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圆锥的体积知识点整理_教案教学设计

圆柱、圆锥的体积知识点整理_教案教学设计
圆柱、圆锥的体积知识点整理_教案教学设计

圆柱、圆锥的体积知识点整理

1.圆锥的特征:由2个面围成,一个是底面,一个是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只有一条高。

2.圆柱的体积:

公式的推导:利用转化的策略。

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32、64……无限分割,切开后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底面积×高)

当然在计算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变式。如已知半径、直径、底面周长等。

例如:

已知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12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已知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8分米,求圆柱的体积。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5分米,求圆柱的体积。

3.圆锥的体积: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获得: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v=1/3sh

4.关于圆锥的一些拓展提高,将会在下面的学习中遇到。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与圆锥的体积比是3:1

例如: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4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2)等体积、等高的圆柱的底面积与圆锥的底面积的比是1:3;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6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

(3)等体积、等底面积的圆柱的高与圆锥的高的比是1:3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15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5.有关圆锥体积的练习

(1)一个圆锥,底面积是170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把一个体积是282.6立方厘米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形机器零件,求圆锥形零件的高。

(3)把一个圆锥形铁块浸没在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水深20厘米的容器中,水面上升到22厘米,这个圆锥铁块的体积是多少(4)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是6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5)一个圆柱形钢块,底面半径和高都是8分米,把它熔铸成一个等高的圆锥,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完整版)圆柱和圆锥知识点整理

圆柱和圆锥知识点整理 圆柱: (一)圆柱的特征:1.底面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圆,且平行。2.侧面是曲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3.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高有无数条且都相等。(二)相关计算:1.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如果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可直接用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边长”。) 1.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C和高h,求侧面积。用公式S侧= C h ;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 ( 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底面周长= 圆柱的侧面积÷高) 2.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d和高h,求侧面积。用公式S侧= πd h ;(记住C=πd) 圆柱的侧面积= 直径×3.14 ×高 3.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r和高h,求侧面积。用公式S侧= 2πr h。(记住C=2πr ) 圆柱的侧面积= 半径×2 ×3.14 ×高 2.圆柱的表面积:(解答与圆柱的表面积有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或想象图形的方法,明确题意,再分步计算各部分的内容,最后完成解题)。 (1)S =S +2 S ; (2)S =2πr h +2πr = 2πr ( h +r ) 。[由于求圆柱的表面积一定要知道底面半径r,如果半径r未知,可以用公式r = d÷2 或r = C÷π÷2 先求出半径r,再用公式S =2πr h +2πr = 2πr ( h +r ) 计算圆柱表面积。

3.圆柱的体(容)积:V = Sh = πr 2 h (圆柱的体积一般要先求出底面半径r )。 圆柱的体(容)积 = 底面积 × 高 = 半径2 × 3.14 × 高 高 = 圆柱的体(容)积 ÷ 底面积(半径2 × 3.14); 底面积 = 圆柱的体(容)积 ÷ 高 二、圆锥: (一)圆锥的特征:1.底面是一个圆形。2.侧面是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3.高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只有一条高。 (二)相关计算: 圆锥的体积:V = Sh = πr2 h (求圆锥的体积一般要先求出底面半径r )。 圆锥的体(容)积 = × 底面积 ×高 = × 半径2 × 3.14 × 高 (别忘了乘 ) 底面积 = 圆锥的体(容)积 ÷ 高 ÷ =(S=3v ÷h); 高 = 圆锥的体(容)积 ÷ 底面积 ÷ =(h=3v ÷s) 三、关于圆柱、圆锥的典型实际问题: 1.求圆柱形通风管(如圆柱形烟囱)所需的材料面积或求圆柱体商品筒的侧面标签的面积就是要求圆柱的侧面积; 2.求压路机的滚轮转动一周所压过的路面面积就是求圆柱(滚轮)的侧面积; ( 所压过的路面面积 = 圆柱(滚轮)的侧面积 ×转动速度 × 时间 ) 3.做无盖的圆柱形水桶所需的材料面积或给圆柱形水池的内壁和底面铺瓷砖(或涂水泥)的面积其实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的面积。 4.熔铸问题:解决把一种几何体熔铸成另一种几何体的关键是抓住它们的体积不变(体积相等)。 31313131 31

