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理论约公元前580~前500,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基本哲学观点: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数”。文艺思想:运用自然科学观点研究艺术美学,把事物的一种属性“数”作为艺术原则,从数量比例上探寻艺术的形式美,认为“美是和谐统一”。例证:音乐具有高低音;大小两个宇宙赫拉克利特“对立和谐”理论公元前530~前470,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基本着观点:宇宙自然有地、水、风、火四大元素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火”。文艺思想:艺术摹仿自然;美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统一”是“互相排斥的东西的结合”。例证: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黑、白、红、黄的颜色,“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德谟克利特摹仿说公元前460~前370,西方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从而探寻美和艺术的本质的艺术家。基本哲学观点:宇宙万物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文艺思想:艺术是对于自然的摹仿,不只摹仿人的身体,而且摹仿人的才智、行为和心灵;认为文艺的创作“不能不竟研究而得”,又认为诗人是靠灵感和天才来写作;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这是文艺审美作用理论的萌芽。例证:“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苏格拉底摹仿说与功用说公元前

469~前399,西方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哲学中心思想:神学目的论。文艺思想:“艺术摹仿自然”的内涵变化: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从社会角度观察研究文艺;提出如何创造“美的形象”的问题:判断美的标准是“功用”,有用即美,无用即丑;美具有相对性;一个事物的善恶美丑不在于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在于它和人的关系即是否符合人的功利的目的。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理式论摹仿说公元前427~前347。哲学思想:“理式”(Idea)论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它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这种本体是一种由低到高的体系,越往上,理式越完美,而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这样一个精神的理式体系又是和现实的自然世界相对应的。柏拉图以理式论否定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人们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经过感觉,只需对理式的“领悟”。文艺思想: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模仿的模仿。例证:三种床;照

镜子的比喻。

文艺的社会功用说培养“城邦保卫者”,服从于理想国的建设的政治需要;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

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和政治第一

的文艺标准。

灵感说灵感的源泉:神灵附体,神灵凭附。灵感的表现:迷狂(预言、教义、诗兴、爱情)。获得过程: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

忆。例证:磁石吸引铁环的比喻。

(一)迷狂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文艺创作论范畴,柏拉图认为文艺家靠灵感来投入创作,灵感的到来,使创作者获得了神力的凭附,“心理都受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一旦受到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就感到酒神的狂欢,由于这种灵感的影响,他们正如酒神的女信徒们受酒神凭附,可以从河水中汲取乳蜜,这是他们在神志清醒时所不能做到的事。抒情诗人的心灵,也正像这样,他们自己也说他们像酿蜜,非到诗神的园里,从流泌的泉源汲取精英,来酿成他们的诗歌。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如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伊安》)柏拉图的“迷狂”说具有主观神秘注意的色彩,它否定了技艺和作家的生活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二)理念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

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

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三)悲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的范畴,亚氏认为“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成分有六个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其中最重要

的是情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文艺本质论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模仿;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悲剧理论公元前383~前322,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西方现实主义文论的奠基者,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悲剧的含义;悲剧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悲剧的布局“整一性“原则;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论“;悲剧的社会作用。《诗学》是西方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

罗马古典主义

贺拉斯的《诗艺》公元前65~公元8。古典主义原则;理性主义倾向;艺术创作的“合适“原则;诗的社会作用朗加纳斯的《论崇高》崇高

作品的特征;崇高的来源;崇高作品的创作;崇高、天才与社会环境。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

圣·奥古斯丁的文艺观350~430。上帝是美的本体;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语象给乐趣阿伯拉对世俗文艺的肯定1079~1142。文艺不应做神学的奴婢;情感支配着对自然的描绘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文艺观1225~1274。模仿自然即模仿上帝的创造;美与善、艺术与道德的区别;《圣经》象征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兴起14~16世纪。以感性主义人性论对抗宗教禁欲主义;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宣传自由平等观念;科学知识是艺术创作的先决条件文艺理论的复兴为诗辩护;对亚里斯多德、贺拉斯理论的推崇和诠释;从为“镜子说”正名到“想象”“虚构”的强调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用什么语言写作;文学类型之争;古今之争新古典主义法国新古典主义与布瓦洛的《诗的艺术》17世纪,布瓦洛和路易十四时代;《诗的艺术》的主要内容;艾弗蒙与布瓦洛的古今之争英国新古典主义1631~1700。屈雷顿及其《论剧体诗》;蒲柏的《论批

