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方言研究综述

达州方言研究综述
达州方言研究综述

达州方言研究综述

方言是一定区域的人民群众代代口头相传下来的语言,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同地区的方言具有不同的语音、词汇甚至语法结构。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专家学者对达州方言从语音、词汇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颇丰,研究内容丰富,但也存在研究面较窄、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文章对前人关于达州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从语言、词汇和综合性研究三个方面对达州方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达州方言语音研究

从目前研究情况看,对达州方言语音方面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和高校教师中。

2002年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罗家国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渠县方言词语研究》中以渠县方言词语作为研究对象,从渠县话词语的比较研究、渠县化词语的文化生成和渠县化词语的语法特征三个方面对渠县方言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梳理了渠县话的语音,并提及了一部分渠县方言的语音特点,总结出渠县方言共有19个声母、38个韵母、4个声调,且对渠县方言的声韵配合特点进行了说明。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饶红梅的毕业论文《四川大竹方言音系研究》以大竹方言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野调查法获取原始语音材料,對大竹方言语音系统做了客观描写,将大竹方言中的语音与中古音、普通话做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大竹方言声母共有21个、韵母39个、声调4个,且对声韵配合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罗燕的毕业论文《四川达州地区方言音系调查研究》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达州地区四县一市方言音系进行描述,并对达州各方言之间的音韵特征进行比较,总结出达州方言声母有6个特征,韵母有13个特征,声调具有“平分阴阳、全浊上声变去声、去声仍归为去声、入声归入阳平”的特点。

2016年西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霍伟丽的硕士毕业论文《四川达州市安仁乡“长沙话”语音研究》总结出安仁乡“长沙话”共有21个声母、41个韵母、6个声调,从文白异读和浊音清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安仁乡“长沙话”的语音特点,将安仁乡“长沙话”与中古音、湖南长益片湘语“长沙话”、湖南娄绍片湘语“涟源话”、西南官话“达州话”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安仁乡“长沙话”具有兼容性、尖团不分、系统性等特点。

廖灿英、郝志伦1995年在《川东学刊》发表《开江城区方言语音说略》一文,对开江县新宁镇、杨柳乡、明月坝乡、宝塔坝乡等乡镇的方言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开江城区方言声母具有f、h不分,l、n不分,无zh、ch、sh,比普通话

潮汕方言研究综述

潮汕方言研究综述 摘要:近些年来,潮汕方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对潮汕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潮汕方言语音词汇语法文化 一、引言 潮汕方言也称为潮汕话、潮语,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丰顺县)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区,是现今全国最古老、最特殊的方言之一。潮汕方言属于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具有音韵独特、词汇丰富、语法特殊、古语义多、幽默生动、富有表现力等特点,近些年来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对潮汕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二、潮汕方言的语音研究 潮汕方言保留了一些古汉语语音的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林伦伦,1997)。目前潮汕方言语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音系研究

清末张世珍的《潮声十五音》是最早研究潮汕方言语音的著作之一。将儒林(1921)以其为蓝本再次修订形成《潮语十五音》,该书详细介绍潮汕方言语音中15个声母,37个韵母,并对潮汕方言语音声韵拼法、声调及潮语口头声进行描述。后来不少研究者对《潮语十五音》展开考察,如陈伟达和马重奇(2009)介绍《潮语十五音》的体例并分析《潮语十五音》与现代潮汕方言的差异,考证出《潮语十五音》所反映的音系是汕头方言音系;马重奇(2008)通过选择《潮声十五音》《潮语十五音》《击木知音》《潮声十七音》和《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等五种有代表性的潮汕方言韵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潮汕各市县其音系性质及其语音差异。此外,研究者还对潮汕方言的声调进行探析,如林伦伦(1995)总结潮汕方言有8个调,且单字调调值相差很小;李东风和郑桂敏(2010)采用计算机声谱分析软件对潮汕方言单字调进行研究,发现潮汕方言调域上限低,下限高,调域跨度小。 (二)比较研究 研究者除了对潮汕方言音系特点进行探讨外,还将潮汕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包括潮汕方言与闽南方言、普通话的对比研究。潮汕方言与福建闽南语方言有较密切的渊源联系,因此两者皆有很多相似之处。吴芳(2012)从知组字文读层读塞擦音与塞音之别、喉牙音开口二等字的文读层带-i介音与否、全浊声母的文读层送气与否这三个方面讨论潮州话和泉州话文读音音类层次的差异;曾南逸(2012)指出潮汕方言的-ou、

原本《玉篇》残卷版本、传抄和失传年代与语音研究综述

原本《玉篇》残卷版本、传抄和失传年代与语音研究综述摘要:南朝梁陈年间顾野王所著《玉篇》,是继《说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字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楷书字典。本文对前人关于原本《玉篇》残卷的研究材料进行了一个较为详实的搜集,然后分类进行讨论,为原本《玉篇》残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原本《玉篇》残卷研究综述 南朝梁陈年间顾野王所著《玉篇》,是继《说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字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楷书字典。《说文》讨篆籀之原,《玉篇》疏隶变之流。清代学者常以《玉篇》作为校正《说文》及诸书音义的重要材料,把它与《广韵》、《集韵》相并列。《玉篇》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来,原本《玉篇》失传,经诸位学者辑轶而成的卷子,就成为原本《玉篇》残卷。因为原本《玉篇》残卷在文字、音韵、训诂、校勘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以它一出现,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原本《玉篇》残卷的版本研究综述 原本《玉篇》残卷被发现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的需要,中日两国都刊刻印行过各种本子。这里重点介绍中国国内印行出版的几个本子。 (一)《古逸丛书》本 遵义黎庶昌于光绪七年出使日本,杨守敬随行。他们在日本发现了原本《玉篇》残卷,随后收入他们所刻的《古逸丛书》中。

