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定义与命题教学感悟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以生为本,学为中心方是根本之道,诸法之魂. 走进课堂,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只有关注学情,爱满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会收获好的教学效果.

1 拿什么吸引学生——兴趣与好奇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裴光亚先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最应该做两件事,其中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教学拿什么吸引学生呢?显然是用情境引领,问题导学方式来激发兴趣,激励思维.开始时用“钟吾数”引起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定义”欲望,从而揭示定义的本质与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用定义来作判断,自然引出“命题”,进而唤起学生对命题探究的兴趣与热情.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乐于探究,热情满怀,洋溢着收获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 教学的“根”在哪里——生命与经验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

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这里告诉我们,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教学其实就是经验与经验的对接,是将教材中的间接经验与学生的直接经验对接,是将成人的知识经验与儿童的知识经验对接,将抽象的学术经验与直观的生活经验对接等.本课教学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设计问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偶数”开始,再到奇数、无理数、相反数、绝对值、非负数等,再渗透数的运算等知识;“形”的方面涉及到“线”(平行、相交、垂直等)、“角”(直角、对顶角、余角、补角、三线八角等)以及三角形等.通过这些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回顾,实现新旧知识的“对接”,为定义与命题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认知素材,奠定了深厚的心理感知基础,较好地形成了新的知识经验与知识结构.

另外,对于借班上课,事先熟悉学生、了解学情与不熟悉学生、不了解学情,其教学氛围差异较大,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3教学的乐趣如何体现——过程与经历

学生学习数学是在经历“思维旅行”,每一堂课的经历对学生来说,都是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人生财富,好的课堂教学对师生的影响是久远的,

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在关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同时,要能以问题为平台引导教学,问题设置与解决应层次分明,拾级而上,以“点”为根,以“线”贯穿,以“过程”训思维,以“思想”提能力.[2]本课教学,看似内容简单,有人以为只是简单说说概念,举两个例子了事.难怪有的老师议论,很少认真上这节课,也从来没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当作一回事.基于此,本课以“认偶数说理由”为起点,目标直指“定义”,然后回忆诸多“定义”,深化概念理解,同时又温习已学,内化认知,积极建构,接着又依托“定义”的作用之一“判断”,实现自然过渡下一个目标——命题的学习,然后又分三个步骤“慢慢道来”,第一解决什么是命题;第二对命题结构加以分析,而且此环节是“浓妆重彩”;第三针对判断的正确与否,进行真与假命题的探析.教学时不是急于求成,而是“一波三曲”,关注过程,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分解法、画图分析法、关联分析法等),其间渗透了“分类、转化、类比、特殊与一般”等诸多的思想方法.教学时,注重用启发式的语言,让学生“听、说、读、写、画、思”等,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知识发展自成体系,学生经历了探索过程,在知识慢生长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学流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一路风景一路歌”,为学生实现“思维之旅”引线搭桥.

总之,在教学定义与命题时,遵循了“多例感知——发现共性——抽象概念——应用建构”的学习历程.学习中,学生对表述不明显的命题,

找出条件与结论还有点困难,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还时有语言组织不到位等现象,这些还需要多采用实例启发学生明白概念,真正把握命题的结构,从而建构起真实的、完整的、科学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美]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李军.分图分类分析——一道中考操作题的解法探究及分析思考[J],中学数学(10月下初中版),2015(10):63-64.

