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经济史研究综述

近代经济史研究综述
近代经济史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综述(1977——1996)(转)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综述(1977——1996)作者:明根

1979年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也出现了新的局面。本文试就这一时期中国大陆近代经济史研究工作的主要成就与不足,以及大家所关注的若干学术问题讨论情况稍作重点评介。

一、主要成就与不足

这一时期近代经济史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主要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明:[1] (1)、发表的学术论著数量激增。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出版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专著约有600种,其中仅1986~1995年这十年间出版的就达500多种,是1949~1978年这三十年出版同类书数量的5倍多。这一时期除原有的《历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分别主办的《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这三种专业刊物先后问世。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编委会创办)、《近代中国》(上海中山学社创办)等不定期刊物也相继出版。这些刊物的创办,大大拓宽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论文的发表园地,促进了这一学科的繁荣。这一时期在上述刊物,以及在其他经济类、文史类、社科类刊物上发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约有5000多篇,占建国以来本学科发表论文数的90%以上。其中,1986~1995年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数近4000篇,约是1949~1978年这三十年间发表同类论文数的6倍半。

在翻译和介绍国外学者及台港学者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的工作方面,这一时期也比以前有明显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海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大陆的学术发展。

这一时期有关近代经济史资料的整理、编纂工作成就也很大。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航运、盐务、商务等部门和行业史资料书,英美烟草公司、满铁、鞍钢、伪满中央银行、金城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银行、聚兴诚银行、汉冶萍、裕大华、大生、刘鸿生企业、吴蕴初企业等大型企业史料书,关于旧中国海关、海关锐收和分配统计、清代外债、民国外债、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江苏省工业调查统计、天津商会、苏州商会、南开经济指数资料、自贡盐业契约、张謇档案、盛宣怀档案、自然灾害档案资料等专题资料书,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晋冀鲁、晋绥、太岳、太行、东江、鄂豫皖、湘赣、闽浙赣、东北解放区、华中抗日根据地等根据地财经史料书相继出版;不少地方政府及业务部门也组织力量,编纂本地方本部门史志,所出版的地方工商史、农林史、金融史、财政史、港史、公路史、邮政史等资料书更是面广量大,不胜枚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也编纂了数十卷通史性资料书《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这些都为近代经济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更为厚实的史料基础。这一时期出版的近代经济史有关专题的工具书,如《外国在华工商企业辞典》等,也为本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2)、在培养经济史研究人才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文革”十年浩劫,给中国经济史研究队伍带来很大破坏,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断层。80年代以来,北京、上海、四川、甘肃、辽宁等地一些高校的教师们相继编写了一批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其中不少是经过反复修改、精心提炼的力作,它们帮助青年提高了对国情的认识,并为经济史人材的培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一些年轻学者努力进取,许多老专家为年轻学者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各地社会科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从事中国近代

经济史研究的专门人才,这对于填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人才断层,增添新生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领域有较大的扩展。

50年代至70年代大陆发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以揭露和批判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及批判本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剥削为主。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由于研究人员主观上思想逐步解放,视野日益扩大,因而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宽:先前研究较多的一些课题如关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近代工业、中国资产阶级、洋务运动等,探讨继续深入,发掘了一些新资料,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以往研究比较薄弱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通讯业、财政、金融、民族市场、城市经济史、地区经济史、人物评传等方面,研究论著大大增多,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例如,在货币金融史方面,既有从宏观上考察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金融业管理、地方银行史、晚清钱庄和票号、外资在华金融势力等方面的研究论著发表,又有从微观上剖析一些近代著名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的专著出版;在城市经济史方面,有关近代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城市经济史的专著最近几年接连问世,它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过去几乎是研究空白的近代企业制度、人工经济、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国际收支、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市镇经济史、少数民族和边疆经济史等方面的课题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兴趣,研究正在不断深化。过去的研究较侧重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民国以后史的研究相对薄弱,现在这一情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关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国民党官僚资本、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革命根据地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形成热点,民国经济史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正在开展,专论民国经济史的学术著作接二连三,不断问世。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更加侧重于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服务,或者给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以历史的透视,例如上海的经济史学者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加强了有关中国近代城市化、市场发育及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造成较大的反响。这样以强烈的现实感和新视野来研究经济史,将使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给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2]

(4)学者们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展开了较为活跃的讨论。进入80年代以后,研究者们转绕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传统经济与近代化、中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及不同类型资产阶级的评价、旧中国政府干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仅有关洋务运动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就先后召开了六次。近几年关于近代农村经济、近代市场体系等问题的讨论又开展起来,有关区域经济史、行业史、企业与企业集团史、经济史上重要人物的研究也更加广泛深入。例如,国内学术界有关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的研究活动就曾多次形成热潮,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几年在江苏就已开了两次。与对外经济史研究密切相关的近代海关史研究在进入8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学者们围绕旧中国海关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近几年先后召开了三次中国海关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经济史学会成立后,其中的近代经济史分会(后改为专业委员会)也组织了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学术讨论活动。这些学术讨论活动对于开阔人们视野,深化对经济史有关问题的认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宽及研究内容的深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其中,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多卷本《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都是集国内多位经济史专家之力,历时数十年而成,在较高的层次上总结了以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受到不少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的好评。前者用翔实的资料,系统而精辟的分析,再现了1840~1894年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下中

国社会经济的演变过程,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吴玉章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后者重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近代经济发展变化进行了总体考察,获199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这些学术价值较高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其他专著还有很多,可谓精彩纷呈,但因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

(5)这一时期学者们对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和探讨。

有关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社会功能等的讨论,近二十年来仍然在继续进行;而关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问题,在这一时期相对来讲更受大家关注。

中国经济史学会两任会长严中平、吴承明都曾就方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严中平在《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一书中从学科性质、治学作风、选题、积累资料、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老专家们的经验,他强调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要多作比较,要破“四就”(即不能就中国论中国、不能就近代论近代、不能就经济论要济、不能就事论事),立“四新”(即要提出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出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吴承明赞杨了严中平重倡“四新”之举,他自己也多次在演讲和文章中对文献学、考据学、历史唯心主义、经济计量学、发展经济学、地区经济和周期论、社会学以及系统论等经济史研究方法作了评介。他认为研究经济史应根据不同对象和史料条件,采取不同方法;方法论有新老学派之分,但没有高下、优劣之别。他较为详细地探讨了怎样选用经济学理论作为研究经济史的方法,并指出“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他多次强调了经济史研究中计量方法的重要性,他希望在有关经济史的研究中“凡是能够计量的,尽可能作些定量分析”。但他认为,计量学方法“应该主要用它检验有的定性分析,而不宜用它建立新的理论”。[3]

