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热点话题(自己总结)

2016年备考热点话题

【热词一】脱贫攻坚共享发展是归宿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不让任何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确保全部贫困县和贫困群众2020年前脱贫,中央吹响了最后的攻坚冲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共享发展。脱贫攻坚,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精准扶贫才能实现精准脱贫。(可作为主要论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说,“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事业是最广大人民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原因,理论论证)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施策、精准落实扶贫开发责任,我们才能尽最大努力补上全面小康的短板,让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拔掉穷根,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全面小康。(结尾,再次提出论点,呼吁)

【热词二】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雨果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句话在警示我们,人类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雾霾、等现象无一不在告诫我们: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都是渺小的。人类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的发展同样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重要体现。倡导绿色发展对当今中国现状具有重要意义。(论点,总结概括性)

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着力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决定发展的方向,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倡导绿色发展,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改善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治理污染、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事关每一个人的健康

倡导绿色发展,能够树立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提高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排比论证:原因,必要性)

实现绿色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怎么做,引出对策)(四条对策)

绿色发展必须依法执行,违法必究。目前,新《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从此我国环境保护不再只是讲口号,而是已经上升到有法可依的法律层面。该法明确将环境保护纳入我国基本国策,加大了排污惩治力度,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人员给予严肃处理。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绿色发展必须让政府官员转变发展观念,践行环境监管义务。一方面,部分政府官员为了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到经济发展讲的头头是道,可涉及到环境保护却无言以对;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各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

以及个别官员的不作为行为,使得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管形同虚设,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严重脱节。因此,政府官员应该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倡导绿色发展,同时合理划分各部门职权范围并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以督促官员践行环境监管义务。

创新绿色科技,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突破。垃圾填埋、焚烧是我国现阶段处理垃圾的最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严重污染空气、土壤以及地下水资源。为此应该创新处理垃圾的科学技术,通过使垃圾变为建筑材料、供电、供暖等形式来提高垃圾的使用效能。同时通过绿色科技的引领,建立垃圾回收、处理、供应的产业链,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

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培育民众环保意识。导致我国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的重要原因便是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消费主义理念盛行。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无休止的、无节制的恶意污染和破坏生存环境,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自然资源消耗殆尽,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政府应该联合新闻媒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形式向民众宣传环保和消费理念,逐步培育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实现合理消费,避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恶性化趋势的蔓延。

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中间需要政府、媒体、企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主题。因此,应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了我们生存环境的改善,为了社会的稳定、繁荣,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努力。(结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环境,才能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结尾)

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更加说明了环境保护对于国家长远发展的必要性。新《环保法》明确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全局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必要性,论证)

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强劲的“绿色动力”。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我们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风物长宜放眼量。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2016广东省考申论

请以“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分析】

本题为给出主题的自命题作文,考生需要理解“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含义。

阅读材料可知,只有具备公共理性的公共舆论才能发挥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考生可以由此确定文章写作重点:分析公共理性对于公共舆论的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可知,理性的公共舆论可以助推政府工作(总论点)

联系现实我们可以想到,当前社会中部分群众受到虚假舆论的影响,阻碍政府工作,不但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违背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由此确定第一个分论点:1.理性的舆论有助于政府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可以想到如今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庞杂,社会大众往往依靠公共舆论分辨真相,因此,只有理性的舆论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由此确定第二个分论点:2.理性的舆论有助于了解信息真相。

给定资料中提到了虚假信息“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我们可以由此看到,缺乏公共理性的公共舆论激发社会矛盾,我们可以由此确定第三个分论点:3.理性的舆论有助于消弭矛盾冲突。

由此我们可以采用分析问题型结构,重点分析公共理性对公共舆论的重要作用。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题干明确提出“不必提供政策或改进政府工作的建议”,因此我们不要选择解决问题型结构或套路化地硬加对策,以免违背题目要求,画蛇添足。

【参考例文】

理性是公共舆论发挥作用的前提

信息时代,网络发达,从QQ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不断出现,使得人人拥有“麦克风”。此时,由于媒体过多导致舆论频出,社会大众难辨真伪,不免为虚假舆论煽动,不是超市抢购食盐,就是半夜躲避地震,影响个人生活,破坏社会和谐。其实,公共舆论需要公共理性才能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