《有理数大小比较》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浙教版 (2)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拟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拟法那么 2、能熟练运用法那么结合数轴比拟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拟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能正确运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法那么借助数轴比拟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拟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多媒体显示〕某一天我国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从刚刚的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比拟这一天以下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上下〔填“高于〞或“低于〞〕 广州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哈尔滨; 武汉__________广州。 2、画一画:〔1〕把上述5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数表示在数轴上,〔2〕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 位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 〔3〕温度的上下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原点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同时也发现5在0右边,5比0大;10在5右边,10比5大,初步感受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教师趁机追问,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由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二〕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例1:在数轴上表示数5,0,-4,-1,并比拟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师生共同完成〕 分析:此题意有几层含义?应分几步? 小组讨论归纳,此题解题时的一般步骤:①画数轴②描点;③有序排列;④不等号连接。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讲解定义、命题的含义时,我注重突出了语句的作用。讲解中我先从语句的分类入手,语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说明定义是属于陈述句,是对一个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规定。命题也是陈述句,且差不多上一件情况作出判定。教学中我是通过教材中7个语句,让学生判别作用,领会判定的含义,然后给出命题的定义。7个语句中,句子 (1)、(3)、(5)、(7)都对情况作出了判定,句子 (2)、(6)是祈使句,句子 (4)是疑问句。学生往往会把判定误解为一定是正确的,因此课本在命题的定义表述中加了正确或不正确几个字。教学中我是利用 (1)、(3)、(5)、(7)那个语句来说明只要是是判定,确实是命题,与判定的正确与否是没有关系的。例如,句子(7)那个语句是不正确的,但它仍旧是命题。 依照命题的定义,不是所有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而教学中我也是在后来将清晰了那个问题,同时说明了我们现在在数学中只研究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命题。同时说明了条件和结论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因此在表述中我们用符号A B表示,其中A表示条件B表示结论。 学生在初学时期关于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把握的不是专门好,另外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的表述有时候也不是专门明显,因此课本提出把

命题写成假如那么的形式。这种写法的目的是关心学生分清晰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教学中我是采纳实例来启发学生的: 关于 (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个命题,我设问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个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如何样改写成假如那么的形式? 关于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那个命题,我设问一个三角形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有两个等边?那个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如何样改写成假如那么的形式? 通过如此的引导学生专门快就把握了如何去查找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学会了改写命题! 只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有专门多,例如对问题的分析要紧是自己讲解没有给学生多的时刻去发表学生自己的方法;另外学习本节课学生感受到并不是专门难,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然而我没有对此作出积极的评判;本节讲解过程中由于语言比较多,而且也比较罗嗦,因此讲解的过程中感受有些翻来覆去的;另外本节的知识要紧是分清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对命题进行改写,因此在教学中我给学生练习的题目不足,并还讲解了许多证明的内容。 反思二: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命题的概念。难点是:命题的概念的明白得。 为了达到那个侧重点,我在先学环节的后期,请两位同学上台默写定义、命题两个概念。然后在后教环节中评析第一位同学写下的定义那个概念: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此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小金湾民族学校张维东 我上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章第二节课《定义与命题》。这节课分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整个第六章证明(一)中,本节课对知识的上下衔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的相关证明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2、体会实际生活中定义、命题的作用与必要性。这节课的重点是:命题的概念。难点是:命题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我先以生活中的几个实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入本课的学习。紧接着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具体教学中,我设计的两个探究点,探究点一研究定义的概念,以及学习定义的必要性。探究点二研究命题的定义和怎么判断命题,并设计了大量的练习。引导学生得出关键二字是:判断。能够根据这个句子知道对和错,就是一个判断,没有判断就不是命题。举例:课本220页的五个例子都是命题。就像我们做的填空题一样,有“如果……,那么……”这个结构的一般情况下都会是命题,但没有这个结构的不一定就不是,比如这五个句子。接下来请同学们改造这五个句子,变成“如果……,那么……”句式,其实就是一个语文环节中的造句,同学们很活跃,纷纷举手发言。

