应在0.9996以上方可使用(否则重新操作)。每次新配DNS试剂、更换分光光度计或更换分光光度计部件,都应重做标准曲线。

1 葡萄糖标准曲线

5.2.1 待测酶液的置备

称取2g固体酶粉,精确至0.1mg(或用2ml移液管,准确移取2ml液体酶样)用水溶解,准确稀释定溶,(使试样液与空白液的吸光度之差在0.3~0.6范围内)待测。

5.2.2 操作步骤

取4支内直径15mm的15ml的刻度试管,分别加入稀释酶液0.5ml,取其中3支作

为测定管,分别加入1.5ml p H 5.0的1%CMC溶液,另一支作为空白管加入2mlDNS 溶液,共同在50℃±0.5℃水浴30分钟,三支测定管分别加入2mlDNS溶液,空白管加入1.5ml p H 5.0的1%CMC溶液,在沸水浴中反应10分钟,冷却后定溶至15ml,以空白管调零,在分光光度计550nm处测吸光度。

5.2.3 酶活的计算:

酶活= A×n×1000

0. 5×30

式中:

A—根据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还原糖的量(mg)

n—酶液的稀释倍数

1000—由mg换算成ug的换算因子

0.5—参与反应的酶液的量(ml)

30—酶反应的时间(min)

5. 3 允许误差同一式样两次测试结果绝对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发布时间:2006-6-29 阅读:1460次来源:

刚果红染色PDCA

病理技术组特殊染色PDCA 循环 问题描述: 2018年4月诊断医师反应科室刚果红染色效果不佳影响疾病诊断,主要表现在淀粉样着色和纤维组织的着色不易区别,质控小组统计了上半年连续四个月特染结果数据(表一及图一 ),1-3月特染切片优良率统计均符合三级甲等医院要求(优秀率≥90%;优良率≥98%),而4月份统计数据显示该月特染质量明显下降且低于规范要求(优秀率84%;优良率90%),已经严重影响病理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表一 图一 75 80 85 90 95 10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优秀率 优良率

原因分析: 对2018年4月所有特染切片染色项目构成和评分结果为乙、丙、丁的染色项目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影响特染优良率的主要因素是刚果红染色和MASSON 染色(表二,图二),其中又主要是刚果红染色结果对优良率影响最大(表三,图三),因此最快时间内使优良率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可通过改进刚果红染色来实现。 表二. 图二 表三 图三 质控小组组织阅片医师及病理技师集体讨论和分析刚果红染色不合格的可能原因: 1.试剂原因:科室刚果红染色为手工染色法,所有试剂均为手工配制,由于标本量较小,染液用量不大且周期较长,很可能是刚果红染液近效期或过期导致试剂失效; 2.人员原因:该岗位人员是否依据SOP 操作;责任心;实践及理论培训是否合格; 3.方法学:本科室刚果红染色项目开展时间不长(2年),目前的方法学选择在当时并未经过严密的论证,且因为标本量很少,在阅片和染色两方面均没有积累太多经验,所以

不排除方法学本身的不足导致染色失败。 图四 预期改进目标: 制定改进计划措施并实施,在本年度5月底使特殊染色优良率≥98%,优秀率≥90。改进计划(PLAN): 专业组全体人员就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不同的原因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时间表: 1.制度和规范因素排查:5月3-4日,实验室主任和专业组长一起核查刚果红染色所涉及的方法学及仪器设备SOP的书写和操作步骤规定是否存在错误和不当,如有不当和错误则进行全员讨论并进行更正(XX、XX、XX)。 2.试剂因素排查:5月3-11日由XX、XX、XX通过查阅试剂配制记录表及现场查看对刚果红染色所涉及的试剂有效期进行确认; 3.环境及仪器因素排查:5月7-9日,XX、XX、XX通过查阅室内温湿度记录表排除环境因素;对试剂配制中用到的玻璃器皿,试管等按规范进行彻底清洗。 4.人员因素排查:5月14-18日由XX替代当班特染操作者XX进行刚果红染色;如结果无变化则重新更换所有液体两人同时对标本进行染色。 5.方法学因素排查:如以上各因素均排查完毕但染色结果无改进则应该考虑方法学本身的问题,5月14-18日,XX、XX、XX分别通过查阅电子文献、纸质版文献书籍及同行求教等方式确定新的刚果红染色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 计划实施(DO): 1.人员因素:XX代替XX对标本进行刚果红染色,染色结果与之前相比没有改进,因