对定量分析越来越重视,并就有关经济史研究计量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是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的一大进展。旧中国经济统计资料既缺少又散乱,给计量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这种困难,在经济史计量方法的具体运用上,出现了两种倾向性意见:一种意见侧重于“大胆创新”,例如南开大学的刘佛丁提出必须改变“那种面对数据不足,在一些重大课题面前望而却步的状况”,他认为“在我们惯用和尚不熟悉的理论和方法之间,应侧重于提倡、引进和运用后者。[4]他和王玉茹等同事在引用有关资本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考察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同时,较多地运用了计量方法,引人注目。另一种意见则较为强调“谨慎”,例如在1985年北京和上海分别发表的彭泽益和唐传泗的两篇文章就很有代表性。彭文指出计量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涉及学风问题”。文章详细论述了计量研究的复杂性,探讨了处理数量关系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告诫研究者“一定要实事求是,尽量避免把中国经济史的计量研究流于数字游戏”。唐文对有关近代经济史数字资料的搜集、考察、审定和加工整理等提出了具体意见,认为数字错误比文字错误“往往更不易为人们所察觉”,因而工作上必须精细小心,强调搞计量研究应先要打好数字资料基础工作。后来章有义也从农业史计量研究角度提出了类似的告诫。[5]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强调应持谨慎态度的学者之中,有不少人很了解计量研究的重要性,并在经济史计量研究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们关于那些值得注意问题的谈论,正是他们长期工作的经验结晶。最近,北京大学的陈振汉撰文指出,经济史研究中的数量分析须看①研究何问题,②为何目的,③有何资料这三种情况而定,数量分析不能背离时代历史来进行,他认为我们社会经济史“还需以传统的史学方法为主来研究”。[6]出现上述不同意见,正反映了有关经济史研究计量方法问题讨论的深入。综合上述意见,在经济史计量研究中既要勇于探索,又要细心谨慎,是我们应采取的态度。陈振汉还认为,“从中国历史特点考虑,广泛意义的社会学,而不是新古典或新制度经济学是我们今后应更加注意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史,更多地将人口、家庭、

宗族制度、社会群体、阶段结构、宗教、文化等因素纳入经济史研究的视野,也是近代经济史学多样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这方面,华中、华南的一些学者走在了前列。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成绩是主要的,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

(1)研究主题仍然不平衡。虽然有不少学者呼吁加强关于生产力的研究,但这方面的工作仍然相形见绌;就国民经济部门来讲,有关农业、手工业、国内商业的研究比重仍然偏低;关于人口和劳动经济、消费经济、市场发育、企业制度、城镇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虽然有所开展,仍嫌不足;已有论著所研究的对象地区,仍然偏重于沿海、沿江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关于少数民族和内地经济的研究相对贫乏;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这些年来研究者增多,但相对来讲,有关沦陷区经济的研究比重偏低;在各沦陷区之间,由于东北学者的努力,有关伪满经济的研究有较大发展,而关于华中、华北沦陷区经济的研究相对薄弱。关于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问津者仍很少。我们在填补学术空白,加强对以往薄弱点面的研究方面仍然需要做出重大的努力。

(2)存在重视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应当承认,在国内这一时期问世的数千种有关近代经济史的论著中确实杂有较多的低水平重复的作品,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作品仍然较少,这种现象应该设法纠正。(有的学者倡议实行“规范化”,建议学术刊物重视所刊文章注释的规范,要求文章作者就某问题发表自己论点前先归纳前人在这一问题上的已有成果,这样有助于减少“低水平重复”现象)。一外国同行也指出,中国学者们“常常做着重复的工作并出版这些重复的成果。大量文章有时运用完全相同的资料,阐述相同的看法”。[7]一些学者致力于引进国外新理论新方法,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是在这些学者的论著中,也存在着急于求成、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的现象。在计量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对数字不加考察,拿来就用,或仅根据较小的样本甚至个别数字,就草率推出较大较重的结论的情况,因而文章史料基础薄弱,破绽较多。这种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3)最近一些历史学家指出,在近代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随西方某种陈旧的殖民主义观点,不尊重中国近代基本史实的倾向,这种错误倾向对经济史研究也有影响。这些历史学家们的意见值得重视。[8]

(4)学术批评空气较为薄弱。之所以存在上述重视数量不重质量的诸种问题,既与缺乏比较成熟和公认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有关,并涉及学风问题,也与学术批评空气较弱有密切关系。反对错误思想倾向,也有必要实行百家争鸣,开展实事求是,善意说理的学术批评和反批评。在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方面,也应通过开展学术批评和反批评,总结前一阶段的得失,深化人们对这种新理论或方法的长处及其局限性的认识,以利于学术创新活动更好地开展。总之,加强学术批评,对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二、有关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研究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研究,一直是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大课题。1979年以来,随着人们的思想禁区一一被打破,在这个大课题的研究上很快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观。(一)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构成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讨论,必然涉及有关概念使用的分歧,涉及对中国资本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的看法。1983年《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复旦大学历史系在上海联合举办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讨论会,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是与会研究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后来这方面的讨论仍然在继续。经济史学界在这方面出现了以下一些不同观点:

(1)以往学者们常将“中国资本”分为官僚资本、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三类。与此相应,对“中国资产阶级”亦有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分。有的人将“三分法”改为“两分法”,即将前两类合并为“官僚买办资本”或“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也有另一种“两分法”:不认为买办是一个单独的阶级,买办资本是一个单独的资本形态。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虽然用较大的篇幅考察了近代买办势力增长和买办制度演变的情况,并对20世纪初叶全国买办人数、买办总收入等进行了新的估计,但是在进行各类资本统计时只有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区分,没有将“买办资本”单列,并且在全书数百万字中似未见“买办资产阶级”等语词。丁日初明确提出,在经济史研究中要把买办限定为一个经济概念来使用,不要把“根本无法分开的”两类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硬划为两个对立的阶级。丁日初等还认为旧中国有“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之分别,但是并没有一个官僚资产阶级,所以他们提出了“一个资产阶级论”。[9]

(2)过去还流行一种“分层法”:将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上、中、下层。80年代初,一些学者如耿云志、张国辉、章开沅等对此提出了异议。但是到80年代中期时仍有人主张采用分层法,在这些学者中间也存在着“按其资本大小、经济地位高低”和“按其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系的多少”这两种分层标准的区别。到90年代以后发表的论著中,已很少见到再用分层法的了。[10]

(3)“外国在华资本”是否也应列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一种形态?学术界对此亦有分歧。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歧。这种分歧涉及对“中国”一词的理解,有“国土说”“国民说”(姑且这样称之)之别。“国土说”以许涤新、吴承明等人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应把外国在华资本作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一种资本形态,主要理由是:①外国在华资本大部分是在中国国土上聚敛起来的;②直到抗日战争前,外国资本都占中国资本主义的最大比重,而且是最集中最具垄断性的部分,如把它排除在外,就不能说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姜铎也赞成这样处理。而多数论著在使用“中国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时,往往采用了“国民说”。例如,孔经纬在其《中国资本主义史纲要》一书中即把“外国在华资本”排除在“中国资本主义”以外,主要理由是:外国在华资本是侵略资本,不应混入中国资本主义。[11]更多的论著中未加说明,这或者是出于习惯用法,或者可能是因为大家谈到“中国资产阶级”时,并未包括洋行大班等在内,相应地,谈到“中国资本主义”时也就没包括外国在华资本。