课堂检测练习我用到的是课本221页习题6.2第1、2题,有个别同学会做错,做错点在于对判断还把握不够到位,还有少数同学对定义与命题的理解产生混乱。据此,我提出:定义与命题两个概念该如何区别?同学们举手发言:定义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而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还有同学说道:定义就是一个“……叫……”的句式,命题就是“如果……那么……”的句式。 在教学中,学生对定义与命题的把握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学生可以口头完成导学案设计的题目。能够迅速的把一个命题转化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利用疑问句和祈使句的特点,判定不是命题的语句.迅速的掌握情况还是比较可以的。 在教学中出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1、时间把握不好,训练案没有在上课时间内解决。 2、对学生还是不够放心,有的时候不自觉的抢学生的风头,没有 把足够的时间,机会留给学生。 3、知识点的挖掘不够。定义与命题的区别,怎样更有效、更准确 的区分定义、命题,是否是命题。 4、上课激情不够。语言、体态、表情,比较呆板。 我的课真正高效起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改进,用新课改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使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定义与命题教学感悟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以生为本,学为中心方是根本之道,诸法之魂. 走进课堂,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只有关注学情,爱满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会收获好的教学效果. 1 拿什么吸引学生——兴趣与好奇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裴光亚先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最应该做两件事,其中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教学拿什么吸引学生呢?显然是用情境引领,问题导学方式来激发兴趣,激励思维.开始时用“钟吾数”引起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定义”欲望,从而揭示定义的本质与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用定义来作判断,自然引出“命题”,进而唤起学生对命题探究的兴趣与热情.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乐于探究,热情满怀,洋溢着收获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 教学的“根”在哪里——生命与经验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

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这里告诉我们,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教学其实就是经验与经验的对接,是将教材中的间接经验与学生的直接经验对接,是将成人的知识经验与儿童的知识经验对接,将抽象的学术经验与直观的生活经验对接等.本课教学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设计问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偶数”开始,再到奇数、无理数、相反数、绝对值、非负数等,再渗透数的运算等知识;“形”的方面涉及到“线”(平行、相交、垂直等)、“角”(直角、对顶角、余角、补角、三线八角等)以及三角形等.通过这些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回顾,实现新旧知识的“对接”,为定义与命题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认知素材,奠定了深厚的心理感知基础,较好地形成了新的知识经验与知识结构. 另外,对于借班上课,事先熟悉学生、了解学情与不熟悉学生、不了解学情,其教学氛围差异较大,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3教学的乐趣如何体现——过程与经历 学生学习数学是在经历“思维旅行”,每一堂课的经历对学生来说,都是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人生财富,好的课堂教学对师生的影响是久远的,

八下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回顾与思考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回顾与思考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章的章末复习课,是学生再认知的过程,因此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联系,并进一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通过抛出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有关问题内容条理化。同时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证明,并对证明的步骤与格式加以明确和强化。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回顾, 使学生掌握本章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条件。 2.数学思考:通过思考,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有更全面认识,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并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 问题解决:通过回顾,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复习,初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基本复习技 能。 4.情感态度:通过讨论、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并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通过回顾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学具:课前每名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框架图,实物投影仪。 【我的思考】 针对教材内容和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章的回顾与思考的教学,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引入新课、知识梳理、好题推荐、反思升华。通过以上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n 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一些基本知识,理清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回顾本章知识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放开谈,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通过讨论、纠正,最后形成统一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新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

新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 第一篇:新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 新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内容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 1.1全等三角形 1.2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 1.3尺规作图 第二章图形的轴对称 2.1 图形的轴对称 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2.3 轴对称图形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5角平分线的性质 2.6等腰三角形 第三章分式 3.1分式的基本性质 3.2分式的约分 3.3分式的乘法于除法 3.4分式的通分 3.5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3.6比和比例 3.7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第四章数据分析 4.1加权平均数 4.2中位数 4.3众数 4.4 数据的离散程度 4.5方差 4.6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

第五章几何证明初步 5.1定义与命题 5.2 为什么要证明 5.3什么是几何证明 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5.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5.6几何证明举例 第二篇: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年级5、6班的数学教学,从上学期期末成绩来看,学生数学基础非常差,虽然学生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过渡时期,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九年级的学习,进而影响将来是否能升学。根据上学年学生学习的分析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在本学期获得进步,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进一步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方法,培养能力。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全等,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识别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初步运用判定方法进行推理,能用尺规作图,了解作图的道理,掌握基本的作图技能。 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