理性的舆论有助于政府解决问题。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公共意识觉醒,希望通过参政议政影响政府决策维护个人利益。“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国政府虚怀若谷,鼓励提倡社会大众拾遗补缺。但是部分群众缺乏理性意识,在网络中肆意传播虚假信息,煽动他人侮辱、对抗政府,结果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触犯法律。反观我国2015年安

全生产事故多发,从天津爆炸到深圳垮塌,社会舆论蜂起,但其用心却在帮助政府发现问题,弥补生产漏洞,我国政府因此积极接受,将安全生产列为工作的重点,重点关注。可见,理性的公共舆论作用巨大,它可以弥补政府工作疏漏,有利于社会发展。

理性的舆论有助于大众了解信息真相。网络时代,信息多发,人们难以一一浏览,只能关注公共舆论“窗口”,但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公知”对于时事新闻缺乏正确认知,丧失理性片面宣传,使得社会大众对信息认识片面,极易由此做出错误判断。这种情况并非今日出现,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将军李陵抗击匈奴兵败被俘,司马迁认为战果硕硕功可抵过,群臣却认为兵败受降大节有亏,在这一舆论的影响下汉武帝未能深入追查,反而草率地诛杀李陵三族,最终不但使得李陵“诈降变真降”,而且也令自身背负骂名。如今,社会信息层出不穷,缺乏公共理性的“公知们”若是妄加发表舆论,必然影响社会认知,从而使得大众难以了解真相,草率行事只能后悔不及。

理性的舆论有助于消弭矛盾冲突。二元体制曾令我国城乡发展存在巨大差距,城乡之间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但如今我国均衡发展城乡经济,两者差距不断缩小,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并不多见。但部分网民却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挑拨城乡冲突。其实,这种情况并非城乡问题一家独有,无论是民族矛盾,还是干群冲突,其背后都有虚假信息误导公共舆论的身影。社会大众由于受到网络平台的放大作用,将原本少见的情况渲染为常见问题,从而做出错误举动,破坏和谐氛围。可见,只有拥有公共理性的公共舆论才能避免社会矛盾冲突,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昔日,我国媒体平台稀少,社会大众信赖政府媒体,将其视为公共舆论,其原因正在于政府媒体具备公共理性,可以从容面对问题,给予百姓信心。今天,我国网络平台多发,社会大众难以取舍,但这些公共媒体却是良莠不齐,不但未能发挥积极作用,反而破坏和谐氛围。面对这一问题,我国网络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公共舆论必将披上理性的外衣,真正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为我们指点迷津,为我们拨云见日。

相关链接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影响。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在互联网上的“感应器”,通过它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感知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社会影响的热度,从而影响党和政府的公共决策。

每当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以后,众多媒体和网民都会第一时间把注意力聚焦于这些事件上。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严重危害性和网民的极高关注度,客观上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理和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优化突发性公共事件后政府公共决策路向,应该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为公众参与决策创造条件,创建透明政府,推动公共决策信息公开,提升官员素质,引导网络舆论正确方向,从而为党和政府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后作出科学、合理的公共决策提供服务。

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网络舆论已为公共决策的制定乃至社会发展所必须工具。形象地说,网络舆论是网民觉悟的催化剂,是当代社会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标志。其中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是网络舆论的重中之重,权力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客体,网民是网络舆论的主体,平等原则是网络舆论的核心。可见,网络舆论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受公共权力支配和监督失效的状态,自觉扛起了新时期舆论监督的大旗。网络舆论主体具有匿名性的特征,使得网络舆论主体可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去监督被监督对象,进而使网络舆论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意义

首先,扩大公众参与渠道,提升公众民主意识。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公众具有民主意识,而网络则给了公众民主训练的平台,使民众能够充分认识到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而言论自由又是民主社会的基石,没有言论自由则难有思想自由。公众通过网络进行自由表达,有利于公众明确自己的公民身份,进而提升公众的民主意识。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后,公众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积极参与既是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也是提升公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正如托马斯所说:“如果大多数公众对公共政策过程及结果十分冷漠、麻木不仁,甚至是消极对抗,那么,政府的决策制定就会被证明是毫无意义的。”

其次,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优化政府决策环境。德国学者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民主政治需要建立一个公众可以自由交流和辩论的场所,一个由理性占主导地位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3](P125)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曾提出一个流言传播公式:越重要的信息,如果越模糊不清,流言传播得就越快。[4]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言论表达渠道。网络舆论是广大网民的心声表达,公众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利益诉求,促使政府将信息予以公开,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后公共决策及执行的监督能力,从而使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促进政治生活和谐发展。而政府决策信息的公开能够使公众对公共决策过程更加了解,防止公