笔者注意到:持“国土说”者亦常用“中国资本主义”或“本国资本”等语词来表示“国民说”含义,而持“国民说”者也用“整个中国资本主义”或“中国境内的资本主义”等语词来表示“国土说”的含义。由此可见,经济史论著的作者们出于各自研究的需要,往往对两种含义都要用到,表述用的语词有所不同,两者分歧其实并不象有人认为的那样重大。但是读者阅读这些论著时,要注意不同作者使用“中国资本主义”等概念时所涵盖的不同内容。本文下文所提“中国资本主义”、“中国资产阶级”,除特别说明者外,顺从多数,采用“国民说”的含义。(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这一问题包括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的大致时间、途径和历史条件等,并涉及对近代早期工业、手工业及商业的认识。1979年以后这一问题的讨论似应从有关洋务运动的讨论说起。在60年代初期经济史学界曾发表了30多篇论文,进行有关洋务运动的论争,触及到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问题。1979年,张国辉出版了《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一书。同年,夏东元、黄逸峰、姜铎、李时岳、胡滨、汪熙等也相继发表了有关重新评价洋务运动的论文,此后有关洋务运动的讨论再次形成热潮。与此相关联,经济史学界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张国辉的《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一书围绕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命题,用详尽的史实论述了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关系,进而探讨中国资本主义发生过程的特殊性,以及处在形成过程中的中国资产阶级各个组成部分的状况和特点;黄逸峰和姜铎1979年合写《重评洋务运动》一文中论述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所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次年徐泰来撰文认为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了,中国无产阶段和资产阶级发生发展了,对洋务运动的作用作了全面的肯定。[12]其他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也对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也有一些论者,如彭泽益、吴承明、郭庠林、陈绍闻、隗瀛涛等,强调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工场手工业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吴承明在1981年发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一文,论及各类资本产生途径,认为洋务派企业是官僚资本的原始形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继承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而来的”。同年,汪敬虞也发表了《试论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一文,认为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并不能产生资产阶级,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兴起的买办势力可以派生出民族资本,官督商办企业既有走向官僚资本、又有走向民族资本的两种前途。他在198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中分别考察了近代早期的新式煤矿、棉纺织业,及被公认为最有可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福建茶园、云南铜矿和四川盐井等行业,对认为民族资本主义是继承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而来的观点提出了修正意见,认为中国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过渡,不是发生在机器工业出现之前,而是发生在机器工业出现之后,这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特点。他提出,官督商办不仅是官僚资本的胚胎,同时也可以看作民族资本的胚胎。汪熙等人认为缫丝、轧花、榨糖、制茶等行业本来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向机器工业发展,但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切断”了它们发展道路。关于工场手工业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上,章开沅、张国辉与汪敬虞持有相似的观点。张国辉也同意官督商办企业“两种前途”的说法,但他认为从洋务企业发展长过程看,“民族资本越来越受压抑,前途越来越暗淡”。[13]

80年代中期,汪敬虞进一步指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或主要不是由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大机器工业而来,而主要是由一部分和手工业没有联系的官僚、地主和商人对新式工业的创办而来。张国辉也从19世纪中叶以后手工业遭到破坏、商品市场的扩大、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及货币资本的积累这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经济在外国资本入侵后发生的种种变化,认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只能在半殖民地社会秩序形成的过程中发生,因此它的发展历程不能不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他还论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封建势力对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所起的阻挠和压制作用。吴承明强调要突破“冲击——反应”模式,寻求中国社会内部的能动因素。他就传统因素与近代化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见解。(这已超出了有关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问题讨论的范围,本文将在第六部分作介绍)后来汪敬虞又重申: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来自封建社会内部新生力量对旧的生产关系的突破,而是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冲击,是出自中国原来的正常发展过程的中断。他认为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14]

汪……等论述中有一共同之处,即是把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工矿交通企业的创建相联系。至于有关时间问题,林增平在1981年发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1872~1894年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兴起阶段,其间洋务派“开始显示了向官僚资产阶级转化的趋势,而不能说他们已变成了官僚资产阶级集团”,并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时间迟至20世纪初.这几年,仍有一些学者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资产阶级初步形成的时间。有人还提出,1912年“全国商会联合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完整形态的最后形成”。另有一些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了异议。例如,郭庠林、陈绍闻明确提出,19世纪40~60年代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轫时期”,认为不能忽视当时资本主义工场手

工业、买办势力和一些为外资服务的商业资本这三种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徐新吾、沈祖炜、朱英等肯定了鸦片战后二三十年间商业中的资本主义性质。后来,黄逸平进一步指出,中国近代商人资本家的产生早于产业资本家,上海等口岸开埠后不久他们就已经在京广杂货、洋布、五金、丝茶等行业中出现,他们在与洋行频繁的交易活动中逐渐脱离了旧式商业的轨道,采用了资本主义的一套经营方式,其活动基本上是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基础;丁日初提出“承认兼有买办职务和不兼有买办职务的进出口贸易商人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资本家,这就有根据确定民族资本家阶级早在60年代就开始形成了。”马敏认为将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上限定于19世纪70年代初的观点不尽得当,根据涉外商业的发展,钱庄性质的转变,以及外资企业内华商附股的情况,应将这一上限伸入60年代或更早。[15]

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问题的研究,可以深化人们对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认识。上述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问题的论争,是学术争鸣促进经济史研究发展的典范之一,不同的思路在互相切磋中不断迸发灿烂的思想火花,促进人们的认识向更深入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三)关于买办、买办资本

关于买办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认识。1979年以来,关于买办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1979年聂宝璋发表了《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一书,以丰富的中外文资料为基础,用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论述了19世纪买办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过程。1982年黄逸峰等发表了《旧中国的买办阶级》一书,该书认为买办资本有5种形式,包括通过投资、附股或合营等形式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的资本,与帝国主义资本直接其中联系并受其控制的生产企业、商业、金融业等的资本,以及官僚买办资本等,所以该书所说的“买办”范畴特别大;汪敬虞从剖析著名买办唐廷枢入手,对近代早期的买办活动及买办与民族资本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严中平于1986年撰文论述了中国买办阶级发生的特点等,在他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一书里也详尽论述了甲午战争前买办活动、买办制度及买办资本积累等;王水对近代买办也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被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所吸收。[16]其他有关买办的论著亦有不少。

如何评价买办的活动?这是80年代以来争议较大的问题。严中平、聂宝璋、黄逸峰、姜铎都认为旧中国存在着买办资产阶级(但他们之间在划分这一阶级的范畴方面也存在着分歧),并基本上对买办活动持否定态度,例如,严中平认为买办处在投靠、勾引和支持外国资产阶级入侵中国的帮凶者的地位,在外国资产阶级的操纵、指使和庇护之下,发挥为外国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作用。汪熙认为买办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的桥梁,又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导。汪敬虞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生过程时强调了买办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丁日初提出,“无论是直接帮助洋行开展对华贸易的买办,还是间接为洋行推销商品或收购我国农副产品供应洋行的新式商人,他们都不是民族的罪人”。他还反对过去一些论者认为买办由洋行付给薪水和佣金就是受洋商的“豢养”的说法。王水不赞成把买办看成只有落后性和反动性,他认为买办之间也有进步、落后、反动的差别,他还指出“把买办投资于工业称为民族工业,把买办投资于商业称为买办商业,在概念上也会引起一些混乱。”学者们逐渐加强了对具体人物、具体企业、具体事件的研究,以深化对买办活动的认识。例如,汪敬虞在论述唐廷枢等买办协助外国资本主义对华掠夺和剥削的同时,也肯定了唐廷枢在中国资本主义发生过程中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并对唐廷枢和郑观应这两个买办人物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夏东元等对郑观应的研究、丁日初、杜恂诚对虞洽卿的研究,以及刘宏等对招商局发展过程中买办作用的研究,等等,都对买办研究的具体化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一些中青年学者对买办的评价进一步上扬,例如胡愈越认为买办是中国近代第一代企业家,对中国近代化发