评》;约翰生的“类型”论。

蒙主义的文论思想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

伏尔泰的文艺思想卢梭“回到自然”的口号狄德罗的戏剧改革理论德国启蒙主义理论莱辛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赫尔德的民族文学理论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时代原始思维的特征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康德《判断力批评》中的文艺理论对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的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理论席勒的《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诗的分类及其根据感伤的诗的类型历史的分类与风格的分类黑格尔的艺术哲学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和创造艺术理想艺术发展史上的三种艺术各门艺术的系统和诗论歌德的艺术经验总结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发展问题文学创作理论浪漫主义德国浪漫主义以史勒格尔兄弟为代表的耶拿派浪漫主义海涅《论浪漫派》中文艺思想英国浪漫主义华兹铪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学济慈的“消极能力说” 雪莱与庇卡特的对峙法国浪漫主义夏多勃里昂的“基督教诗意”说史达尔夫人对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划分。

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现实主义法国现实主义斯丹达尔对现实主义精神的阐发巴尔扎克论现实主义原则福楼拜大意客观性原则的强调俄国现实主义别林斯基论艺术与现实杜勃罗留波夫论“人民性”

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泰纳论决定文学的“三要素” 种族、环境、时代与文艺的关系艺术本质论艺术理想的确立及艺术效果圣伯夫的实证主义批评文学批评的任务文学批评的重点文学批评的目的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以科学控制文学、使文学回到自然以科学的态度记录事实代文论唯美主义

戈蒂叶:艺术追求美,而美是没有目的的艺术无功利;艺术的目的;形式及其内涵;艺术意味着自由、享乐和放浪。

佩特:以纯美充斥刹那脉搏与刹那;“让强烈的宝石般的火焰一直燃烧”;

艺术批评王尔德:形式就是一切艺术与自然:不是艺术摹仿自然,而是自然摹仿艺术艺术与人生:艺术不应该摹仿人生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时代相对抗艺术与道德:艺术与道德无关艺术目标:形式艺术批评:批评家等于艺术家。

桑克蒂斯:艺术即形式对德国美学的批判:形式的崇拜形式至上:艺术即形式艺术批评:只能从艺术本质演绎出来的特殊准则来判断艺术直觉主义叔本华直觉主义艺术观艺术价值论:艺术是意志的暂时休歇和否定艺术本质论:无利害、超功利、复制理念直觉:主体成为无意识的纯粹感知,对象成为意志客观化的理念悲剧的类型

和实质:三种类型,同一本质尼采直觉主义艺术观艺术与人生: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悲剧世界观和悲观主义直觉: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即艺术态度)来反理性、反道德艺术发生论:艺术和艺术家的天才、灵感艺术种类论:音乐和诗柏格森直觉主义艺术观直觉:艺术家和艺术目的论艺术特征论:独特、个别、不可重复笑与滑稽:戏剧因素研究。

克罗齐直觉主义艺术观艺术本质论:艺术即直觉艺术发生论: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形式,形式即抒情艺术批评与艺术地位论。

象征主义先驱者爱伦-坡与波德莱尔爱伦-坡对神圣美的追求波德莱尔的感应系统理论象征主义运动的领袖马拉梅“用魔法揭示客观物体的纯粹本质” “诗歌高尚地帮助了语言” “两种象征交织在一起”-----“音乐和韵文的结合为诗” “诗人是孤独者”,“文学完全是个人的” 瓦莱里的诗论纯诗论“诗的语言无实用目的” “任何真正的诗人都善于正确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作者、作品和读者各自独立。

叶芝的诗论“诗歌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其象征主义” 统辖的意象。

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文艺理论精神分析学理论概要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神话原型批评弗雷泽的《金枝》与剑桥学派---早期的神话原型批评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及其批评学派

----发展阶段的神话原型批评弗莱及其《批评的解剖》--神话原型批判的集大成者。

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艺术是独立存在的世界独特的艺术形式观文学性与陌生化文学与作家文学与文类英美“新批评” 新批评的理论发展新批评的范畴新批评的批评方法新批评的贡献与局限。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索绪尔语言学和捷克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模式研究罗兰-巴尔特的文学“代码”研究结构主义叙事学。

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德里达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巴尔特对作者权威的否定解构主义文学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学创作的主要动机是因为人们需要感到自己是世界的本质艺术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是对读者的自由的召唤文学意味着介入:保卫自由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理论本杰明的艺术思想阿尔多诺的艺术理论马尔库塞的文艺理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阿尔都塞的艺术与意识形态理论马契雷的《文学产生理论》哥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阐释学理论阐释学的兴起及其发展海德格尔:阐释的历史性加达默尔:阐释--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文学接受理论伊塞尔的文本接受理论尧斯的文学史理论读者的反应批评“意义