圆柱与圆锥体积练习题

圆柱与圆锥体积练习题 一、填一填(圆柱与圆锥体积练习题) 1.圆柱的侧面是一个(),底面是2个相等的()。 2.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5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3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高4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5.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米,底面直径是2米,它的高是()米。 6.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体积之和是6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二、选一选 1.求做一个圆柱形茶叶罐需要多少硬纸板是求()。 ①圆柱的侧面积②圆柱的体积③圆柱的表面积 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① 4 ②6 ③8 3.以两条直角边都是3厘米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① 9 ②③

三、圆柱圆锥练习题选(二) 1、做一节长1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铁皮烟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2、一个圆柱形的体积是30立方米,底面积是15平方米,高是多少米?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5平方米,高2米。用这堆沙铺在长400米、宽3米的路面上,能铺多厚? 4、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吨。这堆沙重多少吨? 5、一种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它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5分米。 ①做一个这样的水桶至少需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平方米)

②如果每升水重1千克,这个水桶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铁皮厚度不计) 6、一段圆柱形钢材长5米,横截成两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20平方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这段钢材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7、一个圆柱形水槽,底面半径是8厘米,水槽中完全浸没着一块铁件,当铁件取出时,水面下降了5厘米。这块铁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2、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沙、米,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故事引入: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当人们都说他是天才的时候,他却谦虚的说:天才=99%的汗水和1%的灵感。孩子们,请记住这句话吧,你的未来一定会很出色的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爱迪生的一个小故事开始吧,有一天爱迪生让他的助手测量一个灯泡的体积,由于灯泡的形状很不规则,助手苦苦思考,还是没有答案,爱迪生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他将灯泡

里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量筒中(教师拿出圆柱体量筒作演示),就得出了灯泡的体积。你能说说爱迪生这样做的理由吗? 师:因为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板书) 2、提出问题,明确方向。 爱迪生帮他的助手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帮打谷场上的农民伯伯们一个忙(用多媒体显示一堆圆锥体的小麦堆)请大家算算这堆小麦的体积。看看谁是未来的爱迪生 生:利用爱迪生的方法,利用一个圆柱体或长方体大桶来装这堆谷子,就能求出这堆谷子的体积了。 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呢? 生:长×宽×高 师:非常棒,其实呀不管是爱迪生,还是未来的爱迪生某某都是运用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来解决新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样能不能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找到一种简单而又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公式呢? 板书:圆锥体积 二、讨论问题,提出方案 1、现在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找到手中圆锥的体积。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各小组汇报: 把圆锥投入装了水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的容器中,求出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20200921100127)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版)六年级下册第33?34页。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同学整体水平比较平均,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 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思维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难点: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共六套,沙、米,实验报告单;带有刻度的直尺,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了解学情。(二)互动新授 1、提出问题,想一想:圆锥与圆柱有哪些区别? 根据学生的各种猜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与那种图形的体积有关? 进一步观察、比较、猜测。教师举起圆柱、圆锥教具,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让学生想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 2、实验探究。 (1)教师布置实验任务。 出示教材例 2. ①从准备好的圆柱、圆锥体容器中找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容器来。 ②用装沙子的方法量一量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布置实验要求:各组根据需要选用实验用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圆柱和圆锥知识点总结

《圆柱和圆锥》知识点总结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就是圆柱。 名词:圆柱的轴,圆柱的高,圆柱的母线,圆柱的底面,圆柱的侧面。 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V 柱 =Sh=πr2·h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h=V 柱÷S=V 柱 ÷(πr2)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S=V 柱 ÷h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 侧 =Ch(注:c为πd)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特征: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圆柱的切割: a.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增=2πr2 b。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 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 增 =4rh 注:圆柱高增加减少,圆柱表面积增加减少的只是侧面积。 考试常见题型: a.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 b.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c。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 d.已知圆柱的底面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e.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常见的圆柱解决问题:

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烟囱、教学楼里的支撑柱、通风管、出水管(求侧面积); 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 ①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①鱼缸、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⑤V钢管=(πR 2﹣πr 2)×h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 。 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3 1。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πr 2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 =3 1Sh S 是圆锥的底面积,h 是圆锥的高,r 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圆锥的高=圆锥体积×3÷底面积 h =3 V锥÷S =3 V锥÷(πr2) 圆锥的底面积=圆锥体积×3÷高 S=3 V 锥÷h 圆锥体展开图的绘制:圆锥体展开图由一个扇形(圆锥的侧面)和一个圆(圆锥的底面)组成.在绘制指定圆锥的展开图时,一般知道a(母线长)和d(底面直径) 圆锥的切割: a.横切:切面是圆 b。竖切(过顶点和直径直径):切面是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圆锥的高,底是圆锥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即S 增=2Rh 考试常见题型: a 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体积; b 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底面积; c 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锥的高,底面积。 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锥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圆锥的体积》(1)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1、12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 的圆柱的体积的”。 教学准备: 1、准备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若干水槽,若干小杯子,沙子和水;量筒一个。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生: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 师:那现在谁来回忆一下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生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是:v=abh 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谁来说? 生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是:v=a×a×a 师:圆柱体呢? 生3: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是:v=sh 二、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引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1页,观察情境图,这堆小麦大致是什么形状? 生:圆锥。 师:你有办法知道这堆小麦的体积吗?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 生: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计算体积都有公式,我想要是圆锥也有一个计算公式就好了。 师:圆锥确实有计算体积的公式,但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圆锥的体积》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从事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操作、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能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会产生探究问题的需要,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和归纳公式,体验过程,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本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理念,本课以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为主线,以引导猜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为基点,通过实际应用训练使学生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理解运用知识。 在教学策略上,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猜想释疑、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中,自觉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解决问题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探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编写可以看出,教材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联想、猜测、操作实验、推理等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就本节课的设计而言,本课“圆锥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首先悬疑激趣,再通过多媒体认识、理解圆锥体的特征。然后进行分组操作,为了实验的准确性,通过用空心圆锥向空心圆柱的容器里倒沙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青岛版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青岛 版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在炎热的夏季里,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吃冰淇淋吧!(出示课件),看:超市里正在搞促销活动呢,圆柱形的冰淇淋每个5元,圆锥形的冰淇淋每个2元。(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用10元钱怎样买冰淇淋最合算呢? 谈话: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解决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困难吗 谈话:是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锥的体积”,相信你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的。引出课题:圆锥的体积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二、猜想验证、研究问题 1.引导猜想: 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圆锥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大胆提出假想,既让学生实现了创造性的学,又激发了学生急于验证假想的探究欲望。 2.实验验证: ①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谈话: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找一找屏幕上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解决电脑博士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课件出示思考题: 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们的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其中多数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水、水槽、量杯、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另外2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等,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体积有8倍关系的,也有5倍关系的。) 同组的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交流,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②汇报交流。 展示不同的结论: (1)请这几个小组同学说出他们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 3 。) (2)讨论: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更加科学合理一些? (请他们拿出实验用的器材,自己比划、验证这个结论。)(3)引导学生自主修正另外两个结论。 ③总结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V=1 3 Sh ④回归课前问题:你能分别算出这两个冰淇淋的体积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谈话:用10元钱怎样买冰淇淋最合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实验、自己研究、分析问题,留给学生创新时空,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初步得出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既突出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创新精神。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探索圆锥体积方法和推导过程。 教法学法: 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具: 1、多媒体课件。 2、等底等高的空心圆锥与圆柱,大小不一的圆锥、圆柱,沙子。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2、求下列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 (2)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10分米。 (3)底面直径2米,高是3米。 3、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万物复苏的季节来了,老师家备了一堆沙子,准备把家里的墙面重新装修一遍。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大家和我一起解决好吗?(出示沙堆图片)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瓦匠告诉我要用6立方米的沙子,我不知道我备的这些沙子够不够?你们说怎么计算这堆沙子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求圆锥体积的方法。(板书圆锥的体积) 三、类比猜想 1、大胆猜想,计算圆锥体积 (1)引导学生从已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猜想圆锥体积。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圆锥体积小,公式不合适。(出示课件:演示把圆柱削成圆锥),如果我们知道圆柱体积,猜想圆锥体积是它的几分之一? (3)说说猜想的依据。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3 圆柱与圆锥 一、圆柱的认识 1.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圆柱形的,如茶叶桶、蜡烛、罐头 盒等。 2.圆柱的特征: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 。它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 3.圆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 是一个曲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 (.或正方形....).的长..(.或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或边长...).等于..圆柱的高。..... 4.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长方形硬纸形成的图形就是圆柱。 二、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S .侧.=Ch ...。如果已知底面直径,底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 =πd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就是S .侧.=.π.dh ..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底面周长的计算公式就是C =2πr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就是S .侧.=2..π.rh .. 。 2.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用字母表示为S . 表.=Ch ...+2..π.r . 2.。 三、圆柱的体积 1.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2.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把一个圆柱的底面沿半径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按照等分线沿着圆柱的高把它们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 越接近于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形状不同,体积相等。 提示:如果沿一条斜线 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它的侧 面会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平行四边形 的底,圆柱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注意: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可能得到梯形。 提示:在实际中,不是所有的圆柱形物体都有两个底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求一段排气筒的表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 积,求一个水桶的表面积就 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一个底 面积的和。 提示:把圆柱转化成长 方体来求体积,运用的是转 化的思想方法。 要点:圆柱的高不变,底