(二)罗振玉本 罗振玉本是采用照相技术拍摄下来的,且罗氏全据原本拍摄,清晰准确,远胜于黎氏抚刻之本。罗氏照相本是分为两次完成的。第一次拍摄印行是在丙辰年(1916),内容包括卷九言部至幸部,中间有缺,与黎本所刻同。第二次拍摄印行是在丁已年(1917)冬十一月,印行的是卷九册部之后半至欠部之前半;卷二十四鱼部残卷;卷二十七系部至索部。其中卷二十四鱼部残卷黎本未收。 (三)中华书局本 1985年9月,中华书局将黎本与罗本汇集在一起影印出版。同时还将日本东方文化学院影印的卷八残卷也收入其中。这样,现在所能见到的原本《玉篇》残卷的内容全都包括其中了。 (四)续修四库全书本 1995年至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续修四库全书》。其中经部小学类收入了原本《玉篇》残卷。《续修四库全书》本所收录的《玉篇》残卷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的日本昭和八年京都文化学院影印出版的东方文化丛书本原本《玉篇》残卷影印出版的。这样,现存原本《玉篇》残卷的内容也都有了。但这个本子与中华书局本有所不同:首先,其中无重复的内容。中华书局本所收录的罗本与黎本有重复的内容,《续修》本单用原本影印者。第二,罗氏未收,黎本独有的部分,《续修》本所据乃日本东方文化学院影印本,其中有与黎本不同者,如卷十八之后分、卷二十二以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所记福州音之声母系统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所记福州音之声母系统 摘要: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记录了大量的方言字音。从高本汉的描写中,可以离析出福州方言音系的整体面貌。本文重点介绍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所记福州音之声母系统。高本汉所记福州方言15个声母,与《戚林八音》、现代福州方言的声母系统基本一致,只是对“n、l”两个声母的分合看法有所不同,这是福州方言语音渐变的反映。另外,高氏还记录三个特殊音?、c、c?,经过分析,发现这些音标在书中仅有一两次用于描述福州方言,并不能作为福州方言声母系统的声母。 关键词: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福州方音;声母系统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1]是中国现代音韵学和方言学的开山之作,是高本汉构拟中古音的代表作,陆续发表于1915—1926年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书记录了大量的方言字音,翻译者指出:他所搜集的方言,除零星记录偶尔引作例证不记外,正式用三千多字的例字表来记音的有三十三种,其中亲自调查的有二十四种, 另外,从书上得到的材料,收集了其他九种方言的发音。一共记录了十万来个字音。 高本汉对汉语音韵学研究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关于高本汉及其《中国音韵学研究》的研究成果日渐丰硕(具体篇目见参考文献处)。这些研究成果中,近几年发表的几篇论文颇值得我们的关注: 兰州大学中文系张文轩的《高本汉所记兰州声韵系统检讨》[2]。该文归纳了高本汉所记的兰州方言例字读音的声韵系统,指出了与今兰州方音的共同特征和明显差异,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主客观原因。 中山大学中文系罗伟豪的《析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的广州音》[3]。该文分析了高氏在字表内所注的广州音及其在表外的注解和译者按语。并从他所列的3000多字的广州音归纳出广州话的声母韵母系统。 这几篇论文透露出的信息是: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留下了近百年前许多汉语方言的宝贵资料,但这些方言材料有的如高本汉本人所说的,是他亲自调查得来的,有的则是他从许多“好字典”中“印出来的材料”。利用《中国音韵学研究》,可以离析出许多方言的语音体系,但研究者必须对其中的材料进行判断,努力寻找这部著作所留下的近百年前各种汉语方言的真实语音面貌。 高本汉超人的语言天赋及所受的专业训练,使他能够较顺利地用“瑞典的方法来研究直到现在还未经十分垦植的中国音韵学”。(“原序”)高本汉用“音浪计的小鼓”、“假颚”(146页)及他“受过训练的耳朵”(140页)来听辨汉语的方音,并用他引以为豪的由Lundell创造的“瑞典方言字母”(142页)来记录方音。在将《中国音韵学研究》译为中文时,译者将Lundellr “瑞典方言字母”