共决策者通过暗箱操作来谋取自身利益。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也将提高其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这也意味着为公共决策的顺利执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再次,强化民众监督力度,推动政府进行善治。我国学者李甘林提出:“网络民意体现出的超大能量与形成的对官员的巨大压力,客观上使得网络既是政府官员展示政绩、接受民众检阅的良好平台,同时更是民众监督公权的重要载体。”[5]这说明,网络舆论既能够对公共权力进行迅速、全面、直接、及时的监督,也能够促进决策者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政府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现实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公共决策的意见和看法,与之相适应,政府亦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地解民心、体民情、察民意,了解原生态的公众情绪与意见,并及时采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如此一来,既满足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也推动了政府进行善治。

最后,释放“决策气球”,矫治决策失误。所谓“决策气球”是指在某个公共问题已经形成并有一定的政策诉求后,有关部门在考虑相关政策制定与否、该如何制定时,尽可能广泛地听取舆情民意的一种试探性方法,具体做法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有关信息,以激发利益取向不同的公众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建言献策[6]。美国学者盖伊·彼得斯提出:“如果排除公众对重要决策的参与,必将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决策气球”既可以有效避免公共决策失误,也可以塑造和强化公众对公共决策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决策执行环境。可以说,网络舆论为公共决策者释放“决策气球”、试探民意提供了廉价快速的公共平台。公共决策部门通过释放“决策气球”,可以巧妙地收集网络舆论与民意,稳妥地将决策限制在符合民意的范围之内。

消极影响

首先,信息鱼目混杂,干扰公共决策。网络舆论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上的信息自由而分散,往往良莠不齐、鱼目混杂。现实中,网站并不强求网民在发表舆论时注册真实的个人信息和身份,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政治背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和表达意见。于是,网络在网民看来变成了一个道德和责任的“真空平台”,一切活动和行为都不被标识,只强调权利却淡化了责任,从而出现恶意进行破坏活动、侵犯他人隐私、盗窃他人成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散布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等诸多挑战网络文明的不道德行为。一些试图破坏祖国安定团结的非法组织和团体也通过网络舆论来扰乱社会秩序,搬弄是非。诸多谣言在未得到证实之前,经常会引发倾向性鲜明的网络舆论,如果不加以及时控制和纠偏,会越来越偏离事实真相。面对这些信息,大多数网民很少质疑其真实性,往往表现出一种盲从和冲动。因此,网络舆论信息五花八门但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严重影响着突发性公共事件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其次,情绪化舆论居多,误导公共决策。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划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人们展示的往往是最深层面的“本我”。处于缺乏约束条件状态下的人们,容易做出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导致网络舆论的高度情绪化。一般情况下,情绪化舆论是显示公众意见倾向的窗口,但由于其缺少理性和清晰的社会情绪,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如果对非理性的情绪化舆论引导不力,可能导致群体情绪的不稳定。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许多网络热点问题,大多是与突发性公共事件、社会阴暗面的负面效应密切关联的,一些怀有特定意图的人散布不符合实际的偏激言论,公众的情绪化思想就会演变成各种谣言,这是造成网络情绪化的源头。对此,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及时对被误解的事实进行澄清,对情绪化舆论进行控制和引导,以免误导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的公共决策。

再次,舆论信息过量,引发盲目决策。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论信息提供过量,经常会诱致突发性公共事件后公共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当前网络条件虽然改变了信息量供给过少的弊端,但也给舆论信息传输过量提供了空间,给科学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容易引起盲目决策。

最后,垄断性舆论操纵,导致片面决策。网络舆论的现实价值在于话语权的解放,我们应当看到,虽然网络可以给每一位网民提供平等表达的机会,但是网络的技术性又为企图表达利益诉求的公众设立了一个门槛。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网络分布不平衡以及人们对于网络参与认识的差异,导致了网民职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如图3所示[10]),从图中足以看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公司管理者、商业服务业职工、制造生产型企业工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的网络参与度不高。这种不均衡的网络参与使突发性公共事件后公共决策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公共决策的非代表性。网

络舆论信息的不均衡会导致占有大量优势资源的人群操纵网络舆论,从而使网络舆论沦为他们获取自身利益的“阵地”。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他们通过操纵网络舆论对公共决策者施加压力,导致决策偏离实际,进而促使片面公共决策产生。