挥了促进作用;陶有伦也强调了买办在推动近代工业发展,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

[17]

(四)关于官僚资本、官僚资产阶级

如何认识近代官僚资本?这也是1979年以来争论较多的问题。争论大致涉及三方面内容:①官僚资本的涵义及划分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的标准;②中国官僚资本形成时间及发展阶段;③官僚资本的历史作用。

关于官僚资本的涵义,许涤新、王亚南等在50年代时都作了自己的解释。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致三种意见:“官僚资本即是旧中国的国家资本。这是姜铎、吴承明、丁日初等人的观点。其中,吴承明、许涤新等提出要利用官僚资本这个通俗名称,来概括半殖民地半封建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丁日初则提出,不用“官僚资本”这个概念,改用国家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为妥。(既包括国家资本,又包括官僚私人资本。例如,黄如桐曾在毛泽东有关论述基础上对官僚资本的涵义作如下表述:“……由代表大地主大银行家和大买办利益的政府和官僚投资经营,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就是官僚资本。它的发展阶段乃是四大家族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黄的定义中包括了“官僚私人投资”。他认为北洋时期官僚私人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是民族资本,也有一部分大官僚大买办投资的企业属于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与国家资本不同,它是依赖特权、假公济私的官僚私人资本。如陆仰渊、茅家琦等就持这种观点。[18] 过去常以“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作为划分官僚资本的标准,80年代时一些学者又加上“特权性”这一标准,例如孔经纬认为判别是否官僚资本可看是否用特权实现经济垄断,他所说的特权包括:①资本来源的特殊手段,②剥削手段的超经济性,③原材料的超经济来源,④商品推销的特殊安排等。他的观点遭到李喜所、沈祖炜、周育民等人的质疑。黄如桐提出以下几条可为划分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的标准:①企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②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③企业与民族资本的关系;④企业投资者和掌权者的身份;⑤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其中第①条是最重要的划分标准,是确定官僚资本的核心。吴承明认为官僚资本的特点是:有官款支持(或所谓“软财政约束”)、大手大脚、低效益、多冗员、官僚主义十足。

[19]

关于官僚资本的形成时间,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开始于晚清洋务运动。例如,张国辉曾在分析了19世纪80年代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等企业改组的情况后,认为洋务派官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依靠政治特权,掠夺民族资本,榨取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积累起庞大财富,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官僚资本主义。吴承明、姜铎、黄如桐、汪熙……等都认为中国官僚资本来源于晚清洋务企业。持这种观点者一般都认为官僚资本经历了晚清、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三个发展阶段,也有人认为北洋政府时期官僚资本的发展曾中断过。还有的学者认为官僚资本产生于1935年以后。汪敬虞认为,要判明官僚资本的垄断性,单看生产是不够的,必须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包括金融的垄断,财政的垄断,专卖税收的垄断,乃至公债和货币发行的垄断等等,即使单从生产角度看,洋务企业的专利措施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基本上不在一个范畴之内,因此把洋务企业“说成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这是来自一种没有根据的简单类比的结论。”丁日初等认为洋务企业不能作为“官僚资本”,应作为“民族资本中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他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20]

关于官僚资本(或国家资本)的历史作用,有的学者仍然坚持传统观点,强调它的消极作用;有人认为官僚资本除具有反动的和消极的一面外,亦有进步的积极的一面;有的学者认为要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有的学者探讨了资源委员会等资本体系在不同时期对发

展经济、支持抗战的作用,等等。陆仰渊等认为官僚资本是私人资本的学者,强调了官僚资本对民营资本的危害作用,但是对国家资本,则指出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同时,也肯定它对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起过重要作用。[21]

由于从古到今,在中国经济生活中政府一直发挥着多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将继续发挥下去,这样总有一些官员和企业经营者利用和寻求政治特权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以谋取厚利,因此有关“官僚资本”的讨论可能会经久不衰。“官僚资本”原是一个政治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关注重心的转移,它的涵义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随着有关近代企业制度研究的开展,人们也会从更新的角度加强有关“官僚资本”的认识。

中国经济史论文

2010年度《中国经济史》结课论文 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影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030802 年级: 2008 姓名:张福平 学号: 200804265 导师:周中林

摘要文章根据客观的历史史实,结合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将明清两朝海禁政策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两朝海禁政策的区别,从而引出了海禁对明清经济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更替的时期,海禁政策带给明清政府的损失远远大于其收益。 关键词海禁政策抵御倭寇海上贸易闭关锁国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 (4) (一)海禁政策的历史背景………………………… ..4 (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 ..5 二、海禁政策的实施过程……………………………… ..6 三、海禁政策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 ..7 (一)海禁政策对明朝经济的主要影响.................. ..7 (二)海禁政策对清朝经济的主要影响.................. ..8 四、海禁政策的现实意义...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 张福平 海禁政策自从元代开始就存在了,选这个题目的原因很简单,从明清的海禁政策的效果和弊端来分析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些问题。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清时代正是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更替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海禁政策十分具有研究探讨的意义,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也有一个很好的警醒。本片论文主要根据一些历史记载的资料、前人的看法和自己思考来分析海禁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后对明清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阐述了自明朝开始直到清朝灭亡的海禁政策的一些历程,作者认为明朝海禁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抵御倭寇,清朝是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无理要求。海禁政策带来了影响则是一向繁荣的对外贸易冷淡下来,闭关锁国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被淘汰。下面就具体的海禁政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海禁政策的形成原因 在中国,1368年建立的明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东方最强大的国家。而同时,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遭遇到来自海上外来势力侵扰的封建王朝。明初对传统朝贡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建立在统治者的自信和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明朝将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内涵外延,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朝贡体制,以实现中国式的国际理想秩序。这是封建社会晚朝封建统治集权强化的趋势,与历朝久已形成的朝贡模式结合,产生的颇具特色的朝贡体制。在这一体制的基础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订的海外政策,以朝贡贸易政策为主,海禁政策为辅,体现了强化集权的君主意志。作为综合国力强盛的体现,明朝实行海外开放政策,不仅明初洪武年间大量遣使海外,而且永乐年间更大力开展积极主动的对外交往。负有王朝政治外交及贸易多重使命的郑和,率领庞大的宝船队,多次航行在印度洋上,为世界海洋世纪的到来,奏响了序曲。这一旨在扩大官方朝贡体制和贸易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明初开放的海外政策成功的标志。伟大的航海壮举,显示了中国的威力,表明了中国是亚太一印度洋国际贸易圈秩序的有力维护者,在当时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国际事务中起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国际地位。近30年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产生的重大后果,也即政策的反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 历史走过后是不会不留下印记的,大规模航海活动结束后,明朝海外政策进入了转折时期。下西洋给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带来的变迁,促使统治者总结经验教训,从明英宗到明孝宗,收缩的海外政策透露出一种转变的趋向,即由明初的政治为重心向经济为重心转移的趋向。这是与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相适应的趋向。明孝宗时,丘浚上书提出发展海外贸易,说明开放民间社会海外贸易的呼声已由重臣反映到朝廷之中。明武宗初年,调整海外政策业已迈出了第一步。 时值明中叶,西方海外扩张的狂潮卷向东方,葡萄牙人捷足先登。明朝统治者面临国内私人海外贸易的汹涌之势,本已开始调整海外政策,也正在此时,遭遇到西方东来的新课题。与西方接触的第一个回合,遂使中国闭关政策出台于嘉靖初。此后,在日本海盗、中国海盗商人、葡萄牙海盗商人合成的“倭寇”问题