即事件”:读者反应批评对文本意义的认识读者反应的描述分析:读者反应批评的目的与方法语言的规则系统和“有知识的读者”:读者反应批评的限制因素。

萨特(1905-1980)法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作家、文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文学意味着介入:保卫自由作家必须揭露社会生活中种种非正义的异化(物化)现象;作家要尊重读者的自由。

法兰克福学派本杰明(1892-1940)德国著名文艺评论家现代艺术生产力:现代艺术世俗化的革命力量艺术创作技术构成了艺术生产力,艺术生产者和艺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组成了艺术生产关系现代艺术:现代人的神话(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或反讽的乌托邦(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

阿尔多诺(1903-1969)德国艺术已经进入它的没落时代: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否定的艺术与艺术的否定:为现代主义艺术辩护否定的艺术即反抗流行艺术或大众文化的非艺术即现代派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灭亡” “艺术对于社会是社会的反题” 真正的艺术具有以下特征:真正的个性化;表现现实的无希望性;表现生命的痛苦、社会的不人道和现实的丑恶,不致沦为虚伪的意识形态;反对任何功利目的,不致成为商品或赢利的工具;通过其组织构造的摧毁表现艺术的真实内容,指向不同于现实的异样的现实或第二现实。阿尔多诺认为,艺术对社会的否定是借助于否定艺术现有的词汇、语

音和结构来实现的彻底摧毁艺术的和谐均衡统一的外部形态,创造出一种变形的破碎的艺术结构。现代派艺术以特有的形式体现了否定的批判的性质:宁愿极端的丑,不要虚假的美。

马尔库塞(1897-1979)论艺术的特质:艺术这个概念应当用永恒的审美品质来说明;美学形式、自主性和真实性是相互关联的;艺术有其特定的肯定与否定方面,这一方面是不能同社会生产过程相协调的,艺术的基本潜能恰在于它的意识形态性格,在于它对经济基础的超然关系;坚持内心的真实和权利并非一种资产阶级价值;主观性把个人实现自身的场所从行为原则和利益动机的领域转移到人的内在的热情、想象、良心的领域,依次来否定当前流行的资产阶级价值,并且主观性还努力突破内心世界,闯入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世界,成为与资本主义物化抗衡的一种政治力量;艺术既不能脱离既存现实,也不能简单的模拟既存现实;借助于美学形式艺术创造了一个比”现实本身更其真实“的虚构世界并以次来控诉既存的现实世界因而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唱反调的力量;艺术创造了推翻经验的独特作用的领域:艺术所构成的世界被认为是在既存现实总被压抑被歪曲的一种现实;艺术的职能:维护、解放和高扬人的主体性,改造人的感觉、想象和理智;艺术应当着眼于解放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压抑和摧残的人性;艺术凭借其超历史的普遍真实诉诸一个超越特定阶级的普遍人性。机、即原始精力的领域亦即性欲能力和破坏能力的领域,艺术就是要使这种生命潜能获得解放;艺术对人性真实内容的描写必须”风

格化“,必须经过艺术的”塑造“,”艺术品只有作为自主的作品才能在政治上达到目的。美学形式对于艺术品的社会职能是至关重要的。形式的特质否定了压抑人的社会的特质。“在艺术中必然有一种妄自尊大的成分:艺术并不能把它的幻想变成现实。它仍然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在艺术作品中,仅仅表现了一种心满意足的一刹那的回忆;艺术总是按照增进人类追求幸福的潜能的原则改造社会和自然。艺术表现了一切革命的最终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阿尔都塞(1918-)法国著名哲学家意识形态生产出艺术:把意识形态表述为”对个体与现实存在条件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 艺术不等于意识形态又离不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孕育艺术之母,艺术与之打交道的并不是它本身所特有的现实,而是意识形态的现实。任何艺术家的自发的语言都是意识形态的语言,是用以表达和产生审美效果的活动的意识形态.但是艺术的特殊职能是通过意识形态生产来同现存意识形态的实在保持距离,以便使人看破这种实在。“依照征候的阅读”:没有明确说出、但却埋藏在原文中、构成第二个“沉默的论述”的空白之处。艺术作品只是“暗指”着意识形态,受制于意识形态又与它保持着距离,这为揭露文艺中意识形态内涵提供了可能。在艺术的“空白”、沉默和“不在”中揭示了深刻的文学意义,通过科学的分析去掌握真实,窥破意识形态的屏障,用科学对意识形态的神话和谎言进行严厉的批评。关于文艺的见解:文艺介于意识形态和科学之间,文艺有助于人们认识意识形态结构,从而达到对社会和个人的真实存在的科学的认识。马契雷文学创作是一种生产劳动;文学作品的结