三、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决策的优化选择

网络舆论的诸多特征决定了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网络将会同时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不良的网络舆论可能会引发社会危机,破坏社会稳定与和谐。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中国共产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法规、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的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11](P17)这就要求公共决策者不能再沿用惯性思维去化解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而应以理解及开放包容的态度去面对。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相关学者都希望找到一种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网络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模型和应对方法。一般来说,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性质和公众的关注程度是影响网络舆论的主要因素。公共决策者怎样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中扮演主导角色,主动积极地引导网络舆论向真实、正面的方向发展,无疑是当下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网络舆论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为公众参与决策创造条件

电子政务是政府推行公共行政更新理念与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意味着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也意味着政府行政理念和体制的转变与变革。由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提供的电子政务,为公众参与突发性公共事件后政府公共决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子政务的发展能使公众有效监督政府公共决策,促进政府勤政廉政,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突发性公共事件后政府公共决策系统应是一个与社会交流互动的开放性系统,公共部门通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可以增强其开放性。因而,公共部门需加强对自身部门门户网站的建设,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收集和发布信息,真正做到与公众互动,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根据公众的反应来判断公共决策实施的可行性,以避免决策失误,提高决策质量。

(二)创建透明政府,推动公共决策信息公开

2007年1月17日,温家宝同志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2009年2月,温家宝在与网民进行实时交流时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因此,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信息公开,是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基础与前提。突发性公共事件后政府进行公共决策无论是出于公正性的要求,还是为了维护社会公众更多的知情权,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公开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拓展,以方便公众更加及时地了解公共决策过程,特别是掌握着大量权威信息的各级政府,应以互联网为渠道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促进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的形成,并借助公众的力量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实践证明,突发性公共事件后公共决策程序的透明化,有利于保证公共决策的更加合理与科学。(汶川地震)

(三)提升官员素质,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

可以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对政府官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网络素质应当是新时期政府官员媒体素养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政府官员急需提升网络素质,做到知网、懂网,并且能够合理执网。具备良好的网络素质意味着政府部门在启动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进行决策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抓住时机,公布真实信息,防止网民臆测和歪曲事实、扩大事端,引起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与此同时,党政部门应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为了使新的技术性的舆论监督手段健康成长,顺应时代潮流,党政部门应当主动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了解网民的普遍心态,及时调整改进引导方法,强化正确的主流声音,以科学的理论和分析祛除无知和谣言,促使网民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四)完善网络法制,优化政府公共决策环境

目前,我国不健全的网络法律法规严重制约了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网络虽身在社会之中,但并非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缺乏管理与约束的绝对自由空间,网络也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因而,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极其重要。为此,立法机

关需要同政府相关部门配合与合作,制定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还远远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网络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怎样甄别知情权与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等诸多问题,尚需要更为明确的界定。根据我国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使互联网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二是根据网络发展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制定和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网络不断发展的需要。

正如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森所说,“在民主政治环境下,公共管理者最终应向公民负责。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我们的工作才显得崇高神圣。”由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公众一般都对此类事件给予高度关注。当事件发生后,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聚的负面情绪瞬间被触发,他们将本能地寻找一个门槛较低的平台——网络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满。政府公共决策者有责任对网络舆论作出积极回应,但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理解不等于放任,关注也不等于认同。在一个利益格局分化比较严重的社会现实中,网络舆论因为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而呈现出形形色色的民意。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舆论,公共部门的责任在于准确判断、因势利导。只有在网络舆论压力下积极履行职责,政府的作为才能真正既符合法理要求又满足公众期待。

2016国考"公共素养与大国意识" 公民礼仪

五、以“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参考例文】

不学礼无以立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为社会运转订立了严密的人伦制度和行为规范。“礼制”由此传扬千年,成就了我国“礼仪之邦”的美名。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将“礼”的学习视为做人的“必修课程”,以此强调礼制学习的重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脚步虽快,但精神文化却未曾跟上,我国正应学习“礼制”,夯实发展的精神基础。

不学礼,自身不立。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礼”,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貌”。“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文明规范,它展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生活在社交网络之中,在工作中,你需要同事配合,在生活中,你需要与他人相处,若是忽略“礼貌”,无异于违背了社会交往的法则,关死了交际的通道。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礼貌”是你获得他人帮助的必需。东汉末年,刘备出身不高,却鼎足三分,正在于他礼贤下士“甚得众心”,获得众人支持。可见,对于个人来说,代表“礼”的礼貌是成就个人事业的重要组成。