完整版鲁教版平行线的有关证明整章备课

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设置公里的必要性。 2.关注现实,并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反例的意义和作用。 3.初步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会证明两直线平行的有关判定定理,两直线平行的有关性质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4.体会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初步树立步步有据的推理意识,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与同伴交流。 5.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功利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二、单元重难点 【单元重点】: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意识的建立。 【单元难点】: 证明的过程与格式。 三、单元知识结构 本章的定位是让学生初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初步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步骤和格式,因此本章所配备的例题和习题大都不难,但是,其中涉及的实际问题和世界命题不少。这样的设计意图是,既可以强化基础,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进行思考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第一节指出定义、命题的含义,为后面的定理、公理奠定基础。第二节说明“要判断一个数学命题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观察或实验是不够的,必须一步一步、有根有据的进行推理”,强调证明的必要性。 第三节指出公理定理的含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这里沿用了以往扩大公理体系的做法,为后面的证明奠定基础,同时,介绍了欧几里得的《原本》 第四节给出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定理。 第五节给出了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和定理,对于“判定”和“性质”,只要求学生遇到具体情况会用就可以了。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具备了相应的合情推理的能力初步和进一步发展研究演绎推理的能力,在教学时,还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发现式学习方法,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设想 1.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严格的证明和相关的符号化表示,所以教学可能会有相当难度,应主要尊重差异,发挥学生潜能,对学生出现的多种思路,应该予以可定,使其个性得以张扬。 教学中应该尽量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做数学,鼓励学生2. 主动的想,特别是有条理都得想像和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努力表达与交流。 3.

数学:(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7.2定义与命题教案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7.2 定义与命题(一) 总体说明 在了解推理的重要性以后,从本节课开始的连续两节课将向学生简单介绍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等一些术语和名词,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了不少的几何知识,对很多名词、概念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本节课将对学生传授定义与命题的基本含义,学生对此已经有比较多的经验和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本节课将要采取的讨论、举例说明等学习方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今天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几何中,有许许多多的定义、定理、公理等概念,还有一些真真假假的命题需要学生去辨别、去认识,本节课安排《定义与证明》旨在让学生对定义、定理、公理等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会区分某些语句是不是命题. 2.用比较数学化的观点来审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遇到的语句特征. 3.通过对某些语句特征的判断学会严谨的思考习惯.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情景引入——命题含义(情景引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由学生表演) 活动内容: 小亮和小刚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爱科学》. 小亮说:…… 小刚说:“是的,现在因特网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 小亮说:“……”

小刚说:“……” 小亮说:“哈!,这个黑客终于被逮住了.”…… 坐在旁边的两个人一边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边也在悄悄议论着: 一人说:“这黑客是个小偷吧?” 另一人说:“可能是喜欢穿黑衣服的贼.”…… 一人说:“那因特网肯定是一张很大的网.” 另一人说:“估计可能是英国造的特殊的网.”……(表演结束)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个小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在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认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为此,我们需要给出它们的定义.) ①关于“黑客”对话的片断来引入生活中交流时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 ②对定义含义的解释; ③举例说明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所熟知的定义(学生举例,看哪个小组的举例又多又好); 第二环节:命题含义(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 ①师:如果B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如果C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如果D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学生自编自练:如果____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生甲]如果B处工厂排放污水,那么A、B、C、D处便会受到污染. [生乙]如果B处工厂排放污水,那么E、F、G处也会受到污染的. [生丙]如果C处受到污染,那么A、B、C处便受到污染. [生丁]如果C处受到污染,那么D处也会受到污染的.