构是一种“离心”的形式:作品的形式永远是“离心”的、“不规则”的、“不完整”的,作品没有中心的要素,只要含义的不断冲突、歧异和消散。文学批评的职能是使作品中的沉默之处“说话”;批评的要义在于阐明作品内涵的冲突和空白;批评的关键在于科学分析,使作品中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而造成的盲点放出光彩,让沉默之处发出声音,从而揭露出意识形态对于历史真实的掩蔽性和伪答性。“托尔斯泰的沉默是雄辩的”----列宁哥德曼(1913-1970)作品的内在结构与社会集团的世界观精神结构有一种异体同形关系;小说的结构变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阶级结构和经济结构)变化同构对应。

狄尔泰(1833-1911)德国历史主义哲学家阐释是人类沟通自己与过去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可靠的阐释应当是通过文字重建作者当时生活,达到对于过去历史的认识的阐释。阐释的循环:是指阐释者对一个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必须通过局部词句的理解来完成,但有必须假定有了对整体的理解为前提。这是一个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的过程。他认为阐释者在文本阐释过程中尽量排除自身经验中的主观成分,消除自我,努力重复、作者写作时的意向,就能相对的克服阐释的循环,最终把握作者原意。赫斯意思类型是衡量“意义”有效性的标准,指一部作品可能引出不同理解的意思范畴,它不仅包含作品整体的“意思”,而且也包含把握意思必须遵循的规则。

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世界由于

人的存在已不再是一个外在的客体,而是一个人参与了其意义建构的永远不可能被客观化的人的世界。世界因为人的存在才具有意义。而人的存在又总是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的存在,因此对于人来说,世界的意义总是无法穷尽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理解也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认识论的问题,它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对话方式,是人的存在的一个部分,是一种“此在之为能在的存在方式。” 阐释活动中,主体先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主体先结构由“现有”、“先见”、“先行掌握”构成。“先有”指阐释者在阐释之前一先行具有的理解,是阐释的先导;“先见”指在先行理解指导下阐释者先行见到的对象的可解释状况,“阐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见到之中”,解释对不在先见范围内的内容不做反应。“先行掌握”指先见中已经保有的并将在解释活动中运用的已经准备好的概念方式。伽达默尔(1900-)构成全部解释的基础:两个“视界”,一个由解释者自身的“成见”出发形成的对作品的预想和前判断,一个则是作品本身置于其中的“历史视界”,是文本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构成的一种现存的连续性,包括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文本所做的一系列的阐释。理解也就发生在这两个“视界”的融合过程中。一个文本的意义永远是相对的,不可能为作者的意图所穷尽,而总是由阐释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乃至全部的历史所决定。

伊塞尔“作品”产生于读者与文本的相遇和交流过程中,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创造的产物。两个极端:一是把作品本意看成是唯一“正确”的客观主义;一是只强调读者作用而对作品作出随意解说的相对主

义。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点”。由此,他确立了接受理论研究的三个领域:处于潜势的文本、阅读中的文本、文本的传达结构。文本是一个充满各种潜在因素而有待于作者在阅读活动中加以具体化的结构。两个概念:”暗隐的读者“、”空白“。空白即是文本结构中文本自身未作说明因而读者也不易察觉的联结点。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就在这些”空白处“发生。阅读,从其终极结果看,是提高读者自身意识的手段。卷后语:从发展中的女权批评和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看后现代主义西方文论的发展趋势。

西方文论选读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垮掉的一代、未来主义、德国浪漫派、启蒙文学

二、概述欧洲中世纪文学、说明<毛猿>的艺术特征

三、论述(二选一) :<局外人> 、<套中人>的思想艺术特色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陌生化、“崇高”的无形式、迷狂、解释的循环、能指与所指

二、简答斯塔尔夫人划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文化依据。

三、试述西方文论史上的“形式批评”。

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新弗洛伊德主义、叔本华、柏拉图、但丁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罗马文明是直接传承“米诺斯——迈锡尼文明”发展而来的。()2.毕大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美学观为:美在和谐。()

3.结构主义又称“新形式主义”。()

4.“诗歌语言理论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德国形式主义派的诞生。5.弗诺伊德把梦看作是一种清醒状态时精神活动的延续。()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产生于__________。