安徽方言

安徽方言“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之一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家话。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作畲话。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朗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所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 1、皖北中原官话:阜宿方言。 分布在准河以北和沿准南岸的一部分市县,淮河以北只有怀远属江准官区,其他县市都属中原官话区。它们是;砀山、萧县、毫州市、涡阳、界首市、太和、利辛、蒙城、临泉、阜阳(颍东、颍泉、颍州)、阜南、颍上、淮北市、濉溪、宿县、宿州市、灵壁,金寨城关及北部,霍邱,凤台、寿县、蚌埠市、固镇、凤阳、五河、泗县(县东部除外) 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和长丰县下塘集以北地区。 其语言特点:声母n与L不混,韵母和普通话韵类关系对应较为一致,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法上普通话的“不知道”说成“知不道”。 2、皖中江准官话 江淮官话。其语音特点:n与L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选择疑问句如“你去不去”在境内说成“你可去”? 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部。淮北的怀远话,沿江南岸的城市,以及皖南少数县市的城区,了属于这个方言区。它通行于怀远(城区))、淮南市、长丰、定远、嘉山、天长、来安、滁州市、全椒、肥东、合肥市、肥西、六安市、霍山、舒城、巢湖、含山、和县、无为、庐江、桐城、枞阳、安庆市、马鞍市、当涂、芜湖市、繁昌(荻港镇)、铜陵(市区)、铜陵县(安平、董店、大通)、池州市、东至(大渡口、姜坝)、南陵(城区)、青阳、广德(城区)、郎溪(城区)、宣州市(市区)、芜湖县(湾址)、泾县(童疃)、旌德(蔡家桥)等地。 这此地区的江淮话统属于江淮官话的洪(泽湖)巢(湖)片方言。 3、皖西赣语:潜怀方言。 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等地的话。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以岳西话为代表,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及东南角)等地。传说境内先民系明朝初年从江西吉安地区迁来。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已清化、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都读送气声母;古寒、桓两韵见溪声母的字今音韵母相同;古咸、衔两韵的端系声母字的韵母今音也相同。有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上声和入声6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给我报纸”说成“把报纸我”。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安徽蒙城方言

蒙城方言属北方话大方言的淮北话土语群。县境内语音略有差别,县东南境接近凤台方言,县西北境则受阜阳方言影响较大。 早在4000年前,夏氏族西迁夏水(今北淝河),本县纪委古老民族的活动地区;夏分天下为九州,本县属豫州,为中原地区的东南部。西晋武帝时侨置蒙县,中原豪族大量的迁徙,带来以河南中北部为腹心地区的中州话。1956年以来,在全县各学校推广普通话,加上历年来,大专毕业生分配本县,干部交流及上海、蚌埠等地知青下放蒙城,本县方言逐渐接近普通话。 声母、韵母 蒙城话属于北方话范畴。有39个韵母、21个声母,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稍有差异。如“药”,普通话读 yaò(要),蒙城话读 yǔe(约)。全境略有差别,县西境常将普通话声母 sh 改换成 f ,如“书”、“水”普通话读 shū、shuǐ ,县西境读 fū 、fěi。县东南境把普通话的声母 f 读作 h ,如“风”,普通话读 fēng ,县东南境读为 hǒng 。1956年推广普通话,蒙城话逐步接近普通话。普通话里声母 z 、c 、s 与韵母 i 连用,叫做整体认读。如 zī(姿)、cī(刺)、sī(私)。蒙城话常把 z 、c 、s 与韵母 i 拼写。如 zì(集)、c ì(齐)、sì(夕)。 声调 蒙城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顺序不同。普通话的顺序为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而方言的顺序则是降升调、高平调、中升调、全降调。 方言的调值与普通话悬殊较大。普通话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55、中升调 35 、降升调 214、全降调 51.而方言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44、中升调 24、降升调 212、全降调 53. 发起声来,普通轻柔高扬,方言则硬重低沉。 蒙城方言与普通话部分汉字读音比较2 词汇 情态用语 可——否定(重声)、肯定(轻声) 擦——戏弄、找茬 乖——小孩听话 旋磨——故意闹人 嗲啦——撒娇(嗲发diě音) 磨牙——小孩打闹 唧喂——叫喊(多形容小孩哭闹) 烧包——过分卖弄 迷瞪——睡一会 呓怔——梦呓 妖野——粗暴、刻毒 左着——抓着 咂摸——品味 腻歪——不耐烦 蒲种——少心眼 不得劲——生病、不舒服 拔豁子——捅了篓子 闲磕牙——闲聊 舍皮赖脸——不知羞耻的乞求 接话把子——插话 时令用语 一门——刚才 早晚?——什么时候 麻似亮——天刚明 麻似眼——天将黑 昨个、今个、明个、后个——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称谓用语 老实头——形容人循规蹈矩 下三滥——无赖 老人精——小孩子像大人一样说话、做事 七叶子、半吊子——差心眼 不上线——不论理、胡扯 砸眼子——死板 搅毛手——蛮不讲理 窝囊废——甘受人欺、不敢抗争 有身子——怀孕 家里人——妇女、妻子 寡汉条子——未婚的成年男子 外头人——成年男子、丈夫 当家的——丈夫 礼盒子——女孩子 泼皮小子、半拉蹶子——男孩 二黄老头(老妈)四、五十岁的男(女) 贱货——人品低下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方言如: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 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是岭南文化重要的一支,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研究潮汕文化的的现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潮汕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潮汕概况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却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均可耕地不到3分,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这里商业气息浓厚,长久以来的商贸传统,催生了中国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这里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潮汕襟山带水,气候宜人,成为南迁汉人生息繁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城镇密集的现状。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二、潮汕文化简介 (一) 潮汕方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古老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特别是靠近潮汕地区的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的闽台片的闽南语,福建的诏安等。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汕话。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二)潮汕饮食