初中数学_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数学概念、数学名词、公式等,也通过数学实验探究发现并总结形成

了一些有关图形的命题。但是,他们对上述内容的认知大多仍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尤其对他们自己发现的命题是真是假还难以自圆其说。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尤其对本节课将要采取的讨论、举例说明等学习方式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为今天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大量图片和影音资料即直观形象,又生动有趣,深深抓住学生的眼球:导入视频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今天的课堂,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式为主;分组合作,小组交流,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是训练,学生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并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基本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只是有少数同学学习热情还有待提高。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第一节课《定义与命题》。这节课分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整个第七章中,本节课对知识的上下衔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的相关证明知识打下基础。 课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吗?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不是无理数。 2 (4)作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五个论断: ①a∥b;②b∥c;③a⊥b;④a ∥c;⑤a⊥c;⑥b⊥c 。使用其中三个论断,能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和一个错误的命题吗? 教学反思: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以及知识的重难点分布,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范围,本节课教学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定义与命题的关系 定义和命题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教学上我们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从定义和命题所共有的判断功能,切入命题的教学,自然在命题的定义的生成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自主定义,强化命题的特征,体现了定义的价值,使定义和命题的学习相辅相成。 二、题设与结论的关系 在题设和结论的学习之前,教学上进行了铺垫,即对命题的相应位置进行置换,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命题是有“固定结构”的,形成命题是由“条件”“结论”两部分构成的“心理印象”。有了这样的铺垫,对于某些命题的改写,让学生从命题的结构特征方面来思考,能有效地帮助突破命题的改写难点。 三、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从内容分析,学生不易领悟.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更多的注意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问题和情感基础问题,通过老师的情感投入、积极的鼓励、激情的调动,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以期在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和学习中,使学生能轻松学习,愉快交流.并在此情感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定义、命题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关系 定义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和思维的基本形式,从定义出发思考问题的解决是数学的基本方式。而命题作为数学推理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两者都是建立数学体系的基础,在教学中主要抓住定义的必要性、命题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推理价值,来突出和强化这种关

《一元一次方程》word教案(公开课获奖)2022浙教版(1)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3.体验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用尝试检验法求方程的解^ 2、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合作学习”问题(3)的方法过程较为复杂,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辨一辨]: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 (1)m=0; (2)-2+5=3 ; (3) x>3 ; (4) x +y=8;(5) 2a+b; (6) 2x 2-4x+1=0 判断方程的两个要素:①有未知数(教师强调用字母表示)②是等式 [练一练]:请你运用已学的知识,根据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 (1)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设这件衣,服的原件为x元,可列出方程r 。 (2)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33米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加 1个大气压。当“蛟龙”号下 潜至3500米时,它承受的压力约为 340个大气压。问当它承受压力增加到 500个大气压时, 它又继续下潜了多少米? 设它继续下潜了 x米,可列出方程。 (3)小强、小杰、张明参加投篮比赛,每人投了20次,小强投进10个球,小杰比张明多 投进2个,三人平均每人投进 14个球。问小杰和张明各投进多少个? 设小明投进x个,可列出方程。 〜1 2x 12 解:(1) 80%x=72; (2) 340+ ------ x 500; (3) --------- 14 10.33 3 [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先鼓励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一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 发言的基础上,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上述,所列的方程中,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小试身手]:L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 2 ⑴ 5x=0; ⑵ 1+3x (3)y =4+y; (4) x+y=5; (5) — 4x ; (6) 3m+ 2=1 —m. x 2、你能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 3.变式练习 (1)x k1 21 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2)x|k| 21 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3)(k-1) x|k| 21 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4)(k 2)x2 kx 21 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巩固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二、交流对话,自主探索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1.1 2.2 3.3 引导学生得出关键二字是判断,在教学中学生对定义与命题的把握还是比较清楚的,时间把握不好训练案没有在上课时间内解决,定义与命题的区别怎样更有效更准确的区分定义命题是否是命题。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2017-09-24 13:34:42 | #1楼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小金湾民族学校张维东 我上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章第二节课《定义与命题》。这节课分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整个第六章证明(一)中,本节课对知识的上下衔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的相关证明知识打下基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2、体会实际生活中定义、命题的作用与必要性。这节课的重点是:命题的概念。难点是:命题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我先以生活中的几个实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入本课的学习。紧接着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具体教学中,我设计的两个探究点,探究点一研究定义的概念,以及学习定义的必要性。探究点二研究命题的定义和怎么判断命题,并设计了大量的练习。引导学生得出关键二字是:判断。能够根据这个句子知道对和错,就是一个判断,没有判断就不是命题。举例:课本220页的五个例子都是命题。就像我们做的填空题一样,有“如果,那么”这个结构的一般情况下都会是命题,但没有这个结构的不一定就不是,比如这五个句子。接下来请同学们改造这五个句子,变成“如果,那么”句式,其实就是一个语文环节中的造句,同学们很活跃,纷纷举手发言。 课堂检测练习我用到的是课本221页习题6.2第1、2题,有个别同学会做错,做错点在于对判断还把握不够到位,还有少数同学对定