不学礼,政府不立。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礼”,应该是我国传承多年借助仪式展现“规矩”的“礼仪”。西汉开国,刘邦废除繁琐秦礼,但由于君臣礼节不严,由叔孙通召集儒生共订礼制,从此亲贵功臣谨守礼仪,显示出规整的景象。这里的“礼仪”,就是指礼节仪式,其重点在于通过规整的仪式教导群臣严守规矩。封建制度虽然在我国早已成为历史,但“守规矩”却依然是政府开展工作的底线。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国部分地区官员存在“四风”弊病,甚至堕落腐化,正是忽视规矩的体现。对于政府来讲,应该重新学习“礼制”中蕴含的守规矩思想,依据法律法规开展工作,才能真正获得长治久安。

不学礼,国家不立。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礼”,应该是在与国外沟通交往中塑造形象的“礼节”。“礼节”是展现礼貌的形式,各国“礼节”各异,只有遵守他国礼节,才能彰显我方礼貌。我国虽然被誉为“礼仪之邦”,但近年来部分游客在出国旅行中,却是罔顾“礼节”:不是在庄严肃穆的教堂中大声喧哗,就是在自助餐厅中浪费食物。这种种行为都是对我国“礼仪之邦”形象的抹黑。对于国家来说,讲求“礼节”无比重要,它是我国开展国际交往的关键元素,国人若是不能改变自己忽视他国礼节的行为,我国游客出行必然受到他国排斥、拒绝,长此以往,我国的国际地位甚至也会因此一落千丈。

左传有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无论是对个人、政府,还是国家来说,它都极为重要。“不学礼,无以立。”是孔子教育其子孔鲤的名言,这句话不仅告诉了我们“学礼”的重要性,更提醒我们,作为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对子女起到教育作用,唤起社会对“礼”的重视,营造社会“学礼”的氛围。相信通过这份努力,我国的精神基础必然夯实,一个复兴的大国必然由此屹立。

2016江苏家风

4.给定资料8中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感受,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符合议论文写作要素,800字左右。

【写作思路】

本题为给定主题的文章论述题。题干中引用了《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就为考生的作文立意做出了明确提示。文章写作应以此作为切入点阐释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例文】

家风决定国家前途

《大学·礼记》中对“齐家”也有这样的表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简单理解为家风里充满了“仁”和“让”,国风中必定也会遍布“仁”与“让”。家风是家庭教育的精华和积淀,家风既是家庭的灵魂,也塑造着国家的灵魂。

《林家祖训》有言: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思四维,气必正,心必厚,行必公。试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到这种家风的熏陶,那么他在生活上、处世上则必定会有“章”可寻,有“法”可依。记得有位学者说过,你是怎样的,你周围的人就是怎样的。我们处在同一个时代,我们都是身在其中的一员。“我们”二字就是靠着一个个小人物的印记勾勒而成的,小人物们的情绪相互堆积交叠,便是一个时代下的民族表情。可以说,家风决定了国风,甚至决定了一国的前途。第二段为过渡段,通过引用《林家祖训》和学者观点进一步指出家风对于国风的重要意义,段尾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家风决定了国风,甚至决定了一国的前途。

家风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当代中国,家庭始终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所,而重视家庭和家庭建设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彰显了家庭建设任务之重要,揭示了家庭建设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突出地位。第三段是分论点一:家风是个人成长的关键。

公民品格决定了国家的前途。马丁·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城堡之坚固、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品格之高下。一个国家拥有的前途,同时也塑造了它的整体风格。从价值取向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价值准则内蕴藏着公民品格。这种公民品格在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自觉地协调好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发生冲突时,就会少一些戾气,多一分礼让,而这对于成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梦想至关重要。第四段是分论点二:公民品格决定了国家的前途。

整理思绪,我们不难发现,家风之于国家的前途命运意味着什么。而在所有的个体品格中,“居官”者的个体品格尤为特殊。《中共中央廉洁自律准则》也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认识到自己的家风不是小事,不是家庭私事,而是“一人贪戾”则“一国作乱”的大事。文章尾段阐述了“领导干部”在家风与国风中的特殊地位,紧扣文章主题。

相关链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说明只有个人的品行修炼好了,才能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