遵义方言研究综述稿

目录 一、遵义人文地理、方言语音概况 (2) 二、遵义方言的语音特点 (2) (一)韵母 (3) (二)声母 (4) 三、遵义方言研究的语法词汇方面 (5) 四、综述结论 (5) 参考文献 (5)

遵义方言研究综述 刘斌 [摘要] 本文旨在综述遵义方言的研究状况,主要从薛国富的《遵义方言音系的特点》和胡光斌的《遵义方言的语音特点和新老差异》综述遵义方言的语音状况,从胡光斌的《遵义方言语法研究》浅述遵义方言中的语法与词汇。 [关键词]遵义方言综述音系特点语法词汇 The Research Summary of Zunyi Dialect Liu Bin Abstract:This article aims at discussesing the research summary of Zunyi dialect .We talk about the phonology mainly from the Xue Guofu’s The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Zunyi Dialect and Hu Guangbin’s The Phonetic Features of Zunyi Dialect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talk about the syntax and vocabulary mainly from Hu Guangbin’s The Syntax Reseach of Zunyi Dialect. Keywords: Zunyi Dialect; summary; phonetic of features; syntax; vocabulary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分支,是一个地方地域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方言有许多不同于民族共同语的特点,体现着一个地方民情风俗的特殊风貌,而我写遵义方言的研究综述目的也正是为了体现遵义地区民情风俗风貌。 一、遵义人文地理、方言语音概况 “遵义”其名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遵义市位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和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南接省会贵阳,背靠直辖市重庆,东南与本省铜仁地区和黔东南自治州相邻,西北部与四川接壤,西南和东南分别与本省毕节地区和黔南自治州搭界。地理位置在东京106°55′、北纬27°42′。全市面积30762平方千米,为贵州省总面积的17.46%。市域东西绵延247.5千米,南北相距232.5千米。2009年年末总人口750.87万,少数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1.52%。 据黄雪贞《西南官话分区(稿)》按照遵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分读55、21、42、12、33调(这一观点得到了从事过遵义方言研究的刘光亚、薛国富、民茂修、胡光斌、遵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贵州省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认同)[1]与其他地区有所差异这一特点,把遵义划为西南官话黔北片[1]。据刘光亚《贵州省汉语方言分区》与铜仁、安顺、毕节等地的语音对比,此片特点为北京i、ie两韵字,此片逢古舒声读i韵,逢古入声读ie或I 韵;北京y、ye两韵,此片逢古舒声读y韵,逢古入声多数多ye或y 韵,因而把遵义细分为贵州川黔方言黔北片[2]。现一致认同遵义属西南官话黔北片。遵义地区语音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大致可分为遵义、绥湄、赤习、桐梓、务川、仁怀等六个

安徽经典合肥土话

xx经典合肥土话1。孩子叫: 呀来! 2。吃叫: 七,扫,干,肿。 3。抽烟叫: 拔烟! 4。敲门叫: 靠门! 5。床单叫: 窝单! 6。拖鞋叫: 腮鞋! 7。聊天叫: xx! 8。小孩叫: 峡们! 9。郁闷叫: 搞伤的了! 10。恶心叫: 吐的了!

11。可爱叫: 得味! 12。漂亮叫: 化的了! 13。爸爸叫: 达! 14。外公叫: 窝哋! 15。外婆叫: 窝赖! 16。打架叫: 披架! 17。砸叫: 叮! 18。我一脚把你揣死叫:我一板觉给你耸屁的了!19。我拿个石头砸死你叫:一渣巴图路订屁的你!20。洗衣服: 死嚷 21。厉害:

过劲 22。不明事理: 不愣 23。换鸡蛋: 哄子蛋 24。上下左右: 高豆,底下,地崩,xx 25。明天: 麻个 26。xx: 日豆(头) 27。不明事理: 不顶龙 28。漂亮叫: 排场 29。干什么: 搞红个 30。怎么搞的: 讲搞的 31。大哥: 大故

32。大姐: 大子 33。自行车: 纲狼车 34。摩托车: 木的卡 35。老母鸡: 老母子 2006-10-12 13:39:00二手车快讯辛巴 等级: 中校 文章:903 积分:727 门派: 无门无派 注册: 2006年9月16日第2楼 -------------------------------------------------------------------------------- xxxx方言笑话 福建莆田一妇女在卖甘蔗,来了一个人要买,妇女说:

“你钱给我,我嫁(‘甘庶’的莆田方言)给你。”此人很奇怪,素不相识却要嫁给我。但妇女却不停地说: “你钱给我,我嫁给你。”这人越想越奇怪,最后满脸通红地跑了。 2006-10-12 13:40:00二手车快讯辛巴 等级: 中校 文章:903 积分:727 门派: 无门无派 注册: 2006年9月16日第3楼 -------------------------------------------------------------------------------- xxxx方言发牢骚 半夜3更老子点了光烟, 坐来动床头个旁边, 看你个照片,眼泪水乱喷 记得你窝老子恰头披脑 一看就是个麻袋 xx天xx地没花头,啊要每天油趣得死 难道我真当噶失败