【鲁教版】数学初中《百练百胜》七年级下册(五四制)8-1

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 1 定义与命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含义,能识别真假命题.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判断命题的真假,培养分类思想,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学生使用分析法.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语言推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定义、命题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通过学习命题真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学习命题的构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定义、命题的概念,以及判断命题的真假. 难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上过网或懂电脑的同学都知道什么是“黑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对话(电脑演示)

由此可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在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认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为此,我们需要给出它们的定义.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定义与命题 二、探索归纳 1.定义 问题1: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数学概念,比如角、平行线、直角三角形等,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什么叫做平行线?什么叫做直角三角形? 生:“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大家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归纳: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语句叫做定义. 2.命题 问题2:过去我们还学习过数、式和图形的一些性质,例如, (1)如果a=b,那么a+c=b+c. (2)对顶角相等. (3)如果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并且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定义吗? 归纳:上面给出的语句都是对某件事情进行判断的句子,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5.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5.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2.教材分析 本节是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它的推论.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图形相等或不等的重要工具,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 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这是以前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主要推理方式;而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按照规定的法则〔包括逻辑和运算〕证明结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是今后在空间与图形中的重点学习的另一主要推理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定义与命题、为什么要证明、什么是几何证明”之后,已经知道了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了解综合法证明几何命题的格式和步骤,本节课是以三角形问题为载体,初步学习综合法证明的第一课. 3.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习了角、平行线、平面图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全等形等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在这之前,学生忆积累了一定的观察、实研、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出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具有了一定的作图、表达的技能以及合情推理的 能力.七年级下册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索了三角形内角和,学生对这一性质非常熟悉.因此,学习平面 图形性质的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格式,在知识、 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等方面已有了充分的积累,本课的学习已势在必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两个推论. 2.通过尝试探索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体会辅助线的作用,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借助三角尺探索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两个推论证明方法的探索. 难点: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法等方式,体会辅助线的作用和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能说出定理及推论的内容. 2.通过尝试探索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体会辅助线的作用,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定义与命题教案

定义与命题教案 教案一:定义命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命题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一些常见的命题; 3. 能够进行命题的定义和表达;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命题的概念和特点; 2. 常见的命题。 教学难点: 1. 命题的定义和表达; 2. 命题的真值。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小黑板和彩色粉笔; 3. 运动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道著名的谜题,让学生猜测谜底,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能够猜中。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猜谜底有没有一定的规则?我们如何确

定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命题的定义:说法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或者问题。 2. 命题的特点:有真值的可判断性,即能够判断其真假。 3. 命题的分类:可以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三、例题讲解(20分钟) 1. 实际生活中的命题。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命题,并与学生一起判断其真假。 2. 简单命题的举例和讲解。 以命题“1加1等于2”为例,分析命题真值的确定和真假的判断。 四、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 1.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命题进行形式逻辑运算的讨论和分析。 2. 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将自己的结论写在小黑板上,然后学生互相评价讨论结果的正确性。 五、游戏活动(20分钟) 1. 进行一个形式逻辑谜题的游戏,教师出示几个陈述句,学生根据这些陈述句判断其中一个是真的,其他的是假的。 2. 学生自行组成小组,进行一场形式逻辑知识竞赛,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回答。