小学六年级数学:一 圆柱与圆锥圆锥的体积教案

圆锥的体积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 1、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 2、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25cm2,高是12c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cm3。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46.5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m3。 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cm,高是5cm,它的体积是()cm3。 二、精挑细选,对号入座。 1、圆锥的高是()。 A、顶点到底面任一点的距离 B、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C、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一点的距离 2、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正方体的体积比较,()。 A、正方体最大 B、一样大 C、圆锥最小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差是36立方厘米,那么它们的体积和是()。 三、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四、解决问题。 1、工厂有一堆成圆锥形的煤,底面半径是3m,高是2.4m。如果每天烧煤1.5m3,这堆煤大约可以烧多少天?(得数保留整数) 2、将一个底面半径是4dm,高9dm的圆锥形铁块,浇铸成底面半径1dm,高1.5dm 的小圆柱,可以浇铸多少个? 3、如右下图所示,圆锥形容器中装有5升水,水面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这个容器还能装多少升水?

4、如右下图所示,一个粮仓,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如果粮仓墙壁的厚度忽略不计,这个粮仓的容积大约是多少立方米? 五、下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绕它的底边旋转一圈,得到一个旋转体,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旋转体的体积。 部分答案: 二、1、B 2、C 3、C 三、1、V = 3 1×12.3×7 = 28.7(cm 3) 2、V = 31×(2 6)2 ×3.14×8 = 75.36(dm 3) 3、V = 3 1×3.14×22×1.5 = 6.28(m 3) 四、3、关键是要找出容器上半部分的体积与下半部分的关系。 设圆锥容器的底面半径为r ,水面半径为 2r ,容器的容积为31h r 2π。 水的体积为31π×(2r )2×2h = 241h r 2π h r h r 2224 131ππ = 8说明容器可以装8份5升的水,现已经装了1份,还可装7份。 5×(8-1)=35(升) 4、3 1×3.14×(8÷2)2×3+3.14×(8÷2)2×5 = 301.44(立方米) 五、r:12×2÷8 = 3(厘米) h:8÷2 = 4(厘米) V: 3 1×3.14×32×4×2 = 75.36(立方厘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 2.圆锥 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能熟练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3、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熟练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知探究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板书:圆锥的体积=31×圆柱的体积=3 1×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 =31Sh 2、教学练习六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六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题目: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34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班核对评讲。 2、做练习六的第8题。 (1)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的第6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与圆柱知识点总结

《圆柱和圆锥》知识点总结 1.圆柱:以长方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底面 2.名词: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 圆柱的底面: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 圆柱的侧面: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平行四边形)。 3. 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柱=Sh =πr2·h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h =V柱÷S=V柱÷(πr2)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S=V柱÷h 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S侧=Ch (注:c为π d) 5.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一个侧面积 S表=2πr2 +Ch 6. 圆柱的切割: a.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增=2πr2 横切切面 b. 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增=4rh 6.圆柱高增加减少,圆柱表面积增加减少的只是侧面积。 7.考试常见题型: a.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