世界现代史论文

世界现当代史论文 题目:日本的参谋们 班级:08历史1班 学号:2008020608 姓名:许强

日本的参谋们 摘要:日本人喜欢把那些飞扬跋扈,欺上瞒下,自以为是而又昏招迭出的人称为“大本营参谋”。今天日本的不少战争幸存者谈起那场战争,就会咬牙切齿地骂“大本营参谋”。在日本,就是极右派,也不敢公开说“大本营参谋”的好话。那么,这“大本营参谋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怎没会有这样一群人出现?这群人又干了些什么?确实令人惊奇。 关键字:日本参谋山县有朋陆军士官学校 60多年前日本全民投入侵华战争,也许我们今天还会认为所有日本国民都还像60多年前那样好战,希望吞灭中国。其实不然,当时的日本民众只是受到一群特殊群体的蛊惑,他们利用了国民们对经济危机的不满情绪,向他们做了负面的宣传。直至战争结束,民众才醒悟过来,大骂这一特殊群体。 那么这一群体究竟是什么人呢?是政府的这一群人吗?不是,他们是一群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不管其他厉害关系的人,同时也是一群先天不足、充满政治短视和社会无知的落后于时代的自大狂。 先来看看这么一些人:荒木贞夫、木户幸一、铃木贞一、平沼骐一郎、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东乡茂德、广田弘毅、梅津美治郎、小矶国昭、东条英机、新野直树、大川周明、佐藤贤了、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大岛浩、重光葵、永野修升、松冈洋右、冈敬纯、岛田繁太郎、桥本欣五郎、南次郎、贺屋兴宣、白鸟敏夫、烟俊六、武藤章。这是些什么人?这些可都是二战时日本响当当的人物,也是东京审判时被正式起诉的28名甲级战犯。那么划的横线是什么意思?很简单,这些划横线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过参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甲级战犯中大多数都是当过参谋的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群在大本营呆过的人。还有好多乙级、丙级战犯同样都是出生于这个大本营。正是这群大本营的参谋们将整个日本帝国逐渐拖入战争的深渊,直至崩塌。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些参谋们这么大的能耐,能比将军还牛,比政府还牛?这还得回到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寻找原因。 一、日本参谋们的由来 日本近代陆军(即所谓的“大日本帝国陆军”)一般认为是起源于明治维新后的1871年,从萨摩、长洲、土佐这三个藩献给天皇的6300名“御亲兵”开始的。这些“御亲兵”当时是忙得昏天黑地,干嘛?忙于镇压各地藩主士族的反叛。到了1877年,一场被称为“西南战争”的大规模反叛发生了。被内讧下台的明治维新的最大功臣,陆军大将、前近卫都督的西乡隆盛带着几万人向北进军,叫囔着要去东京和政府谈谈。 这样一来,明治政府可慌了,赶紧派了个文官叫炽仁亲王的做征讨总督,又找了两个武将陆军中将山县有朋,海军中将川村纯义帮忙做参军,带兵前去镇压,打了七个多月,叛乱总算是镇压下去了。明治政府军的实力当时可是大大超过叛军的,可这仗怎么打了七个月?于是开会总结,开了好久,总算是得出结论了:文官掌握了统帅权。文官不是武将,不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什么事情都要请示汇报,把个战机给延误了。还有一条就是参谋的水平太差,一个好招儿想不出,还尽出些臭招儿。 这边总结会还没开完呢,那边又出事了。什么事?西南战争打完了,得论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第一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1、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2、清算制度的建立 3、股票市场的形成 4、南海泡沫事件 金融:资金融通 金融革命: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银行制度、结算制度、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一、硬币缺乏——对信用工具的需求 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均衡——产生信贷业务 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近代银行制度的结算制度 发展原因: 1、金银复本位制 2、货币量增长推动了贸易的发展磨损和贮藏的损失人口的增加新兴工业发展与 东方贸易逆差 3、17世纪20年代欧洲采银业萧条 4、货币短缺 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大宗借贷业务经常发生在民间金融家和政府之间 近代政府面临突发性货币匮乏,因货币缺乏,私人借贷普遍存在。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出现早期“商业银行家”(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发展困难,破产的很多,社会上对放债人存有敌意,银行家经营无力,直到利率革命出现,缓解危机。) 利率革命是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 汇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 支票:信用工具意大利首先采用转让支票的国家 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结算中心 18世纪伦敦挑战阿姆斯特丹 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瑞典国家银行——中央银行 Be lombard street to a china orange. 英国金融界比喻“悬殊极大,十拿九稳” “华尔街2号”伦敦证券交易所 17中叶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 南海泡沫——近代首次金融危机 近代金融制度建立伊始,不完善,不稳定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1、密西西比泡沫 2、郁金香狂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第二章工业革命的准备 一、市场制度的创新 农村:圈地运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 二、竞争有序化 限制过度竞争,建立规则竞争 三、政府行为的界定 政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限制经济活力

外国经济史期末论文

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班级:09广告2班姓名:石智慧学号:2009532023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日本战后经济从崩溃到繁荣发展,逐步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历程。阐述了经济发展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诸多作用因素。这不仅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借鉴作用。 论文关键词:二战后;日本经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发展战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侵略战争吃了败仗,宣告无条件投降。此时的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也陷入极度混乱和疲乏的状态。据战后复兴院调查,国家财产损失惨重,因空袭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有119座,烧毁房屋240万户,受灾人数为880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643.9亿日元。日本战后的工业产量仅为战前1937年的20%,通货膨胀严重,粮食奇缺,生产几乎陷入停顿,战败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国民心中。 但日本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1951年日本经济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指1934--1936年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到1955年实现了全面恢复。”商品出口额有了较大增长,国际收支也实现了平衡。经济的超高速增长,使日本经济规模急剧扩大,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了印度和加拿大。到“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8亿美元,居美国、西德、英国、法国之后,占第五位。此后便过关斩将,连下三城: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西德(日本为1419亿美元,西德为1322亿美元),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诱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 客观原因主要是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保护伞”,美国对日本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主要表现在: 一、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二、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三、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1951年9月8日,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了美国对日本公开占领结束,开始了美国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 从主观原因上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诱因与日本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的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一、强化凯恩斯理论,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日本政府推行凯恩斯理论,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引导和控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战后初期日本政府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论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摘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美、德、英、法、俄、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帝国主义特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新的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原因; 特征; 对比 一、美国经济发展 1、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幅员辽阔,天然资源丰富,煤、铁等矿藏和石油、黄金的蕴藏量都相当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和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 3)、欧亚两洲的移民源源而来,不仅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其中许多熟练工人带来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 4)、美国内战结束了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2、经济发展的情况 1)1860年,美国工业产量占世界第四位,到1894年已经超过所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跃居第一位。 2)重工业迅速发展,工农业的比重发生了显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由农业国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3、帝国主义特征