太湖方言

安徽太湖方言 在安徽安庆太湖,有种掩饰叫“假马”,有种疑问问候‘哟嚯底嘎’,有种语言叫‘港话’,有种想念叫‘挂死多’,有种吵架叫‘国捏’,有种小吃叫‘豆粑’,有种捣乱叫‘哈搞’、‘逃力’、‘哈西里要死’,有种饭后必喝叫‘锅巴粥’,有种骂人叫‘切都底嘎’,有种订婚叫‘认亲’,有种洗菜工具叫‘烧箕’,有种外公叫‘嘎公爹’,有种孩子叫‘伢几个’,有种母女关系叫‘娘丽两个’,有种特产叫‘红玉国’,有种猪肉叫‘捏肉’,有种手帕叫‘手捏’,有种努力叫‘发狠’,有种鸡蛋叫‘国子’,有种硬币叫‘银国子’,有种拜访叫‘走人嘎’,有种游戏叫‘搭窝’,有种客气叫“进雷七啵烟喝滴茶”,有种委婉谢绝叫“不喂,我还要七嘎烧中饭火喂”。 一、太湖话 1、称呼

大大、父——爸嘎公——外公嘎婆——外婆哪个——谁恩个人——那个 人嘎屋底——同屋的人维个人——那个人额几个——我们母舅——舅舅舅 娘—舅妈袋百——大伯老板――老公堂客--老婆乃乃------女人老爹------男 人爷—叔叔娘—叔叔的老婆蒽—你 2、人体部位 头毛——头发耳刀——耳朵手嘎扑——手臂酸罗坡——膝盖指马壳——手指指马缝——指甲缝斗子——肚子哈扒——下巴胳膊--噶脯到子取----手 肘色老波----膝盖五金米---尾巴骨歇哈—胳肢窝代马直---大拇指罗锁骨—脚踝俺剧—眼睛斗渠鸭—肚脐眼谜猫---眉毛舌偷—舌头 3、衣服类 裤子兜——短裤还——鞋细裤——小孩的衣服手捏子——手帕还踏子——拖鞋热褂—衬衫 4、家庭物品 锅台——灶台灶门口——灶边皮哭—橡皮筋崔子——烧水的厨哈——厨房腔子——晒稻子的籁泰——垃圾条把——扫帚马—小板凳愁偷—锄头洋叉—大叉子挑—勺子收子—梳子牙走—牙刷走—刷子粪告—化粪池缸屋—厕所 5、吃的喝的 引汤——米汤玉留——玉米红玉——山芋混子——草鱼大椒——辣椒汤巴——汤圆哭陋——葫芦蟒瓜——丝瓜香瓜——南瓜鸡扒爪——鸡脚 6、骂人类 孬不拉叽的擒死的切兜滴个装洋活该没人管的害人跟的切都滴个们土滴个脱皮黑人噶索和六六头卵狗qio滴个狗不背滴个噶灰 7、时间类 嘎七——回家莫会子——什么时候上昼——上午哈昼——下午中时——中午门刀——明天后到——后天过哈子——等会天光——天 亮莫黑——傍晚旧年——去年门年—明年莫就—别急,等会 8、动物 卡马——青蛙卡马偷——蝌蚪乌糟——虱子居–猪牛国—牛角米帽——尾巴 9、其他类 戏——玩唉耶——哎呀哈雨——下雨替哈——地下做长七---道士做法答刀着---摔倒了刷抱狗—摔跤

《方言与普通话》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方言与普通话(9 分) 材料一:网友的看法 关于“遵义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 楼:昨天跟5 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遵义本地话。再看看16 岁的儿子,也是在遵义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遵义本地话,但那种老遵义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 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遵义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 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 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 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说本地话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 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 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遵义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 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摘自百度论坛,有删改)材料二:学者的言论 “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兰州方言

语言 *经典兰州话* 1 走,个个子里佛话走。 2 我把你两头子捏住踏到响炮子里。 3 你们才组滴逮滴很那。 4 西关5毛 5 不敢到外面岂,阿乌子把你吃捣呢。 6 组撒哩杀,组撒哩杀,哪的鬼把哪的人害起杀。 7 尕地个,倒个汤. 8 柴大妈的儿子,闲球娃的外甥。 9 产是一帮半蔫汉满。 10 练手们,来,瓶子提上老吹到. 11 非屋里地尕妈赶紧领上老过。 12 佛佛子,子子子。 13 亮活得很那。 14 瓦渣滓开沟子,一锤子地买卖。 15 瓦不上光印那。 16 阿卜子哥,两亿,姑舅,挑担们 17 熬药,我地娃这门醒藤地。 18 你看你来个杭客样子杀!看着你我都着气这说不成哪,还爹伴这踏蛋儿泥。 19 肥? 邮递员。 20 脏手手不老挖蛋糕。