染色方法总结

mydye 发表于 2006-3-4 14:37:00 AgNOR染色法: 1、试剂配制: (1)AgNOR染色液: 甲液:明胶2 g 溶于双蒸水至99 ml,在60℃使之完全溶解,再加入纯甲酸1 ml 摇匀待用。 乙液:硝酸银50 g 溶解于双蒸水中至100 ml,4℃冰箱保存。 (2)AgNOR工作液 取甲液10 ml,乙液20 ml 临用前混合。 2、步骤: (1)切片脱蜡至水 (2)双蒸水洗2次 (3)AgNOR 工作液中(25℃)浸染30分钟(暗处进行)(镜下观察)(4)双蒸水洗3次 (5)脱水,透明,封固 3、结果:油镜观察,细胞核及胞质背景为淡黄色, AgNOR呈棕黑色颗粒状。 B 鞭毛染色法: 1.试剂配制: 甲液:丹宁酸5克 氯化铁(FeCl3)1.5克 福尔马林(15%)2.0毫升 氢氧化钠(NaOH)1%1.0毫升 乙液:硝酸银(AgNO3)2克 蒸馏水100毫升 制备乙液时,待硝酸银溶解后,取出10毫升备用,向余下的90毫升硝酸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铵,先呈很浓厚的沉淀,再继续滴加至刚刚溶解沉淀成澄清液为止。再将备用的硝酸银溶液慢慢逐滴加入澄清液中,先呈现薄雾,但轻摇则消失,继续边滴加边摇动,待澄清液呈现略有轻微不消散的薄雾状为止。如雾重,则银盐沉淀,不宜使用。 2.染色方法: (1)将待检菌接种在新制备的肉汤琼脂斜面上,置37°培养16—20小时,备用。 (2)在载玻片的中部相隔一厘米处,用接种环各沾一滴蒸馏水,然后用接种环挑取湿润处的菌苔少许于一端的水滴中,倾斜玻片使培养物流至另一水滴中,两水滴自然相通,菌体从上位自然扩散到下位水滴中,待干燥后染色。 (3)在干燥涂片上加甲液3—5分钟,用蒸馏水冲洗。将残水沥干或用乙液冲去残水后,加适量乙液保持30—60秒钟。染色时在酒精灯上稍加热,使染液出现蒸汽即可,用蒸馏水冲洗。 (4)镜检:菌体及鞭毛皆染成茶色。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最全总结

结缔组织染色法 Mallory三色染色法 蓝色:胶原和网状纤维 淡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 红色: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酸性颗粒 橘红色:髓鞘、红细胞 图表 A 染色,显示胶原纤维,A组排列规则 . Masson三色染色法 绿色:胶原纤维 红色:肌纤维 橘红色:红细胞 图表 B Mssson三色法 图表 C 三色染色胃癌组织中血管平滑肌 . 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的三联染色法 红色:胶原纤维 黑色:网状纤维 绿色:弹性纤维 淡黄色:肌肉、红细胞

二、胶原纤维染色法 . 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红法 鲜红色:胶原纤维 黄色:肌纤维、细胞质、红细胞 蓝褐色:胞核 图表 E 2.胶原纤维,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红法 图心肌梗塞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塞后2个月,van Gieson 染色, 坏死心肌被染成红色的纤维组织所代替,黄色区域为残留的心肌纤维。 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参照上图)

黄色:其他 三、网状纤维染色 Gordon-Sweets银氨染色法(梅花开枝图,金色阳光伴树枝)

黄棕色:胶原纤维 淡红色:细胞质(红液复染) 图表 F 3.Gordon-Sweets氢氧化银氨液浸染法 Gomori氏银氨液配制法 图表 G Gomori氏银氨液配制法 四、弹性纤维染色 Gomori醛复红染色法 *甲醛生理盐水液固定的染色效果最佳 图表 H 醛复红染色法 五、显示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 蓝绿色:弹性纤维 红色:胶原纤维 黄色:背景