随着美国变成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资本主义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20 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八大财团,他们不仅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而且 控制国家政权。其中,洛克菲勒和摩根为首的美国两大托拉斯美孚 石油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是两个最大的财团,它们独占了1/3的全 国国民财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和生产的集中能够达到美 国这样的程度。所以,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列宁指出: “美国托拉斯是帝国主义经济或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最高表现。” 二、德国经济发展 1、经济迅速发展原因 1)1871年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2)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德国提供了经济发展资 金。 3)从法国割来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储藏的丰富矿藏,为发展工业补 充了重要的资源。 4)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从 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经济发展情况 187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第三位。但是,19世纪最后30年,德国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工业生 产的发展速度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3、帝国主义特征 经济的飞速发展,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德国成为垄断组织发展程度仅次于美国的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也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这是 因为:德国完成统一后,国内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容克地 主阶级在经济上,占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在保持半封建剥 削的同时,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并投资于工厂、银行, 同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渐趋一致。在政治上,他们独占了德国 的军政要职,在国家政权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后,垄断资产阶级进一步依靠容克地主阶级专政,以便 对内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对外争夺市场和世界霸权。这种 容克地主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的结合,便形成 了德国帝国主义的特征。 三、英国经济发展 1、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 1)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占优势的纺织业等传统工业部门的企业设备和技术陈旧落后,资本家宁愿 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赚取超额利润,而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后有感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前言写了海盗掳掠和所谓“闭关自守”和所谓贸易自由和两次鸦片战争,第一章是介绍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政治上的间接统治和经济上的暴力强制。如西方入侵者在中国的行动方式一般、为所欲为的海陆掳掠、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畅通无阻的鸦片走私和合法商品的走私漏税等。第二章是介绍农民大起义时期的经济形势。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太平天国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所采取的财政经济措施。第三章写了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政策措施。如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产权的政策等。第四章是介绍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的加深。第五章写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及其和内外势力的联系和矛盾。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社会经济史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读后感 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繁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在这种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从定义来说,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萌发尚未定型形成气候,而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规范性与规模。 生于萌芽状态的东西,本来不易辨识,也不容苛求。不过,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不仅要从微观上研究,还要从宏观上考察,才能定性。这里,我想提两点意见。 这是一种新的事物,代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趋势,具有进步性;但具有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且微弱的特点;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体系本身缺乏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再加之清朝统治者的压制,因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在清朝几乎停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2从特征来说,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用举例子的 方法来论证。它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在这以前,像在自然和社会史中许多事物一样,它会有一些偶发的、先现的现象,但不能因此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这就是说,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时,必须把考察的对象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看这个地方、这个行业有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气候。同时,考察的对象必须有一定的量,不能相信孤证。必然性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社会性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所以,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总是具有多发性,是可以重复观察到的。 唐代何明远的丝织厂,仙君册的茶园,即使《太平广记》是可信的话,也只是一种偶发的、先现的现象。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还不允许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宋代经济有很大发展,当时的中国,在农业、基本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我想,单从生产力来看,宋代已经有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基础。但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来看,租佃关系、徭役赋税和工商业等方面的封建束缚,还未见松弛,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僵硬,较唐代尤甚。因而,它只能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准备阶段。 阶段性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产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会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导向新的生产方式。因而,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 这就是说,我们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是要探讨它的历史作用。如果只是一段插曲,也就不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了。任何经济现象,都是一个过程,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蓦地消灭,必有它的继承性和发展阶段性。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史,只能从明代后期,或者说从十六世纪写起。这以前,确也有些个别事例,如徐州利国监的冶铁,徐一夔《织工对》中的丝织工场,但都后不见来者,不能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起点。我们所考察的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都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并有发展,

经济史论文

中国近代社会的“经纪人” ——从近代买办的视角看近代中国经济 作者赵艳超091090163 商学院09经济学系 摘要:买办是中国近代社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既在经济领域积极活跃着,同时又是中国近代社会特殊政治条件下的产物,在近代中国社会,他们出入于中西方之间,成为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符号。研究买办这一特殊社会阶层对于我们深入近代中国的具有特殊的、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国近代买办的生活史出发,尊重史实,全面看待买办的地位和作用,给近代买办阶层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Abstract: Chinese comprador i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society, they are active in the economic sphere, and is also China's modern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of the special product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ir access to in between the West and become a modern society important symbol. Comprador this particular study our in-depth social class for modern China has a special, extremely important value. This article from the lif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comprador starting to respect facts,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comprador, modern comprador class to an objective and fair assessment. 关键词:买办鸦片战争对外贸易洋行 Keyword: compradore Opium War 引言、文献回顾 买办这一在中国近代社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社会阶层,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很早就有了关于买办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要不就是侧重于买办为西方列强服务,认为其客观上成为了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走狗,助推对其进行大肆批判;要不就是对其更多的是进行史实性的描述,忽略其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分析过于表面化。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买办的探讨经历了及格阶段,因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讨论的问题也存在差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民国时期的买办研究。那时的研究数量少,规模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追溯买办制度的起源,考察其运作过程与组织构成,探究其兴衰利弊,基本上没有超出经济生活本身。2、建国以后,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毫无疑问的形成了一阶级分析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体系。而这一研究体系的发展又可以按时间和新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时期大致是1957~1964,这是买办阶级分析论的形成时期,研究的内容则涉及买办的政治经济活动,与外国资本关系及地方性特点,研究的范围广,政治特点突出。①第二阶段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一时期的买办研究具有如下特征:?阶级分析的理论日益完善,并且在对买办的研究中仍居主导地位。(2)因为改革开放的原因,与外界学术交流加强,所以西方学者关于买办的研究成果此时得到重视。(3)各种具体研究、小型化研究兴起,与以往不同,这一时期开始从小的视角入手来研究买办,新认识新观点涌现出来,如侧重于对买办个人的研究,而不是笼统的对这个阶层进行研究。 同时,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买办的身影。如钱钟书先生曾在小说《围城》中描写过一位买办:这位张先生是浙江沿海人,名叫吉民,但他喜欢人唤他Jimmy。他在美国人花旗洋行里做了二十多年的事,从“写字”(小书记)升到买办,手里着实有钱。只生一个女儿,不惜工本的栽培,教会学校里所能传授熏陶的洋本领、洋习气,美容院理发铺所能 ①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其政治因素过于突出,难免造成过于主观的评判,对史实缺乏应有的尊重,所以这一时期一些定性的结论性的东西对于我们当代的研究参考价值不大,且应谨慎对待。