21 蔫处处地个坏。 22 你个孜孜子,抓住老告饶,纺开老扫毛,家个个子悄悄的楚哈起~ 23 训迪,家鼻子新干净老浪起吧 24 沙沙,资时地很呐。 25 世界是东西的,东西是动弹的,东西是有哈富的,哈富是可以挖抓的 26 苯送!航客! 27 养老一河滩地石头母一个是压菜地 28 扎手,挖到。 29 急地个萨沙,将一等。 30 掘坏唠,把人柴哈唠。 31 家起啥,再不唠胡佛。 32 虽锅子上老碗架子,光知道高地,不知道搔地. 33 你们破烦死老 34 萨是调调灰?撒是渥索? 35 捕捞木着你绷上个褐墨眼镜子就试着自己是褐社会地 36 我把你朝头一个甩席子捣着毛四里呢 37 癞蛤蟆跳姜窝子,行着挨锤锤子呢 38 雁滩的婆娘操的番瓜的心 39 来老来求子,不来老算求子,事情多求子,看你地求样子. 40 城吓里地字泥,将缸里地肥,把哈屎地沟子,吃哈蒜地嘴 41 家对老杀,再不老姿屋 42 你怂子子子不好好滴学,将来吃屎都么人给你把给。 43 车佛门上发把戏,哈唬把屎滴着呢。

湖北阳新方言研究综述

湖北阳新方言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湖北阳新方言研究综述-汉语言文学 湖北阳新方言研究综述 刘晓艳 摘要:主要介绍湖北阳新方言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而分析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的阳新方言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阳新方言综述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东北与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东南紧邻江西省瑞昌市,西南接通山县和江西省武宁县,西北连咸宁市、大冶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语言状况。 阳新县现隶属湖北省黄石市,但在历史行政区划上长期隶属江西,居民祖籍也绝大多数是江西,因此在方言区划分上一般将阳新方言归为赣方言区。但由于离西南官话的武汉、江淮官话的黄冈较近,受邻近方言的影响较大,各乡镇方言差异大,语音复杂,以至阳新方言又有“九板十三腔”之称。它在汉语方言,尤其是湖北方言的调查研究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介绍阳新方言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而分析其不足并提出建议,希望为以后的阳新方言研究提供借鉴。 一、阳新方言语音研究 最早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阳新方言进行科学调查研究的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1936年,赵元任带着助手丁声树、杨时逢等到湖北省调查湖北方言,阳新也是一个调查点。赵元任找了一个阳新县三溪镇的学生作为发音人,记录了阳新方言的音系。调查的成果收录在194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一书中。报告详细介绍了阳新方言的语音情况,包括声韵调表、声韵调描写、与古音比较、同音字表、音韵特点和故事。赵元任等在报告中记述阳新

安庆方言入声字的历史语音学研究

安庆方言入声字的历史语音学研究 邢公畹 (南开大学) 提要 1.藏缅语族彝语支促声韵丢失塞音尾之后形成紧元音,安庆方言的入声字,不 带-p,-t,-k,-尾,调值上自成一类,但元音也是紧的。可知促声韵同紧元音之间有密切关系这个现象是汉藏系比较语言学上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2.从止,蟹摄字以及其他有关各摄入声字的安庆发音看,安庆方言应当是略早于《中原音韵》的一种音韵格局。3.从之韵和臻摄入声的几个字的台语对应看,中古之韵和《中原音韵》支,思韵的元音是近于[]的音。4.从止,蟹摄字以及有关各摄入声字看,安庆方言可以反映内外转的分别。 说“有”“无” 严学宭 尉迟 治平 (中南民族学院) (华中工学院) 提要 论文的目的是想在古汉语复辅音声母的研究方面作一些新的探索。汉语中一个语根衍化形成的一群语词,语音相近,语义互通,组成所谓词族。如果同族词的声母虽然彼此不同,但呈有系统的互相对应,我们认为是语根复辅音声母分化的结果。这样,通过整理这种类型的同族词之间形音义的纠葛关系,我们即有可能从语源学的角度,对具体的各别的语词的复辅音声母作出构拟。本文即按这种观点,从语音、语义和文字诸方面,对汉语“有”“无”的关系进行研究。 经传中,经今、古文家都有“有者”,“不宜有”、“非所有”之训,则古汉语中有一部分“有”字,跟“无”在语义上是相通的。古汉语的“无”有两组,一组的声母是双唇鼻音(M 系),如无、勿、微;另一组的声母是双唇塞音(B系),如不、费、非。此外,古籍之中用 于“无”义的字里,也有舌根擦音声母字(G系),如秏。而“有”除了G系外,也有M系如厖,和B系如方两组。“有”和“无”的语音形式是互相平行对应的。在语言的发展中,古汉语的有字产生了“助、友、大、覆”等语义,而从无、勿,微、不、弗、非等“无”义诸字得声的字,也多具有“助、友、大、覆”诸义。如《周易》子夏传弗“云辅弼也”,《说文解字》:“怃,爱也”,《诗》毛传:“荒,大也”,《荀子》杨倞注:“,覆也”。所以,古汉语的“有”和“无”语音形式相近,意义内涵相涉,文字形声相益,充分说明“有”“无”诸字是同族词,其语源相同。古藏文、苗瑶语、侗台语等亲属语言,为我们的结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据此,我们将汉语“有”“无”的语源构拟为**mp j?。三合复辅音分化后,“无”沿着 的途径发展,而“有”则沿着**m j?—→*γW j?的途径发展。这除了亲属语言提供的类型学上的依据之外,在汉语古联绵词中我们也能够找到其发展演化的痕迹。 “于”“於”新论 闻宥 (中央民族学院) 提要 瑞典高本汉教授在所著《左传的真伪及其性质》一书中曾对介词“于”“於”作过统计和分析,认为在《左传》里“于”“於”已有分用的趋势,“於”多用于人名之前,“于”多用于地名之前。本文根据“于”“於”二字产生的时期和在古书中传写的情况论证高氏之说实不可信。 尼卢致论(Nirukta)与刘熙的《释名》 饶宗颐 (香港中文大学) 提要 本文论述印度Yāska的Nirukta在语言学方面的见解,并论及中国汉末刘熙的《释名》。Yāska的Nirukta作于公元前七百年,原为Nighant..u的注释。Yāska认为所有的字都