六、肌肉组织染色 △横纹肌组织染色 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 蓝色: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纤维蛋白、横纹肌黄色或枚红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软骨基质、骨 微紫色:粗弹性纤维(有时) 紫蓝色或棕黄色:缺血缺氧早期病变的心肌 图表 J .磷钨酸苏木素法 图表 K .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液 △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 染色法(1974年)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Bennhold刚果红法)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Bennhold 刚果红法) 简介: 淀粉样物质是一种无固定形状的细胞外嗜酸性物质,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导致的疾病称为淀粉样变。淀粉样物质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该蛋白大部分排列成反向的β-折叠层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淀粉样物质呈原纤维排列,病例材料中为大量细胞外的不分支的细丝,大多随机排列。用于识别淀粉样物质的组织学方法有甲紫染色、刚果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等。目前研究发现传统的甲紫染色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经典的而且有效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1922年Bennhold 发现了刚果红可以用于活体内淀粉样物质的鉴别,并应用到组织切片。 Leagene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Bennhold 刚果红法)主要由刚果红染色液、苏木素染色液等组成。其染色原理在于淀粉样物质对刚果红比其他的组织结构具有更大的亲和力,其羟基与刚果红的氨基结合,从而使淀粉样物质染成红色。该染色法性能稳定,是非常经典的淀粉样物质染色的方法。 组成: 自备材料: 1、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 2、蒸馏水 3、系列乙醇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常规固定,常采用中性福尔马林,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厚度,常规脱蜡至水。 3、入Bennhold 苏木素,浸染。 4、酸性乙醇分化,立即入水终止分化,水洗后镜下控制至恰当程度。 编号 名称 DG0021 5×50ml Storage 试剂(A): Bennhold 苏木素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试剂(B): 酸性乙醇分化液 50ml RT 试剂(C): Scott 蓝化液 50ml RT 试剂(D): 刚果红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最全总结(均配图)

结缔组织染色法1.1 Mallory三色染色法 蓝色:胶原和网状纤维 淡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 红色: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酸性颗粒 橘红色:髓鞘、红细胞 图表A 1.1.Mallory染色,显示胶原纤维,A组排列规则

1.2. Masson三色染色法 绿色:胶原纤维 红色:肌纤维 橘红色:红细胞 图表B 1.2 Mssson三色法 图表C 1.2.Masson三色染色胃癌组织中血管平滑肌

1.3. 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的三联染色法红色:胶原纤维 黑色:网状纤维 绿色:弹性纤维 淡黄色:肌肉、红细胞 图表D 4.Weigert间苯二酚法

二、胶原纤维染色法 2.2. 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 鲜红色:胶原纤维 黄色:肌纤维、细胞质、红细胞 蓝褐色:胞核 图表E 2.胶原纤维,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 图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塞后2个月,van Gieson 染色, 坏死心肌被染成红色的纤维组织所代替,黄色区域为残留的心肌纤维。

2.1 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参照上图)红色:胶原纤维 绿色:细胞核 黄色:其他

3.1 Gordon-Sweets银氨染色法(梅花开枝图,金色阳光伴树枝)黑色:网状纤维 红色:胞核(核固红复染) 黄棕色:胶原纤维 淡红色:细胞质(红液复染) 图表F 3.Gordon-Sweets氢氧化银氨液浸染法 3.2 Gomori氏银氨液配制法 图表G Gomori氏银氨液配制法