中国经济史_论文_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陈寅格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一个时代。而所谓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宋朝的财政问题,特别是其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探究。 本文旨在对两宋的财政收支与其平衡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和探讨,大致从两宋财政的整体概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宋朝的财政概况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和赋税制度都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的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财富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盛世。然至宋朝中后期,地方税制混乱,“古有剥削之法,本朝皆备”。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却日益困窘,乃至成为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讨宋朝的财政概况,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与思考。一是财政机构。两宋的财政机构包括中央计司(三司、户部) 及其它相关机构,如司农寺等,以及地方财政机构,如漕司与州军机构等。二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田赋、代役钱、人丁税、禁榷制度、工商税等、杂税、以及介于市场经营与赋税之间的科率与和买和籴等。三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包括军费、官吏禀给、皇室开支、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其它行政开支,如祭祀、工程、赈济等。此外,还应包括与国家财政运作密切相关、并常常作为国家财政重要收入项目的货币制度的方面。 宋朝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财政状况的变化过程,可将之简单归为以下几个阶段: 1.立国之初与全盛时期 纵观古代财政发展史,不难发现,宋代在财政管理制度上高度集权。而从北宋初年开始,这种制度就奠定了其基础。由于唐代、五代藩镇割据,宋代从立国之初便加强了中央集权——特别是财权。表现有:财权集中于中央,中央财权集中于三司;宋朝皇帝亲自参与重要财政制度的制定并经常过问财计盈亏等。 而从这一时期的财政收支状况看,宋初至真宗时期,很少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仁宗、英宗时期,入不敷出的情况较多。财政上由盈余到亏空的转变,本质原因在于支出的增加。尽管此时期收入基本上也是持续增加的,但是支出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收入。而支出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冗费,包括冗兵、冗官、祭祀以及皇室冗费等。 2.元丰改制与熙宁变法时期 若何扭转财政危机是这一年间的重要议题。对此,司马光持克服、改变冗费局面的观点,而王安石偏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上)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上) 第一节 名词解释 1.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分别 于1492、1493、1498、1502年四次远征,其中第二次远征时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并出任其第一任总督。但这个殖民地始终没有兴旺起来,而哥伦布一职想到大中国和印度的愿望到死也没有实现,于1506年郁郁而终。 2.教皇子午线:一条关于土地归属权的分界线。当哥伦布在第一次探险中发现 美洲返回西班牙时,西班牙害怕葡萄牙和他争夺合格新发现的“印度”,便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队这块土地的主权。1493年5月4日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改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归西班牙,该线以东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该线向西移动270里格。 3.试述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后果。 经济原因:1.根本动因:(1)中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西欧各国生产力迅速提高,东西方贸易不断发展。 (2)中世纪后期,随着生产力增长,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使西欧向外扩张,展开殖民掠夺。 2.黄金热: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3.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传统东西方商路。 4.寻找商品市场 政治原因:西欧各国缓和、转嫁危机需要 宗教原因 1.传播基督教2.挽救西欧天主教危机 3.同伊斯兰教进行斗争 人文主义思想影向: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和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前提条件:1.造船航海技术进步2.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3.商业上的进步4.专制政府的支持

200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

有几条主线可以自己整理整理。 总的时间线: 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 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 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 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 关于土地: 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 乌托邦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另外,还有:关于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关于国民党经济政策的三个阶段(1927-37,开始阶段,呈上升,重点词汇是统一,促进。37-45抗日,一方面继续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战时经济;1945-49,美国、掠夺接收、破灭),都是可以拎出来理一理的。 简单就这么点内容,其实重要的应该自已来整理,以此也可以强化记忆。这一科很有意思的,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枯燥。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毛泽东思想考虑。 还有零碎的一点,书上有很多零碎的内容,如什么烟草、大米什么的主要产区在哪啦,等等之类的,按理说经济作物主产区应该掌握的,考试时也往往会考到,

中国钱币史话及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钱币史话及博物馆观后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商品交易由低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决定了货币的出现。“兴亡谁能定,盛衰岂无凭”钱币史既是一部政治史和经济史,又是一部人类发展史。钱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今人观察古人的一面镜子。在观看了中国钱币史话和参观了博物馆之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货币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货币的世界里,在方圆的乾坤中,我们可以看出朝代的兴亡更迭,可以看出文化的不断传承,也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 通过视频观看和实地参观我清楚地了解到我国的货币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时期 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贝壳充当货币,称为贝化(货)。已发现我国充当货币的海贝,有虎斑宝贝、阿文绶贝、拟枣贝等。贝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三代的重要物品货币。以朋为计量单位。小贝十枚为一朋。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形成所谓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等四大铸币体系,事实上这是当时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影响下的产物。处在中央地区的周、晋,是使用的布币;东方的燕、齐使用刀币;西方的秦国使用布帛和圜钱;南方的楚国铸行金币和蚁鼻钱。用青铜铸造的蚁鼻钱形状像海贝,上面刻有特殊的铭文,看上去很像一张面容怪异的尖长的人脸,所以又被称为“鬼脸钱”。楚人尚巫,或许,正是这一张张的“鬼脸”,寄寓了楚国人崇尚巫道灵异的浪漫奇想。中国钱币史话中 秦汉货币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王莽时期的货币 王莽自居摄二年(公元七年)开始,先后实行了三次币制改革,钱制混乱,但铸造了举世瞻目的精美货币,其铸钱质量却是一代鼎盛,王莽钱书法采用悬钱篆,铸钱无论圆钱,布币、刀币,外廓高挺,对文字保护甚佳,因而王莽被称为“古今铸币第一人”。王莽还铸造了许多大钱,一枚“大泉五十”重量只及西汉五铢钱重量的二个半,却要当五十个五铢钱用。意味着每发行一枚大钱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财富,这虽然是一种敛财手段,但也为以后货币制度的变革打下了基础。 三国货币 魏、蜀、吴史称三国,此时期币制复杂,再加上战火纷飞,史记不详,如今被断为三国时期货币,其铸地和铸时,难以解分。三国时候,不同地域钱制各有差异:魏得五铢;蜀铸五铢外,另有直百五铢;吴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 两晋南北朝货币 史书关于西晋铸钱只字未提,当时主要行用五铢钱。西晋统一中国时,府库充实,国力强盛,因此,除了沿用汉代旧钱之外,应有自行铸钱。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各少数