浅谈潮汕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

浅谈潮汕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 潮汕方言,亦称为潮州话、潮语,汉语方言之一,为闽南方言的次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区。本文所说的“潮汕方言”描写的是以汕头话为主,兼及潮州、澄海、饶平一带的方言土语。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标准用语,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由此可见,在词汇方面,普通话以北方话为主。 那么,潮汕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方面又有何差别呢? 一、潮汕方言某些词语鲜明地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潮汕方言的某些词所反映的实体是北方话地区所罕见的,也即是说,这些词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概念都是南方,甚至是潮汕本地的“土特产”。 例如“薄壳”(一种贝壳类水产)、“蛇鱼”(一名“佃鱼”, 又名“豆腐鱼”,是一种通体雪白、软骨尤鳞的鱼类水产)、“春篓”〔“篓”音同“蕊”, 一种用以盛放祭品或礼品的有盖油漆绘花竹制篮子,也叫“花篮”)。 由于这些东西是土特产,所以鲜为北人所知,典藉乃至小说笔记也很少涉及,要找到它们的源头很难。由于北方方言区没有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没有代表这些东西的词。所以,普通话中往往找不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它们。 二、潮汕方言保留诸多古汉语词汇。 潮州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源自闽南语(莆田话),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汕头。在唐朝后期、南宋末年、元朝后期、明朝时陆续有莆田人移民现在的潮州汕头,所以遗留下来许多古汉语。据考证,现在的潮汕话应该是在明中叶闽人(入闽汉人)进入潮汕之后才定型的,因此保留下来了许多古汉语词汇,与普通话差别甚大。 1、潮汕方言中某些词所反映的内容是普通话中所有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比如:衫裤。作为一个双音节词,普通话中已不用了。但在潮汕话中它却是个基本词,词义与普通话的“衣服”完全相同。这个词在唐代已出现。《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初定之时无衫挎,大归娘子没沿房(嫁妆)。”“衫挎”同“衫裤”。至明代白话小说仍使用,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但每夜张胜只是和衣而睡,不脱衫裤,亦不去鞋袜。”这个词大概北方方言是

兰州故事

兰州故事 高一四班陶雨柔 兰州也叫金城,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之前,我一直好奇,为什么在兰州这座城市有好多不会说兰州话的兰州人。通过这四周的校本课程《金城兰州》的观看,才解答了一直困惑我多年的问题。 兰州是在50年代响彻云霄的名字,是新中国石化工业的奠基地。在第四章《明珠》中便详细的讲述了当时支援兰州的故事。许多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等的有志青年,不辞路途的遥远与艰辛,在面对当时兰州那破旧、贫穷的城市,毅然决然地选择扎根到了这里。胡淑兰便是这其中的一员。她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颗报效祖国的热心,在她苏联实习后便立即赶到了兰州,加入了冶炼石油厂的建立。 “不到两个月炼5000吨”这句话对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方面算是天方夜谭。这句话将胡淑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关联起来,但厂长的一句话感动了我“这个学费我们肯定要付得”,那个年代人物的境界多高啊!终于,看着天空中战机飞过的青烟,这句话成为了现实。作为兰州人的我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也许,在身边的某一个人的父辈便是当时支援兰州的有志青年,也许,身边的某花草小店便是见证了兰州风雨的碑石。在我看了《金城兰州》后,我想我不会再去抱怨兰州的落后与贫穷,我甚至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兰州,影片所表达的事实便是:这座西北重镇之于国家,从来都不是无足轻重,而是举足轻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虽是一句励志语录,外面的世界也的确绚丽缤纷。但我却觉得世界再大,也不是你的,故乡再烂,也是自己永远的家。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吗?“即使自己无数次辱骂自己的家乡,也不允许外人说它的一句不好。” 如今,兰州已经有了许多一线城市所具有的设施,一座城市正在崛起,在历史的长河上添上一笔浓重的色彩。对于兰州人来说,一本书一碗面一架桥一条路便是我们永恒的记忆。即使在异国他乡,吃着山珍海味,也会想念那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 兰州,如果你爱她,你该看看她,如果你恨她,你该关注她,兰州在诉说着她自己的故事。