A.十八、十九世纪

B. 十五、十六世纪

C.十二、十三世纪

D. 十八、十七

2.鲍姆加登的美学体系由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A. 理论和实验

B. 原理和实践

C. 理论和实践

D. 理论和作品3.休谟用____________指导研究美学。

A. 数学的精确性

B.化学的精确性

C. 文学的精确性

D.哲学的精确性

4.雷诺兹是__________的维护人。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5.美的主客观统一说:__________ 。

A.美即功用

B.模仿自然

C.美在和谐

D.美在动感

作业(四)

一、简答题

1.西方文论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

2.古希腊与古罗马文艺理论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自然主义与新浪漫主义有何区别?

4.简要说明费尔巴哈美学的特点?

二、分析题

联系作品分析十八世纪启蒙主义美学的发展特点。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

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A、20

B、19

C、18

D、14

16、“光韵”是哪一位文论家使用的范围?()

A、克罗齐

B、伽达默尔

C、本雅明

D、但丁

17、被称为“三M”之一的文论家是()

A、萨义德

B、萨特

C、马尔库塞

D、巴尔扎克

18、提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是()

A、费什

B、利奥塔

C、托多罗夫

D、杜夫海纳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1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 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A、B、C )。 A、《大希庇阿斯》 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 注意的问题: 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 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康德 C、巴尔扎克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 A、情节 B、性格 C、言词 D、形象 E、歌曲 注意的问题: 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三、名词解释: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_(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 (笔记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听课记录整理)(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识记)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象征主义(瓦莱里)、②表现主义(克罗齐)、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形式主义(俄国)、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 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 (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领会)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领会)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 (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 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 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 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 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2)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内在的联系: ①诗的世界与梦幻世界相似,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②我们所熟悉的有生命的东西,好像都配上了音乐;他们互相协调形成了一种好像完全适应我们的感觉的共鸣关系。 (3)音乐化还包括: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诗应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并符合理性和审美的要求,如格律的要求。 4.庞德的“意象”定义: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超出了西方的传统,接受了许多东方的审美原则,他编译了李白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 关考点及试题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西方文论重点整理

柏拉图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这种本体是一种由低向高的体系,最底的理式是具体事物的理式如“桌子”、“树”的理式,再往上是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式,如三角、正方、圆等,再往上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式,如公正、美等;越往上,理式越完美,而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这样一个精神的理式体系又是和现实的自然世界相对应的,现实的“床”是理式的床的影子,是理式造出来的具体的特殊外在形象。他说:“理式”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这里所说的创造一切的理式,就是“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是神。他以理式论否定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人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要经过感觉,只需要对理式的领悟。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他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艺术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在他看来,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本质)。因此,他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把摹仿现实的诗人、艺术家列为九等人中的第六等,摆在医卜星象家之下。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摹仿说。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是西方最早把文艺比喻成反映生活的镜子的说法,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他否定文艺的理由之一是只能摹仿事物一部分影像,“和事物的真实体隔得很远”,也就是说,他不但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而且要求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而且:“像这样的英雄们也做过同样的坏事,谁不自宽自解,以为自己的坏事可以原谅呢?所以我们必须禁止这类故事,免得年轻人听到容易做坏事。”第二,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有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理性部分”,一种是“无理性部分”,而悲剧正是迎合了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的要求,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第三,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灵感说a.灵感的基本含义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柏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沿用“灵感”本义,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他认为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他把文艺的本质堪称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诵诗人又是诗人的代言人”。灵感的表现是迷狂。他认为世间有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爱情的迷狂。这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他说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境,甚至会由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这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其错误在于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作用。第三,灵感的获