刚果红

用这办法判断酶活力大小的,实际上刚果红是结合到培养基的多糖底物,但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产纤维素酶,能分解这个多糖底物成为寡糖,这样刚果红便不能结合上往了,氯化钠呢即可使结合不牢的刚果红洗往,这样便留下大大小小的透明圈,大的透明圈当然分解纤维素的能便强啦。 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 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便没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刚果红染色法: 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便加入刚果红。 办法一在长出茵落的培养基上,覆盖质量浓度为1 mg/mI。的CR溶液,10~15 min后,倒往CR 溶液,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I。的NaCI溶液,15 min后倒掉NaCl溶液,此时,产生纤维素酶的茵落周围将会出现透明圈。 办法二配制质量浓度为10 mg/mI。的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 mI。培养基加入1 mI。的比例加入CR溶液,混匀后倒平板。等培养基上长出茵落后,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刚果红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上的应用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课本中给出了两种办法。办法一是传统的办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办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在纤维素粉和琼脂、土豆汁中全部含有淀粉类物质,能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响应。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由于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此能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办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本事,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而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这个没有方程式,首先这只是个简单的酶促反应,纤维素可以被纤维素酶分解为纤维二糖,再分解为葡萄糖,而纤维素可以和刚果红染液形成红色复合物。 而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纤维素酶,将菌落的周边的纤维素分解,复合物消失,红色褪去,出现透明圈。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改良Stores刚果红法)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改良Stores刚果红法) 货号:G1532 规格:4×50ml 保存:室温,避光,3个月。 产品说明: 淀粉样物质是一种无固定形状的细胞外嗜酸性物质,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导致的疾病称为淀粉样变。淀粉样物质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该蛋白大部分排列成反向的β-折叠层结构。目前研究发现传统的甲紫染色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经典的而且有效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1922年Bennhold发现了刚果红可以用于活体内淀粉样物质的鉴别,并应用到组织切片。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改良Stores刚果红法),主要由Stores刚果红染色液和苏木素染色液组成,碱性刚果红染色无分化步骤,但保存时间较短。 产品组成: 货号名称 G1532 4×50ml 储存 试剂A:Stores刚果红染色液50ml RT,避光 试剂B:苏木素染色液50ml RT 试剂C:酸性分化液50ml RT 试剂D:Scott蓝化液50ml RT,避光操作说明:(仅供参考) 1、常规固定,常采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厚度4μm,常规脱蜡至水。 3、入Stores刚果红染色液浸染25min,弃余液。 4、无需分化,自来水冲洗5min。 5、入苏木素染色液浅染细胞核1-2min或者更短时间。 6、(可选)酸性分化液分化2-5s,滴加Stores返蓝液返蓝。 7、自来水冲洗。

8、逐级常规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 淀粉样物质、弹力纤维、嗜伊红颗粒红色 细胞核蓝色 注意事项: 1、切片脱蜡应尽量干净,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2、酸性乙醇分化液应密闭保存,一旦开启尽快用完。 3、Stores刚果红染色液染色时尽量采用浸染,如果滴染,应置于湿盒防止溶液挥发。 4、酸性分化液应密闭保存,分化步骤很重要。 5、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刚果红染色法1

刚果红染色法: 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方法一在长出茵落的培养基上,覆盖质量浓度为1 mg/mI。的CR溶液,10~15 min后,倒去CR溶液,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I。的NaCI溶液,15 min 后倒掉NaCl溶液,此时,产生纤维素酶的茵落周围将会出现透明圈。 方法二配制质量浓度为10 mg/mI。的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 mI。培养基加入1 mI。的比例加入CR溶液,混匀后倒平板。等培养基上长出茵落后,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刚果红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上的应用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课本中给出了两种方法。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在纤维素粉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而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维素酶(CMC)活性检验方法 1 原理 纤维素酶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释放出还原性糖(以葡 萄糖计)。在碱性、煮沸条件下,能与3,5二硝基水杨酸起显色反应,其颜色的深浅 与还原糖的含量成正比。在55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还原糖的量,从而得出 纤维素酶的活力。 2 活性单位 1g固体酶粉(1 ml液体酶)在50℃±0.5℃ PH5.0条件下,每分钟水解底物产生 1μg葡萄糖所需酶液的量定义为一个CMC酶活性单位。 3 仪器与设备 3.1 分光光度计(应符合GB9721的有关规定) 3.2 恒温水浴锅 3.3 电热鼓风干燥箱 3.4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5 电冰箱 3.6 酸度计(精度±0.01pH) 3.7 定时钟或秒表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改良Highman刚果红法)染色步骤及注意事项