安徽方言特点

《安徽方言研究综述》(钱锦伟) 李荣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 1987) 安徽方言:皖北:中原官话、江淮官话 皖南:吴语、徽语、赣语、江淮官话以及由河南和湖北两省来的移民的官话 其中皖南吴语包括太湖片和宣州片, 此外还有湘语、闽语、客家话、畲话等。 孟庆惠编纂的《安徽省志·方言志》( 1997)认为安徽方言主要由皖北中原官话、皖中江准官话、皖西赣方言、皖南宣州吴语、皖南徽语,此外还有客家话、闽语和湘语等组成。 《安徽省的汉语方言》(赵日新) (本文为《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安徽省的汉语方言”文字说明稿。)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省的汉语方言主要包括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徽语、赣语几种。此外,境内主要是皖南还有清末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的移民带来的湖北话属西南官话、河南话属中原官话、湖南话湘语、闽语、客家话等。 官话是安徽的主要方言。安徽省的官话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以及江南沿江地带,分属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此外还有太平天国战争以后移民带来的西南官话。 江淮官话安徽的江淮官话主要属于洪巢片少数属于黄孝片分布在安徽中部 ①洪巢片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霍山县六安市怀远县南部孝仪乡马城镇常坟镇 睦乡、姚山乡、兰桥乡、找郑乡、荆芡乡、城关镇、东庙乡、梅桥乡、魏庄乡、犯河乡、陈集乡淮南市长丰县明光市定远县全椒县巢湖市天长市来安县滁州市和县含山县无为县舒城县庐江县马鞍山市当涂县西部城关镇、新桥乡、黄山乡、银塘乡、江心乡、西河乡芜湖市南陵县青阳县池州市西北部东至县北部大渡口、姜坝等地宣城郎溪县广德县限县城、东亭宁国市南部宁墩、狮桥、中澳、中田、大龙、万家等东南部山区及城西竹峰、育龙等地铜陵市铜陵县大通、安平等地繁昌县获港、赤沙等乡径县童吐乡芜湖县万春区、花桥乡一半族德县县城、蔡家桥等地。铜睦县以下六县市城关新派石台县部分乡镇 ②黄孝片桐城市极阳县安庆市 安徽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 ①全浊声母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②泥来母大多混同 ③见系开口二等字存在数量不同的文白异读,文读【tg】组声母拼细音,白读【k】组声母拼洪音 ④影疑母开口洪音字混同 ⑤止摄日母字大多不读卷舌韵母,其他摄的日母字大都读【z尾巴】少数读【z】 ⑥咸山摄舒声字合流,多数分为三类(如合肥):古开口二等除见系、合口二等韵、合口三等韵非组为一类合口一等韵、合口三等韵知系为一类开口二等韵见系、开口三四韵等为一类 ⑦声调一般为五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全浊上今归去声。入声多数带喉塞音尾。 《六安话语音研究》(何自胜) 六安话江淮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江淮官话的洪菜片。六安地处安徽西 部,位于江淮方言与吴语的交汇处,方言性质介于二者之间,六安人自古至今,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 0、妈妈:妈姨 1、捞头八基:很笨,脑子不好。 2、一逼吊糟: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3、猪头八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几:没有实力却爱表现。 6,搞不车你:不明白你的意思。 7、外龙你妈:表示惊讶,并不是骂人。 8、七屁八磨:经常骗人。 9、孩子:呀来! 10、吃:七,扫,干,肿。 11、抽烟:拔烟! 12、敲门:靠门! 13、床单:窝单! 14、拖鞋:腮鞋! 15、聊天:郭旦! 16、小孩:侠们! 17、郁闷:搞伤的了! 18、恶心:吐的了! 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 20、漂亮:化的了!

21、爸爸:达答! 22、外公:屋爹 23、外婆:屋奶 24、打架:披架! 25、砸:定! 26、我一脚把你揣死叫:我一板觉给你耸屁的了! 27、我拿个石头砸死你叫:一渣巴订屁你! 28、洗衣服:死嚷 29、厉害:过劲 30、不明事理:不愣 31、换鸡蛋:哄子蛋 32、上下左右:高豆,底下,第崩,耐崩 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麻个 34、太阳:日豆(头) 35、不明事理:不顶龙 36、漂亮:排场 37、干什么:搞红个 38、怎么搞的:讲搞的 39、长一点的:长豪的 40、大哥:大锅 41、大姐:大纪 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自己!

46、有点意思:有好赞! 47、没时间:不得手! 48、场面大:排场! 49、脑子不清楚:拨弄 50、现在:张个 51、钥匙:约赤 52、勺子:唰子,挑子 53、簸箕:戳布 54、鼻涕:龙鼻 55、这里:料块 56、那里:啦块 57、一天的时间:天把 58、谁:哈个? 59、什么:横个、轰个 60、傻,蠢,笨:孬头巴子、孬头巴鸡 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子 62、喜欢:泗洪斯烘 63、按不住:然不住 64、知道了:晓得了 65、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大四、轰要经的? 66、拖鞋:色鞋、撒鞋 67、不睬你:不优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