西方文论史古典部分

《西方文论史》重点整理 一、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㈠柏拉图的灵感说 ⒈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⒉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 ⑴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伊安》神→诗人→诵诗人→听众 ⑵灵感的表现是迷狂(根源是“神力凭附”)。 《斐德若》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灵感的表现),爱情的迷狂。 ⑶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灵魂回忆)。 《斐德若》灵感的获得,虽然有“尘世的美”的引发,但并不是来自尘世的现实美,而是在被尘世现实美引发后,又把现实尘世美“置之度外”,使灵魂直接对上界真善美世界进行回忆,直接把握事物的真实体,把握真善美,而不是进行外形的“摹仿的摹仿”,这时,才能吟诵出伟大的诗篇。 ⒊柏拉图灵感说的矛盾:神秘主义理式论和熟悉诗、热爱诗人的矛盾。两种文学艺术: ①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的文学艺术反对 ②完善的灵魂对最高理式回忆所产生的文学艺术认同,但举例却是① ⒋柏拉图灵感说的价值 ⑴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不是学习所得,而是灵感的产物。 ⑵确切地描述了诗人和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重要感染力(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 ⑶灵魂回忆说揭示出创作是离不开现实的触发,但又不停留于其中,努力创作出有普遍 性的理想美。 ㈡《理想国》中为摹仿艺术者开列的罪状 ⒈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即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⒉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诗人对完美的神和没有缺点的英雄的亵渎和中伤,对城邦保卫者不利。 ⒊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由“理性部分”,和“无理性部分”组成,悲剧正是迎合了后者,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 此外,柏拉图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为建立贵族奴隶主的理想国,柏拉图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㈠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诗学》第六章):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㈡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⒈悲剧的含义(定义与其他种类艺术比较得到): ⑴媒介: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⑵对象:好人的严肃行动。 ⑶方式:“动作摹仿”⑷社会功用:“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西方文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 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也可以分为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和后现代文论四个历史阶段: 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 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 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 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 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 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 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义 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义批评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出生于雅典世袭贵族之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0岁就学于格拉底门下,很得格拉底赏识,与老师反对派的政治立场一致,师生友谊非同一般,老师死后,他到各国漫游,一方面研究地中海沿岸的各国文化,一方面寻找政治上的支持者,以实现他重建奴隶主贵族执政的理想国的愿望。回雅典后,在阿卡德摩斯体育场附近他朋友集资买的房子和花园中建立学园开始讲学。在此开始写作《对话》,还写了《斐立布斯》和《法律篇》等著作,长于思辨,追求执着,终生不娶,晚年陷入神秘主义,82岁去世。其著作设计政治、伦理、教育、哲学,文艺理论和美学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散见于许多对话中,其著作几乎都用对话写成,讨论双方集中一个或多个问题,一问一答,互相辩驳,揭露矛盾,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把对话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

西方文论

论西方文论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理论的不同侧重 摘要: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即西方文论,它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纵观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每一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理论主导和侧重。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文学活动四要素却始终贯穿于其中并主导着文学理论的发展推进。 关键词:西方文论四要素发展分期侧重 西方文论是一个与东方文论相对的概论,指的是以欧洲为主体的、包括北美的广大地区的文学艺术理论,一般说来是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 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 自然、生活) 、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对文学活动的分法为人们普遍接受。而统观西方文论史,文学理论的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侧重也是随着时代的的变化而变化。

一、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及其关系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美国当代艺术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1)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 (2)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最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 (3)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物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示,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4)读者,他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就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在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只有经过作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二、西方文论史的发展分期 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