淀粉样物质染色液(改良Highman刚果红法)染色步骤及注意事项 货号:G1534 规格:3×50ml 保存:室温,避光,6个月。 产品说明: 淀粉样物质是一种无固定形状的细胞外嗜酸性物质,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导致的疾病称为淀粉样变。淀粉样物质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该蛋白大部分排列成反向的β-折叠层结构。目前研究发现传统的甲紫染色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经典的而且有效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1922年Bennhold发现了刚果红可以用于活体内淀粉样物质的鉴别,并应用到组织切片。后来经过Highman改良,染色效果更好。改良Highman刚果红染色又称甲醇刚果红染色,主要由刚果红染色液和Mayer苏木素染色液等组成。 操作说明:(仅供参考) 1、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常规固定,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厚度4μm,常规脱蜡至水。 3、入改良Highman染色液浸染10min,弃余液。 4、Highman分化液分化2-5s,立即入水终止分化,水洗2次后镜下控制至恰当程度。 5、自来水冲洗5min。 6、入Mayer苏木素染色液浅染细胞核1-2min或更短时间。

7、自来水冲洗5min。 8、逐级常规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注意事项: 1、切片脱蜡应尽量干净,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2、Highman分化液应密闭保存,一旦开启尽快用完。 3、改良Highman染色液染色时尽量采用浸染,如果滴染,应置于湿盒防止溶液挥发。 4、Highman分化液分化步骤很重要。分化时间较短,胶原纤维也被染成红色;分化过度,淀粉样物质也被脱色。如果脱色过度,可以将切片清洗后重新用刚果红染色液浸染。 5、脱水应迅速,避免脱色。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刚果红染色

SP老年斑一般用刚果红染色,也可以用硝酸银染色。NFT一般用硝酸银染色。 老年斑的染色方法是: Highman甲醇刚果红染色法 1.甲醇刚果红染液: 刚果红0.5 g 甲醇80 ml 甘油20 ml 2.碱性乙醇分化液: 氢氧化钾0.2 g 80%乙醇100 ml 染色步骤: 1. 切片脱蜡至水 2. 甲醇刚果红染液染10~20分钟 3. 用碱性乙醇分化液分化数秒 4. 水洗 5. 苏木素复染2分钟 6. 水洗 7. 脱水,透明,封固 结果:淀粉样物呈桔红色。 Bielschowsky method(modified)既可显示SP又可显示NFT 试剂配制: 1、氨银乙醇液 20%硝酸银水溶液30ml中加入20ml无水乙醇,混合;加氨水,出现沉淀后继续加氨水直至沉淀完全溶解;继续加氨水1-2ml;过滤三次(器材必须非常清洁);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2、5%硫代硫酸钠固定液 5g硫代硫酸钠,溶于100ml双蒸水中,避光保存。 实验步骤 1、将已在37度恒温箱中的切片,二甲苯-70%脱蜡及脱水。 2、双蒸水清洗三次。 3、2-4%硝酸银水溶液中37度避光浸银30min。 4、倾去硝酸银水溶液,双蒸水清洗三次。 5、10%甲醛水溶液还原5min至切片呈微黄色。 6、双蒸水清洗三次。 7、擦干切片背面及组织周围水分,一次5片置于湿盒中。 8、滴加氨银乙醇液5分钟,每片200ul。 9、擦去组织周围及背面氨银液。 10、8%甲醛水溶液中浸泡,注意转动切片,到黄色不再加深。 11、蒸馏水清洗三次。 12、重复7、8、9、10步骤2-3次,直到显微镜下可清晰观察到斑块为止。如染色过浅可继续重复;染色过重可用冰醋酸褪色。 13、蒸馏水清洗5min。 14、脱水及透明,封片。

刚果红染色PDCA

病理技术组特殊染色PDCA循环 问题描述: 2018年4月诊断医师反应科室刚果红染色效果不佳影响疾病诊断,主要表现在淀粉样着色和纤维组织的着色不易区别,质控小组统计了上半年连续四个月特染结果数据(表一及图一),1-3月特染切片优良率统计均符合三级甲等医院要求(优秀率≥90%;优良率≥98%),而4月份统计数据显示该月特染质量明显下降且低于规范要求(优秀率84%;优良率90%),已经严重影响病理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表一 图一 100 98 96 94 92 90 88 86 84 优秀率 优良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