C=2πr S侧=2πrh S表=2πr2 +2πrh V=πr2·h b.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S侧=Ch S表=2π(C÷π÷2)2+ Ch V=π(C÷π÷2)2h S底=π(C÷π÷2)2 c.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 h= V÷(C÷π÷2)2 先求h= V÷(C÷π÷2)2再求S侧=Ch 先求h= V÷C÷π÷2)2再求 S表=2π(C÷π÷2)2+ Ch S底=π(C÷π÷2)2 d.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S侧=πdh S表=2π(d÷2)2+πdh V=π(d÷2)2h e.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r=S侧÷h÷π÷2 先求r=S侧÷h÷π÷2 再求S表=2πr2 + S侧 先求r=S侧÷h÷π÷2再求V=πr2·h 先求r=S侧÷h÷π÷2再求S底=πr2 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8. 常见的圆柱解决问题: 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烟囱、教学楼里的支撑柱、通风管、出水管(求侧面积); 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 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④鱼缸、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⑤V钢管=(πR2﹣πr2)×h 1.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圆柱与圆锥单元练习 1.圆锥体底面直径是2米,高2米,它的底面积是(),体积是()。 2.将一张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白纸卷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3.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 ( )厘米。 4. 1600毫升的果汁最多能冲满()杯高10厘米,直径为6厘米的玻璃杯。 5. 要反映小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占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6.一个圆柱体木料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6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 米。把这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体积约是()立方分米。 7.做一节底面直径为10厘米,长40厘米的烟筒,至少需要()平方分米铁片。 8.把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要削去()立方厘米。 9.把一个底面直径为5厘米,高为12厘米的圆柱体沿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 10.有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钢材,如果把它截成3段同样的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40平方 厘米,这根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如果以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是 (),这个图形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选择题。 1.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后,() A 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 B 表面积变大,体积不变; C 表面积变大,体积变大。 2.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是(),得出圆锥体的是()。

A B C D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 12 B 36 C 4 D 8 4.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高是半径的()倍。 A 2 B 2 C 6.28 5.将一个底面直径为4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部分,()切法表面积增加的大。 A B 6.一个圆锥的体积是n立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A n B 2n C 3n 7.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A 3 B 6 C 9 D 12 8.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削掉的部分部分重8千克,这段圆钢重()千克。 A 24 B 16 C 12 D 8 9.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那么它的体积就扩大()倍。 A 3 B 9 C 18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一、本周主要内容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二、本周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通过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考点分析 1. 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容积) = 底面积 × 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V = sh 或者V = лr 2h 。 2. 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 = 31sh 或者V = 3 1лr 2h 。 【典型例题】 例1、(计算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底面周长9.42分米,高20厘米。求它的体积? 分析与解:求圆柱的体积,一般根据V = sh 或者 V = лr 2h ,题中没有给出底面积,又没有给出底面半径,所以要先求出底面半径,同时题目中单位名称不统一,要注意化单位,可以统一为分米,也可以统一为厘米。 20厘米 = 2分米 底面半径:9.42 ÷ 3.14 ÷ 2 = 1.5(分米) 体积: 3.14 × 1.52× 2 = 14.13(立方分米) 答:它的体积是14.13立方分米。 点评:会使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但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也非常重要。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之前的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一样,都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2、(计算圆柱的容积)一个圆柱形的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周长是9.42米,高是2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545千克,这个粮囤约装稻谷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分析与解:先通过底面周长求出底面半径,再求出底面积,进而求出容积。再去求能装稻谷多少千克。 3.14 ×(9.42÷3.14÷2)2 × 2 × 545 = 7700.85 ≈ 7701(千克) 答:这个粮囤约装稻谷7701千克。 点评:虽然求容积的方法和求体积的方法相同,但并不意味着体积就是容积。体积的数据是从外面量的,而容积的数据要从里面量。所以一个物体的体积都比其容积要大。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圆锥的体积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nical volume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圆锥的体积教案 目标定位: a教学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的能力。 b教学 1. 合理、有效、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推理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 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3. 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得到发展,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得以增强,空间观念得到强化。 [ (一)、复习引入、铺垫孕伏