西方文论整理

一、简述柏拉图理式论的摹仿说。 1、文学艺术是摹仿的摹仿 2、摹仿者不能判断摹仿的美丑优劣 3、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 4、摹仿说有它的价值 二、柏拉图灵感说的内容是什么? 1、神力凭附说 2、灵魂迷狂说 3、“上界回忆”说 4、“磁力吸引”说 5、灵感说的价值 三、柏拉图驱逐诗人的理由是什么? 1、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 2、摹仿的艺术与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 3、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 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怎样论述悲剧的? 1、悲剧的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 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严肃是戏剧的根本性质,完整是对行动和戏剧结构的要求,完整还要求单一适度。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分成6部分,认为动作第一,性格第二,性格使用动作形成和展现的。 2、悲剧的主角——“过失说”:悲剧主角必须具有与一般人相似又比一般人善良的特 点,一个善良人因犯了某种过失而陷入某种厄运,但他所遭遇的灾祸却又不是罪有应得,所以才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之情。 五、亚里士多德净化说(卡塔西斯说)的内容是啥? 1、“卡塔西斯”具有三种含义: 一是宣泄,这是医学术语,以毒攻毒,使观众把病态的情感通过观看戏剧宣泄出去,达到情感和心理上的平衡。 二是净化,这是宗教含义。悲剧以怜悯恐惧为媒介,使人望而生畏,洗净罪恶的思想和欲望,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是陶冶,这是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含义,使观众在心理生理上保持一种平和的感情,并使这种感情得到锻炼,达到适度。 六、贺拉斯的《诗艺》提出了怎样的古典主义原则? 1、贺拉斯认为,学习写诗“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 2、贺拉斯在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人生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的原则。贺 拉斯主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师,又并不要罗马的作家跟在希腊作家后面亦步亦趋,因为他的目的不是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出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出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 七、朗吉纳斯的论崇高风格作品的特征有哪些? 1、从审美效果看:崇高的语言对听众的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是听众和读者产生一 种情感激荡、精神激奋的心理状态 2、从审美活动的实现方式看:崇高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是专横的无可抗拒的,具有横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 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 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 §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 §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 (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 (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 (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4、研究方法 §(1)、以人为本。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 §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 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 §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 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 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 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二章 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 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新批评的基础是艾略特的“艺术的非个人化”和理查兹的“内在的必然性”。因此它主要关注“诗作为诗的结构”。所谓结构,指的是文本中意义的组织安排,它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的特征不同于在普通话语里的。新批评认为,诗的主要特征是一致性,但并非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是使矛盾的意义和谐的一致性。正如韦姆萨特所指出的,诗具有客观的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我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阐述的问题(1)("模仿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2)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地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这也正是柏拉图要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理论依据。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17岁到雅典,成为柏拉图高足。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院。现存著作47种,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诗学》及对话《格律罗斯》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亚里士多德《诗学》内容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以及悲剧观念等问题。(1)艺术模仿说:①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或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因模仿方式不同,而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②艺术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不一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悲剧成分(形象、性格、思想、情节、言词、歌曲)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3.贺拉斯:罗马帝国时代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一生创作了多种诗歌,留下多种书信,其中一封名为《诗艺》。 ▲文艺观:(1)诗歌应讲求“合式”,要合情合理,人物的语言应和他的身份相符,人物年龄应与他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相符合。(2)创作要借鉴传统,要效仿希腊范例。(3)要尊重天才、理智和感情。(4)提出"寓教于乐"。文艺应能够指示人生,寓教于乐,给人以益处和乐趣。这些文艺观共同体现贺的古典主义思想倾向。 4.朗吉弩斯《论崇高》:公元前3世纪,雅典修辞学家。 (1)《论崇高》是罗马时期朗吉弩斯的一篇文论;主要讨论了崇高的含义,崇高的构成因素,崇高与社会文化背景等问题。朗的文艺观与《诗艺》有相似的古典主义倾向,但《论崇高》更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他尊重古代传统,突出天才、激情和想象,推崇强烈的艺术效果,具有某种浪漫主义观念的成分。 (2)朗吉弩斯认为崇高语言的主要来源有五个。①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②强烈而激动的情感。③运用(思想、语言)藻饰的技术。④高雅的措词(恰当的选词、使用比喻和其他措词方面的修饰)。⑤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 5.普罗提诺:又名普洛丁,是古罗马哲学家,希腊人。是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美学家。他对古代柏拉图以来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了较大的改造与发展,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为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童庆炳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 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

西方文论 期末复习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 (一)悲剧理论: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第六章)悲剧论要素a戏景,又叫形象,包括演员形象、舞台布景、模仿方式b思想,人的思考,体现在人物语言中c台词d歌曲e情节f性格.情节的要求:a情节必须完整,有适当的长度。所谓完整指有头、有身、有尾。b情节具有整一性,单一而完整的行动。(情节有机统一)c情节要体现普遍性,必然和可然性。d情节要引起恐惧和怜悯之情。情节成分,突转、发现、苦难..性格:A人的性格必须表明他们(人)的属类,性格和思想决定人的属性,性格是人自然的东西B性格决定人的某种品质,决定人在某种情态下的行动,决定其幸福与否。原则:1)性格应该是好的,关键是在选择时作出适当的行动。好人不仅仅是指品质的高尚和低劣,而是在做选择时作出好的选择(不仅仅指好的结果)。每一种人中都有自己的好人。2)性格应该适合,适合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3)性格应该相似。与原型相似,在求得相似时,把人物刻画的更美,写成好人;与一般人相似,人是有缺陷的,神和人一样不完美,有缺陷。4)性格必须一致,不要前后矛盾。诗人应做到寓一致中不一致,人的性格中有主导的,但也要有变化,同中见异,异中显同。5)刻画性格应该“求其合乎自然律或可然律”事件中不应有不合乎常规的,若有应放在局外。 (二)悲剧人物过失说:亚说,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德性欠缺,伦理知识的欠缺。人应该完善自己的德行。悲剧主角:比一般人好又有缺点的人,好人犯了错误;不具有十分的美德;犯错。三个“不应”:1)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2)不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3)不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此,“悲剧完美的布局应是单一的布局”——有缺点或错误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关于犯错:1动机,行为的性质不是邪恶的2选择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强调事后发现犯错3发现犯错了,中断了行为就不是后果。关于行动:自愿-----不自愿:A受外力逼迫的行动a纯粹的外力逼迫(自然灾害)b有外力逼迫,但行为当事人经过思考选择、斟酌、作出的行动B无知的作出行动a强烈的情感所导致(胆怯、懦弱),缺乏理智b对历史时势,缺乏普遍原则,认识不清c强调事后的追悔。过失说的意义:亚把过失放在人性内部去阐述,人性缺陷导致了错误。悲剧里的人是和我们一样的人,都会犯罪,故能产生恐惧,但他们本身不是邪恶,故能引起人怜悯。亚对悲剧探索更有深度。 (三)悲剧效果——卡塔西斯说:悲剧通过人动作“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怜悯界定为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人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和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受难的人的头上,平且认为这种灾祸也会在最近期间落到自己或亲友头