世界经济史论文摘要

《新世界的制度、要素禀赋和发展道路》论文摘要 Introduction 在欧洲人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新世界建立殖民地时,最有学识的观察者认为相对于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北美洲更有发展潜力。虽然制度性的人均收入评估没有在大多经济体内建立起来或者建立得很粗糙,但是据资料显示直到欧洲人在如今的美国和加拿大建立殖民地后几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领导地位才显现出来。1700年,墨西哥和北美英属殖民地在人均收入上相等,而巴巴多斯和古巴分别比美国高出50%和67%。美国虽然在1800年超过了拉美的大部分国家,但是仍落后于加勒比国家。而1790年的海地似乎是美洲人均收入量上最富裕的国家。直到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和加拿大与美洲其他地区的差距才逐渐拉开,1900年开始这一差距更是成比例的显现出来。 学者们在研究北美与美洲其他地区差距产生问题时经常注重制度的分析,也强调影响不同地区发展的其他因素如财产权的保护、社会腐败程度、金融部门结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社会资本量和人们更倾向于努力工作还是创业。但是对于制度的产生学者存在分歧。有学者认为是宗主国的宗教和民族传统导致的。反对者认为这掩盖了具有同一民族传统地区的差异。 民族传统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事实上比预期的要弱。在殖民时期,人均收入最高的是加勒比地区,而其内部虽然有多个殖民国家,但是差异并不大。英国制度的优越性通常通过美国和加拿大表现出来,但是英帝国内部的其它地区工业化也是很晚的,因此英国制度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西班牙属殖民地也有类似的情况。 由于相同的民族传统内存在着经济上的差距,学者们在不否认民族传统的情况下,开始考虑初始条件和要素禀赋对制度化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新的研究重点是,环境的不同究竟如何导致了不平等的程度以及这种不同持续的时间长短和如何影响制度化的进程。新世界所有的经济体开始都占有相对于劳动力数量的大量的土地和资源,也有较高的人均生活水平,但是资源禀赋的其他方面并不相同,这意味着从一开始他们的财富、人力资本和政治力量就是不平等的。 From Factor Endowments to Inequality 欧洲人对美洲的探索只是他们在人烟稀少和缺乏防御的地区寻找经济机遇的大规模和长期的活动的一部分。欧洲人通过不定期的远征和建立永久性基地来索取赔款、探寻资源和其他利益。无论是从国家政府还是私人代理的角度来看,彻底的新生环境以及大量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洲际的劳动力与资本的流动所引致的巨大的组织问题都促使了制度上的改进或创新。对于各殖民地相同的是劳动边际产出,这一点已经被历史上前所未有数量的从欧洲和非洲横穿太平洋前往美洲的不顾高交通成本的移民证明了。 从15世纪到18世纪有超过六百万到新世界的移民,其中超过60%的是不自主的非洲奴隶。由于奴隶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是竞争的,奴隶最终会流向那些它们产出最高等地区。占有和使用奴隶是没有严肃的民族和文化障碍的,而且奴隶在主要的欧洲的殖民地是受欢迎的。1580年前只有20%的移民是奴隶,而1700年到1760年间这一比例上升到75%。奴隶的作用的突出和在向葡萄牙、法国、和尼德兰的移民中比例的增加以及英国在美洲殖民地的持续优势,反映了殖民地时期各殖民地向世界市场供给产品的专业化趋势。因为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生产获利多的的产品和大规模的奴隶种植园的建立,这些殖民地吸引了大量的奴隶的涌入。的确,有一些重要的殖民地没有非常的专业化,仅仅是西班牙在南北美大陆的殖民地(有一些关注银矿和其它矿的劳动力)、大西洋中部的新英格兰和英法在加拿大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很少依赖于奴隶的劳动力绝非巧合。 用大量奴隶进行专业化生产糖料和其他高产作物的经济拥有新世界的人均收入。最主要包括西印度群岛的国家,也包括南美的一些国家。他们在历史上就专业化生产这些作物,而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一、出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中国历史通论》的研究综述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1957入华东师大历史系,1961年留校任教。80年代起,转向社会经济史研究,以明清江南为中心课题,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也多有兴趣。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及《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命运》、《对社会历史认识的若干思考》等论文。其《中国历史通论》讨论的范围覆盖了直到今天为止全部的中国历史,全书分为前编、绪言、后编。我这里主要是对第五六讲做一简单介绍以及观点,我个人更侧重于与对农业的起源及对社会变革影响的研究。 三、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国向称以农立国,没有人会对农业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战国时期我国传统社会已经确定以多锄多肥、精耕细作为特色的劳动力高度密集类型的集约农业。不同学者对农业起源有不同的概括;1、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狩猎采集群体为脱离日益不利于狩猎的生态,开始走出山林寻找山麓地带谋生,初步形成高级采集经济乃至刀耕火种的农业;二,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由山前走向河谷阶段;三,循着气候,地形的规律走向江河平原,顺着水流流向,向适合农耕的更优良的地区发展。随着农业的进步给游牧民族的形成奠定的基础,各个部落的地区位置,气候,土壤的不同,收获不尽相同,慢慢人类差距就被拉开了,各个部落开始争夺生存空间二展开战争。2、农史专家认为中国不仅是农业起源的最早中心地之一,至少在六七年前农业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人们懂得因地制宜,形成北方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水作农业两大系统并行发展的格局,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农业具有起步早、扩展快的特征。王家范先生提出以前学者过分偏重自然适应一面,而对挑战与迎战一面有所忽视,由于南方较北方地区更适合种植,因此北方争地局面较严重,更显示出顽强的活力,这也是中国前期文明的中心

新美国经济史论文

新美国经济史论文:中国的西部大开放与美国的西进运动之比较纵观美国历史,西进是一篇华美的乐章,艰难而又恢弘,大气而又充满辛酸,磅礴而又引人遐想。是什么力量让这一场运动声势浩大的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又是什么让这场运动成为美国的发展的重大契机?为什么它不是破坏了环境而是使这一片土地成为了日后生机勃勃的乐园,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美国的西进是以战争,武力夺取,购买的手段取得土地之后发生的,有了广大的土地却无人耕种是一种浪费。林肯的<<宅地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缴纳10美元就可以在西部获得60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就可以成为土地的主人。现在听来似乎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中国的房地产实在令人对地价失去了判断的能力),有谁不愿意去干呢。但是在那个时代,需要多大的勇气,人们才能放弃自己在东海岸已经得到的东西,去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地方寻找生存。没有人能肯定自己是到达心目中的WONDERLAND,但是他们依然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西征的路途。 能踏上美国土地的移民者几乎都是强者,不仅仅是在体力上,更是在精神上,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以及对自由无限的向往,所以才能漂洋过海,到达新大陆。而正是这种精神的支撑和传承,这个国家后来的人们才会有着种勇闯不毛之地的气概。我们中国人一般都安土重迁,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家园,一旦要离开就会搞跟生离死别一样的调调说是“背井离乡”。毕竟我们是农耕文明,而且我们中国人大多不信教,所以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家美国人对自由以及宗教信仰的执着。可能真的是我们的封建王朝历史太久远,百姓受的压迫过多,已经对自由不报任何的期盼了。在我们看来藏枪于民间简直不能想象的。 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实在难能可贵,所以他们到达了西部。然而这还不够,要想西部成为乐土,是需要到达那里的人们辛勤的耕耘的。在这里我觉得我们一直说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固然没错,但是人家美利坚民族也没有比我们逊色,甚至比我们干得漂亮得多。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块没有历史包袱的土地,就像一块未雕琢的璞玉,价值无限,只需你稍稍雕琢,成果就容易显现。再说我们的农民在土地上的耕种是受雇于人的,有很重的田租地租,这税那税。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根本就不能去想科技投入增加产出的问题,而地主能想这个问题,但是他不需要,甚至扼杀这个问题。因为正是小农经济保障了他的利益。反观美国,人家一直都在寻找怎样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到农业,怎样用科技提高产出,提高农业生产率。所以人家现在是5%从事农业的人养活其他95%的人,我们是98个人种的粮食只能养活100个人。 都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旦农业的生产率提高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人就会成为自由劳动力,这些大家都知道。只不过这个规律美国跟其他的国家有些不同,因为它是移民国家,前面已经说过能到这里的人几乎都精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知识技能混杂在一起,生发出无尽创新的火花。从欧洲带来的经验和技术是有限的,尽管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只有自己创造的才有生命力。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英国人在第二次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得意了,美国和德国的发明创造大大的撼动了他们的神经。这些发明的应用对西进的影响没有人能衡量出来有多大。但是我相信,它一定是促进而不是阻碍。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初衷就跟美国的西进运动不一样。人家的土地是没人去开发,吸引人过去,我们的是开发已经过度了,需要做一些调整,不开发或者少开发。当然作用方面是有类似的,都是为了人类能更好地生存。美国人得到了发展的空间,过上了好日子。我们退耕还林还草也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且还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有发展的空间。只不过,我们的西部大开发更像一个无奈之举,是在问题出现并恶化下的应对措施,以政府为主导,百姓虽也参与,但是如果政府不给百姓指路别的致富的话,百姓的这种参与并不是自愿的。而且人才由东向西引并没有让让你满意,尽管西部的地方政府和中央都有奖励扶持但是精英始终滞待在东部沿海。如果没有人才到达西部,西部大开发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扔掉重重阻碍的包袱,将人才吸引来西部才是大开发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