原因分析: 对2018年4月所有特染切片染色项目构成和评分结果为乙、丙、丁的染色项目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影响特染优良率的主要因素是刚果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表二,图二),其中又主要是刚果红染色结果对优良率影响最大(表三,图三),因此最快时间内使优良率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可通过改进刚果红染色来实现。 表二.图二 四月份染色项目构成 MASSON PAS PASM 刚果红 抗酸染色 表三图三 四月份乙丙级切片占比 MASSON PAS PASM 刚果红 抗酸染色 质控小组组织阅片医师及病理技师集体讨论和分析刚果红染色不合格的可能原因: 1. 试剂原因:科室刚果红染色为手工染色法,所有试剂均为手工配制,由于标本量 较小,染液用量不大且周期较长,很可能是刚果红染液近效期或过期导致试剂失效; 2. 人员原因:该岗位人员是否依据SOP操作;责任心;实践及理论培训是否合格; 3. 方法学:本科室刚果红染色项目开展时间不长(2年),目前的方法学选择在当时 并未经过严密的论证,且因为标本量很少,在阅片和染色两方面均没有积累太多经验,

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染色法

微晶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纯化的、部分解聚的纤维素,白色、无臭、无味,有多孔微粒组成的结晶粉末。微晶纤维素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不同的微粒大小和含水量有不同的特征和应用范围。 制药工业:常用用作吸附剂、助悬剂、稀释剂、崩解剂。 微晶纤维素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主要在口服片剂和胶囊中用作稀释剂和粘合剂,不仅可用于湿法制粒也可用于干法直接压片。还有一定的润滑和崩解作用,在片剂制备中非常有用。 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上可作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膳食纤维素,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添加剂。(1)保持乳化和泡沫的稳定性(2)保持高温的稳定性(3)提高液体的稳定性(4)营养补充剂和增稠剂(5)其他用途:化妆品:作为拼料,用于多种化妆品、皮肤治疗与护理用品,及清洁洗涤剂的制造。 制法:微晶纤维素可用稀无机酸溶液将α-纤维素控制水解制得,α-纤维素可从含纤维素植物的纤维浆制得。水解后的纤维素经过滤、提纯、水浆喷雾干燥形成干的。粒径分布广泛的多孔颗粒。 安全性:本品广泛用在口服制剂和食品中,是相对无毒和无刺激性的物质。口服不吸收,几乎无潜在毒性。大量使用可引起轻度腹泻,作为药物制剂辅料无困难。滥用含纤维素的制剂,如吸入或注射给药,都会导致纤维素肉芽肿。 稳定性:本品为有吸湿性,稳定的物质。大批量贮存应在阴凉干燥的密闭容器内。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纯净的纤维素解聚产物。由天然纤维素制备,是无臭无味的结晶粉末。产品在医药工业上可用作药物赋形剂和药片崩解剂;在食品工业上可作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膳食纤维素,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添加剂;在涂料工业上利用它的触变性和增稠性可作为水基涂料的增稠剂和乳化剂;在化妆品上它集填料、增稠和乳化作用于一身,对油性物质有很好的乳化能力;在湿法制造人造革生产中作为增粘和填料使用,使人造革表面平滑、厚度均匀。由此可见,微晶纤维素的用途十分广泛,国内对该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超细食用纤维素,即微晶纤维素,简称MCC,是天然纤维素在酸性介质中水解使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的范围成为尺寸约10μm左右的颗粒状粉末产品。主要用在医药工业作药物赋型剂,比用淀粉或淀粉衍生物有如下的优越性: (1)易于崩解,即药物进入胃后容易崩解而为人体吸收。 (2)不易发霉,这是因为纤维素是β型葡萄糖构型而淀粉是属于α型构型。一般淀粉酶不攻击纤维素。 (3)纤维素不为人体所吸收对所承载的药物又不容易起反应,因此更为安全。其缺点是价格偏高。 微晶纤维素的另一个产品是胶体(即MCC胶),是以MCC粉为原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通过特殊的胶化装置而成为胶体。MCC胶体具有如下的性质: (1)它是一种触变性胶体,看上去浓度很高,黏度很大,但是实际上只要施加外力就易于流动,用勺子舀不带尾巴。 (2)其浓度在3%时胶体黏度可达3000~5000mPa·s。 (3)胶体具有较好的冷、热稳定性,即在冷冻和加热循环过程中黏度损失不大。 (4)纤维素虽由葡萄糖构成,但人体却不能消化β型葡萄糖,其发热量为零,所以微晶纤维素在人体内只随食物一起移动而不为人体所吸收,它可以帮助消化达到减少或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目的。 * 医药工业:药物赋型剂(粉体),胶囊(粉体,直接服用) * 食品工业:低热量冰淇淋(代替部分奶脂肪),沙拉酱(代替部分奶脂肪),富纤维面包(粉体)* 化妆品:基本原料(保湿,护肤)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含答案)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问题导学 一、刚果红染色法 活动与探究1 1.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什么? 2.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哪几种?它们在加入刚果红的时间上有什么不同? 3.讨论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是否说明一定是由纤维素分解菌形成的? 迁移与应用1 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溶液,菌落周围出现明显透明圈的是( )。 A .分解尿素的细菌 B .硝化细菌 C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 .乳酸菌 1.刚果红染色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 菌落周围有透明圈――→说明纤维素被分解――→说明有纤维素酶――→说明有纤维素分解菌 活动与探究2 1.用流程图表示本实验的操作流程。 2.本实验与课题2中的实验在实验流程上有哪些异同? 3.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 4.阅读教材第29页旁栏中的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的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旁栏中的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 (2)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5.阅读教材第30页中的“课题延伸”部分,回答以下2个问题。 (1)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后,如何通过实验对其进一步确定? (2)如何测定样品中有无纤维素酶? 迁移与应用2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经选择培养后直接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会减少 C .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法来鉴定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 D .对照组可用等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1.选择培养 (1)具体操作 称取土样20 g 加入装有30 mL 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30 ℃振荡培养1~2 d 培养液变混浊―→