a教学提问 1.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 3. 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 4. 说一说圆锥体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b教学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及思考 1. 我们认识了圆锥,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圆锥的各部分及其特征。什么是圆锥的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形的? 2. 如果要把一根底面直径8厘米、高2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加工成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大家想一想,该怎么办?(多媒体课件演示圆柱形木料旋转切削转化为圆锥的过程,并将圆柱与圆锥重叠,突出“等底等高”)师提问:①制成的圆锥的底面积与截取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制成的圆锥的高与截取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②大家可以试着猜想、估计一下,制成的圆锥的体积与截取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的猜想、估计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考! (二)、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知识点归纳 一、面的旋转 知识点1、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点的运动形成(),线的运动形成(),面的旋转形成()知识点2、圆柱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圆柱有3个特征 (1),圆柱有()个底面和()个侧面; (2),底面是()的两个圆; (3),圆柱有()高,所有的高都()。 2、把圆柱平行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把圆柱沿底面直径进行切割,切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 知识点3、圆锥的各部分名称以及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侧面是一个(),侧面展开是一个()。 2、圆锥的特征: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3,圆锥只有()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知识点1、圆柱侧面积的测量方法 1、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圆柱侧面积=()×(),用字母表示:() 2、侧面积公式的几个推导公式,由于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由圆的周长公式:

πd、 2πr,可以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公式还有:(),()。 3、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正方形或者()。 知识点2、圆柱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第一类,一只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形纸筒,底面周长72,高8,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类,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测面积。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 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 小数) 第三类,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 知识点3、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圆柱的组成部分: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2、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2. 3、侧面积的公式有3个,相对应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有3个分别是: 知识点4、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用分析法做题、用割补法做题) 第一类、求一个底面积和侧面积(无盖的桶、茶杯、水池等)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桶,高24,底面直径是20,做这个铁桶大约要用铁皮 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数)

【强烈推荐】北师大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知识点练习题

北师大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知识点 练习题 C底面周长 r半径 h高 一、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圆锥的特征:(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与应用: S表=S侧+2S底 S侧=ch=底面周长×高 S底=2πr2 表面积公式应用: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 S侧=πdh 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πrh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圆柱的体积公式与应用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已知底面积和高,可运用公式:V=Sh 已知底面半径和高,可运用公式:V=πr2h 已知底面直径和高,可运用公式:π(d/2)2h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可运用公式:π(C/2π)2h 四、圆锥的表面积公式与应用(不考) 圆锥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五、圆锥的体积公式与应用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V=1/3Sh 圆锥公式的应用:已知底面积和高,运用公式V=1/3Sh 已知底面半径和高,运用公式V=1/3πr2h 已知底面直径和高,运用公式V=1/3π(d/2)2h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运用公式V=1/3π(C/2π)2h

圆与圆锥 一、 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 1.圆柱的侧面积是37.68m 2,高是3m ,它的底面周长是( )m ,直径是( )m 。 2.右图是一个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形水桶,高是6.28分米,将它的侧面展开, 刚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水桶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 4.一个圆锥的高是12厘米,体积是40立方厘米,比它同底圆柱的体积少20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5.一个圆柱形水桶的容积是24立方分米,桶内底面积是6平方分米,装了 的水。水面高( )分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同一个圆柱的两种不同切分。(平均分成两块) 甲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乙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 A.πr 2 B.2rh C.2πr 2 D.2πrh E.4rh 2.李师傅准备用下左图卷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再从右边的几个图形中选一个做底面,可以选用的底面有( )个。 (接缝处忽略不计,无盖) ① ② ③ ④ A.1 B.2 C.3 D.4 3.上题中,选择( )时,容积较大;选择( )时,容积较小。 A.① B.② C.③ D.④ 4.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体积( )。 A.扩大到原来的3倍 B.扩大到原来的9倍 C.不变 25.12cm 10cm r r h 乙 甲 h 25.12cm 4 3 4 12.56cm 6.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