六、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命题的应用范围。 七、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命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准备一份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命题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进行命题的定义和表达,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命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命题的判断仍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2.2-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2.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对命题的含义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习过一些公理和定理,为公理化思想的培养作好了充分准备.活动经验基础:有了上一节的活动基础,学生对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举例说明的学习方式有比较好的活动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命题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但学生对于命题的构造,什么是真命题,什么是假命题还不甚了解,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真假命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定理、公理的概念,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命题中的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 2.解命题的构成,能区分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3.经历实际情境,初步体会公理化思想和方法,了解本教材所采用的公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五个环节:回顾引入——探索命题的结构——思考探讨——读一读——课堂反思与小结. 第一环节:回顾引入 活动内容: ①什么叫做定义?举例说明.②什么叫命题?举例说明.

活动目的:回顾上节知识,为本节课的展开打好基础. 教学效果: 学生举手发言,提问个别学生. 第二环节:探索命题的结构 活动内容: ①探讨命题的结构特征 观察下列命题,发现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一个四边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②总结命题的结构特征 (1)上述命题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 (2)“如果……”是已知的事项,“那么……”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结论.(3)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结论,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活动目的:对命题的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会判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教学效果: 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引导进行归纳. 应告诫学生当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要注意改写时不要机械地添上“如果”和“那么”,应适当地补充一些修饰语句,使改写后的语句通顺,完整。 第三环节:思考探讨

《平行线的判定》 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浙教版 (4)

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后平行线知识的延续和补充,也是今后学习相似形相关知识的根底。在教材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三个判定方法. 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使学生初步理解;“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根本方法. 重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第二、三个判定方法的发现、说理和应用. 难点 问题的思考和推理过程是难点 教学 准备 板书 设计 投影幕 教学过程 备注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如图,问12l l 与平行的条件是什么?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再问:三线八角分为 三类角, 当同位角相等时,两直线平行,那么内错 角或同旁内角具有什么关系时,也能判定两直线平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 书课题) 学生会跃跃欲试,动脑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将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设法转化为利用同位角相等. 二、运用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发现新的判定方法 1.通过合作学习,提出猜测. ①假设图中,直线AB 与CD 被直线EF 所截,假设∠2=∠3,那么AB 与CD 平行吗? 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我们已经有怎样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⑵有∠2=∠3,能得出有一对同位角相等吗? 由此你又获得怎样的判定平行线的方法? 要求学生板书说理过程,在此根底上.将“猜测〞更改成判定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并强调几何语言的表述方法 ∵∠2=∠3 E F 3 A B C D 1 2 4 E F 4 A B C D 1 3 2

初中数学_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3节揭秘五角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本节课标对此部分的要求简单,从掌握知识的角度看没有什么难点,但如果从注重数学的整体性,强调基本图形的建模,提高图形的研究能力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角度看,教学中又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在课题的引入、问题的展开,学生的参与方式,活动过程等环节加强思考,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数学学习过程,使他们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把他们培养成为善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学生曾经通过测量、撕纸等方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本章又对该命题进行了严格的逻辑证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这堂课通过让学生“测量、拼凑”去发现五角星五个角的和是180°,然后去证明这是一个真命题,这种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探究得到的结论必须经过证明,再次感受到证明的必要性。 通过前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并内进行简单应用。对于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多角图形,借助三角形外角把它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是一种普遍方法,具有一般性,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其推导过程所涉及到的转化思想,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方法,是十分重要又难以掌握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本节课的难点为: 把复杂的多角几何图形转化为简单的三角形问题 重点为: 1.引导学生从内和外、相等和不等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做等全面的认识。 2.通过一题多解、一图多变,提高几何图形的研究能力,体会思维的多向性。 1.已知:如图,AB//CD, 求证:∠CAB=∠CED+∠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