各个染色具体步骤终极版

Hematoxylin-Eosin stains 1 脱蜡至水(30min)→流水冲洗 2 苏木精染核20min左右→流水冲洗→镜观 3 盐酸酒精分化10—15s→流水冲洗 4 弱氨水返蓝10—15s→流水冲洗 5 伊红染色20min左右→流水冲洗 6 系列酒精脱水 7 二甲苯I、II分别透明10min左右 8 树胶封固 结果:细胞核呈紫蓝色,细胞浆、基底膜、胶原纤维、肌纤维成粉红色,可观察细胞的种类和数量。 HE染色可充分显示肾小球的细胞增生,但不能区分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种类。可显示中性多核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由于上皮细胞的被覆,肾小球基底膜呈略厚的假象。苏木素小体呈淡紫红色。纤维素样坏死呈深粉红色。碎核呈深蓝色细胞核碎片。微血栓呈粉色。HE染色可以很好的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肾间质水肿以及炎细胞浸润。

Periodic acid-Schiff reaction 1 脱蜡至水→流水冲洗 2 1%过碘酸溶液10min→流水冲洗→吹干 3 雪夫试剂37度孵浴→镜观→流水冲洗 4 苏木精染核5min→流水冲洗 5 盐酸酒精分化10—15s→流水冲洗 6 弱氨水返蓝10—15s→流水冲洗 7 系列酒精脱水 8 二甲苯I、II分别透明10min左右 9 树胶封固 结果:细胞核呈蓝色,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细胞浆、肾小球系膜基质、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等呈红色。 PAS与HE染色一样可显示肾小球内的细胞增生和浸润,因其可很好的显示基底膜,可依细胞的位置区分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尚可观察基底膜是否增厚、皱缩和毛细血管塌陷。可观察肾小囊和肾小管基底膜是否增厚。尚可观察肾小球硬化、系膜基质增生、系膜溶解。PAS阳性的蛋白滴可见于蛋白尿患者的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浆内。可显示细动脉硬化时的玻璃样变。细胞性排异反应的肾小管炎在PAS染色中也可很好显示。 注意:第四步染色时间过长容易,颜色过深不容易分辨,所以一定要把握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