西方文论大纲与考试要点

西方文论大纲 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概况及其规律。 二.课程内容 0.1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0.2两次转移:从作家到作品和从作品到读者接受。 0.3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三.考核知识点 0.1当代西方文论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主潮。 0.2当代西方文论的“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四.考核要求 0.1识记: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和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0.2领会:“非理性转向”的含义和“语言论转向”的含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象征主义和薏象派代表作家及其论著,掌握其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课程内容 1.1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1.2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理论。 1.3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三.考核知识点 1.1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瓦莱里、叶芝及其主要论著。 1.2瓦莱里的诗歌“音乐化”论。 1.3瓦莱里强调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1.4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叶芝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1.6庞德的“意象”定义。 1.7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1.1识记:瓦莱里、叶芝及其论著。 1.2领会: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1)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2)诗情世界与梦幻世界的内在联系;(3)语言的音乐化。 1.3领会:瓦莱里论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1.4识记:叶芝对隐喻与象征的区分。 1.5领会:叶芝对象征的要求:包含着感情象征的理性象征。 1.6识记:庞德的“意象”定义:“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1.7领会;休姆论“幻想”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表现主义文论的发展概况和主要观点。

西方文论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重点: 一、古希腊文化 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从数而产生,数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他发现了万物都存在某种数量关系,提出了数和谐的基本思想理论,毕达哥拉斯的数理精神成为理论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内在动力,极大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他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 整个天体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1)“对立和谐”理论。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3、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4、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5、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 1. 理式论摹仿说。 柏拉图的“理式”是指不依赖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是唯心主义的,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柏拉图从他对文学本质的认识——诗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以及培养城邦保卫者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指出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a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b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c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伤感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是“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灵感说。 “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柏拉图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首先他对灵感的源泉的解释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第二,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第三,灵感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柏拉图的灵感说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它即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又包含着对文学艺术活动特征认识的真知灼见。首先,柏拉图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新批评的基础是艾略特的“艺术的非个人化”和理查兹的“内在的必然性”。因此它主要关注“诗作为诗的结构”。所谓结构,指的是文本中意义的组织安排,它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的特征不同于在普通话语里的。新批评认为,诗的主要特征是一致性,但并非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是使矛盾的意义和谐的一致性。正如韦姆萨特所指出的,诗具有客观的特性,因为它有一种“通过内部区分的形式和对各不同部分的调和而确立的意义的完整性”。于是一致性便和综合性与复杂性联系起来。就是说,文本的意义是由它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对新批评来说,综合性、复杂性和一致性共同构成文学作品分析的关键因素。 在新批评里,“意义”的概念至关重要。它处于许多基本看法的交叉点上,对阅读习惯的形成发生重要的作用。新批评认为,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它的结构。从诗里寻求内容,对文本进行概括或释义,都违背新批评的原则,因为这样做会使“意义”变成观点或陈述,使形式失去内容,使文学与哲学和政治相争。如果把“意义”等同于释义,就会贬低“意义”的价值,因为释义并不是构成诗歌精髓的意义的核心。在新批评看来,“意义是结构的一个方面。布鲁克斯认为:“所谓的结构是[文本的]意义、批评家和解释的结构;而使结构充满意义的统一性原则,乃是平衡和调谐含义、态度和意义的原则。”因此,阅读的任务就是要考察和评价结构,而结构由文本诸因素综合组成,包括语言学、修辞学、语义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各方面的因素。于是结构变成了最主要的批评概念。对新批评来说,意义既是结构的从属范畴,同时也是结构不可分割的一种因素;统一性的文学结构不仅不涉及生成和接受,而且也不会归之为可释义的成分和可推断的观点,意义的陈述至多起框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